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

如何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

如何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
如何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

如何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

教学目的:

准确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紧密联系这些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

党的自身建设,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新时期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

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和突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因

此,科学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形势,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意义十分深远。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把握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2.理性看待我国发展的现实基础

3.党情的变与不变

4.党的建设状况的适应与不适应

5.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关键

教学方法:讨论式,提问式,多媒体

教学内容:

一、放眼世情,准确把握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体系大变革、格局大调整的新阶段。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进程明显加快,新兴大国“大发展”,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取得重要进展,多边机制“大变革”提升全球化治理程度,大国战略“大调整”加剧新一轮综合国力竞争,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但世界多重矛盾复杂交织,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多,中国的和平发展仍将面临新的考验。

1.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化曲折前行

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危害严重且影响深远,但全球化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

(1)全球生产力快速扩张,贸易量迅速扩大。世界GDP总量由2000年的31.4万亿

美元升至2008年的76.5万亿美元。根据世行评估,2009年全球GDP总量仍处于增长中。世界商品贸易额由2000年的6.2万亿美元升至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由1.4 万亿美元升至3.7万亿美元。

(2)区域、次区域和跨区域经济合作大发展。欧洲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东盟与

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筹划发行统一货币并稳步推进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彰显活力,美洲玻利瓦尔联盟2010年将使用统一货币并推进成员国间经济互助。

(3)科技大发展推动经济与社会大发展。除信息技术革命继续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外,“低碳经济”与“节能环保”产业革命正在成为下一轮科技创新的关键点,并将开拓出巨大的生产力空间。

(4)各国间的人文交往日益频繁。不同文明与宗教间对话与交流互鉴成为时代潮

流。新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大国、强国在软实力延伸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取得显著成效。

2.新兴大国群体崛起,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

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同时也深深地改

变了整个世界。

(1)世界经济版图发生重大变化。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经济自2008年第三季度

起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2008年美国家庭财富缩水达11.2万亿美元。奥巴马政府先后出台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和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联储也向金融市场注资1.75万亿美元。经过多方“抢救”,美国经济在2009年第三季度实现了正增长,但仍面临严峻挑战,10月份失业率升至10.2%,创26年来的最高水平。2009财政年度美国财政赤字高达1.42万亿美元,沉重的债务使美国的行动能力受限。

与此同时,面对阿富汗、伊拉克、伊核、朝核等难题,美国应对乏力,不得不调整

战略,放下身段,提出“建立多伙伴世界”,谋求与发展中大国及各类盟友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美国还试图运用“巧实力”,以重振其国际权力、秩序和规制的主导地位和塑造力。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欧盟经济2009年萎缩4%,失业率一路攀升至10.9%。日本经

济2008年第四季度与2009年第一季度分别大幅衰退12.1%和14.2%,2009年11月失业率高达5.2%,贫困率达15.7%,申请社会救济的家庭数量激增,高居发达国家榜首。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深化,美欧、美日战略分歧随之浮现。美欧在应对金融危机

方式方法、处置阿富汗战争等问题上意见不一,日本民主党新政府在驻日美军基地调整与费用分担、日美关系重新定位、东亚区域合作等问题上出现一系列摩擦。

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近10年来经济持续

快速增长,过去5年中,“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其中中国占25%。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9年至2011年的投资展望,“金砖四国”位列“最受欢迎投资地”的前五名中,而中国则名列第一。

更重要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虽然也受

到明显冲击,但经济总体处于企稳复苏态势,表现好于发达国家,中国经济更是率先复苏,2009年成功实现GDP增长“保八”目标。

新兴大国之间的战略协调也在逐步加大。“金砖四国”于2009年6月16日举行首次

峰会,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并支持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和公正的多极世界”,认为“金砖四国”对话与合作“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

新兴大国群体崛起使世界战略力量对比更趋均衡,美国的霸权地位与西方大国的主

导地位均被削弱,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相对均衡、有利于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2)世界政治经济多“板块”化趋势加快,国际关系重心东移。金融危机促使世

界各地区国家纷纷“抱团取暖”,区域、次区域和跨区域经济合作大发展,区域一体化与“板块化”加速。

亚太区域、次区域多边合作勃发,多层次机制竞放异彩。2009年10月,第二次中

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中日韩合作10周年联合声明》;同月,东盟第十五届首脑会议批准成立政府间人权委员会,东盟与中日韩第十二次领导人对话会(“10+3”)批准在2009年年底前实施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任命了秘书处首任固定任期执行主任、并将“亚太自由贸易区”作为其远景发展目标。

在世界各大地缘政治经济“板块”之中,由于中国、印度同时崛起并引领亚洲经济

率先复苏,致使世界地缘重心加快东移,“亚洲板块”的分量不断增加。

3.世界经济趋于企稳回升,但基础仍较脆弱,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一是目前全球金融体系虽然大体稳定,但仍很脆弱。银行、金融机构内部的资产负

债尚未解决,这些金融资产一旦全部暴露出来,市场上再有一些风吹草动,可能会急剧恶化;二是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运用已至极限,财政赤字都创造了二战以来的最高纪录;三是发达经济体不断攀升的失业率,短期内看不到解决前景;四是近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和消费有多大的可持续性,尚无法确定;五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六是新能源的前景还不明朗,对于绿色能源、清洁能源能否引领下一轮的经济复苏,还存在疑问;七是美元波动剧烈而且频繁,引发人们对货币安全的担忧。

4.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1)主要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呈现“高位运行”态势。2008年全球各国军费总额

再创新高,达1.46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6070亿美元。美国2010财政年度又将国防预算提高到6363亿美元。

美国发布《2009年国家情报战略》,加快军事战略转型,推进“全球快速打击系

统”等先进武器研发部署,改造军事同盟,强化军事霸权。俄罗斯制定《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推进本国的军备升级与军事改革。欧盟加快防务一体化步伐。印度和日本加大先进武器的研发、采购力度,以提升自身的战略投送与远程打击能力。

太空、海洋、网络成为三大“竞争平台”。太空竞赛持续升温,多个国家对此加大

战略投入。各方围绕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划分、海洋资源、海上战略通道、海上战略打击力量建设等展开激烈较量,海洋角逐进一步激化。网络空间的争夺愈演愈烈,多个国家都制定了网络安全战略,以争夺网络战的制高点和话语权。

