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限单元法讲义-大纲-绪论-0

有限单元法讲义-大纲-绪论-0

有限单元法讲义-大纲-绪论-0
有限单元法讲义-大纲-绪论-0

有限单元法讲义

有限单元法讲课提纲(32学时)

Chapter1:有限单元法预备知识

1、绪论—多媒体介绍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CAE简介、工程应用、课程要求

2、平面弹性力学简介

9应力/应变状态

9平面应力/平面应变概念

92D平面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平衡、物理、几何)

9方程基本解法、张量/矩阵表示

3、偏微分方程PDE(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及等效积分方程IE(Integral

Equation)

9偏微分方程3种主要类型、边界条件

9等效积分形式、分部积分、积分弱形式

9弹性力学虚功方程

9Galerkin加权余量法、举例与比较

4、矩阵与线性代数简介

9矩阵代数----矩阵运算(加减乘除、微积分、对角、对称、求逆、、二次型、特征向量)

9代数方程、高斯消元法

Chapter2:有限单元法步骤、方法

1、有限单元法基本步骤

区域离散、单元形函数及特性矩阵分析、整体组装求解

2、2个典型例题

例题1:

2

2

0 01

(0)(1)0

d u

u x x

dx

u u

++=≤≥

==

3、例题2:1D杆拉伸变形有限元求解

4、有限单元法实现几个问题

单元划分、单元形函数、整体矩阵组装、边界条件处理

5、单元形函数

9有限元的2个核心问题:

划区域整体求解为单元分片近似求解;单元上应用多项式逼近函数近似表达未知待求函数。因此,单元尺度上的多项式近似函数直接决定了FEM求解的成败或效果。

9 选择形函数的基本原则(Pascal 三角形)、Lagrangane 单元与高阶单元、局部坐标

(面积坐标)表示形函数的便捷。

9 形函数确定后相关变量表示以及单元矩阵推导。

Chapter3:固体力学有限单元法

1、 虚功方程、矩阵表示复习

2、 杆拉伸、平面杆系、梁变形有限元求解

3、 平面弹性力学问题有限元

三角形单元(重点),四边形单元

Chapter4:有限单元法补充

1、有限单元法总结

基本内容:PDE 转换为积分方程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概念

有限元基本步骤:单元类型、形函数、有限元公式

其它:编程、算法、工程实践经验

2、单元形函数

(1)广义变量反求

(2)试凑法Lagrangian 插值多项式复习、物理理解

i 1,()

()()()n

j j j i j i j j i f L f f i f ξξξξ=≠=??∏除点外的其它节点方程;

将i点带入上方程;

(3)局部坐标

(4)实例研究

Case1:1D 线性单元、3节点二次单元、坐标变换

Case2:2D 四边形线性单元

Case3:2D 四边形8节点单元

Case4:2D 三角形线性单元、6节点三角形单元

作业:四边形9节点单元、10节点三角形单元

3、等参元及其数值积分

4、线性方程组解法

5、其它

0 绪论

(第一讲)

1、有限单法的形成

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连续系统的基本方程,由于边界条件的限制,通常只能得到少数简单问题的精确解答。对于许多实际的工程问题,还无法给出精确的解答,例如,图1-3所示V6引擎在工作中的温度分布。这为解决这个困难,工程师们和数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近似方法。

在寻找连续系统求解方法的过程中,工程师和数学家从两个不同的路线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即有限元法。有限元法的形成可以回顾到二十世纪50年代,来源于固体力学中矩阵结构法的发展和工程师对结构相似性的直觉判断。从固体力学的角度来看,桁架结构等标准离散系统与人为地分割成有限个分区后的连续系统在结构上存在相似性。

1956年M..J.Turner, R.W.Clough, H.C.Martin, L.J.Topp在纽约举行的航空学会年会上介绍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将矩阵位移法推广到求解平面应力问题。他们把结构划分成一个个三角形和矩形的“单元”,利用单元中近似位移函数,求得单元节点力与节点位移关系的单元刚度矩阵。

1954-1955年,J.H.Argyris在航空工程杂志上发表了一组能量原理和结构分析论文。

1960年,Clough在他的名为“The finite element in plane stress analysis”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有限元(finite element)这一术语。

数学家们则发展了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包括有限差分方法,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

在1963年前后,经过J.F.Besseling, R.J.Melosh, R.E.Jones, R.H.Gallaher, T.H.H.Pian(卞学磺)等许多人的工作,认识到有限元法就是变分原理中Ritz近似法的一种变形,发展了用各种不同变分原理导出的有限元计算公式。

