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战守策教案三

教战守策教案三

教战守策教案三
教战守策教案三

房山高级中学生态循环课堂教案高二语文第13周 05 总编号:33 主备人:李园林唐宋八大家散文教战守策(三) 苏轼

一、教学目标

1.巩固理解并掌握课文重点文言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巩固理解并掌握课文重点文言知识。

三、教学方法建议

小组合作、探究质疑

四、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设计

1、阅读第一节(不看书本),完成下列小题(文科附加卷能力训练):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今而将见于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⑴请用斜线/给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6分)

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⑵该语段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表述)。(3分)

明确:出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

⑶《〈伶官传〉序》的哪一句话能反映出该语段的中心论点。(3分)

明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归纳总结,文言积累:

1.下列加点字中与“果安在哉”的“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哪里/安稳/安乐/习惯于)(3分)

A.安得广厦千万间 B.风雨不动安如山

C.知安而不知危 D.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2.解释、区分“区区”的含义:(形容小,数量少/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值一提的/旧时谦辞,我)(3分)

A.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贾谊《过秦论》):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C.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

D.区区向往之至(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下列加点字中与“是以善养身者”的“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慈善/好/善良/擅长、善于)(3分)

A.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原毁》)B.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C.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下列加点字中与“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当然/安守/本来/顽固,坚固)(3分)

A.而唐室固以微矣 B.君子固穷《论语》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D.吾心之固,固不可彻

五、问题解决情况检测

1.解释“致”的意思。

1.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召集2.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召集4.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达到5.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表达6.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家太子少保致仕。交出7.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召集8.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取得9.青徐之兵,不习水战,故而致败。导致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2.“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中“兵”与那句的“兵”一样( C )(3分)

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3.阅读翻译。

纵囚论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转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1、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3分)

译文: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象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中特别难以办到的。

2、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3分)

译文:我只见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来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

3、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译文: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

六、教学反思

文学常识教案1

课时计划 第课时第周星期(月日)

等着手,现代文学要抓住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传统六大家的文学成就外。还得注意沈从文、徐自摩、闻一多、朱自清等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 三、古代文学体裁集释 1.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2.骈文: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3.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4.辩:“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5.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6.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7.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1)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 (2)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3)对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8.序、践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最新资料推荐------------------------------------------------------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含义。 由 5 以内的加减法、610 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几部分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 2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含义,认识+、-这两个符号,能正确读出加减法算式;通过 10 以内的加减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减法来解决,会正确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及 10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 让学生用 10 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经初步认识了 15、610 的加减法,而且在第一单元中对 10 以内的数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所以学习 1 / 25

10 以内的加减法应该不算太难,但让学生建立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单元教学重点: 单元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2、10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难点: 单元教学难点: 1、了解加减法含义,用 10 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与观察活动,发挥主题图的作用,高度重视学生对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的拼摆。 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探究、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困生突破方法学困生突破方法 : : 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从生活中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素材,开展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划分课题课题 1 一共有多少(加法)教学目标:

“三疑三探”课堂评价标准2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二) 教师方面(30分) 1、注重启发诱导,设情激趣,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5分) 2、注重学法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善于归纳和梳理,问题(习题)设置具有层次性、探索性和针对性,给学生留足思考、练习和交流的时间。(8分) 3、讲授准确无误、重点突出,时间一般不超过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6分) 4、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评价及时准确,充满期待和激励。(5分) 5、有驾驭课堂能力,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收放有度,活而有序,时间安排合理,准时下课。(6分) 学生方面(70分) 1、会提问:能根据教学情境、教材内容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8分) 2、会自学: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与能力,能解决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9分) 3、会展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敢于尝试操作,错了也不怕,展示率高。(9分) 4、会倾听(观察):能认真倾听别人意见,能仔细观察别人的演示。(4分) 5、会评价:能对别人展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能利用有关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7分) 6、会质疑:有问题意识,敢于向课本、教师等“权威”质疑问难,问题具有挑战性、独创性。(7分) 7、会讨论:小组讨论不流于形式(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和价值,活动有序,能表现集体观点)。(4分) 8、会总结:能在反思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总结。(4分) 9、都参与:课堂无“闲人”,人人充满自信,都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没有走神或不参与学习的现象)。(8分) 10、都成功: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围绕学习目标编拟一些基础性或拓展型习题,答题正确率高,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10分)

