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级经济师基础 考点背诵 经典整合版

中级经济师基础 考点背诵 经典整合版

中级经济师基础 考点背诵 经典整合版
中级经济师基础 考点背诵 经典整合版

经济学基础(29分)

第1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4分)

1、影响需求及供给的基本因素

2、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

3、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4、各种弹性系数的计算、类型及影响因素

第2章消费者行为分析(4分)

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关系

2、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特征

4、预算约束线的影响因素及变动特性

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6、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

第3章生产和成本理论(3分)

1、企业的本质

2、生产函数的概念

3、边际产量的概念

4、总产量、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位置关系

5、成本、利润的有关概念

6、短期成本函数及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

7、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的内容

8、边际成本的概念

9、短期成本曲线

第4章市场结构理论(4分)

1、市场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

2、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3、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企业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行业的需求曲线

4、各种市场上企业产量、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5、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

6、价格歧视的类型、基本条件及基本原则

7、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形成的模型

第5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3分)

1、资源最优配置的有关概念和标准。

2、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3、市场失灵的原因

4、垄断的影响及政府干预

5、外部性的分类、影响及政府干预

6、公共物品的特征、分类及政府干预

7、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第6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3分)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价值形态

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的关系

3、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1)收入法GDP的构成

(2)支出法GDP的构成

4、储蓄—投资恒等式

5、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6、投资乘数

7、总需求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8、总供给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第7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2分)

1、经济增长的含义

2、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3、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三因素分解法)

4、经济周期的类型

5、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6、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及我国的经济波动

7、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8、经济发展的含义和方式

9、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第8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3分)

1、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及度量

2、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3、失业的类型

4、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

第9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3分)

1、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2、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

3、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措施

4、倾销的含义、类型及影响

5、反倾销的含义和条件

6、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影响、国家干预措施

财政(23分)

第10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3分)

1、公共物品的特征及需求显示

2、公共物品的融资及生产方式

3、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4、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5、公共选择的概念及理论基石

6、常见的政府失灵表现

第11章财政支出(3分)

1、财政支出数据的理解(规模、结构和经济性质的概念)

2、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3、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4、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

5、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6、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

7、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含义和方法

第12章财政收入(5分)

1、财政收入的分类

2、税收的特征

3、税制要素

4、税收分类

5、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6、税负转嫁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7、国债的特征及功能

8、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9、国债发行制度、偿还制度与国债市场制度

第13章政府预算(5分)

1、政府预算的具体含义(形式上、内容上、政治上、本质上)

2、政府预算的原则(6个)

3、政府预算的分类(6类)

4、我国政府预算职权的划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各级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各单位、审计机关)

5、我国政府预算体系的构成(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

6、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制度(部门预算制度,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7、我国政府预算的执行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

第14章财政管理体制(3分)

1、财政管理体制的狭义含义

2、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原则;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原则)

3、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财政联邦制模式、财政单一制模式)

4、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5、十二五规划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规定

6、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和特点

7、财政转移支付的类别(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

第15章财政政策(4分)

1、财政政策功能及目标

2、财政政策工具(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补贴)

3、财政政策类型(自动稳定和相机抉择;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

4、财政政策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5、财政政策时滞

6、应付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财政政策内容

货币与金融(23分)

第16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4分)

1、货币需求的概念

2、货币需求理论(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说、剑桥学派现金余额数量说、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论、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

3、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4、货币供给机制(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机制。)

5、货币均衡水平的决定

6、通货膨胀的类型、原因和治理

第17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5分)

1、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2、中央银行产生的标志及其独立性问题

3、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特征

4、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5、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6、中央银行组织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7、货币政策的目标

8、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

9、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0、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第18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5分)

1、商业银行的性质

2、商业银行的职能

3、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4、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5、市场有效性的分类

6、金融市场的结构

第19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4分)

1、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2、金融危机的类型

3、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

4、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

5、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

6、1988年巴塞尔报告的主要内容

7、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8、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的内容

第20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5分)

1、汇率制度的分类

2、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3、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4、国际储备的构成

5、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6、布雷顿森林体系及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特征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及贷款类型和特点

8、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贷款的特点

9、国际开发协会及国际金融公司的概念

统计(21分)

第2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5分)

1、统计学的两大分支

2、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含义及内容

3、变量和数据的含义及类型

4、均值及中位数的计算和适用范围

5、方差和标准差的关系及二者的适用范围

6、数据的来源(按收集方法及按来源)

7、统计调查的分类

8、统计调查的方式

第22章抽样调查(5分)

1、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总体、样本、样本量、抽样框、抽样单元、总体参数、样本统计量)

2、概率抽样的特点

3、非概率抽样的特点及主要方法

4、抽样误差及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

5、各种概率抽样方法的含义、优缺点、适用条件(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6、估计量的性质

7、抽样误差与哪些因素有关

8、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第23章相关于回归分析(3分)

1、相关关系的类型(按相关程度、相关的方向、相关的形式分类)

2、相关系数的不同取值代表的含义

3、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异同

4、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5、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分析----决定系数

1、时间序列的含义及分类

2、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3、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

4、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

5、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

6、平均发展速度的含义及计算

7、速度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8、增长1%的绝对值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第25章统计指数(4分)

1、统计指数的含义及分类

2、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3、指数体系:总量指数=价格指数×数量指数

4、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股价指数会计(21分)

第26章会计概论(5分)

1、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3、会计对象

4、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5、会计信息内容

6、企业会计要素的分类

7、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及内容

8、会计等式

9、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10、会计基本前提

1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2、会计法规

1、会计确认主要解决的问题和一般标准

2、会计计量的含义及计量属性的种类

3、会计记录的方法

4、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5、会计报告的分类

第28章会计报表(5分)

1、会计报表的组成、作用及编制要求

2、资产负债表的含义、作用、格式、内容及编制方法

3、利润表的含义、作用、格式和内容

4、现金流量表的含义、内容及编制方法

第29章财务报表分析(3分)

1、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2、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3、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

