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话说聊斋(第一部)

话说聊斋(第一部)

话说聊斋(第一部)
话说聊斋(第一部)

话说聊斋(第一部)

话说聊斋之(一)人鬼情未了

很多人对聊斋的兴趣是从小开始的。符合小时对世界的猜测与想象。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许多伟大人物对它也有兴趣。像邓小平,对聊斋也有异乎寻常的兴趣,并得到启发,像著名的猫论。“黄狸黑狸,得鼠者雄”。聊斋成了一种文化密码。提到聊斋,就有扇门为我们打开。聊斋值得一读。走进书前,我们最好先了解蒲松龄。原因简单,因为书是人写的。只有了解了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写的书。蒲松龄是什么人?今天大家都熟悉。可是那时他是低微的。只不过是贫穷的穷学究。蒲松龄虽然卑微,日子清贫,外界压力大,也不动摇对自己才华的坚信。他似乎认定了才华会名垂青史。而且他的生活态度极其仔细。生活中的大事小情,被他仔细记下来了。像天摇动地。记载的一次大地震。比唐山地震更大。小的事情像与朋友喝了酒,掉了一颗牙,都记下来了。这种精细,将生活中的事情基本记下来了。更难得的是儿子对他的才华也相信。相信父亲的这部书会让他名垂青史。

少年得主,中年落魄:蒲松龄一生中有许多的事,有许多的人,有一个人有一件事,对他一生发生重大影响。这一个人与这件事就奠定了他生命的主基调。也奠定了聊斋的主基调。这事成了打开他心灵的钥匙。这也是解读这部书的钥匙。这件事是科举上的一再失利。令人难堪的是这竟然以辉煌为开始。这是让他难堪的。早年进入科举时,是一帆风…自的。县府道三个第一,是出类拔萃的。大家认为他是黑马。家人自己与朋友都认定大道在他面前延伸。这时他自己也得意。每天与朋友登高作赋,结社作诗,日子愉快充实。年轻时他自信。去做幕僚时,朋友间他将来的志向是什么。蒲松龄表现是,微笑不语。然后写了一首诗。“他日勋名上麟阁,风规雅似郭汾阳”。汉武帝时把功勋卓著的大臣画上像,挂在麒麟阁上。郭子仪是有名的,平定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再造之功。富贵到了极点。《打金枝》说的是他家的事。郭暧打了娇生惯养的升平公主金枝。代宗不痴不聋,作不了阿家翁。这事上看出郭家功名到极点的。蒲松龄就是要做这样的人。志向大。世间有三件悲伤的事,少年得志,中年落魄,老年无靠。蒲松龄把前两件都赶上了。蒲松龄以为科举铺满鲜花,实际上是断头路。从此再没前进一步。对他影响极大。早年的失败,影响不大,家人也有信心。大家寄托了希望。但是一再失败,近三十岁时,哥哥与嫂子不一样了,提出了要分家。结果是二十亩极薄的田与几间摇摇欲坠的老屋子。他除了几本书,一无所有。他被抛进生活的漩涡中。他一生的职业除了一年多是给老友当幕僚,其余时间都在做私塾先生。古代教师没有地位。“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他也写过许多文章。影响最大的还不是贫穷。更难安顿的是心灵。因为要是从来没有得意过,考上秀才,或许希望不高。以辉煌为开始,名士心态养成。不成功就有了打击。

刻骨铭心的女人:难忘的人是谁?不是妻子,是顾青霞的女子。蒲松龄的妻子是刘氏,非常朴素的。一起度过五十年生涯,生了几个孩子,蒲松龄谋生时,她独立支持家。刘氏贤惠。刘氏完全没有文化。长得也非常一般。因为蒲松龄对女性美貌敏感。因为他一生也没提到过妻子的容貌。他对妻子的感情是与日俱增。妻子去世,感情达到顶点。因为写妻子的诗,都是在她死后写的。对蒲松龄才情的理解,说不上。顾青霞能给。相识是蒲松龄做幕僚时。顾是孙慧的侍姬。靠歌舞才艺来服侍主人的。地位其实低,可能随时送人。苏东坡春桃换马故事。蒲松龄笔下,顾青霞完美到无以复加。最长的长处是善于吟诗。当她吟诗时,给人的感觉是像黄鹂在树上宛转啼叫。“为选香奁诗百首,篇篇音调麝香馨。莺吭啭出真双绝,喜付可儿吟与听。”蒲松龄称她为可儿。是亲密的。足看出二人间的亲昵。大概在他心中,希望孙慧一样,将她送给自己。可是没有。后来离开了,不过仍然思念她。“当日垂髫

初见君,眉如新月鬓如云。数年围带知何似?闺阁才名日日闻。今日使君万里遥,秋闺秋思更无聊。不知怀远吟思夜,拈断湘裙第几条?”可惜,顾青霞早逝。

打开聊斋的总钥匙:蒲松龄与顾青霞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这一段感情就影响了一生,是不是太多情了?我觉得不能这样理解。原因是每个人感情占的分量不一样。一是他的个性。二是因为感情与人的阅历成反比。经历得越多,会冲淡。与妻子是包办婚姻。唯一可以消遣的是这段感情。三是蒲松龄的生活环境促成的。他过的生活是私塾。他不缺少时间,就用回忆来打发时间。在生活压力下,有人精神会萎靡,有些人就不会。蒲松龄也是穷且亦坚,不坠青云之志。“贫贱不能移”上,他做得完美。贫贱最容易让人怀疑自己的才华。这是难避免的。蒲松龄没有。对才华的确信,没动摇过。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人的三不朽。立德立功,不行;就只能拿起笔,来证明自己的才华。他真的做到了。蒲松龄是在与时间搏斗中获胜的。与顾青霞的情缘也造就了他。她的特点分注在聊斋的女性中。拢起来,就看得出顾青霞的影子。不过浸透了思念等影子。正直自信倔强多情,这是蒲松龄的一生的关键词,这就是解读(聊斋志异》的钥匙。

话说聊斋之(二)蒲松龄的魔术

《种梨》是最早翻译成英文的。故事讲一个乡下人去卖梨。一个道士找他讨梨吃。卖梨的不同意。两人争执起来。许多人围观。这时一个店里的伙计,自己掏一枚铜钱,买了一个梨给他。道士说我不了解吝啬,要是我有梨,就给大家吃。大家更笑。他吃完梨,埋下种子,讨水来浇,旁边的好事者讨来开水,一浇,大家看看会发生什么。从地底下一萌芽,一点点地,“勾萌”,转眼间长成小树,梨树就长成了,转眼间开花结果,又香又甜,大家分吃。欢声雷动。吃完了,道士掏出小铲子,砍倒,背着,悠闲地走了。做这事时,卖梨的傻了。他也叫好。演示完了,走了,他回头想起自己的梨,没了。车把也没有一个。

一个乞丐的神奇魔术:《大力将军》查伊璜,故事讲的是清明节,查伊璜带人游玩,在废寺中歇息,发现巨大的钟一口。不正常的是这口钟巨大,一看,却是被搬来搬去的迹象。他在这儿等着,看是谁在搬他。等了一会儿,乞丐来了。手里拿着食物,从底下一掀,把食物放进里面的小筐里。接着出去了。百折不回这是相当于乞丐的保险柜。查伊璜再等,只见他掀开巨钟,随取随拿。像打开小盒子一样轻松。查伊璜惊讶了。间他你竟然这样的神力,为什么要乞讨呢?乞丐的回答是没办法。我就是吃得太多。没人肯雇我。查伊璜请他吃饭。结果放开饭量吃,相当于六个人吃饭的饭量。吃饱了,穿好了。查伊璜说,依你,最好的门路,是投军。靠这个力气,一定能够博个封妻荫子。查伊璜为他掏出五十两银子。查伊璜连他名字都没间。十年后,有人来见查伊璜侄子,说自己十年没见老师了。如果可以一定带信说,无论要请他到家中,小住几时。再三叮咛。查伊璜侄子说好吧。但心中奇怪。不过还是把消息告诉了查伊璜。因为他转述时说得恳切,就去了。里面就见到一个人跑出来。查伊璜一看,不认识呀。不过那么热情又不像认错人了。开始往里走。越走越家华。坐定后,将军间还记得当初的那个乞丐吗?原来是他。当然非常高兴。吴将军让周围人摁住查伊璜,不让他动。吴将军换上将军的制服。穿好后,跪行大礼。只好受他一拜。将军让松开他。换上便服,丰盛地招待。多年的经历娓娓道来。第二天醒来,仆人说,吴将军来请过安了。而且将家里的财产登记在册。过了几天,吴将军盘点完了,捧着册子,全摆在查伊璜面前。对他说,我所有的一切,全是您所赐。现在我要用一半来报答先生。查伊璜坚决推辞。亲自送查先生走。目送查先生远去,才回府。这个故事讲完,蒲松龄赞叹:真侠烈古丈夫哉。两贤之相遇,非偶然也。

盛赞慷慨的原因:为什么这样对慷慨的美德?三个原因。一是这是公认的美德。吝啬是公认的毛病。孔子说,就算有周公的才,只要吝啬,就没有了。严监生、夏洛克,都是文学中的吝啬鬼形象。看《种梨》,吝啬受惩罚,人们会内心喜悦。判断美德的标准,是事情是利己还是利他。如果以利己为指向,一般稍过分就走向了恶毒。如果利他,基本归纳在美德的范围内。这样衡量,慷慨是典型的美德。《聊斋志异》中许多作品都有对这种美德的称赞。二是家庭的影响,父亲是慷慨的人。之前也挣过钱,灾难面前,散尽家财。靠他家度过难关的人多。三是本身的性格。蒲松龄这时希望有慷慨之士施以援手。这是内心的隐秘的愿望。他一生贫穷,难有钱财,没有能力慷慨。“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他有这种心思。尽管贫穷,没能力周济穷人,不妨碍他用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写了许多慷慨的故事。他力图告诉我们,慷慨是世上最美好的品德。

