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高中政治衔接必读材料

初高中政治衔接必读材料

初高中政治衔接必读材料
初高中政治衔接必读材料

转变观念,开阔视野,理解记忆,联系实际

——浅谈初高中政治科的衔接问题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一后,常常在政治科学习上出现困惑的现象,觉得高中政治没有初中政治好学。主要表现在原来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的政治科一下子陌生无比,抓不到头绪甚至很难听懂,分数也就徘徊在及格边缘。

这是为什么?怎样学好高中政治呢?

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现有的中考考试模式造成学生对政治科的片面认识。实行开卷考的中考考试模式,加上初中学生身心的发育程度和认知水平来有限,考生政治科的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老师抓题的准确程度,基本上是老师教什么平时背什么,考时就考什么。考查学生认知能力的题目不多,可超作性不强,这也就无法体现出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而随着高考"3+X"考试科目的改革,考试的内容在向"广"、"宽"、"综"的发展,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对高中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运用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地重现知识。这样一来,学习的难度自然就加大了。

其次,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每一个年级都是一个学科,其中高一年是经济常识,高二是哲学常识,高三则是政治常识。三年之中三个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截然不同,几乎囊括了人文知识启蒙中最精华最基本的知识(这些知识又是大学继续延伸和学习的内容)。因此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

第三,政治科必须承担新增知识的传授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高中政治科难度的加大。“政治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这句话形象而又生动地说出了政治科内容不断修改旧知识添加新知识的光荣和些许尴尬。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最新的时代变迁最后总会反映到政治学科教材和考卷上,知识更新程度的快速使得老师和学生不可能用死记硬背答案这个一劳永逸的方式来取得好成绩。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能记忆,还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虽然高中政治不容易学,但如果肯下工夫,方法又得当的话,这一学科又是所有高中科目中相对容易的。

首先是要学会做笔记。高中阶段的学习,老师课堂的讲解特别重要。许多关键的知识点都是在老师的讲课中增添和过渡的。有时候听老师课上一句话,胜过自己冥思苦想好几天。做笔记的时候,不仅要记板书,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还要在笔记本或者课本上留有余地,供今后补充。如果听和记有矛盾时,可以这样解决:第一,把预习与听课结合起来,在预习的时候摘抄下重点与难点,在上课时只进行补充,把主要集力放在听方面。第二,把听课与复习结合起来,在听课时必须紧跟老师的思维,或许记下的是几个词或符号,为了在今后不会遗忘,必须把笔记进行整理。可见,记笔记不一定从听课开始,也不是老师所讲知识的照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才会取提得满意的效果。总之,要改变过去抄答案或者等老师圈题目发答案提纲的学习思维和观念,要做到在课堂上既动脑又动手。

其次,严格规范,讲究方法,把厚书读薄。作为高考科目,政治科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查。所以在学政治的时候一定要先严格规范书写和答题格式。其中政治科问答题是一道难关,学生必须学会答案书写的规范,要做到分点分段,要做到思维清晰,书写工整有条理。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要学会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把主要的知识勾画在书本上,并做上不同的标记。先背诵勾了的,没勾的就看看或者理解,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三,要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政治,要主动地去感知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条框。"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抓住其理论观点,要记忆下来。就考试效果而言,高中政治乃至所有的文科类科目,有背课本是肯定有分的,不背课本是肯定没分的;"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能听懂能理解能用以解决现实的问题。在高中政治乃至所有文科类科目的考试中,只有死记硬背是不一定高分甚至及格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的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就高一经济学而言,其实经济就在现实生活中,比如每个人都会接触到钱,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高一课本中的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上网聊天游戏就涉及高一课本中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多关心社会,开阔自己的视野,充满兴趣,主动地去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经济现象的层出不穷,哲学思想的熠熠生辉,国际风云的变化迷离都可以让我们陶醉其中,获得发自内心的震撼和领悟。为此建议大家订阅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比如《中学生时事政治报》》(高中)、《时事资料手册》等。

