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京栖霞狮子冲南朝大墓发掘简报

南京栖霞狮子冲南朝大墓发掘简报

收稿日期

2015-03-30

内容提要:2013年1—6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栖霞区新合村狮子冲发掘了两座南朝大型砖室墓。两墓东西并列,东南距狮子冲石刻约400米。两墓规模庞大,墓室砖壁上均发现了拼接整齐的砖印壁画,尤其是1号墓西壁上的“竹林七贤”砖印壁画,在全国范围内皆属罕见。两墓各出土一块纪年砖,为判断两墓的埋葬时代及墓主人身份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南京

狮子冲

南朝墓

砖印壁画“竹林七贤”砖画

纪年砖

中图分类号:K871.42;K878.8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1月至6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今

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栖霞区新合村狮子冲北象山南麓调查并发掘了两座南朝大型砖室墓(编号:2013NQSM1、M2)(图一)。据出土资料推断,这两座大墓的墓主人极有可能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及其生母丁贵嫔。2013年7月,遵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对已暂停发掘的两座墓葬完成了保护性回填。此次考古工作虽未能对两墓进行彻底清理,但鉴于其重要的学术价值,特将本次发掘的阶段性成果简报如下。

南京市东北郊栖霞区甘家巷一带为萧梁陵

墓区,周边分布着萧伟、萧景、萧憺、萧恢、萧秀、萧融、萧象、萧宏等王侯及其家族墓葬。甘家巷东南约一公里处的栖霞街道新合村狮子冲,因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文帝永宁陵石刻坐落于此而闻名[1]。狮子冲周边低矮冈峦密布,北为北象山,南为南象山,均呈东西走向。北象山南麓东西两侧,有两条低矮山脊向南延伸。南、北象山与两条山脊,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貌区域。在这一区域内,现分布有永安墓园、农田、村舍、厂房、

鱼塘、山庄等现代设施,原始地貌已有较大变动。本次发掘的两座墓葬,位于北象山南麓,南为永安墓园,东南距永宁陵石刻约400米,两墓上部原

为树木、杂草等植被覆盖。

两墓坐北朝南,东西并列。M1居东、M2居西,墓坑相距9.3~10米(图二;彩插一:1)。经勘探发掘可知,M2所处位置为原始山坡,M1所处位置原为山坳,经堆土垫平后再开穴建墓。两墓上部各有独立的封土,M1封土西侧边缘叠压于M2封土之上。两墓封土相接地带,分布一条南北向砖砌排水沟,排水沟残长10.75米,方向156°。排水沟系于M1封土西侧边缘开挖沟槽,底部铺一层横砖,横砖两侧上部各砌一列纵砖,两列纵砖之间构成宽约0.1米的排水孔道,上部未砌盖砖,原作为阳沟暴露在外,以泄山洪,后被山土冲积覆盖(图三)。

1号墓(一)墓葬形制

墓葬开口于表土层下,打破垫土层及生土。

南京栖霞狮子冲南朝大墓发掘简报

南京市考古研究所

图一//狮子冲南朝墓地理位置示意图

该墓曾遭严重盗毁,墓葬开口平面分布数个不规则形的大型乱砖堆积坑,向下清理后确认这几处乱砖堆积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盗掘坑。墓葬由封土、墓坑、砖室组成,方向154°(图四;彩插一:2)。

封土:残存封土呈椭圆形,南北残长约24.7、东西残宽约21.5、残存厚度0~2.6米。据土质土色的不同,封土可分为三层。①层,土色为黄褐色,土质坚硬,致密,含少量碎砖。有夯筑现象,夯层不甚清晰。②层,土色为黄褐色夹灰白色,土质坚硬,致密,内含少量碎砂石、碎砖、红烧土、木炭灰等。有夯筑现象,夯层明显,呈水平状,夯层厚7~12厘米,未发现夯窝。③层,土色为黄灰色,土质

坚硬,致密,内含少量碎砂石、碎砖等。有夯筑现象,未发现夯窝,夯层呈斜坡状,夯土顶部夯层中夹有石灰层,夯层厚8~15、石灰层厚5~8厘米。

墓坑:平面基本呈长方形,其中前部有不规则弯曲,后部呈椭圆形,长17.26、宽6.7~9.36米,发掘停止时的清理面距墓坑开口深度2.8~4.1米。经勘探得知,墓室后部清理面距墓底深约0.8米,前部清理面距墓底深约1.0米。因墓葬曾遭严

重盗毁,墓坑内大部分填土较杂乱,为盗毁后形成的扰乱土。墓坑内原始填土仅在边缘部分有所保存,呈黄褐色,夹杂少量白灰颗粒,质地坚硬,夯筑痕迹明显,夯层厚15~20厘米。墓道平面呈梯形,已发掘部分宽5~6.7、长1.9米,

