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47应用心理专硕 大纲解析

347应用心理专硕 大纲解析

347应用心理专硕 大纲解析
347应用心理专硕 大纲解析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

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

(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

(3)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继承、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1、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

2、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

3、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

4、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

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

1、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

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3、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1904~)。

华生的主要观点:1、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

2、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①不借助仪器的

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②口头报告法③条件反射法④测验法

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1、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2、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

3、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三、机能主义

机能派认为

1、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

2、心理学的任务是对意识状态“适应功能”的描述和解释

3、意识状态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整体,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

4、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都是“本能”冲动的作用。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1842~1910)、杜威(1859~1952)和安吉尔(1869~1949)。

詹姆斯的主要观点:

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识,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基本元素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容易破坏心理

的整体,

詹姆斯关于意识的观点有:1、每一种意识都是个人意识的一部分;

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

3、每个人的意识都可以感到是连续不断的,每个人的意识状态都是意

识流的一部分;

4、意识的选择性。

安吉尔的主要观点:

1、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内省法(主观观察)和客观观察法,积极主张心理研究的

领域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和外部行为,

2、看重心理学的应用性研究,

四、格式塔主义

格式塔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出现的反对冯特构造主义的一个学派。诞生于1912年,“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意思为“形式”、“形状”,在心理学中用这个词表示的是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格式塔也被译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派认为

1、人的心理意识活动都是先验的“完形”,即“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

2、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人和动物的智慧行为是一种新完形的突然出现,叫做“顿悟”。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魏特墨(1880~1934)、柯勒(1887~1967)和考夫卡(1886~1941)。

魏特墨的主要观点:似动现象的视知觉问题实验研究,他认为似动现象就是一个格式塔,在心理现象上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的性质不存在于它的部分之中,而存在于整体之中。

考夫卡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所谓心理物理场含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而这两极性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结构。他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即外部实际的环境;行为的环境,即个人心目中的环境。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

五、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这个理论是指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也称为精神病学和深蕴心理学。分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义。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荣格(1875~1961)。

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

(1)无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之为深层心理学,他构筑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层次是潜意识系统,它是人的动力冲动、本能等一切冲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库,不受客观现实的调节,构成人们心理的深层基础;第二层次是前意识系统(下意识),是意识系统和潜意识系统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执行着“检查者”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证适合本能,又要服从现实的原则;第三层次是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最外层次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家庭”中的“家长”,它统治着整个精神家庭,使之协调。

(2)释梦理论,弗洛伊德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把梦的内容所表示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层意义,

是梦的“显意”,指梦者可以回忆起来的梦的情境及其意义;一个是深层意义,是梦的“隐义”,指梦者通过联想可以知道隐藏在显意背后的意义。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1、变量与控制:

2、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3、反应时法:

4、心理物理学方法:

先驱者:费希纳1860《心理物理学纲要》

心理物理学:一门研究心身之间或心物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

种类:阈限的测量

心理量表法

信号检测论

一、感觉阈限的测量

1、绝对阈限的定义

(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一种刺激强度。

2、差别阈限的定义

(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差别,也叫最小可觉差。

(2)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的刺激强度的差别。

3、测定阈限的实验特点

(1)选择好刺激系列和反应系列(物理量为横坐标,心理量为纵坐标)

(2)要尽量简化被试对刺激所做的反应(判断有无,辨别相同还是相异)

(3)测定的次数要多些(不是分界点而是过渡区,100次以上)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极限法平均误差法恒定刺激法)

A最小变化法(极限法)

(1)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

特点: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及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①自变量:刺激系列

要按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呈现,起点要大于或小于阈限;一般选10到20个强度水平;

递增和递减序列要分别测定50次左右(共100次左右);避免被试形成定势,每次

呈现刺激的起点应该随机变化。

②因变量:被试的口头报告

当刺激呈现之后,感觉有就报告“有”,感觉无就报告“无”,主试记录“+”“-”;

递增时直到第一次报告“有”,这一系列停止,递减同理;说不准可以猜,但不可以

放弃,也可以记录“?”

③阈限的确定:

阈限:是统计值,即被试报告“有”和“无”这两个刺激的中点,就是这一刺激系列的阈限。

具体计算:可以将所有各系列的阈限求平均数;可以先分别求出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

平均数再求出两系列的平均数;也可以将每相邻的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阈

限为一组求平均数,然后再求各组的平均数。

④误差及控制

习惯误差:指被试因习惯于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状态,而对新的刺激做了错误的

判断。

期望误差:是指被试因过早期望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的错误判断。分析时对递增与递减

系列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控制方法是交替应用递增和递减系列的刺激,而且二

者的次数相等。

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

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

疲劳误差: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劳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

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分析时对前一半与后一半

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控制方法是以ABBA顺序呈现递增和递减序列,其次数要

相等,在整个序列中在前和在后的机会也要相等,

(2)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

①自变量:两个刺激

标准刺激(固定的强度,大小不变),每次比较都出现。

比较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匹配呈现。

②因变量:口头报告,一般用三类反应,“+”“-”“=”

③差别阈限的确定:

A、在递减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Lu);第一

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Ll)。

B、在递增系列中的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Ll);第

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Lu)。

C、上限与下限之间叫不肯定间距IU。

D、不肯定间距的中点叫主观相等点(PSE),理论上PSE应与标准刺激(St)相等,但

实际有差距,叫常误(CE)。

E、取不肯定间距的一半或取上差别阈(DLu=Lu-St)和下差别阈(DLl=St-Ll)之和

的一半为差别阈限。

上差别阈DLu=Lu-St

下差别阈DLl=St-Ll

主观相等点PSE=IU/2=(Lu-Ll)/2

常误CE=St-PSE

差别阈限DL=[DLu+DLl]/2

=[(Lu-St)+(St-Ll)]/2

=[Lu-Ll]/2

④误差及控制:除了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还要控制因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同时呈现所造成的误差,

用多层次的ABBA法。

(3)阶梯法

阶梯法是最小变化法的一种变式,它和最小变化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把增加和减少刺激程序连续进行。当被试报告感觉不到开始呈现的刺激时,主试就按一定梯级来增加刺激强度;而当增加到被试感觉

到了时,又按照一定的梯级来减少刺激强度。实验按这样的顺序继续下去,直到达到一个先定的标准或先定的实验次数时求出各转折点的平均数就是所求的阈限值。

B恒定刺激法:

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可用于测定绝

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以用于确定其他多种心理值。

特点:根据出现的次数来确定阈限,即以次数的整个分布求阈限。

具体做法:

1、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7个,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过程中不变。

2、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200次。呈现刺激的次序事

先经过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

3、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的某种反应(有或无,大或小)的次数。

特别注意:

1、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激。

2、最大强度:每次呈现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

3、最小强度:每次呈现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

4、各个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每种刺激强度呈现不得少于50次.

