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诊断学考试试题

实验诊断学考试试题

实验诊断学考试试题
实验诊断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为多少g/L

A.100~140

B.140~170

C.120~160

D.110~150

E.170~200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高的心脏病是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冠心病

D.贫血性心脏病

E.风湿性心脏病

3.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白血病

4.下列正常值中错误的是

A.网织红细胞0.005~0.015

B.白细胞计数(4.0~10.0)X109

C.嗜酸性粒细胞0.5%~5%

D.嗜中性粒细胞20%~40%

E.血小板数(100~300)×109

5.中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量为:

A.>90g/L

B. 90g/L~60g/L

C.60g/L~30g/L

D. <60g/L

E. <30g/L

6.下列哪项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急性失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7.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急性溶血

B. 急性中毒

C.急性感染

D.大面积烧伤

E.恶性肿瘤

8.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白细胞总数减少:

A.尿毒症

B.急性中毒

C.化脓性感染

D.伤寒

E.急性心肌梗死9.有关白细胞计数,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10×109/L为白细胞增多

B.<4×109/L为白细胞减少

C.化脓性感染,白细胞增多

D.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白细胞可减少

E.白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常一致

10.急性失血时血象最早的变化是:

A.血小板减少

B.血红蛋白减少

C.白细胞升高

D.白细胞减少

E.血小板减少增高

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急性出血

B.急性感染

C.过敏性疾病

D.肺结核

E.伤寒1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A.化脓性感染

B.寄生虫病

C.病毒性感染

D.皮肤病

E.过敏性疾病13.下列除哪种情况外,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大失血

C.放射病

D.脾功能亢进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肺出血

C.脑出血

D.血小板减少

E.红细胞减少

15.凝血埋单缩短见于:

A.血友病

B.严重肝病

C.无纤维蛋白血症

D.DIC

E.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

16.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最常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淋巴瘤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7.通常作为判断贫血治疗效果和治疗性试验的指标是:

A.RBC

B.Hb

C.Ret

D.Hct

E.ESR

18.MCH是指:A.平均红细胞体积 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C. 红细胞压积

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E.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19.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异的指标为:

A.MCV

B.MPV

C.RDW

D.HCT

E.ESR

20.下列哪种成分增高可导致血沉增快:

A.白细胞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网织红细胞

E.血小板

21.某患者血液检查结果为:MCV 76fl ,MCH 24pg,MCHC290g/L,应属于: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正常人

22.镜下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数:

A.>2个/HP

B.>3个/HP

C.>4个/HP

D.>5个/HP

E.>7个/HP

23.正常尿液中偶见:

A.透明管型

B.脂肪管型

C.颗粒管型

D.白细胞管型

E.腊样管型

24.正常人尿比重为

A.1.010

B.1.015~1.025

C.1.020

D.1.015

E.1.025~1.035

25.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小于

A.100ml

B.400ml

C.600ml

D.800ml

E.1000ml

26.下列哪项是肾性少尿的原因:

A.肾动脉血栓形成

B.休克

C.急性肾炎

D.重度失水

E.前列腺肥大

27.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多于: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28. 酱油色尿易见于

A.血友病

B.膀胱炎

C. 肾盂肾炎

D.蚕豆病

E.缺铁性贫血

29.病人尿中出现哪种管型,首先考虑急性肾盂肾炎

A.白细胞管型

B.蜡样管型

C.脂肪管型

D.上皮细胞管型

E.红细胞管型

30..振荡尿液后,尿液泡沫呈黄色见于

A.药物影响

B.食用胡萝卜影响

C.尿中有血红蛋白

D.尿中有胆红素

E.尿中有红细胞

31.下列尿常规一般检查结果中,表示异常的是

A.淡红云雾状

B.淡黄色

C.无特殊气味

D.呈弱酸性反应

E.比重1.018

32.尿液有烂苹果样气味见于

A.正常尿液

B.多食水果后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慢性膀胱炎

E.膀胱直肠瘘

33.尿比重低而固定见于

A.慢性肾炎

B.急性肾炎

C.急性肾盂肾炎

D.肾肿瘤

E.高血压3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病理性蛋白尿:

A.紧盂肾炎

B.剧烈运动

C.糖尿病

D.药物影响

E.高血压35.尿糖定性持续阳性,最多见于

A.食糖过多

B.肾肿瘤

C.脑外伤

D.糖尿病

E.紧张

36.尿酮体阳性,有助于诊断

A.高脂饮食

B.饥饿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重症不能进食者

E.妊娠呕吐

37.下列检查需留取24小时尿的是:

A.尿蛋白定性

B.尿糖定性

C.尿蛋白定量

D.尿胆原检查

E.尿胆红素检查

38.尿液碱度增高见于

A.糖尿病

B.膀胱炎

C.白血病

D.痛风

E.服用氯化铵

39.血糖浓度应超过下列何值时,尿糖定性试验为阳性:

A. 6.88 mmol/L

B. 7.88 mmol/L

C.8.88 mmol/L

D. 9.88mmol/L

E. 10.88 mmol/L

40.哪种管型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价值最大:

A.蜡样管型

B.红细胞管型

C.透明管型

D.颗粒管型

E.白细胞管型

41.诊断泌尿系统疾病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A.内生肌酐清除率

B.血尿素氮

C.尿浓缩稀释试验

D.血清肌酐

E.尿常规检查

42.能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是

A.内生肌酐清除率

B.血尿素氮

C.血肌酐

D.尿液浓缩-稀释功能

E.酚红排泄试验

43. 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增高对下列哪种病情最有诊断意义

A.上消化道出血

B.严重感染

C.饮食中蛋白质过多

D.肾功能减退

E.严重失水

44.下列哪项检查对肝硬化诊断最有意义:

A.碱性磷酸酶

B.转氨酶

C.甲胎蛋白

D.胆红素

E.白/球蛋白

45.正常人A/G比值为:

A.1~1.3:1

B.1~ 1.5:1

C. 1.5~2.0:1

D.1.5~2.5:1

E.1.8~2.0:1

46. 急性黄疸病人,尿中胆红素增高,尿胆原消失,最大可能是

A.急性肝炎

B.肝硬化

C.溶血性贫血

D.胆道阻塞

E.慢性肝炎

47.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是:

A.1.0~1.5μmmol/L

B.3.4~17.1μmmol/L

C. 1.7~2.1μmmol/L

D.2.0~2.5μmmol/L

E.2.1~17.1μmmol/L

48.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增高,粪便呈白陶土色常见于:A.先天性黄疸 B.溶血性黄疸C.不完全性胆汁淤积性黄疸

D.肝细胞性黄疸

E. 完全性胆汁淤积性黄疸

49.酒精性肝病,哪种酶升高最明显:

A.ALT

B.AST

C.ALP

D.LDH

E.MAO

50.急性病毒性肝炎首选检测的酶为:

A.ALT

B.AST

C.ALP

D.LDH

E.MAO

51.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多最主要见于:

A.肝硬化

B.急性肝炎

C.慢性胃炎

D.肾病综合征

E.急性胆囊炎

52.下列哪种酶在心肌细胞含量最高:

A. ALT

B.AST

C.ALP

D.γ-GT

E.LDH

53.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最常见于:

A.溶血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C.胆汁淤积性性黄疸

D.急性肝炎

E.慢性肝炎

54. 脑脊液检查结果为细胞数和蛋白量显著增高,葡萄糖明显减少,见于

A.急性脊髓炎

B.病毒性脑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E.脑肿瘤

55.脑脊液呈毛玻璃样混浊见于:

A.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病毒性脑膜炎

D. 化脓性脑膜炎

E. 结核性脑膜炎

56.脑脊液中氯化物显著减少最常见于A.化脓性脑膜炎 B.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结核性脑膜炎

57.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在液面上形成纤细的薄膜,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特征: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脑膜白血病

E.病毒性脑膜炎

58.符合渗出液的是:

A.淡黄色透明

B.比重小于1.018

C.放置后自凝

D.粘蛋白定性试验(—)

E.细胞数低于500×106/L

59.腹腔内渗出液常见于:

A.肾病综合征

B.肝硬化

C.重度营养不良

D.肝癌

E.慢性心力衰竭

60.胸腔积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最高的疾病是:

A.结核性胸膜炎

B.化脓性胸膜炎

C.癌性胸腔积液

D.心力衰竭

E.肝硬化

61.有关渗出液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易自凝

B.细胞数>500×106/ L

C.蛋白定量>30g/L

D.糖含量明显高于血糖

E.常见于炎症.肿瘤.寄生虫侵犯浆膜时

62.血清钠增高可见于:

A.大面积烧伤

B.胃肠减压

C.大量放腹水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 酮症酸中毒

63.血清钾增高可见于:

A.严重腹泻

B.代谢性碱中毒

C.急性肾功能衰竭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64.下列哪项检验不需空腹采静脉血

A.血清钾.钠.氯.钙

B.血清总胆固醇

C.血清甘油三酯

D.血清总蛋白和清、球蛋白

E.血清总胆红素

65.空腹血糖升高主要见于

A.胰岛β细胞瘤

B.糖尿病

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D.颅内压升高

E.运动后

66.下列检查标本采集中需将静脉血与抗凝剂充分摇匀的是A.电解质测定 B.血清酶学测定 C.血清蛋白测定

D.血清胆红素测定

E.红细胞比容测定

67.除哪项外均可引起血清总胆固醇增高

A.高脂血症

B.糖尿病

C.动脉粥样硬化

D.肾病综合症E严重肝病68.目前AMI的确诊标志物是:

A.CK-MB

B. AST

C. ALT

D. LDH

E. cTnT

69.补体C3减低见于

A.急性肾炎

B. 慢性肾炎

C. 急性炎症

D. 恶性肿瘤

E. 传染病早期70.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LDH

B.γ-GT

C.ALP

D.AFP

E.MAO 71.HBsAg (+) , HBeAg (+),说明此病人: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情比较稳定

D.乙型肝炎恢复期

E.具有传染性

72.下列哪项情况说明乙肝患者病情已恢复:

A. HBsAg (+)

B.抗-HBs(+)

C. HBeAg (+)

D.抗- HBe(+)

E.抗-HBc(+)

二、名词解释

1.贫血

2.核左移

3.核右移

4.红细胞沉降率

5.网织红细胞

6.蛋白尿

7.肾性糖尿

8.颗粒管型

9.镜下血尿

10.肉眼血尿

三、填空题

1.成人血红蛋白正常值,男性,女性。

<, SPAN lang=EN-US style="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2.周围血白细胞正常值,成人,新生儿。

3.成人血小板的正常值,网织红细胞正常值。

4.正常人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女性,新生儿。

5.24小时尿量少于或每小时少于称少尿,少于称无尿。

6.细胞管型可分为、、。

7.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为,夜尿量不应超过。

8.急性肝炎早期即升高的酶是。

9.血清钾的正常值为,血清钠的正常值为。

10.血清蛋白正常值,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为。

四、简述题

1.简述网织红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2.简述临床上贫血的程度如何划分。

3.简述引起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4.简述少尿可见于哪些病理情况?