第四,要进行有效的训练,具备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高考政治无论选择还是问答题,基本上都是从材料分析中得出结论。为此必须要提高阅读速读,准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中心思想。没有快速且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无法分析材料,实现知识的运用的。一般来说,学习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识记——理解——运用,理解是关键,只有理解才能很好地记忆知识,只有理解才有可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而运用离不开记忆,更需要理解、训练,做作业就是运用的过程,如果连记忆关、理解关都未能攻破,自然过不了运用关,更何况运用是一般原理到具体实例的运用,其中也有一些技巧,只有在不断训练中提高的自己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然而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从高一入学就开始培养和训练。

其他方面比如自觉预习与复习,积极思考,不耻下问,做到自我激励,自我调整都是常规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不一一列举。

政治不同于语文,语文是人们感情的直接流露,语言生动形象,语言的节奏感较强。而政治的语言比较抽象,它主要表达的不是人的情感,而是一种思想,理论性较强,但是政治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辩证思维是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

要学好政治必须把握其特点,因此,不能象读语文一样去读政治,关键是去理解政治的思想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个过程既是锻炼自己的思维过程,也是在思考中找到乐趣的过程。

高中政治是一扇思想的门,推开它,就是一个精神的天地。其中思想的深度足以让我们流连忘返,震撼而感动!

厦门六中高一政治备课组

2010年8月15日

(完整版)高中政治教材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2)正确掌握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3)理解我国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关系(即民主与专政的辨证统一关系)。 (4)识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容。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人权问题。 (2)联系实际,结合事例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3)培养比较辨别能力,分析我国国体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的本质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民主意识,认识到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中学生政治参与的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 难点 (1)我国的国家性质; (2)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 (2)政治的实质和根本属性是? (3)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 简单分析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关系,引出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讲授新课』 思考: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两个方面想一想中国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 一、国家的介绍 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因此国家是历史范畴,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含义: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性质,又被称为国体,是指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初高中政治专题复习(知识要点)衔接 人教版

历史必修三复习要点(文化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1、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P课文第2-3页)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 “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P课文第5-6页)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P课文第7页)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P课文第4页)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P课文第8-9页) “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 远。 法家:韩非: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P课文第9-10页)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1000多年中,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 1 -

初升高政治衔接课

介绍一下高一政治学习如何保证听课的质量: 一、重视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听课的基础。新教材的编写者们匠心独运地在课文中配以丰富的数字、图表、图片和漫画,直观明了地反映我国各地经济建设的景象,展示了现实的社会生活情境,这给学生的预习带来了极大的空间。新课预习要做到“四出来”,即把简单观点背出来、主要观点标出来、重要论点划出来、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以便在上课时注意留神,把握重点,解决难点。 二、课上认真听课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第一,听:这是保证听课质量的主要条件,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从老师讲课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提高听课质量。第二,记:好脑子不如勤笔头。记好听课笔记可以帮助思考,加强记忆,有利于课后复习,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第三,思:只有思才能受到启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得到更多收获。 三、及时巩固复习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及时巩固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熟记以后,一小时忘56%,两天忘16%,六天忘3%,就是说第一次重复最重要,当天学过的内容一定要进行及时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及时巩固增强记忆的效果。否则,日积月累,不会的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基础差,以后很难再补,所以当天讲过的内容一定要及时巩固。对于章节性内容要善于总结复习,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四、增强阅读视野

课后偶尔看看报纸、新闻,或从其它方面了解一些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事情,有助于开放性题的解答。也可以是与政治无关,随便什么有关社会、科学的都行,甚至某些小说、野史亦可,答题时虽然用不到这些东西,但有时会带来很多灵感。 初中政治V.S高中政治

初高中衔接教材(自己修订版)

第一节 数与式的运算 1.1.1. 绝对值及零点分段法 一、知识点 1.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 ,0,||0,0,,0.a a a a a a >??==??----x x x ; (2)()3131≤≤---x x x ; (3)31-+-x x 例2:解绝对值不等式 (1)11<-x ; (2)212<-x ; (3) 312 1>+x ; (4)075≥+x ; (5)012<+x ; (6)012≤+x ; 练习:①5x ; ③123

例3:解不等式 (1)134x x -+->; (2)5421≤-+-x x 例4:(1)求函数441222+-++-= x x x x y 的最小值 (2)求函数441222+--+-=x x x x y 的最大值 例5:作出下列函数图像 (1)x y =; (2)1-=x y ; (3)21-+-=x x y ; (4))2(1+-=x x y ; (5)322--=x x y ; (6)322 --=x x y

