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访谈类阅读训练

访谈类阅读训练

访谈类阅读训练
访谈类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十

阅读下面的一段新闻访谈,完成文后1—3题。

中国天然气之父

——《温州都市报》记者采访戴金星院士

戴金星,著名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中国石油界称誉为“中国天然气之父”。

记者您长期从事天然气地质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的研究,您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戴金星以往认为石油和天然气只是由低等的但繁殖率很大的生物成因腐泥型有机质生成的,一直没有认识到高等植物遗体煤层和煤系中腐殖型有机质也能生成工业性油和气,故不在煤系中去勘探油气。

我在研究中发现,腐泥型有机物既能生油,也能生气,然而腐殖型有机物在煤化过程中以生气为主,成油为辅,故煤矿的腐殖型有机质是生气层,生煤的地方是找气和发现气田的有利地区。

我们是1979年提出在我们煤系中寻找天然气的,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但在此之前没有想到而已。

记者真理往往就是这样,看似简单,而寻找总结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心血。同样您也是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获得的。您当时是怎么会想到研究这个课题的?

戴金星 1961年我从南京大学地质系大地构造专业毕业后,来到江汉油田工作。在那里我发现,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都几乎没有系统地全身心投入研究探索天然气的人。于是我决定选择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专业作为自己的专业目标和方向。

1972年,我决定以煤成气地质和地球化学为主攻重点。从1975年到1995年,我与同事以及学生们走遍了除西藏、台湾外的各省(市、自治区),积累了3万多个气组分及碳、氢、氧同位素数据。1978年,我提出了“煤成气理论”概念。

1981年,我主笔“煤成气概况”的报告,为1983年国家把“煤成气开发”列为“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打下了基础,推动了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走向黄金时期。

记者您真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天然气之父。根据您建立的“煤成气”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什么效果?

戴金星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以“煤成气”理论为依据,先后预测了5个10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大气田,其中包括靖边、苏里格、榆林、乌审旗、克拉2等,并逐步得以证实,最终推动了“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目前中国天然气70%的储量是根据“煤成气”理论探明和发现的。为此,我感到欣慰。

你说我是天然气之父,我是不赞同的,我只不过是把一生的痴情寄托在“气”上罢了,为神州争“气”,为“气”壮山河。

记者您对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您对“气”情有独钟。您是否从小就喜欢呢?您的成长道路是如何走过来的?

戴金星记得小学一次上地理课时,林景晖老师要求我们用石膏制作一个全国主要煤、铁、铜等矿产分布图。我认真地做了一个,现在想想那时做的石膏模型是很粗糙的,但却得到林老师的表扬,从此我的心中就萌发了为祖国找矿藏的想法。

记者人的一生中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生的荣幸。您还时常怀念当年的学生生活吗?

戴金星是啊。我在中学时,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伟大的文豪鲁迅、卓越的考古学家夏鼐和著名的化学家唐敖庆等都曾是我心中的偶像。而李四光的《谈谈风水》《褶皱》等地质科普书,我在读初二时就特别感兴趣。温州没有《褶皱》书中说的沉积岩,只有火山岩,我理解不了,但还是把书啃了下来。高中时,一首《勘探队之歌》对我的影响很大:“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地质队员为祖国献身的激情、为科学拼搏的精神和为理想吃苦的毅力强烈地感染了我,使我最终选择了探索地球奥秘、寻找祖国宝藏的地质专业。

记者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只有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当时的激情和追求。如今报考地质专业的学生不多了,原因就是读地质专业毕业后工作艰苦。那么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戴金星我还是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当年新中国第一代地质勘探科技人员和石油工人,白手起家,是很艰苦的。如今我们的石油工业是赢利大户,今日大庆油田的“干打垒①”不见了,油田都变成了现代化城市。还有克拉玛依、塔里木油田的高楼大厦不会比温州差多少。

目前大学毕业就业难,而读地质专业的就业就很容易,如西北地区还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记者您与当年一样还在鼓动我们的高中毕业生积极报考地质专业,成为石油天然气勘探队伍中的一员?

戴金星是啊,我多么希望年轻人前仆后继,继承我们的事业,为祖国打开地球奥秘,为人类寻找足够的能源。

(选自2006年9月21日《温州都市报》,有删改) 注:①干打垒,指一种用木版和黏土筑成墙的房子。

1.本次访谈,记者探讨了三方面的问题。请写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中的一个结论。2.访谈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取决于提问的质量。你认为本访谈提问的质量如何?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3.戴金星说“我还是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并且希望年轻人也能像他当年那样作出“选择”。你对戴金星的“不后悔”是怎样看的?对戴金星的“希望”又是怎样看的?请作简要阐述。

阅读训练十一

阅读下面的一段新闻访谈,完成文后1—3题。

丁肇中访谈录(有删节)

主持人:有一位科学家曾经作过一个比喻,他说人类就像是一些生活在海洋深处的深水鱼,从来没有到海边去过,意识不到自己生活在水里,只有当海水溅起水泡的时候,才会引起某些有智慧的鱼对水的注意:原来我们是生活在水里!您或者其他科学家是不是就像这些有智慧的鱼?

