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建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游牧文化保护区的研究_卡克西_努尔木汉

创建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游牧文化保护区的研究_卡克西_努尔木汉

创建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游牧文化保护区的研究_卡克西_努尔木汉
创建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游牧文化保护区的研究_卡克西_努尔木汉

112 CHINA-TODAY FORUM

创建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游牧文化保护区的研究

卡克西?努尔木汉

中共新疆阿勒泰地委党校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摘 要】本文从传统文化面对现代转型的角度,从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与技能等方面阐述哈萨克族的游牧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以创建哈萨克族游牧文化保护区为探讨内容。历史上,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变迁较大,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的变迁,哈萨克族传统的游牧文化当中的有些内容已经成了历史或被消灭。定居化和城镇化生产方式将会彻底改变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本文以创建哈萨克族游牧文化保护区作为解决一上问题的最佳选择,是作为保护活态文化的有效措施,是继承与发展游牧文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保护哈萨克族游牧文化,还涉及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等各方面的保护。

【关键词】哈萨克族 游牧传统文化 保护区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事着畜牧和农耕两种生产方式。从事畜牧的草原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了灿烂而辉煌的游牧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社会中的延续,传统文化既有历史性,又有现实性,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中一部分被传承、一部分被改变。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都面临着传承传统文化和尽快实现现代化的两难选择。本文从传统文化面对现代转型的角度,从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与技能等方面阐述哈萨克族的游牧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保留问题。以创建哈萨克族转场游牧文化保护区为研究内容,如何创建此保护区是本文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是一大亮点。

一、哈萨克族与四季转场的游牧文化

(一)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是最早创造游牧文化的世界四大游牧民族之一,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作为新疆地区族源最为古老而复杂的民族,哈萨克族拥有与自然生态相关联的丰富文化遗产,并且以活态文化的形式,传承在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当中。譬如渊源古老的萨满文化、独具游牧文化特色的部落文化、春夏秋冬四季转场的畜牧文化,以及相马、驯鹰等游猎文化等等。因此,现代的哈萨克族畜牧文化一种神奇而多层次的文化形态,是古老而复杂的草原文化的精粹。下面我介绍哈萨克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技能。

1.对牲畜的管理和草场的使用。哈萨克族牧民以草原自然环境为基础,在不同时间将牲畜放养到不同的区域,以便畜群在各时期都能吃到最好的草。“逐水草而居,”实则以牧草长势按季节为畜群有序地转移草场,而并非哪里有水草就去哪里游牧。哈萨克族在草场的使用和牧畜的放养方面很有讲究,人们常说:“草场是牲畜的母亲,牲畜是草场的子孙”,“草肥则牲畜壮”。正是由于对草场的重视,哈萨克族对草场使用有一定的规则与习惯,草场的选择要依地形、气候、水源等而定。不同的草场放养不同的牲畜,实际上正确处理了自然环境与牲畜的关系。

2.狩猎。狩猎业一直是哈萨克族游牧生产中的副业之一。哈萨克族从事狩猎生产应当遵守规矩,打猎日期的选择、保护猎物幼仔、迎猎、分配猎物等。为了使猎物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古代哈萨克人还形成了一些相关的禁忌。比如对狼的保护和崇拜等对狩猎行为做了规范,避免了盲目的、不必要的猎杀。

3.民族服饰。哈萨克族服装在特定的社会生活及自然环境中形成。积淀了哈萨克族的历史传统、社会经济、民俗风情、民族

文化、宗教信仰等多种内涵。服饰的款式、用料、花色、搭配方式、设计与制作手艺等都反映着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哈萨克族年轻妇女喜欢佩戴各种首饰,而年老妇女喜欢戴“阿克饰捞什”(用白不做的两层的比较大的盖头巾),老年男性喜欢戴“特玛克”或花帽,身上穿“克斯特勒桐”(绣花大衣),这是哈萨克族的历史传统。

4.饮食。哈萨克族的饮食由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信仰习惯等因素决定的。饮食禁忌、饮食偏好、食品的加工和储存及其储存用具,都受到自然环境和宗教信仰的约束。作为穆斯林民族,哈萨克族禁食猪肉、驴肉、凶猛禽兽的肉和自然死亡的动物肉,“食必清真”这一饮食规定是哈萨克族人必须严格遵守的。

5.居所。游牧的生活需要搬迁方便的居所,传统哈萨克人的居所主要是毡房。毡房根据哈萨克族牧民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以及转场需要分为12木架的贵族家毡房(阿克窝尔达)、8个木架的中层巴依牧民的毡房(阿克宇)、6个木架的中等牧民的毡房(阿克宇)、4到5个木架的比较穷的牧民毡房,另外还有转场时使用的霍斯。毡房以易于搭建、携带方便、坚固耐用、居住舒适、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而沿用至今。

(二)哈萨克族的转场

转场是游牧生活的标志性文化事项,没有转场就没有游牧。传统的哈萨克族作为一个草原游牧民族,一年四季都在不同的时节转场,但是我们不能将哈萨克族的转场视作为简单的换季换草场的举动。哈萨克族人根据畜牧的需要和草场的草类、面积、地貌、地势和气候将三地不同自然空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牧场,在三地四牧场之间流转是哈萨克族牧民专场的主要特点

1.春牧场。3月底开始向春牧场转场。此时是产羔、接羔的繁忙季节。牧民在这季节一边放牧、一边整修暖圈,同时在进人夏牧场之前为羊群剪毛。牧民还要对成活幼畜驱虫防疫,保障它们健康成长。

2.夏牧场。从五月中旬开始,哈萨克族人开始向夏牧场转场,此时的夏牧场水草丰美,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真可谓人间天堂。在夏牧场,各类牲畜快速上膘,各类奶制品应有尽有,传统的哈萨克族人走家串户,饱餐春羔嫩肉,细细品尝驼奶、马奶醉人的口感,其乐融融。此时,人们还会举行盛大的割礼、婚嫁等仪式,还会举行很多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赛马、姑娘追、马上拾银、摔交、阿肯阿依特斯等活动。

