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制造基础 参赛课件

机械制造基础 参赛课件

机械制造基础 参赛课件

机械制造基础 参赛课件

机械制造基础3套说课讲解

精品文档 一 一、填空题 1.在室温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金属具有_体心立方___、_面心立方 _、密排六方三种紧密的晶体结构。2.Fe—FeC相图中,PSK线为_共析线__,S点为____共析点_,其含 3碳量为___0.77%_,温度为___727_______℃,其反应式为____A______P_。S3.铸件的凝固方式,根据凝固区域宽度不同,一般有_逐层凝固__、 __糊状凝固和_______中间凝固三种类型。 4.液态合金的_____本身的流动___能力,称为流动性。合金的结晶 范围愈____窄_,其流动性愈好。因此,在选择铸造合金时,应尽量选择___共晶成分_____的合金。 5.皮带轮在批量生产时应采用__铸造__毛坯。 6. 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被切削金属连续受到刀具的___挤压__ 和____摩擦___,产生___弹性变形____和___塑性变形__,最终使被切削金属与母体分离形成切屑的过程。 二、选择题 1.热处理时,一般都要使金属常温组织经加热变为( C )组织。 A. 珠光体 B.渗碳体

C. 奥氏体 D.莱氏体 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当其冷却速度超过临界冷却速度时,在MS-Mf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温度范围内发生等温转变,其转变产物为( C )。 A. 贝氏体 B.珠光体 C.马氏体 D.渗碳体 3.铸件缩孔常产生的部位是( B )。 A. 冒口 B. 最后凝固区 C.浇口 4.钢的淬硬性主要决定于(D )。 A. 合金元素含量 B.淬火介质 C.工件大小 D.含碳量 5.采用一般的工艺方法,下列金属材料中,焊接性能较好的是( D )。 A. 铜合金 B. 铝合金 C.可锻铸件 D. 低碳钢 三、简答计算题 1.简述钢的硬度、强度、塑性、韧性与含碳量的关系。 答: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硬度增加。当含碳量小于0.9%时,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增加。而当含碳量大于0.9%时,渗碳体以网状分布于晶界或以粗大片状存在,使得强度随之下降。2.简述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所得到的组织及其性能特点。答:在150℃-250℃进行低温回火,可获得保持原有马氏体形态的过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好! 我是王淑芳,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高中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 一、分析教材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与其他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及聚落、商业密切相关。因此教材在讲授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后,安排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发展的趋势;二是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二、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特点和变化趋势,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区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结合实例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能够运用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具体交通线的布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有关图片和材料,理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通过生活实例的例举和练习,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3.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布局及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感受祖国、家乡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增强学生爱国和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根据所需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理解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1)根据所需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机械基础说课稿

