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1、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破坏。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战前,中国是一个政治上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可以行使自己的主权而不受外国干涉;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被破坏,主权从多方面被侵害,已经丧失完全独立自主的地位。

战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主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着统治地位;战后,外国商品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基础开始受到破坏,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失去经济上自立的地位。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战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变得复杂化了,又增加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间的一对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地位越来越突出。毛泽东同志说:“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人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内容和格局,决定了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就开始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也决定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4、结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开始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使黑暗的中国出现了曙光;

3、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20世纪20年代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在中国蓬勃兴起。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中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国际的帮助则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严酷剥

削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进行了80余年的英勇斗争。其间主要有反对英法联军侵略的战争、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反帝运动、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战争,直至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这些斗争中,由中国农民阶级领导的斗争主要是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农民革命的经验说明:第一,中国农民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压迫,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要求,而且由于它人数众多,可以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第二,中国农民阶级受落后生产方式的限制,封建思想影响较深,看不清历史发展的方向,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和革命战略、策略,因此它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全

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个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皇帝,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醒;但是

不久,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反动势力的强大压力下,政权落入袁世凯手里,革命遂告失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是由领导这个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上的软弱性决定的。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但却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既害怕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又害怕工人和农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因此,也不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表明:无论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

命,都不能彻底解决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革命迫切需要新的阶级来领导,这个新的阶级就是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马列主义关于党的学说的根本原理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要有一定规模的工人运动,即阶级基础;(2)马列主义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即思想基

础。此外,还必须具备一个前提,这就是,以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为桥梁把两者结合起来。只有

具备了这些条件,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才是可能的。列宁指出:“每个国家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都是历史上形成的,都经过了独特的道路,都是以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就形成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条件。

2.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阶级基础的形成

从19世纪40年代产生近代工业到1894年爆发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时期。

中国无产阶级就是伴随着近代工业的产生而产生的。

首先,中国工人阶级是随着外国资本企业的建立而产生的。在这些工厂里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工业工人。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随着早期的官僚资本企业的建立而产生的。在这些企业里也产生了一批中国近代产业工人。

再次,中国工人阶级是随着民族资本近代企业的建立而产生的。在这些企业里产生了另一批中国近代产业工人。

从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总数约在10万左右。从中日甲午战争

以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也是中

国工人队伍的初步发展时期;在这20年间,随着中外资本开办的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国的产业工人大约发展到了120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工人队伍的壮大时期;在这四年中,中国的产业工人发展到200万。

中国工人阶级从诞生那天起,就不断地进行反对剥削和压迫的革命斗争。早在1858年4月, 即在中国民族工业尚未产生、外国资本的近代工业刚刚建立的时候,就有两万多香港、澳门的中国职工因反对英法侵略军侵占广州城而罢工回到广州来。1915年之后,中国工人阶级罢工斗争的规模日益扩大,次数更加频繁,逐渐由经济斗争转向有组织的政治斗争。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日益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思想基础的形成

自1840年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许多仁

人志士就踏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艰辛历程。林则徐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以西方基督教教义为指导思想,以求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康有为、梁启超以西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实施变法。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为思想武器,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但是,由于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武器不适合中国国情,上述的主张和革命均以失败而告终。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只有推翻资主义制度,工农才能

够当家做主;只有打倒帝国主义,被压迫人民和民族才能得到解放;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惟一正确的思想武器。这使在历次斗争中屡遭失败、处于绝望状态的中国先进分子受到深刻的影响和强烈的鼓励。他们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观察国家的命运。

·第一个把十月革命的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真义告诉给中国人民的,是民主

主义者李大钊。他首先发表文章论述了十月革命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以及十月革命的性质及其伟大历史意义,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革命斗争方向,这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巨大影响下,中国人民空前觉醒,1919年爆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编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该文是李大钊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晨报》副刊也在李大钊的具体帮助下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陈独秀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20年9月,他发表《谈政治》一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表明他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此外,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邓中夏等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在全国各地分别创办了《湘江评论》、《觉悟》等杂志,宣传马列主义。五四运动后,在各地共产主义者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地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从1919年的下半年至1921年,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先后同资产阶级右翼知识分子胡适的改良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张东荪、梁启超的假社会主义进行了论战;还批判了区声白、黄凌霜等人鼓吹的无政府主义。二次论战一次批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步的思想界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使革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找到中国革命所要依靠的

