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隶研究

汉隶研究

汉隶研究
汉隶研究

汉隶书法研究——《华山庙碑》

一、《华山碑》简介

《华山碑》为汉代隶书,全称《西岳华山庙碑》,东汉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四月刻。碑在陕西华阴西岳庙中。明嘉靖年三十四年毁于地震。此碑是艺术性很高的名碑之一,结字堂堂正正,体势端庄,字、行距齐整,波磔秀美雍荣典雅,,被誉为汉隶中典范。

《华山碑》高七尺七寸,宽三尺六寸,字共二十二行,满行三十八字。额篆书阴文题“西岳华山庙碑”六字,碑末有“郭香察书”四字,有称书者为郭氏,唐徐浩《古迹记》以为蔡邕所书。

此碑碑文不但记述帝王修封禅,祭天地事,而且还反映了汉代社会政治经济兴衰的情况。碑末还有一段题记,是一般汉碑所没有的:“京兆尹敕监都水掾霸陵杜迁市石,遣书佐新丰郭香察书,刻者颖川邯郸公修、苏张,工郭君迁。”此碑在唐代已被重视,碑左右有唐代李商隐、张嗣庆、崔知百、李德裕等题名,当有其拓本,但未。“长垣本”为明代河北长垣王文荪旧藏,后归商丘宋荦,又称“商丘本”,为宋拓早本,后归日本中村不折氏。“华阴本”系明代陕西东云驹藏,后归华阴王宏撰,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华阴本”又称“关中本”,从第1行至17行,其损泐百字,它虽比长垣本晚,但拓得较精,比“四明本”多二十余字,“四明本”为四明丰道生所藏,又归宁波天一阁范氏,现亦藏故宫博物院。以上三本又曾均归清末金石学家端方,后散佚。“玲珑山馆本”为清初马日璐玲珑山馆所藏,后归李文田,现此拓本藏香港中文大学。

该碑在历史上地位极高,历代大儒和文化名士以能目睹该碑或碑之拓本为生平幸事。因此,在碑或拓本上题名、观款、题跋的人士就有300余人,是历代题刻最多的碑石,无碑能出其右。各种拓本的收藏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辗转迁移,跌荡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二、《华山碑》笔法结构

《华山庙碑》的字形风格接近《史晨碑》,为东汉隶书碑刻名品,端雅轨正,冲和遒密,有庙堂之气,笔致遒丽灵秀,丰腴醇雅,结字规正,然在整饬谨严中又极尽变化之致,为隶书正脉。清代隶书名家金农曾盛赞“华山片石是

吾师”。细细品味此碑,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隶书自西汉发展至东汉,其用笔结构渐趋完美、严谨、成熟。《华山庙碑》也体现了这一点。点画多为筑锋逆势,藏头护尾,“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所书线条顿挫郁拔,能给人一种立体感。此碑用笔方圆兼备.奥折洞达,提按分明,顿挫跌宕,沉劲有力。通过用笔的提按与转折巧妙变化,构成此碑动静的对立统一。折笔方势主静,转笔圆势生动,直线为静,曲线为动。对于隶书的典型特征,一波三折,蚕头雁尾极为强调。波挑劲健而内含骨力,波磔极富装饰之美。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盛赞此碑:“字字起棱、笔笔如铸,意包千古,势压三峰,竹土宅)老人谓为汉隶第一,不自禁其惊心动魄也,良无欺哉!”

此碑刻庄重的“庙堂文字”,整饬端庄,法度森严。其结字方整又有细微变化.长短互用,笔势的斜正互为照应、避让。清代朱彝尊评此碑说:“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金石文字跋尾》)。刘熙载也说:“汉碑萧散如韩敕、孔宙,严密如衡方、张迁,皆隶之盛也,若华山庙碑,磅礴郁积,流漓顿挫,意味尤不可穷极。”(《艺概》)清由此可见,临习此碑应注意其方整、流丽、奇古的特点。

此碑与《乙瑛》、《礼器》诸碑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结字上部紧收,下部舒展,既保留了《乙瑛》、《史晨》等碑的端庄又将其舒展之势加以夸张。整体气息华美遒丽、朴茂厚重的《华山庙碑》至今仍不失为习隶优秀范本。我们在看到此碑的诸多优点的同时亦应注意其不足。在学习隶书时扬长避短,研究隶变之规律,上追高古之气,善于吸收汉碑精华,避免堕入唐隶之流。

