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四讲 重叠问题

第十四讲 重叠问题

第十四讲    重叠问题
第十四讲    重叠问题

第十四讲重叠问题

例1四年级一班有42名同学,订阅《少年报》的有31名同学,订阅《童话报》得有27名同学,每人至少订其中的一份报纸,有多少名同学既订《少年报》又订《童话报》?

做一做1 有42名学生,其中会弹钢琴的有11名,会吹竖笛的有56名,两样都不会得有4名,两样都会的有多少名?

例2四年级有100名同学到图书馆借书,故事书和科技书两种书每人至少借一本,已知有35人两种书都借了,有85人借了故事书,有多少人借了科技书?

做一做2 四一班有43名同学,《少年报》和《儿童时代》两种报刊每人至少订一种,已知有11人两种报刊都订,订《少年报》的有36人,问订《儿童时代》的有多少人?

例3艺术节那天,学校得画廊里展出了每个年级学生得图画作品,其中有23幅不是五年级得,有21幅画不是六年级得,五六年级参展得画共有8幅。其他年级参展的画共有多少幅?

做一做3 从甲村到丁村需经过乙丙两村,已知甲丙两村相距800米,乙丁两村相距1800米,甲丁两村相距2000米,乙丙两村相距多少米?

甲乙丙丁例4某班有学生50人,参加无线电小组、航模小组和生物小组的人数分别是20人、20人和12人,其中既参加无线电小组又参加航模小组的有4人,既参加航模小组又参加生物小组得有5人,既参加生物小组又参加无线电小组的有3人。已知全班每人都至少参加了以上三个小组中的某一个,那么,三个小组都参加的学生有多少人?

做一做4 文明小学45名学生参加数学、作文、美术竞赛。有21人参加数学竞赛,15人参加作文竞赛,其中7人既参加作文竞赛又参加数学竞赛,3人既参加作文竞赛又参加美术竞赛,但没有一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美术竞赛。

(1)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多少人?

(2)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多少人?

(3)只参加美术竞赛的有多少人?

例5在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部分重叠,盖在桌面上(如图),已知重叠部分为9平方厘米,两块正方形纸片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做一做5 长方形纸片和圆片覆盖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长方形纸片长10厘米,宽4厘米,圆纸片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长方形纸片和圆片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6某班全体学生进行了数学、语文、英语三个科目的测试,有8名学生在这三个科目上都没有达到优秀,其余没人至少有一个科目达到优秀,这部分学生达到优秀的科目和人数如下表:

全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练习1 小华从家到学校,走了60米后有一个商店,放学后小华从学校回家,走了60米后超过商店10米,小华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2、同学们进行队列练习,向前走时,小明数了数,他前面有4人;老师喊“向后转走”的口令后,小明数了数,他前面有5人。这行同学有多少人?

3、四年级有100名同学到图书馆借书,故事书和科技书两种书每人至少借一本。已知有35人两种书都借了,有85人借了故事书,有多少人借了科技书?

4、有100位旅游者中,有75人懂法语,83人懂英语,另有10人这两种语言都不懂。既懂法语又懂英语的旅游者是多少人?

5、一个俱乐部里,会下中国象棋的有69人,会下国际象棋的有52人,这两种棋都不会下的有12人,都会下的有30人。这个俱乐部里有多少人?

6、饲养小组饲养三种兔子,花兔和白兔一共有20只,花兔和黑兔有12只,三种兔共有28只,白兔有多少只?

7、一个班有52人,其中爱好数学、语文、英语的各有35人、30人和20人,爱好其中两科的各有22人、18人和12人,三门学科都不爱好的有4人。三门学科都爱好的有多少人?

8、甲乙两人共存款1000元,如果甲取出240元,乙又村人80元,甲存款的钱正好是乙的3倍,原来甲与乙各存款多少元?

9、有一篮鸡蛋,第一次取出一半多2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多2个,第三次取初8个,篮里还剩2个鸡蛋。篮里原来有多少个鸡蛋?

10、同学们去礼堂听法制教育报告,如果每张长椅上坐8人,则剩下50人没有座位,如果每张长椅上坐12人,则空出10个座位,如果每张坐7人,还剩下多少名学生无座位?

