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启示

目录

摘要 (3)

1绪论 (4)

1.1选题理由 (4)

1.2研究意义 (4)

2教育思想的本质内涵 (5)

3全人发展观内涵 (5)

4全人发展观启示 (6)

4.1教师应深度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其建立自信心 (6)

4.2父母应善于发现孩子的真实需求,培养其独立人格 (6)

4.3学生应加强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学会独立思考 (7)

5师德观内容 (7)

5.1全心全意的热爱学生 (7)

5.2爱岗敬业 (9)

6.师德观启示 (10)

6.1在选拔教师时,就要提出对教师的热爱 (10)

6.2给教师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教师拥有创造性研究和充实自己的时间和机会 (10)

6.3营造良好的教师集体合作、协作氛围,促进教师间合作、沟通和互助.10 6.4鼓励教师阅读,养成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 (11)

6.5更新师德观,不能吹鼓神话的师德,而应该是更切合教师实际的师德观11

7.德育思想 (11)

7.1德育目标 (11)

7.2德育内容 (12)

7.3德育原则和方法 (12)

8.道德教育思想内容 (13)

8.1道德教育要尽早抓起 (13)

8.2培养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13)

8.3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4)

8.4注重德育环境的创设 (14)

8.5重视主体自我教育 (14)

9.道德教育思想启示 (15)

4.1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及早实施 (15)

4.2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15)

4.3从训练规范、行为人的行为做起,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5)

4.4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充分发挥道德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 (16)

4.5强化主体参与,发挥主体自我教育的作用 (16)

结语 (16)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誉为“教

育思想泰斗”。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逐步创立了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体系。深入分析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大量宝贵的教育经验。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根本教育理念。他的师德观对现代有不可磨灭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以及他在实践过程中的原则和方法对今天的教育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全人发展观,师德观,德育思想,道德思想教育

1 绪论

1.1 选题理由

当下学校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种种批判,足以显示其存在的弊端,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说与想象似乎也陷入了喋喋不休的境地。尽管如此,对于如何唤醒未成年人生命力仍然是大家孜孜以求的目标。而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他撰写了600多篇论文以及40多部专著,还有近1200篇儿童故事和童话。他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广为流传,并对当今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未成年人生命力和改变教师教学方法的一种尝试,使学校教育焕发出应有的生机活力。

1.2研究意义

第一,教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对于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和社会性接纳程度,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教育工作能够满足、引导和提升他们的道德需要,为他们的道德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的幸福人生。

第二,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

第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们应该树立切合教师实际的师德观,既不要神化师德模范,把教师都想象成为道德圣人,也不要把教师的道德等同为一般人。教师,他们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既要热爱学生,也需要从学生那里获得尊重很信任;既要爱岗敬业,也要选岗乐业;既要满足教师的基本的生活需要,也要发展其精神需要和精神实在。

二、教育思想的本质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长期深入教育实践,并从理论上对教育的许多领域进行了探索研究,他紧密结合现代生产与实践的需要,提出了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诸因素的结合: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把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与培养他的个性结合起来。他根据马克思关于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的论述,从教育实际中面临的迫切问题出发,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的教育目标,他还论证说,要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在学校里必须实施和谐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讲的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和创作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

三、全人发展观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全人发展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旨在塑造“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应使德育、智育、体育、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统一的教育过程。德育是全面发展的核心,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造就学生高尚的品德。智育的本质与任务在于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发展学生智力等。学生的知识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为此教师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如开设思维训练课、开展课外读书、组建课外学习兴趣小组等。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工作的本钱,因此体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 为此,他严格控制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时间和作业负担,为他们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并制定了合理的作息制度,以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 。为此,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美的心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劳动创造人类和财富,所以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为此,在教育实践中应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改变人类“好逸恶劳”的恶习,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总之,苏霍姆林斯基“全人发展观”要求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每一个方面的发展相互之间要实现和谐统一,“学校的使命就是培养和谐统一的人”。惟此,才能造就真正有灵性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四、全人发展观启示

(一)教师应深度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其建立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为此,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独特的创造潜能,帮助其认识自我,发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自信十足、精神坚强的人。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要合理确定每一个学生所能达到学习程度,促使其智力有序发展。自信心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为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从而帮他们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尤其是面对后进生,教师要用爱心去融化其“冰心”,用耐心去培育其坚强意志,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改正缺点,使他们能真正地抬起头来走路。

(二)父母应善于发现孩子的真实需求,培养其独立人格

针对目前大多数父母都是上班族和工作压力大,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一严酷的现实,父母要摒弃“给钱就是最好的关爱和教育”的错误观念,尽量和孩子多相处,花充足的时间去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给他们以心灵的关爱和呵护。在呵护心灵的爱心浇灌中,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为此,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人格尊严,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消除彼此之间的心灵隔阂,在塑造和谐的父母子女关系中使孩子独立成长,最终在面临人生的各种抉择时果断决策,独当一面。当然,独立人格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采用多种方法、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奏效。尤其要善于运用激励法,诚如颜元所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用赏识的心态和眼光去对待你的孩子,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从而使孩子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怀的健康情感和良好心态。

