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前沿与动向_邓赐平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前沿与动向_邓赐平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前沿与动向_邓赐平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前沿与动向_邓赐平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前沿与动向

邓赐平 桑 标 缪小春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摘 要 近一二十年,得益于认知发展理论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新发展,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体现在婴儿研究方兴未艾,一些新课题的出现使一些传统的研究领域重新恢复了活力。同时,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行为遗传学这两个边沿交叉学科研究蓬勃发展,应用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迅速发展,对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认知发展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行为遗传学 应用认知发展心理学

1 前言

过去一二十年,是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时期。由于认知发展新理论的出现,特别是领域特殊性观和朴素理论观对认知发展研究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及各种新的研究方法的普遍运用,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传统的研究领域重新恢复了活力,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2 婴儿认知发展研究的进展与影响

研究思路上的拓展和具体研究方法的进展,特别是认知发展研究越来越多地借助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当代认知发展研究的进步。最能体现这种作用的例子,当属关于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近年来,关于婴幼儿的认知发展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研究方法上进步,这当然有先进的技术之功,也在于研究者设计出了一些异乎寻常的精巧方法。

由于年幼婴儿没有言语,运动技能又极其有限,这给关于婴儿知觉和认知的研究设置了难以克服的障碍[1]。但研究者设计出了一些更敏感的探测早期能力的研究方法[2]:婴儿不能报告知觉经验,但研究者可以从他们的非言语行为(如吸吮、转头、眨眼、伸手、注视等等)以及生理反应(特别是心率)中推断他们的知觉情况。例如,对于两个刺激模式,研究者能够测量婴儿对哪一个模式的注视时间长一些;他们也可以确定婴儿的视觉注意对一个多次呈现的刺激模式是否产生习惯化,而在呈现某个新的刺激模式时,婴儿的注意是否去习惯化。由于这种知觉偏好意味着能够做出某种辨别,因此它能够告诉我们婴儿在知觉上能够区分什么,以及在知觉加工中对什么特别敏感或选择什么作为注意对象。

借助这些方法所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新生儿和年幼婴儿在听知觉,视知觉,对事件、客体、空间位置、数的知觉以及跨通道知觉能力等方面,甚至包括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对因果关系的认识等方面,均远比皮亚杰所想象的高得多。正是方法上进步,使得旨在确切揭示婴儿期认知变化的研究成为可能,导致了发展心理学中婴幼儿研究的热潮(“baby boom”)。这种研究改变了婴儿认知研究长期受皮亚杰理论支配的状况,所得到的一系列研究结果,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型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婴幼儿认知发展变化的研究,被誉为认知发展心理学当代最重要的研究成就之一。

3 当前最活跃的认知发展研究领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有两个倾向异常突出,即强调认知的领域特殊性和朴素的理论观,出现大量关于儿童朴素的物理学、朴素的生物学和朴素的心理学的研究[3]。八十年代以后,这类研究出现一个重要转变,开始由偏重儿童对客体的认知,转向偏重儿童对作为主体的人(特别是标志着人之主体地位的心理现象)的认知。

与此相一致,认知发展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而一些传统的研究课题则似乎重新恢复了活力,例如婴儿早熟得令人称奇的认知能力、幼儿的表征能力、幼儿的心理理论和幼儿的各种自然概念、幼儿对情绪的认识、以及限制认知发展的生物及其它因素等。由于这些课题基本属于社会认知、记忆和语言发展等领域,无怪乎这些领域当前倍受发展心理学家的青睐。

3.1 社会认知发展研究

关于儿童社会认知的研究与关于儿童非社会认知的研究几乎具有同样长的历史,早期的儿童社会认知研究有如皮亚杰关于儿童对社会游戏规则的认识和道德判断的研究。社会认知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于儿童自然认知的研究领域,则始于六十年代末。但是这时候的社会认知发展研究,不是源自皮亚杰理论传统的发展心理学,就是源于由信息加工理论

549

心 理 科 学 2001年 第24卷 第5期

所支配的关于成人的社会认知研究[4]。

八十年代以前,社会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婴儿期及学龄期,大量研究旨在探究婴儿社会行为的性质、对他人行为和情绪的敏感性等(如有关依恋的内在工作模型研究),也有大量的研究探究学龄儿童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归因的能力,有关性别角色、友谊、权威和公正等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等。这些研究秉承了一般的认知发展研究思路,致力于寻求解释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机制,用普遍过程来解释认知发展,只是研究内容由儿童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变成了对社会现象的认知。从婴儿期到儿童期的过渡期间,则相对缺乏研究。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社会认知发展的这种研究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那就是关于学前儿童“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发生、发展研究,吸引了大量心理学家的关注。由于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特别关注3、4和5岁幼儿,学前期间的社会认知发展不再是一个“缺乏探究的领域”。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儿童关于心理状态(诸如信念、愿望等)的认识。这种研究认为对心理状态的认识与关于现实世界中的事件、个人自己和他人的行动的认识,以及与关于心理状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的认识,均密切关联;认为这种知识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领域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合作、行为预测、影响他人行为等重要能力,无不涉及关于信念、知识、需要、愿望、动机等心理状态的认识。由于这种知识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必然与其道德发展、社会性发展及交流能力的发展密切联系,必然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5]。

因此,“心理理论”研究似乎为传统的社会认知领域中零散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某种相互联系的纽带,使该研究领域重新焕发了生机。由于“心理理论”研究及其观点对认知发展研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在短短的十几年里,该领域已成为当前的认知发展领域中最鼓舞人心、最引人侧目的研究课题,是当前发展心理学中最热门、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6],倍受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心灵哲学等学科的学者所关注。

3.2 记忆发展研究

记忆是儿童经验积累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正因为记忆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家对儿童记忆发展研究始终充满浓厚的兴趣。记忆研究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种研究将记忆视为信息加工的过程,并在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对记忆的结构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丰硕成果。认知心理学所发展的研究新方法,显然也促进了儿童记忆发展研究。记忆发展研究的进展,还得益于一些研究者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特点,设计出许多机智灵敏的实验方法,从而解决了不少记忆发展(特别是早期发展)的评估难题。

