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

自考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

自考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
自考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

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概论

1.市场营销:是指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利润而进行的与市场有关的经营活动。

2.市场营销的层次:国内市场营销,出口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全球市场营销。

3.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区别?

1)营销环境的变化:国内市场营销在一国范围内进行,其面临的是一种平面的市场环

境结构,它由企业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所构成。而国际市场营

销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一个双层或多层的立体结构,国际市场营销环境有两层含

义,一层是国际市场环境,一层是国别的市场环境。

2)国内营销者与国际营销者看待问题的视野不同

3)市场营销方案的差异

4)对营销人员的能力结构要求不同

4.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差异?

1)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的整体出发的,它包括进口和出口两部分,而国际市场营销

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具体研究一个企业怎样进行跨国界的市场营销活动。

2)业务内容不同

3)从事的活动不同

4)组织管理者不同

5)原动力不同

6)整体与个体的差异

5.企业跨国经营初期常见的问题(常犯的错误) 有哪些?

1)在没有国际营销计划又缺乏经验和咨询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开始出口业务

2)缺乏高层管理者的参与和支持

3)对海外代理人和分销商选择不当

4)盲目发展全球业务

5)把出口业务当作权宜之计,当国内市场景气时,就忽视出口业务

6)对国内外的经销商不能平等对待

7)认为现有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在国际市场同样能取得成功

8)不愿意根据其他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有关法规改变企业现有产品

9)不能以当地文字制作产品,服务及产品保证等方面的信息

10)忽视接触出口管理公司开展出口业务

11)忽视利用多种跨国经营形式

12)在出口产品的同时,未能提供相配套的服务

6.国际市场营销任务有哪些?

1)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环境

2)分析跨文化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3)国际市场调研

4)国际市场细分与国际目标市场选择

5)制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决策

6)修改或创造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国外市场的消费者

7)制定国际价格战略

8)建立跨国的以及目标市场国的产品和服务分销网络

9)制定整合的国际促销组合策略

10)国际营销活动的计划,组织,控制

11)与目标市场的经销商,顾客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

7.进入国际市场的驱动力是?

1)广泛的发展机会:一个国家的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而国际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多层

次,大批量的需求。

2)来自全球市场的投资回报:进入国际市场,可以使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投资

在全球市场得到回报,营销全球化还能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3)新技术革命的推动: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推动着市场的国际化,各国的消费

者开始在全球范围寻找采用技术最新,质量最好,功能最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使

企业进行大规模国际化经营变得更加必要的可能。

4)世界经济趋势:经济的增长对于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营销发展具有重要

作用。

5)国内竞争的压力: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几乎各国的企业在本国市场上都会感

受到外来竞争的威胁。每个国家总会在生产某种商品方面具有特殊的能力和有利条

件,这一类商品往往在本国市场上供应比较充足,竞争激烈,而在国外的竞争情况

有时反而比国内缓和,更有利可图。

6)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国际市场上,企业将以全球化战略充分利用其人力,资金,

级技术和营销等多项资源,获得比其竞争对手更多的市场机会,为顾客创造更多的

价值。

7)政府的鼓励支持:世界各国政府为了发展经济,避免贸易逆差,积极发展出口贸易,

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本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8)杠杆作用:经济移植,规模效益。资源利用。全球战略。

8.国际市场营销的约束力有哪些?

1)国际市场的复杂,多变性

2)市场差异:各国市场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显著差异

3)管理近视症和企业文化:公司总部因不能听取来自不同地区的意见而瞎指挥

4)更多,更大的风险:国际市场营销比国内市场营销,有更多的不可控制素质,包括

进口国的政局,世界市场行情,国际上复杂的币值及各国的特殊自然条件都会使企

业经营的风险加大。

5)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上,企业往往会遇到本行业实力最强的竞争者。在进

口国家,企业还经常遇到该国的竞争者,东道国企业比外国企业具有较大的优势。

6)贸易壁垒的阻挡:世界各国广泛采取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作为保护国内产

业和市场手段。

7)适应不同外国市场的困难:世界各国市场环境往往差异很大,要开拓更多的外国市

场,企业必须适应每个市场的特殊要求。

8)我国企业面临的特殊困难:主要是在长期与国际市场隔离的背景下,企业缺乏参与

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和人才,从而加大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困难。此外,我国企

业也不熟悉怎样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进行商品交易活动。

9.企业经营观念的演进

1)20世纪20年代前,生产观念

2)20世纪30年代,推销观念

3)20世纪50年代,市场营销观念:顾客导向,整合营销,从顾客需求的满足中活力

4)近年来,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在市场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

益这两个重要因素。企业不仅要致力于满足顾客需要并获取利润,还必须对消费者

和社会利益负责,正确处理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国际市场营销环境

1.经济环境是如何影响国际营销的?

1)市场规模。

①人口状况: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和地理分布);

②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

2)经济发展水平

①按三种经济类型可分为:三大发达经济、新兴市场、不发达国家;

②按四种经济类型可分为:自给型经济、原料出口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

工业化经济;

3)经济环境的其他问题:

①通货膨胀。导致三个可能的后果:消费者会选择现在购买,他们可能会决定改

变他们的购买方式,他们可能会推迟某些产品的购买;

②失业;

③国际收支平衡情况:是一国的居民与他国居民之间的所有经济交易的记录。分

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④负债水平:消费者的支出还受消费者储蓄,债务和信贷适用性的影响。

⑤汇率风险

2.文化概述

文化层次:国际;地区的、民族的、宗教的、语言的联系;性别;辈分;社会阶级。

文化模型:人们和他们自己的关系,人们与其他人的关系,人们与组织机构的关系,人们与社会的关系,人们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

文化的构成:特普斯特拉和沙拉斯认为,文化由语言,宗教,价值观与态度,审美,教育,法律与政治,技术与物质文化,社会组织等组成。

3.社会文化环境是如何影响国际营销的?

1)语言

2)教育:一个国家的教育,无论是直接教育还是间接教育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程

度,文化程度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产品的评价标准,使用能力,对促销信息的接受

能力。营销时要注意:要根据目标市场的教育水平,决定产品的复杂程度,技术性

能,对于教育水平较低的国家还要考虑进行必要的使用指导和培训;在消费者识字

率很低的国家,产品的使用说明和广告宣传,要尽量少使用文字材料;在教育水平

较高的国家,对产品的质量,成分,性能等要求做出比较详尽的说明;教育水平还

影响到市场调查方法的选择。

3)宗教:宗教的信仰和行为准则,宗教活动,宗教禁忌。

4)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5)社会组织:指一个社会组织他自己的方式。

6)风俗习惯

4.文化在谈判风格中的作用

1)谈判第一阶段:非任务性的试探阶段。建立谈判小组成员之间关系,双方并不著重

有关谈判主题;

2)谈判第二阶段:相关信息交换阶段。描述谈判者的需要和期望的信息的相互交换;

3)谈判第三阶段:说服阶段

4)谈判第四阶段:让步与达成协议阶段

5)影响谈判的要素:适应性,翻译员,文化阻碍,固定形式,不同文化的准备。

5.政治法律环境是如何影响国际营销的?

