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巧设单位1之学生用

巧设单位1之学生用

巧设单位1之学生用
巧设单位1之学生用

巧设单位“1”之行程问题

解答行程问题,一般都要有路程、速度、时间三种量中的任意两个量。但是,在一类竞赛题中,往往只有时间这一种量,根本不明示两个运动体的相向相遇,或者同向追及是在多少路程中发生的,因此,给解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如果在解答的过程中,能根据题意恰当地设某段路程为单位“1”,以此为尺子,来度量两个或几个运动体在不同的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的长短,这样,就能使数量关系明朗化,就能驾轻就熟,将问题化难为易

例1、例1、小黄有125元钱,如果全部买铅笔,可以买24枝;如果全部买圆珠笔,可以买18枝;如果全部买钢笔,可以买6枝。现在他先买8枝铅笔和9枝圆珠笔,把余下的钱买钢笔,可以买几枝钢笔?

1、陈老师给同学们分作业本.如果只分给甲班,每个同学可得30本;如果只分给乙

班,每个同学可得15本;如果只分给丙班,每个同学可得10本;如果只分给丁班,每个同学可得20本.如果平均分给四个班的同学,每人可得几本?

2、李老师给同学们分作业本,如果平均分给全班同学,每个同学可得4本,如

果只分给男同学,每个男同学可得6本,如果只分给女同学,每个女同学可得几本?

3、王师傅把一块54千克的钢锭加工成零件。如果加工成甲种零件,可加工120

个;如果加工成乙种零件,可加工72个;如果加工成丙种零件,可加工60个。现在王师傅先加工甲乙两种零件各24个,剩下的加工成丙种零件,可以加工多少个?

例2、小刚沿3路电车路线步行去上学,每隔6分钟就遇到一辆迎面开来的电车,每隔9分钟就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上他。如果车站发车的时间间隔

相同,小刚步行的速度和电车的速度都保持不变,这条线路每隔几分钟

发一次车?

1、某人从甲地走往乙地,甲、乙两地之间有定时的公共汽车往返,且两地发车

的时间间隔都相等。他发现每隔6分钟开过来一辆去甲地的公共汽车,每隔12分钟开过来一辆去乙地的公共汽车,则公共汽车每隔几分钟从各自的始发站发车(假设每辆公共汽车的速度相同)?

2、

3、某人沿公路骑自行车匀速前进。他发现这一公路上的公共汽车,每隔20分

钟就有一辆车超过他,每隔12分钟就有一辆车和他迎面相遇。如果这路车的两个车站,都以间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每隔多少分钟发一辆车?

例3、一条街上,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和一个步行的人同向而行,骑车人速度是步行人的3倍,一条街上,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和一个步行的人同向而行,

骑车人速度是步行人的3倍,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的人,每隔20分钟有公共汽车超过骑车的人。如果公共汽车始发站每次间隔相

同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每隔多少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

1、一条公路上,有一个骑车人和一个步行人,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

倍,每隔6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人,每隔10分钟有一辆同一路的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如果公共汽车的发车时间间隔相等,则公共汽车每隔几分钟发一次车?

2、甲骑摩托车,乙骑电动车,两人在一条马路上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2.5

倍。每隔8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乙;每隔16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甲。如果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间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每隔多少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

3、甲骑摩托车,乙骑电动车,两人在一条马路上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1.5

倍。每隔6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乙;每隔8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甲。如果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间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每隔多少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

例4、公路上同向行驶着三辆汽车,客车在前,货车在中,小轿车在后.在某一时刻,货车与客车.小轿车的距离相等;走了10分钟,小轿车追上了货车;又过了5分钟,小轿车追上了客车,再过多少分钟,货车追上客车?

1、公路上同时行驶着abc三辆汽车,C车在前,B车在中,A车在后。某一时刻,

B车同C车A车的距离相等,此后走了4分钟。A车追上了B车,又过

了2分钟,A车追上了C车。再过多少分钟,B车追上C车?

2、甲、乙、丙三人各以一定的速度,从A地到B地,丙出发5分钟后乙才

出发,乙用25分钟追上丙;甲又比乙晚出发5分钟,经过40分钟才

追上丙。甲出发后,需用多少分钟才能追上乙?

3、甲骑自行车到城里去办事,走后,乙发现他忘了一物,立即骑摩托车去

追,乙追了15分钟还没追上,连忙问路旁的人,路旁的人回答说:“甲在20分钟前经过这里。”乙看看手表,这时离甲出发时间一小时。乙需再行几分钟就能追上甲?