(1)用恒定刺激法测绝对阈限

①自变量:5~7个等距刺激强度

②因变量:口头报告。有“+”,无“-”,根据被试对不同刺激所报告有无的次数来

求出百分数,以此来计算阈限。

③绝对阈限的计算: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例如:测定两点阈的实验

(2)用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

①自变量: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加以比较。

1、标准刺激是能被感觉到的某一刺激强度;比较刺激一般从完全没有被感觉出差别到完全

感觉出差别的范围内选定5~7个刺激强度作为比较刺激。

2、比较要随机呈现,每个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至少要比较100次。

②因变量:口头报告

较早的方法:三类反应“+”“=”“-”

后来改进:二类反应“+”“-”

三类反应和二类反应各有利弊,实验时可以根据情况情况选定其中的一种。

③差别阈限的计算

三类反应:

上限为50%次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

下限为50%次轻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

二类反应:取75%的差别阈限。

④误差及控制

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继时呈现,可能产生时间误差。正的时间误差:主观相等点大于标准

刺激。负的时间误差:主观相等点小于标准刺激。

控制方法:是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相继出现的前后顺序交替改变,但次数相同。

C平均差误法:

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其特点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

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相等,比较刺激也可由实验者调节,由被试判断。

程序: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较都会

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均误差。

(1)用平均差误法测定绝对阈限

①自变量:让被试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与一个标准刺激相等,标准刺激假设为零。

②因变量:被试每次调整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相等那个数值。

③绝对阈限的确定:让被试每次调到刚刚感觉不到(即与零标准刺激等值),然后把各次

测定数值加以平均即为绝对阈限。

(2)用平均差误法测定差别阈限

①自变量: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让被试调整一个比较刺激。比较刺激是一种连续的量,在被试认

为接近时,可反复调整,直到其认为满意为止。

②因变量:被试每次调整的数值,即其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数值。

③差别阈限的计算:

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

方法有两种:

把每次调节的结果(或每次的判断)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

AESt=∑\X-St\/N

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做差别阈限。

AEM=∑\X-PSE\/N

④误差及控制(视觉长度辨别)

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应各占一半。

动作误差:被试从长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也各占一半。

二、阈上感觉的测量

(一)心理物理函数

心理物理函数:是描述对刺激的心理感受和刺激的物理属性关系的函数。它可以描述某种感觉如何随着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

韦伯定律

(1)韦伯分数:对于任何同一类刺激,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差所需增加的刺激量,总是等于当前刺激量与一个固定分数的乘积,这个固定分数被称做韦伯分数。

(2)韦伯定律:刺激强度水平与差别阈限的大小之间存在固定的数学关系。

△I/I=W(△I:差别阈限的大小I:刺激强度的水平W:韦伯分数)

(3)局限及贡献:局限:在刺激强度很弱的条件下会失效。

作用:使比较不同感觉道及不同条件下的感受性成为可能。

费希纳定律

(1)费希纳定律的推导

确定某种感觉的绝对阈限,然后运用韦伯定律得到绝对阈限上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对应的物理量。

S:任何刺激值

S0:绝对阈限或假定为零的特殊刺激值

K:从S到SO之间的JND数目

RK:SK引起的心理量

W:韦伯比例

RK=㏒S0﹢K㏒(1﹢W)

(2)费希纳定律的成立条件

①假定韦伯定律对所有类型和强度的刺激都是正确的

②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

史蒂文斯定律

(1)幂定律的提出

1957年,刺激强度和感觉量之间的关系为:

S=bIa {S:感觉量I:刺激强度b:由量表单位决定的常数a:感觉道和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

(2)局限

幂定律的有效性依赖于被试正确使用数字去标示其真正的感觉量。

有批评认为被试给出的数字可能更多地反映他的数字习惯而不是他的感觉。因此史蒂文斯1959年,采用跨感觉通道的匹配技术(不同感觉道的交叉匹配法):被试紧握手压力计,用握力大小来匹配电流、白噪音、震动等。

等感觉匹配法:在不同的刺激水平上获得跨通道感觉的匹配,产生等感觉函数的曲线,它可以表示出一感觉通道的刺激值与造成相等感觉判断的另一感觉通道刺激的关系。

(二)感觉的直接测量

感觉的间接测量:是指借助于某一中介变量或中介反应来测量感觉。(刺激的有无、刺激的等值、最小可觉差的个数)

感觉的直接测量:对心理感受直接按其强度赋值。

感觉的直接测量法主要有:数量估计和数量生产。

(1)数量估计

理查森和罗丝(1930)

史蒂文斯:以大量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史蒂文斯(1957,1975)提出史蒂文斯定律:幂函数应该代替费希纳的对数公式作为物理规则。

史蒂文斯(1957,1958)阐述了数量估计法的两种形式:

1、给被试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并告诉他们这一刺激对应的感觉是某个确定值,在随后的实验中,被试

要根据标准刺激的数值,给其他的刺激产生的感觉赋值。

2、没有标准刺激初始赋值,所有刺激都随机呈现给被试,他们要对第一个呈现的刺激随意指定一个数

值来代表它所产生的感觉量,并据此对接下来的所有刺激一一赋值。

实验数据处理使用几何平均数:

1、几何平均数能避免少数被试在赋值时采用极大或极小的数字的影响。

2、如果心理物理函数的幂函数关系正确的话,那么几何平均数能保留在算术平均过程中损失的心理物

理函数特征。

(2)数量生产

给被试一个用数字表示的感觉量值,要求他们调整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量。

数量生产法配合对同一感觉的数量估计法测量,可以作为抵消任一种方法固有的系统误差的方式。

Stevens1962响度实验

(3)心理物理判断的相对性

①实验中的其他刺激的影响

A被试对刺激的数量估计受到刺激呈现情境的强烈影响:同一个刺激和其他较弱的刺激一起

出现在实验中,往往会被估计为更大的数值;而若与一个较强的刺激一起呈现,往往会被估计

为较小的数值。

B一种观点:情境效应源于被试的反映偏差。无论刺激强度范围如何移动,被试总是用相同

的一组数字来进行感觉量值估计,这样效度无法保证。

C另一种观点:情境效应影响的是被试的感觉量本身。在低强度范围里的刺激之所以被赋予

更高的数值,是因为他们听上去更响一些,这不会影响效度。

②刺激序列效应

被试对某一刺激导致感觉的数量估计,往往受到在此之前所进行的其他估计的影响。

情境效应是实验中对特定刺激的感觉相对于其他刺激产生感觉的对比增强效果,序列效应则表明感觉估计会受到此前呈现刺激的同化作用。

③刺激全距的影响

数量估计法得到的心理物理函数的斜率,会随着实验中采用的刺激强度全距的减小而提高。(例如20-80与35-65)

这是因为被试在实验中总是倾向采用同样的反应数值全距,而不管实验中所呈现刺激的全距大小。

(4)直接数量估计法的应用

①情绪研究中的应用

弗兰肯豪泽(1967):被试的情绪体验估计值和一些生理指标之间存在高相关(比如对紧张的数量估计和肾上腺素的水平有正相关)。

霍姆斯拉扼(1967):43种生活事件的影响强度,以及从这些生活事件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长短——生活事件量表。(比如闯红灯11,丧失配偶100)

②社会舆论的测定

塞林沃尔夫冈(犯罪行为舆论):为期三年,38名少年法庭法官,286名警官,245名学生,对21种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数量估计。

结果:不同职业被试间显出惊人的一致性,由此可以认为这一调查基本说明了对于各种罪行的恶劣程度存在普遍一致的公众舆论观念。

(三)心理物理量表

测量感觉阈限的目的在于为心理物理函数标定起点,真正确定心理物理函数的走势还需要对阈上感觉进行测量,而对于阈上感觉的量化可以通过心理物理量表来表示。

比例量表

比例量表既有真正的零点,也有等距单位。

关键:如何将零感觉和量表的零点相对应,以获得绝对零点。

1、分段法

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它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如2倍、3倍、1/2倍、1/3倍等。

每个实验只选定同一个比例进行比较,同一个标准刺激比较若干次后,再换另外几个标准刺激进行比较。

当把所有的标准刺激都比较完后,便可用与各标准刺激在感觉上成一定比例的相应的物理量值制成一个感觉比例量表。

Stevens Davis的听觉响度量表(1936)

①半分法,给被试一个响度的音作为标准刺激,让他调节另一个音直到他感觉到比标准刺激的

音低一半,用这个方法以不同的强度音作为标准刺激,让被试调节另一个音直到他感觉到

比标准刺激的音低一半。

②确定响度的单位(sone)

③1sone等于一个在绝对阈限以上40分贝的1000赫兹的音的强度。47分贝的响度是2sone,

55分贝的响度为4sone。

2、数量估计法

①主试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如一个重量,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例如为10。让被试以

