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子生物学详细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详细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详细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详细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经典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现代生物学的两大支柱)

2、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最先使人们对性状遗传产生了理性认识,而Morgan的基因学说则进一步将“性状”与“基因”相耦联,成为分子遗传学的奠基石。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著名实验:

①Avery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②Hershey和Chase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是可以进入寄主细胞的转染因子。

4、分子生物学定义

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主要指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保持(损伤和修复)、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与调控。

5、人类基因组计划

牵头单位:美国能源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

参加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中国启动时间:1990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初的目标: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测定30亿个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2001年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2003年4月14日,美国联邦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在华盛顿宣布,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人类基因组计划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中国贡献:作为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我国于1999年跻身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

7、DNA重组技术的应用

①可被用来大量生产某些在正常细胞代谢中产量

很低的多肽,如激素、抗生素、酶类及抗体等,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使许多有价值的多肽类物质得到广泛应用。②用于定向改造某些生物的基因组结构,使它们所具备的特殊经济价值或功能得以成百上千倍地提高。

③被用来进行基础研究。

8、基因组:指生物体整个生命周期与生命活动有关的DNA及其决定的所有基因。

9、蛋白质组指的是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是动态的,有它的时空性,可调节性。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1、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特征:

(1)分子相对稳定;(2)能自我复制,保持遗传连续性;

(3)能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生命过程;(4)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组蛋白

组蛋白分为H1、H2A、H2B、H3、H4

(1)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非常相似)

(2)无组织特异性:到目前为止,仅发现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H5,精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是鱼精蛋白(例外)。

(3)肽链上AA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而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4)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包括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4、C值:通常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矛盾:物种的C值往往与它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致,某些低等生物却具有较大的C值。称为C值矛盾(C值反常现象)。

5、C值矛盾产生的原因?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不编码基因产物的DNA序列,是没有生理功能的。

一般而言,越是简单的生物基因组不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越少,它们的结构基因的数目越接近DNA含量所估计的基因数。

6、真核细胞DNA类别

(1)不重复序列:在单倍体基因组里,这些序列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拷贝,它占DNA总量的40%~80%。不重复序列长约750~2000bp,相当于一个结构基因的长度。

结构基因基本属于不重复序列,如蛋清蛋白、血红蛋白和珠蛋白等都是单拷贝基因。

(2)中度重复序列:这类序列的重复次数在101~104之间,占总DNA的10%~40%,如小鼠中占20%,果蝇中占15%,各种rRNA、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等都属于这一类。中度重复序列往往分散在不重复序列之间。

(3)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

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占基因组的10%-60%,由6-100个碱基组成,在DNA链上串联重复高达数百万次。

因为卫星DNA不转录,其功能不详。它们是异染色质的成份,可能与染色体的稳定性有关。

7、核小体

核小体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DNA组成的。八聚体在中间,DNA分子盘绕在外,而H1则在核小体的外面。每个核小体只有一个H1。

8、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3×109bp ●单顺反子

●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内含子(intron)、外显子(exon)

●非编码区较多多于编码序列(9:1) ●含有大量重复序列

9、顺反子:即结构基因,是决定一条多肽链合成的功能单位,约1000bp。

多顺反子:编码多条多肽链的顺反子。

10、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结构简炼

●存在转录单元(trnascriptional operon) 多顺反子(polycistron) ●有重叠基因(Sanger发现)

11、影响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力

(1)氢键(2)疏水作用-碱基堆集力(3)范德华力(4)磷酸基的负电荷静电斥力(5)碱基分子内能12、三种不同构象的DNA活性

B-DNA是活性最高的DNA构象,B-DNA变构成为A-DNA后,仍有活性,但若局部变构为Z-DNA后则活性明显降低。

13、超螺旋结构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可分为正超螺旋与负超螺旋两大类,正超螺旋使双螺旋结构更紧密,双螺旋圈数增加,而负超螺旋可以减少双螺旋的圈数。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变。

14、原核生物DNA的三级结构:

绝大多数原核生物的DNA都是共价封闭的环状双螺旋。如果再进一步盘绕则形成麻花状的超螺旋三级结构。

15、超螺旋的生物学意义

B-DNA是一种热力学上稳定的结构,超螺旋的引入就提高了它的能量水平;

DNA特定区域中超螺旋的增加有助于DNA的结构转化;超螺旋推动着结构的转化以满足功能上的需要。

16、DNA复制酶和相关蛋白质P44

①与超螺旋松驰有关的酶--拓扑异构酶②DNA解螺旋酶/解链酶(DNA helicase) ③引物合成酶(引发酶)

④引发体(primosome) ⑤单链结合蛋白(SSB) ⑥DNA聚合酶⑦DNA连接酶

17、单链结合蛋白(SSB) :与解开的单链DNA结合,使其不再度螺旋化,保持单链结构;并保护单链不被核酸酶降解。可以重复利用。

18、DNA聚合酶的共同特性:

①酶的作用需要DNA模板,因此这类酶又称为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DDDP)。

②需要RNA或DNA做为引物(primer),即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催化DNA的起始。

③催化dNTP加到引物的3′-OH末端,因而DNA合成的方向是5′→3′。

④三种DNA聚合酶都属于多功能酶,它们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

19、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转轴酶

主要是将环状双链DNA的一条链切开一个口,切口处链的末端绕螺旋轴按照松驰超螺旋的方向转动,张力下降后再将切口封起来。使DNA复制叉移动时所引起的前方DNA超螺旋得到缓解,有利于DNA复制叉继续向前打开。

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旋转酶

在无ATP参与时,切断DNA双链,使DNA分子从超螺旋状态转变为松驰状态。再连接。

DNA复制完成后,TopoⅡ在A TP参与下,使DNA分子从松驰状态转变为负超螺旋。

20、原核生物的整个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复制起始位点。

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是从许多起始点同时开始的,所以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复制子。

DNA复制起始点有结构上的特殊性。

21、前导链的合成:由引发酶在复制起始位点附近合成一个10-60 nt的RNA引物,然后由polⅢ把dNTP加到该引物上。

后随链的合成:产生冈崎片段,消除RNA引物并由DNA pol I补上这一小段DNA序列,由DNA 连接酶把两个片段相连。

22、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DNA复制时其中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而另一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故称半不连续复制。

在DNA复制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并连续合成的链为前导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再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为后随链(随从链、滞后链)。

23、大肠杆菌中DNA的修复系统

DNA修复系统功能

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识别错配加以校正

切除修复(碱基、核苷酸切除修复) 切除突变的碱基和核苷酸片段

重组修复复制后的修复,重新启动停滞的复制叉

DNA直接修复(direct repair) 修复嘧啶二体或甲基化DNA

SOS系统DNA的应急修复,导致变异

24、切除修复

碱基切除修复:

DNA碱基修复机制的一种。受损DNA通过不同酶的作用切除错误碱基后,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进行正确填补而恢复功能。

25、DNA的转座:或称移位,由可移位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转座子(transposon,Tn):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复习

1、拓扑异构酶通过在DNA上形成缺口松弛超螺旋结构。

2、真核生物中主要有五种DNA聚合酶,它们是①α;②β;③γ;④δ;⑤ε;

真核DNA聚合酶δ和ε显示 3'→5' 外切核酸酶活性。

3、使DNA超螺旋结构松驰的酶是(C)。 A.引发酶 B.解旋酶 C.拓扑异构酶D.端粒酶 E.连接酶

4、DNA大多数自发变化都会通过称之为 DNA修复的作用很快被校正。仅在极少情况下,DNA将变化的部分保留下来导致永久的序列变化,称为突变。

5、DNA切除修复包括三个步骤: DNA修复核酸酶对DNA链上不正常碱基的识别与切除, DNA聚合酶对

已切除区域的重新合成, DNA连接酶对剩下切口的修补

6、细菌的错配修复机制可以识别复制时新旧DNA链之间错误配对的碱基,这是因为(C)。

A.新DNA链含有错误的碱基 B.旧DNA链更倾向于含有错误碱基 C.旧DNA链在特殊位点含有甲基化基团D.新DNA链在特殊位点含有甲基化基 E.DNA聚合酶与新链结合

7、转座元件(因子)是指能移动到基因组其他位置的DNA序列。转座元件在以下方面影响基因组:能够

引起基因的重排,通过插入能够灭活基因,转座元件的启动子能够影响邻近基因的表达。

8、最简单的转座元件是IS元件。IS元件由两段短的反向重复序列和一段夹在重复序列之间的负责转座

的转座酶基因组成。当整合到新位点后,转座元件总是在靶位点产生一段同向重复序列。

9、复合转座子由两个IS元件与夹在中间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组成。有些转座元件的移动是通过复制

转座的方式,即在转座过程中在原位点保留一份转座元件的拷贝。

10、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A)。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11、在先导链上DNA沿5′→3′方向合成,在后随链上则沿3′→5′方向合成。(错)

