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肝内胆管囊腺癌与囊腺瘤的术前鉴别诊断_杨晓波

肝内胆管囊腺癌与囊腺瘤的术前鉴别诊断_杨晓波

肝内胆管囊腺癌与囊腺瘤的术前鉴别诊断_杨晓波
肝内胆管囊腺癌与囊腺瘤的术前鉴别诊断_杨晓波

·论著·

肝内胆管囊腺癌与囊腺瘤的术前鉴别诊断

杨晓波

万雪帅

郑永昌

徐意瑶

赵海涛

桑新亭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22.1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0623);国家国际合作项目(2010DFA31840;2010DFB337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288);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112030)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

院肝脏外科

通讯作者:桑新亭,

Email :sangxt1963@yahoo.com.cn 【摘要】目的

肝内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术前无创鉴别诊断十分困难,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肝内胆管囊

腺瘤与囊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5例囊腺癌和24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

别、年龄、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肿瘤标记物、影像学特点等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囊腺

癌男10例,

女5例,年龄(57.93?14.39)岁;囊腺瘤男4例,女20例,年龄(43.75?12.51)岁,性别与年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均为0.002);症状有无、病程长短以及CA199、CEA 对比分析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囊腺癌组有14例位于肝左叶,

囊腺瘤组有16例位于肝左叶(P =0.115)。肿瘤最大径分别为(7.38?3.98)cm 、(10.21?7.82)cm (P =0.293)。囊腺癌组合并胆管扩张的有5例(5/11),而囊腺瘤组只有1例(1/21)合并胆管扩张(P =0.011)。其他影像学特点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偏大的男性,病灶合并邻近胆管扩

张有助于诊断肝内囊腺癌,CA199、CEA 以及临床表现、其他影像学特点对鉴别诊断帮助不大。

【关键词】囊腺瘤;

囊腺癌;

胆管肿瘤;

诊断,鉴别

A retrospective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ma and cystadenocarcinom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YANG Xiao-bo ,WAN Xue-shuai ,ZHENG Yong-chang ,XU Yi-yao ,ZHAO Hai-tao ,SANG Xin-ting.Department of Liver Surger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CAMS &PUMC ),

Beijing 10073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SANG Xin-ting ,Email :sangxt1963@yahoo.com.cn

【Abstract 】Objective To give a tactics to differ 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mas from cystadenocarcinomas in diagnosis.Methods

Patients with a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cystadenocarcinomas and hepatobiliary

cystadenoma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from January 1991to July 2012.Data including patients'gender ,age ,symptoms ,duration of symptoms ,tumor markers and imaging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irty-nine

patients had pathologically diagnosed 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s [15/39,10males and 5females ,mean age :(57.93?14.39)years ]or cystadenomas [

24/33,4males and 20females ,mean age :(43.75?12.51)year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both shown in age (P =0.002)and gender (P =0.002)between 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 and cystadenoma.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ymptom ,symptom duration ,CA199and CEA.In the cystadenocarcinoma group ,the lesions of 14cases located only in the left lobe of the liver ,while 16cases in the cystadenoma group (P =0.115).The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tumors were (7.38?3.98)cm and (10.21?7.82)cm (P =0.293),respectively.5(5/11)cystadenocarcinoma patients were combined with with introhepatic biliary dilatation nearby the lesions ,

while only 1cystadenoma patient (1/21)(P =0.011)had the feature.Other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s.Conclusions

Older age and male gender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possibility of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Intra-hepatic bile duct dilation near the lesion by radiology might be instrumental.CA19-9,CEA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other imaging features are not of value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ystadenocarcinoma and cystadenoma.

【Key words 】Cystadenoma ;

Cystadenocarcinoma ;

Bile duct neoplasms ;

Diagnosis ,differential

肝内胆管囊腺瘤(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ma )

与囊腺癌(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 )是来源于胆管上皮以囊性占位形成为特征的肝脏少见肿瘤,前者为良性,后者为恶性。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但目前仍然十分困难,很大程度上仍有赖于手术或者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关于胆管囊腺瘤或囊腺癌回顾性文献较多,很少有研究着眼于两种之间的鉴别诊断。本文总结了1990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北

·

5027·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11月第6卷第22期Chin J Clinicians (Electronic Edition ),November 15,2012,Vol.6,No.22

肝内胆管囊腺瘤

病史: 女,37岁,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全身皮肤瘙痒,两天后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深黄,伴乏力、恶心,无呕吐。超声检查发现肝门部多房性囊性病变。 检查图片: 图 study: MRI series: T2WI 1 图 study: MRI series: T1WI 2

图 3 study: MRI series:其他 图4 study: 核医学成 像 series:其他 图 5 study: CT series:平扫 图 6 study: CT series:动态增强