丁肇中:可能是吧,但我认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动力还是好奇心。每一个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动因,但我只能说我自己,我最主要的动因是好奇心。

主持人:是好奇心促使您把最微小的粒子以至最广大的宇宙,都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

丁肇中:对,这样研究才能不断地深入下去。你不去做实验,永远不会知道谜底和真相。你可以想一想,一百年以前,我们对物理、对世界的认识和现在完全是两回事情。一百年以前,我们认为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元素;几十年后人们发现,原子核是最基本的东西;再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基本粒子才是最基本的东西。所谓的基本粒子,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们认为是夸克,可是没有人能够知道一百年以后,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主持人:作为一个终生从事研究的物理学家,如果永远不知道自己所研究的“谜底”是什么,会不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怀疑和茫然感?

丁肇中:我所怀疑过的,只是实验技术本身有没有错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做过方向错误的实验。

主持人:您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您经常说,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如

果别人不认可,那是别人的事,绝对不要因为他们不认可,而改变你自己;但同时也要不断地怀疑自己。这听上去有点矛盾。

丁肇中:自信,同时也要能自疑,这不矛盾;如果你不肯怀疑自己,出了错误,那就很不好了。

主持人:怎么把握这种自信和怀疑之间的度?

丁肇中:自信你的实验好好去做是会成功的,但是在做具体每一步的时候,一定要非常非常小心,要花很多时间去检查它,因为实验中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导致你最后的错误。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怀疑的是手段、是过程,但绝对不会怀疑目的。

丁肇中:不能轻易怀疑你的最终目的,那是很不好的。

主持人:其实在很年轻的时候,您的一些天赋就表现出来了,中学同学因为您聪明管您叫“丁大头”,美国的大学同学管您叫“怪人”,那个时候您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跟大家不一样、有没有觉得自己怪呢?

丁肇中:总而言之只能这么说,我个性比较孤独,就是说朋友不是特别多。比方说,我念中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喜欢看武侠小说,我是从来不看;同学喜欢出去打弹子球,我也从来不去;我喜欢的是看看历史或者物理、数学方面的书。

主持人:可是今天您领导着几百个科学家,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组织的领导,现在您还会觉得孤独吗?

丁肇中:与物理学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我的同主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从来不参与。跟我工作的人,绝大多数人跟我工作了很多年:我从来和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似的来往,只是业务的来往。我很少、几乎没有到任何科学家家里吃过饭。

主持人:大家会不会说您没有人情味?

丁肇中:就是说我保持距离,原因是有重要问题时我得做决定。这绝对不是说我故意敌对或者冷淡任何人,我只是愿意自己独立思考。

1。访谈开始时,主持人用“智慧的鱼”引起话题有什么好处?

2.综观这篇访谈,主持人所提问题可以归纳为哪三个方面?

3.丁肇中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不参与。”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阅读训练十二

阅读下面的一段新闻访谈,完成文后1—3题。

“易中天”现象解读

杨澜(以下简称杨):易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杨澜访谈录》的访问,首先要恭喜你《品三国》刚刚拍得了一个目前的出版界一个天价了吧,有55万册的首印,然后14%的版税。其实这个事情也可以在下边跟某个出版社谈好也可以做了,放到市场上这样大家来竞标一下,万一那个数字不是很如意,或者说同行之间有一些什么样的议论,就是心里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权衡?

易:权衡是有的,我们也考虑过各种可能,但是不理他,因为你不管做什么事都会有人说三道四,比方说我今天来接受你这个访谈,也会有人来说,你就这么爱出镜呐。

杨:我不知道最初在媒体邀请您去做论坛或者是讲坛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一种矛盾的心情?

易:没有。我敢肯定地说,孔子如果活在今天,杨澜要跟他访谈,他一定欣然接受邀请,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他周游列国,干什么?宣传或者说兜售自己的观点。如果那个时候有电视这么好一个平台,他用不着东奔西走,坐着一个牛车,那么辛苦了,他来电视台接受杨澜的访谈,或者接受别的访谈,那不挺好嘛。

杨:您说自己一心想做亲民学者,不小心成了大众情人,这话怎么说?