阶级基础,于是他们开始全力以赴投身工人运动,向工人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工人运动实现了初步的结合。1920年4月,邓中夏率领“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来到长辛店,建立了固定的活动场所,向工人们进行爱国主义宣传。这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同工人群众相结合的开端。中国共产主义者利用1920年五一节的纪念活动,将革命知识分子同工人群众的结合掀起了高潮。

三、共产国际的帮助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在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鉴

于俄国共产党(布)领导革命的胜利,很快就产生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1921年6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即通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出席。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举行。党的一大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大会在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厂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大会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

了完全新型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有了可靠的保证。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

1.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的失败

在土地革命战争以前,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已被看成是一条普遍规律。这是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得首先占领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较长时间里,共产党人借鉴并沿袭了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动的传统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初期,党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八七会议,仍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随后,中共中央和各地方党组织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其结果都以失利告终,使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损失。

血的教训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武装起来的革命力量较为弱小,而反动势力又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要夺取革命胜利,实行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暴动的传统模式是行不通的。

2.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杰出代表。

1927年9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严重受挫后,冷静地分析了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果断地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带领部队沿湘赣边界南下。起义部队于10月间到达井冈山地区,并在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成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

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工作。尤其是着力于恢复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扩大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的工作。经过上述努力,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全国各地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共建立了15块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13个军,约10万人,还有众多的农民赤卫队。

这种局面展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独特途径,使革命的重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左倾错误

虽然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革命新道路,但在理论上还没有为全党所认识和接受。围绕着革命的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当时党内思想认识很不一致。一方面,坚持“左”倾思想的人,再度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热衷于发动城市暴动,看不到农村革

命根据地的重要地位,甚至命令已经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立足的工农红军离开根据地去攻打城市,结果造成新的失败和革命力量的再受损失。另一方面,由于根据地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加上敌人的严密封锁和不断“围剿”,给根据地军民造成极大困难,致使一部分红军将士产生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因此,革命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成为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为了回答革命道路和前途的问题,1928年10月到1930年5月,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论述。

2.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毛泽东在1930年1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论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在1936-1939年间,毛泽东又在先后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G.C.D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G.C.D》等文章中,进一步阐明了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G.C.D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紧密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思想。三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三位一体。

首先,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只有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和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保障土地革命的成果,确保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

其次,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农民主力军参加红军和革命战争,农村根据地才能得到切实巩固和扩大。

再次,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革命根据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可靠依托,只有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

2.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要求党在农村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有力支持;而要获得农民的支持,就必须废除农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因而,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开展土地革命就成为实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实践活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G.C.D重视农村根据地的建设,由于实行了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

农民的土地政策,使根据地不断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G.C.D以主要的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这实际上

是在抗日民族战争的条件下,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同时,这一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进而使人民抗日力量发展壮大。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G.C.D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45年9月,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指示人民解放军主力进入东北,建立了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为战略决战的胜利打下基础。在这一时期,中国G.C.D

在各解放区、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解放区得到巩固和迅速扩大,从而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后期,G.C.D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这表明通过22年来农村道路的实施,夺取全国胜利的条件成熟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目标完全实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中国近现代历史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阶段的人民反抗运动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这一系列运动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中国仍旧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旧民主主义失败的教训如下: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它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个特殊的社会形态中,农民是最大的受害者,这是一个逆来顺受的阶级,却起义反抗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民阶级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因此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但是,在中国,农民阶级又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所以,虽然农民阶级不能作为领导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却必然以主力军的身份参与革命,这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发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有了成功的验证。

