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设计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设计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设计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设计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单元:回归自然

板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郊区有一片美丽的茂密的的森林,它离城市不远,历来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作为音乐之都,这片森林也是许多居住在维也纳的大作曲家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森林的美景常常激起他们的灵感约翰·施特劳斯是地道的维也纳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他献给故乡的赞歌

作家冯骥才借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样一个题目,向我们展示了维也纳的森林这样的一个异域风情

课文选自冯骥才的游记散文《维也纳情感》同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约翰·施特劳斯用优美的乐曲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挚爱,冯骥才则以包含深情的文字抒写自己对异域风情的赞美全文共9个自然段,写了维也纳森林景色美,面积广,作用大的特点作者运用丰富的材料向我们证实:美好的环境,和谐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创建。

教学目标:

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2、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电子备课要求:

1、教师自行在网上下载名家的教学设计,粘贴到学校提供的“教学模板”里,

将以上模板中绿色、红色的字进行相关替换即可。注意“粘贴”时要采用“选择性粘贴”里的“无格式文本”。

2、集体备课的内容主要针对已下载的教案中各个环节进行集体研讨,将增加

的教学环节用红色的楷体字注明,并用蓝色楷体字将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注明。

3、40岁以下的老师必须在教案上注明课后反思,反思内容可以是对教学设计

的某些改动,也可以是对教学过程中成功或失败之处的小结。(反思内容统一用绿色楷体字)

4、每次集体备课结束后,要及时将所备的教学设计上传至教导处邮箱,要求

文档命名要写清楚,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1、走进大自然(集体备课)。

学校检查个人教案也以电子版的形式,检查时教师要将个人所用教案(包括教学反思)整理在一个word文档里上传教导处邮箱。文档命名要写清楚个人姓名,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1——10课教案(张三)

《森林的故事》教案新部编本3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森林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剧的表演,学生知道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我做起。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想象力及表现力。 3.用表演、朗诵、歌舞的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 4.通过看图讲故事,直扣主题引发学生对滥砍滥伐的痛恶,对小动物失去家园的同情。 5.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相应的音乐给图画配乐,发挥学生自主性,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表现与情感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音乐剧学习,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起绿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多种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 教材分析 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曾经是动物们的乐园。清晨,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在树林中,动物们都静静的等待着又一个美好的一天。当太阳全部升起来的时候,动物们开始狂欢。 随着人类不断的乱砍滥伐,动物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它们在流泪、它们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的唱起了这首《不得了》。这时,动物们吃惊的发现了一队少先队员,只见他们唱着歌,亲手种下了棵棵树苗。动物们这才松了口气,人们开始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是造福于人类的。当森林里又变得绿树如荫时,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快活的景象。 歌曲《不得了》是一首创作歌曲,由向民胜填词、孟卫东作曲。3/4 、2/4拍交替,四个乐句,一段体结构,中速、稍快。这首歌大量使用了重复的手法,旋律中大量运用了大小二度音程,使人感到一种无奈沮丧之感。八分休止符的多次出现使音乐的节奏轻快、活泼,也让我们感到动物们的语气是那样的急切。此歌简单易学。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教师出示《森林的故事》五张图片。 师:你能说说这五张图片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故事的梗概。 师: 没想到由于人们滥砍滥伐,使森林里的动物们遭到失去家园的劫难。

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有感

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有感 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有感 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有感1 今天,我们学完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篇课文。我很羡慕维也纳人能够生活在绿色的包围圈中,大口的呼吸这清新的空气。 维也纳森林使人赏心悦目。每逢春天,树木开花,小鸟欢叫,各种小动物奔跃其间,森林之间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这美好和谐的景色多么令人神往,维也纳森林还可以神奇地调节气温,无论怎样炎热,日落后空气就会马上凉爽下来,特别是一场雨后,天气如秋。 而这美好的一切不只是大自然的恩赐,这也是奥地利人民祖祖辈辈倍加珍爱森林所换取来的。奥地利早在1852年就颁布了《森林法》,这是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森林保护法,在维也纳,人们甚至不肯开汽车中的空调,担心废气污染草木与空气。所以不要抱怨上帝对维也纳人这么好,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对大自然关爱的回报。 看看维也纳,再看看中国,恐怕你一定会自惭形秽,中国的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标准水平的70%,中国的国土面积这么大,森林为什么会这么少呢?抬头仰望天空,蓝天与白云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雾霾。而美丽的维也纳呢?在那儿,只要目力所及,那些远远站在楼上的一座座雕像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亲爱的中国人们,快快停止你们破坏的脚步吧,让我们的国土也像维也纳那样美丽吧! 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有感2 一望无边的森林,清新爽人的空气,人和动物和睦相处,这些景物构成了一个美丽的城市—。 那儿的人们都很爱惜花草。他们对待房前屋后的花草就像地毯一样。他们甚至不肯使用车里的空调,担心会污染空气。他们还有计划的空气,砍掉的树正是需要阳光使树长得更好的地方。他们那儿被称为“森林王国”。维也纳是一个奇迹,相反,楼兰却是一场悲剧。 楼兰是一座文明古城,曾经“马蹄哒哒,骆驼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的楼兰古城由于人们乱伐树林而被沙海湮没。可沙漠只湮没一个楼兰吗?在宁夏,自古就有“黄河两岸,沃野千里”之说,却被那里的人们挖的万山秃尽。在青海,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泊,每年10到13厘米的速度湘江,以致现在它露出了沙丘,形成了半岛。那“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的甘肃中东部地带又是什么时候变成了“万丈厚土,寸草不生”的呢?对比之下我们更喜欢维也纳那里的环境,那是世世代代的人的保护。 楼兰给了我们启示:不能在乱砍乱伐了,让我们少开一天车,多植一棵树吧。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成为第二个维也纳。 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有感3 一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圆舞曲曲毕,我也将语文书展开,进入那个奇妙的维也纳森林……

