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546书籍装帧

5546书籍装帧

5546书籍装帧
5546书籍装帧

2009、10系列书籍装帧设计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中的卷轴装始于

①羊皮纸书②简牍③帛书④手抄书

2.下列哪种不属于印刷的要素之一:

①原稿②色彩③油墨④印版

3.下列哪种不属于书籍的外观构成元素:

①勒口②开本③扉页④书脊

4.在印好的封面纸上喷上一层薄薄的塑料,称为::

①上光②过塑③压印④精装

5.平版印刷主要是指:

①单色印刷②套色印刷③四色印刷④胶印

6.经过印前处理的图像文字,必须经过复制做出印版才能上印刷机印刷,这一过程称为:

①制版过程②印刷过程③设计过程④装订过程

7.将下列印刷工艺按正确流程顺序排列是

A装订,B印刷,C制版,D印前图文信息处理,E原稿

①ABCDE ②ECDBA ③ECBDA ④EDCBA

8.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软件属于:

①图像编辑软件②文字编辑软件③排版软件④矢量软件

9.印刷的工艺流程正确的顺序是下列哪种:()

A装订,B印刷,C制版,D印前图文信息处理,E原稿

①ABCDE ②ECDBA ③ECBDA ④EDCBA

10.桌上出版系统不包括:()

①设计②排版③分色④出片

11.Grayscale(灰度)模式用显示图像的灰色等级是(

①256个②365个③720个④200个

12.下列哪种不属于RGB模式的颜色。()

①黑色②红色③绿色④蓝色

13.在计算机图象处理时过度放大会导致图像模糊不清的因素是:()

①分辩率②显示器③色彩④设计水平

14.所谓“五彩彰施,必有主色,它色附之”主要讲的是色彩运用中的:()

①主次原则②呼应原则③对比原则④强弱原则

15.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计算机设计的部分:()

①处理②输入③印刷④输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题)1分,共10分)

1.书籍的腰封又称环套。

2.目前常见的印刷字体有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黑圆体、综艺体等。

3.书籍的色彩运用要根据书的内容、图形,意境以及表现方式来分主次。。

4.封面是书籍的最外层,可以称为是书籍的外貌整体形象。

5.对称是等量的平衡。

6.在图形的构成方法中,能给人以安定、平静广阔的视觉感受的排列方法是水平方向的排列

7.版心也俗称版口。

8.版式设计的构成因素最终都可以理解为点线面的构成。

9.Grayscale(灰度)模式用了256个灰色等级来显示图像。

10.中国现代装帧艺术在鲁迅先生的积极倡导下,陶元庆、丰子恺等一大批著名装帧艺术家们的努力下,中国的装帧艺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11.书籍的形态主要是平装书和精装书。

12.灰度模式RGB模式CMYK模式是色彩模式在计算机软件中最常见的模式。

13.无论是有色版面还是无色版面,最终都可以归为黑、白、灰的构成。

.点的移动成为线。具有位置、长度、方向、形状、性格。。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晒版2.腰封28.呼应的原则3.骑马订4.分辨率5.均衡的原则6.前封7.满版8.护封9.插图10.装订11.分辨率12.环衬13.图形散点组合14.变异15.平装四、简答题

1.书籍版式设计定位与其他商品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2.简述书籍版式设计的形式美中的变化与统一?

3.精装书与平装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简述封面设计的作用与任务?

5.简述书籍设计中色彩的构成方法?

6.简述如何使封面的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创意?

7.简述书籍的版式设计有哪些形式美法则?

8.简述书籍版式设计的形式美中的对比与调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

1.书籍的版式设计为阅读提供了哪些便利?

2.简述不同类型的书籍在封面设计的主要特点?

3.书籍的版式设计有哪些形式美法则?

4.简述插图创作的特点?

六、作图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题目:以《图形文化概论》、《茶论》、《中国设计思想史》、《前进!中国!》

为内容设计书籍封面、书脊与封底。

内容:要求有符合题目的图形、黑体字或宋体字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及版权书号以方框形式代替其版面的位置。

尺寸:210×150mm,书脊宽10mm

作图要求:

1、版面图文设计合理

2、字体设计书写规范

3、图形表达美观舒适

4、书籍主题突出明确

5、具有一定的创意性

名词解释:

1晒版:晒版是应用接触曝光的方式、把原版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感光版上,经过一定加工处理制成印刷版的工艺过程。

2腰封:书籍的腰封又称为环套。是环绕在书籍护封下部约5cm高的纸带,主要用来刊印广告语,也可起到装饰书籍的作用

3环衬:环衬是连接书皮与书芯的衬页,存在于封面与扉页之间和正文与封三之间。

4呼应的原则:有呼就有应,色彩间彼此呼应,并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进行丰富的变化,才能使书籍产生和谐统一的美感。

5均衡原则:以均衡的原则组成的色彩,灵活多变,有生命力。色彩的均衡首先体再为色彩重量感的均衡。因此各种色块应以中心为基准向四周作力量相当的配色。

6前封:前封是封面设计的主体,起着主要的书籍视觉信息传达的作用。

7护封:它是一张与书的高度相等,长度能包裹住封面.书脊.封底,并在两边各有一个4cm-9cm的向内折的勒口的矩形印刷品,它可起到保护书籍的作用。

8图形散点组合:构图时各图形元素分别排列在版面四周,相互接触,或交差错落。

9满版图式:图像布满画面,甚至跨过书脊,封底,书名等文字嵌在图中。

10插图:插图一词的表意,主要指插附于书籍间的。运用视觉图形对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创作的图画。11变异:变异是规律的突破,是一种在整体效果中的局部突变。

12秩序:是版式设计的灵魂。它是一种具有组织美的编排除万排形式能够体现版面的条理美。

13分辨率:分辨率一词是用来说明扫描仪.显示器。照排机或其它图文输出设备,在每一英寸内像素点的数量,其中,图像分辨率是指每个图像所储存的信息量,用像素/英寸来度量。

14装订:装订是将书刊印页加工成册的工艺总称。

15平装:平装是书刊产生中应用最多的装订方法。以纸质软封皮为特征,大多采用齐口,也有采用勒口的。16骑马订:用铁丝从书帖折缝中,连同封面一起,在书脊上穿过的装订方法称为骑马订。

17.包本:将印好的书刊封面包在书心外面,作成毛本的过程称为包本。

18.切书:将毛本的天头,地脚。切口,按开规格尺寸裁切整齐的过程叫切书。

19叠配:将各个书帖按页码顺序叠加在一起,成为一本书刊的书芯称为叠配。

20裁切:用切纸机把撞齐的印张按开本规格切成所需尺寸的操作称裁切。

21折页:将印张按照页码顺序折叠成书刊开本大小的书帖。

简答:

一,书籍版式设计定位与其他商品的区别?

