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海塘文化”的特色课程体系架构与建设

基于“海塘文化”的特色课程体系架构与建设

知根·启智·弄潮

——基于“海塘文化”的特色课程体系架构与建设

一、缘起历程

(一)缘起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也不断升高,这些也给我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如果我们还停留在教给学生们一些知识层面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学生的精神培育、价值教育,能力培养。

1、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萧山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化优质发展。在追求均衡发展的同时,同类学校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走特色化发展的洗牌。2011年,《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和《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等文件先后出台。这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我们意识到,学校要上新台阶,谋求新发展,必须以特色示范学校的创建标准设计、实施并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2012年制定了学校《“十二五”五年发展规划》,以把八中办成“区内外有较大影响力、有品位、有特色和有活力的特色示范高中”为主线确立了办学目标,

2、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要打造出自己的特有品牌,不仅需要社会的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把握教育发展大势,更需要对学校本身的各种条件加以梳理,提炼和丰富学校的内涵。要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第一转变理念,恰当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行为。第二转变学校发展策略。现阶段,学校的主要问题已经从追求学科发展转向为如何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教育。第三转换育人模式。这要求学校的育人模式从培养教师眼中的“好学生”转变为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3、实现育人模式转变

育人模式的转换是当前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教育人本主义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用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对待周围事物。作为一所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校,必须更新育人观念,转变育人方式,也需要“洗脑充电”,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因此,育人方式的转变是时代的需要,我们将海塘地域文化融入于环境教育、活动教育、课程教育中,在潜移默化中培植学生的精神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寻求天性发展教育

教育不是知识的“传输带”,学校不是知识的“加工场”,学生也不是知识的“接受器”。为此我

们要树立新的认识视角,新的育人理念,新的教育途径和新的运作架构之理论前提。我们以为,要寻求与构建的学生发展育人体系是一种真正适应学生发展天性的育人体系。这种体系,力图促使我们的学校在追求教学质量的同时,找回教育应有的灵性与活力。我们所构建的基于海塘文化的育人体系必须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第一、德性为本,强化德性生命的良好发展;第二、激活生命,获得自我实现的整体发展;第三、尊重自主,发挥生命的自主创生作用。

基于以上种种缘由,我们提出了基于“海塘文化”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架构,试图以“海塘文化”为载体,开发和利用“海塘文化”资源,从营造育人环境、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拓宽育人空间、变革育人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二)历程

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自2006年以来,学校积极探索新课程建设,至今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2006年—2009年):学生社团活动

学校从思想认识、组织管理、制度建设、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四个维度探索课程建设,组建了30多个学生社团,开始开发选修课程,并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学校课程制度。2006年初,学校被定为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实验首批30所样本学校之一,尝试进行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等实践探索,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第二阶段(2010年—2011年):常规课程建立

2011年下半年,学校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挖掘教师个人的特长,特邀校外教师、专家,共开发开设了89门选修课程,并初步形成了基础、拓展、技能、兴趣、活动五种课程类型,基本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在这一阶段,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1)问题反思

①课程改革主体意愿淡薄

长期的应试教育训练使得部分教师和多数学生把提高学习成绩作为学习的首要目标,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做准备,和考试(高考)无关的课程都是没有价值的或者价值较小的,因此,大多数学生对选修课不以为意。部分同学不知道选修课程为何物,或没有充分认识到选修课程的意义,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就盲目填报或随大流,哪里热闹就往哪凑。

同样教师对课程改革信心不强,动力不足,不愿主动接受课程改革,因此教师对开设选修课兴趣不足。而且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很多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应试教育经验,这些经验是他们获得荣誉和成就感的主要依据,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奋斗过的、已经非常熟悉的领域而去开拓新领域。