这个主观值为标准,将其他比较刺激的主观强度用数据表示。

②计算出每个比较刺激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

制成感觉比例量表。

Baker Dudek的实验(1957)

①标准刺激:假定长度单位1。变异刺激:其他10种比标准刺激长的刺激.用幻灯片呈现,时间为30

秒。

②每对刺激随机呈现20次,即要求被试回答20次。

③空间误差:10次标准刺激在变异刺激之上,10次标准刺激在变异刺激之下。

等距量表

等距量表要求一个固定的测量单位,单位之间是等距的关系,但没有绝对零点。

(假定顺序量表的通过率符合正态分布,顺序量表可以通过PZO转换,转换为等距量表。)

1、感觉等距法

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将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的距离来制作等距量表。

(1)二分法

呈现两个刺激:A和C,要求观察者选择第三个刺激B,使得A和B之间的距离等于B和C 之间的距离。

A-B=B-C

八等分灰色光度心理物理量表

(2)平均差误法

2、差别阈限法

1、用任何一种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限。

2、以此为量表的起点,以绝对阈限为标准刺激,确定第一个差别阈限。

3、以绝对阈限加上第一个差别阈限的刺激强度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差别阈限,并以此类推。

4、尽管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物理上是不相等的,但是由于它们在心理感受上具有等距性,因而

能够用来建立等距量表。

顺序量表

顺序量表既不等距,也无绝对零点,它只要求将事物按某一标准排出一个顺序。

要求:让数字的大小能够对应事物属性的等级,而不需要关心量表的单位是否一致。

1、等级排列法

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

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个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

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顺序就是一列顺序量表。

例如:某广告公司要对10张广告的优劣做评比,请来了17位评判者,评判的方式是让被试将10张广告排成从美到丑的一个序列,通过众多被试的比较,就可以求出全体被试对同一广告评判等级的平均值,这个值就是广告的平均等级。各广告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

2、对偶比较法

①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

②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

中的哪一个上表现的更为突出。

③依它们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大小排列成序。

n:刺激的总数

配对个数:n(n-1)/2

如果有五种样品A、B、C、D、E,

则可配成5(5-1)/2=10对,

三、信号检测论

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动机或判断标准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心理物理学的不足

50%能察觉到的刺激就是绝对阈限,用P(y)来表示报告“有”的概率,即P(y)=50%的刺激强度就是绝对感觉阈限。

刺激出现的概率P(S)=1,刺激出现并报告“有”,刺激出现并报告“无”。假如实验中可能出现刺激也可能不出现刺激的话,被试反映就变成了几种?

现代心理物理实验:P(S)≠1

刺激出现并报告“有”——击中

刺激出现并报告“无”——漏报

刺激没有出现并报告“有”——虚报

刺激没有出现并报告“无”——正确否定

P(y)=击中率+虚报率

P(y)是否受到P(S)的影响?

1、信号和噪音:

信号:就是刺激S

噪音:信号所伴随的背景N(对信号起着干扰作用的因素都可以当作噪音)

2、信号分布和噪音分布

信号伴随噪音,和单独出现噪音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理感受量值上形成两个分布:

信号加噪音分布(信号分布)SN

噪音分布N

3、信号检测论的两种独立指标

(一)反应偏向或判断标准β

数学定义:区分信号与噪音反应的心理感受水平(反应标准)所对应的信号分布纵轴与噪音分布纵轴之比。

β的含义:β值被认为是反应阈限,但β不再是对被试感觉状态的绝对分界,而是被试主观决策反应的判断标准。

影响判断标准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信号出现的概率和对被试回答的奖惩办法。

(二)辨别力指标

辨别力指标d′:噪音分布与信号分布之间的距离。

影响被试辨别力的变化的因素有:被试的感受性和信号强度。

4、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简称ROC曲线,又称为感受性曲线:以虚报率为横轴、以击中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和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

ROC曲线的属性:

(1)β值的改变独立与d′的变化。

(2)ROC曲线的曲率反应敏感性指标d′。对角线代表P(y/SN)=P(y/N)。曲线离对角线越远,表示辨别力越强,d′值就越大。

5、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1)抑郁症和老年痴呆患者的记忆力衰退。

(2)在社会认知方面的研究:攻击行为。

阈限理论和信号检测论都反映了感觉过程的某些方面,将两者整和之后,就可得到更全面的图景:感觉系统对刺激的有效分辨从某一强度开始,这一强度就是阈限;同时对于阈限以上强度的刺激,感觉报告将取决于感觉强度与某一主观决策相比较的结果。

观察法:

个案法:个案法(case study)是收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通常收集的资料包括个人的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特点的资料。根据需要,也常对被试做智力和人格测验,从熟悉被试的亲近者那里了解情况,或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或他人为被试写的资料(如传记、病历)进行采集和分析。用此种方法的研究,不同于用同一种方法或对许多被试的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经由统计分析得出一般性倾向的研究。

心理测量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心理测验的信度效度:

3、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4、人格测验:

5、智力测验:

6、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

心理统计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数据的分布状态、数字特征和随机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估计和描述的方法。描述统计分为集中趋势分析和离中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三大部分。

A 集中趋势分析:主要靠平均数、中数、众数等统计指标来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众数(mode)是一个比其他数出现次数都要多的数值。

中数(mediam):它将一组数据中高分的一半与低分的另一半区分开来。高出中数分数的数量与低于它分数的数量相等。当分数的个数为奇数时,中数是位于数据分布中间的那个分数;当分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研究者常常以最中间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作为中数。

平均数(mean)M=(Σx)/N

B离中趋势分析:离中趋势分析主要靠全距、四分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来研究数据的离中趋势。例如,我们想知道两个教学班的语文成绩中,哪个班级内的成绩分布更分散,就可以用两个班级的四分差或百分点来比较。

全距(range),即频率分布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值。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代表着所有分数与其平均数之间的平均差值。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它是关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和性质的一个度量频次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状态——总结每类分数出现的频次。

C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探讨数据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关联性。这种关系既包括两个数据之间的单一相关关系——如年龄与个人领域空间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多个数据之间的多重相关关系

推论统计:它以统计结果为依据,来证明或推翻某个命题。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分析样本与样本分布的差异,来估算样本与总体、同一样本的前后测成绩差异,样本与样本的成绩差距、总体与总体的成绩差距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正态曲线(normal carve):曲线是左右对称的,呈钟型单峰,平均数等于中数也等于众数,特定的分数在曲线下的面积成一定的比例。

当由随机因素导致的概率不足5%,显著差异(significant difference)是指符合这一标准的差异。

第三节

感觉

感觉的含义:物体的个别属性通过感官作用于人脑引起的心理现象就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颜色视觉:

1、颜色的定义: 颜色是外来的光刺激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的主观感觉。

2、影响因素:物体的颜色取决于物体本身、光源、周围环境的颜色、观察者的视觉系统有关系。除形状、

纹理和其他低级图像特征外,颜色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特征

3、人类视网膜上有两类细胞: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 对颜色的区分主要由锥体细胞完成.

