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常识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1、【检测】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 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 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5ppm)。未经检测合格,严 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2、【危害评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 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3、【通风】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 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防护设备】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 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5、【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 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 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要求。 6、【应急救援装备】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 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 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手册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手册 前言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并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近年来,全国大声多起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提高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有限预防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省、市各级组织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活动把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作为重点内容,将对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全覆盖的警示教育和培训,为保证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特印制此手册,手册介绍了有限空间作业的概念及分类、作业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各级、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业人员的日常安全手册。 一、有限空间作业概念及分类 1、有限空间的定义: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3、有限空间的分类:有限空间分为三类:1)封闭或半封闭设备:如船舱、储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烘房、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管道阀门井等;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浆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材料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培训教材 姓名: 培训时间: 年月日 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七月

一、有限空间作业基本知识介绍 1、有限空间 指封闭或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常规作业场所,自然通风或照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含氧量不足的空间。分为密闭半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其中密闭半密闭设备指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纸浆池(井)、下水道等。地上有限空间指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罐)、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2 有限空间作业 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3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1 企业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2 有限空间危害、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a)作业空间小,工作场地狭窄,通风不畅,照明不良,工作人员出入困难,不利于工作监护和施救; b)作业空间内湿度较大,易发生电器设备设施漏电触电事故; c)作业空间温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疲劳; d)存在酸、碱、易燃、易爆、有毒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气体和蒸汽、烟、尘等或存在缺氧或富氧环境,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e)作业场所位于地下时,受地质条件影响,存在冒顶、坍塌等危险有害因素; f)作业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或机械施工时,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g)作业场所位于交通道路上时,存在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h)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二、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令第80号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试卷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试卷 单位/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1、硫化氢是一种的气体,比空气略重,在0.07-0.1%含量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引起急性中毒、呼吸中枢麻痹,在含量达到0.2%时,数分钟内能致人死亡,是排水管道中危险性最大的有毒有害气体。 A.无色无味、不可燃 B. 无色无味、可燃C.无色有臭鸡蛋味、可燃 D. 无色有臭鸡蛋味、不可燃 2、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沼气,“沼气”的最主要成分是。 A.硫化氢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甲烷 3、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 A.8mg/m3 B. 10mg/m3 C. 15mg/m3 D. 20mg/m3 4、如果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超标,而因工作需要或紧急情况必须立即下井作业时,必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后佩戴下井。 A.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B. 长管式空气呼吸器 C.过滤式呼吸器 D. 氧气呼吸器 5、对比重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存在的有限空间使用风机进行通风换气时,通风时应选择有限空间的。 A.中下部 B. 中上部 C. 上部 D. 以上均正确 6、对作业人员进入排水管道内进行检查、维护作业的管道,其管径不得小于。 A.0.7m B. 0.8m C. 0.9m D. 1m

7、下井作业前必须至少提前分钟打开井盖进行通风。 A.10 B. 20 C. 30 8、无论气体检测合格与否,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都是必须做到的。 A.安全隔离 B. 封堵 C. 清洗置换 D. 通风换气 9、进入有易燃易爆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使用。 A.防火工具 B. 防水工具 C. 防爆工具 D. 一般工具 10、对安全带使用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 A.挂点应位于工作平面上方B.使用2m以上的安全绳应采用自锁器或速差式防坠器 C.检查安全带各部位是否完好无损D.只要安全带无破损就可一直使用 二、判断题:(每题3分)【对的划√,错的划X】 1、特种作业工人上岗证有效期一般为三年。( ) 2、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不被他人伤害。( ) 3、在充满可燃气体的环境中,可以使用手持电动工具。( ) 4、要养成良好的用火习惯,烟头等点火物未完全熄灭前不要丢入垃圾篓内。( ) 5、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吸收,无体内蓄积作用。( ) 6、使用气体检测仪时,要将进气管放入水中。( ) 7、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 8、空气中氧含量为22%时,不是有毒有害危险场所。( ) 9、对污水井进行通风时,应打开与之临近的污水井盖,使排风效果更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有限空间安全培训资料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常识 一、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三)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 1.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比较常见的有: 1.硫化氢。如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 2.一氧化碳。如在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内或附近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的一氧化碳泄漏等。 *

3.苯、甲苯、二甲苯。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等。 (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1.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内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 2.惰性气体。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 容器进行冲洗,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氮气、甲烷、丙烷也可导致缺氧或窒息。 3.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4.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点击等。 —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一)检测 1.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的原则; 2.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3 ); 3.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4.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5.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 一、有限空间基本知识 1、有限空间的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2、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3、有限空间分类:(一)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室、地下仓库、地窖、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二)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温室、冷库、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粮仓、料仓等。(三)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球磨机、水泥筒库、压力容器、管道、冷藏箱(车)、烟道、锅炉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辨识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有限空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不到位。在未对作业现场进行通风,未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没有防护人员监护的情况下组织作业。(三)是企业安全教育培