②课程改革主体能力不强

课程的开发、开设需要教师有比较强的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需要领会、认同学校办学方向和核心价值观,需要熟悉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模式,需要充分了解地方课程资源,把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课程资源结合起来,在学校办学目标的框架下确定课程目标,学业标准、课程内容、实施计划、评价方法等内容。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课程开发的训练,此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出现了一系列的课程开发误区:有的完全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开设选修课程,没有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办学价值观,导致整个课程体系很松散;有的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对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达到什么目标,怎么样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没有做出详细的思考;有的课程内容太浅显,没有体现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有的教学方法太传统、枯燥,导致学生丧失了选修课的兴趣。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薄弱的具体体现。

③课程改革主管体系不全

学校对选修课程开发的规范、引导能力很有限,对选修课程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有时候开设的选修课程在质量上很难保障。课程评价是课程管理的核心技术,如何建构起详细的、科学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以课程评价保障课程质量,驱动学校内部课程改革是学校仍需深入探索的问题。在课程管理方面,如何协调选修与必修课程的学时和课程安排?如何调动学生选修课程学习积极性?如何兼顾学生通过高考的应试能力培养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二者有机统一,使其竞争关系转变为和谐共生关系?如何激励教师积极开发开设选修课程,并沿着我们所预想的轨道去开发课程?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校在完善评价和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逐步解决。

(2)调查研究

学校对现行的所有选修课程,就学习兴趣和动机为主题进行了调查,有54.8%的学生在选课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满足个人兴趣发展”,20.8%的学生把“可以补充学科知识”放在了首位,极少数同学觉得“选课很随意”。在数据分析中发现,有76.4%的学生对选修课抱着积极良好的态度,希望通过选修课增加相关专业技能或者满足自己的“非学科”兴趣爱好,也有10.2%的学生是为了拓宽交际面,培养处事交往能力。但对于其中13.4%的学生来说,上选修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修得相应学分。

值得肯定的是,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选修课只是为了挣得学分”的想法虽然存在但并不是主流,我校学生的成长成才的愿望比较强烈,选修课很受青睐。大多数学生十分重视选修课的学习。但是在是调查中也了解了不少问题。

●不少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这些学生选择选修课程很可能受学分或选课系统

的束缚而不得不选。学校的硬性要求学生必须修完多少学分,迫使学生不得不选自己不

感兴趣甚至是毫不了解的课程。

●多数学生是想通过选课获得必修课所学不到的实践能力,使其理论和实践相互平衡共同

发展。但现实与期望有很大差距。

●有些学生认为学校的选修课程设置并不合理。有些课程过于肤浅,有些课程要求过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动手实践类课程比较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知识拓展类课程兴趣不大。但是我们认为没有知识作为支撑的实践不能形成专业技能。所以我们设想打破原先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将知识、兴趣、技能与实践相融合的项目课程体系。

3、第三阶段(2012年——):课程体系构建

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出台,这为学校发展的提供了新的动力,指明了新的方向。学校确定了把八中打造成为区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有品位的、有活力的特色高中为办学目标。依据之前的反思与调查,学校按照“体现优势、突出特色、强化示范”的思路,我们对已有的选修课程进行了梳理与整合,积极延拓地域文化,基本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这将在下文着重论述。

二、概念解说

(一)海塘及海塘文化

我们所说的海塘特指萧山北海塘,它西起西兴永兴闸与西江塘相接,向东经北干、新街、新塘、衙前、坎山、瓜沥、党山、益农等镇乡(街道),至绍兴三江口,全长41.44公里。北海塘始筑于吴越春秋,《越绝书》载有航坞山东麓石塘,为北海塘最早文字记载。公元1680年前,钱塘江循坎山、储山间的南大门下泄时,北海塘全线临江。后江道改出中小门、北大门后,塘外滩涂成陆,外面新筑南沙堤塘。近半个多世纪。南沙大堤外数度围星,北海塘便退居三、四线了。

海塘文化这是一个很专业又很具区域特色的群体文化现象。它特指衙前、坎山、瓜沥、党山、益农一带,他们所共有的的传统习俗、生产工艺及精神面貌。学校由于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民在几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沉积了丰富的海塘地域文化和可贵的围垦精神。学生的祖辈正是战天斗地,围江造堤的创业者,是围垦精神最生动的实践者,我们的学生与之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1、海塘文化是历史缩影