5.简述尿沉渣镜检可见哪些病理性细胞,各有何临床意义?

6.简述尿液内的细胞管型有几种,各有何临床意义?

7.简述多尿的原因。

8.简述尿酮阳性有何临床意义?

9.简述血尿素氮增高有何临床意义?

10. 简述血清清蛋白降低的临床意义。

11. 简述如何判断黄疸的程度?

12. 简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13. 简述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4. 简述甲胎蛋白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15. 简述引起血沉病理性增快的原因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述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病理意义。

2.试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理意义。

3. 试述尿糖阳性临床意义。

4. 试述病理性蛋白尿的临床意义。

5. 试述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的临床意义。

6. 怀疑为原发性肝癌,应做哪些检查?分析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7.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

8. 试述血清钾升高的临床意义。

9. 试述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点。

10. 试述化脓性、结核性及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的鉴别要点。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D

2.BA

3.D

4.D

5.B

6.A

7.C

8.D

9.E 10.C 11.C 12.C 13.B 14.D

15.D 16.C 17.C 18.B 19.C 20.C 21.C 22.B 23.A 24.B 25.B 26.C 27.D

28.D 29.A 30.D 31.A 32.C 33.A 34.B 35.D 36.C 37.C 38.B 39.C 40.E

41.E 42.A 43.D 44.E 45.D 46.D 47.B 48.E 49.B 50.A 51.A 52.B 53.C

54.C 55.E 56.E 57.B 58.C 59.D 60.C 61.D 62.D 63.C 64.A 65.B 66.A

67.E 68.E 69.A 70.D 71.E 72.B六、论述题

1.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常见于:①急性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为其最常见的原因;②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如严重外伤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等;③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出血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④急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急性铅中毒等;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2.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①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等)、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等)及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②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③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如X线、γ射线等物理因素和氯霉素、抗肿瘤药等化学因素损伤骨髓;④脾功能亢进。

3. 尿糖阳性临床意义:①血糖增高性糖尿:见于糖尿病、嗜铬细胞瘤、库欣(Cushing)综合征、胰腺炎、胰腺癌等。其中以糖尿病最常见。②血糖正常性糖尿: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减退致,又称肾性糖尿。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家族性糖尿等。

③生理性糖尿,见于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静脉注射大量葡萄糖后。④应激性糖尿,见于颅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⑤其他糖尿:因进食或体内代谢失调可出现乳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及戊糖等非葡萄糖糖尿。

4. ①肾小球性蛋白尿:为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常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②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肾盂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损伤及肾移植术后。③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糖尿病型肾病综合征等。④溢出性蛋白尿:见于溶血性贫血、挤压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轻链病及浆细胞病等。⑤组织性蛋白尿:炎症或药物刺激肾小管分泌蛋白质增多或肾组织被破坏引起的蛋白尿。⑥假性蛋白尿:由于尿内混有血、脓、粘液、阴道分泌物等而导致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5.(1)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成人内生肌酐清除率浆至50ml∕L时血清尿素氮、肌酐仍在正常范围,故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的敏感指标。

(2)评估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内生肌酐清除率70ml~51ml/min为轻度损害;50ml~31 ml/min为中度损害;﹤30 ml/min为重度损害。(3)指导治疗: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40ml/min,应限制蛋白质摄入;﹤30ml/min噻嗪类利尿剂治疗常无效;﹤10ml/min应结合临床进行透析治疗。

6. 怀疑为原发性肝癌,应做血清蛋白测定及血清蛋白电泳,血清胆红素,血清酶学等肝功能检查,还应加查肝癌肿瘤标志物、血脂、肝炎病毒标志物等检查。其结果分析如下: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正常或降低,球蛋白可升高, A/G倒置;蛋白电泳表现为白蛋白及α1、α2、β球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加。②STB、UCB及CB轻升高或正常。尿胆原可阳性或减少或缺如,尿胆红素阳性或阴性。③转氨酶(ALT、AST)轻度升高或正常,MAO 活性增加,LDH及ALP中度或明显升高,GGT显著升高,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④AFP常>300μg/L,α-L-岩藻糖苷酶(AFU)及CAl25水平可明显升高。⑤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降低,空腹血糖降低,C反应蛋白增高,HBsAg阳性等。

7.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①HBsAg本身不具传染性,但因常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同时存在,故作为传染性标志之一。HBsAg阳性见于急性乙型肝炎潜伏期、HbsAg携带者。②抗-HBs是保护性抗体,有抗感染力。③HBsAg阳性,表明乙型肝炎处于活动期,提示HBV在体内复制,传染性较强;HBeAg持续阳性,表明肝细胞损害较重,且易转为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HBeAg 转为阴性,表示病毒停止复制。④抗-HBe阳性,表示大部分病毒被消除,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小。⑤HBcAg一般情况下在血清中不易检测到游离态。HBcAg阳性,表示血清中HBV较多,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预后较差。⑥抗-HBc对机体无保护作用,是HBV在体内持续复制的标志,提示该血液有传染性。

