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名师一号】(学习方略)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2.2.1.2对数运算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A版必修1

【名师一号】(学习方略)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2.2.1.2对数运算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A版必修1

【名师一号】(学习方略)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2.2.1.2对数运算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A版必修1
【名师一号】(学习方略)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2.2.1.2对数运算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A版必修1

【名师一号】(学习方略)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2.2.1.2对

数运算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A 版必修1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对数式log a N =b (a >0,a ≠1)与指数式a b

=N (a >0,a ≠1)是同一个关系式的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②当a >0,a ≠1时,log a N =b 与a b

=N 可以相互转化; ③若a b

=N (a >0,a ≠1),则a log a N =N 成立; ④若M =N ,则lg M =lg N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答案 B

2.lg4+2lg5等于( ) A .1 B .2 C .-1

D .-2

解析 lg4+2lg 5=lg4+lg52

=lg(4×52

)=lg100=2. 答案 B

3.若lg x -lg y =a ,则lg ? ????x 23-lg ? ????y 23

等于( )

A .3a B.3

2a C .3a -2

D .a

解析 lg ? ????x 23-lg ? ????y 23

=3? ????

lg x 2

-lg y 2 =3[(lg x -l g2)-(lg y -lg2)]=3(lg x -lg y )=3a . 答案 A

4.若P =log 23·log 34,Q =lg2+lg5,M =e 0

,N =ln1则正确的是( ) A .P =Q B .Q =M C .M =N

D .N =P

解析 因为P =log 23·log 34=log 23·log 24

log 23

=log 24=2

Q =lg2+lg 5=lg 10=1, M =e 0=1,

N =ln1=0,

所以Q =M . 答案 B

5.若lg x 与lg y 互为相反数,则( ) A .x +y =0 B .x -y =0 C .xy =1

D .xy =-1

解析 lg x +lg y =0,即lg xy =0,∴xy =1. 答案 C

6.已知a =log 32,则log 38-2log 36的值是( ) A .a -2 B .5a -2 C .3a -(1+a )2

D .3a -a 2

-1

解析 log 38-2log 36=3lo g 32-2(log 32+log 33)=3a -2(a +1)=a -2. 答案 A

7.4lg2+3lg5-lg 1

5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原式=4lg2+3lg5-(lg1-lg5) =4lg2+4lg5=4(lg2+lg5)=4lg10=4. 答案 4

8.设x =log 23,则23x

-2

-3x

2x -2

-x =________.

解析 法一:由x =log 23得2x =3,2-x

=13,23x -2-3x

2x -2-x =33

-? ????1333-13

=919

.

法二:23x

-2-3x

2x -2-x = 2x -2-x 22x +1+2-2x

2x -2-x

=22x

+1+2-2x =32

+1+132=919

.

答案

919

9.方程log 3(x 2

-10)=1+log 3x 的解是________. 解析 原方程可化为 log 3(x 2

-10)=log 33x .

∴x 2

-10=3x ,解得x =-2,或x =5. 检验知,方程的解为x =5. 答案 x =5

10.求下列各式的值: (1)lg25+lg4; (2)log 13 27-log 13 9;

(3)log 2(log 216); (4)log

2-1

(3+22).

解 (1)lg25+lg4=lg(25×4)=lg100=2.

11.已知lg2=0.3010,lg3=0.4771. 求lg72,lg4.5的值.

解 lg72=lg(23

×32

)=3lg2+2lg3 =3×0.3010+2×0.4771=1.8572. lg4.5=lg 9

2=lg9-lg2=2lg3-lg2

=2×0.4771-0.3010=0.6532.

12.已知log a (x 2

+4)+log a (y 2

+1)=log a 5+log a (2xy -1)(a >0,且a ≠1),求log 8y

x

的值.

解 由对数的运算法则,可将等式化为 log a [(x 2

+4)·(y 2+1)]=log a [5(2xy -1)], ∴(x 2

+4)(y 2

+1)=5(2xy -1). 整理,得x 2y 2

+x 2

+4y 2

-10xy +9=0, 配方,得(xy -3)2

+(x -2y )2

=0,

∴?

??

??

xy =3,x =2y .∴y x =12

.

∴log 8y x =log 812

=log 232-1

=-13log 22=-13.

