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

国家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9793810.html,

国家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

作者:阎金平

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2018年第04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3日召开的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超然的地位、优良的文化、超强的聚合、应时的目标是国家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的优势。国家审计应通过改革现行行政主体制度、提高系统性和战略性、找准服务国家治理的发力点、加强部门协同、创新审计组织形式、重视审计成果运用、增加透明度等实现有效服务国家治理实现良治的审计目标。

一、国家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的优势

国家审计因为国家治理的需要而产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于国家治理的主要职责是检查和评价国家治理相关主体(分配使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资金者)治理职能的履行情况,其工作目标随国家治理目标的调整而调整,其体制制度随国家治理的演进需要不断完善。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这种基本关系,决定了国家审计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治理并不断增强服务的有效性。任何组织要想有效发挥自身的职能,必须建立并扩大自身的优势,国家审计也不例外。国家审计通过三十五年的磨砺,已经形成了超然的地位、优良的文化、超强的聚合、应时的目标四大优势,这些优势是国家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的必备条件。

××建筑集团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

××建筑集团 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集团内部控制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建筑集团内部审计章程》、《××建筑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规程》,结合集团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部控制是集团为了保护资产安全、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保证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保证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实现集团经营目标,使各项业务活动正常,有效进行而在内部设立的管理控制程序。 第三条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对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科学合理性,内部控制过程的符合有效性所进行的测试与评价。 第四条内部控制审计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用以完善内部控制,也可以作为实施其他审计项目的一个程序或方法,以便确定对其依赖程度和进行内部审计的范围、重点及方法,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合理地保证组织实现以下目标: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 (二)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完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 (五)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第二章内部控制审查的范围 第五条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及沟通、监督等五要素,贯穿于集团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构成了内部控制审计审查的范围。 1、控制环境审查的内容: (1) 所属单位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2) 所属单位的诚信原则和道德价值观; (3) 所属单位组织结构,职责划分的合理性以及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管理行为守则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管理层对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态度等; (4) 所属单位员工能力,各层管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重要岗位人员的权责匹配程度以及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5) 所属单位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员工聘用程序及培训制度的有效性; (6) 所属单位员工对企业文化内容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控制活动审查的内容: (1) 货币资金控制:不相容职务是否相分离,对货币资金的收支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是否做出了较为严格的规范,授权制度及其有效性以及会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 采购与付款控制:采购过程中因不正当行为导致本单位资金流失或采购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回顾与展望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回顾与展望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总目标,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国家审计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大的舞台。我国国家审计已经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回顾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完善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审计进一步参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国家审计;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本文得到北京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项目《国家审计反腐败路径研究》、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个人项目《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免疫系统”功能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D005009000004)、北京市教委项目《上市公司应计质量研究——趋势、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项目编号:SM201310037003)资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0年,我国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配合,国家审计作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文献述评 国家审计是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冯均科,2005),有利于实现公共管理目标(雷达,2004)。刘家义(2012)指出: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因此国家审计可以通过发挥国家治理“免疫系统”功能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郑石桥(2014)认为审计基本功能是鉴证公共权力机构在责任履行、资源使用、信息报告、最大善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朱荣(2014)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国家审计在提升政府透明度方面具有治理效应。郑石桥等(2014)认为,国家审计批判性作用表现为“审计发现问题金额率”和“移送处理人数率”,建设性作用表现为“审计整改金额率”和“审计结果利用率”,实证分析后发现不同省市之间差距较大,整体水平离行业满意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部分学者进一步分析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认为国家审计应通过发挥制约、建设、协调作用来推动国家实现良治,要求国家审计必须以服从国家治理要求为核心,以加强审计自身建设为保障,以强化国家审计管理为依托(贾春泽,2012);明确国家治理下的政府责任体系,正确处理建立新型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关系的差异性和量化绩效评价指标,促进责任追究等(赵圣伟,2012)。国家审计推动治理的现实要求是建立和实现“大财政审计”,改革相应的组织激励、技术保障、路径结构的监督制度与机制(孙永军,2013)。张立民等(2014)通过向审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发现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是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主要路径。陈献东(2013)则认为国家审计应该助推公众有序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导学案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学习目标】1.通过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及中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认识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能对历史事件有准确的理解; 2.以教材为史料归纳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历史材料、归纳历 史发展趋势的能力; 3.对待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历史问题; 4.通过疫情期间中国政府的表现感受中国体制的优越,大国的责任担当。 二【学习内容】 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发展历程。 2.归纳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 3.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评价。 4.了解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三【学习过程】 【检查提问】 1.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目的及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2.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特点、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3、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基本特点、政府和民间救济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第壹章基层治理之路 【主干梳理】根据要求和提示,识记基本信息。 1.阅读课本第一子目,西方主要国家不同阶段的基层治理单位是什么并概述其发展概况。 2. 以教材为史料归纳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特点有哪些?(四个自然段分别对应四个时期)。 【问题探究】 材料一美国社区里的事务通常由社区的最高权力机构——社区董事会(社区委员会)来进行自我管理……社区董事会在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起桥梁和沟通作用。社区董事会不向市政府负直接责任。市政府指导社区的发展,但是不直接干预社区内部的事务。——《美国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结合材料及教材,谈谈你对美国社区的认识?(可从管理模式、政府职能、影响作用)

