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全文)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全文)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全文)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全文)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全文)

第一条为了规范监察机关的政务处分工作,促进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简称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职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在国家有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法律出台前,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对违法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第三条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

第四条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第五条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第六条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可以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

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期间、政务处分适用规则,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等情况,适用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

第七条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严重违犯党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党组织先做出党纪处分决定,并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后,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非中共党员的公职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先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先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监察机关可以根据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和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纪依法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第八条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给予政务处分,一般应当与党纪处分的轻重程度相匹配。其中,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的,如果担任公职,应当依法给予其撤职等政务处分。严重违犯党纪、严重触犯刑律的公职人员必须依法开除公职。

第九条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国有企业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或者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的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法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

(二)依据本规定第三条有关法规采取警示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责令辞

职。

对前款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单位提出下列监察建议:

(一)取消当选资格或者担任相应职务资格;

(二)调离岗位、降职、免职、罢免。

上述处理措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条公职人员受到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行为的,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个人记功以上奖励的,经作出处分决定的监察机关批准后,可以提前解除处分。

处分解除后,受处分的公职人员不再受原处分影响。受到降级或者撤职处分的,处分解除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第十一条对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由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作出决定。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履行有关手续:

(一)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先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罢免、撤销或者免去其职务,再由监察机关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二)对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先由政协全体会议及其常务委员会免去其职务后,再由监察机关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知识题库答案大全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知识题库 答案大全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是一个很多人都需要去学习的,其中很多是跟自己的工作息息相关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知识题库答案大全一起看看! 一、判断题 1、《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施行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继续有效,前者并不取代后者。(√) 2、给予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的,应当在处分决定中写明处分期间。(√) 3、政务处分轻重程度不必与党纪处分程度相匹配。(×) 4、政务处分期满后不再履行解除程序。(√) 5、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提前解除须视身份而定。(√) 6、对人大、政协选举或者任命的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须先履行罢免、撤销或者免去其职务程序。(×) 7、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政务处分,需要履行通报手续。(√) 8、责令村主任辞职程序是县级监察机关向其所在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上级管理单位(机构)提出建议。(√) 9、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已经被立案调查,不适宜继续履行职务的,监察机关可以暂停其履行职务。(√)

10、政务处分决定送达本人所在单位执行外,还要视受处分人具体身份函告相应的机关或者群众组织等单位。(×) 11、政务案件,不需履行错误事实见面程序。(×) 12、对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在二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相关变更手续。(×) 二、填空题 1、为了规范监察机关的政务处分工作,促进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规定。 2、公职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在国家有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法律出台前,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对违法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3、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题库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题库 一、判断题 1、《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施行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继续有效,前者并不取代后者。(√) 2、给予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的,应当在处分决定中写明处分期间。(√) 3、政务处分轻重程度不必与党纪处分程度相匹配。(×) 4、政务处分期满后不再履行解除程序。(√) 5、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提前解除须视身份而定。(√) 6、对人大、政协选举或者任命的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须先履行罢免、撤销或者免去其职务程序。(×) 7、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政务处分,需要履行通报手续。(√) 8、责令村主任辞职程序是县级监察机关向其所在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上级管理单位(机构)提出建议。(√) 9、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已经被立案调查,不适宜继续履行职务的,监察机关可以暂停其履行职务。(√) 10、政务处分决定送达本人所在单位执行外,还要视受处分人具体身份函告相应的机关或者群众组织等单位。(×) 11、政务案件,不需履行错误事实见面程序。(×)

12、对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在二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相关变更手续。(×) 二、填空题 1、为了规范监察机关的政务处分工作,促进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规定。 2、公职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在国家有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法律出台前,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对违法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3、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 4、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5、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坚持(民主集中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题库