1965年O.C.Zienkiewicz和Y.K.Cheung(张佑启)发现只要能写成变分形式的所有场问题,都可以用与固体力学有限元法的相同步骤求解。

1969年B.A.Szabo和G.C.Lee指出可以用加权余量法特别是Galerkin法,导出标准的有限元过程来求解非结构问题。

我国的力学工作者为有限元方法的初期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陈伯屏(结构矩阵方法),钱令希(余能原理),钱伟长(广义变分原理),胡海昌(广义变分原理),冯康(有限单元法理论)。遗憾的是,从1966年开始的近十年期间,我国的研究工作受到阻碍。

2、有限元法的进展与应用

软件名称简介

MSC/Nastran 著名结构分析程序,最初由NASA研制

MSC/Dytran 动力学分析程序

MSC/Marc 非线性分析软件

ANSYS 通用结构分析软件

ADINA 非线性分析软件

ABAQUS 非线性分析软件

3、预备知识

4、课程要求

固体理论讲义1-周期性结构

第一章 周期性结构 1. 正格矢与倒格矢 晶体的第一重要特征是原子(离子、分子)的周期性排列 ------可用周期性点阵表示 点阵中任一格点的位置由正格矢决定: 332211→ →→→++=a l a l a l R l l 1, l 2, l 3是整数,a 1, a 2, a 3为点阵的基矢(或基平移)。 元胞:点阵的最小重复单元 1.由a 1, a 2, a 3组成的平行六面体被称为初基元胞。 2.每个元胞中平均只包含一个格点。 3.元胞和基矢的选择并非唯一。 元胞的体积:)(321→ → → ??=Ωa a a 魏格纳-赛茨元胞(W-S 元胞) 它是由一个格点与最近邻格点(有时也包括次近邻格点)的连线中垂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其中只包含一个结点。 它能更明显地反映点阵的对称性。 它具有所属点阵点群的全部对称性(旋转、反射、反演操作)。

倒格矢 由于元激发的状态都是由波矢来描述的----引入波矢空间及响应的点阵,即倒点阵。 倒点阵的基矢是由晶格点阵的基矢定义的: )3,2,1,((0 )(22=?? ?≠===?→ → j i j i j i b a ij i i ) π πδ 可求出: ) (2)(2) (2213132321→→→→→→→ →→ ?Ω =?Ω =?Ω=a a b a a b a a b πππ 在倒点阵中任一格点的位置矢: → →→→++=332211b n b n b n K n (n i 为整数) 称为倒格矢。 元胞的体积: )(321* → → → ??=Ωb b b 布里渊区: 相应的W-S 元胞作为倒点阵的元胞:在此多面体边界上的任意一点可由另一点加上一个倒格矢的平移达到。 当它的中心为原点时,W-S 元胞所包含的区域称为第一布里渊区,用BZ 表示,又称简约区 倒点阵与正点阵的关系 m l n R K i i i l n πππ22) 2(*3 ==?=ΩΩ∑→ → m 为整数 BZ 具有晶格点阵点群的全部对称性。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 一、导学 二、引导视频、单元精讲 三、学习内容(包括两个部分,1个是掌握部分,1个是拓展部分。)

要求,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使之产量高且品质好。因此,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直接服务于作物生产的科学。 作物栽培、蔬菜栽培和果树栽培等,共同构成了作物种植业。作物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把作物品种的潜在生产力和环境资源转化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二)作物栽培学的任务 作物栽培学的任务在于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换句话说,作物栽培就是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作物品种的生产潜力。 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 (一)作物栽培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农业技术科学,与之发生关系的学科是很多的。 应当指出,作物栽培学并不是单纯地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更不是简单地实施作物种、管、收等田间作业程序。作物栽培学有其自己的理论基础——作物生理生理生态学。作物栽培学是在充分研究和掌握作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群体建成、产量形成及其对环境条件要求和反应规律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本领域和相关学科的科技成果,加以集成和优化,形成作物生产的技术体系,用于生产。 (二)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学科,它包括总论和各论。 从生产实际来说,栽培作物涉及丰富多彩的作物种类和品种,牵涉到千变万化的环境和条件,更离不开灵活多样的措施和技术。这里面必定含有许多共同的原理和普遍的规律,这就是作物的“共性”。同时,不同的作物又有其自身的特征特性,有其自己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这又是作物栽培的“个性”。作物栽培学,由于有共有性,而有“总论”,又因为有个性,便不能没有“各论”。“总论”讲述一般知识、基本原理、普遍应用的措施和技术,为各论做铺垫,打基础;“各论”讲述的则是各个作物的知识、原理、栽培措施和技术。总论与各论的关系恰如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分割和相辅相成的。 三、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和研究法 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决定于作物栽培这一产业的特点,其研究的方法也与作物栽培的特点密切相关。 (一)作物栽培的特点 1.复杂性多种多样的作物都是有机体,而且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特征特性。 2.季节性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

