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诊断练习题汇总

实验诊断练习题汇总

实验诊断练习题汇总
实验诊断练习题汇总

实验诊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可致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

A高原生活 B严重心肺疾患

C急性呕吐腹泻后 D肾癌

E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数量减少更为显著的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肾性贫血

E 生理性贫血

3.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新生儿 B急性大出血

C伤寒 D急性中毒

E 严重组织损伤

4.引起白细胞总数增高的病因,不包括:

A 急性感染

B 急性大出血

C 急性中毒

D 剧烈劳动后

E 流行性感冒

5.下列哪种疾病白细胞总数可不增高或甚至减少:

A 急性溶血

B 急性中毒

C 严重败血症

D 急性心肌梗死

E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6.核左移常见于:

A恶性肿瘤晚期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急性化脓性感染

7.极度核左移见于:

A急性化脓性感染 B恶性肿瘤晚期

C白血病 D大出血、大手术

E巨幼细胞性贫血

8.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可见于:

A严重感染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伤寒 D败血症

E急性失血

9.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是指白细胞计数:

A <2.0×109/L

B <3.0×109/L

C <4.0×109/L

D <10×109/L

E <3.5×109/L

10.某患者Hb 80g/L,Hct 0.26,RBC 3.80×1012/L,则这位患者的红细胞可描写成:

A 正常细胞性

B 单纯小细胞性

C 小细胞低色素性

D 大细胞性

E 细胞形态不整

11.某患者MCV 75fl、 MCH 26pg、 MCHC 310g/L,见于: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 尿毒症

D 急性失血

E 缺铁性贫血

12.变态反应性疾病及寄生虫病时,下列哪种细胞常增加: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粒细胞

C嗜碱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13.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

A 肺结核

B 菌痢

C 支气管哮喘

D 伤寒

E 过敏性鼻炎

14.某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为8%,应首先考虑:

A 巨幼细胞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失血性贫血

15.全血细胞减少并有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A溶血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大出血

16.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的最早指标:

A 面色红润

B 头晕减轻

C 血红蛋白升高

D 网质红细胞上升

E 成熟红细胞升高

17.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儿童血沉常比老年人增快 B妇女月经期的血沉略减慢

C 贫血时血沉增快 D男性血沉比女性血沉增快

E 急性心梗发病后血沉变慢

18.关于血沉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意义不大:

A 判断有无感染 B判断结核有无活动性

C 区别恶性与良性肿瘤 D判断风湿有无活动性

E 区别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19. 下列检验结果那项是错误的:

A 正常男性周围血红细胞数4.0~5.0×1012/L

B 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数4~10×109/L

C 正常人红细胞沉降率<20mm/1h

D 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

胞之比为20:1,粒/红比例为3:1

E 正常成年人周围血网织红细胞0.5~1.5%

20.凝血因子多数由下列哪一脏器合成?

A 肺脏

B 肝脏

C 肾脏

D 心脏

E 脾脏

21.下列哪项试验主要反映外源性系统的凝血过程有无障碍:

A出血时间 B凝血时间

C血块收缩时间 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E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2.外源性凝血的始动因子是:

A因子IV B因子III

C因子XII D因子X

E因子XIII

23.检查凝血第一阶段的内源性途径有无障碍,应当选择:

A凝血时间测定 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C血块收缩时间 D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E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24.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血小板减少:

A过敏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 DIC D急性白血病

E肝硬化

25.正常成人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为:

A 1~1.5:1

B 1.5~2.5:1

C 2.5~3.5:1

D 4:1

E 4:1

26.下列哪项符合溶血性黄疸的检查结果: A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阴性

B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阳性

C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阳性

D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阴性

E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原阴性

27.一老者出现黄疸6个月并渐加重,血清和尿中胆红素升高,粪

便颜色呈灰白色,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慢性溶血

B 肝细胞性黄疸

C 阻塞性黄疸

D 先天性黄疸

E 慢性肝炎

28.血中胆红素超过多少,即可出现显性黄疸:

A 超过1.71umol/L

B 3.42umol/L

C 超过17.1umol/L

D 超过34.2umol/L

E 超过171umol/L

29.关于HBsAg与抗-HBs,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HBsAg与乙肝病毒常同时存在,是机体感染性指标

B HBsAg阳性也可能是HBV携带者

C HBsAg持续存在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D 抗-HBs阳性表示机体曾感染过HBV或注射过乙肝疫苗

E 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30.下列是不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结果,传染性最强

的是:

A HBsAg阳性

B HBsAg阳性、抗-HBe阳性

C HBsAg阳性、抗-HBc阳性、抗-HBe阳性

D HBsAg阳性、抗-HBc阳性、HBeAg阳性

E 抗-HBs阳性,抗-HBc阳性

31.当病人血清中抗-HBs,抗-HBc,抗-HBe阳性而其他阴性时,应考虑:

A 急性乙型肝炎

B 慢性乙型肝炎

C 重症肝炎

D 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

E 未感染过乙肝病毒

32.一患者乙肝两对半检查报告单显示两对半均为阴性。其代表的临床意义是:

A 注射乙肝疫苗已生效 B急性感染恢复期

C 急性感染早期 D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

E 急性感染窗口期

33. 5种肝炎病毒中,核心为DNA基因组而外壳为HBsAg的是: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34.血液中哪项升高,对确诊急性胰腺炎早期最有诊断价值:

A LDH

B AST

C CK

D AMS

E LPS

3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时即可有血清淀粉酶增高

B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常增高

C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6~12小时,才有血清淀粉酶增高

D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及尿淀粉酶呈平行关系

E 对急性胰腺炎诊断LPS特异性优于AMS,同时升高的也较早

36.怀疑急性病毒性肝炎,首选检测的酶是:

A 转氨酶

B 碱性磷酸酶

C 单胺氧化酶

D 乳酸脱氢酶

E 脯氨酰羟化酶

37.关于血清转氨酶测定,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 ALT和AST均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

B 正常情况下ALT和AST血清含量较高

C ALT的血浆半衰期为47小时,AST为17小时

D ALT测定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灵敏度较AST低

E 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时,ALT不增高

3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显著升高

B肝胆疾病时,碱性磷酸酶(ALP)轻度升高

C急性心梗时,肌酸激酶显著增高

D急性心梗时,LDH3显著升高

E 急性心梗时,LDH1/ LDH2明显升高,且LDH1升高更明显

39.对诊断心肌缺血或坏死特异性高,被称为AMI真正标志物的是:

A CK-M

B B LDH1/LDH2

C Tn-I或Tn-T

D AST

E Mb

40.血清甲种胎儿球蛋白(AFP)测定,主要用于诊断:

A原发性肝癌 B继发性肝癌

C肝炎 D肝硬化

E睾丸恶性肿瘤

41.下列哪项对诊断肝纤维化最有意义?