教战守策教案

教战守策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语句,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3、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一、专题解说 奏议是古代臣吏进言、进谏和政论类文章的总称,这种文体可远推至《尚书》中记载的君臣言论。秦汉以后所谓的奏、奏议、奏疏、奏对、奏状、奏札、对策、上书等皆可归入奏议的范围。唐宋八大家都富有政治抱负,有的还是朝廷重臣,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政治主张或变革方案。他们的奏议能够清晰地分析形势,借鉴历史,陈述利害,提出对策,而其文字之中又充满了忠爱诚恳之心和淑世拯民之情,其为文务去陈言,直抒己见。 《教战守策》全文围绕“教战守”这个中心,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论证。文章姿态翩跹,引人入胜,论析时文笔纵横,处处照应,层层深入,舒卷流畅,语意精警,文采斐然,笔意充沛,说理透辟。用古代策文既要明于治道,能提出高明的政治见解,又要文章写得好的标准衡量,此文堪称是一篇“志足文远”的对策。 学习奏议专题的文章,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八大家的文学主张,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散文风格,而且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极为可贵的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二、知识点指津 【考纲聚焦】 《考试大纲》规定:考生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其能力层级为B级。 【考点阐释】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近年文言文段落或句子的翻译一直保持在10分。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通常文言文翻译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

“三标课堂”教学反思

“三标课堂”教学反思 自从“三标高快”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十九中的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学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传统的课堂,学生面向讲台,面向黑板,上课聆听老师的讲课。“三标高快课堂”强调从学生的个体出发,通过生教生、生管生,生生互动,互帮互学互助,真正从个体出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虽然在初期的尝试运作阶段,部分班级出现学生上课窃窃私语现象,但相信随着运作模式的深入运行,课堂的认真组织,学生间通过有效的相互监督,此类不和谐现象一定会好转乃至消失。 第二:通过精心编制导案,课堂层层推进。 所谓“三标”包括出示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每节课先出示本节课堂目标,通过示标,使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干什么,重点掌握哪些内容,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为了达成目标,导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当堂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先自学,个体不会找对子,对子不会找组长,同学都不会教师闪亮登场。这样的课堂解放了老师,同时也体现课堂高效性。整节课,学生通过对一个个学习任务完成,从中既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又收获了合作、分享,师生间共同进步。 第三: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传统的课堂,老师一人表演,学生在下当观众,学得好的学生平日里不愿多给他人帮助,自从实施三标课堂以后,对子之间、组员之间是一个整体,课堂上会的同学为不会的同学讲题,一方面体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增进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有些班级引入小组竞争机制,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更进一步增强向心力。 第四:课堂上人人都动起来,人人都有收获。 传统的课堂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每节课都有一部分人没有任何收获。自从实施“三标”课堂后,人人都动起来,先通过找课本自学,完成最基础的内容,并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有难度的地方,通过生教生,最终有所收获。一个组内若有人懒惰不动,组员组长追着不放,这样的课堂将人人动起来,人人有收获。 “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能办好。”伴随着慷锵有力的自主歌声,“三标高快课堂”的脚步轻轻走来,相信在全体十九中人的共同努力下,“三标”之花一定会在十九中结出智慧的硕果。任何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再实施“三标课堂”的过程中,我们既收获了喜悦,又遇到了困惑。相信通过我们的大胆放手,精心组织,积极引导,看“三标课堂”一定会带领我们十九中人走向灿烂的明天。复杂的事情请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新做。创新的事情快乐做,让我们把三标精神贯通于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做做好的自己!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二、加与减(一)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运算与 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算。 3、初步经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的意义能力。 提高质量措施 1、利用多种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鼓励多种算法。 采用多表扬的方法,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课时安排:10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兔请客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 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加减法情境。 2、出示挂图。请学生说说图意。 二、新知学习。 (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回答…… 生1: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再出示挂图。 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生列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 学生独立观察图意。 自己列式计算。

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 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数学游戏:谁先到家。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分组选择小动物。 如:第一组是小猴,第二组是小狗,那么第三组选择小松鼠。 依次类推。 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 其他也如此。 四、课堂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学生的计算方法是很多,但是还不能正确的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在表达自己的方法时,大多数是人云亦云的。没有达到自己掌握方法的层面。 教学内容:采松果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⒉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⒈师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子。”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子”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 ⒉师: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㈡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⒈师;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⒉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列出算式。 25+4=29 4+25=29 教师逐个问:你是怎样想的? ⒊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只要把“松