墓道未清理

图二//M1、M2总平面图

图三//发掘区东西向剖面图

完毕,剖面情况不明,墓道内填土土质土色与墓坑内原始填土基本一致。靠近封门处的墓道夯土,夯层内夹杂大量石灰渣。

砖室:由封门墙、甬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砖室平面略呈“凸”字形,全长14.2、宽6.4米。墓葬因盗毁严重,砖室顶部全部不存,墓壁、甬道壁、封门墙仅部分保留。

封门墙上部已遭毁不存,仅在发掘停止时的清理面上有部分保留。经清理可知封门墙共计五重,厚1.78米,最里一重嵌砌于甬道口内,其它四重砌于甬道外。封门墙外侧分布大量遭扰乱的墓砖,呈带状延伸至墓道东西两壁,推测原封门墙的宽度与墓道宽度相同。

甬道平面呈长方形,内长5.4、内宽1.64米,甬道东西两壁均厚0.7米,已发掘部分残高1.12米。甬道两壁均由三顺一丁组砖砌成。甬道内分布两重石门,石门均可见一对门柱、一件半圆形门楣,门柱均保持原位。第一重石门位于甬道口北侧1.64米处,门楣断裂,倒伏于门柱南侧;第二重石门位于第一重石门北侧1.24米处,门楣断裂,平置于门柱北侧。发掘现场未见门扇,或仍掩埋于发掘停止面以下的填土中。观察门柱、门楣的榫卯情况可知,门楣刻划图案一面朝向封门。

墓室平面介于长方形与长椭圆形之间,内长8.32米,近后壁处内宽4.64米,墓室中部内宽4.88米,近甬道口处内宽3.04米。墓室前部与甬道呈弧角相连,左右两壁略向外弧,后壁呈弧形外突。墓顶全部不存,墓顶起券处亦遭毁坏。墓室四壁毁坏严重,室内填土中夹杂大量散乱断裂的墓砖,墓壁残高0.44~2.16米不等(发掘停止面以上)。墓室双重墓壁,四壁均厚0.74米,砌筑结构相同,为三顺一丁组砖砌成,墓砖使用了大量未经拼接的模印画像砖。两重墓壁之间夹有厚约5厘米的石灰层。

墓坑与砖室之间残留22道砖砌短墙,环列于砖室外壁与墓坑之间,起加固墓室的作用。短墙均呈竖立状,墙体上部与底部砌筑规整,中间部分夹杂乱砖,土质杂乱。短墙均为丁、

顺砖组合而图四//M1平面图、剖视图

砌,丁砖与顺砖的具体层数组合不固定,大部分墙体因盗毁而发生错位,部分墙体之间未经扰乱的部分可视为墓坑内原始填土。

墓砖:M1所用墓砖大部分砖面带有细绳纹,按砖面内容可分为模印画像砖、普通纹饰文字砖和素面砖三大类,按形状可分为长方形、楔形、斧形三大类。长方形砖主要用于砌筑墓壁、墓室外

壁与墓坑之间的短墙和封门墙等,楔形砖和斧形砖应该用于起券和砌筑墓顶。此外,墓室外短墙上有的也使用了楔形砖和斧形砖。

墓室东西壁均发现有模印画像砖拼接的壁画图案,同时该墓还将大量模印画像砖作为普通墓砖用于砖室的砌筑。此外,在墓室填土中也发现了大量散落的模印画像砖。为保存墓室原貌,发掘中对保持原位的模印画像砖未作移动。经过对散落的模印画像砖标本进行观察,推知所有的模印画像砖,其端面或侧面模印纹饰,砖面书有表示砖画名称、砌筑位置及编号的文字。根据初步整理,表示砖画名称的有“龙”、“虎”、“朱鸟”、“玄武”、“嵇”、“向”、“师子”、“家脩”、“笠戟”、“天人”、“大月”、“具张”、“值阁”、“迅繖”等;表示砌筑位置的分别为“上行”、“中行”、“下行”。砖面文字的常见格式为“某上(中/下)行某”,部分省略“行”或“某行”。另有部分砖文以“讫”字结尾。其中铭文为“向下行……”的模印画像砖端面残存模印文字“……司徒”,结合砖面上“向下行”的铭文,推知完整的文字应为“向司徒”。从形状上

看,收集的模印画像砖几乎全为长方形砖,尺寸分为两种,一种为长33.5~34、宽14~15、厚4.5~5厘米,另一种为长26~27、宽16~17、厚4.5厘米(图五)。此外,砖面书有“朱

鸟”的模印画像砖中发现有数块楔形砖,长27、宽9.5~11.7、厚4~4.2厘米。

除模印画像砖外,还有部分砖的端面和侧面

模印纹饰或阳文文字(图六),笼统将其称为纹饰

文字砖,依形状可分为楔形、斧形、长方形三种。楔形砖一端宽一端窄,平面呈梯形。部分砖端面模印“中馬(急)坾”、“上急斧”、“中字斧”、

“下字塼”、“王”、“平”、“闵”等铭文(图七),侧面或端面模印莲花纹饰。砖长33~33.4、宽11.7~

图五//M1出土模印画像砖拓片

1.“大龙下行六十五讫”