8. 血清钾升高的临床意义:①摄入过多,如高钾饮食、输入大量库存血、静脉输注大量钾盐等;②排出减少,如急性肾衰竭,长期使用潴钾利尿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③细胞内钾外移,如严重溶血或组织损伤、急性酸中毒或组织缺氧、家族性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等。

9.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见下表:

10.化脓性、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的鉴别见下表:

化脓性、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的鉴别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外观乳白色、混浊毛玻璃样混浊透明

凝固凝块形成薄膜(-)

细胞数(×106/L)>200 <200 轻度增加

主要细胞中性粒细胞早期为中性粒细胞,中晚期为淋巴细胞早期为中性粒细胞,晚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质明显增高中度增高轻度增高

糖明显降低中度降低正常

氯化物中度降低明显降低正常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客观题)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 A. 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 K2O B. 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的测定。 C. 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 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 ?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 A. 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抗凝的标本。 B. 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 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 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X的测定。 3 ?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 A. WBC总数升高 B. 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 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 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 4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 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 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 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 A. 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 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B 2 —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 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 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 ?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 A. 骨髓增生活跃 B. 粒红比值约为5—7: 1 C. 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 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 A. F n、W、/、X B. F n、%、/、X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学校答案学习资料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 学校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K2。 B.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C.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2抗凝的标本。 B.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WBC总数升高 B.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骨髓增生活跃 B.粒红比值约为5-7:1 C.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FⅡ、Ⅳ、Ⅸ、Ⅹ

中医诊断学实验指导大纲

《中医诊断学》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 学时学分:总学时:90 总学分:实验学时:9 实验学分: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中医专业本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本大纲主笔人:胥筱云、鲁法庭、杨梅、何丹 一、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一)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

中医诊断学实验是一门以中医诊断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发展中医诊断学的实验性学科。 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综合采用有关的方法技术对中医学实验对象进行检测和观察,以最大程度地揭示其内在机制、作用原理,其目的在于: 1、达到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巩固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知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中医诊断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操作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件。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中医诊断素质,激励学生发现知识的局限性,主动自学、积极思考,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4、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包括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他人的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协作精神,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中医学实验的操作实施方法,掌握相关实验内容的目的要求。 2、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安静和良好的课堂秩序,尊重指导教师。 3、爱护实验设备、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 4、学生实验前要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及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5、实验课后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工作。 6、注意安全,严防触电、火灾等事故发生。 二、中医诊断学课程简介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

实验诊断学考试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为多少g/L A.100 ?140 B.140 ?170 C.120 ?160 D.110~150 E.170~200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高的心脏病是 A. 高血压性心脏病 B.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 冠心病 D. 贫血性心脏病 E. 风湿性心脏病 3.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A. 上消化道出血 B. 缺铁性贫血 C. 溶血性贫 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白血病 4.下列正常值中错误的是 A. 网织红细胞0.005 ?0.015 B. 白细胞计数 (4.0~10.0)X109 C. 嗜酸性粒细胞0.5%~5% D. 嗜中性粒细胞 20%~40% E.血小板数(100?300) X 109 5.中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量为: A. > 90g/L B. 90g/L ?60g/L C.60g/L ?30g/L D. v 60g / L E. v 30g/L 6. 下列哪项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 缺铁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 C. 急性失血性贫血 D. 巨幼细胞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7. 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急性溶血 B. 急性中毒 C. 急性感染 D. 大面积烧伤 E. 恶性肿瘤 8. 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白细胞总数减少: A.尿毒症 B.急性中毒 C.化脓性感染 D.伤寒 E.急性 心肌梗死 9.有关白细胞计数,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10X 109/L 为白细胞增多 B.v 4X 109/L 为白细胞减少 C. 化脓性感染,白细胞增多 D. 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白细胞可减少 E. 白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常一致10.急性失血时血象最早的变化是: A.血小板减少 B.血红蛋白减少 C.白细胞升高 D.白细胞减少 E. 血小板减少增高 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 急性出血 B. 急性感染 C. 过敏性疾病 D. 肺结核 E. 伤寒1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A.化脓性感染 B.寄生虫病 C.病毒性感染 D.皮肤病 E.过敏性疾病 13.下列除哪种情况外,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急性大失血 C. 放射病 D. 脾功能亢进 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A. 上消化道出血 B. 肺出血 C. 脑出血 D. 血小板减少 E.红细胞减少 15.凝血埋单缩短见于: A.血友病 B.严重肝病 C.无纤维蛋白血症 D.DIC E.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 16. 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最常见于: A. 巨幼细胞性贫血 B. 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淋巴瘤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17. 通常作为判断贫血治疗效果和治疗性试验的指标是: A.RBC B.Hb C.Ret D.Hct E.ESR 18. MCH 是指: A.平均红细胞体积 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C.红细 胞压积 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E.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19. 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异的指标为: A.MCV B.MPV C.RDW D.HCT E.ESR 20. 下列哪种成分增高可导致血沉增快: A.白细胞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网织红细胞 E.血小板 21. 某患者血液检查结果为:MCV76fl ,MCH24pg,MCHC290g儿应属于: A. 大细胞性贫血 B. 正常细胞性贫血 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 正常人 22. 镜下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数: A. > 2 个/HP B. > 3 个/HP C. > 4 个/HP D. > 5 个/HP E. > 7 个/HP 23. 正常尿液中偶见: A.透明管型 B.脂肪管型 C.颗粒管型 D.白细胞管 型 E. 腊样管型 24. 正常人尿比重为 A.1.010 B.1.015 ? 1.025 C.1.020 D.1.015 E.1.025 ?1.035 25. 少尿是指24 小时尿量小于 A.100ml B.400ml C.600ml D.800ml E.1000ml 26.下列哪项是肾性少尿的原因: A.肾动脉血栓形成 B.休克 C.急性肾炎 D.重度失 水 E. 前列腺肥大 27. 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多于: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28. 酱油色尿易见于 A.血友病 B.膀胱炎 C.肾盂肾炎 D.蚕豆病 E.缺铁性贫血 29. 病人尿中出现哪种管型,首先考虑急性肾盂肾炎 A.白细胞管型 B.蜡样管型 C.脂肪管型 D.上皮细胞 管型 E. 红细胞管型 30.. 振荡尿液后,尿液泡沫呈黄色见于 A.药物影响 B.食用胡萝卜影响 C.尿中有血红 蛋白

