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共六课时)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共六课时)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共六课时)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共六课时)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例1,以及练习十四第1题。

【教学目标】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

7个草莓磁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认识余数。

(1)出示6个草莓磁扣在黑板上。

谈话:老师准备了6个草莓,要把这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怎样列式?

6÷2=3(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小结: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正好摆完。

(2)思考第二个问题: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结果怎样?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摆放结果。

摆了三盘,最后还剩下一个。

7÷2=3(盘)······1(个)

引入余数的概念。

这里的最后剩下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余数。余数就是两个数相除时不够除而剩下的数。

三、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圈一圈,独立完成,教师将平时要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当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后一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余数。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

例1.6÷2=3(盘)

7÷2=3(盘)······1(个)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页例2,以及练习十四第2题。

【教学目标】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

学具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更深入地学习、了解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1.相关除法练习。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算算下面这些算式。

15÷4 =3......3 19÷ 6 =3 (1)

25÷9 =2......7 42÷8 =5 (2)

45÷6 =7......3 63÷8 =7 (7)

46÷5 =9......1 17÷5 =3 (2)

同学们算完了以后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呢?

学生自由讨论,总结。

好的,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接下来我们通过书本上的例2来更清楚地解答这个问题。

2.教学例2

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8根 8÷4=2(个)

9根 9÷4=2(个)······1(根)

10根 10÷4=2(个)······2(根)

11根 11÷4=2(个)······3(根)

12根 12÷4=3(个)

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余数○除数

小结:请记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根据这个规律,

请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

学生读题,教师引导理解;用小棒摆一个五边形需要5根小棒,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如果白三角形呢?

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说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校级:“余数要比除数小”,白城五边形剩下的可能是4、3、2、1根。白城三角形剩下的可能是2、1根。

三、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

学生圈一圈,独立完成,教师将平时要学生之处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课堂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有学会了哪些知识?再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该注意什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就是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2)

8根 8÷4=2(个)

9根 9÷4=2(个)······1(根)

10根 10÷4=2(个)······2(根)

11根 11÷4=2(个)······3(根)

12根 12÷4=3(个)

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余数○除数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3课时有余数的除法(3)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63页例3、例4,以及练习十四第3、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你们喜欢摆图吗?看一下这个班的同学们,他们来摆图可高兴了,摆正方形,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新知

1.例3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3÷4=3(组)……1(根)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书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

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

(4)小组内解决:16根小棒,每4个分1组,可以分几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

(5)观察比较: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观察一下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

2.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P62“做一做”。

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先用小棒摆一摆,完成括号里的填空,然后再进行竖式计算,在书中方框里填上商和余数。

把一位学生的竖式用投影仪展示,并让他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全班集体讲评。

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重点总结上的对位及上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引导学生对上下两题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补充练习

先摆一摆,再计算

①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板书:9÷2= ()……()

②把11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有()个,还剩()个

板书:11÷4=()……()

3. 教学例4。

出示题目: 43÷7=()……()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43里面最多有6个7,六七四十二,商是6,被分掉42,余1。

想法二:商师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余1,七七四十九,49比43大,大6,所以尚不能师7,而只能是6.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3÷7=6 (1)

再一次提醒学生注意:在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所得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在计算完后,我们也可以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检验,如果发现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

说明我们的计算错了,应及时纠正。

4.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计算式,要注意余数一定过要比除数小。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4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65、66页习十四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学会解决一些与计算有余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评价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互评、反思,提高他们观察、分析、推理、概括以及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利用“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谈话:智慧爷爷也来到了我们班,还带来了江北,哪个小组在下面的竞赛中获得的红旗最多,爷爷将把奖杯送给他们。你们有信心吗?