一、判断题 1、《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施行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继续有效,前者并不取代后者。(√) 2、给予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的,应当在处分决定中写明处分期间。(√) 3、政务处分轻重程度不必与党纪处分程度相匹配。(×) 4、政务处分期满后不再履行解除程序。(√) 5、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提前解除须视身份而定。(√) 6、对人大、政协选举或者任命的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须先履行罢免、撤销或者免去其职 务程序。(×) 7、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政务处分,需要履行通报手续。(√) 8、责令村主任辞职程序是县级监察机关向其所在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上级管理单位(机 构)提出建议。(√) 9、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已经被立案调查,不适宜继续履行职务的,监察机关可以暂停其 履行职务。(√) 10、政务处分决定送达本人所在单位执行外,还要视受处分人具体身份函告相应的机关或者 群众组织等单位。(×) 11、政务案件,不需履行错误事实见面程序。(×) 12、对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在二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相关变更手续。(×) 二、填空题 1、为了规范监察机关的政务处分工作,促进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规定。 2、公职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在国家有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法律出 台前,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对违法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3、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 有资产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 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 干规定(试行)》)等。 4、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5、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做到(事 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 危害程度相适应。 6、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可以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7、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期间、政务处分适用规则,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 份)等情况,适用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 8、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严重违犯党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党组织先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并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后,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9、非中共党员的公职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先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党纪政务处分决定执行工作

党纪政务处分决定执行工作相关规定摘编 省纪委省监委案件审理室 2019年3月

第一部分党纪处分决定执行有关规定 一、党内警告处分 (一)任用晋升 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2003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二条,中发〔2003〕18号,2003年12月31日;2015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条,中发〔2015〕31号,2016年1月1日施行;2018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条,中发〔2018〕31号,2018年10月1日施行) (二)年度考核及其对职务级别、工资的影响 1、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关于受党纪处分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有关问题的意见》,组通字〔1998〕19号,1998年4月8日) 2、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下同)当年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浙江省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浙组〔2007〕45号,2007年12月6日)

3、《浙江省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浙组〔2007〕45号)中“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确定标准(附件1)”第一条第十项“当年受行政警告、党内警告处分的”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不再执行。(《关于转发〈中共中央纪委机关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受党纪处分公务员年度考核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的通知》,浙组通〔2017〕5号,2017年1月17日) 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一)任用晋升 1、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2003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二条,中发〔2003〕18号,2003年12月31日) 2、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2015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条,中发〔2015〕31号,2016年1月1日施行;2018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条,中发〔2018〕31号,2018年10月1日施行)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2020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4月份发出通知,印发《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该规定一共二十三条。 规定明确,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严重违犯党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党组织先做出党纪处分决定,并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后,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非中共党员的公职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先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先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监察机关可以根据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和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纪依法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日前,《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全文公布。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内容?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监察机关的政务处分工作,促进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简称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职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在国家有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法律出台前,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对违法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第三条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 第四条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第五条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第六条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可以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期间、政务处分适用规则,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等情况,适用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体会研讨发言五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体会研讨发言五X月X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这表明我国在公职人员违规政务处分管理的法治化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公职人员的科学化管理又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法律成果。 此次颁布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共有X章X条,对适用对象和基本原则、政务处分种类和适用规则、公职人员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政务处分的程序等,都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尤为关键的是,这一法律首次全面系统地规范了政务处分制度,明确了有权进行政务处分的机关是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规定这些机关可以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予以处分,从而完善了公务员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公职人员的处分制度。此前,关于公职人员处分的情形、适用规则、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并不统一,很多规定都散见于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中,由于缺乏统一