1)政治环境。

①政治稳定性;

②政治风险:可控制限制,歧视性限制,政治干预;

③国际关系

2)法律环境

①法律制度的差异:习惯法系、成文法系、伊斯兰教法系。各国法律的差异性为:

a.对于诉讼期限的长短,各国的规定各不相同。

b.各国法律对于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早场的不能实现承诺的企业进行惩罚的

条款在细节上多有不同。

c.各国对于葛通中的豁免条款和处罚条件的合法性上的规定多有不同。

d.一些国家对于商业合同和非商业合同做出了严格的区分,这些国家对商业

合同要求严格并在专门的商业法庭进行处理。

e.美国政府有时会处罚违反了美国禁运政策的外国企业在美国的分支机构,

即便这些公司没有违反总部所在国家的法律。

f.一些国家法律规定起诉对方违约之前不需要向法庭提出依据。

g.当地法律和国际法律对国际营销活动的影响

②本国法律,当地法律和国际法律对国际营销活动的影响。

a.当地法律的影响有: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

b.国际法律的影响有: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法规、保护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法规、

保护公平竞争的法规、调整国际间经贸行为的法规。

c.本国法律的影响有:出口控制,约束企业经营行为。

6.审判权(发生法律争端)的裁决依据

1)合同内规定的裁判条款为准;

2)合同履行所在地的法律为准;

3)以合同签订地的法律为准。

7.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1)协商解决、调节解决、仲裁解决、诉讼解决。

2)避免诉讼解决原因:诉讼费用高,诉讼时间长,担心会给人们留下不良印象,损坏

公共形象,担心在国外法庭上受到不公正待遇,难于获得所判得的罚金。

8.科学技术环境是如何影响国际营销的?

1)技术进步的作用:收集市场信息的能力,管理控制的能力和在全球发挥经济作用的

能力。

2)卫星通讯,互联网和因特网,客户服务技术,ISDN以及电子邮件,传真和先进的

电话网络带来世界沟通的显著加强。

3)网络的出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章国际贸易原理与组织

1.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是分析

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全貌的工具。它是一个流量概念,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国际收支所记载的经济交易必须是一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

2.国民收入账户和国际收支账户

国民生产总值(GNP):该国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并在市场上卖出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于GNP减去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值,衡量一国国境内的产出。

国际收支账户包括三个项目:经常项目——记录所有的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以及单方面资金转移;资本项目——记录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短期资本的流进和流出;官方储备项目——记录黄金的进出口、外汇的增加或减少以及对外国银行的债务的增加或减少。

国际收支平衡分析:是指对国际收支账户中的项目进行分析,其中对经常项目分析最为普遍,经常项目中的贸易平衡就是在实现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平衡。如果该国的经常项目存在赤字,而资本项目中没有能抵消这个赤字的资金流入,那么该国的官方黄金和外汇储备将减少。

3.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1)15世纪末,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的思想就是商业资本家的思想,包括:金银是

财富的唯一代表,国家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国内贸

易不能增加国内的货币数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获得和增加货币的源泉;为了保证

国际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

2)17世纪中叶的英国,19世纪的英法等国,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早期古典经济

学家中对国际贸易理论贡献最大的大卫?休谟,他认为贸易要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古典经济学走向成熟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他们认为国际贸易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分工的最大好处是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存在国际分工也就产生了国际贸易,各国集中生

产具有自然条件优势的产品。后期古典经济学代表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与

古典经济学自由贸易的主张截然相反的观点――保护贸易。

3)19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出现了一次方法论上的变革,即“边际革命”,后来

用边际分析方法解释李嘉图等人的理论的经济学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俄林的

要素比例理论是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宏观经济

学的主要创始人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不能解决供给完全取暖均

衡的问题。

4.比较优势理论

1)由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一国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

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产品,即一个国家的生产模式由比较优势来确定。

在实现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后,两国在劳动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产出量将增加。

2)可以用两种方法来阐明国际贸易给两国带来的利益:第一,可以把贸易视为一种间

接生产的办法,这种方法通过生产别的产品换取所需要的产品来代替直接生产。理

论模型表明进口某种产品意味着这种非直接“生产”所需要投入的劳动比直接生产

要少。第二,理论模型还表明贸易扩大了一个国家的消费可能性。这也是贸易所

得的表现。

3)李嘉图理论所存在的问题:

①模型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而在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可能存在。

②模型忽视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

③模型忽略了各国资源的不同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遗漏了国际贸

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④模型忽视了规模经济也可能是国际贸易的起因,这使他的理论无法解释明显相

似的国家之间大量的国际贸易往来。

5.H–O理论

1)由瑞典经济学家伊利?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提出的,用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来解

释国际贸易原因的学说。理论强调了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资源中的比例和他们

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投入中所占比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又被称为要素比例理

论。提出生产产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

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

2)基本理论:各国倾向于出口其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产品,充裕供给的要素用于出口,

稀缺供给的要素用于出口,稀缺供给要素则进口。

3)由于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对要素所有者的相对收入有很大的影响,而贸易导致了相

对价格的改变,所以,国际贸易有很强的收入分配效应。一个国家相对充裕资源的

所有者从贸易获利,稀缺资源的所有者遭受损失。在理想的模型中,国际贸易会导

致两国要素价格相等化。实际上,由于资源差异,贸易壁垒和技术差异的原因,完

全的要素价格相等化是不存在的。

4)里昂惕夫悖论由瓦西里?里昂惕夫提出,他发现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要低

于其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

6.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R.费农对现实贸易状况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于1966年

提出的。

2)理论认为,许多产品经历了周期循环,在这一周期循环中,高收入,高消费国家从

初始的出口国,逐渐失去其国际市场,到最终成为这种产品的进口国;与此同时,

其他一些中收入的国家从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再后来,低收入国家也从这种产品

的进口国转变成出口国。

3)国际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

①产品创新阶段:这一阶段,生产一般都集中在高收入国家国内;

②产品成熟阶段:随着国内外需求的增加,产品样式开始稳定,产品逐渐标准化;

消费品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加,产品需求弹性增加;在高收入国家国内市场趋于

饱和时,加之降低成本和追求规模经济,迫使企业日益重视国外市场,考虑对

外直接投资;由于产品出口量急剧增加,生产企业拥有的垄断技术也因此逐渐

扩散到国外竞争者手中,中收入国家企业的实力增强,可以仿制高收入国家企

业的产品来排挤其产品,运输成本及国家间的关税壁垒也使高收入国家企业处

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③产品标准化阶段。

7.关税的特点及总类

1)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

收。

2)特点:是种间接税,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分别是进出口商人和进出口货物,关税

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

3)关税的种类

①按征收的对象或商品的流向分类:进口关税,出口关税,过境关税

②按照差别待遇分类:优惠关税,普通关税(一般关税),差别关税

③按照征税的一般方法或征税标准分类: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

④按照关税保护的程度和有效性分类:名义关税,有效关税

8.各种贸易壁垒

1)关税壁垒:是指一国以提高关税的办法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措施

①关税水平:指一个国家的平均进口关税税率的高低程度。确定关税水平的方法

有简单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

②名义保护率: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部分占国际市场价格的百

分比,百分比越高,关税壁垒作用越强。

③有效保护率:征收关税以后该行业或部门单位产品价值的增加程度

2)非关税壁垒:是各国政府实行的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又称非关税措施。

①进口配额制:绝对配额,相对配额

②“自动”出口配额制

③进口许可证制

④外汇管制

⑤进出口的国家垄断

⑥歧视性购买政策

⑦各种复杂苛刻的标准与规定

9.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有什么特点?

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在限制进口方面作用更为突出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10.支持国际贸易的相关国际组织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其主要活动是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和协

调成员国的贸易事宜。其基本法律原则:无歧视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

待遇原则,互惠原则,透明度原则,关税减让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2)世界贸易组织(WTO)

①主要职能:组织实施世贸组织管辖的各项贸易协定,协议;主持多边贸易谈判;

解决各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法规进行定期评审;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合作参与全球经济政策的制定。

②组织结构:部长会议,总理事会,理事会,委员会,秘书处

3)世界银行

①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通称世界银行,是为国家获得和维持经济获利提供融资的主

要国际机构。于1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上成立,其作用是为

生产性资源的发展提供较长期的融资,于1946年6月25日开始营业。首要任

务是实现重建战后经济,现在的主要目标是为贫穷国家的发展提供金融和技术

帮助。

②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它自己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借来的。

③世界银行的贷款政策:按接近于市场的条件向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高层次的

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其贷款有5年的宽限期,贷款期限是15—20年。

④世界银行的决策机构:理事会。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二战期间美国和英国就战后世界未来国际经

济体系达成一致的结果,于1944年7月1日成立。

②IMF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履行的三个重要角色:管理成员国的金融关系;向面临

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资金援助;作为磋商机构,IMF的作用是形成一种

氛围,让政府在这种氛围中同意消除外汇管制并允许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

动。

第四章国际市场调研

1.国际市场调研: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企业系统的、客观的收集资料和分析相关市场

营销资料的过程,以便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可靠而有意义的信息资料和数据。

2.国际市场调研必须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1)扫描国际市场,发现,识别和分析市场机会

2)建立营销信息系统,监控环境变化趋势

3)为制定营销战略提供建议和方案,对可能的营销组合进行可行性检验。

3.国际市场调研的类型是什么?

