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导学案

1.1 科学并不神秘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认识科学存在于我们周围,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已密不可分,好奇心与探究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我们学好科学的基础。

3、了解科学学习的几个领域;知道科学发展是技术革命的基础;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发展与变革的同时,不恰当地使用技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4、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全面看问题。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

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自主预习

1、科学要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和。

2、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每一个小小的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奥斯特是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最终发现了。

3、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

探索新知

一、什么是科学

1、观察活动一(奇妙的现象):

认真观察课本图1-3,讨论这些图中的自然现象,请你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奇妙现象,跟大家分享。

2、观察活动二(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1)认真观察课本图4-6,讨论这些图中所发生的变化,你想知道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吗?

举出一些发生在你周围的奇妙的变化吗?

(2)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为什么会打雷?

D.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水为什么会结冰?

G.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H.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二、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说说随着科学发展而出现的高科技项目或产品

三、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1)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的常见仪器,并知道其基本用途

2、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学习处理实验室一般意外的紧急应变措施

3、学习并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学习重难点

1、认识常见的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自主预习

1、科学研究是以为基础的。在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假设一般都要设计来验证。

2、进入实验室,要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比如,不能用接触实验室电源,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

物品插入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不得任何化学试剂;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溶剂直接倒入,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实验完毕后,将你的实验区域清理,并清洗双手。

3、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如皮肤烫伤时,可用冲洗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时,

可用冲洗1分钟以上。

探索新知

一、科学实验室

实验室内有各种试验室设备以外,实验室内有大量可供我们做实验时使用的。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与通风情况等)它们被存放于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存放于。

二、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1 试管:用作的反应容器。加热后不能防止炸裂。

2 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的反应的容器。加热时放在。

3 酒精灯:用于加热。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熄灭,不能用嘴吹,酒精

量不超过灯壶容积的,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4 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称量时左右,加砝码时由到。

5 量筒: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是不能加热

6 试管夹:用于加热。

7 胶头滴管:用于和少量液体。胶头滴管用完后应立即清洗干净,不能不洗干净就吸取其他试剂。

8 玻璃棒:用于、过滤引流、转移液体或固体。使用时用力不能过猛。

二、实验室的安全

(1)不能用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不要,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

(3)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要,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4)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也,更不能

1

带出实验室,要放入。

(5)实验中必须保持肃静,不准,不得。

(6)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7)使用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2、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3、意外事故的处理:(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盖灭。

(2)若不慎烫伤,用药棉浸75%的酒精轻涂伤处。

(3)若被化学物质灼伤,用。

课堂检测

1、进实验室做实验,首先应明确的是()

A、实验操作步骤 B 、实验目的 C、实验仪器 D、实验观察和记录

2、科学实验的结果常要用到一些具体的数据,下列工具中不能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是()

A、烧杯

B、天平

C、秒表

D、电压表

3、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4、请把下列相关内容用短线连接起来(用铅笔):

刚加热后的试管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在火焰上来回移动

加热时玻璃容器外壁有水液体喷出伤人

加热时玻璃容器离灯芯太远移动酒精灯

给不固定的试管加热玻璃容器破裂

给已固定的试管加热烫坏实验台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对着自己或别人影响加热效果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1.完成书本第5页【活动】

2.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了哪些好处?请你说说,跟大家一起分享。

3.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它有时还会给我们带来负责影响,你能结合图1-6、7、8的实例加以说明吗?

4、完成书本第5页【思考与讨论】

课堂检测

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

现最初来源于()

A. 调查

B. 实验

C. 观察

D. 阅读

2、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研究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

B、进行科学研究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

C、进行科学研究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

D、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3.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种子萌发率/% 8 16 33 56 73 86

81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

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4、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B.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C.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好处将占主导地位

D.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坏处将占主导地位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2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2)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练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2、学会试管、滴管、酒精灯等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动手体验如何调整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眼睛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看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图像。学习重难点

1、认识常见的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探索新知

1、药品的取用

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

B .C.D.

变式:下列液体药品取用和量取时操作错误的是()

A.把试剂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用完试剂后立即将瓶塞盖上

B.倾倒试剂时标签应朝向手心,以免腐蚀标签

C.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D.为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送回到原试剂瓶中

2、试管的使用

试管是化学实验中使用最多的玻璃仪器,下列使用试管的操作正确的是()

A.B.C.

D.