二、练习巩固

1.速算游戏。看谁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各组间调换改、互相评价。

26÷4 71÷8 32÷7

29÷3 56÷8 38÷5

70÷9 56÷6 55÷7

2竖式计算。(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8题。)

全班分四组,每组做对应的2题,调换检查,互相评价。师指几题请学生说说试商的过程。

3.连一连。(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口算,再连线,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4.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0题。

学生计算,计算后,仔细观察上下两题,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导小结: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5.我能判断。(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1题。)

让学生用手势进行标示,说说各题的计算是否正确,再指名说说理由。

三、综合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

让学生阅读题目,各自在书上做题。

学生计算,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3题。

学生观察图形,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如何试商?

说说计算的方法。

3.谈话;我们都知道再出发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那么

□÷8=□……□中,余数最大是几?为什么?(7,因为除数时8,余数要比除数小,所以它最大是7。)

4.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5题。(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都表现得很出色,尤其是××小组表现突出,智慧爷爷要把这个奖杯颁发给他们,请组长上来领奖,大家掌声鼓励。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5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5,以及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综合与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至少”“最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

情境图,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先圈一圈,再填空。

(1)9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还剩()个。

★★★★★★★★★

(2)14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还剩()个。

◆◆◆◆◆◆◆◆◆◆◆◆◆◆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22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可坐4人,至少要租()条船。

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解决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求22里有几个4

用除法计算。

22÷4=5(条)……2(人)

(2)小组内解决:列式计算。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谈话: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4条船,还余下2人。那么4条船够吗?剩下的2人怎么办?

提出问题:至少需要多少条船?

追问:题目中的“至少”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至

少”。)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只有5条船,能坐下22名学生吗?”“为什么要多准备1条船?”

那么至少要准备5条,还是6条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教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现在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这一组的讨论情况?

学生回答分析结果。

教师读学生的分析做出肯定和鼓励,然后再转入下一个问题的研究。

师:生活中碰到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所得的答案“进一”。

2.检验。

让学生小组交流,进行检验。

3.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出示各种面包的价钱。

(1)初始问题:小丽有10元钱,买了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算式。

口述:能卖3个,余下1元。

谈话:那么,他最多能买多少个?这里的“最多”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讨论后回答:买3个后剩下的1元购买1个面包吗?(不够)

最多只能卖多少个?(3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

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求“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学生列式。

讨论,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剩下的3箱怎么办?(还要运一次。)

口答:至少要运4此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1题。

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解答。

50÷8=6(天)……2(个)

口答:至少要7天才能做完。

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列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你还遇见过类似的题目吗?

学生尝试说一说。

【板书设计】

第5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6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例6,以及练习十五第4、5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2.结合问题情况较多地分析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找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校买回50个篮球,平均分给9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6,找规律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解决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求26里有几个3

用除法计算。

(2)小组内解决:列式计算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这组小旗的排列规律是:3面小旗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黄、红、红的顺序排列,你能计算出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计算出第16面小旗经历了几个周期可以用除法计算。

学生列式或用竖式计算:16÷3=5(组)……1(面)

师:余下的这1面,其实就是第16面。说明第16面小旗就是某一组里面的第1面,应该是黄色。

你能检查解答是否正确吗?

(1)让学生用一个一个的数的方法来进行检验。

(2)按照刚才例6的旗子的排列接着往下摆,你知道第2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吗?

(3)学生讨论说说怎样计算。计算后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3面一组地分,仔细观察,每一组的最后一面是什么颜色?(红色)

第27面的也是某一组的最后一面,说明是什么颜色的?(红)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4题。

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每几个一组圈一圈,根据图意,你能求出来吗?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列式解答。)

师指名列式。

2.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方法。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讲。

3.提高题: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有次序的写几道算式。

18÷□=□……□

18÷□=□……□

18÷□=□……□

18÷□=□……□

四、课堂小结

师: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认为自己学得怎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找出了有规律排列的事物中,某一位置的物体。课件,数学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下课后,带着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看看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第6课时找规律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第五单元第六课时精品教案