森林里的传说(故事)

森林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茂盛森林,里面的大小动物不计其数,本来大家相处融洽,与森林外的村民也一直都相安无事,但是近一段时间却传出兔子吃庄稼的事件。老虎大王很震怒,于是召开百兽大会,会议开始了: 老虎大王首先发言:“兔子,为什么你要去吃外面村庄的庄稼,影响我森林大国的形象,使村民敌对我们?” 兔子道:“大王,我们不出去觅食实难活命啊,森林里面已经没有草了,我们连窝边草都吃完了。” “这是怎么回事?” “大王,现在狼族的成员越来越多,不仅肆无忌惮的捕食我们,连我们耐以生存的草也被它们割去高价卖给狮子大臣养牛、养羊了。” 老虎又问狮子大臣:“有这回事?” 狮子看了一眼老虎大王身边的狐狸秘书,狐狸会其意,于是凑到老虎耳边: “大王,您看,上次我们森林大旱,若不是狮子送的牛奶、羊肉等,我们还在挨饿受渴呢,狮子大臣功不可没啊。” “言之有理”,于是老虎大王又发言了: “狮子大臣劳苦功高,在森林大旱期间,替我们解决了吃饭喝水问题,促进了森林的和谐发展。” 兔子不服气:“大王,那……那我们的吃喝问题怎么解决啊?” “你们的问题我会替你们慢慢解决的。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做一个好公民,不能再做出吃庄稼的违法乱纪事情了。” …… 后来就散会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森林里面又传出牛羊失窃的事件,最后终于调查清楚,是狼干的。 老虎大王把狼叫了过来,“你不是一向都吃兔子吗,现在怎么反倒偷吃狮子大臣养的牛羊呢?” “大王有所不知啊,现在兔子是越来越少了,我们根本吃不饱。” “ 吃不饱的问题要反映上来嘛,我们会帮你解决的。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做一个好公民,不能再做出偷吃牛羊的事情了。” 忽一日,老虎没肉吃了,就叫来狮子,“为什么现在我要的牛羊肉越来越少了?” “大王,现在狼也越来越少了,我们人手不够,没人割草,所以牛羊也就养的少了。” 老虎大王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排除一切困难,解决吃喝问题。” “大王……” 狮子也没有说什么,叹了口气,走了。 没多久,整个森林里就只剩下了老虎。 后来,据上山砍柴的樵夫讲,这森林里面根本就没有老虎了……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穿越维也纳森林》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穿越维也纳森林》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辨析“幽静”、“幽雅”、“幽深”词义的不同。 2、根据穿越森林的线索,将恬静神秘的维也纳森林和音乐家惊世之作诞生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4、搜集相关资料,说说其他音乐家与其作品之间的故事。 重点难点: 根据穿越森林的线索,将恬静神秘的维也纳森林和音乐家惊世之作诞生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媒体播放维也纳景色 初步领略了维也纳的魅力,能用一句话说说对维也纳的印象吗? 2、出示句子,读句。 3、揭示课题,读题 4、作者写维也纳,为什么选择穿越维也纳森林来写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理解“触景生情”的意思。 (2)想一想:作者穿越森林的路线是怎样的?用着重号在文中实行标注。 (3)课文中是怎样直接描写维也纳森林的美景的?用“~~~”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2、交流: (1)请学生串读课文。 (2)读词语: 恬静苍翠百鸟争鸣触景生情生机勃勃俊俏呜咽低吟芬芳 “呜咽”的“咽”是一个多音字,还有两个读音,一个是yàn,谁能为它组个词?(狼吞虎咽)另一个是yān,谁来组词?(咽喉) “低吟”的“吟”最后一笔是横折。 (3)交流自学要求: 随机板书: 进入森林 来到小村 来到小村 登上古堡 (4)交流自学要求:

出示1: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美丽的美伦娜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两岸葱 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妩媚万分。 ①正音:淙妩 ②把句子读准确。 出示2:茫茫森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微风吹拂下松涛起伏,就像施特劳斯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鸟儿的啼唱,流泉的呜咽,微风的低吟,空气的芬芳,使人神往,令人赞叹…… ①把句子读准确。 ②完成练习:在幽静的森林中,约翰﹒施特劳斯看了,听到了, 想到了,于是触景生情,创作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三、研读课文 1、师:是啊,维也纳森林的优美景色令人心驰神往。 媒体出示:多少年来,有多少音乐家、诗人、画家在这幽深的林 中完成了很多不朽的惊世之作,也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究竟有哪些音乐家?有什么惊世之作?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小组合作 学习,认真读读第4节到第6节,用“——”划出音乐家和他们的惊 世之作。选择一个动人的故事交流,联系课文及课外拓展资料,说说 故事为什么动人。 板书:音乐家惊世作品 2、交流: 施特劳斯: (1)理解词语:触景生情 (2)施特劳斯触的什么景?生了什么情?

冀教版第十二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及习题

冀教版第十二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及习题

冀教版第十二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及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

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 二、初读课文 1、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答疑解惑 眩惑:迷惑。张目:睁眼。颁布:公布,发布。 清爽宜人:清洁凉爽,合人心意。 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布置兵力,伺机出击。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 目力所及:视力能达到的地方。 和谐:配合的适当均匀。 森森然:树木茂盛繁密惑军队整齐威严。 和谐:配合的适当匀称。 2、指名读课文,领略了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思考:①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 ②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学生边听边划并作旁批。 (1)景色美;(2)面积广;(3)作用大。 3、请学生回答相关的语句,并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景色美 “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使一朵绿色的浪花。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 “维也纳人的眼睛整天为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觉得绿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森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 指导朗读,读出维也纳森林的美。 (2)面积广 “维也纳的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说40平方千米……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覆盖。” “处处森林相连,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这是一个反问句,把它变成陈述句该怎么说?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带着自己的感受试着读一读。

世界经典名曲100首

世界名曲一百首: 1 1812序曲35 幻想即兴曲(萧邦)69 维也纳森林故事 2 E调前奏曲(巴哈)36 幽默曲(德沃夏克)70 绿袖 3 F调旋律(鲁宾斯坦)37 彩云追月71 美丽的星期天 4 G弦之歌(巴哈)38 摇篮曲(勃拉姆斯)72 花仙子 5 三套车39 斗牛士之歌73 苏格兰之歌 6 二泉映月40 星星索74 苏武牧羊 7 五月花开41 春之声圆舞曲75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8 兰色多瑙河舞曲42 春之歌(门德尔松)76 英雄波兰舞曲(萧邦) 9 军队进行曲(舒伯特)43 春江花月夜77 茉莉花 10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44 昭君怨78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11 十面埋伏45 月光(贝多芬)79 行星组曲(霍斯特) 12 卡门46 月光曲(德彪西)80 西班牙女郎 13 友谊地久天长47 杜鹃圆舞曲81 邮递马车 14 吉他奏鸣曲(威尔第)48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查斯特劳斯)82 重归苏莲托 15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49 梅花三弄. 83 野玫瑰 16 啤酒桶波尔卡50 梦幻曲(舒曼)84 金婚式(马瑞) 17 四季(威尔第)51 棕发少女(德彪西)85 金银圆舞曲 18 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52 横笛协奏曲1号(莫扎特)86 钟表店(安德松) 19 圣母颂53 欢乐颂(贝多芬)87 钟(李斯特) 20 夏夜午后之梦序曲(门德尔松)54 步步高88 钢琴协奏曲2号(拉赫马尼诺夫) 21 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55 水上音乐(亨德尔)89 胡桃夹子圆舞曲 22 天鹅(圣桑)56 汉宫秋月90 自新大陆(德沃夏克) 23 天鹅湖57 沉思曲(马斯奈)91 致爱丽丝(贝多芬) 24 威廉退尔序曲(罗西尼)58 流浪者之歌92 舞乐组曲(巴哈) 25 威风堂堂进行曲59 浪漫曲93 良宵 26 寒鸦戏水60 海顿小夜曲94 阅兵式进行曲 27 小夜曲(舒伯特)61 清明上河图95 阳关三叠 28 小夜曲(萧邦)62 渔舟唱晚96 阳春白雪 29 小步舞曲(比才)63 溜冰圆舞曲97 雨中 30 少女的祈祷64 火光(安德松)98 雨滴(萧邦) 31 布蓝登堡舞曲65 生日快乐99 风流寡妇圆舞曲 32 帕格尼尼狂想曲66 皇帝圆舞曲100 高山流水 33 平沙落雁67 睡美人圆舞曲 34 平湖秋月68 结婚进行曲(门德尔松)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森林车店》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森林车店》 活动目标: 1.步加强对机动车、非机动车特点的了解。 2.认识机动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其排放废气对人们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 3.愿意向大家宣传环保知识,培养爱护环境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图片3张。 2.自行车、卡车、轿车、摩托车、公共汽车、三轮车、拖拉机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小狐狸车店。 师:小狐狸车店里有什么车? 引导幼儿用“小猴车店里有......,有.......,还有.......”的句式。[通过提问掌握这一简单句式。] (二)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提问 1.教师:小狐狸站在柜台里干什么?它会怎样吆喝?(用广告、主持人形式,强调机动车的优点) 2.教师:哪些动物来买车?它们会买什么车?为什么?(将动物特点与机动车特点结合起来回答) 3.教师:生病的动物为什么越来越多?