美国抛出“无核武器世界”议题,发起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以抢占道义

制高点;美、俄两国通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有望达成较大幅度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新条约,继续维持核武器的“两极格局”。

防扩散任务艰巨,形势更趋严峻。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伊朗核问题僵持不下,

印度不断提升本国的核威慑力,巴基斯坦核武器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国际地下核走私网络与核恐怖主义威胁增大,和平利用核能与防扩散之间的矛盾因能源危机而加剧。(2)非传统安全威胁异常严峻。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问题“正迅速转变为一场

社会危机”,致使多个国家局势出现动荡。据美国国家情报总监2009年“年度威胁评估”判断,金融危机将给全球四分之一的国家带来动荡。

此外,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极端主义在中东、南亚、中亚及东南亚地区泛滥合流。巴

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拉克不断发生重大恐怖袭击,“基地”组织、阿富汗“塔利班”与巴基斯坦“塔利班”活动猖獗;索马里海盗长期盘踞在亚丁湾和印度洋海域,严重威胁国际海上通道的安全;甲型H1N1流感疫情四处蔓延,全球病患与致死人数不断攀升;极端气候等引发的重大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暖导致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5.世界发展模式竞争呈现新态势,国际社会深入反思金融危机

(1)西方与非西方模式此消彼长。金融危机重创西方发达国家自由市场经济模

式,一些国家出现的民主乱象戳穿了西方“民主”、“自由”的神话,西方“教师爷”地位发生动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撰文指出,金融危机使美国丧失了名誉和可信度。美国《大西洋月刊》载文称,金融危机证实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预言。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西方民主制至上的“历史终结论”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西方在发展模式方面的权威地位严重动摇。

与西方模式深陷危机形成鲜明对照,新兴大国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影响力逐步上

升。美国亚洲协会中美关系中心主任奥维尔·斯科勒称:“当西方陷入瘫痪时,中国却

因为有能源、资金、计划和有效的领导而继续稳步前进,民主资本主义现在似乎辜负了我们。”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中国、印度、俄罗斯采取有别于西方自由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并发展壮大,其对外吸引力不断增强。

(2)国际社会加紧寻求发展新路。面对深重的经济社会危机,西方长期形成的制

度优越感减少,危机感增加,被迫集体反思摆脱危机之道。英国《金融时报》刊发“资本主义的未来”系列文章,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和政要撰文,深入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未来。该报发表题为《让我们汲取资本主义的教训》的社论指出,当前全球化金融和国家治理之间的错配难以持续,应提高全球治理水平,需要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各国紧密合作。与此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再迷信西方,更加积极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巴西总统卢拉在《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强调金融部门应接受国家和国际机构的严格监管,多边组织改革应更多地支持新兴经济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其最新的年度国情咨文中呼吁实施全面变革和实现经济现代化,宣布俄“将以知识型经济取代原料型经济”。

6.中国已站到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外互动更趋复杂敏感

(1)金融危机之下中国表现卓越,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迅速提升。金融危机爆发

后,中国政府迅速推出一系列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增长、保障民生的有力举措,由于应对及时,措施有力,业已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积极开展财经外交,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针对发展中国家接连推出一系列经济援助计划,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挥了关键作用。

2009年,中国取得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外贸出口世界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与GDP总量全球第三等成就,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9年,仅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就出访10余次,参加多边会议16场,访问国家达20多个,在应对其他全球与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外交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要求全面推进。

随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强,中国发生的事情往往就是世界的事情,随时会成

为世界舆论主题;世界的事情往往也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甚至成为中国的事情。现在中国民众与世界民众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公民正在肩负起与国际社会沟通的责任。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成功举办,“中国模式”日臻

成熟、对外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

(2)中国的和平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更多肯定,但“大国责任”压力与外界的

复杂反应也将日益增加。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逐渐认可了中国的积极影响,对华借重与合作明显增多。2009年11月,奥巴马成功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声明》,一致承诺“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中美战略互信明显加强。

另一方面,中国加速崛起也将面临外界多重反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外互动

更为敏感复杂。一是西方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仍将突出,接触合作与防范戒备的两手都将强化,中国与西方大国的“结构性矛盾”和“价值观分歧”将随中国的加速崛起而“水涨船高”,中国的“大国责任”压力不断增大,“中国威胁论”之类论调的影响将被放大,所谓“G2说”(中美两国集团)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二是来自新兴大国的竞争与发展中国家的摩擦有所增加,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对中国的“突出表现”心存疑忌,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期待不断提升,容易引发不满;三是中国加快实施的“走出去”战略仍将遭遇复杂反弹,日益增多的“中国制造”、“中国投资”以及中国驻外机构和人员的安全都将面临诸多制约与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国际地位与作用日益提升,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世界上没有人能比中国人民更了解自己的国情、发展阶段、发展性质、发展内涵及其国际战略意义。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只能承担与自己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国际责任”。这是对本国人民负责,也是对世界人民负责。

二、立足国情,理性看待我国发展的现实基础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44%的美国人认为中国现在是“世界头号经济

强国”,仅27%的人认为美国才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环球网举行的题为“中国是世界强国吗?”的调查,约八成网友认为中国还不是世界强国。

并不是中国的网友妄自菲薄,“人口多,底子薄”的现实国情,的确让人不敢盲目

乐观。然而,大量的统计数据却再清楚不过地向世界标示着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巨大进步。

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1952年至2008年,扣

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

第三。

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为1479万,减贫成效卓著。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

人口仍有2.5亿左右,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财政收入增长1104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

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亿元,到1999年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09年达到68477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约1104倍。

粮食产量增长4.69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2009年我国粮食

产量比1949年增长4.69倍,达到53082万吨;2008年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

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多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由

1949年的16万吨增长到5.678亿吨,纱产量由32.7万吨增长到2405万吨。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资料,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在22个工业大类中,我国

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对外贸易增长2500倍,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年贸

易额约10亿美元;到2009年,我国日均贸易额就达70亿美元,60年间我国年贸易额猛增2500倍。如今,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文盲率降至6.67%,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

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达23.3%,高中毛入学率达74%,初中毛入学率达98.5%,小学净入学率达

99.5%,文盲率降至6.67%;2008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454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

生达到2057万人。

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200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570