由于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因而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矛盾,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这就决定了它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这些决定了它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又有软弱性、妥协性的一面。这些局限性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不能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它所领导的一系列运动都失败了。

在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中国的资产阶级

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才能胜利。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和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后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是革命继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的直接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强烈的爱国主义导致了这场由学生发起进而发展到全国各阶层的抗议运动。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毛泽东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但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带领中国走向民主独立,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国际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推翻三座大山: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人民才顺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新民主主义胜利带来的基本经验

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帝国主义,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了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正确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时刻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先进政党的坚强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经历过重重的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但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广泛统一战线: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

历史必然: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是,它们最终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的的中国?这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化了。西方列强希望把中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但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而且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加上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它们无法完全统治中国,只能通过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因此近代中国虽然在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因此被称为半殖民地。

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这是因为外国资本列强用武力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一方面,中国自己自足的经济基础被破坏,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虽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称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生产关系依然占显然的优势。这样,中国的经济就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这一社会性质体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两者是密切结合、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称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病痛外国侵略势力勾结,称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称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

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

弱,而且她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

的联系。

第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

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又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及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

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两大历史任务及联系

近代以来,中国遭到各国列强的欺凌,反侵略战争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正如毛泽东所说,“意识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正因如此,为了使中古偶在世界上站起来,为了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通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神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强。这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这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您组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

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长早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史的开端

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国家是神圣的。在一百多年以前,我们的国家开始被侵略,被压制。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人屈辱历史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起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为止,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开始的标志,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中国近代的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封建王朝的统治,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外国侵略者接踵而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以攫取越来越多的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折不挠的英勇斗争,经过不少曲折,付出极大牺牲,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历史表明,在西方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之后,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已经落后,因此饱受欺凌宰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重新振兴,其道路极其艰难坎坷。无数中华优秀儿女,甘愿牺牲一切,为了这个崇高目标,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们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后人奋发向上。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当清朝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资本主义发达的英、法等国对外积极进行侵略,寻找殖民地,英国是侵略活动的急先锋。由于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市场上倾销,于是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英国把大量的鸦片偷运到中国来。鸦片大量输入,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上涨造成银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 2)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鸦片战争 3)使中国半殖民程度大大加深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6)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7)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 8)中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 9)在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 10)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11)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1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13)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4)国民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15)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三大战役 16)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 17)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是——淮海战役 18)使华北基本解放的战役——平津战役 19)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端的事件是 20)——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1)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事件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召开。 22)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 23)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的事件---香港、澳门回归 24)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 25)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2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英国议会召开。 27)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28)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29)美国诞生的标志是(美国的国庆日)——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30)美国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的事件——美国独立战争 31)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917年十月革命 32)标志着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的事件——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3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3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35)标志着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36)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波兰 37)标志着二战扩大的事件是——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近代史重点整理 上编 1.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鸦片战争引发)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2.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近代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①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了解):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割地最多),割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 4.反抗外来侵略: ①第一次自发反抗“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反侵略战争) ②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反侵略失败的原因P37 5.太平天国运动 ⑴代表人物:洪秀全 ⑵两大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进步性: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局限性: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②《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探索,它不是农工实践的产物,而且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践。(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47 ⑶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④有利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6.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⑴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⑵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⑶主要内容:①经济上,兴办近代企业 ②军事上,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文化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⑷评价: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但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注定要失败。 ⑸失败原因:①具有封建性②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管理具有腐朽性

