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选择课题的几种途径_上_音乐论文写作系列研究之四_蔡际洲

选择课题的几种途径_上_音乐论文写作系列研究之四_蔡际洲

选择课题的几种途径_上_音乐论文写作系列研究之四_蔡际洲
选择课题的几种途径_上_音乐论文写作系列研究之四_蔡际洲

中国音乐(季刊)2005年第2期

CHI NESE MUSIC

○蔡际洲

选择课题的几种途径(上)

———音乐论文写作系列研究之四

收稿日期:2004-11-23

作者简介:蔡际洲(1952- ),男,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摘 要:选择课题是音乐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其中包含有不少值得研究的

问题。文章提出了选择课题的6种途径,并结合我国音乐研究的实际对其作了展开论述。

关键词:论文;写作;选题;途径;音乐编辑;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18.91;J605-0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923(2005)02-0080-06

序 言

选择课题,亦称“选题”,就是确定研究对象。这是音乐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所谓“途径”,除了道路、门径、角度的含义之外,还有方法的内涵。有关论文写作中选题的重要性,学术界已有较多论述。一般认为课题选择得恰当与否,甚至与论文的成败直接相关。由此可见,如何选题也是一种艺术,其中理应包含着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

有关选题的研究,音乐学界尚无这方面的专论。只是作为论文或专著的一部分,才有所涉及,如方建军[1]、伍国栋[2]、郭声健[3]、杜亚雄[4]、傅利民[5]诸先生的著述。不过,其中大多论及的是选题的原则。唯郭声健先生提出了6种选题途径,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笔者以为作者主要是基于音乐教育且大多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这一领域的思考。本文拟参考陈果安先生

[6]

提出的几种选题方法,试

图将研究领域稍作扩展,并结合音乐学界的研究现状以及音乐院校中硕士生、博士生的选题情况对这一问题再作讨论。一、从疑问中选择课题

疑问是我们从事学术研究最为常见的起点。所谓疑问,即问题,是学术领域没有解决的矛盾。在音乐理论研究中,疑问一般来自音乐实践和理论文献这两个方面。如果我们在这两方面作深入、细致的思考,便可找到可以选择的课题。

1.产生于音乐实践中的问题

这里的音乐实践,不仅是指参与音乐表演,而且还包括聆听录音、阅读乐谱、实地考察、课堂教学等多方面的实践活动。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来看,这是与研读前人的文献有区

别,却又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因为,不仅理论唯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是“科学的抽象”,才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列宁语)”,而且作为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音乐艺术,其理论研究如果脱离了实践,许多问题将不得要领。黄翔鹏先生在学术研究中的座右铭:“系古今、辩名实、重实践[7]”,即是最好的说明。可见音乐理论研究中的许多问题,也来自于音乐实践中的思考。以下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产生于演奏、演唱过程中的疑问。这是音乐理论工作者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有着不同寻常的“亲身体验”的意义。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如果透过实践的“体验”,再加以思考,便会找到问题。如通过演唱陕西秦腔的“苦音”,演奏潮州音乐中的“重三六”与“活五”,以及维吾尔族木卡姆中几个有“中立音”的乐调,就会发现“中立音”处在调式音列的不同位置,就会引起调式色彩的变化,甚至改变音乐风格。以往的研究多谈“中立音”的律学意义,那么它为什么能引起调式的变化呢?它在乐学上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李玫博士,就是带着这些产生于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关于“中立音”调式意义的研究的[8]。

第二,产生于聆听录音、阅读乐谱时的疑问。从事音乐理论研究,不可不接触相关录音和乐谱,只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用心思考,也可发现问题。如武汉音乐学院的刘正维教授关于二黄腔来源问题的研究。有关二黄腔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主要有安徽说、江西说、湖北说3种。这3种说法,均依据历史文献。但刘正维先生在接触了大量二黄腔的乐谱和音响后,发现二黄腔与鄂东北的民间音乐(包括

民歌、戏曲等),有着许多一脉相承的共同特征,与江西、安徽的却关系不大。由此而来的问题便是:研究戏曲声腔来源的根本是历史文献的考证,还是侧重音乐本身?深入下去就产生了这一研究课题,写出了《二黄腔源于鄂东北辩》[9]一文。此外,他关于长江中上游的地方小戏的声腔系统问题、弋阳腔的来源问题的研究,也是来自音乐实践中对种种疑问的思考①。

第三,产生于实地考察中的疑问。实地考察是音乐研究中发现新材料、新问题的重要契机。这点对于从事民族音乐学和音乐社会学研究的人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关于武当山道教音乐的研究。1986年,《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编辑部和武汉音乐学院道教音乐采录小组对武当山的道教音乐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发现了在那里依然存在着极其丰富的道教音乐。特别是武当道乐独具神韵的宗教气质,以及武当山与明代宫廷的特殊关系等等,均引起大家的极大兴趣。当时尚处改革开放之初,在人们对道教音乐还十分陌生的情况下,不少问题令人不解。后来,不仅编撰了《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一书,还以此为课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学报《黄钟》还专门开辟专栏、专号,发表许多学术论文,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

第四,产生于教学实践中的疑问。在教学实践中,只要勤于思考,必然会产生许多疑问,也必然会找到研究的课题。比如关于“音乐学考生的专业素质与考试科目”的关系问题,就来自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笔者常听人说音乐学系是音乐院校中最好考的专业,因为只需背几本书就行了。果真如此吗?为什么被我们录取的在“背书”方面成绩不错的考生,在进校后成绩平平呢?特别在“做学问”方面显不出其优势呢?报考音乐院校的考生,各专业都有其侧重点,那么音乐学专业的侧重点是什么呢?如果不是仅仅靠背书,那么音乐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究竟应是什么样的?这种知识结构与考试科目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目前的考试科目在设置上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国内音乐学界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笔者的一篇论文《音乐学考生的专业素质与考试科目》[10],即来自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2.产生于理论文献中的问题

阅读前人的文献,不仅是发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选择课题的重要途径。因为无论选择哪一方面的课题,均不可不研读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在这一问题上,有如下几种情况可供参考:

第一,发现理论文献中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不同看法本身就是矛盾,有矛盾就有疑问。这类疑问通常来自音乐理论文献中的各种“争鸣”。其中有些是以正面的方式进行的,也有以“各自为政”的方式来表述的。如《宋玉对楚王问》中关于“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记载,迄今为止对其解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所知至少有杨荫浏、何昌林、牛

龙菲、席臻贯、张汉卿等七八位学者的多种说法。还有关于黄翔鹏先生提出的“同均三宫”理论,学术界亦有许多争议。其中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还有做出新解释的。究竟谁是谁非呢?疑问自然产生。还有一种情况虽然不属争鸣性质,但不同文献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说法”也易产生疑问。如关于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数量问题。目前在国内能见到的资料,涉及其数量的有35种文献(中文20种,外文15种)。在这35种中外文献中,竟有9种说法:最少者14首,最多者24首。这些都是较为经典的文献,但哪一种是正确的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说法呢?作者以这一疑问入手,找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11]。

第二,发现理论文献中的疏漏、谬误和不妥之处。这类疑问也产生于阅读之中,但发现其中有明显的疏漏、谬误和不妥。与上述有关争鸣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属于明显的错误,不属虽有争议但难以定论的问题。因此,可选择作为与原作者商榷的课题,也可引发出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武汉音乐学院孟文涛教授的文集《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12]中的大多数文章,即属于此类。孟文涛先生是一位敢于说真话、敢于对音乐理论研究中的“问题”进校“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的学者。在我们的音乐理论研究中,一方面需要有人作大量的考据、辨析和各种探索性的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人对其中的疏漏、谬误和不妥加以指出、加以评说。可见,这理应成为音乐论文选题的一种思考角度。该“文集”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许多音乐研究领域,被商榷的作者有不少是名家、是大师,如克列姆辽夫、魏纳、赵氵风、廖乃雄等。该书对于初学写论文的人来说,在发现“问题”方面无疑是一部很好的教材,值得一读。

