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

“三算教学”的经验与问题

研究题目:口算、珠算、笔算“三算结合”结教学方法的经验与问题研究

时间:从清末兴学开始至今

目的:为小学算术教学的发展提供基础

“三算结合”教学的经验与问题

一、“三算教学”实验的由来以及发展历程

二、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基本做法

三、对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评价

一、“三算教学”实验的由来

三算结合教学强调珠算、笔算、口算“三算”之间的相互促进。三算结合教学实验最初虽然只是一种关于珠算教学的探索,但它引起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

一般来说,初入学的儿童还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数的概念。他们所认识的数,还只是同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具体的数。过去教师教儿童认数的办法,就是扳手指头,数小棒和豆子,画点子图。这样虽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有些儿童扳手指,手指不够用了,就感到困难。而且,运用小棒、手指、点子图来帮助计算时,一般只采用逐一计算的办法,很难让学生从逐一计算上升到按群计算。

三算结合教学实验是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探索,其主要特征是将珠算引入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使珠算、笔算、口算“三算”之间相互促进。

“三算教学”实验的发展历程:

自清末兴学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有口算、珠算、笔算三种算法。因口算与珠算都从高位算起,而笔算从低位起算:珠算用口诀,笔算不用口诀,三种算法各城体系,故不能结合起来同堂教学。

1917年前后,曾有人提议并在小学中年级进行珠算与笔算同堂教学。而且,在此过程中,决不用口诀教珠算。

1942年,教育部颁行的《小学课堂标准》中明确提出珠算教学“应与笔算充分联络”除除法必须用口诀外,加减乘三种方法应必用口诀计算。

1948年的《小学课堂标准》再次强调:“珠算教学应当和笔算密切联络,力避使用代办的口诀计算。务使笔算中习得的知能,尽量在珠算中活用。

1951年赵万容在《绥远文教》第二卷第五期发表《把珠算与笔算结合起来》。对珠算与笔算结合起来教学有详细的说明。

1963年北京中国数学会召开“珠算及辅助工具座谈会”。会上建议一面上书教育部从速推广,一面分请各地珠算教学者进行实验研究。于是上海,浙江吉林等地开始试行这种不用口诀教珠算的办法。

1969年,上海崇明县新河公社“五七”三校决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结合珠算进行教学。

但当时准备不充分,在教到算盘上珠以一带五这个难点时,学生不易接受。具体执教的老师思想上产生了反复,首次实验失败了。

1970年上半年,坚持开门办学,让学生走出校门用算盘为工人和农民计算和清理三账,因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972年初,上海市闸北区开始三算结合教学实验,并逐步从单纯研究“口算珠算笔算结合”发展为综合“口算、珠算、笔算”“整小分”“数式形”三个三结合的实验

受上海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影响,全国各地纷纷呼应,至1976年三算结合教学实验几乎遍及上海、北京、福建、江西、浙江、江苏等地。为了推广研究成果上海市崇明县、闸北区等地还编辑出版了关于三算结合教学的各种书刊。

文化大革命期间,三算结合实验因切合当时“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的需要而受到特别的重视。不少中小学和大专院校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大规模走向工厂农田,进行现场教学、开门办学。顺应了“学制要缩短,教材要彻底改革”等教育改革的呼声,它为自己争取了生存的空间。

到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只字不提“三算结合”教学,规定把珠算集中在三年级(五年制)教完,由此人们误以为“三算结合”已经过时,各地大部分学校的实验突然停止,只剩下极少数学校坚持下来。

1979年后,在中国珠算协会三算教学研究会和中央教科所的组织和指导下,三算结合教学实验在一些学校重新开始,至今已发展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二、“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基本做法

前期(1979年前)进行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与后期(1979年后)进行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在具体做法上有些差异。

前期三算结合教学实验更明显的具有个性化探索的特征,而且普遍强调“开门办学”,走向工厂和农村进行现场教学。

后期三算结合教学实验更多地显示出经验总结和借鉴的特征,而且普遍将三算结合教学作为一项研究课题。

前期“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基本做法

1、以口算为基础,笔算为重点,充分发挥珠算中算盘的工具作用

以上海崇明县为代表。他们认为在三算中,笔算是主要矛盾,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方法。崇明县采用加减并进,乘除并进的方式重新编写教材,并注意在不同阶段保持不同的结合重点。

2、从三算合一到有机结合

以上海市闸北区为代表。教学时同时教口算、珠算和笔算,一堂课的内容,安排一段口算,一段珠算,再加一段笔算。

3、以珠算为主,改造笔算,促进口算,把三算有机结合起来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代表。他们的理由是:以珠算为基础,就是要充分发挥算盘的直观教具和计算工具的作用。因为认数和计算概念的形成,必须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上,而珠算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充分发挥算盘的作用,有利用学生从感性认识开始,又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

4、以笔算为主,珠算为辅,以珠算促笔算,以笔算带珠算

以广西为代表。通常使用的算盘,只解决整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只涉及整

个算术知识中的一部分内容。笔算是数学计算中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小学数学中的有关数值计算问题,它都可以解决。所以三算结合教材应按笔算的体系来编写,而把珠算的内容结合进去。