慷慨的最高境界:《水浒传》里有宋江一段话,大意是平生只好交接江湖上的好汉,端的是挥金似土地,慷慨所以天下人把他比作及时雨。可见慷慨的魅力。慷慨的极致是施恩不图报。查伊璜是最好的例子。给我们启示还有,查伊璜更难得的是做到了慷慨会施。他的动人处在于有眼光,以自己的才能与眼光在对方人生处于低谷时为他指出道路。有对对方的人格尊重。有故事叫为蚂蚁指路。一天在路上,发现一个小男孩,趴在地上,拿着草,间他干什么。这个孩子说是为蚂蚁引路。正用草把一只蚂蚁引到蚂蚁队伍中。一旦融入后,蚂蚁会非常兴奋。丹尼尔非常高兴。心中也老是念叨。几天后,一个母亲带着孩子来找他,请他发善心。这次丹尼尔没像往常一样只是慷慨给钱。间她能干什么,然后安排她相应的工作。预支三个月薪水。结果这个女人优秀,在他公司中得到一再提升。年会上,她感动地说,感谢丹尼尔先生,引我上了自强自立的生活。照顾了尊严,让我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丹尼尔说:“为一只蚂蚁引路,就是一种最大的善心,因为行善的根本宗旨,是要给被行善的人,找出一条光明灿烂的出路,还要给人以人格的尊严。这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人格的升华。”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慷慨绝不仅仅是物质的赐予,他还包括了对对方人格的尊重,为对方设身处地的关怀,以及为对方人生指路的那样一种智慧。

话说聊斋之(三)动物报恩

今天生活的时代是人类活动急剧扩张,给野生动物极大压力的时代。许多种类相继灭绝。所以许多爱心人士为野生动物保护奉献。看过他的作品,许多人会为野生动物而另眼相看。读过这些作品,我们的眼光的确会因此改变,态度也会因此改变。《八大王》就是例子。主人公是冯生。以前还可以,到他时还算行。以捉鳖为业的人,常用鳖来抵债。一次一个特别的王八,巨大,正脑门地方有大白点。冯生一看,觉得非常特别,就放了它。为什么没吃它,而是放了。因为古人观念中,凡是特别的动物,可能就是因为它与别的不一样,有怪异的地方。正是这个小善心,后来有一系列怪异的事。一天冯生喝多了,往家走时,看到一个人带着几个随从经过。这人间冯生,是干什么的。冯生也没认真回答。那个人生气了。结果拉住他纠缠。冯生不耐烦,就说了,别惹我。我可不好惹。这人立即酒醒了,跪拜,这是我救命恩人,吩咐随从去准备酒莱。冯生没办法,就去了。当晚,这个醉鬼就给他举办宴会。吃的是难得的莱肴。原来他就是当初冯生无意间放的巨鳖。冯生也放心地喝与聊。第二天天快亮时,八大王说,大恩大德不敢忘记。我有小东西给你,作为报答。这东西不能长久佩戴。等到愿望满足,还给我就行。说完,就掐冯生,冯生感觉痛苦。嘴里吐出小人,塞进冯生的胳膊中。表面有一个特别突出的东西。再回头看,院落没有了。一只巨鳖缓缓沉入水底。致谢放入的是什么,就是鳖宝。只要能佩戴上,就能发现宝贝。他的眼睛成了识宝的利器。也因此,天上地下,水里所有宝贝无处遁形。冯生的家短短几年中,富可敌国。随便拿出一件东

西,都是宝贝。过了几年后,冯生梦见八大王。愿望基本实现了,这东西不能长久佩戴,再戴可能影响健康。说完一口咬下胳膊,冯生梦醒过来,发现突起消失了。冯生与一般人没差别了。

落难书生奇遇记:陈弼教的幸运也是从放生开始。他是燕地人。陈弼教给将军做文字工作,一天陪着泛舟时,看到一猪婆龙(扬子鳄),将军一箭射中它。陈弼教来时,它奄奄一息。陈弼教看到它尾巴上有一条小鱼,求将军放了它。涂上药,放了它。这事发生过后,他也不太放在心中。但谁知道一年多后,同样得到丰厚的回报。一年多后,在洞庭湖上,船翻了,幸亏一竹筐让他漂到了岸上。晾到中午,衣服才勉强干。正准备讨口饭吃。听到响箭来了。随着马上来了一队姑娘。个个都是紫衣,红头巾。无法掩饰青春的风采。为头的那一个,长得格外美丽。让陈弼教一下子觉得美极了。后边一个仆人跟着跑。他拦着间是谁。刚才是西湖公主,正在这儿打猎。然后陈弼教请给点东西吃。吃过后,不知道往哪儿走,忽然看到一些围墙,有小院,再进去,不久,就听到姑娘们聊天欢笑声。陈弼教有点慌张,赶紧躲进花丛中。一看,就是刚才的姑娘们。换了装束。公主荡几了秋千。裙摆在风的吹送下,真正的仙女下凡。陈弼教着迷了。姑娘走后,他正好看到一方红巾。他心潮澎湃。拿起笔在上边写了一首诗。“雅戏何人拟半仙,分明琼女散金莲。广寒队里恐相妒,莫信凌波上九天。”写完后,刚要走,一个小姑娘跑来,遇见陈弼教惊呆了。向他要红巾。姑娘拿过来,一看是黑点子,开始数落他。你闯进来,一定会死的。现在你看看搞脏了,等死吧。陈弼教没办法,只好等着。晚上姑娘跑来,真死定了。有人告诉了王妃,竟然对女儿写这些。这一下你真死定了。一队人气势汹汹地来了。捆上他,人群中一、r环来,你不是陈郎吗?一听这话,就知道有好戏了。这话中有友好了。陈弼教放心了。过了一会儿,王妃请他去。她的真实身份是猪婆龙。当初陈弼教救过它。那个姑娘,就是当初咬在猪婆龙尾巴上的小鱼。明白后,陈弼教放心了。盛大的宴会举办。猪婆龙也看出女儿对他有好感。就成全了他们。从此他们在龙宫中过着幸福的生活。

汝生的支化背景:为什么蒲松龄会在(聊斋志异》里写这么多?一是佛教的影响。父亲是一个诚实的信徒。外号忍辱仙人。平时受气,也安之若素。他一生对放生的事热衷。蒲松龄据说出生时,父亲在等着,梦见一个和尚袒露着一条胳膊,要往产房里闯。父亲一阵惊慌。醒来,就传来蒲松龄就降生了。蒲松龄也提过这事。二是儒家的影响。这个影响或许更大些。因为儒家经典里告诫不要滥杀的很多。“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子也有很多对动物采取保护的话。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都是保护动物。蒲松龄对这些不会不知道。三是对世道人心的体察。多数人不是因为残酷,而是因为获利。蒲松龄是告诉人们放过或许利益更大。像《八大王》《西湖主》都是一样。如果放了,有可能是因为感谢你,获得更大的利益。人是贪利的,所以他觉得只能以利动之。这是不得已。

汝生并是仓肉是个难题:当我们的眼光从这些作品中抬起时,再看别的动物会稍微有所变化。孟子说齐宣王以牛换羊,是出于仁爱。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是仁心。孟子看到的是他的仁爱之心。中国的哲学重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仁爱之心是重要的。因为善良是养成的。仁爱之念哪怕只是一闪,保有它,胜过没有。蒲松龄的文章,让我们思考在利用动物时,保持敬畏之心是好的。也避免我们人类陷入两难。

话说聊斋之(四)棋鬼也疯狂

《棋鬼》讲的是都统梁公,辞官回家后,每天和一帮朋友一起,带着茶与酒,游河山。日子过得自在。一个重阳节,照样到山间景色优美处,喝酒品茶下棋。正在这时,一个人走过来。他站在旁边不走了,一看就是很长时间。梁公对这个人注意了一下。穿着简陋,“悬

鹑结焉”,衣服破烂。不一样的是,他眉宇间有书卷气。梁公间他,想必你也爱好下棋,不如下一盘如何?这人也没怎么推辞,开始与人对弈。一局下完了,书生输了,看起来焦急,羞愧,还不甘心,又拉着下,再输,再下,再输,一直下到傍晚,不吃不喝,从早到晚一直在下,一盘盘地输。书生看起来更焦急,更羞愧。忽然间直接走到梁公面前,跪在地下,救我一救。梁公奇怪。何必如此呢?请你的马夫不要用绳子套我的脖子。说的是马成。因为他知道马成是走无常。这说明这个书生就是一个鬼。所听了这话,不禁奇怪地感叹。然后命人找到马成。马成睡两天了。他告诉马成,不要锁这位书生的脖子。这个书生在梁公面前消失了。过了一两天,马成醒了过来。梁公间他,马成说这是湖北襄阳人,因为爱下棋,将家产荡尽了。当时是博弈,有一定赌博的成分在。书生因为着迷所以家产荡尽。父亲苦恼,将他锁在家里,他仍会翻墙而去下棋。父亲因为忧心而死。阎王知道,认为这个儿子不孝。所以,提前把这个书生捉走,锁在地狱中。为什么中间来到阳间呢?因为阎王替他惋惜,他没有别的问题,就想给他一个机会,正是东岳帝要建凤楼,要有人写序文,阎王让他去写,给他超拔的机会,没想到,书生半路看到人下棋,竟然把事丢掉了,阎王就派走无常锁他过来。梁公好奇,间结果。马成告诉他,没后来。因为这事,东岳帝也生气,阎王也生气,锁回到地狱中,估计没超脱之日了。梁公觉得惋惜,“癖之误人也如是夫”。蒲松龄感慨,“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为了下棋达到了舍死忘生的地步,可是终究没获得一高着,真可惜。:-