第三,发现“通说”不完备或难以自圆其说。所谓“通说”,即通常的说法,是古今中外早已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理论或看法。难道通说还可能有问题吗?可能的。因为人们对音乐的认识毕竟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特别是在不同时期,人们的主观认识也不可避免具有历史的局限。比如宏观方面的问题“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是较为常见的说法,不仅在目前许多音乐读物上,而且在电台、电视台等传媒上还在被广泛运用。但若仔细思考的话,这一问题恐怕并不是那么简单。原因在于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均与它自身的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各自有着不可替代的风格特点。比如一个欧洲人或以欧洲音乐为知识背景的人,他对印度的“拉格”和“塔拉”、对中国的秦腔和湖南花鼓戏的特殊音级、对爪哇和巴厘岛佳美兰音乐的“斯连德罗”音阶等等,是不可能“没有国界的”。这一问题即使退一步讲,还须在某些层面上作些界定,才能讲得通音乐这一品种的不同于语言文字的某些特殊性。再如微观方面的问题。如音乐史中关于“琵琶”二字的来源问题,都从东汉刘熙的《释名》,即“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说“琵琶”二字是源于演奏技法的称谓。这不仅在有关工具书上比比皆是②,国内有关研究琵琶史的专

蔡际洲:选择课题的几种途径(上)

家也一致认同———似乎成为定论。但武汉音乐学院的孟文涛先生却对此提出不少疑问:比如“琵琶”二字以“双音”为名,为何与我国古代乐器以“单音”字为名的传统相悖?为什么还有“枇杷”、

“枇把”等用法?在中国乐器的命名问题上,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用有实际意义的且为果木称谓的名词(因为“枇杷”本系我国一种植物的名称)。作者在常任侠先生提出的“琵琶”为波斯胡语Barbat音译之说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13]。最后认为“批把”二字不是演奏技法的称谓,而应是古波斯语的音译。

第四,发现理论文献中某些问题语焉不详。这是指我们在学习前人的理论文献时,发现其中对某些问题没有具体、深入地进行展开,从而形成的疑问。这些问题的形成,有可能是我们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想在书上找到答案,未能如愿;也有可能是我们在浏览理论文献时对知识的探求心理所至。之所以语焉不详,是因为前人对此未作深入研究,只能稍微提及。我们只要留心抓住了这些问题,均可作为选题的起点。这类问题在中国音乐史中较多见,一是因为古人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音响资料和乐谱资料,二是古汉语表达和传统思维的模糊性,因而在古代音乐文献中,对很多问题都是语焉不详的。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曾有著名的《乐问———中国传统音乐历代疑案百题》[7],以仿屈原《天问》的方式提出了中国音乐史研究中100个问题。其中有不少就属于文献中语焉不详一类,诸如“太初有节”、“律和声”、“女娲作簧”等等。这篇《乐问》可谓关于中国音乐史研究的纲领性文件。

二、从学术热点中选择课题

在音乐学领域,凡不同历史时期,一般都有引起较多人关注的、并能引起热烈讨论的问题,即所谓“学术热点”。引人关注、热烈讨论的本身就说明,在这里,有各种不同的思想在碰撞,不同的看法在交锋。这些问题大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点,若对其进行关注,也易于找到课题。一个音乐理论工作者或音乐理论专业的学生,要对新的学术动态给以极大的关心。方法是经常浏览音乐理论期刊,多参加学术会议,这样,不仅能为自己的课题选择提供种种契机,还能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对专业发展大有裨益。

学术热点有多种不同的体现方式,其中既有引起音乐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有专属某一领域的热点。

从宏观的角度看,在中国音乐学界具有较大影响的热点问题大致有这样一些:如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音乐界出现了“新潮音乐”、“流行音乐”这两个有争议的音乐类型。对这两种新的音乐类型,有人将其看作“两个怪胎”,认为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方向背道而驰的;也有人将其视为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思想解放运动在音乐艺术领域中的体现。特别是对于“新潮音乐”,音乐理论界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在当时的音乐理论刊物上,发表的各类

研究“新潮音乐”的文章较多。再如上一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新世纪的即将到来,讨论多年的中西音乐关系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问题再度在理论界掀起“波澜”。有人认为中国音乐发展的出路在于要“向西方乞灵”;也有人认为中国音乐发生了“自性危机”等等。其中,必然有不少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如果选择其中某一问题深入思考,就会成为一个研究课题。

从微观的角度看,音乐学各学科(或领域)的热点问题也不尽相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学科均有过种种不同的热点问题。比如音乐史学界的“重写音乐史”、“古乐考证”;音乐美学界的“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音乐美学的方法论”;民族音乐学界的“传统音乐的分类”、“如何保护传统音乐文化遗产”;音乐教育学界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以及近年来关于音乐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学术规范”的讨论等等。对此,还可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若作者自己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自然可选择一个适于自己的切入点。

关注学术热点或者从学术热点处考虑选题,并不是说我们在选题问题上一律都要去“追风”、“赶浪”,这里只是提供一种选择的途径、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而已。因此,我们在学术热点中进行选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注意热点与自己专业方向的关系

根据以上对热点问题的简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种热点并不是与所有的专业方向都有关。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热点与自己专业方向的关系。意思是说,我们在对热点问题进行关注的同时,不可不考虑自己的专业特点。你在哪一方面有专长,哪一方面的热点才特别容易引起你的关注,因而也更易于在这一方面找到自己的课题。这里并不否认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相容性,只是想说明选择课题时若不顾自己的专业特点,则有舍近求远之嫌,甚至吃力不讨好。因此,上述各音乐学科的热点,一般都是由本学科的学者来参与讨论的。诚然,我们音乐学界也有部分在学术兴趣上横跨几个学科,并在这些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但对一般青年学者和青年学生而言,最好还是在与自己的专业方向关系密切的热点中去找问题。这样,才更易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更易于取得成功。

2.注意热点与自己研究特点的关系

注意热点与自己研究特点的关系,是指有些热点问题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可以作多学科的研究。因此,我们不可不在选题问题上注意自己的研究特点或观照视角。比如上述的“新潮音乐”,不仅仅是从事作曲理论研究者的“专题”,其他从事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同样可以从自己的角度介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对同一热点进行关注时,要注意选择自己较为擅长的研究角度。只有这样,所选课题不仅能体现出自己的研究特点,也更易于发挥自己的专长。仍以“新潮音乐”为例,专事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音乐(季刊)2005年第2期

的学者,注重的是新潮作品的技术构成特点,因而也就从作品的技法运用情况入手选题[14];既从事技术理论研究,又有亲身参与创作实践体验的学者,则从音乐作品的构思情况和艺术追求的角度切入[15];音乐美学家更以新潮音乐创作群体的音乐思想与新时期特定的文化背景为对象,试图“从其内部找出勾画这一群体的根据。[16]”音乐史学家自然以历时性的时间维度为线索,从新潮作品创作主体的角度,阐释新潮音乐产生的历史动因[17]。

三、从现实需要中选择课题

选择这类课题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现实音乐生活中有不少问题需要音乐理论给以解答,故此我们在平时只要留意各种音乐生活中的需要,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课题的途径。

1.自己本职工作的需要

这里的本职工作,既指一般音乐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也指在校学生毕业后意欲选择的工作。这样的选题,就可将理论研究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如果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可考虑自己的工作中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哪些问题又特别需要学术理论的支持等等,这便是选择课题的较好切入点。比如近年来音乐艺术院校的“扩招”,给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在某些专业中“集体课”的教学方式已逐渐在取代“个别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钢琴集体课中处理好“集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已是钢琴教师比较关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谈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思路和做法》[18]一文,即是基于这一现实工作需要而选择的课题。再如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估问题,我们以往大多运用的是“定性”的方法。这种方法虽有从整体出发看问题的优点,但思维方式基本上还停留在凭“直觉”的初级阶段。特别是在没有一定评估指标的前提下,学术腐败更容易产生。为了使论文评估工作更客观、更科学,带着这一问题,作者按“定量”评估的思路进行了探索[19]。

如果是在校学生,可根据毕业以后的工作需要来进行课题的选择。若选择音乐教育为职业,可考虑在钢琴、声乐,以及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等方面选择课题。若毕业后的志向是去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或出版社工作,那么可选择音乐编辑学方面的课题。诸如音乐节目的制作问题、音乐出版物(包括文字、音像、乐谱等)的选题、制作、编辑问题等等。如果选择去文化馆、文化宫、博物馆工作,可选择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考古学、音乐传播学等方面的课题。如此等等。一般说来,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2.当前音乐生活的需要