虎门销烟的资料

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编辑本段]背景 自从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败亡和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已晋身为工业大国。1757年,英国消灭莫卧儿帝国,将印度纳入殖民统治,是为英属印度。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773年取得印度专卖权,大量生产鸦片,运送到加尔各答的仓库等待输出。英国政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开始对华贸易之时,并不支持贩卖鸦片,认为有损国家的体面。 1833年8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东印度公司改革法案》,英国枢密院下令废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的贸易专利权和垄断权。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被驻华商务总监取代。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律劳卑勋爵为首任驻广州商务总监,并任命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大班德庇时(又译戴维斯、爹核士、大卫斯)及G·B·罗拔臣爵士为副手。 英国方面已训令律劳卑可作武力行动,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三(1834年7月15日),就在律劳卑成为商务总监不久,就从澳门乘船,打算硬闯广州进驻,结果与两广总督卢坤发生冲突。卢坤下令将律劳卑等人驱逐回澳门,律劳卑退回澳门不久就病亡,德庇时成为第二任驻华商务总监。 由于清朝政府不许在陆地上买卖鸦片,也不准将鸦片存于澳门,于是英商就把鸦片仓库设在船上,名为“趸船”,停泊在伶仃洋至台湾的周边海域,让走私鸦片者接货立券,凭券使可在广州取钱,当时,加尔各答的英国人报纸如此报道 [编辑本段]全国禁烟 以琦善为首的弛烟派评击黄爵滋,以各种理由将烟害问题归疚于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主张禁烟的官员不过是少数人,就连道光帝即位前也尝过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使他对禁烟一事犹疑不决。但林则徐早已于江苏巡抚及湖广总督任内时禁烟,把烟贩及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鉴于林则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认为禁烟并非不可行,于是道光帝下定决心,革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辅国公溥喜之爵位,又将弛烟派的许乃济品位降级。道光帝召林则徐入京,一连八日,天天皆召见林则徐商谈禁烟,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关防,全国禁烟。 林则徐成为钦差大臣之后,引起弛烟派和满州贵族不满,但碍于道光帝的皇威,不敢公开反对,只得暗中阻挠。弛烟派首领琦善向林则徐威迫利诱,后人记述当时的情况: 龚自珍亦对林则徐的安危担忧,他提议林则徐带同重兵巧匠,一旦发生战争,便可即时还击,更愿随林则徐一同南下,但林则徐不愿他卷入政治旋涡,婉拒了龚自珍的好意。 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通力合作,发布道光帝圣旨,查封烟馆,逮捕烟贩,下令处死了中国烟贩冯安刚。林则徐最大的阻力是怡和洋行的威廉·渣甸及宝顺洋行的兰士禄·颠地。威廉·渣甸为阻止林则徐,返回英国,游说政府对清廷采取强硬行动。林则徐一知道人称“铁头老鼠”的威廉·渣甸离去便高兴表示:“铁头老鼠,狡猾的鸦片走私头目,畏惧天朝的愤怒,已经回到烟雾之地。” [编辑本段]封锁十三行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提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详解

2016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闭关政策:清政府从1757年开始施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下令只限开放广州一口通商,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之后连续颁布了许多条文,对外国人的各方面活动及华夷交往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结果: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华民族长期隔绝在世界潮流之外。 2、虎门销烟: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鸦片输入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机,道光皇帝采取了禁烟派的主张,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但也成为鸦片战争导火线。 3、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接着美、法、俄、日等国也相继在中国取得了此项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犯罪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国的法律进行裁判。这项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4、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一方得以均沾对方给予第三国的一切条约权益,但并不给予对方对等权益。始于《虎门条约》规定,此项条款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互相援引,攫取各种侵略权益开创了恶例。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5、拜上帝会:是一个以宗教为形式的农民革命组织,是洪秀全用以组织进行革命的工具。它继承历代农民革命的传统,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的“一神教”思想和“平等”观念,以及古代“大同”思想,宣扬“神天上帝”的无上权威,树立起一神教思想。拜上帝会使洪秀全个人的宗教理想现实化,进一步激扬了他的宗教狂想。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都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6、湘军:晚清由曾国藩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53年,曾国藩受咸丰皇帝命去长沙帮办团练。他以湘勇为基础,实行勇丁由将官亲自招募的制度,同时对士兵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并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以营为单位,其主要将领有左宗棠、刘坤一等。曾国藩和湘军成为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支柱。 7、圣库制度: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国库。规定个人一切财产及战利品皆应上缴圣库,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由圣库供给,违者治罪。肇始于起义之初,广泛推行于定都天京时期。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后随着财货来源丰富逐渐名存实亡。 8、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的各项制度。主要内容: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永安建制为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奠定了政权基础。 9、亚罗号事件:1856年围绕中国商船亚罗号进行的中英交涉。1856年10月8日,中国商船“亚罗”号,因窝藏海盗,受到广州水师搜查,船上海盗被捕。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称该船为英船,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当叶名琛把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后英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0、马神甫事件:亦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知县逮捕马赖及其爪牙,将其处死。法国遂以此为借口,于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11、《瑷珲条约》:1858年奕山与沙俄总督在瑷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沙俄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乌苏里江以东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12、《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精心总结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起止期: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二)、乾隆后期,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主要表现在 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化腐败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军腐化无战斗力 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暗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确立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1776年,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789年,法国也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冶 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优越,最大的事情就是在这个制度下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纺织业上) (二)、分析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与产品市场,原始积累时期主要靠掠夺土地、不平等贸易、奴隶贩卖等手段,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则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与美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 与法国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与俄国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1856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与俄国先后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44年中法战争爆发,签订了《中法新约》 1894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 1894年11月日军占领旅顺,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 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东北,在江东六十国屯将数千中国居民赶入黑龙江中淹死,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对圆明园进行了连续12天的抢劫、放火烧毁了这座“万园之园”