围棋究竟招惹了谁?蒲松龄是儒者,对围棋的态度是不友好。孔子说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意思是说人不能无所事事,下棋也比无所事事好。这是次不好。不是提倡下棋,而是告诉你不要无所事事。孟子更厉害,把博弈好饮酒,当作不孝。君子六艺中不包括下棋。贾谊说“夫礼迷风,围棋是也”。唐皮日休坚决否定是尧帝发明了围棋。只能是战国时的纵横家。古往今来,人们有两种认识,儒家讲究等级,儒家强调按照礼乐,让人们尊崇。强调社会等级,按此来分配社会资源。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一样,不能把尊卑消失。而下棋就容易平等。赢了上位者,容易产生不敬之心。避免这些,就将这种平等的智力游戏不玩了。儒家讲究诚。围棋要分输赢,就带有欺骗的色彩。所以儒家对围棋不太友好。蒲松龄的态度,不是抱着支持的态度。因为他是儒家影响下成长的知识分子。

业余爱好是否可有可无?书生的事应该是好好读书,走上科举之路,光宗耀祖。可是他荡尽家产,把父亲气死,到了阴间,有了重生的机会,也因此误了大事。这书生玩物丧志到了极点。那么,人就没有癖好吗?我们的态度是这个必须有。像胡适,在学生毕业时,跟学生们说过,赠三句话:问题,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间题,让你的人生有意义;信心,不要容易灰心丧气;兴趣,总得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这像孙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从事的职业未必是自己喜欢的,如果没有非职业的爱好,一生就成了痛苦的劳役。所以,胡适提了这三个随身药方。这是一百年前说出的,对今天更有必要。第一点,我们生活在大工业时代,特点是每个人成了流水线上的组成部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喜悦感成就感不大。这样时,有一两个业余爱好,就是有趣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劳动效率高,结果是,越来越少的人付出不太多时间能满足许多人生活需要。剩下大把时间,寿命又长,如何让生命过得有意思?成了全世界的共同关注。像美国,专门有休闲专业。如果我们没有一两件业余,生活肯定没有趣味?与这样的人相处,无聊至极。要取得合适的度。中庸,要点在职业与爱好间取得完美的平衡。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选择的点不一定。如果上学或者工作时,要有度;如果是退休了,就可以全身心投入爱好中。

执着究竟对不对?《棋鬼》的第二点启示是,无谓的执着,不是好事。书生不仅在爱好在下棋,问题是他没这个天分,却硬在这上边押了一生。有些人不缺乏毅力与决心,却

没有这个天分,坚持就是一条路走到黑。就是要走到人生绝境。用无谓的坚持证明平庸,增添悲剧,没有其他意义。这是值得反省的。从小成长,都在告诉你要坚持要执着。有许多格言,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导致成功的例子多,像爱迪生发明灯泡,每天只休息几小时。只要执着就一定成功吗?“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当然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起来,也不过是汗水而已。”这是爱迪生说的,注意后半句。像爱因斯坦小时说话不利索。小板凳的例子,证明了爱因斯坦的锲而不舍的例子。爱因斯坦得了几次诺贝尔奖。我们小学的课本告诉我们的是笨蛋只要坚持也会成为神。真的是这样吗?这太简单了。爱因斯坦死后,儿子把他的大脑捐献出来做了科研。哈维等科学家对它的分析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的结构与我们不一样。他并不是笨蛋。另外,天才并非在所有领域都是天才。有许多天才在其他领域似乎是笨蛋。我们的精明不过是小精明一样。爱因斯坦如果锲而不舍地做板凳,就少了一个天才。说明他转得好,不一条路走到黑。执着究竟是正确还是不正确?需要听取梁漱溟的劝告。他把人生间题分三种:一是一定能解决的,二是不一定能解决的,三是一定不能解决的。像自然的,是一定能解决的。像涉及他人的,不一定能解决,像爱上一个姑娘。再如父母希望儿女成才。这些都不一定。一定不能解决的,像生老病死的。这些是自己无法解决的。他是在哲学层面上的。具体到个人,不一定放在这些方面来考虑。我们要做的是衡量这事本身与你要达到的目的。假如自己的能力能弥合距离,就下定决心,而且在自己能力估价的范围上,就得坚持。如果认真忖量一下,这个你永远无法弥合,及时转身,或许柳暗花明。这就是《棋鬼》带给我们的启示。

话说聊斋之(五)致命的玩笑

平常百姓随便开点玩笑,轻佻一点有什么后果呢?蒲松龄写了一个书生,喜欢开玩笑。妻子死了,想续弦。找到媒婆。正好邻居在她家。她随口跟媒婆开了玩笑。媒婆就也随口说了,你把她丈夫杀死,就把她介绍给你。他开玩笑,等着吧。结果,丈夫出去讨债时,真死在外面。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找到邻居们了解线索。媒婆随口说了一句。朱书生那天说过,把丈夫杀死,就把她介绍给他。媒婆不过是随口一说,如此而已,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县令立刻觉得抓住了稻草,拘过书生,认定他是凶手。严刑拷打。一看没线索,就从女邻居处下手。利用酷刑。一个年轻的女子哪经历过这些?少不得胡乱开口,就按县令的旨意,供出了书生。从女人的话回头来说书生。清代有规定,女人要说男人与她有奸情,百口莫辩。再次叫来朱生,朱生面临的指控,一定会努力洗清自己,可是朱生还能担当。对方毕竟是女子,意志薄弱是正常的。他知道这是出自无意的玩笑。他心中有愧疚,他说这个女人与这事无关。只不过是因为我对她有意,想害死她丈夫。我一个人承担。赶快放了她吧。这话承担得太痛快。县令倒怀疑了。你有证据吗?朱生说有。有血衣为证。血衣在我家。县令派衙役去找。家里哪有什么血衣呀?没找到,再回来。再打,昏死过去。是我妈怕我坐实,藏了起来。我带你们去找。于是在押解下,来到家里,对母亲说,我既然摊上这事,肯定会死,路只有两条,一是不承认,找不到证据,受尽折磨而死。要么赶快坐定,不受折磨而死。母亲听到这个,拿出了血衣,坐定了。就等秋后处斩了。

丰生套袖敖后问斩吗?(未生的故事出自干《聊斋志异》中的《冠狱》一支,它的主趣是通过展示官负在审判中的滥刑行为,揭露封建社会的昏庸无道。然而,未生锒档入狱、被判死刑,固然是糊潦官办的糊潦案,这一切的开端却是源自干最开始他有意无意的一甸玩笑话。接下来,未生面临的是即将到来的秋后问斩,一切似于已经无击随变和挽回了。然而,一个匪炙所思的人物突然出现,竟然让这个鬼故事炙加扑翊进离、进骞重重。那么这个离奇的人物究竟是谁?杀人真曲又会藏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解读一甸玩笑惹来的杀身之祸呢?)

朱生面临的是秋后间斩,罪名坐实了,就等着处斩了。突然有一天来人骂县令。你怎么配坐在这椅子上。县令大怒,让人捉拿他。结果这人胳膊一挥,这些衙役全倒下了。县令害怕了。要躲,他说是周仓,如果你躲,就死定了。县令不敢走了。倒在地上。过了一会儿才醒来。县令也明白了。杀人的是宫标。真是宫标杀的人。后来听说这案子破不了,就把罪名加在了朱生身上。犯罪心理,犯罪后会情不自禁地回到现场。他情不自禁地说出了事实。县令找朱生,县令就间朱生的母亲。母亲说是,要不拿出什么证据,你就死了。为了儿子,她是自己到屋里,割破双臂,制作了血衣,拿了出来。故事讲完了。思考只能是刚刚开始。反思的东西多呀。县令视人命如草芥。他是糊涂?他是怕案子破不了,显得自己没能力。对政绩的追求超过了对人命的态度。这在古代官员中恐怕不在少数。再者,古代审讯的制度是得改一改。古代是有罪推论。只要有人告你,你要说不清,就算犯罪了。古代衽有罪推论,刑事侦破手段有限,重口供。这些决定了受冤枉的不少。实际上最应该得到的教训是因为轻薄致祸。朱生是有担当有责任的人。朱生还是聪明的人。有担当有责任,体现在为女邻居洗清了关系,免得她受牵连。他对这个女人是有愧疚感的。他用行动洗清这个女人,这是难得的。说他聪明,当时找不出证据,求生不得,痛苦至死。秋后间斩才有机会。朱生把这些情况忖度得清楚。这样的好人聪明人,因为一句无心的开玩笑,导致悲剧,是可惜的。如果你是恶人,自作自受。好人因为无意间的开玩笑,落得这样的地步,这是最让人惋惜的。这是靠周仓显灵,这是太低概率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况这样?