婴儿期的记忆研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习惯化/去习惯化”等实验范式的灵活运用[7]。这类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婴儿记忆早期发展的表现,例如他们的注意习惯化,对熟悉的人或事的再认、模仿,搜索被藏物体,经典或操作条件化等以记忆为中介的活动;基本记忆过程在婴儿期间有何发展变化;以及婴儿期的“记忆缺失”研究。受“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的激发,关于婴幼儿的自传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知识源(sourc e of know ledge)记忆、及记忆的受暗示性等方面的研究,亦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关于学龄儿童记忆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记忆策略、知识的影响、元记忆和记忆容量(memory ca-pacity)的发展等几个方面[2]。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储存和提取策略的产生、发展模式、相互关系和发展原因,儿童的知识经验如何影响其学习和记忆,儿童建构性记忆的性质与发展,儿童元记忆知识、自我监测与调节的作用与发展,以及记忆容量在儿童记忆发展中的影响。这些研究均获得了不少有意义的结果,发现了许多新事实,极大地丰富了儿童记忆发展的理论,使我们对记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具体。

不过,迄今仍有大量的争端、难题和研究问题困扰着研究记忆发展的学者。例如策略的界定是否必须包含有意性?关于策略的元认知和策略本身存在怎样的差别?经验在策略发展中有何作用?等等,这些问题仍有待研究者们进行不懈的探究。可以预见,记忆发展仍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重要研究领域。

3.3 语言发展研究

六十年代以来,Chomsky等众多学者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语言习得与发展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语言发展既是当前发展心理学中最令人振奋的研究领域之一,又是最富于挑战性的领域之一。之所以令人振奋,在于该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发现;但由于关于语言习得和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等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该领域内争议不断,因此充满挑战。

八十年代后,语言发展研究有了新进展,尤其表现于语用研究,语言环境的影响研究,对心理学和语言学之关系的再思考,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上的进步等方面[2]。在语用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对前言语

550心 理 科 学 第24卷

交流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情绪表达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不同年龄阶段交流能力的发展、以及元交流的发展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在语言环境的影响方面,研究者对模仿、强化或模仿和强化的结合、父母的活动(如与婴儿的前言语对话、儿向语言的使用、对儿童语言的反应)以及儿童的自主性等因素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关系问题上,许多学者更倾向于根据认知理论来说明儿童的语言发展,并且出现了竞争模型(Competition M odel)、语义和语法之间相互的扣襻作用(Boostrap-ing)等研究,试图以认知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习得问题。在研究方法和技术上,开始出现了多学科融合、协同攻关的研究倾向,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使人们有理由期待,关于语言习得的某些重要先天基础的研究会有重大突破[8]。另外,语言发展研究的学者开始普遍重视个别差异问题,并且就差异的表现、差异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个别差异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关系、及其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不过,尽管语言发展研究已取得这些不俗的成就,但就目前的结果而言,距离最终解决语言发展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还十分遥远。虽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学科融合、协同攻关的研究将大大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但鉴于语言发展问题,尤其是句法习得解释问题的复杂性,语言发展研究的探索之路仍十分漫长。

4 应用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

出于对人类生活质量和发展的普遍关注,九十时代以来,应用发展心理学迅速发展,这种研究旨在寻求发展科学与解决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人类发展问题的融合点,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的发展心理学长久以来致力于揭示发展的“普遍”性质,而相对忽视情境的影响。与此不同,应用发展心理学研究强调关于发展的认识离不开关于发展所赖以发生的情境的认识,致力于考察个体所处情境的多样性和系统性,关注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并促进贯穿个体毕生的发展。因此,应用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和应用的结合,利用关于人类发展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知识,为人们提供预防性或促进性的干预[9]。这种研究特别强调三方面特性:应用性反映了研究对个人、家庭、社会和政策的直接影响;发展性反映了贯穿毕生的人类系统内所发生的系统连续变化,强调应认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物理和文化环境中所出现的正常和异常过程的重要性;科学性强调应利用多种方法以收集可靠、客观的信息,来检验理论和应用的效度,要求以某种跨学科的视角,来整合来自生态学、生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信息和技术,意味着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人们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意味着在某种标准环境(例如实验室环境)中的研究,并不能为各个人与特定情境间发展着的实际关系提供相关信息(生态效度的准则)。因此应用研究强调在现实场合开展研究,计划性的干预和实施方案成了重要的自然实验方式,关于这类活动的发展效应评估则是研究开展的核心。

作为研究儿童发展的基本科学“行动”的一个部分,发展理论应充分关注儿童所生活的情境;儿童的行为和认知发展,或许正是源自他们与生活情境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情境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意味着关注儿童的“日常认知”(“everyday cog ni-tion”),或许更有助于揭示在儿童所处的多水平情境中的认知发展方式[10]。在儿童的自然环境中,以多种方法考察儿童的学习、思维、记忆及语言发展,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中儿童认知与其自然生活情境间的关系,而且对我们设计和实施具体的预防性或促进性的干预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21世纪应用发展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应用发展心理学关于发展研究的目的、发展的理论假设和发展研究的方法,势必给认知发展研究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

5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行为遗传学研究

八、九十年代,心理学研究者无不关注两个蓬勃发展的边沿交叉学科的研究,即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行为遗传学。这两个学科吸收了认知科学和行为发展科学的理论与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新技术,共同向智能的本质和意识的起源这一基本的重大理论问题发起冲击,将心理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已经并且势必继续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旨在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认知活动。传统神经科学的某些分支,例如神经心理学、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药理学等,吸收了认知科学的理论和神经科学的新技术,逐渐形成了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生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生物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等认知神经科学的各个分支。自八十年代后期发端以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在短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

551

第5期 邓赐平等: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前沿与动向

展,对传统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和各内容领域的研究有着巨大影响。认知发展研究自然也不例外,由于认知发展心理学和发展神经科学科学对许多共同问题感兴趣,由此衍生出来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当前最热门的交叉研究领域之一[11]。目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中最主要的进展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利用功能性神经成像(functional neuroimaging)技术,进行认知发展研究;其二,涉及引起大脑发展的分子和细胞水平的事件,以及积极或消极生活经验影响大脑及其功能发展的各种各样的方式。毫无疑问,在研究中充分考虑引导和影响儿童发展的神经生理机制,可能获得重要的关于认知、行为发展的新知识;反过来,我们也应认识到,这些神经生理机制也受认知行为发展的影响。

遗传与环境影响的关系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命题。五、六十年代,随着认知主义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的主流,许多学者开始重新审视遗传对认知行为发展的影响问题,认知行为遗传学成为行为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认知行为发展的遗传学研究在七十年代便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进入八、九十年代,随着现代遗传学研究的突飞猛进,特别是受“定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etics)和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中不断出现的新发现、新技术和新项目所促动,认知行为遗传学的研究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认知行为发展的遗传影响研究中[12][13]。鉴于当前生命遗传科学所具有的发展态势,我们相信,在发展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无论是个性发展还是认知发展领域,都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行为遗传学的技术融入到自己的研究中。