例5、客车从A站,货车从B站,上午6时同时出发相向行驶。上午8时,货车到达C站;客车下午3时才到达C站(如图所示)。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四分之三,客车与货车在何时相遇?

A C B

1、甲乙丙是三个站,乙站到甲丙两站的距离相等,小明和小强两人分别从甲丙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过乙站100米后与小强相遇,然后两人又继续前进,小明走到丙站立即返回,经过乙站后300米又追上小强。问甲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米?

2、快车从甲地,慢车从乙地,上午7时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上午9时,慢车到达丙地,快车下午2时到达丙地.已知慢车速度是快车的三分之二,两车在何时 相遇?

3、大货车和小轿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条公路行驶。大货车先走两小时,小轿车出发4小时后追上大货车。如果小车每小时多走8千米,出发后3小时就可以追上大货车。大货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4、老王在公交车上发现一个小偷反方向步行,10秒钟后他下车去追小偷,老王

的速度比小偷快1倍,比汽车速度慢五分之四,老王再用多少秒就能追上小偷?

甲 乙 丙 小明 小强 甲 乙 丙 快车 慢车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教案 主备教师: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例3教学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例3呈现给学生15个小朋友做游戏的情境图,并由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分别提出“平均每组几个小朋友”和“可以分成几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学情分析: 请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再解决问题。注意,学生先提出哪一个问题,就先解决哪个问题,顺其自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具准备: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 总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预设: 一、谈话引入

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学生? 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 (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5)看!又来了3位同学,那每组应该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同学说说。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三、实践应用

第一章认识长度单位教案

第一单元 1.1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 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生1:5拃。生2:5拃半。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长度单位的认识

长度单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厘米在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正确的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 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地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学具准备:学生:直尺(每生一把);1厘米的小棒(每生一根);几厘米的小棒(每生一根);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老师发现同学们今天穿得都很漂亮,那么你的衣服是在商场买的 还是在衣服店里做的?在以前衣服多数是做的。 (1)、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老师完整故事内容: 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轻轻地打开课本75页,按顺序认真地看图。(给学生充分 的看图时间,老师在学生看图时给以指导) 师:谁想把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指生)当这个同学讲的时候,咱比比哪位同学听得认真,看得仔细。 师:看得仔细,讲得精彩,请坐。小徒弟很是纳闷。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2、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想说给大家听? 生:(1)师傅手大,徒弟手小 (2)他俩的拃不一样长. (3)师傅量师傅做才行 师:那么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生:(1)师傅量师傅做。 (2)徒弟量徒弟做。 生:(3)用尺子量一量。师:哎,这个主意不错。对,为了测量的准确和交流的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通常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直尺:(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直尺) 师:你们用的小直尺是尺子中的一种,来看看你的尺子上都有什么? 生:(1)画:师:这些漂亮的画是用来装饰小直尺的。 (2)图形:师:以后画图是你会用得到。 (3)字:师:哦﹑是有一些字。 (4)数:师:你们的直尺上有数吗?看尺子的最左端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在尺子上0表示起点。(板书:0起点) (5)小竖线:师:大家都来看这些竖线有什么不同吗?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叫刻度线。(板书并读:刻度线)请看这些长刻度线,规定每相邻两条长刻度线间是1大格。指指你直尺上的1大格。 (6)cm:学生找不到的:看老师的直尺上有两个字母。 师:cm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厘米。(板书:厘米的认识) 二、认识1厘米,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 1、猜1厘米长: 师:同学们,猜猜看1厘米有多长呀? 生:(1)比划(2)说(3)用身边的物长表示(4)找直尺上的 师:这个小朋友在直尺上找1厘米,大家都来试着找找看? 2、找直尺上的1厘米: 师:那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能在直尺上试着找找1厘米吗? 师:从0到1。 3、比划直尺上的1厘米: 师:对照尺子比划一下,举起来 4、借助小棒比划、感觉1厘米:

利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单位1”求解实际问题: 1、在关键句中找实际问题 “单位1”在______________字的后面,_______的前面。如果句子中没有关键字,就找分率的前面。 2、“占”,“是”“比”字相当于_______;“的”字相当于_______。 3、列数量关系式 (1)、分率前面是“的”字 单位“1”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1”未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率前面是“多”或“少”字(出现“多”字,用“+”;出现“少”字,用“-”) 单位“1”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1”未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 (1)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5。()列数量关系式()(2)甲的6/7相当于乙。()列数量关系式()(3)乙的5/9与甲相等。()列数量关系式()(4)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1/8。()列数量关系式()2.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2/3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数量关式()。3.五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有40人,五年级二班参加的人数是五年级一班的 4/5。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二班参加多少人列数量关系式是()。 4.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6,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4/3。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张,是把()看作单位“1”,列数量关系式是()。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把()看作单位“1”,列式是()。 二、解决问题 1.阳光小学有男生75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这个学校有女生多少人?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2、鸭的孵化期是鹅的5/6 ,鸭的孵化期是30天,那么鹅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 (摘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一、身高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场地器材 身高测量计。使用前应校对0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红色刻线的高度是否为10.0厘米,误差不得大于0.1厘米。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3.测试方法 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图3-1)。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4.注意事项 (1)身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 (2)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3)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4)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 (5)测量身高前,受试者应避免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二、体重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场地器材 杠杆秤或电子体重计。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即每百千克误差小于0.1千克。检验方法是:以备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标准砝码(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标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灵敏度的检验方法是:置100克重砝码,观察刻度尺变化,如果刻度抬高了3毫米或游标向远移动0.1千克而刻度尺维持水平位时,则达到要求。 3.测试方法 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试者赤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在秤台中央(图3-2)。测试人员放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总结.doc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总结 xx学校认真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相关要求,在接到通知之后,及时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本着有序、务实、高效的原则,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将具体开展工作做如下汇报。 积极参加培训,充分做好动员和组织工作 学校在接到通知后,于8月29日派出学校体育专职教师参加管理局的上报工作培训。参加培训教师认真聆听相关要求和内容细节,做了详细周密的记录。返回后,立即向学校进行汇报,学校在第一时间内组织召开组长和副主任以上干部会议,专门传达培训和测试工作内容要求,并作出严格部署,并成立学校测试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任组长,各部负责人任副组长,班主任为组员的网络管理模式,责任层层覆盖,全校齐抓共管,共同开展好此项工作。 重点摸排调查,认真填写好学生基本信息 学校在下载完学生基本信息模板之后,便组织各班主任进行集中培训,熟悉了解并掌握填写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之后组织学生认真填写。同时,各班主任还着手针对本班学生的身体状况展开详细摸排调查,对于符合条件不能参加测试的同学提出明确要求,如实开具提供有效证明,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诉求。尤其在填写学生基本信息的过程中,学校再三重申不可麻痹大意,反

复校对核实,确保万无一失,面对此项繁重的工作,校方和各班级班主任都任劳任怨,付出了一定的辛苦和努力。 开放训练场地,统一组织各项目的练习 除了利用校园内操场和体育器材设施之外,学校还主动和农场沟通,将农场文体中心的标准400米的塑胶跑道专门对学生定时开放。各班级充分做好宣传动员的前提下,专职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体质健康所测的项目对学生进行了集中的指导和训练,逐渐增加学生的训练强度,鼓励学生晨练,并带动了一部分学生家长和学生一起晨练,为学生取得好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制定测试方案,统筹安排场地器材和人员分工 学校详细制定测试方案,并合理调配安置测试场地和所用器材。方案中围绕测试项目内容提出了严密而合理的计划安排,保证各项目之间衔接有序,不发生任何冲突,保证测试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责任有关人员对测试场地和器材进行了严格的勘察和检查,坚决消除不安全的因素出现,一切本着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测试的原则,追求测试效果的明显化和效率化。 严密做好测试分组和记录工作,做好数据上报 在测试前夕,学校对参加测试的裁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根据各班学生基本信息对学生进行各项目分组,测试时,本着实是求事、不编数据的原则测进行精确细致的填写。学校在学生测试完后,组织相关人员对学生测试环境和测试数据录入。经过严格核对无误后,进行统一上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重难点强化小专题(十二) 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