(三)学生应加强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学会独立思考

自我教育是以学生接受课外活动为主的教育,在自我教育中应善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发现其内部需求,思考自己的命运,从而使学生渐入“生活充实”、“精神丰富”、“追求激情”的良好精神境界,这才是“人的最大的幸福和欢乐”。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教育孩子,要使他以自己的发奋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的高昂代价去赢得精神财富” 。在此过程中,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把学生的各种愿望和要求引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自我教育的核心在于增强学生个人的精神力量,包括责任感、自觉性、自我控制、对生活的兴趣,坚持锻炼身体,坚持自我学习等。作为学生应具备清醒的反省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为此,学生应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找准自身的人生定位。换言之,学生应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以及这样做的后果,所有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进而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

五、师德观内容

(一)全心全意的热爱学生

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善意待人,就是说对待学生犹如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要像善待

自己的孩子一样地善待自己的学生,是爱学生表现之一。“教师的善意待人,首先表现在善于不让学生成为坏孩子,防止他走上错误的道路。像父母一样地愿学生好,就要阻止邪恶进入他们的心灵,把邪恶关在他们的心灵外。如果你心里对每个学生都抱有这种焦虑不安的关切,如果每个学生对你来说不是班级记事簿上的一行字和一个号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个性的人,一个独特的人的世界,那你就可以相信,要是学生遇上糟糕的事,你内心会提醒你该怎么办。这种内心的命令就是见诸行动的善意待人。教师要善意对待孩子,不要老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不要用随便用分数来判断孩子的成绩,要帮助孩子抵制邪恶的思想进入他们纯真的心灵。

2善意地待孩子,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信任感。在教师给予孩子信任感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的相信孩子,相信孩子都是可以教育成功的。“教育才能的基础,是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每个孩子都是有缺点的,要去正视孩子的缺点和差异,信任孩子,相信他们有教育好的可能性。通过教师的个别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孩子会有所改进的。而且要注意孩子都是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体,每个人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在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去充分挖掘和发现学生的擅长之处。要珍惜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孩子对教师的信任,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体贴而得到加深,也会因为教师的大意而破坏。要充分理解孩子做坏事的原因,做出明智的决定。“要知道,儿童是不会故意做坏事的。如果一个教育者硬是要认为儿童有这种意图,是蓄意干不

良行为的,这就是教育上的无知。”

3学生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实施不同程度的教育,充分尊重孩子发展的心理和生理规律。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中也会出现不同水平的差异,如一些接受知识慢、记忆力差等表现。“请记住,愈是困难的学生,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愈需要阅读。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在坚信学生的可教性的前提下,在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了解、细心、关心和耐心帮助下,“困难”学生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在对“困难”学生的个别化教育时,对与学生的一丁点进步,都要予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精神需要。

4苏霍姆林斯基的诸多著作都是其教育日记的总结和提炼,他通过教育日记来记录学生的成长,不仅有身体方面的成长,还包括困难学生的进步、学生家里的藏书、家长受过何种教育、父母用多长时间教育孩子等方面。通过记日记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缩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师生关系。

5教师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教师要保持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不能要求学生做他做不到的事。在他看来,教师对学生个人学习成绩的态度,影响着学生的自尊心。儿童从自己的学习成绩中看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学习会给他带来一定的满足感和获得知识的喜悦,通过学生成绩儿童建立起自己的尊严。所以教师要认真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学习成绩,形象地说,如同一条小路,通向儿童的心灵深处,那里燃烧着想当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要保护这小路和这火花。

6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激励学生和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师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爱好,进而促进师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精神需要和交流,形成一支统一的教育力量。这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爱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善待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保持学生的自尊心等方面,通过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重要,首先,它是学生成长的必需条件,教师给予学生关爱,让学生在爱的条件下健康成长,提供学生更多帮助和支持;其次,学生通过感受到教师的爱,与教师建立起友好、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这是一种要把你认为是自己身上做好的东西献给学生的愿望,是努力使学生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也达到和我们同一水平的愿望。哪里有这种爱,哪里的教师本人就是吸引集体和每个学生的巨大力量”。

(二)爱岗敬业

1教师是一种有许多独有特点的职业,比如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是在与发展中的人打交

道;教育工作的效果和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是要经过很长时间才可以发现的;教育是诸多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只有教师独自的力量作用;教师的活动具有创造性……教育工作的诸多特点,决定了教师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如果你不具备当教师的一些基本的素质,如热爱群体活动,对儿童声音敏感,能够区分儿童的差异和特色等,那么教师这一职业你还是不选为好,因为,进入这一岗位的基本条件是敬业和爱业的前提,不具备基本素质,只会让你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无所事事,无所成效。

