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展

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展

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展
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展

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展

工作动态

2007年第4期

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2007年9月11日

本刊导读

【项目组工作动态】

朝阳区教委召开高中课程改革阶段学校工作汇报会

朝阳区教委召开了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解读大会

朝阳区教委印制完成《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宣传教育手册》

朝阳区教委召开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汇报交流会朝阳区两委主要领导于教师节深入新高一课堂听课

朝阳区教委召开了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会考工作研讨会

【各校课改工作动态】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张铁道副院长来我区北京教科院实验中学指导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

领导高度重视,前期准备充分

利用校本培训落实新课改

【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动态】

中共朝阳区教工委召开高中课程改革阶段各职能部门工作汇报会

【课改信息摘要】

【本期最佳信息员】

朝阳区教委召开高中课程改革阶段学校工作汇报会

7月4日上午,朝阳区教委召开高中课程改革阶段工作汇报会,朝阳区教工委吴金龙书记、教委滕国清主任、周炜副主任、肖汶副主任、中教科、教研中心、信息中心、国资中心、设备中心、朝阳分院、招生考试中心领导、朝阳区各普通高中校长、书记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东方德才校长王彪、工大附中校长李军、一一九中学校长金云峰、中医附中李绪军书记就本学校课程改革的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他们的发言从不同的层面体现了朝阳区32所高中学校积极、扎实、稳妥的新课程准备工作。

会上滕国清主任和吴金龙书记就新课程实施之前的准备工作作了重要的讲话,要求各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严密组织,通过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

朝阳区教委召开了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解读大会

7月12日上午,朝阳区教委召开了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解读大会,朝阳区教委副主任肖汶、教研中心主任梁建新、教委中教科科长乔春江、教研中心副主任周岗、朝阳分院中师训主任周静,教科所副

所长冯全、全区普通高中学校教学副校长、教育副校长、教务主任11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朝阳区教研中心副主任周岗解读了《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设臵方案(试行)》和《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实施意见(试行)》,朝阳区教委中教科科长乔春江解读了《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及模块评价实施意见(试行)》,朝阳区教科所副所长冯全解读了《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随后于8月12日,编写定稿并印制完成《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文件汇编》,并于8月16日下发至各普通高中校。

朝阳区教委印制完成《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宣传教育手册》

依据《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试行)中“不断优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社会环境,积极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了落实朝阳区教工委吴金龙书记和教委滕国清主任课程改革重要会议指示:要对学生和家长宣传高中课程改革,建立家长参与机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通过系列讲座、家长开放日、新课程咨询、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消除他们的顾虑和疑惑,以利于课改的顺利进行。我区于8月12日,编写定稿并印制完成《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宣传教育手册》,并于8月16日下发至各普通高中校。《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宣传教育手册》的主要内容由“致朝阳区新高一年级全体同学的一封信”,以及“认识新课程、适应新课程、走入新课程”三

大部分64个问题构成。

朝阳区教委召开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汇报交流会为保证朝阳区高中新课程平稳起步,2007年8月30日下午,朝阳区教委组织召开了“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汇报交流会”。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听取了全区21所普通公立高中关于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情况汇报。

目前,全区普通公立高中从学校实施方案、师资、设备、管理、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已经做好新课程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可以顺利开学。在教委领导下,各校将按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关文件要求做好后续工作,平稳推进朝阳区高中课程改革工作。

朝阳区两委主要领导于教师节深入新高一课堂听课

第二十三届教师节当日,也即2007年9月10日上午,朝阳区教工委吴金龙书记、教委滕国清主任、教委肖汶副主任、中教科科长、教研中心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十多位领导深入八十中学、日坛中学新高一课堂听课,以调查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朝阳区各普通高中学校新高一年级课堂教学情况。听完课后,教研室几位主要领导对所听课程情况进行了介绍和点评。其他领导也将各自通过听课所了解高一年级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汇总,并进行研讨,以指导下阶段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研讨会上,两委领导充分肯定了北京市八十中学和日坛中学高中课改工作进展情况。最后,吴金龙书记还针对课改工作进展现况对全区的下阶段普通高中课改工作强调了四个“加强”:1、加强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的衔接,加强对学生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方法的指

