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期中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含1——8小题,1——6题每题2分,第7小题8分,8题2分,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 、踱.(d úo )步 颁.(b ān )发 澎湃.(b ài ) 锐不可当.(d ǎng) B 、悄.(qi ǎo )然 溃.(ku ì)退 猝.(c ù)然 卓.(zhu ò)有成就 C 、仲.(zh óng )裁 气氛.(f èn ) 翘.(qi ào )首 深恶.(è) 痛疾 D 、憎.(z ēng )恶 解剖.(p ōu ) 炽.热(zh ì) 杳. (y ǎo) 无消息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呼啸 锃亮 屏息敛声 惊心动魄

B 、暮色 慷慨 眼花缭乱 正襟危坐

C 、紧绷 刹那 一丝不苟 震耳欲聋

D 、 安祥 要塞 惮精竭虑 提心掉胆 3、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教室里传来学生们抑扬顿挫....

的读书声。 B 、夜晚,法脿街上仍然热闹非凡,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使我眼花缭乱。 C 、敌军锐不可当....

,向我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D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

③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

④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步行。

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 A.①⑤④②③ B.③②⑤①④ C.①③②⑤④ D.④③②⑤① 6、下列作品、作者、作者介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三峡》――郦道元——东汉地理学家

B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文学家

C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D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诗人

7、根据提示默写。(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别字,该空均不得分。)

① ,猎马带禽归。《野望》 ②山随平野尽, 。《渡荆门送别》。 ③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龟虽寿》 ⑤王维在《使至塞上》,描绘奇特壮观的塞外风光的诗句

是 , 。 ⑥《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 , 。

8.仿写句子。(2分)有人说“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请你另外写一个同样的比喻句,说明“微笑”在生活中的神奇作用。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微笑是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9题每小题1分,10题2分,共6分)

9. 青春是自信,青春是拼搏,,青春是向上,怀揣梦想,青春一定会绽放!为此你们

班决定开展“我的青春,我的梦”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面对每一位可爱的同学,看着他们强烈的求梦愿望,请你代替老师写一句鼓励大家的话。(2分)

(2)追梦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荆棘丛生,充满了坎坷不平。为此,大家一致决定去邀请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杨老师为同学们做“追梦”指导。如果你是班长,前去完成这一任务,你打算怎么跟杨老师说? (2分)

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班里进行了一次辩论总结。有的同学认为经过努力,小有成绩,坚持梦想。有的同学却依然我行我素,不好好努力学习,认为有无梦想关系不大。

对此,请你参与他们的辩论,给出自己的观点。(2分)

三、阅读 (本大题包含10——25小题,共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0--11小题。(5分) (一)诗歌赏析(5分)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和晴日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0、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2分)

答:

11、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妙?找出来并简析。(3分)

答: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2——16小题。(12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 略无阙.处阙: (2)不见曦.月曦 :

(3) 虽乘奔.御风奔: (4)属.引凄异属: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山”的特点。(2分)

1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分)

(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壮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

16、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说说理由。(2分)

(三)阅读《她的名字叫外婆》,完成17——21小题。(共12分)

她的名字叫外婆

①20多年过去了,她用发黄的岁月,换来我新绿的成长,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外婆”。

②在我上大学以前,外婆一直住在我们家。可以说,我是外婆看着长大的,更是外婆宠着

长大的。某天,外婆无意跟我说起:“一个人的时候,我就会想,自己竟然会在女儿、

女婿家一住就是二十多年,简直不敢相信。”或许这与外婆一生的经历和命运是分不开

的,那时候一直无法理解也不曾去想。如今,已经成年的我对外婆更是多了太多的敬佩

之情。

③在外婆生长的那个年代,一个女孩子读书几乎是稀罕的事情。但庆幸的是,外婆的父亲是个开明的人,再加之家庭条件比较好,外婆读书读到了小学毕业。不可否认,小时候的外婆是无忧无虑的,更是快乐的。到了结婚年龄,那时候实行包办婚姻,自打外婆一生下来,就已经被定了娃娃亲。外婆顺理成章地嫁给了外公。外公在县城工作,外婆在农村老家生活。由于外婆念过书,及未婚美多久,外婆边已经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但外婆的婆家却是极其封建的。在外婆的公公大力阻碍和干涉后,外婆不得不留在家里,做了全职妇女。几年后,外婆生了母亲和大舅,最后又有了小舅,虽然那时候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富裕,但外婆有丈夫的爱,更有孩子的爱,那个家让人感到温馨,外婆很满足。

