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心理学习题集

基础心理学习题集

基础心理学习题集
基础心理学习题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单项选择题

3、心理过程包括()

A、能力、气质和性格

B、认识、情感和意志

C、知、情、意和能力

D、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动机

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冯特和铁钦纳

B、杜威和安吉尔

C、罗杰斯和马斯洛

D、威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20、神经系统是由()

A、神经元、脊髓和脑

B、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C、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

D、外周神经系统、脑干、间脑、小脑和瑞脑

40、对于一般人来说,他的()

A、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是对称的

B、左半球的功能优于右半球

C、左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右半球言语占优势

D、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48、条件反射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出现的强烈刺激,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条件反射的这种抑制叫()

A、突然抑制

B、额外抑制

C、外抑制

D、超限抑制

49、不再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产生的条件反射的抑制叫()

A、外抑制

B、超限抑制

C、分化抑制

D、消退抑制

60、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A、感觉时应

B、感觉后像

C、感觉对比

D、联觉62、对光适应是在强光作用下()

A、视觉感觉阙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B、视觉感受性迅速提高的过程

C、视觉的感觉阙限迅速降低的过程

D、视觉的差别阙限迅速降低的过程

81、听觉的感受器是()

A、前庭器官

B、听神经

C、科蒂氏器官

D、三个半规管和耳石

84、声音强度太大或声音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叫()

A、听觉适应

B、声音掩蔽

C、听觉疲劳

D、听力丧失

85、心理的噪音是指()

A、由不同频率的声波组成的无周期性的声音

B、人耳的非适宜刺激

C、比1000Hz低,比4000Hz高的声音

D、人们不愿意听的,对人的工作、学习和情感造成的消极影响的声音

97、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人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

A、完整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98、一副图画,把白色当作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个花瓶,把黑色当做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两个对着的人脸,这说明知觉具有()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00、一块煤在太阳光下,比一块是会在黑暗的屋李投射出来的光的绝度轻度要大很多,但看起来煤还是黑的,石灰还是白的。这说明知觉具有()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01、“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说的是知觉具有()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07、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

A、错觉就必然会产生

B、若不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也无法消除错觉

C、若知道了错觉产生的原因,就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消除错觉

D、有些错觉能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消除,有些则不能

111、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把记忆分为()

A、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B、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C、情绪记忆和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和语音记忆

131、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是()

A、系列位置效应

B、正迁移

C、负迁移

D、技能学习

135、一大一小但一样重的两个木盒,掂起来总觉得小的重,这是由于()的作用

A、迁移

B、定势

C、原型启发

D、动力定型

138、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

A、默读语言

B、外部语言

C、内部语言

D、背诵言语

141、布洛卡中枢收到损伤将会发生()

A、表达性失语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失写症

142、患者发音器正常但说话困难,说不出连贯的话语,这种失语症叫()

A、接受性失语症

B、表达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失写症

143、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会造成()

A、表达性失语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失写症

144、患者听觉器官正常,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语音,对自此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是因为()中枢受到损伤造成的

A、布洛卡

B、威尔尼克

C、书写性言语

D、视觉性言语

145、视觉性言语中枢受到损伤的病人()

A、不能写字、画画了

B、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了

C、说话发生了困难

D、理解字词的含义发生了困难

153、梦境出现在睡眠的()阶段

A、初期

B、中期

C、晚期

D、快速眼动

164、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动摇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起伏

174、按照动机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B、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C、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D、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181、“衣食足而知荣辱”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即人的需要具有()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185、情绪和情感是以()为其反映形式的

A、形象

B、概念

C、内心体验或感受

D、外在表现

189、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性

A、相互关联

B、不可调和

C、两极对立

D、物极必反

202、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是()

A、双趋势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209、能力是()

A、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B、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C、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以思维力为其支柱和核心的

210、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

A、意志

B、情感

C、能力

D、智力

215、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较少以来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取决于个人禀赋的能力叫()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液体能力

D、晶体能力

229、粘液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是()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238、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是性格()

A、的分类标准

B、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

C、结构的组成部分

D、社会属性的体现

239、性格的动态结构指的是()来考察性格

A、从性格的组成部分

B、从性格解构的几个方面的联系上,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

C、从构成性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上

D、从人格结构的动力方面

多项选择题

247、人的心理是()

A、脑的机能

B、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

D、一种主观的现象

251、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

A、事物的形象

B、概念

C、体验

D、欲望和要求

252、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心理支配人的行为

B、人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C、心理就是行为

D、行为就是心理

259、精神分析学派认为()

A、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B、人的心理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C、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发展平衡就是健全的人格

D、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发展不平衡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261、人本主义心理学()

A、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B、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C、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D、认为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来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262、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特点包括()A、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研究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B、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识活动

C、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D、从实用主义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268、神经系统是由()

A、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B、脊髓和脑

C、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D、周围神经系统、脊髓和脑

281、对于一般人来说,他的左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

A、音乐和美术能力

B、形成概念

C、情绪的表达和识别

D、进行逻辑推理

282、对于一般人来说,他的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

A、形成概念

B、音乐和美术活动

C、形成逻辑推理

D、情绪的表达和识别

285、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条件反射的是()

A、吃东西流口水

B、强光照射下瞳孔收缩

C、看见酸梅就流口水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86、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马戏团里驯兽元给大狗熊一个皮球它就往球筐里投

B、强光照射下瞳孔收缩

C、看见酸梅就流口水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92、超限抑制或叫保护性抑制是在()的条件下产生的A、神经系统经历了长时间的工作

B、突然出现了额外的收益

C、受到了非常强烈刺激作用

D、不再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

298、感觉阙限是一个范围,()

A、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下限

B、能够引起中等强度感觉的刺激强度叫适宜刺激

C、能够忍受的刺激的最大强度叫上限

D、下限和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

300、属于感觉适应的现象有()

