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2005-11-21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字体大小:小中大

一、化学专业教育的历史及现状

1.萌芽时期(1865—1910)

在化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前,我们的祖先在陶瓷、冶金、酿造、炼丹、医药、火药、造纸、纺织等方面就创造了灿烂的化学文明,然而近代化学则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从欧洲传入我国的。

我国近代化学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京师同文馆(北京)、江南制造局(上海)开创了近代化学的教学活动,并翻译了一批化学教材。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近代教育第一个新学制的政府法规(“癸卯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制,大学堂制3~4年,分8科,化学是必修课。格致科(即理科)设有化学门,工科设有应用化学门,农科设有农艺化学门,各门设有相应的化学课程。

1897年南洋公学设立师范院,开设格致(物理及化学)课,拉开了近代师范教育的序幕。1902年京师大学堂附设“师范馆”,开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之先河,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确立了独立的师范学制。

2.开创时期(1910—1937)

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化学门,这是我国最早的正规高等化学教育机构,至1930年全国有近40所大学设立化学系,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实验、应用化学、理论及物理化学课程,并要求提交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这一时期基本体制是仿照西方近代教育,我国的化学专门人才开始成长时,他们一般在国内接受基本的化学教育,然后出国深造,在回国后对我国化学工业及化学教育发挥了先驱者作用。

这一时期留学回国的化学家都从事化学基础课教学,提出“重视理论和实验教学,重视能力培养”(戴安邦)。提出“国内已有若干学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在化学教育上的物质设备较之西洋之第二流大学已无愧色,在研究精神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并认为“赶上日本不是难事了。”(曾昭抡)

存在问题是全国没有统一的要求,完全取决于任课教授,不同学校之间教学水平相差较大;招生规模小,师生比约为1∶6,有限的师资力量没有充分利用。

3.巩固时期(1937—1949)

抗战爆发后,各校历尽艰辛迁出沦陷区,如北大、清华、南开合并为西南联大,名师云集,学术气氛浓厚,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后来新中国的建设和化学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间,化学教育渗透到生物、地质等其他学科领域,其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并开始自编了一些化学教材。抗战胜利后,各校又纷纷迁回原地。

4.发展时期(1949—1976)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保留综合大学13所、高等师范院校33所,均成立了化学系,翻译出版了大批苏联教材,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大纲受前苏联影响很大。由此建立的化学教学体系影响我国化学教学近40年之久。

1953年全国综合性大学会议提出,要培养在理论和基础学科方面从事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强调较深博的专门理论教育。在此期间为培养骨干教师,举办了“物质结构”、“结晶学”等讨论班,并编写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化学教材,如黄子卿的《物理化学》、徐光宪的《物质结构》……,1952年到1958年教学秩序基本稳定,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1958年“教育大革命”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削弱了基础理论教学,造成了不良后果。

1961年党中央及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制定颁布了《高教六十条》,

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目标调整为“教学、研究人才及其他工作者”,制定了第二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1963年成立了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制定计划、编写、审查和评价教材工作。出版了一大批我国自己的化学教材,大学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实验教学得以加强,教学研究气氛活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等教育处于停顿状态。

5.改革时期(1977—)

1977年恢复了高考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同年10月召开了全国理科化学基础课教材编写会议,1978年9月召开了中国化学会会议,专门研究化学教学问题,成立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并决定出版《化学教育》杂志。1979年10月恢复高校理科教材编审委员会,1980年在长春召开了“全国理科基础课教学大纲审订会议”,制定了化学基础课教学大纲及五年教材建设规划,这一系列会议和活动推动了化学教育的稳步发展。

1981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理科化学课程结构研究小组”,开展了教学质量调查及课程结构研究,提出“精选课程内容,适当减少授课学时,加强实验训练,注重能力培养”,有力地推动了各校化学教学改革。各校普遍加强了基础理论和实验教学,增加了选修课,增设了反映现代科技新发展的课程(如仪器分析),拓宽知识,使知识结构逐步多元化。

1985年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1986年《大学化学》创刊,“中心”通过立项,组织校际合作开展大学化学教学研究和实践,如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反馈信息的研究,国内外化学教育比较研究、培养规格和课程结构研究等,为以后在全国大规模的化学教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大学化学实验课系统改革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大量的、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大、中、小”三种改革试验,出版了《大学化学实验改革论文集》、《大学化学新实验》,对我国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着深远影响,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而由近60所学校、200名教师参加研制的《高等化学试题库》是我国第一个涵盖全部化学基础课的多功能试题库,深受教学第一线的基础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欢迎,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大学化学》在21世纪80年代末开展了“培养什么样的理科人才”的大讨论。讨论中普遍认为:一是理科应培养少而精的基础研究人才,二是应培养大量基础扎实、知识面宽、

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兰州会议”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1990年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会议(兰州)召开,提出要建设“面向21世纪、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水平较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科教育体系”。提出要培养基础性和应用性理科人才,重新修订专业目录,重新修订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这次大会对理科化学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有步骤地进行大学化学教育结构调整——应用化学专业的建立与发展

相当长时期内,化学类专业多数设在二、三级学科中,多达27种,专业面太窄,毕业生适应性差。1979年及1987年教育部二次组织修订专业目录,化学基础性专业只设化学专业一种。“兰州会议”上明确提出处理好培养基础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在专业目录修订中,确立为化学和应用化学两个专业,并在理科化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应用化学教学指导组。明确了应用化学专业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理科化学专业和工科化工类专业之间的“接口”专业,属应用理科。