1)交叉文化调研:指在不同国家和文化区域开展的调研项目。

2)国外调研

3)多国调研:指在企业拥有代理机构的所有或一些重要国家或地区的调研项目。

4.国际市场调研的意义?

能够对决策者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国际市场调研为决策者提供有关消费者,竞争者及市场营销环境的信息,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发现和甄别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国际市场调研有助于减少由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国际市场知识而产生的风险,可以确保决策者的决策建立在对市场的透彻了解以及战略规划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局限于产品本身。

5.国际市场调研的难点?

1)环境因素的多层次性(各国经济、政治法律等宏观因素的和消费者购买行为)

2)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有限性(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大,获得信息难度更大)

3)调研的跨国和跨文化(所以收集相关信息相当困难)

6.国际调研与国内调研的区别?

有些信息在国内很容易得到,但在国外却难以收集到;由于各国统计方法,统计指标及统计时间等因素的不同,所获得的信息往往要经过复杂的整理,换算后才能进行横向比较;同一调查方法在不同国家的应用是不同的;国际市场调研的成本要比国内调研高得多;国际市场调研的组织工作比国内调研更为复杂。

7.如何识别市场机会

1)国际市场调研首先需要对国际市场进行扫描,识别那些最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甄

别的标准有三:进入性、盈利性、市场规模

2)企业准备进入的国际市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市场机会和三种类型的产品:

①三种市场机会:现有市场、潜在市场、早期市场

②三种产品:竞争的产品、改进的产品、突破的产品

8.国际市场调研的程序:

1)明确调研目标

2)制定调研计划

3)设计调研方案

4)实施调研方案

5)分析调研数据

6)撰写调研报告

9.调研信息的来源

国际市场营销信息按照来源可分为二手资料和一手资料。

1)二手资料:指以前为其他目的已经收集好的他人或其他组织的资料,包括企业内部

资料和企业外部资料两个来源。

2)一手资料:为解决特定问题而专门收集的调查资料、观察资料或实验数据资料10.二手资料的作用和局限性

1)二手资料的收集具有省时,省力,节约费用,容易收集的优点,主要作用有:

①有助于明确或重新明确探索性研究中的研究主体;

②可以切实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可以提供收集一手资料的备选方案;

④提醒市场调研者注意潜在的问题和困难;

⑤提供必要的信息背景以使调研报告更具说服力。

2)二手资料的局限性:

①相关性,有的二手资料因为形式或方法的原因不能直接为调研者所用

②准确性,二手资料经过多次转载常常出现错误

③滞后性,二手资料通常是相隔一定时期的资料,在时间上可能存在滞后性

④充分性,有的二手资料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决策支持信息

11.进行实地调研需要重视的问题

1)调研管理集中与分散的决策;

2)调研目标范围的抉择;

3)文化差异的影响;

4)调研方法受到环境的制约;

5)调研结果的一致性;

6)调研环境的陌生;

7)调研的协调与控制;

8)调研结果的可比性;

9)调研机构的确定。

12.调研设计:指实现调研目标或是检验调研假设所要实施的计划。其目的是为了使调查工

作能够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

13.实地调研的方法

1)询问法:通过口头或问卷从样本收集信息的调研方法。可分为人员访问、电话调查、

邮寄调查、计算机访问。

2)观察法:在不直接干预被调查者的前提下监视其行为,通过调查人员的直接观察,

仪器观察和实际痕迹测量法进行。

3)实验法:分为正式实验法和非正式实验法。正式实验是调查人员选择某一实验特质

的市场进行实验,首先应设计比较科学,复杂的表格,包括实验所需的只有自变量

与变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非正式实验比正式实验简便,无需设计非常复杂细致的

表格,费用也相对较低。实验法是探索自变量与异变量之间关系的最佳方法。

14.问卷:问卷是根据调研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理论假设设计出来的,由一系列问题、

答案以及说明所组成的,用以收集被调查者信息的一种工具。

15.问卷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

1)确定调研目的、来源和限制因素。

2)确定数据收集方法

3)确定问题与答案方式

4)提问措辞与安排

5)问卷的评估

6)预先测试和修订

16.如何使用调研信息

1)误差分析

①误差类型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是由调研中某一或某些不确定因

素所引起的误差。系统误差是指因调研设计或者抽样设计中的错误和问题而引

致的偏差。

②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分为样本设计误差和测量误差。

a.样本设计误差:总样本误差、调研对象范围误差、抽样误差

b.测量误差:替代信息误差、调研人员误差、测量工具误差、处理过程误差、

回答误差

2)数据分析与调研报告

①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工作结束后,调研人员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

撰写调研报告三项工作。数据的处理一般始于数据的编辑和编码。数据处理目

的是揭示所搜集的大量数据内在信息,通过分析和综合,找出客观事物的矛盾

和其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到合乎逻辑的科学结论。

②调研报告是与管理层沟通的手段,向管理层提出调研结论和有关建议。分为书

面报告和口头报告。报告的最后应提出结论与对管理者的建议。

17.采用调研技术的基本原则

把所研究市场上的各种变量与其他市场进行比较,确认他们的相似性,借此评价市场是否存在机会

18.国际市场调研常用的方法

1)类比估计技术。通常用于市场数据匮乏的国家。类比是用现有的市场的某些比率进

行对比和比较来测试另一个国家的市场潜力。类比技术有两种方式:交叉面方法,

是通过确定一国产品市场规模与有关的总经济指标的比率,用这一比率估计所调研

国家该产品的市场潜力;时间序列方法,是建立在产品的使用呈周期运动的观点基

础之上的,假设所分析的国家将遵循某个经济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发展。

2)多因素指标技术。用一组与某产品的潜在需求量密切相关的变量来间接的估计该产

品可能的需求量的方法。这一技术前提假设是某种产品需求与其他产品或经济指标

有关,通过衡量相关因素指标可以估计出这种产品的潜在需求

3)回归分析技术。选出对市场需求的取值影响最大的自变量因素,确定其与需求量的

近似线性关系;再从剩余的自变量因素中选出一个与需求量取值相关性最大的,确

定其与需求量的线性分析;如此重复计算,直到调研人员认为可以时停止;最后可

利用市场需求量与这些影响较大的自变量之间的近似函数方程式进行市场预测。

4)风险评估技术。对于存在机会的市场,调研人员应该首先对一些重大的风险类型(例

如政治的、商业的、产业的或财务的)及其程度进行评估。四种风险矩阵是进行这

类风险评估的有效工具。

19.商务环境风险指数(BERI)

1)商务环境风险指数(BERI)对世界上50个国家做出风险预测并且每年更新3次。

这一指数对包括政治稳定性、收支平衡的变动性、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当地管

理技巧、政府效率等在内的15种因素做出评定。

2)古特诺和汉斯温度坡度。这个分类系统把一国的环境因素按温度坡度划分等级,环

境因素被按照由热到中等、再到冷定义。这个系统考察了像政治稳定性,经济发展

与现状,文化的一致性,法律限制和文化限制等因素。

第五章国际消费者

1.国际营销活动中,营销人员应特别推敲的问题

1)马斯洛需求层次在跨文化条件下的一致性;

2)在跨文化条件下消费者购买过程的相似性;

3)在所有国家,购买过程都是个人的活动吗?

