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润滑油品研究与应用

润滑油品研究与应用

润滑油品研究与应用
润滑油品研究与应用

第一节内燃机润滑系统

内燃机润滑油简称机油,亦称马达油、发动机油和曲轴箱油。内燃机油以石油或合成油为原料,经加工精致并使用各种添加剂调制而成、

内燃机油是内燃发动机重要的匹配润滑油材料,广泛用于汽车、内燃机车、摩托车、施工机具、船舶等移动试与其他固定式发动机中。内燃机油是润滑油中用量最多的一类,约占润滑油总量的50%左右。

现代内燃机有一套完整的润滑系统。它是由油底壳、润滑油泵、粗滤器和细滤器所组成。润滑油通过管道、油泵的强制循环或通过飞溅等方法,被送到各个摩擦部位,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润滑和运作。四冲程发动机主要采用飞溅式和压力式;而二冲程发动机则采用了混合润华式。

1.飞溅式

在飞溅润系统中,连杆带动曲轴旋转将润滑油从油底壳飞溅到曲轴箱的上部。当每次活塞到达下止点时,连杆下部的油匙侵入到曲轴箱润滑油中,将润滑油溅起。飞溅式润滑系统大多用在小型四冲程发动机上。

2.压力式

现在汽车发动机都是采用压力式润滑油系统进行润滑的。一种典型的汽车发动机压力润滑系统见图1-1.在压力润滑系统中,发动机的许多零部件是在压力下(由机油泵供给润滑油)进行润滑的。由机油泵来的润滑油要通过一个滤清器,然后进入油管(或一个钻孔的集油头、油槽或油道)。润滑油从主油道流到主轴承、凸轮轴承过河液压气门挺杆。主轴承有供油孔或油槽,将润滑油再输送到曲轴内钻孔的通道中,润滑油就是经过这些孔道流到连杆轴

承的,汽缸壁是由连杆轴承甩出而贱起的润滑油进行润滑的。

在顶置气门式发动机中,润滑油再压力下输送到气缸盖上的气门机构中

为使二冲程发动机零件得到润滑,将润滑油预先混入到燃油中或使用时直接混合,可根据启动、行驶条件自动调节混合比例。当空气和润滑油与燃油的混合油雾进入到曲轴箱时,由于燃油的挥发性强而蒸发,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气将润滑油送入气缸。虽有部分润滑油随同空气燃油混合气一起被烧掉,但还有足够的润滑油留下来,从而使发动机运动部件表面保留有润滑油膜,可以得到充分润滑。

摩托车采用的二冲程发动机,是将润滑油输送到化油器。在这些发动机中,润滑油不预先与汽油混合,而是与进入到化油器中的空气燃油混合气混合,该系统可根据工况计量供给润滑油,以保证发动机在全部工况下都能得到充分润滑

第二节内燃机油的作用‘

为了保证内燃发动机的正常运作,有良好的的燃料经济性、较低的摩擦磨损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内燃机油应具如下的作用。

1.润滑与减摩作用

发动机运转时的重要摩擦部件有曲轴与主轴瓦、连杆与连杆轴瓦、活塞环与缸套、凸轮与挺杆等。上述摩擦部件接触面以高速相对运动,为减少这些部件磨损和摩擦引起的功率损失和摩擦热,需在接触面间使用润滑油,以保持摩擦副的正常运动。

汽油机一般有7%的燃料能力消耗在摩擦损失上,其中活塞环与缸套间的损失占3%左右。柴油机有10%左右的燃料能量消耗在摩擦损失上,在直喷式柴油中,活塞环与缸套的损失约占6%~7%。发动机的全部摩擦损失是机械有效功率的30%左右。因此,改善摩擦副的润滑状态,减少摩擦损失,对提高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至关重要。

发动机摩擦副的润滑状态与负荷、运动速度和油品粘度有关。随着负荷增大,运动速度降低,润滑油粘度减少,润滑状态由流体润滑进入混合润滑,继而达到边界润滑,见图1-2.润滑状态示意见图1-3.

发动机的主轴承、连杆轴承、摇臂轴承和活塞销处的润滑,一般都处于流体润滑状态。而在发动机的凸轮、挺杆、摇臂和活塞往复运动上下止点处都是处在边界润滑状态。边界润滑是在很小面积上承受重负荷,单位负荷有时可高达1.379GPa。通常在内燃机油中加入添加剂以保持极薄油膜的边界润滑状态,减少发动机部件出现金属与金属接触的干磨损。发动机活塞-气缸壁润滑状态见图1-

4.

2.冷却发动机部件

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能,不能全部转变为机械能。一般内燃机的热效率只有

30%~40%,其余部分除消耗于摩擦外,还使内燃机发热和通过排气而进入大气。燃料燃烧热量消耗分布如图1-5所示。

很多人认为冷却发动机只是通过冷却系统带走热量,事实上,冷却系统只冷却了发动机的上部——气缸盖、气缸套和配气系统,冷却系统大约带走60%的热量;而主轴承、连杆轴承、摇臂及其轴承、活塞和其他在发动机下部的部件主要有内燃机油来冷却。所有这些部件都有规定的使用温度上限,使用中不能超过。这些部件都有足够润滑油来冷却。为了达到充分冷却作用,曲轴箱内油面不低于油尺的下限。

3密封燃烧室作用

活塞环与缸套、活塞环与环槽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而且金属表面有微小的凹凸不平。如果活塞运动时,间隙得不到密封,燃气就会通过间隙窜入曲轴箱内,燃烧室就会漏气,使燃烧室压力降低,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活塞环本身不能完全防止燃气的泄漏。而内燃机油在活塞往复运动时能充满间隙凹凸不平处,起密封作用。当有些地方油膜较薄,通常小于0.025mm厚度时,就不能很好地防止环与环槽或缸套的磨损。在这种情况下,机油消耗因窜气而增加。对于新检修的发动机,机油消耗因窜气而增加。对于新检修的发动机,机油消耗较高,直至这些凹凸不平处被磨光,使机油能密封住燃气为止。

4.保持润滑部件清洁作用

内燃机油能防止油泥和漆膜的沉积,保护零部件的清洁。发动机在低温工作时,通常容易生成油泥。油泥这种沉积物是由冷凝水、聚集在曲轴箱内的灰尘、油的变质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结合而形成的。油泥状物质开始颗粒很小,虽然机油滤清器不能滤去,但在发动机的摩擦副中,油泥颗粒小于油膜厚度。因此,只要保持很小颗粒和在油中分散的号,不会招致磨损和其他危害。然而,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油泥量增加,使其互相结合成为大颗粒,因此堵塞油路,破坏正常供油。

曲轴箱内生成油泥饿速度与发动机运转状况有关,如发动机启动、粘环、富气、滤清器有灰尘、熄火时都能使油中的油泥量集聚加速。

现代的内燃机油中都加有清净分散添加剂,这些物质能使油泥和其他污染分散成很细小的颗粒,悬浮在油中,从而保持发动机部件的清洁。

在发动机关键部件上不允许有过量的油泥和漆膜沉积物。油泥沉积在油泵的滤网上,破坏正常供油量,其结果会加快零部件的磨损,活塞环积聚漆膜会发生粘环,影响发动机功率的发挥。生成的油泥堵塞油环,使气缸塞上的润滑油过多地被刮掉,其结果使油耗增加,

内燃机油对生成的油泥,漆膜以及磨损的金属、空气带进的尘埃等具有清洗作用,并将其带走,经过粗、细滤清器,将有害物物质除去,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5.防锈和抗腐蚀作用

发动机的腐蚀来源于水、酸、空气和润滑油的氧化产物。这些有害物质能促使活塞环、缸套和轴瓦金属的腐蚀。水来源于燃料的燃烧产物,硫酸是燃料中硫的氧化产物,盐酸和氢溴酸是含铅汽油铅携出剂的燃烧产物。

