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

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

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
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

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

日本原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

从明治政府成立起,日本就以“富国强兵”、“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积极扩军备战,逐步跻身于帝国主义行列。

它企图征服东亚,称霸世界。

日本作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始终把侵略中国作为“基本国策”,对中国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侵略。

1894年7月25日,日本侵朝军队在丰岛海面袭击中国兵船;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爆发了甲午战争,政府战败,接受日本侵略者提出的一切条件。

1895年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日本出兵达两万人,约占关内联军总数的40%。

它还以军事威胁来索取巨额赔款和在京山铁路沿线的驻军。

1914年8月,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派兵侵入我国山东省,占领原德国租借地胶州湾和胶济铁路沿线,攫取山东的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变山东省为日本的殖民地。

1915年1月,日本向北京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从政治、军事、经济上进一步控制中国,永远占领我国东北和山东等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又重新回到东方,进行争夺殖民地、瓜分中国的侵略活动。

这期间,日本不得不调整其侵略政策,但其侵略中国的野心丝毫未变。

1927年,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回顾和确定对华政策,中心议题是所谓满蒙政策。

会议确定了把满蒙同中国本土分离开来的方针,形成了一个会议文件--《对话政策纲领》。

该文件声称,中国东北是同日本的生存有重大关系的特殊地区,强调日本应当有不失时机地采取措施的思想准备。

日本政界就把目光瞄准了中国东北。

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详尽地暴露出了日本企图吞并满蒙、征服中国的狂妄计划。

此后的历史发展证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所实施的一系列的侵略活动乃至全面的武装侵华战争,都是按照东方会议所确立的基调而全面展开的。

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筹备,日本帝国主义选择了中国东北作为侵略中国、实现大陆政策的突破口。

1931年9月18日晚10点,日本关东军自行破坏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铁路,采取贼喊捉贼的卑劣伎俩,反诬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和“袭击日军”,并以此为借口,悍然进攻沈阳附近的北大营和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官兵遭到重大伤亡,被迫含泪退出营地。

19日,日军占领沈阳。

前后不到一周的时间,日军又占领了南到营口、北至四平、东至安东等几十座重要城镇。

吉林、长春相继沦陷。

11月下旬,日军攻占了黑龙江省。

翌年2月,日军占领了锦州。

至此,日本侵略军攻占了中国1东北三省全境。

1932年3月9日,日本又拼凑和导演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开始了对中国东北地区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法西斯殖民统治,使我国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

1933年1-5月,日军先后占领了热河、察哈尔两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进逼北平、天津,并于5月31日,迫使国民党政府签署了限令中国军队撤退的《塘沽协定》。

同年,日本成立“关东军防疫供水部”(即731细菌部队),后来扩大成一支大规模的细菌战部队。

该部队用中国人进行鼠疫、霍乱、梅毒等细菌以及毒气、枪弹等的活体试验,并大量制造鼠疫、霍乱等各种细菌,用飞机撒播在中国各地,残害中国人民。

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了非常带有挑衅形的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进行"搜查"。

中国守军严词拒绝了这一要求。

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驻军奋起反击。

9月29日、30日,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中共通电全国,号召团结抗日。

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宣布准备抗战。

中国从此形成两个战场———国民党数十万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是为正面战场;在日占区,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开辟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1938年6月,日军攻占开封,导致花园口决堤放水,豫、皖境内17个县成为一片汪洋,140万人无家可归,数十万人被淹死。

日军还在苏北决运河大堤,致使苏北数县成为泽国。

1938年8月13日,日本海军进攻上海,淞沪战役开始。

11月12日,上海沦陷。

日本军部和政府以为占领南京就可使中国屈服,因此动用20万军队进攻南京。

12月1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

12月13日,南京沦陷,不足五万人的日军入城,由此开始了连续八个多月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面对日本侵略,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等显示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

敌后军民则开展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广泛的游击战争,钳制与消耗日军,并在1940年进行了“百团大战”。

两党相互配合的抗日持久战,令日军虽占领大片中国国土,但无力对中国实行全面进攻,无法实现征服中国的目的。

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随后出兵中国东北。

6日和9日,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了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2抗战八年间,中国人民在家国存亡、民族绝续之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觉醒,不同的阶层、政党,释嫌隙,固团结,忍艰辛,战顽敌。

为挽救民族危亡,为争取国家独立,不怕流血牺牲,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浴血搏击,终于把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凶恶的敌人逐出国门,一百年遭侵略、受压迫的耻辱一雪净尽!时隔半个多世纪,我们仍要时时谨记:

勿忘国耻!!综观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过程,可以看出,日本侵略中国的政策由来已久,是其侵略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日本在这个过程中也玩弄一些政治伎俩和文化欺骗手段,但是,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都是以军事占领为前提,以烧杀抢掠的法西斯手段开路,以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为目的,妄图永远占领中国。

