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人民版必修3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教材整理1 “睁眼看世界” 1.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统治者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2.代表人物 (1)林则徐

①地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贡献:主持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 (2)魏源

①贡献:编成《海国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意义: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历史影响

(1)新思想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其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 48“学习思考”: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在

西方的冲击下开始的。结合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评价一下这种说法。

【提示】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其实是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但他们力图变革的思想还是积极的、主动的。

教材整理2维新变法

1.历史背景

(1)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

(2)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2.主要内容

(1)出发点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和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思想武器是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3)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建立君主立宪制。

(4)反思洋务运动,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3.代表人物和主要活动

(1)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2)维新思想是爱国的: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3)维新思想是进步的: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4)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5)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50“学习思考”:为什么康有为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提示】首先是因为康有为对中国当时国情即中国传统思想之深厚、影响之深远的了解,为减少变革的阻力而实行。其次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造成的,其目的就是

要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再次,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和学问素养也有很大关系。

教材整理3走向共和

1.背景

(1)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在中国的受挫。

(2)《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民主共和思想的提出

(1)内容: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2)影响

①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

②关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受到拥护,使许多知识分子放弃了君主立宪的思想,投身于革命事业。

4.初步实践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51“学习思考”:民主共和思想与维新思想具有哪些内在联系?

【提示】两种思想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体制、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等方面,两种思想是一致的。但在建立方式,特别是对现存制度的态度上,两种思想大相径庭。维新思想要求通过改良的方式,在维护既有统治利益的前提下,改革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思想则要求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现存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以此发展资本主义。

探究点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历程

(1)根据史料一,指出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哪方面技术?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思想特点。

【提示】 学习内容:西方的军事技术。特点: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其思想一方面带有“向西方学习”的时代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2)根据史料二,指出康有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影响如何? 【提示】 理论依据: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学说。影响: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使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与史料二相比较,史料三中孙中山的思想较之康有为的思想有什么显著的变化? 【提示】

康有为主张采用温和的方式进行改革,孙中山主张进行暴力革命;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

【史论拓展】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作用、特点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A .揭露历史真相

B .引介

西方理论

C .倡导变法维新

D .颠覆孔孟学说

【解题模板】

1.右图中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因为他( )

A .编译外国书籍,重新认识世界

B .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C .认识到鸦片泛滥的严重危害

D .领导了禁烟运动

【解析】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编译外国书籍,首先开始重新认识世界。

【答案】 A

2.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学习西方的技术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倡西学、兴民权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洋务派的主张,即采西学、制洋器的目的是维护中国伦常名教与清朝统治,故C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错误;B项仅涉及学习西方技术,不符合题意,错误;洋务派的主张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变革,C项错误。

【答案】 C

3.金耀基教授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中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中国“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的主要表现是( )

A.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B.学习西方的器物

C.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学习西方由“器物”技术层次推进到“制度”层次,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4.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是否推行议会制度

【解析】革命派与维新派都属于资产阶级派别,都具有一定的妥协性,希望得到列强的支持,都主张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故排除A、D两项。革命派要求实行“平均地权”,而维新派并未提及,但这只是他们分歧的一部分,排除B项。两派的根本分歧在于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维新派则欲以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答案】 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梁启超《年谱长编》材料二欲兴民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简要指出材料一中“病”与“药”的含义,并说明梁启超的核心思想。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解析】第(1)问中的“含义”可依据材料一中“皆必自奴隶性而来”等信息进行提炼,“核心思想”可联系材料一、二中“以救亡为己任”等信息进行归纳。第(2)问可结合材料二中“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等信息,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1)含义:“病”指奴隶性,“药”指自由。核心思想:兴民权,救亡图存。

