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晁错削藩错了吗?

晁错削藩错了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c11429339.html,

晁错削藩错了吗?

作者:杨志昆

来源:《百家讲坛》2016年第17期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意见,实行削藩,由此引发了七国之乱。对于这场内乱,后人多将原因归咎于晁错,认为他过于急躁地提出强硬的削藩策,所以才激发了叛乱。事实果真如此吗?

众所周知,西汉初年的诸侯王问题很严重。刘邦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大力分封自己的同姓子弟为王,以维持汉朝的稳固。这种分封制起初虽然起过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诸侯国的总体实力逐渐增强,甚至超过了朝廷。于是逐渐疏远的血缘亲情渐渐无法抵挡权力的诱惑,从而使得双方越来越离心离德。这个矛盾最终将不可调和。

而晁错在提出削藩策时就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才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但他这种暴力削藩的策略有没有问题呢?

毫无疑问是有问题的。他提出的削藩策就是七国之乱爆发的导火索,如果没有削藩策的提出,这场内乱恐怕不会立刻发生。但就此认为晁错提出削藩策是错误的,恐怕也不妥。

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想要和平解决诸侯王的问题显然不大可能,而且历史也印证了这个答案:从春秋战国的分裂,到刘邦剪除诸侯王,再到西晋的八王之乱,甚至在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中,削藩无不伴随着战争的身影。所以,还是晁错的那句话最符合实际——现在不削藩,以后会越来越难办。

但也有不少人将汉文帝时贾谊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和汉武帝时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来与晁错的削藩令相比较,认为他们二人提出的办法比晁错要好,是一个软性的解决办法,即和平的办法,可这个认识也很片面。

贾谊提出的主张在晁错之前,他当时提出这个办法之后,汉文帝是赞许的,也实行过:将齐国的国土一分为三。但是,汉文帝只实行过这一次就再也没有实行了。为什么?因为地方上的诸侯不是傻瓜,他们很清楚朝廷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汉文帝在推行这个主张时是有阻力的,所以他在小范围内实行之后就再也不敢实行了——当时诸侯王的势力很大,朝廷不敢也没有实力去触这个霉头。

但到了晁错之后的主父偃时期就不一样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和贾谊的主张其实换汤不换药,但汉武帝就是靠着这个政策和后来的“酎金事件”一口气削除了一多半的王侯。其实,这还是得益于晁错的削藩策:正是因为削藩策引发了七国之乱,结果朝廷大胜,诸侯王再也没有实力和朝廷硬着来,只能任凭朝廷宰割,这才促使主父偃的“推恩令”实行得非常顺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