高中数学公式史上最全大全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最全面,最详细)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抛物线:y = ax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bx再加上c a >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圆:体积=4/3(pi)(r^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谈高中数学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

谈高中数学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 在现在的高中课堂教学中,常常是老师负责的讲解,而学生是被动的听。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如何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往往被忽略。所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改变被动听课的局面,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例如笔者在上“立体几何”导言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课件。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高中数学学考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学考常用公式及结论 必修1: 一、集合 1、含义与表示:(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集合间的关系: 子集:对任意x A ∈,都有 x B ∈,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 真子集:若A 是B 的子集,且在B 中至少存在一个元素不属于A ,则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 ?B 集合相等:若:,A B B A ??,则A B = 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 不属于:? 空集:φ 4、集合的运算:并集:由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并集,记为 A B 交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中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交集,记为A B 补集:在全集U 中,由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补集,记为U C A 5.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 6.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二、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 奇函数 <=> f (– x ) = – f ( x ) , 偶函数 <=> f (–x ) = f ( x )(注意定义域) 2、性质:(1)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2)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成轴对称图形; (3)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 (4)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二、函数的单调性 1、定义:对于定义域为D 的函数f ( x ),若任意的x 1, x 2∈D ,且x 1 < x 2 ① f ( x 1 ) < f ( x 2 ) <=> f ( x 1 ) – f ( x 2 ) < 0 <=> f ( x )是增函数 ② f ( x 1 ) > f ( x 2 ) <=> f ( x 1 ) – f ( x 2 ) > 0 <=> f ( x )是减函数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同增异减 三、二次函数y = ax 2 +bx + c (0a ≠)的性质 1、顶点坐标公式:??? ? ??--a b ac a b 44,22, 对称轴:a b x 2-=,最大(小)值:a b ac 442-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两根式12()()()(0)f x a x x x x a =--≠.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学考简化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学考简化版)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集合运算 全集U 交集:}{B x A x x B A ∈∈=且I ,并集:}{B x A x x B A ∈∈=?或,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3.集合关系 (可以数形结合---文氏图、数轴) 空集A ?φ; 子集B A ?:任意B x A x ∈? ∈ B A B B A B A A B A ??=??=Y I 4. 包含关系A B A A B B =?=I U U U A B C B C A ????U A C B ?=ΦI U C A B R ?=U 5.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 6. 函数的单调性 设[]2121,,x x b a x x ≠∈?,0 12>-=?x x x , 若0)()(12>-=?x f x f y ?[]b a x f ,在) (上是增函数; 若0)()(12<-=?x f x f y ?[] b a x f ,在) (上是减函数. 对于复合函数的单调性:()f g x ???? 单调性满足:同增异减。即:()f x 与()g x 的增减性相同,那么符合函数就是增函数(同增);()f x 与()g x 的增减性相反,那么符合函数就是减函数(异减))。 7.函数的奇偶性 判断奇偶性的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f(x)偶函数?()()f x f x -=?f(x)图象关于y 轴对称 f(x)奇函数?()()f x f x -=-?f(x)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注:(1) f(x)奇函数,在x=0有定义?f(0)=0 (2)对于复合函数:()f g x ???? :有偶则偶,两奇为奇 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 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8.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两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的最值 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x f 在闭区间[] q p ,上的最值只能在

(完整版)文科高中数学公式大全(超全完美)