重难点强化小专题(十二)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 一、我会填。 1.某品牌手机3月份的价格比2月份降了20%,4月份的价格比3月又涨了20%。4月份的价格比2月份()(填“涨”或“降”)了,变化幅度是()%。 2.李阿姨看中了一套套装原价1200元,现商场按原价80%销售,李阿姨凭贵宾卡在优惠基础上又享受5%的优惠,她买这套套装实际付了()元。 3.一袋米重40千克,用了20%之后,又放入剩下的20%,这时这袋米重()千克。 二、我会选。 1.一件衣服,按进价提高20%定价,再按80%出售,这笔生意()。 A.赔了B.赚了C.不赚也不赔 2.一辆汽车,先提速10%,后来速度又降低10%,现在速度和原来相比,()。 A.不变B.提高C.降低 3.一件商品,先提价20%,以后又降价1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相比,()。 A.提高B.降低C.不变 三、解决问题。 1.“蓝猫”童装每套售价90元,连续两次降价10%后,现在售价应是多少元? 2.某村前年产苹果30万千克,去年增产20%,今年减产20%,今年产量为多少万千克? 四、某商家将某件商品在原价的基础上提高80%出售,一周后恰逢周年庆,商家又6折出售该商品,此时该商品的价格比原价提高了百分之几?

五、小刚和小强在文具店各买了一支钢笔,都花了19.8元。可文具店的老板说这两支钢笔一支赢利10%,另一支亏损10%。小刚说老板正好不赚不赔。你觉得小刚说得对吗? 重难点强化小专题(十二)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

一、1.降4 2.912 3.38.4 二、1.A 2.C 3.A 三、1.90×(1-10%)×(1-10%)=72.9(元)答:现在售价应是72.9元。 2.30×(1+20%)×(1-20%)=30×120%×80%=28.8(万千克)答:今年产量是28.8万千克。 四、1×(1+80%)=1.8 1.8×60%=1.08(1.08-1)÷1=8%答:该商品的价格比原价提高了8%。 五、19.8÷(1-10%)=22(元)19.8÷(1+10%)=18(元)22+18-19.8×2=0.4(元)答:小刚说得不对,文具店老板亏了0.4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学生汇报:4拃、5拃半、5拃等等。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教学例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

解决问题(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

1教学目标 1、学生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2、学生能增强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能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之后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问题。需要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把工程总量看作“1”。 3重点难点 学生能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修12天完成,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18米,多少天能完成? 3、加工一批零件,计划8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4、一项工程,施工方每天完成1/6 ,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活动2【讲授】探究新知 【问题】准备新修一条公路。两个工程队,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二队单独修要18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1、理解题意: 知道了一队单独修完要( )天,二队单独修完要( )天。要 求 2、我来分析解答: 道路总长不知道,我可以假设道路总长( ),那么,一队单独每天修多少:

二队单独每天修多少: 两队合修,每天修多少: 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3、还可以把道路总长看作单位“1”来解答: 活动3【练习】练习 1、这批货物,只用我的车运,6次才能运完。只用我的车运,3次就能运完。如果两辆车一起运,多少次能运完这批货物? 2、挖一条水渠,王伯伯每天挖整条水渠的1/20 ,李叔叔每天挖整条水渠的1/30 。两人合作,几天能挖完?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活动5【作业】作业 落实基础★ 1、甲车从A城市到B城市要行驶2小时,乙车从B城市到A城市要行驶3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A城市和B城市出发,几小时后相遇?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登记表.doc

李楼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登记表 班级:一年级体测老师:王老师 2015年 项目 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50米跑坐位体前屈50 米×8往返跑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 成绩 总分级别身高体重评分等级肺活量评分等级成绩评分等级成绩评分等级成绩评分等级成绩评分等级成绩评分等级 姓名 王程程128 31 80 超重1342 74 及格74 及格100 优秀45 64 及格良好李嘉诺135 28 91 正常1342 74 及格76 及格 16 95 优秀42 64 及格及格宁灿灿116 30 60 肥胖1213 70 及格80 良好100 优秀40 64 及格及格李浩天127 23 100 正常1342 74 及格11 70 及格100 优秀43 64 及格及格李万民128 28 90 正常1342 85 良好72 及格90 优秀45 64 及格79 及格李欣彤126 26 90 正常1342 74 及格12 60 及格100 优秀42 64 及格及格李欣彤130 36 60 肥胖1213 70 及格64 及格100 优秀40 64 及格及格李冠霖126 25 80 正常1213 90 优秀76 及格100 优秀52 85 良好92..5 优秀李文康125 30 80 超重1342 85 良好10 100 优秀95 优秀35 62 及格良好史宜林122 25 96 正常1213 80 良好11 78 及格90 优秀42 64 及格及格张蕴菡120 23 88 正常1213 80 良好10 100 优秀100 优秀40 62 及格良好张弛126 24 98 正常1342 85 良好72 及格90 优秀41 64 及格79 及格李欣珊113 20 100 正常1342 74 及格74 及格95 优秀40 64 及格及格季方云115 28 60 肥胖1213 70 及格12 60 及格100 优秀43 64 及格及格李彤136 30 100 正常1213 70 及格12 60 及格100 优秀45 64 及格良好李帅128 30 88 正常1342 85 良好92 优秀95 优秀52 90 及格优秀杜双宇126 27 89 正常1342 85 良好70 及格85 良好40 62 及格及格李梦晨125 30 80 超重1342 85 良好12 68 及格90 优秀41 64 及格及格李露130 30 100 正常1342 85 良好72 及格90 优秀45 64 及格82 良好王贺115 21 95 正常1342 85 良好72 及格85 良好41 64 及格及格董一澳126 30 80 超重1213 80 良好66 及格100 优秀40 62 及格及格李涵115 31 60 肥胖1342 85 良好11 78 及格90 优秀43 64 及格及格