【概念研读】 1、村社 古希腊基层治理的基本单位。这些村社由原始部落而来,带有原始共产主义的色彩。村社里,大事由村社大会集体决定,自由农民身份平等,他们中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出席村社大会。这体现了古代希腊社会基层治理中的自治特点。 2. 特许状 在西欧封建社会,城市不是脱离于政治制度之外独立的异己力量,特许状的授予是一种法律行为,国王或领主的特许状不是无偿的,大多需要城市以金钱赎买。通过特许状,城市获得了小到人身和财产自由、赋税限制和减免权力,大到城市行政、司法和财政自治权。国王或领主则相应得到城市承担军事义务、财政帮助以及宣誓效忠的保证。在这个意义上,特许状又被称为“封建权利的转让书”。 3、社区 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有140多种。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 尽管社会学家对社区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在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上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社区就是这样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的特点: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第贰章社会保障之路 【主干梳理】根据要求和提示,识记基本信息。 1.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前三个自然段,概述主要西方国家二战前后社会保障的发展概况。 2. 阅读课本第二子目第四个自然段,概述新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概况。

政府审计需“转型升级”

政府审计需“转型升级” 一、政府审计工作的现状 (一)政府审计的概述 政府审计又称国家审计,在我国是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其机关主要包括国家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和地方审计机关等。世界各国政府对政府审计都赋予依法审计监督职责的强制性,在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国务院和地方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政府审计的主体必须是独立的,目标是通过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最终达到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政府审计的现状 面对政府反腐工作的严峻形势,作为国家反腐工作的重要环节,国家审计机关也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社会公众迫切地希望国家审计机关能够充分发挥其审计、检查、监督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政府部门深化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化建设。但就目前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情况来看,状况不容乐观,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急需“转型升级”。 二、政府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审计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独立性差 我国审计机关的管理模式是行政型审计模式,受行政部门领导,独立性较差。特别是政府的某些行政活动有悖于法律,或在行政活动中存在短期行为或存在区域利益、行政级次利益、部门单位利益冲突时,尤其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导致审计工作不能公正开展。同时审计机关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预算解决,受本级财政预算约束,即经费来源于被监督部门,进一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公开工作。 (二)经济审计工作薄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政府审计的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上来。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如果诸多经济问题不能在审计工作中及时揭露出来,将会日益增大国家的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目前政府的审计工作在这方面比较薄弱。 (三)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法律尚未对审计机关的机构设置、人员选拔、审计范围、审计职权、经费来源等内容作明确规定,不能保证政府审计机构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审计工作。同时,作为审计处理、处罚依据的行政法律、法规依据不足或不完