西安工业大学

汉隶书法研究————浅议《西汉华山庙碑》

院系:艺术与传媒学院

班级:101216班

姓名:吴宇娟

学号:101216122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摘要:在文本的互文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翻译的互文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并结合翻译的互文性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以供译者参考。 关键字:文本互文性;翻译互文性;翻译策略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产物,它的提出对于文学创作,翻译研究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Intertextuality 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tertexto, 意思是“纺织时线与线的交错纵横”。在文学领域内最早提出互文性概念的是保加利亚裔的法国符号学家和文学评论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马赛克似的引文拼嵌而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也就是说,任何文本都是建立在其他文本的基础之上的,是其他文本的延伸和发展。任何一个文本都处在与其它文本的关系网络之中:或是与同时代的其它文本存在相通之处,或是与历史上的特定文本相呼应。除了在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中的运用,互文性研究对翻译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仅要考虑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要考虑原文中涉及到的其它文本的内涵。此外,译者还要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考虑进来,将源语言中的一些特有的文化意象替换成目的语使用者所熟知的意象,这样的译文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想完成这样的翻译工作,译者就必须考虑原文的互文性,还要兼顾译文的互文性。本文将对翻译时应考虑的这两种互文性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差异的翻译策略以供广大译者参考。 一、文本与翻译 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某位作家的原创,而是对多个文本中包含的元素的整合,所以对某一文本的理解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其它的文本中的信息。例如:对于广告品牌的理解就需要涉及很多文本:中国的“白象”方便面在迈出国门走向国外的超级市场的时候并不畅销。仔细调查之后才发现:产品的名字“white elephant”就是罪魁祸首。由于“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意为“大而无用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产品又怎么可能收到欢迎呢?这里对于白象的理解就涉及了一个典故:暹罗王国(即今天的泰国)里白象是一种极为罕有的动物,所以只有国王才有权利驾驭。倘若哪位官员惹恼了国王,国王就会借着赠送一匹名贵的白象之名来惩罚他。之所以说赐予白象是惩罚是因为大臣对于国王的赏赐是不

互文性论文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14129083.html,/s/blog_4e481e610100us2r.html 1 互文性与翻译李粟 北京语言大 学 【硕士】 北京语言 大学 2008-05-01 0 150 2 索尔·贝娄小说的互文性: 《赫索格》和《拉维尔斯 坦》的互文性分析 江春奋厦门大学 【硕士】 厦门大学 2009-04-01 0 210 3 从互文性理论谈《牡丹亭》 中互文符号的翻译 林雪 四川师范大 学 【硕士】 四川师范 大学 2010-06-30 0 31 4 互文性与《红楼梦》中互 文符号的翻译 黄懿 湖南师范大 学 【硕士】 湖南师范 大学 2005-11-01 1 279 5 英汉广告文本互文性的顺 应性研究 谢瑞芹 南京财经大 学 【硕士】 南京财经 大学 2009-11-01 0 6 报刊英语翻译中的译者主 体性—互文性视角 陈立群中南大学 【硕士】 中南大学 2008-11-01 0 226 7 互文性视角下甲型H1N1 流感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 析 庆凌 南京理工大 学 【硕士】 南京理工 大学 2010-05-01 0 113 8 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 的典籍翻译研究 姜怡 大连理工大 学 【博士】 大连理工 大学 2010-07-06 0 84 9 “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与 左翼文学经验 姜辉暨南大学 【博士】 暨南大学 2010-05-20 0 161 10 体裁互文性研究陈亚萍 上海外国语 大学 【博士】 上海外国 语大学 2008-05-01 1 616 11 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 特征研究 焦亚东 华中师范大 学 【博士】 华中师范 大学 2006-04-01 4 940 12 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 际互文性研究 武建国 广东外语外 贸大学 【博士】 广东外语 外贸大学 2006-04-01 6 683 13 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 究 刘金明 上海外国语 大学 【博士】 上海外国 语大学 2006-05-01 11 1522 14 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 齐泽克对拉康理论的解 释 万书辉四川大学 【博士】 四川大学 2007-03-07 2 778 15 从互文性角度看《三国演 义》英译本中文化内容的 翻译策略 巫丹 天津理工大 学 【硕士】 天津理工 大学 2009-12-01 0