规范化课堂标准

淄博建筑工程学校 规范化课堂标准 第一部分文化课、理论课 一、课堂礼仪规范 1、教师上课时穿着应大方得体,符合教师职业形象。男教师不留长发,女教师不化浓妆。 2、教师在课堂上应使用礼貌语言、普通话,讲究语言艺术,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上课前2分钟,教师携带教案教材等教学用具到达教室,如实点名考勤;关注学生上课情绪,检查学生课前文具学具准备情况,及时表扬、肯定或指出不足,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4、正式上课铃响后,教师立即走上讲台,宣布上课,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站立端正,向老师行注目礼并问候“老师好”;老师回应“同学们好,请坐”,然后开始上课。师生相互问好行礼过程中,气氛应庄重,感情要亲切。 5、下课铃响时,教师要及时结束课堂教学,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站立端正,向老师说“老师再见”或“老师休息”,教师回应“同学们再见”或“同学们休息”。 6、教师一律不得携带手机上课。 7、无特殊情况,教师应站立授课。

二、课堂管理规范 1、教师上课期间,对于坐姿不正、睡觉、看课外书、喧哗吵闹等违纪现象要及时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和管理。允许学生站立听课,但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 2、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得在上课期间因学生难于管理而出现语言过激、耍脾气甚至罢教等现象。 3、对于迟到学生,教师要简要询问迟到原因,然后让学生入座。不得让学生长时间站立在教室外。 三、课堂教学规范 1、教学环节齐全。一堂完整的新授课应包括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教授新课、检测巩固、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 2、教学目标应符合教学大纲与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明确、恰当,重视知识、能力、智力和德育各目标的落实,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3、采用符合学科特点的方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设计科学合理。授课过程中能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小组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式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表意见。 5、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测试

2014-2015学年新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试卷 班别:姓名:得分: 一、认真填空我最棒。(每空1分,共21分) 1.口算800×3,想:( )个百乘以3是( )个百,也就是1( ),800-3=( )。 2.口算32×3,想:( )×( )=( ),( )×( )= ( ),( )+( )=( )。 3.580里面有( )个十,( )里面有78个百。 4.( )个十是800,再加上( )个十是1000。 5.幼儿园买来48个皮球,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还可以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6.被除数是270,除数是9,商是( )。 二、请你来当小法官。(每题1分,5分) 1.7个12与12的7倍相等。 ( ) 2.最大一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相乘的积是900。 ( ) 3.30-5—450÷5。 ( ) 4.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或三位数。 ( ) 5.50×4的积末尾有两个0。 三、按要求计算。(20分) 1.请细心计算,争取全部算对。(8分) 800×4= 350÷5= 60÷3= 32×3= 360÷6= 24-4= 48÷2= 400÷8= 2.脱式计算。(12分) 36+12-4 560÷8—35 50×7—350 === === 26×3+51 540÷9+32 300—240÷6 === === 四、仔细填表你能行。(6分)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 )÷5=100 ( )÷7=80 ( )×7=210 96÷( )=32 6×( )=480 4×( )=84 六、在○里填上“>”,“<”“=”。(6分) 70-0○70+o 250÷5○280+4 300÷6○70×5 24×4○42×2 35÷5○80÷8 13×5○5×13 七、根据表中信息解答问题。(每题2分,共土0分) 1.买20个羽毛球,给了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2.买5个篮球要花多少钱? 3.健身器材的价钱是羽毛球的多少倍? 4.买5双球鞋,130元够吗? 5.假设给你100元,你打算买什么?