2.“虎中行十六”

3.“朱鸟中行十五”

4.“玄武上行三”

5.“嵇下行卌三”

6.“右师子下行十五”

7.“左值阁中行四”

8.“左家脩四”

9.“向下行……(司徒)……”10.“……具张……”11.“左笠戟……”

12.“大月第……”13.“……天人十一”14.“右迅繖二”

16、厚4.3~4.5厘米。

斧形砖一侧厚一侧薄,砖面呈长方形,个别

砖端面模印“急坾”、“蒋”等铭文,侧面模印网格纹、方胜钱纹、菱形纹、连枝纹等。砖长34、宽16.5~17、厚3~4.5厘米(图八)。

长方形砖端面或侧面模印“陈”、“吴”、“李”、“王”、“任”、“朱”、“强正员(负)”、“正方”、“官”、

“西

正方”、“强”等铭文。另有一砖端面刻划“二

百卅二□”。墓砖端面或侧面模印莲花纹、忍冬纹、网格纹、水波纹等纹饰。砖长33~33.5、宽16.5~17、厚3.5~4.2厘米(图九)。

此外,在一块残砖的砖面上发现一处右手手

印,手指粗短,指节分明,掌心纹路清晰可见(图十)。

砖印壁画:墓室东西两壁均发现砖印壁画。西壁保存较好,壁画最南端距西壁南侧拐角0.42米,壁画北端距西壁北侧拐角0.27米,由南向北依次为“羽人戏虎”、半幅“竹林七贤”人物组画。墓室东壁整体保留较差,仅在发掘停止面底部残留一小部分砖印壁画,依稀可见树木枝干、衣带和龙纹线条。依照西壁图案推测,东壁原本应有完整的“羽人戏龙”、另外半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人物组画。

“羽人戏虎”砖印壁画位于墓室西壁靠甬道处,画幅长3.15、残高0.74米。羽人位于虎前,头部已不存,其右臂上举,上臂有羽翼;左臂前伸,手指拈花。衣摆、裤管均呈羽带状后飘。羽人做腾空行进状,引导身后的“大虎”向前行进(彩插二:1)。虎头、颈、背部不存,四足奔驰,身材修长,矫

健有力,虎身有明显的白色涂料痕迹。所见虎的三肢(左前、双后)均有羽翼(彩插二:3)。“大虎”尾后,为两个盘足仙人,均宽衣博带,腾空呈升天

之势。其一头部已不存,另一仙人手捧丹炉,面含笑意(彩插二:2)。整幅图案下方点缀五朵花卉(图十一)。

“竹林七贤”砖印壁画位于墓室西壁中后部,画幅长2.46、高0.72米,局部保留有彩绘痕迹(彩插一:4)。壁画共有四人,各人之间以树木分隔,形成各自独立的画面。依据人物侧旁的榜题,并参

照保存完好的南京西善桥宫山南朝墓出土砖印壁画[2],

图六//M1出土墓砖纹饰拓片

1-2.莲花网格纹3.莲花水波纹

4.缠枝纹钱纹

5.菱形纹钱纹

6、14-17.忍冬纹7-13.

莲花纹

图七//M1出土楔形砖砖铭拓片

1.“中馬(急)坾”

2.“上急斧”

3.“中字斧”

4.“下字塼”

5.“王”

6.“平”

7.“闵”

知四人由外向内依次为阮咸、阮籍、山涛和嵇康(图十二)。

壁画以一株银杏树起头,树干以上树枝呈三枝状。右侧人物头戴幘,挽袖,赤足,趺坐于裀褥之上,双手抱弹于胸前,左手指按琴弦,右手指弹拨,低头注目,悠然弹奏四弦乐器。这幅画面侧旁无榜题,但从其弹奏姿势以及与既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壁画人物形象的对比,推知此人为阮

咸(彩插三:1)。

阮咸之后为一株榉树,其次为一莲花化生图案,其后为阮籍。阮籍头戴帻,面有稀须,坦胸,双足盘坐于裀褥之上,身前置瓢樽。左手置于足上,右手托一耳杯送于口前,作饮酒状。阮籍左臂旁一丁砖端面模印阳文“阮藉”二字(彩插三:2)。

阮籍之后为一株银杏树,树后为山涛。山涛头戴帻,颌有须,面含笑意,身着长袍,盘足而坐。左手执麈尾于胸前,右手似有所指,宽衣博带垂于裀褥之上。人物左侧一丁砖上模印“山涛”二字,“涛”字形似“博”,经与西善桥宫山壁画榜题对比,应为“濤”字的简略体(彩插三:3)。

山涛之后为一株高耸挺拔的松树,树后人物头戴帻,双足盘坐于裀褥之上。双手抚琴,琴置于盘曲的双腿之上。身后银杏树旁一丁砖上有题“阮步兵”三字。阮步兵即阮籍,因其曾任步兵校尉一职,故名。阮籍已见于这组壁画的第二人,两者之中必有重复。“阮步兵”双手做抚琴状,与西善桥宫山壁画中的嵇康形象一致,故此处应为嵇康,模印“阮步兵”铭文的墓砖应为错砌。类似的错讹亦见于丹阳胡桥吴家村、建山金家村南朝大