图 7 study: CT series:动态增强 图8 study: 核医学成 像 series:其他 主要征象: CT表现:肝门部可见一直径约10.5cm分房样囊性占位,边界清,病灶内可见细而光滑的分隔,分房间密度不一,平均CT值为6Hu,周围肝组织被推压,病灶周围可见扩张的肝内胆管。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囊内不强化,囊壁及分隔略有强化。静脉期,囊壁及分隔进一步强化。MRI表现:病灶呈T2WI水样高信号,但各分房间T1WI信号强度不一,囊壁及分隔在T1WI及T2WI均为等信号。分析与诊断本例病变特征:肝内分房样囊性占位,囊壁及分隔细而光滑,各分房囊腔内由于所含成分不同而呈不同的信号强度或密度。病变将肝脏组织向周围挤压,肝内胆管引流不畅而扩张,无肝硬化背景,临床上无疫区接触史。病理诊断与随访术中所见:肝门部多房样囊性占位,张力较高,穿刺抽出胆汁样液体约350ml,术中经胆总管造影发现肿物与肝内胆管不相通。病理结果:镜下见囊壁衬高柱状上皮,部分囊壁纤维组织类似卵巢样纤维组织,胞核大小及形状规则,胞核淡染,瘤细胞无异型性。免疫组化:CK1/3(+),Vm(+++),Inhibin(-),KI-67(3%+),p53(-),p16(++),Rb(+/-),CD68(+++),S-100(-)。病理诊断:肝内胆管囊腺瘤。

肝内胆管弥漫性错构瘤

肝内胆管弥漫性错构瘤

胆管错构瘤[1]:Biliary hamartomas (also called von Meyenburg complexes) 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胆管板向胆管的转化发生障碍,吸收不充分所导致的错构性病变。该病又称为von Meyenburg综合征,特点是多发的、大小均一的囊性病变,并被多少不等的纤维基质所包绕。胆道错构瘤的发病率约为1%~3%,一般无临床症状,偶然被发现,也不需要特殊处理。已有关于采用患胆道错构瘤的肝脏作为供肝,行肝移植术成功的报道。有文献报告,该病可导致定位不清的腹痛和恶变。 鉴别诊断:包括肝转移瘤和肝小脓肿。腹部MRI如证实病变为囊状、大小均一、信号强度均等、边界清楚,则可排 除上述病变 胆管性错构瘤于1918 年由V on Meyeburg 首先描述,故又称为V on Meyenbury Complex(VMC),系紊乱、畸形的胆管形成不同大小的囊状结构。该病多发于2 岁以下儿童,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 (一)发病机制胆管性错构瘤起源于内胚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发于肝内的毛细胆管和肝管之间,或胆管的分支部,与先天性发育障碍有关。VMC 在形成初期可直接与肝细胞索连接,也可与细胆管相交通,当胆管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则与肝实质的连续性中断,肝实质及胆管双方成为不具交通的迷路样管道,以后上皮细胞的不断

分泌和周围组织漏出液的滞留,随着不规则管腔的滞留液增多,最后渐渐成为球形以致发展为囊肿。本病临床少见,查阅文献多为个案报道。其与肝脏间叶性错构瘤不是同一种病变。后者位列儿童肝脏良性肿瘤的第二位,生物学和发病机制不明。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该病变可能是一种肿瘤而非错构瘤,其典型表现为肝脏肿大的良性多囊肿瘤。 (二)病理学特点肉眼观可发现较小、多灶性和散在分布于肝实质内,呈灰白色或暗绿色。镜下,病变多位于汇管区,见胶原间质中有较多的小到中等大小的胆管增生,胆管常扩张,形态不规则,管腔中常含有胆汁或嗜酸性物质,胆管由单一的低柱状或立方状上皮组成。 (三)临床特点本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部分病例表现为右上腹部进行性增大的肿块,肿瘤压迫周围脏器可引起胃肠道不适。从文献报道看常为成年人因反复肝功能异常或因初步怀疑为肝脏占位性病变而就诊。少数病例因尸检偶然发现。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无特异性,部分病人可出现转氨酶、胆红素异常,但血AFP 和CEA一般正常。 (四)影像学检查多发性胆管错构瘤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CT 平扫主要表现为肝内多发性的、低密度的囊状病变灶,病灶直径小于1.5 cm,增强CT 表现为无强化;MRI:T1WI 中病变的信号低于肝实质,T 2W I病灶显示清楚,呈明显的高信号,增强扫描时部分病灶出现环状强化,但是,对于有肝外恶性肿瘤的患者,有时候诊断可能会比较困难。胆管错构瘤造成的肝损害不典型,可能类似肝内转移灶。因此,患有原发性肝外恶性肿瘤的患者,当CT 或MRI 检查提示肝内出现单发或多发的病变时,不管大小和分布是否均匀,在诊断上都应该想到胆管错构瘤的可能。肝内胆管弥漫性错构瘤的治疗,对于单发的胆管性错构瘤,对周围肝组织影响较小,单纯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无恶变的报道。弥漫性的胆管错构瘤,部分患者常常出现反复的肝功能异常,应建议行肝移植治疗。您目前肝功能正常,只需要针对肝硬化进行软坚散结治疗。 参考文献 1.Lee, JKT, et al. Computed Body Tomography with MRI Correlation. 4th ed. "Liver" and "The Biliary Tract".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2006. pg. 843-4 and 946-8.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 肝门部胆管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60%-70%,发病较隐匿,因其特殊的解剖部位及早期侵犯周围血管、神经、淋巴组织邻近肝组织的特性,出现明显黄疸症状且临床确诊时,病变多发展为中晚期。手术切除是其根治的唯一方法,但手术难度大、根治切除率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高且临床预后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本病更深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技术及外科切除技术的进步,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有了较明显的改善,然而,远期疗效仍使人失望。如何通过术前肝门部胆管癌分期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和合理的治疗方式选择是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的内容,本文就相关问题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作如下综述。术前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在评估患者总体状况能否耐受手术的基础上,术前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不仅对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而且可避免因盲目实施根治性手术所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Bismuth 和Corlette在1975提出肝门部胆管癌临床分期,1988年进行了补充修改,改良Bismuth分型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分型方法,该分型对术前了解肿瘤生长的部位和侵犯胆管的范围有很好的定位价值,但不能反应肿瘤与周围血管和肝脏组织的关系,无法了解肿瘤是否侵犯门静脉和肝组织及范围,目前临床上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大多依据改良Bismuth分型决定,有一定的局限性,该分型系统中肿瘤分级程度与肿瘤可切除性和术后生存期长短之间无相关性。研究亦发现,改良Bismuth分型与术中探查和术后检查结果差异较大,常需对改良Bismuth分型进行术后调整,调整率有报道达35%。1997年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在肝门部胆管癌病理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AJCC分期系统,尽管分期中从病理角度考虑到了肿瘤肝脏侵犯和远处转移病变,但此病理分期标准