明确规定,不同程度制约了处分工作的规范开展。 此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出台,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处分标准不统一的状态,对于提升政务处分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面对以往存在的部分政务处分“政纪不适用,党纪管不了”的制度缺陷,在此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出台和发布后,将得到及时有效的弥补。 X年出台的监察法,虽然对政务处分制度作了原则规定,但并没有对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政务处分所应适用的规则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因此监察法出台以后,面对公职人员政务处分这一点,监察法规定的不是特别细化,此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对监察法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此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则对此进行了相对明确的规定,有效管辖了公职人员违法违规行为。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颁布,让依法管理公职人员的制度之网更密集更完善了,公职人员一旦违法违规,管理和处理将有法可依。同时,这也意味着党和国家对公职人员更加爱护。宽是以严作为保障的,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202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 姓名:职务: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D)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A. 公务员 B. 全体党员 C. 领导干部 D. 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B)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A. 纪委机关 B. 监察机关 C. 纪检监察机关 D. 纪委监委和组织人事部门 3.(B)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A.纪律检查机关 B.监察机关 C.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 D.公职人员所在党组织 4.(C)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 A.纪律检查机关 B.监察机关 C.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 D.公职人员所在党组织

5.政务处分的种类共分为(C)种。 A.4 B.5 C.6 D.7 6.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谈话提醒、(B)、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A.通报批评 B.批评教育 C.约谈示警 D.调整岗位 7.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A)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8.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被撤职的,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B)。 A.降低工资 B.降低工资和待遇 C.降低待遇 D.降低对应的福利待遇 9.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B)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同时 B.可以同时 C.不能同时 D.协商给与 10.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最重的处分是(D)。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11.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的最重处分是(C)。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12.篡改、伪造本人档案资料的最重处分是(D )。

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体会发言7

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体会发言7 处分对象“全面覆盖”。政务处分法采取“集成方法”,将散见于不同法律法规中的处分依据统一起来,把党政机关公务员、执法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国企管理人员以及村干部等各类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政务处分的适用范围,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体系,对有违法行为公职人员的惩戒实现全覆盖。 通过把所有公职人员全面纳入政务处分的范围,消除死角和盲区,做到公权力行使到哪里,法律监督就跟踪到哪里,政务处分就覆盖到哪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吏向纵深发展,让公职人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成为中坚力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处分主体“双轮并行”。政务处分法规定,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任免机关、单位都可以对公职人员实行政务处分。一方面,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另一方面,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

为明确监察机关和任免机关、单位明晰两类处分主体的职能定位,政务处分法对两类主体各自发挥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从而督促两类主体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更好地依法履行相应职责,形成教育公职人员的合力,切实提高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处分情形“事由法定”。政务处分法坚持事由法定的原则,对现有关于处分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归纳整理,着力对各类公职人员科学、统一地设置处分的情形。参考党纪处分条例的处分幅度,根据行为的轻重程度规定相应的处分档次,同时明确从重、从轻或减轻、免予处分等规则,为实施政务处分提供法律依据。 作为对违法公职人员的惩戒措施,政务处分法将党的纪律要求中与公职人员相关的内容转化为公职人员的法律义务,体现纪法贯通,着力解决以往对一些公职人员的违规违法行为“多头管、管不了”的现象,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发挥党纪和法律的协同作用,从而推动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有效衔接。 处分程序“权威规范”。政务处分法本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2020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2020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共计7章68条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六条) 第二章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七条—第二十七条) 第三章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政务处分(第二十八条—第四十一条) 第四章政务处分的程序(第四十二条—第五十四条) 第五章复审、复核(第五十五条—第六十条)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六十一条—第六十四条) 附则(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八条) 6 公职人员包括6类人员 (一)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2 有政务处分权和处分权的机关、单位包括2类 监察机关 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 3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3个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 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 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6 政务处分有6种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5 政务处分的期间分5种情况 警告,六个月; 记过,十二个月; 记大过,十八个月; 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7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的有7种情形 (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 (二)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 (三)检举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四)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 (五)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六)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二十个亮点解析-精选版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二十个亮点解析 日期:2018-05-04 07:10 来源:我们都是纪检人微信公众平台作者:刘飞 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该规定一共二十三条,内涵丰富,为方便理解,笔者将其亮点梳理如下: 亮点一:正确处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若干规定之间的关系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三条明确了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的依据——《监察法》《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均可以作为政务处分的依据。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施行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继续有效,前者并不取代后者。 亮点二:“纪挺法前”的要求,不仅适用于党纪处分,也适用于政务处分。 党员严重违纪,触犯刑律,纪检机关在将其移送司法机