可以说,日本的整个侵华史是一部血迹斑斑的罪恶史。

3

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并不是中国最有民族意识的时候

: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并不是中国最有民族意识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被满清奴役太长时间,民族意识一点都不强,鸦片充斥,还不如现在.是日本,和列强的侵略激起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第二,日本一直在搞脱亚入欧,中国也不需要对其他国家有什么领导权,中国的外交特征就是绝对不干预其他国家主权,你见过我们干预哪个国家包括非洲国家的主权,所以很多非洲国家领导和人民非常感谢我们,觉得我们不祥某个国家总是想控制别人,所以谈不上领导权.日本就更没有什么领导权了,那是美国的事. 中日关系世仇来源以久,古代日本就喜欢在我们的边界抢,杀,被打败过,唐代时关系还可以,但是我们都知道,日本资源匮乏,尤其在古代不象现在还有科技可以发展国家,都是农业,日本人当然吃不饱,经常抢我们.但是最大的伤害是二战,日本十分残忍的屠杀了3500万中国人,大多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还对我们实行细菌战等用活生生的中国人作实验,连外国人都说当时的南京成了地狱.现在还不承认历史,参拜战犯,侮辱我们.造成善良的中国人无法再原谅,但是我们还是愿意和平相待,目前关系和平为主,但是中日关系需要的不只是我们的努力,更多的需要日本方面努力,最起码承认历史. 24 回答时间:2006-11-6 20:51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aiyiyi2006|四级 擅长领域: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10-10-22熊猫事件,渔船事件给中日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日关系现在是什么样 (14) ?2009-6-3论述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2 ?2010-12-8请问自钓鱼岛问题到现在,中日关系的恶化会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2011-3-5中日关系现在如何? ?2010-11-21中日关系现在如何?现在出国去日本有没有影响? 4 查看同主题问题: 其他回答

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原因

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原因 1.日本地小资源少人多经常地震。关东大地震几乎摧毁了东京。占领中国后可往中国移民。 2.日本自古就有占有大陆,称霸世界的野心。比如明朝时候的侵朝战争,甲午战争和日俄 战争。 3.因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经济萧条,社会动荡。政府扩大军事开支和军火产业规模。这样 结果只能选择战争。 4.日本国内少壮派军人纳粹思想严重。自行其是,擅自发动918事变。 5.30年代中国相对稳定,虽有国共相争。但因为底子薄,经济发展较快。日本国内却经济危机停滞不前。日本当权者坐不住了,再这样发展下去日本就没机 会了于是发动战争。 问题的提出 作为研究抗日战争的学者,笔者常常会被人问起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小的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一个比它大得多的中国?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大的问题,涉及中日战争广阔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种种因素,以致我们常常不知如何才能简明扼要地加以回答。 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 样一个小国,却连年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也不是从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开始的,而是从16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时就开始了,那就是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 日本军国主义者对这个问题倒是有一个答案:日本列岛是一个蚕,中国则是一片桑叶,蚕就是要吃桑叶。日本的老师就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们灌输这个观点:日本的形状像个蚕,支那则像个桑叶,蚕吃桑叶天经地义,否则蚕岂不要饿死吗? 要回答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既要看日本的因素,也要看中国的情况。 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 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第一个问题:从日本方面来看。它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想侵略中国?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在哪里?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形成军国主义的传统呢? 1.这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 残酷心态。比如,为了培养小孩子的胆量,深夜派他去死刑刑场取死人头,谁敢做就给谁奖励;给小孩 喝红色的羹汤,让他体验喝血的感觉。 2.与军国主义密切相关的第二个因素是天皇制 日本的天皇制有两个特点:一是万世一系,从未改姓,绝大多数日本国民对天皇有着绝对的精神信仰; 二是天皇不掌握实权。天皇制的这一特性,也被日本利用于军事领域。日本军队实行所谓的统帅权独立制度,即军队的指挥权不归内阁而归天皇,日本军阀可以借助天皇的名义随意对外用兵,日本的政党体制对日本军方不起约束作用。 可以说,军国主义是日本侵略成性的根源所在,而武士道和天皇制,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得以形成的精神支柱和政治基础。

日本侵略中国-作文

日本侵略中国 在远古时期,在日本还是奴隶制度国家时,在日本还是在大河时期时,他们日本,效仿中国的文化、制度、艺术、科技等等。 但是在中国不是亚洲最强国的时候,他们轻视了中国,并且侵犯了中国的领域,这是令人可耻的事情。 日本在这件事情上是做得很可耻、很令人怨恨。 可能大家会说:当时日本太强了!可是你们再仔细想,他们是效仿中国的文化的,但是为什么最后中国这么一个大国被一个岛国霸占了那么多的地区,那么多年?为什么啊。 因为中国人缺乏的正是团结,正式向别人学习的态度。 日本先是向中国学习,在向美国。 但是中国呢!向谁学了,可以说,中国科技发展是最有潜力的,并且中国人是世界上很聪明的人了,但是你可能会说:犹太人,就是比中国人聪明。 是的,我不否认。 但是,中国的历史,是最早发展的,并且是渊源流长的,比犹太人的出现,是早了很久很久的。 为什么当时中国自己能建造出圆明园,而不去探究军事力量的武器呢。 还有人会反驳我:因为那时的中国并不能想出来。 那么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了:日本那么卑鄙的国家,那么好胜的国