变式:下列使用试管夹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把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B.量取少量液体

C.手握试管夹的短柄D.试管夹要夹在距离管底1/3处

3、滴管的使用

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1.3科学观察

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

1、认识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

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

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4、了解科学家是怎么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

学习重难点

1、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正确的使用仪器,如何记录实验现象。

自主预习

1、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和。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

物做出可靠地判断,感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借助一些和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判断。

2、直接观察的含义:,缺点。

3、间接观察的含义:

4、观察记录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和等方法

探索新知

1.先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十个手指的指纹,比较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

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直接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度有什

么变化?

3.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呈现出来,并将其与同学们的指纹比较,你发现

4.从这个活动中可以得出结论

5. 仔细观察书本p14图1-33与图1-34你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是:

结论:自然界中,仅靠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很有局限,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可以

科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有趣现象,我们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课堂检测

1.认识自然界()

A.用眼睛看 B.用脑子想

C.用仪器和工具测量

D.以上各项都是

2.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是为了()

A.完成观察任务

B.获得观察结果

C.延长观察时间

D.扩大观察范围

3.下列有关观察的认识,正确的是()

A.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

B.到野外游玩时,没有目的的东张西望也是观察

3

C.叉开两手指,度量桌子有多长也属于观察

D.无意之中听到一声爆炸也属于观察

4. 不借助任何工具,能观察出图中的横线是直线吗?

(填“能”或“不能”),这说明

5.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热水在自然冷却的情况下的温度变化规律,探究过程如下:在玻璃杯中倒入大半杯热水,将杯子放在室内桌面上,让热水自然冷却,并用温度计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水温,知道水温降到室温为止。

(1)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于同学的疏忽,有一个数据漏写了,请补充完整:

时间(分)0 5 10 15 20 25 35 45 45

温度(℃)89 69 54 44 36 30 25 25

(2)不同温度的热水,其自然冷却时温度降低的快慢有什么规律?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A.量取液体B.倒持残留有试液的滴管C横放滴管于桌面上D取液体时挤入空气变式: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

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4、酒精灯的使用

下列图示中,酒精灯使用不正确的是()

A.

B.C.

D.

变式: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

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5、放大镜的使用

观察一些时,常借助放大镜,一手拿放大镜,另一手拿被观察物体,放大镜在眼睛与被观察物体之间,前后移动放大镜或被观察物体,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4

5

1.4 科学测量(1)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3、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正确记录读数。

4、学会用累积法测量细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学习重点难点

1、能熟练的进行长度单位的选择与转换。

2、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自主预习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 进行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 ,即长度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还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有_________、分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符号是_________、d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km =_______m

1m =______dm =_______cm =_______mm

1m=_______mm 、1mm =______μm 、1μm=_______nm 1m______μm =_______nm

4、潜水艇常用_________来测量距离,雷达用_________来测量距离,激光测距仪用_________来测量距离,这些都是利用_________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_________来测量距离。 探索新知

一、测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的选择

1、请观察常用长度测量工具的一大个格和一小格分别表示的长度,判断测量图1-41中的物体的长度分别该用什么工具?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二、正确使用刻度

1、认识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

活动一:请利用你们文具盒中的尺子测出科学课本的长、宽、厚,并交流测量方法

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看:使用刻度尺前应仔细观察它的 , 和 。

①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这把刻度尺也可以用,只不过不把它的_________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___________作为测量的起点线; ②观察它的最大测量值即________; ③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这个值越小,准确程度越_________ 。

(2)放:①刻度尺不能放歪斜,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_________(选填“平行”或“垂直”),即沿着被测长度。②应使刻度尺的刻度线________被测物体。

1.4 科学测量(2)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体积的国际单位和其他常用的体积单位。

2、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形状规则物体的体积。

3、学会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4、学习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学会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自主预习

1、体积是物体 的大小。

2、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国际单位是_____ _,符号是______。固体还用到其它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分米_________、对应的符号是dm 3

、_________。 3、1m 3

=______dm 3

=_______cm 3

4、常用的液体体积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1L =______mL , 1mL =_______cm 3

1L = 1 ____ 探索新知

一、测量形状规则的物体体积

思考:如何测量一个粉笔盒的体积?

活动:寻找一个形状规则的物体(长方体或正方体),尝试测量它的体积,并在小组内交流。 物体名称: 长 宽 高

体积

思考:如何测量一个圆柱体的体积?