第15讲 重叠问题

第15讲 重叠问题 【探究必备】 有两张纸条,每张长8厘米。现在要将这两张纸条粘贴成一张较长的纸条,接头处长1厘米(如图)。粘贴后,较长的纸条长多少厘米? 在重叠问题中,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为了不重复计数,应当从它们的和中减去重复的部分。为了准确分析重叠问题,一般采用画图的方法。借助图形。明确重叠部分或所求部分,从而解决问题。 我们用两个圆分别表示数量A 和数量B ,用C 表示A 和B 的重叠部分(如图),求A 和B 合在一起的数量,用A +B -C 。 所以粘贴后,较长的纸条长应为:8+8-1=15(厘米)。 【王牌例题】 例1、某校三年级(2)班学生都在练习书法,有30人学习硬笔书法,有25人学习软笔书法,其中有10人两种书法都学习。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典型的重叠问题,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个班的人数就是参加书法学习的人数。学习两种书法的人数中,有10人是重复的,所以这个班的人数是30+25-10=45(人),这道题也可以 ?厘米 8厘米 8厘米 A B A B 硬笔书法30人 软笔书法25人 10人 ?人 20人 15人

这样想:这个班的人数是由只参加硬笔书法人数、两种书法都参加人数和只参加软笔书法人数三部分组成,从图上可以看出只参加硬笔书法人数有30-10=20(人),两种书法都参加的人数有10人,只参加软笔书法人数有25-10=15(人),所以这个班共有20+10+15=45(人)。 例2、某校三年级(4)班共有58人,在班级冬季长跑和跳绳两项比赛中,每人至少参加了其中的一项比赛。已知参加长跑的有33人,参加跳绳的有40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由于每人至少参加了其中的一项比赛,因此这个班的人数应该就是参加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和,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33+40=73(人),而该班只有58人,说明其中有一部分人两项都比赛参加了,故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73-58=15(人)。 例3、某校三年级(1)班有48人,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得优秀的26人,数学的优秀的有30人。语文、数学都得优秀的有10人。两门功课都没有得优秀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由于语文得优秀的26人,数学的优秀的有30人,语文、数学都得优秀的有10人,根据重叠问题的解法,这个班共有26+30-10=46(人),而该班有48人,说明其中有一部分人两门功课都没有得优秀,所以两门功课都没有得优秀的有48-46=2(人)。 例4、把两根一样长的竹竿绑在一起后长1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长10厘米。原来每根竹竿长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130厘米 第一根竹竿第二根竹竿 由于重叠部分的竹竿长10厘米,我们可以把其中一根竹竿的重叠部分拉开,那么这两根竹竿共长130+10=140(厘米),由于两个竹竿一样长,所以原来每根竹竿长140÷2=70(厘米)。 例5、某幼儿园小班与中班共有63人,中班与大班共68人,小班与大班共75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_图形的计数问题

第一讲图形的计数问题 一、知识点: 几何图形计数问题往往没有显而易见的顺序,而且要数的对象通常是重叠交错的,要准确计数就需要一些智慧了.实际上,图形计数问题,通常采用一种简单原始的计数方法-一枚举法.具体而言,它是指把所要计数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以保证枚举时无一重复、.无一遗漏,然后计算其总和.正确地解答较复杂的图形个数问题,有助于培养同学们思维的有序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典例剖析: 例(1)数出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分析:在∠AOB内有三条角分线OC1、OC2、OC3,∠AOB被这三条角分线分成4个基本角,那么∠AOB内总共有多少个角呢?首先有这4个基本角,其次是包含有2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3个(即∠AOC2、∠C1OC3、∠C2OB),然后是包含有3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2个(即∠AOC3、∠C1OB),最后是包含有4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1个(即∠AOB),所以∠AOB内总共有角: 4+3+2+1=10(个) 解:4+3+2+1=10(个) 答:图中总共有10个角。 方法2:用公式计算:边数×(边数—1)÷2 5×(5-1)÷2=10 练一练: 数一数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例(2 )数一数共有多少条线段?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①要数多少条线段:先看线段AB、AD、AE、AF、AC纵向线段,再看BC、MN、GH 这3条横向线段: (4×3÷2)×5+(5×4÷2)×3=60(条) ②要数有多少个三角形,先看在△ABC中,被GH和MN分成了三层,每一层的 三角形一样多,所以只要算出一层三角形个数就可以了。 (5×4÷2) ×3=30(个) 答:在△ABC中共有线段60条,共有三角形30个。 练一练: 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3)数一数图中长方形的个数 分析:长边线段有:6×5÷2=15 宽边线段有: 4×3÷2=6 共有长方形:15×6 = 90(个) 答:共有长方形90个。

周期问题教学内容

周期问题(循环问题、余数的妙用) 姓名: 一、知识点:小朋友们,你留意过循环问题吗?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端重复出现的现象。 如:………,人的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都是按顺序不断重复出现的。在数学的世界里,也常见到一些重复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最主要是看余数。 二、例题 例1:有一组这样的数: 7、0、2、5、3、7、0、2、5、3、7、0、 2、5、3…… 你发现这组数字有什么规律吗? (1)第81个数是多少? (2)这81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例2:国庆节学校按”红、黄、蓝、紫“的 顺序挂彩灯,一共挂了50个彩灯,(1)问第5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3)红色彩球灯一共有几个? 例3:2004年5月17日是星期一,2004年5月27日是星期几? 例4: 上表中每一列为1组,如第一组是A1,第二组是B2,请问第17组是什么?