4、颜色的特性:

描述颜色的心理物理量是亮度、主波长和纯度,

相应的心理量是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光刺激的心理物理特性可以按亮度,主波长和纯度来确定。这些特性又分别同明度、色调、饱和度的主观感觉相联系。颜色可分为彩色和非彩色。光刺激如果没有主波长,这个光就是非彩色的白光,它没有纯度。然而所有视觉刺激都有亮度特性。亮度是彩色刺激和非彩色刺激的共同特性,而主波长和纯度表示刺激是彩色的。

(2)颜色视觉的理论

A三色说:正常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上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产生心理上的基本感

觉:红、绿和蓝。其他的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相加或者相减混合得到的B赫尔姆霍茨(Hermann V on Helmholtz)修正和扩展,形成杨—赫尔姆霍兹三原色理论(trichromatic theory),这一理论可以解释颜色感觉和色盲,但无法解释视觉后效以及为什么色盲者不能

区分成对的颜色。

C海林(Ewald Hering)拮抗加工理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所有的视觉体验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拮抗的成分.产生互补色的视觉后效是因为系统中的一个成分疲劳

了,因此增加了它的拮抗成分的相对作用。色盲的类型成对地出现,是因为颜色系统实际

上是由相对立的成对颜色构成的,而不是由单一的基本颜色构成的。

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外祖父是色盲,妈妈仅仅是遗传基因的携带者,她自己能分辨颜色,不是色盲。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这时女孩才会是色盲

声音的心理维度:

1)音高

音高(pitch)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敏感的纯音范围是从20赫兹的低频到2000赫兹的高频。

在频率很低的时候,频率只要增加一点点,就能引起音高的显著增高。在频率较高时,你需要将频率提高很多才能够感觉到音高的差异

(2)响度

响度(loudness)或者物理强度是由振幅决定的;振幅大的声波会给人大声的感觉(3)音色

声音的音色(timbre)反映了复杂声波的成分。

纯音只有一个频率和振幅。

在复杂音调中,听到的声音的最低频率被称为基音,较高的频率被称为泛音或者和弦,它们是基音的简单倍数。

噪音是没有清晰的和基因频率与泛音的简单结构,噪音包含互相之间没有系统关系的多种频率,因为没有基音所以感觉不到音调。

第三节知觉

知觉的含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三中作用:觉察分辨确认

觉察:发现事物的存在,

分辨: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个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A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这对象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看作孤立的,而是把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和个体的知识经验

2、知觉的选择性

A知觉过程中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B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从客观方面来看,有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强度、反复出现等;从主观方面来看,有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

C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

3、知觉的理解性

A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往的知识经验来对事物进行理解和补充。即知觉不是被动地把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力求为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

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B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理解可以使知觉更为深刻、更为精确,可以使知觉的速度提高。

言语在知觉的理解中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C知觉的理解性帮助对象从背景分离,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产生知觉的期待和预测

4、知觉的恒常性

A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无论是形状、大小、颜色、还有亮度),即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其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被破坏。例如,远在1000米以上,形状知觉的恒常性会被破坏,在色光和强光下,颜色的恒常性也会被破坏。

C影响知觉恒常性因素主要是理解的作用,即经验的作用。由于人能够不受观察条件、距离等)的影响,而始终根据经验按事实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从而可以有效地适应环境,经验越丰富,越有助于感知对象的恒常性。

D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知觉组织

1.知觉组织原则:

临近性: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相似原则: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对称性: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良好连续性:具有良好连续性的容易组成图形

线条方向:

封闭原则: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共方向原则:

简单性原则: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2.形状知觉: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由视觉触摸觉动觉来完成

阶段:A把握轮廓B图形识别

轮廓:构成一个形状的边界线,是有不同区域之间亮度明度上明显的变化形成的。受到时间和空间上临近的其他物体轮廓的影响

主观轮廓:不存在刺激的变化,人们在同质的视野中也看到轮廓

图形识别:人们利用已知经验知识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依赖于输入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形状知觉的原则:格式塔图形组织原则(同知觉组织原则)

3.深度知觉:能够知觉到物体的深度和距离,涉及到三维空间的知觉。将视网膜上二位图像组织成三维知

觉,由单眼线索,肌肉线索,双眼线索提供依据。

单眼线索:包括相对大小掩蔽重叠阴影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纹理梯度运动视差

肌肉线索:睫状肌对晶体曲度的调节双眼视轴辐合

双眼线索:两眼视差

4.运动知觉:A物体的运动特征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知

B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行的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

知觉。

C真正运动的知觉:物体按特定的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

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知觉。

D似动:在一定时间空间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见连

续的位移。

存在形式:动景运动,两刺激物按一定间隔时间间距相继呈现

诱发运动,由于物体运动使临近物体产生运动印象

自由运动,星星

运动后效,注视一运动物体,再注视静止的东西会出现反向的移动

错觉: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即知觉不能正确地反映外界事物的特征出现种种歪曲。

种类:A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

多尔波也夫错觉

潘佐错觉

垂直错觉

贾斯特罗错觉

B形状错觉

佐尔拉错觉: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显得不平行

冯特错觉:两平行线由于附加线影响显得弯曲

爱因斯坦错觉:许多环形中正方形四边略显弯曲

波根多夫错觉: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条直线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错觉理论

1、眼动理论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第四节意识和注意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的含义:A意识是一种觉知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

B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和、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C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觉醒无意识意识注意等

意识的功能:①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

②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吧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事件(时间模式)

③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判断

睡眠: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睡眠中的意识状态不容于清醒时的状态,脑电主要为波。根据脑电图可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三四阶段称为慢波睡眠。

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中有很多β波。β波频率较高,波幅较小。

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β波由α波取代。阿尔法波相对频率较低。

在睡眠状态时,脑电主要是δ波,δ波频率更低,波幅更大。

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轻度睡眠大约持续10分钟。主要为混合的的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被外部刺激惊醒。

第二阶段,持续20分钟。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

称为睡眠锭。

第三阶段,肌肉变得更放松,脑电波更慢,约40分钟。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

出现δ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阶段,当大多数脑电波开始呈现为δ波时,表明已进入睡眠

的第四阶段。个体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有时

会发生梦游梦呓尿床等。

四个阶段的睡眠大概要经过一个小时到90分钟,之后睡眠者通常会有翻身的动作,

并很容易惊醒。接着似乎又进入第一阶段的睡眠,但这并不是重复上面的过程,而

是进入了一个新的节段,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简称REM sleep 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δ波消失,高频率地波

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睡眠者

眼球开始快速于东,并伴有梦境,心率和血压变得不规则,呼吸急

促,如同清醒状态的恐惧反应,而肌肉依然松软。

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持续5-10分钟,再经过大约90分钟后,会有第二次快速眼动

睡眠,持续时间长于第一次,最后一次则长达一小时。在这种周期性循环中,当黎

明临近是,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

梦:通常出现在快速动眼阶段睡眠。无法计划梦境,也难以回忆梦的内容。

精神分析: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

生理学:梦是对脑的随即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

认知观点:梦负担着一定的认知功能(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是高级心理活动的条件,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现象过程中。

注意的特征:1.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又叫注意范围。

2.注意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的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在此需明

确的是,稳定总是相对的。在注意稳定的情况下,感受性也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现

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动摇,但它并不影响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

注意的分散,这才是一种不良的注意品质,是需要克服的。

3.注意转移——是指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它与注

意的分散不同,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需要而来,而注意分散则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

务。

4.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其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至多有一种是不熟练的;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

联系;两种活动在同一感觉通道也很难做到注意分配。

选择性注意:个体在同事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逐一,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第六节学习和记忆

学习的含义: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首先,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其次,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最后,学习是由纤细或经验引起的。

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提出者:巴甫洛夫定义: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

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

五条规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实验: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

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

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

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

基本内容。

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机体的反应。一个是中性刺激,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这是条件刺激(CS),第二个刺激是无

条件刺激(UCS)。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对于无条件刺激的唾

液分泌反应,叫做无条件反应(UCR)。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做条件

反应(CR)。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反复地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

主要规律:

(1)习得、强化、消退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的获得阶段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阶段。这阶段必须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或近于同时地多次呈现,才能建立这种联

系,这就是条件反射的习得。这种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就称为强化,强

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如果反应行为得不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即使重复条

件刺激,有机体原先建立起条件反射也将会减弱并且消失,这称之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2)泛化指条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与原来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唤起反应,这称之为条件反射的泛化。

(3)分化(辨别)分化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是对刺激的差异的不同反应,即只对特定刺激给予强化,而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这样,条件反射就可得到分化,类似的不相

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别。

(4)高级条件作用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叫做高级条件作用。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是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他认为学习就是以