例6:(1)方程m x x =--322有4个解,求m 的取值围; (2)不等式131+≥-+-m x x 的解为一切实数,求m 的围。 练习:不等式组 113x x a -≤-≤无解,求a 的围。 1.1. 2. 乘法公式

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强调要强化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各地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质量有所提高。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这一背景下初中的教学与“高难度、大容量”的高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两者的衔接问题变得突出起来,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学理论,对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对策探讨 一、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因教学节奏变化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初高中政治教学就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而言,初中远比不上高中,而因教师的教学就有快慢和精细之分,教学上有一个深广度的把握问题,这一快一慢、一粗一细两对矛盾就很容易将初高中教学阻隔,使初高中教学难以系统化,从而影响政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学生学习上难以适从,出现滑坡,产生两极分化。此外,中学生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初高中生物衔接教材全套打包

第一章细胞 学习目标: 1.细胞的形态、细胞的结构、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2.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学习过程: 一.细胞的形态: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如下图所示: 二.细胞的结构 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和植物的差异很大,那么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到底一样吗?仔细观察下图,认识细胞的各种结构。 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图,总结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知识链】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cellmembrane)、细胞质(cytoplasm)、细胞核(nucleus),细胞质里有线粒体等。(细胞质中的这些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细胞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面有细胞壁(cell wall),细胞质里面有大的液泡和叶绿体等。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很多种物质。 【小辞典】 细胞壁是一层透明的薄壁,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果胶和纤维素,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极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粘稠物质。 细胞核近似球形。 线粒体呈圆柱形。(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呈椭球形(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实际用】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人类食物中的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有清理肠道的作用。 细胞液中的单宁有涩味,柿和石榴的果实中单宁,单宁在制革业中有重要作用,能使动物的皮革变成柔软的皮革。 细胞液中的植物碱各类很多,有些植物碱在医药上十分重要。如玛啡、麻黄碱等植物碱是很多药物的有效成分。 甘蔗、甜菜的细胞液里含糖量很高,因此,人们用甘蔗、甜菜来榨糖。 【想一想】

初高中政治衔接教材

初高中政治衔接教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政治学科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 我们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初高中在知识衔接中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我只是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谈谈我的想法及做法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一新生对新上手的高中课程总是不能很快适应。无论是对课程的思想认识、教学内容,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很难一时之间转变过来。许多学生刚进入高中后的一段时间,因为环境、学习的不适应导致成绩下滑,进而苦恼、悲伤、茫然,心理压力增大;再加上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无形中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这与学生的成长相当不利。因此做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1.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容量、知识深度、教学节奏的变化而形成的衔接问题。总体而言,高中学科的知识容量和难度都比初中大,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初高中学生身心变化、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不同等因素而形成的衔接问题。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学习之处。 3.中考和高考性质上的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 二、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对策 第一,思想认识方面的衔接——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端正态度,明确目标 刚从初中考政治过来的高一新生,他们及家长都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重点划一划和勾一勾就行了,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理解、运用;或者大多认为平时不需要背书,只要考前背一背,花几晚上就可以考高分的“临时抱拂脚”的错误认识。可见,学生在思想上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非常错误的。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针对这样的状况,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第一堂课就应该让学生明确初高中政治的差异性,明确学习高中政治的具体要求;同时可以针对高考状况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引起学生的重视,并让学生树立考大学的志愿,进而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当然,在这方面,初中教师也要注意在初中阶段,就有目的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第二,教法的衔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是实施“衔接”的桥梁,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教学方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教法的衔接有很多方面,但是立足生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也是政治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初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都应坚持和贯彻这一原则,但高中教学较初中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上更进一步,体现得更为明显。初中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强调联系时政热点、自身学习和