导;2、加强课堂教学目的的明确;3、加强课堂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明确;4、加强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效联系的研究和指导。

朝阳区教委召开了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会考工作研讨会

9月11日,朝阳区教委召开了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会考工作

研讨会,教委副主任肖汶召集中教科及七个不同类型普通高中学校教学主管校长就会考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会上,各位主管校长根据工作经验及推进高中新课程的整体设想,就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会考各学科的教学安排、教材使用、学校存在的困难、教师与学生的负担情况等进行了研讨。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提出了此项工作的具体思路。此项工作将随工作的推进,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张铁道副院长来我区北京教科院实验中学指

导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

2007年9月12日上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张铁道副院长来我

区北京教科院实验中学指导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

张院长上午深入高中班级,连续听了地理、英语、物理三位教师

的三节课,观察了高一年级师生的教与学的状况。

课后张副院长、学校领导、高一教师一起召开了座谈会。张院长

认真聆听了老师们的发言,了解老师们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征求对新教材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张副院长首先对高一老师的课评价很高。

充分肯定教师学科功底

扎实,有效组织课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符合新课改精神。要求我们实验中学要在课堂教学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新课改中加大步伐。

建议面对学生不适应新课改,不适应新教材的现状,教师要研究怎样唤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研究准确无误地获得知识与合作探究的关系?第一个月要做课例分析,研究高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写出校本教研报告。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高一学生突出的困难是学习方法,人际交往,自我评价。老师要关注学生的需要,研究学生需求,研究改进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明年的高一老师积累经验。(教科院实验中学)

领导高度重视,前期准备充分

和平街一中在上学期初就已经进入了高中新课程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课改领导小组,由芦校长亲自挂帅,从宣传、组织、教师培训、后勤保障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为了更好地指导全校教师实施新课改,在暑假期间,学校由专人负责,制定出八个配套方案:《北京市和平街一中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学分认定方案》、《北京市和平街一中高中新课程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北京市和平街一中新课程宣传手册》、《北京市和平街一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北京市和平街一中高中新课程改革课程设臵办法》、《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学科评价及模块考核的办法》。我校在7月16日由校长对全校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并为每位高中教师配备了课改

的8个文件汇编,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新课程中来。(和平街一中)利用校本培训落实新课改

劲松四中利用校本培训的机会进一步落实新课改。2007年8月23到25日,劲松四中的全体教职员工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在再培训会上,徐妍校长指出,不要把课改看做只是高一教师的任务,全体教师,包括二线人员,都应该有新课改的意识,都要熟悉了解新课改的理念,明确新课改的模式,新课改应该是全员参与的。赵佩云副校长召集新高一教师和各教研组长布臵本校的新高一的校本课程开设工作,对校本课程的开设的步骤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

8月23日下午,北京教育学院的季苹教授,向全校教职员工作了关于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和学生研究的讲座,我校教职员工受到很大启发,8月24日,我校分教研组认真学习领会季教授讲座精神和讨论新课改形势下的“德、教、研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在这次培训中,大家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以及疑问拿到会议中,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对新课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劲松四中)

中共朝阳区教工委召开高中课程改革阶段各职能部门工作汇报会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为准确了解我区课改实验工作的进展情况,以更好地推进工作。2007年9月4日,朝阳区教工委召开了区教委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小组课

改工作汇报会。朝阳区教工委书记吴金龙、教委主任滕国清、教委副主任肖汶听取了朝阳教委中教科科长、教研中心主任、信息中心主任、朝阳分院师训处主任的课改工作汇报。

滕国清主任充分肯定了新课程改革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他说:各职能部门对于新课程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做到了按部就班、积极稳妥地推进课改工作,非常值得肯定。同时,在目前的课改实验工作具体实施阶段,在市级新课程培训基础上,区里要进一步加强新课程的跟进式培训。

