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毕业设计思考题

毕业设计思考题

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


毕业设计思考题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2006年2月

2结构方案和初选截面尺寸
2.1何为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大致有哪几类?选定结构体系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P4~ P5)
2.2高层建筑结构总体布置的原则是什么?框剪结构体系A级高度的最大高宽比在设防烈度为6、7、8度时为多少?按弹性方法计算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对框剪结构应为多少?(P6,P7)
2.3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的一般原则是什么?(P6)
2.4如何进行柱网布置?(P7)
2.5柱的间距、梁的跨度、板的跨度之间有何关系?(P7~ P8)
2.6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布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8)
2.7何为壁率?初定剪力墙的数量时,剪力墙的壁率应取多少?底层结构构件截面积与楼面面积之比应取多少?(P9)
2.8剪力墙的刚度过大或过小时,采用的调整方法有哪些?(P9)
2.9结构受力构件编号时,"abc-d"中各符号含义是什么?(P10)
2.10如何初估楼板厚度?顶层楼板、地下室顶板厚度有何要求?为什么?(P11)
2.11如何初定梁的截面尺寸?(P12)
2.12如何初定柱的截面尺寸?(P12)
2.13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除满足剪力墙结构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什么要求?(P13)

注:各题后括号内表示《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一书的页码,该页码内有相关问题的参考答案。

3 楼板结构设计
3.1何谓单向板及双向板?
3.2单向板、双向板板厚如何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如何估算?根据什么确定?
3.3在现浇肋形楼盖中,如何确定单向板、双向板、非框架梁的计算简图?
3.4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等效均布荷载?
3.5计算梁、板内力用什么方法?
3.6绘出单跨简支梁在均布荷载或跨中集中力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
3.7绘出悬臂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内力图及配筋图?
3.8试述弯矩分配法的计算步骤?弯矩分配系数如何计算?
3.9为什么用弹性法计算双向板跨中弯矩时要考虑泊松比?而计算支座弯矩时不考虑?
3.10板和梁的保护层厚度多少?怎样确定?
3.11受弯构件有哪两种主要破坏形态?
3.12梁正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有何区别?
3.13受弯构件斜截面有哪几种主要破坏形态?
3.14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应满足哪些构造要求?
3.15单向板内分布钢筋的作用有哪些?
3.16为什么板一般不配箍筋,请分析。
3.17连续梁、板支座负钢筋截断的根据是什么?如何确定梁、板的负钢筋切断长度?
3.18连续板边支座看作简支,是否存在弯矩?如何处理?对梁有何影响?
3.19为什么板边支座

可作简支边?简支板为什么要设板面构造负钢
筋?
3.20天面板飘板板角为什么要配置放射钢筋?
3.21设计屋面天沟板应如何配筋?
3.22如果要求板开孔洞,结构如何处理?
3.23次梁是否需要加密箍?为什么?
3.24梁内受力钢筋和纵向构造钢筋应满足哪些构造要求?
3.25梁中架立筋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设腰筋?箍筋有何作用?
3.26底筋4φ22放在b=200㎜的梁内,一排放得下吗?
3.27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应设置什么钢筋?为什么?
3.28楼梯平台梁如何支承?
3.29墙下不设次梁如何处理?
3.30试绘出板式楼梯的计算简图?楼梯梯段板有何内力?如何配筋?
3.31请绘出折板式楼梯的配筋图?为什么?
3.32计算楼梯时扶手荷载如何处理?
3.33如何考虑楼梯扶手和阳台栏杆压顶配筋?
3.34梯间小柱的位置?
3.35计算楼梯内力时,弯矩有时用(1/8)ql2,而有些用(1/10)ql2,请分析原因?