12、复制叉上的单链结合蛋白通过覆盖碱基使DNA的两条单链分开,这样就避免了碱基配对。(错误) (单链结合蛋白与磷酸骨架结合)

13、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形式为右手 B 型螺旋。单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到DNA骨架上。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

1、转录的不对称性:在RNA 的合成中,DNA 的二条链中仅有一条链可作为转录的模板,称为转录的不对称性。

2、编码链与模板链:与mRNA 序列相同的那条DNA 链称为编码链;将另一条根据碱基互补原则指导mRNA 合成的DNA 链称为模板链。

3、RNA 合成的特点: ①RNA 是以5’ 3’方向合成的,它的序列是与DNA 编码链(有意义链)相同。 ②RNA 的合成是以模板链(反义链)为模板。③同在DNA 中一样,形成磷酸二脂键。

④必需的成分: RNA 聚合酶(RNA polymerase ), 核苷三磷酸,转录因子,启动子和终止子/模板

4、转录的基本过程: ①模板识别 ②转录起始 ③转录的延伸 ④转录的终止

5、RNA 聚合酶需执行的功能:(1)识别DNA 双链上的起动子;(2)使DNA 变性,在启动子处解旋成单链;(3)通过阅读启动子序列,RNA 聚合酶确定它自己的转录方向和模板链;4)最后当它达到终止子时,通过识别停止转录。

6、 ?

是细胞中最大的酶之一。?

由5种亚基组成聚合酶全酶包括 2 α, 1 β, 1β’, 1 ω以及1 σ亚基。?形状象一个圆筒状通道,可以直接与17bp DNA

结合。整个聚合酶可横跨40 bp DNA 。

原核生物RNA 聚合酶的结构特点

2 alpha (α) subunit,

1 beta (β) subunit,

1 beta prime (β’) subunit,

1 omega (ω) subunit,

1 sigma (σ) subunit 原核生物(E. coli )的RNA 聚合酶

Core enzyme Holoenzyme 聚合酶全酶

相对分子量:4.65×105参与转录延伸只与转录的起始有关

36.5 KD

36.5 KD

151 KD 155 KD

11 KD 70 KD

7、真核细胞中三类RNA 聚合酶的作用

RNA 聚合酶I :负责rRNA (5.8S 、18S 、28S )转录。 RNA 聚合酶III :负责tRNA 、5SRNA 和其它小RNA 转录 RNA 聚合酶II :主负责hnRNA (不均一核RNA 是最初的转录物也即mRNA 前体)转录

8、封闭复合物(closed complex): 形成在启动子选择阶段,包括RNA聚合酶全酶对启动子的识别,聚合酶与启动子可逆性结合形成封闭复合物,此时,DNA仍处于双链状态。

9、开放复合物:聚合酶全酶所结合的DNA序列中有一小段双链被解开,封闭复合物转变成开放复合物。

10、转录因子:RNA聚合酶在进行转录时,常需要一些辅助因子(蛋白质)参与作用,此类蛋白质称为转录因子。

11、

12、-35区:其保守序列为TTGACA,与-10序列相隔16-19bp。

功能:(1)为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2)RNA聚合酶的核心酶只能起到和模板结合和催化的功能,并不能识别-35序列,只有σ亚基才能识别-35序列,为转录选择模板链。

13、-10区 (Pribnow框、盒)

其保守序列为TATAAT,位于-10bp左右,其中3′端的“T”十分保守。A.T较丰富,易于解链。它和转录起始位点一般相距5bp。

功能: (1)与RNA 聚合酶紧密结合;(2)形成开放的启动复合体;(3)使RNA聚合酶定向转录。

14、原核生物启动子的共同的特点:(1)结构典型,都含有识别(R),结合(B)和起始(I)三个位点;(2)序列保守,如-35序列,-10序列结构都十分保守;(3)位置和距离都比较恒定;(4)直接和聚合酶相结合;(5)常和操纵子相邻;(6)都在其控制基因的5′端;(7)决定转录的启动和方向。

15、真核生物启动子对转录的影响:(1)TATA区--使转录精确地起始:如果除去TATA区或进行碱基突变,发现所获得的RNA产物起始点不固定。(2)CAAT区和GC区主要控制转录起始频率:基本不参与起始位点的确定。

16、真核生物的启动子特点:(1)有多种元件:TATA框,GC框,CAAT框等;( 2)结构不恒定。(3)它们的位置、序列、距离和方向都不完全相同; (4)有的有远距离的调控元件存在,如增强子;(5)这些元件常常起到控制转录效率和选择起始位点的作用;(6)不直接和RNA聚合酶结合。转录时先和其它转录激活因子相结合,再和聚合酶结合。

17、转录终止的两种情况:一类是不依赖于蛋白质辅因子而实现的终止作用;另一类是依赖蛋白质辅因子才能实现的终止作用,这种蛋白质辅因子称为释放因子,通常又称ρ因子。

18、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半衰期短;许多原核生物mRNA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原核生物mRNA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多聚(A)结构。

19、SD序列: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有一被称为Ribosome Binding Site (RBS)或SD 序列的保守区,因为该序列与16S-rRNA 3’端反向互补,所以被认为在核糖体-mRNA的结合过程中起作用。20、零号帽子(cap0):mRNA的帽子结构常常被甲基化,第一个甲基出现在所有真核细胞的mRNA中(单细胞真核生物mRNA主要是这个结构),由鸟嘌呤-7-甲基转移酶催化,此结构称为零号帽子。

21、帽子结构的功能:(1)有助于mRNA越过核膜,进入胞质;(2)保护5’端不被核酶降解;(3)翻译时供IF Ⅲ(起始因子)和核糖体识别,是翻译所必需的。

22、不均一核RNA(hnRNA):即为mRNA的前体。

开放读码框ORF:指DNA或RNA分子中一组连续的不重叠的密码子(不包括终止密码子).

23、snRNA(small nuclear RNA)是真核细胞核内一组小分子RNA,含70~300碱基,序列中尿嘧啶含量较高,

因此又用U命名。

24、I类内含子的自我剪接过程:(1)游离鸟苷酸的3’-OH作为亲核基团攻击内含子5’端的磷酸二酯键,从上游切开RNA链; (2)上游外显子的自由3’-OH作为亲核基团攻击内含子3’位核苷酸上的磷酸二酯键,使内含子被完全切开; (3)上下游两个外显子通过新的磷酸二酯键相连

25、RNA的编辑:编辑(editing)是指转录后的RNA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加入,丢失或转换等现象。

26、RNA编辑的生物学意义:(1)校正作用。使丢失的遗传信息得以恢复。(2)调控翻译。通过编辑可以构建或去除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3)扩充遗传信息。使基因产物获得新的结构和功能。

27、核酶(ribozyme):核酶是指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通过催化靶位点R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地剪切底物RNA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ribozyme是核糖核酸和酶两个词的缩合词。

四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

1、mRNA上每3个核苷酸翻译成蛋白质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这3个核苷酸就称为密码子(三联子密码)

2、64种密码子中的61种编码20种氨基酸。3个终止密码子(UAA/UAG/UGA)。大部分氨基酸多于一种密码子,

最多的有6种密码子。

3、密码的简并性:一种氨基酸有几个密码子,或者几个密码子代表一种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4、AUG→甲硫氨酸及起始密码子;UAA→终止密码子;UAG→终止密码子;UGA→终止密码子

5、密码的普遍性:大量的事实证明,生命世界从低等到高等,都使用一套密码(遗传密码在很长的进化时期

中保持不变)。因此这张密码表是生物界通用的。

6、摆动假说:

前两对碱基严格遵守碱基配对原则。第三对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因而使某些tRNA可以识别1个以上的密码子。

7、tRNA的L-形三级结构:

研究酵母tRNAPhe、tRNAfMet和大肠杆菌tRNAfMet、tRNAArg等的三级结构,发现都呈L形折叠式。

8、tRNA的功能

1)解读mRNA的遗传信息;2)运输的工具,运载氨基酸

tRNA有两个关键部位:3’端CCA:接受氨基酸,形成氨酰-tRNA与mRNA结合部位—反密码子部位

9、起始tRNA和延伸tRNA

起始tRNA: 能特异性识别mRNA模板上起始密码子的tRNA; 延伸tRNA:其他tRNA统称为延伸tRNA。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tRNA的不同:

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 所编码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Met),起始AA-tRNA(氨基酰tRNA)为Met-tRNAMet。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 所编码的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本身, 而是甲酰甲硫氨酸,起始AA-tRNA为fMet-tRNAfMet

10、无义突变:在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中,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可能使代表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UAG、UGA、UAA),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合成无功能的或无意义的多肽,这种突变就称为无义突变。

11、校正tRNA发挥作用的机理为:

tRNA的反密码子根据密码子的突变而作出相应的改变,使蛋白质的结构可不发生变化。

12、AA-tRNA合成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tRNA结合的特异性酶。其反应式如下:

(1)氨基酸活化生成酶-氨基酰腺苷酸复合物。 AA+ATP+酶(E)→E-AA-AMP+PPi

(2)氨酰基转移到tRNA 3’末端腺苷残基上,与其2’或3’-羟基结合。 E-AA-AMP+ tRNA→AA-tRNA +E+AMP 三个结合位点:氨基酸结合位点、ATP结合位点和tRNA结合位点。

13、核糖体上重要位点

A位点,新到来的氨酰-tRNA的结合位点;P位点,肽基酰-tRNA结合位点;

E位点,延伸过程中的多肽链转移到氨酰-tRNA上释放tRNA(空载)的位点。

14、参与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过程的主要成分有:

1)有20种以上的AA-tRNA合成酶 2)10多种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及终止因子 3)30多种tRNA

4)各种rRNA、mRNA 5)100种以上翻译后加工酶蛋白质

1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步骤

1)氨基酸活化 2)肽链的起始 3)肽链的延伸 4)肽链的终止 5)新合成多肽链的折叠和加工

16、氨基酸的活化

氨基酸必须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活化氨基酸——AA-tRNA

20种氨基酸 20种氨酰-tRNA合成酶 20种或更多的tRNA ATP Mg 2+

17、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翻译的区别:

原核生物:30S小亚基首先与mRNA模板相结合,再与fMet-tRNAfMet结合,最后与50S大亚基结合。

真核生物:40S小亚基先与Met-tRNAMet相结合,再与模板mRNA结合,最后与60S大亚基结合生成起始复合物。

18、IF3的作用:

(1)稳定30S亚基(维持其游离状态,保持细胞内核糖体水平);(2)可以使30S亚基与mRNA结合。

19、IF2作用:与专一的起始tRNA结合并控制其进入核糖体。只有起始tRNA能进入P位,(其它只能进入A

位)形成30S前起始复合物,即IF2-30S亚基-IF3-mRNA-fMet-tRNAfmet复合物(GTP和Mg2+参与)。

20、肽链的延伸

肽链延伸由许多循环组成,每加一个氨基酸就是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AA-tRNA与核糖体结合、肽键的生成、移位。

21、蛋白质前体的加工

1)N端fMet或Met的切除 2)二硫键的形成 3)特定氨基酸的修饰 4)切除新生肽链中非功能片段22、移位

核糖体沿着mRNA向3’端方向移动一个密码子,结合二肽酰tRNA的A位转变成了P位,而A位空出,可以接受下一个新的氨基酰tRNA进入。 P位上无负荷氨基酸的tRNA就此脱落。

23、分子伴侣是一类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保守性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能帮助其它多肽进行正确

的折叠、组装、运转和降解。

24、蛋白质两种转运机制——翻译转运同步机制:某个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是同时发生的;翻译后转运机制

25、游离核糖体:不与细胞内膜结构结合而进行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

结合核糖体:与粗面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

信号肽: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N端有一段长13-36个氨基酸的疏水性肽段,能引导多肽链穿过ER膜进入ER腔。SRP(信号识别蛋白)是一个小的RNA-蛋白质复合体,它由约300个核苷酸的RNA和6种紧密结合的蛋白质(分子

量从9KDa到72KDa)所组成

习题:

1.多数氨基酸都有两个以上密码子,下列哪组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D)

A.苏氨酸、甘氨酸 B.脯氨酸、精氨酸 C.丝氨酸、亮氨酸 D.色氨酸、甲硫氨酸 E.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2.tRNA分子上结合氨基酸的序列是(B) A.CAA-3′ B.CCA-3′ C.AAC-3′ D.ACA-3′E.AAC-3′3.遗传密码(B、C、E)

A.20种氨基酸共有64个密码子 B.碱基缺失、插入可致框移突变 C.AUG是起始密码 D.UUU是终止密码E.一个氨基酸可有多达6个密码子

4、tRNA能够成为氨基酸的转运体、是因为其分子上有(AD)

A.-CCA-OH 3′末端 B.3个核苷酸为一组的结构 C.稀有碱基 D.反密码环 E.假腺嘌吟环

5、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终止密码是( ADE )。(A)UAA (B)UAU (C)UAC (D)UAG (E)UGA

6、Shine-Dalgarno顺序(SD-序列)是指:(A)

A.在mRNA分子的起始密码上游8-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B.在DNA分子上转录起始点前8-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C.16srRNA3‘端富含嘧啶的互补顺序

D.启动基因的顺序特征

7、“同工tRNA”是:(C)

(A)识别同义mRNA密码子(具有第三碱基简并性)的多个tRNA (B)识别相同密码子的多个tRNA

(C)代表相同氨基酸的多个Trna (D)由相同的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的多个tRNA

8、反密码子中哪个碱基参与了密码子的简并性(摇摆)。(A)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二个 (D) 第一个与第二个

9、真核与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相同点是(C)

(A)翻译与转录偶联进行(B)模板都是多顺反子(C)都需要GTP (D)甲酰蛋氨酸是第一个氨基酸

A、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不一定严格配对

B、转肽酶

C、酯键

D、磷酸化酶

E、N-C糖甘键

11、是肽链延长所必需的 B 12、氨基酸与tRNA连接 D 13、遗传密码的摆动性A

第七章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1、基因表达调控是生命的必需

基因表达:是指储存遗传信息的基因经过转录、翻译等步骤产生具有特异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调节就称为基因表达调控。

rRNA或tRNA的基因经转录和转录后加工产生成熟的rRNA或tRNA,也是rRNA或tRNA的基因表达。

2、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

指不同组织细胞中不仅表达的基因数量不相同,而且基因表达的强度和种类也各不相同。

基因表达的阶段特异性:细胞分化发育的不同时期,基因表达A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3、①组成性表达:它是指不易受环境变动而变化的一类基因表达。其中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细胞或生物体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持续需要而必不可少的,这类基因可称为管家基因。

②适应性表达:它是指环境的变化容易使其表达水平变动的一类基因表达。

4、随环境条件变化基因表达水平增高的现象称为诱导,这类基因被称为可诱导的基因;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基

因表达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阻遏,相应的基因被称为可阻遏的基因。

5、结构基因:是编码蛋白质及RNA的任何基因。如能编码结构蛋白、酶、调节蛋白等的基因。

调节基因(regulator gene):是能编码参与其他基因表达调控的RNA和蛋白质的基因。

6、激活蛋白:

与操纵子结合后能增强或起动结构基因转录的调控蛋白称为激活蛋白,所介导的调控方式称为正转录调控。激活蛋白可结合启动序列邻近的DNA序列,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序列的结合,增强RNA聚合酶活性。

7、基因表达调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转录水平上的调控

(2)转录后的调控

mRNA加工成熟水平上的调控

翻译水平上的调控

原核生物中,营养状况和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真核生物尤其是高等真核生物中,激素水平和发育阶段对基因表达调控有重要影响,而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力大为下降。

8、可诱导调节:是指一些基因在特殊的代谢物或化合物的作用下,由原来的关闭的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即基因得到活化。典型的例子为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

可阻遏调节:此类基因平时是开启的,由于一些特殊代谢物或化合物的积累而将其关闭,阻遏了基因的表达。如色氨酸操纵子。

9、葡萄糖效应或降解物抑制作用当葡萄糖作为能源时,它能比其他糖优先被利用。

当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发现葡萄糖和乳糖时,它分解利用葡萄糖,而阻抑乳糖的利用,是通过阻止乳糖子操纵子的表达来实现的。

10、操纵子(operon)调控模式:是原核生物中存在的一种主要的调控模式,该模式也见于低等真核生物中。

在原核生物中,若干结构基因可串联在一起,其表达受到同一调控系统的调控,这种基因的组织形式称为操纵子(operon),是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

11、乳糖操纵子控制模型的主要内容:

⑴Z、Y、A基因的产物由同一条多顺反子的mRNA分子所编码;⑵启动区P位于调节基因I与操纵区O之间;

⑶操纵区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是阻遏蛋白结合的位点;

⑷当阻遏蛋白与操纵区结合时,lac mRNA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

⑸诱导物(乳糖)通过与阻遏蛋白结合,改变其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区结合,使lac mRNA能够合成。

12、CRP(环腺苷酸受体蛋白)与CAP(代谢物激活蛋白)

细菌中的cAMP含量与葡萄糖的分解代谢有关,当细菌利用葡萄糖分解释放能量时,cAMP生成少而分解多,cAMP含量低;相反,当环境中无葡萄糖可供利用时,cAMP含量就升高。

细菌中有一种能与cAMP特异结合的cAMP受体蛋白CRP,当CRP未与cAMP结合时它是没有活性的,当cAMP 浓度升高时,与cAMP结合并发生空间构象的变化而活化,称为CAP,能以二聚体的方式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1)有葡萄糖存在,cAMP↓→CAP↓,不能结合CAP位点上,→正调控作用↓→基因不能表达。

(2)无葡萄糖存在,cAMP↑→CAP↑→正调控作用↑→基因表达。

13、色氨酸操纵子与负控阻遏系统

阻遏型操纵子——主要参与调控一系列用于色氨酸合成代谢的酶蛋白的转录合成。

当细胞内缺乏色氨酸时,此操纵子开放,而当细胞内色氨酸过多时,此操纵子被关闭。

14、弱化子: DNA中可导致转录过早终止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位于转录起始区的一种内部终止子。如此区段转录的mRNA形成发夹结构,则能阻止RNA聚合酶转录基因。反之则RNA聚合酶能通过终止子,基因表达。

弱化作用:指能控制RNA聚合酶通读弱化子能力的调控机制。

15、色氨酸操纵子的特点?