(完整word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已整理精品)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1.乘法公式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a b a ab b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2)立方差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3)三数和平方公式 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 (4)两数和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5)两数差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对上面列出的五个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证明. 例1 计算:22(1)(1)(1)(1)x x x x x x +--+++. 解法一:原式=2222 (1)(1)x x x ??-+-?? =242(1)(1)x x x -++ =61x -. 解法二:原式=22(1)(1)(1)(1)x x x x x x +-+-++ =33(1)(1)x x +- =61x -. 例2 已知4a b c ++=,4ab bc ac ++=,求222a b c ++的值. 解: 2222()2()8a b c a b c ab bc ac ++=++-++=. 练 习 1.填空: (1)221111 ()9423 a b b a -=+( ) ; (2)(4m + 22 )164(m m =++ ); (3 ) 2222 (2)4(a b c a b c +-=+++ ). 2.选择题: (1)若2 1 2 x mx k +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 ) (A )2 m (B )214m (C )213m (D )2116m (2)不论a ,b 为何实数,22 248a b a b +--+的值 ( ) (A )总是正数 (B )总是负数 (C )可以是零 (D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2.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有: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另外还应了解求根法及待定系数法. 1.十字相乘法 例1 分解因式: (1)x 2-3x +2; (2)x 2+4x -12; (3)22()x a b xy aby -++; (4)1xy x y -+-.

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13806917.html, 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 作者:刘诗泉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学校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把系统内的各要素有机的渗透、互补、联系起来,形成更加优化的系统,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克服教育的片面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科整合作为教育整合模式中一部分,主张在学科教学中,各学科内部的知识和跨学科间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调整。初高中政治学科作为同一学科系统内部的分枝,具有不可割断的联系,因此政治学科在初高中不同的阶段,相互间的整合渗透和教学的有效衔接与过渡是学科内部整合思想的具体运用和必然要求,也是未来课程和学科重组的发展趋势体现。笔者将从教学和教师层面者提出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040-01 初高中政治课本是连贯一体的课程教学,但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存在,二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使学科教学的连贯性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同学在经历了高中三年政治学科的学习之后,对于初中政治课的学习基本遗忘,甚至出现断层。所以,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是一个关系学生学习状态的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学科教学体系的问题。本文对如何解决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1.教学层面 1.1;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与衔接。 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的政治学科教学内容在理论上讲应该是逐层递进、连贯一体的,可实际上,各阶段的教学因学段划分的原因自成体系,缺乏合理的衔接与过渡,常常出现教材与教材间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或跨度太大的脱节现象。比如,对于国情的教育,初一、初二年级内容涉及较少或基本没有涉及,而初三年级的这一知识点则出现了与高二年级内容基本重复现象。这容易使高中政治教师高估学生能力,而初中政治教师放低教学要求。显然,这样的知识安排缺乏整合和过渡,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有效发挥,更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作为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阶段,学科内部的体系在原则上应始终保持统一性和连贯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段划分来安排各自相应的教学内容,注重彼此的联系和过渡。也就是说,对于学科知识内容的安排应站在学科高度上进行,特别是相同领域或相近内容的知识,应进行整合和合理过渡,并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环境等这些载体进行衔接疏 通”[1],避免相似内容跨度太大或简单重复,避免表面衔接。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材