(2)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开展大规模教学改革打下了思想基础

通过讨论取得了许多共识,主要为:就人才培养而言,高等学校应培养基础坚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性人才。具体而言,大致包括由强调专业教学向强调基础教学转变;由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由一次教育完成论向终身教育观念转变。为了实现这些转变,必须对目前的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改革。

(3)开展教学研究

1994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立项,经由各高等学校申请、专家评审、教学指导委员会认真讨论和推荐、教育部批准,理科化学教育改革方面设立了三个项目:

02-03-7 理科非化学类专业基础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02-03-8 化学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02-03-9 应用化学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在这三个项目下各自分设若干子项目,采取联合进行和分项负责等多种方式,组织了全国近50所大学中的600多位老师直接参与了有关研究。历经五年,通过审视化学学科的发展,对国内外化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实际探讨化学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提出三类(非化学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学教学改革方案。现在这些方案已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果,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广,又有一定深度和成效的化学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其成果收集于“化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即白皮书)中。

1997年教育部启动了全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设立了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改革等4个重点项目和10个一般项目进行了研究。其成果发表于“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第十卷化学分卷)中。

进入21世纪后,教育部又启动了“新世纪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中。

(4)建立一批“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90年代国家教委提出高等理科教育应“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这是理科办学指导思想的一个转变。为了保护一批培养高质量基础人才的理科专业,分批设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基地共14个,它们是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理科“基地”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化学专业教学改革。

(5)建立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兰州会议后,成立了第一届高校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提出宏观指导性的意见供有关领导部门参考,并指导各校化学专业及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改革。制定了高等学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文件。

第二届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和参与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中三个化学方面项目的研究工作,结合研究成果及教学改革的形势,认为不应以统一的课程结构及教学大纲束缚学校的手脚,应让各校在统一的基本要求下自主的进行改革,据此制定了“理科化学专业及应用化学专业的化学教学(含实验教学)基本内容”,文件鼓励各校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各具

特色的教学改革方案,并进行教学探索和教材建设。

2001年成立了“化学及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化学类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等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撤销了各分学科的教学指导组。由于自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有一个大的发展,化学专业点达198个,应用化学专业点达224个,在这大好形势下,本届化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负责编写了“理科化学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并制定了“理科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规范”。

二、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1.本科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化学及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的人才。

2.本科化学专业的培养规格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求实,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系统地掌握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

(4)了解应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6)掌握获取和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

(7)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

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必须规定本科化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

(1)执行“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和“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基本内容”。

(2)打好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注重现代化学学科发展前沿知识介绍,使学生基本掌握现代化学的知识体系,理解化学学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正确认识化学作为现代生活物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积极性。

(5)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训练,掌握科学研究和创新性思维方法,为进入化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6)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健康心理,培养团队与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长期工作打好基础。

3.化学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

(1)设计本专业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的理论依据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使学生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本专业教学内容包含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部分。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艺术、体育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基础,并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增强对化学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中的作用的认识,从而培养对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积极性。通过综合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等。三个部分的教育是一个整体,要综合考虑,统一进行。

(2)本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通识教育主要包括相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外国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艺术等。

专业教育主要包括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以及综合知识等内容,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及科学研究实践。

综合教育包括思想教育、诚信教育、学术交流、科普活动、社会实践、文化艺术活动等。

根据四年学制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总学分为140~160学分,总学时2500~2800,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应适当安排综合教育学分和毕业论文以外的科学实验训练内容,但不作规定。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程。

(1) 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原理。化学学科是一个实验占有重要地位的学科,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学时比不小于1.1。

(2) 选修课程包括化学学科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实验方法,介绍学科交叉及前沿知识,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化学的了解和理解,适应个性发展的需要。

也可开设一些介绍性课程,例如讲座和知识介绍,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社会需求,成为有责任心、有理想的化学工作者。

依据教育部化学及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和“化学实验教

学基本内容”构建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

三、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

“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是高等学校化学及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化学专业(4年制)本科教学提出的建议规范。化学专业本科教学总时数以2500~2800学时(不含军训、各类实习和毕业论文)为宜,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三个层次。公共基础课约1100学时;专业基础课约1100~1400学时,其中实验教学学时占专业基础课学时的52%左右;选修课约300学时。

20多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化学教学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处于拨乱反正时期,有必要对全国大学化学教学进行统一规范。为此,曾制定了各门化学课程的教学

大纲,规定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要求和学时数。1992年第一届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教学改革和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为了有利于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同时又在较宽松的范围内统一全国普通高校的化学教学,制定了“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未作大纲式的规定。第二届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02-03-8项目“化学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中,通过审视化学学科的发展,对国内外化学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实际,在2000年制定了《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和《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基本内容》。近年来由于我国本科教学发展迅速,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许多高校对化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探索的基础上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重新修订了《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和《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以下简称“基本内容”)。修订的指导思想是:

(1) 从终身教育的观点出发,本科教育是其中一个特定阶段,其前有中学教育为基础,其后又有研究生教育和职业再学习。尽管研究生教育在国内已普遍实施,但多数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因此本科教育必然应带有专业教育成分,但是不应要求通过本科教育就培养出该专业的专家,本科教学应着力培养具有宽广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本科基础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应着眼于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强调的应是本科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不是专业选修课,更不是研究生课程内容的下放)。

(2) 本科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基础的,前沿的),更要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使学生具备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基础(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科教学带有研究性,担任本科教学的教师应有良好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经验和能力)。

