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

教学目的:

1. 通过壁画这种古老独立的绘画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壁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以及审美意识;

2. 通过作品使学生了解欣赏中国古代壁画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以及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

赏析汉魏、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的特点,比较娄睿壁画与汉代墓室壁画在画法和表现技巧的异同。

赏评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的艺术成就和特色。

通过敦煌壁画的鉴赏了解古代洞窟壁画的各种题材与类型。

教学难点:

把握中国古代壁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了解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授法、提问法、观察法、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学生:学校附近有一座古寺大佛殿,搜集鉴赏其壁画的题材、内容及特色。

教师:课本、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中国古代现代各种颜色别称

中国古代现代各种颜色别称 玄色:赤黑色,黑中带红的颜色,又泛指黑色玄青:深黑色乌色:暗而呈黑的颜色 乌黑:深黑;漆黑 漆黑:非常黑的 墨色:即黑色 墨灰:即黑灰 缁色:帛黑色煤黑象牙黑:都是黑,不过有冷暖之分。 黧:黑中带黄的颜色 黎:黑中带黄似黎草色黝:本义为淡黑色或微青黑色。黝黑:(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黯:深黑色、泛指黑色赤金:足金的颜色 金色:平均为深黄色带光泽的颜色银白:带银光的白色红妃色:浅红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皆同义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樱桃色:鲜红色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绛色:正红色。 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绯红:艳丽的深红 胭脂: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赫赤:深红,火红。 嫣红:鲜艳的红色 洋红:色橘红。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深红。 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黄 樱草色:淡黄色。 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国味道)。缃色:浅黄色。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 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

的浅黄棕色。 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 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 赭色:红色、赤红色。 褐色:黄黑色。 枯黄:干枯焦黄。 秋色: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秋香色:浅黄绿色。 绿 竹青:竹子的绿色 绿沉:深绿 碧色:1,青绿色。2,青白色,浅蓝色。 碧绿:鲜艳的青绿色 青碧:鲜艳的青蓝色

第四课 秦汉墓室壁画

第四课秦汉墓室壁画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秦汉墓葬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教学重点: 马王堆及帛画 授课过程: 第一节墓葬美术 墓葬帛画 一、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高31厘米,宽22.5厘米,画一贵妇着宽袖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而立,在腾龙舞凤的接应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5月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高37.5厘米,宽28厘米,画面正中画一危冠长袍,侧身拥剑的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御舟型巨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龙尾企立一鹤,龙身下画一条鲤鱼,表示龙正在天河中行进。 这两件楚国帛画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相同之处:它们的实际用途都是作为葬仪中的“铭旌”;所表现的主题都是“引魂升天”;画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墓主人的肖像;人物都作正侧面立像,墨笔线条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战国帛画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和技巧。造型、构图、运笔均已摆

脱幼稚的绘画时代,为秦汉的绘画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汉代帛画 长沙马王堆1号、3号墓的内棺棺盖上均覆盖着“T”字形旌幡帛画,全长两米许,构图基本相同。上段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段绘墓主人出行,宴席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地下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这两幅帛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色:首先,在构图上,通过穿壁的蛟龙将人间、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又通过昂扬的龙首与迎候在天门的司阍,构成升天的气氛,使画面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将墓主人画在旌幡中心部位,并且通过跪应与随从的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高贵;墓主人形象画成正侧面或画成四分之三的半侧面,形貌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姿态矫健活泼,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展现了西汉绘画卓越的艺术水平。 墓室壁画 汉代美术品,我们可以归为墓室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漆画、铜镜装饰、石雕与泥塑等五项,下面分别介绍。 汉代建筑内部及外檐,多有装饰及壁画。古代典籍中有很多这类记载。汉武帝甘泉宫中的“台室”画天地太一诸鬼神;汉成帝时画赵充国和霍光像于未央宫;汉光武帝时画二十八个有功勋的将军的形象于南宫云台;汉明帝之宫殿,图画经史故事;此外,如麒麟阁画功臣

传统壁画教案讲解

教案 2015~2016学年第 1学期 系(二级学院) 艺术学院 教研室(组) 绘画教研室 课程名称壁画设计与制作 授课年级2012级 主讲教师李黛兰 职称讲师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一年十二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壁画设计与制作授课 专业 12级绘画班 级 2班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类别 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课程总学时64学时周学时16学时 学时分配课堂讲授12学时;实践课5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壁画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创作能力,让学生了解壁画的各种材料以及绘制方式,并且让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结合有初步的体会和把握能力。 使用教材 教材名称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编(著)者书籍作者:张仃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图书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指定参考书 《构思与构图》张启文著西南大学出版社