专项资金审计实施方案

专项资金审计实施方案 编制日期:编号:日2006年2月5

成 员 局领导审批意见法制科复核意见业务科审核意见审核人:复核人:审批人:审核日期:复核日期:审批日期: 一、编制依据 《审计法》第十六条“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1 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和2006年审计项目计划。 二、基本情况 某局是市政府负责综合管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工作部门,也是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现有编制人。实有行政在职人员人,事业人员人。内部机构设有办公室(财务科)、法规教育科、危险化学品 安全科、综合安全科、安全协调科、应急救援办、矿山安全科。下属单位:内江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支队(独立核算)、矿山救护中队(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2005年总收入元,其中财政拨入预算经费元,预算外资金收入元,其他收入元;支出元,上年结余元,本年 结余元(其中:专项结余元) 2005 年底资产总额元,其中:现金元,银行存款元,暂付

款元,固定资产元,财政资金额度元; 2005年底负债总额元(暂存款); 2005年净资产总额元。 行政性收费项目,行政性收费项目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主要有两项收费: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理论考核费 特种作业人员(IC)卡复审费。从报表上反映出2005年行政性收费元已经缴入国库。 某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支队人:收入总额元,其中:财政拨2 款元,其他收入元。本年支出元。 2005 年底资产总额元,其中:现金元,银行存款元,对外投资元,固定资产元,其他元; 2005年底负债总额元(其中:应付款元、其他元); 2005年净资产总额580166 元。 三、审计目标 通过对某局机关及监察支队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应达到以下三个审计目标。 (一)全面检查内控制度、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情况,并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二)依法查处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维护财经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提出加强财务管理的审计建议。

方案-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内部控制制度 的主要内容\xa0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这些制度的检查、测试也就构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 制度的检查、测试中: 1、责任控制制度。责任控制制度是以确定 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及其人员的经济责任为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检查各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职责是否经过恰当授权,各种岗位责任制赋予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责任是否达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的目的。 2、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是为了保证 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及保护财产而形成的种制度。它主要检查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否遵循必须经过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是否经过复核,以防止差错、舞弊的发生。 3、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控制制度是指经济组织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各种凭证的记录、传递,资金的使用,债权债务反映,会计报表编制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制度和程序。主要是通过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相符关系,检查会计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账实核对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以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以保证会十十业务处理的合法性;通过定期编制计算平衡表检查所有数据的正确性等。 4、经营方面各个循环系统的控制制度。它是经济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所必须经过的环节和业务操作的控制制度:如成本控制、购销控制、物资控制、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制度等。通过检查这些环节的控制是否严密,反映企业是否能正常进行经营活动及企业的生存和 。 5、财产、凭单管理制度。财产、凭单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经济组织的财产和各种凭证单据而建立的控制制度。如财产物资的保管、清点、验收、领用、 、 、单据等各个环节,都应实行专人管理。 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其重点是放在对于制度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制度中控制的薄弱环节。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主要有四个步骤。 1、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这是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手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情况,并做出记录、描述。审计人员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数据处理系统类型及复杂程度、审计重要性、相关内部控制类型、相关内部控制汜录方式、固有风险的评估结果等因素,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控制 、会计系统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审计,主要方法包括:(1)查阅前期审计 或审计 底稿;(2)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3)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xa0(4)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5)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通过查阅复核以前的审汁情况,可以了解以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能力研究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能力研究 2008年以来,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研究未艾方兴,成为审计界聚焦命题,国 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关联性,国家治理需求是国家审计产生的源动力,伴随治理战略迁移,治理能力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伴随这种变化国家审计实践和思想演进过程呈现出怎样的状态和规律?从目前的文献分析来看,一些学者从理论角度对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国家审计演进给予概括性说明,鲜有学者利用历史、统计分析对国家审计实践演进阶段及规律进行系统阐述,并通过科学方法揭示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及思想演进的脉络,从发展规律视角将国家审计的历史进程与未来变革通过国家治理能力进行整体联结,系统说明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国家治理战略背景下,国家审计应如何对国家治理能力进行适应性变革。另一方面,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在实践中是通过何种路径推进国家治理能力,达到国家良好治理目的的?从现有文献来看,可以概括为两条主线,其一,通过拓展国家审计本质所蕴含的功能及内容,扩大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参与范围,其二,强调以审计结果来实现对国家治理的服务。那么,何为国家审计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实路径?从经验视角来看,通过这一路径,国家审计是否能够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对于以上问题的进一步解答,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实践及基础理论演进的状态及规律,丰富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研究视角,为通过深化国家审计改革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依据。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建立国家治理嬗变视域下的国家审计实践及理论历史演进框架。 首先以审计工作档案、法律、法规等文本中关于审计内容、目的及技术为研究出发点,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梳理审计实践演变过程。研究认为:伴随国家治理能力嬗变,传统审计内容通过立法形式固定,形成的固有抵御功能,在国家审计特定目的及相应技术手段变迁的相互作用下,审计组织不断通过发展前瞻审计内容,保持“免疫力”,经历以“威权”为主导到以“法治”为主导并逐渐推进以“民主”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审计制度形态本身无所谓优劣,而应以与国家治理能力相适应为宜。其次,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中国家审计文献及引文数据,利用知识图谱形象展示国家审计理论的整体知识架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遴选重要审计文献。研究认为:国家审计理论研究不断受到国家治理能力新需求、审

