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秋浦歌》教案

《秋浦歌》教案

《秋浦歌》教案
《秋浦歌》教案

课题《秋浦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及课堂生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初识李白。

同学们,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海中,有这么两位伟大的诗人,犹如两颗璀璨的明星,显得熠熠生辉、光彩照人。他们一位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另一位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的李白。

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李白的诗句吧,背来听听。

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1、李白一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极为珍贵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秋浦歌》

2.读题,释题(1)师:谁来读读诗题。(指名读)

追问:知道“秋浦”在哪儿吗?秋浦歌是什么意思吗?

3.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秋浦歌》这首诗,注意,认认真真读上2遍,争取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4.谁再来读一读《秋浦歌》?其他同学特别注意听,他在读诗句的时中间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通顺流畅,还有板有眼。(指名朗读)

三、走进李白,感受同情。

1.谈感受: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啊?(生谈)

2.叩问李白:同学们,你有问题想问问李白吗?(学生自由问后)师:所有的问题只需这一问:李白呀李白,为什么别人都

能入睡,而你却不能入睡呢?(生自由猜测)

追问:那李白究竟有什么心事呢?

3.介绍背景,

大约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左右,年过半百的李白来到贵池,在秋浦等地漫游。本来傲岸不屈、浪漫的李白,在秋浦时,生活的窘迫、仕途的无望,使他越来越愁肠百结,愁啊愁,愁得——“白发三千丈”啊!

四、把握情感,全班朗读。

古诗二首(悯农)

《古诗二首》导学案 班级姓名评价家长签字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体会这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境和抒发的不同情感。 2.学会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全力以赴,尽最大能力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感受成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运用习得的古诗学习方法,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在后面我的“疑问处”。 (4)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进入探究点的探究,检测一下自己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四川绵州昌隆县人(今四川省江油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悯农》诗二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2、预习自测 (1)比一比,再组词

蒲()悯()粟()炉()郎()犹()铺()闽()栗()芦()朗()忧()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秋浦(pú pǔ)赧郎(nǎn hǎn) 紫烟(zǐchái)无限(yín xiàn) (3)查找有关劳动的诗歌写在下面的空白处。(至少两首) 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内探究 1.我思考,我收获: 学习建议: 请同学们用2分钟左右时间认真朗读古诗,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2.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自读古诗,了解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默读课文,在书上做好批注笔记。用时5分钟) 探究点二:对比两首诗,找出它们的异同。(解决途径:思考《秋浦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场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悯农》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词大会题目及答案

. 最近比较火的是《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我们需要有这么一个节目把中国这么美的东西展现在大家面前。回想大学时曾拿着古诗词作品选高声朗读,真的是很让人怀念。我们逝去的是青春,也是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希望我们一起来品赏这些美好的事物。 v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路上行人欲断魂 v题目:“借问酒家何处有”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牧童遥指杏花村 v题目:“日暮汉宫传蜡烛”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轻烟散入五侯家 v题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写的是哪种植物? A松树B梅花C竹子 v题目:“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中的“合昏”指的是 A合欢花B夜来香C夕颜 v题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哪位词人那首词? 答案:清照《武陵春》 v题目:“何须倩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的花指的是 答案:桂花 v“罗浮山下四时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卢橘梅次第新 v“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辞长作岭南人 v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无限风光尽被占 v题目:“采得百花成蜜后”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为谁辛苦为谁甜? v题目:“欣《故人从军》闻道玉门犹被遮”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应将性命逐轻车 v题目: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半入江风半入云 v题目“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人间能得几回闻 v题目:王安石《春夜》“金炉香尽漏声残”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剪剪轻风阵阵寒 v“春色恼人眠不得”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月移花影上栏杆 v题目:“相见争如不见”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有情何似无情 v题目:“可怜荒古龚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形容的是哪位诗人? A杜甫B轼C[白]