长度单位认识教案

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P1、2,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doc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单位“1”解决实际的百分数问题,特别是在没有具体数字的情况下用来解决此类应用题,以达到计算快而准的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积累更多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单位“1”解决问题的初步概念。 难点:掌握用单位“1”解决实际的百分数问题。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找准单位“1”: 1、今年产量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2、这个月用电比上个月节约了百分之几? 3、彩电降价了百分之几?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学例5,学生试做。 某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从中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意,从中获得信息)。 (2)在不知道3月具体价格的情况下,我们怎样计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2、讲解探究 方法一:假设此商品3月的价格是100元。 4月价格:100-100×20%=80(元) 5月价格:80+80×20%=96(元) 96元<100元 (100-96)÷100=0.04=4% 发现5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4%,是3月的96%。 方法二:将此商品3月的价格看做单位“1” 1×(1-20%)×(1+20%)=0.96 (1-0.96)÷1=0.04=4% 小结:一件未知价格的商品有涨有跌,我们可以假设此商品的价格为“100元” 或者单位“1”,便于我们理解和计算。 3、思维拓展 (1)用字母表示数 假设3月份的价格为a元 4月价格:a﹣a×20%=0.8a 5月价格:0.8a×(1+20%)=0.96a (a﹣0.96a)÷a=0.04=4%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第1讲认识厘米和米及数线段 【例1】 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1) ( ) (2)()(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试一试】 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 【例2】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的纸条.塑料绳等,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的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如图小朋友这样做: 1米=100厘米 动手测量 (1)自己的身高是()米()厘米 (2)自己坐的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的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的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一支粉笔长75厘米。() (2) 萌萌的小床长5米。() (3) 一棵白杨树高7米。() (4) 小刚身高140厘米。() (5) 1支铅笔长13厘米。() 【例3】 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 【试一试】 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例4】 认识线段

1. 2. 【试一试】 (1)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例5】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A B C D E 【试一试】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习题训练】 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 1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500厘米=()米 3米30厘米=()厘米 415厘米=()米()厘米101厘米=()米()厘米 110厘米=()米()厘米二.在○里填上>.<或=。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