(1)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内容及各指标的计算

(2)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内容及各指标的计算

(3)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内容及各指标的计算

第30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4分)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点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的内容

3、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及各账户的功能

4、财政直接支付及授权支付的范畴

5、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种类及财务分析指标

法律(23分)

第31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2分)

1、法律对经济关系调整的三个阶段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3个)

第32章物权法律制度(4分)

1、物权的特征

2、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3、物权的种类

4、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5、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和消灭方式

6、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的基本规定

7、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本规定

8、用益物权的概念、种类和法律特征

9、担保物权的概念、种类和法律特征

10、抵押财产的基本规定

11、质权和抵押权的区别、质权的种类

12、留置权的基本规定

第33章合同法律制度(5分)

1、合同的法律特征和分类

2、合同生效的法律要件

3、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4、要约需要满足的条件

5、要约及要约邀请的区别

6、要约的生效、撤回及撤销

7、承诺必须具备的条件、承诺的生效及撤回

8、缔约过失责任

9、合同履行

10、合同终止的情形

11、合同担保的特征及形式

12、保证和定金的有关规定

13、合同保全的特征及基本方法

14、合同转让(权利转让、义务转让)、合同变更和合同的解除

15、违约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

16、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第34章公司法律制度(5分)

1、公司的特征及种类

2、公司的设立条件

3、公司名称制度、住所制度、章程制度

4、股东身份的取得及股东身份的确认标准

5、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6、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的职权

7、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组成

8、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

9、公司解散的原因

10、公司的清算

第35章其他法律制度(7分)

1、工业产权的内容及特征

2、专利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3、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4、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强制许可及保护

5、商标注册的概念、原则、条件以及申请商标注册的方法

6、商标权的内容及保护

7、劳动合同的类型、订立原则和条款

8、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的情形

9、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10、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争议,解决争议的途径

11、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12、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垄断行为

1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及种类

14、产品质量法的基本概念

15、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16、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市场需求

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决定因素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⑤互补品的价格(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

市场供给

含义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决定因素①产品价格(正方向)

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

均衡

价格

含义

目的影响后果措施

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

市场过剩

变相降价

政府收购

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公式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

基本类型

①E d >1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

②E d <1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E d =1不变

影响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

需求交叉弹性定义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基本类型①E d >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 d <0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 d =0无关系

需求收入弹性基本类型①E=1②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必需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⑤E<0低档品

供给价格弹性基本类型

①E=1②E>1③E<1④E=0⑤E=∞

影响因素

①时间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

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两者

区别是否可加总

序数效用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

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

①完备性A>B;A<B;A=B ②可传递性A>B;B>C;所以A>C 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

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特征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预算约束

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变动特性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消费者

均衡和需求曲线

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两种效应

收入效应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总效应

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企业形成的理论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生产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类型;可变时,长期行为;不可变时,短期行为生产函数

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生产曲线

总产量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成本含义①机会成本(放弃的最高收入)②显成本③隐成本是机会成本④经济利润超额利润⑤正常利润隐成本成本函数

①短期成本函数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②长期成本函数

两者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成本曲线

总成本

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而且变动都快于其他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固定成本除外)

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到时市场机制和企业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

(三点三线)

固定成本包括 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等可变成本包括原材料、 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

投资乘数 为边际储蓄倾向 的倒数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七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

含义

用现行价格计算GDP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GDP 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基本因素 1.劳动的投入数量; 2.劳动生产率; 3.资本的投入数量; 4.资本的效率

因素分解两因素分解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三因素分解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率→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周期含义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经济周期类型①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经济增长负增长②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经济增长率正值①长周期(50-60年)②中周期(8年)③短周期(3-5年)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波动原因①投资率的变动②消费需求波动③技术进步状况④预期变化⑤经济体制变动⑥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波动指标①一致指标(也叫同步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②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如: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广义货币M2)③滞后指标(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济发展

基本理论

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②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核心④国民收入分配状况逐步改善发展方式”三个转变”①由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转变③由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科学发展观

五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谐发展,统国内开放对外开放第八章价

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价格总水平

含义

也叫一般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平均或综合,用价格指数来度量度量①编制各种价格指数②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度量是价格总水平主要指标变动的因素

MV=PT 费雪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量变动率+货币流动速度变动率-GDP 变动率

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上升;反之下降

经济效应

对工资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对利息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价格总水平不变,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

对汇率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

间接效应

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就业和失业含义

就业三个方面即就业者条件,收入条件,时间条件;失业: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正在寻找工作我国统计口径我国统计指标是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段内(16岁至退休年龄),有

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失业类型①自愿失业分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②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宏观关注重点

我国特点由体制转轨和二元结构是两个部门:一个是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另一个是传统的农村农业它们之间关系

奥肯定律

含义: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菲利普斯曲线

是一条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第九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在18世纪出口具有绝对优势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19世纪初每个国家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产品,两国都从中受益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不同,生产要素供给情况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当代贸易理论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和同类工业品之间双向贸易现象

影响国际贸易因素

出口贬

①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②生产能力,技术水平③汇率水平④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结构进口①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②汇率水平③国际市场商品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高低政府对进出口干预

进口干预①关税限制②非关税限制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检疫标准

出口干预

①直接补贴②间接补贴例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

含义

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

依据标准

①原产国标准

②第三国标准

③按照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生产成本

类型①掠夺性倾销(底高价格)②持续性倾销(保持价格)③隐蔽性倾销④偶然性倾销反倾销符合以

下要求

①该产品存在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②倾销对某一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③损害与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纳税人是进口商

国际资本流动

类型时期长短

①长期资本流动:期限一年以上②短期资本流动:期限不超过一年

资本流动方式

①外国直接投资(国际是拥有股权25%上,而美国是10%上)②国际证券投资③国际贷款

动因

①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收益率差异促使资本跨国流动②由于汇率变动产生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国际收支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动③由于各种风险因素造成国际资本流动④其它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影响资本输入国积极影响①缓解本国资本不足②本国外汇收入的增加③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消极影响