当前音乐生活的需要是指当前音乐生活中出现的新动态、新问题(但不是上述的“热点”问题),需要音乐理论给予明确回答。其领域可涉及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宏观方面的问题:

1995年,国家教委和文化部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国民音乐教育”这一命题。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上应如何看待这一问题?长期沿袭西方音乐教育体制所带来的巨大的历史“惯性”,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在国民音乐教育领域,而且还涉及专业音乐教育。那么,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教学方法上又应如何具体实施?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一体化。现代工业文明在给我们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重重危机。面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人们一般都讨论自然生态的平衡问题,那么文化生态是否也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在上一世纪末,我国将“可持续发展”这一人类公认的发展理念作为国家的发展道路,那么音乐文化是否也须“可持续发展”?如何“可持续发展”?等等。

此外,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也会产生一些具有“时效”性的新问题。比如在2001年春,为了对新世纪的中国音乐学术进行前瞻性的思考,由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编辑部发起,组稿了一个笔会专栏:“走向21世纪的中国音乐学”,发表了20余篇中青年音乐学家的短文。这些短文所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国音乐学界在跨入新世纪时大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短文亦可看作是关于21世纪中国音乐学的研究提纲。如果将其深入展开,便可形成不少研究课题。这一案例虽属音乐刊物的选题,但其基本思路可供我们作为论文写作选题的参考。

再如微观方面的问题:

前些年不少音乐报刊中纷纷登载的“王洛宾问题”,以及近来在《音乐周报》、

《人民音乐》上关于郭颂的《乌苏里船歌》究竟是“作曲”还是“编曲”的讨论,其中还涉及一场官司的纠纷④。在这些纠纷中,自然引出何为“民歌”、何为作曲家创作的具有“民歌风”的歌曲、民歌有无“版权”、如何界定“作曲”和“编曲”、如何看待“作曲”、

“编曲”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等问题。持不同见解的,大多系音乐界著名专家学者和法律界人士。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充分说明,我们的音乐理论和著作权法尚有不少苍白之处,甚至在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上,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探索。

从目前音乐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去向来看,除了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理论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到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出版社去做音乐编辑。这一信息表明,我们亟需应用理论课程的设置和应用理论人才的培养。那么,我们的音乐理论课程应如何改革?如何设置应用理论课程?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需要在音乐理论研究中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这就是关于音乐编辑学的研究。诸如音乐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音乐编辑学的学科定位及其与音乐学其他诸学科的关系;音乐编辑的基本原理与过程;音乐理论刊物、音乐学术著作的选题与组稿;电台、电视台音乐节目的

蔡际洲:选择课题的几种途径(上)

选题、编辑与制作;音像制品的选题、编辑、制作与市场导向等等[20]。

这些,都需要音乐理论工作者予以关注、做出理论上的阐释。由此,我们也可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

四、从自己擅长处选择课题

考虑自己的擅长处,也是一种选择课题的途径。从知识特点、能力特点,以及在资料占有上的各种条件来看,任何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因此在选题时一定注意“扬长避短”。在选题时如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则易于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说来,从自己的擅长处入手选题,可考虑以下几点:

1.考虑自己的知识特点

如果自己在中国音乐方面的知识积累较多,就不要去选择研究西方音乐的课题。反之一样,如果自己对西方音乐了解更多一些,就不要舍近求远地去研究中国音乐。其中还可细分:同是研究西方音乐,如果作者是弹钢琴的出身,就可选择钢琴音乐方面的课题;如果作者的“四大件”基础较好,就可选择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研究。总之,多选择与自己知识“对口”的课题,否则,就是事倍而功半。这里有几位研究生的课题选择情况可供参考:如原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专业博士生刘勇的课题是“中国唢呐音乐研究”,该选题与作者原来从事过吹管乐器的演奏有关。原福建师大民族音乐学专业博士生赵志安,所选课题是“京胡音乐研究”,作者原来从事过二胡演奏专业,对弓弦乐器较为熟悉不能不说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再如原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硕士生熊露霞,所选课题是“京剧音乐美学研究”,这一选题,也与作者有在京剧团从事音乐工作的经历不无关系。原武汉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余惠承,硕士论题为“民族声乐理论文献研究”。研究文献似乎不是音乐表演类研究生的专长,但作者曾经在图书馆工作过,对音乐文献比较熟悉。

2.考虑自己的能力特点

同样是研究音乐,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可能完全一样。有的人比较善于接受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有的人则习惯于传统的治学思路;有的人喜欢从宏观上把握音乐问题;有的人则更长于从微观处入手;有的人思辨能力较强,乐于研究些较为抽象的音乐问题;有的人则喜欢在具体的实证性的方面对音乐进行探索……这些能力上的差异,既可看作自己的优势,也可看作自己的局限。因此,在选题时尽可能发挥能力方面的特点,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笔者曾见过两位均为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硕士研究生,一个对微观方面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另一个则对更乐于关注宏观方面的问题。于是前者的课题为“燕乐二十八调诸论问题”;后者的课题为“中国传统记谱法的历史沿革”。笔者曾指导过两名同为民族音乐学专业的本科生,一位性格内向、文静,有坐“冷板凳”的功夫,因而她就选择一个在“民族音乐集成”基

础上进行继续研究的课题———“湖北民间器乐曲《十样锦》研究”;另一位性格开朗、活泼,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因此她选择的课题是“湖南望城县丧礼音乐调查”。这些选题,都与作者的能力特点有关。

3.考虑自己的“地利之便”

这种情况一般在民族音乐学、音乐考古学等专业的选题中较多见。所谓考虑“地利之便”,即作者是哪里人氏,即在哪里去找课题。因为,作者原来生活、工作的地方,有不少“关系网”,不仅可在资料收集方面提供“地利之便”,而且还由于作者本人对当地的风土民情较为熟悉,在对所选课题进行学术研究时也更易于及早“进入情况”。据人民音乐出版社陈荃有博士介绍,厦门大学周畅先生在指导研究生时,就常常利用学生自身的“地利之便”来考虑选题。如内蒙古人做的是蒙古族音乐研究,安徽人做的是黄梅戏研究,四川人做的是蜀地音乐文化的交流等等。如陈荃有博士系河南人,他原在厦门大学的硕士论题为《从出土乐器探讨商代音乐文化的交流、演变与发展》。有关这方面的实例还有不少:如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硕士生秦序、原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生杨民康均系云南人,他们的硕士论题均在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进行选择;原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生周耘、李幼平均为湖北人,硕士论题分别为“荆楚跳丧鼓研究”和“楚系乐器研究”;原福建师大音乐系硕士生张磊是河北人,研究的是河北地方戏曲“武安平调”;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硕士生刘洋是吉林人,研究的则是东北“二人转”。如此等等。从中可见在特定专业方向的选题中,“地利之便”也是一种值得参考的途径。

五、从学术发展的角度选择课题

这是指选题中的一种系统思维方法。所谓发展的角度,就是指所选课题不是仅仅写一篇论文就完事,而是可作一定的后续性研究。实质上这也是选题上的一种战略眼光,不仅仅只考虑当前,还须考虑今后。从学术发展的角度选题,要求我们必须熟悉本专业(或本领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无论是“填补空白”的课题,还是“补充前说”的课题③,均具有学术发展的意义。一般说来,许多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的选题都有这一特点。发展的角度,有这样几种情况:

1.考虑自己专业的发展

无论是一般音乐理论工作者还是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都有一个专业发展方向的问题。因此在选题中,还可与这一发展方向联系起来考虑。如果有了这种考虑,所选课题就有了上述的“发展”的意义。所谓专业发展方向,需要考虑的是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如何作一全面的、系统的总体安排的问题。尽管其中有时间、资料和其他非学术因素的影响等等,但有经验的学者一般不可不对自己的学术道路有个大体的理性设计,不会“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更不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著名音乐学家钱仁康先生,原主要