作物栽培学

第一章绪论 1)广义: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并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都是作物。 2)狭义:在大田里栽培的面积较大的栽培植物。

2、常见作物的学名: 玉米的学名:Zea mays L. 水稻的学名:Oryza sativa L. 小麦的学名:Triticumaestivum L. 3、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复杂性;季节性;地区性;变动性;弱质性。 4、食物安全:是指能够有效的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5、可持续农业:一是发展生产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二是发展生产不以损坏环境为代价,使各种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 1.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2.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有时这种 过程是可逆的。 3.作物生长的3个阶段:营养生长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营养生长阶段。 4.作物的生育期:作物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5.根据作物的生育期的长短可将作物划分为:早熟品种、晚熟品种、中熟品种。 6.作物的生育时期:指某一形态特征出现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并以该时期始期至下一时期始期的天数计。 7.各类作物通用的生育时期划分: 稻、麦类: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 玉米: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成熟期 豆类: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 棉花:出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 油菜:出苗期、现蕾抽薹期、开花期、成熟期 8.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的把 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9.种子: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则是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它包括植物学上的3类器官: a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种子; b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c为进行无性繁殖用的根或茎; d由组织培养得到的种子。 10.种子萌发:是指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分为吸胀、萌 动和发芽等3个阶段。 11.发芽的标准:胚芽长=1/2种子长;胚根长=种子长 12.种子发芽的条件:水分、温度、氧气。 13.种子的休眠:是指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却不能萌发的现象。 14.种子的休眠主要原因有: 胚的后熟:种子已经脱落,胚还没有成熟,后熟之后才萌发。 硬实种皮(种子透性不良):种皮不透水、气 发芽的抑制物质:果实或种子中含有某种抑制发芽的物质。如脱落酸、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等。 15.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 1、生理后熟的种子——通过低温层积处理和水分处理,促进后熟。(人参、五味子) 2、硬实种子——采用机械磨伤种皮或酒精、浓硫酸、碳酸钠、盐酸处理。(甜菜、香菜) 3、消除发芽抑制物质——层积埋藏法、种子高温处理(水稻40-45°C)、浸水清洗、赤霉素等处理 16.根的特性:向水性:旱地作物入土深;趋肥性:氮肥利于茎叶生长,磷肥利于根系生长;向氧性 17.叶面积指数(LAI):是指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18.净同化率(NAR):是在群体条件下测定作物叶片生产效率的指标,是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干物质 的数量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完整版华南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含课程设计随堂练习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 本次练习有13题,你已做13题,已提交13题,其中答对13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 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内处理完来自外部的事件。 A. 响应时间 B.周转时间 C.被控对象规定时 间 D.调度时间 答题:OE A.—B. EE C.国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2. 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 源 D.应用程序 答题: A. B. *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3. 配置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是一台比原来的物理计算机功能更强的计算机 , 这样的一台计算机只是一台逻辑上的计算机,称为()计算机。 A.并行 B.真实 C.虚 拟 D.共享 答题:匡A. H B.(HL C.WO 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 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了CPU和外部设备的( ) A.利用率 B.可靠性 C.稳定 性 D.兼容性 答题:* A.圏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 5. 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发生() A.在同一时刻 B.在不同时 刻 C.在某一时间间隔内 D.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答题:PT A.占B. PT C. U~|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6. ()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联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A. 网络操作系统 B.批处理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分时操作系统 答题: A. B. C. * 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7. 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交作业控制信息 B. 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 C. 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 D. 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8. 当前三大操作系统类型是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 答题:,对. 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9.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的管理者() 答题:对. 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0. 操作系统对外提供的接口方式有两种:命令接口和图形窗口接口 () 答题:厂对.袒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x 问题解析: 11. 批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的优点()