邻水中学初高中历史衔接教材一认识历史亲近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1)、发现、感受历史之美 历史是一幅包罗万象的画卷,是人类甜酸苦辣的发展奋斗历程的浓缩,是一幅以时间为纬,以空间为经,描绘出人类生生不息,时代相延的真实画面。这幅画卷中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景象。有驼铃叮当,黄沙漫漫,商旅往来的丝绸之路画面。还有郑和船队披波斩浪、远下西洋的浩荡长卷。有希腊罗马的精美艺术,有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奇观,更有文明交融与碰撞。历史中也有动人的情感,真挚的爱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造就了一曲《凤求凰》,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千古流传,为后人津津乐道。历史是一首百读不厌的长诗,那是一首饱含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不断失败,不断成功中探索前进的壮歌,赞歌。发现历史之美,你会找到历史的另一面。感悟历史之美,能让你赏心悦目。 (2)、体会历史之博 ①“文史不分家”,文学与历史密不可分。 小说与历史:《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九三年》《飘》等从文学的角度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 诗词与历史: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一座历史资料的宝库。诗人用诗词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形象反映了太平盛世中劳苦大众凄惨生活,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是一部形象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 ②艺术与历史: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影视等都与历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乐器的交流(丝路开辟后琵琶,箜篌,笳等乐器传入中原),《步辇图》(反映汉藏两大民族的友好交往),敦煌莫高窟(反映中西文明的交融),紫禁城(封建皇权达到顶峰)等。 ③生活与历史:服装的变革(回鹘衣装回鹘马,旗袍,唐装,和服,西装;官服)。饮食的变化(面食,番薯,玉米)。居住的改变(几案,凳子)。交通的发展(三次科技革命与火车轮船的变迁、飞机的发明)。 ④宗教与历史: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与发展不仅反映世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展现了各历史时期国家和民族的特征。如: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佛教的传播,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教徒坚定的“朝圣”信念。 (3)、汲取历史之智 培根(英):史学是智慧储集的宝库。阿克顿(英):“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伏尔泰(法):人是什么,只有历史告诉你。李世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观;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鲁迅: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克罗齐(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说历史就是说现实,现今许多政治家、领导者都必须学习历史,鉴往知来。我们也要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广博的视野,清醒的思维。历史上的王侯将相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成功的治国方略,也有惨痛的经验教训。如:唐太宗知人善任,秦始皇的暴政。人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人只能在先辈们留下来的传统的基础上“制造”自己的历史,谁又不想以这个基础为跳板,完成辉煌的跨越呢? 历史是通往未来的桥梁。 二踏音乐节拍,感历史脉动——历史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身边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 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后,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比,其知识结构、知识容量,无论深度、难度、广度都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同时由于初高中教学方法及中高考的差异,使学生进入高中后,常常难以适应,学习上出现滑坡现象。 一、差异 初高中政治课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一)教学内容的不同 初中政治教学内容是思想品德课,注重心理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属于比较感性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以正确思想和端正品德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情操。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内容更深、更广、更系统,逻辑性更强,属于比较理性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质疑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的不同 初、高中政治学科课程标准能力目标要求的区别: (三)评价体系的不同 教学评价对课堂教育教学起到一种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评价主要表现为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重要标准,这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体验过程、感悟过程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是一种以能力性、发展性为重点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重视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和过程的评价,这既是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考的需要,也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二、衔接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搞好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发展与思想进步,也将

会影响到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的成败。 (一)现状 在现实中学政治教学实践中,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由于政治教师对初高中政治新课标的把握不准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总体把握初高中政治新课程的课程标准是搞好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没有全面、科学地握好课程标准,会导致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各自为政,相互脱节局面的出现。 2.由于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容量、知识深度、教学节奏的变化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高中学科的知识容量和难度都要比初中大,这对教学节奏把握的要求明显提高。若把握不好易造成两难局面:讲快了,不深入,学生不懂;讲慢了讲透了,学生懂了,时间又不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3.由于初高中学生身心变化、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不同等因素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上存在被动性的特点,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上心不在焉,不善于思考问题,平时死记硬背、考前突击等,这种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到了高中阶段便感到明显不适应,造成学习上的滑坡。 4.由于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在中考和高考上的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中、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中考是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即达标考试,考试形式是开卷考试;而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考试形式是闭卷考试。当初中学生到了高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倍增,知识难度的提升,教师教学、复习和考试的方向、方法、要求不同,便会感到力不从心,信心受挫,学习非常困难。 (二)对策 1.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转变,树立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信心 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高一新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熟悉高中学习的规律,鼓励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消除学习上的隐患。教师要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重要性的教育,让学生明白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给学生讲清高中政治课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熟悉高中政治课与初中政治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及难度上的差别。 2.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主导作用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学”上,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从而真正地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克服过去那种“只顾耕耘不管收获”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卷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感悟知识、掌握知识。 3.努力钻研教材,做好知识的衔接 教师要明确初高中教材知识重复的地方,在教学时注意取舍,避免学生觉得高中政治教师是在“炒剩饭”,是在浪费时间,从而讨厌上政治课。比如:初三政治“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与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展的趋势”,“人生价值及实现”等存在交叉重复,在对这部份内容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取舍或拓展。再如初二政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与高中“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存在上述情况。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高中教师只要静下心来看看初中教材就可以避免“炒剩饭”现象。 4.处理好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知识深度、广度与教学节奏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忙于赶进度。例如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既是经济生活的入门和基础,又是全书的重点,在教学中必须围绕“货币”、“价格”、“消费”三个核心概