阻遏型操纵子——主要参与调控一系列用于色氨酸合成代谢的酶的转录合成。

当细胞内缺乏色氨酸时,此操纵子开放。而当细胞内合成的色氨酸过多时,此操纵子被关闭。

16、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特点?

(1) trpR 和trpABCDE 不连锁 (2) 操纵基因在启动子内 (3) 有衰减子(attenuator)/弱化子

(4) 启动子和结构基因不直接相连,二者被前导序列(Leader)所隔开

17、色氨酸(tryptophan)操纵子的调控模式

色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组分,一般的环境难以给细菌提供足够的色氨酸,细菌要生存繁殖通常需要自己经过许多步骤合成色氨酸。

但是,一旦环境能够提供色氨酸时,细菌就会充分利用外界的色氨酸、减少或停止合成色氨酸,以减轻自己的负担。细菌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有色氨酸操纵子(trp operon)的调控。

由于trp体系参与生物合成而不是降解,它不受葡萄糖或cAMP-CRP的调控。

18、cAMP-CRP(CAP)对gal启动子的作用

每个启动子拥有各自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S1和S2。

从S1起始的转录只有在培养基中无葡萄糖时,才能顺利进行,RNA聚合酶与S1的结合需要半乳糖、CRP 和较高浓度的cAMP。

从S2起始的转录则完全依赖于葡萄糖,高水平的cAMP-CRP(CAP)能抑制由这个启动子起始的转录。

当有cAMP-CRP(CAP)时,转录从S1开始; 当无cAMP-CRP(CAP)时,转录从S2开始。

19、稀有密码子对翻译的影响

已知dnaG(编码引物酶)和rpoD(编码RNA聚合酶亚基)及rpsU(30S核糖体上的S21蛋白)属于大肠杆菌基因组上的同一个操纵子。

这3个基因产物在细胞中数量上却大不相同:dnaG产物50拷贝,rpoD2800拷贝,rpsU40000拷贝?

习题:

1、关于看家基因叙述错误的是D

(A) 在生物个体的几乎各生长阶段持续表达 (B) 在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

(C) 在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几乎所有细胞中表达 (D) 在生物个体的某一生长阶段持续表达

(E) 在一个物种的几乎所有个体中持续表达

2、一个操纵子(元)通常含有B

(A) 数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 (B) 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

(C) 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 (D) 两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 (E) 数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

3、下列情况不属于基因表达阶段特异性的是,一个基因在 A

(A) 分化的骨骼肌细胞表达,在未分化的心肌细胞不表达 (B) 胚胎发育过程不表达,出生后表达

(C) 胚胎发育过程表达,在出生后不表达 (D) 分化的骨骼肌细胞表达,在未分化的骨骼肌细胞不表达

(E) 分化的骨骼肌细胞不表达,在未分化的骨骼肌细胞表达

4、乳糖操纵子(元)的直接诱导剂是E

(A) 葡萄糖 (B) 乳糖 (C) β一半乳糖苷酶 (D) 透酶 (E) 半乳糖

5、Lac阻遏蛋白结合乳糖操纵子(元)的B

(A) CAP结合位点 (B) O序列 (C) P序列 (D) Z基因 (E) I基因

6、cAMP与CRP结合、CAP介导正性调节发生在C

(A) 葡萄糖及cAMP浓度极高时 (B) 没有葡萄糖及cAMP较低时 (C) 没有葡萄糖及cAMP较高时

(D) 有葡萄糖及cAMP较低时 (E) 有葡萄糖及CAMP较高时

7、Lac阻遏蛋白由D

(A) Z基因编码 (B) Y基因编码 (C) A基因编码 (D) I基因编码 (E) 以上都不是

9、与O序列结合 A 10、与P序列结合 B 11、与CRP结合 C 12、与CAP位点结合 D

(A) Lac阻遏蛋白 (B) RNA聚合酶 (C) 环一磷酸腺苷 (D) CRP-cAMP (E)异构乳糖

14、DNA损伤修复的SOS系统 B

A B LexA蛋白是一系列操纵子的阻遏物

C RecA蛋白是一系列操纵子的阻遏物 D

15.下面那些是β-半乳糖苷酶的底物?(d)(a)β-1,4-半乳糖苷(b)ONPG (c)IPTG (d)乳糖判断: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4165192.html,c阻遏蛋白是一种由4个相同的亚基组成的四聚体(T)

2.腺苷酸环化酶是将cAMP降解成AMP(F)

3.AraC蛋白既可作为激活蛋白,又可作为阻遏蛋白起作用。(T)

4.araC基因的表达不受调控。(F)

5.阿拉伯糖操纵子具有双启动子( F )

6.半乳糖有两个启动子和两个O区( T )

7.从S2起始的转录则完全依赖于葡萄糖,高水平的cAMP-CRP能抑制由这个启动子起始的转录。( T )

8.从S1起始的转录只有在培养基中无葡萄糖时,才能顺利进行,RNA聚合酶与S1的结合需要半乳糖、CRP和较高浓度的cAMP( T ) 9.当有cAMP-CRP时,转录从S1开始,当无cAMP-CRP时,转录从S2开始( T )填空:

1. 能够诱导操纵子但不是代谢底物的化合物称为(安慰性)诱导物,如能够诱导乳糖操纵子的化合物包括(异丙基巯基半乳糖苷,IPTG)(巯甲基半乳糖苷,TMG)(O-硝半乳糖苷,ONPG),这些化合物同(阻遏)蛋白质结合,并使之与(操纵)区分离。乳糖操纵子中功能性的诱导物是(乳糖)。

2. 在色氨酸操纵子中色氨酸是一种调节分子,被称为(辅阻遏物),它与非活性的阻遏物结形成(有活性的阻遏物),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是两个(负)调控的例子。cAMP-CRP蛋白通过(正)调控起作用。色氨酸操纵子受另一种系统——(细微)的调控,它涉及到第一个结构基因被转录前的转录(过早终止)。

第八章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

1、原核与真核生物表达调控的差别

(1)原核生物主要是通过转录来调控,开启或关闭某些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营养水平)。

(2)真核生物表达调控,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的细胞中激活特定的基因,从而实现“预定”的、有序的、不可逆的分化、发育过程,并使生物的组织和器官保持正常功能。

2、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特点:

(1) 真核基因表达以正性调控为主; (2) 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分别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进行;

(3) 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以在多个水平上进行:DNA水平的调控、转录水平调控、转录后水平调控、翻译水平调控、蛋白质加工水平的调控; (4)不同组织和细胞类型合成不同的一套蛋白质,具有细胞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 (5)真核基因的转录与染色质的结构变化相关; (6)主要包括瞬时调控或称可逆调控(对某底物或激素水平的反应)和发育调控或称不可逆调控,决定了真核细胞生长、分化、发育的全部进程。

3、基因家族(gene family)

基因家族: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

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形式:一些基因家族成员在特殊的染色体区域成簇存在(基因簇);另一些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广泛甚至可在不同的染色体上(散布的基因家族)。

4、真核基因的断裂结构——断裂基因

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序列所隔开,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非编码序列称内含子。外显子(Exon) :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成RNA并进而翻译为蛋白质。

内含子(Intron) :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间插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成RNA,但随即被剪除而不翻译。

5、外显子与内含子的可变调控

组成型剪接: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通过剪接只能产生一种成熟的mRNA。

选择性剪接:同一基因的转录产物由于不同的剪接方式形成不同mRNA。

6、基因扩增

是某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大量增加的现象,可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基因产物满足生长需要。基因活性调控的一种方式。

7、基因重排

将一个基因从远离启动子的地方移到距它很近的位点从而启动转录,这种方式被称为基因重排。

实例:免疫球蛋白基因

8、DNA甲基化与基因活性的调控机理:

DNA甲基化导致某些区域DNA构象变化,从而影响了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抑制了转录因子与启动区DNA的结合效率,对基因表达产生抑制作用。

9、CpG岛

CpG二核苷酸序列通常成串出现并零散地分布于基因组中,此段序列被称为CpG岛。

哺乳类基因组中约存在4万个CpG 岛,它们大多位于结构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和转录起始点,其中有60%~90% 的CpG 被甲基化, CpG 岛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甲基化的CpG 可以通过与甲基化CpG结合蛋白因子MeCP1的结合间接影响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

10、DNA甲基化为什么能调控基因表达?