关追究刑事责任时,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应当先作出党纪处分,不允许带着党籍进看守所、蹲监狱。在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时,是否必须作出政务处分,一直存在困惑。如今,《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非中共党员的公职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先由监察机关作出政务处分,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亮点三:政务处分轻重程度要与党纪处分程度相匹配 长期以来,关于党纪重处分后,是否必须作出政务重处分,没有明文规定,一般按惯例将政务处分与党纪处分程度相适应。《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八条,明确作出规定,政务处分轻重程度要与党纪处分程度相匹配:党纪重处分(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则政务处分,必须给予其撤职处分。严重违犯党纪,严重触犯刑律的,通常情况下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个别情况下给予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 亮点四:政务处分期满后不再履行解除程序 党纪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以往,政纪处分期满后,需要监察机关作出解除处分的决定。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出现违法违纪情形的,处分期满,经原处分决定单位批准后解除处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试题及答案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X20=20 分) 1 . 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________ ? 答:监察建议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经., 不受政务处分。 答:法定事由、法定程序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级处分的期间是________ , 撤职处分的期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答:24 个月、24 个月 4. 政务处分期自____________ 计算。 答: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 5 ?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给予政务处分。 答: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6. 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政务处分: 答:从重 7. 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最长不得超过() 个月。 答:48

&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__________________ o 答: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 9.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警告、记过、记大过 1 0.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___________ 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 答: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1 1 . 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_________ 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答:监察机关 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职人员被开除的, 自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答:政务处分决定生效 1 3. 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_ 给予政务处分。 答:不再 1 4. 拒不执行或者变相不执行、拖延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最重处分是_______ 答:撤职 1 5. 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的最重处分是______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监察机关的政务处分工作,促进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简称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职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在国家有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法律出台前,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对违法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第三条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 第四条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第五条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坚持民主集中

制,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第六条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可以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期间、政务处分适用规则,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等情况,适用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 第七条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严重违犯党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党组织先做出党纪处分决定,并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后,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非中共党员的公职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先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先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监察机关可以根据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和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纪依法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第八条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给予政务处分,一般应当与党纪处分的轻重程度相匹配。其中,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的,如果担任公职,应当依法给予其撤职等政务处分。严重违犯党纪、严重触犯刑律的公职人员必须依法开除公职。 第九条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国有企业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或者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的受国家机关

2020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心得体会精选3篇

2020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心得体会精选3篇 2020年学习《x公职人员政务处罚法》心得体会精选3篇学习《x公职人员政务处罚法》心得体会1 2020年6月20日,10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9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罚法》,我校于7月6日进行了组织学习。该法强化对公职人员管理监督,着力推动政务处罚的规范化、法治化。 政务处罚法把所有公职人员全面纳入政务处罚的范围,消除死角和盲区,做到公权利行使到哪里,法律监督就跟踪到哪里,政务处罚就覆盖到哪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吏向纵深发展,让公职人员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成为中坚气力,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务处罚法本着“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要求,对调查取证、作出处罚决定、处罚决定宣布等程序作出详细规定,确保政务处罚的原则不放松、标准不下降、结果不偏离。为保障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政务处罚法对复审、复核后需撤消或变更原政务处罚决定的情形进行明确,对处罚决定被撤消的公职人员的补救途径提出操作办法,既保护法律实行的权威性和政务处罚的严肃性,又充分体现对公职人员人权的尊重。通过规范操作流程,重视实事求是,做到宽严相济,确保政务处罚在法治轨道上操作规范、运行有序。 政务处罚法坚持事由法定的原则,对现有关于处罚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归纳整理,着力对各类公职人员科学、统-地设置处罚的情形。参考党纪处罚条例的处分幅度,根据行动的轻重程度规定相应的处罚档次,同时明确从重、从轻或减轻、免予处罚等规则,为实