2在拥有了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素质后,进入教师这一岗位,教师应该要热爱自己的教学岗位。真正热爱教师岗位的人,会拥有无限的动力,会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创造性劳动的快乐和从心爱的事业中得到的满足感和充实感。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一名退休女教师的独白来反面说明了,热爱所从事的事业是多么的重要,“亲爱的朋友们,我离开是因为学校工作不是我喜爱的事业。我在这个工作中得不到满足,它没有给我任何乐趣。这是不幸,是我生活中的悲剧。每天都盼望着课快些结束,喧哗声快点消失,可以一人独处。一个45岁的妇女就离开了工作,而她的健康还很好。不,我的健康不好,已经受了内伤。受内伤是因为,工作没有给我乐趣。我的心脏病很重。当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岗位的时候,不仅个人生活的不快乐,而其还会影响到其身体的状况。

3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爱岗敬业的表现之一。首先,教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这是教师所拥有的最基本的教学素养。“我们认为务必使教师清楚地了解他在学校里所讲授其基础知识的那门学科中最复杂的问题,了解这门科学的学术前沿的问题。在教师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阅读来不断地增进自己的知识面,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这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对书本要有浓厚的兴趣,要乐于博览群书,要善于钻研书本,养成思考的习惯。要求教师还应具备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心理学运用于教育中主要用来分析儿童感知周围世界中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去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个别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4教师们在教学实践,通过自己个人的创造,针对遇到的一些共同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最终形成共同的教育信念,并通过在教师中使用统一的教育信念,团结不同年级的教师群体,让他们形成合作、融洽的工作氛围,增加教师对于教学的热爱和激情,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感。

5教师所面对的对象是不断发展的并与之交往的个体,个体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所以教师的工作需要创造性,这样才不会使教师感觉到工作的枯燥与乏味,而是获得无穷的快乐和满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教师来说,研究工作并不是什么神秘的、高不可攀的事。不要一听说研究就胆怯。教育工作(只要是真正创造性的劳动),就其实质来说,已经接近于科学研究。这种亲缘关系首先表现在两者都要对事实进行分析,并且都必须有预见性。一个教师只要善于深入思考事实的本质,把握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他就可以防止许多苦难和挫折,避免教育工作中那些令人伤脑筋的意外事件。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创造性工作对于丰富教师集体的精神生活和增强教师对职业的热爱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六、师德观启示

(一)在选拔教师时,就要提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成为优秀教师是需要一定的天分和后天的努力共同作用的。首先,对那些在未成为教师但即将选择成为教师的人,要注意去考察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是否真正热爱学生、是否热爱学生群体、是否有一定区分学生的能力等各方面去审视自己是否适合做老师;其次,在成为教师之前,对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必须有所了解,要深知教育活动是一种与人相互交往的活动,面对的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独立个体,会需要爱学生、投入很多时间等等。最后,把对教师职业的真心热爱,作为选拔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教师队伍中有许多教师并不热爱教师职业,并不适合教师职业,不仅会影响教师自己的生活幸福,而且对学生而言是很不负责任和不公平的。教师缺乏对职业的热爱,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给教师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教师拥有创造性研究和充实自己时间和机会

在教育活动中,大多数老师都觉得工作很累、很辛苦,在老师之间,忙着各方面的评比、评优、评先,班上同学各个方面的事情纷乱复杂,学校还不定期地抽查各个方面的任务完成情况等等,教师们每天上班都忙忙忙。这样一来,教师每天在学校里面累得不行,回到家里还得忙家里的事情,根本没有空余的时间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更何况会拥有创造性研究的机会。所以,学校应该要多给教师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评比和竞赛,既影响同事间的关系,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三)营造良好的教师集体合作、协作氛围、促进教师间合作、沟通和互助

营造良好的教师集体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师协作、互助、和谐的氛围,促进教师间沟通、互助和成长。教师虽说是以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但是一个班级是由不同的老师组合而成的教师队伍,一个学科的教师群体也是由不同年级的教师组合而成的,营造良好的教师群体氛围,有利于教师形成归属感和责任感,让教师觉得我不是单枪匹马的,我也是拥有着很多共同信念的同伴的。营造良好的教师集体,首先要引导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共同的教育信念,如通过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可以召集语文老师一起备课、听课、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共同研究形成共同的教育信念,然后通过这些教育信念来团结教师集体,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沟通。其次,要鼓励教师们进行创造性活动。通过创造性研究,教师们会形成共同的精神生活,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四)鼓励教师阅读,养成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

通过各个层面知识的广泛阅读,教师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如来自前沿的发展动态、来自教师之间的交流、来自于其他领域的消息和信息等,不断充实自己,充实精神世界,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眼界,而且,通过阅读,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读物,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发现与学生共同的兴趣,与学生建立起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样便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让教师更好的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在终身学习思潮的影响下,鼓励教师通过阅读,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教育的习惯。持续不断的阅读,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的内容是人类不断积累的精神文化的产物,是与人类不断发展的文明相想联系的,这样不断有助于教师保持知识的新鲜感和时代感,而且更利于学生,教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