家,为什么都可以去请教中国的文化,美国的力量武器,而中国为什么就不能在这一点向日本学习呢?他们所做得事情,是让人们可以唾骂的,但是他们使用中国的力量打败的中国,不是吗?从这一点看:日本人是聪明的,是懂得什么叫大丈夫能屈能伸,而中国在这一点,作的远远不如日本,根本就在这一方面不能和日本相提并论,太差了。 但从另一点看,日本人是心理变态的,因为他学习别的国家的文化,这不要紧,但是你学了,就别在攻击人家,因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他们呢,如果没有中国,他们的科技发达,会推迟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他们应该有感恩之心那。 而且他们现在,还竟然穿着所谓和服的中国古代服装(只是稍有了一点变化),这样的现况说明,日本人的思想还停留在中国古代思想上,只是军事进步,而思想却是一塌糊涂。 他们把中国的茶道名正言顺的搬到了他们国家,不就是把名字改了改吗,把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当成了基本发音,他们就是一点脑子都没动,抄袭中国的文化是有罪的,但是他们永远抄袭不了中国人民的精神。 他们是可悲的,只会一味的抄袭。 但是,如果这种抄袭的计能能用在学习其他国家科技上的发展,也是对自己国家很有帮助的。

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中国---分析非常好!!

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中国 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连年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也不是从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开始的,而是从16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时就开始了,那就是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黄仁宇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在16世纪中叶,日本这一个岛国能够严重威胁本朝(即明朝)东海沿岸各省的安全,这种现象是很难理解的。合乎逻辑的倒是本朝的士兵应该越海进攻日本。因为当时的日本不仅地狭人稀,而且几十年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内战频仍,法律和纲纪可谓荡然无存。本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被一个极有组织的文官集团所统治,中央指挥地方如身之使臂,极少发生抗命的事情。同时我们这个帝国在名义上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常备军,人数多达二百万。但是,拥有200万军队的统一的明王朝却丝毫没有侵略日本的欲望,倒是并未统一且内战频仍的小日本大有吞并中国的企图。16世纪末,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就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灭亡中国,迁都于中国,天皇居北京。”可见,地盘不大的日本野心实在大得惊人。日本军国主义者对这个问题倒是有一个答案:日本列岛是一个蚕,中国则是一片桑叶,蚕就是要吃桑叶。日本的老师就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们灌输这个观点:日本的形状像个蚕,支那则像个桑叶,蚕吃桑叶天经地义,否则蚕岂不要饿死吗? 这真是可笑的歪理邪说。 要回答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既要看日本的因素,也要看中国的情况。 一、日本方面: 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一)、第一个问题:从日本方面来看。它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想侵略中国?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在哪里?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形成军国主义的传统呢? 1.这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日本的武士道是大家熟知的一个名词,但武士道究竟是个什么货色?它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日本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不但没有使日本武士变得像中国儒生那样弱不禁风,反而给嗜杀的武士罩上了儒雅的外衣,使其在血泊与文墨之间达到心理平衡。封建武士经常为试刀而无故砍杀路人,然后彬彬有礼地朝死者鞠上一躬,说声“对不起”。这典型地体现了日本武士所具有的文质彬彬和凶残嗜杀的双重性格。这也是日本武士与西方强盗的不同之处。在武士统治的数百年间,武士道一直被作为日本社会伦理的基本内容而加以宣扬,武士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强悍尚武的特点。明治维新推翻了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废

日本侵略中国之原因分析

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分析 近两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与建党9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我们迎来了普及历史知识、深化民族记忆的良好契机。电视作为集公共性、传播性、针对性、亲民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媒介,在众多宣传主流价值的媒介形态中脱颖而出,其中掀起的一股抗战题材电视剧的播出热潮,尤为引人关注。 日本国土面积仅有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大小。但令人费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在近代却连年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血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一个小小的岛国为什么会侵略一个比它大得多的中国?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复杂的问题,涉及中日战争广阔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华、地理等种种因素,而我们的理解常常只是片面的。 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日本方面的因素以及中国方面的因素。 [1]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 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一、日本方面 1、自然环境 日本列岛位于亚欧版块和太平洋版块的接界处附近,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地区的高楼在地震中悉数毁掉。东京等地有许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精品之作在地震中化为一堆废墟,全国约有1/20的财产在地震中被大自然毁坏,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另外自然资源也十分匮乏。基于以上原因,日本一直在寻找一处适合居住的大陆,以及廉价甚至是可以无偿夺取的资源,而中国正符合他们的需求。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实行屠杀政策,把东北部分地区的中国百姓全部屠杀,然后从本国迁移了部分人口在这里生活。 2、民族文化—军国主义传统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这种传统的形成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日本的武士道是大家熟悉的名词,但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它对日本有什么作用和影响?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 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