6 结语

展望认知发展研究的未来,我们可以预见,至少在二十一世纪初,甚至在更长的时间里,这些研究领域仍将是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中最有活力、最为人所关注的地方。同样,与当今科学的发展趋势一致,认知发展研究在研究方法、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或许将表现出如下发展倾向:

其一,出现更多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研究项目,普遍借助相邻学科各种更先进、更敏感的评估方法,辅以更精巧的研究设计,对更为多样的被试群体,从多角度、多层次评估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探查影响这些能力发展的环境和生物成熟等影响因素。

其二,随着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在认知发展领域的主导地位逐渐衰退,该领域的具体研究将进一步走向多样化和专门化;同时,研究发展又需要各研究领域间进行相互交流,这将进一步促使学者们寻找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元理论;或许系统发展理论(de-velopmental systems theories)或发展生态学(developmen-tal biology)将起着这种元理论的作用[14]。

其三,出于进一步提高发展研究的生态效度这一目的,认知发展研究将进一步向现场研究倾斜,出现更多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实验控制与现实干预相结合的应用发展心理学研究,在儿童发展的自然环境中,以多种方法考察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与自然生活情境间的相互关系[15]。

7 参考文献

1 Siegal M.Knowing children:Experiments in conversation and cog-nition.Hove,E ast Suss ex:Psychol ogy Press,1997,2-14.

2 Flavell JH,M iller PH,Miller SA.Cognitive development (3rd ed).Englewood Cliffs,NJ:P rintice-Hall,1993.

3 Wellman,HM&Gelman,SA.Cognitive development: Foundational theories and core domain.Annual Review

Psycho logy.1992;43:337-375.

4 Bennett,M.I ntroduction.In M.Bennet(Ed.),T 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gnition:T he child as psycholo gist.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3.

5 T ay lor M.A theo ry of mind perspective on social cog nitive dev elo pment.I n R.Gelman&T.K.Au(Eds.),P erceptu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San Diego,Califomia:Academic P ress,1996,283-332

6 Flavell,JH.cognitive development:Children's knowledge about the mind.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9,50,21-45.

7 Rovee-Collier CK,Sullivan M W,Enrig ht M,Lucas D,Fa-gen JW.Reactiv ation of infant memory.Science,1980,208, 1159-1161.

8 Stromswold K.语言获取的认知和神经基础.I n M.S.

Gazzaniga(Ed.),(沈政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537—554.

9 Lerner RM,F isher CB,Weinberg RA.A pplying develop-mental science in the21st century:I ntenational scholarship for our times.I nterna tio 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0,24(1),24-29.

10 Pellegrini AD,Bjor klund DF.Applied child study.M ah-wah,N 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8,10-34

11 Nelson CA,Bloom F E.Child development and neuro-science.Child Development,1997,68(5).970-987.

12 Plomin R,Ow en M J,M cG uffin P.T he gene tic basis of complex human behaviors.Science,1994,264,1733-

1739.

13 Plo min R.Behavioral genetics in the21st cent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0,24(1),30

-34.

14 B jorklund DF.Insearch of a metatheory for cognitive develop-ment.Child Devel opment,1997,68(1),144-148.

15 Lemer RM.Theories of hu man d evelopment:Contemporary Per-sp ectives.In W.Damon(Editor-in chief),R.M.Lerner(Vol.E d.),

hand book of ch ild psych ology:Vol.1.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5th ed.).New York:Wiley,1998,1-24

552心 理 科 学 第24卷

identification,objectiveness-justness,transference of feeling, non-autho rity,sense of educatio nal efficacy,devo tion,creativi-ty and achievement mo tivation w er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 rtant and fundamental qualities by the teachers,students and parents.3)Teachers'psychological qualities w ere structured by 3dimensions:motiva tio n of work,occupational action and reg-ulation of action.4)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3tests,teach-ers'psy chological qualities were structured by3dimensions and ten fundamental traits.T he adaptability of the implicit method for the research and other results concerning teachers'traits w ere also discussed.

Key w ords:implicit method,teachers'psy chological qual-ities.

THE IMAGINATION C ONCEPTION OF CHIL-DREN AGED6-14AND THEIR WRITING AND DRAWING DESCRIPTION OF IMAGINATION OBJEC TS

Chen Huichang

(Inst Dev.Ps ychology,Beij ing Normal University)

X ia Han

(W omen College of China)

An open questionnaire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identify children's w riting and drawing description of Imagination Ob-jects.It was found that1)T here w as a development trend in children's grasp of the concept of”imagination”;2)Three dif-ferent levels could be classified in the w ritten description of their imagina tio n:representative memories,representativ e reproduc-tio n and creative representation.Sig 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children's levels of different age g roups.3)T hree different lev-els could be classified in children's draw ing description of their imagina tio n.Sig 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children's lev els of different age g roups.4)Children's creative imagination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3types:balanced ty pe,verbal type and figure drawing ty pe.

Key wo rds:ag ed6-14children,the concept of”imagina-tio n”,w riting description,drawing descriptio n.

IMPAC TS OF PROC ESSING SPEED AND SELF-M ONIT ORING ON C OGNITIVE PERF ORMANCE Wo Jianzhong,Lin Chongde

(Developmental Psychol ogy Institute,Beij ing Normal University)

M easures of cog nitive processing speed,self-mo nito ring, and cog nitive performance w ere administered to8013-to-19-y ear-olds in China.This study revealed tha t ag e was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measures of cognitive perfo rmance but neg atively w ith measures of processing speed and self-monito ring;self-monitoring was co 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processing speed but neg atively with measures of cognitive performance,and process-ing speed was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measures of cog nitive performance.

Key wo rds:processing speed,self-monitoring,cog nitive performance.

FACTORS INFLUENC ING PSYC HOPHYSICAL POLYGRAPH:INTENSITY OF STIMULI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 ES

Su Y anjie,Guo Xiaojua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Beijing Univers ity)

T 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of phy sical re-sponses and lie scores of the participants who had different men-tal endurance as they were completing the task with different intensity of the stimulus.T 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nsity of the stimulus not only influenc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a-surement,but also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he phy siolog ical respo nses and the lie scores of the participants.The result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scores of the participants with different men-tal endurance were similar,and po lygraph was generally effec-tive to any public population.

Key w ords:poly graph,control questio n test,guilty know ledge test,mental endurance,lie scoring.

AN APPR OACH OF S OC IAL C OGNITION IN THE RE-SEARC H OF C 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Xin Z iqiang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 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Y u Guoliang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Beijing)

The research on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from the cognitive paradigm means that the mental mechanism o f their a-cademic and social difficulties can be understood in the view of two kinds of disabilities on the basic cog nitive processes and the pro cesses of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Based on that and the authors'view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it is proposed that social research should be prompted from the social cognition paradig m so as to surpass current dilemmas.Concretely,comparative re-search can be used to ex plo re the differences be tw een the social cognition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the interrelations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 rs in social cog-nition.