④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没过几年,外公因病突然离世,那年外婆32岁,母亲9岁,而小姨还在外婆肚子里。外婆的天塌了。外公走后,外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天以泪洗面,不吃不喝,不想出门,不愿见人。不知过了多久,外婆或许想通了。她知道,她若不坚强,没人再会替她勇敢,她便调整好情绪,记叙为孩子坚强地活着。外公去世没多久,村里的大队领导和外公的弟弟便劝外婆改嫁,把孩子留给外公的弟弟,但外婆只是坚决地说了句:“我不走,哪里都不去”。有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于上青天。为了家里的四个孩子,外婆不得不像男人一样,一下子便必须扛起一家的生计重担。几十年如一日,外婆的苦只有外婆自己知道。终于,儿女们一个个长大成人,接着成家生子,而外婆却始终是一个人。

⑤由于父母都有工作,没有人照顾我们。外婆便又开始照顾我们这些孙子辈的人,这一晃又是二十年。我有时候不禁在想,对于外婆来说,岁月总是那么残酷无情,总是在该快的时候放慢脚步让外婆辛苦,而在该慢的时候加快脚步让外婆来不及感受幸福,还可以留在她身边多久,一年?两年?十年?没有人知道,外婆还会不会再有一个二十年来安享晚年?

⑥还记得,外婆第一次教我认字,第一次教我玩纸牌,第一次教我用火柴棒算算术,第一次送我上学,第一次去学校给我送雨衣。而今,在外婆的眼里,我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她在看到我的时候,还是会眉开眼笑地说过不停,还是会急急忙忙地给我拿出好多好吃的,还是会怕我吃不好穿不暖而千叮万嘱,还是会想小时候一样把我宠坏。如今她老了,而我也已承认;如今他老了,而我却没有像她曾经爱我那样爱她。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⑦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映在她那慈祥的脸颊上,我看到的是孤寂,是心疼。泪流了下来,我扭过头,背对着她坐着,她斜坐在我的旁边,听得见她有些吃力的喘息声……

17.阅读②——⑤段,请简要概括外婆的生平经历。(2分)

18.阅读选文,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分)

19.文中第⑥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⑦段没有实际内容,能否删去?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21、文章以“她的名字叫外婆”为题有何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小题。(共13分)

亮出你自己

作为学生,我最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而且我发现周围的同学也和我一样。每次上课的时候,当教授提问时,我们总是习惯把头低下去,生怕教授的眼光扫到自己。

一次外语课上,一位来自商业银行的专家做讲演。做讲演的人总是希望有人配合自己的,于是他问道,教室内有多少学经济的同学,可是没有一个人响应。但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学习经济的,可是由于怕被提问的原因,大家都沉默着。专家苦笑了一下说:“我先暂停一下。插个故事讲给你们听,我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在大学里经常有讲座,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讲演。每次开讲前,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周围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中间对折一下,用极其醒目地颜色大大地用粗体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在座位上。当讲演者需要听者响应时,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我不解,便问前面的同学。他笑着告诉我讲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他们就意味着机会。当你的回答令他满意或者吃惊时,很有可能就预示着他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事实也如此。我确实看到我周围的几个同学因为出色的见解得以到一流的公司供职。这件事

们不习惯让别人看到自己,或许这样你会过得很轻松,但是你绝不会得到更大的成功。

你们中的每个人都会有凌云壮志。但是你的第一步必须是找到赏识你的人。这对沉默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他的话结束后,有人笑了,有人不屑一顾,但我明显看到更多的同学举起了手或做一些暗示:我可以回答。 22.结合全文回答,为什么“周围的同学也和我一样,每次当教授提问时,总是习惯把头低下去”?(2分)

23.简要概括来自商业银行的专家做讲演时所讲故事的主要内容,他插讲故事的主要目的是什

么?(3分)

24.通过阅读本文,请回答中美学生对待提问各有什么不同表现?(2分)

25.文章题目“亮出你自己”有什么含义?(3分)

26.假如在课堂上当老师提问而周围的同学都没有举手时,你是否敢“亮出你自己”?请用30字左右描述一下你那时的心理。(3分)

四、作文(共50分)

27、请以“品味 ”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忌套作、抄袭。(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文绉.绉(zh ōu ) 推崇.(ch óng ) 镂.空(l óu ) 伧.俗(c āng ) B .翩.然(pi ān ) 蟾蜍.(y ú ) 追溯.(s ù ) 藩.篱(f ān ) C .阻遏.(y è ) 仄.歪(z è ) 瓦砾.(l ì ) 箱箧.