(2)宣传了维新变法理论;促进了人们思想启蒙;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3)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顺乎世界之潮流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节的内容,其核心是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思想历程,理解它关键就 是要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必修一必修二中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的内容顺乎世界之潮流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政治学科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有拓宽视野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用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引导学生结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目标解析: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就是要理解掌握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掌握早期维新思想的提出、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掌握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宣传、发展以及初步实现。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要掌握维新变法思想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1)难以理解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既为他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能从历史大背景以及康有为的阶级立场,本人生活经历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可以 (2)同为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同时有改良和革命两派势力,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差别?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历史地辩证思维。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关键是将他们放入具体历史情境之中,从不同阶层立场进行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说一说“睁眼看世界”的背景?代表人物?概况?特点? 设计意图: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现象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如下 1、背景: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林则徐、魏源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改变了对西方看法。 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畬 3、概况:(1)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精选】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人民版必修3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睁眼看世界” 1.背景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 (1) 日益尖锐。 社会矛盾 (2)大多数读书人远离社会现实、闭目塞听。 “ 统治者仍沉浸在 (3) 天朝上国 ” 的迷梦中。 2.新思想 核心: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 (1) 强国御侮 之策。 (2)代表人物: “ ① 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 的人,主持编写《 》《华事夷言》, 四洲志 ” 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 魏源:编成《 ② 》,系统阐述了 海国图志 “ ” 师夷长技以制夷 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影响: ① 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 技术 ,以探索强国御侮之策。 世纪 60 ② 年代,洋务派以 19 的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 “ ” ,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 二、维新变法 1.早期维新思想(1)原因: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 的限制。 器物 “ ” (2)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2.维新思想的发展 (1)时间:19世纪90年代。 (2)代表人物及主张: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认为君主立宪制是 康有为:出版《 ① 孔子改制考 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② 梁启超:认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 ,才是中国的出路。 时代潮流 谭嗣同:批判 ③ 君主专制政体 和纲常名教,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天演论 严复:出版《 ④ 》,宣扬 “ 的进化论思想。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一场维新变法运动,高潮是“百日维新”。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作业)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基础达标] 1.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他们”应是指() A.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信息“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师夷”“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首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启发人们冲破闭关锁国的牢笼,拓宽视野去认识世界,故选A。 2.“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下列政治派别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早期维新派 B.洋务派 C.顽固派 D.革命派 答案 A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工商”“速立宪法”等,由此判断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故选A项。 3.有人评价它: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它”是() A.托古改制 B.中体西用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答案 B 解析托古改制中头脑已经是西方思想,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器物,指导思想还是传统思想,故B项正确;三民主义从内容到形式均属于西方,故C项错误;民主科学内容和形式均是来自西方,故D项错误。 4.近代中国某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证明孔子是一位维新派,并用孔子来支持自己的变法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谭嗣同 答案 B 解析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并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因此B项正确。

5.(2018·洛阳高二质检)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驳斥封建顽固派“墨守祖宗成法”。在此,梁启超主张() A.“师夷长技” B.“中体西用” C.因循守旧 D.变法革新 答案 D 解析题干材料中梁启超“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的主张及对顽固派的驳斥,体现了变法革新的思想,故选D项。 6.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只要是粗通文墨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没有受到过他的思想的影响。这句话表明梁启超的思想()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是近代唯一进步的思想 C.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D.促进了无产阶级思想的觉醒 答案 C 解析把握关键信息:“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所以材料主要叙述的是梁启超的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7.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答案 B 解析“主保中国,次保大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主保大清,次保中国”是地主阶级顽固派的主张;“只保中国,不保大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选B。 8.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严复被称作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他们都() A.重视通过书籍报刊了解和介绍西方 B.认识到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 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答案 A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1 人民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 (2)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2)“情境—体验-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创设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近代中国人民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树立为振兴中华,刻苦读书,敢为天下先的现代意识。 (2)体悟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种要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中,无论任何个体、任何民族或任何国家都无法在自我隔绝中实现一支独秀,进一步养成开放的学习心态与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林则徐、魏源的主要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主张 【教学难点】林则徐、魏源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1】情境导入 【教学内容】图片:两种文明的碰撞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感受19世纪前期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引入话题。集中注意力,激发师生情感交流 【教学环节2】明确学习任务 【教学内容】解读课题。《“顺乎世界之潮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同学们通过对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围绕如何使中国“顺乎世界之潮流”而进行的探索的了解,感受他们的思想主张与爱国情怀。 【师生活动】老师解读课题;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任务。 【教学环节3】第一幕:睁眼看世界 【教学内容】出示林则徐魏源的图像;了解林则徐魏源思想主张。 【师生活动】1、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奇变”如果你是清朝统治集团一员的林则徐或魏源,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2、他们的措施取得哪些成果,提出什么思想主张? 3、林则徐为什么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4、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如何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掌握林则徐、魏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思想主张及影响。【教学环节4】情景设计1 【教学内容】2007年是魏源逝世150周年,岳麓书社准备再版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的发行人员在网络上征集《海国图志》再版的宣传语,有如下的贴子,请你结合今天对魏源和《海国图志》的了解,以及你对新思想的理解,以跟贴的形式用最精炼的语言为《海国图志》写