3.秋牧场。秋牧场和春牧场一地两用,地点相同,时间不同。到了9月份哈萨克族人开始从令人陶醉的夏牧场转向秋牧场。经过一个夏季的休牧,秋牧场已是水草丰茂,是牲畜过秋的好地

CHINA-TODAY FORUM 113

方。这是原先分开放牧的牧民居住到秋牧场,开始为牧畜配种,对牲畜进行整顿,为安全越冬创造条件,把老羊和羊羔换成钱财,制作毡子,准备过冬的物资。

4.冬牧场。到了十月30日前后,哈萨克族人开始进入冬牧场,冬牧场一般都选择在避风寒,气候较暖、向阳、牲畜能过冬、能吃上草的地段。这时的生活很简朴又艰苦,晚上住在活斯或在冬窝子里,白天放牧。一般青壮年的男子负责冬季牧场的放牧工作。

四季转场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虽然是一种粗放式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但它是哈萨克族千百年以来与草原生态和谐共存、天人合一地真实写照,它使草原在四季能够得到恢复和休息。

(三)哈萨克族游牧文化

1.游牧文化的内涵。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世代繁衍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的人群,包括不同游牧部落、不同游牧民族、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它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包含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生产生活知识。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蕴涵着哈萨克族游牧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情操、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至今依然保留着的毡房、赛马、叼羊、姑娘追、阿肯阿依特斯、摔跤、草原石人、阴山岩画等等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内容都是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内涵。可以说,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之一。

2.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特点。第一、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具有浓厚的原生态文化色彩,他们的社会生活的每一方面,包括居所、饮食、服饰、文学艺术、婚姻家庭、人生礼仪、节日习俗、娱乐游戏、宗教信仰等都表现出与自然世界最为密切的原生态文化特点。第二、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具有真实性。由于哈萨克族居住地区的地理地位偏僻、市场化步伐的缓慢,哈萨克族的游牧产品仍保留着其原始状态进行生产,还保留着游牧文化的真实性特点。

二、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转型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为了解决继承游牧文化的同时尽快实现现代化的大难题,就要对新疆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现代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现状

由于我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以及我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步伐缓慢,使得哈萨克族长期保留着自己传统的游牧文化。部分牧民一直从事着游牧生活,但是,随着我国哈萨克族游牧文化所处的生态环境正在改变,可以放牧的草原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原因减少,牧民正在定居,哈萨克族代代传承的传统游牧文化有可能会被后代忽略或被现代生产方式代替。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探讨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现状。

1.传统游牧生产方式向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笔者不否认这种转变,因为这是游牧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畜牧业是新疆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治区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富民政策,取消了对牧民自留畜的限制,1984年开始实行了牧区经济体制改革,广泛推行了草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制,家畜作价归户承包,使草场使用权落实到牧民家庭。1986年,自治区召开北疆牧区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牧民定居计划。2002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大规模的畜牧工作会议,做出了“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战略决策。国家政府出于改善游

牧民的生活条件,正积极推进定居安康工程。大量的哈萨克牧民都有了较为稳定的定居点,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已经开始了向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2.全面实施退牧换草项目建设。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畜牧业资源,维护草原神态平衡,规范畜牧业管理为目的,公布实行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了草原保护机制。按照国务院于2010年的在新疆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新疆于2011年6月率先启动此项工作。制定并实施《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5年内,自治区(不包括兵团)所有可利用的6.9亿亩草原有1.5亿亩实施禁牧,5.4亿亩实施草畜平衡,核减870万只羊单位。当然,笔者不能否认,牧民定局、退牧换草项目建设等政策的实施对哈萨克族牧民生产生活及经济的发展,对草原生态保护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悠久的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生存受到冲击,或有可能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二)现代哈萨克民族游牧文化存在的问题

历史上,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变迁较大,也经历了曲指的道路,随着社会的变迁,哈萨克族传统的游牧文化当中的有些内容已经成了历史、有些内容被消灭:

1.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在本民族内部正在迅速消失。哈萨克族牧民当中大部分中年以下的牧民对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相关的生活技能、转场规律都有些生疏,对本民族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相联系的习俗认识不够全面或者不够正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文明的进步,哈萨克族牧民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以及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了提高,同时在政府行为的推动下,以单纯游牧为生的牧民已经很少,出现了在城市谋求生路的新一代牧民,在他们脑海中的游牧生产生活概念渐渐被消逝,游牧文化传统正渐渐迷失在现代畜牧业中,与游牧相关的文化传统有可能会不复存在。

2.定居化和城镇化生产方式将会彻底改变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传统畜牧业的生产生活方式。比如:新疆阿勒泰市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县级城市,截止2011年底,全市统计在册牧民6859户,30067个牧民,已完成定居2777户,11108人,定居率为45%。阿勒泰市市委政府正在加大对牧民的定居力度。从2011年底开始,通过5年时间计划完成6034户、23776个牧民的定居工程,全面实现游牧民的全定居。由于定居定牧的生产方式改变了哈萨克族牧民四季转场的传统畜牧业,许多与转场相联系的习俗、节日、民间信仰、宗教仪式等都将丧失其存在的基础。

三、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保护措施

我们认为对哈萨克族四季转场游牧传统文化的保护已经到了十分紧迫的时刻。创建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游牧文化保护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措施,它不仅可以保护哈萨克族游牧文化,还涉及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等各方面的保护。因此,它是继承与发展游牧文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创建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游牧文化保护区的概念《四季转场的游牧文化保护区》是少数有文化意识的哈萨克族牧民,按照传统游牧习俗进行生产活动、四季转场的、有法律和政策保护的特定区域。

(二)创建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游牧文化保护区的依据第一,有事例依据。2009年内蒙古建立了《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西藏有《游牧文化新体验》旅游区域。内地的民族地区早建立了《民俗文化村》。在这些地区建立

114 CHINA-TODAY FORUM

的游牧文化保护区、民俗文化村,使人们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界和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改善了人们对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以及有关的保护法律法规,并使人们坚持保护和传承的方向。

