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讲物态变化 温度

第一讲物态变化 温度

第一讲物态变化  温度
第一讲物态变化  温度

第一讲物态变化温度

一、物态及其变化

1、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态:固态:;

液态:;

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的过程。

二、温度

1、温度表示程度。

2、要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一一

3、单位:,符号;摄氏温度的規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份表示1℃.。

4、温度计

(1)构造:玻璃外外壳、、、刻度及温标

(2)原理:性质

(3)种类:按用途分为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和寒暑表;按里面的测温物质分为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4)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①看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侧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②认清它的分度值,即温度计每小格所表示的温度值。

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漫入被测液体中,同时不能靠在容器底或者容器壁上。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入被测液体后,要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把观测到的温度记录下来,不要忘记写单位。

(5)体温计

①用途:用于量人体温度。玻璃管内装的液体是水银,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

②特点:在存储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缩口,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通过细小的缩口上升,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因温度降低而收缩,水银柱便在缩口处断开,使上面的水银不能退回到玻璃泡中,因而可以在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读数

③使用方法:在使用前要先检查温度计的液柱是否在35℃以上,若在35℃℃以上,一定要用手抓住温度计的上部,用力用几下,使毛细管内的水银先退回到玻璃泡内。

(6)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的方法:温度计的细管越细,玻璃泡越大就越精确。玻璃泡越大,玻璃泡内的液体越多,温度变化时液体的体积变化越大,而液体的体积变化V一定时,玻璃管的横截面积s越小,玻璃管内液柱长度的变化就越大,这样温度计的精确程度就越高。(7)摄氏温度规定的应用:给出刻度均匀但示数不标准的温度计,或给出只有刻度而没有标出温度值的温度计,让学生根据摄氏温度的规定,确定实际温度。方法是根据实际0C和100℃的位置找出每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再求出对应刻度的实际温度。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 C.②④D.①②③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情况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B.冰块的温度一定为0℃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

D.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为100℃

4.某实习医生使用体温计测量某病人的体温后,示数为38.5℃,再用此温度计先后直接测量甲、乙两同学的体温,甲的实际温度为36.9℃,乙的实际体温为38.9℃,整个过程中都未甩动体温计,则对甲、乙两同学测量的测量值分别为()

A.甲为36.9℃,乙为38.9℃ B.甲为38.9℃,乙为38.9℃

C.甲为36.9℃,乙为38.5℃ D.甲为38.5℃,乙为38.9℃

5.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10℃

6.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一些B.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一些

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

7.我国的低温超导科技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1989年实验得到的最高转变温度已达到﹣141℃,这个温度读作()

A.零下141度B.零下摄氏141度 C.负141摄氏度D.摄氏负141度8.温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8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纯净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9.现有一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7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在把该温度计放在教室墙上,示数为26℃,教室的实际气温是()

A.40℃ B.30℃ C.21℃ D.18.7℃

10.如表是相对湿度表,则依据表中数据回答正确的是()

A.当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为10℃时,湿球温度计显示温度为7℃,此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

B.在显示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时,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不一定相同

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减去湿球温度计显示温度的差值越大

D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就越高

11.变式题 今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1)测北方高寒地区气温用的寒暑表,(2)能测萘熔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那么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数据判断,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分别选用( )

A .酒精、水银

B .都用水银

C .都用酒精

D .酒精、甲苯

12.一只自制温度计有81根均匀刻线,若把它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下降到第11根刻线,当把它插入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升高到第61根刻线。现选用摄氏温标,这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

A .﹣5℃~110℃

B .﹣18℃~138℃

C .﹣20℃~140℃

D .﹣22℃~142℃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张明同学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 ℃。

13题 14题

14.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 。体温计的量程是: 摄氏度。

15.上课时,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一个实验,小明同学回家后,也动手做了一下这个实验。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如图所示,这时两手的感觉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

15题 17题

1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分析下表提供的信息(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知道,温度计选用作为测温物质,能测量的温度最低;温度计选用作为测温物质,灵敏度最高。