固体理论讲义二-声子

1. 晶格动力学 本节用经典力学的方法讨论完整晶格中原子(离子)绕平衡位置的振动 -晶格振动 晶体的元胞数为N ,原子质量为M ,原子的位置: )()(t u R t X l l l += )(t u l 则代表此原子的位移。 晶格振动的总动能 z y x u u M T l l l ,,2 1 ,== ? ? ∑αα α α 总势能为 ...)',(2 1 )(',',0+Φ+ Φ+ Φ=Φ∑∑∑ β α α β αβα α αl l l l l l u u l l u l ),'()',(0)(0 '20 0l l u u l l u l l l l βαβ ααβ α αΦ=???? ? ???Φ ?=Φ=???? ???Φ ?=ΦΦ的势能。 为常数,是平衡位置时 由于晶体的平移对称性 )'()'()',(l l l l l l -Φ=-Φ=Φβααβαβ )'(l l -Φαβ代表 l ’元胞中原子沿β方向移动单位距离时对l 元胞中原子作用力 沿α方向的分量,称为力常数 ∑=-Φ' 0)'(l l l αβ 因为当整体作刚性运动(即每个原子均作ααv u l =)时,晶格中任一原子受到其它原子作用力之总和为零;即 )'()'()(''' =? ?? ???-Φ-=-Φ-=?Φ?- =∑∑∑ββαββ β αβα αv l l u l l u l F l l l ------------------------- 略去Φ展开的三次方

∑∑ ∑ ? =-Φ+ = ?Φ+=α α αβ β ααβα α α,,'' ,)'(2 121l l l l l l l l l u M p u u l l p p M T H 由正则方程 可得系统的运动方程 ββ αβα',')'(l l l u l l u M -Φ-=∑?? 利用平移对称性及布洛赫定理 α α0u e u l R ik l ?= 对于确定的k ,运动方程的解表现出下列特征: (1) 各元胞中原子振动的方向相同,振幅相等。 (2) 有特定的相位关系,按l ik R e ?变化 --------- 令α α k U u =0对应于用波矢k 标记的特解 z y x U k D U k k ,,,)(=-=∑?? βαβ β αβα ∑?-Φ≡ l R ik l e l M k D )(1)(αβαβ-------3?3动力学矩阵,为实的厄米矩阵。 其对角化方程为 αββ αβωk k e e k D 2)(=∑ ω为振动频率,由久期方程 0||)(||det 2=-αβαβδωk D 可求出3个本征频率和本征向量 ),,(321;)(==σωωσ σk e k σ k e 满足正交性和完备性条件 t i k k e e U ωαα-~ 结合以上方程可知: ] [1~ t R k i k l l e e N u ωα α -?

作物栽培学 复习

《作物栽培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是指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栽培措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一门应用科学。简言之,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广义):人工定向选择、驯化改良并用适当方法种植管理的植物。 3.作物(狭义):主要指农田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一般称大田作物或庄稼。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对象是大田作物。【作物可分为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作物】 二、简答题。 1.简述作物栽培学的性质。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栽培措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一门应用科学。简言之,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包括作物的特征特性、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根据这二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栽培措施,以达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目的。 2.作物栽培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作物栽培学的任务在于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作物栽培是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作物品种的潜力。】 3.作物栽培学的特点。 (1)复杂性;(2)季节性;(3)地域性;(4)变动性 4.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法有哪些? (1)生物观察法;(2)生长分析法;(3)生长发育究法;(4)发育研究法 5.研究作物起源的意义。 (1)人类可以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资源并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水稻的两次绿色革命); (2)可了解作物起源地的生态地理条件,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 (3)进一步研究人类的农耕文化。 6.作物起源的研究方法。 (1)调查野生种、栽培种等种质资源的分布;(2)文化遗物考究; (3)史书文献考究;(4)语言学考究; (5)杂交育种与细胞学研究(如分析杂交种的育性、同功酶酶谱类型、基因片断诊断等)。

03讲义固体废物的破碎与细磨

第三学习单元第三学习单元(6 课时):固体废物的破碎和细磨3.1 固体废物的破碎,破碎、机械强度、机械能破碎方法 3.2 固体废物的细磨,细磨的原理与方法、细磨设备 3.3 固体废物的低温破碎 本学习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固体废物的破碎方法及设备 固体废物低温破碎的原理及方法 3.1固体废物的破碎 3.1.1导言 1、为什么要学习本单元? 让大家了解破碎的定义与目的、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的概念和破碎方法、破碎方法的选择、破碎产物的特性表示法、细磨原理和方法。 2、本单元学习内容 破碎的定义、目的,机械强度的概念、机械能破碎方法、破碎方法的选择,破碎比、破碎段、破碎流程、破碎产物的特性表示法,破碎机械、细磨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低温破碎、湿式破碎。