Key wo rds:learning disabilities,social cognition,cogni-tive processes disabilities.

FRONTIERS AND NEW TRENDS OF THE RE-SEARCH ON CHILDREN'S C OGNITIVE DEVEL-

637

第5期 英 文 摘 要

OPMENT

Deng Ciping,Sang Biao,Miao X iaochun (Department of Ps ychology,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 wing to the advancement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 n the methodo logy o f psy chological researches in the last decades,there has been g rea t prog ress in the research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A s w e can see,infancy investigations are just star ting,and the emerg ence of a lot of new topics has renew ed so me traditio nal research fields.Also,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cog nitive-be-havioral genetics,and applied dev elo pmental science has had, and will have great im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Key wo rds:children's cog nitive development,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 science,cognitive-behavio ral g enetics,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 y.

TYPICAL AND REVERSED STROOP EFFECT: UNC ONSC IOUS AND C ONSC IOUS PERC EPTION Geng Haiyan,Zhu Y ing

(Department of Ps ychology,Beijing University)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perfo rmance were established be-tw een unconscious and conscious perceptions.Variation of stim-ulus quality and variation of attention led to parallel effects, w hich showed that there w ere trade-offs between stimulus qual-ity and a ttention in determining awareness of stimulus.A ty pi-cal Stroop effect,w hich occurred when the colo r words were presented fo r a sho rt time and perceived unconsciously,could be reversed whether by increasing prime-mask SOA or by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attentio n to the color words to make them per-ceived co nsciously.

Key words:conscious perception,unco nscious perception, Stroop effect,attention,stimulus quality.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IN-ELUENC E OF DIFFERENT EMPATHY TRAINING METHODS TO CHILDREN'S SHARING BEHAV-IOR

Wei Y ugui

(Yang Cun Section,Tian Jin Normal University)

Li Yousui

(Institu te of Education Science,Tian Jin Normal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had adopted self designed experimental cir-cumstances and made a comparison betw een the tw o different empa thy training methods:Case discussing and Role playing w hich had the influence to children's sharing behavior.A sam-ple of162children ranging in age from5to9participated in this project.T hey were divided into Case discussing group、Role playing group and Non influenced group.O ne month training of Case discussing and Role play ing had proceeded,Throug h Right away Test and Delayed T est,the tested children were made to share the awards and toy s in order to test the different effects. We found the following results:(1)N o matter which empathy training method was used,all the tested children's sharing be-havio r could be efficiently improved.(2)T he training effect of Case discussing w as impro ved as the ages increase;T he training effect of Ro le playing o n the five y ear old children is the best, the seven year old children is better and it's common to the nine year old children.(3)As to the tested children of seven year old children and nine year o ld children,Role playing had mo re de-laying effect than Case discussing.A s to the tested children of five year old children,it was not so obvious.

THE EFFEC TS OF TARGET SIZE AND VIEWING ANGLE ON THE VISUAL PERFORMANC E ON AN LC D-SCREEN

X u Baihua,Fu Yax i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S 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 T wo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ex amine the effects of target size and viewing angle on the visual performance on an LCD-screen.T he results sug gested that visual perfo rmance w as related to viewing angle.With the increase in viewing angle,the visual performance declined rapidly in both horizo ntal direction and ver tical-do wn direction,but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range of viewing angle in the horizo ntal direction was greater in the ver tical-dow n direction.T he visual perfo rmance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arget size,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targ et size and viewing angle.

Key w ords:liquid cry stal display(LCD),targ et size, viewing angle,visual performance.

A STUDY OF THE ASSESSMENT M ODEL OF THE PSYC HOLOGIC AL WELL-BEING OF THE C OM-MUNITY ELDERLY

Zhang Weidong

(department of Psy chology,East China Normal U niversity)

An empirical study was made o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 and multiple-index assessment of the psycho logical well-being( PW B)the community elderly,based on previous theoretical framew ork and research evidences.T he results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iori mo del assessing P WB from four central domains(positive affect,free-of-negative affect, cong ruence between expectatio n and attainment,self-esteem)fit in well with the data collected the community old people(N=

638心 理 科 学 2001年 第24卷 第5期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感知觉、注意、记忆 一、认知发展概述 1.认知发展的界定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及其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2. 感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对直接作用于脑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又有区别。 3.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 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 认知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等客观事物的特征、性质、事物之间关系、规律等方面的认识都是依靠认知活动来完成的,它是心理发展的开端,在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6.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概况 感知觉发展概况:一是原始的感知阶段。二是从知觉的概括向定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三是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的阶段。 注意发展概况:新生儿在出生时就具备了注意的能力,3岁前以无意注意为主,婴儿末期出现有意注意萌芽。 记忆发展概况:新生儿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反射标志着儿童已有记忆。一般来说,最早的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反射。 二、婴儿期认知的发展 1. 感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婴儿有着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这些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获得外界信息、对照料者做出反

应、形成各种社会关系。这些都是他发展的基础。 (1)0-1岁婴儿感知觉的发生 ●听觉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不仅新生儿具有明显的听觉能力,就是尚未出生的胎儿也有明显的听觉反应。 ●视觉敏锐度 ●视觉在婴儿出生时还没有完全得到发展与成熟,主要表现在视敏度。视敏度简称视觉敏锐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它是测查新生儿视觉发展的重要指标。 ●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 在颜色视觉方面,对新生儿颜色视觉的评估十分困难,所以对新生儿颜色视觉的认识很有限,不过新近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注视 大多测查婴儿视觉感知能力发展的技术是通过观察婴儿的眼睛运动来完成的,主要表现为注视和追视。 ●其他感知能力 儿童一出生时就有了触觉反应,其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都是触觉反应的表现。 味觉和嗅觉也生来就有,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味觉和嗅觉的敏感性,有助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现代研究发现,婴儿不仅能感知客体某一方面的简单属性,而且能够感知客体复杂的特点。 (2)1-3岁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触觉 婴儿触觉探索有两种形式:口腔探索和手的探索。 ●形状知觉 在两岁以后,儿童往往在游戏或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能够区分辨别一些物体的大小、形状或颜色等属性;也常常说出有关大小、形状和颜色的语词。这表明在这一时期儿童认识物体时,首先注意的是物体的形状,而不是物体的颜色。