4)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体制和当地习俗是相似的吗?

2.马斯洛需求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3.消费者购买过程是什么?

1)引起需要。当消费者感到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时,购买过程就开始了。

2)收集资料。收集的内容有:品牌、价格、服务、产品质量、功能、已经购买者的评

价。

3)比较评价。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目标商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功能,式样,信

誉和服务等进行综合比较。

4)决定购买。立即购买,延期购买,决定不买。

5)买后感受。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买后感受如何,一方面直接决定着他们是否

重复购买,同时,他们还会把感受传递给其他消费者,进而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

4.国际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有哪些

1)购买认识过程差异。如美国消费者往往采用理性分析、抽象的购买决策过程,容易

接受邮购和目录销售,亚洲消费者则不是。

2)购买投入程度的差异。购买不同产品时,消费者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的精力时间是

有差异的。如我国消费者购买社交商品时投入时间和精力多。

3)购买决策中的角色差异。大部分西方国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主要基于个人购

买,而把家庭决策作为参考。亚洲由于家庭成员关系密切,往往要考虑家庭成员的

意见。

4)社会组织和当地习俗导致的购买差异。不同国家的目标市场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特

别是参与和影响购买决策的机构的不同。如德国消费者市场是组织有序的,而且得

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在西班牙,慈善事业主要依靠国家福利彩票

5.消费者的购物风险有哪些?

1)经济风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是与一定经济支出相联系的,这种支出是否得到合

理的收益,或者说交易的结果是否给消费者带来实际利益,往往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价格总是谈判的焦点。

2)物质风险。消费者在购物时还会十分关心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情况,包括产品的成分,

安全性和功能。

3)社会风险:购买产品的特征,质量,效用和价格会影响到人们的这种受接纳和得到

评价的程度。

4)心理风险:购买者还会考虑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选择是否满足或后悔,以致引起他

们的自尊或自责。

6.文化适应:是指企业应根据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特点制定与调整营销战略与策略。

7.提高国际营销者文化适应性的方法

1)第一步:根据本国文化的特点,习俗和规范来确定业务问题和目标

2)第二步:同时根据外国文化的特点,习俗和规范来确定业务问题和目标

3)第三步:将第一和第二步进行比较,把自我参照标准在该问题中的影响分离出来,

研究自我参照标准如何使问题变得复杂化。

4)第四步:在没有自我参照标准影响的条件下,重新确定业务问题,以及适应外国目

标市场情况的解决方法。

8.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吉恩特和亨尼斯将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为三个具体过程:文化作用力、文化信息传递、消费者决策过程

1)文化作用力:宗教、语言和教育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2)文化信息传递:文化作用力的相关因素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和服

务的信息,包括标识和行为规范等

3)购买决策:相关信息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形成三个过程,包括选择、偏好和

决策。

9.如何分析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确定当地文化的各种相关动机

2)确定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特征

3)确定哪些文化价值观念与该产品相关

4)确定决策特征

5)确定适应当地文化的促销方法

6)确定当地消费者认可的销售组织

10.格特?霍夫施塔德的文化纬度理论。从四个方面进行跨文化分析的方法:个性化,地位

差别,规避风险,男子气社会。

11.高/低背景相关文化分析方法:

由爱德华?霍尔提出,其主要理论观点是,如果两种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方式是有差异的,那么这两种文化就是不同的,据此,他认为语言是构成文化的最重要因素。

1)低背景相关文化:信息的表达比较直接,明确,主要依靠口头和书面语言相互理解。

举例:瑞士

2)高背景相关文化:语言只传达部分信息,大部分信息隐含在交流过程的其他方面,

人们使用和揭示更多的环境因素推导对信息的理解。举例:日本

12.盖迪昆斯特和丁?汤米提出口头交流的四种分类模式:

1)直接与间接交流方式

2)详尽与简介表达方式

3)讲话人与背景方式

4)机械与表达感情方式

13.扩散/学习跨文化分析模型

威尔斯提出一个扩散/学习跨文化分析模型,用以考察文化的高/低相关性与新产品扩散的关系。四种类型包括:高相关/快速扩散,高相关/低速扩散,低相关/快速扩散和低相关/低速扩散。举例:印度是高相关/低扩散,英国东欧属于低相关/低扩散,美国是低相关/高扩散,日本是高相关/高扩散

14.企业市场的特征(企业用户购买行为的特征)

1)有组织的购买。参与决策的有:使用者、影响者、信息提供者、采购者、决策者

2)专家购买。采购人员一般受过专业培训。

3)多种购买方式:直接购买,互惠购买,租赁

4)购买行为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企业用户的购买一般都是有组织、有计划严格进行的。

15.生产者购买行为

1)直接再购买:生产者按照以往的惯例订购曾购买过的产品

2)修正再购买:生产者为了适应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变化,适当调整采购商品的规

格,数量,价格等条件要求。

3)首次购买:企业用户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中某种新的需要,产生了第一次购买。

16.企业采购的过程:认识需要、确定目标、说明需要、物色需要、征求供应商建议、选

择供应商、订货、执行情况总结

17.影响国际企业购买行为的因素

1)环境因素:各国的企业购买行为都深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包括经济状况,政治与

法律制度,技术变革,社会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保护潮流。对国际企业用户的影响

则主要体现在经商习俗方面。

2)组织因素:企业组织的文化,目标,结构,决策方式也是影响企业购买行为的重要

因素。

3)关系因素:企业用户内部购买中心的各种角色的职务,地位和相互关系对组织购买

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4)个人因素:购买中心每个成员的年龄,受教育水平,个性,偏好,价格观念都会在

不同程度上影响组织的购买行为模式。

18.政府采购者行为分析

1)政府采购方式:采用的公开招标和选择性招标的形式

2)政府采购行为特征:考虑非经济的因素,包括国家有关采购政策,供应商的形象及

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功能的适用性等,以维护公众的利益和国家安全。一般政府

采购都会优先考虑本国/本地区企业作为供应商。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一重点简答题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一重点简答题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重点简答题 一、贸易术语的作 用? 答a 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明确彼此在货物交接方面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这就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b 有利于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C 有利于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二、班轮运输的特 点? 答:1、船舶行驶的航线、停靠的港口都骨 固定的; 2、船舶按船期表航行,船舶开航、到港 时间都较为固定; 3、船公司按照预先公 布的班轮运价表收取 运费,运费率相对固 定; 4、在班轮运费中包括 装卸费用,由船方负 担; 5、班轮承运货物比较 灵活,不论货物多少, 只要有舱位都能接受 装运(少量、件杂货)。 三、提单的性质和作 用? 答:1、是承运人或其 代理人出据的货物收 据,证实其以按提单 的记载收到托运人的 货物; 2、是代表货物所有权 的凭证; 3、是承运人和托运人 双方订立的运输契约 的证明。 四、多式联运单据和 联运提单的区别? 区别使用范围签发 人风险、责任 多式联运单据各种 运输多式联运经营 人全程 联运提单由海运和 其它方式组成的联合 运输承运人、船长、 船东第一程运输 五、中国基本险别除 外责任的重要内容? 答:1、被保险人的故 意行为、过失所造成 的损失; 2、属于发货人的责任 所引起的损失;