第六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Start to read & Let’s check & Let’s sing & Part C Story time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说,读,写,复习字母(Oo-Tt)和本单元的食物单词。 2. 正确完成Let’s check部分的听力作业,培养良好的听音习惯,训练听力的同时检查 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学唱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通过本课歌谣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 4. 能通过图片理解Story time的故事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1. 复习本单元知识,做听力练习;学习有节奏、有韵律的歌谣。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习惯。 3. 歌谣的学习以韵律为主,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1. 录音机和磁带、单词卡 2. 教师准备一份餐厅场景挂图。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播放录音师生共同唱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引领学生跟唱。可将8种食物在歌词里逐一替换,复习表示食物的单词。唱歌的同时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演歌曲。在复习食物单词的同时,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2. 教师呈现一幅餐厅场景图,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教师指 食物图片,学生答出食物名称。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学习Start to read (1)Find and say ①引导学生圈出字母。 ②要求学生数出字母的个数,并说出大写还是小写。 ③让学生用句子表达I see R, t, q…. (2)Read and count ①引导学生读出图片上的食物单词。 ②数一数对应的单词的个数,并标出来。 2. Let’s check (1)Listen and tick ①先让学生观察四组图片,猜一猜对话应该是什么内容。 ②教师播放录音,然后请几个同学校对答案。 ③播放录音第二遍,让学生一句一句跟读,争取做到能听懂,能跟读出每一个句子。 (2)Look and match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是人教版七年级课本上册的第六单元---Do you like bananas? 本单元重点学会谈论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谈论自己与他人早、中、晚餐喜爱吃的食物。Section A部分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like的用法及Do you like...?句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谈论喜恶的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本单元的知识点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一般现在时态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我们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1) 知识目标 ①掌握bananas, milk ,tomatoes等10个词汇。 ②正确使用Do you like…?句型,以及掌握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2) 能力目标 ①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并能够更好地运用于英语学习的实践中。 ②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描述自己的喜恶,谈论他人的喜恶。 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用英语进行思维、推理、判断的能力,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3) 情感目标 ①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②在学校实践中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①指导学生掌握表述、谈论个人喜恶的短语、句型Do you like...?及其回答语,熟悉一些表达食物的重点词汇。 ②通过对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及口语交际能力。 难点:①可数名词以及复数形式的掌握,识别不可数名词。 ②就课文内容完成一些开放性的话题讨论,熟悉一般现在时中第三人称的表达。 4、教学工具 课本、黑板、粉笔、图片、录音机、多媒体或实物。 二、说教法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年龄特征,对于词汇的教学,同学们更适应图画呈现的方式。因此,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语言的练习是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口算乘法同步测试C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口算乘法同步测试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4题;共11分) 1. (1分)从810里连续减9,减________个9的结果是0. 2. (5分)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通常________数位对齐,从________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两位数________位上的数;哪一位相乘的积满________就向前一位进________。 3. (1分)计算18000×6=________ 4. (4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5. (2分)320×5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零。() 6. (2分) 4个12与12的4倍相等。 7. (2分) (2020三上·嘉陵期末) 250×4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8. (2分)46×26=26×46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三、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20三下·昌黎期中) 直接写得数。 80×30=48÷4=300÷3=560-60=960÷3= 200÷5=800×4=268÷2=770÷7=0÷9= 四、解答题。 (共3题;共20分)

10. (5分)妈妈要买32千克大米,每千克大米3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11. (10分)列式计算. (1)两个因数分别是8和16,积是多少? (2) 200的3倍是多少? 12. (5分)每筐虾重12千克,3筐虾一共重多少千克?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下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

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同学通过类推,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有5个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

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4根、5根、6根,可以怎样分?用算式表示结果。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 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交流 (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列式) (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人?也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板书: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结: 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