(3) 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技能)必须充分重视,但其内涵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演进、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变化。过去认为是基础知识的内容有的应该进行更新,有的是非本科教学阶段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也应予以精简。“基本内容”的选择不应只从知识的完整性和知识是否有用作为出发点。为此,本文件删除了部分过去认为属于“基本”的教学内容。

(4) 课堂教学不是本科基础教学的唯一形式。此文件所列内容不等于课堂讲授内容,应提倡因材施教,课堂内外相辅相成,适当减少课堂讲授,辅以讨论、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应该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优良素质的有力手段。化学实验

教学不应只为验证已知而设,而应该是多层次的训练(包括基本操作,综合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

(5) 文件所列内容不与课程设置挂钩(例如文件中I、Ⅱ、Ⅲ,不应该理解为三门基础课),其顺序更不是教学顺序。这种安排给各院校在考虑课程结构改革时留有充分的余地。实际教学应该既有基本统一要求而又不加过多约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富有弹性。“基本内容”只列出了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希望各院校在完成“基本内容”教学前提下,能根据自己的具体状况制定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案,并精心进行教学探索和教材建设。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

* 说明:供各院校根据专业特色自行选择

I

1.气体

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气体分子运动论

2.化学热力学

(1) 热力学基本概念状态函数平衡态可逆过程

(2) 热力学基本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功热热力学能焓热容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计算熵增加原理*非平衡态简介

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

(3) 热力学基本方程

吉布斯自由能和亥姆霍兹自由能及其改变量的计算过程性质的判据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及相互转化

特性函数

(4) 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应用

偏摩尔量化学势及化学势等温式组成可变体系热力学基本方程吉布斯-杜亥姆方程平衡条件

*平衡稳定性判据

在多组分体系中的应用:混合物(气态、液态)热力学溶液热力学逸度活度标准态

在相平衡中的应用:相律单组分体系相图二组分体系相图*超临界状态及二级相变简介

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热化学化学反应亲合势标准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等温式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酸碱平衡、配位平衡)及其计算方法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原理

3.统计热力学基础

(1) 基本概念:统计分布统计平均玻耳兹曼统计分布律

(2) 熵的本质及玻耳兹曼公式

(3) 配分函数及其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计算

*(4) 统计热力学应用——平衡常数计算及其他应用

4.化学动力学基础

(1) 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基元反应

(2) 简单级数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级数的测定及速率常数之求算

(3) 复杂反应动力学稳态近似和平衡假设方法反应历程

(4)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活化能

(5) 基元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单分子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6) *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链反应

(7) 弛豫动力学及其他快速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简介

5.电化学

(1) 电解质溶液理论电导电迁移

(2) 电化学热力学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

(3) 电化学动力学初步电流密度超电势

(4) 化学电源电解

*(5) 金属腐蚀热力学(E-pH图)及动力学

6.界面及胶体化学

(1) 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表面热力学溶液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

(2) 溶胶的性质及其稳定性

(3) 单分子膜、LB膜简介

*(4) 纳米粒子的制备

7.光化学

(1) 基本概念:基本定律量子产率激光

(2) 单分子电子激发态衰变的相关光物理过程

(3) 光敏与猝灭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8.催化作用

(1)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2) 均相酸、碱催化和配位催化

(3) 酶催化作用

(4) 复相催化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吸附等温式比表面及其测定表面反应历程9.量子力学基础

(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 测不准原理

(3)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4) 箱中粒子

l0.原子结构和性质

(1) H原子及类氢离子的薛定谔方程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原子轨道图

(2) 电子自旋和旋轨函数

(3)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简介

*(4) 原子光谱项

11.分子结构和性质

(1) H2+的线性变分法处理及其结果

(2) 分子轨道理论和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3) 多原子分子的离域分子轨道和定域分子轨道

(4) 多中心键和缺电子分子结构

(5) 离域π键和共轭分子的结构

(6) H2的海特勒-伦敦处理和价键理论

(7) 杂化轨道理论

(8) 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和反应机理

12.分子对称性

(1) 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

*(2) 群的表示

(3) 分子的立体构型和分子的点群

(4) 对称性与性质的关系:偶极矩旋光性

13.晶体结构基础

(1) 周期性、点阵理论和空间点阵型式

(2) 晶系晶胞点群

(3) 微观对称性及空间群简介

(4) 密堆积原理和金属晶体结构

(5) 离子晶体的结构

(6) 分子间作用力

(7) 非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和分子晶体结构简介

(8) 实际晶体与缺陷

(9) 晶体的X射线衍射粉末法和物相分析*单晶结构分析

1.化学定量分析

(1) 滴定分析

滴定分析原理法定计量单位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滴定指示剂多组分选择滴定

(2) 重量分析

沉淀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沉淀剂选择

2.原子光谱

(1) 原子发射光谱基本原理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方法

(2) 原子吸收光谱基本原理定量方法特点干扰*原子荧光光谱基本原理

3.分子光谱

(1) 分子光谱的产生电子光谱振动光谱转动光谱朗伯-比尔定律分析条件和测量误差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3) 红外光谱基团频率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光谱图解析方法*拉曼光谱