秋浦歌李白古诗赏析

秋浦歌李白古诗赏析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 字太白, 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省天水县) , 隋朝末年, 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苏联托可马克),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 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 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 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 > 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 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 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朝他进京,命他供 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 或 745 年),被 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于天宝十四年(公元 75 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 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 贵州省境内) , 中途遇赦放还, 往来于浔阳 (今江西九江) 、 宣城 (今安徽宣城) 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 时期, 具有“济苍生” 、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 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它的大量诗篇, 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 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 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 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 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 艺术的高峰。存诗 900 余首,有《李太白集》。 [注释 ] 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 是第十五首。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全诗赏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全诗赏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是唐朝诗仙李白的作品,此诗是李白诗歌中惟一的一首颂赞冶炼工人的正面写作,亦是因其在浩瀚如烟的古典诗歌中较少见而更加的珍贵。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天宝十二年(753),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

注音版秋浦歌

注音版李白的《秋浦歌》一共17首 【其一】  q iū秋pǔ浦c hán g长sì似q iū秋,x iāo t iáo萧 条s hǐ使rén人c hóu愁。 kè客c hóu愁bùkě不可dù度,hán g行s hàn g上 dōn g东dàlóu大楼。 z hèn g xī正西wàn g望c hán gān长安,x ià下j iàn 见j iān g s h uǐ江水l iú流。 jì寄yán言x iàn g向j iān g江s h uǐ水,rǔ汝yì 意yì忆nón g侬bù不? yáo遥c h uán传yī一jū掬lèi泪,wéi为wǒ我dá 达yán g扬z hōu州。 【其二】 q iū秋pǔ浦y uán猿yè夜c hóu愁,h uán g s hān黄 山kān堪bái tóu白头。 qīn g xī清溪fēi非lǒn g陇s h uǐ水,fān翻z uò作d uàn c hán g断肠l iú流。 yù欲qù去bùdé不得qù去,báo薄y o u游c hén g

成j iǔ久y o u游。 hé何n ián年s hì是g uī归rì日,yǔ雨lèi泪x ià 下gū孤z hōu舟。 【其三】 q iū秋pǔ浦jǐn锦t uó驼n iǎo鸟,rén人j iān间 t iān天s hàn g上xī稀。 s hān山jī鸡x iū羞lù渌s h uǐ水,bù不gǎn 敢z hào照máo毛yī衣。 【其四】 l iǎn g两bìn鬓rù入q iū秋pǔ浦,yì一z hāo 朝sà飒yǐ已s h uāi衰。 y uán猿s hēn g声c uī催bái白fà发,c hán g长 d uǎn短jìn尽c hén g成sī丝。 【其五】 q iū秋pǔ浦d uō多bái白y uán猿,c hāo超tén g 腾r uò若fēi飞x uě雪。 q iān牵yǐn引t iáo条s hàn g上ér儿,yǐn饮nòn g 弄s h uǐ水z hōn g中y uè月。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 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 醉上山公马⑵,寒歌宁戚牛⑶。 空吟白石烂⑷,泪满黑貂裘⑸。

其八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⑹。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⑺。 其九 江祖一片石⑻,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 逻人横鸟道⑼,江祖出鱼梁⑽。 水急客舟疾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⑿。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⒀,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⒁。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⒂。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⒃,结罝映深竹⒄。 其十七 桃波一步地⒅,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注释: ⑴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⑵山公:指山简。

秋浦歌

第六单元劳动 古诗二首------《秋浦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及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2、认识“赧”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了解诗歌大意。 学习难点:了解古诗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赞美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导学流程: 一、检查预习: 1.解释下列词语:(开火车解释词语。) 紫烟、赧郎、寒川。 2.指名读诗。 3.正音:赧: nan 4.反馈矫正。(要注意的读音、字形和要重点理解的词义。)二、探究案: (一)导入新课: 对照课文图片,指名说,看到什么,用一、二句话介绍。(如: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工人们的脸庞,火星四溅。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唱着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秋浦歌》,看看这位伟大的诗人是怎样介绍这一场面的。 (二)合作探究: 1.释题。简介诗人。 2.自由读,用铅笔画出朗读节奏,试着读出节奏、韵味。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3.汇报读。 4. 教师激情范读。 5.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思考: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什么人物?