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几种反射和情绪反应以

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S-R 联结)而形成。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斯金纳在桑代克的迷笼基础上创设了斯金纳箱。箱内伸出一横杆,下面有一个食物盘,只要压横杆就会有食物滚出,一只饥饿的白鼠被关进去,在不安得乱跑的过程中,偶然碰到横杆,吃到食物,以后它又压,速率越来越快。由此斯金纳发现有机体做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类型:1、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行为,又称引发反应;

2、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又称为自发反应。

规律:1、正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

负强化:是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消极强

化。

2、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

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的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

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

3、惩罚与消退: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叫做“惩罚”。惩罚与消极强化不同。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

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

率。

4、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他把一门课程

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为许多小步子。学生在学完每一步

骤的课程之后,就会马上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既能得到及时强化,然后按顺序

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一个个单元。

行为矫正:通过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通过消退可以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即通

过不予强化来减少某类行为的发生。孩子的许多无理取闹的行为实际上是

学习的结果,父母的无端让步实际上正起着强化不良行为的作用。

观察学习理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一)班杜拉的早期研究和经典实验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班杜拉及其合作者发现,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在后来的一项实验中,他们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性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被表扬,第二组看到成人被批评,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然后,再把儿童带到实验室,里面有成人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吸纳,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受罚组最少,控制组句中。

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为此实验人员又以糖果为奖励,让儿童尽量回忆刚才成人是怎么做的,并表现出来。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性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

记忆的含义: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

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种类

1、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后,在一个极短时间内保存下来的信息,也叫感觉登记。

特点:容量大

物理编码形象编码为主,图像记忆为主要编码形式

时间0.25s--2s

未受到注意的信息迅速消失,获得注意的进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当前能意识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

特点:声音编码为主,也有视觉编码

保持时间一分钟左右

容量7+-2 个组块

记忆广度是评价短时记忆能力的重要指标

经重复进入长时记忆,储存的有效方法为复述

3、长时记忆: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

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特点:时间长

没有容量限度

自然语言为编码,视觉表象也可以作为编码中介

遗忘

1、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

序渐进的直观描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2、影响遗忘的因素:

A 时间,艾宾浩斯曲线

B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熟练地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

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

相同学习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

C学习的程度:低度学习容易遗忘,过度学习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好一点

D事迹材料的系列位置:最后呈现的词遗忘的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

E识记者的态度:需要兴趣等

第七节思维

思维的含义及种类: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它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早起看到雪,判断出昨天晚上下雪了),甚至是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如原子核内部的结构)进行反映。还表现在人能对没有发生的事件作出预见

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2007-2018年心理学考研(312、347)历年真题大题总汇

1普心 1.1312真题 简答题(每题10分) 1什么是观察法?它有何优缺点?(2018) 2简述句子理解的含义及影响因素。(2018) 3试用维纳(B.Weiner)归因理论,分析能力和运气的归因属性。(2017) 4简述应激状态下“一般适应综合征”的阶段及其表现。(2017) 5简述费希纳定律和史蒂文斯定律。(2016) 6简述斯滕伯格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的三种假设及研究成果。(2016) 7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含义,并说明这两种智力的发展趋势。(2015) 8什么是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简要比较二者的异同。(2015) 9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2014) 10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2014) 11简述内部语言的含义及特点。(2013) 12简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及其对梦的解释。(2012) 13什么是短时记忆?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有哪些?(2012) 14简述时间知觉及影响因素。(2011) 15什么是注意?举例说明注意的品质。(2010) 16根据感觉互相作用的现象,说明为什么重感冒患者往往会感到食而无味。(2010)17简述德伟克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2010) 18简述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含义及特点。(2009) 19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2009) 20简述短时记忆的含义与主要特点。(2008) 21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2008) 22简要说明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2007) 综合题(每题30分) 1试述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并进行简要评价。(2018) 2在日常生活中,智力测验得分高的人并不一定事业成功。请用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2017)

的应用心理学硕士课程简介

应用心理学硕士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0101030402001 课程名称:高级认知心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Cognitive Psychology 学分: 3 总学时:60 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程适用专业:基础心理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以人的心理结构与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并理解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的内部心理机制,包括信息的获得、简约、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以及如何运用知识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的影响。要求掌握认知心理学的起源与隐喻、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模式识别、注意的认知理论、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知识的建构和表征言语、问题解决策略、元认知等认知心理学基本原理,以提高对获得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规律性认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试、研讨与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认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梁宁建著:《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苏、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M.Eysenck & Mark T. Keane., Cognitive Psychology: A Student of Handbook.,4th Edition.,2000 填写人:梁宁建审核人:吴庆麟 课程编号:S0101030402002课程名称:高级心理统计 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 学分: 3 总学时:60 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 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心理学考研专硕347参考书目

心理学考研专硕347参考书目 心理学考研专硕(又称应用心理硕士)考研科目是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其中心理学考研专硕347心理学专业综合,都是自主命题,备考前,建议选择好院校,并在院校官网查看具体的考试范围和参考书。对于没有给出考试范围、参考书目以及是全国版大纲的,博仁考研老师依据多年辅导经验,推荐以下参考书目: 一、心理学导论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许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六、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车丽萍、秦启文武汉大学出版社 八、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统计与测量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暨南大学出版社 最后,博仁考研老师再提供一些心理学考研的复习建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注重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备考阶段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打牢,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统计与测量、发展心理学等都是心理学基础学科,而大部分招生院校命题考查的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所以,首先要理解课本知识,要理解透彻,然后要记住各种名词解释以及带有明显简答特征的内容,同时要记牢各种实验和计算公式。 2、查找历年真题,熟悉命题范围和特点 由于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是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同时,没有规定各科目分值比重,比如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占多少分,发展心理学占多分,这样命题的随机性就比较大,所以,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涉及不多或者指定参书里边没有的不一定不考。但是,考生可以找找报考院校历年考过的真题,真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这个学校的命题范围和特点,同时对照报考院校的考试大纲,也会发现一定的规律性。 3、注意报考院校的重点研究方向。 因为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命题老师一般都是这个院系中的学术带头人,所以,试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学校的学术专业方向,那么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查查这个学校的重点研究方向是什么,重点复习与之专业方向研究重点相关的知识,同时多看看与之相关的书籍。 关于心理学考研专硕347参考书和复习指导,就先介绍到这里,有更多考研疑问,欢迎留言咨询~

心理学考研笔记(测量心理学)0001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心理测量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做出重要的决定。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心理测验:对行为样组进行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其本质上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验有三个要素,即行为样组、标准化、客观性。 (2)心理测量的特点 ①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 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 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②相对性一一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 行为序列。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量表的特 征。 ③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 解释都需要标准化。 2.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 (1)按所测量的心理特征分类 ①能力测验——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 ②成就测验——经过正式教育或训练后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③人格测验——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价值观等 (2)按接受测量的人数分类 ①个别测验——一名主试在一段时间内测量一名被试 ②团体测验——一段时间内一名主试同时测量许多人 (3)按测验目的分类 ①描述性测验——仅仅是进行描述 ②诊断性测验——对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而预先做出的诊断 ③预示性测验——了解人的潜能和未来的表现 4)按测验要求分类

新版2018年清华大学心理学347考研真题分析326.doc

2018年清华大学心理学347考研真题分析 对清华专硕感兴趣的小伙伴看过来!最新一年清华专硕真题解析新鲜出炉!一份最新的复习方向指南与复习建议!看勤思教研老师如何指点迷津,看勤思讲义如何完美对应!你手里的讲义,知道有多重要了吗?! 先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下今年的真题情况:清华专硕的真题一入眼,应该是三个字,懵!懵!懵!但是不要慌,定下心,其实我们发现还是有许多可以去奋笔疾书的时刻。 听不懂?!跟着我来往下走! 一、试卷结构 二、参考书单