(4) 荧光、磷光光谱法化学发光分析*生物发光分析

4.磁共振波谱

(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化学位移耦合常数氢谱和碳谱的解析规律

*(2) 顺磁共振谱简介

5.质谱法

(1) 基本原理离子峰的主要类型裂解规律

(2) 谱解析规律

6.电化学分析

(1) 电位分析玻璃电极离子选择电极

(2) 控制电位和控制电流库仑分析微库仑法

(3) 极谱分析原理直流极谱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

7.色谱分析

(1) 色谱基础理论经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简介

(2) 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简介

*8.其他分析方法及技术简介

X射线荧光光谱光电子能谱热分析扫描电镜流动注射技术

9.取样与试样处理

(1) 取样

(2) 试样预处理:沉淀分离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其他分离技术

10.分析数据处理

(1)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 有效数字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11.分析质量的保证与控制

l.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1)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各种表示方法

(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IUPAC命名原则和中国化学会命名原则

(4)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2.有机化学反应

(1) 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换的常用方法

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基本杂环化合物

(2) 主要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

3.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

(1) 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立体效应

(2) 共振论简介

(3) 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卡宾*苯炔等活性中间体

(4) 有机反应机理的表述

4.有机合成

(1) 官能团导入转换保护

(2) 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

(3) 合成子分析的基本要点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有机立体化学

(1) 几何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

(2) 构型的标识D/L R/S

(3) 主要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

*(4) 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不对称合成简介

6.有机化合物常用的化学、物理鉴定方法

(1) 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

(2)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的谱学特征*(3) 运用化学方法及谱学方法对简单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7.元素有机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简介

1.元素化学

(1) 元素周期性

(2) 氢氢能源

(3) IA、II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4) IIIA—VII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5) 稀有气体

(6) IB、IIB族元素及其常见化合物

(7) 过渡元素(第一过渡系列元素为主)及其常见化合物

(8) 稀土元素简介

2.配位化学

(1)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构成命名

(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

(3)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4)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3.酸碱理论

(1) 阿伦尼乌斯理论

(2) 布朗斯特理论

(3) 路易斯理论及酸碱的软硬分类

4.原子簇化学简介

(1) 硼烷

(2) 羰基簇化合物

*(3) 其他原子簇化合物简介

5.生物无机化学简介

(1) 生物体中的元素及其作用

*(2) 金属蛋白与金属酶

6.固相反应简介

V

1.流体的流动与输送

(1)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2) 流体流动形态和流动边界层牛顿粘性定律和动量传递流体流动的机械能损失

(3) 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简单管路计算

(4) 流体测量

(5) 常用流体输送机械

2.传热过程

(1) 傅里叶定律平壁和圆筒壁一维定常态热传导计算

国内高校化学专业状况调查全解

国内高校化学专业状况调查 2014年10月28日 贺丽娟 目录 1.化学专业课程设置 2.国内大学物化类专业细项排名 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介绍 4.化学类专业分科毕业生就业分析 5.化学类专业考研毕业就业分析 6.美国化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 正文 本文主要提供国内高校化学专业的排名和教学情况,以供报考大学的同学参考。 第一部分化学专业课程设置 一、专业分类 一般化学专业分为:化学、化学(师范)和应用化学三大类型的专业。北京大学开办的是化学,侧重于理论教育。师范类学校开办的是化学(师范),侧重于教学。应用化学专业是工科专业,侧重于实验和实践。 二、骨干学科-“化学”的专业设置: “化学”是化学方向的主干学科。 三、化学类专业的教学: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学位为力学学士。相近专业为“化学应用、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第二部分国内大学物化类专业细项排名 一、整体水平排名 1.中国科学院:这是毋庸置疑的! 2.北京大学 3.3-7为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中科大、复旦大学 二、无机化学专业排名: 1.北京大学 2.南京大学 3.吉林大学

三、有机化学专业排名 1.中科院上海有机所 2.南开大学 3.兰州大学 四、分析化学专业排名 1.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2.北京大学 3.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都差不多 五、物理化学:物化的强校比较多! 1. 中科院的各个所 2. 北化所 3. 大连化学物理所 4. 福建物构所 5. 传统化学强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6. 厦门大学的物化:近几年发展迅速,有赶超传统化学强校之势 六、重点学科预测: 1. 无机化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候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分析化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3. 有机化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4. 物理化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5.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七、国内化学专业的大学排名TOP10 北京大学化学系是国内最有权威和知名度的专业。 学校代码学校名称整体排名得分 10001 北京大学 1 94 10284 南京大学 2 90 10055 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90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89.54 10183 吉林大学 5 86.98 8003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6 85.44 10246 复旦大学7 82.62 10335 浙江大学8 80.44 10558 中山大学9 78.93 1003 清华大学10 78.2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报到证》由原来《派遣证》转化而来,是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学校相关部门依据《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就业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 报到证作用: 1、《就业报到证》是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的证明。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就业时,须持《就业报到证》。用人单位凭《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手续。 2、当地公安部门凭《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 3、学校相关部门依据《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 4、《就业报到证》一式两页,正本为蓝色由毕业生本人持有,到单位报到时交给单位。副本为白色,由学校负责装入毕业生本人档案。 5、《就业报到证》正页由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时交给用人单位,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上面的日期是工龄的开始年限,与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交纳年数都有关。 6、《就业报到证》是毕业生就业的证明。《就业报到证》中的姓名须与毕业生身份证中的姓名一致,单位的名称也必须准确。《就业报到证》的有效期一般为一个月。 7、《就业报到证》是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必备的资料。 8、《就业报到证》可以改派,改派手续为: (1)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改派表或就业协议书上盖章。