3、学习目标 掌握破碎的定义与机械强度的概念,了解破碎机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固体废物破碎的基础理论;了解固体废物破碎的基本方法。 3.1.2破碎的基础理论 1、破碎的定义 通过外力克服固废破坏物体点间内聚力使大块分裂为小块即破碎,进一步分裂为细粉即磨碎。 2、破碎的目的和意义 有利于三化处理。固体废物经破碎之后,尺寸减小,粒度均匀,有助于固体废物的焚烧、堆肥和资源化利用处理;固体废物经破碎之后,体积减小,容重和密实性增加,便于运输、压缩、贮存和高密度填埋及土地还原利用等;固体废物经破碎之后,有助于不同组分单体分选与回收利用。 3、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和破碎方法 (1)机械强度的概念 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是指固体废物抗破碎的阻力。通常用静载下测定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来表示。 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250MPa坚硬固体废物; 40-250MPa中硬固体废物; <40MPa软固体废物。

固体能带理论综述

半导体物理学 ——固体能带理论综述 班级:材料物理081401 姓名:薛健 学号:200814020122

固体能带理论综述 摘要:本文综述了固体能带理论中的布洛赫定理、一维周期场中电子运动的近自由电子近似、包络函数模型(平面波展开方法)等基本理论。还介绍了采用了包络函数法和近自由电子近似法来计算其能带结构。可以看出,采用包络函数方法外推势能分布为体材料的势能分布时得到能带结构与利用准自由电子近似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另外,外推势能分布近似成为有限深势阱时与用超越方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而采用近自由电子近似方法在外推势能分布为量子阱的势能分布时与直接采用近自由电子近似来处理小带阶的量子阱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能带理论,包络函数,近自由电子近似 一、引言 能带理论[1]是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期,在量子力学运动规律确定以后,它是在用量子力学研究金属电导理论的过程中开展起来的。最初的成就在于定性地阐明了晶体中电子运动的普遍性的特点。例如,在这个理论基础上,说明了固体为什么会有导体、非导体的区别;晶体中电子的平均自由程为什么会远大于原子的间距等。在这个时候半导体开始在技术上应用,能带理论正好提供了分析半导体理论问题的基础,有利地推动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后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能带论的研究从定性的普遍规律到对具体材料复杂能带的结构计算。到目前,计算材料能带结构的方法有:近自由电子近似法、包络函数法(平面波展开法)[2,9,10,13]、赝势法[3,6]、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法[4,5, 7, 8, 11]、 K.P方法[12]。人们用这些方法对量子阱[2, 8, 9,10]。量子线[11,12,13]、量子点结构[16, 17]的材料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取得了较好计算结果。使得对这些结构的器件的设计有所依据。并对一些器件的特性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固体能带论指出,由于周期排列的库仑势场的祸合,半导体中的价电子状态分为导带与价带,二者又以中间的禁带(带隙)分隔开。从半导体的能带理论出发引出了非常重要的空穴的概念,半导体中电子或光电子效应最直接地由导带底和价带顶的电子、空穴行为所决定,由此提出的P-N结及其理论己成为当今微电子发展的物理依据。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具体形态与晶格结构的对称性和价键特性密切相关,不同的材料〔如Si,Ge与GaAs,InP)能带结构各异,除带隙宽度外、导带底价带顶在k空间的位置也不同,GaAs,InP等化合物材料的导带底价带顶同处于k 空间的中心位置,称为直接带隙材料,此结构电子-空穴的带间复合几率很大,并以辐射光子的形态释放能量,由此引导人们研制了高效率的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在光电子及光子集成技术的发展中,其重要性可与微电子技术中的 晶体管相比拟。 二、布洛赫定理[1] 能带理论的出发点是固体中的电子不再束缚于个别的原子,而是在整个固体内运动,称为共有化电子,在讨论共有化电子的运动状态时假定原子实处在其平衡位置,而把原子实偏离平衡位置的影响看成微扰,对于理想晶体,原子规则排列成晶体,晶格具有周期性,因而等效势场V (r)也应具有周期性。晶体中的电子就是在一个具有晶格周期性的等效势场中运动,其波动方程为: (1)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要点总结考试包过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作物生产和作物学的地位,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作物栽培学性质。 难点:作物生产的本质与地位,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作物与作物学 作物: 广义的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农作物作物林木作物 狭义的作物: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即粮、棉、油、麻、丝、茶、糖、烟和饲料等物。又称大田作物。 对广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的行业就是种植业。 对狭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就是作物栽培。 作物学:一般指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和遗传改良的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 作物学范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品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 探索通过生长调控、管理优化决策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作物遗传育种学——主要研究作物种质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遗传改良以及种子生产等理论、方法和技术 作物学性质应用学科:自然学科: 主要应用于——对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获取产品高产、优质、高效; ——产品生产过程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科:人类所需的农产品数量、质量的安全平衡人类所从事的作物生产利用的资源的平衡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 作物生产的特点:作物种植的地域性作物生产的持续性 作物种植的季节性作物生产的综合性作物生长的周期性 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人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重要的生物质能源 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2个规律: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 1个关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个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 研究对象:以农田作物栽培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作物及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操作系统》课程简介.doc