二、正确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

阅读或听讲:结合图47阅读或听老师讲解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知识归纳: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使用前,先看清量筒的____ __和__ ____。右侧量筒的量程是 ,量筒的最小刻度是 。

2、使用时,必须将量筒放在 ,倒入液体后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 。 右侧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

思考与讨论:如果读数时视线是仰视(抬头斜向上看),或者俯视(低头斜向下看),读数会有什么影响?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 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

思考与讨论:右图中石块的体积为

c m ) 宽

(cm ) 厚

(cm )

课堂检测

1、下列换算正确的是()

A.32.5厘米=32.5厘米×1/100=0.325米 B.32.5厘米=32.5厘米×1/100米=0.325米C.32.5厘米=32.5×1/100米=0.325米 D.32.5厘米=32.5×1/100 =0.325米

2、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3、用量筒量水的体积,某同学仰视读数为70立方厘米,则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

A.大于70立方厘米 B.等于70立方厘米

C.小于70立方厘米 D.无法确定

4、某同学测一合金块的体积,测量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见,量筒内水的

体积为毫升,合金块的体积为厘米3

5、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第(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

是。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选填“平行”或“垂直”),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4)记录:测量结果由和单位组成。测量值与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误差,但应尽量误差。采用可以减小误差。

课堂检测

1、我国一角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A.1.4微米B.1.4毫米C.1.4厘米D.1.4分米

2、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3、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清单位

4、如右图,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mm。

5、用塑料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引起测量结果()

A、偏小

B、不变

C、偏大

D、无法确定

6、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 25.2mm, 27.2mm, 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_______。

7、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宽度,四次记录如下,其中错误的一次记录是( )

A.161.3mm B、16.18cm C、0.161m D、1.616dm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6

7

第四节 科学测量(第三课时)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温度计的原理与体温计的结构特点

2、会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气体与液体的温度

3、会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体温 重点难点

1、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2、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自主预习

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__________。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_________,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利用水银、酒精等______ _的性质制成的。

3、常用的温度的单位: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

4、摄氏度的规定方法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___ ___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___ ___度,将0和100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份就是_ ___℃。

5、右图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甲读作______ _,乙读作______ _。

6、人体正常的温度约_________左右。

7、常用的温度计除了液体温度计以外,还有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探索新知 温度计的使用

1、普通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_________与下端的_________构成。

2、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_及最小刻度,切勿用来测量超出温度计_________的温度。

3、测量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_________________。

4、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_____________从被测物体中拿出。

5、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 _____相平。记录数据时要注明__________。 体温计的结构与使用

1、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____ ___的弯曲的玻璃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忽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____ ___,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就退不回来了,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2、体温计的量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计的分度值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1、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 A .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 .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1.5 科学探究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以“天花和牛痘”为例学习并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以“身高与脚印长度的关系为例”开展简单的探究活动

3、能规范的书写问题、假设、结论 学习重难点

能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开展探究活动

自主预习

1、_____________是获得科学知识的基本方式,它是一个不断地___________,通过多种途径寻求_____________,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

2、在科学探究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__________,然后,针对需要探究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科学知识和已掌握的有关该问题的信息,通过思考,建立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设计验证方案 ______ _____检验假设与 _____________。 探索新知

一、天花与牛痘的故事

阅读教材P28---29的内容,读完天花和牛痘的探究过程以后归纳填空

1、琴纳医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是:

2、琴纳医生建立的猜想和假设是:

3、琴纳医生制定的探究计划是:

4、琴纳医生收集到的事实和证据是:

5、琴纳医生的检验和评价(结论)是:

6、琴纳医生最后的合作与交流是:研究成果,人类从此获得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二、我们一起来探究

根据人脚印的长度判断人的身高(参见课本P29---30)

1、提出问题: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

2、建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验证方案: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你准备收集哪些证据?测量工具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事实证据(表格和图像时很好的记录方式):将你获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 同学 A B C D E F G 脚印长 身高

5、得出结论(检验假设):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评价与交流:与其他组交流,想一想本组的实验方案是否有待改进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过程是( )

2、-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

3、有两支温度计,他们的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泡的内径不同。将他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他们的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温度示数亦大

C.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温度示数一样大

D.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温度示数一样大

4、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B.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

C.体温计玻璃炮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5、下面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实验步骤。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

请在横线上将这些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6一只未刻好度数的温度计,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他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入某液体中时,水银柱长度为15厘米,则此液体温度是。

7、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的区别

温度计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人的体温

测量范围零下几度~~~1000C左右,范围大350C~~~420C

准确程度10C 0.10C

构造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管,下端是

玻璃泡大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的玻璃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物体读数,温度降低时,