①引发金融危机②加重外债,陷入债务危机③成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

资本输出国

①过剩资本找投资场所②扩大外国市场和占领世界市场缺点经济增长停滞并减少就业

干预手段

①实行外汇管制②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与条例③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④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的国际流动加以控制

影响

碍进口国相关产业发展进口国:

出口国:

第三国:

①②③传递错误的价格信息抑制新兴产业发展①使第三国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减少过度的价格竞争②垄断价格,损害了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

第二部分

财政部分第

特征保罗·萨缪尔森提出“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非竞争性主要特征(潜在收益)非排他性派生特征(潜在困难)

融资①政府融资(强制融资)难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②私人融资(自愿融资)导致供给数量不足结构不平衡③联合融资生产方式①政府生产②合同外包(私人签约者可能是营利性机构,也可能是非营利性机构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制度结构①公共物品供给决策制度是核心②公共物品供给融资制度③公共物品供给生产制度④公共物品受益分配制度

资源配置

公共财政配置资源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主要是市场失灵而社会又需要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

范围①满足政府执行职能需要②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支出③对社会资源配置引导性支出

机制

手段

①确定社会公共需要基本范围和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实现高效社会资源配置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③为公共

工程提供资金保障④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方向,提高投资效率⑤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收入分配

机制

手段

目标实现公平分配①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范围和界限②加强税

收调节,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资源税③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④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经济稳定

和发展

机制

手段

主要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①推动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稳定,实现充分就业

和国际收支平衡②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增长③通过

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④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公共选

择与政

府失灵

公共选择“政府失灵”的三大理论基石①个人主义方法论②经济人假设(自我利益最大化)③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政府失灵

①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②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导致少数派社会成员利益被忽视,违

社会公正原则)③投票循环(又称“孔多塞悖论”)④官僚体系无效率(最大化本部门预算)⑤利益集团与寻租

含义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分类

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

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反映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

支出经济性质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分类方法

适用于编制

政府预算的

统计分类

功能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到底被拿来做了什么事

经济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

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社会服务设施,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宗教,教育社保根据交易经济

性质进行分类

购买性支出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从私人部门取得并支付相应资金发生费用

转移性支出政府扮演中介者不要求回报,包括政府补助、捐赠、债务利息支出2007年1月1日起中国分类改革①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等17大类②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等12个“类”

衡量财政

支出规模

的指标

绝对规模指标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

相对规模指标

常用

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上升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相对稳定反映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其他人均财政支出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财政支出

规模增长

理论解释

政府活动扩张瓦格纳因为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增加了需求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

梯度渐进增长皮考克和魏斯曼(阶梯式,非连续)①内在原因公众容忍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最高限度②外在原因总是同步增加的

发展阶段增长马斯格雷夫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初、中、成熟)

非均衡增长鲍莫尔对增长原因作出解释①进步部门(技术决定)②非进步部门(劳动决定)生产率低支出快

公共选择学派①选民“财政幻觉”②政治家倾向大的支出来争取选民③官僚机构掌握着更精确成本信息④公共利益很难界定中

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财政支出的重点也逐步由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转变

存在问题

①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②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③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还较低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优化结构

①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②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③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④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财政支持,落实城镇养老保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支持社会福利慈善,经济发展优先)⑤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含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

绩效评价的内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4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

财政支出

绩效考评

的内容与

方法

原则①统一领导原则②分类管理原则③客观公正原则④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考评含义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方法(1)比较法;(2)因素分析法;(3)公众评价法;(4)成本效益分析法

指标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原则

阶段绩效考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撰写与提交绩效考评报告三个阶段

分类①税收(强制性)②社会缴款(可以强制,也可以自愿)③赠与收入(其他政府或国际)④其他收入(如使用费和规费)

我国将政府收入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共6类

不同口径①最小口径(仅包含税收收入)②小口径(最常用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③中口径(公共财政+社保收入)④最大口径

财政集中度

与宏观税负

含义财政集中度也称为宏观税负,是指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口径1税收收入/GDP②公共财政收入/GDP③(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GDP 需求显示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8款。

12

第二部分

财政部分第

特征①强制性(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②无偿性(税收本质的体现)③固定性

要素

基本要素是前三个①纳税人(纳税主体)②课税对象(不同税种标志征税客体税目)③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

节,体现征税的深度:比例/定额/累进全额和超额)④纳税环节⑤纳税期限⑥减税免税⑦违章处理⑧纳税地点分类

按课税对象①流转税(主体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②所得税③财产税(土地增值税等)④行为税

计量课税对象①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②从量税(啤酒、汽油)

税收与价格①价内税(消费税、营业税零售环节)②价外税(增值税零售环节之前)

税负能否转嫁①直接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②间接税(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流转税)

管理权限①中央税(消费税,关税)②地方税(契税,房产税)③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资源,所得,印花)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是一条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方式①前转(最典型和最普遍)②后转③混转④消转⑤旁转⑥税收资本化(最典型是对土地交易。是税收后转特殊形式)

影响税负

转嫁的

因素

应税商品供给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较易转嫁;反之

课税商品的性质生活必需品的税负容易转嫁;非生活必需品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不容易转嫁;经济交易过程间接对纳税人,容易转嫁

课税范围的大小课税范围越广泛,税负容易转嫁;课税范围越狭窄,税负难以转嫁

商品的竞争程度竞争越小的商品越容易转嫁

特征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与私债相比,国债由于有政府信用的担保、风险小,又称为“金边债券”

国债功能

①弥补财政赤字(基本功能三种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增税;发行国债;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②筹集建设资金

③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金边债券”特别是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④调控宏观经济

国债负担四个方面分析国债的负担:①认购者负担(债权人负担)②债务人负担(政府负担)③纳税人负担④代际负担

国债限度

指标

绝对规模①国债余额—历年累积债务总规模②当年发行国债的总额③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相对规模

①国债负担率即国民经济承受能力(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

过45%)②债务依存度(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国际公认债务度警戒线在15%~20%之间)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是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