内燃机油在发动机润滑过程中,由于温度、空气、金属等影响,自身也会氧化生成具有腐蚀作用的酸性物质。对于锈蚀来说,水是主要因素。每升燃料在发动机里燃烧生成1升以上的水。在寒冬发动机冷启动,虽然大大多数水以蒸汽形式排出,但仍有一些水凝结在汽缸壁或经过活塞环进入曲轴箱,由于水的作用而使发动机部件生锈。

内燃机油具有防锈和防腐蚀作用。在内燃机油中加入具有防腐和防锈作用的添加剂,使油品具有中和酸和增容酸的能力,以及油品抗氧化和防锈能力,从而使内燃机油具有良好的防锈和防腐蚀作用。

第三节内燃机油的性能

1.粘度和粘温性能

由于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温度将从环境温度-40°C,到油槽温度100°C,再到活塞顶下面的峰值300° C,内燃机油需要同时经受高、低温的考验。而内燃机油粘度是温度的函数,因此粘度是内燃机油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发动机在任何润滑点上所形成承载膜的一个量度。内燃机油的粘度分为运动粘度(Viscosity)、低温动力粘度(CCS)、低温泵送粘度(MRV)、高温高剪切粘度(HTHS)。分别模拟了油品在高温、低温、高剪切、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动性能。

运动粘度是油品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部阻力的量度,内燃机油中一般测试40°C和100°C的运动粘度,运动粘度是发动机选油的一个重要指标,合适的粘度可以使油品保持合适的油膜强度,在高低温下都能起到润滑作用;而过高的粘度,又使发动机运动过程中摩擦损失增大,造成燃料的能量损失,影响燃料经济性指标;在启动过程中,摩擦表面还得不到及时润滑,就会使磨损大大增加。而粘度大小,润滑表面油膜容易破坏,密封作用不好,不但使机油耗量增大,也容易使摩擦表面产生磨损。

油品的粘度指数则是运动粘度随着温度变化的一种性能,在内燃机油的测试过程中,一般通过40°C和100°C运动粘度的数值,可知油品的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越高,油品运动粘度随着温度变化越小,见图1-6.这对于内燃机油在高低温下保持一定的油膜较为有利。单级油粘度指数一般在90~105,多级油中加入了粘度指数改进剂,粘度指数一般在120~180之间,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这对于保证油品在高温低温下都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时非常有利的。图1-6表示了内燃机油粘度随温度的变化

润滑油周围阻止它流动的机械作用,代表了它的剪切速率。如果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增加。或者润滑油流过的截面积变小,其剪切速率就会升高。运动粘度中没有考虑到剪切速率的因素。但是,一旦机械零件发生运动就会存在剪切速率,发动机高速运转过

程中必然存在剪切速率,为此在内燃机油中引入动力粘度概念,动力粘度中考虑了温度和剪切速率的影响。

Css又称冷启动模拟器,模拟发动机油在低温高剪切速率下的动力粘度,CSS数值与发动机曲轴在低温下启动的性能有很好的相关性,如果在发动机启动温度较低的冬季或寒区,内燃机油在启动温度下太粘稠,将使运动部件带动,使发动机曲轴转动达不到启动的转速而启动不了。因此选择内燃机油时就必须考虑低温动力粘度,CSS是多级油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粘度等级的油品确保在不同低温下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

MRV又称微转筒粘度剂,同时测量边界泵送温度和低温表现粘度,利用这种粘度计可衡量发动机油的可泵送性,其测试温度比进行CCs测量时低,此时剪切速度率低,模拟了内燃机油在低温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性能。为确保发动机中正常的油循环,在冬季或寒区使用的发动机油必须考虑油品的MRV数值,不同粘度等级的多级油可用满足不同温度下的使用要求。另外,为确保你内燃机油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一定的低温泵送性,目前在高档内燃机油中已经规定在程序IIIG、MACKT-10台架试验后,MRV的数值也要满足指标要求。

HTHS、TBS(锥形轴承模拟器)-RAVENFIELD粘度计,测试油品高温高剪切动力粘度,测量时剪切速率非常高,温度也高达150°C,因此模拟了内燃机油在高温高剪切作用下的流动性能,确保发动机部件在高温下不被磨损。

2.清净分散性能

清净分散性好的内燃机油能抑制氧化胶状物和积炭的生成,并能将其悬浮在油中,使其不易沉积在润滑机件上,而且对沉积在机件上的沉积物能洗涤下来,悬浮在油中。最后通过滤清器把它除掉,这样就减少活塞上的漆膜和积炭生成倾向。

清净分散剂是通过胶熔作用,增容作用,和酸中和作用来抑制或减少各种内燃机油沉积物。

1胶熔作用主要是指清净分散剂吸附于烟灰。积炭和油泥表面使其致聚集,而保持分散、胶熔或悬浮状态,从而抑制或减少它们形成沉积物的倾向。

金属清净剂吸附于较小颗粒(0~20nm)上形长链的吸附膜防止凝聚。

无灰分散剂的作用再于分散剂分子与颗粒(0~50mm)键结合成厚膜防止凝聚。

2增溶作用主要是指它们可使润滑油氧化及燃料不完全燃烧所生成的非油容性胶质增容解于油内。一般认为是由无灰分散剂与上述非油容性胶质形成胶团内。

3酸中和作用有两方面。其一为中和润滑油氧化和燃料不完全燃烧所生成的酸性氧化产物或酸性胶质,使其失去活性,变为油溶性,而难以再缩聚成为漆膜沉积物。其二

为中和含硫燃料燃烧后生成的SO2、SO3、及其后生成的硫酸,以抑制其促进氧化生成沉积的作用。

内燃机油的清净分散性是一个综合的复杂性能,以上三方面的作用机理基本上概括了清净分散剂的主要作用。

3抗氧化性能

内燃机油在使用条件下,由于温度、空气及金属的催化作用,油品往往容易氧化变质。油品氧化后生产酸性化合物,易腐蚀发动机机件,氧化产物又将进一步氧化缩合生成大分子胶质和沥青物质,使油品粘度增大影响正常使用。

在传统的内燃机油配方中使用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及其它抗氧化剂来改善内燃机油的抗氧化性能。但是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对硫含量、磷含量不断限制,采用酚型、胺型等抗氧剂来提高油品的抗氧化性能。

在高温操作中,机油中茎类化合物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各种复杂的物质。这些物质由于发动机的烘烤最终变成一种硬树脂状、类似漆膜的物质从油中析出。

现代发动机油从三方面提高油品的抗氧化性能,生成最少的漆膜。

1改进炼制工艺,从油中除去原料油中能生成漆膜的物质。

2小心选择抗氧剂(化学添加剂),阻止或延缓氧化过程

3选用清净分散剂,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胶质和漆状物在发动机主要部件上积聚。

4.抗磨性能

内燃机油的抗磨性能与油品的粘度与站稳性能、精华分散性及抗腐蚀等性能有关。影响抗磨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在发动机工作条件下,润滑油在金属表面保持油膜能力,良好的润滑油性能保证机件的可靠润滑,避免机件的磨损。否则发动机负荷大时,油膜被破坏,从而造成干摩擦,引起机件摩擦表面的磨损和擦伤,甚至出现烧结。

5.油耗和对排放系统的保护

近年来,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发动机技术不断改进,为降低排放而运用的先进技术油氮氧化物NOx洗手转化器、氧化催化转化器、微粒收集器、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延迟点火或喷油时间、多气门技术、高喷射率并延迟喷射、进行自动调温装置等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对润滑油提出了新的要求,限制了硫、磷含量;内燃机油组成可对NOx、微粒物质排放产生一定影响;低挥发性的润滑油还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排放和油耗。因此,在近几年的润滑油规格哄,对润滑油的挥发性能,硫、磷含量进

行了新的规定,在高档汽油中甚至提出了SAPS的要求,即降低硫含量(S-Sulfur),降低硫酸盐灰分(A-Sulfate ASH),降低磷含量(P-phosphrus).