管内液体自动退回玻璃泡。能离开人体读数,温度降低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要用力甩几下。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A、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是否正确

C、根据收集的证据,得出结论

D、先找合适的工具

2、你感冒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是否头疼、咳嗽、鼻塞,然后给你测量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

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

A、交流

B、获取事实证据

C、制订计划

D、检验与评价

3、中医给病人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C、获取相关的事实与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的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

引起的,但此批盆栽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相符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

A、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5、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 一起去寻找探索,他

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各处环境和潮虫的数(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充足

B、高温干燥

C、阴暗潮湿

D、空气新鲜

6、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了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实验。从实验可知:他在探究影响大豆发芽

的因素是()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地点潮虫只数

水泥路上0

水槽边的石头下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18

干草地中 2

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

甲向阳处20℃充足

乙向阳处20℃不充足

8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1) 学什么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掌握纬线的特点 重点1、地球的形状 2、纬线的特点 我 来学主问题设计 时间 点拨 自主学习1.地球是一个。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最 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 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它们分别是和。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所有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叫 5.赤道为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和,分别用和 表示。北极和南极各为90度 6.按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 地区 5至8 分钟 团队合作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纬线 /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 纬线 (2)纬线可以有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 (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 (5)南极点的纬度为,北极 点的纬度为(6)纬度从赤道 往两极在逐渐 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 (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大小相等) 5至 10分 钟

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 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 学什么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 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重点1、经线的特点 2、东西半球的划分 我 来学主问题设计 时间 点拨 自主学习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 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 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 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5至8 分钟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队合作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经线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 (2)经线可以有___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 (4)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往西经度在变____ 18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经线: 往西 经度 在变____ 5至 10分 钟 经线 和经 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导学案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课时) 备课人:杨晓红备课组长(审核): 学习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 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2.培养 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 中的地理知识。 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2—6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你对那些问题疑惑不解?请说出两个。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4.自主学习:读课本22页最后一段及2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讨论课本P.3的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该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当堂检测: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人情。你能在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举出例子吗? ◆能力提高: 1.请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活动( ) A.再睡早起 B.看报纸 C.修路、架桥 D.去医院看病 2.与草原关系不密切的活动是( ) A.乳制品生产 B.放牧 C.生产皮毛产品 D.建核电站 3.地理学可以直接指导人们 ( ) A.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B.编制电脑程序 C.用法律保护自己 D.观看足球比赛 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什么的影响重大? ( ) A.日常生活 B.农业生产 C.交通出行 D.工业生产 课后反思: 组长签字:

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8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

目录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垂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命题、定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实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3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有序数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导学案(全册,含答案)名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导学案(全册,含答 案) 教学案 1 春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品味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 1.作者及其散文: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2.复习散文知识 (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 (2)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失职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学法指导: 梳理文中字词并多次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用红笔标记你所喜欢的句子,并批注你喜欢它的理由;2.分析该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又有何特征,3.标记文中你认为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对其进行赏析。 1 学习内容 一、基础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 ) wǎn( )转酝酿( )( ) liáo( )亮hōng( )托应和( )( ) 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 ) ( ) (1)涨 (2)散 ( ) ( ) ( ) ( ) (3)晕 (4)藏 ( ) ( )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 )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 一、: ·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 (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课堂练习】: 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 ℃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导学案

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数学日导学稿 班级 70 姓名 编号 NO :03 日期: 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拼一拼,力争人人过关! 课题: 有理数 设计者: 七年级数学组 自研课(时段: 晚自习 时间: 10 分钟 ) 1、旧知链接:把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6, -3,2.4,4, 0, 4 3 ,-3.14… (1)是正整数的有 ;(2)是负整数的有 ;(3)是正分数的有 ;(4)是负分数的有 。 2、新知自研:认真自研课本第7页。 展示课(时段: 正课 时间: 60 分钟 ) 一、学习目标(1min ): 1.了解有理数的概念 2.能正确地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训练课(时段:晚自习 , 时间: 30分钟)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基础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为正有理数 B 、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C 、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D 、0不是有理数 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 -27 , 3.3 ,13 ,-1.2,32,-131, 0 ,-39.2 ,221 (1)正整数集合:{ …}; (2)正分数集合:{ …}; (3)非负数集合:{ …}; (4)负整数集合:{ …}; (5)负分数集合:{ …}; (6)负数集合:{ …}。 发展题: 有一位同学对老师说,因为像2,+2.37,…等正数是有理数,像-1,-3.1,-6,…等负数也是有理数,同样0也是有理数,因此得出结论:有理数包括正数、0和负数。请问这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提高题:

2017年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 1 春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 一、预习成果展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 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a 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 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朗读 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 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 宏观勾勒(第2段): 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 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 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 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

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 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引用、反复、排比等,优秀词语可以找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 3、小结: 排比的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反复的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四、课尾检测: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答案:1、反复: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拟人: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了春天还未到来。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2、“偷偷”二字写出不经意间,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3、“散”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的多及分布的星星点点、不集中。“眨”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随风摇动的明丽之态。 4、排比: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2、背诵优秀段落。 学习过程:师生互动小组讨论 一、朗读课文,选择段落进行写景简析。 1、春风: (1)、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2013年大树中学七年级数学 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6,+1 3 ,0,—3.1415,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导学案+十个科学家的小故事

七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2、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4、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全面看问题。 【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课前准备】 1、科学要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和。每一个小小的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 2、鱼在水中的沉浮除了与的活动有关外,还与的大小有关。 3、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 【学习过程】

一、1、观察活动一(奇妙的现象): (1)观察PPT上图片,描述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2)讨论这些图中的自然现象,谈谈你的想法与感受。 (3)请你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奇妙现象,跟大家分享。 2、观察活动二(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1)自然界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请认真观察PPT上图片,它们各出现了哪些变化 图1 ;图2 ; 图3 ;图4 ; 图5 ;图6 ; (2)你能举出一些发生在你周围的奇妙的变化吗 3、现在你认为科学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科学要研究,并寻找它们、的原因和规律。 4、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为什么会打雷 D.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水为什么会结冰 G.小明的理想是什么H.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二、怎样进行科学研究 1、你看过金鱼吗金鱼为什么能自如地在水里上升或下沉呢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doc

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七年级语文教案 2、《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稿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2、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人生哲理并能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2、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地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领会文章中作者所阐述的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5、学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面对大的困难时,要化整为零各个突破。

【学习重点】 1、朗读时,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 2、领会文中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为实现理想不畏 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学习难点】 1、朗读技巧的训练。 2、领会文章中阐述的人生哲理。 【知识链接】(走近、靠近、亲近,让距离成为过去!) 写作背景: 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在 65 岁时回忆自己 8 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他从小就体弱多病,在与五个小伙伴一起爬悬崖时,好不容易爬上一处岩石架,在 向崖顶攀爬的过程中,作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终于脱险。作者将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 诗情美、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根据表达方式 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1、自读课文,标出段序。 2、找出文中相关的生字,写在下面,并注音。 3、找出文中相关的词语,写在下面,并解释。 4、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②.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③.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④.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合作探究】(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5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6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走”是什么意思? 7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有理数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1) 导学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导学数学的兴趣。 导学重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导学难点:负数概念 导学指导: 一、改变旧世界: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知识新天地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学海苦无边: 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四、金秋烂漫时: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五、万里长征路: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第2课时:正数和负数(2)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0.6, +1 3 , 0,—3.1415, 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1.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 白海虎张康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形状及结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现自己,丰富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 【学习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在中学阶段,常见的几何体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中考内容之一,同学们应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认识并了解他们的特征. 【学习难点】本节难点是对几何体的分类,因为初中同学对分类标准不熟悉,所以同学们可从某些几何体的特征入手,找出共同特征作为一类。 在学习中注意两点:①多与现实生活联系;⑵多动手制作实践或画图。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你学过长方体,正方体吗?试画出其立体图形,并描述一下它的形状组成。 长方体立方体 2.长方体、立方体都是几何体,你平常在生活中还见过那些几何体? 试一试:描述它们的形状特征 二、新课探究 1.看书思考;P2(回答问题) (1)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形类似? (2)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描述一下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请找出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物体。像这样与笔筒类似的几何体叫____________. 2、看课本:认清常见的几何体。(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 三、自主思考, p2想一想。 (1)六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如下图所示,指出图中其他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 底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诫子书导学案精品

15 诫子书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熟读成诵,积累名言警句。 2.理解文章内容,领会其中心主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运用硬读法、猜读法、联想法,自主译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2.质疑问难,设计问题,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给予点拨,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家书中蕴含的殷殷教诲和深切期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文章内容,领会其中心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同学们知道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吗?(学生回答:诸葛亮)诸葛亮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他作为慈父的殷殷情怀、谆谆教诲。