政府审计推进腐败治理的路径分析

政府审计推进腐败治理的路径分析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保障社会公共经济委托人,即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推动实现国家良治。腐败就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意味着公共权力的私有化,是国家治理中最严重的威胁之一。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是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免疫系统必须发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 1 国家审计在推进腐败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审计发挥着预防、揭露和抵御社会经济中因腐败而产生风险、障碍和矛盾的免疫系统功能,其实质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而腐败,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滥用行为,可见,要有效减少腐败就必须对权力滥用行为进行遏制。因而,作为权力制约机制的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应当而且必须发挥积极作用。在《联合国腐败治理公约》中,审计被认为是国家腐败治理的四大支柱之一。受托责任论的观点认为,审计是为了保证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一种经济控制,而腐败则会妨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 2 国家审计在推动腐败治理中面临的问题 根据笔者对相关文献的归纳分析,国家审计在推动国家腐败治理中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审计独立性不高。当前我国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属于行政型审计模式,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限制。公众也反映审计独立性不够的问题。二是审计问责不够。这些年通过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严惩了一批犯罪分子,但是,审计问责不够,追责力度不强,导致权力未得到有效的监督。三是腐败治理监督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国家司法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和国家预防腐败局等监督机制,但是各监督主体之间在总体上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未实现信息共享,未形成整体合力。四是审计机关自身力量不足。 3 国家审计推动腐败治理的路径体系构建 上述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的原因: 从法律层面来看,尽管法律确定了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权力和职责,但是,由于新中国审计制度建立时间还不长,我国审计法律法规在腐败治理方面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法律规定不够全面和合理,造成审计权力虚化。二是法律的约束力不强。 从权力层面分析,《审计法》对审计职权做了明确规定,审计职权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审计检查权,二是审计处罚权。但是由于《审计法》主要规定的是审计职权,对于违反职权的后果规定却很少,这导致审计权力的约束力并不强。从检查权看,也主要集中在资料审查权,且对执行职务行为的阻碍有法律后果的也仅此一项。在行使检查权时,更多的还要依赖其他国家机关的协助和配合。从审计处罚权来看,基本上没有行政处罚权,而只有建议权,这样一种权力配置,必然导致屡审屡犯,屡犯屡审,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从权利层面出发,公众既是权力腐败的受害者,也是治理权力腐败的权利主体。公众参与国家审计能将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甚至腐败问题及时暴露出来,为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审计整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我国公众参与式审计还刚刚起步,尚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的意识不强。二是公众参与国家审计的途径还比较单一。三是公众参与国家审计缺乏操作性条款。 从道德层面观察,审计机关以德治腐,就是通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良好自律对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施加影响,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可以说,审计机关在社会公众中的总体形象较好,得到了普遍赞同,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审计机关形象在地区之间、层级之间发展不均衡,审计经费自理也未普遍推行,这都对审计机关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我们试从法律、权力、权利和道德四个层面出发,构建国家审计推动腐败治理的路径体系: (一)法律层面。治理腐败的根本在于健全法制,从制度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工资内外专项审计服务方案