国债

制度

发行

制度

条件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等。决定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和“随买”方式

偿还制度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等方式市场交

易制度

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①国债发行市场(一级市场)②国债流通市场(二级市场:柜台市场,店头市场)

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

清算的期限

①现货交易方式(最古老,普通)②回购交易方式③期货交易方式(四项基本要

素:期限、价格、数量、标的国债三项功能:保值、投机、套利)④期权交易

概念

是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㈠从技术性方面看{①从形式上,它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以预算平衡表体现②从内容上,

它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它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㈡从政治性,它是重大的政治行为㈢从本质上,它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是一个重要法律性文件(属于年度立法)最早出现在英国于17世纪职能①反映政府部门活动②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功能③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功能

原则①完整性②统一性③可靠性④合法性⑤公开性⑥年度性(历年制从每年的1月1日起中德法国/跨年制美英日国)

分类

按编制形式分

①单式预算(编制一个总预算)②复式预算(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预算⒈经常预算以税收为收入

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⒉资本预算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按编制依据的内容

和方法分

①增量(基数)预算{在以前预算年度的基础上,增量预算保持了财政收支指标的连续性。是

一种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②零基预算{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重新评估各项收支}按预算作用时

间长短分

①年度预算{有法律效力是指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政府预算}②多年预算{也称中期预算,滚动预

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几年}中期预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①平衡预算{收入基本等于预算支出}②差额预算{收入大于或小于预算支出}

按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①投入预算②绩效预算③规划-项目预算制度

按预算管理层级分①中央预算②地方预算

立法

机关

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

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各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中

央决算;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各级人

民政府

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具体办法,

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组织本级总预算执行;决定本级政府预备费动用;编制本级预算调整方案等财政部

具体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提出本级预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定

期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财政部门报告各级预算的执行情况;具体编制本级决算草案业务主

根据国家预算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部门预算具体执行办法;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组织

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编制本部门决算草案

⑤资源税

国政府预算体系政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专项、收费、罚没、经营、国有资源有偿)支出是就公共财政预算而言的政府性基金预

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政府性基金项目由财政部审批,重要的政府性基金项目须报国务院审批专项用于

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管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国有资

本经营

预算

①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②核心是调整国家和国有企业之

间的分配关系③原则。Ⅰ统筹兼顾、适度集中Ⅱ相对独立、相互衔接Ⅲ分级编制、逐步实施④收入包括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利、股息和国有产权(股权)转让收入、清算收入;支出用于对重要企业补充资本金和弥补一些国有企业改革成本⑤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为国资委监管企业、中国烟草总公司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社会保

障预算

含义是指政府通过社会保险缴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支预算

原则

①依法建立,规范统一②统筹编制,明确责任③专项基金,专款专用④相对独立,有机衔接(社会保险基金

不能用于平衡公共财政预算,但公共财政预算可补助社会保险金)⑤收支平衡,留有结余范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审批草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汇总编制,财政部审核后,由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向国务院报告公共财政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中的基础,应当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部分收入可用于弥补社会保障支

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建立部

门预算

制度

含义部门预算是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其履行职能需要,由基层单位开始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意义

①实行综合预算,增强预算的透明度,提高了预算分配的规范性和完整性②增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提高效

益③有利于推动部门和行业事业发展④增强了预算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效地规范了政府的管财行为特点

①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②收入用标准收入预算法支出用零基预算法③基

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项目预算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排序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④部门预算

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

将预算

外资金

纳入预

算管理

含义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制度的核心一般是通过“预算法”的形式予以确定

方式

财政部从2011年1月1日起,将按预算外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部上缴中央国库,

支出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交通运输部集中的航道维护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和支出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后,收入预算级次保持不变,原上缴中央财政专户的收入上缴中央国库

预算执行建立国

库集中

收付制度

含义预算执行制度是政府预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

内容①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②规范财政性资金收缴方式③改变财政资金分散拨付方式

意义①加强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控制②提高了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的透明度③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

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

含义是国家管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财政管理预算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政府间事权及

支出责任划分

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原则

①受益原则(全国归中央/区域归地方)②效率原则③区域原则(没有区域归中央如外交、国防事务/

有区域归地方如社会治安、城市供水、公园事务)④技术原则(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公共工程)政府间财政收

入的划分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收入结构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以地方政府为主

原则①集权原则②效率原则(把流动性较强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③恰当原则④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类

模式

财政联邦制①遵循“州余权主义”原则②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美国等)

财政单一制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权财力划分地方政府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体制;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作用①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②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③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思想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②调节地区间分配③政府与企业间的分配关系④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合⑤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内容

1994

年分

税制

中央税

关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消费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地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央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2000年后中央97%)完善

①印花税中央97%;地方3%②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是5%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④国务院决定从2002年

1月1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⑤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机制成效①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②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③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十二五”规划①完善分税制②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调减专项转移支付我

公共财含义即一般预算,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保障的收支预算

第二部分

财政部分第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60%,地方40%)

地方3%

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海 石

油天然 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铁道部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第二部分

财政部分十

财政

转移

支付

制度

含义庇古提出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的问题

作用①弥补其收支差额,这是最基本作用②解决各地方之间公共服务水平不均等③专项拨款,对地方支出项目进行调节

特点①完整性②对称性③科学性④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⑤法制性

制度

分类①均衡拨款②专项拨款它限于中央委托事务、共同事权事务、效益外溢事务和符合中央政策导向事务

我国

转移

支付

分类

一般性转

移支付

含义是指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

类别均衡性转移支付(参照各地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的差额)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

支付

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补助资金,需要按

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完善①合理使用转移支付方式②进一步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③提高转移支付的法制化水平

含义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是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功能①导向功能②协调功能③控制功能④稳定功能(斜倒稳控)国际收支平衡:经常性项目平衡也叫贸易平衡、资本项目平衡目标①促进充分就业②物价基本稳定③国际收支平衡(顺差:出口大于进口;盈余:流入大于资本流出)④经济稳定增长

