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战历史201112(2)

二战历史201112(2)

二战历史

二、填空题 2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2欧洲西线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脑背着捷克政府签订《慕尼黑协定》,向德国出卖苏台德地区。一向把英、法奉若“保护神”的捷克政府,在德国限定时间内,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协定。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区后,加紧实施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活动。3月15日,德军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将捷克纳入德国版图。德国占领捷克全境后,掌握了欧洲中心地带,与意大利联成南北一片,极大改善了德国的势态,使德国军事力量显著增强。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57个师约150万人、2500辆坦克、2300架飞机,从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同日、英、法先后发出照会,要求德国停止进攻,从波兰领土撤出一切军队。德国置之不理。9月3日,英、法两国政府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德国进攻西欧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向西欧国家发动进攻。德国空军猛烈轰炸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在荷、比军队后方实施空降,坦克摩托化部队出其不意在比、卢接壤的阿登山区分3路纵队快速挺进,致使马奇诺防线未起实际作用。德军进攻西欧宣告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英国张伯伦政府立即垮台,由W.L.S.丘吉尔出任首相.

在德军闪电战面前,英、法等国联军不堪一击。5月14日,荷兰军队停止抵抗,女王流亡英国。5月26日德军夺取加莱,进抵英吉利海峡,将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同法国中部军队的联系拦腰切断。5月28日比利时国王宣布投降。5月27日~6月4日,英、法海军利用德军数日停止进攻时机,集中各类舰船850余艘,成功地将被困在敦刻尔克狭小三角地带的英、法联军33.8万余人运过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在敦刻尔克撤退中,英国远征军几乎丧失全部武器装备,243艘大小舰船沉没,但保存了英军的有生力量。

1940年6月6日,德军在横贯法国北部的643千米战线上发动总攻。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17日,法国H.P.贝当政府宣布“停止战斗”。22日晚7时,在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向法国及其盟国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森林同一节车厢里,法国政府代表在纳粹德国提出的停战协定上签字。该协定规定,德国占领法国总面积3/5的北部和西部工业发达地区,非占领地区建立以维希为首都的贝当傀儡政府。

法国沦亡后,英国陷于孤军作战困境。希特勒声称,英国把殖民地归还给德国,承认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即可避免英德战争,遭英国政府拒绝。7月16日,德军统帅部发布准备对英国实施登陆战役的训令,制定海狮作战计划。要求8月15日完成作战准备。希特勒力图取得英吉利海峡及伦敦上空制空权,摧毁英国空军、机场和港口,为其

渡海作战创造先决条件。

欧洲东线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入苏联。德国的战略企图是:集中兵力,以“闪电战”从数个方向对苏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将苏军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向苏联腹地长趋直入,粉碎苏军抵抗,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一线,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瘫痪苏联经济,从而击败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境内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千米战线上分3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苏军在战争初期遭到重大损失,西部大片国土沦陷。德军自9月30日向莫斯科发起进攻,最近点距莫斯科城只有20千米。12月6日苏军遏止德军攻势,转入反攻。冬季战役结束时,德军伤亡总数为83万多人。德军首次遭到重大挫折,希特勒的闪电战亦告破产。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塞纳湾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迄12日已有19个师、32.6万人登陆,将5个登陆场连成一片。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纳粹德国倾覆

1945年4月,苏军集结250万人发起柏林战役,于4月25日完成对柏林的包围。4月1日西方盟军在鲁尔地区包围西线德军主力,并于4月18日迫使被围的32.5万德军投降。4月25日苏军与美军在易北河畔托尔高会师。4月27日,苏军突入柏林市中心。30日,希特勒畏罪自杀。5月3日柏林战役结束,德军伤亡25万人,被俘48万人。5月7日,在西方盟军司令部所在地兰斯,德国政府代表向美、英、苏、法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8 日在苏军司令部所在地正式签署投降书。德国纳粹政权彻底覆灭。5月9日欧洲战事结束。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太平洋战争

1940年以后,日本为摆脱侵华战争僵局,改善战略态势,决定乘欧洲战事正酣之机,夺取英、美、荷在亚洲的殖民地,掠夺东南亚战略物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在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率领下,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取得重大战果,使美太平洋舰队失去战斗力。遂后,日军轰炸菲律宾,登陆马来亚,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著名战役

不列颠之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对英国实施的空中进攻作战。1940年6月德军占领西欧大陆后,于7月制定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计划规定作战行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略轰炸和海上封锁,第二阶段为登陆和占领。