互文性与诗歌翻译_刘军平

作者简介:刘军平(1962-),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比较文化 收稿日期:2002-10-11 2003年第1期 总第166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 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 eaching 2003,№1Serial №166 互文性与诗歌翻译 刘军平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摘 要:本文审视了互文性与诗歌翻译的关系。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克里斯蒂娃认为,每个 文本都是用马赛克般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本文认为,中西诗歌翻译在音韵、意象及意向性方面具有大量的互文性特点,作为译者既要充分认识到中外诗歌中互文特点,又要采取适当的策略传递互文的契合。 关键词:互文性;诗歌;文本;翻译;意象;意向性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and poetry translation.Intertextuality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understanding all texts and it highlights the inter 2dependence and impact on the intertext.By quoting Julia K risteva ’s view that every text is constructed as a m osaic of citations and every text is an absorption and trans formation of other texts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re exist abundant intertextualities in East 2West poetry in terms of verse rhythm ,imagery and intentionality.As a translator ,on the one hand ,one must be appreciative of the intertextualities in poetry and on the other hand ,he must adopt adequate strategies to convey faithfully the inter 2textual affinities.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study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and poetry translation will shed new perspective and light on translation studies. K ey words :intertextuality ,poetry ,text ,translation ,image ,intentionality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3)01-0055-05 1.概述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指文本间的相互关系。Basil Hatim (1996)认为,广义互文性是所有文本理解的先决条件,它包括作为符号学整体的甲文本对其它文本的依赖。其他文本作为一个预先独立存在的文本,可能与甲文本发生联系、产生影响。互文指涉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存在于文本之内的互文关系(内互文性);第二类是存在于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外互文性);第三类是通过滑稽模仿提出相反观点的反互文性指涉(contratextuality )。本文探讨的重点是第二类。 朱丽亚?克里丝蒂娃(Julia K risteva ,1941— )于1969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她认为先前话语的存在是所指行为的前提条件。 朱丽亚?克里丝蒂娃在《符号学》和《诗歌语言革命》中用互文性、现象文本、生成文本(intertextualit ′e ,phenotexte ,geno 2texte )等术语说明文本间相互补充和交流。她认为互文性既包括文本之间空间的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ship ),又包括此时文本与彼时文本在时间上的聚合关系(association rela 2tionship ),它体现空间与时间、历时与共时的统一。她说:“任 何语音链都具有一种发送源,它使身体与其生物学的和社会 的历史相联系,任何文学史、美学或风格学,如果它们仍囿于 彼此分割的状态的,都是不可想象的。” (张首映,1999:442)解构主义赋予互文许多独特的使命和意义,藉此取代结构主义锲而不舍地追寻的模式。解构主义希望批评家同时阅读多种文本,在不同文本之间印证某种相似性和类似性。因为世界上没有绝然独立的作品,也没有单一的独创性作品。传统所说“第一部”、“独创的”、“无与伦比的”等评价作品的形象性词语,不仅言过其实,而且不符合“互文性”特点。解构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双重解读”、“双重文本”、“双重批评”,才能呈现“互文性”。罗兰?巴特扩展了文本理解的条件,互文性对巴特来说不仅仅包含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意义,而且超越了“语言代码”概念的中立意义。巴特(1970)说:“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一个新织 体。” (王一川,1994:222)罗兰?巴特的这一观点与克里丝蒂娃(1969)的原意不谋而合:every text is constructed as a m osaic of citations ,every text is