预算①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扩大支出,赤字规模②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缩小支出、预算盈余③平衡时,中性预算平衡

税收①繁荣时期,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等途径增加税收②萧条时期,降低税率、实行更多税收优惠等途径减少税收

公债期限越短,流动性越高;期限越长,流动性越低

公共支出①狭义的购买性支出:即政府的消费性支出②转移性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政府投资①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财政通过降低投资支出水平②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财政通过提高投资支出水平

补贴①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财政补贴支出②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支出类

经济

周期

自动稳定不需要政府来干预①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②政府福利支出

相机抉择它是主动灵活的①汲水政策是一种短期财政政策②补偿政策反方向调节经济变动的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松”:增加支出、减税、降低利率、降低准备金率、扩大信贷“紧”:减少支出、增税、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率、缩小信贷

税收乘数=-b/(1-b)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①乘数为负值②政府增税,国民收入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b/(1—b)倍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1/(1-b)

税收乘数比较,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平衡预算乘数

等于1

内在①认识时滞(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②行政时滞(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

外在①决策时滞(交给立法机关审议)②执行时滞(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时间)③效果时滞(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应

内容①增加公共投资②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③调整收入分配格局④优化支出结构

差别①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变化②政策实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③政策内容有新的变化“双松”搭配类型:

“松紧”搭配类型:

“双紧”搭配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 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一是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可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是货币政策 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有效抑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是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

二是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可以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使用会积累大量财政赤字。

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1/边际储蓄倾向=投资乘数

购买性支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

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即政府在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或减少)

=购买性支出乘数+税收乘数=1

即使政府实行平衡预算政策,仍具有扩张效应,其效应

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至 ,我国一直在实施

购买性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第

含义

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是一种经济需求、有效需求、

派生需求需求量是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的货币数量。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货币需求量

传统

货币

数量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MV=PT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理论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庇古货币价值=比重(相当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总资源(总收入)/名义货币供给

关系

①剑桥方程式包括贮藏货币是区别于费雪交易方程式的关键②本质一致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

量的变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凯恩斯

的理论

动机“流动性偏好”动机①交易动机-进行日常②预防动机-应付各种紧急③投机动机-根据市场利率变化预期

函数①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②投机动机由利率的高低决定,是利率的减函数;流动性陷阱弗里德

曼现代

因素

①财富总额(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②财富构成(人力财富比例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和非人力财富

比例与货币需求量成反比)③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量成反比)

含义①货币供给(机制货币创造决定货币供应量)②货币供应量(非银行部门的货币资产数量,即等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层次

依据资产流动性,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划分为三个层次:

①M

=流通中现金

②M

1

=M

+单位活期存款狭义

③M

2

=M

1

+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广义

机制

㈠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㈡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制约因素:①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②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③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

M=B*K(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

特征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体一致,而非完全相等②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货币失衡的两种状况①总量性货币失衡经常出现的货币失衡形式②结构性货币失衡均衡

水平

决定

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假定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货币供应量(M

1

)应当与GDP同步增长,即ΔM

1

=GDP×M

0物价自然上涨的因素

①造成“剪刀差”现象②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不断上涨

若考虑物价自然上升的因素,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概念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币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①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②物价持续上涨

类型

按通货膨胀

的成因分

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特点:①自发性②诱发性③支持性)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①工资推进型

通货膨胀②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人为)㈢输入型通货膨胀(进口商品价格上升)㈣结构型通货膨胀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①公开型通货膨胀②抑制型通货膨胀(人们普遍持币待购又称为隐蔽性通货膨胀)原因①直接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②主要原因:财政原因/信贷原因其他原因--如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

治理

紧缩需求政策㈠紧缩性财政政策①减少政府支出②增加税收③发行公债㈡紧缩性货币政策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②提高再贴现率③公开市场业务[供给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积极供给政策

定义

①中央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双重性质②中央银行

制度: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一国金融业,并以其为核心构成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融资媒体的金融体制建立的必要性①集中货币发行权②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③管理金融业④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

产生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第一个标志①由存款银行转化为央行②专门设置央行③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央行

发展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①高度独立②基本不独立③相对独立

职责①不以盈利为目的②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③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行政干预和牵制

主要

业务

①法定唯一发行机构②对银行{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信贷业务有再抵押贷款;再贴现;再贷款)/全国清算(主要的

中间业务)}③对政府{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制定并监督执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①国外资产②对政府债权③外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④其他资产

负债①储备货币②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③政府存款④其他负债支付清算系

系统包括同城或同地区和异地两大类。同城或同地区银行的资金清算主要是通过票据交换所来进行

框架

①大额、小额支付系统为中枢②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基础③以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系统、证券结

算系统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为组成部分④以行业清算组织和互联网支付服务组织业务系统为补充

定义通过货币量,利率,其他中介指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手段①政策目标②实现目标所运用政策工具③预期达到政策效果

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①稳定物价②经济增长③充分就业④平衡国际收支

工具

一般

性政

策工

存款准

备金率

效用是在中央银行最低比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减少,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

缺陷一种自动稳定机制①会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②当作一剂“猛药”③成效较慢、时滞较长再贴现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弹性相对较大,作用力度相对要缓提高再贴现率时,基础货币得到收缩

公开市场业务主动权操纵在中央银行手中公开市场操作更具有弹性、更具优越性。出售是收缩选择性货币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销售融资控制,包括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

期限)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对证券交易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投机)③优惠利率④预缴进口保证金直接信用控制以命令方式控制: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最常用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

间接信用指导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影响力往往较大)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中介目标

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的三大原则①利率(通常指短期的市场利率)②货币供应量(从1996年开正式

将货币供应量定为中介目标)③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④通货膨胀率确定2011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乘数M代表货币供应量,B代表基础货币

