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年四川省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

历年四川省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

历年四川省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
历年四川省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

四川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15题×1分=15分)

1、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的( B)

A、初创时期

B、过渡时期

C、发展时期

D、停顿时期

2、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者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A)

A、社会化

B、人格化

C、价值化

D、人文化

3、莫雷若提出的收集关于班级和学校内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的手段是(B)

A、观察法

B、社会测量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4、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有启动、导向、激励以及(D)

A、沟通

B、管理

C、评价

D、聚合

5、皮亚杰认为,抽象思维阶段大体是出现在儿童(C)

A、2-7岁

B、7-12岁

C、11-15岁

D、15岁以后

6、在经典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是一项关键性因素的是(B)

A、评价

B、强化

C、反应

D、刺激

7、如果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就会削弱或者抑制这种行为的倾向称为(D)

A、直接强化

B、符号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8、提出“迁移”的心理学家是(B)

A、罗杰斯

B、桑代克

C、纳金斯

D、奥苏贝尔

9、事物的属性或者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 B )

A、经验

B、知识

C、道德

D、技能

10、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被称为学习( B)

A、需要

B、动机

C、奖赏

D、兴趣

11、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称为学习( C )

A、班风

B、心境

C、心理气氛

D、情绪体验

12、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施测和评分等)来了解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结果被称为( C )

A、评定

B、考试

C、测验

D、测量

13、一个人从事某项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成绩的主观估计被称为( C )

A、评价

B、理想

C、志向水平

D、成就动机

14、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智商分布规律是(A)

A、正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常态分布

D、离散分布

15、反映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的指标称为( D )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6、具体而言,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应该包含的基本支柱有(ABD )

A、学会认知

B、学会做事

C、学会沟通

D、学会生存

E、善于表达

17、儿童发展的一般趋势是(ABCDE)

A、综合的分化

B、平衡化

C、概念化

D、社会化

E、个性化

18、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ABC)

A、前习俗阶段

B、习俗阶段

C、后习俗阶段

D、前道德阶段

E、良心阶段

19、奥苏伯尔认为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主要是(ABCD)

A、可利用性

B、稳定性

C、清晰性

D、可辨别性

E、反馈性

20、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有(ADE )

A、学习兴趣

B、父母奖赏

C、教师教学

D、成就动机

E、交往动机

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21、课(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的教学目的。)

2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23、组织者(组织者指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2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激活和唤起。)

25、教学策略(学习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教学策略设计具体包括四个

方面:课的划分、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

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

26、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西方学校教育心理学发展具有怎样现在的特点?

1.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

2.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比较重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

3.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

指导(因材施教)问题

4.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对情感个性等

“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增多,对学习的条件也有较系统的研究。

5.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

27、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

28、班杜拉指出“引起观察式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榜样或范例要能引起观察者注意,也就是说刺激的本质要决定注意的产生

2.是否复习所观察的行为,以增强记忆

3.是否强化通过观察而学习的行为

4.能否灵活的将观察到的行为用于自己的行为之中

29、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学习情况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30、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学生解答问题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2.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3.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

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31、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诊断功能

2.反馈与鞭策功能

3.管理功能

4.教育心理功能

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

32、试分析遗忘产生的主要原因,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克服遗忘?

遗忘产生的原因:生理原因、记忆痕迹衰退、干扰

克服遗忘的策略: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复习;过度学习;记忆术(环境联结法、连锁法、数字-文字变换法)

32、认知结构变量的含义是什么?谈谈操作认知结构变量的主要策略有哪些?长期的(一般的)认知结构变量指在某一学科内的全部知识的内容和组织特征,这些特征影响同一学科中未来的一般学习成绩。

短期的(特殊的)认知结构变量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相对小的知识单元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对这一新的学习产生影响并有直接关系的概念和命题的内容和组织特征。

四川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

一、单选题(15题×1分=15分)

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开始的,其出版时间为( B )

A、1863年

B、1903年

C、1913年

D、1919年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心问题的是(D)

A、学

B、教

C、教与学

D、学与教

3、学校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和最适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C)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自然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4、从心理学角度,把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者工作制度称为( D)

A、授课

B、班级

C、激励

D、教学

5、20世纪50年代提出社会测量法的美国心理学家是(D)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班杜拉

D、莫雷若

6、教师的中心角色是(A)

A、教员

B、榜样

C、课题管理者

D、权威人物

7、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C )

A、促进社会的发展

B、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

C、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D、促进学校的发展

8、皮亚杰认为,7-11岁儿童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 C )

A、感觉运动阶段

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9、皮亚杰在认知发展论中把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称为( D )

A、适应

B、转换

C、平衡

D、组织

10、提出学习试误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C )

A、奥苏伯尔

B、巴普罗夫

C、桑代克

D、斯金纳

11、布鲁纳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是(B)