A、如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形状

C、从亮出到暗处,开始看不到东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

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301、对暗时应是在黑暗环境中()的过程

A、感觉阙限不断提高

B、感觉阙限不断降低

C、感受性不断提高

D、感受性不断降低

304、下列选项中属于感觉后像的现象有()

A、如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形状

C、从亮出到暗处,开始看不到东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

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307、下列选项中属于感觉对比的现象有()

A、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

B、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C、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

D、一样亮的灰分别放在白背景和黑背景上看起来明度不一样了

308、下列选项中属于联觉的现象有()

A、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

B、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扥光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C、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

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317、如果听觉疲劳不断积累,长期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

A、听觉疲劳

B、听力降低

C、职业性耳聋

D、永久性听力丧失

323、痛觉()ABCD

A、难于适应

B、感受性和一个人对痛的认识有关

C、感受性和一个人的意志特点有关

D、感受性和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有关

324、个体在痛觉感受性上的差异和一个人()有关系

A、对疼痛的认识和态度

B、的性格特点

C、的意志力

D、的胖瘦

325、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38、下列属于似动现象的选项有()

A、手表上分针的运动

B、活动的电影画面

C、行驶的火车

D、霓虹灯的动感变化

339、错觉的性质包括()

A、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B、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原因,就可以克服错觉

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就可以克服错觉

D、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344、按照记忆的内容,记忆的种类包括()

A、形象记忆和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D、程序记忆

350、遗忘的原因主要有()

A、系列位置的效应

B、记忆痕迹的自然衰退

C、干扰的作用

D、记忆材料的类似

352、思维的特点有()

A、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B、通过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念

C、人们借助于概念又可以认识那些还没有认知的事物

D、因为有了思维使人的认识具有子超脱现实的性质

356、按照思维的形态可把思维分作为()等几种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创造性思维

358、沿着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叫做()

A、辐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求同思维

D、求异思维

362、下面选项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A、迁移的作用

B、定势的作用

C、原型启发的作用

D、有无错觉的参与

363、下列选项中属于迁移作用的例子有()

A、学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

B、会骑自行车的人刚骑三轮车时不如不会骑自行车的人顺利

C、学了普通心理学在学其他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会觉得容易

D、鲁班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

365、下列选项中属于定势作用的有()A、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它读成B;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 B、老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很好,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

C、因为一个人与我的朋友长得像我把这个人当成了我的朋友

D、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我早晨带着伞去上班

366、言语的特点包括()

A、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B、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C、言语是一种社会现象

D、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

369、由言语中枢受到损伤造成的失语症有()

A、表达性失语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失写症

376、幻想的特点是()

A、其内容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

B、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

C、其内容指向于未来

D、科学幻想和理想都是积极的幻想

379、在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里()

A、能觉察到外界刺激

B、出现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

C、眼球开始上下左右快速移动

D、梦境开始出现

380、梦的特点包括()

A、梦境的不连续性

B、梦境的不协调性

C、认知的不确定性

D、认知的完整性

381、梦剥夺实验证明,()

A、做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B、做梦并不妨碍身体健康

C、人人睡觉都做梦

D、一夜不只做一次梦

388、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

A、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室非常熟练的

B、活动不能在同一感觉道内完成

C、活动不能用同一种心里操作来完成

D、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393、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

A、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

B、不同的行为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

C、激发某种行为的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D、在支配人行为的动机里,有起主导作用的,也有起辅助作用的

398、低层次的需要的特点是()

A、无论从种族的演化或个体的成长来说,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

B、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

C、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D、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401、情绪和情感()

A、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题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B、是主体以一种主观感受的形式进行反映的

C、有其外部表现形式

D、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

406、情绪和情感具有()的功能

A、适应

B、动机

C、组织

D、信号

413、应付应激的办法有很多种,例如,可以()

A、重新评价应激源以调整自己的情绪

B、采取饮酒、听音乐或从事体育活动等行为以减小压力

C、调动社会资源,包括寻求亲友的安慰和帮助

D、在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是采取回避的策略

415、意志过程的主要特点包括()

A、意志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心理条件

B、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行动目的的过程

C、意志是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过程

D、意志是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421、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为()A、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决定了掌握知识技能所能达到的水平

B、能力决定了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和巩固的程度

C、知识和技能水平高的人能力强,知识和机能水平低的人能力差

D、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

423、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差异上

A、能力发展水平

B、能力类型

C、能力发展早晚

D、遗传、后天教育影响的程度

424、造成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早期是遗传的结果,大器晚成与遗传没有关系,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B、早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

C、早期的生活道路比较坎坷

D、成果的创造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428、影响能力发展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遗传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它对能力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环境的影响

B、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环境则决定了能力发展得具体程度

C、遗传潜势好的不需要环境的帮助,遗传潜势差的才需要环境的帮助

D、遗传潜势好的不需要环境的帮助,遗传潜势差的环境对他的影响会小

435、气质的特性表现在()上

A、感受性和耐受性

B、反应的敏捷性和可塑性

C、情绪的兴奋性

D、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438、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神经过程特点和气质特性关系的选项有()

A、感受性和耐受性视神经过程强度的外在表现

B、反应的敏捷性和行为的可塑性视神经过程是灵活性的外在表现

C、情绪的兴奋性是神经过程平衡性的表现

D、指向性是由神经过程的强度决定的445、气质类型影响()A、工作的效率

B、成就的高低

C、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

D、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446、性格()

A、容易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

B、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C、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D、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核心

450、性格的意志特征可以从意志品质的()上来考察

A、自觉性和自制性

B、现实性和精确性

C、果断性和坚韧性

D、独立性和依存性

456、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自我()

A、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

B、遵循现实性的原则

C、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D、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单项选择题