1》有广告性又有书卷气。

2》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又有与书籍内容相符合的形式和精神/

3》能捧在手上细细品味。

4》读者的定位与销售的消费者定位有所不同。

二,简述书籍版式设计的形式美中的变化与统一?

1》变化与统一是艺术形式美的总法则。两者的完美结合是版式设计的根本要求。

2》变化是想像力的表现,是强调变异性的一面。变化主要借助于对比的法则。

3》统一是强调各种因素的一致性方面。

三,精装书与平装书的主要区别?

:精装书的书芯和封皮用料.装帧都比较讲究,一般要进行装潢设计。按书籍的形状.封面的外形与结构可分为;1书籍的外形有圆背起脊,圆背无脊,平背等。2书壳的外形有圆角,直角,全布面,全纸面,布腰纸面,塑料套壳等几种。

四,封面设计的作用与任务?

1 用恰当的视觉形象传达书籍的内容2注意读者群的定位和欣赏习惯3注意封面广告性的作用

五,书籍设计中色彩的构成方法?

1色彩必须符合书籍的特性2以少胜多突出主色调3巧妙的借用纸张颜色和印刷工艺

六,如何使封面的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创意?

1有丰富的想象空间2创造独特的意境3设计有意味的形式

七,书籍的版式设计有哪些形式美法则?

1节奏,韵律和变异,秩序的运用2对比与调和和变化与统一的运用3对称,均衡和比例适度的运用八,书籍版式设计的形式美中的对比与调和?

1对比是一种有差别的强调。对比就是将相对的两要素互相比较之下,产生明暗,黑白,强弱,粗细,疏密,大小,高低,远近,软硬,曲直,动静,锐钝等的对比。对比主要是表现主次关系以及统一和变化的效果。

2调和是指合适,安定,统一,是近似的强调,使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元素相互具有的共性。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的,也是缺一不可的

论述题

一,书籍版式设计为阅读提供了哪些便利?

1书籍版式设计包括版心,上白边,下白边和内,外白边的设计

2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情况的阅读;为了方便读者有区别的阅读;为了方便读者可咨询的阅读;为了方便读者有选择的阅读;为了方便读者休闲式的阅读

二,简述不同类型的书籍在封面设计的主要特点?

1文艺类书籍设计,的设计不能仅仅只是浅显的直接的图解,设计者要发挥丰富的想象,使读者通过书籍设计所表现的形象能联想到更多内容。体现该书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

2科学技术书籍,设计时要注意突出科学性,现代感

3工具书籍,设计时要求注意阅读方便,节约纸张,设计手上多运用黑白灰的穿插和聚散相结合,达到一种整齐,均衡的韵律美

4古籍,古籍的设计要体现深远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珍品的感觉

5少儿类书籍,的设计形式上一般要追求天真,活泼,写实与写意和漫画卡通并存

6期刊杂志,有专业型与综合型之分,设计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设计手法,图文并茂

三,书籍版式设计有哪些形式美法则?

1节奏,是按一定的规律,重复连续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韵律

3变异,是规律的突破,是一种在整体效果中的局部突变

4秩序,是版式设计的灵魂,他是一种具有组织美的编排形式,能体现版面的条理美

5对比,是一种有差别性的强调

6调和,是指合适,安定,统一,是近似的强调,使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元素相互具有的共性

7变化,是想象力的表现,是强调变异性的一面

8统一,是强调各种因素的一致性方面

9对称,是等量的平衡

10均衡,指运用等量不等行的方式来表现一种静中有动或动中有静的条理和动态美

11比例适度,是指版面的整体与局部和人的生理习惯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版式设计要从视觉上适合读者的视觉心理

四,简述插图创作的特点?

1对文本的深入理解2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3注重情节的选择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带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中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是【B 】 A.远古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2.以下不属于书籍形态的物质构成因素是【D 】 A.纸张 B.粘合剂 C.材料 D.裁切 3.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他必须具有【A 】 A.广告性 B.特殊工艺性 C.特殊材料性 D.主观性 4.通过测试证明最佳行宽是【B 】 A.70—80毫米 B. 80—100毫米 C. 80—90毫米 D. 90—100毫米 5.纤维结构疏松,表面无光泽的书刊纸适宜作【B 】p123 A.凹印印刷 B. 凸印印刷 C. 拼印印刷 D. 胶印印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具有从属性,没有书籍的文字内容就没有插图可言。 7. 胶印印刷彩色图片,分红、黄、蓝、黑四个版印刷,制版是对图片的色彩分解,印刷时吧分解的色彩组合起来。 8. 书籍页面与页面的转换要保持视觉元素的连续性, 就需书籍本身的版面语汇来完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精装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如何对全书版面进行整体控制?P43 1)通过黑白\色彩\空与满\图与文的节奏变化来控制 2)由网格分割来实施风格统一性. 3)由开本制约版面 11. 挑选书籍的纸张应注意哪些方面?p123

(1)纸张表面 (2)纸张厚薄 (3)纸张纤维结构方向 (4)纸张规格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东汉以后,书籍装帧形成卷轴的艺术形式是由于【B 】 A.印刷术的发明 B.造纸术的发明 C.木活字的发明 D.铅活字的发明 2.书籍装帧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点是【D 】 A.纸张 B.设计 C.工艺 D.阅读 3.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是【D 】 A.色彩设计 B.文字设计 C.图形设计 D.版面设计 4.一般性读物与版心在版面面积中的比例为【A】 A.2:3 B. 3:2 C.1:3 D. 3:1 5.书籍物态是有什么构成的【A 】 A.材料和工艺 B. 文字和插图 C. 版面和色彩 D. 平印和凹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导入插图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书籍的形式美,增加读者兴趣,二是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帮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p43 7. 凹印是极不普通的印刷工艺,因其造价高,一般用于艺术品和票证的印刷。 8. 书籍封面、环衬、扉页等可以根据书稿主题对文字排列的上下左右位置、色彩跳动关系以及纸张 材料 的穿插,营造与书稿相宜的气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解说中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图)