“轴系零部件”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轴的结构分析”,这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各学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对生产实践也有着指导作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学生掌握好了这节内容,将对利于他们的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工作中的技术创新。为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准备了相关教具、挂图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等,把枯燥的授课内容以形式活泼、互动性好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对这节课分别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教材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钟丽萍老师主编的《机械基础》一书。第九章讲的是应用最广的一类零部件——轴系零部件,该章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分析零部件的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各类机械及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轴的结构分析””是《机械基础》这门课中的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该节主要阐述了三方面内容:轴上零件的固定、轴的结构及轴的结构工艺性。 2、教材内容的处理 所用教材的内容优点是知识覆盖面广,但系统及重点内容深度相对较浅。不利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本节教材中,虽然把各种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都分别进行了介绍,但对轴的实际应用结构介绍的过少。因此,在授课中增加了介绍减速器的结构和轴的装配结构练习。 ◆教学对象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该课授课对象是机械专业高级工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构件的受力分析、机械工程材料基础、齿轮传动、联接等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轴的结构; 理解:轴的结构工艺性要求; 掌握:轴的结构安排和轴上零件的轴向与周向固定。 1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作业说课讲解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及其所表示的机械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σs,σb,HRC,180HBS10/1000/30 答:σs屈服强度符号,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σs=F S/S O. σb 抗拉强度符号,材料被拉断前承受最大载荷时的应力值称为抗拉强度。σb= F b/S O. HRC洛氏硬度符号,压头为1200金刚石圆锥体。180HBS10/1000/30表示用直径为10mm的淬火钢球在1000Kgf的载荷作用下,时间保持30s所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80。 2,为什么冲击韧性值不直接用于设计计算?它与塑性有何关系? 答:冲击韧性值是通过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测得的,测试时要求一次冲断,而生产实地中的工件大多数都是多次冲击后才被破坏的,这与冲击试验中一次冲断的情况相差较大,所以冲击韧性值常规下只用于判定材料是塑性的还是韧性的,而不用于直接设计。韧性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当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都很好时,材料的韧性才会很好。 3,何谓金属的疲劳和蠕变现象?它们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金属在连续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发生突然性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金属在高温长时间应力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的现象称为蠕变。在设计零件时,必须考虑疲劳强度和蠕变强度及持久强度。 4.Fe—Fe3C相图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有何局限性? 答:铁碳合金相图的指导意义:(1),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2),铸造方面的应用;(3),锻造方面的应用;(4),热处理方面的应用; 由于铁碳相图是以无限缓慢加热和冷却速度得到的,而在实际加热和冷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第二章钢的热处理 一,何为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并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改变钢的组织从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类型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四种基本类型。 二,退火和正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产中如何选择正火和退火? 答:正火比退火的冷却速度快些,故正火的组织比较细,硬度强度比退火高。 根据其加工性、使用性、经济性来选择。 三,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些,说明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应用范围。 答:1,单液淬火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2,双液淬火法:适用于高碳工具钢制造的易开裂工件,如丝锥、板牙等。 3,分级淬火法:适用于由合金钢制造的工件或尺寸较小、形状复杂的碳钢工件。 4,等温淬火法:适用于形状复杂、且要求具有较高硬度和韧性的工具、模具等工件。 5,局部淬火法:对要求局部有高硬度的工件。 四,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回火方法有哪几种?指出各种回火方法得到的组织、性能及应用范围。 答:回火的目的有四个: 1,降低脆性,消除或减少内应力。 2,获得工件所要求的机械性能。 3,稳定工件的尺寸。 4,降低工件硬度,利于切削加工。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一般为工模具钢要求高硬度高强度的工艺。

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电工程系刘萍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机械制图》课程为机电、数控、汽修专业第一学年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周课时4节,总课时128节。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课程定位;二、课程目标;三、学生情况;四、课程设计;五、教学实施;六、教学资源。 一、课程定位 《机械制图》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中应达到的岗位关键能力。从近三年,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为,生产一线的机械加工与装配,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机电设备的安装与操作。我对机械制图能力要求较高的机械加工与装配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调查,下面是实习单位万兴集团提供的一份机械零件加工工作过程表。 见表1-1 机械零件加工工作表 与图样的工作过程过程内容关系 接受 1、接受零件加工任务书(零件图纸图号、零件数量、完成工作期限)。 直接工作任务 2、接受加工零件图直接 3、接受其他工艺技术资料间接 4、仔细阅读加工任务书间接 5、仔细阅读图纸 初步了解 a、将图纸和加工任务书进行核对是否有误 任务内容 b、图纸本身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影响阅读直接 c、了解加工零件的名称、形状、大小、重量、材料及数量

d、了解预定完工的期限,估算工作进度 6、领取材料,清点数量直接 7、按加工任务书、图纸核对材料是否相符直接材料准备 8、检查、测量材料是否符合加工前的要求,外形尺寸是否正确,是否直接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材料准备 9、材料的材质是否正确,材料是否有裂纹、气孔、碰伤等缺陷直接技术准备 10、按照加工图纸,对照材料确定加工内容,即哪些地方要加工,哪些直接地方不要加工 首台机床 11、按加工位置和内容的特点分类选择加工机床设备直接 加工 12、编排机床设备加工顺序间接 13、根据每台机床的特点,对照图纸和材料确定加工方法 更换机床 ,、确定零件加工尺寸基准直接加工 ,、确定零件在首台机床上的全部加工位置 ;、确定零件加工步骤 自检、送检 14、按图纸尺寸标注要求,选择量具的种类规格及精度直接总结、调整 1 15、按图纸形位公差要求选择加工装夹方法直接 16、按图纸标注的材质和表面要求选择切削刀具,切削用量,润滑冷却直接 剂等 17、刀具的准备 ,、品种齐全间接 ,、必要的磨制 18、装夹具及辅助工具的准备间接技术准备

