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视点质量一致性的多视点视频码率控制

基于视点质量一致性的多视点视频码率控制

基于视点质量一致性的多视点视频码率控制
基于视点质量一致性的多视点视频码率控制

多视点视频虚拟视点合成技术综述【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 多视点视频虚拟视点合成技术综述 摘要:随着多视点视频研究的发展,各种多视点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都成为热点领域,其中虚拟视点合成技术尤为关键,本文简要概括了多视点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虚拟视点合成算法的研究现状,一种高效的虚拟视点插值算法是高质量图像合成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现在虚拟视点插值算法并做了比较,由比较分析出每种算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多视点视频;视频编码技术;虚拟视点合成; 1多视点视频编码技术简介 多视点视频(Multi-view Video)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立体感和交互操作功能的视频,通过在场景中放置多台摄像机,记录下多个视点数据,提供给用户以视点选择和场景漫游的交互能力。多视点视频将在自由视点视频、立体电视、立体视频会议、多视点视频点播等数字娱乐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相机数目的增加, 多视点视频的数据量也成倍增加。系统的一个挑战就是研究实现一种高效的多路编码传输机制,从而对数据进行高效地压缩以便存储和传输视频序列。 多视序列包含同一个场景内多个视点的画面,画面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如何消除这些冗余,是多视点视频编码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多视点视频编码来说,在消除空间冗余的同时,还要消除时间上的冗余。因此,多视点视频编码方法包含传统视频编码方法的内容,但它比传统编码方法更加复杂。利用视差估计消除多个视点间空间冗余、预测编码以及虚拟视点图像的合成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技术[1]。 2多视点视频技术研究发展概况 目前视频和音频结合的新型媒体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交互能力。用户在观看的过程中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消费者,取而代之的是用户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行选择他想观看场景远近和角度[2]。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历程: (1)最早出现的具有此功能的媒体是在图像处理中,它提供了纹理的三维模型(textured three-dimensional models)来实现上述功能,被称为3D-model[2]。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预先生成物体和场景的三维模型,而且如果要求模型具有相片一样的真实感或者场景是动态改变的话,那么模型的生成是十分困难的。 (2)与此相反,基于图像的合成(image-based rendering,以下简称IBR)着重在从图像中生成新的虚拟图像,取代使用三维模型。IBR起源于光学函数。函数具有七个参数分别代表了每一条光

视频压缩编码方法简介—AVI

视频压缩编码方法简介—AVI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是一种音频视像交插记录的数字视频文件格式。1992年初Microsoft公司推出了AVI技术及其应用软件VFW(Video for Windows)。在AVI文件中,运动图像和伴音数据是以交织的方式存储,并独立于硬件设备。这种按交替方式组织音频和视像数据的方式可使得读取视频数据流时能更有效地从存储媒介得到连续的信息。构成一个AVI文件的主要参数包括视像参数、伴音参数和压缩参数等: 1、视像参数 (1)、视窗尺寸(Video size):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AVI的视窗大小或分辨率可按4:3的比例或随意调整:大到全屏640×480,小到160×120甚至更低。窗口越大,视频文件的数据量越大。 (2)、帧率(Frames per second):帧率也可以调整,而且与数据量成正比。不同的帧率会产生不同的画面连续效果。 2、伴音参数:在AVI文件中,视像和伴音是分别存储的,因此可以把一段视频中的视像与另一段视频中的伴音组合在一起。AVI 文件与WAV文件密切相关,因为WAV文件是AVI文件中伴音信号的来源。伴音的基本参数也即WAV文件格式的参数,除此以外,AVI文件还包括与音频有关的其他参数: (1)、视像与伴音的交织参数(Interlace Audio Every X Frames)AVI格式中每X帧交织存储的音频信号,也即伴音和视像交替的频率X是可调参数,X的最小值是一帧,即每个视频帧与音频数据交织组织,这是CD-ROM上使用的默认值。交织参数越小,回放AVI文件时