6.燃料经济性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排放、节能的日益重视,发动机润滑油对燃料经济性的影响也引起了业界的重视。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由于摩擦磨损而引起的能量损失占整个能耗的1/20到1/3。因此提高润滑油的品质,减少发动机的摩擦磨损对节约能源油重要的意义,内燃机油对发动机节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粘度和油品的摩擦性能。在发动机节能试验程序VI-A中,内燃机油的燃料经济性用下式表示:

FEI=6.238-1.697n150-4.05u100

式中 FEI——内燃机油的燃料经济性;

N150——机油在150°C,106 s-1下的动力粘度;

U100——机油在100°C下的摩擦系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内燃机油的粘度越低,内燃机油的摩擦系数越小,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越好。

7.其它性能

在内燃机油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性能也不断得到重视,并在规格中加以体现。如内燃机油的烟灰分散性能、高温抗泡性能、凝胶性能、过滤性能、橡胶相容性、高温沉物的控制性能等,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汽车新技术、新材料的需求。

第四节内燃机油的组成

内燃机油由基础油和各类添加剂组成

1.基础油

2.内燃机油基础油可以使用烃类原油经过石油炼制、精致、加氢异构化而成的天然矿物基础油,也可以使烯烃合成油、酯类油等。国内石蜡基大庆基础油是一种比较适宜于调制内燃机油,但是近几年大庆原油开采量日益见晒哦,国内内燃机油的需求量已经高达3000kt/y,内燃机油基础油的油源也在不断扩大,另外,随着内燃机油规格的发展,对基础油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油的加工工艺也在不断进步。

(1)基础油分类

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对基础油的分类标准。

从表1-1可以看到,API对基础油分为5类,其主要依据为粘度指数、饱和烃和硫含量。其中I类基础油中饱和烃和硫含量是一个选择关系,只要满足其中一种指标,就属于I类基础油。而II类和III类基础油必须满足其规定的3个指标。该基础油标准没有规定基础油的种类、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和加工深度,仅从基础油的3个指标进行分类。事实上,I类基础油一般是由溶剂精致加工工艺生产,II类基础油一般采用加氢精制工艺生产,III类基础油则要采用加氢异构工艺生产,IV类油则是合成基础油,不能满足上述四类标准的基础油,包括酯类油都归为V类基础油。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在兰州建成完整的润滑油基础油溶剂精制加工工艺,从此,溶剂精制工艺成为了中国润滑油基础油加工工艺的主导,并形成了满足我国当时润滑油品质量需求的系列基础油,并于1995年颁布中国基础油规格企业标准(Q/SHR001-95),可参考表1-2.

从表1-2可以看到,Q/SHR001-95基础油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粘度指数,此外对每一个牌号的基础油规定了运动粘度、外观、色度、闪点、倾点、中和值、残炭等指标。长期以来,这个基础油标准指导了国内基础油生产和油品调和。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变化、基础油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内燃机油规格的不断发展,对基础油的要求也有所变化,国内对基础油标准修订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中石化制定的基础油协议标准在API基础油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把基础油分为MVI类、HVI Ia类、HVI Ib类、HVI Ic类、HVI II类、HVI II+类、HVI III类、IV类和V类基础油。

(2)基础油互换

由于基础油加工工艺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基础油性能也有一定差异,API规定同一公司采用相同标准生产的基础油为同一个基础油,同一个基础油在内燃机油配方中使用,可以任意更换。但是不同基础油之间是不能随意更换的,需要重新进行产品规格所要求的所有台架试验。由于台架试验费用昂贵,API在大量基础油台架数据的基础上,推出了内燃机油配方基础油互换的准则,可参考表1-3~表1-12,以尽可能减少基础油互换而发生的产品开发费用,其对内燃机油的认可则严格遵循这个基础油互换规则。

相溶性和混溶性、过滤性试验在互换时,只要有一组数据即可。改进的发动机油过滤性试验需要最高的添加剂组合的数据即可。球锈蚀试验在I、II类之间互换时不需要。在MACK T-10A试验中,认证油的饱和烃含量、硫含量在原配方在矩阵试验数据范围内,新油的MRV小于通过原配方矩阵试验数据计算所有的值,可以不进行台架试验。在CI-4中,如果认证配方的饱和烃含量和硫含量在原配方的矩阵试验数据范围内,可以不进行橡胶相溶性试验。

添加剂公司在开发某一规格的产品配方时,往往会采用一种或几种基础油完成所有的台架试验,这些数据称之为核心数据包(Core Date Set)。其它基础油与核心配方基础油互换时,必须遵循上表中的互换规则,并从核心数据包得到相应的台架数据。

如果在油品配方中需要增加一种新的基础油,部分替代则一般可参考美国化学协会(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编码系统中(ACC code)附录H的配方微小变更规则。同类基础油互换不能超过基础油总量的15%。不在API I、II、III类中的基础油,不能超过10%。超过该百分比执行基础油互换规则。

(3)内燃机油基础油发展需求

在早期的内燃机油配方开发中,API I 类基础油可以满足发动机的使用要求,国内的内燃机油配方开发中采用石蜡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和中间基基础油,这些基础油符合Q/SHR001__95.但是随着来自于环保法规的要求、汽车技术的发展要求,油品规格

的升级需求方面的压力,内燃机油规格迅速发展,使这些基础油不能满足油品规格的要求。

2004年起,欧、美日燃料的硫含量均要求为50ug、g,为此润滑油的硫含量对催化转化器的影响就不可忽视。美国2004年1月出台的最新规格汽油机油产品——GF-4首先提出了对硫含量的限制(0W、5W的油品规定不大于0.5%,10W的油品规定不大于0.7%)。从基础油角度来看,原来以中东原油为主采用溶剂精制等老工艺加工的I类油就很难配制GF-4产品。再加上GF-4节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必须使用更好的摩擦改进剂和更低粘度的油,采用5W甚至采用0W油,这样就必须使用低温性能优异的基础油,如II类、III类、IV类基础油。GF-4的挥发度沿用了GF-3的规格,而NOACK挥发度由GF-2的20%~22%已经变成为15%,也限制了I类油的使用事实上,2003II、III类油在美国的使用已占基础油的52%,2002~2004年进口基础油中III类油占41%,II类油为25%。由于GF-4的出台,II、III类油的需求还将逐步增大。

欧洲由于挥发度要求比美国更严,目前在轿车内燃机油中要求采用5W-40及0W-40的油品,这些油品根本无法使用I类油。

2添加剂

内燃机油中使用的添加剂有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无灰抗氧剂、防锈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抗泡剂等,通常是配制成复合剂加入内燃机油中使用。

(1)清净分散剂

清净分散剂包括金属清净剂和无灰分散剂两类。清净剂的作用能抑制油品生成沉积物,并对发动机部件上的沉积物有清洗作用,对燃烧产物、氧化产物有中和作用。但是由于新规格的内燃机油指标中对灰分和硫含量进行了限制,对传统金属清净剂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同样碱值下镁盐的灰分低于钙盐的灰分,因此受到青睐,不含硫含量的水杨酸盐也受到推崇;无灰分散剂的主要作用与油泥、氧化产物颗粒键结合成厚膜防止沉积在发动机部件的表面上,由于发动机使用温度的不断提高,对分散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分子无灰分散剂受到重视。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在工艺生产中无灰分散剂所含有的氯含量也有所限制。

(2)抗氧抗腐、抗磨剂

抗氧抗腐、抗磨剂一般使用二烷基硫代磷酸锌,根据其组成不同,在抗阳性和抗磨性方法各有所长。ZDDP是内燃机油配方中最经典、实用的一种抗氧抗磨剂,但是随着润滑油新规格中对磷含量、硫含量的限制,这类添加剂在内燃机油配方中的使用受到