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解放军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累及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胆管黏膜上皮癌,亦称高位胆管癌、近端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尸检资料显示胆管癌的发病率约为0.01%~0.20%,肝门部胆管癌占其中的40%~60%。肝门部胆管癌被认为是肝胆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由于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实践指南,在肝门部胆管癌病情评估、治疗决策、手术方式及非手术治疗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规范问题,这一复杂难治疾病的总体治疗效果很不满意。为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和解放军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通过深入学术研讨和论证制定了本指南,旨在为我国肝门部胆管癌的规范化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本指南中,证据的质量等级由高到低分为Ⅰ~Ⅵ级6个层次,诊断和治疗建议的推荐等级也相应分为A、B、C1、C2、D级。 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型和分期 目前肝门部胆管癌常用的分型和分期系统主要有以下4类:(1)Bismuth-Corlette分型;(2)MSKCC T分期系统;(3)AJCC的TNM分期系统;(4)国际胆管癌协会分期系统。 Bismuth-Corlette分型是经典的临床分型方法。该分型是以肿瘤累及胆管的解剖部位及范围为依据,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但该分型没有表述对胆管癌切除和预后有影响的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萎缩等因素。 MSKCC T分期系统是根据肿瘤累及胆管范围、门静脉侵犯和合并肝叶萎缩3个因素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分期。该分期系统在判断可切除性或是预后判断方面均优于Bismuth-Corlette分型,但未体现肝动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病理要素。 AJCC的TNM分期是基于病理指标的一种分期系统,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但由于术前几乎得不到分期所需的相关资料,因此该分期临床实用价值有限。 国际胆管癌协会分期系统是2011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肝门部胆管癌分期系统。该分期对胆管癌肿部位和形态,门静脉、肝动脉受累状况,预留肝脏体积、并存肝实质病变,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病理要素给予了全面评估和表述。借助这一分期系统,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术式选择及预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肝内胆管囊腺瘤