教工委吴金龙书记就新课程的下一阶段具体实施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把握现状

切实做好开学初有关新课程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各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进展情况。教委领导、中教科、教研中心、朝阳分院要组织拉网式听课,在开学三周内要听到全区每一位新高一教师的课,同时召开部分学校主任、校长汇报会,并将所了解情况进行汇总、研究,以加强对各普通高中学校课改实验工作具体实施阶段的监控与调整。

二、加强指导

在把握现状的前提下,对新课程实施阶段出现问题加强指导。特别就教学管理、课堂管理、引领学生适应新课程学习等方面对学校给予指导,具体指导学校修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岗位职责、完善课堂规范、实现对学生的有效评定。

三、加强公开课、样板课展示

朝阳区课改教研应有超前意识,各项工作做在前面。近期应有新课程公开课日程表,通过各类公开课推出样板课,推出的样板课要加以推广,以引领我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工作。

四、设计好下阶段工作

1、逐校清晰问题,逐校拿出解决方案;

2、检查各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规范化的相关管理

制度的落实情况。

1、7月11日,组织各普通高中教务主任参加了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网培训。

2、7月16日—19日、26日—29日,组织新高一所有学科教师参加了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培训,并安排80中学作为北京市此次培训的一个培训点,组织并圆满完成全市数学、化学、音乐三个学科的所有新高一教师的培训工作。

3、7月19日,组织朝阳区课程改革市、区级样本校参加北京市教科院组织的课改工作交流会,我区日坛中学作了典型发言。

4、7月28日,在网上公布了17中学和新源里中学的新高一课表样本,以供各普通高中学校参考。

5、8月12日,编写定稿并印制完成《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文件汇编》,并于8月14日--16日下发至各普通高中校。

6、8月12日,编写定稿并印制完成《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宣传教育手册》,并于8月14日--16日下发至各普通高中校。

7、按京教基[2007]20号文件要求,于8月20日以区教委名义拟下实验工作申请、实验日常管理办法、实验监控办法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并备齐其他相关材料,于8月21日报送北京工业大学附中至市教委基教处。

本期最佳信息员:

教科院附中李伟老师劲松四中李春忠老师

责编:胡波核校:乔春江签发:肖汶

报: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

送:区教工委、教委两委领导

发:机关各科室、各级各类学校及直属单位

FAX:85851022 TEL:85851022 E-mail:cyqkg2007@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14175231.html, 2007年9月11日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体会

学习《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心得体会《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今天认真看了一下,有几个体会:第一、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课程改革要进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课程改革有问题,我们不回避,而是用全面深化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第二、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核心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第三、明确了五个统筹的工作任务。这是一种顶层设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第四、明确了十个重点措施。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2.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3.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 4.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5.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 6.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7.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

8.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9.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0.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我认为这个文件会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需要认真领会,扎实落实。如果能够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关心教育,把顶层设计和群众探索结合起来,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自2009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精神,为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地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立足我省实际,借鉴先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省份及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工作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核心,全面、准确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管理体系和课程资源体系,努力提高全省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构建河北特色课程体系。结合河北省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二)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努力转变教育观念,认真落实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开阔国际视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提高课程行政管理能力。在国家课程方案框架下,构建我省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建设与管理课程的能力,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四)努力实现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课堂教