祸事连连的生死悲剧:有一个故事,也是因为开玩笑,导致两个家庭的破灭。霍生与严生是发小。两人最喜欢互相开玩笑。霍生的老婆认识一个人稳婆。稳婆给严生的妻子接生。严生的老婆有点隐私间题。稳婆知道这个了。一天闲着无聊与霍生的老婆说了。霍生老婆跟霍生说话。霍生就想到捉弄严生。霍生说,我跟严生的妻子好得很。他说跟朋友吹,什么地方有什么毛病。这话正好被严生听到。屋门没进,回去不久,就拎着妻子过来了。妻子被他扭打。霍生没找到。妻子自杀了。霍发越发不敢剖白了。一个开玩笑哪知有这样的结果?不久后,厉鬼在家里闹,严生也死了。严生的妻子在霍生家闹。你们过着日子,不久霍生的妻子也死了。霍生梦见严生的妻子。骂他,焉能饶过你。醒来后脸肿了。退去后,嘴角边上长了赘瘤。不能随便开口,更不能笑。就因为开了玩笑,遭到严重的后果。这事,要负责的首先是稳婆。人的隐私不能随便暴露。霍生的妻子也是制造麻烦的事。不是她,霍生哪能知道?没有恶意,但是与他有干系。严生也是,听到玩笑,不由分说,对妻子殴打。严生的死也是应得。霍生,更是随便拿人家的名节开玩笑。这是开得过大了。不过是想开个玩笑。可是世上的事就是如此。许多事一旦发生,后面的结果不一定是按你的方向发展。三个人都死了,他却活了下来,是不是不公平?一是他受到了极大的惩罚。私病而加于唇吻。更重要的是,在他心里。因为无心的玩笑,两个家庭全部毁灭了。他一生恐怕都在良心的折磨中了。,朋友之问刷开轻潭的玩芙:两个例子与当事人对女人的关系有关。男女间不要随便开玩笑。同性间呢?可以随便吗?蒲松龄说,也不可以。故事是《辛十四娘》冯生爱开玩笑。楚生是高干子弟。父亲是通政使。冯生跟他常在一起,开玩笑。冯生的妻子辛十四娘,常告诫他不要随便开玩笑。我看楚生不是随便的人。不过冯征忍不住。一次过火了,二人一起考试。楚生第一名,冯生第二名。楚生请客。在酒酣之际,楚生对冯生说,为什么我是第一,你是第二呢?因为我的开头写得好些。冯生也有点多了,其实也知道才华在楚生之上。心想你父亲是高官。你还不知道是什么?话在心中没忍住,当着大家的面反驳,你还以为是文章写得好吗?现场鸦雀无声。楚生记恨在心。冯生也觉得造次,回家跟妻子说了,妻子责备了他。“轻薄之志,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这话精警。最后,果然楚公子对这个忌恨,陷冯生入冤狱。如果不是辛十四娘是狐狸精变的,设法营救他,否则他死于非命。东汉马援为侄子们担心,写了一封信,留下了有名的典故:画虎不成反类犬。不要妄自讥讽别人的过失。他说有两个人,潇洒的游侠儿我喜欢,敦厚的长者我也喜欢。照天鹅画,

画不好至少能画成鸭子,而画老虎不成,会画成狗,会招致人们的笑话。那么玩笑还开不了?幽默与轻薄的玩笑完全不同。差别在,出发点不同。幽默是对对方的尊重,是要取悦对方,让对方轻松愉快。而轻薄的实质是戏弄对方,是对对方不尊重,当然遭受反感与憎恶。找到真正的差别,就能把握这两点。

话说聊斋之(六)痴心女子负心汉

狐狸精如何面对负心汉?生活的时间越久,石某发现她不寻常。原来说不让看门的放她进来,她怎么进来的?看门的真没放她进来。生活中,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像官印找不见了。她告诉石某在哪里。一系列事,让他对她的恐怖感增强。王氏不一样。喜欢这位女人,交往中发现她处理事情干练。逐渐在心中对这位女人有敬爱之意。二人常在一起,关系好。一次她喝多了,不觉间现出了狐狸的原型。王氏一点都不害怕。把她放在床上盖上被子。一会儿石某来了。她叫他来看。石某要杀掉她。王氏反对。喧闹间,狐狸醒来了。她知道后非常气愤。指着石某骂。居然要趁我睡着时,要杀死了。我在临走前,给你的丸药还给我。说完朝他吐了唾沫。石某感觉浑身像冰浇了一样,吐出了当初的丸药,狐妇拿走,几天后他咯血而死。《穆生》也一样,穆生也是受了狐妇的好处。穆生贪图钱财,与女人结婚了,日子过好时,对丑狐心生仇恨,准备置她于死地。丑狐气愤,搬起石头,把他家砸了稀烂。手中丑兽嘻嘻嚼穆生的脚趾头。穆生答应还钱财。又过上了赤贫的生活。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婚姻要以真正的爱情为基础。一开始动机不纯,就埋下了婚姻破灭的祸根。无论古代与现在,纯粹因爱情结成的婚姻,数量稀少。婚姻是契约,一旦签订,除非一方发生重大违约行为,另一方不可以随便撕毁签约。像石某接受狐妇的年龄,就应当接受。像穆生,当初没杀死,接受人家的条件,是狐狸,她的心也不能辜负。,-

始乱终弃的下场:再说始乱终弃型,《窦氏》男主人公是世家大族。他常去别墅游玩。有一天,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雨,当然找人家歇息。看到小小村落,有户人家,院子还算整洁。准备到这儿歇息。主人听说他来了,诚惶诚恐。当主人窦廷章忙饭时,十五六岁漂亮的窦女似乎对他充满了好奇。窦女长的样子,“端妙无比”,商讨曼妙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南三复的心一下子投注到了她的身上。她也不回避。南三复的心越发被迷惑了。雨后,南三复回了家,心却留在窦家。隔三差五地去窦家。窦廷章不在家时,就是女儿接待他。一天突然搂她在怀里。南三复说,没关系,我将来一定娶你。窦女一听,心想反正将来也是他的人,于是与他好起来。以后南三复总是来与她私会。二人总是做爱。于是窦女怀孕了。于是不断地催促他娶自己。南三复到底有没有娶她的心?要说没有,恐怕也不会。但是要同意,也犹豫。因为自己是旺族。对方只是普通民女。正犹豫时,有人提亲,听说家里有钱,有嫁妆。他下决心不搭理窦女。生下了男孩。未婚先孕,不能接受。窦廷章追间。没想到南三复不让他进门。窦廷章扔了孩子,拷打女儿。窦女晚上跑了,到野外找到孩子,抱着到南三复家。让人告诉他。南三复还是拒绝。话传到南三复的耳中,他置若罔闻。窦女哭了一晚上,二人死了。窦廷章知道女儿死了,伤心。诉状告南三复。花费不下一千两银子,才免于被追究。娶了另一位。窦女托梦到这位人家,谁嫁给他家,让她不得好死。窦女不断闹。这位女子不久死掉了。南三复的缺德事传得沸沸扬扬,谁也不愿意嫁给他家。曹进士的女儿还没过门,一天自己跑进了家门,结果发现是刚死的姚家的死女儿。南三复脱不了干系。最后判了死罪。

南三复为何死有余辜? (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爱情百花园,这里既有知己之恋的颂歌,也有人鬼情未了的传奇,然而,郎才女貌、一见钟情、花好月回的爱情故事固然美好,怛富贵易也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可能复有穿连时空的批判力。那

么蒲松龄通过这样的鬼故事,传达出的意圈究竟是什么呢?)这个故事无疑给我们带来许多思索。放下单纯的同情。这个间题上窦氏也有责任。窦氏轻佻在先。正是轻浮的举动,引起了南三复的觊觎之心。窦氏内心里有想嫁入家门的想法。这种想法不鲜见。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卖弄风情上。以为有钱人随便说的话算是允诺。我们要说的是南三复的责任更大。因为小女孩的爱慕虚荣,是正常的。你既然接过茶,就应该负责任。你的心智成熟。南三复是越走越远,走到灭绝人性上。与窦氏交好本没有诚意,否则怎么到窦氏父亲不在时,私会?与高门攀亲,还没到达不可理解的程度。毕竟南三复要考虑的多,可以理解。他还可以补救。过去是一夫多妻制,可以给妾的名分,为事情的解决提供了可以选择的渠道。他没有。他是完全不负责任。后来窦女越来越悲惨。带着孩子痛哭时,任何一个人哪怕稍有良知,他接受的。就算不纳为妾,可以给点钱吧?至少可以让她不死吧?他断然放弃了。最后因为不负责任,导致他们含恨而死。这时南三复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

话说聊斋之(七)大丈夫的伤心事

林语堂说过,中国妇女可不是容易受压迫的妇女。不如看看文学作品。包括《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看到的完全相反。像《禳妒咒》中有几个故事。一个地方人们都怕老婆,成立了一个协会。推出了会长,讨论怎么翻身。一天正开会,忽然有人来报告,你们的妻子来了。这人吓得翻墙逃跑。回头一看,会长端坐不动。原来,会长胆破而死。说戚继光也是床头跪。怕老婆的程度让下属感到愤怒。您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怕老婆呢?戚继光间怎么反呢?大家提意见,您就穿得盔明甲亮,手中亮把大把,一边跑一边喊杀,戚继光照办。往屋里走。进大门时,喊杀声就低了,进二门时,声音再低。真正进到屋里,小得只有自己听得见。妻子间他喊什么呀。戚继光说,杀鸭给你吃。蒲松龄转述给我们听。他发现了笑声背后的重要间题。中国过去讲的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齐。这样的间题,怎么能一笑了之?中国的文学史上,他是第一个严肃认真来反映这个题材的作家。《聊斋》中有《马介甫》等。十几部作品中,篇幅最长,质量最好。唯一长篇《醒世姻缘传》就是。