以江苏省为代表。口算在较小数量的计算中比较灵活,能发挥它的长处,笔算要以熟练的口算为基础,才能提高计算速度,而珠算则由于有具体的算盘为工具,所以不论对口算还是笔算都能起促进作用。因此,百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只有口算、珠算,进入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时才出现笔算。

5、以珠算新法促进三算结合教学

以吉林省四平县为代表。基本思路是:废除就珠算的加减法口诀,并吸收了财贸职工口算的经验。

以上是各地三算结合教学实验探索出来的具体经验,就小学教学数值计算这一整体而言,三算结合教学比较一致的思路是以口算为基础,笔算为重点,充分发挥算盘的直观教具和计算的作用,把三算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则灵活掌握。

(二)后期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基本做法

后一阶段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有两个明显的转变:

一是明确提出了口算是基础,笔算是主体,珠算是工具的理念,这理念显然是与前期崇明县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理念很接近。

二是在吸收前期三算结合教学的教材以及其它小学数学教材重新编写出版了三算结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

这一阶段的实验还关注了三算结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发展的关系,比如通过口算、珠算和笔算恰当的交替变换,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通过学生自己耳听、眼看口念、手拨、笔写等,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同活动。

三、对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评价

三算结合使学生在口算、珠算和笔算三种方法的变换交替中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加与减、和与差、乘与除、积与商的相互变化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各个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数与计量的产生和发展等。

从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实践影响来看,珠算教学与笔算、口算三算结合的实验研究是有价值的,从总体上看,后期“三算结合”教学实验显得规范而有序,但缺乏前期“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个性化探索。

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等唯物又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理解为复杂的大系统。马克思对此作了一个经典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综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件数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论述为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 (一)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作为社会子系统,它包括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运筹性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资料是传递人对劳动对象的作用的物和物的系统。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要素。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未加入生产过程以前,是潜在的生产力,当它通过技术环节应用于生产或称,渗透到其他要素中,就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劳动的分工、协作和生产管理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运筹性要素。“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管理使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协调运转,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在生产实践中,生产力系统的各项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性要素,它具有能动性,是“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在生产力要素中具有重要作用。“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管理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二)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当中。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由谁支配,决定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通过人对物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指的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不同分工的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指的是社会产品归谁占有、由谁支配、产出来的物质财富既要用于个人的生活消费,又要用于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还要用于社会的公共需要。分配关系包括了物质生产部门的除此分配,以及在初次分配之后在全社会范围内所作的二次分配。 生产关系系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本质和特征,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分配关系。而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又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近期大概读完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它是属于史学理 论方面的著作,由于自己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史学理论方面的著作普遍都理论 性很强,相对难懂,读起来显得总是枯燥、乏味,但是自己还是坚持大概读完 了这本书。虽然读完了此书,但是自己感觉距离真正读懂还相差甚远,似乎处 于似懂非懂的状况。不过通过读这本书,还是产生了许多属于自己个人的体会 和理解,许多地方还是给自己以比较深的影响。由于全书内容比较多,下面就 自己在看书过程中感触比较深的方面大概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也 许有它一定的合理之处,也一定有不合理的地方,甚至某些看法也许是错误的,仅属于个人的一些见解罢了。 首先对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做一简单的介绍。这本书全 书分为通史、政治、社会、经济、学术史、历史人物、地理、中国文化八个部 分的研究方法分别进行讲解,并且对历史教育的流行误解做了叙述。钱先生在 序言中就说到:“我此所讲,语语有本源来处,亦语语有归宿去处。”这就很 好的说明了研究历史一定要以证据说话,要有充足的史料或实物等作为自己说 话的凭证,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进行人为的加工、装饰。同时也说明了钱先生作为一个史学家的强烈责任感,说的每句话都不是自己凭 空编造的,一定有它的来源,一定有它的充足的证据。我认为这就充分体现了 史学它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而不能像小说家一样进行人为的加工润色。 钱先生在本书中就如何研究中国通史时指出:“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 和传统性,我们要研究历史首先就当知道历史的三种特性。”通过这么多年对 历史的学习,自己对历史的三种特性感觉也深有体会,也就是说在内心里面还 是对这三种特性是理解的。就其特殊性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历史有它的特 殊之处;不同国家的历史也一定有不同之处;就是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也 有不同之处等等。正如哲学家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就是它的特殊性。所以我认为不管学习历史还是研究历史,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就能避免我们少犯许多错误。变异性则 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一个“变”字。钱先生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说:“其实历史本身即是一个变,治史所以明变。”所以我认为在学习和研究 历史的过程中,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历史,因为事物都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和 发展的过程中,绝对静止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对于初学历史的人自己感 觉格外重要,他们往往会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东西,所以是一成不变的,其实这 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于历史的传统型,钱先生说道:“特殊性与变异性加在 一起便成为历史之传统性。”我认为所谓历史的传统型,就是历史上所创造的 精华它的继承与发展。如元朝的行省制度,被后世继承与发展,使之进一步完善。精华的文化具有传承性,并且这种文化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程度的 稳定性,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当然钱先生所 说的历史的传统性有它更深刻的内涵。 在如何研究中国文化史中,钱先生认为:“文化乃历史之真实表现,亦是 历史之真实成果;舍却历史,即无文化。”所以从某方面来看,研究历史的方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焦存朝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就是把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研究人的活动、人的本质、人与社会的关系,揭示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一、社会主体——“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是社会历史的初始发起者;人是社会历史过程的建构者;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二)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是“现实的人” 1、“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 2、“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3、“现实的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 4、“现实的人”是具有不同社会属性和特征的人 (三)社会历史研究应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客观依据: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