中国音乐(季刊)2005年第2期

从事西方音乐研究,近年来则转向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黄翔鹏先生最早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后转向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和音乐考古学研究;樊祖荫先生原来从事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后又从事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和音乐教育学的研究等等。从中可见作者的选题在自己专业发展上的理性思考。

诚然,这种研究领域的转换和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同历史时期对学术发展提出的要求、特定学术环境的影响,也有作者本身的学术兴趣、研究志向等方面的原因。但是,作者自己的主动选择应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由此可见,从专业发展方向的角度出发,也不失为一种选题的途径。

2.考虑课题本身的发展

所谓课题本身的发展,亦即课题有否扩展的内在潜力,能否形成一系列的后续研究,能否成为一个有发展意义的大课题。这种课题一旦选好,选准,将形成一个“课题链”。如果这种课题深入做下去,一定会在某一领域引起较大影响。诚然,这种课题的选择亦与作者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能力有关。音乐学界较成熟的学者大多在选题上具有这一特点,如钱仁康先生关于学堂乐歌考源的系列研究、桑桐先生关于西方和声半音化历史演变的系列研究、陈应时先生关于古代乐谱的系列研究、樊祖荫先生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的系列研究等等,从中可见他们在选题上的这一思路。

研究生的选题也有这方面的例子。如原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生钱仁平的论文选题为:“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研究”。除了硕士论文《肖斯塔科维奇后期创作中的核心集合及其对音高结构的辐射控制》之外,作者毕业后还作了一系列关于肖斯塔科维奇的后续性研究。如果他选择的课题是研究一位不大出名的作曲家,而且也没有多少有影响的作品可供研究,那么也就不具备这种系列研究的可能性。再如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张振涛关于河北民间笙管乐的系列研究、原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项阳关于“乐户”的系列研究、原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徐元勇关于明清俗曲的系列研究等等,均系他们博士选题的延伸和发展。

3.考虑学科建设的发展

这是在选题时考虑本学科的发展现状,本学科发展的需要。比如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音乐理论界对西方作曲理论的了解和研究仅仅限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由于大量西方现代音乐作品的引进;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国作曲家也在创作中大量吸收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观念和技法。这些均需要理论给以回答,因而在20世纪80年代,从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一批西方现代音乐作品为研究课题,即属于这种考虑。再如民族音乐学方面,建设中国音乐理论体系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界的一项宏伟目标。那么弄清自己

的传统家底有些什么,是一个首要的问题。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有了直至今日尚在进行的“民族音乐五大集成”的重大课题(国家重点项目)。在这种课题选择的过程中,一般必须要对该学科的历史与现状有充分的了解。诸如该学科已经研究过些什么,还须作哪些战略性的整体思考等等。在此基础之上,自然就有了可选择的课题。诚然,这类选题一般要求作者要有较为宽阔的学术视野,主要是对那些较为成熟的科研人员而言的,但也不排除学生论文的选题。即这类选题一般要与导师商量,在其指导下进行。(待续)

附言:本文是作者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系列研究的第四篇文章。其中第一、二篇分别发表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和第3期。第三篇发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以后的若干部分将在其他刊物上陆续发表。

注 释:

①详参刘正维先生的相关著述:《梁山调腔系论证》(载《音乐研究》1983年第1期)、《戏曲新题———长江中上游小戏声腔系统》(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

《弋阳腔的若干质疑》(载《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4期)等等。

②详参《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29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511页)等。

③所谓“填补空白”的课题,即前人没有研究过的课题,是指音乐理论研究上从未开辟过的新领域。一般说来,填补空白的课题资料难找,方法难寻,具有探索性质,因而难度较大。但是在研究中较少受到陈规的束缚,只要刻苦追求,坚持不懈地努力,反而容易取得成绩。“补充前说”的课题是指前人已经作过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课题。但并不是说这一领域不能再进行研究。因为,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音乐理论必然作相应的发展。所谓“补充”,其内涵在于或修正前说的不妥,或补充前说之不足,或全盘推翻前说重新提出新说等等。补充前说的课题,具有“老课题”的含义。其特点是难度相对小一些,资料也容易找一些。然而,“老课题”这一领域却人才济济,成果众多,提出新说也不容易。

④详参2003年上半年《音乐周报》和《人民音乐》上的相关文章。参考文献:

[1]方建军.音乐院校大学生音乐论文写作若干问题探讨[J].交响,1997,(4):56-58.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24-232.

[3]郭声健.琴歌舞笔———音乐教师写论文[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5-24.

[4]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论文写作[J].黄钟,2001,(1):57-61.

[5]傅利民.音乐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与选题原则[J].交响,2002, (2):37-40.

(下转第107页)

蔡际洲:选择课题的几种途径(上)

三、客家筝派代表人物

罗九香(1902—1978),广东大埔县人。1902年6月19日生于大埔县石云区枫朗乡。一生从事民间音乐的演奏和教学活动。他多使用中州古调、汉皋乐谱,有着“大古元音”的遗韵美誉。其演奏风格委婉动听、轻而不浮、急而不躁、愤而不怒、哀而不伤,具有古朴典雅之风韵,又有清丽隽永之风范。罗先生主张对传统乐曲注入新的艺术元素,在《出水莲》中运用一按即颤加密颤的弹法,使“fa”音具有独到之处。他借助山东派中的大指小关节托劈音来丰富客家筝的八度轮音。罗九香一直被中国古筝界誉为“承秦筝正统、传大古遗音”的客家派一代宗师。

陈安华(1940—),广东潮安县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星海音乐学院教授。1963年毕业于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民乐系并留校任教。陈先生自幼受潮州音乐熏陶,民间音乐功底深厚。1958—1960入潮安庵埠业余汉剧团(前身为创建于1846年的“咏霓裳”儒乐社),学习汉剧演唱和扬琴演奏受吴恩明先生古筝启蒙,后受教于潮筝大师陈海吾(又名陈世哲)先生。入音专后师承客家筝大师罗九香。陈先生集潮州与客家派筝艺于一身。1986、1988、1997年《羊城晚报》、

《广州日报》、

《南方都市报》分别以《古筝奇人》、

《古筝名家》、

《南方筝王》为题介绍陈安华。筝界同仁誉其为“众望所归的南国筝界第一人”。著有《中国南岭筝谱》,专业论文有《筝的沿革看世界筝的趋向》、

《关于古筝教学规范化的思考》、

《唐宋大乐遗综》等。1960年他的论著中首次提出“岭南古筝学派”,他正在为倡导、创立“岭南古筝学派”而努力。

饶宁新(1942-),生于汉乐世家,其父饶从举是汉乐名家。自幼随父学筝,后入广州音专,先后师从潮乐名家苏文贤、汉乐大师罗九香。饶先生功底深厚、音质坚实、感情细腻古朴典雅、讲究音韵。无论是左手的吟、揉、按、滑,还是右手弹拨的音色变化均有独到之处。其演奏的客家筝曲《出水

莲》、

《焦窗夜雨》、

《西调》古意盎然、音韵悠长。

四、客家筝的传承与创新

可以说没有移民的传播便没有客家筝乐文化的传承。没有对客家筝乐优秀传统的继承,创新就会失去坚实的基础。但依赖传统不去创新,客家筝会走向枯竭。

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发人深省地提出:“为什么这样庞大的一支教育工作者队伍,现在这样专心致志地在全世界工作,而且一般说来都具有胜任的能力,却产生不了杰出的科学研究者?”这说明教育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更新、创新认识。客家筝传承与创新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需要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作曲家、教育家和演奏家,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将来的古筝家。现代筝人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和高尚的“筝”操,更要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仅有演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合理、完美、思维敏捷的大脑,洞察古筝发展动态。在追求“大音希声”、“虚静淡远”境界的同时,还需挖掘、探寻未来古筝的真谛。传承与创新是古筝发展的永恒主题,怎样去做好对我们每位习筝者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实践中有待于我们去解决。

注 释:

①选自徐旭曾《丰湖杂记》,见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第98-100页。

参考文献:

[1]上下五千年?中国卷2[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381.

[2]冯光钰.客家音乐传播[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3]上海音乐出版社编.中国古筝名曲荟萃[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

(上接第85页)

[6]陈果安,徐新平.大学文科毕业论文导写[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42.