触目惊心的虐夫事件:《马介甫》中的尹氏,尹氏丈夫姓杨,叫杨万石,是秀才。那时秀才是体面的。尹氏可不管这些,非打即骂。杨万石怕她。一惹了她,她让他穿着女人的衣服在门外站着。人们一起围观,人山人海。人们认为真丢脸,就想把他脱下来。他不让,唯恐引起更大的淫威。杨万石六十多,平时总是食不裹腹。一次朋友送点好吃的。尹氏看到后,就把衣服撕得一条一条的。杨万石没孩子,过去这时可以纳妾。以延续后代。于是杨万石就纳了一个妾。叫王氏。王氏平常只要尹氏在跟前,一句话也不敢跟杨万石说,怀孕到五个月时,叫来王氏,把衣服脱光,直打到堕胎为止。她控制着一家。尹氏的丈夫杨万石也是极点,软弱也到了极点。朋友马介甫是狐仙,两次想努力帮助杨万石振作,一次用幻术,高大的巨人来到尹氏房间,尹氏想叫喊,威胁她,拿刀胸前,每数落一个罪过,划一道,诉说完,血肉模糊。说完后,又说了,王氏的孩子是你丈夫唯一的骨肉,你怎么忍心让他置于死地?这不能饶你。尹氏说能不能把钱财都给你。不可以。警告她,再不好,就只有死路一条。这事发生一段的几个月,尹氏想起神灵就害怕。几个月内态度柔顺了。马介甫高兴。走了。他说,尹氏态度好些了,高兴。这是我施的法术。希望能帮你重振乾纲。不可透露给尹氏。说完走了。杨万石表现是贱,对他稍微好点,“觉坐立皆无所可”。为了讨好老婆,竟然透露了实情。杨万石的话刚开了头,尹氏马上大变,逼他说出事实。想原谅我,可以,也要在你身上划。找刀追赶杨万石。父亲弟弟都出现了。尹氏看到父亲一副幸福的样子,也把他的衣服撕破。弟弟拿起石头打在她身上。弟弟跟父亲和哥哥说,大不了我偿命。用我的死换来全家的安宁,我也值。说完,自杀了。结果尹氏没死,缓过来后,听说杨万钟投井而死,从

此,受虐待的还有杨万石的弟妹与侄子。弟妹逼迫得改嫁。父亲出家当了道士。不久,马介甫来找杨万石,感到愤怒。你简直是奇葩中的奇葩。不可以休了她吗?尹氏叫来杨万石,让他赶走马介甫。流着血的杨万石出现在马介甫面前。马介甫说,本有丈夫再造散,非得使使了。于是拿出来,让杨万石喝下。杨万石怒火中烧,迎着尹氏的叫骂出去,一脚踢向尹氏,敢杀我们不成?杨万石解下佩刀,割下巴掌大的一块肉。大家拉住了。几个月,尹氏再见到杨万石也还是发抖。也发现丈夫不过如此。逐渐更娇纵。于是更变本加厉。马介甫再见到杨万石,不想再说什么了。只能领走杨万石的侄子。结果是杨万石被虐待,放任自己的家人被虐待传得人尽皆知,恶名远播,学舍割了他的秀才。日子越过越差。尹氏闹着要改嫁,嫁给屠夫。屠夫喝过酒后,唯一爱好是打她。她终于知道这种日子的可怕。《江城》妻子的虐待也不亚于尹氏。高生的身上随时可能带着虐待的痕迹。甚至是馒头要扔在地上,踩过才拿给高生吃。一次怀疑丈夫与丫环有私情,于是割下二人的肚皮。

怕老婆事件不只是文学演绎:这一切并非完全夸张。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有。最高地位的皇帝像南齐萧宝卷,喜欢潘玉儿,她乖张,一生起气来,拿荆条打萧宝卷,告诉卫士,不要给她大的荆条,让自己的痛苦少些。贵为大臣,受虐待的,有沈括。沈括三十八时,娶了年轻的张氏,漂亮,也是常虐待他。一次最厉害时,沈括的胡子连同下巴的肉揪了下来。孩子们劝解,还不依不饶。张氏死后,沈括却郁郁寡欢,忧郁而死。像专诸,是刺客,伍子胥去见他时,他正准备与人们打架,表现能雄入万夫。妻子随便招呼他,他乖乖地回去了。他说屈服于妻子身上的,能雄傲于万夫之上。后来专诸确实能如此。

怕老婆的背后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一是妇女的社会与家庭地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低。实际上,一个女人在一生中,都有不同的武器,让男性为之折服。《太平广记》中记任环说,怕女人不奇怪?一个女人有三个阶段,不得不怕她。年轻时,坐在洞房里,远远望去,像菩萨,难道不听吗?生了许多子女,难道不像九子魔母吗?老了,坐在那儿,像鸠盘茶鬼。主要的作用是主人梦魇。长得宽度超过高度。怕鸠盘茶鬼,有什么奇怪的呢?认真分析,道理说明的是,一个女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确实有一些武器。年轻有美貌,中年有地位,老年时地位更不可撼动。从父从夫,是真,从子,从来不会认真执行。随着儿子地位的提高,女人的地位更是随之提高。像贾母。影响夫妻强势弱势的因素多。礼教并不能规定具体生活。过去与现在,夫妻地位是取决于综合性因素。清的《八洞天》分成几点,一是势怕,二是理怕,三是情怕。势怕有三:畏妻之贵,畏妻之富,畏妻之悍。理怕也有三:敬妻之贤,服妻之才,谅妻之苦。情怕有三:爱妻之美,怜妻之少,惜妻之娇。只要在这九者中有若干因素,能折服男子,那么丈夫与妻子地位就会发生改变。假如妻子性格凶悍,忍受就成了理所当然。今天阅读,意义在于,了解真正的历史。妻子虐待丈夫也是客观的历史事实。但还有一点,看到天下曾有那么多饱受折磨的男子,自己的幸福感也会提升。

话说聊斋之(八)夜叉遇到鲁滨逊

今天讲的是《夜叉国》,徐姓商人是交州人,是现在的广西人。靠海外贸易为生。一次吹送到到处是深山密林的地方。他不知道身处何方,要首先搞清所在之处。背着粮食到海岛深处探险。走到一处奇怪的山崖中。这座山谷两旁是悬崖。一个个开了许多洞。又仔细地听,好像听到似乎人的说话的声音。这激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他靠近山洞,看里面的情况,差点吓死他。看到的是两个夜叉。长得可怕,牙齿像刀剑,五指像钡叉。想转身跑,已经被住。夜叉本来在啃鹿注意到人后,马上捉到徐某,撕扯他的衣服,想吃掉他。徐某吓坏了,想起了肉干粮之类的,掏出这些东西献给两个夜叉,觉得不错,伸手再要。再要,没有了,还撕衣服。他说,船上还有呢。要不做新鲜的东西给你吃。没听懂。一比划,好像明白了。押着

他来到船上,取来锅,把鹿在锅中煮,给他们吃,他们觉得不错,于是没吃掉徐某。第二天再捕了一只鹿,找来一二十个鹿,徐某为他们烹调,请他们吃,这些夜叉觉得不错。于是徐某就在这儿工作,徐某给他们做。徐某成了他们的厨师。于是他在夜叉中取得了立身之地。不久,这些夜叉觉得这个徐某可怜了。于是给他找了个母夜叉。也长得可怕。不过这个母夜叉对他似乎好。于是他接受了。二人相处好。不久,夜叉给他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突然有一天,夜叉间发生了重大的事。夜叉群被激动的氛围笼罩。好像要迎接贵客到来。每人戴着珍贵的饰物。母夜叉说是迎接天王。跟其他人说,我的郎君没有骨突子。穿好成了一道项链。骨突子就是项链。徐某约摸估计,这些珍珠价值高,徐某与妻子来到大山洞,一起出去迎接。看到一头更大的夜叉来了。进入山洞,其他夜叉也进来。徐某看到,中间坐好了大夜叉。大夜叉发现他的不同,就间这是谁。其他人回答是善于做饭的。其他夜叉把他做好的肉送上,大夜叉觉得味道好,也意识到他的骨突子短,于是间他们。他也将自己的解下来十颗,母夜叉接过,替徐某穿上。并感谢他。徐某估计这串项链拿到中国卖,也不知道该卖多少钱。三个孩子一天天成长起来。