体裁互文性研究

体裁互文性研究 体裁互文性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已经从不同角度被讨论和定义过。在批评性研究领域中,体裁互文性是指“不同语篇体裁或类型之间的现今的或历史的关系,每一种语篇体裁或类型都是以一个集合主体或一类使用者为前提的,因为每一类语篇都是受到某个社会团体,阶层或机构的控制,不同的社会组织对不同的语篇体裁或类型具有优先权”。在体裁研究领域,体裁互文性则被定义为体裁的动态性和混合性,因为体裁是动态的和历史性的,它总会对社会体系其它方面的动态变化做出反应。我们认为,尽管体裁互文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深入讨论,但现有的对体裁互文性的研究还存在着不少局限和不足。第一,体裁互文性理应是有关体裁的语言交际现象,有关体裁互文性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将以体裁研究为基础。但由于影响语篇体裁的因素多种多样,我们很难对其做出明确的结论性论断,甚至我们在决定某一个语篇是否属于某种体裁时都难免有任意之嫌。大多数关于体裁本质属性的研究都是从某一个角度,以某一种方式进行研究。所以,对体裁本质属性的认识的角度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裁互文性研究的完善。第二,已有的体裁互文性研究比较注重对体裁互文现象的形式上的描述。即使有对体裁互文发生机制的讨论,也受研究方法和角度的限制,很少涉及体裁互文的认知机制。第三,虽然在批评话语分析中,我们早已承认体裁互文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就它们之间的可操作链接策略并没有做出过进一步的讨论。对于在体裁互文过程中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它是以何种形式作用于体裁互文的,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最后,体裁互文性理应被置于某个理论框架之中或基于某种理论进行研究,但由于这些理论本身存在着的角度的或目的的局限性,使得体裁互文性研究很难做到全面和完善。这种局限性还同时表现在研究层面的无法突破。如现有的涉及体裁互文性的研究如篇际互文性(interdiscursivity)的研究由于注重篇际互文性的语言实现,其研究层面始终停留于语篇甚至语篇以下层面的互文性研究。篇际互文性中的语篇互文性和更宏观意义上的体裁互文性的特质区别很难区分,毕竟语篇是体裁的具体实现载体。鉴于以上对现有体裁互文性研究的总结和思考,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宏观层面的关于体裁的互文性研究理论框架。我们为体裁互文性研究所建立的理论框架是一个宏观社会符号理论框架。符号学和语言学的结合是由来已久的努力方向,其结合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使得语言研究更全面的价值早有定论。我们通过分析索绪尔,皮尔斯,以及之后的韩礼德等人对语言符号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关于语言及其周围环境的宏观社会符号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明确了语篇,语域,体裁以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我们论证了将语篇视作为一个完整象征符号而非语言符号复合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裁作为语言符号宏观体系中的最高层面,其实质是宏观社会符号过程体系(macro social se miosis system)。于是,体裁互文性即可被定义为宏观社会符号过程体系中各成分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关系本身又可视作为一种符号过程。因而,我们对于体裁互文性的研究借鉴了对语言符号的两分法研究方法,即分别对体裁互文系统和体裁互文过程进行研究。不仅于此,基于对语言及其周围环境的宏观社会符号体系的建构和分析,我们进一步发展了体裁互文性研究的三维性理论框架模型,除了体裁互文系统和体裁互文过程,还提出了体裁互文焦点这一研究维度。在体裁互文系统的维度上,体裁互文被视作为一个含有若干体裁互文潜势的资源系统,具体包括体裁互文学科知识潜势(disciplinary knowledge potentials),体裁互文宏观话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_舒奇志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 舒奇志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摘 要:文化意象翻译的实质是体现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为保存源语文化意象原有的文化特质和蕴含,采用异化手段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异化必须权衡译语文化的互文接受能力,才能将源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融合至译语文化,体现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相互作用后的一种互文关系,生产出文化意象新的表现形式。这一异化的本质是一种协调式的异化。本文着眼于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试图揭示文化意象翻译中协调式异化的原则。 关键词:互文性;文化意象;源语文化;译语文化;协调式异化 Abstract:The translati on of cultural i mages is,in nature,th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meanings betw een texts.In this process,the translator ha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ultural images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concerned.In order to reserve the cultural flavor,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e method of foreignization,in w hich the intertextuali ty of the source cultural i mages has to be merged into the target culture.S uch foreignization is actually a variation of the cultural images by applying intertextuali ty based on the cultural contexts of both the sourc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culture.It reflects the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 een the tw o cultures after they have been mediatively foreignized.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ose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mediated foreignizati on of cultural images from the concept of intertextuality. Key Words:intertextuality;cultural image;source culture;target culture;m ediated foreignizati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8-0058-03 0.引言 任何语言都包含着广袤而深邃的文化蕴涵,呈现出丰富而多姿的文化意象。如 莎士比亚 不仅是人名标签,更是中古英语语言和文学的意象符号。杜牧诗句 十年一觉扬州梦 中的扬州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的憧憬之地,包孕着既深沉又沁心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当这些文化意象需要转换至另一种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但文化意象的翻译和传递一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日渐形成了一种互渗、互融、互补的文化格局,探讨文化意象互文性和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更具有一种现实的意义。 1.文化意象的互文性 文化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它凝聚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民族观察、分析外部世界的心灵果实,是各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结晶,它高度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但是文化意象并非孤立的语言符号,互文性理论关于任一文本的构成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的观点,启示出文化意象的构成与文化意象语言符号内部和外部的文化所指彼此联结,表征出文化意象的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的意旨,实践着文化意象在语言和文化间的化合过程,这就是文化意象的互文本质。这一互文本质体现了文化意象在某种文化话语空间中的参与价值,揭示了文化意 象与赋予该文化意象意义的语言、知识代码和文化表意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文化意象网络。 文化意象网络的意义或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来源于其存在的文化母体。法国符号学家里法泰尔认为,一切互文关系都必须置于每一个文本的结构母体中予以考察,文本和它的互文文本是同一结构母体的变体,并认为母体结构对文本变体具有约束作用(黄念然1999)。由此可见,文化母体约束了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但文化意象的 互涉 、 互为释义 从广义的角度看,不只是存在于语内文本和文化内,由于人类经验的普遍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可扩展至人类文明的母体中,并以其文化本色构成对其他文化母体的吸引和渗透,使文化意象跨越语际文本和文化成为可能。所以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另一文化母体时,既要体现源语文化母体的约束作用以保存其互文意义,又须在译语文化中重建一套约束机制,增加源语文化意象在译语文本中的可接受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因此成为文化意象翻译 过程中的关键点。 2.文化意象互文性与 归化 、 异化 策略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双重性:它首先是一种内互文性(intratextuality),这种内互文性对源语文化具开放性,相对译语文化却具封闭性。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译语文化并使其互文性得以实现时,其互文性在本质上已体现出不同文化间的参照关系,表现为一种超出其内互文性的外互文性(extratextuali ty)。这种外互文性表达了将文化意象互文性对译语文化的封闭性转换为对译语文化的开放性的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文化意象的翻译就是作者简介:舒奇志(1967-),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收稿日期:2007-05-06(修改稿) 2007年第8期总第22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7, 8 Serial 221