[7]黄翔鹏.乐问———中国传统音乐历代疑案百题(上下)[J].音乐研究,1997,(3):5-24;1998,(1):38-60.

[8]李玫.“中立音”的调式意义(上下)[J].黄钟,1999,(4):74-85;2000,(1):93-99.

[9]刘正维.二黄腔源于鄂东北辩[J].中国音乐学,1990,(4):49 -67.

[10]蔡际洲.音乐学考生的专业素质与考试科目[J].黄钟,1998, (1):57-63.

[11]王岚.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曲的数量考证[J].中国音乐学, 2001,(4):36-47.

[12]孟文涛.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13]孟文涛.“琵琶”之名是外来词音译的考证[J].中国音乐学,1992,(1):106-112.

[14]郑英烈.十二音技法在中国音乐作品中的运用[J].音乐研究,1986,(1):23-34.

[15]彭志敏.音乐新技法探索中的盲然、偶然与必然说[J].音乐研究,1986,(2):31-37.

[16]罗艺峰.新时期音乐思潮一瞥———试论“崛起的一群”[J].音乐研究,1986,(2):1-9.

[17]戴嘉枋.面临挑战的反思———从新潮音乐论我国现代音乐的异化与反异化[J].音乐研究,1987,(1):44-55.

[18]崔鸿源.谈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思路和做法[J].黄钟,2000, (2):58-62.

[19]蔡际洲.音乐类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评估[J].中国音乐, 2002,(1):15-18.

[20]《黄钟》编辑部.写在前面———倡导音乐编辑学研究[J].黄钟,1997,(4):3-4.

刘 燕:客家筝考

音乐论文的写作基础

音乐论文的写作基础 一、选题 1、选题的意义——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是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将要解决什么问题的基础,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选题确定的早,就等于早给自己明确研究的任务和方向赢得了研究时间。 2、选题的原则 (1)适宜性原则——选题要根据的主观条件,选择自己专业范围内的、难易适中、大小适宜的课题。 (2)创新性原则——选题应判断课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是否是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是否填补了本学科或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3)价值性原则——是指选题是否有学术价值、科学价值。 (4)把握性原则——选题应该建立在自己最擅长的学科上,这样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脱离所学专业,对自己研究的论题没有把握,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写好论文。 3、选题的途径 (1)自主选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有价值的课题,或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 (2)借鉴选题——即被动选题,就是借鉴外界因素获得适合自己的选题。 4、选题的方法选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专业方向而已,很难概括,但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1)综合寻找法——就是对自己所占有的材料广泛阅读,对已有课题进行综合选择,寻找出有研究价值的一种方法。 (2)主观设定法——就是先有主观设定,然后沿着一定的方向,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必要的调查验证,证明自己的选题价值。 (3)借鉴深入法——广泛地研究、分析各种成功的课题,对他人已经研究的有关论题进行反复咀嚼,看看还有哪些问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从而确立研究课题的一种方法。 (4)实践总结法——从自己的实践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论题,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中。 二、资料的搜集与梳理资料的搜集与 1、搜集资料的意义——选题一旦确定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搜集和积累资料。它们是写好论文的基础。有人初步统计过,一个研究者在科研项目中的时间分配是:搜集材料时间占 50.9%,思考计划占 30%,撰写论文只占19.1%。因为资料是创造的源泉,是形成论文观点和表达主题的基础。撰写论文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事实即材料。 2、搜集资料的方法

科研论文写作的感想与体会

关于科研论文写作的感想与体会研一上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这一课程。通过李老师的讲授,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记录如下: 首先,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科研写作。狭义地说,科研写作是指原创性研究结果的描述报导;广义地说,还包括学术期刊上其他类型的论文交流(比如综述论文),也包括科学家从事职业科学活动所进行的其他交流用的写作,学位论文、项目申请(建议)书、会议口头报告、墙报、推荐信、科普文章等等都是科研协作的类型。 在科研论文写作时要遵循正确、清楚、简洁的原则(三C原则)在论文写作时正确性同样代表了一个学者的学术声誉,不抄袭、不造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是一个合格科研人员的基本素养科研是创造科学知识的过程。简洁性对于知识的传播极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简洁的思维有利于取得好的科研成果。对比西方语言文化,我国文字和文学的简洁性更优。在这方面,笔者更加偏爱中文期刊论文对简洁性的要求,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具备简洁性的同时更要强调对所陈述的科研成果的论证的充分性。研论文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不是迷语,必须做到清楚的表达。清晰的论文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发布的研究成果。不要让别人有机会猜测或寻找研究的任何元素,包括研究背景、目标、方法、结果、结论等。把各个元素都放在它们最应该存在的地方。运用规范的子标题和清晰的逻辑语言标识论文各个部件;段落之间保持良好清晰的连接层次性,主次分明;每一个段落表达一个观点或一个小主题,中心句居首或居尾;运用清晰简单的文字组成句子表达各种观点,在使用英文丛句的时候注意强调部分居于前,等等。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最后看上去就会像一小截一小截短小精悍却又联系紧密的小树枝组成,而这些小树干又在更高层面逻辑严密地组成大的树干。 通过老师的对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了解到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 撰写科技论文:1)要在学习、积累和交流上动脑筋、下功夫。2)要在研究和探索中做文章。3)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4)学会写作无捷径。撰写要勤、撰写要恒、撰写要精、撰写要新。

音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方法

音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方法 的完成质量直接决定了论文是否具有可行性,或者说,开题报告的优劣直接决定论文的学术价值,下面是搜集整理的音乐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方法指导,供大家阅读参考。 按照当前普通高校对学士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在正式开始前要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研究者在完成论文选题、初步资料收集基础上撰写的课题论证与研究计划,它不仅要清楚地阐述研究者要研究的问题,还要明确陈述这些问题得以提出的依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研究者的研究条件、前期准备及研究计划进行说明。 一、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通常情况下,学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涵盖了以下内容:拟选题目、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选题的研究现状、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研究进程安排、主要。 1.拟选题目。 拟选题目,即作者要研究的核心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拟选题目和研究方向不同。研究方向是选定专业中的某一领域作为研究范围,而拟选题目需要对研究范围加以限定,明确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说,拟选题目是在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研究方向,如果在此基础上拟定论文题目的话,就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限定,如“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小学三年级为例”.该论文题目与研究方向相比,加入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小学三年级为例”两个限定词之后,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通过研究要回答的问题在题目中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 在论文题目的选择上,“一个好的选题必须遵循两大标准:专业标准和问题标准。何谓专业标准? 即一个选题必须在该生所攻读的专业范畴之内,必须是本专业公认的研究问题。何谓问题标准?即一个选题必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好问题。”[1]彭玉生提出了“好问题”的四个评判标准:“具体、集中、原创、意义。”[2] 2.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陈述的核心是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出于何种考虑选择此研究对象,并说明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和特殊性。研究意义可以理解为研究目的,需要说明:通过研究回答什么问题,选择什么方法展开研究,其研究对音乐实践或音乐理论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 作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一、研究方法概要 就研究方法而言,主要可归类为两个范式,即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本主义研究范式。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解释主义研究范式,也即我们常说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主要指注重测量、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精确量化的实证研究(孔德的实证主义,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1879),涂尔干的社会调查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崇尚“价值无涉”、客观性、确定性、概括性、普遍性等不受人为的主观因素干扰的“演绎”过程。因此,定量研究(也称量的、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方法。定量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相关因素的分析,如南师大数学系入学成绩与毕业成绩的关系、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性别与数学学习成绩的关系、认知风格与知识迁移的关系研究等等。 定性研究主张以直觉方法、内省方法和心理体验等手段展开研究,强调主观性、意义性、特例性、“主体间性”、研究者的“在场”参与性等,不推崇抽样、数据统计等量化指标,而是关注“解释性理解”、“自然探究”、归纳分析等(胡塞尔的现象学,狄尔泰、海得格尔-存在主义、加达默尔的阐释学)。定性研究的这种主观特色,正好体现了研究者的心路历程,从而折射出研究过程和结论的真实性、可信性。因此,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凭借自身的参与观察、探究、访谈等手段收集资料,对某个数学问题或某种现象进行整体探索,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并进行意义建构和解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科学假设: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提出课题之后,人们依据已知的事实和教育科学理论与知识,对所要研究的学前教育现象和规律提出初步的假定,这些初步的假定就是学前教育科学假设.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就是要研究人类知识与价值观念传递过程中的学前教育现象探讨学前教育的本质,揭示学前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这就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要研究人类知识与价值观念传递过程中的学前教育现象探讨学前教育的本质,揭示学前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这就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教育科学研究。它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工科学的方法,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认识学前教育现象,探索与发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学前教育实验研究:在合理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P189 学前教育文献研究: 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有关的学前教育文献资料,摘取与学前教育研究课题有关的容和信息,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学前教育事实规律的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把个人或一个团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个案研究主要是搜集一定个人的家庭情况,教育影响,心理发展等历史资料,从而加以分析,探究其心理发展或教育特点与规律. 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是指情境参与者(如教师)以学前教育情境中实际问题为研究主题,与专家学者或其它相关人员协作,在这一情境中边研究边反思,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访谈研究:是研究者(访谈者)通过与被研究对象(受访者)进行口头谈话的方式来从访谈对象那里收集有关其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P160 .统计分析研究:是依据统计原理对观察,调查,测验和实验等研究方法所收集到的学前教育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决和统计检验的方法. . ?学前教师、家长评定问卷研究:是研究者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简明易答的问题,编制成标准化的问卷,然后由熟悉幼儿的教师或幼儿家长针对问卷中的题目逐一对幼儿展开评定,从而获得有关幼儿心理与教育的信息,然后再由研究者根据收回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验证理论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 法.P213 .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或教育规律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或教育规律进 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 描述记叙法是指记录被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和所处的情境,然后,对所收 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事件取样观察法:是从被试多种多样的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 在自然的情境中,等待所要观察行为出现,然后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P145 活动产品分析法:就是对儿童活动产品或劳动成果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探究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P151 封闭式问卷