墓的“竹林七贤”砖印壁画中[3]。

嵇康之后以一株

图十//M1

出土手印砖拓片

图八//M1出土斧形砖砖铭拓片

1.“蒋”

2.“急坾”

图九//M1出土长方形砖砖铭拓片

1.“□陈”

2.“吴”

3.“李”

4.“王”

5.“任”

6.“强正员(负)”7、10.“正方”8.“朱”

9.“官”11.“西

正方”12.“强”13.“二百卅二□”

图十一//M 1“羽人戏虎”砖印壁画拓片

图十二//M 1“竹林七贤”砖印壁画拓片

银杏树结束(彩插三:4)。

(二)出土遗物

该墓曾遭严重盗毁,且这次的发掘工作未能对其彻底清理,故出土遗物极少,主要遗物为一块纪年砖和两重石门的部分构件。

纪年砖(M1:1)发现于墓室内的乱砖堆积中。砖面带有明显的细绳纹,长33、宽16.5、厚3.8

厘米,砖面刻划铭文“师李/中大通弍年五月/廿七日於俊趶作此/砖大好可用”。其中“弍”原写作“元”字,后加笔改成了“弍”字(图十四)。

石门(M1:2)M1第一重石门构件,由一对石门柱和一件石门楣组成。柱径均为0.33×0.22米,已揭露高度为1.2米。西门柱东侧面线刻有宝珠莲花等缠枝花卉纹饰。西门柱南侧面上端为仙人骑天鹿,下端为仙人骑凤鸟,两神兽均呈腾飞状。两组仙人神兽周边,以祥云、缠枝、花卉等图案点缀补白(图

十三)。西门柱下部风化严重,纹饰漫漶不清。东门柱西侧、南侧原有线刻图案,然漫漶难以辨识。门楣呈半圆形,

宽1.88、高1.12、厚0.27米。门楣正面浮雕仿木结构的“人”字形拱,由于风化严重,原有的纹饰已漫漶难识。门楣底部左右两侧各有两个凹槽,以便与门柱、门扇扣接(图十五)。

石门(M1:3)M1第二重石门构件,由一对石门柱和一件石门楣组成。柱径均为0.32×0.21米,已揭露高度为1.2米。西门柱东侧面线刻有宝珠莲花等缠枝花卉纹饰。西门柱南侧面为上下两组仙人骑神兽图案,上方神兽为凤鸟,下方神兽头、躯体部分漫漶难识。两组仙人神兽周边,以祥云、缠枝、花卉等图案点缀补白。东门柱西侧面残留有线刻宝珠莲花等缠枝花卉图案。

东门柱南侧

图十三//M1第一重石门门柱纹饰

1.M1第一重石门西门柱东侧面纹饰拓片及线图

2.M1

第一重石门西门柱南侧面纹饰拓片及线图

图十五//M1

第一重石门门楣

图十四//M1出土纪年砖(M1:1)

面上方为仙人骑飞龙,飞龙呈奔走腾飞状;下方可见仙人及凤鸟的头部,推测应为仙人骑凤鸟图案(图十六)。两门柱下部风化严重,纹饰漫漶不清。门楣呈半圆形,宽1.82、高1.2、厚0.28米。正面浮雕仿木结构的“人”字形拱,底部左右两侧各有两个凹槽,以便与门柱、门扇扣接。“人”字形拱顶端有一缠枝花瓣图案,漫漶不甚清晰,经与其它

门楣对比,可知为一莲瓣,莲瓣下方为十瓣坐莲。门楣正面,以“人”字形拱为中心,左右两侧刻有一组对称的带翼神兽图案。右侧一组保存较好,从上到下依次为飞龙、凤鸟、天鹿,均呈奔跑状;左侧上下两只神兽已漫漶不清,中间为凤鸟图案。门楣下部亦刻有左右对称的两组图案,由中轴线开始,左侧一组依次为飞虎、凤鸟、天鹿,右侧一组依次为飞龙、凤鸟、天鹿。可见门楣“人”字形拱左右两侧的纹饰与下部纹饰相互对应,左右

对称分布。门楣下部的神兽图案之上,横向分布五组穿胜图案。上述主纹饰之间均以祥云、缠枝、花卉等纹饰点缀补白(图十七)。

2号墓(一)墓葬形制墓葬开口于表土层下,打破生土。该墓曾遭严重盗毁,墓葬开口平面分布着数个不规则形的大型乱砖堆积坑,向下清理后,几个乱砖堆积坑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盗掘坑。墓葬由封土、祭台、墓坑、砖室组成,方向155°(图十八;彩插一:3)。