教 案 周 次 第 1周,第 1次 授课时间 2015年 10月 授课章节 第一章 壁画的起源以及分类 本(章)节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 实践课( √ ) 教学时数 8 授 课 要 点 本 (章) 节 教 学 目 标 通过壁画的起源与不同风格的了解,让学生理解壁画是一门古老的画种,且能理解壁画的不同材料,并能深入把握其中一种材料的绘制方法。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理解壁画的渊源 难点:对壁画绘制材料的把握 思考题 或 作 业 对壁画的构思并起草,八开素描纸草图一幅 研读优秀作品,深刻体会。必要时写写自己的读画感想。 速写每天五幅(以人物组合为主)

壁画

壁画它是指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案。它分为粗底壁画、刷底壁画和装贴壁画等。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如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这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 壁画 至今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等文明古国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画。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创作十分繁荣,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品。我国自周代以来,历代宫室乃至墓室都有饰以壁画;随着宗教信仰的兴盛,壁画又广泛应用于寺观、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乐宫等)。我国至今仍大量保存着著名的佛教壁画和道教壁画遗迹。这些遗迹有部分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作为我们古代文明的见证。 我国陕西咸阳秦皇宫壁画残片,距今有2300年。唐代是我国壁画的兴盛时期,那段时期是我国壁画艺术的高峰期,创作出了很多古今闻名的壁画,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到了宋代以后,壁画逐渐衰落。直到1949年后,中国壁画才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 现代壁画可以分为四个种类: 1.手工画 手工画是指纯手工绘画,将图案直接画在某种材料上,然后将其粘贴在墙上的画。这种手工画所用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种高档类与普通类。高档类的有丝绸,金箔等,普通的有宣纸。 2.手绘画 手绘画是通过画工直接将图案描画在墙上的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现代的街头涂鸦,它的做法和前面第一种有点像,只不过它的载体是墙,没有通过其它的材料介质。这种壁画有个小缺点,就是它的耐久度、色彩鲜艳度等比较低,不过它可以做为一种艺术的表现,但不会是现代建筑装饰的首选,所以至今的普及范围不甚广泛。 3.墙贴画 它是指通过先通过电脑作图,再由机器喷绘雕画,用不同颜色的墨水喷画组合成图案的一种。它是现代工业的一种完美体现,通过机器作用,加强了生产效率。墙贴画与手工画也有它的相通之处,它们都是通过一个的材料介质来做画,然后再把完整的作品图案粘贴至墙上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唯一的不同点便是一个是人工绘画,另一个是由机器喷画,从而两者间的效率也能直接体现了出现,并且墙贴画可以说是适应了时代的进步,是时代的产物。 4.装饰画 装饰画通过绘制或者印刷出画心,然后用木条或者木板绷起,或者直接在木板上作画,而后直接挂墙上的画。 高清壁画 编辑本段概述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壁画》教案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壁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壁画这种古老独立的绘画形式,了解壁画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文化。 2.通过作品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壁画艺术鲜明的民族风格、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技法,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形式。 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赏析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特点; 2.赏评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的艺术成就和特色; 3.通过敦煌壁画的鉴赏了解古代洞窟壁画的各种题材与类型。 (二)教学难点 把握中国古代壁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了解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等。 四、教具准备 图片、视频资料、自制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精美的壁画图片(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讨论:什么是壁画?(壁画的概念) 总结:壁画,是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装饰性图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

个重要方面。壁画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领有重要的地位,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古代墓室壁画 介绍: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其分布较广,河南、山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都有壁画。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 【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 介绍:《仪卫出行》这组骑卫绘于墓道西壁中栏,画面有八人三马。八人皆戴黑弁帽,蹬长靴,执旌旗仪仗。其中年长者二人,一著红衫,一著白衫,分别骑乘橘红色及大戏色牡马,处在队伍前列;备用红马一匹。居中之马神态自若,悠然前行;两旁之马,侧首注视观众。六名青年步随其后。此乃北齐贵戚外出时从行部众的写照。画面构图紧凑,人物顾盼传神,艺术水平卓越,从中不难窥见北齐画圣杨子华鞍马人物的风貌。 讨论:《仪卫出行》的艺术特色。 1.以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画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2.画家善于描写动态,从动静对比中表达画意; 3.以透视的基本原理,表现凹凸明暗画法和远近景深的绘画手法; 4.在形象塑造上,更注重人物表情和马匹神态的刻画。造型逼真,用线刚柔并济,形象更具空间感和真实感,与汉画只注重动态,用笔稚拙率真的面貌拉开了距离。 5.描写的人间富贵,天界幻境是吸取了汉画中的封建意识形态,又以佛教思想为特征,展现出更加宏伟壮观的场面。 (三)中国古代洞窟壁画 介绍:自佛教传入我国,除墓室壁画外,还大量出现宣传佛教内容的壁画。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中,就存留着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 介绍:莫高窟壁画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题材主要是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肖像画)、装饰图案等。其中多数是依据佛经绘制的佛教宣传画,但在通过造型艺术表现时,古代艺术匠师们是根据现实和当时社会生活塑造神灵和人物形象、生活场景以表现故事情节内容,