了限制。非硫、磷抗氧抗磨剂的使用大幅度增加。烷基二苯胺类型、屏蔽酚型等抗氧剂逐步开始使用。

(3)粘度指数改进剂

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基础油的粘温性能,提高油品的粘度指数,一般有聚甲基丙烯酸酯(PMA)、乙丙共聚物(OCP)、聚异丁烯(PIB)、苯乙烯双烯共聚物、苯乙烯聚酯、聚正丁基乙烯基醚等。由于发动机的不断进步而使润滑油抗氧负荷增加,因而使得润滑油在实际使用的最后,低温泵送性不合格。特别是低粘度油更严重,曾发生过烧车事故,因此程序IIIG-A和MACK T-10规定对试验后放出的废油,测定其低温泵送性(MRV),如果废油粘度仍能留在原规格中或留在最靠近的高一级别中的就算合格。这对长期使用的。剪切稳定性好、增稠能力强的半结晶OCP是一个挑战

(4)防锈剂

防锈剂有磺酸镁、磺酸呗等,由于防锈剂可以形成保护膜或中和酸性物质的作用,从而防止金属表面锈蚀。

(5)降凝剂

降凝剂通常使用烷基萘。聚甲基丙烯酸酯、聚a-烯烃等,他们能降低油品的凝点,在低温下保持流动性。

(6)抗泡剂

抗泡性有硅油、氟硅油、丙烯酸酯、复合抗泡剂等,加入抗泡剂能够减少曲轴箱内机油的泡沫。随着发动机使用温度的提高,高温抗泡性的要求也提高了议事日程。

(7)复合机

目前。内燃机油的生产一班采用复合机的形势。复合机由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抗磨剂,防锈剂等形成,再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抗泡剂等调和成符合标准的内燃机油,在配方的研制过程中需要对各类添加剂进行选择和平衡,该过程中添加剂的变化可参考美国学会附录H的配方微小变更规则。

ACC中规定:核心数据包CDS是复合剂在达到了API所规定的一个或更多的产品规格后所形成的发动机试验和支持数据。在核心数据的形成过程中,须遵守API规则,SAE粘度等级互换规则、配方微小变更原则,配方微小变更原则允许在准配方的基础上,对配方进行小变更要确保能够通过所有的台架试验和模拟试验,并要有已经通过的台架试验性能不会恶化的支持数据。ACC中提供了汽油机油发动机试验方面的规则,其他试验也允许有微小变更,但主要基于配方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客户的需求。

①复合剂的加入量增加20%(质量分数,下同)之内,需要第1级支持;在20%~30%之间需要第2级支持。

②复合剂主要成分中单个成分增加量大于1%并小于20%,需要第1级支持;;在20%~30%之间需要第2级支持。

③复合剂中某单个小组分的增加量不大于0.3%,需要第1级支持;在

0.3%~1%之间需要第2级支持。

④如果需要加入一种新分组,新组分不能超过复合剂总剂量的10%,并不需要第2级支持。

⑤不同的二烷基硫代膦酸盐(ZDDP)比例调整在+ 25%之内,弹药确保磷含量能够保持一个常量;如果源配方中只有一种ZDDP,且所含磷含量在配方中占25%以上,可以采用另一种ZDDP部分替代,弹药保持原有的磷含量。ZDDP的这些调整需要第2级支持

⑥金属清净剂的调整中要保持硫酸盐灰分为一个恒量,且皂含量不能减少,只允许调整一种清净剂,增加的任何一种皂含量不能大于30%,这需要第2级支持。如果是第④条的情况,如果新组分的皂和金属行驶已在原配方存在,则视为1次调整,否则就视作2次微小调整。

⑦如果使用非矩阵来处理。在①~⑥中的微小变更不能超过3次,如果使用矩阵来处理,则微小变更不能超过4次。所有变更中所增加的成分不能超过30%。

⑧基础油和粘度指数改进剂加入量的变化需要第1级支持,规则所允许的是该油品粘度的调整对发动机性能不会产生影响。

1)基础油比例调整在15%以内。如果有一种同类的新基础加入,基础油加入量可占

全配方的15%以内。

2)如果是API I、II、III类以外的新基础油,则加入量可占全配方的10%以内。

3)粘度指数改进剂(包括分散和分散型的)改变量在15%以内。

⑨降凝剂、抗泡剂的种类和加入量在满足产品标准的前提下可以变化,需要第1

级支持。

复合机在商业化之前,应该符合⑦,在最终配方中应符合⑧和⑨。

第1级支持:按照ACC附录E中第3条目,测试运动粘度、元素、总碱值、高温高剪切,如果是多级油补测CCS、MRV,取得第1级支持。

第2级支持;除了第1级支持数据外,还需要有该添加剂的有效台架试验数据支

持。

第五节内燃机油的分类

1内燃机油按用途分类

内燃机油按用途分类如下:

3.内燃机油按质量分类

内燃机油各国的质量分类不尽相同,在早期的分类中,大家可以看到MIL规范,这些规范源自于美国空军对其发动机润滑油所规定的最低要求,并被民用部门鉴定内燃机油的质量。但现在已经基本淡出中国市场。目前在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分类方法为美国石油学会API、国际润滑油标准化合鉴定委员会ILSAC、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标准化组织JASO等分类方法。但更多的规格还是来自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

(1)API和ILSAC规范

早期API对内燃机油的质量分级没有明确的技术定义和评价标准,随着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内燃机油的要求愈来愈苛刻,因此,美国API、SAE和ASTM于1969~1970年共同研究制定了发动机油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分类。为了满足2004年美国第二阶段排放,美国出台了GF-4/SM汽油机油规格。2004年1月出台了GF-4,并允许于7月底开始认证,预计寿命约为5年。配套的SM因各方的争论,推迟到2004年7月底才出台,允许于11月30日认证。为了解决2002年CI-4油满足不了真正带废气循环EGR 的发动机的要求,出台了CI-4+柴油机油规格,见表1-14、表1-15.

润滑油常规分析项目.doc

常规分析项目 (1)四球试验机模拟试验:测定润滑油脂的减摩性、抗磨性和极压性。减摩性用摩擦系数“f”表示;抗磨性用磨痕直径“d”表示;极压性用最大无卡咬负荷“PB”和烧结负荷“PD”表示。国内标准试验方法有GB/T12583-90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SH/T0189-92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SH/T0202-92润滑脂四球机极压性测定法、SH/T0204-92润滑脂抗磨性能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ASTMD2783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ASTMD4172润滑油抗磨性测定法、ASTMD2596润滑脂极压性测定法、ASTMD2266润滑脂抗磨性测定法。 (2)梯姆肯(Timken)试验机模拟试验:评定润滑油脂的抗擦伤能力,用OK值作为评定指标。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11144-89润滑油脂极压性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2782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ASTMD2509润滑脂极压性测定法。 (3)法莱克斯(Falex)试验机模拟试验:评定润滑剂的极压性和抗磨性,以试验失效(发生卡咬)时的负荷作为评定指标。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187-92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SH/T0188-92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V形块)。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ASTMD4007测定液体润滑剂极压性标准方法(O型)、ASTMD2670和2714测定液体润滑剂磨损特性标准方法(I型)。 (4)成焦板试验:是用加热的润滑油与高温(310~320℃)铝板短暂接触而结焦的倾向来评定润滑油的热安定性。此方法与Caterpillar1H2和1G2发动机试验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300-92曲轴箱模拟试验方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TM3462成焦板试验(QZX法)。(5)低温粘度测定法:用来测定发动机油在高剪切速率下、-50~-30℃时的低温粘度。所得结果与发动机的启动性有关。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6538-86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2602发动机润滑油低温下表观粘度测定法(CCS)。 (6)低温泵送性测定法:用来预测发动机油在低剪切速率下、-40~0℃范围内的边界泵送温度。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9171-88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3830发动机润滑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MRV)。 (7)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波法):以油品的粘度下降率来评定其剪切安定性。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505-92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波剪切法)、SH/T0200-92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2603含聚合物润滑油超声剪切稳定性试验法。 (8)FZG齿轮试验:用于测定钢对钢直齿轮用润滑剂的相对承载能力,以载荷级来表示。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306-92润滑油承载能力测定法(CL-100齿轮机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欧洲CECL-07-A-71、英国IP334和德国DIN51354等。 (9)轮轴承润滑脂漏失量试验:测定轴承中润滑脂的漏失量,模拟润滑脂在汽车轮轴承中的工作性能。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326润滑脂轴承漏失量试验方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1263汽车轮轴承润滑脂漏失量测定法。 (10)润滑脂滚筒试验机模拟试验:测定在滚筒试验机中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122-92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1831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 (11)高温轴承试验:评定在高温、高转速条件下润滑脂在轻负荷抗磨轴承中的工作性能。最高适用温度为180℃。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428-92高温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工作性能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S791B331.2高温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工作性能测定法。 (12)润滑脂齿轮试验:测定润滑脂的齿轮磨损值,用以表示润滑脂的相对润滑性能。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0427润滑脂齿轮磨损测定法。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S791B335.2齿轮磨损测定法。 常见台架试验 (1)汽油发动机台架试验:汽油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是确定汽油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