A、动作学习

B、语言学习

C、知识转换

D、能力形成

12、当新的学习材料作为原先获得知识的特例产生时产生的同化模式是( A )

A、派生类属

B、相关类属

C、上位类属

D、下位类属

13、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 D)

A、类属

B、同化

C、顺应

D、迁移

14、正负迁移的分类依据是迁移的( D )

A、时间

B、难易度

C、方向

D、性质

15、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即指测验的前后一致性程度的指标称为( A)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6、教师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有( CE )

A、民主化

B、产业化

C、专业化

D、技术化

E、人性化

17、一个学习过程或者学习事件的构成要素主要有(BCD)

A、教师

B、学习者

C、刺激情境

D、反应

E、课程

18、发散思维具有的特征是(BCD )

A、机械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流畅性

E、意义性

19、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是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的联系是(AC )

A、实质性

B、典型性

C、非人为

D、逻辑性

E、机械性

20、布鲁姆把评定分为(ABD )

A、配制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发现性评定

D、总结性评定

E、成长性评定

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21、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22、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23、认知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24、审题:也叫分析课题,就是掌握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题的印象。

25、教学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

26、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何意义?

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27、美国心理学家史莫克认为,教师应该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去提高教学效率?

1.利用教师对班级的期望,使学生加强对自己与对班级的期望

2.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3. 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接纳和爱护,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4. 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发展与修正学生的共同行为标准

5.利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学生间彼此沟通的能力

6.利用师生和班级共同奋斗的目标,加强学生间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28、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对教师有何启示?

1.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

2.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要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

3.负责教养者不应抱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想法,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过去,因为某一时期的道德观念若不能充分发展而欲于后来设法补救,其功效可疑

29、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1.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

3.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0、促进知识理解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3.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5.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6.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

31、良好课题管理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1.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

2.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

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

4.采取民主是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

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

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及校外刺激因素

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

32、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促进迁移?

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

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

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

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33、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结合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征;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自相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

○2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

四川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15题×1分=15分)

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开始的,其出版时间为( A )

A、1863年

B、1903年

C、1913年

D、1919年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心问题的是( D )

A、学

B、教

C、教与学

D、学与教

3、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者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 C )

A、价值化

B、人格化

C、社会化

D、性格化

4、美国学者马杰提出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的基本要素有行为、条件和( C )

A、管理

B、评价

C、标准

D、沟通

5、7-11岁儿童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 D )

A、感觉运动阶段

B、思维准备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思维阶段

6、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 C )

A、教学论

B、人格理论

C、学习理论

D、关系理论

7、“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描绘的是( A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试误说原理

D、认知结构主义原理

8、当新的学习材料作为原先获得知识的特例产生时产生的同化模式是( A )

A、派生类属

B、相关类属

C、上位学习

D、下位学习

9、关于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的分类主张最初提出的是( C )

A、罗杰斯

B、桑代克

C、加涅

D、奥苏伯尔

10、“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说明的学习现象是( B )

A、动机

B、迁移

C、练习

D、心向

11、事物的属性或者联系在人脑中的主印象是( D )

A、经验

B、技能

C、道德

D、知识

12、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被称为学习( C )

A、需要

B、奖赏

C、动机

D、兴趣

13、一个人从事某项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成绩的主观估计被称为( D )

A、评价

B、理想

C、成就动机

D、志向水平

14、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称为课堂( B )

A、班风

B、心理气氛

C、心境

D、情绪体验

15、一般在各年、各学期开始时和开始前施行,其目的是要了解学生是否具有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评定类型是( D )

A、形成性评定

B、过程性评定

C、总结性评定

D、配制性评定

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6、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主要有( ACD )

A、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B、不良行为者多

C、情感依赖性

D、往往有领袖人物

E、对班集体有消极影响

17、课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主要包括的要素有( BDE )

A、教室与教材

B、一段时间

C、班级和教学设备

D、教师与学生

E、师生相互作用

18、皮亚杰认为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的基本行为倾向有( BD )

A、条件反射

B、组织

C、本能

D、适应

E、移情

19、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中的( ABE )

A、替代强化

B、符号强化

C、间接强化

D、直接强化

E、自我强化

20、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有( ADE )

A、学习兴趣

B、父母奖赏

C、教师教学

D、成就动机

E、交往动机

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21、非正式学生群体

22、概念形成

23、组织者

24、智能不足儿童

25、教学策略

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

26、谈谈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27、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

28、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给予教师什么启示。

29、简诉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的主要观点。

30、什么是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变量的主要有哪些?

31、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

32、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教学原则的理解。

33、影响学生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哪些?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学

生解答问题能力的培养?