亿元,占GDP的1.52%,比1991年提高0.87个百分点,科技成果大量涌现。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岁,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村地区缺医少药,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经过60年建设,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全国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0.15 张,2008年末达到2.8张。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如果这些枯燥的数据还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再看看这些感性的描述:目前中国是世

界上最大的煤炭、钢铁、水泥、黄金和原料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自2006年获得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头衔以来,蝉联至今。历史上,经过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曾被称为“世界工厂”,如今,这一称号当之无愧地属于中国。中国生产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复印机、微波炉、DVD机和鞋子等产品,还有几乎全部玩具。以世界最大的美国连锁零售店沃尔玛为例,在沃尔玛的6000个供应商中,就有5000个来自中国。

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不胜感慨地说:“在亚洲没有一个

国家,能够打破即使是接近中国在25年的时间里贸易总额增加8倍的收入。在二战后,也很难找到一个经济体可以超过中国的经济增长。”

面对这样的一份成绩单,我们没有理由不骄傲。然而,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和

别的国家比,我们的国情非常独特。中国的任何成就除以13亿,成就是很小;问题乘以13亿,问题是很大的。”2009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出的全球人均GDP排名中,

中国仅排在第106位。这恰恰说明了中国的国情逻辑:中国既是强国,也是弱国;既是富国,也是穷国。

走过60年现代化之路,经历30年经济强劲增长之后,中国国情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所遇到的困难之大、矛盾之多、问题之复杂,使我们很难从国际上找到现成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来解决自身的问题,我们只能从中国国情出发。当前的国情,又是怎样的呢?

1.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中国所要建设的全面小

康,已经不仅仅是让人们“吃饱穿暖”,而是经济、社会、民主、环境等诸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小康。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就包括经济发展、社

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事业、资源环境六大方面,共计23项指标。

该所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实现程度为

67.9%,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高,其实现程度为76.1%,比

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其实现程度为79.9%,比上年提高1.6 个百分点;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其实现程度为91.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文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其实现程度为67.3%,与上年基本持平;资源环境受到重视,其实现程度为74.0%,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该报告同时也分析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几大重点和难点:

首先,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经济发展的程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

距:2008年,“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仅为67.9%,虽然比上年有一定进步,但是在全面小康的六大方面中几乎是最低的,因此,大力发展经济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其次,200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有所扩大,

平均预期寿命得到延长,总的来说,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相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过缓;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仍然较高;有一部分人的住房状况急需改善,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和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人民生活质量还有很大提高的空间。

第三,在目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资源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2008年,我国“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仅为74.0%,单位GDP能耗和环境质量指数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2.民生不断得到改善,收入差距继续拉大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和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迅速。改革开放30

余年来,按1978年可比价格计算,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分别增加了7.16倍和6.93倍。2008年我国GDP为300670亿元,总人口13.28亿人,人均GDP22640元(合3313美元),2009年GDP实现8.7%,人均GDP可望达

到3500美元左右。按国际惯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升级将成为常态。我国2009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低为37%和43%左右,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我国总体上已达到从小康到宽裕的居民消费阶段。

伴随民生的不断改善,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

显示,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目前已超过0.48。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20%的高收入者占有社会财富的53%,20%的低收入占

有的社会财富不到3%。2007年浙江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7411元,而同期贵州省仅为6915元,相差5.41倍。单以北京为例,2008年北京GDP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居民贫富差距最高在20倍左右,一般收入差距在8倍—12倍之间。贫富差距拉大是构成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3.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

根据国际经验,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下降到5%以下,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

者比重下降到30%以下,城市化水平超过50%,标志着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型。从目前我国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这三大指标来看,都已经进入结构转型阶段。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之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2010年将下降到10%以下,2015年

将下降到6%左右;在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者的比重2010年将下降到38%以下,2015 年将下降到33%左右;在城乡结构中,2010年以城镇常住人口代表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8%左右,2012年或2013年将超过50%的结构转换临界点,2015年将达到53%左右。这

些指标表明,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转换。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传统农村社会逐步向城市社

会转变。1952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2.8%,1978年城市化率也只有17.9%,26年间仅提高5.1个百分点。1978年以后,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按城镇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城市化率达到45.7%,正在接近一般公认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的城市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明显分化,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格局逐步形成。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速度差异明显,社会成员之间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落差逐步拉大。总体上看,在发展水平上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三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2008年,东部地区以占全国9.5%的土地面积和占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58.4%的地方生产总值,中西部内陆地区则以占全国90.5%的土地面积和占全国60%的人口,仅创造了占全国41.6%的地方生产总值。一份

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对中国的地区不均衡做过这样的描述:“如果贵州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类发展指数仅刚刚超过非洲的纳米比亚,但是如果把上海比作一个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则与发达国家葡萄牙相当。”

4.“三农”问题依然严峻,城乡差距依旧突出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资料显示,现阶段中国

农村人口仍有7.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约占世界农业人口的35%,说明中国仍是

个农业大国。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日

益凸显。

纵向看,我国农村改革30年来,中国农民前所未有地解决了温饱,粮食等农副产

品从不足到有余,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4760元,年均增长12.6%,有了大幅提高。但有饭吃,没钱花仍是多数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制约,农民生活改善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横向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总体上仍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

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差距仍在扩大。

从收入看,1991年—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率为7.9%,

农民仅为4.9%。2009年1月—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973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307元,差距达3倍多。

从消费看,大中型城市的电脑拥有率已达到百户80台的水平,几乎能和发达国家

相媲美时,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的电脑也还不到5台。从其他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看,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洗衣机94.7台,农村居民为49.1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电冰箱93.6 台,农村居民为30.2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照相机39.1架,农村居民为4.4架;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空调100台,农村居民为9.8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137部,农村居民为50.2部。2008年,城市人均生活用电量约为400千瓦时,农村只有100千瓦时,人均用电量不到城市的1/3。从互联网的使用来看,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

达到3.38亿人,而农村网民刚突破1亿人,仅占总数的27.8%。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

现代化首先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就不是完整的现代化。

5.就业问题压力巨大

按照联合国关于就业的统计指标,其分类中包括一项关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划分,即

16岁—65岁的人口。在这一档中,中国2004年的统计数据是9.09亿。这个数字比世界上最发达的美、日、德、法、英、意、加7国的人口总数还要多3亿,足见中国面临的就业压力有多大。