4.情景表演: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开着助动车”在森林里转一圈,发出“突突突”的声音,接着发现天灰蒙蒙的。[幼儿在情景表演中更增加了对故事的兴趣。] (三)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机动车的危害 (四)出示车辆图卡,引导幼儿分析、比较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优点和不足总结:与幼儿一起总结非机动车的优点是没有污染,缺陷是费时费力;机动车的优点是便利、快捷,缺陷是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污染较大。通过电动车的导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及探索欲、求知欲。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设计几种减轻机动车污染问题的方法,上课时与大家一起分享。 故事:森林车店 在美丽的森林里,小狐狸开了一家车店。车店里的车可多了,有自行车、摩托车,还有最新产品:小狐狸牌省力机动车。 一天,聪明的小狐狸在树林里贴了一张广告:“小狐狸牌省力机动车体积小,速度快,省时、省力、省油,价格便宜”。消息传开,乌龟爷爷驮着小乌龟赶来了,袋鼠妈妈抱着小袋鼠赶来了,胖胖的熊猫奶奶和年迈的山羊公公也拄着拐杖来了。大家争着购买小狐狸牌省力机动车,它们觉得有了机动车方便极了。 从这以后,森林里到处回响着机动车“突突突”的声音,弥漫着机动车冒出的一股股黑烟。

森林的故事

第四课时: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 1、看图了解故事情节。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及表现力。欣赏朝景 3、用图画、表演、配乐、朗诵、打击乐、歌舞的开式表同《森林的故事》。 一、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师生课前查阅关于森林的资料)。 教师:谁能把自己找到的关于森林的图片或其他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出示生长茂密的森林图片并给大家介绍。 教师:据一份可告材料报告,在过去的1970年到2002年间,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在此生物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图片给大家看。出示荒漠的图片。我们听到了触目惊心的数字,真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而担忧。是吗?大家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 学生:森林火灾、滥确滥伐、动物种类的消失等。 教师:生态平衡被打破,终将会威胁到我们人类,多么可怕,作为人类应怎样做呢? 学生:种树造林。 教师:就像歌曲《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中唱的那样,用我们的力量给祖国的绿化事业,让城市、乡村、田野到处充满生机勃勃的绿色,那该多好呀! 2、出示本单元中的五张图片。

教师:这五张图连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故事的梗概。 教师:没想到森林里的动物们也会遭到失去家园的动难,一会儿我们要将这个故事编成音乐剧,让更多的朋友们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大家愿意吗?看哪个组同学最成功。 3、学唱歌曲部分。 教师:在演出之前,我们一起先来学唱歌曲《不得了》。 出示歌曲,播放歌曲录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音乐形象。 教师:指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歌曲。你们觉得动物们唱这首歌时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伤心、着急等。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是怎样表现这种着急的心情的。 教师:歌曲的特点就是2/4、3/4拍交替运用。而且我们发现每拍后面都有八分休止符,让我们感到动物们的语气是那样急切。间奏的引入好像是描写动物们慌乱的脚步声。三个乐句一层一层跌落,表现了动物的伤心、无可奈何的样子。结束句突然出现了一个四拍的长音,并且稳稳的落在了66/50//上,首尾呼应,结束歌曲。 学生:尝试完整地演唱。分组唱熟歌词。尽量做到形象生动。 4、分组设计活动,表现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师提供素材:各种动物的头饰、打击乐器(沙锤、双响筒、铃鼓、碰钟、响板、小笛子等),音响资料等。 5、各组展示。欣赏《朝景》 教师:请观看的同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二、课堂小结:演音乐剧是对大家表演才能的一次锻炼,关于演情景剧大家有没有想变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穿越维也纳森林》练习题(上册)