(2)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上盖章。 (3)就业办公室审核后,报省教育厅审批。 《就业报到证》的派遣原则是: 就业报到证正面图 落实到省直和中央驻各省单位就业的毕业生直接派往接收单位。 落实到市、州所属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派到单位所属市、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派往单位所属市、州教育局)。其备注栏内注明接收单位名称。 落实到省外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原则上按接收单位所在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办理,并准确确定《就业报到》的受理单位。 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生源地为本省的毕业生,本人要求回生源市、州择业的,可派回生源市、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派往单位所属市、州教育局)。 生源地为外省的毕业生,毕业时落实了就业单位且要求回生源地择业的,将其派回生源所在省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如果两年择业期满毕业生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将毕业生派回其生源所在地自主择业。 所以大家注意一般情况下只要有毕业证,就有报到证,无论有没有签就业协议都是有就业报到证的,但是升学(包括专升本、读硕、读博)的没有报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精心整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教育部 2012年9月 说明 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 减到506种。本目录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经济 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 3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文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

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四、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 020101 经济学 020102 经济统计学 0202 财政学类 020201K 财政学 020202 税收学 0203 金融学类 020301K 金融学 020302 金融工程

020304 投资学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2 贸易经济 03 学科门类:法学 0301 法学类 030101K 法学 0401 教育学类 040101 教育学 040102 科学教育 040103 人文教育 040104 教育技术学(注:可授教育学或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40105 艺术教育(注:可授教育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040106 学前教育 040107 小学教育

0402 体育学类 040201 体育教育 040202K 运动训练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4K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040205 运动人体科学 05 学科门类:文学 050216 缅甸语 050217 马来语 050218 蒙古语 050219 僧伽罗语 050220 泰语 050221 乌尔都语 050222 希伯来语 050223 越南语 050224 豪萨语 050225 斯瓦希里语

化工专业研究生专业及院校排名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化学专业排行榜 (一)无机化学 86所院校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南京大学A+7山东大学A13郑州大学A 2吉林大学A+8东北师范大学A14清华大学A 3南开大学A+9兰州大学A15武汉大学A 4北京大学A+10复旦大学A16同济大学A 5中国科技大学A11厦门大学A17苏州大学A 6中山大学A12浙江大学A (二)有机化学 106所院校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兰州大学A+8吉林大学A15徐州师范大学A 2南开大学A+9山东大学A16华中师范大学A 3北京大学A+10南京大学A17天津大学A 4浙江大学A+11中山大学A18郑州大学A 5四川大学A+12复旦大学A19苏州大学A 6中国科技大学A13武汉大学A20湖南师范大学A 7清华大学A14厦门大学A21云南大学A (三)物理化学 103所院校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大学A+8清华大学A15北京理工大学A 2吉林大学A+9南京大学A16福州大学A 3中国科技大学A+10大连理工大学A17华东师范大学A 4复旦大学A+11武汉大学A18天津大学A

5浙江大学A+12北京师范大学A19中山大学A 6厦门大学A13山东大学A20湖南大学A 7南开大学A14辽宁师范大学A (四)分析化学 97所院校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武汉大学A+8西南大学A15山东大学A 2北京大学A+9东北大学A16西北师范大学A 3厦门大学A+10中国科技大学A17四川大学A 4南京大学A+11兰州大学A18陕西师范大学A 5湖南大学A12南开大学A19中南大学A 6浙江大学A13华东师范大学A 7吉林大学A14复旦大学A (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73所院校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吉林大学A+6南京大学A11中国科技大学A 2复旦大学A+7浙江大学A12北京化工大学A 3南开大学A+8四川大学A13清华大学A 4北京大学A9上海交通大学A14武汉大学A 5中山大学A10华南理工大学A 化学专业A+级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北京化学研究所;(3)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4)长春应用化学研究 所;(5)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颁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号附件一(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 01学科门类:哲学 0101哲学类 010101哲学 010102* 逻辑学 010103* 宗教学 02学科门类:经济学 0201经济学类 020101经济学 020102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103财政学 020104金融学 03学科门类:法学 0301法学类 030101法学 0302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030201*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2*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0303社会学类 030301* 社会学 030302社会工作 0304政治学类 030401政治学与行政学 (注:可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030402国际政治 (注:可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030403* 外交学 (注:可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030404思想政治教育 (注:可授法学或教育学学上学位) 0305公安学类 030501治安学 030502侦查学 030503边防管理 04 学科门类:教育学 0401教育学类 040101教育学 040102学前教育 040103特殊教育 040104教育技术学(教育学或理学) 0402体育学类

040201体育教育 040202*运动训练 040203社会体育 040204*运动人体科学 040205*民族传统体育 05学科门类:文学 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101汉语言文学 050102 汉语言 050103* 对外汉语 05010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可注明藏、蒙、维、朝、哈等语言文学)050105* 古典文献 0502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201英语 050202俄语 050203* 德语 050204* 法语 050205* 西班牙语 050206* 阿拉伯语 050207日语 050208△波斯语 050209* 朝鲜语 050210△菲律宾语 050211△梵语巴利语 050212△印度尼四亚语 050213△印地语 050214△束埔寨语 050215△老挝语 050216△缅甸语 050217△马来语 050218△蒙古语 050219△僧加罗语 050220* 泰语 050221△乌尔都语 050222△希伯莱语 050223* 越南语 050224△豪萨语 050225△斯瓦希里语 050226△阿尔巴尼亚语 050227△保加利亚语 050228△波兰语 050229△捷克语 050230△罗马尼亚语