大学毕业生、城镇新增失业人口、农村转移劳动力,再加上原先国有企业和集体企

业下岗后未能实现再就业的职工,这样每年需要解决的就业岗位就达2000多万个。虽然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创造新增就业岗位,目前也已经达到1000多万个,但依然有1000多万的巨大缺口。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在以六七十万的速度递增,已从2003年的212万达到2009

年的611万。今后中国每年都将有600多万大学生毕业,他们都需要工作。

此外,还有很多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们也同样需要工作。现在高中毕业

标准年龄是18岁,大学毕业标准年龄为22岁,18岁和22岁的年轻人加在一起就有1200万人需要就业。中国年轻人一年的就业需求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的需求。中国的就业问题称得上是世界第一难。

6.人口老龄化成为潜在的巨大挑战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就

算是老龄化社会。2008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总数达到了1.49亿,这意味着全世界每五个老人、全亚洲每两个老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劳动力的抚养比是20∶1,据测算,到2025年,抚养比将可

能达到2∶1,也就是说两个劳动力就要抚养一个老人。即便在发达国家,老龄化也是最头疼的社会难题:法国近几年老年人口爆炸性增长,已经使该国的退休金入不敷出;英国养老金亏空目前高达300亿—600亿英镑;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因为养老保险问题而暴露出财政危机;就算是在最富裕的美国,也面临着养老基金不够用的威胁。

到21世纪中叶,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是美国老年人口的4.4倍,且几乎接近

美国的总人口数。尽管预计2050年我国总人口数将位居世界第二,比印度约少5100万人,但是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仍将比印度多1.03亿人,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老龄化国家。我国是在人均收入较低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左右),是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先于富裕的大国,所谓“国未富、民先老”,这使得我们面临挑战的艰巨性远高于发达国家。

7.资源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未来15年,随着人口增加、城

镇化水平提高、经济总量扩大,按现在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控制水平,污染负荷将增加4 倍—5倍,资源环境压力巨大。

重工业产业发展仍将继续,工业污染控制仍是重点。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

济在经历2008年和2009年调整期后,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快速”发展阶段。钢铁、汽车等产业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仍将长期存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治理任务将更加艰巨。

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活污染总量大幅度增加。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水

平将保持在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水平上,到2020年内达到58%,城镇人口将达到8.2亿,城镇人口是农村人口的1.4倍左右。在城市化过程中,废水排放量和垃圾产生量都会不断增加。

农村经济转型、消费升级,污染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会缓慢减少,生活污染源排放也将有所下降。在耕地播种面积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化肥使用量的逐年提升使得种植业的污染物产生量也随之提高,养殖业若能使用规模化养殖,则牲畜的单位排放强度将大大降低,但随着养殖业产值的提高,污染物生产总量仍会逐年上升。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又将导致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

此外,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子电器、房屋及

汽车等家用消费品的增长速度还要加快,废旧家用电器、建筑废弃材料、报废汽车和轮胎等的回收和安全处置将成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上述情况说明,经过30多年的飞速发展,对于中国而言,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

定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达到的小康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很难从国际上找到现成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来解决自身的特殊发展问题,我们只能充分了解、深刻认识,并牢牢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看待和解决我们遇到的一切问题。

三、着眼党情,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要肩负

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

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1.党情的变与不变

中国共产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在变,党情也在变。而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特点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党情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对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了严峻考验。正确认识和把握党情的变与不变,是党在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实践依据和逻辑起点,也是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把“钥匙”。

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

革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胜利,使我们的国家相继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正如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强调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与此同时,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党的队伍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从党所处的地位来看。从“打天下”到“坐江山”,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

党,使党面临着执政和长期执政的严峻考验。党的地位的变化,党员和干部地位的变化,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新的极大的考验,也给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党的各级干部是否真正懂得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能不能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能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因为长期执政,党内很容易滋生惰性,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领导干部很容易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产生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危险,甚至贪污腐败,引起民愤。能不能正确认识党的执政地位带来的影响,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不脱离群众,这是我们党长期面临、需要常抓不懈的一个大问题。

(2)从党面临的环境来看。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大规模引进来”、“大踏

步走出去”,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使党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我国的发展呈现出新旧矛盾相互交织、长期性矛盾和阶段性矛盾相互交织、社会矛盾和党内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互间的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更加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深刻影响。能否排除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乘势而上、化解风险,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全党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3)从党的队伍来看。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7593.1万人,是新

中国成立时的17倍;党的基层组织为371.8万个,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9倍。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是我们党兴旺发达、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任务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更加紧迫,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如果疏于和放松管理,肯定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所肩负任务

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世所罕见,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党要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承担起人民和历

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就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认真研究自身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领导改革发展中不断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

放眼世界,政党组织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前苏联共产党和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

政时间最长,二者也都有过辉煌的执政业绩,如今这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落马。历史向我们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规律——政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一个政党如果思想保守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就注定会被人民所抛弃。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可以脱离人民、脱离社会需求而生存的党组织。说到底,是人民选择政党,而不是政党选择人民。世界政党形势的风云变幻警示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对此,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认识。

2.党的建设状况的适应与不适应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把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

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在履行执政为民、执政兴国历史使命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把我们党在全国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出“我

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60年过去了,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是合格的,人民是满意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在执政兴国的全部工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从综合国力看。2009年,我国GDP达到4.9万亿美元,跃升至世界第三,外

汇储备将近2.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众多尖端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

(2)从人民生活看。从基本解决全国人民吃饱穿暖问题,到13亿人总体实现小康

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100多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8年的1400多万人。我国人民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对国家、对民族、对生活的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3)从国际地位看。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中国人民彻底甩掉了“东亚病夫”的

帽子,开始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党和政府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和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反对国与国之间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赢得了国际上的称赞。如今,中国作为一支和平、发展、合作的重要力量活跃在当今世界,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也离不开中国。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空前提高,所产生的建设性影响空前上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说明了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与中国

的发展要求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否则党又怎么可能领导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

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党内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

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

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此外,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创新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相比,还

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基础变化与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不到位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执

政60年来,群众基础历经几代人变化,已经不完全同于执政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前。从纵向来看,由于代际更迭,每一代人的价值观不可能完全一样,从而导致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同于以往。当前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是中国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比拟的。从横向来看,党的社会分配政策虽然努力向全社会倾斜,但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不同所有制单位,甚至在国有单位,由于分配中多种要素并存,导致各社会利益群体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所占有的份额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利益群体对执政党和政府的心理认同度也相应发生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以传统的行政权力为主导的领导方式就不易获得社会认同,有的群体性事件就是因领导方式、处置方式不当而成为导火索的。面对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各级党组织从思想观念到决策方式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真正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学会以民主的方式、法治的方式和以人为本的方式与群众打交道。