中央企业工资外专项审计工作服务案 我们拟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的委托,对每年对抽取的50家中央企业一定时期(一般不少于3年)工资外收入分配情况开展专项审计, 为了确保优质、高效如期完成任务,结合中央企业工资外收入分配特点,拟定如下专项审计案。一、对相关工作的总体认识 每年对抽取的中央企业一定时期(一般不少于3年)工资外收入分配情况开展专项审计。重点检查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情况、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情况、企业工资外收入实发情况、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实发情况、工资福利制度建设情况、企业实行股权、分红权中长期激励措施等情况;通过审计,加强对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监督管理,督促国有企业认真执行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和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有关政策,及时查处违规超提超发工资、滥发工资外收入等行为,规收入分配秩序;指导中央企业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调控,推动企业逐步建立健全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二、审计服务依据 1、《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2、《国有企业工资外收入监督检查实施办法》 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4、《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5、《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及《中央企业综合绩

效评价实施细则》 6、《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 7、《中华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 8、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9、《服务业务约定书》 10、《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三、专项审计工作的要点和实施策略 本次服务在委托规定的时间(每年签订合同后3个月)高质量完成对所有抽查户的专项审计,并按户出具专项审计报告。本次专项审计的目标是对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监督管理,督促国有企业认真执行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和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有关政策,规收入分配秩序,有无违规,并发表审计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一)企业工资外收入违纪违规主要表现形式 1、效益工资集体不准。主要包括:多计净实现利润增加额 多提效益工资;多计单列工资;工资浮动增加比例不对; 工资基数计算不对;多提百元产值含量工资等。 2、工资总额突破劳动部门核定额(工资包干企业)。主要 有:职工工资突破工资计划或工资总额包干案;临时工、 计划外用工无计划或超计划。 3、工资总额的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

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

****分公司 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内部控制审计规范》和****分公司《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部控制是公司为了保证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保证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保护资产安全,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以及保证完成所制定的经营计划任务或目标,使各项业务活动正常、有效进行而在内部设立的管理控制程序。 第三条内部控制审计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符合有效性及科学合理性所进行的测试与评价。 第四条内部控制审计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用以完善内部控制,也可以作为实施其他审计项目的一个程序或方法,以便确定对其依赖程度和进行实质性测试(即审计)的范围、重点及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审计风险。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范围、措施及方式第五条内部控制的范围指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或审计事项有关

的控制制度,一般分为: 1.内部财务会计控制:针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完整、真实的控制,包括为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以及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而采取的有关组织、分工、程序、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 2.内部经营管理控制:针对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控制,包括为保证经营决策、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及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有关组织分工、程序、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 第六条内部控制的措施有: 1.预防性控制:为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而采取的控制; 2.检查性控制:把已经发生和存在的错误检查出来的控制; 3.纠正性控制:对那些由检查性控制查出来的问题的控制; 4.指导性控制:引导或促使期望发生的有利结果实现而采取的控制; 5.补偿性控制:针对某些环节的不足或缺陷而采取的控制。 第七条内部控制的方式包括: 1.组织机构控制:通过对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分工,明确划分职责范围而形成的控制制度。 2.责任分工控制:通过确定不同工作岗位任务、责任和权限,以及对不相容岗位职务进行分离、分工而建立的控制制度。 3.业务程序控制:通过制定有关经济业务处理程序和操作规范