第二,我们所提出的创建游牧文化保护区的内容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提出的文化遗产价值标准相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把文化遗产分为四个价值标准。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2届会议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第一章、第二条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法》总则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法》两个都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作为唯一的保护对象,而且把内容概括为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所需的实物和场所等三个重点内容。以此为依据,我们特别强调:哈萨克族游牧转场是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与游牧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所有物质包括夏牧场、春秋牧场和冬牧场是游牧文化的表现场所。

(三)创建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游牧文化保护区的重要意义1.它将做为游牧文化博物馆。《游牧文化保护区》涵盖的文化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哈萨克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知识,展示哈萨克族牧民的草原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毡房文化、宏伟而隆重的转场过程、许多与游牧生产生活相联系的习俗、节日、民间信仰、宗教仪式、饮食和服装、手工艺品、生产工具、狩猎用具、古老兵器、传统的民族艺术、体育、生态文化以及传统的畜牧文化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从这内容和作用上讲,它可作为游牧文化博物馆。

2.它将成为牲畜品种改良基地。一是通过转场的生产方式,可让牲畜四季走动,并将四种牲畜能够吃上鲜嫩的草、喝上流动的河水,保证牲畜优良品种。二是哈萨克族牧民保留优质品种牲畜,处理劣质牲畜保证牲畜品种。

3.它将会成为培养哈萨克族文化传承人的基地。培养哈萨克族游牧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从而通过传承人来保护和继承与游牧相关的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遗产。

4.它将会成为能有效的体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示范园区。北京大学教授关世杰说:“要把保护人类文化放在保护自然生态物种和保护生态环境一样重要的位置。”(《中国民族》杂志哈萨克文2002年第四期)。创建哈萨克族游牧文化保护区离不开文化生态区建设。注重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既保护传统的游牧文化,又重视自然环境的复育和优化。在保护区内试行传承文化、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创建保护、继承、发展游牧文化的环境,同时维护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给人们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以具体行动表现出哈萨克族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关系。通过表演哈萨克民族的诗歌、舞蹈、乐曲、阿肯阿依特斯等艺术来体现哈萨克族与生态自然环境和睦相处的特征。

5.它将成为认知民族的学校。文化认知是文化保护和文化发展的前提。民族认知包括本民族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其他民族对该民族文化的认知。在文化交融的这个时代,现在的年轻人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很淡薄,甚者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窍不通。《游牧文化保护区》比较全面而集中展示了哈萨克族草原游牧文化和游牧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它将成为哈萨克族的

民族认知的学校,并为研究哈萨克民族游牧文化的研究人员提供有关传统文化资料。

6.它将成为旅游园区。新疆的伊利、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县是新疆的草原游牧文化旅游目的地。目前,新疆这些地区的旅游都是以生态旅游和自然景点的观光旅游为主。这种传统的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具有自己的特点,可以给游客提供一种体验自然的经历,但不能满足游客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要求。像伊利、阿勒泰、塔城地区和木垒县这样哈萨克族民俗民情浓厚的游牧地区,体验哈萨克族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中的转场生产生活,将会是游客的最佳选择。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创建哈萨克族游牧文化保护区,展示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过程,给游客提供体验“游”的空间。游客通过体验游牧社会生活,可以感受到游牧社会生活及游牧文化的真实性。通过游牧文化生态的体验旅游,游客可以感受到新疆草原多层次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切实体验哈萨克族民俗民情、真切体验游牧生产过程,从而实现体验游牧文化的目的。这种旅游将弥补新疆旅游事业中的一种空白。

结语

1.通过创建哈萨克族游牧文化保护区,实现哈萨克族游牧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重点保护、局部保护到整体保护,从专家保护、政府保护到全社会保护的升级;从而达到使哈萨克族游牧文化可持续性的保护目的;让草原游牧文化能够世代传递下去。

2.通过创建哈萨克族游牧文化保护区,一是更新当地牧民的观念,营造开放、包容、热情、诚信的社会氛围,为专家、学者、游客了解哈萨克族、研究游牧文化提供场所。二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当地牧民的素质,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富余劳动力。三是让当地牧民参与到旅游发展之中,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四是让当地牧民能够利用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改善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苏北海.哈萨克文化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8.[2]解志伟.游牧:流动与变迁.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5月.[3]贾合甫?米尔扎汗等.《哈萨克族文化大观》哈文.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年5月.

[4]阿勒泰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共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阿勒泰地区旅游局,2009.12.

[5]阿斯力汗.巴根.《哈萨克毡房文化》.中华遗产刊物,2007年第9期.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1月.

[6]《中国民族》刊物,2000年第3期、2001年第4期.

[7]阿?胡拉尔编.《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小百科词典》哈文.民族出版社,2003年5月.

[8]乌马尔汗?阿斯勒.《哈萨克族风俗文化》哈文.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9年9月.

[9]阿不勒达别克?阿克什泰等译.《中华民族-哈萨克族-民族起源研究》第一本.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年11月.

[10]库兰?尼合买提编.《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哈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11]吴马尔夫.(哈萨克斯坦作家)《草原文化》哈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11月.