音乐专业论文写作基础

音乐专业论文写作基础 导读:【音乐专业论文写作基础】 成功需要学习,在大学系统学习或工作岗位上的在职自学都离不开善学。善学是成功的关键。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的刻苦勤奋只是一种学习精神,这种学习精神将离不开善于归纳总结循循善诱、举一反三等得当的学习方法。本科阶段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善学和归纳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论文写作进程包含选取和定义论文标题、搜寻和筛选文献及严谨客观的评述,并进一步以规范的模式陈述本人的研究成果。 论文是用于储存信息、传递学习成果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它不仅能及时向人们传播资讯,广泛地普及已有的音乐研究成果,而且易于使人们从中吸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然而,当前在我们音乐院校,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忽略并缺乏成功研习的方法,在视野、思绪、方式等方面受到限制。音乐论文是音乐界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工具之一,也是向社会传播音乐学理论成果的重要媒介之一。音乐专业中各个方向的学术交流、传播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除论文以外,还有音乐会摄像、灌音、计算机和浏览资料、研讨会等等。但是,音乐学术论文也是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音乐专业学生 的培育除演唱技能技巧的教授,还要重视培养其文字表达的能力。作为音乐人如果只懂得自己专业的表演技能技术,欠缺一定的文字表达本领,既会影响其更深入的学习、研究音乐,又将制约其学术水平的

提升及对音乐文化的传播。因此,在音乐院校撰写音乐论文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从技术与文化理论相互融合的层面来探讨音乐论文的写作规律。 一、选题 音乐论文,是对音乐某一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究。要写出一篇音乐论文需两个方面的基础:一是研究基础,二是写作基础。音乐论文依据不同的学科、选题和研究目的,有不同的类别。按学科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音乐表演研究论文和音乐学论文。体裁分类有论述、评述、评论、科学、实验、调研、教研、学位等基本类型论文。 选题,是研究过程中必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个决策。对自己的研究基础的动机要明确,所研究的范围有多大选择余地,是否有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并且要理解适用于自己研究项目中的所有规定和期望,查看研究基础领域内新近开展的其他研究案列。在集中研究范围并确定选题时,关键的环节就是能够选择大小适宜的题目,并且是在自己可以利用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范围内能够做成的课题。 二、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梳理是每一项研究必做的工作,亦是研究者必备的基本功。每一个课题探究初始,是收集和累积资料,这是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研究者务必了然项目研究的史籍、近况、国内外音乐状态、已达到的研究水平、使用的研究方式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从而也能明了此课题中所能借鉴的地方,并明确自己的研究基点。撰写论

关于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心得体会.docx

关于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心得体会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通过认真参加了秦宏老师“关于创造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罗福凯老师“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梁铄博士“经管类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几次讲座与报告,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记录如下: 一、硕士论文写作的意义 硕士论文写作是研究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一,也是硕士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结合、提升理论水准的一项重要环节。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有利于全面训练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硕士学位论文是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硕士论文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硕士论文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学术论文是发表学术成果的基本方式,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标志,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术研究者熟练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适应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惯例,能够写出合乎标准和要求的论文成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是现代高级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2、硕士论文是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检验方式。 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是检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生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公立民办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而言,学术论文作为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检验方式,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3、硕士论文是专业学习的总结,是必需的学术训练。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论文写作是一项基本内容。通过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梳理、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结构,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规范、规律和标准,培育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 二、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的规范是课题研究与表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通过对于学术论文特征的全面分析,确立出评价论文质量的一般标准。 学术规范包含着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学术论文的特征表现为学术性、科学性、论文发表、辅导写作请联系董编辑Q/微信:993383282,创造性与理论性四个方面。学术性是指语言的学术性、内容的学术性和问题的学术性。 创造性的内涵包括:研究是否推翻前人不正确的定论;有无新发现或提出新理论,或解决新问题;研究虽为老问题,但有无新意,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运用中发现不足而予以完善;是否反映在众多观点中独树一帜的见解。科学性指合乎规律、真实、准确的知识与结论,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出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性与论证推理合乎逻辑性。理论性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运用理论思维,通过抽象、概括、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学习心得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学习心得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学习心得 时间犹如流水般川流不息,偷偷消逝。这学期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的课程已经悄无声息的接近尾声了。怎样才能遵循选题,用对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保证论述方向的可信程度,并用准确无误的语言表达该要表达的事物,我谈谈自己的体会:论文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论文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写论文一般经过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论文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论文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像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论文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论文,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有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论文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为撰写论文时提供有用的资料。 二、格式与写法 论文的要求是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 评述。因此论文的格式相对多样,一般都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论文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其写法多样,不管怎样,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

图情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

图情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 袁曦临 东南大学图书馆 东南大学情报科技研究所

提纲 o选题 o课题申报 o学术论文类型 o写作常见问题

一、选题 o选题前的准备 o选题的来源 o成功选题的检测方法o应避免的选题

选题前的准备 o找到你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o明确你关心和纠结的问题 你的Puzzle 是什么? 举例: o图书馆学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图书馆总在引入新概念?o图书馆的服务和信息服务商的服务有什么不同? o为什么馆员明明干得很累,但外人却不这样认为? o学科服务真的是学者们需要的吗?会不会存在“被服务”? o图书馆真的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吗? o…….