发行债权和国外负债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第十一章金融监管及其协调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目标与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 金融监管属于管制的范畴。管制(Regulation)一般是指国家以经济管理的名义进行干预。本文所说的金融监管,倾向于一般意义上的管制定义,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 第一,实现金融业经营活动与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统一。 第二,减少金融风险,确保经营的安全。 第三,实现公平有效的竞争,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点: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金融监管机构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经营与发展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5.适度竞争原则 促进银行机构间的适度竞争有两层涵义:一是防止不计任何代价的过度竞争,避免出现金融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二是防止不计任何手段的恶劣竞争,避免出现危及银行体系安全稳定的行为。 6.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指金融监管要做到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相统一,以及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 (四)金融监管的作用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持社会货币信用体系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 第二,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第三,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第四,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第五,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金融机构个体的盲目经营行为。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 (一)公共利益论

2018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真题版

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经济基础》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会使预算线() A. 向上平移 B. 向右平移 C. 向左平移 D. 向下旋转 2.下列经济业务中,属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的是() A.企业取得银行贷款 B.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现金 C.股东投入资本 D.企业销售商品取得现金 3.从某单位所有在职员工中,随机抽取300人进行抽样调查,来研究该单位在职员工中亚健康人员占比情况,该项调查的总体是() A.随机抽取的300名在职员工 B.该单位所有在职员工 C.该单位所有亚健康在职员工 D.被调查的300名在职员工中的亚健康员工 4.关于政府多年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编制多年预算,一般采取逐年递推或滚动的形式 B.多年预算必须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C.多年预算一般具有法律效力 D.多年预算每3到5年编制一次 5.在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中,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的过程属于资金循环中的()过程。 A.生产 B.供应 C.销售 D.投入 6.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划分,现代会计可分为()。

A.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B.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 C.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 D.行政会计与企业会计 7.就生产者或销售者而言,如果想通过降低其生产或销售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来增加其总销售收入,那么其生产或销售的该种商品的()。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大于1 B.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等于1 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应等于1 D.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应大于1 中级经济师考试题目8.若要定量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并预测一定收入条件下的人均消费金额,使用的统计方法是()。 A.相关分析 B.平台分析 C.回归分析 D.描述分析 9.甲向乙借了300元钱,同时甲又为乙修好了笔记本电脑,修理费恰好是300元,则甲乙之间的债权债务可以()。 A.抵销 B.提存 C.混同 D.免除 10.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能够可靠计量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在会计上称为()。 A.利润 B.价格 C.投资 D.费用 11.关于扣缴义务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人不能成为扣缴义务人

2011年_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读

2011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19、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替代品。 20、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 2、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 3、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商品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 6、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预算约束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 7、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 8、预算线的斜率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9、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 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 1、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势,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法企业和公司企业。 2、个人企业优点是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管理简便直接。弱点是资金有限,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3、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4、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5、公司制企业特点是: .公司为股东所有; .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 .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6、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7、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表格版 【呕心沥血

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市场决定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 ⑤互补品的价格需求因素 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第一章 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含义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市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供给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需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 后果措施均衡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供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 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需求价格弹①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均 基本类型性 Ed1 不变衡影响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弹 需求交叉弹定义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价性性基本类型①Ed>0 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 无关系格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 ②E>1 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 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 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 ①完备性 A>B;A<B;AB②可传递性 A>B;B>C;所以 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理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均衡和收入效应论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电子书课件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电子书【精讲班内容安排】 精讲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班次,适合各类学员,尤其适合于基础比较薄弱、初次报考经济师的学员。其内容包括: 1、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并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可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 2、每章均配有课堂练习,帮助学员巩固各章所学知识点。 【教材内容讲解】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考情分析: 经济学基础知识脉络: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教材结构】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市场需求 【本节考点】 1.需求的含义 2. 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 3.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内容 【本节内容精讲】

一、需求的含义 含义备注 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 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 数量。 需求构成要素: 1、购买欲望(愿意) 2、支付能力(能够) 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 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 和。 【例题1:2013单选】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 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C.产品的市场价格 D.产品的生产成本 【答案】B 1、消费者的偏好:一般来说,消费者偏好增强,将引起需求增加。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3、产品价格: 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4、替代品的价格

(1)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5、互补品的价格 (1)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6、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现期需求会增加) 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现期需求会下降)。 7、其他因素 【例题2:09年单选】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 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答案】B 【解析】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需求量增加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减少80个单位,二者共同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减少30个单位。本题实质考核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例题3:2012年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偏好 B.互补品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 D.生产成本 E.预期 【答案】ABCE (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例题4:单选】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集合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集合 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 1、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标准:不得低于3%) 备付金包括:现金、业务周转金、缴存存款准备金、存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 2、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100%;(标准:不得低于25%) 流动性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产;流动性负债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负债。 3、存贷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年末不得高于80%) 4、对流动负债依存率=流动负债净额÷长期资产×100%;(标准:不得高于30%) 流动负债净额=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资产。 5、中长期贷款比例=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余额÷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120%) 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中长期贷款;一年期以上存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 6、拆借资金比例 ①拆(调)入资金比例=拆(调)入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