5、社会行为是人对()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因素

B、现实生活

C、周围环境

D、即时情境

10、E.P.霍兰德(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阶段

A、哲学思维、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B、哲学思维、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维

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维

18、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心理咨询师应该()

A、不用干预

B、进行一定的引导

C、进行干预

D、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22、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

B、要取得成功,访谈者必须创造相互信任

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

C、访谈法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D、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

29、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F.奥尔波特

B、勒温

C、特里普力特

D、麦独孤

30、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下列说法种错误的是()

A、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不存在所谓的“生态学效度”问题

B、实验室试验的结果不能任意地推广到现实情境中

C、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一定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

D、20实际70年代出现“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原因,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的解释力较弱

31、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班杜拉

C、勒温

D、奥尔波特

33、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

A、霍曼斯

B、布劳

C、埃莫森

D、蒂博特

34、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生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B、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C、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D、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

36、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

A、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B、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本身

C、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

D、个体在应对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

39、“集体潜意识”概念是()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

B、霍妮

C、沙利文

D、荣格

40、霍妮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由()决定的

A、文化因素

B、环境

C、遗传因素

D、力比多

41、沙利文认为()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A、环境因素

B、人际关系

C、认知能力

D、情感

46、社会的载体不包括()

A、家庭

B、大学

C、杂志

D、观念

52、角色承担着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是()

A、角色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54、一位中年男子在工作单位是领导、管理者的角色,而在家中又是听从、服从父母的孝顺儿子的角色,他觉得自己转换困难,那么他面临的是()

A、角色间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内冲突

D、角色失败

56、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里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

58、詹姆士(189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是()

A、自尊=成功/自信

B、自尊=成功/抱负

C、自尊=自信/抱负

D、自尊=抱负/成功

61、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为基础的

A、人际沟通

B、情景判断

C、社会知觉

D、人际知觉

71、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性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

A、特质印象

B、印象形成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73、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总体印象

D、刻板印象

76、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总体印象

D、客观印象

82、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

A、印象定位

B、角色期待

C、基本规范

D、评价标准

84、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旺旺会成人自己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是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

A、隐藏自我

B、自我抬高

C、形象塑造

D、自我暴露

87、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这样的单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

A、成败归因

B、稳定归因

C、综合归因

D、不可控归因

96、海德(1958)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原则

A、不变形

B、易变性

C、协变性

D、特异性

99、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那么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B、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

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

D、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102、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策略

A、隐藏自我

B、自我抬高

C、自我防卫

D、自我暴露

103、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而把他人的成败内归因,这种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叫()归因偏差

A、空间性

B、情境性

C、特异性

D、动机性

107、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是()

A、U型曲线

B、倒U型曲线

C、线性关系

D、指数曲线

112、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这的亲和倾向()

A、很难预测

B、较低

C、较稳定

D、较高

120、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及行为受阻碍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都是()

A、动机受阻

B、焦虑

C、需要

D、挫折

121、挫折一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的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很复杂

123、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成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

A、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助人行为

B、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C、他人在场,会激励助人者

D、他人在场,使助人者体会到社会赞许,增进助人行为

134、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最积极带来利益的态度,这是态度的()功能

A、工具性

B、自我防御

C、认知

D、价值表现

137、态度的内化是指()

A、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且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B、个体采纳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是自己与他人一致

C、个体按社会期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出与他人一致

D、个体以理智与情感,即认知和情感成分为基础习得一定的态度

144、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

A、诱因的强度

B、回避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

D、趋向动机

148、正式沟通网络形式不包括()

A、全通道式

B、圆周式

C、轮式

D、集束式

149、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地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是()

A、目光

B、面部表情

C、姿势

D、空间距离

156、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由沟通者自己的主管感受和()来引导

A、情绪

B、认知

C、评价

D、想象

161、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是指()

A、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

B、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得等于失

C、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D、在交往过程中,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

163、主动支配式的人际关系取向是()

A、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B、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C、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D、表现出对他人喜爱、友善、同情和亲密167、根据“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

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冲突关系

D、互助关系

171、美国学者舒茨认为,()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景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就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严重问题

A、人际需要

B、对自尊的需要

C、社会赞同的需要

D、成就的需要

182、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但交往频率域喜欢程度的关系呈()

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186、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时,影响最大

A、1-3人

B、3-4人

C、4-6人

D、10人以上

192、“优势反应强化说”认为,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会提高,因此()反应易于表现

A、优势

B、弱势

C、复杂

D、简单

195、塔尔德在“模仿律”中指出,“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这被称为()

A、结果律

B、几何级数律

C、下降律

D、先内后外律

199、通过语言、标枪、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这种现象叫()

A、优势反应

B、模仿

C、社会感染

D、暗示

209、在斯坦伯格(R.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

A、迷恋爱

B、愚蠢爱

C、浪漫爱

D、空洞爱

210、关于爱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幼儿也有爱情体验

B、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

C、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D、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多项选择题

217、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

A、个体的习得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群体的决策行为

D、本能行为

2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它们包括()A、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

B、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C、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和预测行为

D、从注意经验描述到注意假设检验

225、属于精神分析论的概念包括()

A、生本能与死本能

B、本我、自我与超我

C、潜意识、前意识与意识

D、联想、强化与模仿

235、关于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B、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

C、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

D、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244、自我的结构包括()

A、物质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246、关于身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自我认同

B、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

C、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

D、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是易变的

248、自尊需要包括()

A、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B、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C、对奢侈生活的渴望

D、对美满家庭的渴望

252、社会知觉包括()

A、行为原因

B、人际知觉

C、自我知觉

D、环境知觉

260、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

A、加法模式

B、加权平衡模式

C、平均模式

D、中心品质模式

263、影响归因的因素包括()

A、社会视角

B、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C、观察位置

D、时间因素

265、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是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