(2)哪些诗句写景?哪些诗句写人?(指名读) (3)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一景象?你是怎么知道的? 6.深入理解诗句 (1)小组合作讨论诗句意思。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诗人的笔下,火、热、声、色交相辉映,明暗、冷热、动静烘托映衬,生动地表现了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冶炼工人的形象。) 7. 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描绘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色冶炼图,赞美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二)拓展延伸 1.背一背李白其他的诗。 2.读一读赞美劳动的诗或名言。 三、强化训练 (一)问题设计 1.按要求默写诗句。 与“火”有关的诗句是: 与“色”有关的诗句是: 与“声”有关的诗句是: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并写一写。 3.《秋浦歌》描绘了()的劳动情景。赞美了()。(二)达标评估; 板书设计 秋浦歌 场景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人物歌曲∕动∕寒川。 四、布置预习: 问题设计:

【新课标】小学语文必背古诗75首+推荐15首

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背古诗75首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5.《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秋浦歌》

教学目标: 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及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2、认识“赧”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通过诗歌读懂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之心。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初识李白。【课件1】 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李白的诗句吧,背来听听。 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1、师:同学们,从刚才这几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一个非常丰富的李白。李白一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极为珍贵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秋浦歌》第14首。(板题:强调怎么记住“浦”字) 2.读题,释题 (1)师:谁来读读诗题。(指名读) 追问:知道“秋浦”在哪儿吗?秋浦歌是什么意思吗?【课件2指名读】 补充:李白晚年曾五游秋浦,所作《秋浦歌》共17首。今天学的这首是其中的第14首。 (3).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秋浦歌》这首诗,注意,认认真真读上2遍。读时,注意诗中的一个生字,结合注解把它读准了,争取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1)自由练读(生自由读课文)【课件3《秋浦歌》原文】 (2)检查读(指名朗读)(同桌互读) 三、读悟诗句 预设一:炉火照天地【课件4】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 (2)师追问:这景象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壮观、美丽、气势浩大) (3)师:请读出场面的壮观——炉火照天地。【板书:壮观】 预设二:红星乱紫烟【课件6: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的画面】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 (2)师追问:那“乱”是什么意思? (3)师问: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热火朝天、壮观、壮美、危险的、你的心真细啊!不愧是农民的子女!)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起。(生读) (4)师: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李白的心情如何? (兴奋、欣喜、新奇、赞叹……带上这份情感读这两句诗) 预设三:赧郎明月夜【课件7】 (1)问:谁眼前还出现了什么画面?(在这月夜里,一群光着膀子的冶炼工人,他们的脸被熊熊的炉火烤得通红通红。)

古诗二首:蜂、秋浦歌(北师大版五年级第十册)

古诗二首:蜂、秋浦歌(北师大版五年级第十册) 教学目标: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诗人,初读古诗,激发兴趣。 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叫《静夜思》,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 介绍背景了解李白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

诗人李白。他可以迅速忘却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让他再次萌发创作的灵感。他笔下的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自主合作初步感知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检查反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细读品味感悟理解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第一句是全景,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近景,可以看见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 作者的心情如何? “郝”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 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看到这样的劳动情景,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指读,体会。 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

古诗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翻译赏析

古诗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翻译赏析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是唐朝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前言】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注释】 ⑴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⑷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⑸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⑹水车岭:《贵池志》载,贵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车岭。 ⑺寄生:一种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树、杨树等枝杈上,靠吸取这些树的养分而存活。