(2)社会深层次矛盾与党内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

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易发多发。再加上一些政府部门由于执政能力不佳引发出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党风廉政问题,使得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良性互动不足,进而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干群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当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一些原本并不严重的问题也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瓮安事件”、“孟连事件”等便是如此。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直接关系到政府执政能力的建设,关系到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动。

(3)自下而上的民主诉求与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不足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

人民公社的解体而出现了村民自治,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后逐步出现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由此又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但从普遍性来讲,从宏观层面来讲,现有的决策制度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在个别地方,群众对于当地的党委和政府作出的决策有不同意见时,由于缺少沟通渠道,就采取诸如“集体散步”、设置专门网页发表不同意见等形式,表达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的强烈关注。

(4)基层社会变化与党的基层组织功能转换不到位的矛盾。改革开放30年来,基

层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动。大量的群众由传统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党员也游走于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基层党组织从改革开放伊始,就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总体上看效果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瘫痪、半瘫痪者有之,无所作为的亦有之,更不用说实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功能了。

(5)信息流通方式变化与党内沟通方式转变不适应的矛盾。在高科技时代,互联

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流通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网上互动与网下互动相互交织,一条信息瞬间就可能传遍全球。而党内沟通在多数情况下依然延续过去的方式,

按层级上传下达,当某些突发事件转瞬间在全社会传播开来时,我们的组织渠道很可能会因反应迟缓而错失应对良机。如能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方便快捷地实现党内各层级之间的沟通,实现普通党员与领导者之间的沟通,推动信息共享,既有利于党内信息的沟通,又有利于党员参与决策、参与监督,更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理。

(6)党内关系复杂化与党建制度创新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党内关系是指构成党组

织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结。党员与组织之间、各部分组织之间、组织制度、工作制度之间,都存在如何联结才能高效、有序运转的问题。而党内关系中,最为复杂的是人。党员社会身份多样化,党员的基本政治理念可以大致相同,但个体利益诉求和个体价值取向却并非完全一致,党内如何进行整合才能在保持共同目标之下尊重党员的个人诉求?党内民主在组织内部究竟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等等,都需要从宏观层面解决党的建设制度创新问题。以上问题和矛盾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需要抓紧解决。

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关键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

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所谓科学,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世界的客观规律。用在党的建设上,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党的建设符合政党政治的规律,即注重人心向背,坚持以人为本;二是符合党的自身建设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两个层面的规律,归根结底,取决于后一条——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内部不出问题。

(1)以改革创新保证党的思想理论的科学性。思想理论的科学性是保证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思想理论的科学性,是靠多种条件保障的。一靠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即主观合乎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实践中发展真理。二靠改革创新精神,发展党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源头是马克思主义。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表现为能够根据中国的国情,根据中国的时代特点、社会条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不同历史阶段的党的思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新的形势下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成功,改革开放的成功,都说明党的思想理论是科学的,是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晶。没有改革创新精神,就没有党的思想理论的发展。这里,改革创新精神与科学精神是统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学习型政党,归根结底,就是要使党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升素质与能力,在学习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达到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目的。思想理论的创新性与科学性,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统一。

(2)以改革创新保证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制度的科学性是党组织健康有序运

转的保障,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大政策不因人的素质变化而改变,不因人的注意力转移而转移的保障,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民主、有序、生动活泼的保障。党组织历来就有制度,但制度本身的科学水平却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的。(3)以改革创新保证工作方式、活动方式的科学性。党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从

来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灵活多样的。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之一,就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主动地提出党的工作方式的转变问题。在从土地革命战争向全民族抗战转变,从夺取政权向在全国范围内执掌政权转变等重大历史时期,党都提出转变工作重心、转变工作方式。在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起点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同样指出我们面临着工作方式活动方式的转变。可以说,对于工作方式、活动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党组织历来都是重视其创新的。

(4)以改革创新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科学性。党执政60年特别是改

革开放30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建国初期严惩刘青山、张子善到2009年查处一大批大案要案,证明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有着清醒认识,态度非常坚决,决策和部署完全正确。但是,极少数顶风作案者的“前腐后继”充分说明,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要把反腐败斗争由“割韭菜效应”变成“釜底抽薪效应”,还需革故鼎新地深化制度改革和创新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十七届中央纪委密集地召开了三次全会,全面部署反腐

倡廉工作。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入,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这些都要求我们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进一步做好治本抓源头工作,并号召全党抓紧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5)以改革创新保证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性。高校是汇聚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

的基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目前,高校党员队伍成为党的队伍的重要方面军,高校每年发展党员数量占全国每年发展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高校党的建设,成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高校党建工作不仅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也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应发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推进高校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的创新。既要继承和发展高校党的建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又要不断创新和丰富高校党的建设有效管用的新方法,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

总之,党的建设要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来进行。通过分析这些新

变化,增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忧国、忧党、忧民的意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拓宽理论视野,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链接:几种发展模式的比较

1.英美模式又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市场配置资

源为主导,崇尚个人主义和充分的竞争性;市场机制对经济的充分调节始终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强调并鼓励自由竞争;以企业分散决策为主要形式,公司注重并追逐利益目标,政府决策被限定在最小范围内;实行董事会制和股东制,股票和证券市场的波动对经济有直接影响;在经济政策方面,主张削减赋税、自由竞争、放松管制、实行私有化和鼓励个人财富的积聚。英美模式作为自由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其基本特点就是产权私有、自由竞争、法治,其推进路径基本上是民主化、法治化、工业化同时进行。

2.莱茵模式也称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它主要流行于莱茵河流域的一些欧洲大陆国

家。该模式以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理念和模式最为典型。“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德国为代表的莱茵模式特别突出劳工权利和福利制度,因而能够比较好地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原则,也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中被认为是能够在市场经济中体现公平、从而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模式。基本特点是自由竞争、政府调节、社会保障,推进路径是先有工业化、后有民主化

法治化。

3.瑞典模式是以瑞典为首的北欧国家所实行的经济模式。它被认为是西方国家中

成功实现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典型。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加强对经济的计划调节;实现法制管理经济;通过国家调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借助工会进行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利用税收制度刺激企业增加积累和投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福利。