互文性理论与英语翻译实践探究

互文性理论与英语翻译实践探究 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互文对译者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译者作为读者需要对原文进行互文性解读;译者作为作者对原文本进行互文书写。翻译中互文指涉必须通过互文标记起作用,因而互文标记对两种不同语言转化过程中的符号取值,对两个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的评估。 世界作为一种无限的文本出现,一切事物如政治、经济、心理、历史、宗教、哲学等,都被文本化(程锡麟)。任何文本都是处在互文网络中,互文性是研究文本语言的基本要素。每个文本都处在已存在的其它文本中,每个文本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文中有文的状态呼吁要把文本当成一个有机整体,多角度地研究文本系统的内与外,形式与内容,形式与意义。翻译工作者要从互文性的角度去把握原文本,阅读文本,阐释文本,从而更恰切地表达译文。本文将探讨互文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理论是法国符号学家Kristeva首次使用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概念。所谓“互文”(inter text)指的是存在于其他语篇中的语篇。“互文性”是不同语篇之间的相互联系。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也就是说每个文本都具有互文性,因为这个文本本身就是另一个文本的互文。Kristeva从文本生产的角度进行互文性研究的,其概念突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抽象的文本理论,明确指出文本之间的关系,但是其文本概念缺乏主体。她认为文本有两个维度,一是横轴的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二是纵轴上文本与另一文本的关系。文本之间靠表述的易位联系。横轴上作者和读者形成一种对话关系,这种关系基于作者和读者双方拥有共同的记忆,“互文是循环往复的记忆”。(互文性研究)作者利用某种激发语(prompter)激发读者深层或浅层或久远或短暂的记忆,从而和某些文本(背景)互文,这种关系是联想的纵聚合关系,是隐含而模糊、不易辨别的。如印裔英语作家萨尔曼·拉什迪的代表作《午夜之子》与印度神话形成互文。小说的情节、结构都带有印度神话的影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小说人物和印度神话人物互文,他们同名,使用同一指称,如湿婆,帕尔瓦蒂、帕德玛等。这种指称就是一种激发语,指向印度神话,引发读者的联想,指引读者去追忆印度神话。 二、.互文指涉和互文标记 能够证明互文影响的两个标签:互文指涉和互文标记。翻译中,互文指涉必须通过互文标记起作用,因而互文标记对两种不同语言转化过程中的符号取值,对两个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的评估,尤其重要。互文指涉包括文化结构和文化内涵。Lemke认为互文指涉一是存在于同一文本内各成分之间,前后成分互相指涉,这是文内互文指涉;二是存在于不同的文本之间,这是文际互文指涉;互文标记是文本的有形成分,代表的是互文指涉。互文标记往往是作者的意图所在(intentionality),即作者有意使用一定“知名度”的表达方式,或词或句或更大的语言单位,以便达到某个目的。如美国黑人独立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

互文性解释

互文性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诞生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已经大大突破了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批评术语的范围,它以其对文学传统的包容性、对文学研究视野的可拓展性,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写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注重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一切语境无论是政治的、历史的,或社会的、心理的都变成了互文本,这样文本性代替了文学,互文性取代了传统,自主、自足的文学观念也随之被打破。互文性理论将解构主义的、新历史主义的,乃至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的合理因素都纳入了其体系之内,从而也使自身在阐释上具有了多向度的可能。 具体而言,互文性理论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由文本显示出来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而新历史主义的历史和文本具有互文性的理论也成为了互文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文本分析策略,不过它结合了自身诞生于结构主义文论的特色,将之改换了文本和文本的互文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所以,互文性理论所遵循的思维模式也能清晰的窥见,它不是单纯地以文本来分析文本,否则它也将落入形式主义文论的窠臼。互文性理论以形式分析为切入点,最终让自己的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内,即一个从文本的互文性到主体的互文性(也可称之为“互射性”或“互涉性”)再到文化的互文性的逻辑模式。互文性理论以“影响”为其核心要素,将众多的影响文学创作的因子纳入其关注的领域,从而也使自己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研究的层面,而进入到多重对话的层面。而互文性理论的对话主要是从三个层面进行:文本的对话、主体的对话和文化的对话,下面本文就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互文性理论多重对话特质做进一步的分析。 文本网络 “互文性”(Intertex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概而言之,互文性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2];二是“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譬如,先时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对过去的引文的重新组织”[3]。“互文性”概念强调的是把写作置于一个坐标体系中予以关照:从横向上看,它将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让文本在一个文本的系统中确定其特性;从纵向上看,它注重前文本的影响研究,从而获得对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系统认识。应当说,用“互文性”来描述文本间涉的问题,不仅显示出了写作活动内部多元文化、多元话语相互交织的事实,而且也呈示出了写作的深广性及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蕴和社会历史内涵。 从第一个层次来看,“互文性”概念更偏重于文学的形式研究层面,这正与它