數字中國分類導航數字商品交易免費建站雲計算免費空間免費域名免費推廣創業大舞台 當前位置: 首頁 > 解說中國古代書籍裝訂形式(圖) > print按此返回打印 解說中國古代書籍裝訂形式(圖) | [<<][>>]裝訂(bookding)是書刊印刷的最後一道工序,書刊印刷在印刷完畢後,仍是半成品,隻有將這些半成品用各種不同的 方法連接起來,再採用不同的裝幀方式,使書刊雜志加工成便於閱讀、便於保存的印刷品,才能成為書籍、畫冊等,供讀者閱讀。 我國書籍裝訂形式,自古至於有許多形式: 1.簡和策 簡和策是我國最早的讀物。 公元前,把文字寫在狹長的木片上,稱為木簡,寫在竹片上稱為竹簡,統稱為簡,如現今的“頁”。 把文字寫在較寬的竹莖,木板上,稱為牘。 將簡或牘用絲、草或籐編排串連起來,就成為一篇文章,稱為策,策的含意與現今的“冊”相似。策便成為我國最早的 書籍裝訂形式(圖1)。 圖1 早期裝訂──策 2.卷軸裝 以前寫在絲綢織物上的書,稱為縑帛或“帛書”,帛書上可以依文章的長短剪載下來。卷成一卷,稱為卷裝,或把上下 兩邊粘在木軸的表面,卷成一卷,就成為一篇完整的文章或圖面,稱為卷軸裝,收藏時卷起來,閱讀時可將掛線扣在牆上,軸拉著帛書攤平。如文章很長,可以分成多卷,現在有的書籍稱“上卷”、“第一卷”等是由卷軸裝延伸出來的,卷軸裝具有我國民族獨特的藝術風格,如圖2。 圖2 卷軸裝 3.經折裝

卷軸裝幀的文章,在閱讀和加工,保存時不太方便,便產生了折本形式。 經折裝幀就是將一張長幅的書頁按一定的規格,向左右反復折疊成一個長方形的冊子,再在其前後兩面裱上硬紙板作為封面和封底,閱讀時隻要把它拉開。就成為一本書的形式。這種裝幀最初用於佛教經典,故叫經折裝(圖3)。 圖3-經折裝 4.旋風裝 旋風裝是由經折裝演變而來的,經折裝幀是前面一頁和最後一頁分開的,如果把經折裝的首頁與末頁粘連在一起,閱讀時翻開,遇風時中間的紙頁飛起,猶如旋風,保存時合攏,成為一本書(圖4)。 圖4 旋風裝 5.蝴蝶裝 將印有圖文的面紙頁對折,再把折縫粘連在預制好的訂口條上,形成一本書籍,這是散頁裝訂的最初形式、稱為蝴蝶裝(圖5)。 圖5 蝴蝶裝 蝴蝶裝是印刷史上第一次把散頁的折縫集中在一邊,形成訂口而成冊。由於蝴蝶裝在鎖線時,線是串在拼貼條上的,所以在書頁的折縫中間沒有線縫,並且在翻閱時可以攤得很平,便於閱讀,現在重要的地圖集,精美的畫冊等,仍有採用這種裝訂方式的。 蝴蝶裝的書頁,適合於單面印刷,圖文向裡對折,現在地圖集中採用正面印了個雙頁圖,背面印文字說明或印用色較少的單面圖用蝴蝶裝,使正面雙頁圖展開平整。 6.和合裝 和合裝的特點是內芯和封殼可以分開,內芯可以調換,而封殼硬而耐用。在封殼裡層的上下接槽處各相連著一條供串線訂本用的訂條,一般與內芯訂口的寬度相同,上面打孔2~3個(圖6)。裝配使用時,將對折或單頁組成的內芯,在訂口部位根據訂條上的孔距位置相應打上孔洞,然後用帶子或羅釘與訂口條串起來紮緊,這種裝訂方式稱為和合裝。

书籍装帧艺术教案

书籍装帧艺术 一、课型:设计与生活 二、授课对象:八年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分类,掌握封面设计三要素,在欣赏作品中通过了解书籍的分类,分析设计的三要素,初步掌握封面的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由古到今的一个书籍装帧的演变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书籍设计领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提高艺术设计方面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难点:封面设计的三要素,书籍的名词术语,书籍种类的已知知识与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重点:书籍设计的设计流程,包括制作书的手工能力和绘画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导入:当我们走进书店选择图书的时候,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各式各样书籍的封面,封面是书籍设计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多媒体播放书籍装帧概述,以及由古到今,由竹简到册页到如今的平装精装书籍的演变。 3、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学生分组讨论整理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概括,完成基本概念教学。) 4、让学生快速浏览本课课本上的文字内容,结合多媒体总结出书籍设计的各部分名称。 5、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 6、展示一些有意思的书籍的封面设计

书籍装帧史

亚洲民族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历经简策、帛书卷子装、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演变,这既与书籍的制作材料、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有关,又与古人书籍保护的理念不断强化紧密相关。本文仅就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与书籍保护的关系,略加剖析,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一、简策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始自简策。在纸发明之前,甚至在纸发明以后数百年间,也就是从商周到东晋的数千年中,中国古代书籍主要载体是竹木。简策意即编简成策,古人将竹木加工处理成狭长的简片,把若干简用绳编连起来即为策。 竹简在制作过程中还要经过“杀青”这一道工序,亦即烤干竹内的水分。新竹水分大,易腐朽生虫,保存时间短,因此制竹简时要用火烤干竹内水气,竹子随着水分的减少由青而黄,故称之为“杀青”,正如古人所云:“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竹木简编连方式主要是用绳像编竹帘子一样地编连,普通者上下端编两道绳即可,若是长简,为牢固耐用,则需编三四道绳。根据考古实物,既有先写后编的情况,也有先编后写的情况。最常见的编绳为麻绳,也有少量的丝绳。 古人为保护正文少受磨损,开头两根常为空白简,称作赘简。赘简背面上端竖写篇名,便于检索;下端题书名,便于归类保存。简策一般卷起存放,以最末一简为轴,从左向右卷成一束,这样篇名、书名就露在外面,类似于今天的封面。把卷起的简策捆扎之后,或装在“帙”、“囊”里,或盛在筐箧中,以免散乱。 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装帧形式,它所体现的书籍保护理念对后世影响颇大,不断地被继承和发扬。如,赘简演变成护封、封面和扉页,“帙”、“囊”演变成“函套”等等。 二、帛书卷子装 中国蚕桑丝织业起源很早,王国维认为“至迟亦当在周 季”缣帛即作为书籍的载体,与简牍并行。目前考古发现最 早的帛书是战国中晚期的长沙子弹库“楚缯书”。 帛书与竹木简长期并行,虽然二者质地绝然不同,但帛 书的装帧形式却在简策的影响下出现卷子装。卷子装的帛书一般写在半幅宽的缣帛上,文字从上至下,由右至左。为使文字整齐,大致根据简的宽度用墨笔或朱笔划上界行,后来则用朱丝或乌丝织出,是为乌丝栏、朱丝栏。卷首仿照简策中的赘简,留下一段空白,保护正文不被磨损。卷尾粘以二三厘米宽的竹片作为轴心,将帛书像