A、规律性信息

B、特异性信息

C、共同性信息

D、一致性信息

272、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C、正确的价值观

D、社会化是否顺利进行

278、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通性的道德规范包括()

A、交互性规范

B、社会责任规范

C、伦理规范

D、正当行为规范

28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

B、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

C、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

D、内疚感越强,个体心理越健康

28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态度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B、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

C、个体赋予态度对象的主管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对象的客观价值

D、价值观不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2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

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

C、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接受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

D、自尊水平高、自信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294、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典型形式包括()

A、单线式

B、集束式

C、流言式

D、偶然式

298、关于沟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

B、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其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

C、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

D、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

302、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

A、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B、包容性原则

C、相互性原则

D、平等性原则

309、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的含义包括()A、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之间如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B、当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个体与他人之间是合作关系

C、当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个体与他人之间是竞争关系

D、当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个体与他人之间是竞争关系

314、社会促进的效应包括()

A、结伴效应

B、观众效应

C、情感效应

D、光环效应

319、社会感染包括()

A、群众性的感染

B、个体间的感染

C、大众传媒的感染

D、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324、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结婚年龄较低的夫妻容易离婚

B、短时相识就结婚的夫妻,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容易离异

C、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

D、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

328、家庭结构的要素有()

A、夫妻数量

B、经济收入

C、代际层次

D、家庭成员的数量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3狭义理解心理发展是指()

A心理的种系发展B心理的种族发展C群体的心理发展D个体的心理发展

5下列不属于心理发展观规律性的是()A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B心理发展共性和个性统一

C心理发展的整体性D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6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人群中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

B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C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

21“最近发展区”是指()

A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B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C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儿童借助承认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D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23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

A心理机能已经发展成熟的时候B学习条件都已经具备的时候

C心理机能开始成成之前D心理机能正在开始成成又尚未发展成熟之时

2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A先天的成熟B后天的经验C动作D吸吮

26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叫做()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

27主体的图是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叫()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

32埃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36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主动

感,克服内疚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40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形成角色统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48人类婴儿的关键期表现在()

A感受稀土范围内B运动系统C感知活动水平D神经系统

60皮亚杰身为婴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

A声音B味道C动作D哭泣

61活动性气质儿童表现为()

A缺乏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B长以愤怒后者悲伤为主导情绪

C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接触和交流D积极探索环境,偏爱运动型游戏

67婴儿分离焦虑经历的阶段性变化是()A自发性哭、应答性哭、主动操作性哭

B悲伤求助、愤怒抗议、尝受失望、情感冷漠、无能为力之下超脱焦虑困扰,企图适应新环境

C盲目寻人帮助,无选择的寻人帮助,寻求可靠近的陌生人帮助

D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情感联结

68安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等类型

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B容易型依恋、困难型依恋、迟缓型依恋

C初级依恋、次级依恋、;高级依恋

D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情感联接

71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A将自己作为活动主体来认识B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

C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D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73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

A互动游戏B实物游戏C象征性游戏D规则游戏80自我中心现象表现为()

A有关注个人的需求而不考虑他人的需要

B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C善于银银其他小朋友关注自己,并能影响他人

D具有物主意识,缺乏与他人分享意识

85第一逆反期一般发生在()

A1-2岁B2-3岁C3-4岁D4-5岁

90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游戏B学习C劳动D运动

93童年期儿童思维的本质特征是()

A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B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C思维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D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期在小学中年级

104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中包括()A自我评价的内容主要是身体外表

B父母和同学对儿童搞自我评价其最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

C自我评价与儿童情绪上午密切的联系D自我评价主要来源于学习成绩

106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氛围()A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普世道德阶段

B无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社会道德阶段

C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D自律道德阶段、普世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114父母对儿童控制的三种阶段模式依此是()

A共同控制、父母控制、儿童控制B父母控制、儿童通知;共同控制

C儿童控制、父母控制、共同控制D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

117人的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时在()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

121拉森通过对青春期儿童情绪状态研究,发现()

A青春期早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

消极情绪较多

B青春期后期,情绪的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较大

C青春期后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

D青春期早期,情绪的稳定性增加,起伏变化逐渐趋缓

125逆反期的出现是()

A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B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异常现象

C由早期挫折造成的D人格异常的一种表现

127指出下列不属于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的重要内容()

A父母要正确面对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必经的客观现象

B父母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需求C逆反期是少年儿童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D父母一艘认识少年期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133帕瑞把青年期思维发展划分为()A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B二元论阶段、约定性阶段、相对性阶段C相对性阶段、二元论阶段、约定性阶段D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二元论阶段138社会给与青年暂缓旅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如大学学习期间)。这个时期可以称()

A同一性确立期B心理代偿期C危机处理期D延缓偿付期

140()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

A自我提升B自我贬抑C自我接纳D自我排斥

144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不包括()

A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B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

C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的成熟水平D身体的成熟水平

147在发展心理学中更年期是指()

A中年期更年期出现的危机与青春发育期相同B个体在老年期出现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C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度的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D男性更年期的出现时间早于女性更年期151自我发展的公平水平特点包括()A善于放弃那些不能实现的目标,而进行新的选择

B能将社会的、外在于己的规则内化为个体自己的规则

C如果违反了社会规则,就会产生自责感D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次

160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成熟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体因素B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C个体经历、社会环境非规范事件D生活事件、人格、社会环境

161()是老年期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A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B人格出现偏差

C情感脆弱D人际交往机能降低

(二)多项选择题

167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

A心理发展的整体性B心理发展的社会性C心理发展的活动性D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70活动内化是一种特殊的转火过程,内化过程表现为()

A概括化B言语化C简约化D超越化

172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

A遗传和环境的作用B心理发展过程中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

C心理发展内在动力和仔仔动力的关系D心理发展中的“关键期”问题

179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

A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B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

C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D社会文化对心理发展有决定作用

180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包括()