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原因 日本自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曾长期不断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当然有一系列的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 归根结底,经济问题是日本侵华的最本质的和最重要的原因。 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特点决定其必然对外侵略扩张 首先,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这是日本对外特别具有侵略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明治维新虽然实行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但是并没有彻底根除封建制度残余,它在经济领域遗留了大量封建因素。如:日本的财阀组织,象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这些组织不是以银行为中心形成的,而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中心结成的特殊形式的“家族康采恩”,其组织内部维持着森严的宗法式家族统治;在日本的工矿企业中,封建式的剥削方式,象师徒制度、包身工制度、罚款、减薪、减食等盛行;特别突出的是封建土地制度仍被部分地保留下来,因为明治政府在农村中实行的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根据土地的实际支配权确立土地所有权,即由农民世袭租种的土地、农民短期租用的土地归出租人所有,典押的土地归受押人所有。这就使在明治维新以前已拥有耕地面积三分之一支配权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成为了土地的合法所有者,而占全国农户1/3的贫困农民则因丧失份地而成为佃农,出现了作为天皇专制政权在农村支柱的新的地主阶级。与土地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税制改革是由国家统一征收地税,并按地价计征,用货币交纳,地租一律直接向土地所有者征收。所以,地税改革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掠夺。由于高额地租和商人高利贷剥削,再加之农业商品化的扩大,加剧了自耕农的破产,进一步扩大了佃农的队伍。然而,农村中个体农民的破产和土地所有权的集中并没有引起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因为高额地租比经营农场更有利可图,因此,占有了破产农民土地的大部分地主和商人高利贷者,并不去雇佣农业工人经营资本主义大农场,而是把土地分成小块,租佃给破产农民,从中取得高额地租。明治维新后,直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作为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业国的特征仍十分明显。193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在日本内地人口当中,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多得多。农家的户数为五百六十万户,这个数目自明治年代以来几乎没有变化。而且占国土的大半和总人口半数的农民在生活上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与工业的进步相比,农业之所以停滞,是因为农业的基本生产关系没有现代化,半封建的地主制度仍然牢固地存在着。在五百六十万户的农家当中,自耕农占百分之三十二,佃农占百分之四十二,可见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还被束缚在地主佃农关系之中”。“农村的生产关系基本上是地主佃农关系,农业生产停滞,大部分农民处于极度贫穷状态。” 上述情况导致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畸形,即资本主义大工业同封建落后的农业并存。在这种经济结构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促进农业、中小企业的现代化,它是把从半封建的农业中所产生的廉价劳动力作为同外国工业竞争的主要武器。由于产业后备军的大量存在,更造成了恶劣的劳动条件和低工资制,使工人处于连劳动力再生产也很难实现的恶劣的生活环境之中;同时,由于寄生地主的大量存在,农业经营恶化,广大农民也处于贫困的境地。因此,经济结构畸形性的后果:一是国内市场发展极不充分,资本主义一开始就缺乏稳定的国内市场,其经济的循环进程非借助于世界经济是无法实现的;二是国内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面对这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日本只能向外扩张自己的经济势力,以获得海外销售市场,同时转移国内矛盾。然而,当日本经济兴起时,世界版图已被其它资本主义列强作为势力范围瓜分完毕,这样,日本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向外扩张经济势力,就只好依靠“军事力量上的垄断权”〔2〕,用超经济的手段,通过对外发动战争的途径达到其目的。如,甲午战争前夕,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难以得到自由的和全面的发展;还由于各工业部门之间的不均衡和发展步调的不一致,使日本资本主义在1890年陷入了第一次经济危机之中。此时,日本急欲向外寻找市场,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向海外扩张的热潮,盛极一时”。这样,“为了消除1890年以来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日本经济矛盾的深刻化而提出向海外扩张的要求,形成了1894年推动天皇制进行侵略战争的经济上的主要因素。” 其次,日本经济的后进性,也决定了它对外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和扩张性。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缺乏象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种长期、稳定的工业技术发展过程,因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很落后。不论在资本力量或技术水平方面,它都不具备同欧美资本主义进行对等竞争的能力。这决定它只有避开自由竞争,“依靠军事上、政治上的独占来强烈地寻求足以弥补这种缺陷的市场,即殖民地。” 另外,日本又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所以,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资本、原料等方面对外都有极大依赖性。如,它的对外贸易结构就明显地表现了其经济后进性的特点。它除了向美国输出本国的生丝和向东南亚地区输出加工的棉纺制品外,就是以政治军事为后盾,把大量的棉制品和重工业品输出到中国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并从那里输入国内所缺乏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显然,日本要赶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仅靠本国的实力是无法实现的,它必须借助世界经济的力量,而这种借助,对于日本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依靠军事力量进行经济扩张。