化学专业排名

化学专业排名 化学专业大学生教育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安排教学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实习基本情况 我于xx年10月8日至11月18日在xx市第七中学进行了为期六周的教育实习。在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学校到社会的环境转变。不短不长的六个星期实习对我来说是进入职场前的培训,我在这次实习中深切地已经体验到了当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 在这一个多月里,让我尝试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苦与乐,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实习期间,我能以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关爱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教学及班主任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很好的塑造了我们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学生形象,给实习学校留下好的印象。 三、实习主要内容 1、课堂教学工作 (1)听课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于10月10日开始了实习生活。这里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上课语言生动精炼,课堂气氛活跃,这些使我深感压力之大。但是面对压力,我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迎接

化学类专业强势高校、就业前景全解-附报考建议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日用品中还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都有化学的身影。“化学”一词,若单是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化学类包含四大专业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理学门类下有单独的化学类,在化学类下有4大专业,分别是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接下来我们分别对这四个专业进行解读。化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化学专业学什么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及化工制图。 学府考研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精细化工相关企事业单位、商贸公司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生产监督、环境监测、质量检验、技术服务等工作。还可到相关行业从事化学品的应用研发、安全管理、质量检测等工作。 应用化学 培养目标 应用化学是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下设的二级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且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应用化学学什么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现代仪器分析,材料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设备,化工设计,化工企业管理。 就业方向 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行业包括教育、材料、军工、汽车、军队、电子、信息、环保、市政、建筑、建材、消防、化工、机械等行业。部门包括:各级质量监督与检测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所、教学单位、生产企业、省级以上的消防总队等。该专业毕业生适宜到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 学府考研

以下是国内化工专业大学排名

以下是国内化工专业大学排名: 1天津大学 2清华大学 3华东理工大学 4浙江大学 5大连理工大学 6北京化工大学 7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华南理工大学 9南京工业大学 10北京理工大学 11湖南大学 12南京理工大学 13四川大学 14中南大学 15哈尔滨工业大学 16厦门大学 17浙江工业大学 18东北大学 19青岛科技大学 20西北大学 21广西大学 22大庆石油学院 23沈阳化工研究院 24西南石油学院 天大是全国化学化工类的龙头老大。厦大和中科院理科强,川大的分化强。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天津大学 A+ 15 西北大学 A 29 福州大学 A 2 大连理工大学 A+ 16 上海交通大学 A 30 合肥工业大学 A 3 北京化工大学 A+ 17 浙江工业大学 A 31 华中科技大学 A 4 清华大学 A+ 18 青岛科技大学 A 32 南昌大学 A 5 华东理工大学 A+ 19 江南大学 A 33 中国矿业大学 A 6 华南理工大学 A+ 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4 北京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21 厦门大学 A 35 西安交通大学 A 8 中国石油大学 A+ 22 武汉理工大学 A 36 北京科技大学 A 9 南京工业大学 A+ 23 河北工业大学 A 37 陕西科技大学 A 10 四川大学 A+ 2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A 38 兰州大学 A 11 北京理工大学 A 25 湘潭大学 A 39 广东工业大学 A 12 南京理工大学 A 26 湖南大学 A 40 长春工业大学 A 13 中南大学 A 27 江苏工业学院 A 41 山东大学 A 14 太原理工大学 A 28 郑州大学 A B+ 等 (62 个 ) :湖南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广西大学、燕山大学、吉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

化工专业研究生专业及院校排名定稿版

化工专业研究生专业及院校排名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化学专业排行榜 (一)无机化学 86所院校 1南京大学A+7山东大学A13郑州大学A 2吉林大学A+8东北师范大学A14清华大学A 3南开大学A+9兰州大学A15武汉大学A 4北京大学A+10复旦大学A16同济大学A 5中国科技大学A11厦门大学A17苏州大学A 6中山大学A12浙江大学A (二)有机化学 106所院校 1兰州大学A+8吉林大学A15徐州师范大学A 2南开大学A+9山东大学A16华中师范大学A 3北京大学A+10南京大学A17天津大学A 4浙江大学A+11中山大学A18郑州大学A 5四川大学A+12复旦大学A19苏州大学A

6中国科技大学A13武汉大学A20湖南师范大学A 7清华大学A14厦门大学A21云南大学A (三)物理化学 103所院校 1北京大学A+8清华大学A15北京理工大学A 2吉林大学A+9南京大学A16福州大学A 3中国科技大学A+10大连理工大学A17华东师范大学A 4复旦大学A+11武汉大学A18天津大学A 5浙江大学A+12北京师范大学A19中山大学A 6厦门大学A13山东大学A20湖南大学A 7南开大学A14辽宁师范大学A (四)分析化学 97所院校 1武汉大学A+8西南大学A15山东大学A 2北京大学A+9东北大学A16西北师范大学A 3厦门大学A+10中国科技大学A17四川大学A

4南京大学A+11兰州大学A18陕西师范大学A 5湖南大学A12南开大学A19中南大学A 6浙江大学A13华东师范大学A 7吉林大学A14复旦大学A (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73所院校 1吉林大学A+6南京大学A11中国科技大学A 2复旦大学A+7浙江大学A12北京化工大学A 3南开大学A+8四川大学A13清华大学A 4北京大学A9上海交通大学A14武汉大学A 5中山大学A10华南理工大学A 化学专业A+级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北京化学研究所;(3)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4)长春应用化 学研究所;(5)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化工专业排行榜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 准(部分) 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一、适用专业范围 1.专业代码:经济学类(0201) 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1)基本专业(2个):经济学(020101)、经济统计学(020102)(2)特设专业(4个):国民经济管理(020103T)、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4T)、商务经济学(020105T)、能源经济学(020106T) 二、培养目标 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在满足基本培养目标的同时,各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和学校特色,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上各有侧重,对开设的相关专业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期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培养