三、巩固运用 1. 桌上摆了19枚硬币,按一个1角,两个5角,三个1元的次序排列。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硬币?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硬币? 2.老师把1—40号卡片依次发给小明、小江、小军、小玲、小燕,请问第27张卡片发给了谁? 3. 四、提高拓展1.小红买了一本动画书,每两页之间有三页插图,也就是说三页插图前后各有一页文字。如果这本书有136页,而第一页是文字,这本动画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2. 有一些数字摆在字母下方,如下图: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你知道55摆在哪个字母的下方吗? 四、课后练习 1.在下面算式中的框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算式成立。

周期问题(含答案)

简单的周期问题 一、填空题 1.某年的二月份有五个星期日,这年六月一日是星期_________. 2.1989年12月5日是星期二,那么再过十年的12月5日是星期_________. 3.按如图摆法摆80个三角形,有_________个白色的. 4.节日的校园内挂起了一盏盏小电灯,小明看出每两个白灯之间有红、黄、绿各一盏彩灯.也就是说,从第一盏白灯起,每一盏白灯后面都紧接着有3盏彩灯,小明想第73盏灯是_________灯. 5.时针现在表示的时间是14时正,那么分针旋转1991周后,时针表示的时间是_________时. 6.把自然数1,2,3,4,5…如表依次排列成5列,那么数“1992”在_________列. 7.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小数点第110位上的数字是_________. 8.循环小数与.这两个循环小数在小数点后第_________位,首次同时出现在该位中的数字都是7. 9.一串数:1,9,9,1,4,1,4,1,9,9,1,4,1,4,1,9,9,1,4,…共有1991个数. (1)其中共有_________个1,_________个9_________个4; (2)这些数字的总和是_________.10.所得积末位数是_________.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1.紧接着1989后面一串数字,写下的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的乘积的个位数.例如8×9=72,在9后面写2,9×2=18,在2后面写8,…得到一串数字:1989286… 这串数字从1开始往右数,第1989个数字是什么? 12.1991个1990相乘所得的积与1990个1991相乘所得的积,再相加的和末两位数是多少? 13.n=,那么n的末两位数字是多少? 14.在一根长100厘米的木棍上,自左至右每隔6厘米染一个红点,同时自右至左每隔5厘米也染一个红点,然后沿红点处将木棍逐段锯开,那么长度是1厘米的短木棍有多少根?

华图判断推理第一讲DOC

第一讲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培训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之 判断推理冲刺篇 备考策略之判断推理一 本讲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复习计划(四周复习) 第二部分专题破解(图形推理) 第一部分复习计划 一、考纲要求 二、复习计划 一、考纲要求 国考——判断推理大纲解读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 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判断推理——事实、判断——判断过程 ●报考者分析推理能力 一、国考判断推理模块考纲要求 ●判断推理——分析推理能力 ●图形 ●语词 ●事物关系 ●文字材料

二、判断推理复习计划 (四周复习法) ●第一周 ●复习任务: ●(1)体会逻辑精神在题目中的体现及运用 ●(2)培养图形敏感性,特别是图形基本元素:点、线、面、体、色的变化 规律 (3)总结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类题型常考题型范畴 二、判断推理复习计划 (四周复习法) ●第一周 ●复习方法: ●(1)学习判断推理专项教材、视频课程 ●(2)注意敏感性的连续培养,保证每天最少10题的题量,培养答题感觉●(3)对照近五年判断推理真题,从题型的角度进行划分归类,再从考察的 范畴进行归类。分析比较哪些是常考的

二、判断推理复习计划 (四周复习法) ●第一周 ●复习重点: ●(1)逻辑推理题型中的必然性推理之假言命题 ●(2)图形推理题型中数量性变化的图形特点,注意图形推理和数字推理的 结合 ●(3)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类题型常考关系做到心中有数。如逻辑关系、言 语关系、常识等 二、判断推理复习计划 (四周复习法) ●第二周 复习任务: ●(1)总结逻辑推理中朴素推理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方法 ●(2)重点关注图形推理中各种常见图形的特点和规律,形成看到某一个图 形特点就会想到大概是哪种变化规律的敏感度 二、判断推理复习计划 (四周复习法) ●第二周 ●复习方法: ●总结方法和技巧 ●例如综合教材中提到的逻辑推理中的带入排除法、列表法、假设法 ●定义判断中的关键词法、比较分析法、常识判断法等等 ●区分和总结每种方法所对应的题型 ●复习重点: ●按照总结出的方法和规律多加练习

数学教案-周期问题

数学教案-周期问题 周期问题一、活动年级小学五年级 二、活动目标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的变化都有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并能灵活运用周期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活动过程 (一)由循环小数认识周期现象 1.出示8。357357……,提问:这是什么小数?它有什么特征? 2.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周而复始的循环现象呢?(学生举例) 3.归纳: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出示周期现象的概念)而重复出现的一节个数叫做周期。(出示周期的概念) 4.让学生指出8。357357……的循环节是几位?周期是几? (二)运用周期变化,解决问题。 1.根据周期找位置,定颜色。 (1)课件出示 ●○○○○●○○○○●○○○○