高 中文科数学公式总结 一、函数、导数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 x A x C A ∈??,U x C A x A ∈??.A A ??≠?? 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22n -个. 2. 真值表 常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3. 充要条件(记p 表示条件,q 表示结论)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 全称量词?表示任意,?表示存在;?的否定是?,?的否定是?。 例:2 ,10x R x x ?∈++> 的否定是 2 ,10x R x x ?∈++≤ 5. 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6. 复合函数)]([x g f y =单调性判断步骤: (1)先求定义域 (2)把原函数拆分成两个简单函数)(u f y =和)(x g u = (3)判断法则是同增异减(4)所求区间与定义域做交集 7. 函数的奇偶性 (1)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3)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8.若奇函数在x =0处有意义,则一定存在()00f =; 若奇函数在x =0处无意义,则利用 ()()x x f f -=-求解; 9.多项式函数1 10()n n n n P x a x a x a --=++?+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 x 是奇函数?()P x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P x 是偶函数?()P x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10. 常见函数的图像: 11. 函数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2)对于函数)(x f y =(R x ∈),)()(x a f x a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a x = (3)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2 b a x +=; 12. 由 )(x f 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 )(x f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向右移a 、再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若将曲线 0),(=y x f 的图象向右移a 、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 13. 函数的周期性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 a =||; (2)()()f x a f x +=-,则)(x f 的周期2T a =|| (3)1 ()() f x a f x += ,则)(x f 的周期2T a =|| (4)()()f x a f x b +=+,则)(x f 的周期T a b =|-|; 14. 分数指数 (1)m n a =0,,a m n N *>∈,且1n >).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张祥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张祥 发表时间:2019-06-10T17:23:25.427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作者:张祥 [导读] 课堂教学的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获得了应有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协调发展。我们应着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张祥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 409800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获得了应有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协调发展。我们应着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8-187-01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追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追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如何通过有效教学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精心设计科学、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问题,典型习题及其变式、引申与拓展等,创设问题情境,深刻挖掘知识的内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设计学生活动时,教师应考虑活动的方式和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适合学生的能力,紧扣教学内容,并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使学生乐于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做到学生人人有任务。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方式、任务、时间和角色等。 二、丰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时害怕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将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律性结论和现成的漂亮解法直接奉献给学生,省去了学生探求问题解决的思路的艰辛历程,然而这些最佳的方法学生有时很难想到,甚至无法想到。对此,教师要能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退而结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做问题的探究者,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在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教师应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数学探究课题的案例和背景材料,然后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组织和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在计算机网络上查找和引证资料的习惯;一方面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另一方面应该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用各种方式寻求帮助;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 三、强化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有效性 反思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反思是数学化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它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只有这样的数学教育——以反思为核心——才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化过程之中,也才能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本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受阻是常有的事,此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反思,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思想,确定解题关键。每一次解题以后,学生可以对自己是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何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反思,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解题过程、思维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解题质量和学习效率,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差别不大,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其实,这种现象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性格等有着直接的关系。重视并做好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水平同步协调发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重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从课堂评价入手,提高教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树起信心的风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更要不惜言词,大加赞赏,这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习的激情。然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地进行客观评价、指正,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必不可少。可是,课堂上,部分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不论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只要学生发了言就给予表扬,这样下去,表扬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会使个别学生产生思想的惰性。成功只有在失败的衬托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光彩,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的指正下才更有价值和张力。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不仅能解决课堂内大量板书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再如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解,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茂,能把教学时难以解释清楚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对难点内容的突破。在实践中我们应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采用现代的多媒体组合教学,并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长,互为补充。 总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020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一、 三角函数 1、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 sin α= 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2=+αα, 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 tg ,α α 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 =-)23sin(απαcos -,)215(απ -ctg =αtg , =-)3(απtg αtg -。 4、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 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率是π ω 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2 Z k k x ∈+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 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in =的递增区间是?????? +-2222πππ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 )(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 22 πππ 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6、=±)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os(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μ = ±)(βαtg β αβ αtg tg tg tg ?±μ1 7、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 cos2α=αα2 2 sin cos -=1cos 22 -α=α2 sin 21- tg2α= α α 212tg tg -。 8、三倍角公式是:sin3α=αα3 sin 4sin 3- cos3α=ααcos 3cos 43 - 9、半角公式是:sin 2α=2cos 1α-± cos 2α=2 cos 1α +± tg 2α=α αcos 1cos 1+-±=ααsin cos 1-=ααcos 1sin +。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究 王琳琳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究王琳琳 摘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乐趣,有效的课堂教学能 够促进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能力吸收,但是现在我国的课堂有效教学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对于像数学这样的工具类学科,教师无法正确地认识到阿赫进行有效性 教学,所以一时间各个院校各个教师之间开始开发有效性教学的方式。本文对高 中数学教学新方法进行了探索实践,现总结如下,以期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提高 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有效性数学教学 一、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 1.钻研教材,科学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 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应根 据现有的教学内容,确立一个开放的全面的教学目标,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做到 培优补差;既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又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 力的培养。在目标任务分层上,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知识、 情感、学法、思维训练、实践技能提出相应目标,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 不同的学习领域都有所提高。 2.扎实备课,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备课不是把《教参》上的目标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了教 材的重点难点,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我们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 教材”,要深刻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把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整合课程资源,丰富 数学学习内容,并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努 力实现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3.分析学情,认真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在于学生。课前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是实现有效教学 的关键。一堂课学生要有所发展,首先要明白学生的起点在何处,有哪些已有的 知识,有哪些已会的技能。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针对全体学生,突出因材施教, 促进全体学生有效提高和进步。为此,教学设计中可采用“低起点、多层次、勤交流、常总结”的方法。(1)低起点。(2)多层次。 二、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策略 在数学学科中,问题是核心、是灵魂,只有有了问题,才能促使学生探究活 动的展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利用有效的提问方式恰当地提出 问题,并运用一定的技巧引导学生作答。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我认为应当遵循以 下几个原则:提出的问题必须从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结构出发,使其具有一定 的思维含量,并有促使学生生成思维的驱动力;课堂提问不是任意进行,而是要 选择恰当的时机,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相一致;提出的问题应当合理、适度,对不可出现满堂问现象,问题也必须一针见血、正中要害。只要教师在进 行课堂提问时遵循这些准则,就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三、创设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境 要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合作解决真正 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 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积极开展合作探究,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必备公式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必备公式