书籍装帧设计复习资料

2009、10系列书籍装帧设计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中的卷轴装始于 ①羊皮纸书②简牍③帛书④手抄书 2.下列哪种不属于印刷的要素之一: ①原稿②色彩③油墨④印版 3.下列哪种不属于书籍的外观构成元素: ①勒口②开本③扉页④书脊 4.在印好的封面纸上喷上一层薄薄的塑料,称为:: ①上光②过塑③压印④精装 5.平版印刷主要是指: ①单色印刷②套色印刷③四色印刷④胶印 6.经过印前处理的图像文字,必须经过复制做出印版才能上印刷机印刷,这一过程称为: ①制版过程②印刷过程③设计过程④装订过程 7.将下列印刷工艺按正确流程顺序排列是 A装订,B印刷,C制版,D印前图文信息处理,E原稿 ①ABCDE ②ECDBA ③ECBDA ④EDCBA 8.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软件属于: ①图像编辑软件②文字编辑软件③排版软件④矢量软件 9.印刷的工艺流程正确的顺序是下列哪种:() A装订,B印刷,C制版,D印前图文信息处理,E原稿 ①ABCDE ②ECDBA ③ECBDA ④EDCBA 10.桌上出版系统不包括:() ①设计②排版③分色④出片 11.Grayscale(灰度)模式用显示图像的灰色等级是( ①256个②365个③720个④200个 12.下列哪种不属于RGB模式的颜色。() ①黑色②红色③绿色④蓝色 13.在计算机图象处理时过度放大会导致图像模糊不清的因素是:() ①分辩率②显示器③色彩④设计水平 14.所谓“五彩彰施,必有主色,它色附之”主要讲的是色彩运用中的:() ①主次原则②呼应原则③对比原则④强弱原则 15.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计算机设计的部分:() ①处理②输入③印刷④输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题)1分,共10分) 1.书籍的腰封又称环套。 2.目前常见的印刷字体有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黑圆体、综艺体等。 3.书籍的色彩运用要根据书的内容、图形,意境以及表现方式来分主次。。 4.封面是书籍的最外层,可以称为是书籍的外貌整体形象。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

书籍是记录文字的载体,但书籍产生之前必须有文字,而文字的出现就有了记录文字的载体,最早的我们都清楚是甲骨文,记录在动物骨头上的文字。那么这些龟甲,兽骨算不算是书籍呢?我认为是的,至少它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纸张”。但是甲骨与甲骨之间很难出现想现在纸张一样的物理连接,只能采取堆放在起的形式使文字间可以连续阅读,所以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装帧。包括后来出现的记录在青铜、玉石、陶器上的文字,也都未出现装帧形式。 直到刻在竹片上的简册出现,书籍的装帧艺术才刚刚崭露头角。 用竹做的书,古人称作“简策”;用木做的,古人称为“版牍”。随着古代人类知识的进步,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与创作,“简”作为文化思想的载体承担起了记录的任务,但的一根简的容量不可能记录一篇文章。这时就真正出现装帧。他们将竹片或木片按顺序用绳子编连起来,又卷成圆筒状,这就是真正意义上最早的书籍。但由于一本著作文字量很大,往往需要一马车的简册才能装下,携带与阅读很不方便。 于是又出现了书写在丝绸上的帛书,它有较轻便,易携带等优点。 帛书的装帧形式有折叠和卷轴式两种形式,折叠式是写在整幅帛上,由于难于卷收,故折叠放置;卷轴式是写在半幅宽的帛上,然后以一根棒子为轴心将帛书从尾向前卷成帛卷。但它的材料成本高,产量少,只有皇室贵族才能置备得起,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能用的。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纸张满足了古人经济及精神生活。文字从此摆脱了竹简书写在了纸张上。纸质书最早的装帧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 但它的制作手续复杂、麻烦,同时在阅读时需要展卷、收卷,非常不方便,为了避免卷轴装的缺点,人们又发明了经折装。它是将纸一反一正反复折叠,再将这叠书的前后各加一硬纸,加以保护。从外形上看,经折装已具备现代书册的形式了。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案例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美术设计模块教学内容,课时为1课时。本课教学以集体讨论、调查研究、设计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书籍装帧设计的认识和热爱,并通过主动参与书籍装帧作品设计,创作出精美的设计作品,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书籍装帧在书籍中的重要作用,各种题材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以及书籍装帧设计的要素和基本设计方法。 2、通过研讨、学习书籍装帧艺术,认识书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提高艺术鉴别能力与欣赏能力。 3、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初步掌握设计、制作书籍的方法,按照流程进行设计尝试;同时能用专业及自己的语言讲解设计意图与制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书籍的名词术语,书籍种类的已知知识与创造性思维 难点:书籍设计的设计流程,包括制作书的手工能力和绘画能力。 四、教法和学法 1、讲授法、演示法、设问法、练习法 2、以丰富的书籍装帧设计范例为依托,以学生分组合作、自主

操作为主,体现学生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具准备 优秀书籍装帧设计范画,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纸、笔、尺子等六、教学过程: ㈠、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㈡、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装帧设计范例,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㈢、讲授新课: 1、多媒体播放书籍装帧概述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学生分组讨论整理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概括,完成基本概念教学。) 2、让学生快速浏览本课课本上的文字内容,结合多媒体总结出书籍设计的各部分名称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理念