油品化验员工作总结

篇一:《2015年化验员工作总结三篇》 2015年化验员工作总结三篇 第一篇2015年化验员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虽然忙碌,但是收获也是很多的。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在化验室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一年来的工作很紧张,经过这样紧张有序的煅练,我感觉自已工作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做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步骤,行动有了方向,工作有了目标,心中真正有了底!基本做到了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条理清楚,事事分明,从根本上摆脱了过去只顾埋头苦干,不知总结经验的现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时刻加强自身学习,强化个人能力,提高业务素质。 化验室工作连接着生产与销售等环节,可靠的数据提供说话的依据。因此,做好化验室工作非常重要。我做为一名化验人员,要想干好化验室的工作,就必须要强化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技能和业务素质。在实际工作中,我以持之以恒的韧劲和精益求精的钻劲,边干边学,勤思考,多积累,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是系统学习了化验方面的专业知识,认真学习掌握化验知识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和理论水平。二是通过学习,掌握了各项化验的理论依据、工作原理和相关的操作流程。三是学习熟记相关的管理制度,诸如化验室检验工作的管理,质量监督工作的管理,化验室药品的管理,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化验室资料、档案的管理以及化验室环境的管理等。 二、认真态度、客观严谨。 我作为一名化验员,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本着客观、严谨、细致的原则,在日常的分析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细心审核、勇于负责,严格执行化验室规章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和相关的质量标准。对不真实、不合理的数据严格进行复查审核,确保数据正确不出问题再进行上报。 三、加强安全意识,搞好环境卫生。 由于化验室的药品较多,所以工作中安全意识尤为重要,要坚持安全不放松,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熟记各项安全措施于是不能慌。再就是环境卫生,也很关键,我们的检测都是以干净、良好的环境卫生为前提的。各种玻璃仪器使用前后都必须洗净,使用完毕后摆放整齐,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打开窗户使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地面及工作台无尘土、碎纸片等,每天下班前打扫一次卫生,即使将废弃物清理干净。

润滑油常见问题及分析

润滑油常见问题及分析 信息类别:车用润滑油-车用润滑知识发布时间:2008-4-15 浏览量:1352 精品推荐:普通 1、油越粘越好吗? 机油粘度过低,很容易出现亮红灯、润滑不良的现象,因此,有人就认为机油粘度越大越好,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确实,对于上了年纪的汽车,部件都有一定程度的磨损,摩擦部位间隙大些,用高粘油有利于加 强其密封性,效果会更好些。但对于大部分车辆,考虑节能及排废方面,倾向于选用低粘油有利,因为:(1)高粘油流动性较差,启动阻力大,耗油多。 (2)高粘油在启动瞬间比低粘油更难达到摩擦部位,对车辆冷启动的伤害大些。 (3)高粘油低温启动性差,尤其冬天,车辆难以启动。 2、是不是拉丝的油好? 不少人认为,拉丝的油够粘,润滑性好,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一般带“ W ”的机油都是用增粘剂来调和,增粘剂剪切性能不好时就会呈现拉丝状态,这些油使用后很容易变稀,以至不能保持润滑而损坏机器,因此拉丝油反而是差油,最好不要使用。 3、用户反映有些机油使用后容易发黑,为什么?容易发黑的油是不是好油? 确实,如果机油档次太低,或氧化安定性不好,或不加添加剂,都会导致机油容易变黑。但是,机油容易变黑的大部分原因还是与车况有关。车辆的燃烧性能不好,尤其是柴油车,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炱会窜入机油中污染机油使之变黑 ; 另外,放出旧机油时没放净,曲轴箱残留下的油泥、积碳、漆膜等又未经清洗,加入新油后由于新油具有较强的清洗能力,将这些机油残留物清洗出来悬浮于油中,使之发黑 ; 再者就是机油耗量大的车辆,很多时候是车况不佳引起的,因此如果发现机油容易变黑,则是对你的车况性能不佳提出的信号,最好是停车检查,以免发生严重的事故。 4、为何机油越用越少出现短油现象? 很多用户以为这种情况是机油太烯的缘故,其实不然,有可能是机油选用不当引起,就机油本身来说,其含低粘组分越多越容易挥发,如 15W40、15W30、10W30、5W30 等油比不带 W 的油在同一条件下易挥发,故选用时应注意,夏季南方地区的用户选用含粘组分较多的 20W50 、 40 、 50 等机油,以减少短油现象。若油品选择没问题,则检查机械原因,有可能是漏油或窜烧机油所致。 5、为什么机油使用后会有蓝烟、黑烟或白烟的现象? 不少人都认为出现这些现象是机油质量不好的原因,其实不然。有可能是燃料油质量不好,或燃烧系统调节不当,燃烧不完全,而出现冒黑烟现象 ; 汽缸密封性不好,产生窜油现象,机油燃料油含水,或窜到汽缸被燃烧掉的机油含水,或在雨天行车,空气湿度大,都会产生冒白烟现象。 6、发动机拉缸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与润滑油质量有多大关系? 拉缸是指活塞与汽缸相互运动造成严重表面损伤,损伤原因大多是由于运动部位的润滑油膜受到局部破坏而造成的,此时多会发生划伤、拉缸和咬缸。其损伤程度有所不同,但均统称拉缸。造成拉缸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活塞与汽缸配合间隙过小。 (2)活塞与汽缸之间润滑不良,机油选用不当。 (3)活塞环折断,咬死在活塞上,或活塞卡簧折断或脱落。 (4)活塞或活塞环倾倒一侧,紧压汽缸壁上。

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

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成品润滑油对机械和工业设备的运作不可或缺,润滑油添加剂是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加入润滑油后,改善其中已有的一些特性或使润滑油得到某种新的特性,能够提高润滑油在机械系统中的效率并增强其性能,或延长润滑剂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稳定性。简而言之,润滑油添加剂服务于润滑油市场,其能为润滑油的性能创造高附加值。润滑油添加剂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包括天然气发动机)、铁路机车发动机油、船舶发动机油、工业润滑油、润滑脂、乳化炸药等市场。 该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计划总投资3783.2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694.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22%;流动资金1088.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78%。 达产年营业收入9464.00万元,总成本费用7433.27万元,税金及附加71.20万元,利润总额2030.73万元,利税总额2382.03万元,税后净利润1523.0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58.9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3.68%,投资利税率62.96%,投资回报率40.26%,全部投资回收期3.98年,提供就业职位190个。 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充分利用国家对项目产品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