一、 1、定义域: (1)根号: (2)分母: (3)对数: 2、对数与指数互换:725log 8x a =? =? ()a b a b a b x x x x x =÷==g 3、奇函数:f(x)与f(-x)_____ 偶函数:f(x)与f(-x)_____ 二、 1、诱导公式: sin ()πα+= cos ()πα+= tan ()πα+= sin () πα-= cos () πα-= tan () πα-= sin ()2πα+= cos ()2 π α+= sin ()2πα-= cos ()2 πα-= sin 2) (πα+= cos 2) (πα+= tan 2) (πα+= sin (2)πα-= cos (2)πα-= tan (2)πα-= sin ( )α-= cos ( )α-= tan ( )α-=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M N M N +=-=

2、两角和与差公式: Sin: Cos: Tan: 3、二倍角: sin2α= cos2α= = = tan2α= 4、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5、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α 0 6π 4π 3π 2π 23 π 34 π 56 π 2π Sin cos tan 6 、 sin() y A x ω?=+的 周 期 是 : cos()y A x ω?=+的周期是: tan() y A x ω?=+的周期是: 7、同角三角函数关系:(1)

(2) 三、 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 前n 项和公式: 等差中项:(a,b,c ) 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 前n 项和公式: 等比中项:(a,b,c ) 四、 直线: 1.(k 与倾斜角)k= 两点的斜率公式k= 2. 3.直线Ax+By+C=0的斜率: 4.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5.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6.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 半径: 7. 圆 的一般方程: (方程表示圆的条件: ) 圆心: 半 12//l l ?12l l ⊥? 220 x y Dx Ey F ++++=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2-08-17T11:15:35.373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马丽丽 [导读] 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河北省任县中学马丽丽 〔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的素材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1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课的必要前提,教师面对的是富有个性,具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如果教师以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统一僵化的教学策略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去设计课堂,学生的创新就无从谈起了。 我们设计数学课堂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对数学概念、规律、实验,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即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教学设计还应体现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本身就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所以他们积极动手操作、实验、主动探索和发现,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而是丰富和具体的,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因而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为此设计、组织相应的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应答性学习环境。 2 教学模式要灵活 一堂好课,往往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恰到好处的结果。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就是要努力寻找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才能实现其控制与调节,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这方面,容易出现这样错误的做法,那就是搞“教师中心论”,搞“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始终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主、探究和合作”。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情境的创造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堂。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一种互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学过程要有效 3.1面向全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课改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3.1.1从“ 疑”到“动”,激发学习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更是创造的基础。有疑问才有活动的动力,创造的激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1.2以“动”促“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一节好课就是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顺利地直观地完成预设目标。 3.2关爱学生,重视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3.2.1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重视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让学生从数学教学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在民主的氛围中,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3.2.2精心设计练习,调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有效性。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我们教师探讨的热门课题。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全面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全-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x A x C U A , x C U A x A . 1 ? A A 2 n 2 n 2 n 1个;非空子集有 2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集合 { a ,a , , a } 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 1 2 n n 2 2 个.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ax 2 (1) 一般式 f (x) bx c(a 0) ; h)2 (2) 顶点式 f (x) a(x k(a 0) ;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h, k ) 时,设为此式) (3) 0) ;(当已知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零点式 f (x) a(x x 1 )( x x 2 )(a ( x 1,0),( x 2 ,0) 时,设 为此式) 2 a(x x 0 ) ( 4)切线式: f ( x) (kx d ), (a 0) 。(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 y kx d 相切且切点的横 坐标为 x 0 时,设为此式) 4 5 真值表: 同真且真,同假或假 ;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原结论是 都是大于 小于 反设词 不 是 不都是不大于不小于 存在某 存在某 原结论 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 n 个至多有 n 个 p 或 q p 且 q 反设词 一个也没有至少有两个 n n q q 1)个 1)个 至多有( 至少有( p 且 p 或 x ,成立 x ,不成立 x ,不成立 x ,成立 对所有 对任何 6 ( 下图 ): (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 )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原命题 若p则q 互逆 逆命题 若q则p 互 互 互 否 为 为 互 否 逆 逆 否 否 否命题 若非p则非q 逆否命题 若非q则非p 互逆 p p q ,则 q ,且 充要条件: (1)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反之,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 ( 2)、 q ≠> p ,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p ≠ > p ,且 q p ,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p ≠ > p ,且 q ≠ > p ,则 P 是 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 函数单调性 : 增函数: (1)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文字描述是: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有效分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所以要想完成拟定的教学目标,就要照顾到不同 层次的学生,保证他们都能学到东西.