替裳带着搴人回到中国:一天,母夜叉带着一个儿子与一个闺女出去打猎时,徐某与大儿子留在家里。他的思念家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到海边,想回到中国。大儿子说要不要跟母亲说说。不说了。说了就回不去了。随着北风,回到了家。原来的妻子早改嫁了。卖了几颗珍珠,足够他们安稳过一生了。孩子在中国力气大,喜欢惹事。找到适合的前途,当兵,在军中地位越来越高。十八岁到了副将。徐某有一个朋友也是商人。一次出海时,也碰到了大风,也在徐某着陆的地方。他遇到的是少年。教他们说汉语。交流下,明白了情况,商人告诉他们你们的父亲就是我的朋友。尤其是你哥哥当了大官。这些少年不理解。商人说,官不得了,说话大家会侧耳而听。这些孩子动心。希望把我的消息与母亲的消息,告诉我父亲与哥哥。送回商人后,商人告诉了徐某与徐某的大儿子。徐某的儿子一定要去找弟弟妹妹们。徐彪坚持要去。没办法,带了两个兵,踏上了寻找母亲与弟弟的出海之路。中间遇到别的夜叉帮忙,来到卧眉山,远远看到一个少年,估计是弟弟。果然是。找到妹妹与母亲。母夜叉有些担心,到那儿会不会被欺负。徐彪说,没事。走到回家的路上,把岸边人吓得落荒而逃。徐彪把衣服分给他们。母夜叉责备徐某。后决定留在这儿。给弟弟取名徐豹,徐豹聪明,武艺也有天分。后来武进士及第。妹妹为夜儿,后来嫁给了袁守备。她替丈夫立过许多大功,靠着这些功勋,地位越来越高。徐豹挂了帅印。母夜叉帮助儿子打仗。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蒲松龄是1715年死的。丹尼-笛福是1660年生,1731年死的。他们相差仅仅二十岁,是同时代的人。从内容上,《夜叉国》写的是中国商人漂流的故事,《鲁滨逊漂流记》写的是英国商人漂流的故事。夜叉与野人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还真是。夜叉指的是相貌恐怖半人半兽的东西。指那些没开化的土著人。站在人类学的角度,意蕴是丰富的。他们有节日有语言,与田野考察是一致的。除了夜叉有神异色彩,其他没有现代人类学不能解释的东西。两个故事发生的地点也大致差不多。指的是南洋群岛上的土著。《鲁滨逊漂流记》发生在东印度群岛,也是《夜叉国》里的南洋。二文所讲的基本是一回事。为什么会给人奇怪的感觉?主要是两大差别。一是来自作者世界地理观念的差别。二人虽然是同一时代,实际上,从社会形态上,二人社会形态上有根本的差别。蒲松龄生活的是古代,笛福生活的是近代。对世界地理的理解完全不同。《鲁滨逊漂流记》表现的是那时西方人对世界地理的理解。这是世界地理大发现的末期了。地缘观念深入人心了,没有神秘不可理解的角落。这就造成了二人理解的巨大差异。像看月亮,古代人一看,想到的是嫦娥呀之类的。他们看到的是天宫。现代人想到的是地球的卫星,是一个天体。二者差别是性质上的差别。使得同样是海外未开化的地方,故事的主人公就完全不同了。

中西方的差异:有无数人提出过无数种想法。当中,我认为最入木三分的是梁漱溟先生的提法。中国印度与西方的差别,最重大的原因是,对人生的态度不一样。我们的态度

是三种,奋斗,从正面下手,满足自己的要求;调和,遇到间题后,顺应它,调节自己的内心,在现实的境况中得到满足;从反面下手,反身向后,是设法取消这种间题。他是哲学家。印度人会反思,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泡影……出家算了。三种解决间题的不同方法,决定了中国印度西方不同文化路径后,再看故事,徐某与鲁滨逊表现的正是不同的选择。鲁滨逊是标准的西方态度,是征服者的态度。这是正面解决间题,是征服者的态度。徐某所做出的所有选择行动是典型中国式的行动,不是正面解决,是调整自己顺应它。留下来,为什么不过得好点?会做饭,于是烹调。找个母夜叉,刚开始不喜欢,想想人家是好意,不能拒绝吧?于是可以接受了。为什么不更幸福些呢?一步步下来,徐某的顺应调节几乎是无底线的。生活这么多年,唯一征服性质的事,是征服了这些夜叉的胃。换成是鲁滨逊呢?开始时恐怕也肯定会不得不以做饭开始,后来可能完全不同,可能会用观念来改变他们,比如驯养鹿与山羊。正如梁漱溟先生说的一样,中国人不应该一味地顺应与调和。要学习西方的奋斗,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创新格局。社会上这样的人多了,才会开创新格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聊斋志异》之《香玉》 《王六郎》教案

《聊斋志异》之《香玉》《王六郎》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蒲松龄的相关知识。 2、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小说的能力。 3、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初步理解神鬼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学习难点:鉴赏神鬼小说的艺术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蒲松龄生平及其《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2、阅读《香玉》,疏通文意,理清情节。 3、分析香玉、绛雪的主要性格,感悟作者歌颂的真挚的爱情和友情。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予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2、写作背景 清代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满清贵族入关后,中原人民的反抗始终没有停止。在“康熙盛世”,从皇帝到满族大臣,对汉族士子的怀旧情绪绝对不能容忍,制造文字狱,连写“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都要杀头,在文字狱威慑下,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期乡居,深受黑暗社会重压,了解黎民苦难,熟悉科考制度种种弊端,他虚拟出鬼魂世界梦幻世界,写鬼写妖,他的“刺贪刺虐”才能入骨三分,这些幻想形式的采用,使得《聊斋志异》闪现出夺目的思想光辉和很高的艺术境界。 二、《聊斋志异》有关常识 1、思想内容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来源非常广泛,或者来自作者的亲身见闻,或者来自借鉴过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间传说,或者是作者的虚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2、艺术手法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聊斋志异》的基本样式,就是历史传记和“传奇”的结合。 体裁上,大部分作品与欧完整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具备短篇小说的体制。 3、创作意图

聊斋志异之香玉教案

《聊斋志异》之《香玉》教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小说的能力。 2、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文章。 3、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初步理解神鬼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难点:鉴赏神鬼小说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 《聊斋志异》的问世,为中国文学史上增添魅力四射的女性形象。 二、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 (今属淄博)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予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蒲松龄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卉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三、《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四、《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五、《聊斋志异》的创作意图 《聊斋自志》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曰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蒲松龄假虚拟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他不过是将这等自遣寂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 六、“花仙系列”概说

《聊斋志异·香玉》(人教版高二选修)

《聊斋志异·香玉》(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蒲松龄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本文生动丰富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香玉的人物形象,理解在文中的表现的思想倾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难点:鉴赏神鬼小说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 《聊斋志异》的问世,为中国文学史上增添魅力四射的女性形象。 二、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予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蒲松龄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卉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三、《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 2、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 3、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 4、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