17.小明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某物体温度。如图甲所示是他在读数时情景,读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②。纠正后若此时温度计如图乙所示,则温度计读数为。18.有一支温度计,其外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现把此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冰水混合物里,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体柱长为3cm,若把玻璃管插入100℃的沸水中,测得红色液柱长为27cm,现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用刻度尺测得红色液柱长为15cm,那么此液体的温度为,在室内气温为25℃时,用刻度尺测得红色液柱长为cm。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时:

(1)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认清它的。

(2)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20.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

如图甲是测量冰的温度,其中正确的图

是,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冰的

温度是℃。

四.计算题(共5小题)

2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2℉(℉,读作华氏度),将0~100℃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试推导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并用关系式计算我们的正常体温为多少华氏度。(人正常体温约为37℃)

22.自制温度计的液柱随温度是均匀变化的。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的长度为10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的长度为30cm,请计算:

(1)该温度计温度每升高1℃时,液柱伸长多少cm?

(2)若液柱的长度为15cm,则该处温度应标记为多少℃?

23.小明用刻度尺测量出一支未标刻度的水银温度计玻璃管的长度为34cm,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测温度时,水银柱的长度为6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测温度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6cm。求:

(1)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上升的高度。

(2)当室温为20℃时,水银柱的长度。

(3)若玻璃管上面至少要预留4cm不标注刻度,这支温度计的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课后作业

1.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温计与实验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度不同

B.体温计内有一细管,温度计没有细管

C.使用体温计前,需要用力甩动,把液体甩到35℃以下,普通温度计不能甩动

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2.体温计内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管子,它的作用是()

A.阻碍水银受热膨胀

B.阻碍水银遇冷收缩

C.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

D.无论膨胀还是收缩,液泡和直管中的水银都能通过它

3.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升得较低,两支示数相同

D.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4.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

B.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

C.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

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高点

5.将温度计从温暖的室内拿到室外,测量放置在环境温度为﹣10℃中一大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温度计示数为3℃时,表示被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

B.冰水混合物中,冰的量会增加

C.最终水会全部凝固成冰

D.温度计的示数最终可能会降到﹣10℃

6.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全相同、温度均为 80℃的恒温源,其

截面图如图甲所示。将两保温筒放在室温为 20℃的房间内,每隔 10min 测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 A 点和 B 点处的温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2所示,图2中图象Ⅰ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Ⅱ表示保温材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实验过程及图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越小,保温效果越好

B.同一时刻保温桶外表面温度越高,保温效果越好

C.甲材料的保温效果比乙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D.如果把两保温筒内 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无法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

7.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8.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

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壶中,细管中液面清晰可见。伽利略设

计的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

化,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管中液面将(填:“上升”或“不变”或“下降”),

该温度计的刻度特点是(填“上小下大”或“上大下小”)

9.根据表中所列水银和酒精的熔点和沸点,可知通常情况下:

(1)南极的最低温度可达﹣90℃,在那里可以用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2)测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应该使用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10.某同学自制了一只温度计,通过实验发现此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并不准确,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示的温度计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的关系图象。

(1)分析图象信息推出T与t的数学关系式;

(2)若将此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多少;

(3)若用此温度计测出教室的气温为23℃,计算教室实

际气温有多高。

第十二章_温度与物态变化_单元测试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水晶莹 C .秋天,薄雾缥缈 D .冬天,瑞雪纷飞 2、( 泰州)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3、( 乐山)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 .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 .太阳出来雾散了 D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4、( 广州)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桂林)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 .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 .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 .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 东营)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先凝华后升华 D .先升华后凝华 7、( 福州)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 ) A .升华、凝华 B .汽化、熔化 C .凝华、熔化 D .汽化、液化 8、( 哈尔滨)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 .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 .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 .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9、( 泉州)如图2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10、( 温州) 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11、( 扬州)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12、(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 .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图2