历史是连续的,是不容割裂的,而历史每每包容着时代精神。海塘作为人民抗御潮患的历史缩影,它包容着各个时代的人们与江潮不屈不挠作斗争的精神。海塘是有形的,人们肉眼可以看得到的,而人民与江潮的精神是无形的,人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能够体会。正是这有形的海塘与无形的精神相融合,才构成了文化,具有了价值。

2、海塘文化是智慧结晶

所谓智慧,乃人们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固然不属精神范畴,但它也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事情往往会这样:大凡人们在用智慧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也创造了精神财富。海塘是我们的先辈留给世人的一笔极其珍贵的物质财富。与江潮的斗志则是另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两笔财富之间的桥梁就是智慧。而这种智慧的结晶,也可以说是文化的沉淀。正是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之花,才结出了“海塘”这丰硕之果。

3、海塘文化是精神财富

北海塘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被列为我国四大古建筑之一。它留给世人的乃是极为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意志;崇尚科学,求实创新的态度,万众一心、协调团结的境界。

综上所述,海塘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的价值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说它具有历史价,因为它记载着劳动人民的历史足迹和奋斗精神,体现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量;说它具有现实价值,因为了解欣赏它,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文化的修养,有利于学生爱乡土,爱祖国情操的提高。这种文化价值无疑是很高的。

(二)知根·启智·弄潮

知根、启智、弄潮的内在逻辑结构为“以根养心,以心启智,以智励才,以才弄潮”。

1、知根:指向知己、知乡、知国

《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启智:指向语言、科学、人文

以道启心,以心启智,以智启财,以财启众;众皆归道为历史使命的道商新形象开启智慧的法门。培养良好品德,启迪潜在智慧。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3、弄潮:指向技术、艺术、创业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唐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宋潘阆《酒泉子》词:“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鲁迅《三闲集·柔石作小引》:“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

三、顶层架构

学校以“务实抓教育,创新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着力打造日趋丰富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一)顶层设计

学校地处杭州古北海塘的发祥地瓜沥镇,物产丰富的海涂环境、历史悠久的吴越文化、勤劳质朴的人文精神,孕育了独特的区域文化,为学校发展创设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源泉。同时学校从可持续发展着眼,坚持科学管理,注重改革创新,主张“尊重个性,发展潜质”让每一位学生都怀有理想的追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潜能的激发,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人文的提升,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成功的愉悦。

1、办学理念: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学校早在2000年初就提出了“三全两发展”的办学思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办学效益;让学生的个性有充分发展,让学生的未来能持续发展。随着课改的推进,学校提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办学理念。

2、办学目标:师生向往的有品位有活力的特色示范高中

通过学校文化导航、课程特色领航、生涯成长护航,进一步建设较高品位的校园环境,丰富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文化,探索开放环境下的管理战略,提升师生的创新指数和幸福指数。将学校打造成为“教育理念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精细化、教学质量优质化、师生素质综合化”的,有品位、有活力、有特色的示范高中。

3、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知根情感、创新能力的现代弄潮儿

学校继承优良的地域文化传统,结合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的时代要求,提出了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以海塘精神为导引,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知根情感、创新能力的现代弄潮儿(不畏艰难,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人)。

(二)课程架构

1、架构思路

学校在顶层设计的架构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本校和地方的课程资源,研究开发学校课程并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1)立足学生实际

学校在了解分析社会发展、学校发展、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

(2)坚持传承创新

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增强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弥补国家课程地方性不强的情况。针对本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的特长和爱好、学校传统和优势、社会的需求与发展进行学校课程开发与设置。

(3)关注课程融通

依据学生的职业调查和生涯规划,我们认为学校课程体系应当融合知识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社会实践课程,打通选修必修课程界线和学科间的壁垒。

(4)追求开门办学

学校追求开门办学,通过校校、校企合作开发与开设课程,尝试新的育人模式,让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职业倾向,更好地培育学生潜质,实现教育目标与课程目标的融合,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尊重关怀与人合作的品质。