《香玉》翻译

《香玉》译文 崂山下清宫,院内有耐冬树木高达两丈,好几十围粗(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一株牡丹高达一丈多,花开的时候璀璨似锦。 胶州的一位姓黄的书生,在下清宫住宿读书。一天,黄生从窗外开间一个女子,穿着白色的衣服掩映在花丛之中。他心中疑惑:这深山道观怎么会有这少女出现呢?于是开门出去,想看个究竟,女子已经不见了?从此,黄生经常看见这白衣女郎(但每次都找不到她)。于是黄生决定偷偷的隐身树丛之中,等候着这位姑娘的到来。不大一会,果然见那白衣姑娘又和一位红衣姑娘一起来了,远远地望,具可谓艳丽双绝。她们二人慢慢地越走越近,忽然,那红衣姑娘向后退了两步,说:?这里有生人!?。黄姓书生急忙从树丛中钻出来。两位女郎大惊,急忙往回奔跑,袖裙飘拂,香气洋溢,沁人肺腑。黄生追过一堵短墙,发现她们已踪影皆无。黄姓书生对那位姑娘的爱慕之情更加强烈,于是取来笔墨,在树下题短诗一首: 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窗。 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 黄姓书生回到房间,冥思良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那白衣姑娘忽然进来了,黄姓书生又惊又喜,急忙站起身来迎接。她微微一笑,说道:?你刚才简直象个气势汹汹的强盗;看了你的诗,才知你乃风雅之士,和你见一面也无所谓。?黄姓书生问那姑娘的生平,她说:?我小字香玉,原籍平康里。被道士封闭在山中,实非所愿。?黄姓书生问:?那道士叫什么名字?我一定为排忧解难。?女郎说:?不必了,其实道士也不敢强逼我什么。在这里若能够长期和(你这样的)风流之士幽会,也不错啊!?黄姓书生又问那红衣姑娘,她说:?她是我的义姐,名叫绛雪。?二人越谈亲密,情意缠绵,不觉东方已渐红,晨光将至。香玉急忙起身,说:?贪图欢乐竟然忘记天明了。?一边穿衣换靴,一边说:?妾身(做了首诗)酬谢郎君诗作,不要取笑我啊。 良夜更易尽,朝遂已上窗。 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黄姓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握住香玉的手腕,说:?你真是秀外惠中,令人爱而忘死啊。想到你离开一天,真如千里之别。你有时间一定要来,不必非等到晚上啊。?香玉答应了他,从此,每天夜里必来与黄姓书生相会。黄姓书生多次请香玉邀绛雪同来,但绛雪总不来,黄姓书生心里有些埋怨。香玉说:?我姐姐性情冷漠,不象我那么性情。让我慢慢地劝她,你不用着急。? 一天晚上,香玉脸色惨然的进门说:?郎君陇右尚且守不住,还要期望蜀地么?现在要长久诀别了?黄姓书生急忙追问究竟,香玉说:?此乃天意,难以给你说明白。以前的佳作,现在应验了。‘佳人已成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可以为妾身咏唱啊?。黄姓书生再问,香玉只是呜咽,什么也不说。直到天明,香玉才恋恋不舍地走了。黄姓书生感到非常奇怪。 第二天,即墨一位姓蓝的人带人来下清宫游玩,见到院中有一株白牡丹,非常喜欢,就向寺里的人索求,于是说把棵白牡丹掘出来移走了。黄姓书生这才悟到,香玉是花仙,非常惆怅惋惜。过了几天,他听说蓝氏把白牡丹移到家中,当日就枯萎了。他伤心痛恨至极,作了《哭花》诗五十首,每天都要到牡丹穴处凭吊。 有一天,黄姓书生凭吊完正要回去,远远的看见看见红衣姑娘挥泪穴侧。黄姓书生慢慢地走近她,她也不回避。黄生于是拉着她的衣袖请她到屋里去,她也答应了。她叹息说:?可怜我们从小就是姐妹,忽然一天就断绝了!听说你悲不欲生,更增加了我的悲恸。假如眼泪能堕入九泉之下,此等诚意也许可使香玉再生吧。可她已死多日,神气已散,仓促之间怎么能和我们两人一起谈笑呢呢??黄姓书生说:?小生命薄,妨害了情人,应当也无福消受你们这两位美人,以前频频劳烦香玉表达出我心中隐藏的愿望(请你来),怎么再也不来了啊?绛雪说:?我总认为年少书生,十之有九薄幸之人;没想到原来你是守情的人啊。但是妾身和你交往,是为了情而不是欲望,如果要让我日夜和你共寝,亲身做不到。?说完就要告别而去。黄姓书生说:?香玉长离,让我睡觉和吃饭都要废除了。想要你能稍停留一下,也可使我稍微感到宽慰,何必这样决绝呢??绛雪才留了下来,天明才离开。好几天都没有再来,黄姓书生深切的还念香玉,在床头辗转难眠,留泪打湿了枕席。他披衣而起,在灯下吟诵: 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 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 诗完成自后独自吟诵,忽然听窗外有人道:?作诗不能无有唱和。?听话音,是绛雪啊。开门让她进来,绛雪看了诗,即刻续吟道: 连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 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 黄姓书生读了,潸然泪下。埋怨她来的次数太少了。绛雪说:?我不能象香玉妹妹那样热情,只能稍解你的寂寞罢了。?黄姓书生想和她亲热,说:?与你相见我就很高兴了,不必拘泥于此? 从此,每当寂寞无聊时,绛雪总是前来陪伴他。来了就和他宴饮唱和,有时不休息就要回去,黄姓书生也随她去了。对她说:?香玉是我爱妻,绛雪是我良友啊。?每次都想问她:?你是院中第几株?希望你早告诉我,我好小心地移到家中,免得你象香玉一样被恶人夺去,遗恨百年。?绛雪回答说:?故土难移,告诉了你也没有用处。你的妻子尚且不能最终和你在一起,何况是朋友呢??黄姓书生不听她的,强拉着绛雪的手到院子里,每到一棵牡丹旁就问:?这是你吗??绛雪不回答,只是掩口而笑。 光阴荏苒,新年到了,黄姓书生要回家过年了。在家里,二月的一天,他忽然梦到绛雪来到他身边,惆怅地说:?妾身大难临头了。你如果能急速前来,我们还能相见;迟了就见不到了。?黄醒后十分惊异,急忙命家人备马,星夜赶往下清宫。原来道士将建造房屋,有一棵耐冬树,妨碍建房,工匠们正准备砍伐它。黄姓书生急忙上前阻止了。 这天夜里,绛雪来到房中向黄姓书生道谢。黄姓书生笑着说:?以前你不把实情告诉我,才遭此横祸。今天我已知道了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你不来我这儿,我就用拿着火绳烤你了。?绛雪说:?我就知道你会这样做的,所以才不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香玉及王六郎 第一学时 教学内容: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蒲松龄的相关知识;关于《聊斋志异》的知识。 2了解文章的结构及层次大意。 教学过程一、看对联猜作者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 分。 (蒲松龄) (2)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忍辱负重,铸成史书照尘寰。 (司马迁) (3)战争年代,冲锋陷阵,显将军本色;和平时期,下棋作诗,露文人才华。(陈毅) (4)三顾频议天下计,一番繁商定国 策。 (诸葛亮) (5)犹留正气参天地,还存丹心照人 间。 (文天祥) 二问题1蒲松龄为什么以谈神说鬼来寄幽怀?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末清初。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同时文字狱的威慑,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及‘南洪北孔“的悲剧。 三问题2《聊斋志异》是怎样的一部书。《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聊斋志异》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奇书,有人说,《聊斋志异》是一部写鬼写狐的神怪小说;也有人说,蒲松龄通过写鬼写狐来讽刺黑暗的现实社会;《聊斋志异》有着更深刻的内涵:《聊斋》里不但承载了一个考举人考了近60年而不中的落魄书生的男人梦,而且展示了一个个先锋的女性形象。 四问题3《聊斋志异》的特点什么?⑴《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⑵《聊斋志异》受广大读者喜爱,既因为其谈狐说鬼,更因为其充满人文关怀。跟其他古典名著相比,《三国演义》写兴王图霸帝王将相,《水浒传》写杀富济贫英雄传奇,《红楼梦》写诗意享乐贵族男女,《西游记》写踢天弄井神魔妖怪,这些离普通百姓的生活都比较远,而《聊斋》关注的是中下层老百姓,特别是关注女性。蒲松龄是写女性的行家里手,同样的人物,他比前辈作家写得更加生动丰满。他还涉猎他人没有写过的禁区,塑造出一个个全新的人物形象。 五问题4 《香玉》一文的内容是什么?

聊斋志异《香玉》教案

香玉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小说的能力。 2、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文章。 3、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初步理解神鬼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难点:鉴赏神鬼小说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 《聊斋志异》的问世,为中国文学史上增添魅力四射的女性形象。 二、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予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蒲松龄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卉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三、《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四、《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五、《聊斋志异》的创作意图 《聊斋自志》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曰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蒲松龄假虚拟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他不过是将这等自遣寂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 六、“花仙系列”概说 《聊斋志异》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写人妖之恋、人鬼之亲的作品,那些由花妖狐鬼幻化而成女性形象,容貌艳丽,温柔多情,体现了作者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其中几篇写花仙的小说,包括写牡丹花的《香玉》《葛巾》,写菊花的《黄英》和写荷花的《荷花三娘子》等四篇,

《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跟踪检测(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四)《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朝暾.(tūn)俨.然(yǎn) 冠.名(ɡuàn) 贻.笑大方(yí) B.谶.语(jì) 狎.昵(xiá) 啁啾.(jiū) 接踵.而至(zhǒnɡ) C.创痏.(yǒu) 俾.使(bǐ) 盈橐.(tuó) 悒.悒不乐(yì) D.恸.哭(tònɡ) 觇.视(chān) 砍斫.(zhuó) 扺.掌而谈(dǐ) 解析:选A B项,“谶”应读chèn;C项,“痏”应读wěi;D项,“扺”应读zh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朝暾 ..已上窗 朝暾:刚出来的太阳。 B.昔日佳作,今成谶语 ..矣 谶语:指事后应验的预言。 C.饮则酹地 .. 酹地:将酒洒在地上以祭祀鬼神。 D.兄于河畔视之,亭午 ..,有女子渡河…… 亭午:太阳中午照着亭子。 解析:选D D项,亭午:正中午。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日.就萎悴B.醒而异.之 C.星.驰至山D.生笑.拥之 解析:选B A项,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B项,意动用法,以……为异;C项,名词作状语,像流星一样;D项,名词作状语,笑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跑酷是一项街头疾走极限运动,________,跑酷会让人明白怎么克服自己的恐惧以及如何加强克服困难的能力。

①有人认为它是一门艺术 ②它不只对身体有利,对思想来说也同样重要 ③有人认为它类似于自由奔跑 ④热衷于此的人则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⑤那些出其不意的动作绝对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⑥用实用的速度配合猿猴一样的灵活动作 A.③⑥①⑤④②B.②③⑤①⑥④ C.①④⑥③⑤②D.④②①⑥③⑤ 解析:选A注意分析六句话的意思和与前后文的关系等。六句话中③⑥、①⑤联系紧密,而②与下文联系最紧密,所以选A。 二、阅读鉴赏(38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香玉》一文,完成5~8题。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诘.之,不言,但有呜咽________________ (2)从容 ..近就,女亦不避________________ (3)有时不寝遂去,生亦听.之________________ (4)免似香玉被恶人夺去,贻.恨百年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诘问,追问;(2)不慌不忙;(3)听凭,任凭;(4)遗留。 6.当黄生知道香玉是花妖后,他有什么反应?得知香玉死掉,又有什么反应?表现了黄生怎样的心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黄生原不知道香玉与绛雪是花妖,在得知蓝氏掘走了“白牡丹”后,才知道香玉乃是花妖。但他并不因为她是异类而震惊、厌恶,而是“怅惋不已”,“怅惋”的是不