初三物理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达标检测卷

第十二章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如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体温计水银柱较细,难以读数,因此体温计外部设计成凸起的弧形玻璃面,横截面如图所示,为看清体温计液柱的位置,应沿图中________(填“A”“B”或“C”)方向观察。 (第1题)(第2题) 2.在测量水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甲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为________。 3.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4.2018年3月我国计划发射火箭“快舟十一号”,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若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________,就能使火箭温度________。 5.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6.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小宇画出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 min时处于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7.小付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 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_____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成了小水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 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 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 读数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乙温度计的示数为,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0.1℃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12.2 熔化与凝固分层作业 (新版)沪科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2.2 熔化与凝固 1.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内,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2.假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4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3.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 A.凝固点高B.凝固点低 C.温度低D.温度高 4.(对应例2)冰的熔点是0℃,由此可知温度是0℃的冰()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能从固态熔化成液态 C.要么是固态要么是液态 D.可能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 5.(对应例1)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____后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6.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______(选填“A”或“B”)是海波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____。 7.在研究X物质的熔点实验中,小吴得到如图图像。 (1)根据此图,小吴得出结论:X物质____(选填“有”或“没有”)熔点。 (2)小吴通过查阅资料获知X物质是晶体,则小吴实验中的不当之处是 ____。 8.小明同学选用碎冰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图中的实线是碎冰实际的熔化曲线,图中的虚线是小华同学得到的熔化图像,发生此变化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填写两条): (1)____; (2)____。 9.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放在一盆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将鱼从水中拿出,发现鱼的表面出现了一层较厚的冰。请分析说明鱼表面这层较厚的冰是如何形成的。(“解冻”过程中,鱼的温度始终低于0℃) 10.(对应例2)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江西中考)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 2.(黔西南中考)如图所示为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少,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蒸发 3.(重庆中考B)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遇暖消融 B.露珠逐渐消失 C.电熨斗冒出白雾 D.树枝上形成“雾凇” 4.(贵阳中考)熬制糖水的时间越长,糖水的味道越甜.这是由于熬制过程中,糖水内的水经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所致() A.凝固B.升华C.汽化D.熔化 5.(葫芦岛中考)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马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属于晶体 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沥青被烤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6.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A .海波是非晶体 B .海波在AB 段是液态 C .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 min D .海波在BC 段吸热,温度不变 7.炎热的夏季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上粘着“白粉”,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若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A .凝固、汽化、液化、熔化 B .凝固、液化、液化、熔化 C .凝华、液化、液化、熔化 D .凝华、汽化、液化、熔化 8.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 合物温度高于0 ℃ 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 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 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10.对如图所示的情形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结霜是升华现象 B .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小水珠汽化形成的 C .结霜是液化现象 D .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

《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5.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 6.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7.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大量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4.通过测量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通过对物体温度的估测,提高估测温度的能力。 6.通过对体温计的观察,了解体温计在结构和使用方法上与一般液体温度计的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3.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实事的品格。 4.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摄氏温度的定义。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从本节开始,学生们真正开始接触物理、了解物理、学习物理。因此要本着从简单入手、从现象入手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研究的方法。本节的两个重点容是“物态及其变化”和“温度及其测量”。本节容安排上注意体现了《标准》中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上主要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检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高压锅的主要作用是() A.坚固耐用B.增大气体压强,降低液体 的沸点 C.缩短水沸腾时间 D.增大气体压强,提高液体 的沸点 2 .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段物质在吸热,、段物质没有吸 热 C.水的凝固点是0℃D.段是水的沸腾过程 3 . 生活处处皆物理,如图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0℃以下的环境堆砌的雪人变小一熔化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一液化 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一升华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一汽化 4 . 下面的验证性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A.将等量的两滴水滴在玻璃板上,放在阳光下的一滴比在阴凉处的一滴干得快,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B.将酒精抹到手臂上,手臂会感觉发凉,这说明蒸发吸热 C.碘的升华实验需要酒精灯持续加热,说明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D.将闹钟用保鲜膜包好放入水中,仍会听到闹钟的响声,从而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5 . 在下列过程中,一定会吸热的是 A.凝华 B.液化 C.升华 D.凝固 6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 B.北方冬季菜窑放几桶水,水凝固可以使窑内的温度不致过低 C.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 D.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花是凝固现象 7 .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小明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与镜片上小水珠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8 . 有关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刻度尺测长度时,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B.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