2、课程体系

以满足全体需要、部分需要和个别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知根情感、创新能力的现代弄潮儿。

性化需求的要求,适应未来社会人才选拔

之新机制,结合学校师生资源、学生家庭、

地理环境、学校规模、硬件设施、社区资

源、地方资源等9个方面的分析结果,紧

紧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以“以根润心,以

心启智,以智励才,以才弄潮”为逻辑培养

路径,构建知根、启智、弄潮三个维度,

每维度分三类课程,每类分三个层级,建

构成“三维九类、三层百门” 的框架,从德、

知、能三个维度出发,对应知根、启智、

弄潮三类课程(涉及知己、知乡、知国、

语言、科学、人文、技术、艺术、创业等九大类),每类设三个层级(基础、拓展、个性),门数

达百门之多,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具体见下图。

其中、知根课程重在“德”,突出本土特色,重在培养乡土情结;启智课程重在“知”,夯实知识基础,重在提高学生学养;创业课程重在“能”,重在职业体验,培养创新能力,着眼“弄潮儿”。课程设置明细如下:

学校课程明细表

3、设置原则

(1)生本性

我们的课程设置以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的选择、确定都优先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2)科学性

课程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关注科技、文化态势及社会时政热点,反映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势。要求开发的选修课程科学合理、指向明确,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课程内容与要求真实可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拓宽学科视野。

(3)开放性

我们的课程设计是完全开放的。它不受学科的约束,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是各门学科的有机整合;不受场所的限制,工厂、市场、社区、家庭都是学生的教室;课程的目标是全方位的,但也是不完全确定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根据教育内容的特点确定具体的目标。

(4)过程性

课程开发是过程,过程本身就是课程。我们的课程开发永远不会定格,而是会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完善。我们将课程实施形式定位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成长。课程本身也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

(5)独特性

学校立足于东片物产丰富的海涂环境、历史悠久的吴越文化、勤劳质朴的人文精神,结合校园文化传统与自身教育教学优势,开发建设多样化的特色课程,致力于学生的成长,服务与地方的建设与发展。

四、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校办学核心,是学生培养的载体。学校牢牢抓住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的开发实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多年课程建设探索的基础上,以“知根打底色、启智夯基础、弄潮促创业、”的课程建设总思路。

(一)知根课程:海塘精神培育为载体,主题活动为抓手,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学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通过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整理提炼地域文化资源,并有机渗透到学校德育活动中。学校通过“专题活动、实践体验、海塘印记”等主题活动,对话海塘文化,感受昔日豪情万丈的围垦壮举。培养学生善诚坚毅的品质。

知根课程主题教育活动

在主题活动的方式上我们采取微型叠加的手段,学校通过“回忆、观看、调查、实践、展示”等五大系列活动,对话海塘文化,让学生走进日渐尘封的海塘历史,感受昔日豪情万丈的围垦壮举。

1、回忆

走访围垦英豪、慰问围垦老英雄。寻找身边当年参与围垦的老人,请他们讲一讲围垦的故事,了解他们肩扛车推,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的创业岁月。聆听先辈故事:学校邀请相关学者,举办海塘文化专题报告会。为学生讲述先辈们的亲身经历,丰富的海塘故事,围垦的艰难历程。

2、观看

带领学生参观相关文化展览馆,阅读观看有关反映围垦的图片,描写海塘的文字,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海塘的历史,围垦的成就。采风围垦大地。组织学生兴趣小组实地踏看围垦大地,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大地的广阔;通过摄影比赛、征文比赛等形式,让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大地的瑰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海塘的壮丽和围垦精神的豪迈。

3、调查

组织学生采集来的动植物标本,结合学科知识的教学,分析土壤的构成,引导学生探究围垦地的形成过程,扩展及围涂垦地逐步延展的科学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盐碱地培植庄稼的困难性以及围涂垦地过程中那份自强不息的精神。组织学习小组调查了解抢“潮头鱼”,捕“鳗苗”这