封土:残存封土呈椭圆形,保存较差,南北残长约22、东西残宽约18、残存厚度0~1.5米。根据土质土色的不同,封土可分为两层。①层,土色为黄灰色,土质较硬,致密,

含少量碎砂石、碎砖等。夯层明显,夯层厚6~10厘米,未发现夯窝。②层,黄灰色夹灰白色土,土质

较硬,致密,含少量碎砂石、碎砖、红烧土等。有夯筑现象,夯层明显,夯层厚5~13厘米,未发现夯窝。

祭台:位于墓葬南端,开口于表土层下,叠压于墓道填土之上。祭台平面呈长方形,遭严重扰乱,东西残长6.6、南北残宽1.58米。祭台平面残存两层砖,下一层为平砖顺砌,上一层为“人”字形

组砖。祭台东西两端各有两排竖砖锁口,中部另有部分散砖错落分布。祭台用砖与墓室用砖基本相同,其中部分为散乱的模印画像砖。墓坑:平面呈长方形,长15.84、宽8.5~8.8米,发掘停止面距墓葬开口2.8~5.84米。据勘探得知,墓室后部发掘面距墓底深度约1.5米,前部发掘面距墓底深约1.7米。由于墓葬盗毁严重,墓坑内大部分填土较杂乱,为盗毁时形成的扰乱土。墓坑内原始填土仅在边缘部分有所保存,

图十六//M1第二重石门门柱纹饰

1.M1第二重石门西门柱东侧面纹饰拓片及线图

2.M1第二重石门西门柱南侧面纹饰拓片及线图

3.M1第二重石门东门柱西侧面纹饰拓片及线图

4.M1第二重石门东门柱南侧面纹饰拓片及线图

图十七//M1第二重石门门楣纹饰

图十八//M2平面图、剖视图

黄褐色,夹杂少量白灰颗粒,质地坚硬,夯层明显,厚15~20厘米。墓道平面呈长方形,已发掘部分宽8.6~8.8、长3.2米,墓道未清理到底,剖面情况不明。墓道内填土土质土色与墓坑内原始填土基本一致。

砖室:由封门墙、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砖室平面略呈“凸”字形,全长15.2、宽6.48米。墓葬因盗毁严重,砖室顶部全部不存,墓壁、甬道壁仅部分保留,封门墙几乎全部被毁。

封门位置未见整齐砌筑的墓砖,故砌法不明。封门处分布一条东西向乱砖堆积,推测为封门墙遭盗毁后形成的带状堆积。根据堆积宽度,推测原封门墙厚约2米,宽度与墓坑前端相同。

甬道平面呈长方形,内长5.4、内宽1.64米,甬道两壁均厚0.74米,已发掘部分残高1.14米。甬

道两壁均由三顺一丁组砖砌成。甬道内分布两重石门,石门均可见一对门柱、一件门楣,门柱均保持原位。第一重石门位于甬道口北侧0.54米处,门楣断裂,倒伏于门柱南侧;第二重石门位于第一重石门北侧1.34米处,门楣保持原位,与门柱扣接,立于门柱之上,东侧门扇呈直角朝墓内开启。

墓室平面呈长椭圆形,内长8.4、近后壁处内宽4.6、墓室中部内宽5.0、近甬道口处内宽3.08米。墓室前部与甬道呈弧角相连,左右两壁略外弧,后壁呈弧形外突。墓门呈拱形,上部不存,残存部分结构为两券一伏。两重券顶均由三顺一丁

组砖砌成,伏砖夹于两重券顶之间。由于未发掘到底,起券高度与墓门高度不详。墓顶全部不存,墓顶起券处亦不见。墓室四壁均遭严重破坏,

图十九//M2出土模印画像砖拓片

1.“向下行四七(王戎)”

2.“嵇下行……(□涛)”

3.“向下……(阮咸)”

4.“嵇……(嵇康)”

5.“大日……”

6.“右具张三”

7.“右天人上六”

8.“小日二”

9.“右迅繖五……”10.“……笠戟上一”11.

“大月一”

图二十//M2出土墓砖纹饰拓片

1、2.莲花网格纹

3.莲花水波纹

4.菱形纹钱纹

5.几何纹

6.忍冬纹7-8、10-11.莲花纹

9.莲花网格纹12.方胜钱纹

土中夹杂大量散乱断裂的墓砖,墓壁残高0~2.04米不等(发掘停止面以上)。墓室双重墓壁,四壁均厚0.74米,砌筑结构相同,为三顺一丁组砖砌成,其中使用了大量散乱未经拼接的模印画像砖。两重墓壁之间夹杂厚约5厘米的石灰层。东西两壁中部靠前位置各有一组直棂假窗与桃形壁龛,形制大小相同。以东壁为例,假窗宽0.62、高0.38米;桃形壁龛宽0.52、高0.38、进深0.16米。

墓坑与砖室之间残留16道短墙,呈放射状环

列于砖室外壁。短墙均呈竖立状,东部保存较好,砌筑整齐,为丁砖与顺砖组合砌成;北部、西部保存较差,部分墙体仅剩余数块残砖。从短墙墙体保存状况判断,现存短墙大部分因墓葬被盗毁后发生错位。东部短墙之间的部分填土未经扰乱,可为墓坑内原始填土。