ALISE发布的LIS学科研究领域分类表o美国图书馆与资讯学教育协会(ALISE) 发布的LIS学科研究领域分类表(LIS Research Areas Classification Scheme) o LIS 发展/ 原理:包括图书馆与图书书馆学史、图书馆与社会/ 文化、版权/ 知识产权、信息自由及审查制度、信息政策、信息政治经济学等;o LIS 教育:国际/ 比较图书馆学、LIS 教学法、研究方法、LIS 远程教育与继续教育等; o馆藏发展:采集理论与实践、馆藏保存、档案收藏、特藏/ 珍本书等; o用户服务:参考与资讯服务、青少年与老年服务、阅读与文化素质、信息素养与服务、资讯需求/ 公众行为、学术与科学交流等; o信息组织:描述性编目/ AACR、分类与主题分析、标引与摘要、元数据与语义网、记录管理等; o信息系统与检索:检索原理与实践、数据库与其他检索系统、人机交互、书目计量学/ 资讯计量学/ 网络计量学、信息技术管理与利用 o图书馆和资讯提供者类型: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他o管理/行政:图书馆行政管理、战略计划、推广、服务评价

音乐论文写作基础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理论课,是本专业各技能方向共同的基础理论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本科学位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具有一定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和文字撰写能力。 2.设计思路: 首先明确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论文的概念与内涵;什么是音乐学;音乐学论文文体;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本课程有关概念的界定,明确音乐论文写作包涵 的大致范畴。其次应掌握音乐书信;音乐人物;音乐欣赏;音乐评论;学术综述;文 献资料;通过读书笔记培养学生掌握音乐论文撰写的基本能力,了解常见文体。学习 学术综述的写法,布置学生撰写音乐书信等课后作业。第三,通过学术争鸣;学术论文;文与质;构思与结构;学术规范通过论文导读形式,使学生进入学术研究层面, 了解音乐学论文的不同类型,把握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和撰写内容摘要的能力, 并认识和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本部分在最后两个教学周专门组织模拟论文答辩的课堂 实践教学活动。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许多理论课程,如《民族器乐概论》、《音乐演奏演 - 3 -

唱心理》、《音乐教学法》等具有考查性质或提交论文来结课的音乐类课程,包括毕业 论文的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后撰写音乐研究论文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范文示例的评析以及适当的写作实践,促使学生思考、 体验学术研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逐渐 了解论文选题的原则,掌握查阅信息与文献资料的方法,熟悉论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 规范。 三、学习要求 要求首先是强化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考虑到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多数文化课起点较低,对文字写作缺乏兴趣,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力求使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初步具备独立查找、整合文献资料的能力。强调写作规范是本课程教学要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不仅应当掌握并练习使用正确的行文格式规范,更要明确学术道德规则,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此外,本课程通过设置模拟论文答辩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答辩规范,积累实践经验。 四、教学进度 - 3 -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一:对语言学本身性质的阐述分析 并且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应用及展望》述介 【作者】卢植; 【机构】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Gitte Kristiansen,Michel Achard,Ren啨Dirven&Francisco J.Ruiz de MendozaIb偄 nez(eds.).2006.Cognitive Linguistics: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Berlin:Mouton de Gruyter.ix+499pp.1.前言《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应用及展望》是德国Moutonde Gruyter出版社“认知语言学的应用”系列丛书的第一卷。编者在导言中指出,在过去二三十年间,认知语言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和创新的学科,并不断演化和拓展。一更多还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最新应用;认知基础;概念隐喻理论;语言学模型;展望;认知科学;计算语言学; 2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关于对比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构想 【作者】文旭; 【机构】西南大学; 【摘要】英汉对比研究是我国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其研究方法和视角都相当丰富。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即对比认知语言学,必将对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大有裨益。本文探讨了对比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对比的原则和方法、对比的范围和内容。可以说,语言系统的任何方面,都可以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更多还原 【Abstract】English-Chinese contrastive study is a major field done in Chinese linguistics,which has a number of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perspectives.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a new linguistic paradigm.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nt to integrate them into a new discipline called cognitive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has explored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pproaches, scope and content. We can say that any aspect of language system can be studied contras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 更多 还原 3认知社会语言学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学习心得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学习心得 为期九周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即将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我算是坚持下来的。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正在掌握的或者说正在消化的东西有多少,但是我确定自己多少还是有所收获的。 大二的时候,第一次上季老师的课程,觉得非常有趣,至少不是照本宣科的。不喜欢课件满满都是字的,都是书本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很枯燥很乏味,所以上季老师的课都比较感兴趣,就是因为不会催眠。这个学期的课程有所不同吧,老师讲的也都是理论,所以少了很多幽默风趣的,或者令人深思,研究的故事。这个课程中,我才正在知道很多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例如,毕业论文的格式,组成部分,写作的注意事项等等。下面是我通过课程和搜索资料整理出来的一些关于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都说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选择课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

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读后感 周诗蓓

《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之读后感 傅利民先生所写的这本《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这本书是作者在长期的音乐理论教育共有八章。主要是对学术论文写作的探讨,音乐论文写作法是一个值得深入总结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这本书是作者在长期的音乐理论教学、写作经验和分析研究音乐类及文艺类各种论文文体的写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中详细阐述了音乐论文从选题、资料收集与梳理、撰写提纲、论点与论据、论证到答辩的全过程,并涉及到科研申报书填写及开题报告的写作等。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广泛涉猎了音乐类及文艺类各种论文文体的写作和学术的习作,精选出了部分音乐论文写作的反问,并对各种音乐论文问题写作进行了深层的分析与研究,同时也指出了有些人崽写作音乐论文时的不足和问题。本书突出了实践性写作环节,强调理论与事件的紧密结合,为日后从事音乐学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书一开始便告诉了我们音乐论文的概念、类别及格式,音乐论文是对音乐某一、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达音乐科研成果的论文,它既是对音乐研究成果的描述与记录,又是人们进行音乐学术交流的工具,它不仅能提高撰写者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撰写者的文字表达能力,音乐论文不仅仅只是音乐论文这么简单,它还分为音乐学沦为、音乐表演研究论文、、音乐教研论文、音乐科学论文、音乐实验报告等等。接着音乐论文的必备条件分为:科学性,学术性、以及创新性。让我们懂得音乐论文不止要有准确性,还要有严格的逻辑性及系统性和专业性。不能马虎了事,必须在现有的音乐调研报告乐理论基础上,研究新事物,发现新问题,分析及论证出成果来,这样才能推动音乐文化的发展。其次,选题也是音乐论文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是明确研究目标和范围的起点,所以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选题也有自己原则。我们必须在适宜、创新、有把握的前提下选清楚题目,懂得自己所要研究的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明确自己的选题范围之后,就必须收集相关资料并对此进行梳理,这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因为收集、积累信息和材料是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当一切该准备的准备好后,那我们就需要撰写提纲了。提纲是作者将自己前期的研究构思及材料调配,用简介的语言符号形式记录下来的论文框架体系,它能够明晰构思和贯通文脉,让作者写作时思绪不受阻塞。然后,在这之后,在写学术论文时要善于从常见的材料中发现新问题的所在,确立论点是整个论文写作过程动笔前的一个环节,而论证是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作者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论点和论据组织起来,,证明论点是正确可信的论证过程,是联结论点的桥梁,解决的是用论据怎么样证明论点的问题。其中,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归纳论证、比较论证和分析论证几种。最后,就是论文答辩及评分了,这能够给作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锻炼口才,巧适应变,并能与他人增进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感染。 这本书主要是以培养专业学术分析、研讨音乐学术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音乐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为目的,它不仅能突出实践性写作环节,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学生从事音乐学术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写作基础。 而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第四章——资料的收集与梳理,我觉得这个部分很重要,其实作者就是在侧面地告诉我们平时要学会积累,多多

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经验谈

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经验谈灌云县实验中学张伟来源:灌云教科网发布时间:2013-03-08 17:24:41 查看次数:439 跋涉在教科研的路上 ——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经验谈 灌云县实验中学张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张主任要我在这里谈一谈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经验,我感到诚惶诚恐,我仅仅是跋涉在教科研路上的一名行者,说到经验,只能是个人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各位交流,有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一、我的教学经历 本人从1990年8月参加工作到现在,整整工作了二十三年。一路走来,面对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早已心生厌倦。记得在2003年的暑假,我在准备自学考试的复习之余,翻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通过认真阅读,仔细揣摩,我感悟很深,我想起了在某次新课程培训中一位专家说的话,如果你把教书当成一种机械劳动,那你仅是一名专业的“教书匠”,如果你把教书当成一项事业,不断钻研,你将变成一位“学者型”的教师。 从那以后,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阅读教育理论,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加涅的《教学设计的原理》、班巴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单中惠、朱镜人主编的《外国教育经典解读》、方明主编的《陶行知教育名篇》等,撰写读书心得,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同时也留意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做法,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几年下来,记了好几本,随着想法的增多,我就尝试搞课题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在2004年9月,我申报了课题《利用多元智力理论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实验研究》,在2005年1月通过市专家组评审,批准为江苏省第六期中小学研究课题市级立项课题,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精心设计实施方案,在教学中认真实践,按预定计划,完成了课题设定的各项工作,并且积极撰写论文,其中省级期刊发表论文一篇,省级获奖论文5篇,在2008年12月通过了市专家组鉴定,顺利结题。 经过又一番精心的准备,本人于2009年5月申报了课题《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