小学五年级语文《穿越维也纳森林》练习题 (上册) 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想学好一门课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穿越维也纳森林练习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的学习! 一、关联词语填空。 (1)( )是优美的自然风光,( )典雅的建筑艺术,都给人一种恬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2)《蓝色的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写的( )贝多芬写的? (3)( )贝多芬得了神经性耳聋症,( )他仍凭着顽强的毅力写下了《海里根斯泰特遗书》。 (4)( )维也纳森林水清林绿,风景迷人,( )带给了许多音乐家灵感。 二、文中说,维也纳森林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静”的词语(成语更好)吗? 这篇文章一共介绍了哪些音乐家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说给你的朋友听,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积累下面的词语,并选择其中几个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连绵起伏溪水淙淙百鸟争鸣水清林绿妩媚万分 郁郁葱葱蜿蜒多姿生机勃勃松涛起伏波光粼粼 这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四、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鸟儿的啼唱,流泉的呜咽,微风的低吟,空气的芬芳,使人神往,令人赞叹……”发挥你的想象力,将这幅美妙的图画描绘出来好吗? 五、阅读。 听 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迷迷蒙蒙,村外的溪水传来淙淙的响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叭,花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枣树上画眉和黄莺对唱,声音清脆、婉转…… 吱呀一声门开了,大妈踏着被露水打湿的石铺小路,上井台打水。她打起一桶清澈的井水,忽然,她侧过头在凝神听着什么? 是在听溪水淙淙的流响么?是在听画眉和黄莺的对唱么?还是彩色小喇叭真会广播? 啊,喇叭花下邻家的小男孩正在念书,念得那么轻细,那么流利,那么动听,真好像是溪水的琴声,小鸟的歌声,真好像是喇叭花在广播呢。 大妈的笑从心底溢到脸上。 她提着水桶回家去了,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动了孩子的念书声,还怕惊落了喇叭花上那忽闪忽闪的露珠…… 1.选择正确的读音。 淙淙(cóng zōng) 清澈(cè chè)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森林的故事 教案

《森林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剧的表演,学生知道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我做起。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想象力及表现力。 3.用表演、朗诵、歌舞的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 4.通过看图讲故事,直扣主题引发学生对滥砍滥伐的痛恶,对小动物失去家园的同情。 5.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相应的音乐给图画配乐,发挥学生自主性,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表现与情感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音乐剧学习,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起绿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多种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 教材分析 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曾经是动物们的乐园。清晨,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在树林中,动物们都静静的等待着又一个美好的一天。当太阳全部升起来的时候,动物们开始狂欢。 随着人类不断的乱砍滥伐,动物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它们在流泪、它们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的唱起了这首《不得了》。这时,动物们吃惊的发现了一队少先队员,只见他们唱着歌,亲手种下了棵棵树苗。动物们这才松了口气,人们开始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是造福于人类的。当森林里又变得绿树如荫时,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快活的景象。 歌曲《不得了》是一首创作歌曲,由向民胜填词、孟卫东作曲。3/4 、2/4拍交替,四个乐句,一段体结构,中速、稍快。这首歌大量使用了重复的手法,旋律中大量运用了大小二度音程,使人感到一种无奈沮丧之感。八分休止符的多次出现使音乐的节奏轻快、活泼,也让我们感到动物们的语气是那样的急切。此歌简单易学。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教师出示《森林的故事》五张图片。 师:你能说说这五张图片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故事的梗概。 师: 没想到由于人们滥砍滥伐,使森林里的动物们遭到失去家园的劫难。

第九册每课四字词语

第九册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1快乐的杉树林 秋高气爽不约而同仰面朝天粉妆玉砌酷暑难挡 2捅马蜂窝 难以抑制腾空而起 3瑞恩的井 整整齐齐 4坐在最后一排 明明白白老老实实通宵未眠气息悠悠愤愤不平自暴自弃毫不在意跃跃欲试懵懵懂懂 5寻找幸运花 兴致勃勃落日余晖兴奋不已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综合练习1 照样子积累词语 兴致勃勃神采奕奕文质彬彬想入非非威风凛凛含情脉脉兴致勃勃忠心耿耿众目睽睽气势汹汹无所事事白发苍苍白雪皑皑板上钉钉波光粼粼 愤愤不平彬彬有礼-蠢蠢欲动-津津有味-欣欣向荣-比比皆是-喋喋不休姗姗来迟,斤斤计较,栩栩如生,闪闪发光,欣欣向荣,多多益善 欢声笑语说三道四能工巧匠门当户对交头接耳兴风作浪齐心协力污泥浊水呕心沥血文武双全眉开眼笑欢天喜地谈天说地呼天唤地愁眉苦脸伤春悲秋呼风唤雨 瞻前顾后出生入死有头无尾有勇无谋思前想后,舍生忘死贪生怕死醉生梦死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开天辟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花天酒地欢天喜地改天换地经天纬地遮天盖地震天动地翻天覆地翻来覆去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虎头蛇尾街头巷尾继往开来扬长避短说长道短三长两短截长补短取长补短今是昨非口是心非似是而非空前绝后除旧布新你死我活拈轻怕重弄假成真七上八下欺上瞒下完整无缺借古讽今颂古非今起死回生避重就轻头重脚轻