偷袭珍珠港

一支庞大的舰队打破了宁静,向南驶去。六艘航空母舰排成了两路纵队,在他们的四角有两艘高速战列舰和两艘重巡洋舰,最外一圈是九艘驱逐舰,而在这个钢铁花环最前面引导的是一艘轻巡洋舰和两艘潜艇。舰队在尚未破晓的海面上,留下了一条又粗又宽的雪白航迹。

斯大林格勒会战

莫斯科会战后,1942年春,随着泥泞季节的到来,漫长的苏德战线相对稳定了下来,但双方都在秣兵厉马,准备更大规模的战役,以争夺战略主动权。鉴于德军已无力发动全线进攻,希特勒打算集中兵力在战线南翼发动局部攻势,以夺取高加索的石油,并切断苏联与美英等盟国联系的物资供应线。

攻克柏林

1945年4月,苏军已大兵压境,兵临柏林城下,德国法西斯行将灭亡。山穷水尽的希特勒孤注一掷,企图顽抗到底。战前,德军统帅部为便于指挥,将柏林防御地域划分为9个防区,其中,市中心的提尔花园区为第9防区。

?犹太人,其祖先为希伯来人,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属于闪米特人的一支,血缘上与阿拉伯人相近。主要信仰犹太教。

?犹太人的祖先名字叫雅各(阿拉伯发音为叶尔孤白),雅各是以撒的儿子、亚伯拉罕(阿拉伯发音为易卜拉欣)的孙子,后来改名叫以色列

纳粹德国修建的主要集中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分子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在国内和被占领国建立了众多集中营。集中营也称“死亡营”,通常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进行人体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和焚尸炉。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始建于1940年4月,是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的奥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

达豪集中营

达豪集中营位于德国慕尼黑西北约80公里处,1933年建成,1938年扩建。它是德国纳粹建造的第一座集中营,曾被作为培训德国党卫军集中营军官的教学基地。这里先后关押过21万人,包括许多犹太平民和苏联战俘,其中近3.2万人被迫害致死或遭枪杀。1945年4月29日,集中营被解放,3万多名在押人员重获自由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位于德国首都柏林附近,是二战期间德国占领区纳粹集中营的指挥总部所在地。

集中营占地400公顷,整个布局呈三角形,是按照纳粹党卫军头目希姆莱的要求设计建造的,被认为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集中营。从1936年建立至1945年4月22日获得解放,这里关押过20多万来自欧洲各国的共产党人、社民党人、抵抗运动战士、犹太人、吉卜赛人以及苏联战俘,他们中的半数死于苦役、疾病或被枪杀和焚烧。

毛特豪森集中营

?纳粹德国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始建于1938年8月的毛特豪森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奥地利迫害犹太人、反法西斯人士及无辜平民的主集中营。这座集中营及奥地利其他地区的49座附属集中营共囚禁过20万人,有10万人被迫害至死,其中包括至少5名中国人。2003年5月11日,毛特豪森集中营旧址举行了中国遇难同胞纪念碑揭幕仪式,深色的大理石纪念碑上镌刻着:“纪念在此集中营遇难的中国同胞”。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之一。

?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几个月。

概况

?参与太平洋战争的同盟国包括美国、中国、英国、英属印度帝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流亡政府、自由法国和苏联。

?轴心国则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权,包括满洲国、汪精卫政权,以及泰国。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朝鲜、中国台湾)征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国也有很多亲日派参与战争。

战争的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争夺远东殖民地,独霸亚洲,发动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的种子早在1898年就种下了。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妄图建立一个包括中国、朝鲜以及东亚全区,进而包括大洋洲在内的日本殖民大帝国。

直接结果

?就其战略目的而言,对珍珠港的袭击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它的结果远远超过了它的计划者最远的设想,在整个战争史上,这样的成果也是很罕见的。在此后的六个月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无足轻重。没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日本对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可以彻底忽略,此后它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

日本

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西、北隔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一直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被称为“日出之国”。日本为单一民族国家,国内大城市主要有东京、大阪和神户等。

明治维新

?1852—1912年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今东京湾)岸的浦贺,要求与德川幕府谈判,史称“黑船事件”。

?明治维新就是在日本19世纪进行的一次政治革命,他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1、反犹主义的根源

?第一是宗教根源;由于犹太人信奉犹太教,拒信并杀死基督,和基督教势不两立。

?第二是民族文化根源;犹太人本为亚洲移民,种族上属于外种人。

?第三是犹太人的文化,经济,政治优势;犹太人在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中都扮演了重大角色,是中产阶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德国人反犹主义的原因

?第一、由于犹太人在经济、文化上的强大,必然使欧洲本土人心生嫉妒,同时对犹太人的力量感到恐惧,因此各种和犹太人有关的阴谋理论大行其道:认为犹太人要操纵世界。

?第二、针对一战的失败,纳粹将战败的原因转嫁到犹太人身上,认为是犹太

人出卖了德国,导致德国战败,这就为一战后的反犹主义提供了新依据,同时为德国的战败挽回了一点心理上的安慰。“是犹太人造成的!”这样,社会矛盾寻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宣泄口。