交通运输说课稿

《第一节交通运输(1)》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二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节《交通运输》的第一课时,根据本课的课标“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整章看,通过交通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 国的经济发展,由于工业和农业的分布都受到交通的制约,所以要了解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就必须掌握好交通运输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内容从整章来说比较重要。交通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着力体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A、认识交通的重要性,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B.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 运输方式的特点; C.根据需要解决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选 择,并能初步的说出理由,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比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与分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特点,从而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家乡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体会到交通对经济的 影响,树立交通是经济发展先行官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难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重难点的确立依据是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比较、综合、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上还有不足 二、学情分析: 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如果过于细致和拓展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学生短时间内难以掌握,要求学生先了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进而通过具体事例分析讨论得出合适的选择即可。 三、教法和学法 1.分组讨论法: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时进行分组学习,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合作意识。 2.自学法:适用于基础知识,让学生自己查找,自己思维来获 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3.分角色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扮演公司客运部和货运部的角色,为客 户提供合适的运输方式,学生的参与度高,能够充分

《交通运输业》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 1 课时 【课标要求】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材分析】 这一章阐述的是有关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学好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有重要作用,既有利于学生对人地关系内容学习方法的掌握,又能呼应前面农业、工业的学习,明确交通运输业的“先行官” 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政区、地形、河流、资源及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工业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交通已经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习难度不会很大,但要形成牢固的空间概念却不容易;要求识记的内容较多,但客观性强,可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为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有条理,可以对教材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和重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2、知道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3、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格局。 2、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说课材料

学习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 第一章生产过程与组织 1-1什么是制造和制造技术? 1-2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何地位?为什么说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3如何理解制造系统的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1-4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5什么是生产纲领,如何确定企业的生产纲领? 1-6什么是生产类型?如何划分生产类型?各生产类型各有什么工艺特点? 1-7企业组织产品的生产有几种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1-8按照加工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制造工艺方法可分为几种类型?并说明各类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工艺特点。 1-9一个典型的机械制造企业是有哪几个系统组成?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1-10简述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 2-l何谓加工中心?利用加工中心如何加工曲面? 2-2简述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的表面成形原理和应用范围。 2-3指出下列机床型号中各位字母和数字代号的具体含义: CG6125B CW61100 M1432A Y3150E 2-4简述选用机床的原则。 2-5简述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2-6数控机床加工有什么特点? 2-7从外圆车削来分析,υf、a各起什么作用?它们与切削层厚度a和切削层宽度a各有什么wcpc、关系? 2-8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2-9车刀的标注角度主要有哪几种?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00100。=-5=75、、κ=15λγ2-10已知一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几何角度为:=15、α=a=8、κsr111r试绘出该刀具切削部分的工作图。 2-11刀具的工作角度和标注角度有什么区别?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2-12刀具有哪些种类?试就每种常用刀具各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其加工范围。 2-13何谓顺铣?何谓逆铣?画图说明。 2-14刀具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书上介绍的四种常用刀具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2-15刀具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各有何作用?如何选用合理的刀具切削角度?2-16砂轮的特性主要由哪些因素所决定?如何选用砂轮? 2-17简述刀具管理系统的任务和内容。 2-18机床夹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2-19何谓基准?试分析下列零件的有关基准: 仅供学习与参考. 学习资料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 一、分析教材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与其他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及聚落、商业密切相关。因此教材在讲授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后,安排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发展的趋势;二是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二、课标要求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举例说明生产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区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结合实例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能够运用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具体交通线的布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敏锐的地理眼光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搜寻资料,积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感受祖国、家乡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增强学生爱国和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四、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是本着以下两个原则来展开的: 1.从生活中来,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注重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相互举例,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选择依据。在地理教学中,联系这些生活常识,尤其联系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运用地理科学知识加以解释,是增强中学地理教学的感染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必要补充,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 2.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运用所学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调查分析家乡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原因,既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合作调查分析中,发现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本节立足于案例分析,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想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六、教学过程 (一)巧填成语,导入新课 师:上新课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同学们看黑板,谁能将这几个成语补充完整? 提前在黑板上板书: 水龙水涨高同共济万奔腾师:成语填字中,所填的字有一个共同点,请问是什么?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 一、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二、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与其他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及聚落、商业关系密切。因此教材在讲授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后,安排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本节是本章的第二节,在第一节介绍完交通运输自身主要的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向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面发展的趋势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后,本节主要结合大量事例说明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深刻揭示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聚落沿交通干线分布。 ②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③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书籍、报刊、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广州特别是番禺地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相关资料。 ②利用多媒体把搜集资料汇总并制作电子版向其它同学作演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家乡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的调查、评价,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培养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分析人文地理现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知识的技能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 由于中学地理教育的被忽视,所以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太高。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例教学:创设实例情景小组活动探究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结合书本案例并升华到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为学生提供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引发学生质疑提高兴趣,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环境观和发展观。 四、说学法: 本节课立足于案例分析,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首任。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读图分析法 2、案例分析 3、总结归纳法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引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引入课题。)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士,要置业(买房),以下因素中,哪三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周边的娱乐项目丰富、房价合适、周边有较好的商业中心、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社区文化浓厚、生活设施齐全、具有升值潜力) (二)讲授新课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以株洲、武汉市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教师向学生展示聚落的图片,并引导其归纳聚落的概念、类型。 2.教师向学生展示聚落形态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各种聚落的形态,并引导学生总结──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3.学生展示课前小组制作的“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电子资料,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和分享,其他同学相互讨论并给予评价。