音乐教育论文写作的一般程序

音乐教育论文写作的一般程序 音乐教育论文的写作同其他学科论文写作一样,有着可以遵循的一些程序。一般来说,需要经历收集资料、撰写提纲、写作初稿、修改加工等几个阶段和环节。 一、收集资料。阅读文献 1、收集资料的意义 资料是为着某种写作目的,从生活和文献中收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从认识论的角度说,科学研究就是对占有的资料进行加工制作。因此,没有资料就谈不上研究。对于音乐教育论文写作来说,就是在音乐教育原理的指导下,从占有资料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也就是说,要从这些资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可见,音乐教育资料是研究音乐教育的基础,是形成音乐教育观点的基础。而收集资料是音乐教育研究工作的首要环节。从表现论的角度说,论题的确立和观点的形成只是完成了论文的一部分工作,而更为重要的工作还在于:把形成的观点表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作者用一些准确、典型、生动的音乐教育材料,去有力地证明音乐教育观点,支撑音乐教育观点。只有以事实为载体、为依托、为凭借才能不致虚空。由此可见,论题的确定,观点的形成和论证都受益于翔实的材料。而论文作者的科研实力和水平首先也在于对于材料占有的充分和典型。 2、收集资料的方法 音乐教育论文所需的资料,指作者从音乐教育研究实践中,或从音乐教育文献资料中获取的一系列事实、数据、文字和图像。不同的学术论文,集材方法要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实验数据,有的侧重于文字资料。综合起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确定方向。是指围绕论题确立从哪些方面收集资料。比如从宏观角度来说,可以分为纵和横两个方向,纵向是把握论题有关资料时间上的上溯和下移,横向是把握论题有关资料空间的左右文献。从论题与资料的关系来说,资料若充分而全面地证明论题,必须体现在三类材料的占有上。第一是核心材料,即直接研究对象的材料;第二是辅助材料,即别人论述的有关自己论题的材料;第三是背景材料,即有关论题的背景资料。比如,研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首先要阅读和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音乐课程标准等文献,以及有关纲要和课标的解读文章,即收集核心材料。其次,要收集和阅读其他人对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那些权威性的研究成果,这是辅助材料。最后,还要收集和阅读同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相关的其他背景材料:课改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教育思潮、国际影响等。 二是选择方式。不同的论题,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同。通常,论文写作中所需的材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材料,另一类是间接材料。直接材料具有直接性,真实可靠,因此也最具有说服力。这类论题的资料,需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得,那么细心地体察即是这种收集直接资料的途径。间接材料主要是自己通过阅读有关文献、书籍、报刊等获得他人提供的材料,这类材料在论文写作中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又可以开阔自己的思路。这类论题的研究资料,主要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获得,那么广泛阅读,即是这种研究收集间接资料的方法。此外,也可以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 3、资料的整理和运用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提炼,是对资料消化理解的过程,关系到资料能否在论文写作中发挥作用。观点来自资料,资料说明观点,这是整理、归纳和提炼资料的基本宗旨,也是取舍资料的标准。作者可根据论文的主题和特点,按某种标记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各

2016 继续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89分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89分通过试卷 1、英语中,问题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question和problem;科学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B ) A.question B.problem C.question和problem D.都不是 2、留意最新的研究报道,及时查询报道性文章,从中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获取新的原理、新技术等有价值、可利用的科研信息,属于期刊论文的(C ) A.综述性文章 B.专栏性文章 C.报道性文章 D.专题性文章 3、查找同一主题文献资料检索途径是(D ) A.著者途径 B.引文途径 C.序号途径 D.主题途径 4、不属于我国专利分类的是(C ) A.明专利 B.计专利 C.吉尼斯 D.用新型专利 5、下列不属于文献检索常用的检索工具是(A) A.期刊 B.书目 C.索引 D.文摘 6、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D ) A.鼓励和保护智力创造活动 B.促进知识产品的传播、应用和社会进步 C.加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和国际交流 D.以上都正确 7、前苏联学者巴甫洛夫用一条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可控的灯光、声音等无关刺激引起了狗分泌唾液,从而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这个研究是(B ) A.测验性个案研究 B.实验性个案研究 C.调查性个案研究 D.观察性个案研究 8、“目录”属于文献等级中的(B )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9、论文发表中,(C )对提高原稿的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保证刊物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序。 A.编辑初审 B.专家评审 C.修改加工 D.付印出版 10、在测量研究中,万用表、电表、水表等是(D ) A.测量客体 B.测量内容 C.测量规则 D.测量工具 11、在统计学的实际运用中,常常需要强调一类假设为应当或期望实现的假设,它是(C ) A.零假设 B.虚无假设 C.备择假设 D.对立假设 12、人文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是(C ) A.实验法 B.统计法 C.调查法 D.判决实验法 13、不是科学研究要素的是(D ) A.对象客观性 B.理论继承性 C.方法科学性 D.批判性 14、个别心理咨询、医生治疗住院病人伤痛其实就是(D ) A.指导性个案研究 B.追因个案研究 C.追踪个案研究 D.临床个案研究 15、问卷的主体部分是(C ) A.卷首语

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虽然研究论文写作的实际过程因人而异、变化多样,但总的步骤还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查找资料与选题 选题是撰写学术研究论文的开端,是至关重要而又艰难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选题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选题的确定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在于选题的确定有可能是在某种偶然事件触发下形成的,其必然性在于作者要做一个“有心人”,对相关领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有浓厚的兴趣,并对各种思想和观点有强烈兴趣,遇到问题总想问个为什么。这种活跃的思维状态就是选题必然性的前提,否则再好的课题放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因而培养和鼓励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对学术的兴趣也应是教师的重要职责。通过浏览文献资料来有口的性地找兴趣点、争议点也是确定选题的基本办法之一。学生在查找文献资料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图书馆、资料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手段,通过互联网、信息库、电子图书等,最大限度地熟悉和掌握有关资料,以便尽早确定选题。 找选题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1)有关选题的文献参考资料太少,或者有关资料太多;2)选题所涉及的文献资料内容太难;3J选题本身太倾向于主观性判断或个人爱’}曾;4)选题不具备可争议性在查阅浏览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自己的选题与此同时,按照一定的选题,学生就会拟定一个假设论点(场pOthesls)依照假设论点,学生进一步查找和浏览有关文献资料,并列出参考书单 2.研读资料与记笔记 有了参考书单,学生开始仔细阅读资料并运用自己的学识和判断力,以概述、综述、评述、释义以及直接引文等多种方式记研读笔记或制研读卡片,同时还要记下自己在阅读与思考过程中的发现与分析内容在研读与记笔记的同时,一定要准确标明每条信息或观点的出处,以便后来将其融入正式论文中。无论是在论文中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非常识性重要观点以及确切数据或证实性材料,都必须注明其确切出处,否则就是票窃,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标清楚并区分研读中文献资料的内容和自己所思所悟的内容,以便在后来正式论文写作时严格遵守文献资料的引用规范。学术论文若有票」窃嫌疑,学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随着研读的不断深入,假设论点常常需要不断地修正,使其更切实际,最后确定为论文的论点(thesis)读过一些背景资料再有假设论点引导,学生可以先拟定一个初步的提纲(prelinu-nary outline),这样在研读时可以更有的放矢在完成了研读和记笔记之后,这一提纲就可以被修订、发展成为更详尽的论文的 正式提纲 3.撰写论文 在完成研读、记笔记、写初步提纲之后,下一步需重读、揣摩所记文献资料,以便按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组合,服务于假设论点论文在逻辑结构上一般分三大部分:前言(intmduc;tion),主体(body),结语(c;onc;lusion)前言部分统领全文,其中包括相关的背景、问题的由来、主体结构、分析方法,以及文献资料的特性等,当然还要包括最重要论文写作辅导q/卫信:1760405151的论点。在论文写作过程的初级阶段经过了从领域(subject) .题口(topic;) .假设论点(hypothesis)一直到论点(thesis)这一过程前言最重要的是必须用凝练的句子概括出全文的中心,这种句子被称为论点表述句(thesis statement) o在写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