(qi è ) D .疮.疤(chu āng ) 颓.唐(tu í ) 凹凼.(d àng ) 取缔.

(d ì )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气息奄奄 相安无事 销声匿迹

B .雅俗之别 因地制谊 巧妙绝轮

C .连声诺诺 微不足到 荡然无存

D .张皇失措 锐不可挡 长途跋涉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 .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

。 C .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

,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4.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 .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D .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老舍——现代——《骆驼祥子》

B .张岱——明末清初——《湖心亭看雪》

C .刘禹锡——宋朝—《陋室铭》

D .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6.下列句子使用修辞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 .(排比)徜徉在故事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加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C .(比喻)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

D .(反问)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7.诗文默写(6分)

(1)感时花溅泪, 。 (2)山随平野尽, 。 (3) ,一览众山小。

(4)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

(5)《使至塞上》描绘一幅塞外夕照图的名句是 , 。

(6)刘禹锡《陋室铭》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诗句是 , 。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位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二、阅读(4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俨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3)念.无与为乐者 念 (4)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甲)文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12.(乙)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10分)

阿长与《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不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3分)

14、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4分)

15、“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10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6.上文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4分)

17.写出文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3分)

18.“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5分)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9.用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1)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 她[甲]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

20.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3分)

月光下,母亲为我 唱 民 歌 → → →说 谜 语 21.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2分)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 2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2分)

23.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2分)

A .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 .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 .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 .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24.如果以“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一份母爱”来结尾,和原文比较,哪一个好?为什么?(4分) 三、写作(50分)

题目:________,我成长中的一座桥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母爱”“师恩”“友谊”“赞美”“挫折”等,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初二(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1. D . 2 A 3 B 4B 5 C 6 C 7(1)恨别鸟惊心(2)江入大荒流(3)会当凌绝顶(4)虽乘奔御风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公共文化设施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二、(一)9(1)整齐的样子(2)妻子和孩子(3)考虑,想到(4)只是 10(1)(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还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2)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11.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人人劳动,幸福和睦的理想社会。(意思对即可)12.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二)1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14、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

15、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

(三)16①.历史悠久 ②结构精巧 ③强度高坚固耐用 ④形式优美 17.列数字 下定义 摹状貌 18.“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2分)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1分)。 (四)19.甲:安详 乙:慈祥 20.讲故事 唱童谣 21.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22.比喻(1分)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嗓音的轻柔、甜美(1分) 23.D 24.原句好的理由:(1)意境更含蓄(2)结构呼应更紧密(3)内容上突出了诗情(4)语言上具有诗歌的韵味 改句好的理由:(1)直接点明母爱主旨,更加鲜明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爱(2)呼应开头 三、略。

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最新整理】

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所有的新教材,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唯一涉及说明文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它对说明文的要求更为简洁、准确,使得说明文教学理所应当成为本册教材的重点。 其次,它体现了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的阅读目标:“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表明对说明文的阅读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具体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而且新教材所有的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下面我就按五个板块加以说明: 阅读 新教材的一至四册都是30篇课文,五册是25篇课文,估计六册应该也是25篇课文。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

的文章;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由于说明文的阅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所以三、四单元是教学的重点,而且《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大自然的语言》一直都是以前教材的重点篇目,在教学时应加以注意。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 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都有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根据以往经验,最好是将两个文言文单元提前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充足的识记的时间。在有些课文的后面,还有与课文相应的语文知识短文,我的看法是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但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一、三、五单元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以写作、口语交际为辅,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思考调查桥的历史,领略莲的文化魅力;而二、四、六单元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来撰写小论文。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读