第六单元第二课时

九年级英语学科导学案 课题Unit6 When was it invented? 课型Reading 主备人Xu lihu 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授课人授课时间第周第导学案 教师寄语You’ll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学习目标1)Master the key words: nearly, ruler, boil, remain, smell, national, doubt 2)Master the important phrases; by accident, take place, without doubt 3)Talk about tea, who invented it, and when it was invented 教学重点Talk about passive voice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tea 教学难点Passive voice 教学方法Cooperation and discussion 一、自主预习 1) Do you drink tea everyday? 2)Who invented tea in history? 3)Do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drink tea in their daily life? 4)The tiger is looked as the _r_______ of this forest. 5)Alice is without _d______ the best student in our class. 6)The dragon is treat as a _n________ symbol of the Chinese. 7)Mother is _b_____ the milk for baby. 二、展示交流 1) Important sentences: A: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ea was first drunk nearly 5000years ago. B: It is said that a Chinese ruler called Sheng Nong first discovered tea as a drink. C: It is believed that tea was brought to Korea and Japan during the 6th and 7th centuries. D: The tea trade from china to western countries took place in the 19th century. 2) when was tea first drunk? Tea was first drunk nearly 5000 years ago. 3) When was tea brought to other countries? Tea was brought to other countries during the 6th and 7th centuries. 3)Make conversations T: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ea is grown? S: Tea plants are grown on the sides of mountain… T: Where is tea produced in china? S: In many different areas. For example, Anxi and Hangzhou are widely known for their tea.

第六单元教案有余数的除法3(例4)

第六单元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3(例4)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有余数的除法了例4》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定所找到的商是否正确,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且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 识。 3.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目标解析: 本课是除法竖式的第二层次,利用乘法口诀试商。教学中应联系到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除法的经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又为后续而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引入新知 (一)手势游戏:()里最大能填几?

2×()<13 ()×5<49 7 ×()<48 9 ×()<29()×6<41 8×()<52 4 ×()<25 ()×3<17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括号里应填的数,并说明理由。 (二)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借助分小棒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不分小棒,自己试一试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出新的挑战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题目,既巩固了旧知,又为后面的试商做好铺垫。】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探究试商的方法 1.出示题目:43÷7=□……□ 2.引导学生组内讨论:算式的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交流。 预设1:商是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且很接近43,余数是1。 预设2:如果商是7,七七四十九,49大于43,说明商大了,要减小1,商是6。 预设3:如果商是5,五七三十五,余数还剩下8,大于除数7,说明商小了,要改成6。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7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17跳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3.通过自由读,抓重点词句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孩子得救的过程。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 1.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把故事讲完整。 2.体会孩子的危险处境的原因以及船长的冷静和机智。 【教学难点】 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事件发展中的不同表现,理解船长让孩子跳水是最佳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角色?(板书:水手猴子孩子船长) 2.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孩子遇险,孩子得救。 二、品读“险”。(自读课文2—4自然段) (一)课件出示思考题。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要求:(1)学生自己读书做批注笔记。 (2)小组内互相交流个人收获。 (3)在班上汇报交流。

(二)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1.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那么孩子有什么表现呢? 2.孩子的表现:孩子哭笑不得→孩子气得脸都红了→孩子气极了。 (1)(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他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 (2)引导: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笑得更欢了,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上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3)引导: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 3.水手们三笑。 小结:一笑猴放肆,二笑孩尴尬,三笑孩生气,这样推波助澜使孩子身陷险境。 (三)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指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句子。 1.出示句子。 (1)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抓住“吓呆”一词,从中感悟这些经历过许多困难的水手已被眼前的情景(太危险的情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着,更深入感悟孩子处境的危险(从侧面衬托出事态的严重)。从水手们的表情“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可以看出。 (2)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会不会失足?为什么他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有可能会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退一步讲,即使不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桅杆太高、太险)从文中“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摇摇晃晃”“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等词句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第五单元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节次: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2格式已调整,word 版本可编辑. 3.解决问题2 同学们算得可真快!让我们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 蔬菜区(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4.从剩余的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独立解答,做完后小组交流,说说用本单元的哪个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 ×300=108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每年产优质小麦0.75千克,所以每年的产量是0.75×108000=81000(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解决方法。 学生交流: (1) 计算梯形面积的时候不要忘记除以2。 (2) 计算的结果要保留2位小数。 学生交流。 二、练习设计。 1.你能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出几个三角形,使画出的三角形和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同?通过做图,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我校的实践基地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试验田,如下图所示,计划种满西红柿,每平方米产量为5千克,你能试着求出这块试验田的总产量吗? 解决这道题最关键的是要把原来的不规则图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三、丰收园里谈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丰收园里结满了苹果,老师再送你们一个“会听果”—— 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哪一个苹果?赶紧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师: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收获! 学生独立画图,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交流。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全班交流。 会听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 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 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 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 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问题: 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要求: (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问题:1. 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 手摆一摆。 2.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 意思吗?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第六单元 第二课时 参观花圃