将信将疑尺短寸长积少成多瞻前顾后挑肥拣瘦同甘共苦声东击西 喜新厌旧凶多吉少眼高手低假公济私惩前毖后自始至终朝思暮想 飞短流长返老还童争先恐后转败为胜 7妈妈我要活下去 浑身麻木 8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骨髓移植步履匆匆神清气爽天崩地裂安然无事突如其来 10珍珠鸟 不由自主 综合练习2 一帆风顺风吹草动风雨同舟风起云涌 11飞夺泸定桥 水流湍急高山峻岭翻山越岭心惊胆战千钧一发奋不顾身震耳欲聋浩浩荡荡 12黄河颂 高山之巅万丈狂澜浊流婉转一泻万丈 14开国大典 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大江南北白山黑水整整齐齐五颜六色千千万万 15林海 奇峰怪石高不可攀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目之所及群岭起伏四面八方千山一碧万古长青兴国安邦 综合练习3 1、描写山峰很高或很多:高不可攀孤峰突起群岭起伏高山峻岭 2、描写声音很响或很美:浊流婉转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婉转悠扬 雷霆万钧惊天动地燕语莺声娓娓动听余音绕梁如闻天籁 3、描写颜色很亮或很多: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 翠色欲流姹紫嫣红绿肥红瘦一碧连天流光溢彩光艳四溢绚烂缤纷 16奇异的琥珀 翻腾怒吼

《儿童圆舞曲》教案

教学课题: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儿童圆舞曲》 教案背景及教材分析: 小学高年段的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在音乐学习中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儿童圆舞曲》是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的歌曲。原是由万卯义与王连锁作词、王连锁作曲的一首歌曲,教材中的歌词部分经过改编。这是一首稍快而活泼的歌曲。节拍四三拍,歌曲以稍快的速度、明快的旋律,表现了少年儿童活泼、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孩子们纯真的感情和充满快乐自豪的情感。 教学方法:欣赏法、听唱法、体验法、模仿法。 教学目标: 1、欣赏圆舞曲音乐、舞蹈短片,感受圆舞曲优美明快的韵律,丰富音乐视野。 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积极参与音乐聆听、舞蹈欣赏、学跳动作等活动,从中体验圆舞曲的韵律特点;通过聆听、视唱、跟唱等方式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儿童圆舞曲》。 3、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提高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圆舞曲韵律,能用欢快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儿童圆舞曲》。 教学难点:掌握音乐节奏,学跳三拍子舞步。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基础练习 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随三拍子音乐用“lu”“li”“la”练声; 用相同的旋律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欣赏体验 1、导入 师: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听一听这是什么音乐?想一想它的曲作者是谁?

部编音乐教案《森林的故事》教案2

《森林的故事》教案 一、说教材 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绿色的梦》中的内容。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曾经是动物们的乐园。可是,随着人类不断的乱砍滥伐,动物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它们惶恐不安;一群少先队员唱着歌,亲手种下了一棵棵小树苗。当绿树如荫时,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欢乐的景象。 歌曲《大家来环保》是一首创作歌曲,四二拍节奏,活泼而又欢快,表达了少先队员们对环保的呼吁: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人人都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地球上的清洁工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低年级段学生年龄的特征,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立为: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图片内容讲述故事情节。 2.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家来环保》,能自主地、有创造性地表演歌曲。 3.能用配乐表演等形式充分表现《森林的故事》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美好情操。 三、说教法 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及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身心特点,我运用创编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四、说学法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在教学时,我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的最大思维空间,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五、说教学重难点 为画面选择合适的音乐并用歌舞,情境表演等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在富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意境中自然的融入课堂,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森林的故事》教案

《森林的故事》 教材分析: 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曾经是动物们的乐园。可是,随着人类不断的乱砍滥伐,动物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它们惶恐不安;一群少先队员唱着歌,亲手种下了一棵棵小树苗。当绿树如荫时,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快乐的景象。 歌曲《不得了》是一首创作歌曲,表现了小动物失去家园后)那种惶恐不安、焦急无奈的心情。歌曲二四拍、三四拍交替进行,四个乐句,一段体结构。中速、稍快的速度。间奏的引入好象是描写动物们慌乱的脚步声。三个乐句一层一层下行,表现了动物们伤心、无可奈何的样子。结束句突然出现一个四拍的长喜,并且稳稳地落在了66150吐,首尾呼应,夏然而止。 教学目标: 1、看图讲述故事的情节。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及表现力。3、用画面、表演、配乐、打击乐等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 教学重点: 为音乐设计画面并用表演、歌舞等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各种打击乐器、小松树、小鸟头饰; 学生:各种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铺垫导入新课 l、师:同学们好!今天呀我们要上一节特别的音乐课,你们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一起创作一部音乐剧《森林的故事》,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吸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教学作铺垫。 2、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播放多媒体课件)这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小组轻声讨论一下。(指名交流,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故事。)