2019秋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读 教材分析 一、八年级教材总体结构: 从总体上看,八年级上册教材与七年级教材保持了整体结构的一致性,都由6个单元和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学习内容组成。 就具体而言,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结构又有很多不同于七年级教材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设置一个“活动·探究”单元 2. 设置两个口语交际专题 3. 开始设置专门的古诗文单元 4. 现代文读写单元的“自读”课文增为两篇“活动·探究”单元课文原则上全为“自读”课文。 二、各单元内容及教学思路 第一单元 本单元是本套教科书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课文、注释、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另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包括“活动任务单”和任务说明。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依托单元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探究单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在“活动任务单”中对整个单元的任务做概要说明,以方便学生总体把握。每个单元均安排三个任务,分别设置任务说明进行具体解说。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分别是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 单元教学重点: 1.“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学习提供了具体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2.“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要求教师改变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突破原有学科教学在时空、内容、手段等方面的封闭状态,将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变当堂教授为全程指导,变掌控课堂为帮助自学,变关注成果为关注过程。 3.“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体现了本套教材重视阅读的核心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八年级语文教材重视文体学习的特点。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把握两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体会多样化的写法和语言;理解课文深广的人文内涵 单元教学重点: 1. 通过阅读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了解文中人物的人生经历、个性、思想,并能从中有所领悟,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 2. 能够抓住回忆性散文、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半期联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使用(2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3分) 阅读经典,咀嚼经典,那些从容流淌的文字中,却常常涌动着令我们感动的爱的激流: 阿长辛苦买来的粗zhuó( )的《山海经》中蕴含着的浓浓关爱;父亲蹒跚 ..()的背影中流淌着的舔犊之情;老王在生命尽头的微薄的回馈.()所牵动的一个善良文人的kuì zuò ( );一肩担尽古今愁的老信客以大半辈子的穷愁潦倒演绎出的无悔的忠诚……常常感动于生活中的细小的爱与关怀,我们才能更好的品味生活!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1分) 粗zhuó( ) kuìzuò( )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1分) 回馈.()蹒跚 ..() (3)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1分) 穷愁潦倒: 2.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高可.二黍许(大约)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 B、佛印绝类.弥勒(像)故人不独亲.其亲(亲人) C、选贤与.能(通“举”)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D、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3.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2分) 网络谣言,不但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杜会秩序。(1)事实表明,网络语言的泛滥和滋生,会扰乱很多人成为受害者。(2)展开“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我选句,修改后的句子:。

4.默写。(8分) (1)少壮不努力, _______ ________。《长歌行》 (2)?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的诗沉郁顿挫,壮怀激烈,读他的诗,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 颗赤子之心的丰富情怀:《望岳》中,诗人在结尾处抒发着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远 大理想抱负的诗句是“,”;《春望》中,杜甫担忧国家烽 火连天,渴盼家人音讯,有着忧国思亲情怀的诗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名著阅读。(6分) (1)阅读《朝花夕拾》,任选两处作答。(2分)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 ________和________。 (2)《骆驼祥子》是老舍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为我们 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请根据下边的提示,补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4分) 第一次,他用辛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 ; 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 。 6.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25日上午10时许于辽宁 大连正式交接入列。中国向着实现蓝水海军的梦想迈出重要一步。 首艘航母入列服役,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10个现役航空母舰拥有国,也是最后一个拥 有航母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航空母舰被世界公认为蓝水海军的主要标志之一。 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人出席了交接入列仪式。当日的大连港阳光和煦、波平浪静。“辽 宁舰”悬挂满旗,官兵精神抖擞,分区列队。10时许,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完整word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目标 1.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敢于质疑问难、自主思考的品格。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3.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 二、编写意图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主要谈的是物候学、地理(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的问题。几位作者善于将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地阐明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逻辑周密,说明准确,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些文章,语言朴素优美,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这一综合学科的经典文章。物候学本身是门综合运用气象、地理、生物、农学等方面知识的学科,作者在介绍这门学科时,也特别善于多方联系,运用众多的事例来展现物候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从而将这门学科的特点介绍得清晰、完整。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都以“恐龙”为话题切入,讨论的角度却各不相同。第一篇短文意在通过“恐龙无所不有”这一现象,说明地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第二篇短文则说明了科学家们是怎样运用地质学的研究成果解决恐龙灭绝年代问题的。读这两篇短文,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作者所说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基本科学原则。《大雁归来》是一篇生态学“观察手记”作者看似只是平谈地记录大雁在春天的北归,背后却蕴含着对自然界一切生命形态的温情和尊重。文章不仅展现了大雁季节性迁徙的过程,而且形象地闸明了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道理。《时间的脚印》讲述了岩石的侵蚀现象、水流和风的搬运作用、沉积岩的形成和化石的来源,形象地展现出时间留下的“脚印”,也就是大自然变迁的痕迹。大自然变迁的过程,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进行的,并不是人们所能亲眼看见的,是科学家们根据现有的地质记录开展科学研究而推断出的结论。文章通过说明这一过程,展现了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略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揭开自然奧秘的兴趣。 三、教学指导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抓住“科学思考方法”这一核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020年最新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 1.文学常识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 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港(d í) 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明(yù)锐不可当(dāng)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 颁发(bān)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 第3课《“飞天”凌空》 1.文学常识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采用特写的形式叙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反响,再现了“5136”这一跳水动作的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表达了对运动员的赞美之情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感。 3.重点字词 凌空(líng)翘首(qiáo)轻盈(yíng)由衷(zhōng) 悄然(qiǎo)屏息敛声(bǐng)眼花缭乱(liáo)震耳欲聋(zhèn) 第4课《一着惊海天》 1.文学常识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流露出作者强烈的自豪之感。 3.重点字词 着陆(zhuó))凛冽(lǐn liè)默契(qì)殚(dān))精竭(jié)虑 镌刻(juān)桅杆(wéi)娴熟(xián) 第二单元 第5课《藤野先生》 1.文学常识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体:回忆性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 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 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 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 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业已:已经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烽火:柴火 D.逾:越过。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 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 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 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8、默写填空:(8分) (1),芳草萋萋鹦鹉洲。(1分) (2)自古逢秋悲寂寥,。(1分) (3)“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这句话出自的课文《老王》,“他”是指。(1分)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的句子是 。(2分) (5)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感人至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1课社戏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学习文章详略得当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及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农家少年纯朴善良、好客能干的特点以及“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情境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最值得我们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清文章故事发展的线索。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 1.归省.(xǐnɡ)行.辈(hánɡ)惮.(dàn) 絮叨 ..(cuān duo) ..(xù dɑo)怠.慢(dài)撺掇 凫.水(fú)潺.潺(chán)家眷.(juàn) 纠葛 ..(jiūɡé)旺相.(xiànɡ)