东汉中、晚期壁画墓的特点

东汉中、晚期壁画墓的特点 与前期相比,东汉中、晚期壁画墓的特点是:①墓室规模宏大,结构复杂;②壁画面积增加,一般在50平方米以上,有的近200平方米,而且有许多情节复杂、幅面宽阔的连壁巨作;③内容丰富,除表现墓主经历、身份、权力、威仪和财富的车骑出行外,乐舞百戏、属吏、坞壁、农耕等成为主要题材,而且出现了祥瑞图;④绘画技法多样,壁画艺术水平较高; ⑤墨书榜题较多,使壁画内容一望可知。 题材内容 大致可归纳为7类:①表现墓主庄园中生产活动场面的农耕、桑园、放牧、射猎等;②表现墓主仕宦经历和身份的车骑出行、任职治所、属吏、幕府以及坞壁等;③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燕居、庖厨、宴饮、乐舞百戏等;④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强调人身依附关系的经史故事,如孔子、老子、周公一类的古代圣贤,荆轲、伍子胥一类的忠臣义士,丁兰、秋胡妻一类的孝子列女等;⑤神话故事类,主要有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一类仙人和表现天上世界的仙禽神兽;⑥在天人感应论影响下产生的祥瑞图,如麒麟、芝草、神鼎等;⑦天象类,如日、月、星宿、云气和象征四方星座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各类内容在墓中的分布,一般是①、②、③、④类内容绘于前、中、后室或耳室,⑤、⑥、⑦类内容绘于墓室顶部和墓门部位。 技法 以毛笔为主要绘画工具,使用朱、绿、黄、橙、紫等色调的矿物质颜料,因而壁画色彩历久不变,发现时一般都很鲜艳。造型手法上继承春秋晚期以来的写实而夸张的传统,在绘制技巧上则发展了战国至西汉早期宫廷壁画和帛画上所见的墨线勾勒轮廓再平涂施色的手法。前期技法还比较单一,到东汉晚期,出现了大笔涂刷的写意法、没骨法、白描法,有的画面如望都1号墓的属吏人物还使用了渲染法。在构图上,它已摆脱了春秋晚期以来呆板的图案式横向排列的形式,注意讲求比例和透视关系。这些成就,为中国绘画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思想渊源 汉墓壁画之所以盛行,主要是统治者提倡孝道和厚葬,产生“事死如事生”的思想。特别是东汉时期实行察举孝廉的制度,是人们踏上宦途的必经之路。因此,所谓“崇饰丧祀以言孝,盛饷宾客以求名”的风气四处弥漫,厚葬之风越演越烈。很多人竭家所有,为父母或自己修建坟墓,在模拟生人居住的地下墓室壁面上,大量绘制表现生前权势、威仪和财富的生活及历史神异形象,以期获得“孝”的声誉,有利于仕宦之途,这就是汉墓壁画盛行的社会根源所在。

现代壁画能够分为四个种类

现代壁画能够分为四个种类: 1.手工画 手工画是指纯手工绘画,将图案直接画在某种材料上,然后将其粘贴在墙上的画。这种手工画所用的材料能够分为两种高档类与普通类。高档类的有丝绸,金箔等,普通的有宣纸。 2.墙贴画 它是指透过先透过电脑作图,再由机器喷绘雕画,用不同颜色的墨水喷画组合成图案的一种。它是现代工业的一种完美体现,透过机器作用,加强了生产效率。 墙贴画与手工画也有它的相通之处,它们都是透过一个的材料介质来做画,然后再把完整的作品图案粘贴至墙上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唯一的不同点便是一个是人工绘画,另一个是由机器喷画,从而两者间的效率也能直接体现了出现,并且墙贴画能够说是适应了时代的进步,是时代的产物。 3.手绘画 手绘画是透过画工直接将图案描画在墙上的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现代的街头涂鸦,它的做法和前面

第一种有点像,只但是它的载体是墙,没有透过其它的材料介质。这种壁画有个小缺点,就是它的耐久度、色彩鲜艳度等比较低,但是它能够做为一种艺术的表现,但不会是现代建筑装饰的首选,所以至今的普及范围不甚广泛。 4.装饰画 装饰画透过绘制或者印刷出画心,然后用木条或者木板绷起,或者直接在木板上作画,而后直接挂墙上的画。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一)中国古代墓室壁画。 (二)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 (三)中国古代寺观壁画。 现代壁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艺术上出现了更多的以"表现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形式,现代壁画与建筑环境艺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正壁画艺术伴随着人类礼貌的发展.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追求美的理想、表现