易:其实这个表述不太准确,应该说是平民学者。不是亲民,不是我们自己高高在上,再去亲近人家,我们本来就是老百姓,我本来就是人民的一分子,我本来就没有什么了不起。

杨:所以您在把这些历史人物从头再评论和梳理的时候,其实你是抱着一个非常平常的一个心态来看待他们,就把他们还原到一个一个的人。

易:普通人。

杨:这样一种治学的风格或者是一种方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易:因为我可能和一部分学者的道路不太一样,说得难听一点,我本来就是学术界的土匪加流寇,土匪他因为还有山头,我是没有山口的那个土匪,因为我也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上过大学,到了1965年的时候我就到新疆去了,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了10年地。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上武汉大学读研究生。

杨:这兵团10年务农的生活给您的人生当中留下了什么样的烙印呢?

易: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说,在那个被诗意描绘的地方我懂得了生活不是诗,生活是很残酷的,很严峻的。在恶劣的环境当中可能善的东西和恶的东西它都会凸现出来,这就是我在这样一种生活经历的时候我一直关注着人性问题,国民性问题,关心这些问题,然后我觉得来琢磨这个问题是我该做的事情,而我考上了研究生或者选择了一个专业,然后在大学里面教书,写一些论文我觉得那个是我谋生的手段。

杨:谋生了,就是表面的一个现象。

易:谋生的手段,琢磨人性,关注人性,关注人生是我“谋心”的工作。

杨:当你在重新评述这些人物的时候不但要用一个还原普通人性的观点,不但有现代人价值的判断,同时也还要考虑到大众传媒传播的方式和受众的心理,所以你会增加一点小作料。

易:对,因为这是我说话的一贯风格,倒也没有说是为了做电视节目就精心设计或者刻意怎么样,诸葛亮见刘备,情好日蜜。“情好日蜜”这四个字是三国志的原文,然后呢关羽和张飞有点嫉妒,他说咱这哥哥这么喜欢诸葛亮就像什么,就像老鼠爱大米,老鼠爱大米是我在录制现场突然一下脱口而出,完全是没有事先设计的。

杨:但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方式使得有些人看不惯。

易:对。他们觉得这学术问题怎么能这样讲呢,你怎么能说诸葛亮在城楼上唱卡拉OK呢?

杨:那你为什么又说自己是有点像探路的,或者叫扫地雷的,随时准备牺牲呢?为什么有这样的一种不安全感?

易: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平民又成为一个大家瞩目的公众人物,那么你再瞩目你再有名你也是一个弱势群体,有那么多媒体。在这样一种恶炒成风的一个文化氛围内我们不得不学会保护自己,所以你既然是这样的情况下,你要知道,你做什么事情肯定都会有人说,所以我是想通了一个问题,就是人生的道路只有两种选择。

杨:什么选择?

易:一个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还有一个是走别人的路那就让自己说了。

杨:你决定选择哪条路呢?

易:我决定是不让自己说。

1.易中天的《品三国》受到读者和观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易中天说他是一个“平民学者”。请根据原文,解释“平民学者”的含义。

3.综观全文,易中天先生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训练十三

阅读下面的一段新闻访谈,完成文后1—3题。

维和,为祖国赢得荣誉(节选)

1月23日,身穿制服,佩戴着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警察包苞结束在利比里亚的维和任务,回到了阔别一年的祖国。2006年12月,赴利比里亚执行完8个月维和任务的女军医葛向华,也随队载誉而归。

本报记者专访葛向华和包苞,请他们讲述在利比里亚维和的日日夜夜。

记者:在我们的印象中,利比里亚战乱、疾病比较多,条件比较艰苦。

包苞:是的。特别是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防范,是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蚊子、蜥蜴等在当地到处都是,需要格外小心,我们精神压力也比较大;利比里亚的道路状况差,没有路灯和红绿灯,故障车多。作为警察,我们始终把风油精、清凉油涂满脑袋以保持清醒,唯恐一不留神出了差错。

葛向华:每天派水车到有维和士兵守卫的水井拉水,是医疗队必做的工作。因为多年的战乱,当地疟疾、霍乱等疾病流行,多数水源都被污染了。而医疗队全天就只用这一水车水。

记者:生活上是不是也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

葛向华:除了“水荒”,联合国给养供给有时也会不足。以蔬菜为例,往往是从国外运来,到港口后再转运到各战区,等到了目的地的时候,肯定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不能吃了。

记者:维和工作中有没有碰到紧急突发事件?

葛向华:在利比里亚,经常与枪炮声相伴,开始还是比较紧张,但见的多、听的多了,也就没有“突发”、“紧急”的概念了。

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我们在司令部楼前散步,院外突然传来枪声。由于院子离马路近,围墙又不高,子弹很可能直接打进来。大家只好匍匐着爬到相对安全的院子中。

记者:身处遥远的非洲大陆,面对艰难的生活,想家、思乡之情非常深切吧?