学法指导: 1.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划分文章节奏,强化朗读训练,读出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2.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重点关注“静”“俭”“明志”“淡泊”“致远”等词的内涵意义及其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刻意蕴。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常识积累】1.填空,补充文学常识。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亮集》。 【字词梳理】2.根据课文语境解释下列字词。 淡泊: 无以: 明志: 致远: 广才: 淫慢: 励精: 险躁: 枯落: 年与时驰: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精品全套导学案教案

第1课时Unit 1 My name 's Gina (总第1课时) Section A 1a—2c 【学习目标】:1、熟悉掌握词汇name clock 等 2、学会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打招呼. 3、能听懂听力对话并能对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 【学习重点】: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的句型. Nice to meet you . 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Knowledge is power.) 学习任务一: 熟悉掌握词汇name ,clock 1、认真观察第一页的图画,小组讨论你所认识的物品的英语单词. 2,、试着写出含有的物品的英语单词. 3、小组竞赛,展示( 看谁总结的多, 写的准确) 学习任务二: 学会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打招呼. 1、教师自我介绍,引导学生介绍自己. A: Hello , I am Gina , What's your name ? B: My name is Alan . 2、小组竞赛, 两人一组,询问他人姓名,介绍自己. 3,、分角色朗读1A对话. 学习任务三: 能听懂听力对话并能对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 1,、听录音, 给1B 的对话编号. 2、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 3、小组竞赛, 展示对话交际。 二、合作共建(教师寄语: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 小组讨论我们所学的英语名字和汉语名字的区别, 如何用英语拼写 你的名字? 三、系统总结(教师寄语:No man can do two things at once.) 1,、归纳你所学到的问候语. 2、自己编写一个打招呼并询问姓名的小对话. 四、诊断评价 (一)单项选择. 1. _______your name ? My name is Gina . A. What B. What's C. Who D. which 2. Good morning , Miss Wang ! _____________! A. Hello B.Hi C. Nice to meet you D. Good morning 3. I _______Sally , What______ your name ? A. am ,is B. is , am C. is , is D.am, am 4. ______name is Li lei . A. I B. I am C. My D. you 5.—_______, What's your name ? —John Green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教案人教版 《散步》 【理念设计】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各种感观全方位的参与,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既重结果又重过程,为此本节课总体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 【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的。《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了解更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家

庭道德伦理准则。不能深层次领悟文章意境,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圈点勾画、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使其在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的同时,深入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及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美点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导学案5

16 猫 学习目标 1. 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做摘录的习惯。 2. 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重点) 3.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难点) 自主预习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 (1)作家作品 1.了解作者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写作背景: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污涩.( ) 红绫.( ) 怂恿..( ) 怅.然( ) 蜷.伏( ) 惩.戒( ) 诅.骂( ) 虐.待( ) ( 鲜艳 ) (相称) 鲜 (鲜为人知) 称 (称号) 3.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 怂恿: 。 怅然: 。 :犯罪后怕受制裁而逃走。 :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妄下断语: 。 4.默读课文,根据以下习题做好圈点勾画。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记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三部分,一(1至2段)二(3至14段)三(15至34段) 3.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只? 三只猫,第三只 来历 性情 外形 家中地位 结局 二维码《猫》 课文朗读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自主学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 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 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 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 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____ ;生活位置:__ ___流域;使用___ ___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和的国家。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_。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___;生活位置:__ 流域 __村;使用工具---_ 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 _。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 _ ;地点__ __;出现_ __陶和__ __陶; 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_ __的发展。 [合作探究】 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自主学习]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上课讲义

第1课时:5.1.1 相交线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5分钟) 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并编写两道与它们相关的题目,在小组交流,并推出小组最好的两道题在班级汇报. 二、自主探索(15分钟) 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 你能归纳出“邻补角”的定义吗?. “对顶角”的定义呢?. 自学检测一: 1.如图1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是一条射线. (1)写出∠AOC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2)写出∠COE的邻补角: __; (3)写出∠BOC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4)写出∠BOD的对顶角:____ _. 2.如图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是() 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 请归纳“对顶角的性质”:. 自学检测二: 1.如图,直线a,b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BOE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COE=90°,∠AOC=30°,∠FOB=90°, 则∠EOF=_____. 三、当堂反馈(25分钟) 图1 b a 4 3 2 1 第1题F E O D C B A 第2题F E O D C B A 第3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