A《数控综合技能实训》说课主要材料

《数控综合技能实训》说课材料 周小青 一、课程设置 数控技术专 ■《数控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是专业教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实训, 可以进一步 加深对课堂专业教案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在数控机床 上的编程与操作能力。 ■本课程与先修课程数控技术与编程和数控原理及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尤其 是数控技术 与编程是本实训的基础,只有掌握零件的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操 作,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铳床及加工中心的分类、组成 以及工作原 理,掌握数控车床或数控铳床及加工中心的操作面板、装刀和 对刀的方法以及刀具补偿和工件原点的参数设置方法。较熟练掌握数控车 床或数控铳床及加工中心的手工编程,及通过CAXA 软件掌握零件的CAD 造型、CAM 的加工及后处理生成程序的自动编程方法。 二. 教案内容设计 教案单元 主要内容 教案目标 学时 职业能力 基础课程 (基础能力) 专业课程 1 工 金倉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 数控机床运行与编程加工 自动编程软件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嫂控综合技能实训 机械舸逍工玄学 计算机绘图 制图测绘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金工实习 机制工艺生产实习 It 密检测 绘A 桔维宜Ml 金层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 液压传动与代动技术 机械电气控制技术 敷控伺服技术 敗控设备故障诊斷与 维修 机电控制与单片机应用 1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数控技术岗位实习 虹电子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与技术测 综合课程 (综合能

三、教案资源 (一)教案团队: ■周开俊,博士,副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优秀教案团队成员 ■彭淑华,高级工程师,江苏省优秀教案团队成员 ■周小青,博士,副教授,江苏省优秀教案团队成员 ■王叶萍,副教授 ■丁海萍,讲师 ■季照平,讲师 ■均来自于企业,有着丰富的编程加工经验 (二)教案条件: ■“十一五”规划教材 ■多媒体教室 ■数控实训中心

机械制造基础第一章(答案)要点说课讲解

第一章机械加工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P3)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P3) 3.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P4) 4.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P4) 5.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P4) 6.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P5) 7.复合工步:用几件刀具或者用复合刀具同时加工同一工件上的几个表面,称为复合工步。(P5) 8.进给:在加工过程中,有些工步需要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从被加工表面上每切下一层金属即称为一次进给。(P5) 9.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P6) 10.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P8) 1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P11) 12.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P14) 13.设计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P14) 14.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15.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P15) 16.定位基准: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P15) 17.测量基准: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P15) 18.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P16) 19.定位: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于工具占据某一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P16) 20.夹紧:工件在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P16)