准:不得高于4%) ②拆(调)出资金比例=拆(调)出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 ③净拆(调)入资金比例=净拆(调)入资金余额÷流动负债×100%;(标准:不得高于4%) 拆(调)入资金包括:银行业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调入调剂资金,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4%;拆(调)出资金包括: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拆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8%;净拆(调)入资金是指拆(调)入资金与拆(调)出资金的差额。 7、贷款质量指标 ①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 (标准:不得高于15%) ②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 ③呆滞呆账贷款比例=(呆滞贷款余额+呆账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7%) ④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00%; 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类逾期贷款×10%+各类呆滞贷款×40%+各类呆账贷款)。 ⑤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抵补率=(呆账准备余额+呆账准备借方发生额)÷(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呆账准备借方发生额)×100% ;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题库1000题(汇编)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1题 煤气和电力在使用价值上相近,如果煤气的价格提高,那么将导致()。 A.对煤气的需求增加 B.对煤气的需求不变 C.对电力的需求增加 D.对电力的需求减少 正确答案:C, 第2题 需求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水平 D.垂直 正确答案:A, 第3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受任何影响 正确答案:A, 第4题 供给量的变动是因为()引起的。 A.非价格因素的变动 B.函数关系的变动 C.价格的变动 D.供给函数的参数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C, 第5题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为()。 A.需求富有弹性 B.需求缺乏弹性 C.需求单一弹性 D.低弹性 正确答案:A, 第6题 当,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 A.两者为互补品 B.两者为替代品 C.两者无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正确答案:B, 第7题 当需求收入弹性时,表明()。 A.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B.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C.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D.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得多 正确答案:B, 第8题 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是()。 A.资金有机构成 B.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C.投入品替代性大小 D.时间 正确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第9题 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C.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 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 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正确答案:A,B,D,E, 第10题 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D.最高限价高于均衡价格 E.其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A,B,C, 第11题 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护生产者利益 B.保护消费者利益 C.实施保护价格会导致供过于求 D.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 E.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 正确答案:A,C,D, 第12题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 A.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B.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C.商品的重要性 D.商品用途的多少 E.时间 正确答案:B,C,D,E,

最新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必考考点归纳(最全版)

1.2012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2.第一部分经济学 3.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a)需求是指在 一定时间和 一定价格条 件下,消费 者对某种商 品或服务愿 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数量 4.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5.影响需求最 关键的因素 还是:该商 品本身的价 格 6.市场供给是 所有生产者 供给的总和 7.影响供给的 因素主要 有:产品价 格、生产成 本、生产技 术、预期、 相关产品的 价格、其他 因素,包括 生产要素的 价格以及国 家政策等 8.市场上商品 或服务的供 给量和市场 价格呈正向 关系变化 9.需求价格弹 性指,需求 量对价格变 动的反应程 度,是需求 量变动百分 比与价格变 动百分比的 比率 10.通常可以 把需求价格 弹性分为三 种:1)当需 求变量百分 数大于价格 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大于1时, 叫做需求富 有弹性或高 弹性;2)当 需求变量百 分数等于价 格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等于1时, 叫做需求单 一弹性;3) 当需求变量 百分数小于 价格变动百 分数,需求 弹性小于1 时,叫做需 求缺乏弹 性; 11.影响需求 价格弹性的 因素:替代 品的数量和 相近程度、 商品的重要 性、商品用 途的多少、 时间与需求 价格弹性的 大小至关重 要 12.影响供给 价格弹性的 因素:时间 是决定供给 弹性的首要 因素、资金 有机构成不 同影响供给 弹性的大 小、供给弹 性还受生产 周期和自然 条件的影 响、投入品 替代性大小 和相似程度 对供给弹性 的影响也很 大 13.消费者收 入变动与需 求的变动呈 同方向变 化。价格与 需求之间的 这种呈反向 变化的关

2018新大纲中级经济师金融各章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主体:常考点 金融市场主体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参与者: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 在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具有决定意义:主体的数量决定工具的数量和种类,进而决定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1.家庭: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会成为需求者(购房、购车) 2.企业 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 衍生品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主体 3.政府:主要的资金需求者,暂时的资金供应者 4.金融机构: 最活跃的交易者,扮演多重角色 ●最重要的中介机构,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渠道 ●充当资金供给者、需求者和中介等多重角色 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支配作用 5.金融调控及监管机构:特殊 重要的交易主体: 最后贷款人:资金的供给者 公开市场操作:参与金融交易,影响价格 (二)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1.金融工具的分类 期限不同:货币市场工具(一年以内)、资本市场工具 性质不同:债权凭证、所有权凭证 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原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 2.金融工具的性质:常考点 第一,期限性 第二,流动性,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注意两点:一是能否迅速变现;二是变现时损失的大小 第三,收益性: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或利息,二是买卖差价 第四,风险性:预定收益及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收益性与风险性绑定在一起,彼此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它们都与流动性负相关。 (三)金融市场价格 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两个要素为最基本要素,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二)按交易中介划分:常考点 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市场,如政府、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 间接金融市场:以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二者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有中介机构参与,而在于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直接金融市场中也有中介:信息中介、服务中介) (三)按照交易性质划分 1.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2.流通市场的两种形态: 固定场所:证券交易所,流通市场的核心 场外交易市场:活跃的发展趋势 3.发行市场是前提和基础,流通市场提供流动性,是发行市场的补充。 (四)按照有无固定场所划分: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 (五)按照交易期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六)按照地域范围:国内金融市场(本币计价,全国性、地区性)和国际金融市场(大多是无形市场) (七)按照成交与定价方式: 公开市场:一般在证券交易所进行 议价市场:没有固定场所 (八)按照交割时间:即期市场与远期市场 【考点三】货币市场及其构成 (一)概述:常考点 货币市场的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交易市场 货币市场工具具有“准货币性质”: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 (二)同业拆借市场特点:常考点 1.期限短:以隔夜头寸拆借为主 2.参与者广泛: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介机构 3.拆借的是超额准备金 4.信用拆借 (三)回购协议市场:常考点 1、回购协议: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订的、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市场活动由回购和逆回购组成。 表面是证券买卖,实质是以证券为质押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 回购方向:先卖出,再购回(买入) 卖出价格小于购回价格,差额是借款的利息 2、回购标的物:国库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四)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是公司为了筹措资金,以贴现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短期无担保的信用凭证。发行期限短、面额较大,绝大部分在一级市场交易。理想的货币市场工具 (五)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最受欢迎的短期融资工具 一级市场行为:出票和承兑;二级市场行为:贴现与再贴现(六)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七)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常考点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经济基础)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 案(经济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观点,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A)。 A.节约交易 成本或交易费用 B.科学技术进步C.产品标准化化 D.信息不对称2?关于合同权利转让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具有 人身性质的债权不能转让 B.债权人转让权利,应当经过债务人的同意 C.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过