(1)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与表达。其机理是DNA甲基化导致某些区域DNA构象变化,从而影响了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抑制了转录因子与启动区DNA 的结合效率。

(2)DNA 的甲基化能提高甲基位点的突变频率,因而可作为诱变剂或致癌因子调节基因表达。

(3)X 染色体上DNA 的高度甲基化可引起X 染色体的失活

11、转录水平的调控--反式作用因子

反式作用因子: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 TF ⅡD (TATA 区)、CTF (CAAT 区)、SP1(GC 区)、HSF (热激蛋白启动区)

反式作用因子的结构

12、转录因子的DNA 结合结构域

(1)、螺旋-转折-螺旋(H-T-H )(2)、锌指(Zinc finger region )(3)、亮氨酸“拉链”式二聚体

(4)、螺旋-环-螺旋结构(HLH );(5)、同源域蛋白

13、锌指(zinc finger )

定义:保守氨基酸的残基与锌离子结合,使中间的氨基酸残基回折成一种手指状结构,称为锌指。 结构:保守序列:

Cys-X2-4-Cys-X3-Phe-X5-Leu-X2-His-X3-His ; Cys-X2-Cys-X13-Cys-X2-Cys

Cys2/His2锌指,Cys2/Cys2锌指;

14、碱性-亮氨酸拉链 (bZIP 结构)

结构特点:蛋白形成的α-螺旋结构上每6个氨基酸就有一个亮氨酸残基,这些亮氨酸出现在α-螺旋的一个方

向,每两个蛋白组成一个二聚体,使亮氨酸相对排列,形成拉链样结构,在拉链区的氨基端有个约30个残基

的碱性区(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此区的作用是与DNA 结合,它也形成α-螺旋。P304 15、碱性-螺旋-环-螺旋结构(bHLH ) HLH 蛋白的共同结构:含40-50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含两个既亲水又亲脂的α-螺旋,α-螺旋被不同长度的连接区分开。

HLH 蛋白借两个螺旋对应面上疏水基团相互作用形成同样亚基或不同亚基构成的二聚体。

HLH 蛋白的氨基端应是含有强碱性的区域,它是与DNA 结合必须的。

16、同源域蛋白

同源域是指编码60个保守氨基酸序列的DNA 片段,它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内,同源转换基因与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分化密切相关。

同源域蛋白的C 端具有类似于螺旋-转折-螺旋结构,所以具有转录调节功能。

17、信号传导过程:

胞外信号传递入细胞,主要采取一种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18、真核细胞中有哪些主要跨膜信号传导途径?

DNA 结合结构域 转录活化结构域

结构域

连接区

19、受体(receptor)

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起生物学效应的特殊蛋白质(激酶),个别是糖脂。

20、配体(ligand) :能与受体呈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

21、受体分子活化细胞功能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1)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通过G蛋白介异的效应系统产生介质,活化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激酶,从而传递信号。(2)受体本身或受体结合蛋白具有内源酪氨酸激酶活性,胞内信号通过酪氨酸激酶途径得到传递。

22、G蛋白

G蛋白是一类和GTP或GDP相结合、位于细胞膜内表面的外周蛋白,由三个亚基组成,α亚基(45kD)β亚基(35kD)和γ亚基(7kD)。

G蛋白有两种构象,一种以αβγ三聚体存在并与GDP结合,为非活化型;另一种构象是α亚基与GTP 结合并导致βγ二聚体的脱落,此型为活化型。

23、蛋白质磷酸化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1)介导胞外信号时具有专一应答特点。 (2)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更迅速的反应。

(3)对外界信号具有级联放大作用。(4)保证了细胞对外界信号的持续反应。

24、第一信使(细胞间信息物质)

是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的统称。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胰岛素等

25、第二信使

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物质,如:Ca2+、 cAMP、 cGMP、 IP3(磷脂酰肌醇三磷酸)、DAG(二酰基甘油)等。

26、根据底物蛋白质被磷酸化的氨基酸残基的不同,可把蛋白激酶分为哪几种类型?根据是否有调节物又可分为哪几类?

(1)信使依赖型(2)非信使依赖型

27、受体分子活化激酶的途径

蛋白激酶是信号传递的载体,不同激酶的活化具有不同的途径:

受体偶联G蛋白途径

蛋白激酶受体途径

通过这两种途径胞外信息被传递入胞内,活化相应的蛋白激酶,激活特定转录因子,发挥转录调控作用。28、受cAMP水平调控的A激酶(PKA)

属于受体偶联G蛋白途径,第二信使是cAMP

结构特点:非活性PKA由4个亚基组成,2个为调节亚基,2个为催化亚基,调节亚基与cAMP结合,使催化亚基释放活化

PKA的作用:

(I)对代谢的调节作用

(II)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cAMP应答元件(CRE):在基因的转录调控区中存在的类顺式作用元件,它可与其结合蛋白(CREB)相互作用而

调节此基因的转录。

高浓度cAMP---PKA被激活---催化亚基入核内---CREB磷酸化----CREB与CRE结合调控基因转录

29、酪氨酸蛋白激酶(PTK)途径

以激酶被磷酸化位点是酪氨酸为特点,按结构可分为两类:

受体酪氨酸激酶(RPTK):跨膜蛋白,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等细胞因子的受体都属于这一类,由胞外结合配体结构域、跨膜区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有与受体酪氨酸激酶同源的激酶结构域,包括底物酶JAK和某些原癌基因( src、yes、berabl等)编码的PTK。

30、激素及其胞内受体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固醇类激素受体蛋白分子:DNA结合区(保守性极高)、转录激活区(保守性小)、激素结合位点。

31、热激蛋白诱导的基因表达

应答元件(response element): 能与某个专一蛋白因子结合,从而控制基因特异表达的DNA上游序列。

32、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主要模式有?

①蛋白质磷酸化、信号转导及基因表达②激素及其影响

③热激蛋白诱导的基因表达④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多重调控

33、灯刷染色体

发现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卵细胞减数分裂的双线期,由于染色体主轴两侧有侧环,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复习重点 第一讲绪论 1、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分子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或DNA的结构及其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的科学。 基因工程是一项将生物的某个基因通过载体运送到另一种生物的活体细胞中,并使之无性繁殖和行使正常功能,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遗传学技术。 2、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特别是里程碑事件,要求掌握其必要的理由 上个世纪50年代,Watson和Crick提出了的DNA双螺旋模型; 60年代,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提出了的乳糖操纵子模型; 70年代,Berg首先发现了DNA连接酶,并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分子; 80年代,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 90年代,开展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分子生物学进入“基因组时代”; 目前,分子生物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或“蛋白质组时代”。 3、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专业地位与作用:从专业基础课角度阐述对专业课程的支 撑作用 第二讲核酸概述 1、核酸的化学组成(图画说明) 2、核酸的种类与特点:DNA和RNA的区别 (1)DNA含的糖分子是脱氧核糖,RNA含的是核糖; (2)DNA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RNA含有的碱基前3个与DNA完全相同,只有最后一个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所代替; (3)DNA通常是双链,而RNA主要为单链;

(4)DNA的分子链一般较长,而RNA分子链较短。 3、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和间接证据; 间接: (1)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不论年龄大小,功能如何,它的DNA含量是恒定的,而生殖细胞精子的DNA含量则刚好是体细胞的一半。多倍体生物细胞的DNA含量是按其染色体倍数性的增加而递增的,但细胞核里的蛋白质并没有相似的分布规律。 (2)DNA在代谢上较稳定。 (3)DNA是所有生物的染色体所共有的,而某些生物的染色体上则没有蛋白质。(4)DNA通常只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上,但某些能自体复制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有其自己的DNA。 (5)在各类生物中能引起DNA结构改变的化学物质都可引起基因突变。 直接:肺炎链球菌试验、噬菌体侵染实验 4、DNA的变性与复性:两者的含义与特点及应用 变性:它是指当双螺旋DNA加热至生理温度以上(接近100oC)时,它就失去生理活性。这时DNA双股链间的氢键断裂,最后双股链完全分开并成为无规则线团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DNA从双链变成单链的过程。增色效应:它是指在DNA的变性过程中,它在260 nm的吸收值先是缓慢上升,到达某一温度后即骤然上升的效应。 复性:它是指热变性的DNA如缓慢冷却,已分开的互补链又可能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的过程。复性的速度与DNA的浓度有关,因为两互补序列间的配对决定于它们碰撞频率。DNA复性的应用-分子杂交:由DNA复性研究发展成的一种实验技术是分子杂交技术。杂交可发生在DNA和DNA或DNA与RNA间。 5、Tm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Tm的含义:是指吸收值增加的中点。 影响因素: 1)DNA序列中G + C的含量或比例含量越高,Tm值也越大(决定性因素);2)溶液的离子强度 3)核酸分子的长度有关:核酸分子越长,Tm值越大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高中数学 必修2知识点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 三视图: 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 2 圆柱的表面积 3 圆锥的表面积2 r rl S ππ+= 4 圆台的表面积2 2 R Rl r rl S ππππ+++= 5 球的表面积2 4R S π= (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 h S V ?=底 2锥体的体积 h S V ?=底31 3台体的体积 h S S S S V ?++ =)3 1 下下 上上( 4球体的体积 33 4 R V π=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 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 ,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 (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3 三个公理: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 ∈L B ∈L => L α A ∈α B ∈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D C B A α L A · α 222r rl S ππ+=