3、师: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同学们,你们想扮演什么角色?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 4、师:既然大家这么高兴,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舞吧!老师也不甘示弱,我呀扮演一只小鸟。(随音乐表演森林里动物欢乐的情景。)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展开教学】 师:小伙伴们,森林里并不总是充满着欢乐,据一份可靠的资料报告:从1970-2002年间,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 12%生物多样化下降了三分之一,淡水资源减少了55%。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呀!人们乱砍滥伐、大肆污染环境,使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糟。大家能举些例子说说吗? 5、(播放多媒体课件: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师: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自食其果的必将是我们人类!小伙伴们,听,小动物也在向我们倾诉。 【设计意图:渗透情感教育,用身边的事实教育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环保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爱环境、护环境”的思想。】 二、自主感受、合作创编 1、师:我有一个提议让我们创编一些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歌词,让我们的地球妈妈高兴起来,好吗? 2、师:小伙伴们,刚才我们用歌声表达了我们美好的心愿,那么,我们怎样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 学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多种花草树木等。 3、现在,就让我们讨论一下,我们用哪些动作、哪些形式来完整地表现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师提供素材:打击乐器(铃鼓、响板、沙锤等)、音响资料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各组设计角色扮演动物,教师巡回指导。 4、各组展示:例:(做到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5、师:小伙伴们,那就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建设绿色家园,保护地球妈妈,让我们的妈妈绿意常在、青春常驻!(在《热爱地球妈妈》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的实践创新活动;不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也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这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500字(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篇课文。我读后心情非常激动。通过读此文,我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维也纳森林的景色美、面积广和作用大三个特点。而且我还知道了森林是维也纳人的骄傲与福气之一。 这篇课文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孔雀是逞强好胜的飞禽,它要与乐队一比高低。这引得人们都笑起来,但无人驱赶它,乐队更起劲的演奏,随后便是乐队与孔雀边奏边唱,奇妙之极。'从这几句话中让我明白了维也纳人以前保护过动物,由此可见,孔雀与维也纳人之间产生了感情和信任。从这几句话中,也让我看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景,让人感到有种温馨幸福的感觉。我想:我国有很多动物,但没有一种动物与人类这样亲密过。维也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真是值得所有国家学习啊! 我国与维也纳的差距真是大啊!有一次,我爸爸让我去给鸡喂吃的,我刚拿起小铝盆去给鸡拌吃的,就看见了一群家雀站在墙头睡觉。随后,我给鸡拌好吃的后,用极轻极轻的动作去给鸡喂吃的。可是,我刚迈两步,家雀'轰'的一下全飞了。由此可见,家雀与人的'距离'是多么远啊!那时,我是多么希望家雀能在我的肩上呆一会儿,哪怕只有5秒钟啊! 现在,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吧!让我们一起植树种草、善待动物吧!让每一个动物都能与人和谐相处!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500字(二) 花草树木,是我们人类在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一个不可缺少重要的'朋友'.因为它们不仅绿化了环境,美化了城市,还给予我们充足的氧气,而且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及沙漠化……如今,有些人类十分珍爱绿色,爱护花草,与大自然生活得十分和谐。今天,我们学习了《维也纳的森林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维也纳森林,其中描写了维也纳森林面积大、作用大、景色美。让我们体会到了维也纳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的颂歌。 维也纳人是幸福的。奥地利之所以有这样的环境,这么多的树木,是因为他们长年累月的保护和珍惜的成果。谁也不会去伤害任何动物和植物,甚至连后院的小草也倍加爱护。可见,他们十分热爱大自然。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缺乏国家,人均森林面积的储蓄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名一百二十位以后。严重的问题是:人们不但不增加保护意识,还乱砍滥伐。记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幅具有深刻意义的漫画: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中,动物们生活的无忧无虑。一天,啄木鸟发现一个伐木者在砍树,嘴里还唠叨着:'今天发财啦!'啄木鸟一听,十分气愤,说:'这段木头里有虫!'接着便啄了几下伐木人的脑袋,啄着几只虫飞走了。 是啊!生活中,人们为了赚钱,乱砍滥伐,结果造成森林资源短缺,小动物们因此四散奔逃,没有了生存的家园。人们心中的'利益虫'腐蚀着我们的心,只有保护大自然的决心才可消灭他们。 同学们,人们的生活依赖着大自然。同样,大自然也离不开人们的保护。所以,让我们每个人保护森林吧!像维也纳人那样,保护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中国也成为一个美丽的家园,成为一个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大家园!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500字(三)