一行业的特殊性,体会海塘人抢抓机遇,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

4、实践

组织学生参观由我们学校师生自己收集的记载海塘的资料展、图片展,并开展以“弘扬围垦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主题黑板报评比、演讲比赛形式等,引导学生承继“艰苦创业”的围垦精神,将地域文化与日常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争做一名社会“好人”,为自己成功人生奠好基。

通过主题系列活动让“海塘文化、围垦精神”悄然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辈的敬仰,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创新的意识、协作的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进取精神,并将这种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其永恒的财富。

(二)启智课程:基础学科课程为载体,校本开发为抓手,磨砺学生创新思维

作为课程结构的主体部分,在开足开齐基础学科课程为实施的基本要求,对基础学科课程进行生本化处理,以探索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力的教学改革。

1、分级走班教学推进

2005年以来,学校不间断地在物理、英语学科实行分级走班教学,学校已完整地构建了分级走班教学的组织模式。分级走班式教学,就是在学生学业差异较大的物理、英语等学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意愿以及个人发展计划,结合家长和任课老师等的意见,把同一年级的4至5个班级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组段”,一个“班级组段”分成A、B、C三个组团,每个组团设若干个学科教学班,同一科目一个“班级组段”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分别走向相应组团的教学班级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

我们以“分层施教、异步达标”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学科差异为前提。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体系、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多层次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以控制教学,为每一个学生营造最适合他们学业发展的环境。

现在在学校原有分级走班教学组织模式的,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依据学生学科基础和兴趣及专业取向自主选报,目前基于学校现有师资力量与硬件配备,先在高一化学学科实施分类走班,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专业取向变更,学校将进一步跟进动态管理和分层走班。今后将逐步在其他学科推进分类走班。

2、课堂多样模式创建

学校认为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知识,同一学科有不同的知识,而不同知识的教学策略是不全相同的;同样的知识在不同阶段学习,教学策略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不同学科的课堂模式应有差异,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的课堂模式也有差异,为此学校依托区教研室开展的“一科多模”教学新范式的推进项目,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提出了“学为中心”的课堂的多样模式的创建,学校在各个学科尝试推进,通过学习借鉴、总结提炼、改编原创等途径来创建课堂教学模式。

“学为中心”的学科课堂多样模式创建,学校以课题组为核心,引领课堂模式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强化焦点难点探究;以研究课为阵地,实施观察剖析矫正;以展示课为平台,实现课堂模式推广。各学科教师在建模上面需要有一个探索与提炼的过程。教学模式逐渐由模糊而清晰、由粗疏而精细。我校在教师建模的探索与提炼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五种结论:从先学安排的时段分布看,可以有“课前先学型”和“课堂发现型”;从帮学研习展学的设置频度看,可以有“一波到底型”和“几波推进型”;从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任务的时长看,可以有“一课时型”和“多课时型”;从课堂“导入”阶段呈现出的差异看,可以有“情境导入型”、“直接导入型”和“温故导入型”;从学案的设计使用与否看,可以有“有学案型”和“无学案型”。

语文阅读课

数学规则课

物理学生实验课

3、学生能力学法导引

为了高一新生能顺利过度到高中的学习,学校为高一学生制定了学科学习手册;对于高中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学生读本中、微课等形式进行分解与强化;对学习偏科的学生,学校推行学科导师制,进行个别化的学习指导。

(三)弄潮课程:创意项目课程为载体,课程融通为抓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通常认为影响学生能力形成的主要变量是知识与练习,学生首先要储备足够的与能力相关的知识,然后通过练习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便可发展能力,强调在学习深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发展学生的能力,因而“知识储备”被视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和首先要完成的任务。这种思维模式源于建筑学,即认为地基越牢,房子也越牢。其实不然,有研究表明,专家和新手之间存在着有意义的知觉模式的差异。和新手相比,专家的优势并不在于知识的储备量,而在于其头脑中的知识表征方式,专家的知识表征方式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处于其意识焦点的是工作任务,与之相关的知识则以背景的方式存在着,其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构成一种动态的因果促成关系,随时推动着主体的选择和行动。新手的知识则是脱离工作任务,按照知识之间的关系而被表征的,尽管这种表征方式因突出知识的内在关系而易于进行理论思维,却缺乏生成实践的功能。