《交通运输业》说课文档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2课时【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并通过列表比较,明确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结合生活实例和真实情境,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3?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情感,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 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法】 仓U设情景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那么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谈一谈:你都到什么地方旅游过?怎么去的?直达还是中途有停转?引出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导入本节新课。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一)学生自主学习: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1、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对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价格等的直观认识。 2、自主思考:请结合生活经验及课本105-108页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比较。并把结果填入表格。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交流研讨,教师点拨归纳。 现代运输方式运费运速运量灵活性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内河运输 海洋运输 承转: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你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吗?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二) 学生自主训练: 1、请根据下列情境,为这几位旅客出谋划策(客运)。 1、 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2、 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 24 小时内从台北送到上海。 3、 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三) 课堂练兵:在下表中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打V 号) (四)学习有用的生活地理: 1、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发生地震,最高震级7、0级。震 后,一批急救药品由北京运到雅安灾区,你认为此时宜选用何种运输方式最佳,为什么? 2、 上海最近从大庆购买 5万吨石油,需要从大庆运到上海,你认为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是什么? 学生读资料寻找答案,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进行思维点拨: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主 要因素。 (五)你会判断吗?(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判断交流: 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下列一些同学的做法对吗? 1、 上学或放学途中边走边在公路上嬉戏打闹。( ) 2、 骑着自行车擅自闯入机动车道。 ( ) 货物类别数量 起点到终点 铁路 公路 河运 海运 航空 两箱急救药品 一吨活鱼 五十吨钢材 一万吨海盐 十万吨大米 北京-拉萨 密云水库一北京 城区 上海-济南 天津-上海 武汉-上海 mi ■圖■■ I ■ -rWI- ta, B ■理* ■ ■

机械制造基础法兰盘课程设计说课讲解

机械制造基础法兰盘 课程设计

目录 一、序言 (2) 1. 设计目的 (2) 二、零件图工艺分析 (3) 1. 零件结构功能分析 (3) 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3) 3.零件结构工艺分析 (3) 三、毛坯选择 (4) 1.毛坯类型 (4) 2.毛坯余量确定 (4) 3.毛坯-零件合图草图 (4) 四、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5) 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 (5) 2. 加工顺序的安排 (5) 3.定位基准选择 (6) 4.加工阶段的划分说明 (6) 5.主要机加工工序 (6) 6.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8) 7.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11) 8.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 (11) 五、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 (16)

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16) 2.定位方案确定 (17) 3.定位元件确定 (17) 4.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17) 5.设计钻套,连接元件及其夹具体,钻模板 (18) 6.夹具总草图 (18) 六、量具设计 (18) 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18) 2.量具类型确定 (18) 七、课程设计小结 (18) 八、参考文献 (20) 一、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 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是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学生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交通运输业说课稿

《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说课稿 实验中学张晓丽 我今天讲课的内容是《交通运输业》的第一课时,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学情、教学手段、理念和思路、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汇报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说教材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本课时涉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两个内容。前者包括含义、作用和发展,是整节内容的铺垫、基础性知识,虽然简单但不可或缺,教材中有关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材料对学生促动不大,青藏铁路的修建更具有说服力。“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主要内容是全国铁路网,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此外,火车客运时刻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适当的补充可以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交通运输业,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西高铁开通的视频体会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感受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三、说重难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四、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地理的大部分内容,具备一定的学习地理的能力和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合作攻破重难点不仅是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也是学生整合新旧知识的过程。 五、说教学手段 1、使用多媒体,通过演示视频、音频,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诸如交通运输业的作用等相对抽象的内容。 2、地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在铁路分布图上描画主要铁路既有利于攻克重难点,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空间感和方位感。此外借助地图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促进语言智能发展。 六、说理念和思路 “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是以问题学习、解决为特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我的设计思路如下: 1、问题主导,师生共学。学生就问题展开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就问题进行探究交流;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小组学习,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定位及设计思路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内容是机械制造、机械设备维修及维护、焊接技术、数控加工等职业岗位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本课程是讲授机械加工中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机械设备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材料特点及其热处理方法;了解机械制造中应用到的公差及配合的知识;了解机械制造中测量技术的应用;熟悉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机床;熟悉各种机加工原理及方法,能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了解装配工艺,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加工方案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也为学生顶岗实习及上岗工作,打下必要的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基础。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图纸的进一步解读能力,熟悉机械加工中各