(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 1、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3、人的生存状态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尺度 (1)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三种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2)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社会发展的五个形态之间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差别:划分的标准不同。 二者的统一性:一是立足点是一样的,这个立足点就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力是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二是二者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4、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统一的:人民群众需要杰出人物的组织和引导;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其作用需要借助于人民群众才能实现。 5、社会历史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的 (二)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1、人在社会中获得自己的存在 2、人的本质由社会来规定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3、社会共同体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人在共同体获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社会共同体”是人类基于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的、共同生活于其中的群体。人从社会共同体中获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 (2)真实共同体与虚假共同体 “真实共同体”是指符合全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虚假共同体”是指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某一阶级为了自己本阶级的利益所建立的社会共同体。 (3)“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自由人联合体作为自由劳动者的经济联合体,实行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合的生产资料公共所有制。 自由人联合体作为公共权力回归社会的超政治共同体,实行社会民主制。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书评

“设异明通·通中求异” ——读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9级 1044409122 马丹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历史的尺度;我们重视史料的编纂整理而不重视理论思维的创建;我们习惯了历史研究的静止观,总在试图寻找“总体发展规律”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读罢《中国历史研究法》,笔者认为中国的历史有其发展的特色,中国历史的每一个分期有其的特色,中国历史的每一个侧面有其特色,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我们要注意在“通中求异”。 【关键字】历史研究、中国历史、通、异 《中国历史研究方法》这本书,是汇集钱穆先生在香港某大学八次讲演而成,依次以中国通史、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地理史、文化史为研究对象,对于如何研究中国历史提出了自己观点。通读全书,对比梁启超的《中国国历史研究方法》,笔者认为钱穆先生此本书有两大亮点:一、在篇章结构上“设异明通”;二、在讲解内容上“通中求异”。 一、设异明通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主要论述了史学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旧史的改造,历史的因果和动力,史料的搜集和整理等内容,其侧重的是关于史学研究方法工具性,针对性强但略显分散。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从中国历史的八个侧面论述讲解,其中前七讲均可属于为第八讲蓄势,所有的这些都包含在了中国历史文化大义这一大系中,“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最后是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其主要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其主要内容,而以文化为其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1】。并提出“文化整全体”“文化即人生”(此所谓人生,非指个人之分别人生,乃指大群体之全人生,即由大群所共同集合而成的人生【2】)概念。 在每个章节内,都基本上遵循“提出问题——解释问题——阐明观点——中西对比立论观点——阐明方法——呼应中心论点”这样一条思路,条理清晰,娓娓道来,让读者如醍醐灌顶。如:《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这一章,首先阐明本章要讲的内容——“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继而解释为什么讲这一编;其次提出政治与政事的不同,进而阐明研究政治制度的方向与必要性;再次,通过中西对比,传统与沿革对比,阐明作者自己关于中国封建制度内涵与特色的理解;最后,提出具体研究政治史的方法,再解释方法运用时,时时注意呼应中心论点。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开展课题研究,尤其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都会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供大家参考。 1、观察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掌握材料,正确理解研究对象。 2、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全面掌握所需材料,以利研究工作。查阅的文件资料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选用。 3、调查法。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 4、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求出数量分析结果,用于支持研究。 5、历史研究法。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吸其精华,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于指导今天的研究。 6、比较法。对某类研究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社会背景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或特殊性。 7、实验法。在人工控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现 象的变化和结果,并分类记录下来。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条件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性。 8、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然后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个案可以是典型的,也可以是非典型的,但要达到一定数量,才有说服力。 历史研究法课程心得 杜宝宗 1、赵恒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的论述 在课堂上赵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谈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关于论文的选题,赵老师谈到,论文题目必须有自己的见解,看到题目自己最起码有自己独立成型的思维,确定题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对一个选题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衷,才会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去努力,另外,确