⑻江祖一片石:《一统志》载,江祖山,在贵池西南二十五里处,一石突出水际,高数丈,名曰江祖石。 ⑼逻人:今称逻人矶,乃江边一巨石。人:一作“叉”。 ⑽鱼梁:地名,在逻人矶附近。 ⑾舟:一作“行” ⑿平天:湖名,旧址在贵池西南的齐山脚下。 ⒀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 ⒁个:如此,这般。 ⒂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⒃白鹇(xián):大型鸟类,也叫“白雉“。 【翻译】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赏析】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代: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译文 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打破幽寂的黑夜,震荡着寒天河流。注释 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炉火:唐代,秋浦乃产铜之地。此指炼铜之炉火 赧郎:红脸汉。此指炼铜工人。赧:原指因羞愧而脸红,此指脸被炉火所映红。 创作背景 明嘉靖、万历等《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时写下的代表作,组诗的写作时间约在公元749~755年(唐天宝八年至十四年)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间。还有一说此诗大约创作于公元753 年(天宝十二年)。 赏析 在这首诗里,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这在唐诗中是不多见的,因而弥足珍贵。 炉火,旧注有的解释为炼丹之火,有的说是渔人之火,这些说法都不妥当。清人王琦认为是冶铸之火,这个看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因为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秋浦多矿,尤产银产铜。冶炼之炉火,红光冲天,故能照耀天地。紫烟独具色彩的美感。李白喜用此词。如“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素手掏青霭,罗衣曳紫烟”,以及著名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等等。前二例的“紫烟”,是李白神往的仙界中的意象,即所谓紫气祥云。后一类则是自然景象。本诗的“紫烟”句,则是对炉火的红星在紫色烟雾四射飞进的描写。用“紫烟”而不用“浓烟”,既淡化了冶铸工匠的艰辛,给这种劳动场景赋予了一层美丽多姿的色彩,又体现了诗人对色彩美的捕捉能力。 “赧郎”一词,旧时有人认为这是吴语,是“歌者助语之词”,即是象声词,是工匠们歌唱的某一音节。此说难以确证。赧,本指羞红的脸色,郎是对男子的尊称。“赧”此处引申为“红”

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独立识字学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3. 读懂古诗,了解《秋浦歌》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4.了解体会《悯农》中揭露了社会的不公,抒发了对广大农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体会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境和抒发的不同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秋浦歌》 一、谈话导入,诵诗入题 师:劳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辛苦、高兴、很有成就感 师:你能用学过的关于劳动的古诗来表达你的感受吗? 生:课件出示(3张)《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李绅《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师:真不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关于劳动的古诗。(课件出示诗歌) 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点名反复读,读出问题(字音) 师:“赧”读什么?指导书写。 师: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生:“秋浦”是一个地名,“歌”是歌颂的意思。 师: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大概是李白52岁左右,也是他辞去翰林职位,离开长安,漫游生活的第十年,流寓于此,写下了17首秋浦歌,本首是第十四首。这时期的李白生活是窘迫的,心情也很悲愤,但却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课件补充背景)生:齐读 三、读悟结合,感受画面 师:俗话说:诗中有画,画里有诗。这首秋浦歌就是一幅壮观的图画,同学们自由的诵读,把你头脑中首先呈现出来的印象最深刻的景物强调出来。 (学生自由诵读,个性得到张扬。环节灵动,教师依据学生思路安排教学,目的构建起那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感受李白热情讴歌劳动工人质朴,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 (课件标红“炉火”“红星”“紫烟”“赧郎”)

秋浦歌

秋浦歌 [教学目标] 1、结合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入情入境地背诵诗歌; 2、咀嚼和体味重点词语的蕴味,反复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火热劳动场面,体会劳动的快乐, 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对比参读,感悟诗中瑰丽的想象,神奇的语言,以及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在对比中领悟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的意境,感悟诗歌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赛诗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师: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板书“李白”)李白性格豪 爽,好饮酒,酒后灵感潮涌,出口成诗,他的好朋友杜甫《饮中八仙歌》赞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生根据自己积累的材料简单介绍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3、生背诵积累的李白诗,比比谁记得多,背得好。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望庐山瀑布_古诗文网 作者:李白 (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知人论诗,整体观照,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 解读诗人,诵读诗篇,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层层引领,重塑诗中意境 1、师:李白一生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诗人饱含 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这在唐诗中是不多见的,因而弥足珍贵,这就是《秋浦歌》。(出示《秋浦歌》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2、生自由练读诗歌,然后指名读,把诗读通读顺; Nan赧 3、指导理解诗意。 师: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生:“秋浦”是一个地名,“歌”是歌颂的意思。 师: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大概是李白52岁左右,也是他辞去翰林职位,离开长安,漫游生活的第十年,流寓于此,写下了17首秋浦歌,本首是第十四首。这时期的李白生活是窘迫的,心情也很悲愤,但却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里有诗。这首秋浦歌就是一幅壮观的图画。 ①诗开头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一幅色调明亮、气 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②从“照”和“乱”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的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③“赧郎”指什么?让你联想到什么?(联想到工人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 乐观的性格。) ④他们唱的什么歌?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 神。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⑤小结: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相辉映,明与暗、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 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学实录和点评