儿童道德认知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课程名称心理理论研究进展 姓名李咸文学号 2012100082 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年级 2012级 院、所教育学部年月日 2013.06.16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李咸文 摘要: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经历了不断的继承与超越,从早期的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到之后出现的道德认知发展的新模式,道德认知研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将对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研究进行梳理,以其加深我们的再认识和对新理论的全面理解。 关键字:道德认知发展;皮亚杰;科尔伯格;道德领域模式 1引言 儿童的道德心理及其发展已成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早在上世纪20年代皮亚杰就运用对偶故事法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在他之后,科尔伯格和特里尔先后对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加以完善和修正,在继承与超越的过程中彰显出了这一理论的魅力。 2道德认知发展的早期研究 2.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的研究 皮亚杰是最早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研究的。皮亚杰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行为规则的理解和遵守、行为责任的判断以及公正观念的发展。 2.1.1行为规则的理解与遵守 皮亚杰以儿童玩弹子游戏为内容,考察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情况。研究者给儿童一些弹子,要他们解释如何玩这一游戏以及观察儿童对规则的应用。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了儿童理解和遵守规则的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没有规则,也不能说出规则。第二阶段:儿童以自我中心的方式在玩。第三阶段:儿童把规则看成不可改变的,并试图依从普遍的规则,并根据这些规则去获胜。第四阶段: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协商之后制定的法则,是可以改变的。 2.1.2行为责任的判断 皮亚杰对于儿童有关行为责任判断问题的研究所采用的也是对偶故事法。主要分析儿童对过失、偷窃及说谎行为的判断。通过向儿童呈现两种类型的道德情境:一种是完全出于偶然的或是好意的行动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种是出于恶意的行动却产生了相对而言程度低很多的物质损坏。目的是考察儿童在道德判断中更注意行为动机还是更注意物质后果。首先是对过失行为的判断(对偶故事是约翰和亨利的故事)问儿童谁的过失更严重。 结果发现:6、7岁以下的儿童大多认为约翰的过错较重,因为他打碎的杯子数量多,而亨利只摔碎一个杯子。年龄较大的儿童则认为约翰的过错小,因为他的过错是无意的。也就是说年幼儿童倾向根据物质损失的大小来评价过失的大小,而年长儿童则更注意行为者的动机意图。而对于偷窃和谎言行为,我们以谎言的对偶故事法为例,发现低龄儿童认为甲更坏一些,因为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狗。而较大的孩子则认为乙更坏一些,因为是有意欺骗妈妈。通过对上述行为的分析,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只根据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行为,而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意图,这是一种客观责任的观念。相反,年长儿童更注重动机意图,认为动机比一个人的特定的行为后果更为重要。他们在进行行为评价时,往往不会被行为所

3~6岁儿童社会认知及其发展

3~6岁儿童社会认知及其发展-幼教论文 3~6岁儿童社会认知及其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钱文 “社会认知”这个概念对于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他们可能听说过并且知道社会认知是关于“社会”的认识;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他们对于社会认知具体指的是什么、幼儿表现出的典型行为具体有哪些等问题并不十分清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认知这个概念,但是在社会领域中提到的许多典型行为正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反映。本文主要对社会认知的定义、作用与儿童发展特征等方面作简单介绍。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1社会认知的定义 对社会认知的界定有许多种,通常我们比较倾向于采纳沙兹(Shan-tz,1984)的定义,即社会认知通常是指对人、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和规则的认知,以及对这些观点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的认识与推论。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社会认知在内容上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认知活动,第一是关于个体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别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动机、意向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识;第二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的服从、友谊、冲突、合作等关系的认知;第三是对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等,如对社会规则、职业、集体中不同角色等的认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下列典型行为的描述就涉及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关心尊重他人,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知道父母的职业;在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中,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等等。 2社会认知的条件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完成一项社会认知活动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存在、需要和推论( Flavell,1975)。 “存在”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一种基本认识,即知道社会领域中某一特定的事实或现象是作为生活的可能性之一而存在的。这一点对于学前儿童而言非常重要,如果幼儿还没有意识到人是有着诸如感知、思维、动机等心理活动的,那么他就不可能试图去了解自己的动机和想法,更不可能去推测他人内心世界的感受了。例如,只有当幼儿意识到自己内心存在着情感,能够意识到这种情绪的存在,他才能认识情绪,从而推及别人也有情绪。 “需要”是指试图进行某种社会认知行为的倾向或觉察到的需要。换言之,儿童可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绪,也知道别人有情感体验,但是他并不清楚在什么特定的场合或特定的时间需要去觉察他人的情感体验。要成功进行一个社会认知活动,儿童首先要知道做这件事的必要性。例如,幼儿为了加入角色游戏,必须知道该游戏的规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任何社会认知过程都是思维的过程,人们最终形成的对他人的认知结果几乎都是一个推论。儿童要进行成功的社会认知活动必须具备推论能力,因此所谓“推论”指的是涉及成功执行某些形式的社会认知所必备的思维能力。例如,幼儿可能觉察到了母亲面有不悦之色,由此推断母亲不高兴了,并且试图推测母亲不高兴的原因,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当然,幼儿的观察力和生活经验都很有限,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而且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 小学生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对于具体的事物或情境能够按照逻辑法则进行推理。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守恒是指物体某方面的特征(如重量或体积),不因其另一方面的特征(如形状)改变而改变。皮亚杰设计了一系列守恒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液体守恒实验。当着儿童的面向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A和B中注入相同高度的水,并问儿童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由实验者或儿童将A杯的水倒入另一个较矮且粗的杯子C中,问儿童,A杯和C杯中的水是否一样多。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往往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能达到守恒,他们有集中化倾向,即考虑问题只将注意集中在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顾此失彼,造成对问题的错误的解释。如儿童会认为A杯中的水多,因为它高。另一种表现是接近守恒但尚未成功,儿童注意到不同的维度,但不能同时考虑,在心理上感到困惑。如儿童一会儿说A杯中水多,因为它高;一会儿又说C杯中水多,因为它宽。 儿童大概到七岁,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时,能够掌握液体的守恒。他们运用三种形式的论断达到守恒。第一,同一性论断。儿童认为既没增加水,又没拿走水,因此它们是相等的。第二,互补性论断。儿童认为宽度的增加补偿了高度的下降。第三,可逆性论断。儿童认为可将C杯中的水倒回原来的B杯中,因此是相同的。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参考资料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参考资料(一) (一)注意的发展 1岁儿童注意看一个玩具的时间仅能维持两秒钟。 2岁儿童能注意集中地玩一玩具的时间可持续8秒以上。 3-5岁儿童能专注地从头到尾看完他们能理解的节目。 4-6岁幼儿对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信息很敏感,看完节目后能回忆起重要的情节内容,对不重要的部分往往记不起来。 5-6岁儿童在自由活动中的注意稳定性能维持注意于一个单独活动的平均时间大约是7分钟。 6岁以下的儿童往往专注于视觉形象,6岁以后的儿童不仅对视觉形象感兴趣,同时能注意接受听觉方面的刺激信息。 学前期末的儿童计划自己注意目标的能力刚刚发展,但还不太会运用注意的策略指导自己的观察活动 (二)记忆能力发展 2岁儿童已开始会认自己的家门,认自己的房间,知道在房间里的什么地方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再大一点的儿童开始学会认路。 3-4岁儿童知道出了家门如何走到附近的幼儿园,但要幼儿将自己熟悉的从家到幼儿园的路线画出来则十会困难,甚至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4岁的幼儿能使用一些最简单的记忆策略。 4岁儿童会利用“位置”来帮助记忆,如:幼儿会将藏有巧克力的盒子统统放在桌子的一边,而将藏有别针的盒子统统放在桌子的另一边。 (三)认知的发展 3岁儿童开始逐渐形成一种关于心理功能的“观点—愿望”理论,即逐渐认识到一个的行动是由他内心的观点和愿望支配的,如:一个孩子饿了会打开冰箱找食物。 3岁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或别人的观点和愿望的关系,以及观点与行动及行动结果的关系,学会区分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和愿望。 大约3岁左右,幼儿能认识思维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区别,如:幼儿知道“想”是头脑内部进行的活动,一个人能想那些当时没有看见的、接触的或谈论的事物。 幼儿认识到思维和现实的区别,如:幼儿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们也认识到一个人头脑中关于客观事物的表象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这些事物的映象(“好像照片一样”)。 3-4岁的幼儿认识到某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如:幼儿知道各种噪音、对任务不感兴趣、心理想着别的事情等会妨碍人集中注意从事当前的活动。 3岁幼儿还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区分开来,从而把自己的看法施加于别人。 3岁幼儿往往不能将自己的现时的观点和过去的观点区分开来,如:向幼儿展示一个糖果盒,问幼儿:“里面装些什么?”因为幼儿过去见过这类糖果盒,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糖块”。成人打开盒子给他看,出乎他的意料,里面装的都有是一些铅笔。成人接着问他:“刚才还没打开盒子,你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呢?”3岁的幼儿往往回答说:“铅笔”。他已不记得他曾经相信里面装的是糖块,这时成人出示一只玩具加菲猫,对幼儿说:“这里有一只加菲猫,它以前没见过这只盒子,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它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幼儿回答说:“铅笔”。就是说他不能将不同的主体在不同时间接受的信息区分开来,自己知道的东西误认为别人也知道。 3-5岁幼儿能认识到只有人以及或许某些动物能思考,而石头不能思维;他们还认识到思维的内容可能是自己想象的产物;他们能将“想”从知觉运动活动如“看、动、感受到”等区别开来,他们能懂得“想”(思考)和“知道”的区别,如一个人可以知道某件事(如午餐的饭盒里装着好吃的东西),但你现在不一定会去想它。 幼儿4岁左右懂得观点与现实的区别,因而某人可能持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某个物品藏在某个地方而实际上并不在这个地方,幼儿经常会和成人开一些小玩笑,如故意改变物品存放的位置,使成人找不到;已开始懂得认知任务跟随认知作业成绩的关系,如4岁幼儿也知道要求记忆的项目越多就越难记,要记住5个物品的名称就比记住10个物品的名称容易,他们也知道,对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如果做出努力也能获得成功,许多学前儿童认识到,过去学过的东西现在忘了,重新捡