发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

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润滑基础知识

润滑基础知识 一、设备在运转时是怎样发生磨损的? 答:相对运动中的两物体接触表面材料的逐渐丧失或转移,即形成磨损。是伴随摩擦而产生的现象,是摩擦的结果。一个机体的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1)跑合磨损阶段(2)稳定磨损阶段(3)剧烈磨损阶段。产生磨损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粘着磨损:当摩擦表面的微凸体在相互作用的各点处发生“冷焊”后,在相对滑动时,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2、磨料磨损:硬的颗粒或硬的突起物,引起摩擦面材料脱落。3、疲劳磨损:摩擦面受周期性载荷的作用,使表面材料疲劳而引起材料微颗粒脱落。4、冲蚀磨损:当一束含有硬质微颗粒的流体冲击到固体表面上时就会造成冲蚀磨损。5、腐蚀磨损:摩擦表面受到空气中的酸或润滑油、燃油中残存的少量无机酸及水份的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 二、设备在运转时,是怎样润滑的? 答:摩擦表面间,由于润滑油的存在而大大改变了摩擦的特性。润滑油能在金属摩擦表面形成油膜,这种油膜能将两金属摩擦表面不断隔开,使其摩擦表面发生的粘着磨损、磨料磨损变得很小,同时润滑油还能起均化载荷作用,能降低两金属摩擦表面的疲劳磨损。具体润滑机理可分为: (一)边界润滑:当两个受润滑油润滑的表面在重载作用下靠的非常紧(两表面间可能只有一微米,甚至只有一两个分子那样厚的油膜存在,以致有相当多的摩擦表面微凸体发生接触),而润滑油的体积性质(即粘度)还不能起作用时,其摩擦特性便主要取决于润滑油和金属表面的化学性质。这种能保护金属不致粘着的薄膜,叫边界膜。其形成原理如下:1、物理吸附作用:当润滑油与金属接触时,润滑油就在两者的分子吸力的作用下紧贴到金属表面上,形成物理吸附膜。 2、化学吸附作用:当润滑油分子受化学键力的作用而贴附到金属表面上时,就形成化学吸附膜。 3、化学反应:当润滑油分子中含有以原子形式存在的硫、氯、磷时,在较高的温度(通常在150℃~200℃)下这些元素能与金属起化学反应,形成硫、氯、磷的化合物。前两种边界膜的润滑性能叫润滑油的油性,后一种则叫极压性。 (二)混合润滑:随着摩擦面间油膜厚度的增大,表面微凸体直接接触的数量在

油品检测指标说明

油品(汽油)检测相关指标介绍 1. 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Motor Octane Number)和研究法辛烷值(RON:Research Octane Number)。RON 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而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AKI:Anti-Knock Index),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欧盟的汽油标准,同时对RON和MON予以限制,美国仅限制抗爆指数(AKI),中国限制RON和AKI。RON和MON的关系应该是RON ≈MON+10 RON和AKI的关系应该是RON≈AKI+5。 3. 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 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775kg/m3。 4. 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参考国家,地方汽油标准,本标准中规定第四,五阶段汽油的10%蒸发温度不高于70℃,50%蒸发温度不高于120℃,90%蒸发温度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残留量(体积分数)不大于2%,测定方法为GB/T 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5. 蒸汽压蒸汽压是衡量汽油在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还可以衡量汽油的蒸汽压与汽油蒸发排放和发动机起动性能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国内油品的状况,发损耗倾向,为降低大气污染,建议参考欧盟的要求实施更严格和差异化的管理,分地区分季节制定限值。测定方法为GB/T8017《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等。 6. 溶剂洗胶质溶剂洗胶质(实际胶质)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指标,用来评定汽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及世界燃油规范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标准中规定第四,8019《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7. 诱导期诱导期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指标,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的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历经的时间,以min表示。诱导期越长,氧化安定性越好。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 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油品安全知识-防腐

编号:SY-AQ-06479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油品安全知识-防腐 Oil safety knowledge - corrosion protection

油品安全知识-防腐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石油商品在储运过程中,由于金属腐蚀,会损坏容器、管线及设备,甚至发生漏油事故。金属腐蚀所产生的氧化产物,会增加油品机械杂质含量并加速油品氧化,影响油品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油库金属设备的防腐工作。 ①化学腐蚀 金属容器及设备周围的无机盐类如氯化钙、氯化钠、硫酸钙等介质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能引起金属的腐蚀,这种腐蚀主要发生在与海水接触或埋设于地下的储油罐及输油管线。同时油品中含有硫化物、水分、有机酸等物质,与金属容器及管线内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也会引起腐蚀。化学腐蚀与温度、介质成分、介质浓度、介质运动速度以及金属本身的材质等因素都有关系。一般来讲,海水及油品中的硫化物、酸性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腐蚀介质 ②大气腐蚀

大气腐蚀是一种电化学腐蚀。暴露在大气中的金属设备表面,由于环境水分的蒸发,常有一层冷凝水,在这一薄层冷凝水形成的同时,就有一些气体(大气中的N2、O2、H2S、HCL、SO2、CO2等)溶进去,形成可导电的溶液(电解质溶液),金属和介质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金属遭到破坏。 大气腐蚀的产物为棕红色的Fe(OH)2俗称铁锈。疏松的铁锈不能阻止金属与水溶液接触,所以金属表面还会继续腐蚀下去。油库的金属设备,都普遍受到大气腐蚀,其破坏性较大。 2、涂层防腐 ①定期在金属储油罐的内壁喷涂防腐涂层,如环氧树脂层或生漆层。 ②定期将暴露在大气的输油管线及油泵等设备喷涂防锈漆。 ③设置在地表的输油管线,要清除积水,防止浸泡,以免涂层剥落。 ④油库设备中的活动金属部件,如输油管线的阀门等,要涂抹上防锈脂或润滑脂,防止水分从阀门螺杆渗入而引起腐蚀。露天阀

润滑油项目财务分析表

润滑油项目财务分析表 一、项目背景 依托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快提升城镇群的整体实力。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培育壮大若干一体化发展区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 (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高端成长型产业,支持新兴接替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稳步发展互联网支付、股权众筹融资、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等新型金融业态。 (三)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

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四)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全面落实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分享经济、国家 大数据战略等重大举措,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借势加快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 我国润滑油市场作为国内较早开放的商品市场之一,近十年受到 发展迅猛的经济和汽车市场带动,如今已然成为国内外润滑油企业群 雄逐鹿的竞技场,润滑油行业产品高档化已成为普遍趋势。我国目前 润滑油企业家数约为 3000 多家,外资品牌约 30 家,其他多为地方 区域性品牌。 目前,中国的润滑油生产企业已有 3,000 多家,为我国润滑油市 场供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但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废弃物排放 法规、炼厂的利润驱动以及技术的发展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中 国润滑油特别是高品质产品的供应能力。预计 2018 年中国润滑油市 场供给规模将达 1,120 万吨左右。 按目前中国 GDP 增长情况及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估计,今后几年 中国润滑油市场需求量将维持平稳的速度增长,中国将带动亚太地区

润滑油基本知识

润滑油基本知识 润滑油知识 润滑油的作用润滑油是如何制成的? 合成基础油的优点何谓粘度? SAE粘度级粘度指标 单级粘度油和复级油API机油质量等级 如何从包装识别汽油机油或柴油机油?什么叫“闪点”? 什么叫“倾点”?什么叫泵送温度? 什么叫运动粘度(cSt)?什么叫密度? 什么叫针入度(稠度)?什么叫滴点? 什么时候应换润滑油?工业润滑油主要有哪些? 不同品牌的同类润滑油能否混用?如何推荐润滑油? 车辆用油主要有哪些?摩托车二冲程油和四冲程油的区别? 是否车辆使用越高级别的油越好? 一、润滑油作用: 减少磨擦、减少磨损。 冷却系统。 润滑油的油膜有密封作用。 防止生锈。 清洁系统。 可传递压力和温度。 二、润滑油是如何制成的? 从石蜡基的原油中提取矿物基油,按用途加上添加剂混和。(合成油是用合成基础油加上添加剂混和)合成型油品和矿物油品不可混用,合成型油成本高所以售价也高。 三、合成基础油的优点: 高粘度指数——需较少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沉淀少。 ——减少粘结和研磨现象,品质稳定。