3、在保险责任开始承担之前,被保险货物 已经存在品质不良或 者数量短少; 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 损耗、本质缺陷、特性、市价跌落、运输 延迟所引起损失费用; 5、战争险条款和罢工 险条款所规定的责任以及除外责任。 六、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 答:1、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2、运输距离; 3、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 4、季节性需要的变化; 5、成交数量; 6、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 7、国际市场价格的走势; 8、交货期的远近、市场销售习惯、消费者的爱好。 七、实际全损的情况有哪些? 1、 保险标的物完全灭失; 2、 保险标的丧失(控制权——海盗劫走); 3、 保险标的物发生质变,失去原有使用 价值; 4、 船舶失踪达到一定时期。 八、托收结算方式的利弊? 答:1、利——有利于调动买方订购货物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卖方扩大出口。 2、弊——由于托收属于商业信用,存在收不回货款的风险,特别是托收方式中的承兑交单风险更大,故卖方对此方式的采用应持慎重态度。 3、注意事项: A.要切实了解买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作风,成交金额不宜超过其信用程度; B.了解进口 国家的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条例,

自考国际市场营销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国际市场营销学一、名词解释国际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中心、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经营销售管理的科学。利益集团:又称院外活动集团或压力集团,它是由社会上各行各业具有共同利益的人或对某些问题具有共同看法和主张的人组成的组织,其目的是促使政府维护其切身利益或实现其政治主张。政治风险:主要来自东道国未来政治变化的不确定性,是指因东道国各种政治力量使其商务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致使国际企业经营目标难以实现而产生的风险。进口限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出于某种理由限制某些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行为。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对外汇买卖、外汇汇率、外汇汇出及国际结算等进行的管制和限制。国际惯例:是指在国际商务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特定内容的、反复使用的习惯做法和先例。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之下,将其作为行为参照对象所构成的群体。文化冲突就是指国际企业以本国文化为参照对象,到目标市场国开展营销活动,因与当地文化不相符合,产生矛盾,遭到当地消费者抵制的现象。自我参照就是国际企业营销人员在开展国际营销活动时,用自己的文化观念去推测东道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商业习惯是长久以来人类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养成的待人接物的方法、社交礼仪、经营态度及做生意的方法等。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各成员国互相取消贸易障碍,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与协作,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经济发展。自由贸易区指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就降低或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达成协议,同时各成员国对区域外国家仍然实施各自的关税原则。经济联盟指成员国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并逐步取消各自政策方面的差异,在对外贸易、财政金融以及其他领域里实现统一政策,形成区域经济实体。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个人通过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或通过购买、参与当地企业的股份,直接在海外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投资形式。国际货币市场主要指期限在一年内的银行短期信贷、短期证券及票据贴现市场,包括商业银行、票据承兑行、贴现行、证券交易商和证券经纪人。国际资本市场是指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融资市场,参与者有银行、公司、证券商及政府机构。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网络营销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的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而进行的营销活动。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反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途径。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历真题和标准答案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历真题和标准答案

————————————————————————————————作者:————————————————————————————————日期: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课程代码:001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汇总世界各国的进出口统计数据后,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相比较( ) A.二者总是相等 B.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C.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D.有的年份出口总额大,有的年份出口总额小 2.按照赫—俄原理,一国应该进口( ) A.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 B.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C.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D.比较成本低的商品 3.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出口( ) A.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 B.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C.绝对成本高的商品 D.比较成本低的商品 4.主张限制进口、奖励出口,以有利于本国生产厂商发展的政策是( ) A.重商主义政策 B.贸易自由政策 C.进口导向政策 D.保护贸易政策 5.普雷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是( ) A.贸易乘数理论 B.贸易条件恶化理论 C.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D.充分就业理论 6.普惠制的主要原则之一“普遍的”,其含义是( ) A.发展中国家应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B.发展中国家应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C.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D.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7.卖方信贷是指( ) A.卖方对买方的信贷 B.卖方银行对买方的信贷 C.卖方银行对卖方的信贷 D.买方银行对卖方的信贷 8.在自由贸易区中( ) A.成员对非成员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 B.成员对非成员保持独立的关税壁垒 C.成员间执行共同的经济政策 D.成员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9.世界贸易组织已达成的协议有( ) A.劳工标准协议 B.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C.初级产品协议 D.军工产品协议 10.WTO的成员之间产生贸易纠纷,应该( ) A.在WTO内,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 B.在起诉国按照WTO的法律规定来解决 C.在被诉国按照WTO的法律规定来解决 D.在国际法院内,按照WTO的法律规定来解决 11.对在中国境内的外资公司,对其提出当地成分要求,即要求购买一定比例的当地原材料、零部件,这种做法违反了WTO的( ) A.外汇管理协定 B.外资企业协定 C.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D.出口管理协定 12.WTO的非歧视原则体现于( ) A.反倾销条款 B.公平竞争条款 C.反补贴条款 D.最惠国待遇条款 13.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的国际惯例是( ) A.《美国对外贸易定义1941年修订本》 B.《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C.《1990年通则》 D.《2000年通则》 14.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按CFR术语成交,卖方无义务( ) A.提交货运单据 B.租船订舱 C.办理货运保险 D.取得出口许可证 15.若进口方出口结关有困难,最好不要 ..采用的贸易术语是( ) A.EXW B.FOB C.CFR D.DDP 16.在国际贸易中,适用于低值商品的计量办法是( ) A.毛重 B.净重 C.公量 D.理论重量 17.对工业制成品交易,在品质条款中通常( )

2019年4月自考《国际市场营销学》真题完整试卷

2019年4月自考《国际市场营销学》真题完整试卷 课程代码:0009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国际市场营销难度更大的表现主要包括国际市场营销具有更高的风险、竞争更加激烈和 A.产品生命周期更短 B.产品价格变动更快 C.产品分销渠道更长 D.营销人才更缺乏 2.世界各国都采取多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对出口商品和服务进行控制,控制的类型主要 有出口国控制和 A.出口价格控制 B.出口产品控制 C.出口渠道控制 D.出口促销控制 3.做生意比较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会使用统计数据,尽可能避免空谈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自由贸易原则旨在通过协议逐步降低各国的 A.生产成本 B.交易成本 C.产品价格 D.贸易壁垒 5.网络营销呈现的突出特点是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文化性 D.技术性 6.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是 A.法律 B.政府 C.企业 D.消费者 7.从市场角度出发,北美市场主要是指 A.美国和加拿大 B.德国和意大利 C.美国和格陵兰岛 D.加拿大和格陵兰岛

8.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能有效地帮助营销管理人员分析复杂的国际市场营销问题并作出最佳营销决策的系统是 A.内部报告系统 B.营销情报系统 C.营销调研系统 D.营销分析系统 9.胶卷行业的柯达公司,因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可采用市场竞争战略是 A.市场追随者战略 B.市场后起者战略 C.市场领导者战略 D.市场挑战者战略 10.一旦服务企业确定了细分市场,就必须对各个细分市场进行 A.市场调研 B.客观的评价 .制定促销计划 D.公共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主要有 A.国际市场竞争不激烈 B.国际市场需求潜力大 C.在国际市场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D.本国政府的支持 E.东道国丰富和廉价资源的吸引 12.世界上的法系主要有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一)重点简答题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重点简答题 一、贸易术语的作用? 答a 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明确彼此在货物交接方面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这就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b 有利于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C 有利于妥 善解决贸易争端。 二、班轮运输的特点? 答:1、船舶行驶的航线、停靠的港口 都骨固定的; 2、船舶按船期表航行,船舶开航、到 港时间都较为固定; 3、船公司按照预先公布的班轮运价表 收取运费,运费率相对固定;4、在班轮运费中包括装卸费用,由船 方负担; 5、班轮承运货物比较灵活,不论货物多少,只要有舱位都能接受装运(少 量、件杂货)。 三、提单的性质和作用? 答:1、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出据的货物收据,证实其以按提单的记载收到 托运人的货物; 2、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3、是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订立的运输 契约的证明。 四、多式联运单据和联运提单的区 别? 区别使用范围签发人风险、责任 多式联运单据各种运输多式联运经 营人全程 联运提单由海运和其他方式组成的 联合运输承运人、船长、船东第一 程运输 五、我国基本险别除外责任的重要内 容? 答:1、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过失所 造成的损失; 2、属于发货人的责任所引起的损失; 3、在保险责任开始承担之前,被保险 货物已经存在品质不良或者数量短 少; 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 特性、市价跌落、运输延迟所引起损 失费用; 5、战争险条款和罢工险条款所规定的 责任以及除外责任。 六、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 答:1、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2、运输距离; 3、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 4、季节性需要的变化; 5、成交数量; 6、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 7、国际市场价格的走势; 8、交货期的远近、市场销售习惯、消 费者的爱好。 七、实际全损的情况有哪些? 1、保险标的物完全灭失; 2、保险标的丧失(控制权——海盗 劫走); 3、保险标的物发生质变,失去原有 使用价值; 4、船舶失踪达到一定时期。 八、托收结算方式的利弊? 答:1、利——有利于调动买方订购货 物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卖方扩大出 口。 2、弊——由于托收属于商业信用,存 在收不回货款的风险,尤其是托收方 式中的承兑交单风险更大,故卖方对 此方式的采用应持慎重态度。 3、注意事项: A.要切实了解买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作风,成交金额不 宜超过其信用程度; B.了解进口国家的贸易管 制和外汇管制条例,以免货到 时由于不准进口或收不到外汇 造成的不应有损失; C.了解进口国家的商业惯