[12]胡拜都拉?哈赛因著.(原畜新疆牧厅厅长)《新疆畜牧业浅谈》.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作者简介:

卡克西?努尔木汉,中共新疆阿勒泰地委党校,高级讲师(相当于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蒙古族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蒙古族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要】草原是游牧文化的载体,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是游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达茂旗是包头市唯一的牧业旗,拥有悠久的游牧文化历史、独特的游牧文化资源,游牧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蒙古族游牧文化,归纳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分析了游牧文化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游牧文化;草原;生态文明;达茂旗 一、蒙古族游牧文化概述 长久以来,游牧民族世代生活在草原上,孕育和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蒙古族是一个勇猛强悍的游牧民族,长期称雄于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传承游牧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族游牧文化是指游牧民在蒙古高原地区上千年的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了如何协调人与牲畜、牲畜与牧草、牧草与草场之间的矛盾,并且在游牧实践中,逐渐创造了一整套适应内蒙古高原自然环境条件的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哲学观念和宗教信仰。”[1]蒙古族游牧文化中处处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头市达茂旗地处大青山北麓,与蒙古国接壤,这里曾经居住在众多的游牧民族,全旗总人口约114312人,蒙古族1969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7.2%,保留了较为完成的草牧场,面积大约为163.13平方公里。这里的蒙古族绝大多数生活在草原上,继承了和发扬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游牧文化。 包头市达茂旗蒙古族游牧文化具有丰富多彩、历史悠久、保留完整、多元化的特征。这里有传承了几百年之久的哈布图·哈撒儿祭祀,景教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发展的蒙元文化,原生态的蒙古民族风情,独特的敖包祭祀、祭火、祭驼等祭祀文化,传统的蒙古牧民生产生活方式。散落到草原深处的历史文化遗存足以证明这里是蒙古族人的家乡,比如分布在阴山南北的乌兰察布岩画、游牧文化与景教文化融合时期的敖伦苏木古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寺庙普会寺和广福寺等。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应该把游牧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深度挖掘这种古老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发挥其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因素 蒙古族游牧文化植根于辽阔的草原之上,草原是游牧文化的载体。蒙古族的游牧活动主要是“逐水草而居”的四季轮牧,在生产生活中注重保护草场,保护牲畜,在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中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民族禁忌和法律制度方面注重环保,努力协调好人、草、畜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物质层面的生态因素 1、生产方式中的生态因素。蒙古族世代居住在广袤的草原上,人烟稀少,

融入民俗文化彰显美丽乡村特色——以《尼勒克县乌拉斯台乡巴依.阿吾勒哈萨克族民俗特色村寨规划》为例

融入民俗文化彰显美丽乡村特色——以《尼勒克县乌拉斯台乡巴依.阿吾勒哈萨克族民俗特色村寨规划》为例 摘要: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过程中,要想实现美丽乡村的建 设目标。就需要强化对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重视程度,进而为提升新农区的地方 形象、强化地方的影响力奠定基础,以此来助力于国民经济的稳步前行。在此过 程中,城市文化的逐步渗入,促使传统乡村审美理念随之发生了变化,而借助地 域性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以基于传统文化下视觉景观体系的打遣,为优化乡村 建设的视觉形象奠定基础。本文以《尼勒克县乌拉斯台乡巴依.阿吾勒哈萨克族民俗特色村寨规划》为例,针对地域性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视觉形象提升中的应用 与创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美丽乡村;民俗文化;民俗特色 对于民俗文化来说,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风尚,是广大劳 动人民群众在生活中自然形成并长久承袭下来的风俗。 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将民俗划分为四大类型:物质民俗,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医药保健民俗等;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末节日民 俗及民间娱乐民俗等;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 术等;语言民俗,包括民俗语言、民间文学等。 笔者认为关于民俗文化规划,应体现当地村落的文化特色,及村落地域特点。地域特点 主要以山野水志为核心,围绕人与自然抗争到和谐相处的共生局面,使人与自然,人与人, 自然与自然之间的调和魅力凸显,使之成为地域特色;而文化特色便是社会形态及行为模式 的体现,是村落有序发展,经历多辈衍生而出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左右着人与人相处的姿态,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来体现文化的魅力。 规划着眼原始村落民俗的构成要素,及现代元素的迭代更新,使原始与现代,古韵与时尚,朝相辉映。挖掘民俗特色,从原始及现代元素中择选要素演绎,让原始村落能够通过规划,重新散发古韵魅力。且通过文化的着力点,定位不同相关人群,以使旅游及生活共同促 进发展,构成循环生态,推进民俗文化的衍生,促进乡村人群增收和地域发展。当然,从物 质层面来讲,村落的建筑形态,空间布局,也体现着村庄的民俗特点,可能由于空间的延伸,而构成广场式的宗教活动或是其他活动,由此而来的规划应充分体现当地民俗特点。 规划设计中应重视山水结构,与聚落形成完美构图,视为因地制宜。规划依据功能划分 不同区域,体现不同民俗主题,有完整的游览路线,能够体会真正的民俗文化范畴,民俗功 能应体现在山水之间,使山水悠悠,人乐乐。 一、民俗元素融入 规划从哈萨克族氏族部落的信仰与生活习惯为切入点,考虑到哈萨克民族将某些动物视 为保护神加以崇拜,其中白天鹅被作为图腾、族徽和地名进行使用,更是哈萨克族人们心中 爱情和青春的象征。项目以天鹅造型通过道路路网的构建形成了项目区的主骨架,作为游牧 民族,固有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对水的崇敬和对生存的渴望紧密相连,规划由北侧的泉眼 将水系贯穿项目区,东侧以安置牧民为主,从规划的角度做好产业空间的引导,在项目区中 轴线冬不拉广场及西侧规划旅游项目满足游客住宿、餐饮、娱乐、文化、观景、购物、体验 等需求。 二、民族生活习俗复原 从生产方式上从规划的角度引导牧民产业像旅游业发展,从生活模式上从规划布局和建 筑设计上对原有的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进行设计,复原部落式生活模式,营造游 牧部落民俗与住区。 三、民俗活动的引入 规划设置自然跑道、游客观赏台、游客体验区,通过“哈萨克风俗真是怪、鞭子底下谈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颁布的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颁布的现实意义从1998年起, 文化部就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国内外立法调研的基础上, 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2003年10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我国于2004年8月正式加入该公约。为借鉴该公约的基本精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也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2011年6月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上和文化法制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各种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节日、民族体育活动,如百花争艳,似群星灿烂。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通过立法设定相关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从1998年开始,全国人大、文化部等相关部门就开始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调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文化部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终于在2011年2月25日经全国人大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游牧民族的介绍 (2) 二、游牧民族的起源 (2) 三、游牧民族的发展 (3) 四、游牧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融 (4) 五、游牧文化对中华影响 (5) 参考文献 (6)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广义上的游牧民族指的是居无定所的流浪民族,包括草原民族和海洋民族。 起源 关于游牧民族的起源,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人口压力说、游牧出于游猎说、驯化地理说、游牧与农耕并立说、游牧与农业分离说、气候变迁说等。有关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与世界游牧业的起源问题研究是密切相关的,笔者主张游牧与农业分离说。 游牧经济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非自足性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存在着依赖性,它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需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为前提。这就要求种植技术和游牧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从而决定了游牧民族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结合的混合经济是人类赖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经济类型。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征,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键。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曾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战争、掠夺、和亲、互市等所有的历史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主题:生存与财富是游牧国家兴起的原因。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是解开游牧起源这一历史悬案的锁钥。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这一经典论述,学界为此长期争鸣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部落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渡。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有些部落向农业经济发展,有些部落向游牧经济发展。恩格斯所说的正是后一种情形。直接从攫取经济向农业生产过渡也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形式之一,而且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都是沿着这一道路发展的。因此,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指出,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起一直以农业为主,没有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也就没有农业和游牧业的社会大分工。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新石器时代末到铜石并用时代,游牧部落的形成标志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也有人基于考古发现指出,我国整个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锄耕农业结合在一起,到了青铜时代,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而适宜放牧的地区在锄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成游牧业,从而实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哈萨克族文化