不易挥发——耗油量低,排放少。 低倾点——低温流动性好,启动性好,磨损低。 四、何谓粘度? 按不同需要,油品制成各种稀薄粘稠不同的产品,油品这种不同程度的粘稠称为粘度。把粘稠分为等级则为粘度级。温度升高粘度下降,压力升高粘度增加,剪切率增大粘度下降。 五、SAE粘度级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并颁布的润滑油粘度等级。(ISO/ASTM粘度级是国际标准协会工业用润滑油使用的粘度级)加上后标“W”是表示用于冬季,15W。 六、粘度指数 所有油品,加热时会变稀、遇冷时会变稠。但各种油对粘度/温度的效应敏感度不同,故用粘度指数(VI)来表示,在温度变化下粘度变化相对小的称为较高的粘度指数。 七、单级粘度油和复级粘度油 只适用于变化不大的某种温度条件使用的油叫单级粘度油,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都能使用的油我们叫它为复级粘度油。 八、API机油质量等级 由美国石油协会制定的,对机油质量的等级划分。汽油发动机用S开头,从SA到SJ,柴油发动机用C开头,CA到CH4,字母越后等级越高。 九、如何从包装上识别汽油机油或柴油机油? 如果包装上只标有API S*的是汽油车用的汽油机油。 如果包装上只标有API C*的是柴油车用的柴油机油。 若然罐上只标API S*/C*或C*/S*,是适用于混合车队的柴汽油两用机油,一般来说:S在前的更适 合与汽油车,C在前面的更适合柴油车,但最终应根据API的等级来决定使用。 十、什么叫闪点? 润滑油在加热的情况下粘度会下降变稀、分子运动会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润滑油在火花产生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一、原油的组成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它是混合物,由多达几百种不同结构的烃类形式存在。主要是C、H还含有少量的S、N、O的烃类衍生物及Na、Mg、Ca、Ni、V等金属化合物。 原油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二、原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气味 多数是从棕色到黑色,但也有透明或黄色的,它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其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越多,其颜色就越深。 它有很浓的气味,这是由于容易挥发的有机物的缘故。若含S与N化合物时,就会散发很难闻的臭味;若含芳香烃多时,则有一种芳香气味;若含胶质和沥青多时,气味较浓;若含汽油等轻质馏分多时,有浓的汽油味。 2、密度(依据GB/T 1884-2000测定) 密度与其组成有关,含胶质、沥青及烷烃越多,密度越大。其密度一般波动在650~980㎏/m3,大于1000㎏/m3的原油很少见。密度现有15℃、20℃、桶/吨及API(密度指数)等几种表示方式。具体几种密度的换算见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原油密度换算表的几点说明(执行GB/T 1885-1998)

(1)将测量的密度体积换算成20℃的密度体积。 (2)由计量单位换算表将视密度→标准密度(20℃)→ →15℃的密度→吨桶比 →计算出API (注API=141.5/15℃密度-131.5) (3)注意:再查看温度与密度时,温度用靠近法,密度用内查法。 如:38.8℃表中没有就靠38.75℃来查。 密度807没有就将808与806的一同查出相加÷2得出20℃的密度体积。 3、粘度(依据GB/T 1995-1998测定) 粘度的大小随液体成分、温度、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含烷烃多的粘度较小;含胶质、沥青多,粘度较大;馏分沸点越高,粘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4、凝点(依据SY/T 0541-1994测定) 原油中含有一些大分子的烷烃或环烷烃,俗称石蜡与地蜡。它们在较低温度下易结晶成固体,是原油产生凝点的重要因素。 凝点与含蜡量及蜡的熔点有关,含蜡越多,蜡熔点越高则其凝点越高。凝点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原油在低温下贮存和使用。 5、闪点(依据GB/T 261-2008测定) 原油的沸点越低,其闪点越低。闪点是贮运原油的重要指标,因为贮运温度不允许超过闪点。

润滑油基本知识培训资料全

润滑油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一、基本概念(见资料1) 1、原油:天然原油一般都是黑色液体,其中含有几百种及至上千种倾倒物的混合物,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大体为石蜡基础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年产1亿两千万吨至1亿4千万吨(中国)。 2、基础油:原油在炼油厂经过减压蒸馏生的轻质产品可获得气、煤、柴油等产品,重质产品,经过进一步精制后即可获得基础油。 3、润滑油:为满足设备机具的具体润滑要求,选择适当的基础油及添加剂调制而成的产品。 4、基础油的品种一般国产分为32#、46#、68#、100#、150SN、200SN、350SN、500SN、650SN、150BS等。进口的日本能源公司500SN、韩国1次、2次加氢基础油(高档)等 5、润滑油添加剂:添加不同性能的添加剂以改善润滑油的各种性能。(见资料2) 6、润滑油质量指标(见资料3、1-6) 二、车用润滑油的分类: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刹车液、润滑脂 1、什么是汽油机油、什么是柴油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级别的区分 2、什么是多级油,什么是单级油、什么是通用机油 3、5W、10W、15W、30、40、50的意思,代表的具体指标围 4、GB标准的理化指标,黏度黏度指数闪点倾点等要记牢 5、各种车型选用什么级别及黏度的油、以及夏、冬两季的选油 6、API SAE的含义国家标准、石化标准以及我们的企业标准制定有哪些 识别润滑油的规格 燃机油 SF/CD 15W/40为例: SAE 15W/40 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对燃机油黏度分类法的英文缩写 现在执行的是SAE J300 Apr。1991版本 表示该油品低温时的黏度等级。 有SAE 0W、5W 、10W、15W、20W等级别。“W”前面的数字越小,其低温流动性越好,能满足在更低气温条件下工作的发动机的要求 表示该油品高温时的黏度等级。 有SAE 20、30、40、50和50以上级别。数字越大黏度越大。可以保证润滑油在高温时仍然有足够的黏度和油膜厚度来达到润滑的效果。

看懂油品检验报告一

柴油篇 大家都知道其中车用汽柴油地常规检测项目有:密度、馏程、铜片腐蚀、硫醇硫、蒸气压、氧化安定性、苯含量、氧含量、硫含量、水分和机械杂质、实际胶质、残炭、辛烷值、十六烷值等,还有柴油润滑性、多环芳烃检测等项目地检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那么,得到一份赋含检验人员心血,标明检验项目和数据地《检验报告》,如何看懂油品质量呢?下面我们就对油品检验特别是车用汽柴油检验常用项目进行相关解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油品地各项性能含义 、油品地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地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地温度范围.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地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辛烷值——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地一个约定数值.在规定条件下地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地标准燃料中异辛烷地体积百分数表示.测定辛烷值地方法不同,所得值也不一样,因此,引用辛烷值时应该指明所采用地方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马达法辛烷值——以较高地混合气温度(一般加热至℃)和较高地发动机转速(一般达转分)地苛刻条件为其特征地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得辛烷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研究法辛烷值——以较低地混合气温度(一般不加热)和较低地发动机转速(一般达转分)地中等苛刻条件为其特征地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定地辛烷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饱和蒸气压——是用来说明油品蒸发能力地大小和油品在管道进油系统中形成气阻地可能性以及贮运时损失轻质馏分地倾向.汽油地饱和蒸气压大,蒸发性就大,形成气阻地可能性也大,在贮运中,蒸发损失也就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地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地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油品地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地.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地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地危险性.用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定地闪点称闭口闪点,一般用以测定轻质油品.闪点越高越安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博士试验——在升华硫存在下,用亚铅酸钠和轻质石油产品作用,以检查油中硫醇或硫化氢地试验. 、闭口闪点——用规定地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地闪点,以℃表示. 、开口闪点——用规定地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地闪点,以℃表示. 、燃点——规定地条件下,当火焰靠近油品表面地油气和空气混合物时即会着火并持续燃烧到规定时间所需地低温度,以℃表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没有火焰时,自发着火地温度,以℃表示. 、十六烷值——代表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地一个约定量值.在规定条件下地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发火滞后期地标准燃料中十六烷值地体积百分数表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十六烷指数——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地一个计算值.该值从柴油地标准密度和馏出温度计算而得.一般是在没有十六烷值机或试样少到不能进行标准发动机试验时采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凝点——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时地最高温度.凝点是用来评价油品低温性能地项目.油品中地蜡含量越多,凝点就越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地油样开始连续流动时地最低温度.由于倾点比凝点更能反映在低温下地流动性,今后我国将用倾点来表示其低温流动性. 不同原油,其油品地倾点与凝点差值不一样,一般倾点要比凝点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安全资格考试题库(安全基础知识)