1删繁就简这四个字对封面设计的构图来说,尤为重要。封面设计最忌画蛇添足。封面构图的艺术语言越简炼越好,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不要说两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就没有必要说上三句,“妙语者不必多言”。如果一幅封面的构图能做到一笔不多,一笔不少,准确地表达精湛的艺术语言,是装帧家们的不懈追求。比如,有些封面应是成功之作,但失于繁琐,结果平平。就像有些电影镜头,本来在情节中通过人物的动势、景物的衬托、音响的效果已使观众明情达意,但偏偏要加上许多对白、旁白。有的封而构图为表现主题,用笔面面俱到,老怕画不明白.就越想多画,结果画得越多,越画不明白,成了恶性循环,弄得人们眼花缭乱而看不出优劣,最后必然适得其反。封而构图的艺术语言应当言简意赅:“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一滴水见大干世界”。有的演员演戏,在一个感伤的情节中虽无一言,但掉下一滴眼泪就能传情给观众使之感受到她要述说的苦衷,“此时一泪胜千古”。一幅封而构图的艺术浯言,也要像一滴眼泪那样,“言有尽而意无穷”。封面设计的构图要“先做加法,后做减法”。最后落笔应当简约、鲜明、准确、生动。删繁就简是就艺术规律而言,决不是乱砍乱伐,否则会使构图空之无物.单调无趣。 2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很讲究“计白当黑”“宁空勿实”、“疏能走马,密不透风”。古人的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研究封面的构图来说,非常有益。封面设计的构图基本上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实体形象和空白部分。空白是封面构图中不可缺少的,就像繁杂的建筑群中间要有一块广场、草坪一样。凡是成功的封面构图,除了其它因素之外,无不在疏密、虚实上下功夫,“知白守黑,得其玄妙”也。在封面构图中要善于利224 以调解统一,这种矛盾运动的形式所产生的节奏和韵律,能使封面的构图充满着音乐性和抒情性,令人遐想飘然,正如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所说:“韵律好像魔术,有点迷人.甚至能使我们坚信不疑,美丽属于韵律。 3象外之象封面构图的表现力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它能否超越自身,能否创造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意在画外,撩动读者的想象之弦,使之余音袅袅。封面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时恰恰要到形式语言的外面去寻找,这种笔不到意到的艺术效果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意境,能打破封而构图的有限空间.使人感到咫尺千里、意象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形中似有形,无色中似有色,无声中似有声。美国作家海明威把文学创作比作飘浮在海洋上的冰山,认为用文字直接写出的部分仅仅是露在水面上的1/8,而将隐藏在水下冰山的7/8留给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去探测、去挖掘、去理解、去回味、去补充。“冰山之喻”能启迪作者如何去冲破图解的模式、因袭的成规、偏狭的思路,去开拓与深化封面构图的艺术容量。采用象征、寓意、比喻、隐喻等艺术手法都能使封面设计的构图超越自身,象外之象,画外之意,尽而有之。 4字体布局封面构图与其它造型艺术形式的一个特殊区别,就是必须包含文字,其书名、作者名、社名都要有合理的布局。我国古代绘画,注重诗、书、画三位一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国画构图的题诗、落款的章法和布局,对我们今天研究封面设计的构图,是尤为难得的典范。书籍封面的构图,同中国画的构图形式, 在图与字的关系上颇有相似之处,都是由于图与字的完美组合相得益彰。一幅封面的构图,离开了文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为任何封面都是靠文字和图象的有机结合来表现主题的,而书名又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封面构图虽然没有图象,但借助书名等字体选择安排巧妙,同样能体现书籍的性质与特性.并富有美感。一幅完美的封面构图,文字与图象总是互为作用、和谐一致、情真意切、准确无误,使文字在构图中的位置达到只有此地绝无二处的境地,令人移动不得。同时要根据书籍的内容与构图的需要来选择字体,无论是美术字或书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印刷材料及工艺