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

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 日本原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明治政府成立起,日本就以“富国强兵”、“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积极扩军备战,逐步跻身于帝国主义行列。它企图征服东亚,称霸世界。日本作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始终把侵略中国作为“基本国策”,对中国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侵略。 1894年7月25日,日本侵朝军队在丰岛海面袭击中国兵船;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爆发了甲午战争,政府战败,接受日本侵略者提出的一切条件。1895年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日本出兵达两万人,约占关内联军总数的40%。它还以军事威胁来索取巨额赔款和在京山铁路沿线的驻军。1914年8月,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派兵侵入我国山东省,占领原德国租借地胶州湾和胶济铁路沿线,攫取山东的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变山东省为日本的殖民地。1915年1月,日本向北京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从政治、军事、经济上进一步控制中国,永远占领我国东北和山东等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又重新回到东方,进行争夺殖民地、瓜分中国的侵略活动。这期间,日本不得不调整其侵略政策,但其侵略中国的野心丝毫未变。 1927年,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回顾和确定对华政策,中心议题是所谓满蒙政策。会议确定了把满蒙同中国本土分离开来的方针,形成了一个会议文件--《对话政策纲领》。该文件声称,中国东北是同日本的生存有重大关系的特殊地区,强调日本应当有不失时机地采取措施的思想准备。日本政界就把目光瞄准了中国东北。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详尽地暴露出了日本企图吞并满蒙、征服中国的狂妄计划。此后的历史发展证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所实施的一系列的侵略活动乃至全面的武装侵华战争,都是按照东方会议所确立的基调而全面展开的。 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筹备,日本帝国主义选择了中国东北作为侵略中国、实现大陆政策的突破口。 1931年9月18日晚10点,日本关东军自行破坏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铁路,采取贼喊捉贼的卑劣伎俩,反诬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和“袭击日军”,并以此为借口,悍然进攻沈阳附近的北大营和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官兵遭到重大伤亡,被迫含泪退出营地。19日,日军占领沈阳。前后不到一周的时间,日军又占领了南到营口、北至四平、东至安东等几十座重要城镇。吉林、长春相继沦陷。11月下旬,日军攻占了黑龙江省。翌年2月,日军占领了锦州。至此,日本侵略军攻占了中国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河南工程学院考查课 专业论文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学生姓名: 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班 专业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徐岩 2014 年 5 月12 日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摘要: 中日之间战争渊源很长,从唐代开始,中国强,日本来学习仰慕,中国弱,日本来侵略蚕食。日本这个国家表面是很善于学习其他先进文明的思想,骨子里,还是很野蛮也原始的。可以说是一个披着资本主义外衣,有唐代文化特色的奴隶制军国主义国家。日本侵华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不断的试探和评估,国家力量的综合力量的起伏。二次大战虽然结束,但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抗日战争中没有得到充分惩罚,由于美国为了自己在远东势力的私利。中国政府虽然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占领日本,而且日本完全没有像德国人那样做出充分的战争反思。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痛苦,是中国历史不可磨灭的痛。 关键词:中日侵略原因

正文: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有好多种说法,我认为可以从地理、文明、经济、政治、历史这几个方面去考虑这个问题。 地理方面: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文化方面:从明亡之日起,日本人就不认可满洲人统治的中国,认为他们曾经无限向往和狂热学习的华夏汉文化已亡,胡人统治中土已无先进性可言。而日人认为日本却比较完好保留了华夏文明的衣冠文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是有理由和有资格去与清国为敌的,日人一直想成为东亚文化圈的精神领袖。满清入主中国后,让日本人觉得野蛮在中国已经战胜了文明,尤其是满清的中国人,都脱下了原来的汉族衣服,剃掉了受之父母的头发,编上了蛮人的辫子,这一点就让日本人觉得很鄙夷。因为日本读书人虽然对历史上的中华文化有钦慕之意,但是对现实清国的存在却相当蔑视。清朝的出现,唤起了日本人对当年元寇的回忆,所以打心眼里对满清有一种敌意。 经济方面:日本人口众多,耕地稀少、资源匮乏、灾害不断这是日本的真实写照。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十六、十七世纪,以及后来十八、十九世纪资本主义高能耗的大生产时期,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对日人来讲就是朝思暮想的东西。只隔着一个朝鲜的中国具备了他想要的一切,他能不打歪主意吗?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政策由来已久。日俄战争刚过,日本殖民政策制定者曾鼓吹向中国东北移民一百万人。大规模移民的实施,始于“九·一八”事变。因为日本移民,中国农民的大片土地被剥夺。日本侵略者不仅夺占了大面积的官公土地和东北军政要员、抗日将领的所谓“逆产”,而且以收买不在地主土地之名,强行剥夺了大量普通农民的耕地。他们强行收缴地照,低价收购,如有拒绝,即施高压。 政治方面:日人要想征服世界,中国的战略地位就显的非常重要。如果有了中国这个大宝库,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钱有钱,那么日人必定能称霸世界,所以这个战略高地一定要拿下。后来日本敢对美国宣战,很大因数是他们认为基本上已经征服中国,所以认为自己有本钱与洋人为敌,所以他们一直打着从洋人