A MAO(单胺氧化酶)

B γ-GT

C ALT

D AFP

E ALP

42.大部分由骨髓的成骨细胞制造,小部分在肝内合成,再经胆管排人小肠的酶是:

A碱性磷酸酶 B乳酸脱氢酶

C γ-谷氨酰转肽酶 D单胺氧化酶

E转氨酶

43.尿毒症时血清无机磷常增高,此时下列哪项一定降低:

A血钠 B血钾

C血氯 D血钙

E血镁

44.临床怀疑痛风的病人,应当选择的检查是:

A血肌酐 B血尿素氮

C血尿酸 D血肌酸

E肾小球滤过分数

45.肾脏疾患,当血清尿素氮(BUN)高于正常时,表明GFR下降

至:

A 50%以下

B 40%以下

C 30%以下

D 60%以下

D 70%以下

46.能降低血糖,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糖皮质激素 D甲状腺素

E生长激素

47.葡萄糖耐量试验对诊断下列哪种疾病有重要意义:

A隐匿型糖尿病 B 1型糖尿病

C 2型糖尿病 D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E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48.含蛋白质最多、体积最小、比重最大,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的脂蛋白是:

A CM

B VLDL

C LDL

D HDL

E 游离脂肪酸

49.测定肾小球病变的最佳肾功能检查是:

A内生肌酐清除率 B菊粉清除率

C尿素氮的测定 D酚红排泄试验

E昼夜尿比重测定

50.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主要表明:

A风湿热活动期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急性扁桃体炎 D猩红热

E曾感染过溶血性链球菌

51.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时,免疫球蛋白中哪项显著增高:

C IgE

D IgG

E IgM

52.单独IgE明显增高,见于:

A过敏性疾病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多发性骨髓瘤 D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E传染病

53.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首选项目是:

A 尿液检查

B 肾功能检查

C B超检查

D X线检查

E 血液检查

54.少尿或无尿见于:

A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B饮用咖啡后

C 心力衰竭

D 糖尿病

E 肾小管功能减退

55.病理性多尿,且尿比重增高见于:

A 糖尿病

B 尿崩症

C <1500ml

D >2000ml

56.恶性疟疾可以出现:

A 血尿

B 乳糜尿

C 胆红素尿

D 血红蛋白尿

E 脓尿

57.下列不出现胆红素尿的疾病是:

A 病毒型肝炎

B 肝硬化

C 急性胆囊炎

D 胆道结石

E 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

58.尿比重降低见于:

A.急性肾炎 B糖尿病

C.蛋白尿 D慢性肾炎

E.失水

59.间质性肾炎一般出现: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混合性蛋白尿 D溢出性蛋白尿

E.偶然性蛋白尿

60.尿糖阳性而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均正常,应判断为:

A糖尿病 B应激性糖尿

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库欣综合征

E肾性糖尿

61.下列检测结果那项不正常:

A 尿沉透镜检RBC 2个/HP B尿沉透镜检WBC 4个/HP

C 尿内偶见透明管型 D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

E 尿胆原定性试验得弱阳性

62.肾功能衰竭少尿期,24h尿量常小于:

A 2500ml

B 1500ml

E 500ml

63.正常人偶见的管型为:

A 透明管型

B 细胞管型

C 颗粒管型

D 腊样管型

E 脂肪管型

64.尿中出现白细胞管型,常提示: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盂肾炎

C炎膀胱 D肾病综合征

E慢性肾小球肾炎

65.肾病综合症常见管型为:

A红细胞管型 B颗粒管型

C脂肪管型 D蜡样管型

E 白细胞管型

66.尿中结晶体大量增多并伴有较多红细胞时,可能的疾病为:

A 肾结核

B 尿路结石

C 急性肾炎

D 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

E 中毒性肾病

67.男性患者,1小时尿细胞计数:白细胞15万/h,红细胞1万/h;镜检发现管型。可能的

诊断是:

A 前列腺炎

B 膀胱炎

C 急性肾炎

D 肾盂肾炎

E 肾小球肾病

68.相差显微镜检查血尿多形型红细胞大于80%,支持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

A 前列腺癌

B 狼疮性肾炎

C 膀胱炎

D 肾盂肾炎

E 输尿管结石

69.米泔水样便见于:

A急性胃肠炎 B伤寒

C霍乱 D急性菌痢

70.女性18岁。急性起病,发热、左下腹疼痛,里急后重,腹泻12次/天,粪便以粘液和脓

为主;镜检发现大量白细胞,并可见红细胞和吞噬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肠炎 B阿米巴痢疾

C溃疡性结肠炎 D细菌性痢疾

E急性阑尾炎

71.腹泻与呕吐均剧烈,不伴腹痛与里急后重,粪便呈淘米水样,常见于:

A局限性肠炎 B吸收不良综合征

C溃殇性结肠炎 D霍乱

E急性肠炎

72.大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可见于:

A结肠或直肠炎症 B食管癌

C钩虫病 D肝硬化

E消化性溃疡

73.大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白细胞,常见于:

A.消化性溃疡

B.结肠癌

C.过敏性结肠炎

D.阿米巴痢疾

E.急性细菌性痢疾

74.下列哪项不符合化脓性脑脊液的检验特点:

A蛋白显著增加 B葡萄糖增多

C细胞数显著增加 D氯化物减少

E可发现致病菌

75.漏出液细胞分类中常见哪种细胞:

A间皮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红细胞 D嗜酸粒细胞

E肿瘤细胞

76.渗出液内蛋白含量为:

A 20g/L

B 25g/L

C >30g/L

D <30g/L

E >25g/L

77.某女,22岁,干咳、发热2周,X线检查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胸水比重1.025、蛋白定量35g/L、细胞数 880x106/L。可见大量红细胞及淋巴细胞,酰苷脱氨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化脓性胸膜炎

B 结核性胸膜炎

C 病毒性胸膜炎

D 风湿性胸膜炎

E 癌性胸腔积液

二、多项选择题

1.引起红细胞增多的病理因素有:

A 新生儿

B 肾癌

C 高山居民

D 肺源性心脏病

E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见于:

A 反复腹泻

B 组织缺氧

C 大面积烧伤

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 严重肺气肿

3.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见于:

A蚕豆病 B久居高原地区

C肾上腺肿瘤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急性白血病

4.溶血性贫血可出现:

A 有核红细胞

B 染色质小体

C 卡玻环

D 大红细胞

E 红细胞大小不均

5.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有:

A 感染 B严重组织损伤

C急性出血或溶血 D急性中毒

E消化道恶性肿瘤

6.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肝硬化 D急性心肌梗死

E宫外孕致输卵管破裂

7.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

A班替综合征 B使用氯霉素药物后

C流行性感冒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伤寒

8.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中毒颗粒,常见于:

A 大面积烧伤

B 严重感染

C 急性中毒

D 恶性肿瘤

E 败血症

9.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各种中毒

E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0.可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的有:

A 大面积烧伤

B 急性化脓性感染

C 巨幼细胞性贫血

D 应用了抗代谢药物

E 炎症恢复期

1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妊娠后期因血液稀释可有RBC降低

B老年人RBC降低常因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引起

C贫血一定是病理性的

D贫血时,红细胞减少与血红蛋白减少不一定平行

E脾功能亢进时,可导致贫血

12.嗜酸粒细胞增高见于:

A化脓性感染 B应激状态

C寄生虫病|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过敏性疾病

13.引起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的疾病有:

A 消化道溃疡出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E 急性白血病

14.血沉增快,可见于:

A 恶性肿瘤

B 活动性肺结核

C 急性风湿热

D 急性心肌梗死

E 严重贫血

15.为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以选择的试验有:

A血小板计数 B FDP定量

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D血浆D -二聚体测定

E.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

16.下列血象、骨髓象的特点,哪些表示骨髓造血旺盛?

A 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B 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

C 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 D出现嗜多色性和点彩红细胞

E 核分裂象增多

17.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见于:

A肝细胞损害 B营养不良

C蛋白丢失过多 D消耗增加

E摄入不足

18.溶血性黄疸时,下列哪些检查结果会出现:

A.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

B.血清结合胆红素轻度增高

C.尿胆红素阳性

D.尿胆原强阳性

E.大便颜色加深

19.关于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胆红素代谢检查,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总胆红素增加

B 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

C 非结合胆红素轻度增高

D 尿胆原增加

E 尿胆红素阴性

20.甲种胎儿球蛋白(AFP)升高,可见于:

A肝癌 B生殖腺胚胎癌

C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 D孕妇

E胎儿

21.提示乙肝病毒(HBV)复制,传染性强的血清学指标有:

A HBsAg

B HBeAg

C 抗HBc-IgM

D HBV-DNAP

E 抗HBe

22.关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 抗-HBc是HBcAg的对应抗体

B HBcAb不具有保护性

C 是反映肝细胞受HBV侵害的一种指标

D 有IgG、IgA、IgM三种类型

E 在HBV感染数年后可不消失,也能作为既往感染的指标

23.HBsAg阳性,见于:

A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 B乙型肝炎恢复期

C HBsAg携带者 D曾经感染过HBV

24.一患者乙肝两对半检查报告单显示抗-HBC(+),其余均为阴性。其代表的临床意义是:

A 注射乙肝疫苗已生效

B 曾感染过乙肝病毒

C 急性感染恢复期

D 急性感染早期

E 亚临床感染早期

25.对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的原则有:

A体检时可选ALT、肝炎病毒标志物

B黄疸患者应查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尿三胆、ALT

C怀疑为原发性肝癌者,应加做AFP、r-GT、ALP及ALP同工酶

D重度慢性肝炎时应查ALT、AST、血清总蛋白及A/G、MAO、PH

E判断药物疗效及药物适应症时,可查AST、ALT、r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定量

26.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包括:

A肌酸激酶(CK) B碱性磷酸酶(ALP)

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D乳酸脱氢酶(LDH)

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7.引起血糖升高的疾病包括:

A 糖尿病

B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 嗜铬细胞瘤

D 颅脑外伤

E急性酒精中毒

28.关于C反应蛋白,叙述正确的有:

A各种急性炎症、组织坏死均可升高

B可鉴别功能性疾患与器质性疾患

C风湿热等疾病活动时可动态升高

D可区分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

E CRP与血沉相似,但CRP更敏感、更有利于早期诊断与动态观察

29.主要用于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检查有:

A酚红排泄试验 B血清肌酐测定

C血清尿素氮测定 D昼夜尿比重试验

E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3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下列哪些检查可出现阳性反应?