提问:第16个圆片是什么颜色?第100个圆片是什么颜色? (2)让学生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 (3)想一想:第16个圆片应在第几位?为什么?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6÷5=3……1) 第100个圆片应在第几周期第几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100÷5=20) (说明:没有余数,应该在第20周期最后一位。应该是白色的圆片。) (4)小结:要想准确判断某一圆片的位置和颜色,首先要弄清这一排列的周期是几,然后通过计算,知道它在第几周期第几位后,再确定它的颜色。 (5)练习: ① 0。428571428571……的第545位上的数字是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说说是怎么判断的。 ②已知循环小数3。4650725072……,它的第100位小数是几? 提示学生:这是一个混循环小数,循环节四位,不循环部分两位,在探求第100位小数是几时,首先要从100位中去掉不循环的2位,然后除以变化周期数。 2.根据周期找个数。 (1)课件出示

【精品原创】四年级奥数培优教程讲义第18讲 重叠问题(教师版)

第18讲 重叠问题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掌握容斥原理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 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U I ,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 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I ,即阴影面积. 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I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U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 进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I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U U I I I I I .图示如下: 知识梳理 教学目标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I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I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I 减去.

第一讲 观察法

第一讲观察法 在解答数学题时,第一步是观察。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力,把培养观察力作为开发与培养学生智力的第一步。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题目解答出来的一种解题方法。 观察要有次序,要看得仔细、看得真切,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例1(适于一年级程度)此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 第二册,第11页中的一道思考题。书中除图1-1的图形外没有文字说明。这道题旨在引导儿童观察、思考,初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时儿童已经学过20以内的加减法,基于他们已有的知识,能够判断本题的意思是:在右边大正方形内的小方格中填入数字后,使大正方形中的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的和,都等于左边小正方形中的数字18。实质上,这是一种幻方,或者说是一种方阵。 解:现在通过观察、思考,看小方格中应填入什么数字。从横中行10+6+□=18会想到,18-10-6=2,在横中行右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2(图1-2)。 从竖右列7+2+□=18(图1-2)会想到,18-7-2=9,在竖右列下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9(图1-3)。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9+6+□=18(图1-3)会想到,18-9-6=3,在大正方形左上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3(图1-4)。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7+6+□=18(图1-3)会想到,18-7-6=5,在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5(图1-4)。 从横上行3+□+7=18(图1-4)会想到,18-3-7=8,在横上行中间的小方格中应填入8(图1-5)。又从横下行5+□+9=18(图1-4)会想到,18-5-9=4,在横下行中间的小方格中应填入4(图

第28讲 周期问题

学习奥数的优点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敏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可以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 4、获得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第28讲周期问题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例如,人的生肖、每周的七天等等。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性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解答周期问题的关键是找规律,找出周期。确定周期后,用总量除以周期,如果正好有整数个周期,结果为周期里的最后一个;如果比整数个周期多n个,那么为下个周期里的第n个;如果不是从第一个开始循环,可以从总量里减掉不是特球的个数后,再继续算。 二、精讲精练 例1:你能找出下面每组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根据发现的规律,算出每组第20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1)□△□△□△□△……

(2)□△△□△△□△△…… 练习一 (1)□□△△□□△△□□△△……第28个图形是什么? (2)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第2001个字是什么字? 例2:有一列数,按5、6、2、4、5、6、2、4…排列。 (1)第129个数是多少?(2)这129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练习二 1、有一列数:1,4,2,8,5,7,1,4,2,8,5,7… (1)第58个数是多少? (2)这58个数的和是多少?

2、小青把积存下来的硬币按先四个1分,再三个2分,最后两个5分这样的顺序一直往下排。 (1)他排到第111个是几分硬币? (2)这111个硬币加起来是多少元钱? 例3:假设所有的自然数排列起来,如下所示39应该排在哪个字母下面?88应该排在哪个字母下面?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练习三 1、有a、b、c三条直线,从a线开始,从1起依次在三条直线上写数(如下图),2 2、59、2001各在哪一条线上?