补充说明:虽然往年有些真题已经考过,但是大家不要掉以轻心,旧版考过的知识点还是换题型,换相关知识点重复考察。随着近些年自命题院校招生数量增多,对心理学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的要求提高,进入心理学研究生的门槛也是逐步提高。同学们除了需要掌握好大纲范围内给定的参考书,一定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可以每个学科扩展学习1-2本教材。这里老师根据历年考试经验总结给大家推荐几本。

三、试题分析 从今年出题总体内容来看,出题基本遵循了清华专硕招生目录上的要求,讲出题重点放在普通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上并结合清华积极心理学自身的特色,且侧重点主要放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目前回忆版的题目所属学科的分值分布上看,和去年出题的侧重点差异还是比较大,去年心理学导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比重大概是2:1,而从今年目前已有的题目来看,今年真题大题部分考察的重点其实更多的是落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而且有部分超纲的题目。预估计心理学导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考察比重大约是1:1。从出题分值和灵活度来看,今年出题重点是放在论述题上,把去年简答题的分值一半分值全部转移到论述上,论述题的题目内容更为灵活。如果认真做过清华专硕近两年题目,我想备考清华的你一定不会辜负老师对你的期望,有木有发现清华屡次出过相似的题目,甚至是原题在现。咱们先看一看,一睹为快。上真题! 2017年清华大学应用心理硕士真题之简答题 1.简述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分析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实验设计,并讨论实验设计中的巧妙之处。 2018年清华大学应用心理硕士真题之论述题 1.请举例说明让你印象深刻的心理学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并说明实验设计中的巧妙之处。 大家可以掂量一下真题的价值,放在手里有没有觉得沉甸甸的所以也不枉勤思的老师费劲千辛万苦拿到这些真题。18年的简单论述和17年的简答论述其实是在重复考察某些知识点,对于心理学经典实验范式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心理学一门作为科学学科的标准和原因的解读,以及对于目前清华开展的积极心理学项目的考察,都是清华这两年考察的重点,大家有没有感受到清华心理系老师的仁慈。 【真题对照基础强化班讲义】简答题举出事实和实验证明大脑具有可塑性

北师大应用心理专硕考研心得体会

北师大应用心理专硕考研心得体会 因网上很难找到北师大心理专硕的帖子,而且网上很多有关英语和政治的经验贴,我在这里只讲我如何复习应用心理专硕这一块,希望给备考的同学一点参考。 本人考研分数分别是:政治62英语71应用心理专业综合240总分373 (一)初试经验 我是从八月份开始决定从本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凯程应用心理的,所以我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从3月份开始备考的同学,至少时间安排可以稍微宽松一些。 8月--9月:两三天看一本书,大致的看一下,了解下心理学的内容。偶尔画画重点。一个月的话可以看完7本书。那时候买了一本《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解析》看了看,觉得内容也不错,虽然北师大应用心理专硕(以后简称“应心”)是自主命题,侧重点不一样,但是为了对复习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多看看解析的内容还是有好处的。值得一提的是,北师大今年的大纲只考五部分内容: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测量心理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以看《大纲解析》时可以不看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有时间可以了解。 9月--10月:这个时候已经对应心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准备一个比较大的笔记本,把五部分内容的重点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编写在笔记本上,我那时候背各个心理学派对应什么人物以及该任务所倡导的思想时就是用表格记在本子上的,这样可以和其他学派进行比较加以记忆。 10月--11月:笔记写的差不多的时候每天看看笔记,然后在网上买一本《1000题》,主要是做选择题,培养题感,最好用铅笔做,因为做错的题可以擦掉,等做完一遍以后重新做错的题,查漏补缺,做题的过程中碰见好的思路等要及时的记录在笔记本上。 11月--12月:这时候就开始背重点了,除非自己很有把握,千万不可自己猜重点,我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把心理学统考的重点反复背了好几遍,而且根据网上买的北师大应心的回忆版真题侥幸似的背,考试的时候完全懵了。比如我看回忆版真题社会心理学考的内容比较少,而且《大纲解析》上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也很少,所以我也不怎么在乎社会心理学,基本没背,考试竟然考了60分左右的社会心理学,最后一道大题就是根据时事来出的社心的题(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坐地铁晕倒后周围的人立刻逃开的那个新闻)。所以复习的时候万不可猜重点,还是老老实实把要背的都背熟,不要求一字不漏,但是一定要写出专业的句子。 12月--考前:我在背知识点的同时下载了北师大心理学历年考试选择题来做,主要是查漏补缺,当然不能陷入偏题怪题当中去,因为应心专硕注重实践,而学硕注重理论,所以在做题的时候也要有意识的把内容与实际相结合起来。最后十几天感觉到时间特别短,所以经常把自己要背的知识点写在自己制作的小卡片上,闲暇时间拿出来看一看。卡片制作很简单,就是把A4剪成长条,把长条对折几下就可以成一个小小的卡片,可以写下蛮多字的,而且我当时把题目写在正面,答案写在反面。 初试要诀:心态要好,效率要高,侥幸不可,坚持就是胜利! 特别强调一下“效率要高”这一点,很多同学常常忽略锻炼、不重视小憩,甚至熬夜,如果把书都看进去了就算了,但是脑袋昏昏沉沉一点没看进去,那还不如回宿舍休息,等自己清醒了再战斗也不迟。 初试题型:50道选择题(100分),5道左右的简答题,5道左右的分析题,最后一道大题是根据时事出的大题(35分)

2018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应用心理考研初试经验分享

2018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应用心理考研初试经验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你可能会经历孤独、压抑、疲惫、焦虑,甚至是对自己的怀疑。在自己这一年的考研之旅中,我是真真切切地有体会到这些消极情绪,所以希望自己的这篇分享可以帮助到学弟学妹,哪怕只帮助到学弟学妹们一点点,我都会非常开心。 (一)自我介绍 我来自一个很普通的二本院校,因为喜爱心理学,所以本科就学习了心理学专业。虽然接触到的心理学和我想象中的差距很大,也很枯燥,但这些仍然阻挡不了我对心理学的热爱(跨考的小伙伴一定要对心理学感兴趣,但千万不要被电视剧欺骗,认为心理学是万能的)。因为知道自己在本科学习到的知识太局限,并且还不想进社会的动机实在是太强烈,所以我把考研作为了自己的唯一出路,不报任何杂念的开始了我的考研之路(动机很重要!!一定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在初试中获得了394,政治74,英语76,专业课244的成绩,看到成绩后很惊喜很感恩,但同时也很感谢这一年来拼命努力的自己。 (二)院校选择 选择南京师范大学是因为两个原因:师资力量和我想去南京这个城市。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考虑太多因素,所以决定院校很快。学弟学妹们在决定院校时一定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这个学校、这个学校的优势在哪里、吸引自己的地方在哪里,这些都是自己重要的动机来源。到了考研后期,疲惫在所难免,这个时候拼的就是谁的动机、意志力更强。选择专硕也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实验统计是我的弱项,并且我对这两科的兴趣不大,学起来也很吃力。二是因为我更喜欢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科学研究不是我的志向所在。综合以上这些原因我便下定决心要考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 我的复习时间是从17年3月-12月,历经10个月。战线拉得不算长,算是完整的经历了考研的基础、强化和冲刺阶段。下面我详细的介绍一下我这三个阶段是如何复习的。 (三)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我给自己定的时间是从3月份到暑假前。专业课南师专总共有六本书:普心、发心、社心、实验、测量、统计,还有附加的咨询和变态。书不算很多,但也不少。所以我在基础阶段是把所有的书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看三遍,社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

张厚桀版《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 5.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领会】 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求适应群体)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件限制)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 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整和控制行为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的概念 【识记】 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无意识 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 【领会】 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4)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示的状态。