A LE细胞检查

B 抗核抗体测定

C 抗DNA抗体测定

D 抗ENA抗体测定

E 类风湿因子测定

31.血尿见于:

A膀胱炎 B肾结石

C肾结核 D肾肿瘤

E过敏性紫癜

32.脓血便见于:

A过敏性结肠炎 B痢疾

C溃疡性结肠炎 D阿米巴痢疾

E霍乱

33.蛋白尿可见于:

A 高血压

B 肾病综合征

C 急性肾小球肾炎

D 肾盂肾炎

E 多发性骨髓瘤

34.以下关于糖尿的描述正确的是:

A暂时性糖尿可见于大量进食糖类物质

B颅脑外伤时,可出现应激性糖尿

C慢性肾小球损伤可出现血糖正常性糖尿

D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出现血糖增高性糖尿

E妊娠剧烈呕吐后可出现糖尿

35.血糖正常、糖耐量试验正常而尿糖阳性见于:

A糖尿病 B急性脑血管病

C嗜铬细胞瘤 D慢性肾炎

E肾病综合征

36.尿酮阳性可见于:

A妊娠剧烈呕吐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慢性肾炎 D重症不能进食

E肾盂肾炎

37.浆膜腔积液呈漏出液,其发生机制包括: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血管内压增高

C淋巴管阻塞 D感染、炎症

E 恶性肿瘤

38.粪便使用红细胞基质抗体可查出:

A 消化道溃疡出血 B胃癌出血

C乙状结肠癌出血 D直肠癌出血

E 口腔出血

39.支持结核性脑膜炎的是:

A静置后表面可出现薄膜 B葡萄糖正常

C溶菌酶活性增高 D腺苷脱氨酶显著增高

E 氯化物含量明显减少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常会减少。

2.极严重感染时,可见到白细胞总数不增多甚至减低而核左移显著。

3.病毒性感染时外周血淋巴细胞明显减少。

4.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可出现倒置。

5.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而是反映HBV感染的重要指标。

6.一患者乙肝标志物检查报告单显示表面抗体阳性,其余均为阴性。提示患者一定曾感染过乙肝病毒。

7.抗-HBe阳性表示大部分乙肝病毒被消灭,复制减少,但并非无

传染性

8.24小时尿中蛋白质超过50 mg,即可诊断为蛋白尿。

9.选择性蛋白尿是指尿蛋白质检查发现中,小分子量的蛋白增多,

大分子量的蛋白质较少。

10.剧烈活动后出现的蛋白尿,常为肾小球性蛋白尿。

实验室检查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E 5C 6E 7C 8B 9C 10C 11E 12B 13D 14D 15D

16D 17C 18A 19A 20B 21D 22B 23E 24A 25B 26D 27C 28D 29C 30D

31D 32D 33B 34D 35C 36A 37C 38D 39C 40A 41A 42A 43D 44C 45A

46A 47A 48D 49A 50E 51E 52A 53A 54C 55A 56D 57E 58D 59B 60E

61D 62C 63A 64B 65C 66B 67D 68B 69C 70D 71D 72A 73E 74B 75A

76C 77B

二、多项选择题

1. BDE

2.ACD

3. ADE

4. ABCDE

5. ABCDE

6. ABDE

7. ABCE

8.ABCDE

9.BCE 10.CDE

11.ABDE 12.CDE 13.ABC 14.ABCDE 15.ABCDE 16.ABCD 17.ABCDE 18.ABDE 19.ABC 20.ABCDE 21.BCD 22.ABCE 23.AC 24.BCE

25.ABCDE

26.ACD 27.ABCD 28.ABCDE 29.BCE 30.ABCDE 31.ABCDE 32.BCD 33.ABCDE 34.ABCD 35.DE 36.ABD 37.ABC 38.CD 39. ACDE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1、蒸馏有何应用?恒沸混合物能否用蒸馏法分离? 2、在蒸馏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液面上或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在蒸馏头侧管下限的水平线以上或以下,是否正确?为什么? 3、蒸馏前加入沸石有何作用?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 1、答:蒸馏过程主要应用如下: (1)分离沸点有显著区别(相差30℃以上)的液体混合物。 (2)常量法测定沸点及判断液体的纯度。 (3)除去液体中所夹杂的不挥发性的物质。 (4)回收溶剂或因浓缩溶液的需要而蒸出部分的溶剂。 恒沸混合物不能用蒸馏法分离。 2、答:都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应与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在蒸馏时水银球完全被蒸气所包围,处于气液共存状态,才能准确测得沸点。 3、答:蒸馏前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气化中心,防止液体过热暴沸,使沸腾保持平稳。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决不能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因为这样往往会引起剧烈的暴沸泛液,也容易发生着火等事故。应该待液体冷却至其沸点以下,再加入沸石为妥。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因排出部分气体,冷却后孔隙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失效,不能继续使用,应加入新的沸石。 1、测定熔点时,若遇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不洁净。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5)加热太快。 2、为什么要求熔点的数据要有两个以上的重复?要达到此要求,操作上须注意些什么? 3、两个样品,分别测定它们的熔点和将它们按任何比例混合后测定的熔点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 1、答:结果分别如下: (1)熔点管壁太厚,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 (2)熔点管不洁净,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熔程变宽。 (5)加热太快,将导致熔点偏高。 2、答:为了减少误差。要达到此要求,不可将已测样品冷却固化后再作第二次测定。每次应更换新的样品管,重新测定。 3、答:这说明两个样品是同一化合物。 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各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学校答案学习资料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 学校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K2。 B.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C.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2抗凝的标本。 B.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WBC总数升高 B.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骨髓增生活跃 B.粒红比值约为5-7:1 C.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FⅡ、Ⅳ、Ⅸ、Ⅹ

诊断学体格检查--练习题

体格检查基本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 A.视诊触诊视诊叩诊听诊 B.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 C.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D.视诊触诊问诊听诊 2.检查皮肤、关节及肿块用 A.深压触诊法 B.浅部触诊法 C.冲击触诊法 D.双手触诊法 3.检查腹部压痛常用 A.深压触诊法 B.冲击触诊法 C.双手触诊法 D.深部滑行触诊法 4.检查肝、脾、肾时常用 A.双手触诊法 B.冲击触诊法 C.深压触诊法 D.浅部触诊法 5.正常肺部叩诊音呈 A.清音 B.浊音 C.过清音 D.鼓音 6.大量胸腔积液时叩诊音是 A.鼓音 B.浊音 C.实音 D.过清音 7.气胸患者叩诊音呈 A.过清音 B.鼓音 C.清音 D.实音 8.关于间接叩诊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