社会历史研究法

1.社会历史研究法: A.就是一种按照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去解释艺术活动的研究方法Eg:泰纳: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和风俗的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三元素:种族是内部主源,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是后天动量) B.作品是由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家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因而作品总会或多或少地,自觉不自觉地打上这个社会历史环境的烙印。正是根据这一推论,社会历史研究法倾向于在一定的社会或文化背景中处理作家、创作过程进而处理作品,不妨一般地说,所谓社会历史研究法是一种按照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去解释文学活动的文学研究方法。 C:历史渊源:维科,斯达尔夫人,黑格尔 如果说斯达尔夫人的研究标志着社会历史研究法基本成形,那么可以说,在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的实证社会学影响下,这种方法逐步发展为具有完整理论体系支撑的文学研究方法。孔德拒斥思辨的形而上学思想体系,倡导运用严谨的实证知识,凭借“观察”去研究各种事实极其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艺术哲学的论证体系即是如此)。正式基于这种理论与方法论,现代社会的历史研究法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只要运用形而下的、实证的方法实际的考察文学现象,就能真正揭示出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内在联系,也就能真正弄清文学的奥秘。 与上诉实证的、主要旨趣在于文学研究本身的思路不同,马克思所开

创的方法意味着通过对文学背后的社会结构的分析而引伸出变革现实的革命性结论。马克思关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评价正说明这一点。这一方法基于以下原理: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同样。任何文学现象决定于它所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状况。因而只有从社会历史状况出发才能获得关于文学现象的真正解释。 泰纳受19世纪自然科学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文学同植物一样,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进步的,是有规律可寻的。在这种乐观态度鼓励下,他吸取孔德的实证主义,主张文学研究像自然科学一样从事实出发,精心研究具体材料,在此基础上解释文学。他认为自己的方法在于:不是从“主义”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不是“提出”法则,而是“证明”法则。“我唯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这些事实如何产生。”“美学本身便是一种实用植物学,不过对象不是植物,而是人的作品。”显然,泰纳的方法是实证的社会历史方法。 泰纳所关心的,与其说是作品本身,不如说是作品所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和风俗的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可见,他认为文学根本上决定于作家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她的具体方法是:从作品到作家,由作家进而到时代精神和风俗。而时代精神和风俗即三元素。 种族:族类人种的特性,包含人的先天的、生理遗传的因素。 环境: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社会环境,二者共同构成文学产生与发展的精神气候。

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亦称纵向研究法,是比较研究法的一种形式。在政治学领域中,它着重对以往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的研究。 政治学家一般都承认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承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是政治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历史研究法曾经是政治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古代,许多有关政治制度的著作都是由历史学家撰写的。历史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政治制度的现状及其演变趋向。但不是片面地分析政治制度的现状,而是系统地研究它们以往的发展及其变迁的原因。历史研究法主要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从各种事件的关系中找到因果线索,演绎出造成制度现状的原因,推测该制度未来的变化。 历史应该怎么读? 对于不同的人,读历史的意义是不同的。我只能谈谈,接下来我将如何读历史。我曾经与广大网友一样,去思考并参与了话题讨论。“为什么我们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答案五花八门,各有说辞。我更倾向于这种说法“我们学习了太多正确却没用的知识”,对于“好”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已。受儒学思想启蒙的我,在读书中发现了儒学有些理论是自相矛盾的。也就最近才知道了,同为儒学,有

儒家和儒教之分。除了书本上,许多俗语,谚语也是自相矛盾。那么对错究竟该如何评判呢? 如果说以前读历史对我来说仅仅是兴趣的话,那么现在我将赋予它新的意义。读通史来完善历史知识,读专史来考究文化思想。 钱穆先生按照时间的顺序,把通史分为三中读法,一种是自古到今顺序推演,一种是从今至古的逆向追溯,另一种是以名人铁事读取然后研究其前因后果。梁任公按照读历史的深浅,分为鸟瞰式(这种方法在知大概)和解剖式(这种方法在知底细)。与我而言,这两种方法均可使用,研究人文哲思,离不开研究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史),离不开研究这种思想的后世影响(学术史)。所以既要按照时间顺序鸟瞰历史的大概,又要根据名人铁事解剖其根底。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中华书局2009年5月版。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梁启超,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历史研究法历史教授法》,何炳松,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三联出版社2001年6月版。 《史学方法导论》,傅斯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史料与史学》,翦伯赞,北京出版社2011年6月版。 《治史三书》,严耕望,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版。 《中国文学史料学》,潘树广、涂小马、黄镇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新文学资料引论》,朱金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谢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刘增杰,中西书局2012年3月版。 《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何成刚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徐林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语文教育评价》,魏本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 《语文学科教育前沿》,李子健、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版。 《新文学考据举隅》,朱金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发现的愉悦》,陈子善,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 《新文学资料丛话》,朱金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解志熙,中华书局2009年4月版。 《春明读书记》,赵国忠,花城出版社2011年1月版。 《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刘涛,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考释》,陈子善,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3月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甲、乙、丙),陈荒煤任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等十余家出版社出版。知 1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整理)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戴胜华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结构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世界历史研究方法 四大方法: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体活动、世界眼光 实践基础。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于它的重要性我们用了一个表述: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也可以说是首要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从三个角度回答了怎么体现以实践为基础,即从选题开始就选择有实践意义的重大问题,而不是选择那些和实践毫无关系的问题。你研究“屠龙妙技”有什么意义?你研究“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有什么意义?选题确定后就要开始研究,而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必须重视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理论成果形成后,又要回到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这就要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要把已经形成的理论看成是不可移易的东西。要尊重本本,但不能搞本本主义;要尊重经验,但不能搞经验主义。 辩证思维。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恩格斯说:“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都是讲辩证思维。系统、矛盾、过程都是辩证法的概念,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理解,叫辩证思