分子生物学总结(朱玉贤版)(2020年10月整理).pdf

结合着下载的资料复习吧~~~~ 绪论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细胞学说”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分离定律、独立分配规律 Miescher首次从莱茵河鲑鱼精子中分离出DNA Morgan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连锁遗传规律 Avery证明基因就是DNA分子,提出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McClintock首次提出转座子或跳跃基因概念 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模型 Crick提出了“中心法则” Meselson与Stah用N重同位素证明了DNA复制是一种半保留复制 Jacob和Monod提出了著名的乳糖操纵子模型 Arber首次发现DNA限制性内切酶的存在 Temin和Baltimore发现在病毒中存在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逆转录酶 哪几种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Avery等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Hershey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第一节染色体 一、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DNA:组蛋白:非组蛋白:RNA = 1:1:(1-1.5):0.05 (一)蛋白质(组蛋白、非组蛋白) (1)组蛋白:H1、H2A、H2B、H3、H4 功能:①核小体组蛋白(H2A、H2B、H3、H4)作用是将DNA分子盘绕成核小体

②不参加核小体组建的组蛋白H1,在构成核小体时起连接作用 (2)非组蛋白:包括以DNA为底物的酶、作用于组蛋白的酶、RNA聚合酶等。常见的有(HMG蛋白、DNA结合蛋白) 二、染色质 染色体:分裂期由染色质聚缩形成。 染色质:线性复合结构,间期遗传物质存在形式。 常染色质(着色浅) 具间期染色质形态特征和着色特征染色质 异染色质(着色深) 结构性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 (在整个细胞周期内都处于凝集状态)(特定时期处于凝集状态)三、核小体 由H2A、H2B、H3、H4各2 分子组成的八聚体和绕在八聚体外的DNA、一分 子H1组成。八聚体在中央,DNA分子盘绕在外,由此形成核心颗粒。,H1结合在核心颗粒外侧DNA双链的进出口端,如搭扣将绕在八聚体外DNA链固定,核心颗粒之间的连接部分为连接DNA。 核小体的定位对转录有促进作用

卫生统计学考试重点总结复习

一、绪论 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2.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所组成的集合。 3.参数:用样本的指标来推算或估计出来的,用来说明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4.统计量:根据观察值计算出来的量,是用来描述和分析样本的统计指标。 5.变量的类型及其转换: ①定性变量:a.分类变量(计数资料)i.二分类变量 ii.多项无序分类 b.有序变量(等级资料) ②定量变量: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 变量只能由“高级”向“低级”转化:定量→有序→分类→二值。 6.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些的数值。 7.卫生统计学的内容包括: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中变异性的科学与艺术,内容包括收集、分析、解释和表达数据,目的是求得可靠的结果。 8.卫生统计学: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医学实践来研究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 9.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有变异的事物。 10.统计工作的一般步骤:设计资料、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11.同质:指同一总体中个体的性质、影响条件、背景相同或非常相近。 12.变异:同一总体内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又是绝对的,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13.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14.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从某一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所得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①计算极差R、②确定组段数与组距(一般为8-15组)、③确定各组段的上下限、④列表。 2.频率分布表的用途: ①揭示频数分布的分布特点和分布类型,文献中常将频数表作为陈述资料的形式。 ②便于进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进行统计分布处理。 ③便于发现某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 ④当样本含量比较大时,可用各组段的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中位数:指将原始观察值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次居中的那个数。 4.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百分位数P75和百分位数P25之差,定义为Q=P75-P25,恰好包括总体中50%的个体观察值,用来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的指标。 5.标准差: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是衡量对称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差大,则离散度大,标准差小,则离散度小。 6.变异系数:变异的大小S相对于其平均水平X的百分比,主要用于量纲不同的变量间,或均数差别较大的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三、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构成比:说明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 2.相对数的类型: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染色体与DNA 1.原核生物的DNA的主要特征: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且大都带有单拷贝基因,只有少数的基因是以多拷贝形式存在的;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2.真核生物染色体所具有的特征:分子结构稳定;能够自我复制,使亲代之间保持连续性;能够知道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活动过程;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染色体上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与DNA组成核小体。其中组蛋白又分为:H1、H2、H2B、H3及H4。 4.组蛋白的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是十分相似的②无组织特异性③肽链上的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④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华及ADP核糖基化(修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点上)⑤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 5.非组蛋白包括酶类,与细胞分裂有关的收缩蛋白、骨架蛋白、核孔复合蛋白以及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微管蛋白、原基蛋白等。 ①HMG蛋白:其特点在于能与DNA结合,也能与H1作用,但都容易用低盐溶液抽提,说明他们与DNA的结合并不牢靠。 ②DNA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蛋白质,约占非组蛋白的20%,可能是一些与DNA的复制或者转录相关的酶或调节物质。 ③A24非组蛋白:其有两个N端,呈酸性,含有较多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总含量大约是H2A的1%,位于核小体内。 6.C值(C value):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反常现象:某些两栖类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而在两栖类中C值的变化也很大,可相差100倍。 7.真核细胞的DNA序列大概可分为三类(根据对DNA的动力学): ①不重复序列:这些序列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拷贝,它占DNA总量的40%—80%。注:单拷贝基因通过基因扩增仍可合成大量蛋白质。 ②中度重复序列:序列的重复次数为10-10000,约占总DNA的10%—40%。 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序列):只在真核生物中发现,这类DNA是高度浓缩的,是异染色质的组成部分。 8.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总结:①基因组庞大,一般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 ②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③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该特点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④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⑤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⑥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DNA多态性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⑦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⑧具有端粒结构。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的一段特殊结构,它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章 空间几何体1 1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1 三视图: 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2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 2 圆柱的表面积 3 圆锥的表面积2 r rl S ππ+= 4 圆台的表面积22R Rl r rl S ππππ+++= 5 球的表面积2 4R S π= (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 h S V ?=底 2锥体的体积 h S V ?=底31 3台体的体积 h S S S S V ?++=)31 下下上上( 4球体的体积 33 4 R V π=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2r rl S ππ+=

2.1.1 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 (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3 三个公理: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 ∈L B ∈L => L α A ∈α B ∈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 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 a ∥ b c ∥b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 注意点: 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 、b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 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 ⊥b ;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D C B A α L A · α C · B · A · α P · α L β 共面直线 =>a ∥c 2