古代壁画保护技术

古代壁画保护技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古代壁画保护技术 摘要:我国古代壁画的绘制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历史兴衰演变和大自然的沧桑变化,历史文献上记载的许多富丽堂皇的壁画大多早已荡然无存。遗存至今的大量历代建筑物、石窟寺及墓室中的精美壁画已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关键字:古代壁画保护技术保护材料 一、古代壁画的保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壁画是指绘制于建筑物的墙壁和天花板上的绘画或先画在布、纸等载体上,然后再贴于墙上的图画或图案。中国古代壁画一般以绘制场所的不同而区分,有殿堂壁画、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墓室壁画、民居住宅壁画等。不论石窟壁画、殿堂壁画还是寺观壁画,大多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无论早期壁画还是相对较晚的壁画,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壁画这种绘画艺术形式的认识以及当时历史背景的真实记录,代表了当时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都有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对于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我们先要认识壁画的泥层结构,壁画的泥层结构和壁画的揭取与修复的关系比较密切。制定壁画保护技术方案时,首先需对壁画的泥层结构进行了解研究。建筑物和石窟内的壁画,一般都有泥层或灰层。墓葬内壁画,有的就直接画在石壁上;有的刷一层极薄的白土粉或抹一层极薄的白灰。 由于壁画所处地理环境、地质背景等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常常会受到雨水、风沙等的侵蚀以及强光照射等的威胁,有时的地震也会给壁画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壁画经历了成百上千年,制作材料不断老化,壁画固有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材料层间的粘结力丧失,壁画变得十分脆弱。在上述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壁画产生了诸如颜料层起甲、地仗酥碱、空鼓、脱落、颜料褪色、霉变、划痕等病害。如何防止其损坏以及怎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选用修复材料是我国壁画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1]

中国古代的经典色彩与象征性(一)

中国古代的经典色彩与象征性(一) 1、红色系 赤:中国传统五方正色之一。是一种红色的整体称谓。本指火的色彩或太阳的色彩。在《释名·释采帛》当中:“赤,赫也,太阳之色也。”又指象征南方的色彩。《说文》:“赤,南方色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火者,南方之行,故赤为南方之色。”在传统中国,赤红色几乎成为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色彩,历朝历代都被人们顶礼膜拜。有着高贵、喜庆、吉祥、朝气、权利的象征寓意。 丹:本意为丹砂是一种中国古代巴越地区生产的一种天然的矿石。也指一种近于赤色,而色相偏黄的色彩。如《意林》卷四引汉王逸《正部》:“皎皎练丝,得蓝则青,得丹则赤。”在上古神话当中,凤凰的巢穴便是丹色,而被称之为:“丹穴”。而通常神仙境界则被称之为:“丹立”。中国古代色彩的使用是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的。丹色则为一种较为高贵的色彩应用于古代皇室。如:丹禁,指古代帝王所居住的禁城。丹诏则指古代皇帝的诏书。 丹又指一种高贵的色彩被应用于古代服饰,如唐代应用丹作为高贵妇女的服饰色彩。另外,丹色又同时表现为一种高尚的传统道德。如文天祥的千古名句:“留取丹心照汗青”。 绛:又被称之为:中国红。东汉·许慎《说文》载:绛,大赤也。据闻秦代武将所配绛帕以别军阶。而古代服饰又应用绛色来凸显高贵。如杨贵妃出浴之时便身披绛红色浴袍。至清代绛色更被冠以:“福色”的称谓。故而绛色集合了:“高贵、幸福、香艳”等寓意。 朱:在中国古代,朱色几乎成为了赤色系列中最具有权利与尊贵的色彩,同时又象征着正统。如:中国古代四灵之一的朱雀,遍身赤色为象征南方的瑞兽。“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为古代帝王御用服饰之色。而地位较高的阶级被特许将大门漆成了朱红色。被称之为“朱户”。至宋代,儿童则穿着朱红色的衣服以表示吉祥。

墓室壁画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墓室壁画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唐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出现了吴道子、阎立本、尉迟乙僧等著名的画家。除了绘于绢帛上绘画外,唐代绘画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壁画。唐代,遍布于各地的佛教寺庙、石窟寺及道教观庵、世俗名楼上都有辉煌灿烂的壁画艺术。但是,随着战火焚毁和时间的推移,能保存下来的唐代绘画真迹非常稀少。仅有现存于新疆克孜尔等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少量唐代壁画遗存,而能有确切纪年的唐代绘画真迹就属目前发现的大量唐代墓室壁画了,这为我们研究唐代绘画实物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对于研究唐代绘画技法极其在绘画史中的地位,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目前我国的唐墓壁画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在山西太原和新疆吐鲁番也有较为集中的分布。李星明在《唐墓壁画考识》中将唐墓壁画的艺术风格分为3期: 1、唐高祖至唐高宗时期(618-683)。认为这一时期的壁画受到齐梁间西域画风的影响,色彩的作用被加强,几乎与线条并驾齐驱,给传统的中原绘画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昭陵陪葬墓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2、武周至唐玄宗时期(684-756). 在在高祖至高宗时期完成了隋代风格相初唐风格的转换.武则天时期在中国佛教艺术即去了印度的艺术元素后,形成了有情有性、艳美动人的统一风格。优雅而不乏骨气,灵动而不流于虚幻。武周后,盛唐风格呈现,新的线性脱颖而出,即北宋米fu所说的“兰叶描”和“莼菜条”。此外,“吴家样”这一对南北朝以来注重色彩风气的反叛,注