A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B 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C片面地强调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D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183夏磊阶段中属于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有()

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感知动作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90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A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B以个体智力的发展成熟为前提

C以心理发展的快速期为前提条件D要以一定的心理机能发展为条件

192维果茨基提出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关系的几个重要问题是()

A“最近发展区”思想B教学应当在发展的前面

C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D模仿是重要的学习来源

194儿童早期是对个体长期发展影响最深远的阶段。这种观点包括()

A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对毕生心理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B儿童早期是独特的发展时期C儿童早期的发展变化既迅速又显著

D个体发展的早期对负面影响最为敏感202独立行走的意义包括()

A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B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C增加了与周围人的脚腕机会

D促使躯体的生理成熟

203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A由无条件反射向条件反射发展的反射原则

B由上到下发展的投喂原则

C由内向外发展的近远原则D由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

210根据语言的结构和技能,婴儿的言语发展分为()

A语音的发展B语义的发展C语法的发展D语用的发展

214成人和婴儿言语交流的必要规则和语用技能有()A言语交流的内容要贴近婴儿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B采取适合于婴儿说话的语用技巧C运用互动方式和促进言语发展策略

D不断地叫孩子的名字,并提升语调

221婴儿的依恋类型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A安全性依恋B焦虑型依恋C活动型依恋D回避型依恋

224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在于()A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B 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C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D是幼儿时间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233幼儿期个性初步形成的特点包括()A表现出最初的性格特征B显示出明显的气质特点

C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特点D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倾向

234培养高自尊儿童,父母在骄阳中的不宜事项包括()

A关爱且过多保护B严格要求、要求明确、不采取强制性管教

C要求严格,主义强直性管教D关爱、接纳、民主,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245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有()A家庭教育B认知和策略C榜样的作用D自我中心现象

250、实施亲社会行为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

A、具有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

B、一定的道德动机发展水平

C、掌握必要的主任的知识和技能

D、具备必要的体能

253、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包括()A、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B、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C、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D、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260、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表现包括()

A、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满足感和成就感

B、不由自主地强迫性网络游戏

C、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严重身心不良反应

D、陷入网络游戏的虚拟快感与强化上网欲望的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263、青年期的一般特征有()

A、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的水平

B、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C、生活空间扩大

D、开始恋爱、结婚

269、小此木启吾把持久的、病态的同一性危机归纳为同一性症候群的特征,它们是()

A、同一性意识过剩

B、勤奋感崩溃

C、处于回避自我选择和自我决断的麻痹状态

D、时间意识障碍

270、道德认知发展的六个阶段中包括()

A、服从和惩罚取向

B、功利取向

C、好孩子取向

D、好公民取向

271、自我发展达到整合水平的人,其特点包括()

A、能正视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积极地调和、解决这些冲突

B、善于放弃那些不能实现的目标,而进行新的选择

C、倾向于把负责的事情简单区分为对立的两极

D、认识到既要充分尊重个人的独立性,也要看到人们之间的朴素依赖性

280、老年人的人格特征的变化包括()

A、不安全感增加

B、老年孤独感

C、适应性差

D、容易回忆往事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0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基本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意识与潜意识同样的重要 B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C潜意识在心理异常中具有重要意义 C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1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 B 力比多的驱动

C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D 潜意识的结构

17巴甫洛夫通过(),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A现象描述结果 B精神病学结果 C实验研究结果 D心理研究结果

22下列表述中符合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的是()

A“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阻

B“人格结构”和“行为过程”的不平等

C“心理动力学”特征发展受阻

D“情绪”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偏离

23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A存在于责任的冲突 B存在与潜能的冲突C潜能力本能的矛盾 D本能与社会的冲突28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

A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B 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

C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的 D 心里不确定性的函数

30在判断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时,按照“社会适应标准”的要求,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够()

A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B根据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事

C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 D与自我要求一致

33“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不含()A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 B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C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 D“自我认知”与“自我实现”的统一性的丧失

42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

A能够进行自我校正 B感知综合障碍 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D感觉功能障碍

46区分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的依据是()A幻觉体验的形式 B幻觉体验的来源 C 产生幻觉的器官 D产生幻觉的原因

55意识清楚时出现的谈话内容缺乏逻辑性,

可能是()

A思维松弛 B思维不连贯 C思维中断D破裂性思维

57“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

A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自罪妄想 C病理性象征思维 D内心被揭穿感

61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这种症状可能是()

A破裂性思维 B强迫观念 C强制性思维 D超价观念

63关于“超价观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B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C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D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68如果出现注意范围缩小、主动注意减弱,这可能是()

A注意减弱 B自知力不完整 C注意狭窄 D内心被披露感

71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它的主要特点是()

A远记忆力丧失 B近记忆力丧失 C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D远记忆力减退主要见于脑功能性障碍

75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不包括()

A感知觉、注意力 B记忆力、理解力 C 分析综合能力 D计算能力、判断力

7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知力完整”涵义的是()

A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病态认识和判断的能力

B不能主动地叙述自己的病情和接受治疗

C可以随病情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D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应

81弗洛伊德认为,道德性焦虑中的危险来自于()

A超我 B冲动 C自我 D现实

87关于情绪迟钝特征性症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常情感反应量减少 B患者的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受损

C见于焦虑症患者 D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96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组器质性障碍症猴群 B患病器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

C患者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极其脱离现实D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分离

101关于“心境障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 B是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

C常伴有意识减退 D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

105心理冲突的变形是()

A道德性的 B精神病性的 C现实性的

D精神症性的

106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的精神障碍称为()A感情障碍 B急性应激障碍 C认知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

111()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的。

A冲动型 B焦虑型 C强迫型 D表演型

112心理生理障碍是与()相关的精神障碍

A社会事件 B心理因素 C生理因素

D饮食习惯

116癔症分离型障碍有成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A意识障碍 B遗忘障碍 C梦游 D情感爆发