传染病学 期末考试试题复习资料

艾滋病 一、单项选择题 B 1、艾滋病的全称是:(? )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 2、下列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C 3、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和破坏哪种细胞:(?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T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D 4、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无偿献血人员 B 5、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临床症状分期错误的提法是:(? ) A、急性感染期 B、病毒携带期 C、无症状感染期 D、艾滋病期 D 6、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A、性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虫媒传播 B 7、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 A、血常规 B、HIV抗体确诊试验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尿常规 C 8、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 A、370℃,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焚烧 C、室温条件下,放置3天 D、56℃,30分钟 D 9、艾滋病常见合并症一般不包括:(? ) A、复发性单纯疤疹 B、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 C、皮肤瘙痒 D、急性肾炎 B 10、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病人 D、艾滋病期病人 A 11、艾滋病人体体液含有大量病毒,具有很强传染性的是:(? ) A、血液 B、尿液 C、泪液 D、汗液 A 12、人群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正确的描述是:(? ) A、人群对HIV普遍易感 B、种族、性别与易感性有关 C、只有高危人群易感 D、只有性传播疾病患者易感 D 1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是:(? ) A、体重减轻10%以上 B、发热1个月以上 C、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D、体重减轻10%以上,发热1个月以上和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A 14、艾滋病的特异性治疗是:(? ) A、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B、抗反转录酶抑制剂治疗 C、蛋白酶抑制剂治疗 D、融合抑制剂治疗 A 15、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D 16、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 %。 A、40 B、60 C、80 D、100 D 17、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B 18、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C 19、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D 20、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A 21、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B 22、PCP首选治疗是: A、氟康唑 B、复方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B 23、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C 2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D 25、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A、血常规 B、尿常规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HIV抗体确诊试验 C 26、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D 27、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二、是非题 √1、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艾滋病的唯一传染源。() √2、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病毒复制。()

实验诊断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名词解释: 1实验诊断: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2血液学检验: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3个体化诊断: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4床边检测(POCT):床边检测是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 5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6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问答题: 1 实验诊断包括哪几方面? 答: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1.实验室前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化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与上级医生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2.临床实验室以诊、防、治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生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学的分析。并提出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咨询性服务。

3.实验室后包括系统性的审核、规范格式和解释、授权发布、结果的报告与传递和检验样品的储存。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实验室数据和信息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实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2试述实验诊断学的内容 答:实验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如下: 1.血液学检验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对尿、粪和各种体液以及胃液、脑脊液、胆汁等排泄物、分泌液的常规检验。 3.生化学检验对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毒物分析及药物浓度监测等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和衍生物的检验;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血气和酸碱平衡的检验;临床酶学检验;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测等。 4.免疫学检验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检验。 5.病原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检查、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检查、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查,细菌耐药性检查等。 有关临床遗传学检查、临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未包括在本篇范围内。 3 血液学检验有哪些方面? 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必考题

实验诊断学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答:1.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线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抗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绝对性增多按发病元婴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后者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包括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和红细胞生成素非偿性增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症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2.简述红细胞染色反应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答: ①,低色素性: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苍白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②.高色素性: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③.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正常人外周血中占.其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慢性贫血. 3.简述红细胞中常见的异常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答: ①.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聚集而成. ②.染色质小体:是核的残余物,此小体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③卡-波环:成熟红细胞出现一条很细的淡紫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曾认为是核 膜的残余物. ④有核红细胞:正常成人有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外周血涂片中除在新生儿科见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如出现有何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 ★4.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答:1.急性感染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红细胞破坏.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5.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感染2.血液系统疾病.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 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过敏性疾病2.寄生虫病3.皮肤病4血液病5某些恶性肿瘤6 某些传染病 7.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过敏性疾病2.血液病3.恶性肿瘤4.其他如糖尿病, 8.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 ★9.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 10MPV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增加多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时造血功能恢复的主要表现.减低多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半数白血病患者MPV减低,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标志之一.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1)选择题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1)选择题 选择题 1. 在临床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 A. 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B.筛检某种疾病的病人 C.对诊断试 验或方法进行评价 D.评价治疗效果与预后 E.A十B十C十D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A.统计分析 B.对比分析 C.普查 D.抽样调查 E.人群筛查 3.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 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4.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 不包括: A.病例对照研究 B.临床试验 C.队列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E.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6.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7.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进行统计学检验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8.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普查 B.抽查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查 E.生态学研究 9.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 A.临床试验 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E.防治实验研究 10.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 11.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 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12.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诊断学》考核方式