葛向华:在利比里亚,大家都害怕休息,争着加班,似乎只有一刻不停地工作才能减轻思乡之情。

医疗队9个女同志都特别想家,想自己的孩子。晚上睡觉时,总梦到摸着孩子的小手,梦醒了,眼泪就不争气地哗哗往下流。我逮着空儿就跟联合国的工作人员、维和人员交流、聊天,排解自己的情绪。

包苞:作为一名每天安然享受和平、安宁生活的普通中国公民,真的很难想象和体会到远离亲人、远离家乡,被动乱与疾病、暴力与艰险包围时的复杂感受。在当地,与外界的联络很不方便,电话、互联网信号不好,速度慢,而且费用极高。

记者:听说包苞在回国后才知道自己的外婆已经去世了。

包苞:我外婆是去年7月13日去世的。老人的遗愿是不要告诉我她过世的消息,不要影响我在利比里亚的维和工作。我想,我也算用实际行动报答了她的厚爱和期望。

记者:联合国官员和当地的老百姓,如何看待中国维和人员的工作?

葛向华:我们在当地非常受欢迎,人们非常尊敬我们。

在医疗分队所在的利比里亚大吉德省,无论是联合国的维和人员,还是当地居民,提起中国医生,都是赞不绝口。他们都和我们结下了深厚友谊,愿意到中国医疗队看病,当地黑人见到中国维和官兵,总伸出大拇指说,“中国人,人好,医疗技术好,OK!OK!”

记者:在执行任务时,你们如何跟当地人交流、沟通?

包苞:作为维和警察,既要遵循国际标准执法,又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有一次,我和同事巡逻时,遇上一个殡葬队伍严重堵塞了交通。我们一边让当地警察找到死者家属的长者进行

沟通,一边组织出殡队伍让出一条车道,终于使交通畅通。当地行人、司机表示感谢:“God bless You,Chinese!”(意为“中国人,上帝保佑你!”)

还有一次,我在巡逻的时候,紧急护送一位难产的产妇到医院。母子平安后,当地百姓对我们很感激。我想,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尽管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一,但情感是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沟通的。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警察的风采。

记者:维和日子里,对你们触动最大的是什么?

葛向华:对我触动最大的是战争的罪恶。战争带给当地老百姓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接诊病人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黑人孩子。他们面黄肌瘦,双腿细得像木棍,很多人哭声微弱,眼神黯淡。我就想,孩子有什么罪,要受到这样的折磨?

包苞:回到祖国,从动荡的环境回到和平的环境,我切身感受到巨大的幸福。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想要富强,就一定要有和平。

现在,利比里亚仍然留有18名中国维和警察,还有我们的维和部队。他们在那里执行新的任务,应对新的挑战,他们代表着中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参与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祝他们平安、顺利。

(摘自《人民日报》2007-02-01第05版) 1.面对记者的提问,被访者作了怎样的回答?

2.简要分析本访谈中提问特色。

3.访谈中写到,女维和人员“想自己的孩子,晚上睡觉时,总梦到摸着孩子的小手,梦醒了,眼泪就不争气地哗哗往下流”。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天然气之父

1.本次访谈,记者探讨了三方面的问题。请写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中的一个结论。

答:本次访谈探讨的三方面的问题是,第一,戴金星院士取得了最大的成果是什么(结论,提出了“煤成气”的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发现了大批的大气田);第二,戴金星院士的成长成功的因素是什么(结论:老师激发的兴趣,偶像英雄的崇拜,时代激情的影响);第三,如何看待当年自己职业选择(结论:不后悔,希望年轻也能像自己这样选择)。

2.访谈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取决于提问的质量。你认为本访谈提问的质量如何?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总体上说本次访谈提问质量较高,具体说,在第一第二方面的问题提问比较成功,原因能够紧扣中心,不枝蔓,同时能够给予恰当的引导。但第三方面的提问是不成功的,原因,我以为,提出的问题比较复杂而庞大,所以,被访者偷换了话题,答非所问,问的是如何看待考生因害怕艰苦而大多不愿报考地质专业这种社会现象,可是答的却是如何看待自己当年的选择。另一方面,提问不深入,比如被访者从就业容易的角度鼓励高中生报考地质专业,可是记者就把其“我还是不后悔当年的选择”仅仅理解成为什么要选择勘探队员,并把这个问题“升华”到热爱祖国的高度,于是一个较尖锐的现实问题就被泛化了。

3.戴金星说“我还是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并且希望年轻人也能像他当年那样作出“选择”。你对戴金星的“不后悔”是怎样看的?对戴金星的“希望”又是怎样看的?请作简要阐述。