国际市场营销知识重点知识讲解

国际市场营销知识重 点

国际市场营销 一、国际市场营销:是指对企业的商品和劳务进入一个以上的国家的消费 者或者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规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 二、国际市场营销的任务:是通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以适应环境不可控因 素,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国际市场营销阶段:1、非直接对外营销阶段2、非经常性对外营销阶 段3、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4、国际营销阶段5、全球营销阶段 四、国际市场营销理论:EPRG框架,霍德华玛尔马特认为,国际企业管 理决策者用于知道其工作的定位有种族中心(ethnocentric)、多重中心 (polycentric)、区域中心(regiccentric)和全球中心(geocentric)。 五、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合理 配置的趋势不断扩大和加深,在这一趋势中各国逐渐建立起统一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各国经济的依赖性、渗透性的程度日益增强。 六、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国际贸易规模扩大,自由化程度加深。2、生 产国际化,跨国公司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3、金融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自由化程度将继续;4、区域性经济组织间的协作日益完善;5、国际产业结构继续进行调整;6、信息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七、企业的母国环境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包括:1、企业本 身;2、上下游企业;3、市场;4、竞争者;5、各种公众7、企业内部公众。宏观环境包括:1、人口环境;2、经济环境3、自然环境;4、技术环境;5、政治法律环境;6、社会文化环境。

八、企业的东道国环境的特殊性:1、东道国经济环境增添影响因素;2、 东道国文化环境的陌生化;3、东道国环境的不可控性;4、东道国环境中的“客人身份”;5、企业员工观念上的差异。 九、东道国环境的分析框架:1、文化;2、历史地理;3、经济;4、政治 法律;5、科技;6、商业习俗;7、竞争。 十、东道国环境的评价方法:1、障碍评价法;2、冷热国对比分析法;3、 抽样评估法;4、动态分析法;5、等级评分法 十一、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广义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十二、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由社会(集体)所需要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等构成的复杂整体。 十三、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习得的;2、文化是共享的;3、文化是规范性的。 十四、文化的要素: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包括生活的各个部分,文化可以通过诸多要素加以说明:一是物质文化,包括技术、经济;二是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组织、教育、政治机构、媒体;三是人和宇宙,包括宗教、迷信及相关的权力机构;四是美学,包括书法及造型艺术、民间故事、音乐戏剧和舞蹈;五是语言,国际市场营销可以应用这一框架评价营销计划或研究国际市场的潜力。 十五、文化借鉴的定义:人们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会借入一些被认为是有用的其他文化,并会对它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称之为文化借鉴。

2019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1)

2019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1)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 (货物) 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 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实行商 品(货物)和劳务交换的活动。 3.总贸易体系(General Trade System):也称一般贸易体系。它 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据此所有进入本国国境的 货物一律计人进口,所有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 4.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也称特殊贸易体系。它是以 货物通过关境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5.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 (Value of Foreign Trade)。 它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总额 等于一国一地区一定时期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6.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剔除价格变动后的 对外贸易额。以此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计·算时能够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时的 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 纯反映对外贸易的数量规模。这个指针便于不同时期对外贸易额的比较。 7.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 口额之间的差额。贸易差额用以表示一国的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当 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顺差,或贸易出超;当出口额小于 进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贸易入超。通常贸易顺差用正数表示, 贸易逆差用负数表示。当出口额等于进口额时,称为贸易平衡。

自考国际市场营销简答题答案word版本

201301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国际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2-78 答:国际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两类:主观评估法和数量分析法。 (1)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是一种运用相关专家集体智慧进行评估的系统性方法。该法是邀请相关专家单独接受调查,反复多次征询意见,最后得到的专家意见基本一致时就结束调查。该法一般适用于资料比较缺乏的目标市场国的政治风险预测上。 (2)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法是指企业派一个考察小组进入目标市场国的市场进行考察访问。该方法由于考察时间短,难以深入调查,收集的信息是表面上的、肤浅的,但考察小组能看到一个真实的市场状况,这有助于企业对该国政治风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3)利用驻外专家调查法:利用驻外专家调查法是指企业利用本国在目标市场国的专家进行调查。企业可以利用本国在目标市场国的使馆、新闻机构、金融机构、先期进入目标市场国的企业派出机构等有关专家和人员。 (4)利用国际咨询机构法:国际咨询机构是向各国企业、政府和个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机构。企业利用国际咨询机构对目标市场国的政治风险进行预测,准确性比较高,但费用高昂。 (5)政治体制稳定指数(PSSI)法;该法是由黑戴尔、弗斯特和麦都在1974年提出的,是一种研究政治不稳定的定量模型,主要分析客观因素,求出政治体制稳定指数,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该模型适用于对目标市场国政治风险的初步判断。该模型是由三个重要指数构成的:社会经济特征指数、社会动乱指数、社会统治秩序指数。而社会动乱指数分为社会不安定指数,国内暴乱指数和高压统治潜在危机三项指数。27.简述国际货币市场的构成及作用。4-134 答:一、国际货币市场的构成 1、短期信贷市场:主要指银行间的市场,该市场提供一年或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目的在于解决临时性的资金需求和进行头寸调剂。贷款的期限最短为一天,最长为一年,此外,也提供三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等期限的资金;贷款利率通常以伦敦银行同业投放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LIBOR)为基准;交易通常以批发形式进行,少则几十万美元,多则几百万、几千万美元;交易简便,不需担保相抵押,完全凭信誉;使用电话、电传进行。 2、短期证券市场:这是国际间进行短期证券交易的场所,期限不超过一年。交易对象有短期国库券(Treasury Bills)、可转让的银行宠期存单(Transfer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银行承兑汇票(Bank Acceptance Bills)和商业承兑汇票(Commercial Bills)。 3、贴现市场 所谓贴现,是指将未到期的信用票据按贴现率扣除从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向贴现行(Discount Houses)换取现金的一种方式。贴现市场就是对未到期的票据按贴现方式进行融资的场所。贴现的票据主要有国库券、银行债券、公司债券、银行承兑票据和商业承兑票据,贴现率一般高于银行利率。 二、国际货币市场的作用 1、国际货币市场是国际短期金融资产进行交换的场所。 2、该市场为短期资金的需求机构提供了从隔夜到一年的各种短期资金。 3、为希望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获取收益的资金持有人提供了投资渠道。 4、因为该市场跨越国界,所以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短期资金的配置,从而增强了货币资金的经济效率。 28.简述国际市场细分的作用。9-232 答:(1)国际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挖掘国际市场机会,开拓国际市场。 市场机会就是尚未得到满足的市场需求,而这些需求往往都是潜在的,有时消费者自身也没有发现这种需求的存在。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可以帮助企业去发现市场当中所存在的市场空隙,去发现未被开发的“蓝海”,然后再去通过产品开发将这种潜在的市场需求挖掘出来,转化为显性的、现实的市场需求,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市场机会。(2)国际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目标市场。这不仅可以抓住新的国际市场机会,还能大大降低进入成本。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市场,每一个消费者都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 1、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P41 2、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3、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P42(2009.1,2010.10) 4、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同该国GNP或GDP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P46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 . 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 1、世界货物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货物进口总额。原因:出口用FOB价(货价,不含运费保险费),进口用CIF价(包含运费、保险费),因此从世界范围看,出口总额﹤进口总额。09.10,P42 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用此法),后者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欧洲除了英国都用专门贸易体系) 3、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P43 4、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P45(多选考点。07.01,0710,08.10,) 5、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当出口额超过进口额时,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P46(2012.1,2011.1,2011.10,单选) 6、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50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1)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