答案:1-15 ACCCD CAACB DCDBD 16ACD 17BDE 18BD 19ABE 20ADE 21P28 22P174 23P258 24P398 25P455 26P6-7 27P40 28P115 29P158-164 30P255-256 31P378-379 32P204-205 33P298-299

四川省2007年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16题×1分=16分)

1、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认为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是( D )

A、成熟论原理

B、环境论原理

C、平衡论原理

D、新生论原理

2、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B )

A感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3、在优秀教师的诸多品质与技能中,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要素是( C )

A、理解学生

B、与学生有效地交流

C、课堂上的教学行为

D、稳定的专业气质

4、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项的心理学家是( D )

A、加涅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布鲁姆

5、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分期,处于发展思维阶段的儿童年龄为( B )

A、2-7岁

B、7-11岁

C、11-13岁

D、13-15岁

6、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B )

A、1900年

B、1903年

C、1913年

D、1914年

7、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柯涅

8、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是( A )

A、巴普罗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华生

9、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B )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10、“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一种( D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2、经过长期研究,把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分为前习俗阶段、习俗阶段、后习俗阶段等三个阶段六个时期,推动了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的深入进行的心理学家是( B )

A、加里培宁

B、柯尔伯格

C、艾宾浩斯

D、埃里克森

13、根据广义的界说,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商必需超过( C )

A、100

B、120

C、140

D、150

14、一个教师可能间断或者同时扮演多种角色,但中心角色是( D )

A、课题管理者

B、父母

C、团队活动领导者

D、教员

15、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的规律是( C )

A、差别律组合律有效律

B、差异律活动律分化律

C、活动律组合律差异律

D、组合律准备律应用律

16、个别教学系统(PSI)将课程教材划分为许多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这种系统的开发者是心理学家(B)

A、米勒

B、凯勒

C、柯克

D、比奈

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7、根据学习的内容和效果,我国一般习惯于划分学习的种类包括( ABDE )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的学习

C、经验的学习

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E、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18、奥苏伯尔认为,同化模式主要有( ACDE )

A、并列结合学习

B、概念学习

C、上位学习

D、下位学习

E、相关类属学习

19、依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相对地把技能分为( BD )

A、一般技能

B、动作技能

C、特殊技能

D、智力技能

E、职业技能

20、教学设计工作的主要特点有( ACD )

A、灵活性

B、操作性

C、系统性

D、具体性

E、综合性

21、计算信度系数的方法主要有( ABD )

A、再测法

B、复本法

C、效标关联法

D、分半法

E、等值法

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22、智能不足儿童

23、正迁移

24、审题

25、自我意识

26、标准测验

四、简答题(5题×7分=36分)

2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注意包括哪些内容?

28、什么是有意义学习?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29、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0、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31、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

32、举例说明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3、什么是论文式测验?结合教学工作分析论文式测验的利弊。

答案1-16 DBCD BBAA BDCB CDCB 17ABDE 18ACDE 19BD 20ACD 21ABD 29P218-219 32P298-299 33P483-485

四川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15题×1分=15分)

1、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初创时期是( A )

A、1903-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5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本世纪

2、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而是通过其他相关材料,间

接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主要是( A )

A、调查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观察法

3、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的出现是在班集体形成阶段的( B )

A、组建阶段

B、形核阶段

C、形成阶段

D、发展阶段被

4、莫雷若提出的收集关于班级和校内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的手段是( A )

A、社会测量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5、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D )

A、促进学校的发展

B、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

C、促进师生的发展

D、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6、皮亚杰认知发展论中把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称为( B )

A、适应

B、组织

C、平衡

D、转换

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B )

A、价值观形成

B、有意义接受学习

C、有意义发现学习

D、机械学习

8、如果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就会削弱或者抑制这种行为的倾向称为( B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符号强化

D、自我强化

9、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分类依据是迁移的( C )

A、相互作用

B、前后方向

C、性质

D、难度

10、发现并且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C )

A、巴拉德

B、桑代克

C、艾宾浩斯

D、奥苏伯尔

11、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者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是( B )

A、智力技能

B、动作技能

C、认知技能

D、心智技能

12、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智商分布规律是( A )

A、正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常态分布

D、离散分布

13、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的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D )

A、程序设计

B、目标确定

C、如何学

D、如何教

14、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施测和评分等)来了解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结果被称为( C )

A、评定

B、考试

C、测验

D、测量

15、反映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的指标称为( D )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6、教师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有( AE )

A、专业化

B、产业化

C、技术化

D、管理民主化

E、人性化

17、发展过程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 AC )

A、分化

B、平衡化

C、整合

D、社会化

E、个性化

18、桑代克根据动物实验提出的基本学习规律有( ACD )

A、准备律

B、应用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E、失用律

19、发散思维具有的特征是( ACD )

A、变通性

B、机械性

C、独创性

D、流畅性

E、意义性

20、布鲁姆把评定分为( ABD )

A、配制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发现性评定

D、总结性评定

E、成长性评定

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21、个体社会化

22、学习(狭义)

23、认知结构

24、审题

25、学习动机

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

26、美国心理学家史莫克提出的对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去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有哪些?