分子生物学问题汇总

Section A 细胞与大分子 简述复杂大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Section C 核酸的性质 1.DNA的超螺旋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A 发生在闭环双链DNA分子上 B DNA双链轴线高卷曲,与简单的环状相比,连接数发生变化 C 当DNA扭曲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同时,DNA变得紧绷,为正超螺旋,反之变得松弛为负超螺旋。自然界几乎所有DNA分子超螺旋都为负的,因为能量最低。 2.简述核酸的性质。 A 核酸的稳定性:由于核酸中碱基对的疏水效应以及电荷偶极作用而趋于稳定 B 酸效应:在强酸和高温条件下,核酸完全水解,而在稀酸条件下,DNA的核苷键被选择性地断裂生成脱嘌呤核酸 C 碱效应:当PH超出生理范围时(7-8),碱基的互变异构态发生变化 D 化学变性:一些化学物质如尿素,甲酰胺能破坏DNA和RNA二级结构中的 而使核酸变性。 E 粘性:DNA的粘性是由其形态决定的,DNA分子细长,称为高轴比,可被机械力和超声波剪切而粘性下降。 F 浮力密度:1.7g/cm^3,因此可利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进行纯化和分析 G 紫外线吸收:核酸中的芳香族碱基在269nm 处有最大光吸收 H 减色性,热变性,复性。 思考题:提取细菌的质粒依据是核酸的哪些性质? 质粒是抗性基因,,在基因组或者质粒DNA中用碱提取法。 Sectio C 课前提问 1.在1.5mL的离心管中有500μL,取出10 μL稀释至1000 μL后进行检测,测得A260=0.15。 问(1):试管中的DNA浓度是多少? 问(2):如果测得A280=0.078, .A260/A280=?说明什么问题? (1)稀释前的浓度:0.15/20=0.0075 稀释后的浓度:0.0075/100=0.75ug/ml (2)0.15/0.078=1.92〉1.8,说明DNA中混有RNA样品。 2.解释以下两幅图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卫生统计学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a参数估计是指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主要有点估计(把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和区间估计【按预先设定的可信度(1-α),来确定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b假设检验:是以小概率反证法的逻辑推理来判断总体参数间是否有质的区别。 变量资料可分为定性变量、定量变量。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进行转化,通常是由高级向低级转化。 资料按性质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是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类型及分布特征的方法。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图可用直条图表达。 2频率分布表(图)的用途:①描述资料的分布类型;②描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③便于发现一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④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处理;⑤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以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定量资料中总体分布的两个重要指标。 (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用于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P50就是中位数)、众数。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频率图一般呈正偏峰分布)、等比数列;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得资料。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常把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方差和标准差:都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对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常把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变异系数:主要用于量纲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标准差的应用:①表示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②结合均数计算变异系数、描述对称分布资料;③结合样本含量计算标准误。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定性资料的基础数据是绝对数。描述一组定性资料的数据特征,通常需要计算相对数。定性变量可以通过频率分布表描述其分布特征。 2 指标频率型指标强度型指标相对比型指标 概念近似反映某一时间出现概率单位时间内某现象的发生 率 两个有关联的指标A和B之比 计算 公式 A/B 有无 量纲 无有可有、可无 取值 范围 【0,1】可大于1无限制 本质大样本时作为概率近似值分子式分母的一部分频率强度,即概率强度的 似 值 表示相对于B的一个单位,A有多少 位 A和B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 宛 本人自己总结,大家随便一看。 基因与基因组 基因(gene ):储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 RNA 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须的全部 核苷酸序列所构成的遗传单位。 1.顺式作用元件有: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件,反应元件,增强子,沉默子,Poly 加尾信号 启动子:有方向性,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ATA 盒,B 地贫,与 RNA 聚合酶特异结合及启 动转录 上游启动子元件:TATA 盒上游,与反式作用因子结合,调控基因转录效率。CAAT 盒,GC 盒,CACA 盒—B 地贫 反应元件:与激活的信息分子受体结合,调控基因表达 增强子:与反式作用因子结合,基因表达正调控,无方向性 沉默子:与反式作用因子结合,基因表达负调控 Poly 加尾信号:结构基因末端 AATAAA 及下游富含 GT 或 T 区,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 在 3 末端加 200 个 A B 地贫 1.除逆转录病毒外,通常为单倍体基因组。 逆转录病毒:单股正链二倍体 RNA ,三个结构基因,gag ,pol ,env ,5 端甲基化帽,3 端 poly 加尾。 HIV 免疫缺陷病毒,白血病病毒,肉瘤病毒 感染细菌的病毒基因组与细菌相似,基因连续,感染真核细胞的病毒基因组与真核细胞相似, 有内含子,基因不连续。 3.基因组连续:冠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鼻病毒 4.编码区占大部分 原核生物基因组 1.由一条环状双链 DNA 分子组成,通常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2.结构基因大多组成操纵子,形成多顺反子(mRNA ) 3.非编码区主要是调控序列。(转录终止区可有强终止子有反向重复序列,形成茎环结构) 4.存在可移动的 DNA 序列(转座因子:能够在一个 DNA 内或两个 DNA 间移动的 DNA 片 段转座因子:插入序列,转座子,可转座的噬菌体,转座作用的机制:复制性转座,简单转 座,共整合体,插入突变) 5.编码区大于非编码区 真核生物基因组 1.有同源性的功能相关基因构成基因家族 核酸序列相同,核酸序列高度同源,编码产物的功能或功能区相同,假基因 2.真核基因为断裂基因,编码为单顺反子。 3.有单一序列(低度重复序列) 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反向重复序列—发卡结构, 卫星 DNA :大卫星 DNA ,高度多态性:小卫星 DNA ,微卫星 DNA ) 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表达:。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 成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 RNA 或蛋白质的全过程。包括 rRNA 和 tRNA 的 转录过程。 基因表达特点:时间特异性,空间特异性 按对刺激的反应性分类:基本表达(管家基因),诱导和阻遏表达。协同表达 基因表达调控:机体各种细胞中含有的相同遗传信息(相同的结构基因),根据机体的不同发

高一数学必修二各章知识点总结[1]

数学必修2知识点 1. 多面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S 底·h ch ′ h (S 上底+S 下底+ (c+c ′)h ′ 表中S 表示面积,c ′、c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h 表示高,h ′表示斜高,l 表示侧棱长。 2. 旋转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πr2h πh (r21+r1r2+r22) πR3 表中l 、h 分别表示母线、高,r 表示圆柱、圆锥与球冠的底半径,r1、r2分别表示圆台上、下底面半径,R 表示半径。 3、平面的特征:平的,无厚度,可以无限延展. 4、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若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l l l αααA∈B∈A∈B∈??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C ααααA B ?A∈B∈∈三点不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 公理3、若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l l αβαβP∈?=P∈ 且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b c a c ?

5、等角定理:空间中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推论:若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 6、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数学符号表示:,,////a b a b a ααα???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数学符号表示://,,//a a b a b αβαβ?=? 7、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1)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数学符号表示:,,,//,////a b a b a b ββαααβ??=P ?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a a αβαβ⊥⊥? (3)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αγβγαβ?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1)若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均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a a αβαβ?? (2)若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a b a b αβαγβγ==? 8、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数学符号表示:,,,,m n m n l m l n l ααα??=A ⊥⊥?⊥ (2)若两条平行直线中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a b a b αα⊥?⊥ (3)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一个,那么该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a a αβαβ⊥?⊥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a b a b αα⊥⊥? 9、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a a βααβ⊥??⊥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数学符号表示:,,,b a a b a αβαβαβ⊥=?⊥?⊥ 10、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1)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α( ) 0180α≤< ,斜率为k ,则tan 2k παα??=≠ ?? ? .当2πα=时,斜率不存在. (2)当090α≤< 时,0k ≥;当90180α<< 时,0k <. (3)过111(,)P x y ,222(,)P x y 的直线斜率21 2121 ()y y k x x x x -= ≠-.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朱玉贤、最新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朱玉贤、最新版)

一、绪论 两个经典实验 1、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实验:先将光滑型致病菌(S型)烧煮杀活性以后、以及活的粗糙型细菌(R型)分别侵染小鼠发现这些细菌自然丧失了治病能力;当他们将经烧煮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再感染小鼠时,实验小鼠每次都死亡。解剖死鼠,发现有大量活的S型细菌。实验表明,死细菌DNA 进行了可遗传的转化,从而导致小鼠死亡。 2、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当细菌培养基中分别带有35S或32P标记的氨基酸或核苷酸,子代噬菌体就相应含有35S标记的蛋白质或32P标记的核酸。分别用这些噬菌体感染没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菌,经过1~2个噬菌体DNA 复制周期后进行检测,子代噬菌体中几乎不含带35S标记的蛋白质,但含30%以上的32P 标记。说明在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分子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二、染色体与DNA 嘌呤嘧啶 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 染色体 性质:1、分子结构相对稳定;2、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命过程;4、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组蛋白一般特性:1、进化上极端保守,特别是H3、H4;2、无组织特异性;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4、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 非组蛋白:HMG蛋白;DNA结合蛋白;A24非组蛋白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 真核细胞基因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蛋白质所隔开。人们把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称为C值,在真核生物中C 值一般是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 值一般大于低等动物,但某些两栖类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不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真核生物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2、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的重复序列;3、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这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之;5、真核基因组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6、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7、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

卫生统计学考点整理(一) 2017年11月24日 一、绪论: 1、什么是卫生统计学: 卫生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中的科学研究进行 设计,以及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应用科室。 2、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①卫生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中的统计理论和方法。 ②健康统计,包括医学人口统计、疾病统计和生长发育统计等。 ③卫生服务统计,包括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医疗保健制度和管理等的统计 问题。 3、什么是计量资料? 用度量衡的方法测定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量的大小,所得到的数据(即测量值)成为 计量资料(计量资料含有单位) 4、什么是计数资料? 将全体观察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类别进行分组,然后分别清点各组中的例数,这样得到的数据 成为计数资料(也称分类资料)(不含单位) 5、什么是等级资料? 将全体观察单位按照某种性质的不同程度分为若干组,分别清点各组中观察单位的个数。 6、什么是总体? 根据研究目的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7、什么是同质? 研究对象具有相同的背景、条件、属性 8、什么是变异? 同一性质的事物,其个体观察值(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9、什么是样本?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其测量值(或观察值)的集体成为样本。 10、什么是抽样研究? 对从所研究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构成的样本进行研究。 11、抽样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用样本资料计算的指标去推论总体。 12、什么是参数? 参数是指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μ、总体率π、总体标准差σ等) 13、什么是统计量? 统计量是指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p、样本标准差S等) 14、什么是统计描述? 用统计图或计算统计指标的方法表达一个指定群体的某种现象或特征 15、什么是统计推断? 根据样本资料的特性对总体的特性作估计或者推论的方法。(常用方法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6、什么是系统误差? 不是偶然机遇造成的,而是某种必然因素所致,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常见情况:①操作方法不正确或对调查问卷理解有误;②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③周 围环境的改进。④仪器不准或试剂不合格。 17、什么是随机测量误差? 偶然机遇所致,无方向性,不可避免的。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整理知识讲解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整 理