重民族风格自觉表现的形式是,与线条轻细、赋色浓艳的“周家样”共同构成了盛唐的总体风格。 3、安史之乱至唐末(756-907) 中晚唐沿袭吴家样风格,而更加率意。绘画语言外在的精熟和精神内涵的转化是中晚唐墓室人物壁画的总趋势,盛将燃的花鸟画为这个时期增添了别样的光彩。审美趣味已从崇尚浩大转向欣赏细致。 二、中国古代有着视生如视死的观念,相信人死后也能享受在阳间的生活。因此,唐墓壁画中反映的大量世俗生活情景,也形成了唐代艺术的一个独特系列。

由墓室壁画简议唐代壁画艺术

论唐代美术

论唐代美术 由墓室壁画简议唐代壁画艺术 姓名刘婧芳 年级班级电气1101班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二零一二年五月

摘要 唐朝时期绘画艺术空前繁荣,壁画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出于宗教信仰,人们相信死后能升天,王室贵族墓中大多有壁画来反映死后的生活,本文选取李寿、李贤、李仙蕙的墓室为例,简述唐代壁画艺术的艺术特色。这些壁画反映了人们对另一世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为我们今天研究唐代贵族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关键词:唐代墓室壁画 ABSTRACT The painting art has reached its era of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during Tang dynasty. Correspondly,the frescoes also got developed. For the religious reasons,people believed they could go to the heaven after death. Because of this, the nobility had many frescoes to reflect the life after death in their graves. This article selects Lee Tao's、Lee Xian's and Lee Xianhui's graves for example to describe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frescoes in Tang dynasty.These frescoes reflect people's longing for happy lives in another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y provide the rare materials for our study of the noble life at Tang dynasty. Key Words:Tang dynasty grave fresco

2019-2020年高三美术中国美术鉴赏第4课天上人间—壁画

2019-2020年高三美术中国美术鉴赏第4课天上人间—壁画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社会功能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古代壁画发展盛期汉唐时代壁画作品的特点、代表性作品的题材、艺术成就。 3、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作用、制作特点及艺术价值。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与俑 类随葬品在性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 4、唐代章怀太子等墓壁画对当时政治生活的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讲清中国画在其历史发展中,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产生过的多种绘画样式,建立大中国画的观念。 2、墓室壁画与同时期宗教壁画具有同步发展的特点相互参照、比较。 3、中国现代壁画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制作方法上有很大发展,可以作为教学的参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展开鉴赏: 提问:什么是壁画?讲述中国壁画的地位。 2、汉代墓室壁画: (1)分布: (2)内容: (3)欣赏代表性墓室壁画。 3、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 (1)概述: (2)具体赏析墓壁画。 (3)学生讨论比较墓壁画与汉代墓室壁画在画法和表现技巧的异同。 4、鉴赏区别画像石、画像砖 (1)画像石:中国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 与装饰。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故又称汉画像石。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 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6类: ①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 ②体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有数量众多的车骑出行、射猎、谒见、属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面。 ③墓主生活。有以人、物数量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宾客、庖厨、乐舞、百戏、博 弈等画面。 ④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像。 ⑤神话故事、祥瑞物象与天象图。 ⑥各种以植物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 画像石内容因地而异。如山东为历史故事、战争、刑徒,河南为天象、杂技、斗兽、收租,陕西为农作、祥瑞物象、云气蔓草,江苏为纺织、犁耕,四川为宴饮、伏羲、女娲等。 画像石艺术风格是构图方式、造型特点、雕刻技法统一的体现。主要的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另一部分作品──典型的如庄园、收租、宴饮、乐舞等有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开国大典》

课型单一课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二、教学重点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2、学具教材,笔记本。四、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二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三作者介绍作者董希文1914---1973年,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寨写生。1939年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股任职。1943年至1945年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摹壁画。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

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参加香港、法国沙龙展出。并多次被选中为中国军、政代表团出国赠人的国礼。《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作,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他的艺术功底深厚,强调从整体观察对象和概括描写。重视以情作画,画中寓情。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四艺术欣赏1、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2、作品欣赏1《开国大典》概括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开国大典》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开国大典》 课型:单一课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

2、学具:教材,笔记本。 四、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三)作者介绍: 作者:董希文(1914---1973年),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寨写生。1939年