117适应障碍是指在遭遇生活事件后,()起病

A2个月到3个月内 B1个月内 C超过6个月 D不超过1年

119通过观察与测验等方法观察心理活动过程及其效率的指标,被称为()

A体验标准 B综合标准 C发展标准

D操作标准

123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种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被称为()

A心理活动强度 B心理活动耐受力 C

心理康复能力 D心理自控力

127个体始终不脱离生存的环境,并随其他顺应性改变的能力,叫()

A环境适应能力 B受暗示性 C周期节奏性 D社会交往能力

132心理活动耐受力强是指在遇到精神刺激时,()

A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B有较快的恢复能力C有较持久的经受力 D有自如的控制能力134“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这对范畴,是用来讨论()的问题的

A个体能力发展 B心理上“有病”与“没病” C心理健康水平 D人格特点

138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A健康常模 B心理状态 C心里相对平衡的过程 D心里绝对平静的过程

140健康心理学()

A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B是试图依照现代医学模式开始探索健康问题的学科

C有清楚界定的内涵与外延 D是一门发展成熟的学科

143一般情况下,躯体疾病患者在住院时不大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是()

A感到自己更独立、自由 B情绪低落

C更多地关心自己身体的感觉和状态 D感到时间过得很慢

147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

A心理不健康状态 B异常心理状态 C

功能性机能失调 D精神过程紊乱

151下了说法中不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界定的是()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B产生内心冲突,并以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C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157精神性压力源是指()

A一组直接障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B一组直接障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

C一组直接障碍和破坏个体生活的事件

D一组直接障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时间和外在的事件

158社会性压力源是指()

A一组直接障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B一组直接障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

C一组直接障碍和破坏个体生活的事件

D一组直接障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时间和外在的事件

164()的心态不会产生压力体验

A无法选择 B无所适从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69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的后效是()A灾难性的 B有延缓作用的 C高强度的 D有积极作用的

175“灾难症候群”是指()

A经历破坏性压力后的心理反应 B经历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

C由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各类疾病 D由强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疾病

176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一般经历以下阶段()

A警觉期—恢复期—康复期 B警觉期—搏斗期—恢复期

C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 D惊吓期—衰竭期—恢复期

178经受破坏性压力的个体,出现逢人就述说自己遭遇的行为,可推断其处在()A初始期 B惊吓期 C恢复期 D康复阶段

183塞利提出的压力适应三阶段又被称为()

A战场疲劳综合征 B一般适应症候群 C 创伤后应激障碍 D灾难综合征

191面对压力,个体能否控制行为的自由是关于()的问题

A行为的自我控制 B认知的控制 C环境的控制 D对他人的控制

196良好的生物调节系统功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引起的()

A认知功能的失调 B躯体化的症状 C

人格结构的变化 D心理冲突强度

198关于滞后型临床症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力初次经由认知系统处理时,形成意义模糊的观念并积存起来

B当类似的事件出现时,积存的观念被激活并还原为其原来的意义

C原先模糊的观念在事件中被明朗化

D明朗化的观念对个体再次发生作用而形成临床症状

(二)多线选择题

200以下陈述中正确的是()

A精神脏癌患者的心理活动并不一定都是异常的

B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必须要接受系统治疗

C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一定都是偏离常态的

D精神障碍患者的心异常须通过心理咨询矫正

203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

A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B变态心理只能使用精神科学进行解释

C变态心理学渐渐融入精神病学

D促进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207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准化区分原则包括()

A内省经验标准 B社会适应标准 C人格的稳定性 D主客观相统一

218下列描述中符合“感知综合障碍”的涵义的是()

A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

B感觉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

C感觉周围的事物像“水中月”、“镜中花”D感觉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象

219思维形式障碍包括()

A强迫观念 B思维插入 C思维鸣响

D思维贫乏

223妄想是()

A一种思维内容障碍,表现为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B一种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的病理性思维

C一种建立在毫无根据的设想的基础上并违背逻辑的思维

D一种表现为用普通概念来表示某些特殊含义的思维

228强迫观念的主要表现是()

A某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在脑海中

B不受意愿支配的思潮涌现在脑海中

C知道没有必要并努力摆脱,但无法摆脱

D内容与周围环境无任何联系且紊乱、多变235德国精神病学家GeBsattel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要我们真正需要的,所以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这是因为()

A焦虑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 B焦虑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

C焦虑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

D焦虑推动着人格的发展

248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A自知力受到破坏 B智能低下 C精神活动不协调 D意识障碍

250根据精神症的定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自知力 B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C痛苦程度基本一致

D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257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定的心理健康的标志包括()

A适应环境 B有幸福感 C追求第一

D受到赞扬

259评估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包括()A心理活动的强度 B心理冲突的类型 C 环境适应的能力 D心理自控的能力

262心理自控能力好的人,往往()

A不过分拘谨 B不过分随便 C情感表达恰如其分 D行为自如、言语通畅

264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

A心理健康的人 B心理不健康的人 C 心理正常的人 D心理异常的人

269躯体疾病患者一般的心理特点主要是()

A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B把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1分,45*1=45分) 1、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学鼻祖的是(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冯特 2、以特定的心理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的研究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教育实验研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处理属于( A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无关变量 D. 常量 4、下列哪个现象与视觉适应现象有关。( D )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知觉到红旗总是红色 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夜晚开车与对面车辆会车时不宜开远光灯。 5、坚信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尊重个体的独特性的心理学流派是( C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格式塔学派 6、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 D )。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 7、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会随刺激时间而发生变化,此现象叫做( D )。 A.感觉后效 B.感觉变化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8、正上课时突然听到某同学的手机铃声响了,对这种刺激的注意属于(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注意分配 9、感受性是( B )。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10、登山运动员的登山服饰,为安全大计在服装颜色设计方面主要需考虑知觉的( B )。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 C )学派。 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认知 12、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成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 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知觉的( A )。 A.大小恒常 B.形状恒常 C.颜色恒常 D.亮度恒常 1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恒定的(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毫无关系 14、暗适应完成后,视觉感受性( B )。 A.无变化 B.提高 C.降低 D.提高和降低 15、已知重量的感觉差别阈限为1/50,某举重运动员已举起150Kg,请问至少增加多少 kg后,该运动员能明显感觉重量增加了。(C)