维。 首先要把社会作为系统来把握,研究它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以及由于这种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所实现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 其次要研究社会矛盾。利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剖析社会矛盾特别是关于利益矛盾,关于和谐与矛盾等等。 第三要把社会作为过程来研究。社会不仅是系统、矛盾,社会还是过程,要研究社会过程就不能不研究阶段和阶段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就涉及到连续性、非连续性、质变、量变、方向和道路等等,涉及到辩证法的另外两个规律: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主体活动。这包括了“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和“社会认知和评价方法”。 社会活动就是人的活动,所以研究社会不能不研究人,不能不研究现实的人,不能不研究具体地从事一定生产活动、政治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的人。而人包括各个具体的个人,各种群体、阶级、人民,这就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要研究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体的活动既包括认识活动,又包括一定的价值取向,于是有了“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方法。 世界眼光。历史到了近代以后,进入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进一步发展到今天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所以在近代以来研究历史,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研究历史,就不能没有世界眼光。现在大家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理论,这话肯定是对的,但是应该说,它不仅仅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理论,还是放眼世界的理论,没有世界眼光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连现代化这个概念都不会有。现代化是比较概念,离开跟世界的比较,无所谓现代化。我们很多理论和政策都是世界眼光的结果。没有世界眼光,能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结论吗?开放作为一个大政策,也是跟经济全球化的判断相联系的,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对于中国,这是很好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就可以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世界眼光是非常重要的。

读《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

读《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 梁启超是近代新史学的创始人,这一时代是学术古今变迁,中西文化开始大交流、大碰撞的时代,新史学在此时代应运而生,而每一个学科的成立都要求其方法论体系的建立。梁氏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是近代史学转型期的一部名著,自它以后,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著述层出不穷,可见梁氏此书对于近代新史学的深远影响。 我国传统史学有重视“考信”的传统。至清代朴学盛行,学者对于如休搜集材料、考订歧误、辨别真伪这套学问尤其致力,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料。《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开辟了专章论述史料的盾集和鉴别,就是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运用近代学术眼光加以总结和发展。因此他申明:论述搜集和考证史料,目的是达到“求真”,而“求真”乃是传统学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方法发展辐来。求得史实的准确是史学发展的前提,否则,“其思想将为枉用,其批评将为虚发”,这就是注重史料如何搜集与鉴别的意义所在。 梁启超认为过去人类思想行为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均可视为史料。可见,他对史料的理解比传统史家更为宽泛。 梁启超关于旧史的看法,对后人学旧史、治新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史之改造》一节里,他指出“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不离贵族性,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智识阶级。故其效果,亦一如其所期,助成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此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一语道出了我国旧制度下的旧史的弊病,给后人学史一种重要启示:对于旧史,尤其是正史,不能盲目的信任;对于杂史

等,也不能盲目的否定。同时,他还给后人改造旧史,治新史指出新的方法:“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替死人本位的历史”、“重新规定史学范围,以收缩为扩充”等。 梁先生还指出:“史料有为旧史家故意湮灭或错乱其证据者”,“遇此等事,治史者亦别搜索证据以补之或正之。”在此梁先生举明陈霆考出“唐僖宗之崩以马践”、“宋太宗之崩以箭创发”,二事史册皆秘之不言。又以《宋神宗实录》为例,其“有日录及朱墨本之两种,因廷臣争党见,各自任意篡改,致同记一事,两本或至相反。”至清代尤甚,“清廷讳其开国时之秽德,数次自改《实录》”。梁先生由此而叹曰:“夫史料之偶尔散失者,其搜补也尚较易,故意湮乱者,其治理也亦极难,此视学者侦察之能力何如耳。”所以,“今日史家之最大责任,乃在搜集本章所言之诸项特别史料。” 总的来说,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梁启超忠实于历史,认真治史的人格魅力,能够学习到治史的各种实用方法。除了本书之外,他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先秦政治思想史》等,都是极出色的论著,他确实是做到了“史之意义与及其范围”里所讲的,站在民族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在人类中的发展的高度来治史的。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报告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报告 一、作者生平及简介 钱穆,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馆特聘研究员。被中国学术界尊为“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钱穆一生著述颇丰,专著达80种以上。成名作《刘向歆父子年谱》,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等。 钱穆先生出生于1895年,1910年,由常州中学堂转入南京私立钟英中学,在此时间,恰逢武昌起义,遂辍学。1911年,任教于无锡秦家渠三兼小学,开始了任教生涯。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 二、作品介绍 本书由钱穆先生于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可视为钱穆先生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本书主要意义而分本讲演为八题。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最后是讲如何研究文化史。 三、个人理解 自春秋时期孔子编撰了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算起,中国历代的史学研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对待历史的严谨性也在不断地提高。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史中,我们能看出来中国古代史学家仍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天地联系在一起、历代王朝的兴衰都必然归属于上天安排,从而给政权建立合法合理的依据。 阅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我对待历史的严谨有了更深的看法。钱穆先生在序言中就说到:“我此所讲,语语有本源来处,亦语语有归宿去处。”从中可以了解到,钱穆先生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对于历史考据的强烈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源于史学研究者内心对史实的尊重和对自己学术的严格要求。 同时,这本书开头就给我们历史学子讲述了研究历史的入手途径。钱穆先生认为历史研究无非就是两种手段。其一,自下而上,自古通今,循着时代的先后来做通体的研究。其二,就是自下溯上,自今到古。根据眼前的实际问题,循序上推,寻根问底的研究,终能探出事情的所以然来。我对这句的理解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今发生的事都有着这种或那种的联系。政治或经济,我们将之联系起来,就能得到关于历史的更全面理解。 这本书也对历史研究者有着具体的要求,钱穆先生就说:“中国人向来讲史学,常说要有史才史识和史德。”所谓史才即是对待历史要有敏锐感,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也能和其它事件综合起来考量。而最重要的想必就是史德了。不抱偏见,不做武断,不凭主观,不求速达。这对于历史研究者而言,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品质。汉朝司马公编篡《史记》对武帝一代历史记载比较详尽。《史记》对汉武帝的评价,基本上是“实录”,表现出来抑多褒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历史学的基础知识 一.历史是什么?关于“历史”,有四种解释: 1.自然界和人类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2.过去的事实;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通常说的“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 注意区别下面两类历史: (1)历史记载: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历史记载具有原始性的特点。