肝内胆管囊腺瘤 是一种罕见的胆道良性肿瘤。我院2005年至2006年收治了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的患者,在确定病因及精确定位下采取分阶段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56岁。患者于1999年因反复右上腹痛1年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胆囊腺瘤。2005年又因反复右上腹痛伴发热,皮肤、巩膜黄染半年就诊。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517.1U·L-1,谷酰转肽酶1130.4U·L-1,总胆红素122.8μmol·L-1,直接胆红素56.5μmol·L-1,总胆汁酸104.1μmol·L-1。影像学检查:B超显示肝内多个高回声团块,肝门部胆管透声差,可见斑块样回声且形态欠规则(图1);MRCP提示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可见多处充盈缺损(图2)。再次拟诊为阻塞性黄疸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见胆总管明显扩张,切开胆总管前壁见胆总管、肝总管被水草样肿块充填,其间夹杂着血凝块。行胆道镜定位检查发现部分肿块蒂部散在位于左右肝管内,部分来源于二级肝管,故考虑胆管囊腺瘤肝内弥漫性生长,仅行胆总管内肿块切除术,送组织活检,给予T形管引流,拟二期行肝脏移植。病理检查诊断为肝内胆管囊腺瘤。术后胆管腺瘤呈高分泌状态,T管引流量逐渐增大,引流液色泽减淡,最多每小时达千余毫升,患者有脱水表现,予以夹闭“T”形管后症状好转,患者带“T”管出院。术后随访显示,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尚好,无明显不适,其后间断出现腹痛、寒热等胆管图1 病例1患者术前肝脏B超图像炎表现(周期约1个月左右),每次开放T管后均可抽吸出絮状坏死样物质,通畅引流管后胆管炎症状可缓解。至2007年5月起患者胆管炎发作频繁,最终因肝功能衰竭于2007年8月死亡。 病例2,男性,64岁。患者于2005年因皮肤、巩膜黄染1年在外院拟诊为阻塞性黄疸、胆管下端占位病变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胆总管探查见充满大量胶冻样物质,胆总管内未见肿块,仅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T管间断排出胶冻样物质,症状仍时有出现,抽吸T管通畅后症状可缓解。因症状发作间期缩短于2006年收住入本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49.4U·L-1,谷酰转肽酶1272.9U·L-1,总胆红素26.4μmol·L-1,直接胆红素17.9μmol·L-1,总胆汁酸46.3μmol·L-1。影像学检查:B超示胆管内见斑块及絮状物伴局部囊状扩张;CT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肝门胆管内似可见实质性占位病变,胰管扩张;经T管及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PTC)联合胆道造影可见肝门部梗阻,肿块位于右肝管开口处并部分阻塞左肝管开口(图3),T管抽吸物病理检查示胆汁、纤维渗出及黏液样物质,含有小块黏液柱状上皮细胞。术中解剖并经胆道镜检查证实胆管囊腺瘤起源于肝脏右后叶肝管,肿块涉及范围同术前检查。予以肝右后叶切除,肝胆管(左肝管、右前叶肝管)空肠吻合(图4)。病理诊断为肝内胆管交界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瘤。术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2 讨论 2.1 肝胆管囊腺瘤临床表现 肝胆管囊腺瘤是一种肝脏极少见的囊性肿瘤,容易发生癌变。其起源于异位形成胆囊的胚胎组织或迷走错构瘤样胆管。绝大多数发生于肝内,80%在右肝,20%左右肝叶都有,发生于肝外胆道者少见[1]。多见于女性,超过8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40~80岁,发病高峰在50岁左右[2]。肿瘤生长缓慢,可长期无临床症状,待瘤体长到一定程度对周围组织或器官可产生压迫症状。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患者常在肿块较大的时侯以腹部包块、腹痛就诊,其他少见的症状有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也可因肿瘤压迫引起黄疸。本组两例患者均因阻塞性黄疸及其相关症状就诊,增加了明确诊断的难度;经过初步检查均诊断为肝外胆道梗阻而行剖腹探查。 2.2 影像学特征及诊断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 (病理特点方面)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病理特点方面)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体腔上皮),最常见的是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 (一)浆液性肿瘤 1.良性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是浆液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浆液性肿瘤的60%,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发生(约占20%)。 病变 肉眼观,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囊肿,囊内充满稀薄、清亮的浆液,体积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数厘米,大者可达儿头大或更大,表面光滑,多为单房性,少数可为多房性。囊内壁光滑为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部分伴有乳头状突起,称为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镜下,囊壁和乳头间质均由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上皮呈单层低立方状、柱状、纤毛柱状或钉状,核多位于中央,染色质纤细,核仁缺如或不明显,无病理性核分裂像。有时在囊壁和乳头间质内可见圆形钙化小体(沙粒体)。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serous cystade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其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属低度恶性,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病变 肉眼观,与良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相似,但乳头状突起往往比良性者丰富而广泛,常布满整个囊内表面,双侧发生率较高。镜下,主要表现为乳头上皮呈2~3层,乳头分支较稠密或有微乳头状突起,核异型和核分裂像易见(每高倍视野不超过1~2个),无间质浸润。3.浆液性囊腺癌(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半数为双侧性。患者以40~60岁妇女为最多。 病理变化 肉眼观,多数为多囊性,部分或大部囊内或囊外有乳头状突起,囊内多含混浊液体,乳头状物多为实性菜花状,常侵犯包膜并有出血坏死。镜下,乳头分支多或呈实心团块,上皮细胞增生多呈3层以上,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常见,包膜和间质均有浸润,沙粒体较多见。根据乳头状结构的分化程度可将其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3型:①高分化型,多数乳头覆以不典型上皮,呈假复层,有一定的纤细间质;②中分化型,乳头结构仍可见,上皮细胞分化不良,呈多层,核分裂像增多;③低分化型,乳头很少,瘤细胞呈实心片块或条索,偶尔形成腺样结构,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包膜和间质浸润明显。 (二)粘液性肿瘤 1.粘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noma)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主要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向宫颈内膜上皮分化;另一来源是良性囊性畸胎瘤的单胚叶生长,其上皮和肠上皮相似,并可见杯状细胞。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多数为单侧,很少为双侧。 