(五)更新师德观,不能吹鼓神话的师德,而应该是更切合教师实际的师德观

虽然宣传师德模范对于当前的师德建设是有一定的功效的,至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给不少的教师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刺激,让很多教师开始反省自己的师德,但不可神化师德模范,同样师德模范也有其个人特色,并不一定具有普适性。比如,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汪金权老师,是师德模范中一名,他对学生毫无保留的爱、对教育工作的付出和投入感动了无数的老师和学生,不可否认,树立汪金权老师为师德模范,让大家心目中拥有了师德典范,让大家掀起学习的风潮,可是对于师德建设而言未必是有效的。因为师德模范只是代表着他自己的道德,他的高尚境界和无私的精神,对于大多数奋斗在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而言还是需要慎重的。

七、德育思想

(一)德育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真正的人并能够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便是德育的目的。所以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是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全部教育的灵魂是德育。培养未来公民的公民精神是教育的目的所在,而这种公民精神所具备的道德素养应有以下的品质:第一,想要做的事情与可以做的事情是不同的,是有着一定差距的。人是集体中的一分子,所做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对你周围的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检查自己的行为,看是否给集体中的成员带来了不快或伤害。要知道想做的事情和可以做的事情是有一定界限的,要内省和克制自己的行为,不能总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行事,一定要考虑集体的整体利益。第二,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所享有的一切社会成果是由社会和一代一代的长辈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创造的。因此我们要对所创造成果的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并应付出努力回报他们。第三,要热爱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要热爱大自然,养成勤奋

刻苦的坚强意志,树立坚强的自尊和自信,要深切感受到劳动对于生存的重要意义。第四,要善良,同时要有同情心。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善良、诚实、正直、同情、乐于助人的人,从爱惜和关心一切美好的事物做起,如果没有同情心,就不可能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一定要坚决反对恶劣的非道德的品质。第五,要坚持正义。抵制各种不良现象,养成良好的生活准则和道德修养。

(二)德育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过程即为道德教育。德育的开端是道德概念,而道德最终的结果是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信念是用来衡量个人德育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道德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强化是形成道德信念不可缺少的环节。德育的第一步是培养道德概念,要让儿童认识到并能分辨出什么是善恶、对错与美丑,告诉他们做什么而不做什么。但是仅仅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是不行的。“要使少年对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常感到激动不安,要促使他去体验各种感情,这是非常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让儿童不断的做好事,并鼓励与不良行为做斗争,这样便强化了道德习惯,为形成道德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学生道德实践的强化,那么当学生还书时,比学生借书时更加完好,这说明儿童也有了对创造者品格的尊重的观念。而学生形成道德信念时,道德情感起着很观念的作用。“要让儿童真正懂得什么是可耻的,还要使学生为世界上有这样的存在而感到内心痛苦和折磨。这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一个途径。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是道德信念的形成。只有当道德习惯与道德意识达到一致时,才能成为个人发展的能动力量。信念不仅仅要求学生知道做什么,而更应该去把知识变成实际行动。当儿童真正在行动中受到了教育,同时也感受到了他自己身上的善良和美德在别人身上有所体现,从而去亲近别人,这就是道德信念形成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学生真正地最终形成道德信念,在实际的教育中,就要求儿童能够做到心口合一,心里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当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时,要敢于捍卫真理,对于儿童的缺点不应该在集体中公开批评,而应当单独指出并给予建议。同样,对于不同的事情要有自己的观点。今天能做完的事不应当拖到明天去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去获取知识;要帮助落伍的小朋友,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心和体贴为他们分担解忧;要尊重妇女,并且要尊重劳动成果。同时还要持续不断地去帮助处境不好的人。

(三)德育原则和方法

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每个人从幼年起就对人的高尚品德深怀赞美和敬爱之心。教育的

技巧在于能使人们的公民生活及爱国生活从幼年就开始。童年时代由谁来领路,周围世界中都有哪些东西进入他们的头脑和心灵,这就决定着他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苏霍姆林斯基并不否认在青年期或成人期进行必要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他更加强调幼年时期的奠基作用。儿童最敏感的时期是在幼年,在幼年时期形成最初的社会经验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初概念,对人的一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把校园设置自然的环境中,让孩子们在学校中

能够亲近于大自然,并产生对所处大自然的热爱,而这种美好的情感便是道德的基石。”[3]我们可以营造各种各样的具有积极作用的德育环境。比如:在学生活动的范围悬挂名人的语