课题 专题三(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题专题三(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试内容与要求:概述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要求:说出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主张,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启蒙、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以前所学专题的相关内容,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性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教师可以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 难点: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既为他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通过讲述,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康有为的这种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在中国进行变革的困难;同为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同时有改良和革命两派势力,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差别?这也是要为学生解决的一个问题。 教学流程 解读课题:《“顺乎世界之潮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同学们通过对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围绕如何使中国“顺乎世界之潮流”而进行的探索的了解,感受他们的思想主张与爱国情 怀。 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一个方向”就是“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就是“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器物,通过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制度,通过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⑴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⑵西方科技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 ⑶林则徐魏源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改变了对西方看法 ⑷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2、目的: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4、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1)林则徐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理由是什么?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③仿制西方战舰;④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2)魏源 开新思想之先河,前无古人; 创师外夷之长技,后有来者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doc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2)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2)“情境—体验-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创设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近代中国人民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树立为振兴中华,刻苦读书,敢为天下先的现代意识。(2)体悟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种要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中,无论任何个体、任何民族或任何国家都无法在自我隔绝中实现一支独秀,进一步养成开放的学习心态与世界意识。【教学重点】:林则徐、魏源的主要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主张 【教学难点】林则徐、魏源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1】情境导入【教学内容】图片:两种文明的碰撞【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感受19世纪前期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问题?【设计意图】引入话题。集中注意力,激发师生情感交流【教学环节2】明确学习任务【教学内容】解读课题。《“顺乎世界之潮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同学们通过对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围绕如 何使中国“顺乎世界之潮流”而进行的探索的了解,感受他们的思想主张与爱国情怀。【师生活动】老师解读课题;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任务。 【教学环节3】第一幕:睁眼看世界【教学内容】出示林则徐魏源的图像;了解林则徐魏源思想主张。【师生活动】1、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奇变” 如果你是清朝统治集团一员的林则徐或魏源,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2、他们的措施取得哪些成果,提出什么思想主张?3、林则徐为什么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4、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如何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掌握林则徐、魏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思想主张及影响。 【教学环节4】情景设计1【教学内容】XX年是魏源逝世150周年,岳麓书社准备再版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的发行人员在网络上征集《海国图志》再版的宣传语,有如下的贴子,请你结合今天对魏源和《海国图志》的了解,以及你对新思想的理解,以跟贴的形式用最精炼的语言为《海国图志》写一句宣传词。示例:小鱼儿:开新思想之先河,前无古人;创师外夷之长技,后有来者哭泣的雨:开中国之眼界,扬华夏之新风.回眸一笑:《海国图志》150年前便是一本好书.……【师生活动】学生设计宣读,老师点评。【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设计书写,参与互动,锻炼学生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肯定学生的成果,并加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教案他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以前所学专题的相关内容,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性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教师可以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教学过程】 一、“睁眼看世界”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我们不妨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历史的再现。 据你所知说说明清时期: 大臣见到皇帝该怎样? 一位商人经商积累了资金,他将会投资于什么? 一位商人想远涉重洋去英国贸易,可能吗?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 当时中国“最有见识”的知识分子了解世界吗?我们不妨来看一则史料。 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

学答案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doc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自主质疑】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睁眼看世界”(新思潮):地主阶级一一. 1.背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甬:①鸦片战争前,清朝国势日趋衰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益尖锐; %1读书人远离社会现实;③统治者沉浸无""迷梦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它们为争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加紧对外扩张。 2.魏源、林则徐的师夷思想 (1)林则徐:主动了解,收集,组织编译,先后编辑 《》(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等书籍。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成了《》(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著作,系统 阐述了 ""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 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1)含义:在坚持中国的和传统的的基础上,引进、学 习和使用,以求o (2)理论形成:,洋务派在“ 的基础上,提出“” 的口号,逐步形成“”的思想,成为的指导思想。 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 1.背景: A.政治: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机深重。 B.经济:初步发展。 C.思想:思想的影响。 D.阶级:力量壮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 (1)代表及其主张 代表地位主要思想 —维新变法第一 人 %1发动,提出改革措施,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 %11898年《______________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 论. 思想特点:把西方_____________ 同中国传统的__________ 相结合。 梁启超维新思想主要 宣传者 %1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发表《____________ 》等文章。 %1批判________________ ,要求“_________ ”、" _________ ”,实 行____________ O %1他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 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 谭嗣同维新派中的 _____ 派 %1对君主专制政体和____________ 大胆批判。 %1谴责___________ 是“大盗”,号召同____________ 决裂。 —中国启蒙思想 第一人 %1翻译:《____________ 》提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_____________ 观点 %1意义:他的_________ 观点增强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 (2)共同主张:反对;主张;发展o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矿区中学王娜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 2、学科:历史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利用百度搜索查阅有关顺乎世界之潮流的内容。 二、教学课题 《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课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派别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 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同一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的、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 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人物的开拓性和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 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时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三、教材分析 《顺乎世界之潮流》是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第一课内容,本课在本专题中起着引领性的作用,由本课开始本专题讲述鸦片战争后各个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此外,本课与专题一也有着时间上的联系。 本课讲述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救亡图存过程中所做出的探索和努力,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思想主张,都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1、教学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在中国 进行变革的困难;同为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同时有改良和革命两派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差别? 讲课之前要求学生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有关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相关内容及他们的思想主张,从而有利于学生上课时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 主要教法:创设故事情景法、比较归纳法、引导讲授法。 主要学法:探究活动法,分组讨论法。 本节课以故事情节的形式贯穿全课,给学生创设情景,从故事情景中感受各个派别的产生、发展及主张。中间穿插着探究活动、辨析一下、课堂讨论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是学生在讨论、抢答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此外,分篇章讲解,每一篇设置巩固练习可以使本课清晰明了,掌握的更加牢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幻灯片放映图片)十八十九世级之交,古老的中国依然依靠着以自然经济为主