训工作不扎实,作业人员缺乏有限空间作业基本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四)是防护用品配备不足,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自救器、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和气体检测监控仪器。(五)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在发生事故后,往往因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扩大。(六)是部分地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管工作重视不够,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等。 2、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3、有限空间作业常见的事故:缺氧窒息;中毒;燃爆;其他危害,如淹溺、触电、高处坠落事故也较多,还包括灼伤与腐蚀,高温作业引起中暑;尖锐锋利物体引起的物理伤害和其他机械伤害等。 4、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存在危险危害物;通风不良,致危险危害物聚集;没有采取通风、防护措施,或者防护装备失效;监护不力;引火源;作业伤害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已经2013年2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1)辨识标识(2)建章立制(3)专项培训(4)装备配备(5)作业审批(6)现场管理(7)发包管理(8)应急救援。 3、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4、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一、有限空间定义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及监督暂行规定》第二条第二款对有限空间的定义: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及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种类: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 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性

⊙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最为典型 ⊙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有限空间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也会导致缺氧窒息事故发生(按照国标要求,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应为19.5%-23%)。 ⊙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机械伤害、火灾、坍塌、冒顶、粉尘爆炸等。 四、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对有限空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乡镇或村里的私营小企业、小作坊最为典型) (二)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不重视、不到位。 没有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制订安全责任制度、作业审批制度、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作业应急管理制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三)没有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没有组织学习并履行

有限空间培训安全知识记录内容

有限空间培训安全知识记录内容 一、定义 1、有限空间是指工厂的各种设备内部和城市(包括工厂)的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以及农村储存红薯、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 2、引起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过程称为窒息。 3、毒物侵入机体引起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 4、有限空间内氧的浓度应保持在19.5% - 23.5% 。 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作业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 2、作业前进行30分钟以上通风,设置风机或风管进行空气置换; 3、利用便携式氧浓度分析仪测氧,氧浓度达到19.5%以上后再进行作业; 4、现场安全警示隔离、悬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制定落实应急防护措施、设专人监护; 5、作业人员穿戴工作服、配戴防护口罩、现场配置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经现场培训合格后作业; 6、槽、罐内照明电源使用36伏安全电压; 7、进入槽、罐内作业人员腰部系好安全绳索,交监护人控制,一旦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监护人立即将受伤人员拽出,如无法拽出要立即穿戴好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迅速将伤者救出,采用人工呼吸先期对

受伤人员进行急救。 8、如发生触电事故监护人迅速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立即将受伤人员拽出,如无法拽出要立即穿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迅速将伤者救出,如触电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使伤者就近卧于硬板上或地上,采用人工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现场急救。 9、迅速拨打医疗急救电话送医(8210120)并向车间调度(8828188)汇报。 10、执行有限空间作业保命条款:受限空间作业:实施危险告知、条件准入,条件具备作业,不告知、条件不具备不作业; 三、有限空间作业五条规定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

1)未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2)未按照本规定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1)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的; 2)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的; 3)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作业方案或者方案未经审批擅自作业的; 4)有限空间作业未按照本规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检测或者监测,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的; 5)未教育和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本规定正确佩戴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 6)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演练的。 有限空间作业应建立的制度、规程和物资保障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2、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4、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相关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6、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7、有限空间辨识清单(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 8、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9、有限空间作业票。 10、安全培训记录(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11、有限空间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演练记录等资料)。 12、有限空间应急装备、物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灭火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3、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4、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 (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 5、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6、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7、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8、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9、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10、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42751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 目的 为保证我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作业安全管理,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操作技能,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包括外协单位)及有限空间作业人员。 3 责任机构及职责 3.1培训机构 培训中心负责公司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监部协助负责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实施、业务范围内授课及考评工作,生产部、设备部、武保部等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的授课工作。 4 工作程序 4.1培训要求 4.1.1 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培训一次。 4.1.2授课人员应为安监部、设备部、生产部、武保部等专业人员及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等。 4.1.3 各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要不定期的组织有限空间作业人员

进行培训学习。培训中心可将此项培训纳入部门内部培训。 4.2培训内容。 4.2.1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4.2.1.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4.2.1.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4.2.1.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2.1.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4.2.2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4.3培训教师管理 4.3.1授课教师要熟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法律法规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具体要求。做到认真负责,认真备课、授课,按时上、下课,严格课堂纪律。 4.3.2授课教师教案可采用统一教案或自备教案。 4.3.3授课教师要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热情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操作技能。 4.3.4授课教师根据培训内容,可深入现场进行教学和实际操作,以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3.5授课教师要服从培训部门的课程安排,严格按照下发的课程安排进行授课并保证培训质量。 4.3.6授课老师要具备一定的讲课能力。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材料2020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材 姓名: 培训时间: 年月日 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七月