行政务处罚提供法律根据。 政务处罚法规定,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任免机关、单位都可以对公职人员实行政务处罚。1方面,监察关应当依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背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罚。另-方面,任免机关、单位应当依照管理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监督,依法给予背法的公取人员处罚。为明确监机关和任免机关,单位明晰两类处罚主体的职能定位,政务处罚法对两类主体各自发挥的作用和应承当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催促两类主体进1步强化责任担当,更好地依法实行相应职责,构成教育公职人员的协力,切实提高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法律的生命在于履行,处罚的目的在于教育。只有严格履行政务处罚法,遵守政务处罚的标准尺度,规范政务处罚的操作流程,才能真正发挥政务处罚法的教育作用。 学习《x公职人员政务处罚法》心得体会2 《x公职人员政务处罚法》已由x第10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9次会议于2020年6月20日通过,自2020年7月1日起实施。政务处罚法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使政务处罚匹配党纪处罚、衔接刑事处罚,构筑起惩戒公职人员背法行动的周密法网。 健身我们要明确健身哪些部位,健身多久比较有效果,怎样健身比较公道等问题,而公职人员政务处罚法对公职人员根据哪些行动肯定处罚等级、影响期多久、事件调查定性程序和原则等做了详细规定,也是为建设公道正直的公职人员队伍保驾护航。 “练哪里”,明确政务处罚对象和行动。健身,我们要先斟酌清楚,这次健身是要练哪一个部位。而公职人员处罚法也需要明确政务处罚对象和处罚行动,如公职人员包括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专题辅导党课

构筑惩戒职务违法严密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专题辅导报告 报告人:XXX (2020年X月X日) 6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处分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公职人员惩戒制度的国家法律。在监察法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务处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立法健全完善政务处分制度,是强化对公职人员监督的需要,也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 一、出台《处分法》的重大意义 《处分法》是规范政务处分的重要法律,是建国以来对公职人员处分最详细的规定,其中所包含的信息较多。制定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

分范围,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惩戒职务违法的严密法网,有利于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 (一)强化对公职人员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吏。政务处分是对违法公职人员的惩戒措施。公职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位置。制定政务处分法,有利于强化对公职人员的全面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吏。在监察法提出政务处分概念之前,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惩戒称为“处分”,其依据是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在党纪处分覆盖全体党员的同时,“处分”却未能覆盖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惩戒的对象上还留有空白地带。比如,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非党员村委会组成人员,由于其既不是党员,也不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其“微腐败”等违法行为无法给予处分,难以形成有效震慑。 (二)规范政务处分活动,提高监察工作法治水平。

烟草行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烟草行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总则 第一章指导思想、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和行业各项规章制度,维护行政纪律,惩处违纪行为,确保行业内的政令畅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由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任命的烟草公司及其他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损害政府和行业形象,妨碍机关和企事业正常工作秩序,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依法应给予行政处分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无明确规定的,依本暂行规定进行处理。退(离)休人员违反行政纪律需要给予行政处分的,可参照本暂行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条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烟草公司及其他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违反纪律应给予行政处分的,适用本暂行规定。对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人民团体中其他人员的行政处分,可参照本暂行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条对违纪人员予以行政处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究之得当; (二)公平、公正;