精编高中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易错题集锦(人民版必修三)

“顺乎世界之潮流” 1.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 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陈世镕;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陈澄; 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林吕排。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答案】 A 【分析提示】 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知识,对战、守和外交策略提出很好的见解,并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三个评论中“惊看海外文”“罗列甚远之国”“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基本体现了《海国图志》的历史地位。 2.鸦片战争以后,为强国御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偏见,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林则徐、魏源作为这一思想的先行者,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A.抵御了外来侵略 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C.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 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答案】 C 【分析提示】 林则徐、魏源的“睁眼看世界”,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3.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D 【分析提示】 本题需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背景、内容分析。④应该排除,因为1859年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已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4.“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答案】 B 【分析提示】 抓住材料中“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这一关键信息,判断该思想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即中西结合。 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A.科学知识 B.选官制度 C.军事技术 D.教育与政治制度 【答案】 D 【分析提示】 题干中的主要信息是人才、学校、科举、官制,由此可以判断选D项。 6.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品教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 1 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学科高一历史授课班级404班教师签名邓海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 (2)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较和评价,形成对二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辨别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重点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2)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的,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培养追求真理,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背景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三、学法指导说明 课前学案导学,课堂合作探究 四、教学内容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ppt思考1)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8、19世纪之交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实际上标志着人类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

利炮,西学的浪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微,中国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现代化)的历程。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就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而处于交锋焦点的则是这些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的中国人(PPT展示本课人物图片),正是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事业支撑起了苦难中国的脊梁。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敬佩和感恩的心情一起来了解他们的事迹和思想。 (二)教学过程 一、地主阶级的探索 (一)抵抗派——睁眼看世界(19世纪四五十年代) 问题: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学生回答林则徐)林则徐也并不是天生思想就这么先进,在没睁眼之前,林则徐对西方认识的是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的。 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材料二: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 ——1842年林则徐赴伊犁谪戍途中致友人的信函 问题:林则徐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概括出背景。 1.背景:民族危机(一鸦)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2.代表人物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收集你认为能说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史实。 (1)林则徐: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仿制西方战舰;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后来林则徐被贬,魏源受林则徐的委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资料,编成了《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专著。 PPT展示材料:“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序>>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中高中历史 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人民版必修3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目标分解 1. 理解掌握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 2. 掌握早期维新思想的提出、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3. 掌握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宣传、发展以及初步实现 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和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睁眼看世界”的?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其政治实践是什么?有何影响?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怎样的救国方案?这一方案是如何确立并实现的? 本课内容集中,知识主线突出,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议本课采取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师也可以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教师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较和评价,让学生形成对二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辨别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教材中的历史材料,掌握运用历史材料的方法。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收集史料和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和收集的资料以加深对新思潮、康梁维新思想、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比较不同的主张,掌握各种不同主张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评价中国近代各个阶级思想主张的能力,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能独立收集、整理、运用历史资料。注意运用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并且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让他们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培养追求真理、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睁眼看世界” 1.林则徐: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主持翻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2.魏源: (1)著作是《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 (2)观点: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徐继畲: 著作是《瀛环志略》,系统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和风俗等情况。 4.姚莹:著作是《康纪行》,特别关注西藏地区,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 二、维新变法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12)

从“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到“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一课的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分为“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以史为鉴畅谈启示”三个环节。前两个环节是近代前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演进的两个阶段,分别引导学生探究其背景、主要表现和影响三个部分,并将其放在世界史观阈下思考。最后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本课获得的历史启迪,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层次。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则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实现。 █课堂导入 【设疑与探究一】 教师:当人类历史的车轮驶入19世纪中期,同学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的世界历史的画面呢?(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为视角;播放纪录片《复兴之路》片段,结束后投影如下图片): 农业文明的夕阳工业文明的朝霞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与手摇纺车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