27、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什么异同?

28、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9、知识的理解的种类有哪些?

30、因材施教的应用原则和策略有哪些?

31、怎样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知识点 课程代码:00456 第1篇德育心理 第一章德育心理概述 第一节我国的传统德育心理思想 1.关于道德认识的思想: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非常强调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所其的作用,例如,孔子认为,有了认识才会有坚定的信念。 2.关于道德情感的思想: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总是把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论述。如王守仁也明确指出:“今教童子”必须“调理其性情”。 3.关于道德行为的思想:在知行关系上,我国不少思想家强调行的重要,重视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培养。如孔子、荀子等人的思想 4.关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内求说与外铄说。这两种观点并非是绝对对立的,它们都肯定先天因素是品德赖以形成的前提,重视环境和教育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不过是着眼点不同罢了。 第二节德育心理研究的范围 1.现今品德心理研究的理论构想和研究方法,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的道德判断的研究。 2.德育心理研究的范围有哪些? (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4)道德价值取向 3.道德认识包括儿童和青少年掌握的一系列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以及从这些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中逐渐形成的观念体系(道德观)。 4.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观起着内部指导作用。 5.道德发展的引导机制是道德认识,而其核心因素则是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节德育心理研究的任务 1.什么是品德发展? 2.什么是品德教育? 3.德育心理研究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第四节德育心理研究的方法 1.德育心理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2.最早由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应用的间接故事法和道德两难故事法主要是把道德矛盾投射在道德情境故事中,进而从中捕捉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价值取向。 第二章道德认识的发展 1.什么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什么是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第一节道德认识发展概述 1.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两种过程:理性化过程、社会化过程(2)理性化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 (3)道德认知发展学者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4)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还必须以儿童的社会认知为前提,即儿童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2.道德认知发展学者把人的道德判断和推理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 第二节道德观念的发展 1.如何理解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理解) (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3)从服从到公平(或平等)再到公道(公正)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处罚 (5)理论的概括:从他律到自律 年长儿童的道德判断已从他律水平逐渐过渡到自律水平; 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 2. 皮亚杰揭示了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水平。 第三节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自考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自考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2) 51、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2、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53、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54、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55、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5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57、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8、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59、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60、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61、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62、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64、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65、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66、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自考《教育心理学》02111 历年试题与答案 (6)

2005年自学考“教育心理学”02111试题(有答案) 一、单选: 1、1924年出版的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廖世承)。 A、陆志伟 B、廖世承 C、陈德荣 D、潘菽 2、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主要依赖于对教材的(概括)。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概括 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思维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预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小李把测验成绩不理想归因为运气差,这种归因模式属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 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 B、内部、稳定、不可控制 C、外部、稳定、不可控制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 5、拜瑞斯等人所进行的“良好行为自考自考”实验属于(单一个案实验研究)。 A、实验室实验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随机化现场实验研究 D、单一个案实验研究 6、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尝试--错误过程)。 A、顿悟过程 B、尝试--错误过程 C、同化过程 D、自行发现过程 7、布鲁姆提出的教育认知目标最低等级是(知识)。 A、知识 B、应用 C、综合 D、评价 8、心智技能的特点是(观念性、内稳性、简缩性)。 A、观念性、内稳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稳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A、学生的品德教育 B、教师的教学活动 C、课堂管理活动 D、学生的学习活动" 10、教师自编测验的稳定性、可靠性是指有效测验的(效度)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二,多选: 1、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能增加反应概率的条件作用范型包括(消极强化、积极强化)。 A、惩罚 B、消极强化 C、积极强化 D、无强化 2、与实验室实验比较,随机化现场实验具有(教学情景真实、外部效度高)。 A、教学情景真实 B、内部效度高 C、外部效度高 D、实验条件控制严格 3、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定向者”喜欢工作是(成败机会参半的、有风险的)。 A、非常容易的 B、极难的 C、成败机会参半的 D、有风险的 4、属于布鲁纳“再现表象”模式的是(动作性表象、映象性表象、象征性表象)。 A、外加性表象 B、动作性表象 C、映象性表象 D、象征性表象 5、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中的同化包括(归属学习、归总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A、归属学习 B、观察学习 C、归总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6、心智技能原型定向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直观示范、讲解操作程序)。 A、直观示范 B、讲解操作程序 C、操作实践 D、获得动觉映象 7、为促进学习迁移,合理安排教材的原则是(从一般到个别、逐渐分化、综合贯穿)。 A、从一般到个别 B、逐渐分化 C、综合贯穿 D、难点分散 8、反映操作条件作用消退规律是(无强化、惩罚)。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无强化 D、惩罚