?* 犹太人占该社会的人口比例;

?* 犹太人同化程度;;

?* 该社会的宗教;

?* 犹太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

?* 社会的政治、社会状况

3、反犹主义的因素

?犹太人占该社会的人口比例;

?* 犹太人同化程度;;

?* 该社会的宗教;

?* 犹太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

?* 社会的政治、社会状况

4、走向战争之路

1935年春,希特勒公开宣布了一个计划:将国防军由10万扩充到30万。这是公开违反凡尔赛和约,它立即引起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应。法、英、意都提出了抗议,并达成共同防御的协定,但一切只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从未去实施,相反在其背后倒掩盖着勾心斗角和畏首畏尾,特别是英国还中途变卦,与德国签订了一项海军协定。这也是英国“绥靖”政策的开端

?。

第一步

于是,希特勒于1936年3月7日悍然宣布废除洛伽诺公约,不顾凡尔赛和约的规定竟派出3万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第二步

?1936年11月,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9月意大利又加入此协定。这样,德、意、日三国就正式结成法西斯集团,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第三步

?1938年9月30日凌晨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署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地区占为德国所有。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兵不

血刃地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第四步

?1939年,8月31日夜晚,由盖世太保头目海德里亲自导演的“波兰入侵”德国的阴谋。

5、二战时期德国老百姓支持希特勒

一、现代法西斯主义运动作为工农运动的分支之一从一开始就与共产党领

导的社会主义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

?二、在社会实践中,德国纳粹党更是卓有成效地履行了对德国人民的承诺。

?1、降低失业率;(1933年的33%到1938年的1.3%)

?2、大力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

6、意大利常打败仗的原因

?1、意大利军队在战场上的连连失利使国内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人民反战和反法西斯情绪异常高涨;

?2、实际上,号称“世界上最精锐的殖民军”的意军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意大利领导人的无能;

?3、意军将军们庸碌无能,士兵厌战情绪高也是重要原因。

7、现代意义上的“绥靖”

?特指在国际关系中对侵略者采取姑息纵容、让步妥协,以牺牲他国利益或牺牲本国微小利益去满足侵略者欲望、谋求自身安全、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政策;它表现为损人不利己的姑息养奸的外交理念及其政策执行过程。

?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等国签订的条约和声明中,作为“自我预设”、“自我证实”式政治褒义词出现在政治外交战略和活动中。

?其实质----兼有“祸水东引”和“避战求和”两层含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取重。

8、英国采用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

?一、经济衰败的后作用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经济决定政治;衰败的经济无疑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之一

?二、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英国人民对战争表示出十分的反感和厌倦,并进而对战争带来的灾难表示恐惧,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三、特定的政治安排

?首先:扶德抑法,保持欧洲均势。

?其次:以德反苏,实现“祸水东引”

?再次:不战而和,维护霸主权益

9、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

?一、一战前对战争的狂热、期待与战后对战争的恐惧导致普遍的消极失败情绪与和平主义思潮。

?二、法国综合国力继续衰退。经济面临着迟滞和稳定的矛盾现象,行政内阁及其政治土壤能力低下、活力贫瘠,外交盲目、短见乃至被动、虎头蛇尾,军事思想机械片面、军事装备更新缓慢、军事应急能力呆滞。

?三、英国绥靖政策的强势压力

?鲍尔温和张伯伦两届政府对欧陆均势政策的修正与对大陆势力对比的战略误判,抑法扶德,养德反苏,导致法国战略上非常尴尬与被动。

10.日本灭亡中国的原因

1)最根本的原因:不甘处岛国

(2)日本国内的法西斯势力不断膨胀

思想上,法西斯思想毒化了一部分劳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为日本的对外侵略作了舆论及思想上的铺垫。

政治上,在日本国内形成了最反动的法西斯势力,并攫取了国家政权。

经济上,日本政府实行了经济军事化的政策,为对外扩张准备了物质条件。

11、日本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12、日本灭亡中国计划的实施步骤

(1)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是日本大陆政策大规模的实施。

(2)1900年7月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侵华。

(3)通过日俄战争,日本沉重打击了俄国在华势力,占领了南满。

(4)1914年出兵占领德国在华租借地青岛,控制山东。

(5)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6)发动九一八事变

(7)策动华北事变

(8)卢沟桥事变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①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悍然挑起了全面侵华的战争

②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后就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

③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连成一个整体。

④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侵华战争最终遭到彻底失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