第六单元除法 第二课时参观花圃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7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试商方法,学会验算。 难点: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笔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绿色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平时,看书时间长了,眼睛觉得很累,但 只要看看绿色的植物,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今 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块去参观苗圃,那里种有很多的绿色植物。 2、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欣赏了那么多漂亮的植物,你现在了解到苗圃的基本情况了吗? 学生汇报观察的收获。 花圃里有154盆牡丹花和120盆月季花; 可以用牡丹花摆22个小花坛; 用18盆月季花可以摆成三角形图案。 平均每个小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 月季花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图案?还剩几盆? 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154÷22 120÷18 能估计一下第一个算式的答案吗?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交流。 汇报: 1:22比15大,商在个位上,是一位数。

2:22≈20,20×7=140,20×8=160,140<154<160,所以可能是7盆。 3:154≈140,22≈20,154÷22≈7。 用除法竖式你会吗?先自己试一试。 小组间交流你们的计算方法,说清楚你们小组是怎么想的?可以上台板书你们的竖式。 (明确:试商的时候,把22看作20,把154看作是150,20×7=140,最接近150,所以商7。) 说说你的想法和算法。你会验算吗? 试算120÷18,必须思考清楚这几个问题: ①该把18看成多少试商? ②应该商几?商写在哪里?为什么? ③商“6”是乘18,还是乘20?为什么? ④这一竖式与上一竖式有何区别?怎样知道对错? ⑤如何检验?(用求得的商乘除数,看结果是否与被除数相等。) 学生演示计算。 教师归纳算法: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有余数的要验算。(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行归纳) 今天同学们在参观花圃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并自己探索解决了问题,学会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下面咱们就来练一练,比一比。说一说:你把除数当作几来试商? 70÷31= 381÷54= 272÷28= 89÷22= 把31当作30。 把54当作50。 把28当作30。 把22当作20。 好的,你们再结合187÷36,和同伴说说试商和计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认识到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和特点。在探求的过程中,让学生多交流、多讨论、多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精讲点拨、趣味练习 今天同学们在参观苗圃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并自己探索解决了问题,学会了2位数的除法,下面咱们就来练一练,比一比,看你可以获得几星级? 1、说说你把除数当作几来试商?(一颗星) 70÷31= 159÷28= 381÷54= 351÷47=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时练