2017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已整理)-

2017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现有初高中数学教材存在以下“脱节”: 1、绝对值型方程和不等式,初中没有讲,高中没有专门的内容却在使用; 2、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在初中已经删去不讲,而高中还在使用; 3、因式分解中,初中主要是限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的分解几乎不作要求;高中教材中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它,如解方程、不等式等; 4、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 中数学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 5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的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而高中则是贯穿整个数学教材的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取值范围)、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的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所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和常用方法; 6、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的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而在高中数学中,它们的相互转化屡屡频繁,且教材没有专门讲授,因此也脱节; 7、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时,则作为必备的基本知识要领; 8、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只是定量介绍了解,高中则作为重点,并无专题内容在教材中出现,是高考必须考的综合题型之一;

9、几何中很多概念(如三角形的五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旁心)和定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初中早就已经删除,大都没有去学习; 10、圆中四点共圆的性质和判定初中没有学习。高中则在使用。 另外,象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双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等等等等初中大大淡化,甚至老师根本没有去延伸发掘,不利于高中数学的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难免会导致很多知识的脱节和漏洞。本书当然也没有详尽列举出来。我们会不断的研究新课程及其体系。将不遗余力地找到新的初高中数学教材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加以补充和完善。 目录 第一章数与式 1.1 数与式的运算 1.1.1 绝对值 1.1.2 乘法公式 1.1.3 二次根式 1.1.4 分式 1.2 分解因式 第二章二次方程与二次不等式 2.1 一元二次方程

2019年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完整版).doc

2019年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完整版) 篇一:初高中衔接教材数学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序言 童永奇 高一新生,你们好,祝贺大家考入临潼区马额中学! 进入我校,同学们必须努力学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理由如下:一方面,由于我校是普通农村高中学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延伸与拓展,初中我们学到的知识、方法在高中会经常使用。 既然学习《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呢?提几点建议: 一、“信心”是源泉。人缺乏信心,就丧失了驱动力,终将一事无成。 二、“恒心”是保障。人缺乏恒心,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巧心”是支柱。人无巧心,就缺乏灵气和创造力。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的学习中获得成功,请将那么成功的经验及时告诉我们,以便让更多的朋友分享你们成功的喜悦! 临潼区马额中学高一数学校本教材 童永奇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知识较差,能力较差,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特设计适合我校高一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主要

包括以下两个内容:一是《怎样学好数学》,二是《初高中数学衔接》。 怎样学好数学? A.要学好数学,就应该了解数学本身具有的三大特点。(一)抽象性:数学的抽象性是无条件的,它的概念一经产生和定义之后,就稳定下来并且被看作是已知的,它们与现实的比较不是数学本身,而是它的应用问题。(二)严谨性:由于数学的严谨性,人们往往认为数学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是具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三)应用的广泛性:在任何一个领域,只要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数学就能给出与所提问题的精确度相符合的答案,数学的这种威力恰恰是来源于它的抽象性。 B.要学好数学,就应该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在多次领悟、反复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一道题做完后,就应该进行反思,回味解题中所使用的思想方法。这正是一个理想的领悟机会,也是我们自己反思、归纳、总结,提炼升华的基础。解析几何的创建者笛卡儿说得好:“走过两遍的路就是方法”。解题时走了一遍,解题后又走了一遍,这就是两遍。这么一来,这道题在你手里就不再是一道题,而是一种方法。 C.要学好数学,就应该学会解题时如何进行思维。从心理学角度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材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材计划 第一课商鞅变法 第二课秦始皇统一六国 第三课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起 第四课中国近代侵略与反抗 第五课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七课抗日战争 第八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九课两次工业革命 第十课罗斯福新政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材 编者:强宏美 第一课商鞅变法 一、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更替先后顺序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二、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土地私有制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2、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开始变法。 3、主要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工;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练习题: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二课秦始皇统一六国 1、背景:春秋诸侯争霸和战国七雄战乱。 1、史实: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措施: 政治:建立始皇制;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设郡县 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车同轨 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当时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秦的统一,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统一的趋势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练习题: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好处在哪儿?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其进步又在哪儿? 答: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一货币,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