解决问题过程中知识的表征方式与纯粹知识的表征方式是有结构性差异的,解决实际问题实质上是打破知识的内在关系结构,重构知识与行动的产生式结构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课程中,不仅要关注让学生获得哪些知识,更要关注让学生以什么结构来获得这些知识。在知识与任务之间建立联系,以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知识与行动的产生式表征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

我们认为,课程融通和项目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根本。围绕实践中的问题,采用综合知识与方法,用以整合与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这要求项目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是“智慧+技能”的智能化项目,而不是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项目。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达到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的目的。

学校结合周边的区域资源与文化、学生兴趣爱好、教师专业特长,提出特色课程的项目化开发,每个项目课程都有若干个小微课程构成,构建课程群落。

1、项目课程

项目可理解为一件作品的设计与制做,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等。项目课程是指某一门以项目模块为中心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通过完成项目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学习的科目。可以简单地把项目课程定义为:以活动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如海塘掠影项目课程又包括摄影作品欣赏(兴趣特长类)、数码照相(职业技能类)、相机原理(知识拓展类)、照片处理(知识拓展类)、摄影作品展览(社会实践类)等五个小微课程。

项目课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既强调任务过程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也强调以完成活动任务为中心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建立,力图使学生在加入生活世界后,既能迅速完成生活角色的转换,又能主动学习,解决生活中各种已知的和未知的问题,提升生活能力。目前学校已开发了6个项目课程群落。

(1)课程结构

课程项目化要求以项目任务的逻辑取代知识逻辑,每个项目的设置应参考课程标准的底线要求,可以结合学情,适度的提升。课程结构设计上,我们以某个创意创业课程为基点,我们将项目领域分解为若干任务模块,与此对应,分解项目课程为相应的课程模块,我们称之为小微课程。主要的分解方式按复杂程度划分为以下四种逻辑模式:

●并列式:小微课程之间既不存在复杂程度差别,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依存关系,而是按

照横向的并列关系排列的。如《创意设计》项目课程群。

●网络式:众小微课程的目标与前提之间呈复杂的交叉关系。如《外贸英语》项目课程群。

●递进式:小微课程按照难易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的,前一小微课程的目标结果是后一小微

课程的前提,如前面提到的《海塘掠影》项目课程群。

●流程式:小微课程按照前后工序关系依次编排的,呈现任务流程形式。如《航民印染》

项目课程群。

(2)课程标准

项目课程标准是对项目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及教材编写与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是重要的课程文件。它既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考核的依据,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手段。课程标准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要素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给教材开发乃至教学过程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教材编写应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我们这里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课程目标的编制

项目课程目标的描述可分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技能与素养的基本要求,它是从能力的输入模式描述课程目标,第二段具体说明学生在具备上述知识、技能与素养的基础上,最终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它是从能力的输出模式描述课程目标。项目课程目标的描述要求清晰、指向性强,覆盖该门课程的主要要求,能清晰地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编制方法的角度看,建议在完成知识与技能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课程目标,

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是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任务模块,这些任务目标应当尽可能的具体和真实。在教学条件限制下难以保证任务的真实性时,要求任务至少是模拟了现实的工作流程。设计项目课程目标需要循序渐进,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是小型的、模拟的项目,并且尽量结合学生的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动力,逐步引导他们进入专业的大门。

第二方面:实施建议的编制

项目课程标准要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建议、教学方法建议、教学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教材编写要强调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要求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并建议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文字表述要求等。教学方法建议要体现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避免笼统地描述具有普遍性的方法。教学评价主要指学生学业评价。按照项目课程的理念,通常要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要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尤其要体现各课程在评

价上的特殊性,编制出具体的评价要求。

(3)课程学习领域与内容

项目课程的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是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也就是一个学习课题,一个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能力(心智能力、操作能力、非智力能力等)目标等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