录,鼓励并引发学生对英勇事迹的探究,在每个阅览室摆放德育读物等。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还关注让儿童自身处于高尚的道德行为已经成为习惯的氛围中,这样可以激发儿童能够为社会做好事并且与坏事进行斗争的精神。当然,积极环境的营造需要靠教育者时常的引导,鼓励孩子们多做好事,反复去体验助人为乐的快感,这样便逐渐转化高尚的道德意识。

3 要去关心别人,让孩子们从关心他们最亲的人开始。这样对孩子们来说是不遥远的,是能够真正感受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他让孩子们为妈妈亲手制作精美的礼物,这样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便会体会到爱别人的真正幸福情感,这样也加深了他们的道德教育情感。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当尽量使每个孩子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都有自己的教育对象,能够与他的进步或失败持喜忧与共的态度。在教育别人的时候也要反省自己,来进行自我教育。这在巩固道德信念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八、道德教育思想内容

(一)道德教育要尽早抓起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幼年是儿童最敏感的时期,也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这时期形成的最初社会经验和人与人关系的最初概念,对他一生都有无法估量的影响,所以,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逐步理解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对祖国、对劳动、对长者、对别人的关心,都应在孩子开始观察、开始认识、开始评价周围世界的时候就着手培养。如果在童年时没有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的话,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他多次举例论证,人类现已发现的三十多个早年被野兽掠去抚育,后来返回人间生活的“野孩子”,没有一个被塑造成为品质合格的人,这个事实足以说明早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呼吁应抓住非常宝贵的时机,对具有巨大可塑性的少年儿童尽早实施道德教育。

(二)培养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的最起码目标就是培养儿童具备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善良、正直、诚实、同情心、扶弱帮困、诚实和纯洁等。他说:“要做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帮助弱者和无自卫能力者。要帮助患难的同志。不损害人。要尊敬、爱戴父母――是他们给了你生命,又在抚育你,希望你成为一个诚实的公民,成为心地善良、心灵纯洁的人。”[3] 正是这些基本素养,又被称为公民的道德基础。公民道德的最高要求,便是从这一道德基础之上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道德教育应以此为出发点,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感活动中升华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品质。

(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必要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为思想上接受的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只有在行为上养成习惯,才能为公民道德品质的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他说:“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要在青少年时期解决道德教育中比较复杂的那些课题(形成生活理想的信念,认识科学世界观的一些重要真理等等),只有靠童年和少年时期就形成道德修养的基本习惯才有可能。这充分地说明了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同时指出,培养和形成青少年的良好的道德习惯,要从三个方面同时着手进行。一是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觉性,这是形成道德习惯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是注意提高学生对于道德概念的认识,提高其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三是给予学生观察各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相互关系的机会,使其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表示关切并从认识上初步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在情感上表现出明确的爱与憎,进而提高自我肯定、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能力,形成公民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四)注重德育环境的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及形成基本道德品质的巨大作用。他说:“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场所。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为了真正发挥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跨进校园,接触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苏霍姆林斯基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良好德育环境。他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设计,营造出一种整洁、清新、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尽力使一切物质环境,如自然风光、校园美化、教学场所、室内陈设以及图书馆资料等都“活”起来。在学校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爱你们的父母”等标语、伟人画像及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名言格句等,做到“让墙壁也能说话”。“孩子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活动的房舍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由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德育效果。

(五)重视主体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主体自我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认为自我教育是儿童能否真正接受教育以及实现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的关键性因素。他反复强调:“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一切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只有…转换?成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即主体的自我教育――为主体所接受,教育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否则,教育毫无意义。认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在于个体的自我投入,儿童在品行形成过程的参与程度及对教育影响的自我消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德品质形成的成功与否。因此,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教育儿童自我教育、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让教育主体亲身体验、尽心感知,从而使道德认知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达到净化心灵,提升自我的功效。

九、道德教育思想启示

(一)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及早实施

现代心理科学的大量事实材料表明:凡人生所需的行为习惯、语言、技能、性格、思想等多半可以在七岁以前打下基础。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发育成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的思想品德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此时通过正面教育、引导、训练,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素质。我国很早就有了“教子须早”的主张和注重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传统,如王夫之认为,只有在童蒙时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才能为整个人生打下基础。如果在童蒙时期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就会形成不良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即使花费很大的力气,也难以矫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童”。春天不播种,荒芜的不过是一茬庄稼;婴幼儿时期不注重早期道德教育,耽误的将是人的一生。我国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必须遵循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其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熏陶和训练。

(二)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培养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根据道德认知和品质形成、发展的规律,道德行为规范总是从较低一级的要求开始,然后逐步上升到更高一级。只有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才能使道德教育生动活泼,小中见大,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我们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也必须像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那样,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小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十六字基本道德规范,具体落实到未成年人身上就是: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文明礼貌,微笑待人;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待人友善,观看比赛文明喝彩;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勤奋自强,天天锻炼身体等。未成年人必须将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生活的基本准则,时时处处身体力行之。只有着眼于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实际,从未成年人基本道德素质抓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才能逐渐提升未成年人的道德层次和水平,有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