自考《教育心理学》02111 历年试题与答案 (2)

2001年自学考“教育心理学”02111试题(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强调“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模式是(奥苏贝尔的讲解式教学模式)。 A. 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模式 B.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C. 奥苏贝尔的讲解式教学模式 D. 凯勒计划 2. 矫正来自同伴支持的问题行为的最佳方式是实施(团体相倚管理)。 A. 代币制经济 B. 家庭强化 C. 团体相倚管理 D. 个体相依管理 3. 如果受测者在多次进行某种测试时,所得测试分数几乎相同,说明测试(信度)高。 A. 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4. 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整个学习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来确定每个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属(常模参照测试)。 A. 常模参照测试 B. 标准参照测试 C. 学绩测试 D. 教师自编学绩测试 5. “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加里培林)。 A. 布鲁纳 B. 乔姆斯基 C. 加里培林 D. 巴甫洛夫 6. 客体永存的概念是在(感觉运动)阶段建立的。 A. 感觉运动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 7. 埃里克森认识,小学儿童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主要是(勤奋对自卑)。 A. 主动对内疚 B. 主动对怀疑 C. 勤奋对自卑 D. 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8. “五短教学法”是有(赫尔巴特)。提出的。 A. 夸美纽斯 B. 裴斯塔洛奇 C. 赫尔巴特 D. 乌申斯基 9. 在观察学习中,只要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了强化,则等于观察者受到了间接强化,因而也能对观察者的模仿起到动机激励作用,此为(替代强化)。 A. 内部强化 B. 外部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替代强化 10. 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研究持续时间较长,目的在于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它教育措施的效果,这种研究方法是(随机化现场实验)。 A. 实验室实验 B. 随机化现场实验 C. 单一个案研究 D. 描述性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 1. 强调学习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心理学家有(桑代克、斯金纳)。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托尔曼 D. 加涅 2.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奖励时,应该(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奖励、帮助学生作努力定向的归因)。 A. 完全依据分数的高低进行奖励 B. 注意创造一种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C. 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奖励 D. 帮助学生作努力定向的归因 3. 阅读技能是一种(心智技能、智力技能)。 A. 操作技能 B. 动作技能 C. 心智技能 D. 智力技能 4. 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自动发生的、训练内容无关紧要、迁移取决于官能训练的程度)。 A. 迁移是自动发生的 B. 共同要素越多,越易迁移 C. 训练内容无关紧要 D. 迁移取决于官能训练的程度 5. 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方法有(运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缺乏需要、借助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知识)。 A. 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B. 运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C. 满足学生的缺乏需要 D. 借助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知识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表示一般重要,※※表示比较重要,※※※表示很重要) 第一章绪论※ 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幼儿教育心理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得基础。※ 3、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更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得,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4、学前教育心理学涉及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5、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6、卢梭写的《爱弥儿》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的宣言”。※ 7、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8、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强调“感官教育”。※ 9、直接教学方案又叫贝-英学前教育方案,是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教学方案,主要针对处境不利的儿童。※ 10、认知主义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一时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二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三是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11、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包括凯米-德弗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和海伊斯科普幼儿教育方案。※ 12、凯米-德弗里斯幼儿教育方案的三条主要原则:能动性原则、充实性原则、结构化原则。※ 13、对幼儿学习的特点的新发现(1)幼儿是主动邪恶学习者(2)游戏是幼儿学习及发展情绪、认知与社会能力的重要方式(3)幼儿出于安全的环境和受重视的群里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与学习。(4)幼儿日常生活情景中,通过体验与主动参与,学习效果最佳。(5)学习的个体差异。※ 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选择题 1、哪位学前教育学家建立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A 卢梭 B 蒙台梭利 C 陈鹤琴 D 福禄贝尔 2、一下哪种教育方案是属于行为主义流派() A直接教学方案 B 凯米-德弗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 C 海伊斯科普幼儿教育方案 D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 第二章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华生、巴普洛夫、桑代克、斯金纳、托尔曼、班杜拉。※ 2、行为主义对学习的主张:一客观主义、还原主义、决定论、控制性。※ 3、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1)两种类型的学习: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应答性反应是只由主体发出的、受到强化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操作性反应指个体主动发出的、受到强化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2)强化原理:强调两个方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9-300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9-305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2-49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2-56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6-200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6-218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1-18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3-74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3-87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将人格类型划分为内倾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的心理学家是() A.斯普兰格 B.威特金 C.阿德勒 D.荣格 2.下面有关动机的错误论述是() A.动机决定行为的方向 B.动机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C.动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 D.动机是行为的启动机制 3.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受意识控制、难以达到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4.人的脑重量和容积达到最大值的年龄是() A.20—22岁 B.20—23岁 C.20—24岁 D.20—25岁 5.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我国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学者是() A.廖世承 B.黄翼 C.陈鹤琴 D.肖孝嵘 6.先前学习中习得的原理和态度影响后面的学习。这是一种()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迁移 D.普遍迁移 7.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的信度是() A.内部一致信度 B.折半信度 C.复本信度 D.重测信度 8.斯陶布将个体的价值取向、移情能力和帮助别人的知识、技能等因素结合起来,解释()产生的过程。 A.道德判断 B.亲社会行为 C.品德 D.道德需要 9.世界上一个心理学验室创建于() A.希腊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10.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并将其划分为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和公正四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柯尔伯格 B.斯陶布 C.皮亚杰 D.林崇德 11.幼儿理解自己性别不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12.儿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考虑问题,并深信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想法一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 A.自我中心主义 B.直观形象性 C.知觉的集中性 D.不可逆性 1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充当家长的角色。这反映了教师在扮演() A.教书的角色 B.育人的角色 C.管理的角色 D.代理的角色 14.最早对个别差异进行科学研究的学者是()