4 结构计算简图及刚度计算参数

4.1 在用近似法计算高层框架-剪力墙时,引入了哪些假定将空间结构简化为平面结构?
4.2在普通高层建筑中,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3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变形曲线是何种类型?
4.4 剪力墙每一侧的有效翼缘的宽度如何确定?
4.5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可简化为哪两种体系?如何区分这两种体系?
4.6 对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其主体结构的计算高度如何确定?
4.7 剪力墙如何进行分类?根据什么条件来判别其类型?
4.8 壁式框架与普通框架有何不同?总框架抗推刚度Cf是否包含壁式框架的抗推刚度?
4.9 什么是刚度特征值λ?它对内力分配、侧移变形有什么影响?
4.10 框架-剪力墙结构λ值的正常范围是什么?λ值不满足要求时,对结构如何进行调整?
5. 荷载计算及结构水平位移验算

5.1结构计算发现,建筑物存在较大的扭转效应,应如何处理?
5.2设计时未布置剪力墙,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结构安全,自行增加了若干剪力墙,是否妥当?
5.3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分析采用什么方法?
5.4反弯点法与D值法有什么不同?
5.5计算连梁时,是否需要考虑翼缘影响?
5.6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和剪力墙的变形特点有什么不同?
5.7风荷载计算需考虑哪些因素?
5.8框架内力分析中,分层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5.9重力荷载代表值是如何确定的?
5.9规程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做出了限值?其目的是什么?如果高层建筑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太小,是否合适,为什么?
5.10风荷载计算中,分整体风荷载计算和局部风荷载计算,其目的是什么?
5.11抗震设

计时,为什么要进行0.2V0的调整?怎样调整?
5.12什么是反弯点?
5.13总体信息中,周期
折减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5.14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结构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

6.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析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计算主要包括总剪力墙、总框架、总连梁的内力计算和各片墙、各榀框架,各根连梁的内力计算。
6.1如何计算在各类水平荷载作用下总剪力墙上任意一点发生的水平位移?如何进行水平位移验算,用哪个参数进行验算?
6.2如何计算在各类水平荷载作用下总剪力墙任意一点的内力(弯矩、剪力),总框架的内力(弯矩、剪力)?
6.3在刚结计算体系中,什么是总框架的广义剪力?如何计算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矩?
6.4用公式(6-2)-(6-4)算出的剪力在什么体系中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但在什么体系中就不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而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与总连梁分布约束弯矩的代数和?这两个体系中总弯矩是否相同?
6.5在刚结体系内力计算中,λ应该用考虑什么折减后的计算值。
6.6什么时候调整Vf?怎样调整Vf?
6.7如何计算各根连梁的第i个刚结端的分布约束弯矩?如何计算连梁第i个刚结端的约束弯矩?
6.8在求各根连梁内力时,应注意剪力墙轴线处约束弯矩M12和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Mb12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如何计算这两个不同的弯矩?
6.9在求出总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矩、剪力)后,如何求各片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距,剪力)?
6.10在求出MWij, VWij后,对于整截面剪力墙和小开口整体剪力墙,还应怎样考虑连梁?
6.11对于联肢剪力墙,求出MWij, VWij后,还需进一步求出什么?
6.12 D值法又称改进的反弯点法,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改进?如何用D值法计算各榀框架的内力?
6.13 在D值法中如何确定反弯点位置?y0 ,y1 ,y2 ,y3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如何计算这四个参数?
6.14在用Excel表(表13-17至表13-36)计算内力时,须特别注意公式当中每个参数的含义;并且当中许多公式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6.15在计算柱轴力和梁端弯矩(表13-37)时须注意正负符号。
6.16地震荷载是和风荷载分别是按怎样的分布作用在结构上的?

7 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析

7.1 高层建筑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一般要不要考虑荷载的最不利布置?为什么?
7.2 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剪结构内力时,各荷载是取标准值还是取设计值?为什么?
7.3 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有哪些方法?
7.4 为什么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可以采用分层法?
7.5 试