读到内存中的数据流越少,回放越容易连续。因此,如果AVI文件的存储平台的数据传输率较大,则交错参数可设置得高一些。当AVI文件存储在硬盘上时,也即从硬盘上读AVI文件进行播放时,可以使用大一些的交织频率,如几帧,甚至1秒。 (2)、同步控制(Synchronization) 在AVI文件中,视像和伴音是同步得很好的。但在MPC中回放AVI文件时则有可能出现视像和伴音不同步的现象。 (3)、压缩参数:在采集原始模拟视频时可以用不压缩的方式,这样可以获得最优秀的图像质量。编辑后应根据应用环境环择合适的压缩参数。 3、 AVI数字视频的特点 (1)、提供无硬件视频回放功能:AVI格式和VFW软件虽然是为当前的MPC设计的,但它也可以不断提高以适应MPC的发展。根据AVI格式的参数,其视窗的大小和帧率可以根据播放环境的硬件能力和处理速度进行调整。在低档MPC机上或在网络上播放时,VFW的视窗可以很小,色彩数和帧率可以很低;而在Pentium级系统上,对于64K色、320×240的压缩视频数据可实现每秒25帧的回放速率。这样,VFW就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硬件平台,使用户可以在普通的MPC上进行数字视频信息的编辑和重放,而不需要昂贵的专门硬件设备。 (2)、实现同步控制和实时播放:通过同步控制参数,AVI可以通过自调整来适应重放环境,如果MPC的处理能力不够高,而AVI文件的数据率又较大,在WINDOWS环境下播放该AVI文件时,播放器可

基于多学科视角的产学合作教育分析

基于多学科视角的产学合作教育分析 [摘要]产学合作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最具中国特色、最突出的办学经验之一,也被称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佳模式。但总体上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教育模式尚未形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维度对产学合作教育进行深层次分析探讨,对于产学合作教育诸多瓶颈性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学合作教育多学科解读 产学合作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最具中国特色、最突出的办学经验之一,也被称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佳模式。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在产学合作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总结出诸多产学合作教育实践模式。但总体上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教育模式尚未形成,产学合作教育实践仍处于一个正在发展和不成熟的阶段,是一个有待于逐步规范化和进行深入研讨的阶段。 相较于产学合作教育实践来说,社会各界对于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研究更是相当缺乏,尽管人们普遍地相信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人们却很少对产学合作教育进行理论上的充分说明,现有的研究多是基于某一所学校的实践总结,抑或是对国外合作教育模式的译介。正是理论研究的欠缺,导致产学合作教育诸多瓶颈性问题难以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有鉴于此,要进一步厘清未来产学合作教育的走向,更好地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深层次开展,笔者以为,相对于怎样构建产学合作教育教育模式而言,弄清楚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基础可能具有更为基础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维视角的探讨,来获得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支撑。 一、产学合作教育的哲学考察 把产学合作教育放入哲学范畴来考察,我们最需要思考的是产学合作教育与哲学的渊源关系。从不同哲学的视野来认识产学合作教育,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对产学合作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理论上的阐明,对当前产学合作教育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回答,对未来的产学合作教育做出合理的预测。 从合作教育的起源地美国进行分析,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对合作教育思想的形

XX公司远程视频监控方案

XX燃气远程视频监控 设 计 方 案

书 设计单位: 设计人: 前言 本方案针对新澳燃气监控子系统的具体要求,我们特向用户推荐具有强大本地录像、检索和远程监控功能的,基于压缩格式的DS-7800系列硬盘录像机数字监控系统。产品采用稳定的嵌入式平台,用户界面友好。系统实时采集音视频信号(PAL制或NTSC制)压缩成标准的文件,并可在多个硬盘上实现循环录像。同时可存贮多个通道的音视频信号,并保证音视频的同步。支持各种网络传输介质,能在internet上做实时流畅传输,完全满足客户需求。 一、系统设计依据 1.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

3. 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 4. GA/T74-94GA(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5.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安全标准汇编1、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气工程施工规范汇编>> 8. GA/T27-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 9. 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10. QB/T50198-1994<<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1. QB/T9813-2000<<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12. QB15207-1994<<视频入侵报警其标准汇编>> 13. 甲方的实际需求。 二、系统设计原则 本套监控系统的设计须严格按照甲方的要求且遵守以下原则: 先进性:本监控系统采用国际上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工作稳定的监控设备,使整个系统的应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的水平。 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原则应贯穿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软硬件配置到系统施工的全过程。只有可靠的系统,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方便性:监控系统的操作应具有灵活简便,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掌握的特点,操作人员能够方便物进行使用及维护,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得以最大实现。 扩展性:系统设计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日后比较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充。为此,设备采用模块式结构,在需要时可随时补充。增加视频及其它控制模块,使系统具备灵活的扩展性。 三、集中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对监控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监控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在较小的投资下,实现监控系统的集中管理。完善原有的本地化安全防范手段,强化本地监控和远程管理中心两层安全防范机制,便于最大化的调动所有资源,处理突发事件,提高处警效率,规范下属网点日常工作。因此我们特向新澳燃气有限公司推荐