2018年10月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完整试题)

2018年10月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完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胬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中,强调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指的是 A.教育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根据实验研究的创新程度,可将实验法分为 A.自然实验法和教育心理实验法 B.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D.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3.被世人公认为弗洛伊德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A.《梦的解析》 B.《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 C.《精神分析引论》 D.《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4.维果茨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随意机能的发展 B.个性的形成 C.社会文化历史制药性的发展 D.抽象一概括机能的发展 5.“遗传学之父”是 A.斯波丁 B.孟德尔 C.高尔顿 D.格塞尔 6.在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上,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皮亚杰总结出有6种观点,其中只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代表人物或代表学派是 A.联想主义心理学 B.桑代克 C.皮亚杰 D.格式塔学派

7.婴幼儿的主导活动是 A.吸吮 B.睡眠 C.游戏 D.学习 8.婴幼儿怕黑、怕狼、怕坏人等,属于 A.本能的恐惧 B.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C.怕生 D.预测性恐惧 9.托马斯-切斯在对婴幼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将婴幼儿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突出特点为经常大声哭闹,容易烦躁和发怒,爱发脾气,不容易接受爱抚,这类婴幼儿的气质类型属于 A.容易型 B.困难型 C.延缓型 D.狂躁型 10.学生对学习所做出的评价和学习行为倾向,指的是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学习态度 D.学习情感 11.以下关于小学生注意广度发展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B.随知识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 C.存在性别差异 D.男生的注意广度优于女生 12.研究发现,性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是在 A.小学六年级 B.初中一年级 C.初中二年级 D.初中三年级 13.美国心理学家派瑞通过对青少年思维过程的研究,提出青少年思维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才能逐渐成熟。其中思维特点表现出认为“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表明学生思维发展处于

2017年04月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精神的某种能力在某个时期里对某种环境能敏感地反应和发展,并称之为(D) A.关键期B.准备期C.发展期D.敏感期 2.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学习模式,一种是派生下位学习,另一种是(A) A.相关下位学习B.变式下位学习C.同化下位学习D.推理下位学习3.我们如果口渴了就找水喝,出汗了就需要毛巾,这类决策的知识表征方式是(D)A.概念B.表象C.图式D.产生式 4.幼儿可以说出笔是用来写字的,这是(A)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信息类知识D.数据类知识 5.在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个(D) A.具体目标B.网络系统C.变式D.核心经验 6.感觉与统合障碍称为(C) A.感觉统合下降B.感觉统合误差C.感觉统合失调D.感觉统合失误7.按照内部和外部动作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与(D) A.知觉技能B.运动技能C.操作技能D.智力技能 8.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其行为的过程就是(B) A.幼儿社会性B.幼儿社会性学习C.幼儿社会化D.幼儿社会学习9.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幼儿学习心理和幼儿(A) A.教学心理B.游戏心理C.认知心理D.发展心理 10.幼儿园情绪智力教育模式包括赏识教育模式和(A) A.情境教学模式B.活动教学模式C.暗示教学模式D.角色扮演教学模式11.儿童的发展是一种服从自然规律按照成熟类型进行的过程,它并不依赖于教学。这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 (A) A.皮亚杰B.维果茨基C.桑代克D.考夫卡 12.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C)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测量法 13.首次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概念的组织是(B)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C.儿童权利基金会D.世界学前教育年会14.“教育心理学之父”是(B) A.梅伊曼B.桑代克C.华生D.乌申斯基 15.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开始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处于(C)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儿童阶段D.胜任阶段 16.教师在于完善个体的心智,是知识渊博、有理智和有道德感的人类发展者,这体现了教师是(D) A.执行者B.治疗者C.辅助者D.解放者 17.根据霍夫曼的道德情感发展理论,儿童不能意识到另4人是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一个,通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 第一章 1、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 第二章 1、1、加涅:学习记忆模型 A、加工系统(操作) B、执行控制系统 C、预期控制系统(动机) 2、发展与学习的关系: A、发展对学习有制约作用 1)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基础。(拔苗助长是错误的) 2)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 B、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3、学习准备期:又名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 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程度。适合性包含3个因素:个体生理因素、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出发点、 4、学习关键期: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 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Eg: 2岁——口头语言、4岁——形状直觉形成4-5 岁——学习书面语言。 5、发展敏感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此能力某方面最为迅速时期。4岁前 Eg:2—4岁——语音学习、5—5.5岁——掌握数概念