古代书籍装帧和印刷材料及工艺 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式,也是随着书籍的生产工艺和和所用材料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演变着。 一印刷材料 毛笔与印刷 毛笔可分为三部分,即笔管、笔尖、笔套。笔管通常以竹管制成,间亦有用木枝者。笔头通常用兔毛、鹿毛或羊毛,一端束一丝线或麻绳,涂以油漆使之牢固,然后塞入笔管。为了保护笔毛,外面再套以笔套。 历代毛笔 汉晋时期:人们将将毛笔的末端削成尖状,将其插入头发里以备随时取下来使用。 唐宋时期:以“宣笔”最为盛名。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宋代以“湖笔”最后著名。 明清时期:受个性鲜明的文人影响,文房工具研造、收藏盛况空前。崇学尚艺,直逼工艺出类拔萃,良笔颇多。 毛笔与印刷 1 毛笔的出现,推动了字体的发展。毛笔使转,使线条粗细均匀,产生小篆;强调波磔,出现隶书;要求规整,产生楷书;为了适合阅读,产生适于印刷的宋体。毛笔不仅与字体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它使文字的表达更写意,不拘一格,传达了文字的精神内涵,是文人墨士艺术精神的表现工具。也有助于体现文字对书籍的重要作用。 2 雕版印刷的版,未雕刻前,毛笔起到书写工具的作用。 3 用毛笔组成的刷子,将墨转移到印版上实行印。 毛笔在中国雕版印刷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印刷术发明的必备条件之一。中国书法、绘画,源远流长,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已遗留在中国人的遗传密码中,并将得到继承和发展,毛笔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将永生。 墨与印刷 墨是古代印刷的主要材料之一,墨的品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墨还有它的艺术价值,并将长久存在。 早在先秦时期末就已出现,早期甲骨文在刻好之后,还统统用朱砂、黑墨涂在字画里,称之为土著或涂黑,简策书、帛书上的字都是用墨书写的。中国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墨有石墨、油烟墨、松烟墨之分。 印刷用墨不同于一般用墨,常用松木烧成的烟炱加入动、植物胶炼制而成,普通印刷多用颗粒最粗、质量最次的粗烟为料。印刷用墨是加胶做成久贮的墨膏,用水搅拌充分混合后用筛子过滤后再用。 宋代墨也很发达,产来稿质量高,为宋板书的印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光洁如新,墨如点漆,醉心悦目”是其特点。但并不适用于南宋出现的锡活字。明代套版印刷用墨的主要原料为松烟炱、油烟炱。颜色墨配好后应尽快用完,以免胶质腐败、色素氧化,因此不常用于印刷。 纸与印刷 因纸张轻便、灵活和便于装订成册的诸多优点,使得书籍才真正谓之为书,大大提高了书籍品质和数量。纸带动了印刷和书籍装帧的发展,保存了人类思想和文化,是增加知识传播和交流的媒介。 两汉时期:西汉麻纸是中国最早期的纸,质薄而软,纸面滑而平,麻纸上已经开始绘图和写字。东汉“蔡侯纸”较西汉更为优良,滑度、白度也更为提高,在纸上写字得到推广,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烫印材料是指在纸张、织品、皮革、涂布面、塑料类等封面材料上,用热压 方法烫压上各种图文所使用的材料,也包括各种烫印助粘材料。 用加热、加压方法将粘结材料熔融后,把各种金属箔等烫印到各种物品上, 取得理想的装饰加工方法,在我国已延续了几个世纪,在书籍封面上使用也有上 百年的历史了。我国最早采用的烫印材料是单张形式的金属箔和粉片,后来由于 印刷装帧事业的发展及装帧材料的不断更新改进,出现了电化铝、色箔等烫印材 料。这些物美价廉的新型材料,很快取代了纯金属箔类烫印材料。 (一)烫印材料的种类 1.电化铝箔 电化铝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经涂料和真空蒸镀复加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 烫印材料。其包装形式为卷筒式。电化铝箔可代替金属箔作为装饰材料,以金和 银色为多。它具有华丽美观、色泽鲜艳、晶莹夺目、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在 纸张、塑料、皮革、织品、涂布料、有机玻璃等材料上烫印。电化铝箔是60年 代中期由日本传到中国的,较早投入生产的有上海、北京、福建等地。30多年 来电化铝箔已成为一种人们所熟悉的装帧材料了。 ①电化铝箔的构成。电化铝箔是在12、16、18、20μm厚,500~1500mm 宽的聚脂薄膜(国内一般用16μm厚,500mm宽的薄膜)上涂布脱离层、色层、经 真空镀铝再涂布胶层,最后通过成品复卷而制成的。国产电化铝箔一般为4~5 层。 电化铝箔的第一层是基膜层。国内一般采用16μm厚双向拉伸的聚脂薄膜; 主要作用是支撑依附在上面的涂层和便于烫印加工时的连续动作。基膜层在烫印 过程中不能因温度上升而发生变形,应具有强度大、抗拉、耐高温等性能。 电化铝箔的第二层为脱离层。一般用有机硅树脂等涂布而成。主要作用是在 烫印(加热加压)后,使色料、铝、胶层,能迅速脱离聚脂薄膜而被转移粘结在被 烫印物体的表面上。脱离层要有较好的脱离性能,否则会使烫印后的图文模糊不 清、露底发花,影响烫印的产品质量。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与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与中国文化 书籍是文化的结晶,它一产生,自身就具备两种属性,一曰精神属性;一曰物质属性。所谓精神属性是指书籍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所谓物质属性即指它的装帧形态。书籍的装帧形态是随着书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式、社会的经济状况及文化的发展和需要而变化的。其中,中国文化对中国古代 书籍装帧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深层影响和潜移默化的。 一、“天人合一”与书籍的版式 能称之为现代汉字鼻祖的是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完全具备汉字“六书”的六大构成类别,点划基本上都是由一些长短线互相配合构成,具有我国汉字称为“方块字”的非常显著的特点。既然是方块字就有排列的方法。《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论语·泰伯》说:禹“致孝乎鬼神”,说明夏代奴隶主已假借宗教来欺骗压迫人民,进行统治,这时已有关于“天”的意识,只是比较朦胧。 到了殷商,形成了一种和巫术紧密结合的宗教迷信,认为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叫做“帝”或“上帝”。“上帝”有如父亲;“下帝”有如儿子,所谓“天子”。做儿子的,一切都得服从父亲的命令。如殷墟甲骨卜辞有“甲辰,帝令其雨?”“帝其降堇(馑)?”等话。适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只称“帝”可以表示出双重的意义:既有至上神的意义,又兼有宗祖神的意义。作为至上神则有从上到下的含义;作为宗祖神则有从远古到当时的连续的含义。这样,在刻写卜辞时,必然从上而下地顺序刻出,这种刻法既可秉承“天”的旨意,又可连续刻出,形成竖写直行的款式。中国古代崇尚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从上到下,自然也就是先右而左了。这种书写款式一直沿续下来。青铜器上的铭文,帛书的文字,都是如此。这说明,随着传统思想的形成,文字书写的款式逐渐固定下来。由于先右而左的读法,使后来的册页书形成从左往右的翻法,一直到现代书籍出现之前。 周代替了殷后,周人继承殷人“天”的思想。春秋末年战国时,孔子提出“天何言哉”的命题,意思是天是无言的、无形象的,把天作为一个自然物同神分离开来。到了汉代,董仲舒上承先秦,下启魏晋,提出了著名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的本质是人天合一,是对人的自身存在、构造、活动的深刻的认识,它形成的是以人为主强调人参天地的积极能动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中国古代最早的正规书籍是已被认同的简策书,它已具备了书籍装帧的一些基本形态。简策书主要用于官方,当时“天”的思想仍是统治者极为推崇的,为了他们的统治,不会放弃和改变对“天”的看法。简册书仍沿袭甲骨文、金文的竖写直行、由右而左的款式。 帛书继承简策书的版式特点,把简策书中两根简所形成的自然隔线运用在帛书上,出现了朱砂或墨画的行格,后来称红色的为“朱丝栏”,称黑色的为“乌丝栏”。“朱丝栏”和“乌丝栏”行格的第一次出现,好像很自然地依简策书变化而来,实际上包含着美学和实用的因素。它虽然受到简策书的启发,却包含有“天人合一”的主观的意向。汉代,由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成熟,上下直行的观念进一步发展,不但有了行格,进而使天头、地脚的观念更加明确了。 帛书出现后又陆续出现了卷轴装书、旋风装书、梵夹装书和经折装书。这几种书籍的书写方法大体上相似(当然,装订方法不同),只是旋风装书中的页子是两面书写,其它都是单面书写,在版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东汉蔡伦造纸和隋末唐初雕版印刷出版后,发展到宋代,便进入它的鼎盛时期,印本书版面也有了比较固定的格式。这个格式的形成和“天人合一”及其“同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都是由天地演化而来的。“天人合一”有几层含义:一是形体上的“天人合一”;二是感情上的“天人合一”;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课程考试说明 (课程代码05546) 一、考试标准和原则 1、考试标准 坚持质量标准,注重能力考查,使考试合格者能达到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或高等职业院校同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的回答,并有适当的时间检查答案。 2、考试依据 大纲——大纲名称: 公布时间: 指定教材——教材名称:《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编者:何其庆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年7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05年2月第7次印刷 3、本课程考核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根据其课程的特点,考核不仅针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强调知识能力的转化;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基于知识基础上的应用能力的考查。 4、重点与覆盖面的关系 试题覆盖到章,重点章节的分值比例较大,一般章节的分值比例适当。单章考核分数最高不超过30 %。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240 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 重点考核的章节(试题的分数比例不低于60%)是: 三、五 不考章节是:六 一、二、四章为一般考核内容。 3、试卷能力结构 本课程试卷考核的能力层次结构比例约为: 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20:30:30:20 4、试卷难度结构 本课程试卷考核的难度结构比例约为: 较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较难=30:40:20:10 5、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及分值:题型及分值:单项选择题(4分),多项选择题(4分),名词解释题(8分),简答题(12分),论述题(12分),综合运用题(60分)6、本门课程有无特殊要求(包括考生可携带的绘图工具、计算器等) 考方备:150克八开素描纸一张 考生备:颜料、铅笔、橡皮、尺子、圆规等相关工具。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实践指导书