基于颜色变化曲线的多视点视频颜色校正方法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基于颜色变化曲线的多视点视频颜色校正方法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MPEG组织2001年12月提出了3DAV(3D audio iedo)的概念,在现有视频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其中一个应用场合即为自由视点视频,自由视点在三维电视和自由视点电视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此,自由视点视频的研究深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同时,在实际中由于场景光照,拍摄角度及摄像机参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视点间的亮度和色度不一致,这种差异使得视点间的相关性减弱,用视点间预测时不能够有效的去除视点间冗余,进而影响后续编码的效率。因此,对视点间颜色的差异性进行校正是自由视点视频编码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2005年法国尼斯召开的MPEG会议上也提交了相关草案。 本文通过对颜色校正基本理论的学习研究,选用颜色信息为目标特征,试图在C中实现基于颜色变化曲线的校正方法。对源图像和目标图像进行处理,通过构造颜色变化曲线,最终最终实现多画面的颜色一致性。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文章着眼于多视点图像中存在的颜色不一致问题,涉及校正方法上的创新。在以参考图像为基准的前提下,完成颜色校正方法进一步发展的工作。同时,在此基础下,提出颜色校正可能的发展趋势方向。 本文试图从下面几个方面出发来对颜色校正方法进行探讨: (1)前置处理步骤:先对源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分析,完成颜色空间的转换,通过固定比率的方法标注源影像和参考影像的关键帧,同时借助于传统的颜色校正方法实现关键帧的校正。

(2)校正图像的产生:借助于关键帧的统计信息,以线性内插、抛物线内插和三次样条函数为基础得到参考影像中间帧的统计信息,再次利用传统的颜色校正方法完成对关键帧的校正。 (3)后续处理步骤:基于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分别利用一定的主客观评价方法来对校正的结果进行验证,并且检查是否通过颜色校正产生了色彩溢位问题。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文献研究法: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学习已有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根据论文的研究对象选取合适的理论进行整合和创新。

视频文件格式和视频编码方式区别

目前网上的各种视频格式可以说是泛滥成灾,加上各个PMP(Portable Media Player,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生产厂家的对自己产品在功能方面的炒作,使得很多人对视频格式的名称都是一头的雾水。 经常有些童鞋问我类似下面的问题。 A问我说:“我的MP4分明写着能播放AVI吗?为什么这一个AVI文件就播放不了?” B问:“我的MP4支持Mpeg-4啊,为什么Mp4文件不能播放呢?” 好的,下面我从最基本的概念给大家解释一下,顺便回答这两个问题 首先大家要清楚两个概念,视频文件格式和视频编码方式。 视频文件格式一般情况下从视频文件的后缀名就能看出来,比如AVI,Mp4,3gp,mov,rmvb等等。这些格式又叫做容器格式(container format),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装东西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为一个便当盒,或者野餐篮(兄弟,你没吃早饭吧)。 通常我们从网上下载的电影都是有声音的(废话,难道你只看默片!众人扔香蕉皮),所以容器格式中一般至少包含有两个数据流(stream),一个视频流,一个音频流,就好比是一个便当盒里装着的配菜和米饭。 视频编码方式则是指容器格式中视频流数据的压缩编码方式,例如Mpeg-4,,,等等。而视频数据采用了何种编码方式是无法单单从文件格式的后缀上看出来的。就是说你无法从一个盖着盖子的便当盒外面看出里面装了什么配菜。 如果你想播放一个视频文件,第一步你的播放器(不论是软件的还是硬件的)要能够解析相应的容器格式,这一步也叫做解复用(demux),第二步你的播放器要能够解码其中所包含视频流和音频流。这样影片才能播放出来。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播放器好比你雇用的一个试菜员,由他来品尝便当(视频文件),然后告诉你便当里装了什么东西。(没天理阿!我想自己吃,好的当然可以,0x00 00 01 B6 05 FF 36 1A 50 …… ……,俄~) 所以试菜员首先要懂得如何打开便当盒,还要知道吃的出来便当盒里装了什么配菜,这样你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信息。 回过头来看前面的两个问题,用以上的比喻翻译一下。 问题A,我的试菜员能打开AVI这种便当的,为什么我不能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回答很简单,虽然他能够打开便当,但是吃不出里面的东西是什么。理论上没有一个播放器能够播放所有的AVI格式的电影,因为你不知道我会往里面放什么配菜。 问题B,我的试菜员吃过Mpeg-4这种牛排阿,为什么不能打开Mp4这种便当盒呢? 这个问题通过翻译之后看起来已经不是问题了,Mpeg-4是视频编码方式,而Mp4是容器格式,两者本来就不是一个范畴里的东西。 好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流行的视频格式。 AVI是音频视频交错(Audio Video Interleaved)的英文缩写,它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数字音频与视频文件格式,允许视频和音频交错在一起同步播放。 AVI文件的格式是公开并且免费的,大量的视频爱好者在使用这种文件格式。很多PMP 唯一能支持的格式就是AVI格式,一般的PMP都带有可以转换其他格式视频成为AVI格式的软件。 AVI文件采用的是R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资源互换文件格式)文件结构,RIFF是Microsoft公司定义的一种用于管理windows环境中多媒体数据的文件格