第九讲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九讲日帝对中国的侵略和日本对华不认罪 一、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略图谋与步骤。 二日本全面侵略中国。三、日本为什么认罪这么难? 日本概况: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弧形列岛,由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岛及数以千计的小岛组成。与中国、朝鲜、俄罗斯仅一水之隔。总面积37万余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东北地区的1/3。 日本国,古称“大和”。七世纪后半期起以“日本”为国号,19世纪末叶起称“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用现称。到1928年,其人口约6210万人,相当于当时中国人口的1/8强(截 至2005年10月1日,人口达1.2776亿)。 基本居民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4万阿伊努族人。盛行佛教和民族宗教神道。 通用日语,首都东京。1972年9月29日与我国建交。 它是一个资源小国,作为近代经济发展和战争所需的铁、煤、棉等主要物产均不能自给。 一、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略图谋与步骤。 1、日本军国主义发轫 1)军国主义:极端崇尚武力,将扩充军备和对外侵略扩张作为国家的最高目的,而使国家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切领域的政策都服从于这一最高目的。这种治国的指导思想和体制就是军国主义。 2)军国主义发轫的三个显著标志: 第一、陆军缔造者山县有朋积极阐述“强兵为富国之本”,明治天皇将这一理论钦定为最高国策。 第二、军阀形成,确立了统帅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左右国政的国家体制。 第三、陆军首脑炮制以封建武士道“忠君爱国”为核心的军国主义的意识形态,驱使军人、国民为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效命。 2、日本大陆政策形成 1).“经略大陆”的战略:吞并朝鲜,征服中国,称霸东亚乃至世界的“大陆政策”。 2).大陆政策的历史渊源: 16世纪末,丰臣秀吉拟订大陆扩张的构想:占据朝鲜,攻入宁波,占领并迁都北京。 德川幕府末期,思想家左藤信渊倡导的“征服支那”论:万国中地大物博者当属“支那国”,“皇国开辟他邦必先吞并支那”。 19世纪50年代,维新运动先驱吉田松阴的“海外扩张补偿论”:征服易取之朝鲜、满州、中国,在贸易上失之于俄美者,应由朝鲜、满州之土地以为补偿。 “经略大陆”战略由酝酿到形成的四步骤 1.维新初期,参议木户孝允提出“征韩论”,将朝鲜定为日本对外扩张的第一个战略目标。 2.1873年,参议、萨摩藩军阀西乡隆盛策划武力“征韩”的阴谋。 3.1875年,日本藩阀专制政府以武力制造“江华岛事件”,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继而 又在朝鲜发生“壬午兵变”之后,逼签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获得在朝鲜驻兵等一系列特权。 4.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拟订《清国征讨策案》,日本陆军将“征服中国”列上议事日程。 山县有朋提出“利益线论” 1889年山县有朋就任首相,将“经略大陆”的战略定为国策,列为明治政府的首要任务。 1890年3月,山县有朋将其对外政策的基本理论《外交政略论》《军事意见书》提交内阁,提出“利益线论”。 1890年12月,山县有朋在帝国议会上作施政方针的演说,公开阐述了“利益线论”,标志着近代大陆政策作为日本的国策正式形成。“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有二:一曰防守主权线,不容他人之侵害。二曰保卫利益线,经常立足于形胜之地位。所谓主权线,乃国家之

日本侵略中国时候到底掠夺了多少资源和财富

日本侵略中国时候到底掠夺了多少资源和财富? 0。大清赔款:白银:75000吨。 1。八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丢失黄金21000吨! 2。民间丢失黄金:10000吨! 3。东南亚华人:4000吨! 4。开采金矿:10000吨! 5。白金:1000吨! 6。文物:400多万件。其中:书画类:约300多万件。石类,玉类,金属类,木类约100多万件,以青铜类最多,以北京人化石最贵。 7。铜矿:1500000吨 8。铝矿:100000吨 9。煤矿:1000000000吨 10。镁矿:50000吨 11。石油:100000吨 12。铁矿:180000000吨。 13。粮食:300000000吨。 14。银矿:20000吨。 15。银元:250000000块。 16。玉石:其中:白玉,黄玉,绿玉,紫玉,蓝宝石,红宝石,绿宝石,玛瑙:20000000块;珍珠:10000000颗;钻石:500吨。 17。棉纱:1000000000锭。 18。耕畜:牛,马,驴:20000000头。 19。家畜:猪,羊,鸡,鸭:480000000只。 20。粮食:500000000吨。