《古诗二首》教学实录和点评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罗隐《蜂》 教材分析: 《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造福的劳动者。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不畏艰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 教学目标: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第一首古诗 (一)、背诵导入,理解课题 1、从前面我和同学们的简短交流中,我捕捉了一条有价信息,那就是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读书。现在我要考考同学们,谁能背一首自己喜爱的古诗? 2、有会背李白的吗?学生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知道这首诗的文眼是哪个字?李白为什么会如此之愁呢?(安史之乱、社会衰败,受小人陷害,怀才不遇……) 3、激情谈话,介绍背景,了解李白。 李白在秋浦时,感觉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好像山穷水尽,看不到出路与光明,但是一副感人至深的劳作场面,让他震撼。他从此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他的灵魂得到新生。于是,他忘却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他笔下的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4、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秋浦歌其十四》。(师板书课题)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流寓于此,写下了秋浦歌共17首。

李白《秋浦歌》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秋浦歌》全诗翻译赏析 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苏联托可马克),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朝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注释] 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秋浦:今安徽贵池县西南一浦,产银产铜。

1-2年级古诗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①田田:叶子浮出水面相连接的样子。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 ②阴山: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即蒙古包。 ④见:同“现”,呈现。 3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①垂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藉:凭借。 4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①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②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 ③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④拨:划动,拨开。 5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 ⑵此地:指易水岸边。燕丹:指燕太子丹。 ⑶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冠:帽子。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头发上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⑷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没:死,即“殁”字。 ⑸水:指易水之水。 6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①解落:解散,散落。 ②解:分解。 ③能:能够。 7中秋夜 唐?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注释】 ①圆魄:指中秋圆月。

秋浦歌

《秋浦歌》 教学目标: 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及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2、认识“赧”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通过诗歌读懂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之心。 一、温故知新,初识李白。 同学们,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海中,有这么两位伟大的诗人,犹如两颗璀璨的明星,显得熠熠生辉、光彩照人。他们一位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另一位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的李白。 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李白的诗句吧,背来听听。 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1、师:同学们,从刚才这几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一个非常丰富的李白。李白一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极为珍贵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秋浦歌》第14首。(板题:强调怎么记住“浦”字) 2.读题,释题 (1)师:谁来读读诗题。(指名读) 追问:知道“秋浦”在哪儿吗?秋浦歌是什么意思吗?【课件2指名读】 补充:李白晚年曾五游秋浦,所作《秋浦歌》共17首。今天学的这首是其中的第14首。(2)再读诗题。 3.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秋浦歌》这首诗,注意,认认真真读上2遍。读时,注意诗中的一个生字,结合注解把它读准了,争取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1)自由练读(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读(指名朗读) 正音:赧郎 师:来,我们读一读,“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生齐读)

2020年中国诗词大会题目及答1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题目 1.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 2.题目:“借问酒家何处有”的下一句是什么? 3.题目:“日暮汉宫传蜡烛”下一句是什么? 4.题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写 的是哪种植物? 5.A松树B梅花C竹子 6.题目:“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中的“合昏”指的是 7.A合欢花B夜来香C夕颜 8.题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哪位词人那首词? 9.题目:“何须倩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的花指的是 10.“罗浮山下四时春”的下一句是什么? 11.“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一句是什么? 12.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的下一句是什么? 13.题目:“采得百花成蜜后”的下一句是什么? 14.题目:“李欣《故人从军》闻道玉门犹被遮”的下一句是什么? 15.题目: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 16.题目“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下一句是什么? 17.题目:王安石《春夜》“金炉香尽漏声残”的下一句是什么? 18.“春色恼人眠不得”的下一句是什么? 19.题目:“相见争如不见”的下一句是什么? 20.题目:“可怜荒古龚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形容的是哪位诗人? 21.A杜甫B苏轼C[李白] 2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东风指的是什么? A水淹七军B草船借箭C《火烧赤壁》