肉眼观,囊性肿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15~30cm,甚至50cm以上,小者直径仅1cm。圆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常为多房性,内含浓稠粘液。囊内壁光滑,很少有乳头。镜下上皮为单层高柱状粘液上皮,胞浆含清亮粘液,核位于基底部,大小形状比较一致,染色质纤细,无明显核仁,亦无核分裂像。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 2.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mucinous cystadenoma)亦为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之间。五年存活率为95%~98%。 肉眼观与良性粘液性囊腺瘤无明显区别,但半数病例囊内壁可见乳头和包膜增厚,乳头或为简单分支,但多为生长活跃有复杂纤细分支的乳头。镜下,上皮高柱状,增生成2~3层,并失去极向,有轻或中度异型性,核分裂像可见。间质少,但无间质浸润。 良性及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偶尔可自行穿破,使粘液性上皮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并分泌粘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综 述·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030053) 薛 源 肝门部胆管癌(HC)是指累及胆囊管开口及以上1/3的肝外胆管,并常扩展至肝管汇合部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恶性肿瘤,其中58%~75%发生在肝胆管分叉处,又称中央型胆管癌或Klatski肿瘤[1]。HC在肝外胆管癌中发病率较高,达75%左右。由于其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故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因此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临床分型、分期 目前广为应用的是法国Bismuth-Corlett分型方法,可用于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但其不能准确地判断肝门部胆管癌的分期[2]。具体分型为:Ⅰ型:肝总管平面,左右肝管相通。Ⅱ型:侵及左右肝管分叉处并累及左右肝管开口处。Ⅲ型:侵入肝内一级胆管和二级胆管。Ⅲa型:侵入右肝管;Ⅲb型:侵入左肝管。Ⅳ型:左右一级胆管均被侵犯。 按照国际抗癌协会(UICC)提出TNM分期标准,可把胆管癌分为0~Ⅳ期:0期:原位癌,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Ⅰ期:肿瘤侵及黏膜或肌层,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Ⅱ期:肿瘤侵及肌层周围结缔组织,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Ⅲ期:在上述情况下伴有淋巴结转移;Ⅳa期: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如肝、胰、十二指肠、胆囊、胃、结肠,有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Ⅳb期:无论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 2 诊 断 2.1 影像学检查 2.1.1 B超:以无创伤、可重复、简单、经济而成为首选检查方法。肝门部胆管癌的B超典型表现是:①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处扩张以远的左右肝管截断,并可发现中等或低团块回声的团状影,胆囊空虚;②胆总管不扩张,胰头无肿大;③可明确肿瘤与其临近血管(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关系,以及有无癌栓,对术前判断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有较大帮助。不足之处在于常规检查易受肥胖、肠道气体、肋弓气体以及操作者本身经验等因素影响。 2.1.2 CT:优点在于图像清晰,不受肥胖、肠道、肋弓气体以及操作者本身经验等因素影响。其价值在于可客观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和大小,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准确提供梗阻的部位及肝内胆管扩张情况;了解肝内及腹腔有无转移,有无肝叶萎缩增生[3]。螺旋CT在判定病变部位,反映肝内胆管受累范围和程度上,优于普通CT、B超[4-6]。2.1.3 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一种无创、无造影剂、安全、无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能够获得直观的胰胆管系统的三维图像,可清楚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以及二级胆管和胆总管是否受累。其对病灶范围的确定较准确,对外科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7]。 2.1.4 经十二指肠纤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能显示肿瘤的下界及梗阻以下的胆道情况,完整地显示肿瘤上下缘,对判断肿瘤大小、范围和决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其较适合于低位胆道不全梗阻的诊断,因其操作过程中使用造影剂,易引起胆道感染、胰腺炎等并发症,目前已较少适用。 2.1.5 经皮穿刺胆道造影(PTC):能详尽显示肝内胆管形态,直接显示并明确肿瘤的部位,肿瘤累及肝管的范围,肿瘤与肝管汇合部的关系。但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加之梗阻患者胆管内压高、自身凝血机制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可引起胆瘘、出血、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目前应用日渐减少。2.1.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肝门部入肝血管与肿瘤的关系及受肿瘤侵犯的情况。胆管癌动脉相主要表现为周围动脉受侵犯,一般为肝左、右动脉或肝固有动脉管壁不规则、狭窄或梗阻。 2.2 肿瘤标志物检查 2.2.1 癌胚抗原(CEA):作为诊断HC的标志物其特异性较差。约50%的胆管癌患者其胆汁中CEA上升,其测定值可明显高于胆道良性狭窄的患者,是发生非细菌性胆管炎时鉴别良、恶性狭窄的有益参考标志物。 2.2.2 CA50: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单独测定CA50对HC的诊断意义较小,临床上一般作为观察HC转移及复发的参考指标。 2.2.3 CA19-9:当血清CA19-9>100U/L时,其诊断H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0.0%[8],此外不可切除的胆管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显著高于可切除者[9]。CA19-9值的显著增高有助于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2.2.4 胆管癌相关抗原(CCRA):是近年来从人胆管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新的抗原物质。健康人血清中CCRA<28.95g/L。胆管癌时血清CCRA浓度明显升高。CCRA与CA19-9在胆管癌中阳性率相似,但CCRA在其他消化道肿瘤中阳性率却很低。这点对于胆管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2.3 细胞学检查 通过PTC或ERCP技术获取胆汁行脱落细胞检查,诊断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原因可能是细胞在胆汁中变性溶解或肿瘤被增生的结缔组织包埋。 3 治 疗 大多数HC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且肿瘤解剖位置特殊,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等特点,约80%的患者失去手术 · 8 5 1 ·山西医药杂志2013年2月第42卷第2期下半月 Shanxi Med J,February 2013,Vol.42,No.2the Second