第20讲 重叠问题(含解题思路和参考答案)

第20讲重叠问题(含解题思路与参考答案) 一、解题方法 1.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一个重要原理一一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算,应从他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2.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要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3.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这种图称为韦恩图(也叫文氏图)。 例题1.两块一样长的木板搭在一起共长16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20厘米,解题思路:解题过程: 把等长的两块木板的一端搭起来,搭 在一起的长度就是重叠部分,重叠部分20 厘米,所以这两块木板的总长度是160+20 =180(厘米),每块木板的长度是180÷2=90(厘米)解:(160+20)÷2 =180÷2 =90(厘米) 答:这两块木板各长90厘米。 巩固练习1. 把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的一端捆绑在一起,共长120厘米,两根绳子捆在一起的重叠部分长12厘米,原来两根绳子各长多少厘米? 2. 两块一样长的红条幅缝在一起,变成一块长条幅,现在这两块条幅共长22米,中间重叠部分长6分米,原来两块条幅各长多少分米? 3. 一根长80厘米的木棍,不小心被折成了长短不一的两段,现在把两段接起来,其中重叠部分长6厘米,两根木棍接起来后共长多少厘米?

例题2.三(2)班同学排队做操,每行人数相同,亮亮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5解题思路:解题过程: 根据题意画右图。 由图可看出:亮亮的位置从左数起是 第5个,从右数是第4个,说明横有5+4 -1=8(个)人;从前数是第2个,从后 数是第4个,说明竖行有2+4-1=5(个) 人。所以二(3)班有8×5=40(个)(说明:减“1”是因为亮亮重复数了一次)解:(5+4-1)×(2+4-1)=8×5 =40(人) 答:三(2)班共有40人。 巩固练习1. 同学们排队表演节目,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林的位置从左数是第6个,从右数是第1个,从前数是第3个,从后数狮第2个。表演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2. 小红在一张方格纸上练字,它每行、每列写的同样多,"国"字的位置从上是第4个,从下数第5个,从左数、右数都是第3个。小红一共写了多少个字? 3. 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兰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5个,做操的共有多少人? 例题3.三(4)班有学生48人,写完语文作业的有23人,写完数学作业的有29人。每人至少写完一项作业,问语文和数学作业都写完的有几人? 解题思路:解题过程: 根据题意画出右图: 图中重叠部分表示语文数学作业都做 完了的人数,把写完语文作业的人数和写 完数学作业的人数相加23+29=52(人), 比全部总人数多2-48=4(人)。这多出的 4人既在写语文的人数中算过,也在写数学的人数中算过,即表示语文和数学作业都写完的人数。解:(23+29)-48 =52-48 =4(人) 答:语文和数学作业都写完的有4人。

三年级举一反三 第19讲 重叠问题

第19讲重叠问题 一、知识要点 三(1)班准备给参加班级绘画比赛的16位同学和参加朗读比赛的12位同学每人发一份纪念品,当中队长玲玲将28份纪念品发下去时,却多出5份,这是怎么回事?对了,因为有5位同学既参加了绘画比赛,又参加了朗读比赛,所以奖品就多出了5份。数学中,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六一儿童节,学校门口挂了一行彩旗。小张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红旗是第10面。这行彩旗共多少面?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 是第10面,这样红旗就数了两次,重复了一次,所以这行 彩旗共有8+10-1=17面。 练习1: 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2.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 3.同学们排队去参观展览,无论从前数还是从后起起,李华都排在第8个。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同学? 【例题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起是第5个,从后数起是第6个。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由图可看出:小明的位置从左数第4个,右数第3个,说明横行有4+3-1=6个人;从前数第5个,从后数第6个,说明竖行有5+6-1=10人,所以做操的同学共有:6×10=60人。 练习2: 1.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2.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第4个;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鲜花队共多少人? 3.三(4)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入场参加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从前数是第6个,从后数是第5个;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3个。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例题3】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像下图这样钉在一起成了一块木板。如果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长12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16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把等长的两块木板的一端钉起来,钉在一起的长度就是重叠部分,重叠 的部分是16厘米,所以这两块木板的总长度是120+16=136 厘米,每块木板的长度是136÷2=68厘米。 练习3: 1.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2.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 中间重合部分长11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词语的重叠偏误分析讲课笔记

词语的重叠偏误分析讲课笔记 词语的重叠偏误分析讲课笔记 关键词:词语的重叠偏误分析讲课笔记 AB式动词的重叠 1ABAB休息休息、练习 2AAB散散步、跳舞 VO动宾结构的:可插入…。离合词。 散了一会儿步 跳的是拉丁舞 天天=每天 孩子一天天长大。 你一天比一天漂亮! 越来越=日益=越发 一个一个地:纷纷、陆续 动作方式 错:昨天我休息休息。 动词的重叠的作用是 短时、随意、尝试、缓和语气 形容词的重叠: 1少数:ABAB=偏正结构的/A比喻/B中心词。 错:很AB、很ABB、很AABB、很ABAB。 雪白雪白/笔直/通红/乌黑 2多数:AABB 漂漂亮亮。 对:很AB。 3不能重叠 名量结构的重叠 一个一个:动作的方式。 他们一个一个地站了起来。 个个=每个:都 形式动词+动词(两个字/不重叠/不带补语) 对……进行、加以、予以、给予 予以考虑 进行思考