哈萨克族文化 编撰:昌吉市第一小学任建华 哈萨克族的文学 哈萨克族的文学可分为民间文学和书面文学,即作家文学两大类。 民间文学在哈萨克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歌、谚语、谜语、格言和弹唱等。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比尔江与萨拉的对唱》、《阿塞特与伊里斯江的对唱》和《居素普别克与莱孜依琶的对唱》等堪称佳作,广泛流传于民间,是哈萨克族家喻户晓的著名对唱文学作品。但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长诗和史诗。哈萨克族的长诗和史诗被分为“英雄史诗”、“爱情长诗”和“叙事长诗”三大类型。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中最著名、影响最为广泛的作品有《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叶尔塔尔根》、《哈木巴尔》、《哈班拜》等。其中,《阿里帕米斯》和《豁布兰德》这两部宏伟史诗的产生时间很早。而《叶尔塔尔根》则是以这以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哈班拜》、《博亘拜》、《贾尼别克巴图尔》和《萨巴拉克》等则是以18、19世纪的著名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英雄史诗或长诗;哈萨克族爱情长诗中最有名的是《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佩席与色彦苏鲁》、《恩利克与科别克》和《萨里哈与萨曼》等,其艺术价值较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最有影响、最重要的叙事长诗则主要有《考孜库尔帕西与巴彦苏鲁》、《克里米亚的40个巴图尔》、《鹏鹉的40个故事》、《4个宰相》和《巴克提亚尔的40个故事》等。 哈萨克族的作家文学是在古代氏族部落文学的基础上,于5到6世纪形成的,并随之得以发展。其主要作品有《霍尔呼特先知之书》、《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等。 哈萨克族的美术

哈萨克族的工艺美术主要有刺绣、雕刻和图案等。 刺绣是哈萨克人十分普遍的传统手工艺术,主要有挑花、刺花、落花、补花、嵌花、锻花、贴边花等多种方法。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挂毯、箱套,衣服袖口、前襟和下摆、手巾、挂帘、帷帐、窗帘、门帘、被褥的罩单、枕套、帽子、等都绣有美丽的图案。她们主要用丝线和金线刺绣,色彩大方、鲜艳,多用对比色,表现风格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浓重的草原民族气息。 雕刻是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哈萨克族历史上有铁匠业、银匠业、编织业、缝纫业、皮革业和靴鞋业等多种手工业。哈萨克人喜欢在木床、木箱、桌子、木碗、木盘、木盆以及冬不拉等乐器上雕刻各种图案。图案题材多种多样,主要有日月星辰、动物、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几何图形。 哈萨克族的绘画艺术也在近现代形成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解放后,培养了一大批美术家,他们的作品充分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悠悠岁月,茫茫草原。长期居住在阿克塞草原的哈萨克族牧民,秉赋草原的灵性、智慧,同时把自然、美丽归还草原。碧草荣枯,穹庐转徙。牧民的生活、习俗、文化与草原一起汇聚为一条涓涓河流。 一、阿依特斯(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每逢阿肯弹唱会,远近的人们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场献艺,听众们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地尽兴。 (一)特点 阿肯的主要才华表现在即兴创作上.他们一般能够触景生情、出口成章。除了在平日生产和生活中的即兴弹唱、阿肯的重要活动是参加随萨克牧人聚会时的对唱。这种对唱高潮迭起、相持不下、有时通宵不息。阿肯弹唱朗歌词内容、很能表达啖萨克人的豪迈性格、反映高山草原的时代气息。 特别是在对唱中,双方歌手即兴编词,出口成章,边弹边唱,一问一答,以物比兴,借景发挥,用优美的歌词,娴熟多变的弹奏技巧,折服对手,取悦听众。以答词切题准确、语言机智幽默、演唱经验丰富、内容生动有趣者取胜。弹唱会结束时,要为评选出的优秀阿肯颁发奖状奖品,赠送精美的冬不拉。对德高望重的老阿肯,要给他们献上传统的长袷袢。按照习俗,败阵的阿肯还要给得胜的一方赠送毛巾、手帕等物,以示友好祝贺和虚心求教。 (二)形式 阿肯弹唱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不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二是对唱,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对唱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把雄辨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他们所唱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颂歌、哀怨歌、情歌、习俗歌、诙谐歌五大类。 阿肯弹唱的第二种形式是对唱,对唱有2人对唱和4人对唱,有时也有一人单独弹唱叙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有哪些: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有哪些|保护文化遗产的 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意义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它包括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遗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反映了历史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见证。通过对文化遗产的研究探索,我们可以窥见人类自诞生以来的生活面貌。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是人类过去生活的反映,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循环的特点,一旦消失,就可能永远不能再现,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及其重大。 在现代国际竞争和地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势下,各国都把经济的增长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只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拆旧建新的趋势日益加快,各种古老的建筑物、遗址被现代化的机械夷为平地,各种文物被无情的摧毁。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文化遗产也被商业化的操作,把经济利润的最大限度的获得看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在许多旅游地,商家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过量的游客蜂拥而至,这不但改变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更为严重的是给文化遗产带来极大的负担,常常遭至遗物的破坏,加快了遗存的损耗速度,缩短了文化遗产的生命。这主要还是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够深刻,对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合理、正确的保护,加大对文化遗产知识的宣传工作就显得及其迫切和重要。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多彩。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分