14 例肝内胆管囊腺癌诊治分析

14 例肝内胆管囊腺癌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15-08-25T11:55:22.1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作者:程鑫刘妮妮高小清[导读] 青岛市肿瘤医院胆管囊腺癌为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肝脏的囊性恶性肿瘤。 程鑫刘妮妮高小清 (青岛市肿瘤医院 266042) 【摘要】胆管囊腺癌为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肝脏的囊性恶性肿瘤。一般认为是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囊腺瘤恶变引起。目的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 年1 月至2014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4 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 例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肝脏占位,但确诊依据的是术后病理学检查。10 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2 例行囊壁大部分切除术(浸润型),于术后12 个月死亡;2 例行彩超引导下的肝脏穿刺囊内积液引流、细针穿刺活检术(浸润型),于术后 7个月死亡。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多为肝脏囊性病变,确诊需病理学检查。肝内胆管囊腺癌局限于囊内者,通过行完整切除即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而癌细胞向囊壁外肝组织浸润生长者的预后差,生存时间短。 【关键词】肝内胆管囊腺癌;临床特点;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398-01 胆管囊腺癌为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肝脏的囊性恶性肿瘤。一般认为是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囊腺瘤恶变引起。胆管囊腺癌呈囊状,囊内壁被覆黏液上皮,上皮常形成大小不等的乳头状赘生物突起,少数有点状钙化灶。囊液为淡黄色或棕黄色黏性胶冻样液体。当伴有出血和感染时,囊液可呈血性或脓性。囊腺癌以单发性多囊腔为特征,偶为多发性单囊腔。光镜检查囊壁内衬以恶变的胆管上皮细胞,间隔为纤维组织。胆管囊腺癌一般不与胆管相通。细胞异型性明显,伴有核分裂相和间质侵犯。现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05 年 1 月至2014 年6 月期间收治的 14 例 BCAC 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 例 BCAC 患者中,男 2 例,女 5 例;年龄 34 ~68 岁,平均 53.7 岁;均无肝炎及肝硬变病史。12 例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和(或)包块,2 例无症状;4 例发热,其中 2 例伴有寒战;病程0 ~ 108 个月,平均16.7 个月。术前 14 例患者的甲胎蛋白(AFP)均正常,10 例血清糖类抗原 125( CA-125)及 19-9( CA19-9)均升高,4 例癌胚抗原(CEA)轻度升高,4 例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均升高。彩超、CT 或 MRI 检查示肝脏囊肿为5.0 cm×4.2 cm×3.0cm~15.4 cm×12.5 cm×8.7 cm 大,平均 10.2 cm×8.2 cm×5.7 cm大;2 例为单房囊肿,6 例为多房囊肿,囊内壁均附有乳头状瘤结节。术前均诊断为肝脏占位,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 1.2 治疗及随访结果 14 例患者中有 12 例行手术治疗,其中 8 例行半肝切除术,且肝切缘距离肿瘤组织边缘大于 1.0 cm;2 例行囊壁完整切除术;2例因肿瘤侵及肝门行囊壁大部分切除术。余 2 例患者因肿物较大(14.0 cm×9.8 cm×7.2 cm)、压破肝门、侵及血管并伴有肝内外多发转移,行彩超引导下的肝脏穿刺囊内积液引流、囊壁穿刺活检术,并于囊内注射无水乙醇。术后14 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14 例患者的囊壁厚薄不均,质韧,囊内壁可见乳头状物向囊内突起;囊内有黏稠液体,其颜色、混浊度及黏稠度随具体情况而异:10 例见囊内出血,内含咖啡色血凝块;2 例见囊腔与肝内胆管相通,内可见胆汁样黏性液体,2 例为黄白色黏性浑浊液;囊壁衬柱状上皮或复层上皮,细胞极性消失,胞浆丰富,细胞核深染,可见核分裂相。6 例见癌组织向囊壁外肝组织浸润生长(浸润型),其中 4 例伴有肝门和(或)肝外淋巴结转移;8 例癌组织局限于囊壁内(非浸润型)。术后 14 例患者获访 7 ~ 60 个月,中位数为 33.2 个月。随访期间死亡 6 例(均为浸润型),余 8 例至随访截止时仍存活。 2 讨论 肝内 BCAC 的病理学特点为单房性或多房性病变,囊腔通常较大,囊壁厚薄不均,囊内壁多不光滑。当囊内发生出血时,囊内会出现咖啡色血块;当囊腔与肝内胆管相通时,囊内的液体可变为胆汁样黏稠液体。本组 14 例患者中囊内合并出血者 10 例,合并肝内胆管相通者2 例。根据其癌细胞是否局限于囊壁内,Nakajima 等将其分为浸润型和非浸润型两种亚型:非浸润型多见于女性,行外科手术后获得的生存时间较长;而浸润型即使行手术切除,预后也较差,生存时间相对较短。本组 14 例患者中有 8 例为非浸润型,4例生存时间均将超过5 年,2 例至随访截止时已存活 16 个月,且多为女性;而 6 例浸润型患者的生存时间最长仅为 18 个月。BCAC通常表现为以下临床特征:①多发生在中年女性;②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本组中最长为9 年;③多为不伴有发热或黄疸的右上腹疼痛和不适;④可为伴有黄疸的右上腹囊性占位或肿物;⑤影像学检查示肝脏囊性肿物,壁内可附着单个或多个乳头状瘤结节,CT 增强扫描见囊壁均匀增强,壁瘤结节显示清楚。本组 14 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内 BCAC,其中 10 例 CA-125 及 CA19-9 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因此笔者认为,血清CA-125 及 CA19-9 水平有助于肝内BCAC 的诊断,其也可能是BCAC 手术预后的重要指标。外科手术治疗仍是肝内 BCAC 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手术切除对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肿物完整切除术或肿物大部分切除术,行根治性手术或囊壁完整切除术时均应切除肿瘤周围 1 ~ 2 cm 正常肝组织。因该病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放化疗仅对不能行完整手术的患者施行,以防止复发或转移。肝穿刺引流、硬化剂或无水乙醇注射等治疗因容易引起种植转移而应该尽量避免,本组患者中仅 2 例因肿物大、压破症状明显并伴肝内外多发转移而行肝脏穿刺囊内积液引流、囊壁穿刺活检术,术后存活时间仅为 7 个月。 3 结束语 一旦怀疑为囊腺癌或囊腺瘤均应行手术治疗,因为两者难以鉴别,而且囊脉瘤有恶变可能。 手术中可行肝叶切除或局部切除,应沿肿瘤外侧将囊肿壁完整切除。肿瘤过大可吸出囊液后再沿囊壁外侧剥离。无法切除者可行放射治疗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韩磊,李顺明. 肝内胆管囊腺癌的诊治要点[J]. 临床误诊误治. 2004(12) [2] 富维军,于国,孙玉芝,滕青山. 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临床与病理[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3(07)