一、名词解释: 1. 基因: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基本单位,是负载特定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编码具有生物功能的产物包括RNA和多肽链。 2. 基因表达:即基因负载遗传信息转变生成具有生物学功能产物的过程,包括基因的激活、转录、翻译以及相关的加工修饰等多个步骤或过程。 3.管家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组织细胞中和所有时间段都持续表达的基因,其表达水平变化很小且较少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如GAPDH、β-肌动蛋白基因。 4. 启动子:是指位于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能够与RNA聚合酶和其他转录因子结合并进而调节其下游目的基因转录起始和转录效率的一段DNA片段。 5.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协调控制单位,包括有结构基因、启动序列、操纵序列等。如: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 6.反式作用因子:指由其他基因表达产生的、能与顺式作用元件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参与调节靶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转录因子)。 7.顺式作用元件:即位于基因附近或内部的能够调节基因自身表达的特定DNA 序列。是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通过与转录因子的结合而实现对真核基因转录的精确调控。 8. Ct值:即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是指在PCR扩增过程中,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荧光阈值所经历的循环数。(它与PCR扩增的起始模板量存在线性对数关系,由此可以对扩增样品中的目的基因的模板量进行准确的绝对和(或)相对定量。)

9.核酸分子杂交:是指核酸分子在变性后再复性的过程中,来源不同但互不配对的核酸单链(包括DNA和DNA,DNA和RNA,RNA和RNA)相互结合形成杂合双链的特性或现象,依据此特性建立的一种对目的核酸分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技术则称为分子杂交技术。 10. 印迹或转印:是指将核酸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通过一定的方法转移并固定至尼龙膜等支持载体上的一种方法,该技术类似于用吸墨纸吸收纸张上的墨迹。 11. 探针:是一种用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核酸单链,通常是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 12.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或DNA微阵列,是基于核酸分子杂交原理建立的一种对DNA进行高通量、大规模、并进行分析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大量寡核苷酸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待测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进而对待测样品中的核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13. 基因文库:是指通过克隆方法保存在适当宿主中的一群混合的DNA分子,所有这些分子中的插入片段的总和,可代表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组序列或全部的mRNA序列,因此基因文库实际上是包含某一生物体或生物组织样本的全部DNA序列的克隆群体。基因文库包括两类: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 14. 克隆:是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15. 载体:为携带的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16.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的特意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1、结构分子生物学; 2、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 3、DNA重组技术及其应用; 4、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 第二章DNA and Chromosome 1、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2、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分子按照碱基互补原则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的现象。 3、Tm(熔链温度):DNA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即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分子时的温度) 4、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 5、假基因: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以Ψ来表示。 6、C值矛盾或C值悖论: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或C值悖论(C-Value Paradox)。 7、转座:可移动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的重排现象。 8、转座子: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上可以转移位置的遗传成分 9、DNA二级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3)DNA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4)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 ≡ C(碱基互补原则);5)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相邻两个碱基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每圈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6)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接近垂直,糖环平面接近平行 10、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质或RNA的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包括编码区两侧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 特点:1)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哺乳类生物大于2X109bp;2)单顺反子(单顺反子:一个基因单独转录,一个基因一条mRNA,翻译成一条多肽链;)3)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interrupted gene)、内含子(intron)、外显子(exon);4)非编码区较多,多于编码序列(9:1) 5)含有大量重复序列 11、Histon(组蛋白)特点:极端保守性、无组织特异性、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可修饰作用、富含Lys的H5 12、核小体组成:由组蛋白和200bp DNA组成 13、转座的机制: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制,使插入的转座子位于两个重复的靶序列之间。 复制型转座:整个转座子被复制,所移动和转位的仅为原转座子的拷贝。 非复制型转座:原始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直接被移位。 第三章DNA Replication and repair 1、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统计学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a参数估计是指利 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主要有点估计(把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和区间估计【按预先设定的可信度(1-α),来确定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b假设检验:是以小概率反证法的逻辑推理来判断总体参数间是否有质的区别。 变量资料可分为定性变量、定量变量。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进行转化,通常是由高级向低级转化。 资料按性质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是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类型及分布特征的方法。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图可用直条图表达。 2频率分布表(图)的用途:①描述资料的分布类型;②描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③便于发现一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④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处理;⑤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以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定量资料中总体分布的两个重要指标。 (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用于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P50就是中位数)、众数。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频率图一般呈正偏峰分布)、等比数列;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得资料。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常把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方差和标准差:都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对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常把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变异系数:主要用于量纲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标准差的应用:①表示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②结合均数计算变异系数、描述对称分布资料;③结合样本含量计算标准误。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定性资料的基础数据是绝对数。描述一组定性资料的数据特征,通常需要计算相对数。定性变量可以通过频率分布表描述其分布特征。 2常用相对数类型:频率型、强度型和相对比型指标。 指标频率型指标强度型指标相对比型指标 两个有关联的指标A和B之比概念近似反映某一时间出现概单位时间内某现象的 生频率 计算 A/B 公式 无有可有、可无 有无 量纲 【0,1】可大于1无限制 取值 范围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分子生物学 1.DNA的一级结构: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DNA的二级结构:指两条DNA单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三股螺旋结构以及四股螺旋结构。3.DNA的三级结构:双链DNA进一步扭曲盘旋形成的超螺旋结构。 4.DNA的甲基化:DNA的一级结构中,有一些碱基可以通过加上一个甲基而被修饰,称为DNA的甲基化。甲基化修饰在原核生物DNA中多为对一些酶切位点的修饰,其作用是对自身DNA产生保护作用。真核生物中的DNA甲基化则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有重要作用。真核生物DNA中,几乎所有的甲基化都发生于二核苷酸序列5’-CG-3’的C上,即5’-mCG-3’. 5.CG岛:基因组DNA中大部分CG二核苷酸是高度甲基化的,但有些成簇的、稳定的非甲基化的CG小片段,称为CG岛,存在于整个基因组中。“CG”岛特点是G+C含量高以及大部分CG二核苷酸缺乏甲基化。 6.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1)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 (2)DNA双链是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10对碱基,螺距为3.4nm. DNA 双链说形成的螺旋直径为2 nm。每个碱基旋转角度为36度。DNA双螺旋分子表面 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目前认为这些沟状结构与蛋白质和DNA间的识别有关。(3)疏水力和氢键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DNA双链结构的稳定横向依靠两条链互补碱基间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7.核小体的组成: 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被称为核小体,由DNA和5种组蛋白H1,H2A,H2B,H3和H4共同构成。各两分子的H2A,H2B,H3和H4共同构成八聚体的核心组蛋白,DNA双螺旋缠绕在这一核心上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小体的核心颗粒之间再由DNA和组蛋白H1构成的连接区连接起来形成串珠样结构。 8.顺反子(Cistron):由结构基因转录生成的RNA序列亦称为顺反子。 9.单顺反子(monocistron):真核生物的一个结构基因与相应的调控区组成一个完整的基因,即一个表达单位,转录物为一个单顺反子。从一条mRNA只能翻译出一条多肽链。10.多顺反子(polycistron): 原核生物具有操纵子结构,几个结构基因转录在一条mRNA 链上,因而转录物为多顺反子。每个顺反子分别翻译出各自的蛋白质。 11.原核生物mRNA结构的特点: (1) 原核生物mRNA往往是多顺反子的,即每分子mRNA带有几种蛋白质的遗传信息。 (2)mRNA 5‘端无帽子结构,3‘端无多聚A尾。 (3)mRNA一般没有修饰碱基。 12.真核生物mRNA结构的特点: (1)5‘端有帽子结构。即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鸟苷m7GpppN。 (2)3‘端大多数带有多聚腺苷酸尾巴。 (3)分子中可能有修饰碱基,主要有甲基化。 (4)分子中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14.tRNA的结构特点 (1)tRNA是单链小分子。 (2)tRNA含有很多稀有碱基。 (3)tRNA的5‘端总是磷酸化,5’末端核苷酸往往是pG. (4)tRNA的3‘端是CCA-OH序列。是氨基酸的结合部位。 (5)tRNA的二级结构形状类似于三叶草,含二氢尿嘧啶环(D环)、T环和反密码子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