《心理学》练习题库新及参考答案

《心理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3.个性倾向性 4.观察法 5.实验法 6.反射 7.第一信号系统 8.第二信号系统 9.个性 10.需要 11.动机 12.兴趣 13.注意 14.有意注意 15.有意后注意 16、无意注意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想法D.人的思维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________ A.气质B.性格C.能力D.智力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_ A.兴奋B.反射C.抑制D.操作 4.动力定型不具备哪一种特点________ A.定型化B.自动化C.概括化D.简约化 5.________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兴趣B.理想C.需要D.爱好

6.________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A.社会性需要B.生理性需要C.精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级别的需要是________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8.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_______ A.兴趣B.需要C.爱好D.理想 9.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是_______ A.志趣B.有趣C.乐趣D.无趣 10.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___________ A.心理现象B.心理C.心理过程D.个性倾向性 11.______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 12.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即所谓“举目凝视”属于注意外部表现的______。 A.无关运动的静止B.呼吸运动的变化C.适应性运动D.调节 13.没有事先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无意后注意 14.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注意的______。 A.稳定性B.分配C.转移D.广度 15.______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 1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______的音波。 A.16—20000次/秒(赫兹)B.20—20000次/秒(赫兹) C.15—15000次/秒(赫兹)D.16—16000次/秒(赫兹) 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___。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触觉刺激D.嗅觉适应 18.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_______。 A.幻觉B.联觉C.错觉D.感觉 19.在_______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心理学基础复习试题与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 心理学属于(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B)秒钟。 A. 1 ?2 B. 20 ?40 C. 60 ?70 D. 70 ?80 7.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 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 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 大 B.多C小D.增加 10. 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

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D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________的基础之上。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 A )2、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 B.华生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 C )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 B )4、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 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 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 ________。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 C )5、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 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

派是。 A.结构主义 B.精神分析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 ( B )6、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法D调查法 ( B )10、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

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是。 A.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 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 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 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 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 哪个流派? A、功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结 构主义 D、精神分析 ( C)12、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 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 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 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 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生理心理学 B、行为遗传学 C、 进化心理学 D、认知神经科学 ( A )13、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定稿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汇总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教育心理学》新为终考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 A.桑代克 B.冯特 C.班杜拉 D.华生 2.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C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量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哪种?D A.实验法

B.问卷调查法 C.测验法 D.文件分析法 4.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B A.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采用精密的实验仪器。 B.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C.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将真实的自然环境与实验条件的控制结合。 D.在运用实验法时,在正式实验前,可进行小样本初试,如有不妥,可进一步修改实验设计。 5.以下哪项不属于测验法的优点?B A.施测简便 B.客观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的主观性的影响 C.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 D.所得资料比较真实可靠

6.以下哪种方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A A.个案研究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实验法 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D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C.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D.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8.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B A.自我中心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哪个阶段?A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10.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哪种线索为依据C A.内外 B.内部 C.外部 D.以上都不对

教育心理学课后选择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 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B )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斯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自我中心是哪个阶段的主要成就?(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9、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10、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D) A、语言智能 B、逻辑-数学智能 C、空间智能 D、内省智能 1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

心理学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 A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3.(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4.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

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 D )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8.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C )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9.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 )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10.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汇总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选择题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等多种要素。 A 教学环境 B 教学方法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目的 2.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桑代克 D 斯金纳 3.教育心理学诞生于()。 A 1903 年 B 1913 年 C 1924 年

D 1934 年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加涅 5.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A 20 世纪20 年代以前 B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末 C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 D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6.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 B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C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 D 20 世纪90 年代起 7.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于()。

A 20 世纪末 B 20 世纪初 C 19 世纪末 D 19 世纪初 8.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A 廖世承 B 房东岳 C 潘菽 D 陆志伟 9.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 学生的学习 B 教育措施 C 学校环境 D 学与教的规律 10.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 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1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12.学习的主体因素是指()。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环境 13.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教学媒体 B 教师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一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我们可以说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过程和接收过程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成为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的目的 开展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企图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系.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消费者心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心理学里两个较为基础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 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 善,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 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知觉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 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关系 知觉特性 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三、知觉选择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知觉的选择性就是在许多对象中优先地把某些对象区分出来予以反映,或者在一个对象的许多特性中优先地把某些特性(如对象的标志、性质)区分出来予以反映。 四、知觉的整体性及两方面含义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

心理学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单选题 ( )1、人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深入地了解人的心理活动,通常将个体心理现象分为___________两个方面。 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C.性格和气质 D.性格和能力 ( )2、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_来进行的。 A.细胞体 B.细胞核 C.树突 D.突触 ( )3、心理学家已初步探明,人类行为的一切动力都起源于___________。 A.情绪 B.动机 C.思维 D.需要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表现了注意的___________特征。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 D.转移 ()5、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称为___________。 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诱导运动 D.自主运动 ()6、___________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出来的。 A.成熟势力说 B.行为主义观 C.精神分析论 D.相互作用论 ( )7、当学习程度为___________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A.50% B.100% C.150% D.200% ( )8、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___________。 A.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C.稳定特质和不稳定特质 D.外倾特质和内倾特质 ( )9、在认识上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___________。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 )10、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___________。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侧抑制 ( )11、“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___________。 A.紧张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 )12、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___________。 A.斯坦福—比奈量表 B.比奈—西蒙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瑞文测验 ( )13、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反映了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A.动机与需要 B.动机与生理 C.动机与目标 D.动机与行为效果 ( )14、_________气质的典型特点是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沉静。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 )15、既怕考试不及格又怕吃苦是___________冲突。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 ( )16、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为___________。 A.5岁 B.6岁 C.7岁 D.8岁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注意:红色部分为重点题目)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 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 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 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 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 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 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 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D、实验室实验 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 B、严格控制 C、定量研究 D、探讨相关关系 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