执行三标、三高、一需要打造高效课堂

执行三标、三动、一需要提高高效课堂 苴镇新光初级中学徐永泉 高效课堂必须符合三个标准:(1)教师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可做。新课标下,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有事可做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须条件;(2)在一节课里要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3)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学习激情。高效课堂要符合三个“量”:(1)获取较大信息量;(2)思维量;(3)达到一定训练量。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1)行动,课堂上孩子动起来了;(2)心动,思维在动;(3)神动,思想在动。我们的课堂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上面的三“标准”、三个“量”、三“动”和一个学生需要,道出了真正的高效课堂的真面目,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果说,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使他的学生学得快,学到的知识多;使他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成绩;使他的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情感上也愿意于亲近这位老师。那么,就可以肯定地说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高校课堂,大体总结为下面几点: (一)根据大纲,结合实际,制定确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教师精心备课。教师除了要根据教学大纲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典型题例自己要先做一遍,相关的知识点要充分学习。还要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备课时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摸清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是否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合理安排好时间和做好学法指导,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大信息量。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课堂每一分钟,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一讲一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不脱钩。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适时利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能学会,每个学生都能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确实可行的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

第三单元 加与减

第三单元加与减 第1课时捐书活动 一、谈话切入: 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三年级和四年级这两个班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个班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二、学习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1)出示图表。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吗? A、三(1)班和三(2)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B、三(2)班和三(3)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C、三(1)班和三(3)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13(本) 2、想一想。 (1)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 (4)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在小组里叙述题意,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4、请你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自己动手做一做,然后与同学交流。 三、联系巩固 1、计算比赛,完成练一练第1题。

又对又快的同学可获得小红花一枚。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3、完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总结 这届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 100+100+100=300(本) 18+4-5=17(本) 300+17=317(本) 118+104+95=317(本) 答: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第2课时运白菜 一、谈话切入: 秋天到了,田野里忙碌着人们收获的身影。(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情境图)淘气与笑笑在这里找到许多数学信息,你猜猜他们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谁愿意告诉大家。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先看主题图,自己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自己所提的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 (一)理解图意,提出问题 师:原来有850棵,运走两车后,求还剩多少棵?(师板书出完整的题目)能一步完成吗?(不行)该怎样列式? (二)计算,解决问题 可以先计算运走一车后还剩多少棵白菜,从850里面先减去256;再运走一车,就是再减去280,就算出了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白菜。 生1:我先算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白菜,再用剩余量减去第二车运走的棵数。 850-256-280 =594-280 =314(棵) 答:运走两车后还剩314棵白菜。 也可以先计算出两车一共运走了多少棵白菜,再计算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白菜。 生2:我先计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白菜,再用总量减去两车一共运走的棵数。 850-(256+280) =850-536

五步四标课堂教学模式.jsp

学校“四标”课堂教学模式 一般操作流程及相关说明 一、测标(前提测评): 操作:课前设计好测试题,课上让学生做。 时间:3-5分钟。 目的:为了摸清楚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知识的知识、技能基础和思想情感基础。意义: 1、发现学生存在的知识、技能缺陷,以便有针对性地及时补救,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 2、把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形成内在的知识间的联系。 3、做好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学习新课题的兴趣,奠定好情感基础。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做测试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准备程度。 注意要点: 1、如何确定前提测评内容。首先要准确把握每课时教学的新知识点,再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结构,找准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须具备的与本课时新知识有关的预备性、基础性、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分析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顺推法,即先确定学生学习的起点能力,再分析从起点到教学终点所规定的能力目标之间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及相互关系。第二种是逆分解法,即针对教材进行逆分解,一直分解到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为止,从而明确测试内容。 2、如何设计前提测试题。测试题要紧扣课标和教材,紧扣新授内容的教学目标,紧扣与学习新课题有关的旧知识和技能。在题型的设计上,要根据测试的需要而定,如考查学生的记忆水平,可采用填空等题型;考查理解水平,可采用判断、选择等题型;考查学生的应用水平,可采用问答、运算等题型。测试题应从易到难的顺序编制,由低到高地考查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 3、前提测评的方式主要有测试、问卷、谈话、提问、表演等(各个学科的测试方式不能千篇一律)。比如测试(方式),首先,教师可以把要测试的内容编成几个测试题,或印成试题卷或写在小黑板上或展示在课件上,让大部分学生在作业本上或试题卷上解答,另指定少量学生在黑板上解答;其次教师公布测试答案,师生共同校正,使学生找到自己学习中的差距和知识缺陷的原因,明确补偿学习的内容,然后教师分类指导,布置补偿性练习。 4、测试题不仅要注意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对学习新知缺陷的检查,还要注意为新课的引入搭桥铺路,使新知在应用旧知中被发现、被掌握,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课堂气氛,为进入新课展示目标、导学达标打下伏笔。 二、示标(展示目标): 操作:课前制作好课件或准备好小黑板让学生看。