2021北师大版物理八上第一章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word教案1

2021北师大版物理八上第一章第一节《物态变化温 度》word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白温度概念,明白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明白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固态、液态、气态三对之间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时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明白物态变化的定义; 2、把握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 把握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方法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物态变化 1、固态:有一定形状和体积; 2、液态: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气态: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固定体积。 做课本p9做一做实验: 如图1-2所示,将冰块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缓慢加热,观看冰块的变化。 现象:冰块融解,连续加热后,水会沸腾并产生水蒸汽。 通过那个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冰能够变成水,水能够变成水蒸汽,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能够发生变化。 物态变化定义: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二)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采纳热力学温度(T)单位是“开尔文”,(K)。 (2)常用单位采纳摄氏温度(t)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 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初三物理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1.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状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向的变化成为物态变化。 3.物体的叫温度.常用字母表示,单位,符号。热力学温度用字母表示,单位,符号。 4.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的温度定位0℃。 5.10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位100℃。 6.要准确判断或测量温度,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测量工具是.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温度 计内的液体多为、或等物质。 7.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8.体温计里装的液体是。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 9.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和。估计被测温物体的温度是否在温度计的量程内。 (2)温度计玻璃泡要_______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3)待示数后再读数。 (4)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看温度计是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一、熔化与凝固: 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 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 二、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 (1)晶体: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但温度却保持,即有固定的,这类固体叫做;常见的晶体有:等。 晶体熔化时的叫做熔点。常见晶体的熔点(1个标准大气压):固态酒精,固态汞,冰,海波,萘,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影响晶体熔点的因素:或。 (2)非晶体: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其温度就会不断,即没有固定的,这类固体叫做。常见的非晶体有:等。 即:晶体的熔化条件: 晶体的熔化特点: 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如何区别晶体与非晶体: 三、凝固 凝固点: 晶体凝固的条件: 晶体凝固的特点: 非晶体凝固的特点: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汽化:物质从变为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变为的过程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A.铜B.玻璃C.冰D.食盐 2.湿毛巾晾晒后会变干,这是因为湿毛巾上的水发生了()A.熔化B.蒸发C.沸腾D.升华 3.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为0℃D.某同学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 4.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熔化吸热B.熔化放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 5.下列措施中,为了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 C.将新鲜蔬菜存放在保鲜袋里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6.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于() A.汽化B.液化 C.熔化D.凝华 7.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 ℃,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A.36.5 ℃ B.39.7 ℃ C.76.2 ℃ D.无法读数 8.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 9.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48 ℃,则标准大气压下48 ℃的海波()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以上都有可能 1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阻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1.小科发现浴室的两根水管(如图),甲上布满水珠,乙上完全见不到水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水管是热水管 B.甲水管是热水管 C.甲水管出现的水珠是汽化的结果 D.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水蒸气 12.如图自然界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应的条件,其中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液化 C.蒸发D.熔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13.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水分蒸发(选填:“加快”或“减慢”)。 14.2020年5月7日,我国首次开展太空3D打印试验,成功打印出两个样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打印材料的粉末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15.煮鸡蛋用水,炸油条用菜油,所需温度不同,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A.扬汤止沸”和“B.釜底抽薪”两种止沸方式,止沸更彻底的是。 16.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变黑,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化有和;废弃的日光灯管根据沈阳市垃圾分类要求应该投入垃圾桶中(填“甲”、“乙”或“丙”,其中甲桶为可回收物;乙桶为有害垃圾;丙桶为其他垃圾)。 17.液化石油气是把可燃气体在一定温度下,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个过程中石油气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练习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自然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A.在房间地面上撒些水,可以适当降低温度 B.夏天,刚刚从冰柜里拿出的雪糕会冒“白气” C.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D.清晨的大雾在阳光下慢慢散去 2 . 下列做法能够减慢蒸发的是 A.把积水向周围扫开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C.把蔬菜装入保鲜袋D.把粮食晒在阳光下 3 . 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 A.B.C.D. 4 .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这种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这种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在图中的四幅图中,表示这种材料熔化的图象是 A.B. C.D. 5 .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春天,微风送来阵阵花香是花香分子的扩散现象 B.夏天,空调吹出的白雾是冷凝器内的水蒸气液化现象