(2)历史撰述:是人们在诸多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会通并按照一定的体裁、体例写成的历史着作。历史撰述有规范性的特点。 书写的历史不同于客观存在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经过史学家的思考和编撰而呈现出来的。客观历史是书写的历史的基础,书写的历史是客观的历史的反映。 二.历史学是什么?研究和认识历史的科学 1.从宏观上分,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而自然史又包括天文、地理、海洋、生物;人类史又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民族、城市、社区、村镇、移民、工业、农业、个人传记。 2.从世界范围内分,可以分为地区史、国别史、国际关系史。 3.根据研究方法分,可以分为计量史学、口述史学、心理史学、比较史学等。

4.从时间分,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三.历史学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是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是民族精神传承的栽体;是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的宝库;是启迪人生的导向。 四.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 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历史学家“重现”历史的基础。主要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史实发生时所产生的,可直接作为研究历史时的根据。 1、历史资料的分类: (1)按是否为文字记载可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两大类。 ①文字资料:史书、档案文书、思想或学术着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口述史料。其他:包括如碑刻、

历史研究法心得(1)

历史研究法课程心得 杜宝宗 1、赵恒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的论述 在课堂上赵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谈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关于论文的选题,赵老师谈到,论文题目必须有自己的见解,看到题目自己最起码有自己独立成型的思维,确定题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对一个选题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衷,才会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去努力,另外,确定选题要遵循专业方向,题目把握要具体化,对题目的意义要有清晰的了解认识,对题目的研究现状有足够的掌控,只有这样,论题才会做到合情合理。 其次,准备材料以及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在这方面赵老师也详细介绍了历史研究法的相关细节。第一是材料准备要充分,凡是有关材料要尽全力搜集到,不可遗漏。第二是对搜集到的材料要进行分类以便于写作时查阅、利用。第三是在读书、看文章的过程中要详细记下所看书的出版时间、版本、年代、作者。 最后,论文的写作。在谈到论文的写作时,赵老师结合其《印度核政策的历史分析》、《核不扩散机制历史与理论》两本书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一、立论依据是论文主要讲的内容,论文的核心价值及被研究者的地位要描写清楚。二、在叙述研究现状时用词不能太绝对,要给自己留有余地,毕竟,研究现状总结是论文成功的关键。三、论文重点在什么地方就往哪个地方深入研究,前人未研究的或者前人研究的不够透彻的恰好是我们的机遇,但是,在写作时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具体细节要观点明确。四、注释方面,体例要前后一致,关于排列顺序,西方史学是按姓的首字母,中国史学方面,按照经史子集排练,另外,中国古代史一定要注意版本问题,凡是采用的书籍应是中华书局或者古籍出版社。 总之,听了赵老师的分析,原本对历史研究法一无所知的我,变得豁然开朗,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有了清晰地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想赵老师的历史研究法定会为我带来很大的帮助,感谢赵老师在百忙之中分出时间指导我们学习。 2、陈安全老师谈历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在历史研究法学习过程中陈老师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方面阐述了对