答:对于戴金星的“不后悔”,我是这样看的:因为他的选择,不但与社会需要一致,还因为这种选择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他当年选择了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自然“不后悔”,何况这种选择又使自己在贡献社会过程中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另外,“还是”意味着,这种选择,让自己付出了许多,而这样的付出还得不到一般人的理解。这就启示我们:一个人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还要准备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艰苦努力甚至牺牲:另一方面,既然是自己的喜欢的,又和社会需要一致,就应该顶住世俗偏见,走自己的路,由别人去说。

对戴金星的“希望”,我是这样理解的:他希望现今的青年人能继承自己的为人类寻找能源的事业,希望他们能够自觉地把个人的志愿与社会人类的需要统一起来,做自己喜欢而对社会有贡献的事。这告诫青年人不应该被世俗功利所羁绊,而应该具有在为社会人类做贡献的事业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胸怀,趁年轻时期到艰苦的地方去寻找人生的历练,练就为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本领。

丁肇中访谈录(有删节)

1。访谈开始时,主持人用“智慧的鱼”引起话题有什么好处?

答:运用比喻引起话题,很自然,既表达了自己对被访者的赞赏崇敬,又不像直接夸奖那样俗套,这样也可以使双方关系更为融洽;另外,比喻的运用,使文本更有情趣,进而吸引读者。

2.综观这篇访谈,主持人所提问题可以归纳为哪三个方面?

答:主持人所提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⑴科学研究的最初动因是什么?(就是探究世界奥秘的好奇心)

⑵如何理解科研中的自信与怀疑?(对研究方向是自信的,而研究过程中的怀疑是一种谨慎态度)

⑶怎样看待科学研究中的“孤独”(这个“孤独”就是一种独立思考,是一种学术合作的单纯性)3.丁肇中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不参与。”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对丁肇中的这样行为,我以为,这既表现了他对独立思考的学术个性的坚守,也表现了他对世俗功利可能对学术研究纯粹性的破坏的高度警惕。但是如果把自己的全部生活全部纳入学术活动中,又是我不赞同的,尤其是与学术合作伙伴,如果仅仅只是学术联系,而拒绝友情的渗入,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人是感情动物,丰富的感情生活,应该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可以尊重丁先生那种只要学术合作伙伴而拒绝感情交流的朋友的处世方式,但我不会效仿他这样的方式。

“易中天”现象解读

1.易中天的《品三国》受到读者和观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易中天先生始终保持一个平民学者的姿态,没有高高在上的傲气;第二,他的著作一方面把历史人物还原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另一方面评说关注百姓的人性人生;第三,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2.易中天说他是一个“平民学者”。请根据原文,解释“平民学者”的含义。

答:(同上。受欢迎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平民学者”,“平民学者”也就可以从身份姿态、教学内容、传播形式三个方面来解释)

3.综观全文,易中天先生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易中天先生最可贵的品格就是能够坚守那种倾向平民的独特的自我个性,也就是他自说的那种“不让自己说”的人生选择。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出书竞价,虽说是“谋心”的事业,也忌讳“谋生”的讥讽;第二,欣然接受媒体采访,积极“宣传”自己,传播文化,无意在恶炒成风的文化氛围中成为瞩目的公众人物;第三,注重传播效果,运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不怕别的学者看不惯。

维和,为祖国赢得荣誉(节选)

1.面对记者的提问,被访者作了怎样的回答?

答:被访者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回答:第一,勇敢面对艰苦环境的挑战,克服各种生活困难,表现崇高的牺牲精神;第二,集中精力工作,排解思乡之苦,用实际行动报答亲人的厚爱与期望;第三,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热情负责地为当地人民服务,展示了中国维护人员的风采。2.简要分析本访谈中提问特色。

答:本访谈除了紧扣话题中心,善于引导被访者的提问特点外,其最有特色的,我以为就是提问表现出来的亲和力。也就是提问始终从被访者的心理感受的设问。比如,针对被访者在陌生的非洲维护,而那里战乱、疾病、害虫等很多,所以,一开始提问从生活上提问,这样的过问本身就让被访者有了一种被关心的温暖;又如,因为非洲离家乡的遥远而且战争因素音讯传递不畅通,提问就涉及到被访者的思乡之苦,让被访者有一种得到理解同情的欣慰。

3.访谈中写到,女维和人员“想自己的孩子,晚上睡觉时,总梦到摸着孩子的小手,梦醒了,眼泪就不争气地哗哗往下流”。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句话自然流露了维护人员的亲情,睡梦中摸着孩子的小手,梦醒后流泪,这都充分说明她经受着怎样的思亲之苦。可是在“哗哗地往下流”前加了“不争气地”状语,这就足以说明她平日的坚韧,她把“流泪”视为一种“不争气”;从这里不难看到她们那种为了世界和平,为了祖国荣誉的自我牺牲的高尚精神。

丘成桐访谈录(节选)

记者(下称记):您在中大讲学,很多师生反映“受益良多”,但我发现也有不少人说听不懂,就不听了。

丘成桐(下称丘):这是大学里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其实,我自己很多次听演讲听不懂。几年后,在做一个论题时,碰到了这个问题,不懂,但想起有人做过。我就去找演讲的企业家要演讲稿。其实,听讲座、听演讲,听不懂没什么,可以马上去找资料、学习。但是不听的话,就连机会都没有了。说得远点,连观念都没有了。很多学生喜欢听完美的讲座,从头到尾都听懂。

听好的大学问家讲学,他们讲的内容、方式方法、风度、气质等等都值得学,因此一定要去听。记:听不懂不是浪费了时间?