目标和培养方案应保持相对稳定性。 三、主要课程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以及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人文学科、管理、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课程。通识课程为30学分左右,其中外语类课程8学分左右,数学类课程9学分左右。通识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分析(或微积分)、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2.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25学分左右。专业基础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和会计学。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可增开其他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21学分左右。专业必修课采取“4+4+X”模式,第一个“4”是指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4门课程;第二个“4”是指必须开设的4门专业必修课,“X”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选开的进入专业必修课的课程。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可适当增加学时、学分,学分统计在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当中,但不重复统计。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模板】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 (1999年颁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强和改善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宏观管理,推进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设置专业。 第四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符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章设置条件

第五条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经学校主管部门(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同)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年招生规模一般不少于60人(特殊专业如艺术类专业执行具体规定); (二)有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 (三)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一般应有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 (四)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 第六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在学校主管部门核定的专业数内,学校年度增设专业数一般不超过3个。 第七条高等学校原则上按其分类属性设置专业,以形成优势和特色,根据需要与可能也可适量设置学校分类属性以外的专业。 第八条高等师范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系指不以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应依据所在地区现设专业及人才供求状况统筹考虑。 第九条基本办学条件未达国家规定标准或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未通过的高等学校,不得增设新专业。

化工专业研究生专业及院校排名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化学专业排行榜(一)无机化学 86所院校 1南京大学A+7山东大学A13郑州大学A 2吉林大学A+8东北师范大学A14清华大学A 3南开大学A+9兰州大学A15武汉大学A 4北京大学A+10复旦大学A16同济大学A 5中国科技大学A11厦门大学A17苏州大学A 6中山大学A12浙江大学A (二)有机化学 106所院校 1兰州大学A+8吉林大学A15徐州师范大学A 2南开大学A+9山东大学A16华中师范大学A 3北京大学A+10南京大学A17天津大学A 4浙江大学A+11中山大学A18郑州大学A 5四川大学A+12复旦大学A19苏州大学A 6中国科技大学A13武汉大学A20湖南师范大学A 7清华大学A14厦门大学A21云南大学A (三)物理化学 103所院校 1北京大学A+8清华大学A15北京理工大学A

2吉林大学A+9南京大学A16福州大学A 3中国科技大学A+10大连理工大学A17华东师范大学A 4复旦大学A+11武汉大学A18天津大学A 5浙江大学A+12北京师范大学A19中山大学A 6厦门大学A13山东大学A20湖南大学A 7南开大学A14辽宁师范大学A (四)分析化学 97所院校 1武汉大学A+8西南大学A15山东大学A 2北京大学A+9东北大学A16西北师范大学A 3厦门大学A+10中国科技大学A17四川大学A 4南京大学A+11兰州大学A18陕西师范大学A 5湖南大学A12南开大学A19中南大学A 6浙江大学A13华东师范大学A 7吉林大学A14复旦大学A (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73所院校 1吉林大学A+6南京大学A11中国科技大学A 2复旦大学A+7浙江大学A12北京化工大学A 3南开大学A+8四川大学A13清华大学A 4北京大学A9上海交通大学A14武汉大学A

201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说明 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它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本目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号)要求,按照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修订原则,在1998年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经分科类调查研究、专题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审议、行政决策等过程形成的。 三、本目录的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本目录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3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文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 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四、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表示,以示区分。 五、本目录所列专业,除已注明者外,均按所在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对已注明了学位授予门类的专业,按照注明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可授两种(或以上)学位门类的专业,原则上由有关高等学校确定授予其中一种。 一、基本专业 01学科门类:哲学 0101 哲学类 010101 哲学

化学专业排名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070303有机化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2392355.html,2007-09-14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页面功能【进入论坛】【我要“揪”错】【打印】【关闭】 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特色栏目:电子周刊汇总周刊08年第15期 ?08年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初试合格线已公布)成绩查询调剂信息复试指导?[研招现场咨询会] [研招网上咨询月活动] [全国研招办主任在线访谈] ?复习 | 公共课模拟试卷集萃2009年考研复习全攻略考研复习资料选择四大误区 ?报名 | 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索引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08--09) ?提示 | 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数学解题训练方法与技巧考研英语实用短语比较 B+ 等 (32 个 ) :华东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B 等 (31 个 ) :新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 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大连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C 等 (22 个 ) :名单略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070302分析化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2392355.html,2007-09-14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备案专业适用) 学校名称(盖章):太原学院 学校主管部门:太原市人民政府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专业代码: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教育学类 学位授予门类:教育学 修业年限:四年 申请时间:二〇一八年六月 专业负责人:鲍玉琴 联系电话: 教育部制

目录 .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学校基本情况表 .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教师基本情况表 .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 说明:本科专业最终的申报书要在“本科专业申报平台”提交。先填写基础数据,确定上报的专业,再按要求提交相关资料。

.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⒉学校基本情况表 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