考试方法与标准 一、五年制考核体系 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20%,平时成绩占10%。 二、八年制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及平时成绩相结合方法。其中理论考试理论考试占40%,技能考试占3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由下列几个方面组成:老师评价40%、作业与测验40%(包括病历书写、入科和出科测试)+考勤20%。 三、具体方法 1、理论考试:时间120分钟 (1)试卷命题:五年制命题有本科生院统一命题考试,8年制命题工作由我院诊断学教研室负责实施。要求考教分离,并采用试题库、试卷库命题。每门课程考核至少准备难度相当、覆盖面相同、不得有重复试题的两套试卷,一套用于期末考核,一套备用。每套试卷均应进行试做,并提供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建立健全命题、审题制度,每套试卷至少由一位教师命题、另一位教师审题,教研室主任审定签字。 (2)命题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重点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题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试题内容要求覆盖面广、题型优化、题量与难度适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良好的区分度,期望值控制适中。 (3)题型:我院诊断学考试题型目前采用1)选择题(A1、A2、A3型选择题及B型选择题)2)名词解释3)简答题4)综合分析题,其中英文题目占30%。考试试卷模板见附件1。 (4)教师不得指定考核重点或划定考核范围,更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考核内容。(5)补考采用备用卷,要求与期末考核相同,不得简化程序,降低标准。

2、技能考试: 为站点式,包括物理诊断和实验诊断2部分,物理诊断为各部位的体格检查(心脏、肺部、腹部等),各种穿刺;实验诊断为心电图、血气分析、骨髓片、血片阅片。每站时间8分钟。8年制上述技能全部考核,5年制仅考核体格检查。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见附件2。 3、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老师评价40%、作业与测验40%(包括病历书写、平时测试)+考勤20%。评价表为见习课老师对学生进行评议,包括学习态度、职业素养、合作精神、学习技能几个方面,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价表见附件3。病历书写由老师根据学生书写的病历进行评定,平时测验由见习课的老师出题考核。考勤则由见习课及班组长负责。 附件1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题型) 20 —20 学年第学期时间120分钟 诊断学课程学时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总分100分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A1、 A2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分)每一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30题) [A3型题] (病历组最佳选择题) 下列试题,每组题都有一段共用题干病历描述,然后提出两个或三个与病历有关的问题,每个问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每道题答只许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 [B1型题](最佳配伍型)每一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然后提出2-3个问题,共用这5个备选答案,答题时需要为每个题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择1次,1次以上或1次也不选。 [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题目是英文的要求用英文回答)

实验诊断学习题题库

实验诊断学模拟试卷一 1、A1、A2型题 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血沉加快见于 A.镰形细胞性贫血 B.心绞痛 C.高原居民 D.妇女妊娠期 E.多发性骨髓瘤 2.岁女性,头昏乏力2月,发热3天入院,体查:贫血貌,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血象示Hb50g/L WBC50×109/L,异常细胞0.37 Pt 74×109/L,骨髓示增生极度活跃,可见Auer小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败血症 D 缺铁性贫血 E 血小板减少症 3.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多为 A.降低 B.增多 C.正常 D.早期不正常 E.以上答案都不对 4.临床上患者脱水时计算补液量通常依据 A.RBC B.HGB C.ESR D.HCT E.WBC 5.正常人尿中偶见 A.透明管型 B.脂肪管型 C.颗粒管型

D.细胞管型 E.蜡样管型 6.白血病裂孔现象可见于哪种血液病骨髓象: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7.下列哪种疾病禁忌腰椎穿刺 A.结核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脑寄生虫病 D.化脓性脑膜炎 E.颅内压增高 8.消化道恶性肿瘤筛选指标是 A.便外观为泊油样便 B.便脱落细胞查到癌细胞 C.便OB持续强阳性 D.便胆红素检查胆红素持续减低 E.便中查到大量红细胞 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形态学表现为 A.正色素性贫血 B.低色素性贫血 C.高色素性贫血 D.嗜多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0.霍乱病人的粪便特点是 A.血便 B.稀汁样便 C.米汤样便 D.冻状便 E.柏油样便 11.尿中管型的形成是: A.变性蛋白质脱落 B.蛋白质在肾小管聚集 C.蛋白质在泌尿总浓液 D.肾小管中的内吞物质 E.肾曲小管炎性分化物

最新诊断与改进报告模板(精品收藏)

XX 课程诊改报告 一、课程设立的必要性 本课程是 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 。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一) 知识目标 (二) 能力目标 (三) 职业情感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重点分析制冷工的主要工作岗位,总结出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职业能力结合岗位所对应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序化出主要教学知识点。 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 参考学时 重点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学习方法,并且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质量.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任务驱动法 该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为: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步骤来组织教学,即了解资讯-—方案设计——方案确定——实施工作过程——过程检查——工作评价,由此培养学生整体工作过程概念和工作组织方法等。 2.直观演示法 使用多媒体设备和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数字资源进行各类操作、工艺过程的演示。 3.小组讨论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结合课程内容特点,教师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编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通过分组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协调沟通能力。