在授课时,以第二类的学生作为基准,同时兼顾第 一类和第三类的学生.恰当安排这三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教 学过程中,从易到难,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使第一类的学生能“吃得下”教学内容,第二类的学生能“吃得好”,第三类的学生“消化殆尽”.例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了6个问题:①什么叫 函数?映射?②如何理解“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③如何理解“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 与之对应?”④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⑤请从映射的角 度给函数一个定义;⑥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在这6个问题中,前面两个 问题是属于基础知识范畴,我要求第一类的学生务必掌握它们;中间两个问题属于中等程 度的知识,要求第二类的学生能“吃透”它们;最后两个问题难度稍大,我要求第三类的 学生掌握它们.通过这样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数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学生起巩固、发展、深化作用。作业的设置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 练习题含补缺查漏题、巩固题和综合深化题。 各层次题量各不相同,完成形式及要求也有区别,有的层次要详细解答,有的只要写 出答案,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量力而行,对难以完成综合灵活的稍难题的学生,则要求 他们将客观题按解答题格式完成。这样布置作业,让学困生完成基本作业要求后,从成功 的喜悦中,激发起获取更大成功的愿望;让上层生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动力;让中层生从“前后夹击”中追求新的满足。 数学课堂教学 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 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 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 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 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 接受能力。 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15-02-03T13:16:31.92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6期供稿作者:崔丽力 [导读] 教师要精心设计科学、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 南召县第一高级中学崔丽力 课堂教学的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获得了应有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协调发展。我们应着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如何通过有效教学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精心设计科学、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问题,典型习题及其变式、引申与拓展等,创设问题情境,深刻挖掘知识的内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设计学生活动时,教师应考虑活动的方式和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适合学生的能力,紧扣教学内容,并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使学生乐于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做到学生人人有任务。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方式、任务、时间和角色等。 二、丰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时害怕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将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律性结论和现成的漂亮解法直接奉献给学生,省去了学生探求问题解决的思路的艰辛历程,然而这些最佳的方法学生有时很难想到,甚至无法想到。对此,教师要能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退而结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做问题的探究者,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在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教师应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数学探究课题的案例和背景材料,然后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组织和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在计算机网络上查找和引证资料的习惯;一方面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另一方面应该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用各种方式寻求帮助;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 三、强化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有效性 反思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反思是数学化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它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只有这样的数学教育——以反思为核心——才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化过程之中,也才能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本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受阻是常有的事,此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反思,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思想,确定解题关键。每一次解题以后,学生可以对自己是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何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反思,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解题过程、思维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解题质量和学习效率,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差别不大,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其实,这种现象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性格等有着直接的关系。重视并做好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水平同步协调发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重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不仅能解决课堂内大量板书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再如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解,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茂,能把教学时难以解释清楚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对难点内容的突破。在实践中我们应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采用现代的多媒体组合教学,并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长,互为补充。 总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高考必看(1)教学文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高考必看(1)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I U U I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I U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I U C A B R ?=U 2.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4.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5.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若将曲线0),(=y x f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 6.分数指数幂 (1)m n a = (0,,a m n N *>∈,且1n >). (2)1 m n m n a a -=(0,,a m n N *>∈,且1n >). 7.根式的性质(1 )n a =;(2)当n a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