4.东亚模式主要是指日韩等国家(地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成功的共同做

法或经验。东亚模式是赶超模式或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特征是产权私有、计划指导、政府扶持,实施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战略,推进路径是先有工业化、后有民主化法治化。由于始发于东南亚地区的1997年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东亚模式的再认识和新探索,但是东亚经济起飞及其发展路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崛起的示范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5.拉美模式指二战后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战略。拉美模式

采取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特征是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外向依赖型。此外,军人干政也一直是拉美模式的一个传统。推进路径是先有工业化、后有民主化法治化,但至今大部分拉美国家都没能实现完全的工业化和民主法治化。

6.中国模式中国30多年的发展模式无论是价值理念还是制度设计都与各种资本主

义模式根本不同。从政治上看,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有效执政,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经济上看,它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从社会文化方面看,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带动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从对外方面看,它推动的是和谐世界的构建。

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根本的原因是在坚持主权独立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国情,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经验;而不是先颠覆自己的制度,然后移植其他国家的制度。在中国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模式最成功之处在于其独创性,但是这种独创性并不是封闭于世界之外的闭门

造车,实际上,它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始终注意借鉴其他发展模式的经验,始终注意吸取其他发展模式的教训。实际上,中国模式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学习和融合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国模式之所以需要在与世界其他模式的比较借鉴中前行,这也缘于中国模式还只是处于初创阶段,它本身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果可以更简单地总结的话,就是“创新”,这是中国模式进一步成功的重要保障。

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

2010年1月13日。

《贯穿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五条逻辑线索》,施芝鸿,《时事报告》2009年

第11期。

国情省情

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中国互联网行业的“BAT”,指(ACD )等领军企业。 A.阿里巴巴 C、百度 D、腾讯 新型城镇化提出”三个一亿”是指到2020年要实现(ABD )。 A、一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B、一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C、一亿人口在东部地区城镇化 D、一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指的是( ABDE )。 A、工业化 B、信息化 C、产业化 D、城镇化 E、农业现代化 城市发展需要依靠( A )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A、改革、科技和文化我国要以( )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 B、城市群 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 )方向转变。 A、智能、绿色、健康、安全“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 )战略。 D、军民融合发展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 )。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 )的新型城镇化。 D、以人为核心“十三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C、全部摘帽 大力推行( ),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C、互联网+政务服务“十三五”时期,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 )发展。 A、分享经济 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 )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A、优进优出 2015年,我国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 )。 C、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授课教师:王显刚 (四)教学过程: 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板书) 提问:上述材料中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 上述材料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是我国人口现状的第一个基本特点,也是最基本的特点。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现状还有如下特点: 1)农村人口多 据1992年我国人口统计,全国农村人口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8%,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强。 1980年、世界平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1%,发达国家占30%,发展中国家为70%。我国农村人口比例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据全国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统计,1998年出生的婴儿中,城市街道一孩比率为89.3%,而乡镇一孩比率为48.4%9,农村的多孩率明显高于城市。因此,人口增长过快在农村更为突出。 2)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90年就超过了人亿,估计2000年达到1.28 1.2亿,占同年总人口的10.4%左右。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相当于2025年所有发达国家同龄人口的总和。 3)人口分布不平衡 4)人口素质偏低材料一:1980年全国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只有4.6年,不足小学毕业程度。1990年7月,这一指标提高到6.6年,这说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只有实践一年级文化程度。我国人口的文化结构仍然属于以低层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类型。 材料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正式公布的文盲半文盲达1.8亿之多。而这个数字是以自己申报为准,这并不表明其的人都已脱盲。国务院1998年颁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工作条例,规定个人的脱盲标准是,农民需识1500个汉字(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城镇居民只需2000 个汉字,)能够看懂得浅显、通俗的报刊,能够记简单财目,能写简单应用文。按照这样的脱盲标准,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的农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成年中只有20.8%,女性成年中只有13.3%达到了脱盲标准。如果以这一调查结果推断全国,则结果是我国总人

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把握当前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 (一)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着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着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时间的长期性

国情 党情 省情 市情简介

国情党情省情市情简介 一、国情简介 简略几组数据便可清晰领略到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1.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三。 2.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升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 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为1479万,减贫成效卓著,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5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1.6%。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4.财政收入增长1104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亿元,到1999年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09年达到68477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约1104倍。 5.粮食产量增长4.69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69倍,达到53082吨;2008年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 6.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多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增长到5.678亿吨。纱产量由32.7万吨增长到2405万吨。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资料,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在22个工业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7.对外贸易增长2500倍,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贸易额约10亿美元;到2009年,我国日均贸易额就达70亿美元,60年间我国年贸易额猛增2500倍。如今,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8.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改革开放依赖,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9.文盲率降至6.67%,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3%,高中毛入学率达74%,初中毛入学率达98.5%。小学净入学率达99.5%。文盲率降至6.67%;2008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454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057万人。 10. 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200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570亿元,占GDP的1.52%,比1991年提高0.87个百分点,科技成果大量涌现。

论中国人口国情

论中国人口国情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的人口占了全世界人口很大一部分的比重。我国是世界最多的一个国家。庞大的13亿人口,一方面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人口多也确实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持久的压力,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人口问题呢?到底人多是好事还是坏事? 毛泽东认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他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这既是毛泽东人口观的哲学依据,也是后来毛泽东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基础。 改革开放后,采取措施限制人口增长。邓小平指出,这些年来一直在采取措施,节制生育。我们力求每年的人口增长速度小一些,但总还要增长。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但人多也有人多的麻烦。 我国人口的不断扩张,虽然为社会提供了不少劳动力,但是世界的资源也在不断的消耗,逐渐短缺。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虽然有一些有利的一面,但弊端也在不断的显现出来。 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国后,我国平均每年净增一千多万人口,致使每年新增国民收入的1/4以上要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90年代以来,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支出的总额中,消费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不得不用来养活13亿人口,国家用于建设资金积累非常有限。 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虽然我国人口多,基数大,但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人口素质偏低。我国大部分人口是农民,很少一部分是城镇,因此城乡差距非常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11%,具有高等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3.6%;我国每100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15日本的1/60。我国要加强人口素质的提高。 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特有的人口与发展的三大问题:中国的人口国情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挑战。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一国情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人口与发展的三大矛盾和三大问题:第一是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第二是十亿人左右的就业问题;第三是几亿人的养老问题。中国人口问题是跨世纪的难题。我国实际劳动力供给量愈来愈大,形成若干个相互叠加、相互冲突的迅速增大的就业压力高峰,而我国创造就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1996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2亿,我国占【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 出什么结论。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垃,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12.2亿人/960亿平方千米=120人/平方千米。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