(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改善了课堂教学条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PPT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微课短片、仿真软件、云班课等,解决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主学习等问题,加强教学互动及教、学过程的监管与评价,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课程考核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总成绩构 成考核内容考核 方式 成绩比重 平时考核 成绩1。作业 (30%) 教师 评价 30%2.笔记 (30%) 3.出勤 (40%)

实验诊断学考试名解简答论述汇总_给力版

第一部分血液的一般检验 名词解释 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3.棒状小体:白细胞细胞质中出现呈红色的杆状物质,长约1-6um,1 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其对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亚型呈阳性,而急淋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4.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 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7.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8.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9.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10.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问答题 1.网织红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 功能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 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②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 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 象。(2)评价疗效,判断病情变化:Ret 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2.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病理性增快的临床意义: 答:病理性增快可见于:①各种炎症:感染是血沉加快最常见的原因,如急性 细菌性感染;结核病、结缔组织炎症、风湿热等慢性炎症于活动期血沉增快,病 情好转时血沉减慢,故血沉(ESR)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②组织损伤及坏死: 见于较大范围组织损伤或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而心绞痛时血沉多正 常,可作为两者鉴别指标。③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④高 球蛋白血症。⑤贫血。⑥高胆固醇血症。血沉是较为常用而缺乏特异性的指标, 血沉常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监测指标。 3.试述中性粒细胞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 答: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如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等;2)严重的组织损伤,如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3)急性溶血;4)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出血如脾破裂,肝破裂等;5)急性中毒,如代谢性中毒或化学性药物中毒;6)恶性肿瘤和白血病。 4.何谓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试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 地理试题 2020.10 (本试卷共8页,2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I卷(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阿姆斯特丹运河落日景观是世界“十大落日景观”之一。下图为“十一”假期期间某中国游客拍下的阿姆斯特丹运河落日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船上游客穿行的运河河道大致走向为 A.西—东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D.北—南 2.若该游客欲故地重游且在同一位置观赏到如此美景(假 设天气晴朗),还可以选择在我国的 A.植树节前后B.劳动节前后C.春节前后D.元旦前后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时,某品种菊花才进入开花期。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读表,回答3~4题。 3.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 A.2月B.5月C.8月D.11月 4.仅从光照角度考虑,该品种菊花在下列四个城市中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A.天津、武汉、济南、长沙B.天津、济南、武汉、长沙 C.长沙、武汉、济南、天津D.济南、天津、武汉、长沙 安徽黄山宏村水圳(左下图)是人工修建用于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兼有泄洪、防火等功能。宏村水圳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总长1200多米,绕过家家户户,长年清水不断。右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5~7题。

实验诊断学综合测试卷

实验诊断学综合测试卷一及答案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8-2-28 浏览次数:1588 [大] [中] [小] 一、名词解释 1.红细胞比积: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由此而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积。 2.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以mm/h表示。 3.红细胞渗渡脆性试验:将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低渗氯化钠溶液里借以观察,判断红细胞脆性强弱的试验。主要用于诊断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4.红细胞直径曲线:用目镜测微计,分别测出染色薄血片上100个或200个红细胞直径后,把各红细胞的直径数据绘成红细胞大小分布的曲线,称为红细胞直径曲线曲线。 5.碱性点彩红细胞:在瑞氏染色条件下,红细胞胞浆中存在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嗜碱性黑蓝色颗粒,其胞浆每具有嗜多色性色调称为碱性点彩红细胞。 6.卡博环:位于嗜多色性碱性点彩红细胞胞浆中的一种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呈圆形或8字形,见于铅中毒,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恶?血。 二、填空题 1.血小板具有粘附于胶原纤维及带负电荷物质表面的特性,称为() 此种功能对初期止血有重要意义。 【答案】血小板粘附功能 2.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粘附称为() 【答案】聚集 3.血小板在各种诱聚剂作用下,将其颗粒内含物放出的反应,称为()或分泌反应。 【答案】释放反应

4.检查血小板分泌功能最常用的化验指标是()和()测定。 【答案】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因子 5.血小板具有使血块收缩的功能,主要由()来完成。 【答案】血栓收缩蛋白 6.凝血过程主要分为(),()和()形成三个阶段。 【答案】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纤维蛋白 7.凝血第一阶段因起动方式及激活X因子的途径不同分为()和()。 【答案】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 8.内源性凝血途径起动于(),这一过程有四个凝血因子参加,即()(),()和()后二者在血浆中以复合物形式存在。 【答案】接触活化,Ⅻ,Ⅺ,激肽释放酶原,高分子量激肽原 9.外源性凝血途径起动于组织损伤后所释放的()。 【答案】组织因子 10.()由于参与的凝血因子多,反应步骤复杂,故需3—8 min。()由于参与的因子少,步骤简单,故反应迅速,所需时间不到10s。 【答案】内原性凝系血途径,外原性凝系血途径 11.当凝血第一阶段的各凝血因子特别是(),(),()含量严重减低(各种血友病时),每导致凝血时间延长。 【答案】Ⅷ,Ⅸ,Ⅺ因子 12.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凝血途径一旦各自激活()后,就沿着一条()而进入其后的阶段。 【答案】X因子,共同作用 13.()是血浆中最重要的一种生理性抗凝物质,占血浆中总抗凝血酶活性的50%以上。 【答案】抗凝血酶-Ⅲ 14.血液凝固后,血块再被溶解的现象称为()。这一过程是由存在血浆中的()转变为()后面完成的。