多学科视角下央地关系研究述评

国家权力的纵向划分所产生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成果数量颇多。面对这样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法律、军事等不同层面且又处于不断变动的复杂问题,学者们大都从各自立场出发,利用不同学科、视角与方法对央地关系进行相应解读。按照研究视角不同,可以将学界的研究大致分为历史学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经济学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政治学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法学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以及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 一、历史学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 央地关系是一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行使各自职能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复杂动态关系的总和。研究央地关系势必要分析其形成发展历史。面对央地关系研究中纷繁复杂的内容,学界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发展历程、概括发展阶段、总结发展特点对我国古代、近代、当代以及国外央地关系发展历程进行研究。 (一)梳理发展历程 首先,学界对于央地关系发展历程的梳理大多以某一制度为切入点,通过对制度史、人物思想史的研究对某一历史阶段央地关系的发展变迁进行总结与概括。诸如有的学者以汉代刺史这一地方监察制度为切入点,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汉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变迁[1]。有的学者透过尚书职权、中央集权制与外戚宦官专政的关系视角,从两汉历史演变中分析这一时期的央地政府间关系[2]。还有学者以唐代地方长官的选任为视角,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一时期的央地政府间关系[3]。其次,通过人物思想史的研究对特定时期央地关系进行梳理也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诸如有学者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背景的分析,揭示出孙中山在探索中央与地方关系过程中从联邦到均权思想的变化[4]。再次,以军队发展为切入点研究央地关系变迁。诸如有学者通过对1912至1929年晋军发展历程的研究分析民国央地政府间关系的演变[5]。最后,从宏观角度,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国外央地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内容之一。诸如有学者通过对前苏联央地关系的理论基础、历史变化、机构设置、职权划分等方面的回顾与总结,以期对前苏联央地关系的产生、发展获得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6]。 (二)概括发展阶段 学者们按照不同标准对央地关系发展历程进行概括。有的学者按时间顺序进行阶段划分,诸如按照秦、汉、唐、宋等不同年代进行阶段划分。有的则以某一制度为切入点,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分阶段研究央地关系。诸如有学者以古代政区层级的变化为切入点,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将秦至民国初年政区的发展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元明清民国三个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13)01-0034-05 多学科视角下央地关系研究述评 □董娟 (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53) 摘要:央地关系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围绕央地关系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范围较广。然而,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以及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研究。总结、分析不同学科视角下央地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当前学界的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多学科;央地关系;研究述评 收稿日期:2012-11-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ZZ032) 作者简介:董娟(1980-),女,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公安视频监控点位规划研究

公安视频监控点位规划研究 [摘要]通过了解公安视频监控点位所属部门及覆盖范围,结合各地监控管理的现状及建设中存在的技术、管理、应用等多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现有公安视频监视点位布局展开研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视频监控摄像机管理建设 视频图像侦查技术现已成为公安部门在案件快速侦办中不可或 缺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图像采集率和监控覆盖面,摄像头数量与日俱增,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而摄像头的全覆盖理念、安装成本及其效能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存在,并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十多年来,视频监控系统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经历了改扩建或升级,但摄像头点位部署规划工作从建设伊始就一直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致使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位于某城市街头、公路电线杆上,摄像头大大小小群聚,过于密集。尽管相关单位澄清当时是进行设备测试,但仍引发了很多市民的热议,对政府机关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摄像机熟了”等涉及摄像头布局的“拥挤”现象是近年来日 益增长的公安视频监控点位需求,与实际规划建设契合度不相符的表现。它反映出点位规划中技术和管理等环节存在疏漏,新闻媒体的报道将这一现状纳入公众视野,恰恰对公安部门规划建设更加经济、高效、全面的监控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公安视频监控点位规划概况 (一)公安监控点位规划背景

随着“科技强警”、“平安城市”的推进,各地公安机关为着力提升预防和打击犯罪、增强治安防范能力。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此,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报警与治安监控系统为主的技防网络,也即“天网”工程,在提升破案能力上效果明显。但客观而言,一些地方在“天网”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规划不够科学、设施不够齐全、功能不够完备、管理不够规范、投入保障不够有力和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问题[1],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公安视频监控点位规划中。 因此,在后续公安视频监控点位规划时应重视实地勘察,将申报建设的点位与警务实战需求相结合,按影响监控视角的杆位设置、镜头取向、景深要求等要素逐一核对,力求重点监控地点没有盲区,避免覆盖面相互重叠资源浪费。 (二)监控点位功能需求规划 公安视频监控改善了传统的治安管理模式,这种以技术设备辅助巡逻监管的方法,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将管理重心扩充至安全防范、综合治理等业务领域。具体来说,公安视频监控点位基本功能及业务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治安巡控 确保城市安全,防范恐怖活动和公共突发事件是公安部门日常的重要工作,视频监控摄像头能实时捕捉路口、街面的人流、车流情况,现已成为社会治安巡控的“天眼”。公安部门将其与街面巡控力量相结合,加强社会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治安苗头,对抢劫、寻衅滋事等