高中课程改革总结

深入推进课改强化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 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2007年启动,我校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以课程为基础,以课堂为载体,全面高度推进课程改革。 一、改进管理机制,推进课程改革。 177中学的高中生源是东城区一录到底的学生,有相当多的学生厌学,这些学生的初中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接受高中新课程非常困难,课程改革要取得切实进展单一靠抓教学肯定是不能提高成绩的,也是与课改精神相悖的,课改重视的是学生全面的发展、自主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只有改进管理才能推进课程改革。为此,我们打通了教育、教学、教务、总务四大块,使四者紧密结合。教育为教学保驾护航;教务、总务科学地为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平台。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全校的所有教职员工的职责都有了相应的变化,每一个工作者都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推进者,各部门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服务,各部门相互协调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强化校本研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增强教师课改实施力。 课程改革需要理念先进、专业水平高的教师群体作为实施者和推进者,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变教育思想、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2007年北京进入高中课程改革,我校便把校本教研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老师们通过校本教研,转变了陈旧的教育观念,建立了课改新理念。在校本教研中,我校通过各级培训,使老师们在教学观上树立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理念。老师们在教学中自觉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

效学习活动,在实践中重视学生独立性、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人才质量观上,注重素质教育,老师们树立了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全方位育人的思想观念。 三年来,我校以课堂实效为主题,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开展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我们通过主题报告、经验交流、专家指导、教研组研讨、青年教师培训、主题校级公开课、质量分析诊断会等等多种教研模式加以引领,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助推了教师课改实施能力;以“有效精彩,确保课堂质量”为主题的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以“课堂有效性的探索——来自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的中年教师评优课活动……教师们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加强反思,老师们认识到高效课堂是学校发展的内涵,是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教师们深深领悟到自己要通过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辅导、有效批改、有效考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除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之外,我们还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使之制度化,快速提升教师的课程改革能力。善于不断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根据学校学习制度,每学期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完成至少五千字的有关课程改革的读书笔记。每学期的读书活动都有检查、有评比、有奖励。多年来,学校管理者全面掌握每位教师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通过严格的管理,确保学习实效,确保业务提高。读书学习已化为教职工自觉的行动,教师们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快速提升了教学水平。 三、模块教学科学化,聚焦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我省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结合《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育公平。 (二)坚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三)坚持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四)坚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二、高考科类和科目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理工、体育、艺术。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考生还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报考外语、外贸类院校及英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高考总分75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文、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各300分。 2013年、2014年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3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12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35除以12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3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5除以3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 2015年及以后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30分。 英语听力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部分中进行,考生可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和第二学期3月参加听力考试,若考生参加两次考试,以考生最高成绩记入高考英语科目成绩。 其他外语语种(含听力)考试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规定执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四、命题及考试范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高考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9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见附件)。 五、招生录取

深化课程改革培育核心素养

深化课程改革培育核心素养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产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须的素养集合,是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是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一、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一)三个国际组织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第一维度: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括三项素养: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第二维度: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助。包括三项素养:了解所处的外部环境,预料自己的行动后果,能在复杂环境中确定自己的具体行动;形成并执行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划;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保护及维护权利,利益,也知道自己的局限与不足。第三维度:能自律自主地行动。包括三项素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队合作;管理与解决冲突。2006年12月,EU(欧盟)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道德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八个领域,每个领域均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构成。2013年2月,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 (二)美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美国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素养要求。一是学习与创新技能领域,包括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二是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领域,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素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历程