自学考试国际贸易实务00090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自学考试国际贸易实务00090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第一章贸易术语与国际惯例 国际贸易特点:线长、面广、环节多、风险大。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用语。贸易术语的作用:1)每种贸易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2)由于贸易术语能够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因素,这就有利于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3)有利于妥善解决贸易争端。3种国际惯例:《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通则缩写为INCOTERMS。《通则》将贸易术语归纳为13种,分为E、F、C、D四组。1)E组,启运。EXW,工厂交货。2)F组,主要运费未付。FCA货交承运人,FAS装运港船边交货,FOB装运港船上交货3)C组,主要运费已付。CFR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PT运费付至,CIP运费保险费付至4)D组,到达合同。DAF边境交货,DES目的港船上交货,DEQ目的港码头交货,DDU未完税交货,DDP 完税后交货。国际惯例在下列情况下有约束力:

1)国家法律有明确规定的2)买卖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第二章《通则》中的主要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交货 地点 风险 转移 出口 清关 进口 清关 运输 方式 运 输 保 险 EXW 商品 产地货交 买方 买方买方任何 方式 买 方 买 方 FCA 出口 国内货交 承运 人 卖方买方任何 方式 买 方 买 方 FAS 装运 港口货交 船边 后 卖方买方水上 运输 买 方 买 方 FOB 装运 港口货越 过船 舷 卖方买方水上 运输 买 方 买 方 CFR 装运 港口货越 过船 舷 卖方买方水上 运输 卖 方 买 方 CIF 装运 港口货越 过船 舷 卖方买方水上 运输 卖 方 卖 方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跨国营销是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之一,一般认为该阶段始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服务可分为要素性和非要素性两类,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性服务的是() A.运输 B.保险 C.劳动力 D.咨询 3.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是() A.参与者与管理者 B.参与者与决策者 C.参与者、管理者、决策者 D.管理者与决策者 4.企业为了明确市场机会或为了明确某一问题的性质、情况和原因等而进行的研究属于() A.探索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因果性研究 D.预测性研究 5.在选择目标市场的策略中,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策略为() A.无差异性营销策略 B.差异性营销策略 C.集中性营销策略 D.分散性营销策略 6.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中,企业需要侧重于加强成本和质量控制,增强、维护产品和商标信誉的阶段是() 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7.在波士顿矩阵分析法中,销量增长快、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称为() A.金牛产品 B.明星产品 C.问题产品 D.瘦狗产品 8.企业在选择服务水平时,除了服务水平的适应性外,还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服务水平的() A.经济性 B.选择性 C.独创性 D.竞争性 9.在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中,以"新产品-新需求-国际市场"为基本格局的是() A.市场渗透型模式 B.产品开发型模式 C.市场开发型模式 D.多种经营型模式 10.按国际上的通常定义,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服务产品的是() A.保险 B.运输 C.旅游 D.技术专利 11.在商品价格构成要素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是() A.价值 B.成本 C.利润 D.边际效用 12.收购和创建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两种方式,与收购相比,创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 A.有利于迅速进入市场 B.有利于扩大经营范围 C.有利于管理 D.失败率低 13.企业的定价目标的基本类型有() A.利润目标、竞争目标、发展目标 B.利润目标、市场目标、竞争目标 C.利润目标、市场目标、发展目标 D.利润目标、市场目标、发展目标 14.国际促销的实质是信息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接收和理解信息的环节是() A.编码 B.信息渠道 C.解码 D.反馈 15.国内出口中间商类型很多、特点各异,其中不拥有产品所有权的出口中间商是() A.国际贸易公司 B.出口直运批发商 C.出口经营商 D.国外设在本国的常驻采购商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年

第一章导论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国际贸易: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使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对外贸易额(值):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出口总额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国际贸易总额:世界出口总额 世界各国在统计商品进出口额通常是:出口额按照FOB,进口额按照CIF (世界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是指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 总贸易体系(一般贸易体系):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专门贸易体系(特殊贸易体系):经过结关(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5.直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 转口贸易:消费国和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对第三国是转口贸易。 过境贸易 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6.货物贸易vs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10类 0-4初级产品 5-8制成品 0: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1:饮料及烟类 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原料 3:矿物燃料、润滑剂及有关原料 4:运植物油脂及蜡 5: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化工产品) 6: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机械及运办理设备 8:杂项制品 9:其他 服务贸易:三类(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其他商业服务) 世界贸易组织列出的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 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 7.贸易差额(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贸易顺差(出超)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贸易逆差(逆差) 8.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 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一国角度/世界角度) 可以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出口结构=出口货物总额/进出口总额 进口结构=进口货物总额/进出口总额 9.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地位。 (对外贸易系数)计算题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对外贸易依存度=该国对外贸易额/该国的GNP(GDP) 对外贸易额(进出口额)同该国GDP/GNP比重,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受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拥有状况、对外经济政策、国内市场容量一样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一、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 2、自然条件是基础 3、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 4、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二、国际分工学说 1、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代表作《国富论》 2、大卫。李嘉图 内容:进一步发展了绝对成本说,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3、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 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该理论还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4、里昂惕夫反论 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计算。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 1)劳动熟练说

自考国际市场营销学简答题

1.二手资料利用的问题有哪些?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许多市场地区缺乏详细信息。 (2)有些资料的可靠性差。 (3)资料的可比性和及时性差。 (4)资料的汇总与发表也存在问题. 2.目标市场的选择应考虑哪几个条件? (1)目标市场应具有一定的容量; (2).企业请能力与目标市场上现有的竞争者相抗衡; (3)可以顺利地建立分销渠道,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正常地进入市场; (4)目标市场需求变化的方向与企新产品开发政策与能力相适应; (5)企业有可能对目标市场建立有效的市场调研的信息网络。 3.新产品战略的作用 新产品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一样,具有提供协调、辅助组织设计、分配资源、激励职工等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有两项特殊的作用。 (1)限制转向。新产品的可选择方案永远木会匮乏,相应,鼓励企业把资源转向新机会的诱惑力也无处不在。 (2)指导新产品活动全过程。在评价筛选过程,评判的标准如产品测试和市场溯试的标准应从战珞演变丽来,最终要选出符合战硌要求韵、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4.对生产经营者来说,商标的功能有哪些? (1)利用商标注册的方式取得法津保护,避免他人假冒,保持产品的质量; (2)有商标的产品便于企业接受订货,分类管理,尤其是有助于市场追踪调查; (3)商标为企业带来了吸引消费者的机会。因为高标总是受到质量和销售措施的支持,同时商标也是广告宣传的基础。 5.简述集中性营销的优缺点 集中性营销策略追求的目标不是在较大的市场上占有娇小的市场份额,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市场上有较大的甚至是领先的市场份额。 优点:是适应了本企业资源有限这一特点,可以集中力量向某一特定子市场提供最好的服务。使企业经营成本得以降低。 缺点:集中性营销有较大风险。如果目标市场突然变化,如价格跌,购买者兴趣转移等,企业就有可能陷入困境。 6.简述跨国公司产生的必然性 历史的角度 (1)西方费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争夺和占有,跨国直接投资成为它们实行殖民扩张政策的重要手段; (2)资本主义企业尤其是已在本国内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对利润特别是超额利润的强烈要求,驱使其走上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就地生产的道路; (3)工业国家国内市场的相对趋于狭小,使得生产能力不断扩张酌企业,希望用跨国生产经营方式来扩大其生存发展的市场空间。 更深层次的角度 跨国公司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反映了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不断扩展要求突破狭隘的国家界限,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由传统的单纯国内企业向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转化,成为人类生产和经济活动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国际市场营销学考试重点