14、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第二课时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词语。 辩斗:以: 日中:及: 盘盂: 沧沧凉凉: 孰:汝: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 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 2.C 3.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第二课时 1.辩斗:争辩,争论。以:认为。日中:正午。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沧沧凉凉:寒凉。 孰:谁。汝:你。 2. (1)孔子不能做出判断。(2)谁说你智慧多呢? 3.(1)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 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应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3)我们要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 学习态度。 (4)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89~90练习十九第4~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底、高、面积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用算术方法或方程计算第三个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测、验证、比较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直接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及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难点:逆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方法】:学练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复习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谁来说说要求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怎样求?教师板书公式。 2.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P89练习十九第4题) 动手操作:画出已知底的高。 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其余学生作点评。 教师在以上图形中填入底和高的数据,学生口答。 3.只列式不计算:选择合适的底和高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小组交流。 在解答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找准对应的底和高。 二、指导练习 1.补充题: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l)学生先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2)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学生先独立列式,然后集体讲评: 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10000 =1.95(公顷),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文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文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shùn ténɡmōɡuāfēn xīwán qiánɡqīn shí ()()()() zhuóyǒu chénɡxiào rónɡyùzhuóyuèchēn diàn ()()()() píjuàn dàn bóliǎn páng zhuāng zhòng ()()()() 二、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侵()伦()捐()衔()蚀() 浸()论()绢()街()浊() 狂()缭()蛟()析()蕾() 矿()燎()效()沂()镭() 三、我能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居里夫人()大夫拥有过三克镭,()她从来没有想到为自己谋取利益。 2.()居里夫人拥有一克镭,她()能够设计一个镭研究院。 3.()居里夫人有着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说她有着伟大的人格。 四、我能指出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1.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小姐,一个端庄坚决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久的里程碑。() 2.然而,她视名利如粪土。() 3.她是科学殿堂里一朵熠熠生辉的奇葩。() 五、我能读句子,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1.这点漂亮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漂亮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觉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一辈子意义的发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小姐,一个端庄坚决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久的里程碑。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能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觉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差不多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专门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能够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然而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 1.“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找出文中说明居里夫人爱国情感的句子。 3.文中“她本来能够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中的“躺”字,你是如何明白得的?

人教版八上英语6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6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Period 1(P41) 长春市第153中学马玉成 一、教学设计说明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全面构建以交流为主的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基于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遵循了“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原则,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了学生们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如情景对话,现场采访等活动。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一).》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第六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对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生动活泼、热情好动,尚处于英语学习的初步阶段,他们求知欲旺盛,但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很好地投入到课堂上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使用computer programmer, cook , doctor , engineer, violinist, driver, pilot, pianist, scientist,grow up等词汇以及be going to 结构表示将来以及want to be 谈论未来的理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1) 能综合运用看、听、说和讨论等有效手段来获取信息。(2)能借小组活动的机会,积极用英语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未来的理想职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对未来话题的讨论,树立自己的生活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计算》教案(三篇)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对除法竖式进一步的学习。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进行除法的计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 【教学重点】 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及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课前活动,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习题,看谁算的快。 2.卡片上最大能填几。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一)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 教学例题3。 (1)利用课件演示例3:一共有16根小棒,摆成正方形的形状,能摆几个?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6根小棒来摆一摆。(找学生到前面来演示)

(3)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正好分完,没有剩余、(课件演示) 16÷4=4(组) (4)加减法都有竖式,除法的竖式会是怎样的? 昨天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怎样列竖式,找一名同学上黑板列出来。并结合学生写的竖式,具体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写竖式要注意什么,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板书:16÷4=4的竖式和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1)课件演示例2:这里有13根小棒,每四根分一组, 可以摆几组呢? (2)动手操作:拿出13根小棒摆一摆。每4根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根?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找学生到前面来演示摆的结果)(课件演示) (3)认识余数:13里面最多有几个4?这余下的1根不够再分一组,它的名字叫余数 (4)尝试列式:13÷4=3(组)……1(根)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有余数的除法如何列竖式?把它写在本子上,找两个学生到前面黑板上写出来。分析他们写的情况,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7)列出竖式:(板书:13÷4=3……1的竖式) 活动3【练习】练习 三.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活动4【活动】全课总结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英语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Unit 6 How many? 课时安排共6 课时,第2 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和掌握数字11-15 ,并能正确认读这些数字。 2. 能熟练反应运用这些数字。 学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听说认读数字11-15,在这几个数字中,11和12比较难读,从13起,数字的规律性比较强,学生较好掌握。主要采取师生、生生互相合作,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和学得。 学生分析: 充分设计生活情景,调动学生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利用所学单词并充分利用Let's play 巩固、操练Let's learn出现的单词,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会话。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数字11-15 难点: 数字的认读 教学法: 跟读法、情境法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数字卡、算式卡、10支蜡烛 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册Unit 6A部分Let’s sing “Ten Little Candles Dance”的录音,让学生跟唱。教师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用蜡烛图片