2.社戏。 3.这篇课文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活动为背景,描述了“我”童年时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 二、深入探究——理清思路 1.全文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详略又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然后请同学们梳理明确: A.船头看戏 B.夏夜行船 C.戏前波折 D.归航偷豆 E.六一公公送豆 F.乡间生活 G.小住平桥村 (1)情节顺序是:G、F、C、B、A、D、E (2)详写的是:A、B、C、D (3)略写的是:E、F、G 2.课文这样有详有略地叙写事件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讨论明确:这样详写略写相结合,既表现出小住农村的诸多乐趣和美好事物,又使文章多姿多彩。 总的来看,本文详写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小住平桥村时得到的优待、一般乐事和看戏次日的情形。详写的各个情节,让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深受感染;略写部分也多以简约的笔墨来写,钓虾、放牛就表现出农村生活的浓郁童趣,六一公公的简短问话和送豆行为,更表现了乡村老人的纯朴宽厚、热情好客。这种详略结合的灵活运用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学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纯WORD版,可以任意修改) 1消息二则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和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了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及情感鲜明的特点。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关系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否战胜官僚、地主等资产阶级而获得翻身的幸福。这场战役是什么呢?它具体是怎样打响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来了解这场战役的动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战役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渡江战役: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

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目标导学二: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 1.明确新闻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练习: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明确:在这则新闻中,“五要素”分别是: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2.明确新闻基本结构: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正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做内容提要。 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做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3.练习:阅读课文,找出它的导语、主体和结语。 明确: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目标 1.阅读古代诗文名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其智慧,体会其笔下的美好境界。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课文,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体味语言之美。 3随文理解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适当关注一些有规律的语言现象。 二、编写意图 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古代诗文名篇。通读这些诗文,能让学生感受古人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治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东晋末期,当时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者写虚构的桃花源中的故事,来阐释自己理想中的社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石深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核舟记》也是“记”,但它记的是一件工艺品一一核舟。核舟虽小,然而其上物、人、文、景皆备,令人叹为观止,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古代优秀工匠的聪明才智。《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本单元选入《关雎》和《兼葭》两首。《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现实中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兼葭》写抒情主人公反复寻求“伊人”,而“伊人”却始终若隐若现,恍惚迷离,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其渴望、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角度来说,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的能力,这是文言文学习始终如一的要求,因为这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进入文章、大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本途径,学生也应该通过这样的途径养成自主阅读文言文的习惯,不至于将学习文言文视为畏途。 其次,要继续训练通读。诵读是培养文言语感最主要的途径。很多课堂,教师讲得多,学生回答同题多,却极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是不适当的;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没有反复的诵读,语感是很难培养起来的。 第三,要注意积累文言词语。积累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就是要像学习外语那样,把学过课交中要的词活和句子整理抄写在卡片或笔记本上,以便随时复习,使它的成为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期中测试题 一、基础题(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或填空(10分) (1)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2),波撼岳阳城。,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5)《望岳》中最能表现作者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和超凡抱负,揭示人生哲理的两句是: ,。 2、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4分) ①发高烧和打hán jìn()的时候,孩子们也没有停下来。 ②我似乎遇到了一个pīlì( ),全体都震悚起来。 ③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bùkědāng() ○4虽然这些都很wēi bùzúdào(),但他做得很认真。 的一项是()(3分) 3、下列对病句修改有误 .. A.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把后半句改为“不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B.临近毕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地提高。(把“毕业”改为“中考”) C.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谨慎。(“然而”改为“因此”) D.就近期一些地方因征地拆迁引发恶性事件,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避免强征强拆行为不再发生。