《国际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国际市场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及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简言之,国际市场营销就是跨国的市场营销活动。 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过程四阶段:1、非直接的对外营销阶段;2、出口营销阶段;3、跨国营销阶段;4、全球营销阶段。 美国宾州大学的克莱默教授于1959年首次提出了“国际市场营销”术语。 1983年5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莱维特在他主编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市场全球化》的文章。 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动因:1、利润动因,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根本动因。可通过销量的增加或者利用资源优势获得利润;2、市场动因,包括国内市场的推力以及国外市场的吸引力,实现扩大市场或延展市场的目的;3、竞争动因,具体三种表现为回避竞争、参与竞争、追逐竞争;4、资源动因,具体表现为获取自然资源、获取技术与信息资源、获取劳动力资源。 第二章国际市场营销战略 全球营销是指通过全球性布局与协调,使其在世界各地的营销活动一体化,以便获取全球性竞争优势。 全球营销的竞争定位战略主要是: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追随者和市场补缺者。 优秀的使命陈述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集中在有限的目标上;2、强调企业想要遵守的核心信念和共享价值观;3、明确企业要参与的范围(行业范围、产品与应用范围、市场细分范围、一体化程度、地理范围)。 国际市场营销目标的制定必须遵守SMART原则: 1、具体(specific),即将目标分解为具体、较小的目标; 2、可衡量(measurable),即每一个目标都可以用来衡量目标完成情况的标准; 3、可达成(attainable),即企业所建立的目标是在分析机会和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切实可行的; 4、具相关性(relevant),要求目标相关、一致,而不是随意的、无关的东西; 5、基于时间(time-based),即目标的设定应该考虑时间的限定。 战略事业单元(SBU),是指企业中一项单独的事业或事业组合。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能独立于企业其他业务单独制定自身的业务发展计划并加以实施;有自己的竞争者;存在一位经理,专门负责本战略事业单元的战略计划、利润和业绩,并且他能控制影响利润的大多数因素。 第三章国际市场营销环境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1、双关性,国际市场营销环境既包括国外市场环境,也包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9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全球营销阶段始于20世纪() A.50年代B.60年代 C.70年代D.80年代 2.国际市场中的文化环境不同,会导致居民对() A.同一消费品的偏好不同B.同一消费品的偏好相同 C.相同产品的接受程度不同D.相同产品的接受程度相同 3.二手资料的收集需要() A.收集一手资料B.设计调查问卷 C.收集外界人员意见D.收集本企业相关人员意见 4.信息是() A.事实B.知识 C.通讯D.消息 5.信息的特征不包括 ...() A.继承性B.经济性 C.知识性D.创新性 6.采用下列调查方法时,费用较高的是() A.实验法B.访问法 C.观察法D.抽样法 7.顾客需求的差异性理论是() A.商品差异性的基础B.市场差异性的基础 C.市场细分的基础D.消费品细分的基础 8.工业品市场的细分标准不包括 ...() A.用户地理位置B.人口因素 C.用户性质和行业分类D.客户的大小 9.产品生命周期中,基本特征为销量低且增长缓慢时,说明产品处于() 1

A.投入期B.成长期 C.成熟期D.衰退期 10.技术的内容包括() A.有关个别经验知识B.工业产权的许可交易C.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D.技术咨询 11.交钥匙协定属于() A.工业产权的许可交易 B.技术咨询服务 C.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活动 D.有偿的技术转让 12.国际间技术贸易最主要的形式是() A.技术进出口B.许可贸易 C.国际特许专营D.合作研究 13.可用于国际技术商品定价的方式是() A.成本导向定价B.竞争导向定价C.谈判统包价格D.需求导向定价14.1990年我国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签字的是()A.GATS B.IMF C.GA TT D.ISO 15.1989年关贸总协定秘书处认定的服务部门是() A.动产销售B.电影电视 C.保险D.土地不动产服务16.让中国菜走向世界是属于() A.劳务输出B.专业性服务 C.无形贸易D.劳务合作 17.与有形商品相比较,服务商品具有的特点是() A.透明性 B.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转移相分离 C.能表现为物与货币的交换 D.便捷性 18.渗透式的竞争定价策略属于() A.相对稳定化的价格策略B.目标市场集中化策略C.竞争导向定价策略D.市场挑战者营销策略 2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笔记_考试必用[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 下划线标记为重点中的重点!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量: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已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应对外贸易的数量规模,被称为对外贸易量。 总贸易: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专门贸易: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品的标准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在一定时期外贸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直接贸易:指商品消费国与生产国直接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间接贸易:指商品消费国与生产国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第二章 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简答 1、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 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生产力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国际分工的发展制约因素----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 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资本国际化 国际分工的性质取决于----国际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可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2、比较成本说(课本18-21,全部看) 3、要素禀赋理论(课本22-27,全部看) 4、里昂惕夫反论:美国是资本比较丰裕而劳动力比较稀缺的国家,根 据H-O模型,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然而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美国出口品和进口产品的要素 含量,进而对进出口产品的要素含量进行比较。他发现,美国实际是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显然有悖于要素 禀赋理论。 第三章 基本观点: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除了开采金银,只有对 外贸易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利润是在流通过程中由于贱买贵卖而产 生的,而国内贸易,由于买卖得失相抵,对财富无所增益,对外贸易 的原则是少买多卖,只有出超才能使金银进口,主要是通过对外贸易 顺差,保证金银进口。 货币差额论 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货币,在对外贸易上应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 以求增加贸易顺差,换回更多的金银。主张国家要用行政或法律手段 禁止货币输出国外,对于商品贸易实行奖出限入政策。 贸易差额论 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金银输出的思想,认为货币产生贸易、贸 易增多货币,主张在保证有更多的金银运回本国的前提下,允许金银 出口。在对外贸易方面,扩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减少外国制成 品的进口,通过奖出限入的外贸易政策,保证外贸顺差,以达到金银 流入的目的。 简答 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论点: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 效益;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 李斯特的保护理论: 历史背景 贸易保护理论是在与自由贸易理论论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 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国家利益,因而会对落后国家不利。国际自由贸易 的有利性是有条件的,必须以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为出发 点,国家对经济必须实行强有力的干预以保持其经济利益。 主要内容 各国的经济划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农 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这样五个阶段。 (1)保护对象:对尚处于建立和发展时期,还不具备自由竞争能力的 幼稚工业进行保护;重点保护重要工业部门、经发展能与外国产品竞 争的部门以及技术部门。 (2)以关税保护为主,关税税率应随着国内工业的发展,引进技术水 平的提高而提高,当本国工业具有竞争力后应逐步降低保护程度,保 护程度一般应在20-60%之间 (3)保护期限:被保护的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价格低于进口产品时便 不需要保护;经过一段时间被保护的工业仍然不能自立,也应放弃保 护;时间应以三十年为限。 进步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