机床的加工特点,机械加工中各类型机床使用到的不同结构、材质的刀具,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夹具,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及加工特点,对机械零件能编制简单的加工工艺方案。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从事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设备维护及检修、焊接工程、数控技术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习、机械加工方案的制定及应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用等方面的学习和实操训练,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和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遵循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 1.主要结构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对机械制造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精简学科理论知识,突出理论及实际的“前因后果”关系,按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综合利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使学生由浅入深,从具备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机械加工初步能力,到掌握机械制造的方案设计和工艺编制的工程应用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 (1)贴近生产岗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加强实践性教学,以满足企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使本书内容及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衔接。 (2)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 (3)工学结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优良学风。突出实践,立足于实际运用。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 ---------定位误差分析教案 课题定位误差分析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1)了解定位误差的种类。 (2)正确进行定位误差分析。 (3)掌握定位误差计算要领。 要求通过教学过程的互动、探讨与交流,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作风。 教学重点1)定位误差形成的分析。 2)定位误差的计算。 难点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 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 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渐进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和flash动画辅助教学 课时1课时(45分钟) 班级G08DSC1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4分钟) (1)夹具定位常用定位元件有哪些重点复习与本次课教学有关的支承板、支承钉、V形块、定位销、定位心轴。

(2)夹具的定位方式有哪几种? 对本节课教学中所采用的定位方式重点进行复习:平面定位元件和孔定位方式。 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回答。不会的同学可以看书,鼓励他们踊跃回答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设计目的:经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再进行总结性的补充和说明,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复习相关知识;设置的问题既是对前面重点的复习,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 2、新课导入 (2分钟) 创设情境:通过在实际生产中工件在夹具中定位进行加工,产生了加工误差的动画演示,提出问题:这些工件在加工中会出能否保证加工精度?引导学生分析加工过程中,总结误差产生的原因。从而导出项目教学任务: 如何分析工件在夹具中存在的误差? 设计目的: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采用这种形象生动的导入法,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将学生的兴趣点引到了如何对误差进行分析的探索研究上来。 3、新课 (39分钟) 10.2.4定位误差分析 一、定义 定位误差(△D ):设计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 二、定位误差分析 1、基准不重合误差 定位误差 基准位移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

教学信息化大赛说课稿

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运用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随着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高档数控机床已经成为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的重要领域,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正是将信息技术与数控技术相结合开展教学,在数控技术领域培养李斌、唐建平这样的大国工匠,我的题目是《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运用》,我的说课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效果与特色四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学分析 (一)课程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在开设本门课程已经开设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等前导课程。 (二)教材与内容 《数控编程与操作》教材的选取主要是依据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选取的是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运用》是项目二数控车削编程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教材的数控编程基础知识和数控车削编程基本指令内容,后面是本数控车削宏程序编程等内容,学好本节内容为后续数控车削综合编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着大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数控车削零件的加工工艺制定知识;掌握G71编程指令格式与参数意义。 2、能力目标 能够制定内、外圆车削加工工艺;能够正确使用G71指令编制加工程序;具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归纳的能力,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通过小组学习不断提高团队凝聚力。 (四)学情 该课程在高职二年级上学期开设,对学习环境已经熟悉,学习情绪开始有所懈怠,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要求具有更多的实践性,能够“看得见,做得出”。学生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团队凝聚力强,易于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学生属于网络原住民,们从小就和互联网打交道,后来又和移动互联网一同成长,数字化成为了一种基本的生存环境。 (五)教学的重、难点 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格式及参数含义;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走刀路线。 教学难点: 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走刀路线;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在内孔加工中的应用。 难点的依据:走刀路线需要深刻理解才能领域刀具的运动轨迹,对于内孔加工由于孔壁遮挡、孔径一般较小,看不见刀具运动轨迹,因此进、退刀点都必须注意,防止撞刀。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设计上谈谈。 二、说教学设计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教育等诸多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了充分调动这一代网络原住民的学习积极性,适应他们的方式方法,我将信息化与传统课堂教育相结合,运用数控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MOOC慕课和手机APP三大平台来开展教学,数控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MOOC慕课平台属于自我提高、自我扩展层面,手机APP为我的课堂教学实际应用层面。在云墨班课APP中我能够方便的将知识碎片化,为学生提供视频、PPT、电子教材等数字学习资源,灵活的开展考核测试、小组讨论等活动,并为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