研究近二十年来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对于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高中生物课程的改革背景、课程目标、教材特点等密切相关。不同历史时期高中生物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和要求主要反映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里,主要体现在教材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与高中生物课程的发展密切相关。根据不同时期我国高中生物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变化,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其改革历程及特点,对于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近二十年高中生物课程的发展 (一)高中生物课程发展的停滞阶段(1992―1995) 从1993年全国多数省市开始实施“3+2”考试方案,生物课只在高二开设,并进行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课时是每周2课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付教学、学生厌学生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研究力度大大削弱。 (二)高中生物课程跨世纪改革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 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事业规模和办学模式等。1994―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力量起草高中各学科教学大纲。199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自1998年秋在天津市、江西省和山西省进行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于2002年4月颁布了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编写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现正在除新课标课改试验区以外的部分地区使用。山东省从2000―2004年使用该套教材,该套教材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阶段文、理科生都必须学习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理科生的必选课。生物学教材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教材内容现代化、体现时代特色、满足学生不同需要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不仅加强了基础性,而且体现了先进性和实用性。但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仍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内容偏多,偏重知识点的教学等,这些问题对下轮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年3 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明了生物课程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生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于2004年9月起在全国4个省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实施,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也相继进入各实验区供学校使用,该套教材编写充分体现了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在知识引入上,注重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 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如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州自为政,在同一州范围内,不同社区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定区别。而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两国都趋向于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试图突破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历史传统,加强国家对教育宏观调控的职能,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在课程政策上有明显强调集权、政府、标准化和学术发展的倾向。[2]另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国家都注意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政策,从课程管理的集权和控制走向分权和校本,从课程内容的标准化、高负担走向多样化、灵活性,从课程评价的统一、严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华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意见 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基础,如何提高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科学课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一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优势 五华区从2003年进入科学课程改革试验,如今已经进入第5个年头了。几年来,在上级部门和科研中心的领导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区的科学教学工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基本情况 五华区拥有一批全心全意为学生,热衷于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学科教师队伍。其中专(兼)职科学教师85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兼职教师5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5人。省特级教师3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 2. 科学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课改以来五华区开展了以“科学性质”为核心的科学教师培训。

举办了五华区第一期科学教师骨干培训班。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带领老师外出考察学习,并通过实践考核,促使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先后进行昆虫标本、化石标本、植物标本、机器人的制作培训. 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分别到上海、重庆、西双版纳等地学习交流,取长补短。通过一系列的外出取经活动,增长了教师的知识,拓宽了教师眼界。切实提升我区科学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3. 科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所突破。 近年来五华区通过带领科学课教师开展云南省教科院立项课题《利用电教手段优化,小学高年级自然教学》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自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法模式的研究》,昆明市社科院的规划课题《小生学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五华区科技局立项课题《小学科学课程备课系统开发应用》等一系列课题研究,使五华区科学课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有显著提高.以上课题均获得市、区级人民政府表彰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进一步巩固了我区科学教学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二)问题 1.师资队伍不稳定 科学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些专职教师经过几年的业务培训刚崭露头角,又被抽到其他学科上面。(仅2003年以来己有12名专职自然教师担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2. 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从调查统计结果表明24.3%的学校对科学课重视,48.7%的学校

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

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 ――基于山东省实验区的调查研究 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调研组 摘要: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山东省高中领域的课程改革实践的进展,发现不足并研究对策,我们对山东省9个市的高中课改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从政府组织到学校实施各个层面都取得重大进展,但在课程管理、课程开发以及课程保障体系乃至教科书编制等方面尚存在严重不足。要深层次地推进高中课程改革,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统筹考虑各方面关 系,采取应对性措施。 关键词: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2004年秋,备受关注的高中课程改革率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进行实验,2005年又有江苏省、福建省参加实验。截止到2004年底,山东省共有862所高中,高一、高二约140万学生参与实验,因此可以说山东省的高中课程改革关系到全国高中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为了更深入地推进高中领域的课程改革实践,确保2007年新一轮课程改革毕业生的顺利升学与就业,及时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与不足之处并研究适时的应对策略。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调研组一行6人于 2005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和2006年5月12日至18日,先后两次到临沂、日照、青岛、德州、聊城、济宁和济南、潍坊、滨州等地市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调查研究,调研组通过听课、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共向学生和教师发放近6000份调查问卷,随机听课90余节,并与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一线教师分别进行了深度的面对面的交流座谈。旨在能如实地获取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系统紧锣密鼓的部署与管理下,整个高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课程改革引领了教育管理与教育实践领域从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具体层面的转变,整体提升了整个高中教育阶段的办学水平。但是,在具体的实践领域依然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及教育系统的相关人员似乎也没有做好准备以应对。限于篇幅,我们在此仅介绍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高中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科书的内容与结构尚不够完善