错构瘤

错构瘤 文章目录*一、错构瘤的概述*二、错构瘤的典型症状*三、错构瘤的病因病机*四、错构瘤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错构瘤的并发症*六、错构瘤的防治方案 错构瘤的概述 1、定义错构瘤一词由Albrecht在1904年首先提出。多数学者一直认为错构瘤不是真性肿瘤,而是器官内正常组织的错误组合与排列,这种器官组织在数量、结构或成熟程度上的错乱改变将随着人体的发育而缓慢生长,极少恶变。错构瘤成分复杂,多数是正常组织不正常发育形成的类瘤样畸形,少数属于间叶性肿瘤。脂肪和钙化是多数错构瘤的特征表现,肺错构瘤常见爆米花样钙化,肾错构瘤20%合并结节性硬化,肝错构瘤多为囊实性肿块,肝内胆管错构瘤为多发不规则小囊,胸壁错构瘤含骨样密度和混杂钙化灶。下丘脑错构瘤出现痴笑癫痫和性早熟表现。 2、别称无 3、发病部位肺,肾,肝,下丘脑,乳腺 4、传染性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6、科室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 错构瘤的典型症状 1、错构瘤的典型症状绝大多数错构瘤患者并无症状。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多数与肾错构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多少、生长速度、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等有关。多在体检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可因瘤体本身及瘤体内压力增高、感染等而出现以下病状: 腰、腹部不适或疼痛:其原因是由于肾脏肿大和扩张,使肾包膜张力增大,肾蒂受到牵拉,或者使邻近器官受压引起。另外,肾脏错构瘤瘤体较大导致肾脏变得沉重,下坠牵拉,也会引起腰部疼痛。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双侧,向下部及腰背部放射。如有瘤体内出血或继发感染,则会使疼痛突然加剧。如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阻塞尿路,则可出现肾绞痛。 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时腰痛常加剧,剧烈运动、创伤、感染可诱发或加重。 腹部肿块:有时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60%~80%的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肾脏。 蛋白尿:一般量不多,24小时尿内不会超过2g。多不会发生肾病综合征。 高血压:固瘤体压迫肾脏,造成肾缺血,使肾素分泌增多,引

肝内胆管囊腺癌与囊腺瘤的术前鉴别诊断_杨晓波

·论著· 肝内胆管囊腺癌与囊腺瘤的术前鉴别诊断 杨晓波 万雪帅 郑永昌 徐意瑶 赵海涛 桑新亭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22.1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0623);国家国际合作项目(2010DFA31840;2010DFB337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288);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112030)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 院肝脏外科 通讯作者:桑新亭, Email :sangxt1963@yahoo.com.cn 【摘要】目的 肝内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术前无创鉴别诊断十分困难,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肝内胆管囊 腺瘤与囊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5例囊腺癌和24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 别、年龄、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肿瘤标记物、影像学特点等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囊腺 癌男10例, 女5例,年龄(57.93?14.39)岁;囊腺瘤男4例,女20例,年龄(43.75?12.51)岁,性别与年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均为0.002);症状有无、病程长短以及CA199、CEA 对比分析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囊腺癌组有14例位于肝左叶, 囊腺瘤组有16例位于肝左叶(P =0.115)。肿瘤最大径分别为(7.38?3.98)cm 、(10.21?7.82)cm (P =0.293)。囊腺癌组合并胆管扩张的有5例(5/11),而囊腺瘤组只有1例(1/21)合并胆管扩张(P =0.011)。其他影像学特点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偏大的男性,病灶合并邻近胆管扩 张有助于诊断肝内囊腺癌,CA199、CEA 以及临床表现、其他影像学特点对鉴别诊断帮助不大。 【关键词】囊腺瘤; 囊腺癌; 胆管肿瘤; 诊断,鉴别 A retrospective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ma and cystadenocarcinom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YANG Xiao-bo ,WAN Xue-shuai ,ZHENG Yong-chang ,XU Yi-yao ,ZHAO Hai-tao ,SANG Xin-ting.Department of Liver Surger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CAMS &PUMC ), Beijing 10073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SANG Xin-ting ,Email :sangxt1963@yahoo.com.cn 【Abstract 】Objective To give a tactics to differ 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mas from cystadenocarcinomas in diagnosis.Methods Patients with a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cystadenocarcinomas and hepatobiliary cystadenoma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from January 1991to July 2012.Data including patients'gender ,age ,symptoms ,duration of symptoms ,tumor markers and imaging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irty-nine patients had pathologically diagnosed 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s [15/39,10males and 5females ,mean age :(57.93?14.39)years ]or cystadenomas [ 24/33,4males and 20females ,mean age :(43.75?12.51)year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both shown in age (P =0.002)and gender (P =0.002)between 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 and cystadenoma.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ymptom ,symptom duration ,CA199and CEA.In the cystadenocarcinoma group ,the lesions of 14cases located only in the left lobe of the liver ,while 16cases in the cystadenoma group (P =0.115).The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tumors were (7.38?3.98)cm and (10.21?7.82)cm (P =0.293),respectively.5(5/11)cystadenocarcinoma patients were combined with with introhepatic biliary dilatation nearby the lesions , while only 1cystadenoma patient (1/21)(P =0.011)had the feature.Other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s.Conclusions Older age and male gender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possibility of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Intra-hepatic bile duct dilation near the lesion by radiology might be instrumental.CA19-9,CEA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other imaging features are not of value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ystadenocarcinoma and cystadenoma. 【Key words 】Cystadenoma ; Cystadenocarcinoma ; Bile duct neoplasms ; Diagnosis ,differential 肝内胆管囊腺瘤(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ma ) 与囊腺癌(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 )是来源于胆管上皮以囊性占位形成为特征的肝脏少见肿瘤,前者为良性,后者为恶性。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但目前仍然十分困难,很大程度上仍有赖于手术或者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关于胆管囊腺瘤或囊腺癌回顾性文献较多,很少有研究着眼于两种之间的鉴别诊断。本文总结了1990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北 · 5027·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11月第6卷第22期Chin J Clinicians (Electronic Edition ),November 15,2012,Vol.6,No.22