浅谈互文性与翻译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14129083.html, 浅谈互文性与翻译的关系 作者:张朦朦魏雪春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3期 摘要: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去关注类似文本特征或类似语类特征。文本之间或者类似的语类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即互文性。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对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的分析和翻译的研究之中。本文从互文性的缘起出发,重点探讨互文性同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关系。 关键词:互文性;翻译;文本;关联性 1互文性的缘起及界定 任何特定文本,从表面上看似乎自成一体,与其他文本没有任何联系,但实际上,它们总是具备互涉文本的维度。换句话说,它们总是要么暂时以强化我们所知道的各种文本的方式,要么是从侧面联系当代其他文本的方式,向自己赖以生存的其他文本扩散。文本的这种特性就是“互文性”。“互文性”,亦称“文间性”、“文本互涉”、“互文关系”或“文本互指性”,是篇章语言学中的七个重要概念之一。互文性这个概念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茱莉娅·克里斯蒂娃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首次提出的。她在将巴赫金对于文本分析的研究成果介绍到西方的同时,发展了巴氏的理论,并在她晚期出版的《词语、对话与小说》一文里,首创了这个术语。 2互文性同翻译研究的关系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将翻译同互文性研究联系在一起了。人们认为,除了其他类型的互文性关系如引用、仿拟、摘要、改编等之外,翻译同源语文本和目的语中的其他文本之间同样具有互文性。这是因为,“翻译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包含语言之间、文本之间、意义之间的转换,而且诸多原文和诸多译文还在更广阔的时空进行着互相补充、互相指涉,从而创造出比单纯的翻译或是复制更为丰富的意义”。 首先,作为译文的文本,正如巴赫金在其作品中所强调的,具备不同文本之间的“对话性”。巴赫金认为,由于一个文本总是给先前的文本提供答案,同时也为后续文本提出问题,因此,一个文本总是被迫同其他文本发生着互文性的联系。克里斯蒂娃也认为,任何文本都是一系列文本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回应、吸收和转化中生成的。 其次,译文同文本一样,都可以被看作言谈。只有当我们考虑到该言谈在具体情景中的运用,理解到其内在的规约和法则,能够辨明它如何嵌入到某一特定文化和观念形态中,并且尤其重要的是,知道该言谈与过去的内容相关时,言谈才真正地具有意义。 再者,就像任何文本一样,译文本身也不是作为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实体而存在的。

互文性研究

互文性研究 互文性问题研究 2011年05月15日16:50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秦海鹰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文性问题研究》,于2000年立项,2003年8月结项。其最终成果形式为专著。 这项成果比较系统地清点和研读了以互文性概念为中心的多种文学理论著作和相关历史资料,探讨了作为当代西方文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互文性问题的缘起、流变、特征和意义。 一、互文性理论的演变轨迹和整体面貌。法国文论家克利斯特瓦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提出的互文性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文本理论是互文性理论的最初形态。由于不同学者的不断阐释,这个概念经过了一个从广义到狭义、从模糊到精确、从后结构主义到开放的结构主义的奇特流变过程,大致呈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趋于对互文性概念做宽泛的解释,把它当作一个批判武器,这个意义上的互文性理论逐渐与美国的解构批评、文化研究、新历史主义相汇合;另一个方向趋于对互文性概念做精确的界定,使它成为一个描述工具,这个方向的理论建设集中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法国。这项成果将上述两个基本走向分别称为解构的互文性和建构的互文性,并认为互文性理论发展的这两种可能已经包含在克利斯特瓦本人的定义和研究中。就其解构意义而言,互文性概念属于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范畴,与哲学上的解构论处于共生状态,其基本意图是在文学研究中突破结构主义方法的局限,把社会历史、意识形态、他人话语等诸多外部因素当作文本重新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把文本看作是一个自身包含多种声音的意指过程,以此方式质疑文本的同一性、自足性和原创性。就其建构意义而言,互文性概念为修辞学、符号学和诗学范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工具,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更新了文学观念。它仍然关注文本中的异质因素,承认任何文本的写作和阅读都有赖于这个文本与其

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诞生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 已经大大突破了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批评术语的范围,它以其对文学传统的包容性、对文学研究视野的可拓展性,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写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注重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一切语境无论是政治的、历史的,或社会的、心理的都变成了互文本,这样文本性代替了文学,互文性取代了传统,自主、自足的文学观念也随之被打破。互文性理论将解构主义的、新历史主义的,乃至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的合理因素都纳入了其体系之内,从而也使自身在阐释上具有了多向度的可能。 具体而言,互文性理论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由文本显示出来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而新历史主义的历史和文本具有互文性的理论也成为了互文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文本分析策略,不过它结合了自身诞生于结构主义文论的特色,将之改换了文本和文本的互文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所以,互文性理论所遵循的思维模式也能清晰的窥见,它不是单纯地以文本来分析文本,否则它也将落入形式主义文论的窠臼。互文性理论以形式分析为切入点,最终让自己的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内,即一个从文本的互文性到主体的互文性(也可称之为“互射性”或“互涉性”)再到文化的互文性的逻辑模式。互文性理论以“影响”为其核心要素,将众多的影响文学创作的因子纳入其关注的领域,从而也使自己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研究的层面,而进入到多重对话的层面。而互文性理论的对话主要是从三个层面进行:文本的对话、主体的对话和文化的对话,下面本文就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互文性理论多重对话特质做进一步的分析。 “互文性”(Intertex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 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概而言之,互文性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一是“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

