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鉴定学》理论教学中“性状鉴定”讲授方法探讨

《中药鉴定学》理论教学中“性状鉴定”讲授方法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10357090.html,

《中药鉴定学》理论教学中“性状鉴定”讲授方法探讨

作者:周元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3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250-01

在《中药鉴定学》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中,中药鉴定的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经典的中药鉴定方法包括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其中,中药的性状鉴别经过我国历代医药工作者不断的积累和总结,更为实用、快捷,也是中药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中药鉴定学》教材中涉及药材数量多,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时常有学生反映对一些中药的性状特征不易掌握或易产生混淆。因此我们中药性状特征理论讲授环节进行总结,并尝试进行改进,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1.现状

笔者梳理了部分现行《中药鉴定学》教材中各论“性状鉴定部分”内容,与《中国药典》一致,基本是按照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的顺序进行描述。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一般将图片素材及教材中相关文字依次编排在幻灯片中,以配合课堂讲授。这种基于ppt的教学方式为目前包括《中药鉴定学》在内绝大多数大学课程理论教学的主流模式。以药材黄芪为例,按照现行多数教材的描述,黄芪的性状特征为“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粗下细,长30~90cm ,直径1~3.5cm。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栓皮易剥落,露出黄白色皮部,有时可见黄白色网状纤维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呈菊花心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在课堂讲授时,与前面讲授的根及根类部分药材一样,首先向学生讲授其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原的根类药材一样,具备正常组织构造特征,再通过启发、比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颜色、质地、断面和气味等重要鉴别特征,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掌握黄芪性状特征,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效果反映较好。

2.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校在内国内兄弟院校的《中药鉴定学》课时数普遍较以前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市场上中药的混伪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同时,因中药种类众多,导致有学生对一些药材的性状特征易产生混淆,或对一些性状特征不明显的药材不易掌握。这些因素增加了学生在该环节的学习难度。

3.改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