草原文化作业答案

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A 3.C 4.A 5.B 6.C 7.A 8.B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C 2.BCD 3.ABC 4.AB 5. ABCDE 6.ABCD 7.ABCD 8.ABCDE 9.ABD 10.ABCD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 答: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 2.草原文化的环境特征是什么? 答:(1)生存于北方草原的先民适应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选择其适宜的生活方式。(2)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游牧文化。(3)以游牧畜牧业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4) 孕育了草原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 3.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遗迹主要有哪些? 答:(1)兴隆洼文化(2)赵宝沟文化(3)红山文化 (4)阿善文化(5) 海生不浪文化(6) 老虎山文化 4.简述草原民族的居住类型。 答:(1)洞穴居所。(2)半地穴式建筑。(3)窝棚式建筑。 (4)穹庐式建筑。(5)宫殿式蒙古包。(6)草原城市。 四、论述题 1.试述草原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 答: (1)自然地理环境是草原文化产生的先决条件。草原文化发祥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发展和繁荣于以蒙古高原为核心的广袤草原,草原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草原文化形成的客观因素。

(2)草原游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和游牧生产方式是草原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3)草原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具体表现为:①草原文化是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原始信仰的出现;游牧生活方式的奠定;“五畜”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态观念。②游牧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形成了草原先民在文化方面与农耕民族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相互传承的地区特点与民族特点。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频频互动,互市进行贸易,互市不通,则战争发生。 总的来看,民族关系融洽,农畜贸易顺畅,各族和平友好是中国北方历史的主旋律。匈奴时期的呼韩邪单于与汉朝和亲,北元时期的阿拉坦汗和三娘子与明朝通关互市,都见证了中国北方地区歌舞升平的和平历史。自古以来,中原商人、中亚商人、传教士乃至欧洲旅行者都在北方草原独来独往,草原部落从生产与生活需求的角度不予封闭或排外,这也就是草原文化始终雄居蒙古高原和中亚一带并与中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与农耕文化合而不同的根本原因。 2.试述游牧经济与草原生态的关系。 答:草原民族在进行游牧业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保护草场的生态观念。草原民族根据自然条件进行季节性游牧,游牧生产必须合理安排四季营盘、储备牧场、打草场,这是保证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草原民族在畜牧业的生产活动中,通过调节草场载畜量、合理安排草场使用,使畜群和牧场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既要使生产效益最大化,又要有效保护草牧场,这是游牧人所追求的目标。 (2)保护土壤的生态观念。游牧业是依赖草场而存在和延续的生产方式。所以草原民族保护草场的观念非常强,并将保护草场作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因为,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他们认识到要确保草场的肥美,就要做好保护工作。保护土壤的意识已经成为草原民族生态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3)保护水源的生态观念。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民族,不仅热爱他们的草场和土壤,对滋润万物的江河、泉水更是怀有深深的情意,蒙古族民间谚语中有“生长之土胜于金,所饮之水胜于泉”说法,充分表达了草原民族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之情,体现了他们爱护自然的生态观。他们把保护江河、泉水、溪水的清洁,作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一)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一)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虽然在一定意义和特定范围内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性或同一性,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质的差异。 ●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为地域文化之一种,而游牧文化则为经济文化之一型。 ●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则不尽然。 ●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从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近两年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梳理和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理问题。虽然学界至今尚未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专题讨论,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或分歧已有所表现,其中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从而对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质疑。本文试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并重点说明二者之间的非等同性,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 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虽然作出这一界定并使之能够得到学界较大范围的认同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的尝试。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从上述简略的界定中不难看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确实具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实际上,不少学者把草原文化直接指称为游牧文化,或者把草原文化视为草原游牧文化的略称,都是从这个特定范围、特定时期出发作出的界定。然而,超出这种特定的范围和时期,再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进而质疑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显然是缺失必要的逻辑基础和科学依据的。因为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围,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就完全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领域。前者从属于区域文化类型,可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森林文化序列;后者从属于经济文化类型,可列入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农耕文化序列。明确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同类型,不只是界定概念的需要,更是从内在属性上把握其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需要。 二、从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看,二者之间也有 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由于草原文化是依草原生态环境生成的,因此草原文化实际就是依草地资源的分布而蔓延于世界各地的。现在我们确切知道的是,草地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草原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以上。其中最大的一片是欧亚大草原,从我国大兴安岭东侧到欧洲多瑙河下游,东西跨110个经度,绵延万余里。这些草原由于气候和植被条件不同,又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及山地草甸类、沼泽类等不同类型。而生活在这些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原上的人们所创造的草原文化虽然存在地域的区别,但都是以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具有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因而在更高层级上都属于草原文化。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发布日期: 2012-01-03 | 浏览(247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王希恩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0世纪后期以来,受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时代潮流的猛烈冲击,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正遭受着日益严重的吞噬,保护和拯救它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必须面对的一项繁重而严肃的课题。1972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第17届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该组织于1997年又通过了建立保护“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这两项重大决策,标志着人类已经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中警醒,开始自觉地保护千百年来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和亿万年来大自然创造的美妙景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处并荣、文化与环境的和谐一致,从而跨进一个新的文明时代。 我们必须看到,威胁世界遗产生存的因素,不仅有自然灾害的频仍、经济开发的过度、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武装冲突的升级,还有文化霸权主义的横行。 在当今世界上,关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试图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乃至军事的力量,铲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以实现全球单一化。持这种观点国家,出于一已私利,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强行推销,买他账的,便视为朋友;不买他账,就视为异类。对异类,他横加指责,肆意干涉,甚至不惜动用武力,非消灭人家不可。这是一种十足的文化霸权主义,是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另一种观点是主张世界各民族各国家一律平等,承认各民族各国家在文化上独立性、差异性,允许世界文化多样性,主张世界文化“和而不同”。道理很简单,各民族各国家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经济状况、发展历程,千差万别,各具特色,这是一个任何人无法否认的客观存在。正是这些差异,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这种观点才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 保护世界遗产绝不是仅仅关于某项具体自然或文化遗产生存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顶峰上,放眼全球,充分认识保护世界遗产和进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教育的战略价值和意义。 从民族的角度看,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已被物化为恒定的形式,表现为历史的、静止的、不可再生的,它的精神蕴涵隐藏很深,已远离它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修养,不能潜心感受和解读,是很难把它全部激活、接受和传递的。例如古代玛雅的象形文字,当西班牙殖民者把最后一位祭司杀死以后,再也没人能够释读。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则是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现实的、活跃的、不断生成的,同时它就植根于民众真实生活之中,是民众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其精神蕴涵有如空气和阳光,可以直接被人们所吸收,并在经常性的活动中世代传承。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强烈的唤醒和强化民族意识的作用。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一条生命线。这条生命线一旦遭受破坏,民族文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生危机。在人类历史上,因为自身文化的失传或被强行割断而解体乃至消亡的事实,就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像璀璨的古代玛雅文明,灭亡了几个世纪,直到近代才被人们重新发现,然而我们已经无法使其复活。 从国家角度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国家独立。国家作为多民族共同体,广义地讲就是一个大民族,所以也称民族国家。一个大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本标志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而文化遗产突出地反映着民族神精和文化传统。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深入脊髓的文化积淀,也是它独特文化身分、文化个性的确证。据此,民族国家的自尊、自信才能确立,才会形成最深沉的凝聚力。在正常的状态