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心得一: 我们在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时听到几个频率较高的词语:新课程意识、评价方式的转变、要给学生减负增效。。。。。 其实,每次一听到这些词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我们的做法上符合这些吗?这里我就讲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同行们探讨,更恳请大家对我见解的批评与斧正。 1.我们来谈谈减负增效的问题。其实减负增效不应该只说是对学生,一定要对教师是一样的做到才能够真正做到。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新课改,那么,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到减负增效了呢?对学生来说,首先从课程学科的设置来看:在课改之前,高一的新生只有8个学科,就是没有生物学科,其实就是在课改前,学生想真正将8个学科都学好已经不容易了。当然我还是发现,高一的学生的确将8个学科都学得较好的,这不仅要学生有较高的智慧,更要有相当好的方法。然而,新课改之后,学生的学科变成了9科。不少的学生真的就是照顾了这科无法照顾其他学科。我所遇到的学生,无论他又多优秀,都给我的答案大同小异:总感时间紧,每天就在不断的赶作业。其次从每个学科的内容设置来看,我是教数学的,我这里就以数学学科为例来加以说明。数学课改前的第一学期的内容就是三章:《集合》、《函数》、《数列》。至少我们作为一个教师,总还感觉到:这些内容能够在一学期中可以完成的。然而在课改以后,第一学期的数学内容明显增加了,内容有:《集合》、《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四章内容,当然还要感谢市教科所的领导们非常了解情况,为大家减轻负担,把《三角变换》没有列入全市期末统考的范围。同时在函数部分还新增加了《幂函数》的内容。在其次是四川的高考在命题上怎么命?没有谁能够明确的告知的事情。所以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就还是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在课堂上、课后的作业指导上,没有真正贯彻课改的理念和意识。从这样的一些层面分析:所谓课改的减负问题还真成了有的老师说的减负就是加正的了。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在减负工作中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改变自己的理念,当然理念不是说改就改的,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和时间。正如北京十一学校的特级教师王春易的“讲和不讲”的问题一样。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和改变,我们的学生不能象成七那样,讲不讲都没关系。教师理念要慢慢改。我们面对的学生在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群体。初中教师那一种填鸭式教学没有改变,就会影响高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换句话说:中学的课程改革是一个整体,只是改变高中教师的理念是不现实的。 其次,高中教师在不能改变更多的现实的情况下,应该做到的,还是要多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解读》,从中找到改变课堂的要素,尤其要找的是:我们再教学中要如何操作,才能够体现我们的课改的真正精髓。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马庄小学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继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二、具体目标 1、帮助教师树立现代课程意识,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优化课程的实施过程,进一步落实“4+2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并逐步推广。 3、改革评价机制,探索发展性评价,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4、加强课程管理和教师培训,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多能型的现代教师队伍,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向新的高度。 三、组织机构 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办公室、总务处、教研组长等有关人员任组员,负责决策、组织、协调、保障等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课程改革实验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实施措施 1、强化师资培训

(1)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课程培训、课改研讨会。(2)与其他学校多进行横向联系,有计划地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3)学校多组织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解读学习,使他们逐步掌握课改的真谛,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课堂。 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备课方式,加强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强调师生交往、积极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构建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准备从一下方面着手。 (1)拓宽课程资源。 (2)改变教学行为。 (3)改变学习方式。 (4)开展课堂比武的活动。 3、完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恰当的评价将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课堂教育评价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发展的评价。 4、落实管理制度。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的精神,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现根据国家教育改革试点要求,特制定?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现阶段形势,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但目前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转变育人模式,首先应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现阶段以必修课程为主的普通高中课程设臵,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深化普