实验诊断学考试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成年女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 A. 96~105g/L B. 120~160g/L C. 110~150g/L D. 125~155g/L E. 90~110g/L 2. 网织红细胞减少最常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3. 胸腔积液中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多见于: A. 急性化脓性感染 B. 结核性胸膜炎 C. 寄生虫疾病 D. 过敏性疾病 E. 梅毒 4. 用Wintrobe-Landsberg或Westergren法测血沉,成年女性的正常值是: A. 0-9 mm/1h末 B. 0-20 mm/1h末 C. 10-20 mm/1h末 D. 15-25 mm/1h末 E. 15-20 mm/1h末 5. 外周血中靶形红细胞占20%以上,最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 急性失血性贫血 C. 海洋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6. 外周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首选项目是: A.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 B. 血红蛋白量 C.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D. 红细胞数 E. 红细胞压积 7. 酸溶血试验阳性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 D. 再生障硬性贫血 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8. 以下哪种疾病不能使白细胞减少: A. 流感 B. 伤寒 C. 再障 D. 心肌梗塞 E. 脾功能亢进 9. 下列有关红细胞沉降率影响因素中正确的是: A. 影响RBC聚集的因素存在于RBC中 B.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增多使血沉减慢 C. 血浆卵磷脂增多,血沉加快 D. 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多,血沉减慢 E. 白蛋白具有抑制RBC聚集作用使血沉减慢 10. 有关白细胞一过性增多的描述,错误的为: A. 一过性增多常指生理性增多 B. 通常伴有白细胞的质量变化 C. 正常人下午白细胞数较高 D. 饱餐、剧烈运动可使WBC暂时性升高 E.新生儿WBC也可增多 11. 中性粒细胞血液动力学分裂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均变小,见于: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暴热、严寒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化脓菌感染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12. 酸溶血试验阳性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13. 下列哪种细胞的胞浆含有大量的均匀一致的桔红色颗粒? A.单核细胞 B. 中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大淋巴细胞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哪种类型的贫血: A. 大细胞性贫血 B. 正常细胞性贫血 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 低色素性贫血 15.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 A. 伤寒或副伤寒 B. 肝癌 C. 大面积烧伤 D. 铅中毒 E. 急性溶血 16. 不是蛋白质的凝血因子是: A.凝血因子Ⅰ B. 凝血因子Ⅱ C. 凝血因子Ⅲ D. 凝血因子Ⅳ E. 凝血因子Ⅴ 17. 凝血酶能激活下列何种凝血因子: A. 因子Ⅸ B. 因子Ⅺ C. 因子ⅩⅢ D. 因子Ⅶ E. 因子Ⅻ 18.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见于: A. 维生素K不足 B. 过敏性紫癜 C.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D. 凝血酶原缺乏 E. DIC早期 19. 试管法凝血时间测定的正常值范围是: A.1 - 6分钟 B. 不超过4分钟 C. 6 - 12分钟 D. 12 - 18分钟 E. 15 - 20分钟 20. 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血糖比值 > 4,C肽浓度升高,应考虑: A. 糖尿病前期 B.Ⅰ型糖尿病 C. Ⅱ型糖尿病 D. 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 E. 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 21. 尿中发现哪种蛋白可用于区别肾小球疾病与肾小管疾病: A. 低分子量蛋白 B. 高分子量蛋白 C. 中性蛋白 D. 游离氨基酸 E. 核蛋白质

诊断学实验检查习题

血液学一般检查(一) 一、选择题 1、APTT正常和PT延长多见于() A XIII 缺陷症 B.血友病缺乏 D. X缺乏 F.纤溶亢进 2、APTT延长和PT正常多见于() A VIII缺陷症 B,血友病缺乏缺乏 F.纤溶亢进 3、APTT和PT均延长多见于() A VIII缺陷症 B,血友病缺乏缺乏 F.纤溶亢进 4、血友病甲是由于下列哪种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 C. VIII E. XI 最常见的病因是() A.严重创伤 B.严重感染 C.恶性肿瘤 D.产科意外 E.大面积烧伤 6.使用普通肝素首选的监测指标是() C.血浆肝素浓度 D.抗因子VIII活性计数 7、使用口服抗凝剂(如华法令)首选的监测指标是() C.血浆肝素浓度 D.抗因子VIII活性计数 8.内源性凝血途径始动因子是() D. XIII E.血小板 9.使用链激酶、尿激酶作溶栓治疗时常用什么作监测指标以控制在正常值的3~5倍 二、填空题 1.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血液凝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选择: 填空:1.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吸附)收缩 2..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纤溶蛋白 血液一般检查(二) 一选则题 1、正常成人红细胞中90%以上的血红蛋白是() A. HbA B. HbA2 C. HbF D. SHb E. HbH 2、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的疾病是()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多发性骨髓瘤 C. 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3、外周血出现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表明骨髓造血功能() A. 正常 B. 活跃 C. 低下 D. 重度低下 E. 以下均不是 4、双形性贫血最常见于() A. 流血性贫血 B. 急性失血 C. 巨细胞性贫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