简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层框架结构的计算过程。
7.6 请画出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7.7 请指出分层法计算框架
时,为什么除底层柱之外,其他层柱的线刚度乘上0.9,传递系数用1/3。
7.8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时,分层计算所得的杆端弯矩就是最后弯矩吗?为什么?
7.9 如何由梁端弯矩计算梁端剪力?
7.10 如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的轴力?
7.11 如何计算框-剪结构中作用在剪力墙部分的竖向荷载?
7.12 画出框-剪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计算简图。
7.13 如何计算框-剪结构中剪力墙部分的内力?
7.14 如何计算连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7.15如何计算壁式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7.16 试画出壁式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8 荷载效应及内力组合
8.1什么是荷载效应?什么是荷载效应组合?
8.2在结构设计时,为什么要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8.3非抗震设计与抗震设计相比,荷载效应组合的公式有何不同?
8.4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公式中的SGE含义是什么?
8.5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跟哪些因素有关?
8.6进行构件截面设计时,构件的控制截面应如何选取?
8.7什么是截面的最不利内力?
8.8框-剪结构中,梁、柱、剪力墙在考虑地震作用的情况下,内力组合通常有哪几种?
8.10框-剪结构中,梁、柱、剪力墙需要考虑的最不利内力有哪些?
8.11在框架梁的设计中,对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的内力可以进行塑性调幅。什么是塑性调幅?为什么要进行塑性调幅?怎样进行塑性调幅?

9 截面设计和结构构造

9.1 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是什么?什么是"三个水准"、"二阶段设计"?
9.2 如何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
9.3 本设计如何实现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9.4 结构重要性系数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9.5 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9.6 什么是"强柱弱梁"?为什么要"强柱弱梁"?如何实现"强柱弱梁"?
9.7 什么是"强剪弱弯"?为什么要"强剪弱弯"?如何实现"强剪弱弯"?
9.8什么是"强节点强锚固"?为什么要"强节点强锚固"?如何实现?
9.9 抗震设计时,如何保证框架梁塑性铰区有足够的延性?
9.10 为什么要控制梁截面的受压区高度?
9.11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剪力设计值如何取值? 为什么?
9.12 抗震设计的框架梁对配置贯通钢筋有什么要求?本设计如何满足此要求?
9.13 框架梁纵向钢筋切断点的位置如何确定?锚固长度如何确定?
9.14 框架梁端为什么要设

置箍筋加密区?对箍筋加密区有什么要求?
9.15 次梁是否也要设置箍筋加密区?为什么?
9.16 梁上集中荷载作用处为什么要设置吊筋?吊筋如何计算?
9.17 梁为什么要设置腰筋?设置腰筋有些什么规定?
9.18 为什么要控制框架柱的轴压比?
9.19 框
架柱柱端弯矩设计值如何取值?为什么?
9.20 框架柱剪力设计值如何取值?为什么?
9.21 顶层中节点和顶层端节点处柱的纵向钢筋如何锚固?
9.22 柱的纵向钢筋如何接头?在什么位置接头?
9.23 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时,搭接长度如何计算?
9.24 柱的箍筋直径有何要求?
9.25 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如何确定?
9.26 柱的剪跨比如何计算?长柱和短柱的破坏形式有什么不同?
9.27 为什么要采用复合箍筋?体积配箍率如何计算?
9.28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箍筋直径箍筋肢距有何规定?
9.29 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水平箍筋如何配置?是否都需要计算?
9.30 剪力墙墙肢应进行哪几方面的承载力计算?
9.31 墙肢正截面承载力如何计算?
9.32 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如何确定?
9.33 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如何确定?
9.34 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如何确定?底部加强部位与其他部位有何不同?
9.35 约束边缘构件与构造边缘构件有何不同?本人设计的是哪一种构件?
9.36 连梁的弯矩要否调幅?为什么?
9.37 连梁的腰筋和箍筋设置有哪些要求?
9.38 框架梁为什么不用弯起钢筋?
9.39 上层柱钢筋比下层多时如何处理?

10 基础设计

10.1高层建筑浅基础有哪些类型?
10.2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要考虑哪些问题?
10.3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如何确定?
10.4为什么基础要有足够的埋深?实际工程达不到要求怎办?
10.5什么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如何取值?
10.6适合高层建筑的桩有哪些类型?
10.7广东常用的桩型有哪些?各能进入什么土层?入多深?
10.8钻孔桩有哪三项技术要求?
10.9灌注桩的钢筋(纵筋和箍筋)应如何配置?
10.10灌注桩纵筋伸入承台和桩身长度各应如何确定?
10.11预应力管桩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10.12锤击式预应力管桩施工时要控制哪些指标?
10.13最后贯入度是什么意思?是否是一个定值?
10.14静压桩的终压值是什么意思?是否是一个定值?
10.15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要考虑什么因素?
10.16单桩水平承载力如何确定?还有哪些抗水平力的措施?
10.17基础梁(拉梁)一般受哪些力?
10.18基础梁的梁面标高如何定?
10.19桩的间距应取多少?
10.20桩承台平面尺寸如何定?
10.21承台保护层如何取值?桩入承台的深度取多少?
10.22预应力管桩与承台连接处应如何做?