高中语文补充教材备课用书_世说新语选

世说新语选(一)石崇宴客 (二)步兵丧母 (三)魏武捉刀 刘义庆 学习重点 世说新语属笔记小说,记载东汉到东晋间名士的轶闻言行,故事机趣横生,文辞简约玄澹(清高淡泊),含蓄隽永。每一则简短记载,都透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展演了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充分反映出当时文人的风范及文化的特色。本课学习重点如下: 1.认识世说新语的特色及其价值。 2.练习以简洁的文字叙事或刻划人物。 3.体悟各则故事蕴含的旨趣和道理,以培养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 题解 本课选自世说新语,共三则,题目为编者所加。第一则石崇宴客选自汰侈(骄纵奢侈)篇,记石崇骄纵奢侈,处斩未能劝客饮酒的美人。第二则步兵丧母选自任诞(任性放纵)篇,文中反映魏晋士人对世俗礼教的两极看法。第三则魏武捉刀选自容止(风貌举止)篇,和课本绝妙好辞一文并看,得见魏武帝曹操好强逞能、心狠手辣的枭雄形象。 世说新语全书分三十六门,以类相从。前四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正好为孔门四科。在前面篇章,作者对其中的人与事大抵采取肯定态度;而任诞、简傲、汰侈、尤悔、惑溺等后面篇章,则对所写的人与事多持否定态度。 作者

刘义庆,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东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四○三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公元四四四年),年四十二。 刘义庆为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过继给叔父临川烈武王刘道规。刘裕称帝后,袭封临川王。历任荆州、江州刺史等职。刘义庆生性简素,爱好文学,不热衷政治,喜招聚文士编撰书籍,如世说新语、徐州先贤传、幽明录等书。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是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时,召集门下客所共撰。东汉以来,士人喜好品评人物,至魏、晋时代崇尚清谈,于是助谈之书大兴,世说新语乃其中最著者。全书分三十六门,按类编排,起自德行,终于仇隙,内容大多记载东汉到东晋间名士的轶闻琐事及言行风貌。世说新语各篇篇幅虽短,然妙语纷陈,意味隽永,全书文字清俊简丽,故事机趣横生,极富文学价值,为六朝笔记小说之杰作。 课文与注释 (一)石崇宴客 (一)章旨:藉“交斩美人”之事,写石崇的骄奢残忍及王敦的自私冷酷。 石崇○1每要●客燕集○3,常令美人行酒○4,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5交○6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7,丞相素○8不能饮,辄○9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11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12!” ○1石崇:西晋时官吏,巨富,曾筑金谷园,极尽奢靡。 ●要:通“邀”。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说课标说教材 大扬气小学井亚珍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来展开说课。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把小学数学分为二个学段,本册教材属于第一学段,这一学段是第二学段学习的基础,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1.经历数与代数抽象、运算过程;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掌握测量、识图、画图的技巧 3.理解常见的量 数学思考:1.在探索排列和组合的过程中,形成全面、有序思考问题的意识。 2.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1.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2.培养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能力,即:发展“四能”。 情感态度:1. 具有好奇心,能尝试克服困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积极评价 3.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研读第一学段目标,确定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 1.理解20以内数的意义,了解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 2.会比较20内数的大小。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钟表(整时、半时)。 空间与图形 1.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图形。 2.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臵。 统计与概率 能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综合与实践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依据这两层目标,结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我确定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3、能用加法与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结合本单元内容安排,每一课时要达成的内容标准是: 《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探索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还剩下多少》:(认识减法)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探索5以内数的减法。《可爱的小猫》:(得数为0或算式中有0的加减法)、能正确计算和

文言固定句式教学案

姓名文言固定句式教学案 1. “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译文: 2.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译文: 3. “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 译文: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译文: 4. “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促织》) 译文: 5. “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 6. “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译文: 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同义结构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译文: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襄公二十译文: 例10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译文: 8. “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例11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译文: 9. “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2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译文:10. “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3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译文: 11. “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14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译文: 12. “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例15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译文: 例16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译文: 13. “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例17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译文: 14. “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难道……吗?“ 例18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译文: 15. “……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 例19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例20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 译文: 16. “为所“、“为……所“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 例21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 例22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译文: 17. “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23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译文: 例24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译文: 18. “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