B.左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垂直叩击右手中指第二指骨的中段 C.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 D.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 二、填空题: 1.体格检查基本方法包括——、——、——、——、——。 2.深部触诊法分为——、——、——、——。 3.叩诊音由于被叩击的组织或脏器密度、弹性、含气量以及与体表距离的不同,叩击时所产生的反响亦异,临床上可分为——、——、——和实音。 4.体格检查一定按规定顺序进行。通常先检查——,然后检查——、——、——、——等。 三、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方法及应用范围。 2.简述在正常情况下,鼓音、清音、浊音及实音各在何处可叩得, 在病理情况下各见于哪些疾病? 一般检查 一、单项选择题: 1.患者不能自己调整肢体位置称 A.被动体位 B.强迫体位 C.自动体位 D.辗转体位 2.二尖瓣面容表现为 A.面色灰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紫绀 B.面容憔悴,色灰暗

实验诊断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名词解释: 1实验诊断: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2血液学检验: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3个体化诊断: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4床边检测(POCT):床边检测是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 5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6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问答题: 1 实验诊断包括哪几方面? 答: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1.实验室前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化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与上级医生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2.临床实验室以诊、防、治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生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学的分析。并提出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咨询性服务。

3.实验室后包括系统性的审核、规范格式和解释、授权发布、结果的报告与传递和检验样品的储存。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实验室数据和信息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实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2试述实验诊断学的内容 答:实验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如下: 1.血液学检验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对尿、粪和各种体液以及胃液、脑脊液、胆汁等排泄物、分泌液的常规检验。 3.生化学检验对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毒物分析及药物浓度监测等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和衍生物的检验;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血气和酸碱平衡的检验;临床酶学检验;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测等。 4.免疫学检验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检验。 5.病原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检查、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检查、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查,细菌耐药性检查等。 有关临床遗传学检查、临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未包括在本篇范围内。 3 血液学检验有哪些方面? 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 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必考题

实验诊断学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答:1.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线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抗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绝对性增多按发病元婴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后者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包括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和红细胞生成素非偿性增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症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2.简述红细胞染色反应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答: ①,低色素性: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苍白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②.高色素性: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③.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正常人外周血中占.其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慢性贫血. 3.简述红细胞中常见的异常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答: ①.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聚集而成. ②.染色质小体:是核的残余物,此小体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③卡-波环:成熟红细胞出现一条很细的淡紫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曾认为是核 膜的残余物. ④有核红细胞:正常成人有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外周血涂片中除在新生儿科见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如出现有何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 ★4.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答:1.急性感染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红细胞破坏.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5.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感染2.血液系统疾病.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 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过敏性疾病2.寄生虫病3.皮肤病4血液病5某些恶性肿瘤6 某些传染病 7.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过敏性疾病2.血液病3.恶性肿瘤4.其他如糖尿病, 8.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 ★9.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 10MPV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增加多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时造血功能恢复的主要表现.减低多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半数白血病患者MPV减低,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标志之一.

实验诊断学习题题库

实验诊断学模拟试卷一 1、A1、A2型题 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血沉加快见于 A.镰形细胞性贫血 B.心绞痛 C.高原居民 D.妇女妊娠期 E.多发性骨髓瘤 2.岁女性,头昏乏力2月,发热3天入院,体查:贫血貌,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血象示Hb50g/L WBC50×109/L,异常细胞0.37 Pt 74×109/L,骨髓示增生极度活跃,可见Auer小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败血症 D 缺铁性贫血 E 血小板减少症 3.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多为 A.降低 B.增多 C.正常 D.早期不正常 E.以上答案都不对 4.临床上患者脱水时计算补液量通常依据 A.RBC B.HGB C.ESR D.HCT E.WBC 5.正常人尿中偶见 A.透明管型 B.脂肪管型 C.颗粒管型

D.细胞管型 E.蜡样管型 6.白血病裂孔现象可见于哪种血液病骨髓象: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7.下列哪种疾病禁忌腰椎穿刺 A.结核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脑寄生虫病 D.化脓性脑膜炎 E.颅内压增高 8.消化道恶性肿瘤筛选指标是 A.便外观为泊油样便 B.便脱落细胞查到癌细胞 C.便OB持续强阳性 D.便胆红素检查胆红素持续减低 E.便中查到大量红细胞 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形态学表现为 A.正色素性贫血 B.低色素性贫血 C.高色素性贫血 D.嗜多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0.霍乱病人的粪便特点是 A.血便 B.稀汁样便 C.米汤样便 D.冻状便 E.柏油样便 11.尿中管型的形成是: A.变性蛋白质脱落 B.蛋白质在肾小管聚集 C.蛋白质在泌尿总浓液 D.肾小管中的内吞物质 E.肾曲小管炎性分化物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破坏、分离 1.常压过滤时滤纸为什么要撕去一角?答:使滤纸紧贴玻璃漏斗,有利于排出滤纸与玻璃漏斗之间气泡,形成液柱。 2.抽滤时剪好的滤纸润湿后略大于布氏漏斗的内径、或剪的不圆周边凸出部分贴在布氏漏斗内壁上,对抽滤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会造成漏虑。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会造成滤纸折叠,不能紧贴布氏漏斗。 3.抽滤时,转移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稍微抽气,而不能在转移溶液以后才开始 抽气?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以免造成漏虑。 4. 沉淀物未能铺满布氏漏斗底部、滤饼出现裂缝、沉淀层疏松不实,对抽干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如何使沉淀抽得更干爽?答:固液分离效果不好;漏气使压差变小;用药勺铺平、压实沉淀物再抽滤。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结晶与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被提纯物质是NaCl 而不是CuSO4·5H2O,实验操作上有何区别? 答: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要用化学方法除杂提纯。 2.结晶与重结晶有何联系和区别?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均是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提纯物质;结晶浓缩度较高(过饱和溶液),重结晶浓缩度较低(饱和溶液),且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结晶一般浓缩到过饱和溶液,有晶膜或晶体析出,冷却结晶;重结晶是在近沸状态下形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不允许浓缩。