为什么?
10.23剪力墙下的桩应如何布置?
10.24承台厚度如何确定?
10.25单柱单桩要设承台吗?为什么?
10.26剪力墙下的承台梁受什么力?应如何考虑?
10.27承台配筋如何计算?
10.28承台面标高如何定?电梯井处标高又如何?
11 章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图纸目录:
11.1 图别、图号怎样表
示?
11.2 图纸应按照什么循序及原则排列?
结构总说明:
11.3 结构总说明中如何表示本工程设计采用的项目,有否漏项?
11.4 结构类型、等级、基础型式、主体结构用料等级、非承重墙体材料及构造、楼板配筋构造、施工缝或后浇带构造、施工要求等,是否已表示清楚?
11.5 是否清楚结构总说明中各条文的含义?
11.6 结构总说明中选用或填写的内容与其他设计图纸有否存在矛盾的地方?
基础平面及大样图
11.7 轴线和尺寸线有否按照规定标注齐全?
11.8 基础、柱、剪力墙、基础梁等构件是否已标注齐全?
11.9 各构件是否都有编号及定位尺寸?
11.10 首层的间隔墙、首层第一跑的楼梯如何支承?
11.11 基础的做法和详图是否都已表示清楚?
11.12 是否清楚本工程设计中基础的施工方法?
各层结构平面
11.13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有哪些表示方法?本图属于哪种表示方法?
11.14 轴线和尺寸线有否按照规定标注齐全?
11.15 梁、板、柱、剪力墙等构件是否已标注齐全?是否与计算书相符?
11.16 各构件是否都有编号及定位尺寸?
11.17 孔洞的尺寸及做法是否已标注清楚?
11.18 梁、板编号的原则?柱子编号及归并的原则?
11.19 是否已正确表示了楼板的厚度?
11.20 建筑制图规范对各构件的表示方法(虚、实,粗、细)有哪些规定?图纸的线型是否符合规定?
11.21 结构平面图中如何表示楼梯间、电梯井、凹板等?
11.22 如何表示各板的底钢筋、面钢筋、分布钢筋及标注钢筋的长度?
框架、剪力墙配筋图
11.23 柱、剪力墙的纵向钢筋是否已标注齐全?是否与计算书相符?
11.24 柱、剪力墙的纵向钢筋在哪里切断、锚固或搭接?搭接长度是否足够?
11.25 梁、柱箍筋加密区范围以及加密区、非加密区、节点核芯区的箍筋做法?是否采用了复合箍筋?是否有分布钢筋?
11.26 悬臂梁的负钢筋、框架梁的负钢筋、框架梁的贯通筋等如何协调考虑,负钢筋的切断点在哪里
11.27 框架梁是否设计有架立筋?有否腰筋?
11.28 剪力墙有否端柱?端柱的钢筋如何配置?
梁、柱表
11.29 梁表的梁号、标高、截面尺寸、跨度、钢筋数量、钢筋位置、钢筋长度等是否都已标注正确?是否与计算书相符?
11.30 纵向钢筋分排放置时

如何填写?
11.31 梁表中悬臂梁的负钢筋、框架梁的支座负钢筋、框架梁的贯通筋等在哪里表示?负钢筋的长度如何计算和表示?
11.32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如何表示?腰筋如何表示?
平法施工图
11.33 平法施工图中有否注明各层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和层高?如何示意该图表达的柱、剪力墙或要表达的梁?
11.34 平法施工图
中的柱、剪力墙如何标注定位尺寸、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
11.35 柱平法施工图中的某项钢筋是指全部纵向钢筋还是一侧钢筋?
11.36 梁平法施工图中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有什么不同?哪些要用集中标注?哪些要用原位标注?
11.37 梁平法施工图的某跨,当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数值不同时怎么办?
11.38 梁平法施工图中,梁钢筋分排放置时如何表示?架立钢筋如何表示?腰筋如何表示?
11.39 平法施工图如何与"构造通用图及说明"或"平法标准图图集"配合使用?
11.40 能否用简图解释你所绘制的施工图中,老师随意选中的其中一项标注所要表达的意思?