学习领域可以理解为学生为完成项目而必须了解或掌握的基础知识或任务技能。简单来说,前者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这有助于他们方法能力的提高;而后者可以促使学生尽快融入真实世界。由于项目的独立性,确定学习领域的内容时完全不必拘泥于学科的系统性和纯洁性,按照完成项目的需要,可以打乱某一学科知识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将几门学科的内容综合表述在一起,使项目模块之间的学习领域有所交叉,并按一定方式递进。

项目课程内容选取,无论是技能分析还是知识分析,均应依据三条基本原理:

第一、实用性。即与任务的相关度高,联系紧密,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有用。

第二、可容性。即在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课时安排范围之内。以往对课程内容的要求,尤其是知识要求,强调以"够用"为准。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不仅"何时够用"是无法测量的,而且从教育学的观点看,知识永远不可能是够用的,因为能力发展是无止境的。知识选择需要依据的应当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有限性和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

第三、可教性。即要避免对技能和知识的模糊描述,要清楚地表达出每条技能、知识及其要求,使教师阅读课程标准后能立即明确所要教的内容。

(4)项目教学

项目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指向获得作为学习过程的结果的作品,但整个教学过程要以活动任务为中心来展开。

①以任务为中心开展教学

首先,项目课程教学的中心视点是活动任务的完成。在传统的系统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中心视点是知识,项目课程教学法则从根本上转变了中心视点,由关注“知道什么知识”转到了关注“如何完成活动任务”。这既会使得需要教师阐述的内容发生深刻转变,也会使得教师阐述的方式发生根本转变。这对教师的工作习惯是个很大挑战,它需要教师对现实的工作情境有深刻体验。

其次,项目课程教学过程的逻辑主线是活动任务的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着活动任务完成的过程来展开,这完全不同于以知识逻辑顺序为教学逻辑主线的系统知识教学。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不是给学生介绍导论性知识,而是描述活动任务。包括该活动任务在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地位;活动任务完成后对作品的规格要求;完成该活动任务所需要的设备、工具、材料等条件。通过描述活动任务,既要使学生把意识聚焦到活动任务上,又要以此为契机,把学生逐步导向项目

课程体系。

再次,围绕着活动任务的完成来阐述相关理论知识。项目课程教学并非要忽视理论知识,从学习动机激发的角度看,它恰恰是在强化理论知识。但是项目课程教学强调不要单独学习理论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去建构理论知识。这要求教师学会运用各种衔接性语言,既能把理论与实践衔接起来,又能把前后不同活动任务中出现的理论知识衔接起来,这样学生才不会有“零乱”的感觉。

②以实践性问题为纽带联系知识与任务

生活能力即是知识与任务之间建立的联系,因此项目课程教学强调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而且要通过训练,让学生能够在知识与任务之间建立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是实践性问题。这一问题既不是教材上的思考题,也不是从事理论研究所提出的学术问题,而是产生于生活实践中的,需要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思考的问题。

③以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项目课程教学强调以典型作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作品,这个作品既可以理解为制做的一个物品,也可以理解为排除的一个故障,或者是一个社会调查报告,还可以理解为所提供的一项服务。这是项目课程教学的一条重要而富有特色的原理。

以典型作品为载体,从功能的角度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理论的角度看意味着“实践观”的重要转变。传统的实践观往往把过程与结果割裂开来,把实践仅仅理解为技能的反复训练,从而导致了实践的异化。而项目课程教学的实践观把实践理解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认为实践只有指向获得作品才具有意义,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④项目课程教学方案编写格式

项目课程我们主要采用引导文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文本是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专门的学习文件。其特点是在学习文件中包括一系列难度不等的引导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引导文本,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地了解应该完成什么任务,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在引导文本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答引导问题,制订、实施、评估任务计划,完成任务。引导文本的组成一般包括任务描述,学习目的,引导问题,任务计划,时间规划,材料需求,专业辅导资料等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