(三)从训练、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做起,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行为习惯就等于道德素质,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总会通过道德行为习惯表现出来。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如何,主要表现在他的道德习惯上。古人提出“养其习于童蒙”,就是要求在幼儿时就要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以求“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19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李德有一段著名的话: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足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中,要从训练、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做起,不断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不虑而行”,自然而然地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做,主动地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充分发挥道德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重道德环境的熏陶既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未成年人接受道德启蒙教育的基本方式,未成年人最早获得的道德营养,最早对道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是在课堂里、书本上或其他宣传手段中得到的,而是来自他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运用道德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不用花多大力气去“灌输”,却能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去接受它、认同它。同时,道德环境形成之后还以一种无形的非强制的作用方式影响未成年人的动机和行为,迫使其作出与道德环境相适应的道德行为。实践证明,道德环境的好坏与否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健康高尚的道德氛围能净化人的心灵、强化人的道德意识、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及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不良的道德环境则会腐蚀人的心灵、弱化人的道德意识、阻碍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应花大力气,注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良好道德环境,尤其要重视与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等密切相连的家庭、学校、社会等的道德环境建设。

(五)强化主体参与,发挥主体自我教育的作用

在整个道德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客体也是教育主体,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儿童自己教育自己。儿童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家长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家长。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要尽可能地让儿童独立地生活,让儿童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人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陶冶自己的情感,训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形成和稳定自己的思想和性格。对此,我们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调动未成年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把受教育者真正变为教育的主体。

结语

孔子说过“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真正的道德是发自内心的,行善只为善,并无其他美誉之求,甚至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道德可言而不以德自居,所以现在所有的道德言论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孔子所说的道德准则,把外在的道德形式内化为自身自愿的道德行为,在实践中自发地运用道德行为。所以学生应当积极遵守,

与教师配合创造美好人生。而教师应恰当的用好教育方式,好好爱护学生。21世纪的今天,机遇和挑战共存。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坚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将会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易方.试论教师职业素养的构成[J].长沙大学学报,2001

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魏书亮:《点击苏霍姆林斯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湖南教育编辑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75.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的启示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的启示 (2011-04-10 09:51:43) 分类:教育教学论文 标签: 杂谈 【摘要】 陶行知被列为世界八大教育家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是我的行动指南,为中国教育开辟了崭新的道路。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从他身上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受到了熏陶,得到了启示。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为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学习操练;实施“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操作要求。 【关键词】 爱的教育生活教育尊重学生六大解放 一、实施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爱的教育是对学生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人在小学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父爱、母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着学生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这是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在这种思想的认识下,我在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把爱放在了首位。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和“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教师对“学困生、留守学生”应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学困生”“留守学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起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平时,我在教育活动中不说粗话俗话,使用爱心用语,保护学生心灵不受到伤害,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他们。对“留守学生”多和他们交谈,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就产生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在爱的教育中,我着力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区做好少年”,“我为班集体增光彩”,“勤学苦练,回报父母”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尊师敬长、爱他人的情感。同时,开展“祖国需要我、真情回报祖国”,“学雷锋,做好事”,“家乡巨变”,“爱心捐款”,“当2008北京奥运志愿者”,“我为环保献计献策”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 二、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见解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呢?杜威把它概括为三句话:“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指出:“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他把教育本质生物化了。 2、“教育即生活” 为什么说教育即是生活呢?杜威作了这样的解释: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说:教育即是生活”。他宣称,他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与斯宾塞关于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文理教科书。“教育即生活”并没有真正反映教育的本质,但在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它

有利于使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杜威在“教育即生活”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要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生活……” 3、“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文中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他断定,一切学习都来自个体的直接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因此,学习,受教育过程实际是使儿童不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使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的过程。经验经过改造与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是有合理因素的;但他把儿童获取主观经验的过程看作是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则是错误的。教育的基本的、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学习,接受间接经验。二、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见解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我的教育信条》中都论述了教育目的的问题。他说,教育除了过程之外并无另外的目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教育过程外无教育目的,根据这种观点,杜威批判了教育的“外在”目的的理论。他认为,如果“遵守”外加的教育目的,青年人的个性就会被忽视,从而会违反儿童本身内在的需要,违反了本能。因此,他认为,教育除了它自身的过程之外,不应有什么外加的教育目的。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教育过程就是目的。在这个前提下,杜威认为有两种教育目的的存在是可能的。一种是教师或家长提出来的。