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股任职。1943年至1945年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摹壁画。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参加香港、法国沙龙展出。并多次被选中为中国军、政代表团出国赠人的国礼。《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作,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他的艺术功底深厚,强调从整体观察对象和概括描写。重视以情作画,画中寓情。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 (四)艺术欣赏: 、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

浅析中国古代美学中的色彩观

艺术研究 143 “以色貌色”:舞动色彩的灵翼 ——浅析中国古代美学中的色彩观 董碧娟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08 级文艺学研究生 北京 100024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7-0143-02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为正式的山水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通过讨论山水画的性质、功能、创作方法及目的等,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山水画的艺术特性,为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根基。在《画山水序》中,宗炳提出了“澄怀味象”、“山水以形媚道”、“应目会心”、“神超理得”、“畅神”等一系列具有丰厚意蕴的美学命题,无不对山水画的性质认识、创作及审美接受提供了重要启迪。而在这些理论命题和观点中,有一点可能并不具有特别鲜明、重大的理论意义,但如果仔细审视和推究,就会发现它能构成认识中国山水画乃至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精神的一个生动有趣的切入口。这一点便是宗炳提出的“以色貌色”。 宗炳认为,再难以琢磨的玄理奥义和思想旨趣,我们都能通过心意去探索到,通过用心研究书册而了解到,更何况是作者亲身盘桓于山水之中,反复观览,以山水的本来之形画作画面上的山水之形,以山水的本来之色画成画面上的本来之色的山水画呢? “画象布色”、“以色貌色”,显示了宗炳对于山水画创作中色彩——这一突出的艺术表现符号的重视,继而暗含了他对山水画作品的视觉直观性、逼真性的一定要求。然而,展开中国山水画绘画史长卷,色彩——这一重要的艺术语言并不是自始至终地活跃其中。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古代绘画对于色彩的应用更为小心矜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西艺术特色、文化心理上的差异性。 一、 宗炳的设色论 宗炳的设色论比较隐性地蕴含在《画山水序》一文中,但这一理论观点却具有坚固的内在逻辑支撑。宗炳对于色彩应用的重视是对前人绘画实践的继承和总结。秦、汉时期的壁画、帛画、漆画等无不色彩斑斓、浓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总体上也是处于“随类赋彩”的设色阶段。因此,在山水画创作中,宗炳也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但这种强调并不是指对客观物象色彩的纯粹模拟,而是浸润着创作者主观性的一种色彩设置,因此选用“布”和“貌”这两个能够暗示出主体能动性的语汇。宗炳“在‘画象布色’时,强调‘以色貌色’,即在绘画时用客观的物象色彩表现主观的物象色彩,也就是客观的物象经意象加工之后再还其‘本真’,就是要达到归真返朴,浑然一体的原生态之美。”①由此可见,宗炳的设色论也渗透着老庄道家的哲学观。对于色彩的重视显示了宗炳对山水画视觉直观性、逼真性的一定要求,在此基础上,宗炳进一步提出了“近大远小”这一创作规律,从而暗示了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所要求的“类巧”原则。“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将色彩——这一直观性和感染力很强的艺术符号提升到与“形”即形状构图同等重要的位置,说明了宗炳对于人的视觉感性的认知与尊重,他深刻意识到了色彩这一艺术语言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接受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色彩作为山水之“质”的一个重要组成,就必然会成为承载山水之“灵”的一个载体,这应该是宗炳设色理论内在的基本逻辑,而这也构成了他在设色方面对于山水画创作的一个朴素但具有洞察性的认知。 二、中国山水画色彩观的演变 “最初,山水画是在人物与神仙故事的背景中孕育生长的……早期山水画创作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其最初的样式与表现技巧均从属于人物画的体系。”②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是在南北朝之后。在南朝齐梁间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的“六法”中,就有“随类赋彩”一法,而且排在“应物象形”之后,可见当时绘画创作中对于色彩的重视。到了隋唐时期,山水画的艺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色彩上基本也是延续青绿赋彩的传统。然而在唐代,中国山水画色彩观开始出现了转变的萌芽:王维在山水画创作中“始用渲淡, 一改钩斫之法”,且推崇“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王洽、张璪、项容等人在水墨画创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五代至宋,画法精致、色彩艳丽的院体画长期位居主流,但也出现了荆浩、巨然、董源、关仝以及范宽、郭熙等人的水墨山水画创作。荆浩在“六要”中还将“墨”作为一“要”,并且推崇“不贵五彩”的画作。然而,从总体上看,水墨山水画在宋代仍处于滥觞阶段。 进入元代,文人阶层广泛介入绘画,他们追求抒情写意,讲究以书入画,注重笔墨,从而开始扭转了中国山水画的色彩观,真正树立起了中国山水画重水墨而轻彩色的传统。进入明清,在山水画创作上画派林立,如明代的浙派、吴派、华亭派,清代初期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等,在这些不同的画派中仍多以水墨山水作为创作主流。再加上徐渭、扬州八怪等在水墨绘画技法上的不断创新,为水墨山水画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巩固了重墨轻彩的传统。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就指出“水墨做正宗,青绿为别子”,清代笪重光在《画筌》中也提出“丹青竟胜,反失山水之真容”。至此,色彩这一重要的绘画语言在山水画创作中真正被置于边缘,尽管后来也有人强调山水画中色彩的作用,但已无力扭转中国古代山水画创作上重墨轻彩的传统。 三、中西绘画色彩观的差异 从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观的演变可以一窥整个中国古代绘画色彩观上的发展主脉。《周礼》中有:“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中国文化观中的“五色”可以说是对方位、物质类属、伦理、情感、宇宙气象等多项维度的概括和喻示,这也奠定了从一开始中国绘画在色彩运用上就具有一种明显的符号性、功