中国国情社情简介

我国国情社情 1、我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 我国的主要地形有:山岭、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国有四大盆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最底的盆地。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为我国最长的、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我国的气象灾害最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台风)、低温冷冻、雪灾、冻雨 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IV级(一般)III级(较重)II级(严重)I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2、我国的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3位。但是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世界排名第120位 水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害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之后,居世界第6位。但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年占有量约为世界均水量的1/4,排在世界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矿产资源: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我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总储量居世界第3位。 能源以地热、水能、太阳辐射能、煤、石油、天然气为主。我国的地热资源很丰富,已经发现的温泉有2000多处。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刚果(金)。青藏高原日照时间及辐射量均居全国之冠。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太阳高度角比较大,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约在80~220千卡/平方厘米。其中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能源资源特别丰富。地壳中地热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已发现的高温地热区看,绝大多数分布在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在党校《国情教育》学习,通过各位授课老师多侧面、多角度讲解,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 《国情教育》课程的开设十分有必要,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我们平时工作的指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国情教育》这门课是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国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初步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从整体上说,我国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前进道路仍然存在很大困难,面临着一些制约和困扰我们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源压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一方面是一个奇迹,靠的是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资源压力将长期存在我国,影响我国进一步发展。二是人口压力。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接踵而来,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出现国家未富而人口老化的现象。三是三农压力。由于历史、地理等的原因,农村、农业和农民处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扶助三农改善三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四是环境压力。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局部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正确认识把握国情,从实际国情出发,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建设我们的国家,做到科学发展。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国家面貌发生巨

世情国情学习党课

世情方面,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呈现出以下五个动态性特征:世界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发展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转化,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主要大国对外战略出现重大调整,相互合作与竞争更加明显;国际体系面临重大变革,各种国际力量博弈更加复杂;国际思想文化领域出现重大动向,软实力之争更加激烈。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使党的建设更加符合世界发展趋势,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国情方面,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总的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党情上,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众多党员的执政党。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

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六个方面。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等各方面的考验,都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好政更不容易。长期执政的最大危险是容易脱离群众,领导干部容易官僚化,甚至与群众形成某种程度和形式的对立;容易滋生惰性,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失去创造力和感召力;容易使党的肌体受到权力的侵蚀,产生各种腐败现象,等等。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开拓进取,清正廉洁,这是执政的考验。 改革开放中,如何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这是改革开放的考验。

人口理论与中国国情

中国人口与国情 一.什么叫人口转变,人口转变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征?试论述中国实现人口转变的原因。 人口转变是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各种人口现象处于同一相互联系的体系中,呈有规律地阶段性递进、转变的现象。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第一阶段:原始阶段,明显呈现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出现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两者差距逐渐增大,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增长明显加快。该阶段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对资源、就业、教育压力大;环境破坏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第三阶段:现代阶段,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该阶段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对环境破坏小。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大 中国实现人口转变的原因:1.社会生产方式等经济因素,人口转变过程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人口进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关键在于国家和人民深刻认识到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2.计划生育政策因素, 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主导因素是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促进我国人口迅速转变的重要原因。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人口转变的作用机制在于政策的执行改变了家庭内孩子成本效用的对比关系, 从而影响了家庭生育政策。3.现代化约束因素,中国人口转变和现代化进程是分不开的,中国人口转变的直接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 间接原因是现代化推动, 特别是社会发展的作用, 如交易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等。4.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对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影响, 并影响到生育。 二.简述并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马尔萨斯创立的关于人口增加与食物增加速度相对比的一种人口理论。其主要论点和结论为: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 1、两个公理。二个公理指第一, 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 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两个公理是马尔萨斯由一般生物推及人类的, 马氏把人类最普遍的欲望概括为人类的两个公理, 并因此推断出人口增加力, 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 是无限地较为巨大。 2、两个级数。马尔萨斯由二个公理得出两个级数的结论。两个级数指人口在无妨碍时, 以几何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增加。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是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函数, 实际工资的提高必然会刺激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具有加速度的趋势, 而食物的增长却表现出另一趋势, 即粮食的增加只会体现出递减的趋势。 三.你对今天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有何看法?请你设计中国社会未来的收入分配模式。 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现状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由于政府集中力量首先发展城市建设,对城市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对农村的投资长期明显少于城市,造成农民享受不到与市民同等国民待遇和机会,这既导致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又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浅论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开了一门课《社会》,就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省份等常识。当初对数字还没什么印象,当老师提及中国有数十亿人口时,我们在老师的惊呼中在脑海中留下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浅浅的印象。至于这个“大”所折射的含义,当初根本没有概念,随着中国人口的发展,现在也只能对这个“大”做浅浅的分析和理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理性的认清中国到底存在哪些人口问题,也即中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现就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一窥中国人口的现状。 一、人口数量。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热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净增数仍很大。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二、人口素质。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粗文盲率等数据均显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但是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三、人口结构。从人口年龄结构看,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四、人口分布。从城乡分布来看,全国城镇人口低于下面缓存人口比重。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世情、党情、国情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是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的一段内容。“躲不开、绕不过”六个字很质朴,总书记用民间的大白话语言表达的是深化改革的坚决态度,展示的是勇气、信心和清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躲不开、绕不过”反映了中央直面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反映了当前改革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现阶段最艰巨的改革任务就是要消除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既是对我们党执政经历的科学总结,也蕴含着对全党的新要求。 今天,我国在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确实存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存在“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政府自身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农村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等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群众的生活改善与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要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关键一点就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体制、食品流通管理机制体制。促进我国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要依赖完善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2010年,中国实现了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但与欧美日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差距还非常大。按照IMF2010年数据,中国去年人均GDP位于世界第94位,仅相当于日本人均GDP的1/10;改革开放后我国减贫2亿多人口,但按照国家统计局2010年数据,我国仍有1.5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资源能源难以支撑、生态环境难以承载、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的发展仍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实现。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物是变化多端的,社会是越发展越复杂。改革也不例外。 时至今日,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如何解决我们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如何让改革成果由更多人共享、更多人受益,如何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检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这是胡锦涛同志一再要求“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现实背景。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牢记改革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党史国情(不看别后悔)