朱熹教育思想

朱熹教育思想 作者:佚名点击数:510 更新日期:2006-10-13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在此感谢本文作者。 摘要: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并且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即 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他认为,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关键词:朱熹德育明人伦方法 南宋大儒朱熹是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紫阳朱氏建安谱》附有朱熹著作总目凡41种,400百余卷,著述何止等身!非专业人士恐怕毕其一生精力也只能接触其宏富著作之一二,更不敢枉谈研究,对朱熹思想的发掘须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断的努力。下面就朱熹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说一点浅见,也只是隔靴挠痒,不得要领甚至谬误处,期待读者和专家批评。 一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1173年,朱熹作《重修尤溪庙学记》,并为尤溪学宫题写《明伦堂》匾额,也体现了他的这一教育思想。朱熹19岁登第后,除了在地方上当官7年(一说9年),在朝任侍讲46天,四十多年都在致力于讲学传道,著书立说。朱熹一生从事教育,教化民众,可谓桃李满天下。据《紫阳朱氏建安谱》记载,朱子门人可考者有蔡元定、真德秀、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16713617.html, 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作者:张淑贤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7年第06期 陶行知原名陶文浚,又名知行,安徽歙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师从杜威、孟禄等教育家,先后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提倡国难教育运动,创办了南京晓庄乡村师范学校、育才学校、重庆社会大学等。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的教育基本理论,它的理论体系奠定于晓庄学校的办学实践中,并在后来的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等一系列试验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他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涵盖的创造教育、生活教育、育人目标,对于推动当代的教育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造教育的现代价值 陶行知重视创造教育,不仅撰写了《创造宣言》《创造的儿童教育》和《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等创造教育专论,而且在其大多数教育论著中都论及了创造教育问题,尤其是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在教育教学当中,陶行知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他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主动地追求,要求教师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陶行知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启发我们现代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真诚地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无限潜能,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引导,因材施教,以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 二、生活教育的现代价值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深受杜威的影响,源于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形成和完善于长期的办学实践。所谓生活教育,按照陶行知的解释,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实质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其中包括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本体论。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当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也可以采用陶行知所说的:“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领域论。陶行知指出:“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其基本特征是以“做”为教与学的中心,强调“重知必先重行”。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

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点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点 建堂小学陶春海摘要:陶行知先生在吸收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有益成果和抨击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基石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当代的中国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主题词:改革生活创新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这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就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特点作一肤浅的分析和研究,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革精神 1、要敢当一流的教育家 提倡做第一流的教育家”这种教育家一要敢于探索未发明的真理,不怕辛苦,不怕失败,一心要把奥妙的新理一个一个地发现出来;二要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我们未尽到责任。 2、要改革教学方法

1919年,陶行知大胆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我以为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于七十多年前的上述论述,与当今新课程强调的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是多么的一致啊! 3、要改革考试制度 陶行知是改革旧考试制度的倡导者。他说:学生是学会考, 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教,甚而言之不必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现在中学校有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准备赶考,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赶考首先赶走了脸上的血色,赶走了健康,赶走了父母之关怀,赶走了对民族人类的责任”。因此,他大声疾呼: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这是六十多年前陶行知的呼喊,真好像是针对我们今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而说的。 4、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 陶行知较早地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早在1935年,他指出普及教育之要义有三:甲、整个民族现代化,不仅是学龄儿童及失学成人之普遍入学。乙、整个生活现代化,不仅是普遍识字或文盲之普遍消除。丙、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语教121 45号郑利芳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他一丝不苟,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孔子。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孕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如何呢,我们且先看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吧。 一、时代背景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公室没落,大夫兼并,正处于宗室制度被家族制度取代的社会演变之中,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孔子的家境则比较寒酸,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曾祖父是个战争难民,父亲曾是一名勇士,三岁而丧父,到孔子时家道已经衰微,故有“吾十又五而致于学”,足见其受教育之晚。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批判吸收他人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政策。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手工。除了这些生长要素之外,还有许多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可见我们的教育不能只重当下,不看未来。活在当下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不能将其极端化、片面化。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教育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过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这种认识抹杀了社会与学校的区别。。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社会教育一般零散,重经验,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而且会有急 功近利的心态。学校固然不可变成与社会完全脱钩的“象牙塔”,但是学校亦不可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第一个提出了“庶、富、教” , 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 ,第一个提出了“为政教民” , 第一个提出了“启发诱导” , 第一个成功地实践了“因材施教”。他是我们教育的先师,他的教育思想无比精湛、丰富, 两千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 并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对东亚的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倡导儒学,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孔子的教育智慧对我们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今天从这样几个方面来了解孔子和他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一)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经济方面,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井田制开始崩溃,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壮大。“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无法控制局面,诸侯国之强大者,四出征讨,以图霸业。与经济、政治变化相伴而行的,便是在思想文化上由西周的“皆原于一,不离于宗”的官学形态向多元化发展。当时“诸侯力政,百家异说”,“处士横议”,思想家们针对剧烈动荡的社会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阐发自己的观点,开始了百家争鸣。 (二)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这时期,“天下无道久矣”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 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虽然礼崩乐坏,等级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但文化教育仍然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称作“官学”,广大平民被拒之于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而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它大致有两类代表性的解释:第一种解释以朱熹为