多学科视角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

多学科视角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 苏敬勤 喻国伟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116023) 摘 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日益增加。基于社会分工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知识经济理论以及产业集群、企业战略管理等视角,依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生产服务业布局、生产服务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生产服务业外包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多学科视角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F270 7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08!03!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项目编号:70272049,70541011);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7D10ZC241) 布朗宁和辛格曼(Browning &Singelman,1975)较早系统地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认为在罗斯托(Rosto,1960)提出经济发展五阶段论及库兹涅茨(Kuznets,1966,1971)在研究现代经济增长过程的产业结构转变时,他们所提到的商业和服务业就包含了从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提供生产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有些学者又将producer service 翻译为生产者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知识密集型行业,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1]。丹尼尔斯(Daniels,1985)认为服务业可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领域是消费性服务业以外的服务领域,并将货物储存与分配、办公清洁和安全服务也包括在内[2]。虽然政府部门、学者们基于具体管理或研究的需要对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范畴各自进行了定义。但总体上看,生产性服务业概念日渐清晰,它是一种中间投入,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提供产出所需的各种服务,例如香港贸易发展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包括: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业、金融服务和与贸易相关的各种服务。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李江帆等已经撰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鉴于各类研究成果均有其相应的学科背景或者说理论依据,而且各项研究成果之间有其一定的?传承#关系。所以有必要从经济学、地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等学科视角,依据研究成果出现的先后、关注点或者说研究问题的内在逻辑演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评述。 1 经济学视角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 率先开展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是经济学领域学者。该领域早期的研究侧重基于社会分工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解释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的动力因素;基于宏观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基于产业经济学分析工具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 制造业及其他服务业的技术经济关联关系。随着知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兴起,一些学者基于知识和创新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本质、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1 1 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动因:基于社会分工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 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看,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导致生产者之间所交换的商品数目和规模的扩大,为此也会带来各种交易费用的上升。按照现代制度经济学理论,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两部分。随着生产迂回和专业化的加深,制造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但制造业生产的迂回化和专业化也增加了企业内部的交易环节,增加了交易成本。在现代经济中,交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巴格沃蒂(B hag wati,1984)认为分工越细,交易成本就越高,就越需要对产业分工进行重新组合,产业重新组织的一个表征就是厂商把其内部所提供的服务活动外部化即交易成本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3]。舒特(Tschetter,1987)的研究表明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成长,是美国制造业为了提升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降低成本,将原本由内部提供的服务行为转换由外部专业厂商来提供,进而影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变化[4]。格鲁伯和沃克(Grubel &Walk er,1989)进一步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增加生产了的迂回性,可以使生产专业化、资本深化,又为进一步的社会劳动分工创造了条件,提高劳动与其他要素的生产率[5]。 进入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显现,有关文献还进一步从国际产业分工重组的视角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先进国家会将国内低技术、劳动力密集制造业转移到能提供大量低廉劳动力的第三世界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由于解决全球分工所带来的管理、金融等问题的需要,法律、管理、会计与信息处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成长。总之,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已经形

视频监控点位分类和规划原则及评估办法

视频监控点位分类和规划原则及评估办法 (一)重点监控部位分类 1、重点单位 (1)乡镇、街道以上党政机关; (2)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供油等涉及国计民生单位; (3)广播电台、电视台、邮政、电信等重点单位; (4)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 (5)综合、专科等医疗机构; (6)核电站、重点科研机构、重点建设工程等保护单位; (7)武器、弹药、危险品、粮食等各类重要物质储备库。 2、重点场所 (8)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长途客运站等交通枢纽; (9)银行、股票、证券等金融营业场所和金银珠宝营业场所;(10)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宫、体育场馆、寺院教堂等文化体育宗教活动场所; (11)大型广场、公园、动物园等旅游观光场所; (12)大中型商场(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米)、大型农贸市场等人群密集场所; (13)四星级以上宾馆和治安复杂的娱乐场所; (14)居民住宅小区及区内公共活动场所。 3、重点出入口 (15)地铁出口、隧道出口、快轨车站、较大公交车站;