鸦片战争资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东西南北顺序: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五卅运动:五卅(sà)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线。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sà)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带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B)。 A. 1839年 B. 1840年 C. 1841年 D. 1842年 2、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是为了(D)。 A.使清军丧失战斗力 B.造成清政府腐败 C. 损害中国人健康 D.牟取暴利,扭转贸易逆差,平衡贸易 3、“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A)。 A.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官场腐败 C.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现状 D.《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的现实 4、领导虎门销烟的是(B)。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5、“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其历史意义(B)。 A.体现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标志着鸦片战争爆发 D.表明清政府放弃闭关销国政策 6、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

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D)。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 7、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C)。 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要求清政府赔偿因禁烟而给英商造成的损失 C.开辟中国为它的殖民市场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引起的 8、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B)。 A.中日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9、中国近代史上对外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 A.《马关条约》 B. 中英《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0、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英国的地区是(A)。 A.香港岛 B.辽东半岛 C.台湾 D.澎湖列岛 11、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是(C)。 A.军备落后 B.闭关锁国 C.制度腐败 D.组织不力 12、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B)。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阶段特征 一、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1.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 40、50年代) ⑴列强侵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逼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逼签《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又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工业革命发动战争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 影响:破坏主权,社会性质变化;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客观上破坏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⑵中国人民的抗争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的坚强决心。 由于阶级矛盾的加深,加之外来侵略引发的民族矛盾。1851年,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革命运动的主体是农民阶级。 ⑶在经济上,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棉纺织业破产、耕织分离。 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农业生产商品化。 外商企业出现——早期资本输出。 ⑷中国人民的探索: 地主阶级:林则徐和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洪仁玕:《资政新篇》 ⑸中国社会的变化: 政治上: ①历史转折——近代史开端 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重说中国近代史尔雅满分答案

—————————————————————————————1.1中西近代史的不同开端 1 根据历史学的基本观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1624年 B、1800年 C、1840年 D、1896年 正确答案:C 2 在清朝中晚期,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西方彻底失去了和平通商的机会:() A、华若翰访华 B、马戛尔尼访华 C、阿美士德访华 D、张伯伦访华 正确答案:A 3

以下哪一项是古代中国的世界观:() A、天圆地方 B、地心说 C、日心说 D、天方地圆 正确答案:A 4 以下哪一西方国家不曾成为西方世界的霸主:() A、英国 B、乌克兰 C、法国 D、德国 正确答案:B 5 1859年,英国公使华若翰进京,并成功面见嘉庆帝。()正确答案:错

1.2鸦片—打破中西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1 清代中国采取的货币本位是()。 A、铜本位 B、铁本位 C、金本位 D、银本位 正确答案:D 2 以下哪一年是十九世纪中英贸易的转折点:()