**人统一的除外 D.双方订立合同时特别约定不得转让的权利不得转让给 3?下列统计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B)。 A.性别 B.年龄 C.产品等级 D. 汽车品牌 4.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间财政收支结构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A ) A.收入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划分以地方政府为主 B.收入以地方政府为主,支出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 C.收入和支出划分均以中央政府为主 D.收入和支出划分均以地方政府为主 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税收乘数为 (B)。 A. 4 B.-4 C.5 D.-5 6关于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B.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位于其平均收益曲线的上方 C.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D.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7.在某城市2014年4月空气质量检测结果中,随机抽取6天的质量指数进行分析。样本数据分别是:30、40、50、60、80和10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C)。 A.50 B. 55 C. 60 D.70 8.关于总成本曲线变动规律的说法,正确的 (C) 是 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B.总成本曲线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C.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 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D.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 时总成本等于可变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

[资格考试]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导语】在每一次发奋努力之后,必然有加倍的奖赏等待着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拿到经济师证书绝对没问题。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需求的含义 需求的含义 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注意:需求D---买家,消费者角度 供给S---卖家,厂商角度 1.需求的两个构成要素: 2.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影响需求的因素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注意:需求D---买家,消费者角度;供给S---卖家,厂商角度。 1.供给的两个构成要素: 2.市场供给: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供给的因素—厂商

3.供给函数:各影响因素与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Qs=Qs(p)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发生变化,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Qd=Qd(p) 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用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1. 供给数量变动: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供给数量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是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 供给变动: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如生产成本的变动等)所引起的供给变动。 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真题打印版

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 A.消费者偏好 B.生产成本 C.消费者预期 D.消费者收入 2.就生产者或销售者而言,如果想通过降低其生产或销售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来增加其总销售收入,那么其生产或销售的该种商品的()。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等于1 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应等于1 C.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大于1 D.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应大于1 3.在相对价格特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会使预算线()。 A.向上旋转 B.向右平移 C.向左平移 D.向下旋转

4.按照经济学家科斯关于企业本质属性的理论,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不是万能的 B.企业的机会成本 C.存在道德风险 D.信息的不完全性 5.某企业在短期内,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总成本为2100元,当产量增长到4个单位时,平均总成本为562.5元,则该企业此时的边际成本是()元。 A.100 B.200 C.150 D.250 6.若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是同一条曲线,则此时的市场类型是()。 A.完全垄断市场 B.完全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D.垄断竞争市场 7.关于寡头垄断市场协议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协议价格制度非常稳定,一旦形成就不会破裂 B.协议价格制一般会受到政府的鼓励

C.它是通过行业中某一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跟随的方式形成的 D.它通过限制各个生产者的产量,使其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 8.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劳动的供给原则是()。 A.劳动的平均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B.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C.劳动的边际效用大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D.劳动的平均效用等于闲暇的平均效用 9.关于外部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外部性的存在不会影响资源的最优配置 B.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外部性的存在也使得资源配置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C.外部性只有外部不经济这一种状态 D.外部性只发生在生产领域 10.关于经济家科斯提出的产权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很多外部性的产生都是因为产权不清晰导致的 B.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相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C.不论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D.如果产权是明晰的,不论交易成本多大,市场最终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考重点-经济基础(干货)

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必考重点(干货) 【第一章市场求、供与均价格考点】 1.需求、供给的构成要素2个(愿意+能够:有购买的愿望、支付的能力) 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7个)、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6个) 3.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引起曲线位移的情形: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需求、供给的因素) 4.某商品需求与替代品(煤气、电)价格同方向、互补品(汽油、汽车)价格反方向变动 5.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最高限价(低干均衡价格)和保护价格(高干均衡价格) 6.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影响因素;与收入关系(弾性小涨价、弾性大薄利多销,收入增加) 7.需求交叉弹性:运用需求交叉弹性区分:互补品(负数)、替代品(正数) 8.需求收入弹性:运用需求收入弹性区分:低档品、必需品、高档品 *思格尔定律: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増加而减少,越富裕,弹性越小 【第二章消者行为分析考点】 1.经济人假设概念: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2.效用分类:基数、序数效用论。区别:效用是否可以度量;运用什么来分析:基数(边际效用);序数(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3.总效用、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概念 4.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完备性、可传递性、多比少好 5.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 6.无差异曲线的3个基本特征:越远偏好越高;不能相交(可传递性判定);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由商品边际替代递减规律决定) 7.商品边际替代率:增加一単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8.预算线的斜率: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收入及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确定端点 9.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10.消费者均衡的前提:偏好、收入、价格不变。假定偏好、收入不变,用图形来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并说明需求曲线的形成。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来的。 11.价格一消费曲线的概念:将消费者均衡点链接起来而得到的线; 12.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第三章 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效用 理论 无差异 曲线 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 消费者偏好 含义 特征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 两者 区别 是否可加总 ①完备性A> B; A V B; A=B②可传递性A> B; B> C;所以A> 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 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 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斜率,随商品消费量增加, 为获得一种产品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递减 的。 消费者行为分析 生产和成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 减规律 lun 预算 约束 消费者 均衡和 需求曲 线 影响因素 变动特性 消费者均衡 需求曲线 两种效应 企业形成的理论 生产函 数和生 产曲线 生产 生产函数 生产曲线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岀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总效应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在实 际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类型;长期行为都是可变;不可变时,短期行为在技术 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019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

3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⑦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 ),纵轴表示价格5、供给的含义: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①产品价格②生产成本。③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弧弹性系数计算公式: 2017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减少;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增加。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1.消费者效用最大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2.对于正常品,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3.对于低档品,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4.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5.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作为市场机制的替代物 2.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隐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3.正常利润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经济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 4.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位置关系:MC边际成本,ATC平均成本,AVC 平均可变成本,AFC平均固定成本 见下图: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 考试必备)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 经济基础知识公式汇总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化 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弧弹性 (1)如果E d <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 d =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 ij =价格的相对变化 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 i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需求收入弹性y Q Q y y y Q Q E y ???=?÷?=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y E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1>y E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