浅谈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浅谈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内容摘要]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家治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家治理发展的基本框架,就国家治理发展与国家审计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发展中各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国家审计对国家发展治理的利害性,提出了推动国家治理的发展、国家审计的功能和重点领域。 [关键词]国家治理发展、国家审计、作用 [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了国家审计监督的对象包括政府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对其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依法审计,目的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国家治理发展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是依托于一系列基本制度设计与选择。国家治理发展机制的安排反映了治理主义价值的基本导向,其核心是政府的职能及其限度、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的关系、政府组织与公民社会及其自主组织的关系。国家治理的目的是解决公共问题,以人为本,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大,而在治理发展过程中,政府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对国家治理发展至关重要。 一、国家审计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 廉洁是人们对于政府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及其正当性的根基。只有一个廉洁的政府才能履行好维护社会公正的责任,促进机会均等,保障公民自由权利。而腐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敌,政治腐败的直接结果损及政治的结构功能,削弱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损及政府的形象、合法性及其权威,破坏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引起社会成员对政府的强烈不满,从而导致政治不稳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廉洁与否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因此,建设廉洁政府意义重大,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国家审计要在反腐倡廉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依照中国宪法、审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国的审计机

【审计实操经验】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审计实操经验】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受到空前重视。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美国在《多德—弗兰克法案》下成立了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英国创建了金融政策委员会,以期通过对专业机构赋予政策工具的形式来实施全面的宏观审慎监管。然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仍然是“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形式,其既对当下“影子银行”“地方债”“政府融资平台”等突出暴露问题领域缺乏整体性系统监管,也无法完全满足“利率市场化”“打破刚性兑付”“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改革需求。而审计机关作为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的“利剑”和深化改革的“催化剂”,通过开展国家审计既可起到预测与评估系统风险的“免疫系统”作用,又能为相关问题开出处方,因而应更多地参与到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建设之中。一、宏观审慎监管概述(一)宏观审慎定义宏观审慎监管概念最早由国际清算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核心观点是“如果一国金融监管当局仅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不能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为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一国金融监管当局应具有系统性的宏观视野,针对风险的机构跨度和时间跨度两个方向加强监管。(二)宏观审慎监管发展历程宏观审慎监管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但直到2003由国际清算银行研究与政策分析部主任Claudio Borio对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进行了详细区分(表1),并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两个维度后,金融理论界对其理解才更进一步。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发布时间:2014-01-0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治理”思想首次进入国家高层文件,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总方针和行动纲领,意义十分重大。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总目标是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部分构成,明确和理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的目的和结果,要想实现真正的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合法、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般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由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五大体系构成,但这种纵向治理体系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各自为政、部门化的思路,无法从根本上建构起系统、整体、协同的治理格局。根据全球“治理”思想精髓、世界发达国家治理实践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视角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治理结构体系:“党、政、企、社、民、媒”六位一体。治理结构解决的是“治理主体是谁”“治理主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两大问题。首先,要有多元化、负责任的治理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结构应该包括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混合型市场企业(国有、私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跨国企业、本土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科技型、公益型、服务型等;全球型、本土型等)、广大人民群众、各类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六大主体,缺一不可。其次,要有边界清晰、分工合作、平衡互动的多主体和谐关系。其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两大核心关系,关键在于厘清各自的权限边界,把本应该属于市场、社会的职能,完全交给市场和社会处理,政府重点履行好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维护社会规则等职能。 治理功能体系:动员、组织、监管、服务、配置五大功能。功能体系解决的是“治理体系主要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这一体系主要发挥五大方面的作用:第一,社会动员功能。良好完备的治理体系,能够有效发挥社会动员功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个领域的深化改革中,取得最大的社会共