墓砖:M2所用墓砖大部分砖面带有细绳纹,按砖面内容可分为模印画像砖、普通纹饰文字砖

和素面砖三大类;按形状可分为长方形砖、楔形砖和斧形砖三大类。长方形砖主要用于砌筑墓壁、墓室外侧的短墙、封门和墓前祭台等,楔形砖和斧形砖应该用于起券和砌筑墓顶。此外,墓室外短墙上亦发现个别楔形砖和斧形砖。

墓葬东西两壁均发现有砖印壁画,同时该墓还将大量模印画像砖作为普通墓砖用于砖室的砌筑。此外,在墓室填土中亦发现了大量散落的模印画像砖。为保存墓室原貌,发掘中对保持原位的模印画像砖未作移动。经过对散落的模印画像砖标本进行观察,可知该墓模印画像砖与M1的模印画像砖在砖画内容、铭文格式上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兹列举表示砖画内容的铭文如下:“龙”、“虎”、“朱鸟”、“玄武”、“嵇”、“向”、

“师子”、“天人”、“具张”、“笠戟”、“大日”、“小日”、“大月”、“家脩”、“迅繖”、“直阁”等,部分砖

铭以“讫”、“尽”结尾。另有四块砖,端面分别模印

图二十一//M2出土楔形砖砖铭拓片

1.“下字塼”

2.“中吉斧”

3.“中字斧”

4.“上急斧”

5.“朱”

6.

“单”

图二十二//M2出土斧形砖砖铭拓片

1.“急坾”

2.

“急坾

”3.

“西急坾

”4.“急坾官”

5.“中马(急)坾”

6.“大坾”

7.“大鸭舌”

“王戎”、“嵇康”、“阮咸”、“山涛”四种题名(图十九)。从形状上看,搜集的模印画像砖几乎全为长方形,尺寸分为两种,一种为长33.7~34.3、宽14.3~17、厚4.5~5厘米,另一种长26~27、宽16~17、厚4.5厘米。仅有一块铭文为“小日二”的模印画像砖为楔形砖,残长29、残宽11.9~13、厚4.6厘米。除模印画像砖外,

还有部分砖的端面和侧面模印纹饰(图二十)或阳文文字,统称为纹饰文字砖,依形状可分为楔形、斧形、长方形三种。

部分楔形砖侧面或端面模印“下字塼”、“中吉斧”、“中字斧”、“上急斧”、“朱”、“单”

等铭文,端面模印莲花纹。砖长34、宽13~16、厚4.2厘米(图二十一)。部分斧形砖端面模印“急坾”、“急坾

”、“西急

”、“急坾官”、“中马(急)坾”、“大坾”、“大鸭舌”等

铭文,侧面或端面为方胜钱纹、菱形纹、莲花纹、网格纹等纹饰。砖长34~33.5、宽16.5~16.8、厚3~4.7厘米(图二十二)

图二十五//M2

第二重石门门楣

图二十三//M2出土长方形砖砖铭拓片

1.“西

正方”2.“正方”3.“中塼”4.“倒臣”5.“陈”6.“王”7.“中鸭”8.“中鸭舌”

9.“大鸭舌”10.“浣鸭舌”11.“大宽鸭”12.

“官”

图二十四//M2出土纪年砖(M2:1)

部分长方形砖端面模印“西正方”、“正方”、“中塼”、“倒臣”、“陈”、“王”、“中鸭”、“中鸭舌”、“大鸭舌”、“浣鸭舌”、“大宽鸭”、“官”等铭文,侧面或端面为莲花纹、网格纹、方胜钱纹、忍冬纹等纹饰。砖长34~35、宽16.8~17、厚4.5~5.7厘米(图二十三)。

此外,在一块残砖上发现一处右手手印,可见四指,手指饱满,指节分明,手掌纹路清晰。砖印壁画:墓室东西两壁均发现砖印壁画。东壁壁画保存相对较好,壁画南距直棂假窗0.48米,为“仙人持幡”图案,画幅长0.68、高0.41米。画中仙人身浮祥云之上,上身微倾,左手执幡,右手上举,搭于右肩,博带飘于身后,呈腾空升天状(彩插一:5)。西壁直棂假窗北侧,残留少许符节、祥云、博带等图案,推测西壁原先也应有“仙人持幡”图案,与东壁呼应。东壁“仙人持幡”图案下方露出部分须、角等,推测应为“羽人戏龙”砖印壁画;西壁下部亦隐约可见部分须、尾等,推测应为“羽人戏虎”砖印壁画。因未能继续清理,墓室内其它砖印壁画内容不得详知。

(二)出土遗物

该墓曾遭严重盗扰,且未发掘到底,故出土遗物极少。主要遗物为一块纪年砖及两重石门。纪年砖(M2:1)发现于墓坑内乱砖堆积中。残缺,砖面带有明显的细绳纹。残长28、宽15、厚4.5厘米。砖面刻划“普通七年∕师张正貟(员)”(图二十四)。