丘:其实做学问都是这样,刚开始不懂,事实上不是完全不懂,其实资料已经在脑海里面,多了久了以后,重新温习,就懂了。完全不去看,就肯定不懂了。所以要多看多听,不一定全部懂,有些事情不是一定要每一步都弄懂了才向前走。

即使再有学问的大学者,也不可能全部问题都弄懂了才开始做研究的。比如说乘法,开始就是不懂为什么3乘8就是24,多做几次就成了记忆的一部分。有些东西需要记忆,有些需要思考。我们鼓励学生多听有学问的人演讲,就算不懂,也可以学习他们说话思维的方式方法和做学问的态度。

学问要做好很难,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而忽视失败的一面。其实失败的也很重要,因为可以从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记:您觉得国内学者该提升论文水平?

丘:过去10年间中国科技有惊人发展,单就数学论文一项,中国人发表的文章就从6%上升到1 0%,包括居住于世界各地的中国数学家。但发表在一流期刊的只占少数,所以当务之急是提升论文水平。

记:这是不是中国培养不出菲尔兹奖学者的一个原因?

丘: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除了体制差异,我想这跟中国科学文化上的修养也有很大关系。我们做学问跟写小说很像,文学家怎么写文章,怎样布局,是个宏观的问题,做学问也是这样。

国外的学者比较宏观,如他们会自己比较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一个好的有文化的中国学者,应该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并不是说这样的文化对研究数学有直接的好处,但你的心胸视野就开阔了很多,能吸收不同的文化观念、看法,训练了做学问的宏观视角。接受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也渗透对整个做学问思维的影响。

中国没有包含西方文化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广州就可以建一个,容纳各国文化,其实可以收获很多。像伦敦、巴黎的博物馆、歌剧院等,学人和国民都很受益。

记:文化训练也包括语言?

丘:对,现在很多香港学生只会用方言俚语写文章,大学里的海报栏清一色口语,不能用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丧失了这个能力,只能使用肤浅的口语,这是件很悲哀的事。

他们缺乏文化的训练,不能把自己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感情、思想表达出来。文化的训练,素质的培养,是做学问的第一步,没有这个很难做大学问。

记:您从小就喜欢数学?

丘:我在香港农村长大,年轻时不大认真读书,试过逃学半年(笑)。我喜欢历史,跟家庭有很大关系。

记:是受父亲的影响?

丘:是。父亲从我小学五年级开始教我诗词、古文和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等。以前读书背古文,要背得很准。虽然背的时候要花点功夫,但我觉得背书是件很愉快的事。现在,每天晚上我都会花半个小时读历史方面的书。这不叫坚持,因为自己喜欢。

记:年轻时读过的历史书,对您影响最大的是哪些?

丘:我最喜欢《左传》和《史记》,也喜欢看《楚辞》,尤其对《史记》着迷,不仅是因为其文字优美、音调铿锵,还因它叙事求真、史观独特。

每个做学问的人都有不同的成长方法,很多大数学家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修养,你跟他谈话,就觉得受到他的熏陶。

19.本访谈主要探讨了一个什么话题?丘成桐有何独到的见解?(5分)

20.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试分析本访谈开篇的提问特色。(4分)

21.韩愈说过“术业有专攻”,而丘成桐教授则提出搞数学也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的观点,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6分)

19.答:(1)话题:治学的方法和态度。(或:治学应有开阔的视野和宏观的角度)(2分)(2)见解:①要善于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学习治学的方法和态度。②治学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宏观的视角。

③搞科学研究也要培养和提高文化素养。(3分,每点1分)

20.答:本访谈从大学生听不懂丘成桐教授的演讲谈起,因为这是大学生治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这谈起使访谈具有现实针对性;(2分)同时也能自然地引入“探讨治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一中心话题。(2分)

21.答:看法一:无论是搞数学还是其他科学,都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因为:①学习文化、培养素质是做学问的第一步,只有打下广泛的知识基础,才有可能在某一专业上有突破;②吸收

不同的文化,可以形成做学问的宏观视角,影响做学问的思维;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提升自然科学论文的水平。