《留学生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第一讲 v 汉语词语的重叠 v 实例+规律 v 综合练习(15题) 1)多认识一些中国朋友,这样可以练习一练习口语。 2)就让他骑骑一下你的摩托车吧。 3)你今天回家认真想了想吧。 4)他们每天早上都在公园里散步散步。 5)这个星期一天天都有人来报名参加下个月的演讲比赛。 6)这种菜你没吃过吧,吃了吃看,味道怎么样? 7)最近没什么事,你就再休息了休息,病好了以后再来上班。 8)我每天早晨都来公园跑跑步,锻锻炼炼身体。 9)我们公司星期星期都有人出差到南京。 10)我们俩在教室的门口聊天聊天。 11)我们大家要想一想一个办法。 12)他是一位聪聪明明的中学生。

13)他特别喜欢干净,床单总是雪雪白白的。 14)听完这个笑话,一个一个的学生笑了起来。 15)为了我们的友谊,这次我让步让步。 16)我们每次都谈话谈话就回宿舍。 17)咱们商量一商量,到底买哪种股票比较好。 18)昨天我去学校图书馆找了找看,没有这本书。 规律小结(1) v 形容词: v AA,ABB,AABB,ABAB v 动词: v A了A,A一A,AA,AA看 v ABAB,AAB v 量词、名词:AA 19)《红楼梦》我看过三遍,但每一遍遍都是半懂不懂。 20)对面走过来一位十分漂漂亮亮的姑娘。 21)妈妈端来了十分香喷喷的米饭。 22)马路边的这种树的树干很笔直笔直的,就好像站岗放哨的卫兵。 规律小结(2) 形容词重叠形式前面不能加程度副词 量词、名词的重叠形式前面不能加“每、各”等词语。

升第八讲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

第八讲: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 导入 文氏图■■■■■■■■■■■■■■■ 文氏图,也叫维恩图”是由英国著名数学家Venn发明的. 维恩(公元1834 年8月4日「公元1923 年4月4日)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生于英国赫尔.他1883 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维恩最主要的成就是系统解释并发展了几何表示的方法,也就是发明了文氏图.■他作出一系列 ? 简单闭曲线(圆或更复杂的图形),将平面分为许多间隔.利用这种图表,维恩阐明了演绎推理的基本原 理.为了进一步明确起见,他还引入了一些数学难题作为实例.虽然在维恩之前, 莱布尼茨(Leibniz )已系统地运用过这类逻辑图,但今天这种逻辑图仍称作维恩图”另外, 维 恩在概率论和逻辑学方面也有很大贡献,他的著作一一《机会逻辑》和《符号逻辑》,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曾享有很高的声誉. 除了数学以外,维恩还有一项较为特别的技能一一制作机器.他曾制作过一部板球发球机, 当澳洲板球队在1909 年到访剑桥大学时,维恩的机器依然运作正常,并使他们其中一位成员打空四次. 什么是容斥原理? 这一讲我们主要学习和“包含”与“排除”有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就有不少,比如吃瓜子.我们说吃掉了一斤瓜子,指的是带壳的瓜子,并非真的吃到肚子里一斤,因为这一斤中还“包含”着瓜子壳.如果要计算到底吃了多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称一称瓜子壳,用原来的一斤“排除”掉瓜子壳的重量.瓜子的例子相对简单,一斤瓜子里一部分是瓜子仁,另一部分就是瓜子壳,两者各不相关.但本讲要学习的包含与排除问题要复杂一些,各部分之间会有重叠. 比如一个办公室中每个人都至少爱喝茶或咖啡中的一种,已知有7个人爱喝茶,10个人爱喝咖啡,那能不能就说办公室里有17 个人呢?显然不能,因为可能有一些人既爱喝茶也爱 喝咖啡,如果直接将喝茶的人数和喝咖啡的人数相加,会把既爱喝茶又爱喝咖啡的人计算2 次,计算人数的时候要把这一部分减去才行. 比如,如果有3个人既爱喝茶又爱喝咖啡,那总的人数就应该是7 + 10 - 3 = 14 人.