(16)主要干道、交通路口; (17)卡口、要道、高速收费口; (18)停车场。 (二)视频监控点的规划及选型、安装 根据重点区域特点结合现有监控点位,依实战需要,提出“围、补、连、合”的规划思路,供参考: 围: 顾名思义就是将目标区域围起来,形成封闭圈。一是控制所有出入市的路口,二是控制主城区所有出入口,三是控制局部辖区出入口,确保主要出入口100%有效覆盖,达到任何进出的人、车、物等目标均能获取清晰影像;力争所有进出部位均能达到有效覆盖。 连: 控制所有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周边出入口,结合周边摄像头分布情况按照市区主要道路连成线,连成圆,形成多个相互关联的封闭圈,确保可多次捕获移动目标。 补: 对各类封闭圈的补点:保证目标经过各层封闭圈时必须能达到清晰覆盖,合理规划各辖区相互重叠交叉的封闭圈,避免重复建设、漏建等情况。 对封闭圈内补点:主要是派出所封闭圈内,对已分类的重点单位、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补建监控点位,特别是对案件高发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摄像机类型进行补点。 合:

面向多视点视频的虚拟视点插值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 面向多视点视频的虚拟视点插值方法研究 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 多视点视频是未来数字媒体的研究热点方向,是未来数字信息时代生活的基础和决定性技术。多视点视频是由多个摄像机从不同位置对准同一场景拍摄得到的一组视频信号,不同的摄像机拍摄角度不同,这些不同角度的场景图像都会送到用户终端,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视角进行观看。多视点视频将在数字娱乐、教育培训、医疗等交互式多媒体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多视点视频的相关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视点视频的数据量相对于单视点视频来说非常大,如果对每个视点采集到的视频数据都进行编码存储,显然视频的容量会很大,这就要求虚拟现实系统能够根据几个视点的图像参数值预测出中间位置的虚拟视点的视频数据。这就产生了虚拟视点图像的合成技术。虚拟视点图像的合成是未来多视点视频中的关键技术,虚拟视点图像合成就是根据已经得到的视点图像,由各个视点图像间的参数确定视点图像之间的相关性,利用这些相关性,通过一种视点插值算法来产生虚拟视点或者任意的中间视点图像的过程。多视点视频编码中的视点插值的目的是通过增加虚拟视点来作为参考视点,从而在视点数据压缩时只保留一些关键视点的图像,而对其他视点采用预测的的方法来解决多视点视频数据量过大的问题,提高编码效率。 目前的虚拟视点插值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Droese提出的基于视差信息的插值算法,其中又分为基于区域、基于能量、基于相位和基于网线等四种视点插值方法,其原理是由两个图像的相关性和目标视点参数来完成插值;第二种是Taguchi提出的基于深度信息插值算法,它似乎通过给定的视点位置参数信息和图像深度信息来得到预测像素和源像素的位置对应关系。基于深度图的插值算法与3D-Warping技术相结合可以生成任意位置的虚拟视点图像,与传统的基于视差信息插值算法相比大大减少了参考图像的数目,为实时生成高质量的虚拟视点图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但现有的基于深度图的图像绘制(Depth image-based rendering,DIBR)视点插值算法只是简单的将参考图像通过投影变换映射到虚拟图像中,并没有考虑到摄像机旋转、平移等变化造成的如像素重叠、虚拟图像空洞及场景遮挡等问题,本文拟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深度图的插值算法,在现有的算法基础上进行优化,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以合成更高质量的虚拟视点图像。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面向多视点视频的虚拟视点插值技术。研究基于多视点的插值技术。 具体要求: 1、了解多视点视频编码的一些基础知识。