大革命却在深刻地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股浪潮不可阻挡地逼近了中国。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 [设计意图]联系有关工业革命、鸦片战争等历史知识引入新课,让学生从全球史的研究视阈了解本课内容的国际国内背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一、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设疑与探究二】 材料一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林则徐给友人王友柏的信材料二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先进分子“开眼看世界”,他们看到了什么?其新思想含义是什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了他怎样的一种思想?其结局又如何? 教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投影林则徐及《四洲志》、魏源及《海国图志》等相关资料)林则徐组织翻译《四洲志》和《各国律例》;仿制船炮。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长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一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 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3、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制表或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重点难点: 1、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2、认识近代思想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知识储备: 必修Ⅰ: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必修Ⅱ: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睁眼看世界” (一)阅读课本材料回答: 1、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乾隆时期三幅画面: 大臣见到皇帝该怎样? 一位商人经商积累了资金,他将会投资于什么? 一位商人想远涉重洋去英国贸易,可能吗? (1)补充三幅画的下半部分,并说明你的理由。 三跪九拜: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 购买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不能:闭关锁国,禁绝国人出国。 材料二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材料三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2)材料二、三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鸦片战争前,中国夜郎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一无所知。 (3)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状况。 衰落、落后、闭塞 (4)中国怎样被惊醒的?对中国思想界有何影响? 鸦片战争:船坚炮利,中国惨败 “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新思潮 2、归纳近代中国各个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历程及特点 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抵抗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 农民阶级:从基督教“人人平等”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维新派)---民主共和(民主派)----民主科学(激进派) 无产阶级:马列主义 3、在“向西方学习”新思潮中林则徐的地位如何?用史实说明。 答案: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①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使广东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②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 ③ 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4、阅读材料:“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是书何以作?曰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回答:(1):林则徐、魏源眼里的西方长技是什么? 答:坚船利炮;军事科技;技术;器物…… (2)《海国图志》是一本什么性质的著作?起了什么作用? 答:世界史地著作;启蒙书。 作用:它对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3)《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含义是什么?如何评价? 答:“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 评价: 积极:它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局限:局限于学习军事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未付诸实践。 (4)林、魏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 5、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精选】人民版历史必修3《顺乎世界之潮流》word教案-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学习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⑵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 本专题讨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对当时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西方挑战的回应;主要就是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历史课题。要理解近代中国的思想探索历程,必须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因此学习本专题要联系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内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步步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抉择。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力图挽救危机,开始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中国的出路,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中国思想更新的速度很快,各种思想在互相批判与取代的同时,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学习者分析 ⑴通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内容,同学们已经对中国近代史有了一定了解,为学习本节课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⑵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搜集、整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高中生活跃的思维、强烈的参与意识,为本节课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 ⑶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近代中国思想探索历程而展开,内容多,理论性强,学生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虽然高一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分析问题也缺乏系统和深度。因此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与技能

人民版高一历史教案新部编本:近代强国之梦——“顺乎世界之潮流,走西方道路”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高一历史教案:近代强国之梦——“顺乎世界之潮流,走西方道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主张。通过对改革派、维新派思想形成背景的分析,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材料的研读分析,学会论从史出的读史方法,透过现象看实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综合比较归纳思想家主张共性的学习品质。 (3)人生价值观 体会思想家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人生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的,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 畏精神和勇气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通过学习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追求真理,克服困难,实现 二、学情分析:初衷教材对本单元的知识叙述比较详细,但18班提前招生未经考试历练 掌握肤浅。通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内容,同学们已经对中国近代史有了一定了解,为学习本节课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搜集、整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高中生活跃的思维、强烈的参与意识,为本节课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本节课内容内容多,理论性强,学生的学习有一定难度。 三、本课重点:林则徐、魏源的主要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主张 本课难点:林则徐、魏源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在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四、课前导学材料 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一些进步有识之士的强国之梦是救亡图存,他们探索救国之路,走西方道路有一个在学西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渐行渐明的过程。出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民主激进派等思想派别,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造中国社会的的不同主张,形成了思想解放的强大潮流。正是这些先进的中国人不懈地的追求推动着近代中国从器物——制度——思想艰难地发展,古老中国在痛苦中渐渐融入浩浩荡荡的世界近代化洪流中去。 1.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在他的主持下,《》、《华事夷言》相继问世,《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 2.魏源编写了《》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1898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4.梁启超发表了《》宣传、提倡维新变法,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