2012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党史国情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152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相比,最重要的贡献是制定了( )。 C.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2.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依据是( )。 D.中国的社会性质 3.中共之所以能够明确地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 B.中共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国情 4.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本区别在于( )。 D.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 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5.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 )。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6.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9.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多分布在南方,主要原因是( )。 A.北伐战争的影响 10.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指( )。 D.从受共产国际支配到独立解决党内问题 11.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中小工商业者的政策是( )。 A.消灭 B.限制 C.保护 D.联合 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给富农以经济出路,给地主以生活的出路。 12.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 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④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三支部队由内线打到外线,三支部队都攻入的一个省是( )。 A.安徽 B.江苏 C.湖北 D.河南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C.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15.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政策与过去的主要不同是( )。 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1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应对新中国)。 D.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17.建国初期实行精兵简政的主要目的是( )。 A.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B.稳定物价,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C.提高行政效率和部队战斗力 D.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 18.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整风运动的开始

中国人口国情

一、中国人口国情概况 中国一向以人口众多著称于世。古代中国在宗法制度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人们重视子嗣,认为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生育的子女越多越好。历代统治者也把人口多寡视为国家盛衰的一个标志。这样的传统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使人口问题解决起来十分困难。 (一)什么是人口国情 在赞美祖国时,传统的说法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现实情况使人们对此越来越持分析态度。然而这种说法的确突出了国情的某些特点。例如人口众多这个特点,就牵动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都与它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近2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然而人均水平提高缓慢;人口过多对土地进行了过度的开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危机日趋严重;在贫困中膨胀起来的中国人口,又表现为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文盲半文盲人口多,健康素质差的人口多等等。人口多的矛盾又派生出许多矛盾,如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矛盾,并对这些矛盾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几千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状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人口数字记载的国家之一。据《帝王世纪》的记载,在公元前2200年夏禹时,中国人口有1355万多人,西周成王时有1371万人,到东周庄王13年(公元前684年),有1183万人,夏、商、周时期的人口大体在1000多万上波动,人口增长极慢。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人口有所增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帝元始2年人口数已高达5959万人。之后,两晋、隋、唐、元、明几代人口变动起伏很大,几乎每个朝代末年人口都锐减,新的朝代初年人口又逐渐恢复、增加,最高人口数徘徊在5000——6000万之间。据记载在金章宗明昌六年和南宋嘉定十六年人口合计数多达7581万人,是清代以前统计在编人口最多的时期。 清初人口数增长也较慢,清朝中叶时人口增长加快,清康熙23年(1684年)为10175万,在中国历史上人口第一次超过1亿大关。乾隆27年(1762年)人口数已超过2亿。乾隆54年(1789年)人口数接近3亿,到道光15年(1835年)人口数超过4亿,为40176万人。据有资料可查的数字,从10175万到40176万共经历151年,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7.9‰,是解放前中国人口发展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 清道光20年(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王朝腐败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掠夺,以及频繁战乱和饥荒使得民不聊生,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人口从4.13亿增加到5.42亿,共增加1.29亿人,年平均增加118万人,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足2.5‰。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发展状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口总数达5.42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22%。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迅速增长起来。1964年突破7亿,1969年达到8亿,1974年达到9亿,1981年突破10亿,1988年为11亿,1995年为12亿,1999年底为125909万,2000年11月为129533万(含港、澳、台、澎、金、马地区)。自20世

中国国情社情

国情社情 考点一:我国的国土概况 中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南部。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第4位为美国。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止,长达22000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 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我国陆地地形多种多样,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山区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是我国的四大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它们多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准噶尔盆地呈不等边三角形。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东南多盐湖沼泽。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红土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是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此外,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最低点艾丁湖-154米)。 三大平原:我国地势平坦、面积辽阔的平原主要分布在第三阶梯上,其中,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 岛屿与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东部平原的湖区有著名的五大淡水湖群,它们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黄河为亚洲第二大河。我国的河流总长度达226800公里,径流总量约为26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6.8%。 考点二:气候概况 我国的季风气候十分显著,大半个中国都受季风气候影响。主要有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等部分地区的热带季风性气候。另外,中国的西北地区由于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而西南地

中国国情人口

中国国情:人口 众所周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出各种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提高和改善人类和生态系统生存的条件。可是,审视世界各国,人口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或者说以人口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迄今除了具有12亿人口的中国以外,尚不多见。尽管中国在人口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但时至今日,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也就是说,人口过多,仍然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制定及实施经验中,可以看出这个战略有如下一些特征:(一)中国人口战略是一个可持续的战略 人口战略的可持续性是国家总体战略可持续性的必然要求。这里特别重要的是,人口发展目标,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数字,而是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它们的可持续性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相互制约。这表明人口发展在三步走战略中是可持续的,这个可持续性是保证国家总体战略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国家总体战略可持续性的必然要求。 人口战略的可持续性是人口自身发展可持续的必然要求。人口发展也有其一个可持续性问题,人口发展必须符合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就人口的数量发展讲,中国人口的出生率目前已下降到替代水平,较为符合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中国人口发展战略中,要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的增长率只能保持在替代水平。 (二)中国人口战略目标重点是控制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 一个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应根据国情确定其重点目标,而将其他目标掌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当然,各国的人口情况不同,因此不可能按一个统一的战略来解决各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中国政府依据中国人口现状以及人口与发展矛盾的性质,把中国人口可持续战略的基本点定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在这二者之中又把控制人口数量作为重点。 (三)中国人口战略措施的主体是计划生育 解决人口数量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旨在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计划生育。推行计划生育,必须采取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和夫妇的基本权利,又要强调个人和夫妇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目标,既要考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群众的意愿与接受能力;对条件不同的地区,

中国的国土人口国情

第一节中国的国情国力 一、国土与资源 (一)自然状况 1.我国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南面对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千米。东邻朝鲜,南连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与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东北、正北有俄罗斯、蒙古,西北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除了广阔的陆地以外,尚有宽阔的海域和众多的岛屿。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如把沿海岛屿的海岸线也计算在内,则长度超过3.2万千米。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文莱等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