《操作系统》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当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和支撑,它管理和控制着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软、硬件资源,可以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课程,是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的理论基础,也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核心主干课程。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既注重操作系统基础理论,又着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本课程将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实现技术,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以及进程的互斥、同步、通信与死锁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当今几个主流操作系统,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并发程序的设计,具备较强的软件设计能力和较严密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的 1、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从资源管理的角度领会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实现技术。 2、使学生建立起以操作系统为中心的对计算机系统整体性和系统级的认识。 3、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开发实际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第1章:引论 (一)知识要点 1、计算机硬件结构 2、操作系统介绍 3、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4、操作系统的类型 5、操作系统的特征 6、操作系统结构设计 (二)能力重点 1、操作系统的定义、分类 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2章:进程和线程 (一)知识要点 1、进程的概念 2、进程的状态和组成 3、进程管理 4、线程的概念 5、进程的同步和通信 6、经典进程同步问题 7、进程通信 (二)能力重点 1、进程的定义、进程的状态 2、进程的创建、撤销、阻塞、唤醒等原语 3、线程和进程的区别,线程的特征 4、经典进程同步问题的解决方法

物理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目录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 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7)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2)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02) 一、学科简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通过对物质微观结构及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能进行设计、表征、分析,达到对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认识,从而实现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并利用规律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目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物理学形成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等学科方向,这些学科方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5年开始与吉林大学等学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01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3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资助学科,2006年被确定为吉林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物理学一级学科2010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11年确定为吉林省“十二五”期间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高等学校“重中之重”建设学科。物理学科在纳米功能材料、半导体光电子学及器件、凝聚态物质理论、界面物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本学科现拥有吉林省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培育)1个。本学科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教师队伍中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1人。本学科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先后有9人在国外高校访学或攻读博士学位,聘请中科院院士等10余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多次组织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扎实的物理学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素养,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胜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本专业有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从事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等领域的教学、科研或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外文文献,能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 4.具有实验室工作的基本技能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固体理论讲义1-周期性结构

第一章 周期性结构 1. 正格矢与倒格矢 晶体的第一重要特征是原子(离子、分子)的周期性排列 ------可用周期性点阵表示 点阵中任一格点的位置由正格矢决定: 332211→ →→→++=a l a l a l R l l 1, l 2, l 3是整数,a 1, a 2, a 3为点阵的基矢(或基平移)。 元胞:点阵的最小重复单元 1.由a 1, a 2, a 3组成的平行六面体被称为初基元胞。 2.每个元胞中平均只包含一个格点。 3.元胞和基矢的选择并非唯一。 元胞的体积:)(321→ → → ??=Ωa a a 魏格纳-赛茨元胞(W-S 元胞) 它是由一个格点与最近邻格点(有时也包括次近邻格点)的连线中垂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其中只包含一个结点。 它能更明显地反映点阵的对称性。 它具有所属点阵点群的全部对称性(旋转、反射、反演操作)。

倒格矢 由于元激发的状态都是由波矢来描述的----引入波矢空间及响应的点阵,即倒点阵。 倒点阵的基矢是由晶格点阵的基矢定义的: )3,2,1,((0 )(22=?? ?≠===?→ → j i j i j i b a ij i i ) π πδ 可求出: ) (2)(2) (2213132321→→→→→→→ →→ ?Ω =?Ω =?Ω=a a b a a b a a b πππ 在倒点阵中任一格点的位置矢: → →→→++=332211b n b n b n K n (n i 为整数) 称为倒格矢。 元胞的体积: )(321* → → → ??=Ωb b b 布里渊区: 相应的W-S 元胞作为倒点阵的元胞:在此多面体边界上的任意一点可由另一点加上一个倒格矢的平移达到。 当它的中心为原点时,W-S 元胞所包含的区域称为第一布里渊区,用BZ 表示,又称简约区 倒点阵与正点阵的关系 m l n R K i i i l n πππ22) 2(*3 ==?=ΩΩ∑→ → m 为整数 BZ 具有晶格点阵点群的全部对称性。