3.水浴浓缩速度较慢,开始时可以搅拌加速蒸发,但临近结晶时能否这样做? 答:搅拌为了加快水分蒸发;对于利用晶膜形成控制浓缩程度,在邻近结晶时不能搅拌。否则无法形成晶膜。 4.如果室温较低,你准备采用什么措施使热过滤能顺利进行?答:预热漏斗、 分批过滤、保温未过滤溶液。 5.浓缩和重结晶过程为何要加入少量H2SO4?答:防止防止Fe3+水解。 粗盐提纯 1.为什么说重结晶法不能提纯得到符合药用要求的氯化钠?为什么蒸发浓缩时 氯化钠溶液不能蒸干? 答: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药用氯化钠不仅要达到纯度要求,还要符合药用要求。不能浓缩至干NaCl 溶液,是为了除去KCl。 2.用化学法除去SO42-、Mg2+ 、Ca2+的先后顺序是否可以倒置过来?为什么? 答:不能,除杂要求为除去杂质引入的离子必须在后续的除杂过程中除去,先除去Mg2+ 、Ca2+后除SO42-,无法除去Ba2+。 3.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依据是什么? 答: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方法;可溶性杂质用化学方法除杂。依据:溶度积。 醋酸解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 1.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溶解度α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测定数据说明弱电解质解离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答:不同,因K a,θ AH 。c↑,α↓。 c 2.测定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pH 值时,为什么按由稀到浓的顺序?答:平衡块,减小由于润洗不到位而带来的误差。

实验诊断学考试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为多少g/L A.100~140 B.140~170 C.120~160 D.110~150 E.170~200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高的心脏病是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冠心病 D.贫血性心脏病 E.风湿性心脏病 3.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白血病 4.下列正常值中错误的是 A.网织红细胞0.005~0.015 B.白细胞计数 (4.0~10.0)X109 C.嗜酸性粒细胞0.5%~5% D.嗜中性粒细胞20%~40% E.血小板数(100~300)×109 5.中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量为: A.>90g/L B.90g/L~60g/L C.60g/L~30g/L D.<60g /L E.<30g/L 6.下列哪项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急性失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7.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急性溶血 B.急性中毒 C.急性感染 D.大面积烧伤 E.恶性肿瘤 8.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白细胞总数减少: A.尿毒症 B.急性中毒 C.化脓性感染 D.伤寒 E.急性心肌梗死 9.有关白细胞计数,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10×109/L为白细胞增多 B.<4×109/L为白细胞减少 C.化脓性感染,白细胞增多 D.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白细胞可减少 E.白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常一致 10.急性失血时血象最早的变化是: A.血小板减少 B.血红蛋白减少 C.白细胞升高 D.白细胞减少 E.血小板减少增高 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急性出血 B.急性感染 C.过敏性疾病 D.肺结核 E.伤寒 1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A.化脓性感染 B.寄生虫病 C.病毒性感染 D.皮肤病 E.过敏性疾病 13.下列除哪种情况外,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大失血 C.放射病 D.脾功能亢进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肺出血 C.脑出血 D.血小板减少 E.红细胞减少 15.凝血埋单缩短见于: A.血友病 B.严重肝病 C.无纤维蛋白血症 D.DIC E.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 16.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最常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淋巴瘤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7.通常作为判断贫血治疗效果和治疗性试验的指标是: A.RBC B.Hb C.Ret D.Hct E.ESR 18.MCH是指: A.平均红细胞体积 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C.红细胞压积 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E.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19.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异的指标为: A.MCV B.MPV C.RDW D.HCT E.ESR 20.下列哪种成分增高可导致血沉增快: A.白细胞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网织红细胞 E.血小板 21.某患者血液检查结果为:MCV76fl,MCH24pg,MCHC290g/L,应属于: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正常人 22.镜下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数: A.>2个/HP B.>3个/HP C.>4个/HP D.>5个/HP E.>7个/HP 23.正常尿液中偶见: A.透明管型 B.脂肪管型 C.颗粒管型 D.白细胞管型 E.腊样管型 24.正常人尿比重为 A.1.010 B.1.015~ 1.025 C.1.020 D.1.015 E.1.025~1.035 25.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小于 A.100ml B.400ml C.600ml D.800ml E.1000ml 26.下列哪项是肾性少尿的原因: A.肾动脉血栓形成 B.休克 C.急性肾炎 D.重度失水 E.前列腺肥大 27.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多于: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28.酱油色尿易见于 A.血友病 B.膀胱炎 C.肾盂肾炎 D.蚕豆病 E.缺铁性贫血 29.病人尿中出现哪种管型,首先考虑急性肾盂肾炎 A.白细胞管型 B.蜡样管型 C.脂肪管型 D.上皮细胞管型 E.红细胞管型 30..振荡尿液后,尿液泡沫呈黄色见于 A.药物影响 B.食用胡萝卜影响 C.尿中有血红

化工实验思考题答案

化工基础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为什么要使高位水槽的水保持溢流? 答:保持溢流可使流体稳定流动,便于读数,同时伯努利方程只在流体稳定流动时才适用。 2、操作本实验装置应主意什么? 答:1)开启电源之前,向泵中灌水 2)高位水槽水箱的水要保持溢流 3)赶尽玻璃管中气泡 4)读数时多取几组值,取平均值 实验二流体流动形态的观察与测定 1、在实验中测定的雷诺数与流动形态的关系如何?如果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偏差,请分析理由 答:1)层流时,理论与实际符合 2)过渡流测量值与理论值稍有偏差 偏差分析:(1)孔板流量计的影响 (2)未能连续保持溢流 (3)示踪管未在管中心 (4)示踪剂流速与水的流速不一致 2、本实验中的主意事项有那些? 答:(1)保持溢流 (2)玻璃管不宜过长 (3)示踪管在中心