石门(M2:2)M2第一重石门构件,由一对

石门柱和一件石门楣组成。柱径均为0.2×0.34米,已揭露高度为1.0米。两门柱侧面原有线刻图案,因风化均漫漶不清,

难以辨识。门楣高1.12、宽1.8、厚0.11~0.28米。门楣正面浮雕仿木结构的“人”字形拱,由于风化严重,门楣上的纹饰亦漫漶不清。门楣底部左右两侧各有两个凹槽,以便与门柱、门扇扣接。

石门(M2:3)M2第二重石门构件,由一对石门柱、一件石门楣及一面门扇组成。柱径均为0.2×0.33米,已揭露高度为1.0米。两门柱侧面原有线刻图案,

因风化均漫漶不清,难以辨识。门楣高1.04、宽1.8、厚0.12~0.28米。正面浮雕仿木结构的“人”字形拱,底部左右两侧各有两个凹槽,以便与门柱、门扇扣接(图二十五)。“人”字形拱顶端刻划八叶莲瓣,莲瓣下方为十二瓣坐莲;“人”

字形拱下部刻有一只畏兽,张口龇牙,鬃毛后卷,形象威猛。“人”字形拱两侧对称刻有六只带翼神兽图案,上部对称分布两只凤鸟,中部为对称分布的飞龙,下部左侧为千秋,右侧为万岁。六只神兽,沿“人”字拱两侧向顶端呈腾飞、奔跑状。上述主要图案之间点缀有祥云、缠枝、花卉等纹饰。为确保门楣维持原位,考古发掘时未将门楣下方填土全部清理,故无法知晓门楣下方的纹饰情况(图二十六)。东侧门扇保持原位,呈直角向墓室方向开启;西侧未见门扇,或倒伏于墓葬

下部填土中。

结语

1、这次发掘清理的狮子冲两座大型砖室墓,

均为单室墓,墓室后壁外弧明显,两侧壁略弧,墓

室前端左右呈弧角与甬道相连,砖室砌筑时使用

了大量的模印莲花纹砖,具有比较典型的南朝中晚期大型墓的特征。

狮子冲两座墓葬中分别出土图二十六//M2第二重石门门楣纹饰

两块纪年砖,M1出土“中大通弍年”(530年)纪年砖,M2出土“普通七年”(526年)纪年砖,所显示的纪年均为萧梁时期的年号,为两墓的埋葬年代提供了判断依据。M1砖室长14.2、宽6.4米,墓室长8.32、宽4.88米;M2砖室长15.2、宽6.48米,墓室长8.4、宽5米。从墓葬规模上看,两墓均属于特大型南朝砖室墓。狮子冲两座墓葬的规模,甬道内设两重石门,以及墓壁分布整齐的“羽人戏龙”、

“羽人戏虎”、

“竹林七贤”等砖印壁画,这三个要素与丹阳胡桥仙塘湾[4]、丹阳胡桥吴家村、丹阳建山金家村[5]、南京西善桥油坊村[6]四座南朝大墓一致。上述四座大墓均被确定或推定为是帝陵级别,因此狮子冲两座大墓也应属于这一等级。结合狮子冲两座南朝大墓所处位置、墓前石刻、形制规模、纪年文字以及两墓并排紧邻的位置关系,结合文献记载,我们初步认定,狮子冲两座南朝大墓的墓主分别为梁昭明太子萧统(M1)及其生母丁贵嫔(M2)[7]。

2、狮子冲两座南朝大墓均坐北朝南,背依北象山,左右两侧由低矮的山冈环抱,墓前为低缓宽阔的平地,南象山环绕于前,地形极佳。从考古发现来看,已发掘的南朝陵墓大多背倚山峰,前邻宽敞平地,两侧土丘环抱,如西善桥油坊村南朝大墓、丹阳胡桥仙塘湾南朝大墓、丹阳胡桥吴家村、建山金家村南朝大墓以及萧象墓[8]、萧宏墓[9]、萧伟墓[10]等。归其原因,在于六朝时期堪舆、望气、相墓之术非常盛行,对葬地的选择十分考究,高等级的帝王陵墓尤其如此。

3、据本次发掘的东西向剖面,M1封土部分叠压于M2封土之上,可知M1的营建时间晚于M2,这也与墓中出土纪年砖所反映的两墓时代相吻合。两墓的营建过程为:M2先选择高地开挖墓穴、营建砖室、堆筑封土,最后于墓前砌筑祭台;M1所处位置原本相对低洼,建墓时先将低洼地段堆土垫高,然后再开挖墓穴、营建砖室、堆筑封土,最后在两墓封土相接地带砌筑排水明沟。通过对两墓营建过程的还原,我们发现M2东侧地势相对较低,并非大型墓葬的首选葬地,而M1在选址时,有意填平洼地,将墓穴营建在紧邻M2的区域,这一现象也值得我们思考。

4、M1西壁以“竹林七贤”为题材的砖印壁画,是全国范围内迄今所见的第五例[11]。两墓出土了大量带有铭刻文字的模印画像砖,文字生动流畅,字体率意,是当时制砖工匠的真迹。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铭文画像砖,为南朝帝陵砖印壁画的布局、砌筑工艺以及对六朝美术史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领队:祁海宁

发掘:祁海宁马涛许志强

朱广金孙林如刘云仓

绘图:董补顺朱广金

摄影:许志强朱广金

拓片:李永忠雷雨熊其亮

执笔:许志强祁海宁

(简报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文物系张学锋教授的悉心指导,两墓石门楣、门柱线图由南京博物院左骏先生临摹,特此致谢!)