一、有限空间作业基本知识介绍 1、有限空间 指封闭或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常规作业场所,自然通风或照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含氧量不足的空间。分为密闭半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其中密闭半密闭设备指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纸浆池(井)、下水道等。地上有限空间指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罐)、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2 有限空间作业 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3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1 企业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2 有限空间危害、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a)作业空间小,工作场地狭窄,通风不畅,照明不良,工作人员出入困难,不利于工作监护和施救; b)作业空间内湿度较大,易发生电器设备设施漏电触电事故; c)作业空间温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疲劳; d)存在酸、碱、易燃、易爆、有毒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气体和蒸汽、烟、尘等或存在缺氧或富氧环境,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e)作业场所位于地下时,受地质条件影响,存在冒顶、坍塌等危险有害因素; f)作业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或机械施工时,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g)作业场所位于交通道路上时,存在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h)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二、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令第80号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doc资料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公司、项目、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能力,特制订本制度。 1、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接受“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三级不少于50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还要接受专项的安全教育培训; 2、公司安全部具体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 3、公司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4、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专项安全培训,熟悉有限空间作业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5、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必须对新上岗的员工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7三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1)公司级培训不少于20学时: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有限空间分为三类: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根据工作性质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 (2)项目级培训不少于20学时: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电击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分为三级作业环境:进入第三级环境中作业,应对作业面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进入二级环境中作业,作业者应携带便携式气体监测报警仪 公司可以第七条公司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车间操作员公司规定岗前培训时间为40小时。 第八条厂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一)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静宁县恒达有限责任公司原料分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常识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1、【检测】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5ppm)。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

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2、【危害评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3、【通风】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防护设备】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5、【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6、【应急救援装备】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最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目的 为使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熟知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和安全 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增强预防事故和应急 处理的能力,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 3、职责 安环科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人事科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培训统计和通知工作。 4、内容 4.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的对象为: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 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4.2 未经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与有限 空间相关的作业。 4.3相关人员的培训记录存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档案。 4.4 培训内容 4.4.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内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使人发生中毒。如:硫化氢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氰化氢中毒、有机溶剂中毒等;也可能发 生中暑、触电、淹溺、掩埋、物体打击等危害。 在对有限空间进行初次气体检测或不确定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 度的情况下,进入者必须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等同有效的防护装置;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监护人员必须每2分钟拖动救生绳一次,询问进入者身体情况, 出现异常应立即将进入人员拖出;严禁无防护进入抢救。

4.4.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 原则; (2)作业前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估作业环境; (3)检测气体浓度并如实记录;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气体浓度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 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小于25ppm)。硫化氢浓度(应小于10ppm) 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害因素进 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 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4)确定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 (5)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许可证; (6)通风;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 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在受限空间内,工人经过及开展工作的区域必须进行通风。 在受限空间内,如果进行电焊,切割,燃烧或者油漆作业,必须 使用局部的废气排放系统,降低由于这些作业而产生的可燃气体/烟雾 的浓度。 如果在受限空间内使用了局部废气排放系统,必须确保排气口要 远离主要通风系统的进气口。 通风设备尽可能安装在受限空间的顶部或接近顶部的地方,这样可 以提高通风的效率,而且可以避免通风中断; 进入期间的通风不能代替进入之前的吹扫工作;

2020年安全知识复习讲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技术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技术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 有限空间指仅有1个~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m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分为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建(构)筑物和地上建(构)筑物三类。有限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许可性有限空间的作业。 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 a)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 b)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 c)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d)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e)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一)作业前准备 ?对有限空间作业应做到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 ?对有限空间作业应确认无许可和许可性识别。

?先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分析合格后编制施工方案,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施工作业中涉及到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应选用合格、有效的气体和测爆仪等检测设备。 ?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检测人员应装备准确可靠的分析仪器,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针对作业危害因素制定检测方案和检测应急措施。 (二)作业安全与卫生 ?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应有报警信号。?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对油轮船舶的拆修,以及油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学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学习 内容简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学习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常见问题、有限空间作业分类及危险辨识、有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案例警示等四部分内容。 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修正)有关要点 1、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2、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主体责任 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3、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责任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制度 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2)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4)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6)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5、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专项培训 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6、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7、有限空间作业评估、审批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课件学习资料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课 件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一、有限空间定义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条第二款对有限空间的定义: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种类: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 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性 ⊙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最为典型 ⊙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有限空间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也会导致缺氧窒息事故发生(按照国标要求,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应为19.5%-23%)。 ⊙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机械伤害、火灾、坍塌、冒顶、粉尘爆炸等。

四、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对有限空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乡镇或村里的私营小企业、小作坊最为典型) (二)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不重视、不到位。 没有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制订安全责任制度、作业审批制度、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作业应急管理制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三)没有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没有组织学习并履行告知 没有制订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没有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四)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没有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没有对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五)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和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没有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不熟识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没有定期进行演练,缺乏应急处置能力。在发生事故后,往往因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扩大。 四、典型事故案例 (一)2015年8月28日10时,常德安乡众鑫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厂房废纸制浆车间地上1#浆池发生一起较大中毒窒息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99.3万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