2017年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测试卷

2017年三年级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填空 1、758+()=900 225+275=() 800-692=() 362-()=54 898-288-112=() 398+400+202=() 2、在计算683-125+324时,先算()法,再算()法在计算683-(125+324)时,先算()法,再算()法 3、在估算691+243,可以把691看成(),把()看成250,估算结果是();1000-125-275可以先算()与()相加的和,再用1000来减,改变后的算式()加小括号(填要或不要)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 ()()验算()()0 验算 +()7 8 - 5 5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计算 520-(325-225) 1000-(246+554)476-399+566 950-486+114 574-98-102 416+389+111 105+378+195 128+177-186 242-98-105 三、灵活应用 1、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36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水果店运进318千克荔枝,上午卖出276千克,下午又进货288千克,问现在有多少千克荔枝? 3的一种新书有600本,上午卖出192本,下午卖出249本,还剩下多少本? 4 (1)你知道从天津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吗? (2)如果列车从沈阳站开出,已行驶了900千米,请你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并算一算

已驶离北京多少千米? (2)哪一月的用电量最大? (3)算一算小张家2月份至6月份总的用电量。 6、溜冰场上午来了256人,中午有142人离开,又有150人到来。这时溜冰场有多少人? 7、(1)1000减去389与204得和,差是多少? (2)一个数减去455与305的和,差是208,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数比218与354的和还多36,这个数是多少? (4)224与362的和再加上597,和是多少? 8、 (1)北京到天津有多远?画一画,算一算 (2)1301-397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 (3)从石家庄出发,每小时行驶80千米,5小时大约行驶到哪里?在图中标 一标。

成功课堂的三个标准

成功课堂的三个标准 我们在课堂改革中,教学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必须以学生学习活动是否自主、高效为根本标准。课堂是否成功,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 第一、控制课堂。总体上来讲,控制课堂要求老师组织学生紧紧围绕、不偏离学习目标进行,及时提醒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阅读教材,学会梳理、挖掘知识,学生组内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学有效、群学有序,班内展示的过程要求学生听者专心、言者有责,达标测评的过程要求学生独立、规范,教师测评方法恰当。 第二、调动学生。学生往往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造成学习动力不足,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上策,通过一定的惩戒教育迫使学生学习,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问题,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算是下策吧!学生可能会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转化为学习的主观愿望,这时可谓良策。如果教师的惩戒教育导致学生走向厌学的极端化或对立面,教师要立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不可有过及行为。 教师要把知识富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生情绪。学习如同吃饭,再好的饭菜,都会让人吃腻,掉味口,何况学习呢?所以经常变换学习形式,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

第三、落实目标。课堂学习要有目标,要有围绕目标学习的行动、策略、决心、评价。一节课没有学习目标或者学习目标不明确那是非常可怕的,它将决定着这一节课的失败,那是必然的。很多课堂并不是没有目标,往往是偏离目标、甚至远离目标,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经常是避重就轻,从而完不成教学目标。

教战守策教案一

、 唐宋八大家散文教战守策(一) 苏轼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课文1-4段重点文言知识。 2.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认识维护北宋王朝长治久安的进 步意义,学习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课文1-4段重点文言知识。 2.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认识维护北宋王朝长治久安的进 步意义,学习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三、教学方法建议 自由诵读、探究质疑、 四、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设计 1、了解背景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本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见解精辟,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远见,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文体介绍及解题:古代的策文分类: 1.制策(策问):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题 2.对策: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3.奏策(进策):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本文原为苏轼于宋仁宗朝,上时务策二十五篇之一。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原题是《教战守》。作者苏轼针对腐败的宋王朝面临来自辽、夏的严重威胁,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并提出具体措施。 3、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注音。 斩刈. yì迂.儒 yū讹.言é豢.于游戏 huàn 钝眊. mào 痿蹶 .. jué浸渍. zì狎.风雨 xiá重.屋 chóng 4、梳理课文,解释重点词语。 1.实词解释 讲武 ..教练武事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情形,情况恐惧 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败坏,不锋利 ..解除好的法度甲兵顿弊 豢.于游戏安养销耗钝 ...眊.衰颓、消耗 其筋骸之所冲犯 ..浸泡 ..冲冒,触犯肌肤之所浸渍 狎.风雨亲近寒暑不能为之毒.危害 狃.于寒暑之变习惯渐.不可长开端 2.特殊句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