通高中课程改革,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三)巩固和发展课程改革成果,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我省起始于2006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课程改革较好地推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加强了学校的课程意识,催生了一些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但改革并没有改变教学过度应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局面,新课程理念还远未转化为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的自觉行动。改革不进则退。只有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巩固前一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才能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底,实现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有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四)指导思想 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原则,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臵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牛泉镇圣井小学雷建波 尊敬的各位领导、下午好: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我校现有9个教学班,268名学生。一年来,我校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以德立身,为善最乐,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厚基础、长人文、展个性”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在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德善育人、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借此机会,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课程建设管理,厚基础、长人文、展个性。 1、创新课程管理,确保开足开全课时。针对我校师资缺乏、老化、教师普遍兼课的实际,为着力提高考查科目的开课质量,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监控制度。每天由学校值班中层进行不定时查课,检查教师是否按课程表上课。二是每班安排一名学生记录本班的上课情况。学校将教师上课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从而确保课时开足开全。 2、丰富课程建设,增长知识,展现个性。结合教研室“共读一本书”的要求,教导处灵活调整课程表,将每周五下午设为“阅读写作指导课”。语文教师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时光。学校设计了高年级阅读记载卡《花香满园》和低年级阅读记载卡《我的地盘》,让学生阅读后及时做笔记。另外,学校把周三下午第二节和活动课定为学生“快乐周三”选修课时间,开设了跳棋、花样跳绳、器乐、诵读、计算机、绘画、呼啦圈、折纸、粘贴画、泥塑、灯饰、

燕子石等各类社团或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3、深化行规礼仪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行规礼仪儿歌读本》。通过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对《行规礼仪儿歌读本》进行系统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 二、夯实常态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 1、全面推广单元模块教学。在推广过程中,学校分三步走:学习—模仿—示范。学校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单元模块教学研讨活动,然后学校马上进行二级培训,使老师们能及时掌握新的模块教学方法。同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吴亚萍教授的《上好一类课》和李怀源的《从整体教学到整体教育》的报告,通过先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到逐步成熟进行示范,使老师们初步掌握了模块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改变备课方式,提高备课有效性。学校实行课本行间备课、教参批注、预案批注加精品备课的方式,改变了过去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备课方式,使老师们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研究教材、研究教参、研究课标、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分析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学校还提倡个性化的备课,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 3、强化常规教学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教研室“校长进课堂八项基本要求”和镇教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对常规教学监督、检查的有关规定》,校长和教导处每周对任课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质量检测、教研活动、教学创新等常态教学进行监督检查,

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 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广西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两个文件确立了我区新的高校考试制度基本框架,。如何抓住这一改革发展的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进而形成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是当前每位校长、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改革措施各具特点,但基本处在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实施阶段,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将高中课改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同时,也为高中学校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应主要围绕以下六大问题展开: 一是对学校课程改革价值功能的重新审视。真正实现从分数唯一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意味着对考试文化的根本性突破。 二是在行政班基础上,推进必修课程全面而实质性的走班制。 三是新高考方案赋予学生前所未有的考试选择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选择、规划人生;同时对教学实施和学生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是考试内容和考试重点的转变,要求学科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结构的重组将带来教师专业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五是新高考方案中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学生的依据和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分数不再是唯一的招生录

取依据,考试的区分度降低,如何实施真实有效公正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必须研究的重要议题。 六是在进一步加大学校自主排课权的情况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建构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推进模式和方式,从而进一步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 另外,学校教学的具体安排也面临诸多新问题。如有些学校没有看到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将其窄化为排课表等教务工作,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产生纠结;学校为应对学生选定的高考科目,在课程设计上出现偏科,在教学上甚至重新回到唯分数论的老路上,实施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我校也面临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出现等。 以上问题都是我校改革前进中的问题,分析和把握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围绕主题、聚焦问题、交流研讨、才会取得共识。 二、应统筹设计与实施课程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学校课程体系的统筹设计与实施是推进新高考方案落到实处的关键,当务之急是围绕主题,聚焦问题,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五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和认真解决的。 1. 把握新高考方案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实施新高考方案,实现学校课程统筹,实质在于形成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这方面,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立足学生发展,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2)坚持现代课程观,正确处理课程综合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学生夯实基础与发展个性特长的关系。(3)体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特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形成新思路、新举措。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号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分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切实加强课程改革的组织保障4部分。 《意见》正文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课程改革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科学多元的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