固体理论习题

固体理论习题 1. 通过群伦中不等价不可约表示的矩阵元的正交性定理 * ()()()()i j ij R j g D R D R n αγβδαβγδ δδδ=∑ 证明: ' exp[(')]n n k k R i k k R N δ→→→→→ --?=∑ 2. 通过群伦中特征标正交定理 → =?→ → ∑n R nn n j i n i h g R X R X ' ') ()()()(* δ 证明'.')](exp[nn Z B k n n N R R k i δ=-?-∑∈→ → → → 3. 设)(→ r f 为正点阵的周期函数,证明当→k 不等于倒格矢→ K 时 0)(3=→ →?? r d e r f r k i 4. 试用平面波展开,论证Bloch 函数 ),(),(→ →→→→+=r K k r k n n ψψ 其中→ k 为简约波矢,→ K 为倒格矢,n 为带指标。 5. 证明:3 * )2(π=ΩΩ 其中Ω为原胞体积; )(* → → → ??=Ωk j i b b b ,i ,j ,k 循环。 6. 带电粒子在与磁场作用方向z B 垂直的xy 平面中的运动是否具有时间反演不变性。(例如设t=0时刻的初始速度是沿x 方向的:x v v 00=) 7. Determine the density of states g(E)dE , the Fermi energy E F ,and the mean energy

)0(=t E for: (i)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 (ii)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 (iii) One-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设一维紧束缚电子的色散关系近似为 )//(cos 10a k a ka E E E ππ≤≤-+=, 试论证其态密度为 2/12021])([21 )(---= E E E E G π 8. 设简立方晶格中三维紧密舒服能带的色散关心可以近似为: )c o s c o s (c o s )(10a k a k a k E E k E z y x ++-=- 讨论van Hove 奇点在Brillouin 区的出现位置及其相应的解析性质,并验证Morse 制约关系。 9. 在某正交化平面波的讨论中,设心态函数可用1s 态近似 r s j j e r u r u k λπλφ-→ →→=≡≡2/131)/()()()( 试计算“正交化系数”)(→ k j μ: r d e r u k k k r k i s j j 31)(1)()(→ →?→ → →→?Ω = =φμ 10. 试计算 x d x e x k i 3 ? → ?→ → (提示 x x k i 3 ? → → ?=x d x e e x x k i 30 lim ? → -?→→ → →?ηη)

(整理)作物栽培技术.

作物栽培技术 绪论 一.作物的概念与分类 作物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一般指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所栽培利用的一切植物,均为作物。可分为农作物、园艺作物和林木类。 狭义则指粮、棉、油、麻、茶、糖、烟和饲料,又称大田作物。 (一)按用途和植物学特征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1粮食作物2经济作物3绿肥与饲料作物 (二)按照作物生理及形态特性可分为: 1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 2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和中性作物 3C3作物和C4作物 二、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与研究内容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群体的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明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体系理论及其措施的一门科学。 三、作物的起源与进化 1、作物起源(八大中心) a中国中心(中部和西部山区以及附近低地)b印度中心c 中亚细亚中心d 近东中心e 地中海中心f埃塞俄比亚中心g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中心h南美中心 2作物的演变与进化 a 生态条件的变化(地理气候) b 自然突变 c 杂交(自然人为) 第一章作物器官建成 作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第一节禾本科作物器官建成 一、禾本科作物种子形态与结构 农作物的种子是由受精胚珠发育而成。农作物的器官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种子的正常出苗是农作物个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一)禾本科作物种子形态结构 禾本科的种子是单子叶有胚乳种子。 1、水稻种子的构造 水稻谷粒由谷壳和糙米两部分构成。 谷壳包括外稃和内稃 糙米包括果皮、种皮、胚乳和胚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 盾片) 2、小麦种子构造 小麦种子由皮层、胚乳、胚(胚根、胚轴和胚芽、外胚叶和盾片)(二)禾本科种子萌发与出苗的条件 1、水分2温度3氧气4、土壤 二、禾本科作物根系建成 1、根是作物是地下器官(吸收、分泌、固定、支持、合成等功能)。