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 开放分类:历史壁画文化文物科技 古人借助丹青文彩来装饰陵寝梓宫,表现生死祈祥、魂魄神仙的观念起于厚葬风气盛行的年代。秦汉以前的墓室,绘在壁面上的只见有几何形的简单纹样,这些绘在墓室中的图案纹样,若与孔子和屈原所见当时王侯公卿庙堂的“宫墙文画”作比较,题材和画法都要简单得多,几不足道,但它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古代墓室壁画有着更早的历史起点,更意味着一个关系到民族生命意识和社会习俗的主使观念开始进入地下,在墓室梓宫中一路铺陈,演绎着阶段性的规律。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 1 汉魏墓室壁画 2 两晋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 3 隋唐墓室壁画 4 五代两宋墓室壁画 5 辽、金、西夏墓室壁画 6 元明清时期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 - 汉魏墓室壁画 侍者图 秦始皇统一六国,接过战国诸子阴阳五行、道家神仙思想,生作寻仙之游,死起厚葬之风,他那满藏奇器珍怪的陵寝,即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地下宫殿。汉承秦制。汉武帝尤敬鬼神,更热衷于神仙方士之言,长生久视之术,进一步掀起了“视死如视生”的时代风尚。汉代将先秦以来的魂魄观念、神仙信仰、阴阳学说和天人感应等思想再加整合与创造,形成了一套集功能、习俗乃至思想观念为一体的葬制葬俗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图像。用这些图像装饰的帝王陵和贵族墓不仅有了如地上宫殿般的效果,而且具备了趋利避害,福寿神仙,荫庇子孙的特殊功能。

西汉前期的壁画墓经考古发掘的有两座,即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和河南商丘柿园芒砀山梁王墓,墓主人均係分封一方的诸侯王。南越王墓葬年代在汉武帝元朔末至元狩初年(公元前122年前后),墓葬规格虽高,但绘饰壁画却甚为简单,仅在石门、前室四壁及顶石上发现了朱、墨两色绘出的云纹图案,没有发现具有主题内容的壁画。属于西汉前期的典型壁画墓,当数芒砀山梁王陵。芒砀山西汉梁王陵位于河南商丘市东约90公里处,陵墓係“斩山为郭,穿石为藏”的大型多室崖墓。主室前区顶部绘一条蜿蜒长达5米、首南尾北的巨龙,头角身翼,龙舌捲衔怪兽,左右画朱雀、白虎,或为四灵的早期形式。梁王墓壁画色彩浓丽,形象夸张,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壁画图像明显还带有楚地绘画风格的痕迹。 西汉后期代表性的壁画墓,集中在洛阳和西安两地。洛阳地当历史上的中原腹地,又为九朝故都,历史文化遗存丰厚。洛阳考古发掘的西汉后期壁画墓有,烧沟61号壁画墓,卜千秋壁画墓,浅井头壁画墓等。壁画分布在主室顶部、前后山墙和隔梁上,有一砖一画的形制,也有多砖拼绘的横幅式构图,还有塑绘结合的画面。壁画题材多见驱傩逐疫,祥瑞升仙以及历史人物,图像真实地反映了西汉时期的丧葬观念和社会习俗。汉代葬仪中用傩仪,沿用先秦方相氏驱傩的习俗,以保护死者不受山林惊怪的侵扰。汉人重傩仪,更将驱傩的场景画在了墓室中。这一现象对探讨两汉之际死生观念的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洛阳以西的西安,曾是西汉王朝和新莽时期的都城,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渭水两岸的京畿陵区分布有这个时期高规格的墓葬,目前已发现西汉时期的壁画墓,重要者有西安交通大学附小西汉晚期墓、西安理工大学壁画墓和西安南郊曲江池1号墓。二十八宿天象图按内外圆分别构画,内圆画流云、金乌太阳和月中玉兔蟾蜍,外圆画青龙、白虎、朱雀、黄蛇和与之相配的二十八宿,附带用人物、动物形象来标识各宿的名称。圆环外绘彩云翔鹤。后壁绘羽人持灵芝引导墓主灵魂升天,下有鹿鹤。壁画构图饱满,色彩明丽斑斓。所用双线填色的方式和勾连纹样的组合形态,也可看出前后相继的风格脉络。 太一阴阳图