学校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建议

学校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高中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深刻变革。学校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四川省于2009年秋季起进入新课程实验阶段。实施一年来各级学校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发现,学校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给予指导和解决。 一、现状 全省各级学校对本次高中课程改革高度重视,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高中课改实验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和管理高中课改实验工作,成果显著:%的学校制定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细则;%的学校制定了学生学分管理办法;%的学校制定了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的学校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其余学校正在制定中。开设了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的学校都在90%以上;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频率为每周一次的学校占总学校的%;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评价也多元化:通过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进行评价的学校占在学校的%。各级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师资问题 师资问题包括教师的数量问题和专业素养问题。最突出的是通用技术专任教师没有的学校占%,大部分学校的通用技术老师由物理老师兼任,专业素养都比较低。 2、认识层面存在的问题 (1)思维惯性从调研的情况看,不少学校对新课程的理念学习不够,少部分学校老师在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和方法上仍沿用以前的传统模式,想改也改不过来,思维惯性很大。 (2)领导导向部分学校领导对新课改认识和重视不够,重视的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成绩,高考指挥棒将教学一线的校长和教师的视野短路了。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应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一轮结束之际,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正式启动了。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如何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转化成实施者自己的信念或行动哲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初中教师为我们积累实施课改的经验,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已深入人心,课堂上百花齐放,课后活动异彩纷呈,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给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学生自主钻研,合作探究已蔚然成风,试题也更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了做好初高中课改的衔接,使我校高中课程改革能够有力推动,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从几个方面将我校课改工作给大家加以总结。 一、课程改革制度建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的在新课程背景下让高中起始年级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制度建设摆在了首位。开学之前,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在教研员、课任教师反复研讨,并结合课改精神及我校实际、,制定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各项规章制度,从教师培训到日常教学管理,使我们的工作有章可循。到目前为止,已出台课改文件13份:《选课指导手册》、《新课程改革准备方案》、《教师培训方案》、《新课程实施方案》、《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管理实施方案》、《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学分认定管理方案》、《研究性学习管理办法》、《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办法》、《学籍档案建立和管理方案》、《西安铁一中行政班和教学班管理办法》。这项工作是长期的,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不断健全相关的课改制度。

二、课程改革的实施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改革也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质量是生命,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抓好教师业务理论学习,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各科大纲和考纲,学习新课改精神,抓好信息资料研究。学校坚持备课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每学期学校还为老师搭建平台,组织为期两个月的全校观摩研讨课活动,许多新秀在这个平台中脱颖而出。将组内的精品课推荐到学校,并要求每位老师必须听够15节研讨课。并在选取了在学校研讨课中表现优秀的杨许红,黄艳老师参加西安市新课程改革观摩教学研讨活动,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 必修课我们本着“把握方向,坚守常规”,选修课我们是“力求创新,确保质量”。经过了一学期的实践,课堂上呈现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不再唱主角,学生拥有选课权,教材打破大一统,评价不先看分数”是这次课改的突出变化。师生关系的构建发生了新型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大的提高。 2、校本课程的开设。 我们在体音美三个学科开设了共14个选修模块。体育与健康有:篮球、软排、足球、羽毛球、健美操、艺术体操六个模块。美术有:素描、国画、装饰画、平面设计、书法五个模块。音乐有:音乐与舞蹈、演奏、歌唱三个模块。 这项工作难度比较大,全年级学生人数多,每个学生要选14门课。所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准备工作从07年暑假就已开始。校领导协同教务、电教考察并选定网上选课系统,并在开学前把大量学生信息及教师信息全部输入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