《Linux 操作系统》课程介绍

0《Linux操作系统》 一、课程定位 《操作系统》在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是核心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linux操作系统应用的能力。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重在操作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结构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1、课程的作用 《Linux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linux是一个功能强大而且十分灵活的操作系统,安全行、稳定性好,很少受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LINUX操作系统的认识,并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初步能力,是从事各种网络管理、维护及设计的基础。并为后续课程学习、顶岗实习实施、就业等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2、课程任务和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理论学时12,实验学时28。其任务是讲授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包括文本界面的常用Shell命令、图形界面的多种实用程序以及Linux提供的多种Internet服务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Linux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 本课程的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对单一网络环境(WIN)的拓展,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应该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的使用、图形界面的多种实用程序的使用、多种Internet服务功能的配置。

(二)能力目标: 1.表达能力:熟练使用LINUX常用软件(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2.服务器架设能力:熟练使用LINUX,应用LINUX构建网络服务应用。 3.故障处理能力:能够利用学过的LINUX知识,处理日常LINUX系统运行中遇到的故障并排除故障。 4.综合能力: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能够熟练使用LINUX,并能在LINUX进行文件编译,可以使用LINUX上常用软件。 (三)情感目标: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设置 1、课程内容设置理念 (1)以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职业需求为导向。 (2)以应用Linux系统构建网络服务器,进行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为重点。 (3)依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 2、教学单元设计:七章14个实验

作物栽培学总论

作物栽培学总论(专科)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是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一门应用科学。简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主产理论和技术 *2.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 3.食物安全:是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 4.农业自然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如光、热、土地、生物等*5.作物生长模拟 : 是通过对作物生育和产量的实验数据加以理论概括和数据抽象,找出作 物生育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给定的环境下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借以指导实际生产。 二、填空: *1.栽培作物包括(作物)(环境)(措施)三个环节。 *2全国种植业委员会将我国种植业划分为( 10 )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3.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分为(喜温作物)作物和(耐寒作物)作物 *4.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 中性和(定日照)作物。 *5.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将作物分为(四)大部分,(九)大类别。

三、简述题 ***1.简述作物栽培的特点 1)复杂性 多种多样的作物都是有机体,而且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特征特性。每种作物又有不少的品种,每个品种也有不同的特征特性。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和生物条件)不同、栽培措施不同也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等等 (2)季节性 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天时和农时不可违背,违背了天时农时,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可能影响到全年的生产,有时甚至将间接地影响下一年或下一季的生产。 (3)地区性 作物生产又具有严格的地区性。从大处说,不同的地区适于栽培不同的作物;从小处说,即使在同一地点(县、乡、村)的不同地块(阳坡、阴坡、高燥、平缓、低洼地等等)所种植的作物也不应当强求一律。 (4)变动性 随着人们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新作物新品种的引种和创新,以及随着新技术新措施的引进,栽培作物的方法措施等也要不断变化,不可墨守陈规。 **2.简述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 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较好。 (2)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强烈,而西北部地区气候大陆性极强,水条件差异很大。 (3)我国的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对土地利用和作物生产一般是弊多利少。 **3。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 ①生活条件需得到满足。 ②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 ③被引种作物对引种地的环境有逐步适应的过程,它能够不断地改变本身的某些习性,与新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相适应 ***4。作物栽培法有几种?分别解释。 (1)生物观察法

《操作系统》课程学习笔记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 第1章概述 本章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它的设计目标是使用户方便地使用计算机系统和使得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 计算机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与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操作系统的功能也日趋完善,根据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操作系统可分成几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无须人工干预。批处理多道系统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缩短作业执行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分时操作系统支持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系统,为用户在测试、修改和控制程序执行方面提供了灵活性。 实时操作系统是实现实时控制的系统,它由外部信号触发而工作,并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处理,且给出反馈信号。实时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极高,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个人计算机系统都是使用微行计算机。比起大型机来,微行机既小又便宜。但是,个人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功能相对有限。为了满足较大规模的应用,可把若干台个人计算机系统构成计算机网络。根据计算机网络的结构、通信方式和资源管理方法,分别配置网络操作系统或分布式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重点内容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一种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的系统软件。 (二)操作系统的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多机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其中前三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四)操作系统的功能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并调度这些资源的使用。具体来说,其主要功能有: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考情分析 1.1 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系统定义:是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2、计算机系统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3、硬件系统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各种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的贡献: (1)提出用二进制表示数; (2)提出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