石人子沟遗址与东天山古代游牧文化——笔记

石人子沟遗址与东天山古代游牧文化 东天山指天山山脉东段为中心的区域,包括天山北麓的巴里坤-伊吾草原,也包括天山南麓的山前地带和哈密盆地。 游牧中有定居是游牧民族普遍的生活方式,因为纬度高,冬季寒冷时间长。 居住遗址、岩画、墓葬是古代游牧民族聚落留下来的基本遗存要素。 第一类遗存: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墓葬没有封堆(有石头有土,但没有堆起来);岩画:粗线条式、剪影式;大型聚落里,单间房屋的面积大,冬季的居住遗址往往会有石块垒起的墙体,墓葬也会比较多,也会有大量岩画(规模大,数量多是大型聚落特点)。 第一类遗存分布在天山北麓的遗址较少,但规模较大,多属于中型和大型聚落(岳公台—西黑沟遗址、东黑沟遗址:三座石筑高台,中高台、东高台、西高台,有规律分布的倒品字形,有大量用火的痕迹,可能和祭祀活动有关)。 东黑沟所处的地位、环境、居住地的选择、墓葬中随葬品的组合、人骨的分析(人骨可以分析饮食结构和经济形态),其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游牧经济。游牧文化特征,称其为东天山地区的第一类早期游牧文化遗存。 第二类遗存:东天山北麓山前地带,主要为夏季的大中型聚落遗址。代表有红山口—石人子沟遗址群:1号地点可