A、1820年 B、1840年 C、1860年 D、1880年 正确答案:A 3 清政府早期禁烟运动的“烟”指的是()。 A、炊烟 B、烟花 C、烟草 D、鸦片 正确答案:C 4 以下哪一项符合十九世纪初中英贸易的现状:() A、贸易完全平衡 B、贸易极不平衡 C、贸易比较不平衡

D、完全没有贸易 正确答案:B 5 清乾隆帝在位期间曾8次巡幸江南地区。()正确答案:× 1.3林则徐禁烟运动 1 林则徐禁烟前的准备工作不包括()。 A、以夷制夷,雇佣海盗 B、搜集资料,了解西方 C、修筑炮台,更换大炮 D、针对西方,训练水军

第七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单项选择题: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 A、中美民族矛盾 B、中日民族矛盾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D)。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 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 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 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3.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B)。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 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 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 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 4.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D)。 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5.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A)。 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 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 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C)。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 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B)。 A、撕毁《双十协定》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进攻上党地区 D、撕毁停战协定 8.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B)。 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 9.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D)。 A、张治中 B、蔡廷锴 C、杜聿明 D、傅作义 10.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针对的是(D)。 A、打垮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 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 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的国际格局下,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是(B )。 A、保持中立的政策 B、扶蒋反共的政策 C、武力干涉的政策 D、遏制中国的政策 1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政治代表是(C)。 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3.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了确认和平建国基本方针的是(B )。 A、西安谈判 B、重庆谈判 C、南京谈判 D、北平谈判 14.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挑起全国性内战的起点是大举围攻(B )。 A、东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15.在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D)。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近代史纲要_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选择题: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简述题: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为什么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 习题(含答案)

鸦片战争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 19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次巨变主要是指() A. 中国大门首次被打开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D. 出现了租借地 2.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禁烟英雄应是()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3.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 A. 压制禁烟运动 B. 改变中国制度 C. 打开中国市场 D. 合法销售鸦片 4. 《南京条约》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A. 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B. 向英国大量赔款 C.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 5.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部的是() A. 上海 B. 宁波 C. 厦门 D. 福州 6.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B. 中国政府严厉禁烟 C.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D. 中国农民起义爆发 7.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是() A. 牟取暴利 B. 毒害中国人民 C. 争取以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D. 为发动侵略战争寻找借口 8. 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是谁给道光帝的上书内容() A. 李鸿章 B. 张之洞 C. 林则徐 D. 魏源 9. 1856年的中国社会性质是() A. 封建社会 B. 半封建半殖民地 C. 殖民地 D. 社会主义 10.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鸦片战争历史的学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 A. 鸦片必须严禁 B. 外交需要谋略 C. 落后就会挨打 D. 皇帝腐败无能 11. 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写下了《七子之歌》的著名诗篇,其中的“Macau”是指()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大连 12.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 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 C. 鸦片战争 D. 戊戌变法 13. 1928年,国际禁烟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日子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将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 A. 李鸿章 B. 关天培 C. 林则徐 D. 左宗棠 14.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曾经这样描述:“战争触发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爆炸性事态.在政治上,割让香港(岛)使英国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做进一步扩张的立足点;开放五个口岸使外国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扩展到中国的整个东部沿海地区…”那么,这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51年,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64年夏,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 1860年,英法联军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订《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战争史、侵略与反抗史。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自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踏上了中华大地大肆地烧、杀、抢、掠,但不屈不挠地中华民族却在进行着坚苦卓绝地救亡图存斗争。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每一个阶级,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地反侵略地中华英雄儿女,最后他们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华大地。一、主要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1840-1842年 背景:鸦片输入目的──英国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1840~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列强的侵略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联合发动。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2.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 (1)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3)《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未能真正实行。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洋务运动 (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为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 (2)内容 ①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等。 ②19世纪70年代,打出“求富”的旗号,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 (3)意义: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4)终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企业的诱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