21。房屋:300000000间 以上1---17项是日本直接从中国运回日本本土的;18--21项是日本在中国领土上直接消耗掉的。 以上所列数据只是日本从中国掠夺财富的部分,其它部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已经无法得知了! 希望能够帮到你,谢谢! 回答人的补充2009-09-05 12:54 一。 1。日本对我资源掠夺: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东北其后又占领华北、中原、华南大半领土。以一九四三年一年日本对我国铁砂、生铁、煤炭三种矿产的掠夺量为例,即分别为一千零六十五万吨、一百八十一万吨、五千零七万吨。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四四年期间,日本从东北即掠走煤二亿二千三百万吨,生铁一千一百万吨,钢五百八十万吨。从一九四○年至一九四四年,关东军从东北农民手中强征出荷粮三千六百万吨,其中一千一百三十万吨运回日本。 2。日本对中国民间财富的掠夺:在无锡、芜湖、南京、武汉、上海等地,日军将民间所有设备钱财等尽数掠走。日军侵入无锡,对全城进行有组织的洗劫。将各商店、机关抢掠一空,纱厂、铁厂的设备及产品全部抢走封存,运回日本。 再以南京为例,新书《黄金武士》作者一对美国学者夫妇的调查显示: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执行日本皇室参与的“金百合计划”掠走中国光是一个城市南京的民间宝藏就6千吨黄金!据英记者田伯烈(Timperly)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记载,全城所有私人住宅,不论被占领的还是未被占领的,大的小的,中国人或外侨的,都被日军劫掠一空,即使美国、英国、德国的使馆和大使住宅也未能幸免。在市民邓志陆家,日兵抢获银元三百块,金镯两副,金戒指四只,现钞九千元,然后将其幼子与母亲杀害。在一些史料中也有记载,在南京鼓楼附近,一位日军看中了一具女尸手上的金手镯,立即用屠刀将该手剁下。专门调遣来的宪兵特别行动小队四处搜查,在南京的宪兵队炸开银行库房、抢劫富裕人家的黄金、珠宝、艺术品和货币,甚至把尸体镶的金牙也敲下来。被抢劫后的财宝由上海直接船运日本,或由火车、汽车运往中国东北处理,将稀有金属进行分等,其他的首饰被融化后,重新浇铸为统一尺寸的金锭,然后再运回日本。 日本军方还专门派遣黑社会老大儿玉誉义夫到中国,专门打劫中国黑社会的不义之财。儿玉在中国时,出没于上海和南京之间无防的农村,到城镇和村庄,召集地方士绅,强迫地方把财产“捐献”给天皇。在战争初期,儿玉在飞往日本的飞机上装了太多黄金白银,起飞前起落架曾被压垮。后来,他只搜集最大粒、最优质的红宝石、蓝宝石和钻石。 还有日本在中国许多城市强行发行的日本债券;在中国强征总计过百万的劳工奴隶。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剩下的只有两样东西,即土地与劳动力。中国民间已彻底破产,再也无钱财可供榨取了!

近代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近代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摘要近代,主要是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对东北的交通运输业、工矿业、商贸业等各经济部门进行了全面的侵略。通过经济侵略,日本独占了东北的经济利益,攫取了巨额利润和大量物资。其后在全面侵华时日本除了发动对中国的军事侵略之外,更是为了配合军事推进对中国进行了漫长的经济战和货币战。 关键词近代日本经济侵略 一、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经济侵略 1、日本对东北经济侵略的主要内容 ①、交通运输方面:铁路是交通系统的中心和基础,是日本经济侵 略的重点。 ②、工矿业方面: 东北较大的矿业大部分落入日本人手中。 ③、农林业方面:通过开埠、铁路附属地、商租、合办、佃民制度 等形式强占土地。 ④、商业贸易方面:日本对中国殖民地式掠夺的贸易关系。 ⑤、金融方面:对东北银行业的投资发展。 2、日本对东北进行经济侵略的后果 ①、通过经济侵略,日本的势力在东北经济中急剧膨胀并占有重要 地位。 ②、日本的经济侵略严重阻碍了东北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经济利益是“九一八”事变的重要背景。 ④、日本的经济侵略为其武力占领东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抗战时期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七七事变后,日本在中国先后设立了四个大型伪银行,发行伪纸币,抢 占沦陷区市场,以适应其政治、军事侵略的需要。 2、日军每占领一地,便挨家挨户抢夺金银首饰。 3、在东北伪满政府设立满洲采金公司,垄断黄金开采。 4、日本在其本土设立了造假币科研机构,在沦陷区设立了造假币的印刷厂。参考文献 季秀石. 日本对我国东北经济侵略和掠夺政策的变迁及其实施[J]. 史林, 1986, (2):140-148. 陈景彦. 论一战至“九·一八”前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及其特征[J]. 日本研究, 1994, (2):37-43. 高秀清. “九·一八”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经济侵略论析[J]. 社会科学战线, 1993, (5):197-202. 李三星. 日本侵华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J]. 上海党史研究, 1995.

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呢? 这一场战争打了十四年,日本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无论对中国经济、文化遗产还是社会发展都是巨大的损失,仅就经济损失而言,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000亿美元,因战争产生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同学们注意,这可是按照1937年的比值计算的。 直接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在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罕见的摧残与毁灭。“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与破坏是多方面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卞修跃博士5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体表现为人口损失与财产损失两个方面,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中国社会进步的停滞。”卞修跃说,从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其中较大规模的杀人血案不下4000起,遇难的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卞修跃指出,中华民族的物质精华,几被侵略者洗劫一空。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卞修跃特别强调,日本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严重阻碍,需要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遭受损失最惨重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了这场战争,付出过像中国这样惨重的牺牲与代价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包括汪伪军、伪满军、伪蒙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共有51个师团,39个混成旅团。其中深陷中国战场的有35个师团加38个独立混成旅团;派往太平洋战略方向的有11个师团和1个混成旅团(占地面部队总数的20%)。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26名日本将官阵亡于与国军会战中。 除了国民政府军事力量外,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规军事力量还损失了584267人。其中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的损失,但不包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共武装力量的损失。具体损失构成如下: 阵亡160603人 失踪87208人 被俘45989人 负伤290467人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