12 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

12.1 现有结构计算软件采用的力学模型有几种?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种类型称为空间杆件-薄壁杆件模型,第二种类型称为板-梁墙元或空间膜元,第三种类型称为空间杆件-空间墙元,第四种类型称为墙组元模型,

12.2 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的整体计算
1)体型复杂、结构布置复杂的高层建筑,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整体计算。
2)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和《高规》第10章规定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内力和位移计算。

12.3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时程分析计算?
7~9度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下列情况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甲类高层建筑结构;
表1.1所列的乙、丙类高层建筑结构;
表1.1 采用时程分析法的高层建筑结构

设防烈度、场地类别

建筑高度范围
8度Ⅰ、Ⅱ类场地和7度 >100m 8度Ⅲ、Ⅳ类场地 >80m 9度 >60m (1) 不满足《高规》第4.4.2~4.4.5条规定(即结构竖向布置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
(2) 《高规》第10章规定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多塔楼结构等);
(3) 质量沿竖向分布特别不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
(4) 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时,应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计算并采取有效构造措施。

12.4 广厦中结

构计算的总层数指的是什么层?
以楼板和其下的柱、墙作为同一层,对有小塔楼的结构,总层数计算到塔楼顶,有地下室时总层数包括地下室。楼层编号顺序由下到上。对多塔结构,每个塔块连续编号,且由底盘开始编号,再编层数少的塔楼,后编层数多的塔楼。对错层结构,每一刚性楼板层可编为一个结构计算层。

12.5 地面层对应的结构层号?
地面层是指建筑物
在地面上的第一层.在工程计算中,往往将地面以下各层与地面上建筑物一起联合计算,而地面以下各层没有风荷载,当没有地下层参与计算时取0。当基础梁计算时设为1。在这里地下室的水平位移没有设为0,否则上部结构的剪力不能传到地下室。

12.6 对于无地下室的工程,基础梁作为一层录入,其层高输多少为宜?是否应把基础梁定义为地下室?
层高宜为一米左右,用SSW计算时可把基础梁定义为地下室。但是,由于层高问题,所以地梁层刚度会较大,SS/SSW计算结果总信息中有关此层的侧向刚度信息可不予考虑。

12.7 什么情况下考虑竖向地震?
(1)、8、9度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如结构转换层中的转换构件、跨度大于24m的楼盖或屋盖、悬挑大于2m的水平悬臂构件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2)、地震烈度在9度以上的建筑。

12.8 什么情况下应考虑模拟施工?
一般计算时,竖向荷载是结构整体完成后在整个结构上一次施加的,没有考虑施工过程逐层加载,逐层找平的因素,这样对轴向变形往往偏大,使得结构的上层构件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特别是结构竖向构件刚度分布不均匀或结构层数较多时,其计算结果影响更大,有的梁端弯矩会出现反向,有的柱也会出现拉力现象。模拟施工的计算过程,可以克服上述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在某一层加载时,该层及其以下各层的变形不受该层以上各层的影响,而且也不影响上面各层。

12.9 为什么要进行连梁刚度折减?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由于连梁跨度小,截面高度大,刚度大,因而计算的弯矩、剪力很大,配筋困难。除采取加宽洞口、减小梁高外可利用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减小连梁内力,为避免连梁开裂过大。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不小于0.55,一般工程取0.7,连梁刚度不折减时取1。

12.10 梁刚度增大系数调整的概念
框架梁按矩形部分输入截面尺寸并计算其刚度,考虑楼板整浇时实际刚度大于按矩形部分的刚度,梁刚度增大系数取值不大于2;装配式结构梁按矩形计算取1。该系数对连梁不

起作用。

12.11 基本风压取的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
基本风压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D4中的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查得工程所在地的基本风压,输入的是标准值。