能为统治者居住遗址,2号地点可能和祭祀活动有关,3号地点可能为驻军场所。 第一类遗存岩画可能由石头工具刻的,第二类遗存岩画可能是有金属工具刻的,所以已经是以动态的剪影式为主,有了细部的雕刻。 第二类遗存发现了重要的现象,它的封堆下发现了被肢解的人骨,人牲同时埋葬有各种随葬品。复原后发现,人牲的随葬品和墓主的随葬品有明显的区别,墓主的随葬品属于第二类遗存,人牲的随葬品属于第一类遗存。所以墓主属于第二类遗存,人牲属于第一类遗存,这代表着第二类遗存代表的古代人群,征服统治了第一类遗存所代表的人群,时间大概处于公元前2世纪。 总结:的的确确存在古代游牧民族的聚落遗址;冬季聚落和夏季聚落的形式有所不同,有季节性的差别,冬季聚落一般分布在山脉的南麓,有大量的小型聚落和少量的大中型聚落,夏季聚落主要分布在山脉的北麓,主要是大中型聚落,小型聚落很少见;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第一类聚落遗址在东天山的南北两麓,公元前2世纪代替它的第二类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东天山的北麓,而且都是大中型遗址,与蒙古草原考古资料的对比后,确认第二类早期游牧文化遗存为匈奴文化遗存,根据史书记载,应该属于匈奴右部活动区域。在巴里坤发现的以第二类文化遗存为主的红山口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 文化遗产的定义, 与“文化遗产”的“泛概念”不同, 从保护的角度看, 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从1972 年到现在, 一直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保护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72 年开始到现在, 以实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为主的、偏重于物质文化的保护; 第二阶段, 从1989 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开始到现在, 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主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件及其背景来看, 这两个阶段的保护, 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紧密联系, 具有高 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影响世界文化走向的深刻意义。 一、物质文化保护的背景及其意义(1972 年———现在) ( 一) 世界遗产保护的提出和经济文化背景 20 世纪是科技革命的辉煌世纪, 也是“全球化”重新启动 的世纪。世界各地为了发展经济, 攫取资源, 破坏自然, 正如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地球上许多地区, 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 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害的程度; 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 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 ??”*)。另一方面, 经济建设对文物的破坏, 比战争更为恐怖。比如60 年代, 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旺斯水坝, 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据统计, 当时所毁掉的文物古迹数量大大多于两次世界大战所破坏数量的总和。人类为了自己这一代的所谓“幸福”, 恣意蹂躏自然、毁灭文物。面对残酷的事实和严峻的局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发布的5 个月之后, 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08 ( 二) 世界遗产的分类与价值 《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产”和“ 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 文物、古建筑群、历史遗址, 这些显然是物质的。后来在实践中又添加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显然是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角度提出的。凡是有条件评 上的, 都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平时所说的“世遗”, 指的是 这类名录。以下对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 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的性质、价值作阐释。 1.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方面。如我国被列入的有拉萨布达拉宫、安徽古民居建筑、苏州古典园林、曲阜孔府、孔庙、孔陵等, 这是属于建筑群;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 这是属于遗址、文物;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属于历史遗址。这些文化遗产, 无论是雕塑、雕刻、建筑, 都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 都是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从历史、文化、艺术或科学角度看, 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历史遗址则有人类学、人种学的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作了以下的价值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 窟的492 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 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 展 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是世人公认的“墙壁上的图书馆”, 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中国威胁论”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在, “文明冲突论”也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2.世界自然遗产指具有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自然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物种、地理地质结构价值, 还有自然审美价值。例如中国的九寨沟、武陵源、黄龙风景区等。自然遗产保护区包括: 国家公园和其他早已指定的物种保护区。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满足上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 可列为“双遗产”。“双遗产”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价值观念。《公约》中本来没有“双遗产”,“双遗产”是我国泰山的自然美和我们祖先智慧相结合而对世界遗产作出的贡献。1987 年, 中国泰山申报世界遗产, 5 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协会副主席卢卡斯先生来泰山考察, 发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 有古建筑群20 多处, 历史文化遗迹2000 多处, 还有 福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第47卷 第5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ol.47 No.5 2007年9月J 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Sep.,2007  □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杨建华1,曹建恩2 (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2.韩国全南大学人类学科,韩国光州广域市500757) [摘要]游牧经济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畜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国北方作为欧亚草原的边缘地 区,既有与欧亚草原的相似性,也有自身特点。与欧亚草原的游牧化过程研究相比,中国北方地区 畜牧向游牧的转化有缺环,需要加强对乳制品开发与羊在畜群中所占比重变化的研究。根据古代文 献与民族志所构建的畜群构成、畜群规模和放牧方式,有助于理解北方各地考古发掘中墓葬的殉牲 所反映的经济类型。 [关键词]中国北方地区;游牧经济;欧亚草原;青铜时代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34(2007)05201402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80004);吉林大学“985工程” 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5-10-31 [修改日期]2007-06-20 [作者简介]杨建华(195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游牧是生产性经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通过畜养食草类动物来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是一种经济、文化和社会现象。游牧的定义包含四个要素:以畜牧经济为主要生业形式;为利用最佳草场采取季节性迁徙;这种迁徙是全年有系统的迁徙;从事这种经济生产的人占大多数。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出,游牧只是畜牧经济的一种最极端、最发达的类型。对游牧社会的分析涉及到人、牲畜和生态环境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畜群的构成主要受牲畜的特性与环境的关系制约;放牧的游动方式是由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畜群构成决定的;人对畜群的控制能力体现了人们的财富积累。财富积累的差异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水平,而畜群的构成和放牧方式的不同组合则构成了不同的游牧类型。 草原地区在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过渡时进入了游牧经济阶段。整个旧大陆主要的游牧类型有北亚类型、欧亚草原与半沙漠类型、近东类型和中东类型,其中欧亚草原与中国北方地区相邻,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这一类型的分布可以进一步分为以蒙古为代表的亚洲腹地、以哈萨克为主的中亚以及东欧草原。这一地带的畜群以绵羊和马为主,只是在特别干旱的戈壁与阿尔泰山或草场不理想的地区以山羊为主。[1] 一、从欧亚草原看中国北方的游牧文化 欧亚草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在它的南边分布着希腊文明、印度河与黄河流

浅谈哈萨克族舞蹈造型与其传统图案纹饰间的关系

浅谈哈萨克族舞蹈造型与其传统图案纹饰 间的关系 摘要:一个民族的艺术文化离不开哺育它成长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又与这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生计方式、宗教习俗等密切相关。哈萨克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草原民族,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尤其是新疆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哈萨克族舞蹈与传统图案艺术是草原文化的产物,也是草原文化中最简洁明快的文化形式和高度浓缩的生活写照。所以哈萨克族舞蹈与传统图案艺术蕴含着深厚的草原文化色彩。本文通过探讨哈萨克族舞蹈与传统图案纹饰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正是哈萨克族悠久的历史与长期的游牧生活习俗造就了独特的草原艺术文化关键词:哈萨克族舞蹈;传统图案;纹饰;游牧民族;草原文化 一、代表草原文化的哈萨克族舞蹈与哈萨克族传统图纹 (一)、草原文化背景下的哈萨克族舞蹈 草原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民族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从目前的

文化定位特征来看,草原文化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一种复合性文化。是北方诸多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承传,发展的,以一种薪火传递的接力形式承传和递进的 哈萨克族是新疆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而舞蹈艺术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草原文化在该领域的集中表现。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哈萨克族舞蹈,动律感极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哈萨克族男士舞蹈动作以“动肩”和跳“马步”见长,表现哈萨克族男子的勇猛刚烈。其次女性的“绕手腕”和“挥动手臂”的舞姿,整个身体动律很柔美,委婉,表现哈萨克族女子的婀娜多姿,柔情似水的体态 哈萨克族舞蹈内容虽然以草原游牧文化为主但其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游牧生产生活和农业生产生活的内容,还有以放牧和耕田为主的劳动为主舞蹈内容,甚至还包括春天百花,草原上的花草植物这样一些现象。舞蹈主要有,“黑走马”,用哈萨克语翻译是“哈拉角勒哈”,意思是“黑色奔腾的赛马”,其舞姿也是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狙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其次,模仿动物,鸟类,自然世界的模拟舞蹈。此类舞蹈反映了狩猎、转场及游牧生活。例如:天鹅舞,鹰舞,熊舞,山羊舞。再次为表现哈萨克民族的生产生活而产生的劳动舞蹈类。哈萨克语称“也翁别克比”,是一个集体舞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