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道 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他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进程中找到证据。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辨认是非对错,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 所谓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 所谓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他律水平和自

律水平是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级水平。在此基础上皮亚杰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 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即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在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皮亚杰认为,促进儿童和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关系,是使儿童摆脱这种自我中心的唯一方法。

认知发展论儿童心理研究

认知发展论(儿童心理研究)

————————————————————————————————作者:————————————————————————————————日期:

认知发展论(发生认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吸收知识时的认知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其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不采用当时流行的等实验组及多人资料统计的方式,而采用对于个别儿童在自然的情境下连续、细密的观察,纪录他们对事物处理的智能反应,属于质的研究。而他这种研究方式,广为现时儿童心理学家所采用。 认知发展论的理论,可以分成两阶段说明: 1.其一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重要观念,这些术语代表其理论的要义或基本概念。 2.其二是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阶段观点。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过程或建构过程有四个核心概念: 认知结构与基模(图式) 基模(图式):个体运用与生俱来的基本行为模式,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基模有时也称为认知基模或图式。皮亚杰将其视为为人类吸收知识的基本架构。

通常称皮亚杰的认知结构为图式。 组织与适应 1.组织:指个体在处理其周围事务时能统合运用其身体与心智的各种功能,达到目的的一种身心历程。 2.适应:在其理论中,指的是个体的认知结构或基模因环境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历程。在在此过程中会因需要产生两种彼此互补的心理。 同化(assimilation):个体运用其既有基模解决问题时,将遇见的新事物吸纳入既有基模,此一新事物及同化在他既有基模之内,成为新的知识。 调适:在既有基模不能同化新知识时,个体主动修改其既有基模,而达到目的的历程。 失衡与平衡。 1.平衡:当个体能轻易同化新知识经验时,心理上自然会感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精)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P14.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P17.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P25.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P30.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P34.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 今天将有几位可爱的神秘嘉宾与我们一起同堂上课哦!大家鼓掌欢迎我们可爱的 小朋友。首先我问各位小朋友几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道德吗? 这里你有五颗糖,你身边有这三个人,你想分给他们吃吗?如果分,该怎么分呢? 分别问四个小朋友。 案例:对偶故事 (1)黎明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一天,老师喊他去办公室帮忙,他兴冲冲地推 开教师办公室的门,只听到哐当一声响,开门用力过猛,门背后的2个热水壶全 倒了,并且碎了。可黎明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 (2)有一个叫薛友的小男孩。一天,趁母亲外出时,他想从柜子里拿一些巧克 力吃。由于放巧克力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刚碰到巧克力就听见哐当一 声,一个热水壶被他碰倒在地,碎了。 1. 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 ? 为什么 ? 2. 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 3、你认为谁应该受到惩罚,该怎么惩罚? 4、对这则案例中发生的事情、损坏的财物,你还有别的看法吗? 谢谢各位小朋友,欢送小朋友离场哦!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是指小学生对是非、好坏、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它由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两部分组成。道德观念也可以说是道德规范, 那么根据这几位小朋友的回答和我们每个人在小学时期品德发展状况的回忆中, 我们来谈谈小学生会产生哪些道德观念?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这些道德观 念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呢?他们的道德认知发展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本节课