视频压缩编码方法简介—AVI

视频压缩编码方法简介—A V I A VI(Audio Video Interleave)是一种音频视像交插记录的数字视频文件格式。1992年初Microsoft公司推出了A VI技术及其应用软件VFW(Video for Windows)。在A VI文件中,运动图像和伴音数据是以交织的方式存储,并独立于硬件设备。这种按交替方式组织音频和视像数据的方式可使得读取视频数据流时能更有效地从存储媒介得到连续的信息。构成一个A VI文件的主要参数包括视像参数、伴音参数和压缩参数等。 1.视像参数 (1)视窗尺寸(Video size)。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A VI的视窗大小或分辨率可按4:3的比例或随意调整,大到全屏640×480,小到160×120甚至更低。窗口越大,视频文件的数据量越大。 (2)帧率(Frames per second)。帧率也可以调整,而且与数据量成正比。不同的帧率会产生不同的画面连续效果。 2.伴音参数。在A VI文件中,视像和伴音是分别存储的,因此可以把一段视频中的视像与另一段视频中的伴音组合在一起。A VI文件与WA V文件密切相关,因为WA V文件是A VI文件中伴音信号的来源。伴音的基本参数也即WA V文件格式的参数,除此以外,A VI文件还包括与音频有关的其他参数。 (1)视像与伴音的交织参数(Interlace Audio Every X Frames)。A VI格式中每X帧交织存储的音频信号,也即伴音和视像交替的频率X是可调参数,X的最小值是一帧,即每个视频帧与音频数据交织组织,这是CD-ROM上使用的默认值。交织参数越小,回放A VI文件时读到内存中的数据流越少,回放越容易连续。因此,如果A VI文件的存储平台的数据传输率较大,则交错参数可设置得高一些。当A VI文件存储在硬盘上时,也即从硬盘上读A VI文件进行播放时,可以使用大一些的交织频率,如几帧,甚至1秒。 (2)同步控制(Synchronization)。在A VI文件中,视像和伴音是同步得很好的。但在MPC中回放A VI文件时则有可能出现视像和伴音不同步的现象。 (3)压缩参数。在采集原始模拟视频时可以用不压缩的方式,这样可以获得最优秀的图像质量。编辑后应根据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压缩参数。 3.A VI数字视频的特点 (1)提供无硬件视频回放功能。A VI格式和VFW软件虽然是为当前的MPC设计的,但它也可以不断提高以适应MPC的发展。根据A VI格式的参数,其视窗的大小和帧率可以根据播放环境的硬件能力和处理速度进行调整。在低档MPC机上或在网络上播放时,VFW的视窗可以很小,色彩数和帧率可以很低;而在Pentium级系统上,对于64K色、320×240的压缩视频数据可实现每秒25帧的回放速率。这样,VFW就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硬件平台,使用户可以在普通的MPC上进行数字视频信息的编辑和重放,而不需要昂贵的专门硬件设备。 (2)实现同步控制和实时播放。通过同步控制参数,A VI可以通过自调整来适应重放环境,如果MPC 的处理能力不够高,而A VI文件的数据率又较大,在WINDOWS环境下播放该A VI文件时,播放器可以通过丢掉某些帧,调整A VI的实际播放数据率来达到视频、音频同步的效果。 (3)可以高效地播放存储在硬盘和光盘上的A VI文件。由于A VI数据的交叉存储,VFW播放A VI数据时只需占用有限的内存空间,因为播放程序可以一边读取硬盘或光盘上的视频数据一边播放,而无需预先把容量很大的视频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在播放A VI视频数据时,只需在指定的时间内访问少量的视频图像和部分音频数据。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实现迅速地加载和快速地启动播放程序,减少播放A VI视频数据时用户的等待时间。 (4)提供了开放的A VI数字视频文件结构。A VI文件结构不仅解决了音频和视频的同步问题,而且具有通用和开放的特点。它可以在任何Windows环境下工作,而且还具有扩展环境的功能。用户可以开发自己的A VI视频文件,在Windows环境下可随时调用。 (5)A VI文件可以再编辑。A VI一般采用帧内有损压缩,可以用一般的视频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 或MediaStudio进行再编辑和处理。

基于多学科视角的消费者行为研究进展

2012年第23期总第325期前沿Forward Position No.232012Sum No.325 基于多学科视角的消费者行为研究进展 陈岩(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91;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191) [摘要]对消费者行为的准确把握是扩大内需对策研究的微观基础。如何理解和解释消费者行为,是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共同面临的一项挑战。由于研究目标和假设条件不同,各学科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视角、侧重点和方法相差悬殊。本文基于多学科视角,对经济学、社会学和营销学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比较,以期对消费者行为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多学科;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3-0011-05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0490641)支持。 [作者简介]陈岩(1974—),女,山东青岛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者金融。 一、引言 消费作为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标。特别是在当前出口需求明显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扩大消费需求成为我国 稳定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因此,“十二五”规划开篇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 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任何一种促进消费的政策和措施,要有所作为,最终必须落实到微观行为主体的消费行为上。因此,对消费者行为的准确把握是扩大内需对策研究的微观基础。而研究消费行为,必然涉及多个理论视角,因为消费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在人类进入消费社会之后,消费更主要地体现为社会、文化和心理问题。如何理解和解释消费者行为,是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共同面临的一项挑战。由于研究目标和假设条件不同,各学科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相差悬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各种理论 视角进行一番检视,以便对消费者行为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和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研究各 种促进消费的政策和措施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做。二、传统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的解释如果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类选择的科学,那么消费函数就是经济学家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描述。在制度既定和“经济人”假设前提下,自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绝对收 入理论提出以来,古典消费函数理论经历了绝对收入理论、 相对收入理论(Duesenberry ,1949)、生命周期理论(Modigliani and Brumberg ,1954,1980)、持久收入理论 (Friedman ,1957)的变迁。这些林林总总的消费函数理论均认为消费,从而储蓄,取决于收入,其分歧仅仅在于对 收入的定义不同。 (一)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是经济学家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一个基本 框架,其核心思想是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财富和一生的收入情况,平滑其生命周期内的消费以使得总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平滑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方法,就是在暂时性收入高时储蓄,在暂时性收入低时负债。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理论蕴含着这样几个关键的假设:(1)消费者时间偏好一致(time -consistent ),即各期的时间贴现率恒定;(2)消费信贷可得性(accessibility ),即消费者在需要利用负债的时候,能够方便地获得消费信贷;(3)消费者完全理性 (rationality ),能够合理地预期未来的收入并进行跨期最优资源配置。 (二)预防性储蓄理论和流动性约束理论由于假设太强,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理论很难经得住实证检验(Campbell ,1989,1990),后续的学者将不 确定性引入分析框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消费函数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预防性储蓄理论和流动性约束理 论。预防性储蓄理论由Leland (1968)提出,强调消费者储蓄不仅仅是为了在其生命周期内有效配置资源,同时也·11·