《聊斋志异·香玉》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香玉》一文,回答问题。 劳山下清宫,耐冬高二丈,大数十围,牡丹高丈余,花时璀璨似锦。 胶州黄生舍读其中。一日自窗中见女郎,素衣掩映花间。心疑观中焉得此,趋出已遁去。自此屡见之。遂隐身丛树中以伺其至。未几,女郎又偕一红裳者来,遥望之,艳丽双绝。行渐近,红裳者却退,曰:“此处有生人!”生暴起。二女惊奔,袖裙飘拂,香风洋溢,追过短墙,寂然已杏,爱慕弥切,因题句树下云:“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窗。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归斋冥思。女郎忽入,惊喜承迎。女笑曰:“君汹汹似强寇,令人恐怖;不知君乃骚雅士,无妨相见。”生略叩生平,曰:“妾小字香玉,隶籍平康巷。被道士闭置山中,实非所愿。”生问:“道士何名?当为卿一涤此垢。”女曰:“不必,彼亦未敢相通。借此与风流士长作幽会,亦佳。”问:“红衣者谁?”曰:“此名绛雪,乃妾义姊。”遂相狎。及醒,曙色已红。女急起,曰:“贪欢忘晓矣。”着衣易履,且曰:“妾酬君作,勿笑:‘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生握腕曰:“卿秀外惠中,令人爱而忘死。顾一日之去,如千里之别。卿乘间当来,勿待夜也。”女诺之。由此夙夜必偕。每使邀绛雪来,辄不至,生以为恨。女曰:“绛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当从容对驾,不必过急。、一夕,女惨然入曰:“君陇不能守,尚望蜀耶?今长别矣。”问:“何之?”以袖拭泪,曰:“此有定数,难为君言。昔日佳作,今成谶语矣。‘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可为妾咏。、诘之不言,但有呜咽。竟夜不眠,早旦而去。生怪之。 次日有即墨蓝氏,入官游瞩,见白牡丹,悦之,掘移径去。生始悟香玉乃花妖也,怅惋不已。过数日闻蓝氏移花至家,日就萎悴。恨极,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洟。 一日凭吊方返,遥见红衣人挥涕穴侧。从容近就,女亦不避。生因把袂,相向汍澜。已而挽请入室,女亦从之。叹曰:“童稚姊妹,一朝断绝!闻君哀伤,弥增妾恸。泪堕九泉,或当感诚再作;然死者神气已散,仓卒何能与吾两人共谈笑也。”生曰:“小生薄命,妨害情人,当亦无福可消双美。曩频烦香玉道达微忱,胡再不临?”女曰:“妾以年少书生,什九薄幸;不知君固至情人也。然妾与君交,以情不以淫。若昼夜狎昵,则妾所不能矣。”言已告别。生曰:“香玉长离,使人寝食俱废。赖卿少留,慰此怀思,何决绝如此!”女乃止,过宿而去。数日不复至。冷雨幽窗,苦怀香玉,辗转床头,泪凝枕席。揽衣更起,挑灯复踵前韵曰:“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诗成自吟。忽窗外有人曰:“作者不可无和。”听之,绛雪也。启户内之。女视诗,即续其后曰:“连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生读之泪下,因怨相见之疏。女曰:“妾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生欲与狎。曰:“相见之欢,何必在此。” 于是至无聊时,女辄一至。至则宴饮唱酬,有时不寝遂去,生亦听之。谓曰:“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每欲相问:“卿是院中第几株?乞早见示,仆将抱植家中,免似香玉被恶人夺去,贻恨百年。”女曰:“故土难移,告君亦无益也。妻尚不能终从,况友乎!”生不听,捉臂而出,每至壮丹下,辄问:“此是卿否?”女不言,掩口笑之。旋生以腊归过岁。至二月间,忽梦绛雪至,愀然曰:“妾有大难!君急往尚得相见;迟无及矣。”醒而异之,急命仆马,星驰至山。则道士将建屋,有一耐冬,碍其营造,工师将纵斤矣。生急止之。入夜,绛雪来谢。生笑曰:“向不实告,宜遭此厄!今已知卿;如卿不至,当以艾炷相炙。”女曰:“妾固知君如此,曩故不敢相告也。”坐移时,生曰:“今对良友,益思艳妻。久不哭香玉,卿能从我哭乎?”二人乃往,临穴洒涕。更余,绛雪收泪劝止。 又数夕,生方寂坐,绛雪笑入曰:“报君喜信:花神感君至情,俾香玉复降宫中。”生问:“何时?”答曰:“不知,约不远耳。”天明下榻,生嘱曰:“仆为卿来。勿长使人孤寂。”女笑诺。两夜不至。生往抱树,摇动抚摩,频唤无声。乃返,对灯团艾,将往灼树。女遽入,夺艾弃之,曰:“君恶作剧,使人创痏,当与君绝矣!”生笑拥之。坐未定,香玉盈盈而入。生望见,泣下流离,急起把握香玉。以一手握绛雪,相对悲哽。及坐,生把之觉虚,如手自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中国小说欣赏》:《聊斋志异》之《香玉》《王六郎》案(人教选修)

《聊斋志异》之《香玉》、《王六郎》 【积累整合】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 (2)昔日佳作,今成谶()语矣 (3)生因把袂,相向汍()澜 (4)君恶作剧,使人创痏() (5)遂相谈() (6)饮则酹地() (7)果闻唼呷有声() (8)愧无腆()物,仅有卮酒 (9)众乃折柬抱襆,争来致赆() (10)欻()有羊角风起 (11)余乡有林下者,家綦()贫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胶州黄生,舍()读其中 (2)每使邀绛雪来,辄不至,生以为恨( ) (3)何之()以袖拭泪 (4)乞早见()示,仆将抱植家中 (5)愀然()曰:“妾有大难!君急往尚得相见;迟无及矣。” (6)俾()香玉复降宫中。 (7)归后,以金遗()道士 (8)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 (9)如不弃,要当以为长()耳 (10)明日,许货()鱼,益沽酒 (11)祖()送出村 3、文学常识填空。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聊斋志异》是一部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等篇最有

代表性。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这类作品以等篇最有代表性。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等。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等。 4、《聊斋志异》中有许多像“盗泉之水,一掬亦污也”这样的精彩语录,你还能写出几句吗? 【文本助读】 5、“次年四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赏析这一段细节写的艺术手法。 6、《香玉》中,蒲松龄对书中主人翁的爱情的描绘投入了浓重的笔墨。为了表现爱情为什么反复强调的是“才”与“情”呢?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7、“果有妇人抱婴儿来,及河而堕。儿抛岸上,扬手掷足而啼。妇沉浮者屡矣,忽淋淋攀岸以出:藉地少息,抱儿径去。当妇溺时,意良不忍,思欲奔救;转念是所以代六郎者,故止不救。”这一段写的是王六郎放弃妇人代死的细节,请通过这一细节分析王六郎的优秀品质及在当时社会的可贵性。 【拓展应用】 阅读《婴宁》片断,然后回答问题。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女过去数武,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 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逋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媪谓生曰:“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生曰:“小于甥一岁。”曰:“阿甥已十七矣,得非庚午属马者耶?”生首应之。又问:“甥妇阿谁?”答曰:“无之。”曰:“如甥才貌,何十七岁犹未聘?婴宁亦无姑家,极相匹敌。惜有内亲之嫌。”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媪亦起,唤婢襆被,为生安置。曰:“阿甥来不易,宜留三五日,迟迟送汝归。如嫌幽闷,舍后有小园,可供消遣;有书可读。”次日至舍后,果有园半亩,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穿花小步,闻树头苏苏有声,仰视,则婴宁在上,见生来,狂笑欲堕。生曰:“勿尔,堕矣!”女且下且笑,不能自止。方将及地,失手而堕,笑乃止。

聊斋志异·香玉原文

聊斋志异·香玉原文 香玉,原文及白话文 【白话文】 崂下清宫里,有一株两丈高的耐冬树,树干粗壮得几个人合抱才能围过来;还有一株牡丹,也有一丈多高,开时节,绚丽夺目,宛如一团锦绣。胶州黄生爱上这个道观的清幽雅静,便借住一个房间作了书斋。 一天,黄生正在书斋中读书,偶然抬头向窗外一望,远远看见一个白衣女郎的身影在花丛中若隐若现。黄生想,道士修炼之地哪来的女子呢?便急走出书斋看个究竟,女郎却早已无踪无影了。但此后又有几次看见女郎出来,黄生便预先藏在树丛里,等候女郎再来。不一会儿,女郎果然来了,身旁还有一个红衣女郎陪伴着。黄生望去,两个妙龄女郎,红白相映,光彩照人,真是艳丽双绝。女郎愈走愈近,突然,红衣女郎停住脚步,一边后退一边小声说:这里有生人!黄生不肯错过机会,猛扑过去,两个女郎吓得扭头便跑,裙衫长袖飘舞起来,传来一阵浓郁的香气。黄生追过短墙,女郎们倩影又消失了。黄生爱慕极了,便提笔在树上写了一首绝句: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窗。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 他边想边走进书斋,白衣女郎忽然笑盈盈地走了进来。黄生又惊又喜,起身相迎。女郎笑着说:瞧你刚才气势汹汹像个强盗,怪

吓人的;没承想原来是个流儒雅的呢,那就不妨会见会见了。黄生问起她的身世,女郎说:我叫香玉,本是妓院中人,被道士幽闭在这山中,实在并非心甘情愿的。黄生忙问:道士叫什么名字?我一定替您洗耻辱。香玉说:不必了。他也没敢逼我。我趁此机会跟您这位风流文士常来幽会,倒也不错呢。黄生又问那位红衣女郎是谁,香玉说:她叫绛雪,是我的义姊。两人愈谈愈亲密,当夜香玉便留宿在黄生的书斋里。第二天醒来,已是红日临窗。香玉急忙起身,说:这真是贪玩忘天晓了!一边穿衣,一边高兴地对黄生说:我也凑了一首,算是对昨天您的大作的酬和吧,请勿见笑: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黄生一听,喜出望外,握住香玉的手说:您原来秀外慧中,漂亮而又聪明,真叫人爱死!离了你一天,真如千里之别。您务必抽空就来,不必等到晚上啊!香玉答应着。从此二人每夜必会。黄生还常求香玉邀绛雪来,绛雪却总是不来,黄生颇觉遗憾。香玉只好安慰他:绛姐的性情落落寡合,不像我这么痴情。你得容我慢慢劝他,不要性急呀! 一天晚上,香玉突然闯进书斋,满面凄惨地对黄生说:你连陇都守不住,还望蜀呢。咱俩永别的日子到了!黄生大惊:这是怎么说?你要到哪里去?香玉用衣袖擦着泪,泣不成声地说:这是天意,很难给你说清的。反正当初的诗句今日应验了。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可以说是为我而吟的了。黄生一再追问究竟是怎么回事,香玉就是不肯明言,只是呜呜咽咽,哭个不止。这一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