要解决的主题。 思考题:小学生有哪些道德观念呢?并有怎样的发展特点? 学生回答,学生作答时,老师逐一分析各种道德观念的发展特点 第一,公有观念的发展。这个问题不仅在学校品德教育中很重要,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里一个核心的道德问题。以损坏公共财物和私人财物为例,研究发现,公有观念:5岁儿童还不能区分公与私,他们往往从私人的角度出发,公有观念还不明显。7岁儿童已能笼统区分公与私,他们头脑里初步出现公私关系的意识,认为公家财物比私人财物重要。9岁儿童在公有观念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有关集体意识的具体观念,懂得了公共财物是集体公有的。11岁儿童忆能较抽名胜地从集体主义原则的角度来考虑公私关系。认为公共财物是首要的,私人财物是次要的,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首先考虑集体利益。看来,儿童的公有观念只有到了11岁才比较稳定。 第二,集体观念的发展。集体观念包括树立集体荣誉感、执行集体委托、维护集体利益等。研究发现,7岁儿童的集体观念已经出现,并能初步分化为集体和为个人的行为动机。但他们在荣誉问题上很难摆脱个人的束缚,这个观念直到11岁儿童还占相当大的比例。至于执行集体委托和维护集体利益的观念,其转折的年龄是9岁。从9岁以后才发生重大的飞跃式的变化。 第三,友谊观念的发展。在学校这个集体范围内,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在怎样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这对品德教育很有帮助。研究发现,儿童的友好关系大多建立在外部特征上,如邻近、新近、一起玩、相互予取等,很少建立在智力、能力、性格与内部特征方面。不友好关系大多取决于攻击行为、无理打闹、不守纪律等原因。上述不友好表现绝大多数是男性。研究还发现,小学各年级儿童真正的朋友关系,直到五年级基本是保持在同性之间。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读书心得3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读书心得 关注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与多样性的语言运用机会 1. 儿童是如何学习语言的不管哪种语言,不管哪个民族的儿童,语言学习(包括第二语言的学习)的基本过程是一样的。幼儿的语言习得是几个范畴经验的整合,通常是以整体的方式习得的。幼儿首先要对物体“形象”在脑海中有认知,然后获得“概念”,再有“符号”的参与。从口头语言的角度来说,符号可能是一种语音,从书面语言的角度来说,符号可能是写下来的文字。当几个方面的经验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幼儿就完全获得了“语言”——包括语义、表达句式、语用等方面——的经验。 2. 什么是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早期阅读被认为是高质量语言输入的机会。从图画书阅读的角度来说,不同类型的图画书(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图画书),其语言运用都不尽相同。在给儿童阅读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本身语言成分比较好的、可以直接读给幼儿听的图画书。此类图画书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具有丰富多样的词汇,具有书面特征的句式,具有不同特征的语用。考虑高质量的语言输入,阅读的时候要注意给幼儿完整聆听书面语言的机会。 3. 什么是多样性的语言运用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角度来看,语言学习的经验也是语言运用的经验。多样性的语言运用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文学语言三方面共十个块面的内容,即谈话、辩论、说明讲述、叙事讲述、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文学语汇、文学形式、文学想象。通过阅读图画书,幼儿可以找到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谈话、辩论、讲述等,借此把 图画书阅读中输入的词汇、句式、语言表达的方式通过交流转化成幼儿自己可以运用的经验。早期阅读过程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学习是紧密整合在一起的,而且多样性的语言运用不仅是在集体活动中实现的,日常活动、区域活动、不同领域的活动中也都可以实现。高质量的

第四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四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的概念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二)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 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 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和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2.颜色知觉 3.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4.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 (二)听觉的发展 1.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是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3.言语听觉 “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的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的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三)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1.视触觉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手眼探索活动的协调。手眼协调活动是婴儿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手眼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 2.动觉 (四)空间、时间知觉的发展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2.时间知觉 三、幼儿观察的发展 (一)观察与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如果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会逐渐形成稳定、经常的个性品质——观察力。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课题单元二学前儿童社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课时理论学时2课时 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性的心理结构以及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 3.素质目标:尊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愿意成为儿童社会学习的正面榜样。 教案重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案难点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教案方法情境教案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案准备教案课件 主要教材参考资料李洪亮主编《幼儿社会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第1版甘剑梅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教案过程教案基本步骤与内容教案方法时间分配 Ⅰ问题情境(导学) Ⅱ学习知识【情境分析】 情境:小乖乖成长记 2006年6月16 日:下午两点,伴随一阵哭声,小乖乖从孕育她的宫殿 里来到了这个世界…… 2006年6月18日:今天小乖乖睡觉的时候,很明显地笑过…… 2008年4月12日:妈妈下班回家,小乖乖看见妈妈非常开心,呵呵笑着 奔向妈妈…… 2009年9月10日:今天是妈妈送小乖乖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小乖乖不愿 意离开妈妈,她哭得很伤心的样子真让人难受…… 2011年6月1日:幼儿园举办庆“六?一”演出,小乖乖和小朋友们手拉 手唱歌跳舞,非常开心…… 2.问题: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3.小结: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意义是不同的,其中蕴涵着儿童 社会性的产生与发展(生理性的哭与笑发展到社会性的哭与笑)。那么,儿童 的社会性发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元二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社会性的结构 【图示讲解】 从构成成分上看,社会性包括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技 能。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 (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认知。社会性情感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情感体验。社会性 行为技能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中,学习并掌握的利于适应社会生活 的行为技能。 从具体内容上看,社会性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意识、社会环境 情境教案法 5分钟 讲授法 10分钟 1 / 5'.

正常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规律表

正常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规律表

2--6岁儿童认知发展 24个月(2岁) 1 会从两个实物中分辩大,小。 2 听从指示,将东西放进杯子里或放在杯子旁边。 3 给予两种不同的实物时,会依照指示选择一种。 4 依序将三个不同大小的套杯放入插座里。 5 完成三块拼板。 6 配对基本相同的形状和颜色。 (1). 1对1 (2).1对2 (3). 1对3 7 模仿把数字卡1放在一个东西的旁边。 8 看到数字卡1会自动说一。 36个月(3岁) 1 能辨认大小、长短、软硬。 2 有位置的概念(利用实物表现):上面、下面、穿过。 3 依指示给一样或全部的东西。 4 会做1对三配对。(1). 红(2).绿(3).蓝(4).黄(5).黑(6).白 5 会做上述6色,1 对2 的选择。 6 会做上述6色,1对4的选择与配对。 7 将8张简明图卡加以配对--选择--分类。 8 完成6块拼图。 9 模仿把数字卡2,放在两个东西的旁边。 10 看到数字2,会说2。 11 能认数字卡3。 12 将数字卡3与3的集合,配对。 13 将1.2.3依序排列。 48个月(4岁) 1 会分辨真实与不真实的东西(如模型水果与真的水果)。 2 会选择轻与重的东西。 3 会将东西与图卡分类,如分出:(1).人(2).衣服(3). 动物(4).食物 4 依指示放置和选择东西(1).旁边(2).前面(3).后面 5 会选择很多和很少的东西 6 给5样东西,凭触摸找到指示的东西 4--5岁 1 专注力增加,能听故事最少15分钟 2 说出3件物品中不见的一件的名称 3 知道"昨天""明天"的意思 4 顺序排列数字1--10 5 配对数字与实物1--10 6 数10件物品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不断朝着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容易按部就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启示。 皮亚杰是享誉盛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1921年,博士毕业的皮亚杰到巴黎比奈实验室工作,他独具慧眼,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儿童幼稚行为中,发现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影响世界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用如下图表示:

从上表很容易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不一样的。0~2岁的孩子需要通过直觉和运动来获得经验。2~7岁的儿童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来考虑问题,很难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也是不可逆的。7~11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获得了质量守恒、重量守性、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等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但是运算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从11、12岁开始,他们的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而是可以进行演绎推理,思维接近成人的水平。 二、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1、小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阶段后再经历下一个阶段,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前一个阶段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的基础,这对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小学生年龄段一般是7~12岁,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一年级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他们很多还带有在幼儿园生活时的习惯,好动,不能稳稳当当的坐着上完一节课。尤其是还可能带有前运算阶段时的自我中心主义,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而他深信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作为教师,在了解到这一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后,就不必给他们带上“自我”、“自私”的帽子,而是表示理解,因为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开始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度,慢慢的不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的教具来支持,逻辑推理思维开始发展,抽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 1. 1 柯尔伯格对道德发展的理解 柯尔伯格深受杜威特别是皮亚杰的认知论和道德论的影响, 认为道德的发展依赖于个人认知能力的 发展, 他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个体的道德判断与其逻辑运算之间存在有一定的相关( r= 0. 6~ 0. 7)。一个人 的逻辑阶段决定了他所能达到的道德阶段的限度。在道德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乃个体的道德认知能力。 在柯尔伯格看来,儿童的道德发展,既不象生物的发展那样是其固有本性的一种自然展现的过程,也不是 通过外部的灌输和奖惩而直接内化的结果, 而是儿童自身同环境交互作用下使自己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 化的过程。可见,在如何理解道德发展这一问题上,柯尔伯格重视道德认知的发展而非道德行为表现的变 迁,重视道德经验胜过重视道德环境。 1. 2 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的分期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的发展如同智慧的发展一样,存在着一种恒定不变的发展顺序,其历程可分为三种 水平和六个阶段,依次进行,不能紊乱或倒置。且这种发展顺序在不同文化条件下具有普遍性。这是柯尔 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核心。现对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作一具体介绍。 1. 2. 1 前世俗水平( Preconventional Level)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 儿童们遵守规范, 但尚未形成自己 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 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 而是由外在 的要求而定。它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惩罚和服从为取向( Punishment- obedience Orientat ion) 的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来自对 行为后果好坏的判断,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 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 第二阶段: 以功用和相对为取向( Instrumental- relat ivist Orientation) 的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来自对 自己需欲的满足或偶尔来自对他人需欲的满足,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那些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 有时也可 第14 卷第 1 期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 ol. 14. No . 1 2001 年3 月Journal o f Shao yang College Mar. 2001以满足他人需要的行为, 并认为对的只是相对的。 1. 2. 2 世俗水平( Convent ional Level) 这一水平出现在小学中年级以上,一直到青年、成年。其主要特点是儿童着眼于满足社会的希望和要 求,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维持社会传统的秩序。它包括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取向( Interpresonal- Concordance Orientation) 的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来自

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

x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试卷(A)学年:学期: 年级:专业:学习形式:层次: (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与不熟悉的面孔相比,新生儿更偏爱熟悉的面孔。() 2、婴儿声音定位的发展表现出“U形”趋势。() 3、儿童数技能的发展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与后天的社会经验无关。() 4、幼儿容易受误导信息的干扰,因此其提供的目击证词的可采纳性存在质疑。() 5、世界各国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性。() 6、自传体记忆的开始,标志着婴儿期记忆缺失阶段的结束。() 7、年幼儿童比年长儿童更多地根据事物的本质对之进行判断。() 8、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9、幼儿的抑制机能强于兴奋机能。() 10、幼儿的社会认知容易受此时此地的突出特征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2-7岁的儿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实验者同时呈现两个图案并测量婴儿注视各个图案的时间,是采用了()考察婴儿的知觉现象。 A偏好方法 B生理反应方法 C习惯化方法 D吮吸频率方法 3、吉布森等人的视觉悬崖装置主要用于考察婴儿的()。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4、用于验证“婴儿能够记住在子宫里经历过的特定事件”的研究是()。 A七个大灰狼 B帽子里的猫 C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D卖火柴的小女孩5、可能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的母亲自身条件不包括()。 A体重 B身高 C年龄 D容貌 6、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这是人类头脑中固有的内在语法规则。 A信号系统 B条件反射机制 C言语模仿装置 D言语获得装置 7、婴儿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是()。 A感知觉 B记忆 C思维 D想象 8、四岁的丽丽知道小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当问她小明有没有妹妹时,她却回答没有,这体现了她思维的()。 A不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自我中心性 D客体永久性 9、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方法是()。 A对偶故事法 B两难故事法 C三山实验法 D假装游戏法 10、儿童开始掌握并使用(),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一个质的变化,即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变为主体的人来认识。 A自己的姓名 B“我”这个词 C自己的小名或昵称 D父母的姓名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守恒 2、习惯化 3、社会参照 4、延迟模仿 5、心理理论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学者提出的婴儿运动发展规律有哪些? 2、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试卷(A)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 1 页共1 页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的意义与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的意义与启示 [摘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因此,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教育目标应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力;教学内容应适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断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应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重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皮亚杰,认识发展论,教育启示 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当代最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专家,他从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他的思想、理论向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并带来教育革命,对当代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把认识的发生和发展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即认识形成的心理结构和认识结构与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他认为每一个智慧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图式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同化是主体把客体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是主体改造已有的图式以适应新的情境,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平衡,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1]。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机能。儿童遇到新事物,在认识过程中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如果成功,就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儿童就做出顺应,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接受新事物,

直至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儿童心理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从低一级水平的图式不断完善达到高一级水平的图式,从而使心理结构不断变化、创新,形成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而且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