日本侵略中国的

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能举例说明溥仪建立的伪满洲国,完全是日本帝国主义扶植起来的傀儡政府;《塘沽协定》对中国人民而言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协定;理解分析“九·一八”事变的实质。 2.能力方面:通过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思考全课小结的几个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从此以后,日军步步加大侵华步伐,这也是与国民党政府的妥协退让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可喜的是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人民却表现出了不屈不饶的反侵略精神。 4.学法指导方面: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学会运用资料进行学习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三、教学难点 “九·一八”事变的实质是什么? 四、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 [课前准备] 1.提供参考书目供学生查找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参考书目: (1)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稿》上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依据教师提供的书目分组查找资料: (1)《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课外 读物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 (2)朱建华等主编:《中国近现代政党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指导准备课本剧。 [剧幕1]——“九·一八”事变 [剧幕2]——蒋介石的不抵抗 [剧幕3]——演唱《松花江上》 [剧幕4]——国民十九路军的奋起反抗 3.自制本课的计算机课件 [演示课件] 字幕:“九·一八”事变 [旁白]

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

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 1874年: 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 10月;日本侵略者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军费50万白银。 1894年: 7月,日本军舰突然袭击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重创“济远”号和“广乙”号,击沉“高升”号运输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由此引发中日甲午战争。 9月,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舰250人、“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及全舰270人壮烈牺牲。 10月,日军分两路侵犯我辽宁省。 11月、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日军进入旅顺后,见人就杀,在4天3夜的大屠杀中,全市2万多中国人全遭杀戮,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1895年: 2月,日军从水陆两路夹攻驻威海卫中国海军。 3月,日军占领整个辽东半岛,日军所至,烧杀淫掠,无所不为,仅在田庄台一地,就杀死我军民2000多人。 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割地赔银的《马关条约》。 6月,日军再度登陆台湾。 11月,日本强迫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中国向日本交纳3000万白银,日本才交还辽东半岛。 1898年: 日本强迫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 1990年: 5月,日、俄、英、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镇压义和团等爱国运动。 7月,日本攻陷天津,在天津抢劫白银200多万辆。 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京烧杀掠抢。 1901年: 9月,日本强迫清政府与日、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交出税务、使馆区管理权,并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1905年: 1月,日军再度占领旅顺。 3月,日军占领奉天(今沈阳),并与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在我东北进行大规模厮杀。 年底,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获得在我国东北南部之特权。 1906年: 6月,日本成立了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大本营“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 1907年: 7月,日本与法、俄签订秘密协定,把南满和福建定为日本势力范围。 1914年: 8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山东黄河以南地区划为日本对德“作战区”。

八.日本对中国的殖民侵略

第八章:日本对中国的殖民侵略 试论日本对中国殖民掠夺及其演变: 日本在“工业日本,农业中国”,全面掠夺中国经济,使中国成为其真正的殖民地这一总的政策下,在几个不同政治经济形势的阶段,其经济侵略也有所演变: 第一阶段自“七七”事变至1938年底,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政策是向各个经济领域广泛渗透,建立众多掠夺性公司和机构,全面进行各种资源的开发与掠夺。 第二阶段是从广州沦陷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止,这段时期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相持阶段,日本在中国的经济侵略政策由全面开发改为重点经营,日本侵略者限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不足,为了速战速决,重点把掠夺对象集中于沦陷区的重要战略资源,特别是所谓的“二白” (棉花与盐),“二黑”(铁与煤)。 第三阶段自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至1944年盟军全面反攻前为止,这一时期日本军队侵略气焰嚣张,图谋实现其霸占整个亚洲和澳洲的梦想,所以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变现为谋求加强新,旧占领区间的物质交流,要把华北,华中和太平洋其他占领区都划入“日元集团”,实现其所谓的“东亚共荣圈”的幻想。 第四阶段自盟军全面反攻至日本战败投降时止,由于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军事地位逆转,其军事战略由攻势转为防御,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政策则改为集中控制极少数战略上更加重要的企业,在地域上分外线,内线,全力发展内线企业,放弃外线各地的经营。 可见,日本对话殖民掠夺的政策,是服从其军事形势的变化的。 粮食出荷: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农民将其所生产的打部分粮食,按照日伪政府所规定的收购数量和最低的收购价格交售的政策。 “四行号”: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号,黑龙江省官银号,边业银行。 “适地适产主义”:1940年10月,日本内阁通过了《国土计划设定要纲》,要求在“日,满,华” 三者之间,实行适当分业。日本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工业。伪满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一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华北着重开发盐业和矿业,话中则允许存在一些轻工业。 日伪政权对法币的打击和破坏: 1.进行所谓“收兑法币”,禁止法币流通。 2.强使法币贬值。 3.限制人民持有法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