东北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学00-16年真题

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1分*40 二、选择题(单)2分*70 三、论述20分*3 1.儿童异常行为的治疗后极少改变,18个月后明显改善,原因。 2.列举几种信度和效度,并说关系。(估计312不会考的这么暴风骤雨吧) 3.三种主要的决策偏差,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四、研究设计30分*2 1.假设自我效能量表对群体工作绩效有影响,做研究设计验证此假设。 2.设计实验检验领导权变理论和领导魅力理论那个更有效。 以下是选择和判断题里设计的部分知识点: 社会群体盲见 社会渗透理论 Herbent Simon决策模型 管理团队需要避免的归因偏差 通过金钱来源、保存方法和使用方法区分金钱反映了什么效应。 霍夫斯塔德文化四维度 康拉德劳伦子揭示了。。。若干选项 情绪面部表情编码方法的提出者 人格五模型证据来自 临床心理学的延迟效应 理性行为理论中的主观规范 脚在门槛技巧 囚犯两难中双方合作最好结果的基础 认知失调经典研究 上级对下级绩效考核应避免什么效应 管理一个团队应避免什么偏差 社会比较后会出现。。若干选项 认知偏差效应

自闭症最有效的疗法 思维障碍核心症状 边缘、自恋、偏执、强迫哪个实验检验能力最好 麦独孤用什么解释人类行为 抑郁症治疗方法 单独确诊精神分裂的核心症状。 认知失调经典实验研究20美元和1美元问题 超言语线索。 2001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的是个人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3、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最高级形式。 4、知觉:是客观事实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5、从众:(有点同化的感觉)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6、心理咨询: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助人自助) 7、恐怖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情境时产生的强烈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伴有焦虑症状和植物神经性功能障碍。患者所害怕之物无真正危险,但患者仍极力回避,知道这种害怕是不合理的,但仍不能阻止恐怖发作。 8、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调查并加以比较。优点是持续时间短,各因素易于掌控;缺点是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年龄和出生年代两因素不能区分,取样也很复杂。 9、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发展的内在结构严重不协调,表现为认知、情感、动机、行为异常,环境适应性不良、社会功能严重受影响,对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害,自己也感到痛苦。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试题 1、名词解释(每题3分,3、共30分) 社会印象加重平均模式冒险转移目标管理Y理论矩阵式结构暗示性实验考试焦虑反应特异性现实脱敏 4、填空(每空1分, 5、共20分) 1、社会知觉的基本特点、、、。 2、集群和大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和。 3、从众可分为真从众、和。 4、列举三种员工业绩考核的方法:、和。 5、过分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或身体某部分的功能称为。 6、是人们认识到了认识的转化在人的行为改变中的作用时产生的著名心理治疗方法。 7、团体发展的阶段为:形成期、动荡奇、、。 8、离散度表示出数据的分布特征,主要指标有和。 9、自我效能感有三个基本特征:水平、、广度。 10、组织变革的推动力不仅来自组织的,而且来自。 6、选择题(共10分) 1 单选题(每空1分,共5分) (1)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一种观点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即()。 (2)A 群体思维B 群体极化C 社会助长 (2)焦虑有两大类:特质焦虑和()

A 状态焦虑B躯体焦虑C内在焦虑 (3)勒温的领导方式分类为:、民主性、放任型。A和谐型B专制型C松散型 (4)人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即()A证实偏差B自我中心偏差 (5)联合反应就是()联合反应的简称,也叫鲁利亚技术。A思维-想象B语言-运动C知觉-记忆多选题 (1)人际关系的原则有、。A功利原则B距离原则C交互原则D沟通原则(2)侵犯的影响因素有:、。 A物质条件B歌星特点C情绪唤醒水平D道德发展水平 (3)患者中心疗法的主要条件有:无条件积极关注、、。 (4)A同情或同感B耐心C专业训练D真实 (4)H。Mintzberg认为组织设计的五种基本成分为操作核心、、技术结构、后续支持。 (5)工作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工作内容、、相互关系、。 A工作功能B工作轮换C工作特征D工作绩效

心理学考研312和347的区别

心理学考研312和347的区别———————————————————————————————————————————很多现在打算考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可能对这两个数字有些迷惑,那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312和347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首先,如果打算考研,你要先清楚,自己要考学硕还是专硕。 学硕,也就是“学术硕士”,培养方向以科研为主,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大方向(院校不同,所分方向会有区别,有的也会给小方向),考试上偏向于对实验、统计、测量方面的考察,录取人数比专硕少。学费基本都是8000/学年左右。 专硕,全称是“应用心理硕士”,培养的是社会实践型人才,考试更多偏向那些理解记忆的内容,招生人数相对学硕多,所以如果你不打算读博,只想有个更高的学历,研究生毕业就打算工作了,那就不用去挤破脑袋考学硕啦。江湖人传专硕学费贵,的确,有那么几所,比如北师大的专硕,今年开始,2年的学费已经接近20万啦!!!华东师大专硕的学费也达到了每年4.5万。氮素!不是哪个学校都这么贵哒!比如首师大,每年12500,再比南师大、苏大、西南大学、华南师大等等,学费都在2万以内或左右的。 好了,那说完学硕还是专硕的问题,就可以说说312和347了。 考试的时候,每个考试科目会有一个代码,比如公共课,政治是101,英语一是201,那么专业课,就是312和347了,312是学硕(心理学基础)的代码,347是专硕(心理专业综合)的代码。 这里还没有完! 公共课都是全国统考,也就是全国都考一张卷子,这个是众所周知的。那么专业课呢? 专业课是分统考和自命题的。312是学硕,统考的代码。其他的,比如615、640等等,都是学校自己出卷子的意思。347却需要注意了!全国招收心理学专硕的院校,考试代码都是347,但却全部都是自命题,全部都是自命题,全部都是自命题!!!所以,不要以为有统一的347大纲,就一定是统考了。并不是这样的,专硕都是院校自己出卷子,各有侧重,范围不一,准备上需要特别注意。

2017年心理学考研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及总结

2017年心理学考研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及总结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最基础的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力比多学院考研为大家整理总结了2017考研普心参考教材重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复习带去帮助。 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性: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基础课,是所有心理学课程的核心,也是统考心理学试卷的重点。考研大纲明确指出:普通心理学所占的比重是300分中的100分,占到了三分之一,因此考研的重心要放在普心上。 普通心理学的主要参考书: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2005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的结构和复习策略 考研大纲中将普通心理学划分成了十二部分,这十二部分每部分分别对应了参考书中的前十二个章节中的每一章。实际上这十二个部分可以分成4大块:绪论(心理学概述,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信息加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行为控制与调节(动机,情绪)、心理特性(能力,人格)。这四个块中最重要的部分又落脚到信息加工过程上,因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而又不浪费时间。 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提要 第一部分:心理学概述 重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评价 需要掌握的概念:观察法实验法格式塔 预测选择分值:2-3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二部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重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需要掌握的概念:突触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 预测选择分值:3-4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45%,综合题0%) 第三部分:感觉 重点: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视觉感受野的概念色觉的理论马赫带及其理论解释听觉的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感觉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阈限韦伯定律对数定律乘方定律感受野马赫带侧抑制适应 预测选择分值:5-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四部分:知觉 重点:知觉的概念知觉中的两种加工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恒常性图形的组织原则产生距离知觉的线索时间知觉 需要掌握的概念:知觉知觉恒常性运动视差运动**** 双眼视差似动运动后效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5%,综合题0%) 第五部分:意识与注意 重点: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睡眠的阶段和功能梦的几种解释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几种形式注意的认知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 预测选择分值:6-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0%,综合题0%)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应用心理347)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应用心理347)2016年 二、简答6×15分1智力多元理论2短时记忆的特点3心理测量的前提假设4(一道社心忘了是啥) 5统计假设检验计算题和求效应值 6为什么自从1940年以来人的评论智力水平每三年提高五分 三、论述3×25分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应用价值 2生态系统理论解释虎妈猫爸现状并提出建议 3人与人治疗为什么会相互攻击,阐述解释攻击与侵犯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四、案例分析两道35分&30分 1案例:责任扩散和旁观者效应,服从和依从理论设计增加助人行为方案。Q1:上图出现的原因 Q2用服从和依从的理论,请你帮助公交公司做一个宣传方案,改善这一现象