课程实践考核指导书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本科(环境/平面方向)课程名称: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课程代码: 考试方式:实践考核 撰写人: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 A Series of Book Design ) 书籍装帧设计是平面设计艺术、字体设计艺术、版面设计艺术、插图设计艺术、印刷装订设计艺术的综合体。书籍装帧设计是以书籍的整体形态为载体的多侧面、多因素、立体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是外在和内在形神兼备的生命体。它包括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封底、背脊、扉页、环衬、插图、字体、版式、装订、印刷、纸张等一系列设计,是由书稿到装订成书所做的一系列整体的策划和设计。系列书籍的装帧设计,既要重视全套书籍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又要保证充分体现单本图书内容形式的个性特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系列书籍装帧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与形式,熟悉书籍装帧设计的工艺制作过程和包装材料的种类、质地、性能。在初步认识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材质、风格后,能够对书籍进行整体效果的设计。通过深入学习使学生具备书籍整体设计的创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书籍装帧设计是艺术、设计与技术的综合。要求书籍装帧设计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艺术功底,通晓色彩、文字以及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印刷油墨、纸张、印刷工艺、装订工艺等知识,并掌握相关计算机设计软件的使用技术。本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选择具体生动的实际案例,结合设计理论和创作观念进行点评,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及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就实例进行制作上的分解与示意,让学生从技术层面了解每一个案例的工艺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技术性工作技能的把握能力,使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能很快进入设计技术执行的角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书籍的基本设计要素和分类,掌握书籍的开本及工艺制作过程,能把握好书籍中的图形、文字、编排以及书籍的整体性结构设计。 2. 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具体实例全面分析讲解书籍装帧设计案例,在教师的指导、审定和帮助下进行实战化训练,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书籍内容确定书籍装帧设计风格,培养学生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新意识以及整体结构的构思。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演示教学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 四、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学时分配(30学时) 1. 书籍装帧概述了解4学时 1.1 书籍装帧的概念了解 1 1.2 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了解 1 1.3 外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了解 1 1.4 现代书籍装帧的发展方向了解 1 2. 书籍整体创意理念掌握6学时 2.1 书籍的形式与内容掌握 1 2.2 书籍的开本与装本掌握 1 2.3 整体创意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掌握 1 2.4 形式美法则在装帧设计中的运用掌握 1 2.5 布置期中课程作业-市场调研实践 2 3.书籍外观设计掌握4学时

书籍装帧的尺寸

成品尺寸: 260X185mm; 版心尺寸: 215X138mm; 订口对订口:46mm; 地脚对地脚:40mm; 翻口对翻口:60mm (2)16K平装书 成品尺寸: 260X185mm; 版心尺寸: 215X138mm; 订口对订口:50mm; 地脚对地脚:40mm; 翻口对翻口:60mm (3)大16K精装书 成品尺寸: 297X210mm; 版心尺寸: 245X165mm; 订口对订口:48mm; 地脚对地脚:40mm; 翻口对翻口:54mm

成品尺寸: 297X210mm; 版心尺寸: 245X165mm; 订口对订口:50mm; 地脚对地脚:40mm; 翻口对翻口:52mm (5)32K精装书 成品尺寸: 184X130mm; 版心尺寸: 153X100mm; 订口对订口:32mm; 翻口对翻口:36mm; 地脚对地脚:30mm; 天头对天头:48mm (6)32K平装书 成品尺寸: 184X130mm; 版心尺寸: 158X100mm; 订口对订口:36mm; 翻口对翻口:36mm; 地脚对地脚:30mm; 天头对天头:48mm

(7)大32K精装书 成品尺寸: 204X140mm; 版心尺寸: 165X107mm; 订口对订口:34mm; 翻口对翻口:42mm; 地脚对地脚:38mm; 天头对天头:52mm (8)大32K平装书 成品尺寸: 204X140mm; 版心尺寸: 159X103mm; 订口对订口:42mm; 翻口对翻口:32mm; 地脚对地脚:34mm; 天头对天头:54mm (9)64K精装书 成品尺寸: 130X92mm; 版心尺寸: 103X70mm; 订口对订口:24mm;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分类及其影响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分类及其影响 一、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分类 装订,是把零散的书页、纸张或书画等加工成册或画卷等形式的工艺技术,它虽 非书籍所专有,但主要用于书籍,故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它和书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只有书籍才用装订之印象。 印刷与装订关系也很密切,印刷品要集零成册,也必用装订。但这种关系与书籍、出版同装订的关系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装订为印刷之印后工序,印刷品可以成册,也 可不成册,不成册者则无装订可言,譬如报纸、单张年历、广告画、纸币及各种证券等。装订的出现早于印刷术的发明。印刷术发明后沿袭手抄本书籍集零成册之法,是 装订工艺在印刷业中之应用。 装订和书籍,密不可分;装订与文字的传播方式,又息息相关。综观中国文字的 传播史,自甲骨文至今,其传播方式,历经了甲骨、青铜、竹木、缣帛、雕石、拓印、手抄和印刷等多种形式。其中,甲骨、青铜和雕石,历史上虽曾起过档案──勉强些,也可说它是书籍──的作用,但它毕竟不是书籍,实无装订可言。究其源,除甲骨之中的牛肩胛骨上曾发现有穿孔,可作为用绳串连起来,似有装订之意的证据之外,别无 其他痕迹可寻。真正的装订之始,当以简策装为最早。 简策装 "简策"是由带有孔眼、写或刻有文字的一根根长条形竹 (或木)片,用绳连结起来,形成一篇著作的竹木书籍。其中有字 的单根竹片谓之"简";用绳编连起来的"简"谓之"策",通 常称作"简策";编简成策的绳子谓之"编"。绳有丝绳和皮绳 两种。用丝绳编的叫"丝编",用皮绳编的叫"韦编"。 用"简"编连起来的"策",其前面的两根简为空白竹片, 叫"赘简"。赘简的背面一般都书写书名或篇名。策的最后一根 简叫"末简"或称"尾简"。当以末简为轴,将策卷成一束时, 赘简背面的书名或篇名就露在外面,成了这部书事实上的封面。它既类似于后来卷轴 护首外面的题签,又像现代书籍的封面。起着保护书页(内简)和书写书名、篇名等封 面的作用。 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装订形式,对后世书籍装订形式之演变颇具影响。譬如, 简策的"策"与后世册页书籍的"册"同义;赘简演变成护封、封面和扉页;末简与