(三)按照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四)行政处分与违纪行为及违纪者应承担的责任相适应; (五)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第二章行政处分的种类 第五条本暂行规定所列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第六条受到警告处分的人员,在行政处分解除前,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但可以晋升工资档次。 第七条受到记过、记大过处分的人员,在行政处分解除前,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并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第八条受到降级处分的人员,在行政处分解除前,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并不得晋升工资档次。给予降级处分的,一般降低一个级别。 第九条受到撤职处分的人员,在行政处分解除前,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并不得晋升工资档次。给予撤职处分的,按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另行确定职务,根据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 第十条受到留用察看处分的人员,在留用察看期间,分配不叙职的工作,发给临时工资。留用察看期满后改正错误的,分配正式工作,按低于受撤职处分的职级待遇重新确定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留用察看期满仍未改正错误或在留用察看期间又犯新错误的,应予以开除。 第十一条受到开除处分的人员,从受处分之日起,解除其与所在单位的人事行政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D)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A.公务员 B.全体党员 C.领导干部 D.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B)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A.纪委机关 B.监察机关 C.纪检监察机关 D.纪委监委和组织人事部门 3.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C)。 A.免予政务处分 B.不予政务处 C.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D.从轻处分 4.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A)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5.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A)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B.应当 C.协商只能一家处分 D.两家同时 6.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B)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同时 B.可以同时 C.不能同时 D.协商给与 7.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D)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 A.县级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 C.县级或者乡镇人事部门 D.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8.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最重的处分是(D)。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9.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的最重处分是(C)。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10.篡改、伪造本人档案资料的最重处分是(D)。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题库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题库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题库一、判断题、《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施行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继续有效,前者并不取代后者。 (√)、给予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的,应当在处分决定中写明处分期间。 (√)、政务处分轻重程度不必与党纪处分程度相匹配。 (×)、政务处分期满后不再履行解除程序。 (√)、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提前解除须视身份而定。 (√)、对人大、政协选举或者任命的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须先履行罢免、撤销或者免去其职务程序。 (×)、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政务处分,需要履行通报手续。 (√)、责令村主任辞职程序是县级监察机关向其所在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上级管理单位(机构)提出建议。 (√)、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已经被立案调查,不适宜继续履行职务的,监察机关可以暂停其履行职务。 (√)、政务处分决定送达本人所在单位执行外,还要视受处分人具体身份函告相应的机关或者群众组织等单位。 (×)、政务案件,不需履行错误事实见面程序。 (×)、对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在二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相关变更手续。 (×)二、填空题、为了规范监察机关的政务处分工作,促进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规定。 、公职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在国家有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法律出台前,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对违法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可以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期间、政务处分适用规则,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等情况,适用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 、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严重违犯党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党组织先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并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后,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非中共党员的公职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先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再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试题及答案 1. 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A. 公务员 B. 全体党员 C. 领导干部 D. 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 正确答案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A. 纪委机关 B. 监察机关 ( 正确答案 ) C. 纪检监察机关 D. 纪委监委和组织人事部门 3. 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 A. 免予政务处分 B. 不予政务处 C. 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 正确答案 ) D. 从轻处分

4. 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给予政务处分。 A. 应当从重 ( 正确答案 ) B. 应当加重 C. 应当从重或加重 D. 可以从重或加重 5. 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A. 可以 ( 正确答案 ) B. 应当 C. 协商只能一家处分 D. 两家同时 6.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给予政务处分。 A. 应当同时 B. 可以同时 ( 正确答案 ) C. 不能同时 D. 协商给与 7.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 A. 县级人民政府 B. 乡镇人民政府 C. 县级或者乡镇人事部门

D. 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 正确答案 ) 8. 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最重的处分是()。 A. 警告 B. 记过 C. 记大过 D. 降级或者撤职 ( 正确答案 ) 9. 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的最重处分是()。 A. 警告 B. 记过 C. 记大过 ( 正确答案 ) D. 降级或者撤职 10. 篡改、伪造本人档案资料的最重分是()。 A. 警告 B. 记过 C. 记大过 D. 降级或者撒职 ( 正确答案 ) 11.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的原则是()。 A. 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 ( 正确答案 ) B. 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 ( 正确答案 ) C. 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 正确答案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