文学翻译互文性

互文性和文学翻译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涉及到当代西方一些主要文化理论如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并且渗透到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实践中,覆盖面十分广阔。同时,互文性理论涵盖了文学艺术中不少重大问题:如文学的意义生成问题,文本的阅读与阐述问题,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文本的边界问题,文艺生产流程中的重心问题,文学的文体间关系问题,批评家地位问题以及传统与创新关系问题等等。正是由于其覆盖面广,涵盖问题复杂,所以,互文性理论不能简单看成一般意义上的一种文本理论,而应该从更为宏阔的文化研究的视野来把握和审视。本文无力展开这一浩大的工程,只能在清理、描述的基础上作粗浅的评述,意在抛砖引玉。 一、互文性的概念 “互文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实际上,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这一术语之前,“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内涵在俄国学者巴赫金诗学中已初见端倪。巴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复调”理论、对话理论和“文学的狂欢节化”概念。巴赫金认为陀氏的“多声部性”小说创作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偏向于在共时性状态下平行地展开多种意识,从而形成各个主人公的意识、视野和声音的一种共存关系和相互作用。这种类似复调(多声部)音乐的小说结构使得众多独立声音混响并行,造成了文本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的多重复合统一。巴赫金在其对话理论中还指出,陀氏的小说使作者和主人公之间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对话关系,对话中各种意识、各种声音的争论与交锋,构成不同对话形式,强化了复调结构。在分析陀氏文本的复调现象和对话性形式建构原则基础上,巴赫金进一步提出“文学的狂欢节化”这一概念。在陀氏作品(如《白痴》)中,狂欢节中的情节与场面随处可见。狂欢化的时空是陀氏复调小说得以滋长的土壤,而复调结构又集中体现了“文学的狂欢节化”。巴赫金指出,作为复杂文化行为之综合的狂欢节,其仪式对小说本文产生了一系列潜在的影响。如狂欢广

互文性解读的方式与实效

高中语文论文 借一双慧眼,把文本看真切 ——互文性解读的方式与实效 【摘要】文本解读文本,通过互文本间的阅读,深度参与文本,切入丰富学生的体验,探寻文本解读的方式,让学生于体会中融合,于补写中充实,于辨论中深入,于迁移中贯通,进而真正做到吸纳,内化和建构,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走向真正有效的解读。 【关键词】互文性文本解读有效 当我们畅读大江健三郎的早期作品时,会发现这些作品的背后站着萨特;当我们细读余华的不同时期的作品时,川端康成,卡夫卡和作家自己在作品的背后若隐若现。因此,师生共同解读文本时,经常会用文本来解读文本,互文性解读从此也就闯进我们的眼帘,它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视野,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方式。 “互文性”(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改造。”互文性理论注重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它以形式分析为切入点,最终让自己的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内,即一个文本的互文性到主体的互文性再到文化的互文性的逻辑模式。 以“舌耕为业”的教师必须以合适的方式找到解读文本的有效途径,互文性解读的意义在于弥补读者不够丰富的现实经历,用“文本”去解读眼前的文本,借一双“慧眼”,即借另一文本以达成我们解读文本的目的。那么,在互文性理论的启示下,以怎样的方式在课堂进行文本解读呢,下面就从几方面来阐述实际的操作方式。 一、于体会中融合 学生与文本之间有时存有难以跨越的沟渠,我们深知有些作品必须是经历人生的某种历练后才会真正体会,但不可能所有的作品只能等待时间来论证。那么我们怎么让学生得以体会作品的真正意义,那么就体会相似“文本”再来体会所学文本。 这个过程中首先通过创设一种情感与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表 现和体验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体会的内容包括:内容的理解、人物的分析、主题的认识、语言的品味、作品的意义、文章的评价,和由此产生的自己的情感、自己的 思考、自己的观点。《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就是指人生的体验。一般流程是:创设情境,触发体验——品析语言,体验细节(情感)——资料介入,深度体验——平等对话,表达体验——总结评价,升华 体验。第二个环节的实施必须用相似的文本介入,才能得以真正领会。比如必修一“月是 故乡明”这一主题,没有在深夜哭泣过的人是不足以来谈论人生的,学生大多未曾离开,何来想念,也无法体会离乡返乡的情结。曹文轩先生的《前方》,离家与归家就如生命的