《森林的故事》教学反思

《森林的故事》教学反思 (一)、激趣铺垫导入新课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是什么呢?是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因此,如何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我整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我根据三年级孩子好奇、好动、善于模仿等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师:同学们,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这里绿树成荫,风景迷人,是动物们美丽又温暖的家,看它们玩得多高兴啊,我们也随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随音乐表演森林里动物欢乐的情景)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孩子们自由的发挥表演着,顿时课堂成了快乐的大舞台。然而,同学们,森林里并不总是充满着欢乐,据一份可靠的资料报告:从1970-2002年间,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生物多样化下降了三分之一,淡水资源减少了55%;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呀!人们乱砍滥伐、大肆污染环境,使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糟。(播放多媒体课件: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师: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自食其果的必将是人类自己!同学们,地球妈妈已经开始哭泣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二)、积极参与感受新歌1.视听结合,感受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画面,完整欣赏歌曲,在感受歌曲风格的同时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呢?(播放音乐)在完整欣赏完歌曲之后,为了让音乐知识与技能在潜移默化中积累,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师:同学们,歌曲中都讲述了些什么?学生们都积极踊跃举手抢答:要爱护花草树木,不乱仍垃圾。还有的说: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废弃饮料盒还可以卖零花钱呢!简朴纯真的话语引得全班同学都乐了起来,这时我感慨的告诉大家:是啊,只要全人类都行动起来,从自己身边做起,相信,我们身边的环境会更美,动物们又会重新拥有美丽而温馨的家。2.学前铺垫,引导掌握师:同学们,想学会这首歌曲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要通过老师设置的两关,才能得到绿色小旗子,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①第一关:我会拍a. XX XX XX X| b. XXX X·X XX X| 【教学说明:这两条节奏由教师抽取其中任意一条,用击掌的方式拍出来,学生能迅速分辨是哪一条,b条的附点有难度,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为学唱旋律做铺垫】②第二关:我会读师:为了让歌曲显得更俏皮,更生动,歌曲的第一句特地加了很有趣的衬词:“chichilichi”。接下来,老师将拍出节奏,同学们将歌词带入老师的节奏中好吗?我采用了以下方式进行练习: a、老师拍,全班读。b、然后请一位小朋友范读“小老师”带领全班读c、全班拍节奏,读歌词3.随琴演唱,表现歌曲通过前面两关的练习,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歌曲节奏特点,因此,在老师琴声的伴奏下,同学们能自然地有感情演唱和表现歌曲。【这一环节,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层层深入,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文

篇一: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题型】填空题 【题目】 拼写关卡。(认真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1)红树林是上天的恩cì(),它给各类飞qín()、海生动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环境。我国bān()布了十余种法律、法规来保护它。 (2)上百qǐng()的林子里,长满了yú()树、bǎi()树、松树、?? 【答案】 (1)赐禽颁 (2)顷榆柏 【知识点】汉字 【题型】填空题 【题目】 词语广角。(将加点部分换成合适的词语) (1)我们的语文老师态度温和,举止文雅,很受学生喜爱。()........ (2)潜心读书的人,都有抵御奇特瑰丽的光芒和色彩诱惑的能力。()..........(3)置身辽阔的草原,视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哪里都是绿的。()......... (4)无边的森林不但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还会使你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答案】 (1)温文尔雅(2)奇光异彩(3)目力所及(4)赏心悦目 【知识点】词语 【题型】积累运用 【题目】 预习帮手。(课文内容我知道) (1)奥地利的首都是__________,它被称为____________之都。 (2)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此前我们还学习过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3)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的森林与维也纳的森林相对比,突出了维也纳森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渡句能使文章结构连贯,内容衔接自然,请用“____”画出文中的两个过渡句。【答案】 (1)维也纳音乐 (2)冯骥才《捅马蜂窝》 (3)南部蒂罗尔州清新柔和温文尔雅 (4)①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 ②维也纳人明白,宜人的气候不只是上帝的恩赐,更是缘于祖祖辈辈对这种恩赐的倍加珍爱。【知识点】积累运用 【题型】填空题 【题目】 修辞在线。(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绿色的浪花。() (2)维也纳森林到底有多大?森林处处相连,谁也说不清楚它的边缘。() (3)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 (4)这里的森林清新柔和、温文尔雅,倒与维也纳这个城市的味道更相调和。()

2019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穿越维也纳森林沪教版语文

35、穿越维也纳森林 【教学目标】 1、自主地学习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并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幽静、 幽雅、幽深”等词语的意思。 2、能够理解恬静神秘的维也纳森林和作曲家惊世之作的诞生是如何紧紧地联系 在一起的,并能将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能够自主地积累文中有关描写维也纳森林美丽景色的词语和句子。 4、搜集有关的资料,说说其他音乐家与其作品之间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体会恬静而神秘的维也纳森林和作曲家及其作品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朗读体会维也纳森林的美丽和作家当时的心灵感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导入新课。 1、播放《蓝色多瑙河》,学生感受。 2、师引文:在幽深的维也纳森林多瑙河畔,圆舞曲的“国王”约翰﹒施特劳斯 触景生情,用动人的旋律,描述了波光粼粼、蜿蜒多姿的多瑙河。听着这优美的圆舞曲,我们仿佛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森林,感受它的美。 二、初读课文,感受维也纳森林的美 1、维也纳森林,世界闻名的森林,因约翰﹒施特劳斯谱写的《维也纳森林的故 事》而名满世界,让我们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再次走进这片幽深的森林,找出描写这优美的森林的句子读读,感受她的与众不同。 2、组织交流。 1)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美丽的美伦娜河悠悠流过,溪水综综,百鸟争鸣。两岸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妩媚万分。 句中的“幽静”能否换成“幽雅”或“幽深“呢? (交流、指导朗读,感悟体会) 2)茫茫森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微风吹拂下松涛起伏,就像施特劳斯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描述的那样:鸟儿的啼唱,流泉的呜咽,微风的低吟, 第 1 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