小学数学《周期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周期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例1】有249朵花,按5朵红花,9朵黄花,13朵绿花的顺序轮流排列,最后一朵是什么颜色的花?这249朵花中,红花、黄花、绿花各有多少朵? 分析:这些花按5红、9黄、13绿的顺序轮流排列,它的一个周期内有5+9+13=27(朵)花。因为249÷27=9……6,所以,这249朵花中含有9个周期还余下6朵花。按花的排列规律,这6朵花中前5朵应是红花,最后一朵应是黄花。 答案:249÷(5+9+13)=9 (6) 红花有:5×9+5=50(朵) 黄花有:9×9+1=82(朵) 绿花有:13×9=117(朵) 最后一朵是黄花。红花有50朵,黄花有82朵,绿花有117朵。 【例2】2002年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03年1月1日是星期几? 分析:2002年平年。每7天为一个星期,也就是为一个周期;从2002年1月1日到2002年12月31日为365天,到2003年1月1日是第366天。关键在于一个周期的第一天是星期几。 答案:366÷7=52(周)……2天。本题一个周期的第一天是星期二,所以,余2天就是星期三。 2003年的1月1日是星期三。 拓展训练 100个同学从前往后排成一列,按下面的规则报数:如果某个同学报的数是一位 数,后面的同学就要报出这个数与7的和;如果某个同学报的数是两位数,后面 的同学就要报出此数的个位数字与4的和.现在让第一个同学报1,问最后一个 同学报的是多少? 答案:依次为1,8,15,9,16,10,4,11,5,12,6,13,7,14,8,15…以13为周期。 最后一个同学报5。 【例3】有同样大小的红珠、白珠、黑珠共160个,按4个红珠,3个白珠,2个黑珠的顺序排列着。黑珠共有几个?第101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分析:4+3+2=9,所以珠子9个为一周期。 答案:160÷9=17…7,所以黑珠有17×2=34个。

第一讲 合(1和2)

高中数学 第一讲 集合(一) 1.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会判断一组对象是否构成集合。 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会判断某一个元素属于或不属于某一个集合,了解数集的记法,掌握元素的特征,理解列举法和描述法的意义。 3理解子集、真子集概念,会判 断 和证明两个集合包 4.会判断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 ⑴结合集合的图形表示,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⑵掌握交集和并集的表示法,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二.重点知识分析: 1.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2.交集和并集的概念,集合的交、并的性质。 3.子集的概念、真子集的概念。 三.难点知识分析: 1.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2.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3.交集和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集合的交、并的性质。 三.知识要点精讲 1.集合的概念 ⑴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

⑵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元素的性质: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确定性 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是一个“整体”,构成集合的对象必须是“确定的”。 怎样理解集合的“确定的”性呢? 其中“确定”是指构成集合的对象具有非常明确的特征,这个特征不能是模棱两可的,通过这个特征,我们能很容易判断一个元素是否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例1 判断下列对象能否构成集合。 1.某校的年轻教师 2.某校大于50岁的教师 3.某校的女教师 ◆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不能重复出现。 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集合中不存在相同的元素,每个元素都是独一无二的。 例2 已知{ }12,12-∈a a ,则a = . ◆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这个是从集合表示方法的角度来强调的。比如{1,2}和{2,1}其实表示的是同一个集合。元素前后顺序的不同并不影响相同集合的判断。 注意:数列的表示从外观看象集合的列举法表示,但是数列中元素的顺序不同,他所表示的数列也不一样。 例3 (湖北高考)设P 、Q 为两个非空数集,定义集合P+Q={}Q b P a b a ∈∈+,|,若 P={}5,2,0,Q={ }6,2,1,则P+Q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9 B.8 C.7 D.6 2.集合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⑴集合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 这只是一个约定俗成,使用的时候便于区分。 ⑵常见数集的表示: 自然数集,即非负整数集,记作N ;(注:包括“0”) 正整数集,记作N + 或者N *;(注:不包括“0”) 整数集,记作Z ;

小学数学三年级周期问题

八、周期问题(一) 〖趣味数学〗 有10张卡片,正面朝上,每次翻动6张卡片,最少经过()次翻动,卡片都能反面朝上。 〖知识要点〗 1、什么是周期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七天等等。像这样常碰到的有一定循环出现的问题,我们称为周期问题。 2、解题步骤: (1)观察、分析数、图形或事物的变化是否重复循环出现并具有周期性。(2)每几个数循环一次,谁开始谁结束,周期长度是多少。 (3)每个循环节按什么次序排列。 (4)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题精讲〗 例1、两个小朋友比赛智力,一位小朋友画出了一组图形(排列如下),根据排列的规律。请算出第60个图形是(),第121个图形是()。 〔分析与解答〕:每3个图形为一组,称为一个周期。60÷3=30(组),没有余数,说明30个图形里刚好有30个周期。(即为) 121÷3=40(组)……1(个),说明121个图形中含有40个周期多1个,所以第121个图形就是重复40个周期后的第1个图形。 〖我真行1〗 按照“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依次排列,第100个字是()。