23.题目:以下哪句是写到“祖国母亲花”? A《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B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4.题目:《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的下一句是什么? 25.题目: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正确的下句是什么? 26.题目:苏轼“明月几时有“正确下句是什么? 27.题目:洛阳城东桃李花”的下一句是什么? 28.题目;洛阳女儿惜颜色的下一句是什么? 29.题目;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的下一句是什么? 30.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请接下一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请接下一句 “晓镜但愁云鬓改”,请接下一句 “蓬山此去无多路”,请接下一句 3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诗,请问其中“中庭地白树栖鸦”的下一句 是什么 32.“今夜月明人尽望”,请接下一句 33.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下一句 34.“粉身碎骨浑不怕”下一句 35.杜牧《赠别》中“娉娉袅袅十三余”,下一句 36.“春风十里扬州路”请接下一句 37.“宁可枝头抱落花”的下一句是什么? 38.题目:李白的《将进酒》中“会须一饮”多少杯呢? 39.“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中的佳人和李延年是什么关系? 40.题目;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下一句是什么? 41.题目:晴空一鹤排云上的下一句是什么? 42.题目: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的下一句是什么?

古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翻译赏析

古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翻译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前言】 《秋浦歌·渌水净素月》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秋浦歌十七首》的第十三首。此诗写江南水乡之景和民间采菱男女之情。全诗先写景,后写情,而景和情又是相互关联、渗透、交融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语近情逸,令人神远。 【注释】 ⑴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⑵渌水:清澈透明的水。素月:素净白色的月亮。 ⑶一道:犹一并,一起。 【翻译】 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赏析】 从李白这组诗可见,秋浦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其六云:“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据史书记载,秋浦在池州府城西南八十里,

长八十余里,阔三十里。四时风景,宛如潇湘洞庭。组诗几乎首首都涉及秋浦风物,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特色颇为明显。而这一首的情调在组诗中尤为明快轻松。 全诗短短二十字,刻画出一幅生动的月夜采菱图。 秋浦的水,碧绿碧绿,在远离喧嚣都市的这块荒远之地,水是晶莹澄澈的,没有半点杂质。圆圆的月亮映在水中orG,水因月而更加澄明,月因水而更加皎洁。刚才,在这静静的山谷里,夕阳西沉,百鸟归飞,倾刻万籁俱寂。可月亮的升起使山谷重现光明,也出现了新的景象。正如王维诗中描绘的那样:“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白鹭因月明如昼而惊飞,它们掠过湖面,向着山阴处飞去,寻找新的栖处。而在这时,湖面深处,传来一声声采菱姑娘的山歌,从那喜悦的歌声里,可以猜想她们今日一定是满载而归了。姑娘们的歌声刚歇下,一阵粗犷的男声又接上,原来一个小伙子早就等着她的归来。姑娘的歌声使他满怀的激情喷发而出,一边唱着山歌一边摇着小船迎了上去。只听男声女声渐渐接近,对唱着,合唱着,歌声笑声船桨击水声,渐渐地渐渐地一同远去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本是农人的生活规律。在劳动中唱唱山歌更是农人的习性。山歌是农工抒情的最方便的形式,或协合劳动节奏,或解除劳顿疲乏,或喜庆丰收,或倾诉爱情。山歌与村姑,尤其是与渔家姑娘、采莲女,更是有着不解之缘。远在《诗经》时代,妇女们就一边采着车前子,一边唱着“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加快劳动节奏,抒写内心喜悦。《乐府·江南》记叙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