12.12 风荷载的体型系数如何确定?
1)、房屋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中的体型类同时,可按该表的规定采用;
2)、房屋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中的体型不同时,可参考有关资料采用;
3)、房屋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
7.3.1中的体型不同且无参考资料可借鉴时,宜由风洞试验确定;
4)、对重要且体型复杂的房屋,应由风洞试验确定。

12.13 偶然偏心与双向地震扭转是否同时考虑?
双向地震作用计算与偶然偏心不同时考虑,否则扭转计算太过保守。一般取两者计算的小值,但高层结构必须考虑偶然偏心。

12.14 周期折减系数的概念?
计算中只考虑了梁、柱、剪力墙的刚度,框架、框--剪结构填充墙的刚度在计算中没有考虑。因此,在计算地震作用前必须考虑填充砖墙刚度对结构周期的影响,对计算周期予以折减。根据填充墙的多少,框架结构周期折减系数取0.6~0.7,框剪结构周期折减系数取0.7~0.8,空旷房屋及剪力墙结构周期不折减,周期折减系数取1.0。周期折减反映在地震作用上,输出的周期值不作折减。

12.15 什么情况下考虑扭转耦连作用计算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和《高规》第10章规定的复杂高层建筑在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耦连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

12.16 为什么要进行框架剪力调整?
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刚度很大,吸收了大量的地震力,当发生超值地震时,剪力墙开裂退出工作,这时所有的外力由框架承受,变得很不安全,为此人为设置框架部分承担20%的基底剪力。按此方法调整框架内力,对结构上下刚度较均匀时,调整结果比较理想,但对结构上下刚度变化较大的结构,宜采用分段进行调整。其基底剪力即为每一段最下一层的总剪力。

12.17 为什么设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有较大的负弯矩,按此弯矩配的负筋太多,施工困难,可考虑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适当减少支坐负弯矩,相应增大跨中正弯矩。调幅系数取值范围0.7-1.0,一般不小于0.8,不调幅时取1。采用此项调整时,悬臂梁梁端负弯矩不能折减。

12.18 振型数取多少合适?
SSW考虑扭转

耦联计算,振型数最好大于等于9。一般按层数少时≤3倍层数;层数多时≥3倍层数,(以10层为分界)。振型数的大小与结构层数及结构形式有关,当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层刚度突变较大时,振型数也应取得多些,如顶部有小塔楼、转换层等结构形式。对于多塔结构振型数可取大于等于18,对大于双塔的结构则应更多。采用有效质量系数≧90%来判定振型数是否足够。

12.19 有梁跨中弯矩增大系数,为什么支座弯矩不增大?
根据"强柱弱梁"原则,支座弯矩不
宜增大。

12.20 地震作用方向如何确定?
一般取刚度最强和刚度最弱的两个方向是最理想的地震作用方向。规则的异形柱结构至少设置四个地震方向:00,450,900,1350。还应计算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12.21 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可不可以按高规要求自动提高抗震等级?
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设计人员可以用录入系统---墙柱编辑---修改墙柱---抗震等级按扭进行指定。

12.22 自振周期太大说明什么?如何调整?
自振周期大小与层高、质量、构件布置都有关。用作定量判断的指标不合适。
一个振型的反应能量可以拆分成平动能量和转动能量,当平动成分大于扭转成分,把这个振型叫做侧移振型,反之叫做扭转振型。

12.23 对高层建筑:第一扭转周期/第一平动周期值在什么范围适合,不符合时如何调整?
高规4.3.5规定,扭转第一周期与平动第一周期之比,A级高度不应大于0.9,B级、复杂高层不应大于0.85。当扭转周期靠前时说明抗扭刚度相对抗侧刚度不足,结构外弱内强,这与结构的对称性没有关系,对此有两种处理方法:加强两侧刚度;削弱内筒刚度(削弱内筒即削弱侧刚)。

12.24 如何进行侧向刚度控制?
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则该结构为竖向不规则类型。该层(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且其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

12.25 轴压比是什么内力组合算出的?
对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采用最大地震作用组合轴力设计值(6,7度时,1.35恒载+0.98活载通常是最大轴力组合,此组在计算轴压比时被忽略);对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最大轴力设计值。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