书籍装帧

第一章书刊装帧设计概述 第一节装帧设计的作用与范围 一、装帧设计的概念 “装帧设计”在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表述:书籍设计Book Design或书籍装帧设计Book Binding Design;视觉艺术Visual Art;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编辑设计Editorial Design;有人把它并入工业设计Industry Design范畴;桌面出版系统Desktop Publishing;数字化设计Digital design。 在汉语里,装帧的“帧”,本意是书画等物的数量单位,“帧”就是“幅”的意思。如今人们对“装帧”的解释已转化为对书刊进行美化打扮的意思。 书刊装帧设计,是从书芯到外观一系列的设计,把作者的思想及作品的特色与宜人的感性形式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书刊的整体视觉形象,给读者带来审美享受。 二、装帧设计的作用 1.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装帧设计的影响贯穿于读者阅读的全过程。 2.揭示书刊的内容和基本精神。装帧设计的重要作用是体现编辑编排思想,因为装帧设计不仅是把作者的稿件如实地编排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版面编排的先后、主次、标题的大小等设计者对稿件内容作出的直接评价,来揭示书刊的内容和基本精神。 3.保护和美化书刊。每一种书籍和期刊都是从一叠文稿演变为一本印刷而成的出版物的。装帧设计者需要把文字、图片等原材料进行设计编排,然后经过制版、印刷和装订等工艺流程,才能成为完整的书刊。经过装帧,可以使散页成册,可以保护和美化书刊。 三、书刊装帧设计的范围 1.书籍装帧设计的范围 ①开本大小及形态的选择。②外观部分的设计。③书芯内页的图文版式编排。④辅文的设计。⑤插图的绘制。⑥印刷工艺的选择与应用。⑦材质的选择与应用。 2.期刊装帧设计的范围 各种期刊有以下共同之处:①内容杂多,文章形式多样。②一本期刊里的文章往往是许多作者撰述的。③期刊是一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一般多为平装。上述三点就是期刊区别于书籍的重要标志。 期刊装帧设计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内外封面设计。②文稿的编排。③插图的绘制选用。④开本及装订方式的选择。 期刊的装帧设计工作通常是由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共同完成的。 第二节书刊装帧设计的原则 一、书刊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求书刊装帧设计与书刊出版过程其他环节(材料、工艺、技术)紧密配合、协调一致。 2.艺术性原则。艺术性书刊装帧设计应该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要求体现一定艺术特点和独特风格、民族和时代特色,又体现书刊不同性质和门类的特点。 3.实用性原则。要求考虑不同层次读者使用不同类别书刊的便利和承受能力以及审美对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导向作用。 4.经济性原则,又称效益比差原则、适度原则。装帧设计者在设计中需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出版所需资金投入与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比差。力求资金投入的最小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设计方案导致书刊定价与读者承受能力的比差,追求定价与读者承受能力的一致性。

书籍装帧基础知识

书籍装帧基础知识 设计员应掌握的:书籍版式设计常识 看到有不少朋友喜欢做书籍装帧的东西,也巧,正好整理到这部分的上课笔记,就挑选了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和大家分享。当然任何规范的东西都是死的,只有创意是常新的,所以了解学院派的规则不是想框住大家的思路,而是从了解的基础上去突破常规,更加踏实地走出自己的路来。 书籍的定义 在一定媒体上经雕刻、抄写或印刷或光映的图文著作物。 书籍的构成 封面/护封/腰封/护页/扉页/前勒口/后勒口 当护封与封面合二为一,称简精装。有些书有环扉页(或环衬),环扉之后,有一个护页,护页有时候不印东西或只染一个底色,护页之后是扉页,有些书还有书函(或叫书套)。 书籍设计的定义 指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护封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事先的艺术设计。从原稿到成书的整体设计,也被称为装帧设计。 装帧的英文:book design或book binding design 实际上它是:视觉艺术Communication visual/印刷艺术Typegraphy/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编辑设计Editorial design/工业设计Industry design/桌面排版Desk Top publishing 的综合艺术。 书籍设计中设计的任务 1.形式与内容统一。 2.考虑读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 3.艺术+技术。 书籍设计中设计的范围 1.开本大小及形态的选择。 2.外观、封面、护封、书脊、勒口、封套、腰封、顶头布、书签、书签布、书顶、书口的一系列设计。 3.版式编排(包括:字体、字号、字间距、行距、分栏、标题、正文、注释、书眉和页码设计 4.零页的设计(包括:扉页、环衬、版权页)。 5.插图的绘制。 6.印刷工艺的选择和应用。 7.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书籍版式设计的基本常识 一.版式设计的目的:方便读者,给读者美的享受 二.版式设计的定义:版面的编排设计。在一定的开本上,把书籍原稿的体裁、结构、层次、插图等方面作艺术而又合理的处理。 三.现在常用的一些版式规格: a) 诗集:通常用比较狭长的小开本。 b) 理论书籍:大32开比较常用。 c) 儿童读物:接近方形的开度。 d) 小字典:42开以下的尺寸,106/173mm。 e) 科技技术书:需要较大较宽的开本。 f) 画册:接近于正方形的比较多。 书籍装帧和书籍生产评审标准 一.装帧: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出书意图。 二.版面设计: a) 书籍的开本、版心和图片尺寸是否协调;设计风格是否贯穿全书始终,包括扉页和附录版面是否易读,是否和书籍内容相适应(具体到字号、行距、行长之间的关系,左右两

解说中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

解说中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图文) 装订(bookding)是书刊印刷的最后一道工序,书刊印刷在印刷完毕后,仍是半成品,只有将这些半成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连接起来,再采用不同的装帧方式,使书刊杂志加工成便于阅读、便于保存的印刷品,才能成为书籍、画册等,供读者阅读。 我国书籍装订形式,自古至于有许多形式: 1.简和策 简和策是我国最早的读物。 公元前,把文字写在狭长的木片上,称为木简,写在竹片上称为竹简,统称为简,如现今的“页”。 把文字写在较宽的竹茎,木板上,称为牍。 将简或牍用丝、草或藤编排串连起来,就成为一篇文章,称为策,策的含意与现今的“册”相似。策便成为我国最早的书籍装订形式(图1)。 图1 早期装订——策 2.卷轴装 以前写在丝绸织物上的书,称为缣帛或“帛书”,帛书上可以依文章的长短剪载下来。卷成一卷,称为卷装,或把上下两边粘在木轴的表面,卷成一卷,就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或图面,称为卷轴装,收藏时卷起来,阅读时可将挂线扣在墙上,

轴拉着帛书摊平。如文章很长,可以分成多卷,现在有的书籍称“上卷”、“第一卷”等是由卷轴装延伸出来的,卷轴装具有我国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图2。 图2 卷轴装 3.经折装 卷轴装帧的文章,在阅读和加工,保存时不太方便,便产生了折本形式。 经折装帧就是将一张长幅的书页按一定的规格,向左右反复折叠成一个长方形的册子,再在其前后两面裱上硬纸板作为封面和封底,阅读时只要把它拉开。就成为一本书的形式。这种装帧最初用于佛教经典,故叫经折装(图3)。 图3-经折装 4.旋风装 旋风装是由经折装演变而来的,经折装帧是前面一页和最后一页分开的,如果把经折装的首页与末页粘连在一起,阅读时翻开,遇风时中间的纸页飞起,犹如旋风,保存时合拢,成为一本书(图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