实验三节流式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1、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流速较大或较小时,流量系数C并不稳定,所以性能并不很好 2、实验中为什么适用倒置U型管? 答:倒置的U形管作压差计,采用空气作指示液,无需重新装入指示液,使用方便 实验四连续流动反应器实验流程图 1、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方法有哪几种?本实验采用的是哪种方法? 答:脉冲法、阶跃法、周期示踪法和随机输入示踪法。本实验采用脉冲示踪法。 2、模型参数与实验中反应釜的个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模型参数N的数值可检验理想流动反应器和度量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返混程度。当实验测得模型参数N值与实际反应器的釜数相近时,则该反应器达到了理想的全混流模型。若实际反应器的流动状况偏离了理想流动模型,则可用多级全混流模型来模拟其返混情况,用其模型参数N值来定量表征返混程度。 3、实验中可测得反应器出口示踪剂浓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此曲线下的面积有何意义? 答:一定时间内示踪剂的总浓度。 4、在多釜串联实验中,为什么要在流体流量和转速稳定一段时间后才能开始实验? 答:为使三个反应釜均能达到平衡。 实验五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1、实验误差主要来源那几个方面? 答:1)读数不稳定

诊断学实验检查习题

血液学一般检查(一) 一、选择题 1、APTT正常和PT延长多见于() A XIII 缺陷症 B.血友病缺乏 D. X缺乏 F.纤溶亢进 2、APTT延长和PT正常多见于() A VIII缺陷症 B,血友病缺乏缺乏 F.纤溶亢进 3、APTT和PT均延长多见于() A VIII缺陷症 B,血友病缺乏缺乏 F.纤溶亢进 4、血友病甲是由于下列哪种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 C. VIII E. XI 最常见的病因是() A.严重创伤 B.严重感染 C.恶性肿瘤 D.产科意外 E.大面积烧伤 6.使用普通肝素首选的监测指标是() C.血浆肝素浓度 D.抗因子VIII活性计数 7、使用口服抗凝剂(如华法令)首选的监测指标是() C.血浆肝素浓度 D.抗因子VIII活性计数 8.内源性凝血途径始动因子是() D. XIII E.血小板 9.使用链激酶、尿激酶作溶栓治疗时常用什么作监测指标以控制在正常值的3~5倍 二、填空题 1.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血液凝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选择: 填空:1.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吸附)收缩 2..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纤溶蛋白 血液一般检查(二) 一选则题 1、正常成人红细胞中90%以上的血红蛋白是() A. HbA B. HbA2 C. HbF D. SHb E. HbH 2、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的疾病是()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多发性骨髓瘤 C. 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3、外周血出现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表明骨髓造血功能() A. 正常 B. 活跃 C. 低下 D. 重度低下 E. 以下均不是 4、双形性贫血最常见于() A. 流血性贫血 B. 急性失血 C. 巨细胞性贫血

实验诊断学考试复习重点(20200530115923)

. 第一部分血液的一般检验 名词解释 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 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 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 高(超过5%)时。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4.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 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 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对贫血的 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7.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 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8.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9.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 缺铁性贫血。 10.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问答题 1.网织红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 功能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 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②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 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 象。( 2)评价疗效,判断病情变化:Ret 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 血恢复。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1. 是否可以测摆动一次的时间作周期值?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一次测量随机误差较大,多次测量可减少随机误差。 2. 将一半径小于下圆盘半径的圆盘,放在下圆盘上,并使中心一致,讨论此时三线摆的周期和空载时的周期相比是增大、减小还是不一定?说明理由。 答:当两个圆盘的质量为均匀分布时,与空载时比较,摆动周期将会减小。因为此时若把两盘看成为一个半径等于原下盘的圆盘时,其转动惯量I0小于质量与此相等的同直径的圆盘,根据公式(3-1-5),摆动周期T0将会减小。 3. 三线摆在摆动中受空气阻尼,振幅越来越小,它的周期是否会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吗?为什么? 答:周期减小,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因为本实验测量的时间比较短。 [实验二] 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量 1. 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的灵敏度? 答:优点是:可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提高放大倍数即适当地增大标尺距离D或适当地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可以提高灵敏度,因为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D/b。 2. 何谓视差,怎样判断与消除视差? 答:眼睛对着目镜上、下移动,若望远镜十字叉丝的水平线与标尺的刻度有相对位移,这种现象叫视差,细调调焦手轮可消除视差。 3. 为什么要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答:逐差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实验所得的数据,减少随机误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因为对有些实验数据,若简单的取各次测量的平均值,中间各测量值将全部消掉,只剩始末两个读数,实际等于单次测量。为了保持多次测量的优越性,一般对这种自变量等间隔变化的情况,常把数据分成两组,两组逐次求差再算这个差的平均值。 [实验三]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学校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K2。 B.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C.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2抗凝的标本。 B.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WBC总数升高 B.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骨髓增生活跃 B.粒红比值约为5-7:1 C.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FⅡ、Ⅳ、Ⅸ、Ⅹ

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 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 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 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1.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 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根据公式和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T f偏大,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 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的这个实验现象,会导致实验失败,另一方面会使实验的整个时间延长,不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而寒剂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过冷太甚,影响萘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具体见思考题1答案。 3.加入溶剂中的溶质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何影响? 答: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是稀溶液这个前提。如果加入量过多,一方面会导致凝固点下降过多,不利于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另一方面有可能超出了稀溶液的范围而不具有依数性。过少则会使凝固点下降不明显,也不易测定并且实验误差增大。

实验诊断练习题汇总

实验诊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可致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 A高原生活 B严重心肺疾患 C急性呕吐腹泻后 D肾癌 E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数量减少更为显著的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肾性贫血 E生理性贫血 3.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新生儿B急性大出血 C伤寒 D急性中毒 E 严重组织损伤 4.引起白细胞总数增高的病因,不包括: A急性感染 B 急性大出血 C急性中毒 D 剧烈劳动后 E 流行性感冒 5.下列哪种疾病白细胞总数可不增高或甚至减少: A 急性溶血 B 急性中毒 C 严重败血症 D 急性心肌梗死 E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6.核左移常见于: A恶性肿瘤晚期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D溶血性贫血 E急性化脓性感染 7.极度核左移见于: A急性化脓性感染 B恶性肿瘤晚期 C白血病D大出血、大手术 E巨幼细胞性贫血 8.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可见于: A严重感染B巨幼细胞性贫血 C伤寒D败血症 E急性失血 9.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是指白细胞计数: A <2.0×109/L B <3.0×109/L C <4.0×109/L D <10×109/L E <3.5×109/L 10.某患者Hb 80g/L,Hct0.26,RBC 3.80×1012/L,则这位患者的红细胞可描写 成: A 正常细胞性 B 单纯小细胞性 C 小细胞低色素性 D 大细胞性 E 细胞形态不整