(去掉“不再”)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5、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构成排比。(4分) 例: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鲜花,如果害怕凋零,那它永远不能盛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 (一)《桃花源记》节选(10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选择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同的一项:()(3分) A、停数日,辞去./有孙母未去.。 B、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C、遂.与外人间隔/后遂.无问津者。 D、问所从来。具.答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3分) 8、文中最后写刘子骥“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津”,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二)郭猫儿(9分) 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爝(xún)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葬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然一声,四座俱寂。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选文标准

教材选文 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2.教材编写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体现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材要适应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规律,要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4.教材编写要以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落实18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教材要落实各自的专属任务群,还要落实贯串于高中语文学习始终的共同任务群。学习任务群应依据学分要求和年段特点组合,容量要适当;学习任务群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提倡多样化,鼓励创新,能为教师的多样化实施提供空间与相应的支架;学习任务群应为学生精选内容,提供典型学习样例。 5.教材编写要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和学习任务群的组合等整体设计学习活动,实现学习任务群对发展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效应。灵活地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动,选用典型材料设计语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6.教材中的选文应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文质兼美,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选文格调要积极向上、健康明快,选文作者必须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较高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材料组织方式应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言语经验,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激活思维,发展核心素养。教材编写应注意语言材料的多重功能,便于体现文本在达成不同学习目标中的示范、积累、探究等不同功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走向3D时代 ①热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以其身临其境的3D(三维)效果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好评,掀起了一股3D电影热潮,同时也让很多对3D技术持怀疑态度的人变成了3D技术的支持者,更让人们对3D家庭影视生活充满无限向往。一直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的3D技术终于奏响了进军家庭娱乐业的号角。 ②3D是tlllree—dimensioil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像。就实质而言,这项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人是通过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状态。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③3D技术在商业运用上已经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3D立体影院将投资建设,3D影片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在3D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影视、音乐、动漫和网络游戏的相互渗透使得3D技术在电子消费领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消费电子产品中使用3D 技术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④3D技术不仅被电影界接受,在电视领域也颇受青睐。如今,各电视生产商均借机力推3D电视,希望引领今后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电视媒体也争先恐后地将这项先进的视觉技术引入体育比赛转播中。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3l日下午1 7时打响的英超联赛,阿森纳主场迎战曼彻斯特联队的榜首大战,已成为英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由3D技术转播的体育比赛。 ⑤此外,3D数码相机、3D数码相框已于去年年末实现产品化。3D数码相机可以通过双镜头叠加同一场景以产生立体影像,或是利用3D功能进行不同色彩模式的对比。而3D数码相框则是利用偏光原理,将不同图像同时折射到双眼,甚至可以充当3D眼镜,将普通照片立体化。在今年1月,松下公司展出了全球第一款高清3D摄像机,其双镜头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独特。松下将该机的透镜、摄像机前端和双存储卡存储器合为一体,从而使机身更加轻便,在用户进行手持式拍摄时更加灵活。同时,该机可自动对图像进行校正,不需使用任何附加设备就能直接记录3D影像。 ⑥不过,真正3D时代的到来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们虽然能去电影院体验3D电影,但资源相当有限。3D电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3D节目内容的话,3D电视就只是一个摆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同样是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另外,健康和安全也是3D 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研究结果显示,观众在观看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因此,对于栩栩如生的3D立体影像带来的视觉享受,我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 (1)选文第①段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开头,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②段,用简单的语言给3D下个定义。 (3)结合文意,说说真正3D时代的到来有哪些制约因素? (4)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请你发挥想象,举一例加以说名明。 【答案】(1)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说明对象。 (2)3D是人的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到的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立