初高中政治衔接必读材料

转变观念,开阔视野,理解记忆,联系实际 ——浅谈初高中政治科的衔接问题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一后,常常在政治科学习上出现困惑的现象,觉得高中政治没有初中政治好学。主要表现在原来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的政治科一下子陌生无比,抓不到头绪甚至很难听懂,分数也就徘徊在及格边缘。 这是为什么?怎样学好高中政治呢? 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现有的中考考试模式造成学生对政治科的片面认识。实行开卷考的中考考试模式,加上初中学生身心的发育程度和认知水平来有限,考生政治科的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老师抓题的准确程度,基本上是老师教什么平时背什么,考时就考什么。考查学生认知能力的题目不多,可超作性不强,这也就无法体现出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而随着高考"3+X"考试科目的改革,考试的内容在向"广"、"宽"、"综"的发展,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对高中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运用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地重现知识。这样一来,学习的难度自然就加大了。 其次,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每一个年级都是一个学科,其中高一年是经济常识,高二是哲学常识,高三则是政治常识。三年之中三个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截然不同,几乎囊括了人文知识启蒙中最精华最基本的知识(这些知识又是大学继续延伸和学习的内容)。因此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 第三,政治科必须承担新增知识的传授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高中政治科难度的加大。“政治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这句话形象而又生动地说出了政治科内容不断修改旧知识添加新知识的光荣和些许尴尬。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最新的时代变迁最后总会反映到政治学科教材和考卷上,知识更新程度的快速使得老师和学生不可能用死记硬背答案这个一劳永逸的方式来取得好成绩。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能记忆,还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虽然高中政治不容易学,但如果肯下工夫,方法又得当的话,这一学科又是所有高中科目中相对容易的。 首先是要学会做笔记。高中阶段的学习,老师课堂的讲解特别重要。许多关键的知识点都是在老师的讲课中增添和过渡的。有时候听老师课上一句话,胜过自己冥思苦想好几天。做笔记的时候,不仅要记板书,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还要在笔记本或者课本上留有余地,供今后补充。如果听和记有矛盾时,可以这样解决:第一,把预习与听课结合起来,在预习的时候摘抄下重点与难点,在上课时只进行补充,把主要集力放在听方面。第二,把听课与复习结合起来,在听课时必须紧跟老师的思维,或许记下的是几个词或符号,为了在今后不会遗忘,必须把笔记进行整理。可见,记笔记不一定从听课开始,也不是老师所讲知识的照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才会取提得满意的效果。总之,要改变过去抄答案或者等老师圈题目发答案提纲的学习思维和观念,要做到在课堂上既动脑又动手。

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问题初探

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问题初探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比,在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材和教师教学方法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多数学生感到难以适应,成绩下滑,从而在高一年级造成两极分化提前,适应期延长。搞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将有助于学生在高中学好《思想政治课》,有助于学生在高中得到全面发展。做好教材、教法和学法等方面的衔接,是实现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衔接对策探讨 笔者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20年,发现不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后,在政治科的学习上出现大幅滑坡现象:初中升学考试获得A等级的司空见惯(100分的85%),而高中则很难得到及格的分数。究其原因是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 (一)关于初高中成绩分化的原因分析 1.环境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

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在教材方面,初中《思想品德》课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理解容易,而高中《思想品德》课则比较抽象、深奥,理论性强,理解起来较费力,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知识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考试方式的变化。在考试方面,初中政治采用开卷形式且属于达标性质,而高中政治则是闭卷测试,多以文综形式进行,属于国家级选拔性考试,造成学习成绩上可能有一定的差异。 4.课时和教学方式的变化。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