、判断题 I.一般来讲,物质越易燃,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小。 (X ) 2?易燃液体的蒸气很容易被引燃。 (V ) 3.易燃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浓度不在爆炸极限之内,遇火源就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X ) 4?为了防止蒸发,汽油等挥发性强的液体应在口小、深度大的容器中盛装。 (V ) 5.为了防止膨胀导致容器破裂,对盛装易燃液体的容器,夏天要储存于阴凉处或用喷淋冷水降温的方法加以防护。 (V ) 6?液体着火时,应设法堵截流散的液体,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V ) 7.液体粘度的大小主要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V ) &易燃液体一般电导率很小,所以不易在流动中产生和积累静电。 (X ) 9?液体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越少。 (X ) 10?易燃固体在储存、运输、装卸过程中,应当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摩擦撞击等外力作用。(V ) II.易燃固体绝对不许和氧化剂、酸类混储混运。 (V ) 12?硫的磷化物,不仅具有遇火受热的易燃性,而且还具有遇湿易燃性。 (V ) 13.在危险品的管理中,干的或未浸湿的二硝基苯酚被列为易燃固体管理。 (X ) 14?三乙基铝在空气中能氧化而自燃 (V )

15?铝铁熔剂着火不可用水施救。 (v ) 16.金属钠遇水反应剧烈并放出氢气。 (V ) 17?铝镁粉与水反应比镁粉或铝粉单独与水反应要强烈得多。 (V ) 18?爆炸品不包括以爆炸物质为原料制成的成品。 (x ) 19?炸药的热感度是指炸药在热作用下发生燃烧的难易程度。 (x ) 20.许多炸药本身就是含氧的化合物或者是可燃物与氧化剂的混合,故不需外界供给氧气也能发生燃烧和爆炸。 (V ) 21?在炸药爆炸场所进行施救工作时,除了防止爆炸伤害外,还应注意防毒,以免造成中毒事故。 (V ) 22?具有抛射危险而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不属于爆炸品。 (x ) 23?根据我国《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不包括氧气。(x ) 24?根据闭杯试验闪点,我国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易燃液体分为 4 项。 (X ) 25?遇湿易燃物品不会发生爆炸。 (x ) 26?自燃物品着火不需氧气。 (x ) 27?硫磺不属于易燃固体。 (x ) 28 ?与氧化剂相比,有机过氧化物更危险。 (V ) 29.苯易燃、易爆、有毒而且致癌。

润滑油知识手册

润滑油知识手册(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润滑油基础知识手册 一、润滑油基本简介 1、润滑油的基本概念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2、润滑油的主要作用 (1)冷却作用: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动力输出以及摩擦阻力消耗和辅助机构的驱动上;其余大部分热量除随废气排到大气中外,还会被发动机中的冷却介质带走一部分。发动机中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这一方面靠发动机冷却系来完成,另一方面靠润滑油从气缸、活塞、曲轴等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 (2)洗涤作用:发动机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污物。如吸入空气中带来的砂土、灰尘,混合气燃烧后形成的积炭,润滑油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机件间摩擦产生金属屑等等。这些污物会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如不清洗下来,就会加大机件的磨损。另外,大量的胶质会使活塞环粘结卡滞,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及时将这些污物清理,这个清洗过程是靠润滑油在机体内循环流动来完成的。 (3)密封作用: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以及气门与气门座间均存在一定间隙,这样能保证各运动副之间不会卡滞。但这些间隙可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燃烧室漏气结果是降低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润滑油在这些间隙中形成的油膜,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保持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并能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 (4)防锈作用:发动机在运转或存放时,大气、润滑油、燃油中的水分以及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对机件造成腐蚀和锈蚀,从而加大摩擦面的损坏。润滑油在机件表面形成的油膜,可以避免机件与水及酸性气体直接接触,防止产生腐蚀、锈蚀。 (5)消除冲击载荷:在压缩行程结束时,混合气开始燃烧,气缸压力急剧上升。这时,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油将缓和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等机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使发动机平稳工作,并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油品的基础知识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一、油品的基本构成 二、油品基本特性 三、燃烧特性 四、爆炸特性 五、火灾 六、消防灭火 七、事故理论及事故统计 一、油品基本组成 石油产品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等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含有少量的气态烃和固态烃。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二、油品基本性质 油品的危险性分: (1)蒸发性 (2)易燃性 (3)易爆性 (4)易积聚静电荷 (5)易受热鼓胀 (6)易扩散 (7)易流淌性 (8)毒性等 (一)蒸发性 油品由液体转为气体的一种性质。 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高,蒸发快; ②液体表面积:表面积大,蒸发快; ③油品液面压力:液面压力大,蒸发量小; ④油品密度:密度大,蒸发小;油品流动与空气流动的速度:速度快,蒸发快。(二)易燃性 决定油品易燃性的指标有:①闪点、②燃点、③自燃点;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类:60-120℃轻柴、重柴 丙B类:120℃润滑油 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 ①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②燃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开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③自燃点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1)受热自燃;(2)自热自燃 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三)易爆性 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气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引爆源即能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 其中,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上限与下限的间隔,叫爆炸范围。 各种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都可以通过专门的仪器测定出来,常见的汽油的爆炸下限是1.3爆炸上限是6.0;轻柴油的爆炸下限是1.5爆炸上限是4.5。 有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类:60-120℃轻此、重柴 丙B类:120℃润滑油 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 汽油的爆炸下限是1.3爆炸上限是6.0;轻柴油的爆炸下限是1.5爆炸上限是4.5。 易燃液体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两级: (1)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8℃以下(包括28℃)。如乙醚、石油醚、汽油、甲醇、乙醇、苯、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硝基苯等。 (2)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9-45℃(包括45℃)。如煤油等 汽油的闪点:-50℃;煤油的闪点:43~72℃:轻柴油的闪点:48℃-120℃;重柴油的闪点:大于120℃。 爆炸极限:汽油1.3~6%,煤油0.7~5%,轻柴油1.5~4.5%,重柴油无数据。 楼主可上网查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相关危险数据较全。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精选文档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是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的。因为单靠基础油并不能满足发动机油诸多的性能要求,基础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精选成份,具有最基本的粘度特征,而添加剂是化学物质,用以改善和提高机油的品质。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所谓矿物油,即是直接从石油精炼的用于制作润滑油的物质。而合成油是利用原油或煤炭中较轻的乙烷、丙烷等裂解成乙烯,再经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它们重组而成的物质,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杂质,比矿物油具有许多天然的优点。 (2)添加剂 添加剂是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事实上,优质润滑油表现的是一种综合性能。 一般来说,发动机油需具备和满足以下这些要求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适当的粘度;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清净分散性能;抗磨损性能,防腐蚀、抗锈蚀性能。 2、基础油的加工工艺 经过减压蒸馏后: 传统工艺: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腊、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现代工艺:加氢精制、加氢脱蜡(降凝)、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 3、基础油的分类 (1)中国基础油分类标准 通用基础油: UHVI(VI>140)、VHVI(VI>120)、HVI(VI>80)、 MV(VI:40-80)、 LVI(VI〈40〉

润滑油知识

润滑油基本知识 一、润滑油的概念与组成 1.润滑与润滑油的概念 2.润滑油的组成 二、国内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标准 1.国际标准 2.国内标准 三、润滑油脂的基本性能 1.一般理化性能 2.特殊理化性能 四、润滑油生产方法: 1.溶剂脱蜡 2.丙烷脱沥青 3.白土精制 4.加氢精制 5.常减压蒸馏 6.溶剂精制 7.润滑油产品调合 五、模拟台架试验 六、润滑油管理 七、润滑油作用 八、润滑油的主要生产厂家(资源分布) 九、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

一、润滑油的概念与组成 1.润滑与润滑油的概念 润滑油是一种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润滑油、脂是加到两相对运动表面间能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油和脂,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含水液和润滑脂等。在其中还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以改善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要求。 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2.润滑油的组成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