C.秋天,枝头红彤彤的苹果是苹果对光的色散现象 D.冬天,呼啸的北风让人呼吸困难是空气压强与流速变化产生的现象 6 . 秋天的清晨,我们经常发现野外的树叶或小草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如图所示.形成露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B.汽化C.熔化D.液化 7 . 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常温下固态干冰“消失”B.冰可乐罐外表面的白霜 C.冰块融化D.烧水壶口上方的“白气” 8 . 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叶子,可有效减慢体内水分的 A.汽化B.升华C.液化D.凝固 9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食品在电冰箱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汽化吸热 C.冬天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 D.用酒精给高烧病人擦拭降温,利用了酒精升华吸热 10 .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 D. B. C. 11 . 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及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非常好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 温度为,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有粗细均匀的 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

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0.1℃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缩口)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 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一、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变成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蜂蜡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 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

2013至2014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2013至2014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各2分,共18分)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教室的高约6m ; B .起重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 .洗热水澡时的水温约40℃; D .中学生在体测中跑完1000m 用时2min 2、先在保温瓶中装入一定量0℃的水,再向保温瓶中放一小块-5℃的冰,盖上保温瓶盖,过一会儿,你的猜想是( ) A 、冰的质量增加; B 、冰的质量减少; C 、冰的质量不会改变;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新鲜的白菜放两天就“蔫”了。对此,小明同学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主要从防止水分蒸发的角度白菜保鲜的问题展开了探究。他所采用的下列四项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将白菜放在紫外线下照射; B 、不让白菜在太阳下晒即可; C 、将白菜直接放入冷冻室; D 、用塑料膜包好白菜放入冰箱冷藏室。 4、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 ) ( 1) 春天, 冰雪融化 (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 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 A. ( 1) ( 2); B. ( 1) ( 4); C. ( 2) ( 3); D. ( 2) ( 4)。 5、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液化 B .汽化 C .熔化 D .凝固 7、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36.90℃和38.60℃;B.37.50℃和38.60℃;C.36.90℃和37.50℃ ;D.37.50℃和37.50℃ 8、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 9、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 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先凝华后升华 ; D .先升华后凝华。 二、填空题(各2分,共48分) 10、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 右图所示,则他的体温为 ℃,读作: 11、图4—2中有A 、B 、C 、D 四种测量水温的 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___ 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 而成的;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 形成的;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瓶放在桌上一会,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 而成的。 13、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 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 的方法,使之 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 14、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是:海波的熔点为 ℃,海波在第8min 处于 状态,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5、热升华技术属于一种特种打印,是传统打印技术的一 次突破。热升华打印出来的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媲美。热升华打印是在高温下使色带上的油墨(颜料)受热 ,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发 生 ,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热升华的图像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填物态变化名称) 16、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7、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18、复习课上,老师写下一副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对联.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映的一共性是 . 三、阅读理解题(共7分)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 .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97℃,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30℃时,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A.30℃ B.小于30℃ C.大于30℃ D.无法确定 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 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D.虽然不能用温度计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温度计都可以测量 3.将温度计从温暖的室内拿到室外,测量放置在环境温度为-10℃中一大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温度计示数为3℃时,表示被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 B.冰水混合物中,冰的量会增加 C.最终水会全部凝固成冰 D.温度计的示数最终可能会降到-10℃ A.在-265℃时,氢是液态 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 D.钢要比铜先熔化 5.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在BC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该物质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D.该物质熔化用了10分钟,之后该物质处于液态 6.将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则() A.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少于原有水的总量 B.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等于原有水的总量 C.水会结冰,结冰后室内气温下降 D.水不会结冰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A.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 B.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C.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 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8.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水蒸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D.给牙齿消毒

第1节物态变化 温度教案

一、物态变化温度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 3、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间的关系。 4、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通过对体温计的观察,了解体温计在结构和使用方法上与一般液体温度计的差异。 6、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难点] 1、摄氏温度的定义。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简述] 本节课我设计用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 1、温度的概念。 2、实验用温度计(其间要讲授摄氏温度和介绍热力学温度)。 3、体温计。 4、其他温度计。 最后,练习巩固。 环节1:温度的概念 引入:四季变化图片感知冷暖 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 体验1:教师准备三杯水(冷水、热水、温水各一),请学生用手指触摸,并描述感觉。 步骤1:将左手食指浸入冷水杯,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杯,说出左手感觉和右手感觉。 步骤2:将左右手食指同时浸入温水杯中,再说出此时感觉。 体验2:请学生触摸长时间放在教室中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泡沫块,并描述感