XXXXX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三个文件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我校体育卫生工作,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监测的目的 1. 通过监测,推动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促使全体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 掌握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发展和变化趋势,建立全校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系统,为我校评价“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二、管理体制和职责分工 (一)领导机构 本着以人为本,为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成立以校长为首,政教处,总务处,教务处共同协作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组织管理,培训和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学校总务处,负责开展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政教处,负责开展监测工作。 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监测工作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受检学生注意事项: 1.积极训练,服从体育教师的安排,认真完成训练任务,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为体质抽测活动的顺利进行作出自己的贡献。 2.测试取得的数据是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资料,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检测。 3.要积极配合检测人员的工作,按照要求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各项检测,测出风格、测出水平,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测试过程中尊重裁判,尊重同学。 4.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守秩序、守纪律,听指挥,不乱跑动,不嬉笑打闹,保持检测场所的安静。 5.素质测试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测试中要注意安全,测试后要积极放松,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6.为了保证学生的体能,提高体质数据监测的质量,1000(800)米及50米×8往返跑定为测试的最后一个项目。 7.穿运动装,不穿钉鞋、皮鞋。 8.检测项目全部查完后,须将卡(表)交检测队收卡(表)人员手中,经审查无缺、无误、无疑者,方可离开。 裁判员守则: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虽然他们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有触及到关于“米”或“厘米”这类的词语,但是他们真正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的学习长度单位。这对于他们是新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是老经验了。所以这样的课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1、在原来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框架,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很近。 2、纠正老经验的错误认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两者建立联系,能用新知识去测量生活中的物体。能用老经验检验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于是根据以上的认知我将这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同一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先观察我用不同的标准测量长度相等的彩带,通过发现得出的结论不同从而引发“为什么同样长的彩带,结果会不一样?”让学生感知“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同桌合作去验证我们共同得出的结论。 2、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我分三步走:先让学生认识尺子,明确尺子上0到1是1厘米。再让学生再在尺子上找一找其他的1厘米。比如1到2、2到3.最后寻找身边的1厘米,比如手指甲、图钉等。借助具体的食物构建好1厘米的长度单位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两物体的长度。因为没有实物投影仪,没有请学生上来演示测量的方法,厘米太小了,在黑板上画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只好采取了自己正确示范、学生模仿和自己错误示范、学生纠正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雪深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力估量的教学,在测量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先估量。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估量的方法和准确度。 5、是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我主要选用同桌互相合作的方式。一个画好之后,要求同桌再帮他测量一下,以保证对方画线段的正确。 几点思考: 1、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学生经历有多样标准测量物体的经历不足。所以反应在作业中,个别学生在数一个物体有几个正方体的时候就出现了错误。对同一测量标准的必要要体会不是很深刻。 2、厘米和米的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 3、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 【教学内容】 P29 例3 P30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2、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具准备:情景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间喜欢玩一些什么游戏?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在课间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当学生涉及到有关“平均分”的游戏时,老师要注意强调,引起学生注意,同时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师:昨天老师在操场上也看到了一些同学在做游戏,数了数,共有15人,(板书:15人做游戏。)我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出示图片:3组跳圆圈舞的同学,每组有5人。)看,他们玩得多快活呀!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看着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情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2)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2.解决问题

长度单位的认识

长度单位的认识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那你知道它的宽有多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用小棒量练习册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五、随堂练习

利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讲解学习

利用单位1解决实际 问题

利用“单位1”求解实际问题: 1、在关键句中找实际问题 “单位1”在______________字的后面,_______的前面。如果句子中没有关键字,就找分率的前面。 2、“占”,“是”“比”字相当于_______;“的”字相当于_______。 3、列数量关系式 (1)、分率前面是“的”字 单位“1”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1”未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率前面是“多”或“少”字(出现“多”字,用“+”;出现“少”字,用“-”) 单位“1”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1”未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1)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5。()列数量关系式()

(2)甲的6/7相当于乙。()列数量关系式 () (3)乙的5/9与甲相等。()列数量关系式 () (4)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1/8。()列数量关系式() 2.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2/3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数量关式()。 3.五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有40人,五年级二班参加的人数是五年级一班的4/5。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二班参加多少人列数量关系式是 ()。 4.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6,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4/3。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数量关系式是 ()。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把()看作单位“1”,列式是 ()。 二、解决问题

学生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

学生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 一、身高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场地器材:身高测量计 3.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4.注意事项: (1)身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 (2)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3)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4)测量身高前,受试者应避免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二、体重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场地器材:杠杆秤或电子体重计。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 3.测试方法:测试时,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试者赤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在秤台中央。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注意事项: (1)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剧烈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三、肺活量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2.场地器材:电子肺活量计 3.测试方法: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肺活量计主机放置平稳桌面上,检查电源线及接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键液晶屏显示“0”即表示机器进入工作状态,预热5分钟后测试为佳,告知受试者不必紧张,并且要尽全力,令被测试者面对仪器站立,受试者进行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学会深吸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象闻花式的慢吸气),,手持吹气口嘴,将吹气口嘴紧贴嘴和鼻夹(口嘴或鼻避免漏气),屏住气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面对肺活量计站立吹1至3次,看仪表有无反应,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每位受试者测三次,每次间隔10秒左右,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以毫升为单位,不保留小数。 4.注意事项: (1)电子肺活量计的计量部位的通畅和干燥是仪器准确的关键,吹气筒的导管必须在上方,以免口水或杂物堵住气道。 (2)每测试10人及测试完毕后用干棉球及时清理和擦干气筒内部。严禁用水、酒精等任何液体冲洗气筒内部。 (3)导气管存放时不能弯折。 (4)定期校对仪器。 四、50米跑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2.场地器材:秒表、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跑道线要清楚 3.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