看法二:韩愈说过的“术业有专攻”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要想做出成绩,就一定要集中精力,在某一领域作深入的钻研。 (6分。只要答出看法一或看法二中的一种,言之成理即可。观点鲜明2分,分析合理2分,语言表达2分)

新闻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新闻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2017·石家庄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材料三(新浪网):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

新闻访谈专题练习学生版

新闻访谈专题练习 一、(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问段,回答1~3题。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 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天分?勤奋?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还是思想?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外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 (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 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 【命题角度一:把我访谈的内容和观点】 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下面问题。 北岛:当代诗人、作家。 林思浩:出版人,任职于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林思浩:您的新书《城门开》写的是北京记忆,其中有没有用文字“修复”一座“被毁掉”城市的心意? 北岛:与其说是用文字“修复” ,不如说是“哀悼” 。我是即将消失的北京的最后见证人之一。我猜想,一个1990 年出生的孩子,大概认为北京就是现在这样,天经地义,一个古城只是谣传而已。其实根本不止北京如此。前几年我也去过我的祖籍地绍兴,那是我头一次回老家,失望至极。哪儿还有鲁迅笔下的那种韵味儿?就连鲁迅故居都像是仿造的。我认为,不仅我这样的异乡人在自己故乡迷失了,所有不聋不傻的中国人也全都在自己的故乡迷失了。 林思浩:中国文化史上也有一些用回忆来复原文化名城的例子,一代文物的倾毁反而成 就了文学的不朽,文学又反过来令文物增添了传奇的吸引力。您怎样看待这种关系? 北岛:我既没有让文学不朽的野心,也没有考古热情,何况北京作为城市算不上什么文物,人们至今还住在其中。我只是希望我们从紧迫的节奏中停下来,哪怕片刻也好,反观我们的生活,看看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写此书的另一个目的,是借助文字追溯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我生命的开始,很多想法和事都是在那时形成或被注定的。 林思浩:您在写作《城门开》时是否想过在北京这座城市和您的生活间做一区分?哪一部分更令您着迷? 北岛:就我的成长经验而言,城市与人事是不可分割的,有某种镜像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并没有刻意写城市,而所有大小事件都折射出城市的变迁。至于哪一部分最让我着迷,细节。正是个人的可感性细节,如同砖瓦一样,让我在纸上重建一座城市。 林思浩:光和影,味道和声音,你一开始三篇写的这些显然都是难以言传的细微之物,这些能说是悠长岁月仍留在您身上的感受吗?这种感受对您接下来写到的人物和情节发挥的作用大吗? 北岛: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时,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是与人的感官紧密相连的。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

中考新闻类题目训练及答案修订版

中考新闻类题目训练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考“新闻”类试题模拟演练 1.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舌尖上的中国2》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012年,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感动无数中国人;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2》回归央视荧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爱奇艺、乐视网等网络平台也同步推出。《舌尖上的中国2》共分8集,前七集依次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秘境》《相逢》《三餐》,第八集则为拍摄花絮,每集50分钟。央视相关负责人表示,比起前作,《舌尖上的中国2》在拍摄制作上比第一季更加精致大气,美食范围也更广。在微博上,网友对《舌尖上的中国2》表示出了极大的欢迎,但对播放时间非常的不满意,认为这是央视“深夜报复社会”的举动,完全就是“逼人吃宵夜”的节奏。 探究结果: 2.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标题: 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齐中熙、樊曦)2014年4月13日9时30分,自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运送旅客宣告突破2亿人次。2013年2月28日,在京沪高铁开通运营1年8个月之际,京沪高速铁路运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而仅1年2个月后,这条高速铁路的运送旅客量就实现了翻番,再次展示出其巨大的输送潜能。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10个字)

本报青岛4月11日电(记者宋学春)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村开村仪式11日举行。 世园村总占地约5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紧临世园会园区,位于青岛滨海公路和世园大道交汇处,交通非常便捷。世园村开设了世园会特许产品、青岛旅游纪念品专卖店,吸引了多家星级酒店和20余家特色餐厅入驻,建设了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应急保障设施,集种植加工、科研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茶博园,将为国内外宾客提供住宿、餐饮、购物、办公、休闲等综合服务。世园村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园艺景观、服务设施等体现了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态理念。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4月12日) 4.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拟写恰当的导语。 政府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农村学生个子变高了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董洪亮、赵玲)。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说,将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把食物与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监测表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三顿饭的比例从2012年度的%下降到2013年度的%;6-15岁男、女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同比增加和0.6厘米,体重均增加了0.3公斤;西部小学男、女生的贫血率下降和个百分点;西部小学生的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同比提高了和分。 据介绍,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品和资金“两个安全”得到保障,实施规模世界第三,食堂建设完成过半。监测表明,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隐忧。