胰腺粘液性囊腺瘤怎么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胰腺粘液性囊腺瘤怎么治疗 导语:胰腺粘液性囊腺瘤的出现,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及时的采取手术治疗,因为我们都知道这种胰腺瘤,对人体产生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治疗切除他的腺瘤 胰腺粘液性囊腺瘤的出现,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及时的采取手术治疗,因为我们都知道这种胰腺瘤,对人体产生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治疗切除他的腺瘤部位,这样对于病人而言,才可以获得最有效的治疗效果,如果自己盲目的治疗,或者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很容易导致病情发展,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胰腺囊性肿瘤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手术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囊腺瘤常有完整的包膜,且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小的囊腺瘤可予以摘除大多数病人需行包括脾脏在内的胰体尾切除。囊腺癌其恶性程度较低,发展缓慢,早中期病人其病灶界限相对清楚即使与邻近脏器有粘连和浸润,也应积极行根治性切除。胰腺头部囊性肿瘤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当病灶累及全胰时可行根治性全胰切除术。对于肝转移的病例,如果原发病灶能够全部切除,可同时行肝转移瘤切除,以延长生存期。经剖腹探查并病理证实而不能切除的囊腺癌可行姑息性内、外引流以缓解症状。 浆液性囊腺瘤和良性的黏液性囊腺瘤手术切除可长期生存。有恶变的黏液性囊腺瘤恶性程度低,长海医院报道12例囊腺癌(含8例黏液性囊腺瘤恶变)手术切除后随访6个月~8年无复发征象,最长者术后8年仍健在在完全切除的16例良性囊腺瘤(9例浆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瘤)患者术后无一例复发,囊腺癌也低度恶性,生长缓慢,转移较晚,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实性胰导管腺癌。Mayo医院20例囊腺癌在全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68% 姑息性切除者14%,1996年Ridder报道的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什么是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导语: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这样的症状,但是真正了解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右卵巢交界性粘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这样的症状,但是真正了解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我们周边也很少有人患上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但是由于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这种症状。 1961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提出交界瘤的诊断条件:即囊腺瘤的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核不典型,但无肿瘤细胞组织向间质的浸润。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了这一类型。一般认为,交界瘤为潜在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上预后较好。如文献报道,浆液性者5年生存率92%~100%,10年生存率75%~90%,但易局部复发;粘液性者5年生存率98%,10年生存率96%。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病理所见大多数肿瘤为多房性,切面可见有囊壁增厚区或出现乳头,乳头可呈片状如同天鹅绒,亦可因反复分支而呈疣状突起或息肉样。肿瘤大,平均直径>15cm,多数为双侧性。肿瘤包膜破裂时,肿瘤细胞及粘液外溢,种植生长,可形成假性粘液瘤。 CT表现:盆腔部位大肿瘤,为多房性囊性肿块,薄壁,间隔粗细不均,有局限性囊壁增厚,并有结节状软组织团块向囊内突出,有增强效应,囊内液体密度高于水。腹腔可形成假性粘液瘤。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少见的症状,那就是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了,我们知道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要做好对于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预防和治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 作者:解英俊,张学文△,赵吉生,姜涛,季德刚,曹宏,张丹【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4年间5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Ⅰ型癌肿切除率最高,Ⅳ型癌肿切除率最低。结果本组52例肝门部胆管癌中,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死于肝肾功能衰竭,余50例中31例术后获得随访,失访19例,随访率为62%。结论疑似或诊断肝门部胆管癌应早期积极手术探查,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肿瘤切除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式。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for hilar bile duct carcinoma.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urgical management was performed on patients with hilar bile duct carcinoma in China-Japan Union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1996 and January 2004 years.Results There were 37 males and 15 females in 52 cases,aged 31 to 71 years(mean 54.8 years).History is between 5 days and 3 years,mean equals 2.5 months.Conclusion The surgical resection surpasses the other therapy in the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If the tumor could not be resected,select drainage and support treatment should be chosen in order to prolong survival times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Radical resection should be accomplished if it is feasibl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