例2、黑珠、白珠共202个,穿成一串(如下图所示),在这串珠子中,最后一个珠子是(黑)颜色的,这种颜色的珠子共有(26)个。 ……202÷4=50……2(黑色) 50+1=51(个)〖我真行2〗 有一些灯泡按照“一黄三红四白”的顺序排列,第30个灯泡是()色,第260个灯泡是()色。 例3、一个小朋友写了这样一列数“4、1、3、2、4、1、3、2、4、1、3、2……”,你能很快算出这列前54个数字之和是多少吗? 〔分析与解答〕:上面一列数中,从第一个数字开始重复出现的部分是“4132”,周期数是4。要求这列数字的和,就要先求出这列数里一共有多少组“4132”。54÷4=13(组)……2(个),因此前13组数字之和是(4+1+3+2)×13=130;余下两个数的和是4+1=5。所以前54个数字之和是130+5=135。 〖我真行3〗 有一组数:5、8、9、4、2、5、8、9、4、2、5、8、9、4、2……,第50个数是(),这50个数的和是()。 例4、小华2012年3月23日这一天想出去玩,但不知道是星期几,而我们知道今天2012年3月8日是星期四,那么2012年3月23日是星期()。〔分析与解答〕:我们知道一星期有7天,所以每7天为一个周期。而且2012年3月8日是星期四,故我们就可以这样排列一个周期:星期四、五、六、七、一、二、三。2012年3月8日到2012年3月23日相差:23-8=15(天), 15÷7=2(周)……1(天),说明2012年3月8日到2012年3月23日含有两个周期多一天,所以2012年3月23日就是星期四。

小学思维数学讲义: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含答案解析

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 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 教学目标 例题精讲 知识要点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

二年级奥数-第一讲--周期问题

周期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例如: 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次序反复出现。 ⑵一周7天:按照周一至周日的顺序反复出现。 ⑶ 12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不断反复出现。 典型例题 例1我国的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种动物按顺序轮流代表个年的年号。例如,第一年如果属鼠,那第二年就是属牛,第三年就是虎年,……,如果公元1年是猴年,那么公元1201年是什么年? 分析:人的生肖是依次不断重复的出现的,12年为一个周期。从公元1到公元1201年,正好经历了1201年。采用余数除法计算: 1201÷12 = 100(组)……1(个),余数是1,按照顺序猴年的下一年是鸡年,所以公元1201年是鸡年; 可以任意出数字让学生计算,注意数字简单。 例2一串珠子如图排列,规律是“三红、二黄”,想一想,第30 颗是红色还是黄色的?那第52颗呢?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周期,这串珠子的排列规律是“三红、二黄”,每5个珠子组合成一组,这5个珠子不断地重复出现,所以周期是5。我们可以通过余数找出中间珠子的颜色。 30÷(3+2)=6(组),正好整除,所以第30颗是黄色的; 52÷(3+2)=10(组)……2(个),余数是2,所以第52颗是红色的; 可以任意出数字让学生计算,注意数字简单。 例3羊村的村长手里有1︿36号数字卡片,依次发给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暖羊羊和懒羊羊五个小朋友,请问第36号卡片发给谁?谁拿到的卡片最多? 分析:“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暖羊羊和懒羊羊”这五个羊羊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周期,就是说36张卡片按照,每5张为一个周期,36里一共有多少个周期,余数是多少。 36÷5=7(组)……1(张),余数是1,说明这种卡片是第7个周期以后,应该是给喜羊羊。喜洋洋比其他小朋友多拿一张,也就是喜洋洋拿到的最多。 想一想:那第28张应该发给谁? 例4有一列数字,按432791864327918643279186……排列。那么第 54个数字是多少? 分析:我们发现,这个数是43279186一直循环下去的,也就是每6个数字作为一个循环周期,而54=6×9,所以第54个数字就是第9个循环周期的最后一个数字6。 例5有一列数:7,0,2,5,3,7,0,2,5,3,… (1)第51个数是多少?

小学奥数习题版三年级三大原理重叠问题学生版

知识要点 【课前引入】 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起去参加动漫节,可是她们只买了两张票,便顺利地通过了检票处,这是怎么回事?答案:外婆、妈妈、女儿 排队:小明在超市排队付款,从前数小明排在第三,从后数小明排在第四, 你能算出排队的一共有多少人?(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一下,排队的一共有8人) 排队 【例 1】 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这一行座位有多少 个? 【例 2】 同学们排队去参观展览,无论从前数还是从后起起,李华都排在第8个。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同学? 重叠问题

【例3】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例4】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第4个; 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鲜花队共多少人? 简单计算 【例5】洗好的8块手帕用夹子夹在绳子上晾干,每一块手帕的两边必须用夹子夹住,同1个夹子夹住相邻的两块手帕的两边,这样一共要多少个夹子? 【例6】把10块木块用铁钉钉成一条长木条,每两块之间加钉4个,如下图,共需钉上多少个钉?

【例 7】 把10张图片用图钉像下图那样钉在橱窗里,一共要用多少个图钉? 【例 8】 把两根长为20厘米的筷子用绳子捆成一根长筷子,中间捆在一起的重叠部分是3厘米。捆成的长 筷子长多少厘米? 【例 9】 有四块各长80厘米的木板,钉成一块木板(如图),中间钉在一起重叠的部分是10厘米,钉成的 木板长多少厘米? 【例 10】 两块木板各长90厘米,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木板,中间重合部分 是15厘米,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总长多少厘米? 我要认真思考一下, 怎么算! 难不住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