6、发展性教学:维果斯基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是,这样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7、最近发展区: 第三章(基础) 1、学习理论诞生的标志:桑代克的“联结说”。 2、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2、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实质性练习、非人为的联系、先行组织者、上位学习 下为学习、并列结合学习、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3、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首次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S——0——R。实验:位 置学习、迂回实验、潜伏学习实验。 4、班杜拉(容易被考到)——社会性学习理论: 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自我效能感 5、人本主义理论——讲学习氛围。(即可)马斯洛、罗杰斯 6、建构:3种倾向:认识、社会文化、行为 第四章 1、幼儿学习:幼儿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学习,不仅包括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 包括各种生活技能的学习。 2、幼儿学习的基本模式——操作学习。 3、幼儿学习的特点: A、游戏室幼儿学习基本的形式和方法 B、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学习 C、幼儿学习强调真实的经验和主动参与 D、幼儿学习需要幼儿园教学的适应性与促进 4、皮亚杰:前运算阶段布鲁纳:肖像表征阶段 5、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辅导性动机、主导性动机 6、幼儿学习动机的培养:(大题) A、奖励和敲入其分地评价以强化内部学习动机。 B、及时反馈以强化幼儿的成功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C、适时地揭露事物的本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7、发展记住两句话:外部动机起主导,内部动机逐渐发展。主从关系开始形成。 8、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水平迁移、垂直迁移、逆迁移、一般迁移、具体迁移、同化、顺应 9、问题解决等于迁移 第五章 1、游戏的心理特征: A、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是与认知性活动相对应的一种心理过程,意向性活动是人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游戏是一种肯定或正向的意向活动。(活动动机的内源性、活动目的隐蔽性、活动过程松散性、活动内容虚构性、活动规则变通性、活动主体积极性) B、游戏是可观察性行为(认知行为、交往行为、宣泄行为) C、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熟悉同伴、玩具或引发儿童兴趣操作材料、)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02111)复习资料(已考过)

02111《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问: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名词解释) 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 2、问:(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过程的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3、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1913年,《教育心理学大纲》分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原因。 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中,初创时期指(1903年-20世纪20年代),过渡时期指(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发展时期指(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5、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1956)和《人类的特征与学习》(1976)是他的代表作,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6、布鲁纳的《教育过程》(1960)是其代表作,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影响巨大。 7、加涅是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信奉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最有效的学习。《学习的条件》(1965)是他的代表作。 8、奥苏贝尔的1968年和197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影响较大,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9、安德森与富斯特合著的《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1974),坚持行为主义观点。 10、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 11、(名词解释): 观察法: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它进行了解。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和观察法不同。 教育经验总结法:它不只是调查法利用现存的经验总结材料,而是有目的地整理这些经验,从中提炼所包含的心理学规律。 自然实验法:是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进行的。 临床个案法:是对学与教的个案作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1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80年代以来,现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比较的显著特点 1、学与教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2、认知心理学的一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比较重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 3、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问题。 4、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对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增多;对学习的条件也有较系统的研究。 5、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

自考《教育心理学》02111 历年试题与答案 (8)