.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简述学校定位、人才需求、专业筹建等情况)(无需加页) 一、学校定位 建院之初,学院就确立了立足太原,面向全省,辐射周边,把学院办成一所以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为主要学科,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农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专业结构合理,有一定学科优势和鲜明特色,有较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增设有利于学校专业结构布局的合理化、完善化,拓宽办学渠道,更好的服务社会。 二、市场需求 (一)学前教育市场需求大 、幼儿教师缺口大 我国在园幼儿数和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见表)。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年仅为%,年达到,提高了个百分点,达到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年,全国在园幼儿达到万人,比年增加%。按照我国《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中的师幼比规定,至少需要约万专任教师才能满足幼儿入园的需求,但是,据年统计,全国幼儿专任教师年仅万余人(见表),尽管比年增长%,但仍然无法填补幼儿教师需求的巨大缺口。 表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及在园人数 表全国幼儿园教职工数及专任教师数

高校化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高校化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题记:弗洛伊德是我所敬仰的科学家之一,他说过“生活怎么可以缺乏激情、癖好和全心奉献的兴趣?”很喜欢这句话,喜欢一个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豪情。作为一个以科研工作者为目标的自己,自然想腾飞自己,自然想为科学进步做出贡献。这就自然更需要我有激情地全心地奉献,需要我精心规划一场美丽的职业生涯。 高校化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1 一、职业方向及总体目标 成为国内著名甚至国际著名的大型化工企业的科研人员,并在科学研究上做出较大贡献。 二、社会环境分析 ⒈政治环境。 国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战争及动荡有所加剧。国内相对平和的局势与国家对科学发展的重视,加之科学发展观的施行,十分利于化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化学作为一门核心、实用、创造性科学,已经为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加深了广大人民对化学这一学科的重视。 ⒉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从封闭型经济快速成长为全球最为开放的巨大经济体之一。按名义汇率衡量,从1978年占

全球经济的约%上升为近6%以上。从全球第六位,即将上升为第三位。按购买力平价衡量,从6%上升为20%以上。相对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大起大落,我国经济的稳定性是同期亚洲国家和地区最高的。80年代初,我国对外贸易不到400亿美元,外汇储备70亿美元。XX年对外贸易达到6000亿美元,今年将超过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1978年我国在世界贸易排名第32位,目前为第三位。过去三十年,是三百年以来,我国人均收入增长最快,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最快的时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以上。按照现行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 在XX年突破了XX美元,上升到世界的129位;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排名为74位。种种数据表明,我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的综合势力有了巨大和显而易见的增强。 ⒊自然环境。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重大问题,都严峻地摆在每一位化学家面前。 三、行业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

数字媒体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用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领域、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领域,以及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专业设计机构、企业、传播机构、院校、研究单位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理、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的同时,还需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等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能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数字媒体设计。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有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只是和能力: 1.掌握相关计算机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数字媒体专业方向领域内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 3.具备摄影摄像相关专业的方向领域的只是和基本操作能力; 4.熟悉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方向领域内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相关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前景、需求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学、传播学、艺术设计学、多媒体技术学 核心教程:计算机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流媒体技术、动画原理与网络游戏设计、影视特效与非线性编辑、虚拟现实、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多媒体网页设计、摄影与摄像、Flash动画设计、数字音视频制作、数字媒体网络传输等多个实践环节。它们与毕业设计一起构成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此外,、专业实践还包括在电视台、影视公司、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建筑漫游和环境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教育等行业进行实验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要就,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命名文件名称时,请把专业代码后面的字母去掉。 01 学科门类:哲学 0101 哲学类 010101 哲学 010102* 逻辑学 010103* 宗教学 O10104W 伦理学 02 学科门类:经济学 0201 经济学类 020101 经济学 020102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103 财政学 020104 金融学 020105W 国民经济管理 020106W 贸易经济 020107W 保险 020109W 金融工程 020110W 税务 020111W 信用管理 020112W 网络经济学 020113W 体育经济 020114W 投资学 020115W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020116S 海洋经济学 03学科门类:法学 0301 法学类 030101 法学 030103S 知识产权 030120W 监狱学 0302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030201*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2*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0303社会学类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社会工作 030303W 家政学 030304W 人类学 0304 政治学类 030401 政治学与行政学 030402 国际政治 030403* 外交学

030404 思想政治教育 030406W 国际政治经济学 030407S 国际事务 0305 公安学类 030501 治安学 030502 侦查学 030503 边防管理 030504W 火灾勘查 030505W 禁毒学 030506W 警犬技术 030507W 经济犯罪侦查 030508W 边防指挥 030509W 消防指挥 030510W 警卫学 04 学科门类:教育学 0401 教育学类 040101 教育学 040102 学前教育 040103 特殊教育 040104 教育技术学(教育学或理学) 040105W 小学教育 040106W艺术教育 040107W 人文教育 040108W 科学教育 040109S 言语听觉科学 0402 体育学类 040201 体育教育 040202 运动训练 040203 社会体育 040204 运动人体科学 040205 民族传统体育 0403 职业技术教育类 040301 农艺教育 040302 园艺教育 040303 特用作物教育 040304 林木生产教育 040305 特用动物教育 040306 畜禽生产教育 040307 水产养殖教育 040308 应用生物教育 040309 农业机械教育 040310 农业建筑与环境控制教育040311 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教育040312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doc

附件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教育部 2012年9月 -59-

-60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设置与管理,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以及相关的备案与审批等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专业目录 第四条教育部制定和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61 -

第五条《专业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其代码分别用两位、四位和六位数字表示。 第六条《专业目录》包含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 第七条《专业目录》中涉及国家安全、特殊行业等专业由国家控制布点,称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K”表示。 第八条《专业目录》实行分类管理。《专业目录》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五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 第三章专业设置 第九条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二)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 (三)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 (四)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六)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62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