2案例:中国人幸福感提高了吗?物质生活的提高为什么没有带来幸福感?金钱(物质生活)与幸福感的关系,幸福感提高的生理和社会因素Q1你认为现在人们的幸福感是提高还是降低了,为什么? Q2为什么经济财富增多不意味着幸福感一定会提升,你认为财富与幸福感的关系是什么。Q3你认为还能用那些方法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应用心理硕士347真题(部分) 2015年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题,满分100分) 二、简单题(每题15分,共5题,满分75分) 1、简述工作记忆含义几期各成分的功能? 2、建立测验复本应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3、请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简述弗洛伊德理论中"三我"人格成分? 4、什么是集中量数?平均数、中数、众数分别如何计算?它们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是什么? 5、从众是常见的社会行为,请举例说明那些因素会让从众更多的发生?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题,满分90分) 1、论述心理学诞生之初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各个学派观点之争如何促进了心理学发展? 2、论述阐述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社会因素,谈谈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措施? 3、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中亚国家,是集体主义文化;以美国为嗲表的西方国家是个体主义文化。而近年来也有研究发现,中国人的个体主义倾向越来越凸显在你的工作生活中,你感觉到此种趋势了吗?请举例说明,并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 四、案例分析题(35分,共1题) 2014年8月9日晚9时34分,在上海地铁2号线上,一名男性外籍乘客在列车即将驶进金科路站时,突然缓缓倒向身体的右侧,随后几秒,整个上半身都倒在座位上,因为列车刹车减速,很快又翻倒在车厢中间的地上。从网上曝光的监控画面而看,在这位外籍乘客倒地后,坐在他对面作为上目睹这一过程的5名乘客没有上前查看,而是第一时间起身躲开,跑到相邻车厢中。据称当时有人喊"出事了",又造成后续车厢内其他乘客的恐慌,待列车停靠后,乘客们纷纷冲出车厢,于是,令人尴尬的画面出现了:在地铁的某一节车厢内,一名外籍乘客孤零零的躺在地上。

拥有心理学硕士点的高校及专业名称

拥有心理学硕士点的高校及专业名称(107所) 1、北京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3、浙江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4、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 5、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6、华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7、天津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8、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9、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0、东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1、辽宁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2、首都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3、上海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4、陕西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5、山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6、江西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7、西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8、湖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9、河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0、云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1、浙江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2、内蒙古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3、曲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4、河南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5、吉林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6、鲁东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7、南开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8、四川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8、苏州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30、重庆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31、福建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2、山西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3、河北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4、武汉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5、贵州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36、南京大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37、南京政治学院: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38、中山大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39、郑州大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312和347区别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2|347的七大区别 (2010-10-24 13:48:37) 转载 分类:心理学考研 标签: 心理学 心理学考研 大纲 教育 一、【总体分析】(以下简称312、347)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是心理学考研的专业课考试课程,考试内容为: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共300分,全国统考,面向的对象为全日制心理学学术硕士,心理学考研的专业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初试的专业课都是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是应用心理学硕士考研的专业课,考试内容:心理学导论,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硕士是国家于2010年推出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含金量很高,而且是面向实践应用类型的专门人才。 二、【考试性质】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范围】 两种考试总分均为300分,考试时间均为180分钟。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偏重理论与方法知识,主要考察: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统考偏重应用性知识,主要考察:心理学导论,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四、【开设年限】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从2007年开始实行,目前全国有90多所院校参与统考。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统考从2010年开始实行,70多所院校招收应用心理硕士,各院校依据教育部指导性大纲出题。 五、【就业倾向】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参加312考试的学生毕业后更多的是做老师或者进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加347考试的学生毕业后则进入各行各业,从事实践工作。 六、【学习期间待遇】 312学术型硕士的学生在学校享受全公费的待遇,一般学习年限为3年。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实宽广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应用心理学专门知识,能胜任高等学校应用心理学教育和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邓小平理论。 2、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广阔的背景知识;了解应用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它的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应用心理学科研能力和严谨踏实的学风。 4、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1、社会发展与社会心理研究 2、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儿童发展与教育社会心理研究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为三年。前两年用于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后一年用于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和通过答辩。

四、课程设置 分公共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外语、教学与社会实践)、业务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必修课考试,选修课考查。各课课目、教时、学分及时间安排见教学计划。 五、培养方法 采用以自学为主,必要的课堂教学、系统读书和科研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以“导读”为目的,注重理论和方法上的启发;读书务求做出系统的笔记,并在读书笔记基础上写作学期、学年论文(要求有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以锻炼和提高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指导方式为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既发挥导师个别指导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优势。 六、教学实践 在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实践,课堂教学为两周(6~12课时),独立进行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教学。教学实践结束后,由导师根据教学内容、方法及效果评定成绩,合格得给予相应学分。 七、学位论文 在导师指导下,最迟于第三学期结束前确定论文选题,第四学期作开题报告,第五学期完成论文初稿,第六学期修改定稿,然后通过答辩。

心理学专业综合347真题

2013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综合347(专业硕士) 一、简单题(20*7) 1,简述乔姆斯基对人类语言获得的看法。 2,请简述视崖实验,并说明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3,什么是评测的晕轮效应,请举例说明。 4,请解释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工作中降低这种现象的发生。 5,简述维基斯特和麦独弧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 6,哪位心理学家第一个描述外向和内向的心理特征,他是在什么理论框架内提出内外向分类的。 7,简述组织承诺的概念与主要维度 二、论述题(40*2) 1,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的偏差有哪些,请分别进行解释。 2,论述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并针对下面的偷药的例子,依据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三个阶段进行相应的解释。 A母亲得了重病,治病的药很贵A没有凑够钱,于是A找到药的制造者希望他可以便宜卖给自己或者以后还给他,但是制造者坚决反对,A感到很绝望,决定闯进制造者的实验室给母亲偷药,他应该这样做吗? 三、实验设计题(40*2) 1,某研究者进行一项认知行为对焦虑心理的治疗的疗效研究,要求采用双盲程序和控制安慰剂效应,他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2,员工进入组织需要适应过程,让员工更好更快地适应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双赢。请依据现场干预研究的实施规则,设计一个可行的现场干预研究的实施方案 2014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综合347(专业硕士) 一、简答题(20*5) 1,请简述心理测验中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2,什么叫从众,其机理是什么? 3,请举例说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4,请简述组织管理心理学领域中有关人性假设的理论。 5,什么叫霍桑效应?心理学家如何解释这个效应? 二、论述题 40*3 1,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效能是怎样产生的?你如何看待自我效能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作用? 2,能力强的员工,通常会表现出高的绩效,但也因此而具有更多的外部就业与发展机会,故离职倾向也较高,如何利用所学的管理心理学知识来处理这样的困境? 3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请至少说出5位)?请对这些代表人物所持有的理论观点加以必要阐述。

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林崇德第二版) (Chong-de lin The second edition ) 第一章绪论 (一)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来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 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即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关键期:指有机体早期生命中某一短暂阶段内,对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接受或者掌握某一种技能的最佳时期。1937年洛伦兹曾对鸟类自然习性的观察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会追逐它首先看见的活动的有机体,这种现象称为“印刻”。这个时间很短,称为关键期。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关键期,如2— 3岁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与这个时期相联系的能力就会永远丧失。 (二)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把对自己孩子出生后三年的观察的纪录整理而成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以及其进化论的思想都大力推动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近代社会、自然科学、教育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关。①文艺复兴后西方妇女儿童社会地位提高。②辩证自然观形成,要求科学从发展的观点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③近代教育要求在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础上进行教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