[国家,问题]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若干问题调查分析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若干问题调查分析 2011年7月8日,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会坛上,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发表了题目为《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讲话。审计长在讲话中详细地阐述了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所起得的关键作用、结合当今的形式,审计长还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指出了国家审计的新内涵、新模式和新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必须要理清并且深入分析何为审计核?、为什么要去审计?审谁的计?,由谁来审计和如何去审计等一系列问题。 一、研究情况简介 针对上述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笔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调查问卷分为国家审计的定位、国家审计的作用、国家审计的范围和国家审计的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诸如国家审计是不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国家审计定义等问题,包括了28道选择题与1道简答题。因为本次调查课题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所以调查对象主要为高校教师、教授及与财务审计相关的社会实务人员。 调查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2014年月至2月,我先后将问卷发布到中国调查网上,并发送问卷邮件给270余位中国会计学会七届二次理事会与会代表。结果是,中国调查网上回收143份,剔除不合理问卷57份,邮件回收94份,此次调查共回收180份有效问卷,问卷的回收率为43.58%。 参与问卷调查的高校会计教师主要分布在,浙江(22.07% ) ,北京(6.13% )、上海(55% )、河北(82% ) ,重庆(59% ) ,湖北(3.15% )、江苏(2.24% ),另外还有山东、江西、湖南、安徽、贵州、云南、陕西、四川等地17省市。 二、调查结果 1.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 九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国家治理包括国家审计。第一题:您认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吗?在收回的180份问卷中,有77.43%的人非常认同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19.:i 1%的人认同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 第二题: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是对免疫系统论的发展吗?有67.48%的人非常认同,有20.16%的人同,有9.:i 1%的人认为不好说,其余2.8%的人不认同。 第三题:国家审计就是以权力监督制约权力吗?有87.12%的人非常认同,有18.69%的人表示认同。其中一位中国会计学会的主任表示还需加强审计的监督力度。 第四题: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着国家审计的方向吗?有14.81%的人非常认同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有34.23%的人认同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审计的方向。 2.审计不能仅限于政府部门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

以民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统治者已经认识到民的重要性,在统治方式上采取许多利民之策。如商代君土盘庚曾指出要顺民之欲、施德于民;周文土时期力行仁政,得到民众拥护;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把国之兴亡系于民心向背,提出“兴德六教,,和“九惠之教,,的政策。社会大同思想产生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如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表达了民众要关心社会上的老人、儿童等需要帮助群体的愿望的社会保障思想;孟子在《孟子·尽心上篇》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同时把这种养老慈幼的责任赋子统治阶级。社会大同思想小仅影响统治阶级的统治,也为我国古代民间自救与社会互助的建立和实践提供了指导思想。慈善积德思想是我国古代社会保障中慈善事业的思想起源和行为指导。早在《老子》一书中就有劝导人们行善积德的记载。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使这种行善积德的思想影响更大。 社会保障思想在中华民族白古就有,其萌芽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先秦时期。那时,阶级社会刚刚从原始社会脱胎而来,氏族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问平等互助的传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发生着重要影响。我国白黄帝时代起,就采取了一些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措施。例 如,“塞争端”、“通货财”、“存亡更守”、“有无相贷”、“疾病相救”等。到尧舜时代,主张天下为公。在尧典中有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白姓,白一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到周代已开始形成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秦汉时期社会保障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隋唐以后逐步成熟。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大同均平思想 中国大同思想论主要是以儒家为代表,强调大同。如孔了在《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章”就记载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了其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了的“天下为公”思想是大同社会的最高理想。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尊老扶幼,丰衣足食。这种大同的理想就包含了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孔了的大同思想经过一代代思想家的增益,同道家的“小国寡民”、墨家的“尚同”、孟了的“仁政”等思想相互激荡,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代中国统治者及其人民。汉末魏晋之际,大同均平思想再次形成高潮。何体《春秋公羊传解话》的理想太平世界思想,就是人人均财力、同苦乐,天下一家,共过幸福生活;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中,亦表述了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