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四大学派闽学的奠基人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仍有借鉴价值。 一、教育目的:在教育目的方面,朱熹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学校之正、不患法制之不胜,而患理义不足悦其心”。他认为教育学生自幼必须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以修养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后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明人伦”。虽然“人伦”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但朱熹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严厉抨击了当时功利主义的学校教育,认为当时的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追逐名利,导致“风俗日蔽、人才日衰”。因此,尽快改变教育、学习风气,以正本革弊。 朱熹的这些批评切中时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功利主义”教育占相当大的市场,为争名逐利而接受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素质教育成为主流的今天,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如何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如何审视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不让高考成为现代读书人追求“功名”的桥梁,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育方法 为了达到“明人伦”教育目的,在教育方法上,他用“博学之、审问之、愤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的次序。并提出“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其要”,以“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修身之要”;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劝”作为处事之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作为接物之要。朱熹的道德教育方法,举其要点,主要有二: (一)循序渐进法 朱熹认为,学校德育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八岁以下为童蒙阶段,道德教育要“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杂细事宜,皆所当知”;八岁至十五岁为小学阶段,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十五岁以上为大学阶段,主要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展;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再读其他经书。 可见,每个阶段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各不相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阶段的道德教育是割裂的或孤立的。恰恰相反,朱熹认为不同阶段之间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各阶段要互相衔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不可中断。童蒙阶段和小学阶段是基础,大学阶段是小学阶段的扩充和深入。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坚持每个阶段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坚持各阶段教育之间的连续性。 朱熹的这一德育方法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程,切不可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过急过高地要求受教育者,幻想一蹴而就。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既存在着“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不切实际的做法,也存在着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形式主义的弊端。因此,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高度重视朱熹倡导的循序渐进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实施不同的德育内容,即要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循序渐进,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固然离不开外界的引导,但更依赖于自身的严格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过程,通过他们自身的思想矛盾斗争和思想转化,以提高其道德水准,从而能够自己约束自己,自愿地选择和自觉地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即做到“迁善改过”。 这种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教育者要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改正自己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过失,积极促进自己的道德品质由恶向善、由低到高的转化和发展。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们忽视了自我教育,放松了自我要求,有些未成年人抱着“只要不犯法,犯点小错没关系”的生活态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免疫力”低下,由逃课、旷课、不思进取、贪图享受,进而发展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因此,当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广

孔子教育思想浅析

孔子教育思想浅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学而知之、学思结合的求知态度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吏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依据《论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了初步探析。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观念体现了历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孔子的思想,尤其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论语》是一部言行录。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追记的孔子的言行。其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涉及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特别是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或者说从朴素的自然法则中演绎出来的生命的大智慧,时至今日,仍不乏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认为做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人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论语?子罕》)。他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不要为世俗所累。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应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最著名的论述莫过于“温放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阐多见,“多阐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侮。”(《论语?为政》);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重视温习.“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怠。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荤的。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一主张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在广大平民阶层中得到相对普及,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无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意义。孔子还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总观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基本特点。它所讨论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知识的教学来开启和扩充存养个体的道德理性,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有益于封建国家政治统治秩序的忠臣孝子,所以在教育原则与方法上突出个体内心体验与修养,追求“内圣”,强调通过广博的知识学习,由博返约,从而达到“豁然贯通”的顿悟境界,轻忽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不管怎样,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经过悠悠数千年历史风雨的冲刷涤荡,“圣人”的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与思想直到今天仍然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有教无类意为教育对象没有族别、贵贱的类别限制。孔子首创私学,主张以文化教育的途径使各阶层各职业的人们普遍接受礼乐教化。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艰难地认识到了,教育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教育也不是为部分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温故知新本意是讲,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深刻的再认和理解,可以认识或接受新的知识。它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认识能力对知识经验的依赖性。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充分肯定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主张将“温故”与“知新”两者辩证地联系起来,认为“知新”也是一个自觉的知识更新和创造的活动。 举一反三这是孔子提出的启发教育原则。孔子认为启发教学就好象讲明方形物体的一个角,就应该能推知其他三个角一样,使学生能够从个别到一般,再把一般原理运用到类似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上。如果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对所学知识尚未得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显然,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运用。 因材施教这种原则承认人的无赋材质和后天习得性存在个性差别,因此要求在知识学习的能力上知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积极诱导,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教学。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了因材施教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与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增长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提高各种实际能力和开发智力。显然,现代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增强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教育手段的针对性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实效。 身正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大于言教,所以他主张“无言”之教。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发展为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人之模范,为人表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通教学艺术和业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学思结合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学”主要是接受新的知识,“思”主要是讲思考,使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变成有益于“知新”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现代教育理论主张熟读精思,认为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强调“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对“学”的深化,两者不可偏废。由博返约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学生从吸取广博的知识入手,并且对这些知识详细解说,然后以简练扼要的语言概括归纳,掌握原理性的精神实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