11.某患者MCV 75fl、 MCH 26pg、 MCHC310g/L,见于: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尿毒症 D 急性失血 E 缺铁性贫血 12.变态反应性疾病及寄生虫病时,下列哪种细胞常增加: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粒细胞 C嗜碱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13.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 A肺结核B菌痢 C 支气管哮喘 D 伤寒 E 过敏性鼻炎 14.某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为8%,应首先考虑: A 巨幼细胞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失血性贫血 15.全血细胞减少并有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A溶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大出血 16.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的最早指标: A面色红润B头晕减轻 C血红蛋白升高 D 网质红细胞上升 E成熟红细胞升高 17.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儿童血沉常比老年人增快 B妇女月经期的血沉略减慢 C贫血时血沉增快 D男性血沉比女性血沉增快E急性心梗发病后血沉变慢 18.关于血沉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意义不大: A 判断有无感染B判断结核有无活动性 C 区别恶性与良性肿瘤 D判断风湿有无活动性 E区别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19. 下列检验结果那项是错误的: A 正常男性周围血红细胞数4.0~5.0×1012/L B 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数4~10×109/L C 正常人红细胞沉降率<20mm/1h D 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 胞之比为20:1,粒/红比例为3:1 E 正常成年人周围血网织红细胞0.5~1.5% 20.凝血因子多数由下列哪一脏器合成? A 肺脏 B 肝脏 C肾脏 D 心脏 E脾脏 21.下列哪项试验主要反映外源性系统的凝血过程有无障碍: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H+,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故需加 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 H2In-? HIn2-? In3-(pKa2=6.3 pKa3=11.55) 紫红兰橙 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而铬黑T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Al3+、Fe3+、Cu2+、Co2+、Ni2+有干扰。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2S或KCN掩蔽Cu2+、Co2+、Ni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Al3+、Fe3+。 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参考答案: 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 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 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 (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 (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实验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Fe3+含量测定 四、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本实验在制备FeSO4的过程中为什么强调溶液必须保证强酸性? 答:如果溶液的酸性减弱,则亚铁盐(或铁盐)的水解度将会增大,在制备(NH4)2S04·FeSO4·6H2O的过程中,为了使Fe2+不被氧化和水解,溶液需要保持足够的酸度。 2 、在产品检验时,配制溶液为什么要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除氧方法是怎样的? 使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配溶液,是为了防止水中溶解的氧将Fe2+氧化为Fe3+,影响产品

实验诊断学考试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成年女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 A. 96~105g/L B. 120~160g/L C. 110~150g/L D. 125~155g/L E. 90~110g/L 2. 网织红细胞减少最常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3. 胸腔积液中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多见于: A. 急性化脓性感染 B. 结核性胸膜炎 C. 寄生虫疾病 D. 过敏性疾病 E. 梅毒 4. 用Wintrobe-Landsberg或Westergren法测血沉,成年女性的正常值是: A. 0-9 mm/1h末 B. 0-20 mm/1h末 C. 10-20 mm/1h末 D. 15-25 mm/1h末 E. 15-20 mm/1h末 5. 外周血中靶形红细胞占20%以上,最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 急性失血性贫血 C. 海洋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6. 外周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首选项目是: A.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 B. 血红蛋白量 C.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D. 红细胞数 E. 红细胞压积 7. 酸溶血试验阳性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 D. 再生障硬性贫血 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8. 以下哪种疾病不能使白细胞减少: A. 流感 B. 伤寒 C. 再障 D. 心肌梗塞 E. 脾功能亢进 9. 下列有关红细胞沉降率影响因素中正确的是: A. 影响RBC聚集的因素存在于RBC中 B.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增多使血沉减慢 C. 血浆卵磷脂增多,血沉加快 D. 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多,血沉减慢 E. 白蛋白具有抑制RBC聚集作用使血沉减慢 10. 有关白细胞一过性增多的描述,错误的为: A. 一过性增多常指生理性增多 B. 通常伴有白细胞的质量变化 C. 正常人下午白细胞数较高 D. 饱餐、剧烈运动可使WBC暂时性升高 E.新生儿WBC也可增多 11. 中性粒细胞血液动力学分裂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均变小,见于: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暴热、严寒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化脓菌感染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12. 酸溶血试验阳性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13. 下列哪种细胞的胞浆含有大量的均匀一致的桔红色颗粒? A.单核细胞 B. 中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大淋巴细胞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哪种类型的贫血: A. 大细胞性贫血 B. 正常细胞性贫血 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 低色素性贫血 15.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 A. 伤寒或副伤寒 B. 肝癌 C. 大面积烧伤 D. 铅中毒 E. 急性溶血 16. 不是蛋白质的凝血因子是: A.凝血因子Ⅰ B. 凝血因子Ⅱ C. 凝血因子Ⅲ D. 凝血因子Ⅳ E. 凝血因子Ⅴ 17. 凝血酶能激活下列何种凝血因子: A. 因子Ⅸ B. 因子Ⅺ C. 因子ⅩⅢ D. 因子Ⅶ E. 因子Ⅻ 18.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见于: A. 维生素K不足 B. 过敏性紫癜 C.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D. 凝血酶原缺乏 E. DIC早期 19. 试管法凝血时间测定的正常值范围是: A.1 - 6分钟 B. 不超过4分钟 C. 6 - 12分钟 D. 12 - 18分钟 E. 15 - 20分钟 20. 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血糖比值 > 4,C肽浓度升高,应考虑: A. 糖尿病前期 B.Ⅰ型糖尿病 C. Ⅱ型糖尿病 D. 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 E. 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 21. 尿中发现哪种蛋白可用于区别肾小球疾病与肾小管疾病: A. 低分子量蛋白 B. 高分子量蛋白 C. 中性蛋白 D. 游离氨基酸 E. 核蛋白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