(完整word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2.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二、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一个多文体的单元,课文包含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和两篇散文。《社戏》是一篇经典课文,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的敦厚和睦的民风。教学时要把教学重点放在领会文学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回延安》是当代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教学时要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饱满的情感,感知诗作的明亮、瑰丽而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并体会诗作模仿陕北民歌旧形式以表现新时代内容的特点。《安塞腰鼓》是一篇新时期的经典课文,它写陕北高原,写高原腰鼓,写打腰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风,以及高原人弃放雄健的精神气质。它在语言运用和修辞方法方面尤其值得认真学习。《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灯笼”为话题,申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率”的意志和热情。 选取这四篇课文,主要是考虑它们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的元素(同时也考虑这些课文的不同时代、不同生活场景和不同体裁的多样性特点),以便于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样的、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但这些课文的主题并不局限于民俗文化,而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例如《社戏》还表达了作者对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淳朴人性的期盼,《(回延安》还表现了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安塞腰鼓》还表现了陕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灯笼》还表达了保家卫国的意志和热情。因此在教学时还应开放视野,尽力还原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意蕴,而不局限于民俗文化的探究。 另外,选取这几篇现当代文学名作,还着意于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可以分析《社戏)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可以品味(回延安》的一系列意象,分析其修辞手法,并训练现代诗歌的朗读方法;可以通过学习《安塞腰鼓》和《灯笼》理解抒情散文写作的切入点(“腰鼓”“灯笼”),理解散文的构思章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散文优美而精巧的语言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期中测试卷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缥.碧(piǎo)发髻.(jì) 和蔼.(ǎi)鸢.飞(yuān) B.匿.名(nì)幼稚.(zhì) 骤.雨(zhòu)瞥.见(piě) C.纠.正(jiū)扒.手(bā) 轩邈 ..(xuān miǎo)不逊.(xùn) D.凄.然(qī)曦.月(xī) 解剖.(pāo)飞漱.(shù)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四时俱.备(全,都) 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B.夕日欲颓.(坠落) 急湍甚.箭(超过) 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 怀民亦未寝.(睡) D.五色交辉.(辉映) 属.引凄异(连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 ....,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 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 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

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检查,大家讨论、解决、发现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B.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声音,一滴滴落在地上。 C.既然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因此你的成绩不会令大家失望。 D.我区中小学开展人人争当“最美学生”,提升学生精神品质。 5.名句填写。(8分) (1)老骥伏枥,;烈士暮年,。(《龟虽寿》) (2)亭亭山上松,。风声一何盛,!(《赠从弟(其二)》)(3)《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重叠,山势雄伟峻拔的句子:,。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4)《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对江南山水美景赞美的句子是:。 (5)《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庭院中月光澄澈的句子是: 。 (6)《野望》中抒发作者孤独抑郁之情的句子是:,。(7)《渡荆门送别》中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6.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说说作者斯诺对中国的新认识是什么。(4分) 7.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字面前却格外地谦恭。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字选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的佳丽还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由此可见一斑。汉字的音、形、义皆是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它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热爱汉字、写好汉字,相信你整张试卷的汉字都能书写得工整美观。请你也给汉字“选美”。选出一个你认为最美的汉字,并从“音、形、义”等方

(完整word)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语文背诵篇目

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语文背诵篇目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难忘父亲步履pán shān míng kè于心。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B.《〈长征〉节选》选自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国戏剧出版社20XX年版)。 C.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的名字叫什么? D.“当然行!”财主夫人高高兴兴地同意了。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父亲老境颓唐,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 B.班会课上,老师再三强调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真是故弄玄虚 ....。 C.王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 D.母亲讲得很动情,如果有机会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 ....的良师。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一④每题1 分,⑤一⑥每题2 分) ①千里之行,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______▲_______,寡人反取病焉。④像山泉在呜咽,_______▲______。 ⑤《七律长征》中运用夸张手法表现红军藐视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⑥《春望》中移情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6 分)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人名),这段文字出自于名著《▲》,其作者是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人名)。(4分) (2)除小说主人公外,你对小说中谁的印象最深?写出名字和有关的故事情节。(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在学习“长城”专题时,你们开展了一次“长城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