欧派电动车视点:控制器故障排除方法

欧派电动车视点:控制器故障排除方法 最近接到不少经销商反馈,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无法快速判断控制器和电机到底是哪一个出现故障。下面就如何快速判断控制器故障的问题给大家提供以下方法参考: 一、控制器损坏的原因分析 控制器损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控制器内部供电电源损坏。 2)功率器件损坏。 3)控制器工作时断时续。 4)连接线磨损及接插件不良或脱落引起控制信号丢失。 针对以上损坏原因的分析如下: 1)控制器内部供电电源的损坏,可能是由控制器内部电路短路或外部引线短路引起的。2)功率器件的损坏,可能是由电动机损坏、功率器件本身的质量差或选用等级不够、器件安装或振动松动、电动机过载、功率器件驱动电路损坏或参数设计不合理引起的。 3)控制器工作起来时断时续,可能是由器件本身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参数漂移、控制器总体设计消耗大导致某些器件局部温度过高而使器件本身进入保护状态或器件接触不良引起的。 4)连接线磨损及接插件不良或脱落,可能是由线材选择不合理、对线材的保护不完备、接插件的选型不好及线束与接插件的压接不牢引起的。 二、控制器好坏简要判断 1.用万用表欧姆档进行测量(断电测量) 1)用万用表置于欧姆档20k,用红表接控制器负极,黑表笔依次接测量控制器主线黄、绿、兰,应有10k?左右的读数(数字万用表),三次读数应基本一致。 2)用万用表黑表笔接控制器正极,红表笔依次测量控制器主线黄、绿、兰,应有15k?左右的读数,三次读数应基本一致。 3)如步骤1)、2)的测量正常,则表示无刷控制器内的MOS管基本正常,把控制器与整车连接,接通电源,拔掉制动线,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转把5V电压是否正常。若以上测量正常,则表示控制器基本正常,否则可判定控制器损坏。 2.用万用表二极管档进行的测量(断电测量) 1)将万用表置于二极管档测量,用红表笔接控制器负极,黑表笔依次测量控制器主线黄、

从多学科的视角解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从多学科的视角解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 科性质 前言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逐步兴起并日益影响深远的年轻学科,传入国内并发展至今已逾40年。其中,教育社会心理学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Getzels(1969)编撰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这预示着该学科的产生。国内研究始于1983年,以张世富撰写的《课堂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和由章志光翻译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为起点。①随后,时蓉华(1989)撰写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八章提及教育社会心理学,并将此学科看作社会心理学的分支,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性。②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整合了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所以关于其学科性质的界定问题,仍是不同学科研究者探讨的焦点。本文拟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梳理教育社会心理学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归属问题作出分析。 1 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时间较短,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国内有关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者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学者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高峰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

研究的基础。但近十年了,国内关于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文献资料依然很少,无论是在理论建构,还是应用研究方面并无新的突破。(2)尽管有很多学者努力建立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出版相关专著,但其体系仍较多依赖国外教材的框架,或是搬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上无独特之处。(3)研究领域庞杂,缺乏有针对性的、突出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角度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不免有相似之处、重合之处。③(4)自教育社会心理学诞生以来,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入到该领域。但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定向,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不仅不利于其学科本身的发展,反而使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更加含糊。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明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应是首要探讨的课题。学科性质决定着学科体系的建构,决定着研究者改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从而造出是什么东西的问题。总结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由于人际交往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并探索它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学科。④这一观点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定向,被后来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引用。但是不禁引发新的思考:首先,既然已有了明确的学科定向,为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多混乱的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