初高中政治衔接教材

政治学科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 我们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初高中在知识衔接中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我只是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谈谈我的想法及做法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一新生对新上手的高中课程总是不能很快适应。无论是对课程的思想认识、教学内容,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很难一时之间转变过来。许多学生刚进入高中后的一段时间,因为环境、学习的不适应导致成绩下滑,进而苦恼、悲伤、茫然,心理压力增大;再加上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无形中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这与学生的成长相当不利。因此做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1.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容量、知识深度、教学节奏的变化而形成的衔接问题。总体而言,高中学科的知识容量和难度都比初中大,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初高中学生身心变化、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不同等因素而形成的衔接问题。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学习之处。 3.中考和高考性质上的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 二、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对策 第一,思想认识方面的衔接——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端正态度,明确目标 刚从初中考政治过来的高一新生,他们及家长都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重点划一划和勾一勾就行了,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理解、运用;或者大多认为平时不需要背书,只要考前背一背,花几晚上就可以考高分的“临时抱拂脚”的错误认识。可见,学生在思想上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非常错误的。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针对这样的状况,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第一堂课就应该让学生明确初高中政治的差异性,明确学习高中政治的具体要求;同时可以针对高考状况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引起学生的重视,并让学生树立考大学的志愿,进而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当然,在这方面,初中教师也要注意在初中阶段,就有目的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第二,教法的衔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是实施“衔接”的桥梁,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教学方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教法的衔接有很多方面,但是立足生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也是政治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初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都应坚持和贯彻这一原则,但高中教学较初中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上更进一步,体现得更为明显。初中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强调联系时政热点、自身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但主要停留在道德行为规范上,对问题的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而高中不同,在教学中更重视平时的时政学习和热点分析,重视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剖析,重视对自身学习和生活问题

政治学科介绍与特点初高中衔接

第一节政治学科介绍与特点 一、初高中教学的显著差异及中高考能力要求的差异性 (一)初高中教学的显著差异 1.教学内容的差异。初中思想品德注重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衔接,教材改得比原来简单,知识点减少(尤其是七、八年级),知识的系统性降低,对思维能力要求不高,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语言通俗易懂。高中思想政治注重与大学接轨,在知识体系、思维层次上都发生了突变,起点高,容量大,思维能力要求高,叙述严谨。 2.教学方式的差异。(1)初中新课程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第一位的目标,强调“内容活动化”,加上时间充裕(思想品德作为中考科目之一,不少学校还增加了课时),于是教师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而高中有四个必修模块,时间紧,任务重,一些教师又回到原来“满堂灌”的老路上去了。(2)部分老师教学方式失当。如有的初中老师在自主学习的名义下“不作为”:不设计(无目标、无预设),不活动(提出问题后,学生讨论,教师只是递话筒),没立场(过去是什么问题都有一个答案,现在是什么答案都是对的),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对知识的阐释不深刻,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欠挖掘,在引导学生熟悉教材、进行学法指导方面做得不够,一些基本的技能没有得到培养…… 3.评价方式的差异。《思想品德》测试一般采用开、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又由于近年来升学考试和毕业考试“两试合一”,试题难度降低,不少学生平时花的功夫不多,却在中考中轻易拿到七、八十分,他们误认为高中政治也是开卷考试,能轻而易举过关。部分初中老师备考方式失当,猜题押题,如收集一些自以为很好的题目,让学生写在书本上,考试时看到类似的问题就把答案套上去,缺乏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答题规范等方面的指引。 由于上述差异,以及近年来不少示范性高中与初中分离,初级中学老师对高中了解甚少,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的差异等因素,使学生难以尽快适应高中政治课教学。(二)中高考能力要求的差异性 1、中考对思想品德课能力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省、市均把《思想品德》纳入中考范围,有的还与物理、化学同样权重(如广州市均是100分)。尽管《思想品德》中考的性质定位于水平考试,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试的成绩不仅仅是衡量学生达标的依据,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因而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中考的质量决定了三年后高考“出口”的质量。这就使中考考核内容的取舍、能力要求的规定、题型的选择、评分标准的制定等均要在一定程度上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接轨”,从而给初中教学以良好的导向,促进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2、高中起始年级要做好衔接工作 高中起始年级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衔接的关键时期,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1)高中教师要埋头研究初中的课标、教材和中考。中考考纲是依据目标和教材制定的,中考测试学生是否达到了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学习要求、是否掌握了相应的思想品德学习方法,高中教师认真分析考纲和中考试题,是了解高一新生的重要途径,从而做到以学定教。有条件的高中教师应争取下初中听课,虚心了解初中的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实际和考试实际。 (2)开设衔接课程。高中学生来自不同学校,设施条件、师资水平相距甚远,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在高一学生入校后,开设衔接课,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缺陷做一些必要的讲解和训练,有利于学生迅速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 (3)改进高中课堂教学方式。高中教师要发挥初中学生学习方式上的优势,继续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重视情境创设,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习信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