2007年自学考《教育心理学》02111试题(有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是探讨(学生的学习活动)。 A.学生的学习活动 B.教师的教学活动 C.课堂管理活动 D.学生的品德教育活动 2.根据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课堂纪律应该由(师生共同制定)。 A.学校统一制定 B.教师制定 C.学生自己制定 D.师生共同制定 3.建国后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潘菽)。 A.陆志韦 B.廖世承 C.陈德荣 D.潘菽 4.把测验成绩好归因为聪明,这种归因模式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制)。 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 B.内部、稳定、不可控制 C.外部、稳定、不可控制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 5.学习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常用汉语拼音的方法念英语单词,这种现象属于(顺向负迁移)。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倡导的教学模式是(掌握学习)。 A.讲解式学习 B.掌握学习 C.发现式学习 D.合作式学习 7.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验属于(形成性测验)。 A.准备性测验 B.摸底测验 C.形成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8.用于特定任务的时间量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强度之间,几乎是(线性关系)。 A.倒U曲线关系 B.正U曲线关系 C.线性关系 D.非线性关系 9.皮亚杰认为,“客体永存”最初出现在(感觉运动阶段)。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0.某校在自然教学情况进行的为期二年的“多元智能”教学法验证研究,属于(随机化现场实验研究)。 A.实验室实验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随机化现场实验研究 D.单一个案实验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能降低反应概率的范型有(惩罚、无强化)。 A.惩罚 B.消极强化 C.积极强化 D.无强化! 12.以下研究中,采用了实验研究法的有(注意状态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良好行为自考自考”研究、经典条件作用研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研究)。 A.注意状态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B.“良好行为自考自考”研究 C.经典条件作用研究 D.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研究 13.根据我国学者的共识,下列属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A.道德认识 B.道德形象 C.道德情感 D.道德规范 14.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 A.获得 B.转化 C.同化 D.评价 15.属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是(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A.代表学习 B.观察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6.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只要代表人物有(魏特墨、考夫卡、苛勒)。 A.魏特墨 B.考夫卡 C.苛勒 D.桑代克 17.在新知识学习中,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是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

2018年10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466)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胬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中,强调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指的是 A.教育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根据实验研究的创新程度,可将实验法分为 A.自然实验法和教育心理实验法 B.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D.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3.被世人公认为弗洛伊德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A.《梦的解析》 B.《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 C.《精神分析引论》 D.《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4.维果茨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随意机能的发展 B.个性的形成 C.社会文化历史制药性的发展 D.抽象一概括机能的发展 5.“遗传学之父”是 A.斯波丁 B.孟德尔 C.高尔顿 D.格塞尔 6.在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上,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皮亚杰总结出有6种观点,其中只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代表人物或代表学派是 A. 联想主义心理学 B.桑代克 C.皮亚杰 D.格式塔学派 7.婴幼儿的主导活动是 A.吸吮 B.睡眠 C.游戏 D.学习 8.婴幼儿怕黑、怕狼、怕坏人等,属于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2013.7 21.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22.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23.亲子互动风格:亲子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4.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013.4 21.学习关键期: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同动物一样,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将会很少甚至没有 22.平行游戏法:是指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予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23.教育活动设计: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对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预先加以筹划,从而安排教育情境,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24.亲子互动:就是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012.7 1.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行为活动能否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期,而不是为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直接预期。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2.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3.亲子互动:就是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4.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2012.4 1.合作游戏法: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但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 2.学习关键期: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同动物一样,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将会很少甚至没有 3.移情:是指对另一个人在某一特殊情景中情绪体验的理解和分享。 4.创造性学习:是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2011.7 1.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2.运动教育:就是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运动)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3.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4.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2011.4 1.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行为活动能否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期,而不是为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直接预期。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2.技能学习:通过练习去逐步特定动作、活动模式的过程。

4月全国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 试真题试卷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试卷 课程代码:0046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下关于孔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中,体现其学习方法的观点是 A.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教无类

2.问卷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以下关于问卷法实施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A.问卷中的题目数量不应过多 B.问卷所设计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 C.回答问卷的方式简便 D.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问卷采用开放式形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问卷采用封闭式形式 3.被世人公认的弗洛伊德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A.《癔病研究》 B.《精神分析引论》 C.《梦的解析》 D.《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 4.在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中,以下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是 A.守恒性 B.去自我中心主义 C.具体逻辑推理 D.命题推理 5.第一个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关系的是 A.高尔顿 B.孟德尔 C.詹森

D.高德尔得 6.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中间环节是 A.教育措施的提出 B.激发个体新需要的产生 C.知识的领会 D.个体心理发展 7.个体的身高在人的一生中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A.婴幼儿期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8.幼儿游戏的最高级形式是 A.集体游戏 B.创造性游戏 C.教学游戏 D.活动性游戏 9.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相互作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当他们对不同的对象能做出有很大差别的反应时,表明其正处于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 C.特定的依恋阶段

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释完整版

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释完整版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466)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右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有关条件,这种方法指的是 A.实验法 B.调查法 C.问卷法 D.测验法 2.在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中,认为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去自我中心主义 B.守恒性 C.进行群集运算 D.具体逻辑推理 3.提出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 D.格塞尔 4.引起个体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是 A.生理成熟 B.心理成熟 C.教育 D.社会因素 5.在个体言语形成阶段中,婴儿说话的关键期是 A.单词句阶段 B.多词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合句阶段 6.儿童的内部言语,产生于 A.婴儿阶段 B.幼儿阶段 C.小学阶段 D.初中阶段 7.婴幼儿性别恒常性发展的过程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