《政府审计发展历史与趋势

政府审计发展的历史与趋势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政府审计制度的发展历史,针对党和国家对政府审计工作指示的转变,总结政府审计的发展变化,分析了政府审计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战略,从而进一步研究我国政府审计职能的新思路以及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政府审计体制选择问题。研究认为,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深刻影响着政府审计体制选择,建立审计监察院并提高其行政级别符合中国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的审计体制改革方向。 【关键词】政府审计审计职能审计史 Government audit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rend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auditing system for Party and government audit changes direction, sum up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audit, the audit of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further study the functions of our government audit application of new ideas and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f ideas and methods of selection of the government auditing system. Studies suggest that political systems and historical traditions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governmental audit system options, the Control Yuan to establish audit and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level in line with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direction of historical tradition, the audit system. 【key words】System Functions Trends

建设工程项目专项审计工作方案

工程专项审计工作方案 一、工程专项审计的内容 工程专项审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工程项目审计:工程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审查工程计划内容是否完备,审查工程投资的可行性资料。 2、工程成本审计:审查建设单位在计算工程成本方面的有关规定,工程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审查工程成本计算的原则是否符合规定。 3、工程清点盘存审计:工程的清点要将工程的实际存在、工程支出明细帐、企业盘存单核对,看三者是否相符;清点工程竣工后的余料,弄清其是否办理退料手续,有无冲减工程成本,防止挪作他用或化公为私;对在建工程可根据工程完工程度按比例检查。 对单项工程从项目立项、可研、招标投标、设计、施工、监理、造价控制、到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的经济活动和管理进行的审计。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效益及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等方面进行审计。它包括了内控制度、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经济责任等内容。 二、工程专项审计的重点: 1、建设项目申请立项等前期报批手续是否齐全: ⑴建设项目立项申请; ⑵专业资质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

书); ⑶专业资质单位编制的环境评价报告和安全生产评价报告; ⑷合资、合作项目提交公司合作协议;联建项目协议; ⑸拆迁企业证明;拆迁安置方案; ⑹特殊行业建设项目需提供行业化管理部门批件; ⑺对于国家重点项目在具备1—7资料的同时,还需提供土地合同、1:500地形图、土地证、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扩初建设审定通知单、初步建设方案等。 2、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招标投标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围标、串标、假招标等现象,手续是否齐全,存档资料是否完整; 3、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合同,设备及材料采购合同内容是否完整,条款是否合规;审查是否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 4、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在项目实施中是否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存在失职。 5、项目实施中,是否取得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安全监督手续是否齐全;施工许可证是否取得。 6、工程结算手续是否齐全,结算资料及报告是否完整; 7、工程款支付及设备材料采购款支付是否合规; 8、审查公司章程,是否建立健全的公司管理制度,并

某集团内部控制审计实施细则

内部控制审计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集团内部控制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内部审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制度》,结合集团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内部控制是集团为了保护资产安全,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保证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保证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实现集团经营目标,使各项业务活动正常、有效进行而在内部设立的管理控制程序。 第三条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对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科学合理 性,内部控制过程的符合有效性所进行的测试与评价。 第四条内部控制审计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用以完善内部控制,也 可以作为实施其他审计项目的一个程序或方法,以便确定对其依赖程度和进行内部审计的范围、重点及方法,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二章内部控制审查的范围 第五条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及沟通、监督等五要素, 贯穿于集团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构成了内部控制审计审查的范围。 1、控制环境审查的内容 (1)所属单位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2)所属单位的诚信原则和道德价值观; (3)所属单位组织结构、职责划分的合理性以及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管理行为守则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管理层对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态度等; (4)所属单位员工能力、各层管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重要岗位人员的权责匹配程度以及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5)所属单位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员工聘用程序及培训制度的有效性; (6)所属单位员工对企业文化内容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控制活动审查的内容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