[1]狮子冲神道石兽,历来有陈文帝永宁陵和宋文帝长宁陵两说。20世纪30年代,朱希祖排除长宁陵说,认定其

为陈文帝永宁陵(见其《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书》,载中央

古物保管委员会编《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中央古物保

管委员会1935年出版发行,南京出版社2010年新版)。

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采

用了朱希祖的观点。但是,宋文帝长宁陵之说根深蒂

固,朱希祖之子朱偰在《六朝陵墓总说》(前引《六朝陵

墓调查报告》)及此后的《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商

务印书馆1936年、中华书局2006年新版)中均倾向于

长宁陵说;罗宗真(《六朝陵墓及其石刻》,初见《南京博

物院集刊》第一辑,1979年。又见其著《六朝考古》第四

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日〕町田章(《南齐帝陵

考》,载《文化财论丛——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创立

30周年记念论文集》,同朋舍出版1983年。劳继中译本

见《东南文化》1986年第1期)等亦持同说。

[2]南京博物院等:《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及其砖刻壁画》,《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

[3]南京博物院:《江苏丹阳县胡桥、建山两座南朝墓葬》,《文物》1980年第2期。相关壁画、图案的细部,参见姚

迁、古兵编著:《六朝艺术》,文物出版社1981年。

[4]南京博物院:《江苏丹阳胡桥南朝大墓及砖刻壁画》,《文物》1974年第2期。

[5]南京博物院:《江苏丹阳县胡桥、建山两座南朝墓葬》,《文物》1980年第2期。

[6]罗宗真:《南京西善桥油坊村南朝大墓的发掘》,《考古》

1963年第6期。

[7]许志强、张学锋:《南京狮子冲南朝大墓墓主身份的探讨》,《东南文化》2015年第4期。

[8]南京博物院:《梁朝桂阳王萧象墓》,《文物》1990年第8期。

Excavation Report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Tombs at Shizichong,Qixia,Nanjing

Nan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Abstract:In January -June 2013,Nan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conducted an excava?tion on the two large brick-chambered tombs dating to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t Shizichong,Qixia,Nanjing.The two tombs are juxtaposed and about 400meters away from the carved stone.Both of them were discov?ered with neatly assembled pictorial bricks,rare to see in China.The Seven Sages of the Bamboo Grove painted on the western wall of No.1tomb is particularly a rare example of its kind.Each tomb was un?

earthed with a chronological brick,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identifying the tomb owner and the burial time.

Key words:Nanjing;Shizichong;Southern Dynasties tombs;brick paintings;bricks with the painting

of the Seven Sages of the Bamboo Grove ;chronological bricks

[9]南京市博物馆等:《江苏南京市白龙山南朝墓》,《考古》1998年第12期。

[10]南京博物院:《南京尧化门南朝梁墓发掘简报》,《文

物》1981年第12期;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南京梁南平王萧伟墓阙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7期。[11]此前发现“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的墓葬分别

为:丹阳胡桥仙塘湾南朝大墓(齐景帝修安陵)、丹阳胡桥吴家村南朝大墓(推定为齐和帝恭安陵)、丹阳建山金家村南朝大墓(推定为齐明帝兴安陵)以及南京西善桥宫山南朝大墓(推定为陈朝帝陵)。参见〔日〕曾布川宽著、傅江译:《六朝帝陵》,南京出版社2004年。

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专家(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专家(学术)委员会议于2015年7月8日在南京博物院召开,铁付德、孙一钢等8名委员会委员及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马宁,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等出席了本次会议。王奇志副院长主持专家(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马宁副厅长代表江苏省文化厅和江苏省文化科技协会对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落户南京博物院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的专程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希望各位专家今后能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重点实验室的相关工作。委员们听取了重点实验室张金萍副主任汇报的2015年工作计划。专家

(学术)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专家(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和《重点实验室2015年工作计划》等文件。与会专家充分肯定重点实验室在本年度取得的研究成果,赞赏开放课题的设立,积极对专家(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建言献策,对重点实验室的下一步工作计划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后,专家(学术)委员会铁付德主任做了总结发言,他强调要树立全局观,将科学研究与创新相结合,深入了解并选择难点和瓶颈问题进行攻关研究,切实服务全国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的迫切需求。(陈潇俐)

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专家(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专家(学术)委员会议

在南京博物院召开

(责任编辑、校对:黄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