近50年的中国历史编纂学

山东社会科学 Social.scier目 Shandong 2004年第6期(总第106期)№.6.2004(serialN0.106) 【编者按】邓嗣禹先生的《近50年的中国历史编纂学》一文是50余年前的日作。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此文与周子同先生的Cr,-十年来中国之新吏学》(1941年)及齐恩和先生的《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1949年)一起被归列为研治20世纪史学史、学术史的基本参考文献,素为海内外学人所重。但此文在大陆并不广为人知。在文章中,作者全面而细致地总览和分析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煽纂学的图景;他重视史料派,但并未忽略史现派,还比较分析了两派的长短,提出了建立融吏实与思想于一体的理想史学形态的设想。时间早已证明了作者的远见卓识。有鉴于是,本刊特将译文登载于此,以飧学界。 近50年的中国历史编纂学 [美]邓嗣禹 李扬眉周国栋译 [摘要]中国历史蝙纂学在经历了14至19世纪的襄颓之后,到了20世纪,似乎叉重新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历史蝙纂学的思想倾向趋于开放,历史观念得以更新,材料、内容和领域 也大有扩展,社会史和经济史等诸多分支学科都取得了进步。而结合思想史实、超越中西藩 篱,则可谓为历史研究发展的方向所在。 [关键词]20L#-W.前半期;历史鳊纂学;疑古派;考古派;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围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4]06—0005—10 中国历史编纂学有一个辉煌的过去。不论就质量还是数量而言,只有现代欧洲历史编纂学堪相媲美。而在其他古老的国度,如印度,就远为逊色了。其他民族或许可以为他们的哲学、科学和艺术成就自豪,但就历史编纂学而言,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具有中国这样悠久而值得称道的传统。o 引言 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段,从远古时代到公元2世纪,是所谓纪传和编年体裁的确立形成期;第二段,公元2世纪到公元13世纪,尤其在南宋王朝(1127一1279),中国历史编纂学进人全盛阶段;第三段,从1280到1900年,是其衰颓期;但最后一段,1900至今,似乎又呈上升趋势。 近2000年来,中国历史编纂学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公元元年以前,它已由简单的《春秋》叙述体发展到由司马迁(公元前145--86或87)在公元前1世纪创立的复杂的《史记》o体结构。 在这部130卷包罗万象的巨制中,作者以人为要素把著作分为五部分:(1)本纪,记载与帝王有关的主要史实;(2)世家;(3)列传;(4)年表;(5)书,即有关礼仪、音乐、天文和经济制度等的专述。《史记》叙述了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1世纪初约2600年的历史,其结构可容纳各种类型的史料。这本著作一直被公认为数一数二的史书,堪称正史典范。它的体裁一般被称作纪传体,此书甚至完全可同希罗多德的著作相提并论。 班固(32--92)g¥司马迁之后撰写了一部更为详尽的著作——《汉书》(公元前206一公元8年),并开启了 收稿日期:2004—02—06 作者简介:邓嗣禹(1905--1988),历史学博士,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6年赴美,194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芝加哥太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印第安邵大学等多所高校,井曾担任g-正清的助手。主要著作有《中国对 西:6-aL反应》(与费正清合著,剑桥、麻萨诸塞、哈佛大学出版社,1954年),《中国考试制度西传考》(台北中央文 物供应社,1953年),《太平起义和西方政权》(牛津大学出版社,1971年)等。本文原刊载于美国《远东季刊》 (FarEastQua.,'ter/y)v01.Ⅶ,'No.2,1949年2月。 o

历史的研究方法

历史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的本质 A、何谓历史?(What is History?) 历史是人类留存的重要活动纪录,足以让后世参酌了解过去与未来。其中历史的性质而论又可分为传统界说、近世新说及科学的学科三种解释。中国传统界说为「六经皆史。」(六经为诗、书、易、礼、乐、春秋);近世新说为「人类活动现象之记录。」;现代学者则认为是「历史是推理之科学。」 B、历史的意义、作用 历史在英语中有数种的意义。首先,历史指过去的事件,及实际发生的事。其次,历史意味事件的纪录或叙述。希罗多德(Herodotus)被称为历史之父,他就波斯人和希腊人战争的起因和事件记录他的看法。最后,历史则成为一门科学、研究领域,历史发展一系列的方法和概念,透过这些方法和概念,历史学家收集过去事件的证据,评价这些证据,并就题目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历史的基本作用是能让你自己更容易了解自己所处时代的公共事务、国家情势和趋势。历史著作的作用不仅使个人对变化和失望,对那些令人惊骇的事情有所准备,也向个人提供人类行为和组织的可能性的大致模式。 二、历史学的研究范畴

A、研究范围 传统史学的研究范围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历史学本身的历史说明,至少到本世纪中叶以前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只有人类经历中最狭小的政治部份,才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现代史学的研究范围 历史学当以人类过去的全部存在和经历及各个层面为研究对象,依据人类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日常活动、习俗和制度等方面的史料进行考证和解释、了解研究人类过去的一切行动、思想及成就,并寻找历史进程的规律。 B、历史学的内容 历史学的内容主要包含两部份: 历史学与国民的意识。历史学与国民的历史意识有直接关系,历史的理解或看法,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基准、思考方式、行动原理发生关联,通常以历史意识一词来表达,所以历史学对国民意识有直接贡献而参与社会。 理论思维学的概念。历史的理论思维并非立即产生,而是具有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的时间漫长,由不同的历史阶段组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理论思维带有不同时代的特点。理论思维在不同时代