中国传统壁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

?I美的寻觅 中国传统壁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 ◎施海滨 我国壁画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壁画,到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已经出现了基本的色彩运用形式,秦汉时期壁画虽然保存不多,但是通过史料研究可知,当时的壁画色彩艳丽,造型考究。到了汉唐时代,壁画艺术发展到了顶峰:现存的四大石窟中壁画色彩丰富且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一这些都给我们研究传统壁画色彩的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国传统壁画创作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大致分为三类,主要为原色和间色的运用和黑白色彩的表现以及五行色彩的运用,不同色彩的运用在历史上形成了大量的壁画。这些壁画内容丰富和色彩风格形式多样,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壁画的色彩运用体现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壁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与传统儒道释以及五行文化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不同色彩在壁画创作中的运用蕴含着古代人们的传统思想价值和审美趣味,对于现代绘画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启迪和价值c中国传统壁画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更多地采取工笔重彩的形式,传统壁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对于现代绘画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认真研究传统壁画中色彩的运用,对我国现代绘画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将对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进行阐述,分析传统壁画色彩运用上体现的美学观和文化内涵,探索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的运用方法与表现形式,进而为现代绘画的发展和创作实践提供有效的启迪与借鉴。 一、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槪述 我国传统壁画中色彩同西方色彩学一样,将颜色分为原色和间色,准确来说我国色彩学说要早于西方几千年,这也是我国形成璀璨的壁画艺术的重要原因。我国古人在很早就开始研究色彩,传统色彩中将赤、黄、青、黑、白作为绘画表现的原色,传统壁画中的黑白表现更多地侧重于对画面空间感和色彩基调的营造,黑白色彩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出现和运用,这与我国社会意识文化形态的发展具有密切关联:黑白的色彩表现主要是基于我国传统道家的玄学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黑白一直作为重要绘画表现色彩,我国古代画家还提出“墨分七色”的学说,将黑白色彩进行了有效的表现。道家提倡阴阳无极学说,黑色则是道家的重要代表,这一点在道家的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形成了我国长期的文化发展氛围,主要以黑白作为表现形式,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黑白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五行色彩美学对于我国传统壁画创作中色彩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庄子》中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于色彩的认识。儒家思想对于五色也具有自身的认识,《苟子?劝学》中说:目好之五矣。《礼记?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五色谓青、赤、黄、白、黑。刘熙也曾作具体解释,《释名》中谈及他的观点:青色为主,生物生长之色;红色为赤,太阳之色;黄色为光,日光之色;白色为启,如同化水之色;黑为晦,如同昏暗之色C西周时期,已经提出了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我国传统的色彩美学观中认为五色为原色,在壁画创作中被广泛地运用,五色的纯正色彩观念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壁画和绘画作品中更多以五色体系为主,这也代表着我国传统绘画色彩体系和审美意识的形成。五行色彩体系对于中国传统壁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色彩审美意识。 二、中国传统壁画的美学观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的运用具有深厚的文化美学内涵,体现着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色彩美学观:儒家思想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儒家思想中讲求“礼”,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多以理性的色彩感知为主,认为色彩中“朱”为正色,“紫”为间色,体现出了孔子所提出的“恶紫夺朱”的思想,这种色彩观念意识对我国传统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体现着传统的审美趣味。道家在色彩的应用上主张“灭文章,散五彩”,主要在色彩运用上强调对黑白的运用,这点在我国国画的表现中可以看出,道家的色彩观中黑白两极的运用,充分体现出道家的思辨美学思想,道家的色彩观念对我国绘画创作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佛教属于外来宗教,在色彩表现上具有极强的异域风格,人物色彩上更多采用蓝绿色,这在很多国外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尤其是古代印度的壁画艺术中,佛教的思想和色彩美学对我国色彩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五色观的记载有《尚书》: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缗帛也。《老子》:五色不乱,孰为文彩。五行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色彩美学形成的基础,我国的很多古代壁画创作中色彩的应用都是基于五行色彩美学观,金木水火土对应着白、青、黑、赤、黄等色彩,五行思想中认为五行包罗万象。南朝染皇侃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正色即原色,它与间色和复色相对应,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青、黄、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在《考工记》中记载将东西南北天地的方位用青赤白黑玄黄等色彩进行划分,体现出我国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同时五行思想中各个部分还具有不同的象征性涵义,古人将五行思想应用到很多 越椒帀舟3彳2019年第02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