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校本课程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

以校本课程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

以校本课程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
以校本课程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成果论文

以校本课程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

内容摘要: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深入系统的研究了利用校本课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较好的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促进了创新型教师群体的形成、科研型物理教师的培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物理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本教研学习方式方法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素质教育创新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特点

引言

虽然我省已进入新课改的第三年,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部分教师没有理解新课程是新在课程理念上,只做教科书的“改朝换代”。仍然在用旧的知识体系、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来实施新的课程,并不是真正的课程改革。

将新课程理念溶于教学实践,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为核心,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下,得到全面发展。将校本课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基于学校的层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形成教师和学生自己开发,自己管理,自己实施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激发物理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现状分析:受传统理念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多数教师认为高中物理知识点多教学任务大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讲清楚、加上适当的练习,学生的成绩也可以提高,没有必要再搞校本课程。可见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问题。不但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而且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与新课改理念相悖。

学生现状分析: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源于历史原因,学校生源一直较差,招来的学生情况复杂,多数体现出起点低、学习能力弱、行为习惯差等特点。大多数学生学习物理有较大的困难。由于每次考试对他们都是不小的考验,成绩往往不好,导致他们对学习物理兴趣不大。大多数学生还保持着传统的的学习方式方法,学习能力较弱,还几乎全依靠老师的课堂讲解(被动的机械接受学习为主),没有自己钻研的习惯,更缺乏创新的动力。

适逢洛阳市全面进入新课程教学,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课程改革,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但专家们成功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实际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和课堂效果很不理想,甚至有些教师不得不重新对专家讲过的课再讲了一遍。学校之间的竞争,高考的压力,社会的需求……迫使我们必须找到一种适合于普通学生的高质量教学方法,这就是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报告如下:

一、加强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以校为本的研究活动,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我们认真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确立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发展战略,参加了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努力探索培训、教学、科研一体化研究机制的路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在校本研究工作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我们对校本研究的基本认识

正确认识校本研究的意义和功能,才能正确引导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我们认为,在课程改革中,校本研究应以新的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注重发掘学校资源,解决

实际问题,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校本研究的出发点和着重点是教师的发展,即提升教师的反思交流能力和同伴协作能力,使教师在反思和协作中共同发展,超越自我。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客观规律出发,建立动态的校本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要关注教师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关注教师自我完善过程中的需求,循序渐进,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研究机制;使教师在有效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形成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学风格和教育个性,具备自我完善的探索能力,自觉将改革的目标和自己的教育理想结合起来,不断朝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方向发展。

2.我们校本研究的一些做法

(一)学习提高——扎实抓好校本研究工作

教师有效参与、专业发展和教育理想是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完善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必然会遇到诸如课程标准、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新问题,不断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新技能,不断引领教师学习提高、自我发展成为校本研究的主要功能。校本研究立足本校本岗,融学习、研究、实践为一体,包括技能型、实践型、交流型、评价型、理论型、研究型。我们根据课改进程中教师遇到的焦点问题,适时组织教师进行征集理念、通识培训、观摩课例、观看讲座等活动。如我们提出了“运用现代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改善学习方式”的办学思路,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理念征集工作。经过层层筛选,第一批四十一条教育理念布臵上墙,代替了传统的宣传画、名人名言,营造了浓厚的研究氛围,使每一面墙都成为传播先进教育思想的窗口。学校订《人民教育》、《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教育网址,引导教师网上查询资料;通过校刊《教科信息》设臵课改专版,及时发表课改最新动态,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收集翻印课改资料,汇编论文专集,刊登学习心得、优秀论文、教学设计与反思,使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传播、共享。这些举措对课程改革实验起较好的导向作用,使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挑战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使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不断发展。

(二)实践探索—扎实抓好备课改革工作

教师的传统备课模式已成为课改推进的强大阻力,备课不改,教的行为转变,

学的方式转变将成为一句空话。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备课理念的转变,必须从备“教”到备“学”。所谓备教,是指只备上课的过程与环节,只设计教师如何展开教学过程,分几个教学步骤来完成教学。至于学生的学,则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教。所谓备学,就是要考虑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水平,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首先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使其成为启动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其次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为课堂主要形式;第三进行学习结果呈现方式的设计,学生学得怎样,要让教师、学生都知道。备课管理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①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调控、教后反思”的备课流程,做到四个加强。加强独立钻研,各种类型、题材的内容都要尝试;加强集体研讨,围绕主备人的设计,各抒己见达成共识;加强教学再设计,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预案;加强教后反思,“精彩瞬间”记录课堂中的师生闪光点,积累典型案例,“真切感悟”促进教师思考分析教学环节。②实行分层管理模式。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备整册教材详案,有经验的教师要求设计框架,预设学习活动,考虑学习策略,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给自主探索空间,实行免检制度。③坚持在备课中贯彻课题思想。

(三)反思交流——扎实抓好“听评课制度化”活动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具备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教育智慧和理论素养,这需要教师在改革中直面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反思能力,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形成制度,目的就是构建一个教师自我反思交流的平台;领导进课堂听课,直接与教师对话、沟通,给教师以人文关怀,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革;课改组在不同阶段组织教师撰写论文,组织进行论文、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评比,推动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能力。研究组精心研讨,备课组集体备课,精心安排教学方案。课堂教学全方位开放,促进老师们自觉把课程改革、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转变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活动期间,老师们听2—3节课,交流教学心得,对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行教学反思评比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的作用,分析和解决自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听评课制度化进一步推动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个人的反思、探索能力。

(四)专业引领——扎实抓好专家讲座指导活动

在课程改革进程中,会不断出现急需解决的专业理论、边沿理论、跨学科整合等问题,需要专业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在开展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中,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到校现场讲座,为老师们析疑解惑,解决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增强老师们的职业信心。我们本着“专家指导,自主探索”的原则,请专家按照课改理念听课、评课,与老师面对面座谈交流,主要有两方面收获:首先,专家们的肯定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有一节按照课改思想设计的物理课,一位特级教师听了以后说:“整节课老师几乎没有讲什么,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始终,老师只是组织、指导和点拨,学生学得那么投入、有效果,这样的课我以前还没有听到过。”这对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理念和做法,是一种激励。

其次,与专家们平等地对话,能够让老师在“碰撞”中提高认识。通过与专家的对话,我们充分认识到没有选择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这些活动使专业研究人员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与课程改革实践融为一体,有利于我们整合研究经验、调整研究行为,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五)资源整合——扎实抓好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研究是校本研究中规范研究行为的一个基本渠道,因为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提升教师教育智慧的桥梁,在教育科研中教师通过学习科研基础知识、科研理论、科研方法,把学习、实践、研究结合起来,教师在科研实践过程中体验教育科研所揭示的教育规律,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自觉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在研究中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边规范,能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身的教育理想不断深化,朝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课题强调“拓展学习时空,转变学习方式”,实现这个任务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来加以研究,把“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口,开展制度化、经常性的研究活动,初步摸索出三种策划学习的方式:围绕核心变量,以教科书为学习材料策划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教科书为依托确定专题策划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策划学生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核心变量的系统研究,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实践活动产生了影响,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得到改善。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教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参加研讨交流,使实验班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