读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读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是近代新史学的创始人,这一时代是学术古今变迁,中西文化开始大交流、大碰撞的时代,新史学在此时代应运而生,而每一个学科的成立都要求其方法论体系的建立。梁氏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是近代史学转型期的一部名著,自它以后,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著述层出不穷,可见梁氏此书对于近代新史学的深远影响。 史学是梁启超学术的中心,林志均在《饮冰室合集》序中说到:“知任公者,则知其为学虽数变,而固有其坚密自守在,即百变不离史是已。”梁启超史学著述颇丰,包括《戊戌政变记》、《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李鸿章传》、《王安石传》、《辛稼轩先生年谱》等,以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和《晚清学术概论》两部学术史名著,而史学的导论性著作,即这部《中国历史研究法》以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据陈引驰先生为其作的序中而言:“《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在天津南开大学的讲义,时在一九二一年,次年商务印书馆印行出版。这部说是梁氏史学的绪论性文字,原拟作为《中国文化史》的导引:一九二一年底在《改造》上陆续刊出时,在《中国文化史纲》题下标作‘篇首《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年初版也以‘《中国文化史稿》第一编’为副题,今《自序》中所称‘〈史稿〉’即指此而言。因此,它可以说是梁启超史学观的集中展现。”《近代史学转型期的一部名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序》从中可窥见此书产生之源流。 全书分为六章,并自序和附编,自序简言其著书之原因极其历程,第一章写史之意义及其范围,第二章写过去之中国史学界,第三章写史之改造,第四章说史料,第五章写史料搜集与鉴别,第六章写史迹之论次,附编写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 就如梁启超在序言中所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文化学术的变迁也成为一种必然,“是故新史之作,可谓我学界今日最迫切之要求也已。”(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随之产生的新史学的任务,就如梁启超在本书序言中所论述到的那样:“近今史学之进步有两特征,其一,为客观的资料之整理;其二,为主观的观念之革新。”这本书以下的章节,都是围绕这两个中心问题所展开的论述。前三章讲治史的主观观念,后三章讲史料的整理。 近现代史学的主观观念,都逃不出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所说的两种形式,一是受近代工业社会影响的科学研究式的治史方法,一是治史学的学者多逃不出民族性这一特点。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之大变迁,中西文化交流、冲突、摩擦的时代,身处这一时代的历史学者,尤其是象梁启超这样有一定政治社会背景的历史学者,政治生涯其治学是有影响的,这一点他自己在书中也承认了,如他所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09页)。因此,梁启超对于史之意义的论述并没有逃脱这个圈子,他在第一章史之意义及其范围中论述道:“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庚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页)由此观之,梁启超这部书,只是就一民族的文化史的范围之内来整理探求民族之过去,以为现在、未来借鉴。因此,没有逃出民族性既是其不足之处,也是中国新史学建立的必要,实现汤因比所说的现代史学方式解构的后现代史学,都是在此过程之后。中国近

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亦称纵向研究法,是比较研究法的一种形式。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资料研究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历史资料研究法的产生 政治学家一般都承认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承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是政治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历史研究法曾经是政治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古代,许多有关政治制度的著作都是由历史学家撰写的。在西方,采用历史研究法有影响的学者,有法国的孟德斯鸠、德国的沙维格尼、英国的S.H. 梅因。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政治制度的现状及其演变趋向。但不是断章取义地分析政治制度的现状,而是系统地研究它们以往的发展及其变迁的原因。历史研究法主要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从各种事件的关系中找到因果线索,演绎出造成制度现状的原因,推测该制度未来的变化。 历史资料研究法的发展 行为主义政治学兴起后,历史研究法受到了批评。有些学者认为这一方法容易受历史研究者的宗教信仰、政治党派、种族偏见或哲学理论的影响,容易把个人因素或偶发事件视为转变历史方向的主要因素,从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同时现代政治学者将研究重点从政治制度转向政治行为,越来越多地采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

等学科的原则、方法及资料,使现代政治研究大大减少了对历史研究法的依赖。 历史资料研究法的简介 几乎每个人都对过去发生的事有种天然的好奇心。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所谓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一切。但历史研究法并不是对任何事,不管它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都加以研究。因此,历史研究法也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按照《辞海》的解释,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一般说来,关于历史的记述和阐释,也称为历史”。从这一定义看,历史的范围十分广泛。因而,历史研究法应用的范围也很广泛。它不仅应用于社会学科领域,也应用于自然学科领域,如生物学研究、地理学研究(研究地球的历史)等。只要是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展的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属于历史研究的范围,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历史研究法。;简而言之,历史研究就是以过去为中心的研究,它通过对已存在的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对未来进行预测。;历史研究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利用定量资料。它与其他定性研究一样,关注一个真实情况中的自然行为,它着重于解释在具体背景中的行为有何意义。但历史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的一点是,历史研究本身并不创造数据或事实,而是力图发现正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数据或事实。;历史研究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研究方法。首先表现在,通过历史研究获得大量史实,能为现实决策提供信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