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 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乌申斯基 D.布隆斯基 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A.观察法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1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A.冯特 B.比奈 C.桑代克 D.班杜拉 15、在学校教育中,使能力、品格、个性得以成长,学生也是学习中有能动性的主体,指的是(B)。 A.教 B.学 C.环境 D.氛围 16、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有何区别及其作用?属于教育心理学任务是( C)。 A.应用任务 B.学习任务 C.理论任务 D.教学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是( ABC)。 A、环境 B、学 C、教 D、教材 2、与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关的陈述有(ABDE )。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心理学基础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V 1. 下列哪项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a)A. 望梅止渴 B. 学说话 C. 学走路 D. 学穿衣 满分:1 分 2.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是指(B)。A. 音色 B. 声调 C. 音频 D. 音量 满分:1 分 3. (C)最直接的表示就是接纳。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满分:1 分 4. (A)中最典型的理论是社会学习论与社会交换论。A. 认知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D. 行为主义学派 满分:1 分 5. 初中生可以利用(D)作为学习的工具。A. 语言 B. 动作 C. 文字 D. 抽象符号 满分:1 分 6. 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A )。A. 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 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实现 C.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件解说来提高认识 D.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案例分析使人提高认识 满分:1 分 7.(C)是指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A. 催眠 B. 睡眠 C. 白日梦 D. 记忆 满分:1 分 8. 下列不属于反抗心理原因的是(D)。A. 自我意识的高涨 B. 兴奋性过强 C. 独立意识 D.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满分:1 分 9. (B)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前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满分:1 分 10. “你对此感到伤心”是(D)会谈技术。A. 倾听 B. 开放性 C. 封闭性 D. 情感反应 满分:1 分 11. 下列属于特殊能力的是(D)A. 观察力 B. 记忆力

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四个要点: 1)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 2)学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3)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 4)只有弄清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识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它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为核心)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有哪些?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主要包括: 1)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2)学习的基本理论; 3)各种类型的学习; 4)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5)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 6)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 答:1)学校教育心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加教育实际的例子,否则便没有存在的理由。学校教育心理学要利用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关于人的心理的一些普通规律,但有自己专门的对象和理论体系。 2)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特征出发。然而,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年龄特征这一重要因素对学校中学与教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解决学与教的性质、过程和结果这一特殊的中心问题。 3)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同于教育学及其教学论,虽然它们都要涉及教师和学生,学与教等方面的问题,但各自的出发点、范围和方法都有不同。教育学及其教学论主

心理学基础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列哪项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a) A. 望梅止渴 B. 学说话 C. 学走路 D. 学穿衣 满分:1 分 2.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是指(B)。 A. 音色 B. 声调 C. 音频 D. 音量 满分:1 分 3. (C)最直接的表示就是接纳。 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满分:1 分 4. (A)中最典型的理论是社会学习论与社会交换论。 A. 认知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D. 行为主义学派 满分:1 分 5. 初中生可以利用(D)作为学习的工具。 A. 语言 B. 动作 C. 文字 D. 抽象符号 满分:1 分 6. 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A )。 A. 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 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实现 C.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件解说来提高认识 D.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案例分析使人提高认识 满分:1 分 7. (C)是指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 A. 催眠 B. 睡眠 C. 白日梦 D. 记忆 满分:1 分 8. 下列不属于反抗心理原因的是(D)。 A. 自我意识的高涨 B. 兴奋性过强 C. 独立意识

D.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满分:1 分 9. (B)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前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满分:1 分 10. “你对此感到伤心”是(D)会谈技术。 A. 倾听 B. 开放性 C. 封闭性 D. 情感反应 满分:1 分 11. 下列属于特殊能力的是(D)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抽象概括力 D. 色彩识别力 满分:1 分 12. 下列不属于认知风格的是(C ) A. 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B. 冲动和沉思 C. 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 D. 同时性和继时性 满分:1 分 13. 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D)。 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个体主观性和环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满分:1 分 14. 以人为中心的辅导法是由(a)提出的。 A. 罗杰斯 B. 艾利斯 C. 巴普洛夫 D. 弗洛伊德 满分:1 分 15. 在出生后5-6周,婴儿表现出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b ) A. 自主性微笑 B. 社会性微笑 C. 无意识微笑 D. 潜意识微笑。 满分:1 分 16. 遗忘的规律是(a)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习题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

(完整版)心理学基础复习题245678章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问答题: 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①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这一阶段婴儿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与运算的智慧。他们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 ②前运算阶段(2-6、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 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这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这阶段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 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成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表现在发展的方向顺序和发展速度上。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生理前提。 3)遗传素质奠定了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不同个体的遗传素质是不会完全相同的。遗传差异是指由遗传基因的不同而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差别。 (二)环境因素 2.环境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外在的客观基础和特定条件,是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 (三)学校教育因素 ①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②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人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3.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根据这条曲线,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在学习停止以后的短期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 组织复习:1)复习要及时。根据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组织复习一定要及时,即当天的功课一定要在当天就安排复习。各次复习的安排应“先密后疏”:2)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适当变换复习形式,并力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3)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共4套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第一套 (注:共40题,提供正确答案38题,每题2.5分,可得95分) 一、单选题。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B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C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3、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4、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D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B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7、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C )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8、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A )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0、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B )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