或实物做演示。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让学生猜一猜手中有多少蜡烛的图片:How many candles ?学生猜完后,教师把图片贴到黑板上,边贴边让学生大声数出来。教读单词:eleven。 2.教师依次增加黑板上蜡烛的数量,并询问学生:How many candles can you see?让学生用I can see…candles.来回答。同时教师教学生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3.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写有11-15英文单词的气球,让学生认读单词。 4.让学生把教师所给出的数字11-15贴到黑板上与之相应的气球下面。 5.教师出示1-15的单词卡,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 6.找15个学生到前面各选择一个单词卡,然后按顺序排列。 7.教师放本部分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报数:Let’s play部分可结合学生平时上体育课的要求,请两小组的学生上台,先要求学生排好队(Line up),然后要求他们大声报数1-15(Count from 1-15)。依次请各小组上台,比一比看哪一组排队快、静、齐,报数响亮、准确。也可在全班范围进行1-15的报数比赛,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2.猜算式: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向学生展示写有和的英

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6课时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复习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为学习素材,创设了凸现数学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的三个情境:“垃圾处理”、“空气质量”、“噪音污染”引入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学习探索。 “我学会了吗?”进一步承接环保主题设置生活用水的各个调查数据,让学生在此情景中自主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应用。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2.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回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帮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建构。 3.继续通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知识。 谈话:同学们,最近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关注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与分数有关的知识,想一想本单元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a.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知识点:通分,公分母,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b.引导学生复习: (1)什么是通分,通分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举例说明,不明确的其他学生作补充。明确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做加减法都需要用到通分。

教师小结:通分很有用,它既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又可以帮我们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分别板书: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只有通分这一种方法吗?学生举例说明还有那些方法可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如:1/2和1/3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借助中间分数为参照进行比较等等。 (3)哪位同学可以说一道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算式?请学生说,教师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算式或是混合运算的算式。 教师挑一道典型性题目请学生说明:这道题该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地回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补充,小组间相互学习,加上教师的指导,全面地回顾本单元所学的重点知识点。 二、创设情景,整理知识。 谈话:我们知道生活垃圾堆积、空气质量下降、噪音污染严重等问题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学们提出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有关生活用水的数字材料: 1.出示课本上的情景图,提出问题。 a.做饭,洗衣服,洗澡哪一项用水量大? b.做饭和洗衣服的用水量共占生活用水量的几分之几? c.做饭,洗衣服和洗澡的用水量共占生活用水总量的几分之几? …… 学生没提到的主要问题教师提示补充。(问题要包含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2.选择喜欢的问题探究解决。 a.小组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并列式解答。 b.汇报。投影展示,一人主讲,全班订正。教师选主要的知识点板书。 3.看板书,师生小结。 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这部分知识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A period one 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objects (1)Function:Let the Ss know how to talk about their likes and dislikes. Learn some new words ab out food. (2)Keyvocabulary:hamburgers,tomatoes,oranges,ice-cream,salad,bananas strawberries,pears,milk,bread (3)Target language: ①—I like bananas.Do you like bananas? —Yes,I do./No,I don’t. ②—I don’t like salad. Do you like salad? —Yes, I do./No,I don’t. ③—Does he/she like hamburgers? —Yes,he/she does.He/She likes… No,he/she doesn’t.He/She doesn’t like (4)Structure: The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 2.Ability objects: To learn to 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3.Moral objects: Learn to care about others. Teaching key points:new words;sentence pattern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