觉。 步骤1:触摸塑料泡沫块,说感觉; 步骤2:触摸木块,说出感觉; 步骤3:触摸金属块,说出感觉。 引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来测量。 环节2:实验室温度计 体验3: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温度计 1、实验室温度计的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标度) 2、液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 3、上面的数字和字母是什么意思? 4、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 5、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6、0℃是怎样确定的?100℃是怎样确定的? 7、1℃又是怎样确定的? 8、摄氏温标的分度法怎样扩大到0℃以下和100℃以上? 引出问题:有没有最高的温度和最低的温度?它们分别会是多少? 引出绝对零度的概念,并让学生阅读科学窗,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体验4:进行温度的测量。 学生自由测量; 教师总结正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再测量。 环节3:体温计 问题:如何测量人体的温度? 由读数时不方便,引出专用的温度计——体温计。 体验5:观察体温计,回答问题 结构上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刻度范围、外观形状、内部液体、缩口等。 并针对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进行讲解。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2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水晶莹 C .秋天,薄雾缥缈 D .冬天,瑞雪纷飞 2、(2013· 泰州)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3、(2013· 乐山)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 .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 .太阳出来雾散了 D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4、(2013· 广州)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2012桂林)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 .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 .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 .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2013· 东营)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先凝华后升华 D .先升华后凝华 7、(2013· 福州)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 ) A .升华、凝华 B .汽化、熔化 C .凝华、熔化 D .汽化、液化 8、(2013· 哈尔滨)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 .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 .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 .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9、(2013· 泉州)如图2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10、(2013· 温州) 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11、(2013· 扬州)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12、(2012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 .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 .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图2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温度)练习题

第一节:温度 1.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叫做温度;常用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温标,这种温标把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的温度为规定100摄氏度。 2.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8℃,读作;人的正常体温为℃,读作。 3.如上图所示的温度计叫;它的示数是,它的测量范围为,最小刻度为,使用时,它(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待测物体再读数。 4.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5、下面是用普通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操作步骤,请将正确的操作顺序写出来。 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b. 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 c. 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d. 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 e. 取出温度计。 f. 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6、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温度计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7..温度是表示物体__ ___的物理量,生活与生产中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 __。 8..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 __的原理工作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_______;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_ ___。 9..用体温表测得某人的体温是38.5℃,用后没有甩过就又接着测第二个人,示数可能会怎么样? 10、某温度计的示数为-8℃,正确的读法为:( ) A、负8摄氏度 B、摄氏零下8度 C、摄氏负8度 D、零下8摄氏度

11、用t1表示太阳表面的温度,用t2表示白炽灯泡灯丝的温度,用t3表示火柴火焰的温度,温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 A、t1>t2>t3 B、t2>t3>t1 C、t1>t3>t2 D、t3>t1>t2 12、某体温计的示数是38℃,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 A、37℃和39℃ B、38℃和39℃ C、37℃和38℃ D、37℃和37℃ 13、在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时,若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14、冬天乌苏里江气温可达到-50℃,河面结冰,冰面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流水与冰面交界处的温度为:( ) A、-50℃ B、低于0℃,高于-50℃ C、0℃ D、无法判断 15、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则:( ) 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的温度高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2019-2019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 与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 凝固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2.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 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惠安冬天室外最低气温会低于﹣30℃ B. 泉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5℃ C.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 D. 登革热病人发高烧时体温为37℃ 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 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C. 将湿衣服展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可以减慢水的蒸发 D. 冬天窗玻璃内表面上出现美丽的冰花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5.精细陶瓷以硬度大、耐高温、绝缘性好、有的还有高透光性等特点成为当代新材料之一.下列陶瓷制品中主要利用耐高温这一物理属性的是() A. 陶瓷制成的汽油机火花塞 B. 陶瓷刀具 C. 陶瓷制成的光导纤维 D. 陶瓷制成的人工膝关节 6.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

B.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放出热量 C.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D.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收热量 7.下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 北方初冬的早晨树叶上形成霜 B. 水烧开时壶嘴冒出“白气” C. 冰块化成水 D. 山间形成白雾 8.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 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B. 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 C. 秋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小水珠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 9.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 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C. 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 D. 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10.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