篇际互文性研究述评 - 社科网-社科网

篇际互文性研究述评1 武建国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641,广州) 提要:本文将篇际互文性界定为特定语篇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的混合与交融,并讨论了篇际互文性与互文性、体裁互文性、对话性等相关术语的区别,又根据篇际互文性的结构与功能,将其分为融合型篇际互文性、镶嵌型篇际互文性、转换型篇际互文性和链接型篇际互文性等类型。。在此基础上,作者评述了文学与非文学领域中的篇际互文性问题。 关键词:篇际互文性、界定、分类、文体学、批判性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语言的使用越发呈现出多语杂存、多项复合的特点。与之相对应,话语分析也朝着多元多维、动态多变的趋势发展。这种发展潮流无论在“语言转向”和“话语转向”等背景下还是在后现代社会交际的新环境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其中最突出的一个语言现象就是篇际互文性(interdiscursivity),即特定语篇中与一定机构和社会意义相关联的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的混合与交融。篇际互文性在语言应用中非常普遍,兼具语言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对语言研究和社会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在对篇际互文性进行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研究作一述评,指出其中存在的的问题,希望能加深对篇际互文性的认识。 2.篇际互文性的界定与分类 2.1 篇际互文性的界定 篇际互文性指的是特定语篇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的混合与交融。这样,篇际互文性的分析就自然地涉及到纵向聚合和横向组合两个方面:从纵向上讲,我们须确定特定语篇中的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等成分;从横向上讲,我们须研究这些不同的成分是如何交织或链接起来的。这一层面的分析介于语篇本身的语言学分析和针对语篇的社会语境所进行的社会分析之间。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须明白以下三个方面:纵向聚合变异、横向组合交织以及社会意义。 纵向聚合变异指存在一系列形成篇际互文性所需的供选择成分(体裁、话语或风格)。我们知道,语言的使用过程即是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所以语言使用者脑海里必然存在一系列组成篇际互文性的可能要素。此外,纵向聚合变异还指这些组成成分的界限是相对的:一方面,作为体现一定社会秩序的符号,它们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它们本身又存在动态转换。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其相对的独立性来讨论某一体裁,也可以将之视为由若干相对稳定的子体裁构成。例如,电视节目这一体裁就融合了政治采访、日常交谈和娱乐活动等子体裁(参见Fairclough 2010: 146-159)。 横向组合交织是指语篇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之间的序列性交织或横向链接。这些成分的不同组合形式导致篇际互文性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融合、镶嵌、转换或链接等。此外,由于相关社会实践网络的稳定程度不同,各种社会实践之间分界的明显程度不同,这些成分的混合程度也不尽相同。 如引言所述,篇际互文性兼具语言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形成篇际互文性的体裁、话语或风格在语篇中以不同的形式混合在一起,构成不同的话语秩序(the order of discourse);同时,其语言变异又会受 1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汉语语篇中篇际互文性的语用学研究”(08K-05)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当代汉语大众语篇中的互话语性研究”(2009SM0043)的阶段性成果。国内学者常将interdiscursivity一词译为“话语间性”,武建国和秦秀白(2006)在追溯这一词历史渊源的基础上认为它属于“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一个特例,并将其称为“篇际互文性”。有关篇际互文性更详细的介绍,请参见武建国(2010)。

互文性

互文性这一术语源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是法国符号学家、解构主义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女权主义思想代表人物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先提出来的。克里斯蒂娃运用法文构词规则,在词根前后加上词缀创造了“互文性”一词.。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间文本性”、“文本互涉”等,说的是文本之间的关系。互文性理论关注文本的生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它认为文本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和其它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克里斯蒂娃自已的话来说,“每一个文本都是由马赛克般的引文拼接而成,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秦文华,2006:45).索列尔斯也说过: “每一篇文本都联系着若干篇文本,并且对这些文本起着复读,强调,浓缩,转移和深化的作用.”(秦文华,2006:22) 文本的互文性特点给予了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翻译研究以重要启示.互文本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无疑增加了翻译研究的难度,但同时也为翻译研究开创了无限可能的多重研究视角. 从互文性视角研究翻译,也就是关注原文本和译文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互文性因素。作为一名译者,他不仅要感知并理解原文本中的互文性因素,并且能在译语环境中恰当地反映原文本中的互文关系。这对译者的互文知识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它不仅要求译者对母语语言文化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要具备丰厚的跨文化知识储备,对非母语语言文化环境的风土人情,文学常识,国情知识等要有深厚的积累。因此有人说: “高明的译者和普通的译者的真正区别在于前者能更深刻地进行互文翻译。”(秦文华,2006:171) 我们知道,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诗歌的语言是最为精炼而意象最为丰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诗歌的翻译是最难的,因为诗歌的互文性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尤其是中国古诗词。不要说未受过中国文学潜移默化影响与熏陶的异质的他文化中的读者了,作为一名本族语读者想要透彻理解其中的互文性意象也非易事。下面以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为例, 我们来看看不同的译者是如何理解诗中的互文性引喻并怎样进行处理的。原诗如下: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