新闻访谈类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梦碎雅典 杨明马小林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路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经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1.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 答: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3.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5分) 答: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5分)

2017高考语文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

2017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 考纲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25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文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3日01版) 附图: 材料二: 今天是第 19 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 450 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 11 本,法国的 8.4 本,日本的8.5 本,美国的 7 本……更有论者对国人“恨铁不成钢”,呼吁国人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摘自2014年4月2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三:

高考新闻阅读答题模式技巧(含访谈)

新闻回顾 一、概括新闻内容 1、常见设问方式: (1)XX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从XX和XX看,反映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分析 (3)阅读材料X,试概括说明材料传递的重要信息 (4)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回答材料反映的某类问题有哪些 二、比较报道异同 1、常见设问方式: (1)比较材料X和材料X,简要指出两则报道内容有哪些异同 (2)阅读材料1、三,两则新闻都报道了XX事件,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之处 方法点拨: (1)比较报道的对象(一般是相同的) (2)比较报道的深度: ○1新闻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 ○2深厚的新闻背景、原因、结果预测 (3)比较报道的宽度:新闻的涉及面 三、分析报道角度

常见设问方式: (1)材料X和材料X是就XX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着眼点有何不同 (2)比较材料X和材料X,简要说明两则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方法点拨: (1)抓导语,体会内容侧重点 (2)抓手法,体会技巧不同处 ○1从文本看:消息、通讯(人物、事件)、时评、特写 ○2从手法看:特写、点面结合、数字说明、对比、衬托、以小见大 四、分析导语的作用 1、概述:新闻的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或前几段, 以凝练简洁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简明地揭示新闻中心。 2、分类: (1)直接性:直接陈述新闻事实 (2)延展性:通常设置一种现场感或创造某种气氛,解释说明3、常见设问方式: (1)文章开头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2)试结合文体特征和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方法点拨: (1)内容上:导语属于XX类型,写出XX事实,为全文奠定了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访谈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访谈 【教学目标】 1、了解访谈基本特征和主要提问方式。 2、培养个性化的阅读思维方式。 3、通过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来分析访谈中的思想内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来分析访谈中的思想内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自行搜集一到两篇访谈(提示学生可以在报纸、杂志、电视或者网络的媒体上面找到),让学生通过阅读访谈文本来总结访谈的基本特征。 2、为《永恒的骄傲》列一个提纲。 3、阅读文本,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 问题一、什么是访谈? 明确:“访谈”主要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物专访。 问题二、请你举例说明访谈的基本特征。 明确: (1)针对性 由于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情景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 (2)专题性 对要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了新闻的价值。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内容。 (3)典型性 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当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必需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而进行的专访。 二、学习《永恒的骄傲——凤凰台记者鲁豫采访邓稼先夫人许鹿希》 (一)初读文本、梳理文本。 让学生打出之前写好的三级提纲,和学生们一起指正修改,让学生们了解全篇访谈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二)再读文本、质疑文本。 针对文本提出你的问题,并将问题写在纸上,小组进行分享,选出小组中提的最好的问题。

2017届高考语文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试题(有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试题(有答案)2017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 考纲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2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期(份)和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

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3日01版) 附图: 材料二: 今天是第19 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豪莎士比亚诞辰40 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

新闻类、访谈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新闻类、访谈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一、 新闻的概念 新闻属纪实性文体。它具有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用事实说话等特点。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 新闻专指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述评等。 二、 广义新闻的特点 【消息】 这是以叙述为表达方式、迅速报道事件、篇幅短小的一种新闻文体。其结构包括:标题(用来揭示、评 价、概括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 、导语(独立性的开头部分,用简要的语句突出所报道事实中最重要 最能吸引读者注意的核心要点)、主体(对导语进行展开,对新闻事件作具体陈述) 、背景(对新闻事件进行 解释、补充)、结尾(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用于总结;但有些消息也可以没有结尾) 【通讯】 跟消息相比,通讯更注意刻画完整的人物形象,更刻意再现现场实感,其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因此具有 相当的文学性。它分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两种。 【述评】 这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一般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文章、编者按、编后语、短评等。报道 是其主体,评论则是灵魂。 三、 新闻阅读的解题方法 新闻类作品的解题抓以下几点: (1)看标题:通过标题搞清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要素:无论哪种新闻,都离不开人、时、地、事四个要素。 (3)理线索: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全文中 心。(4)析手法:想一想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是为了说明或表现什 么? 四、 新闻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和整体解读方法。 新闻类文本主要包括消息(狭义的新闻)和通讯,消息和通讯都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及身边 有价值的事件的报 道。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类文本的主要特点。通讯和特写还具有一定 的文学性。 广义的新闻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组成 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新闻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有的新闻有多行标题,多行 标题包括引题(引标)、正题(主标)、副题(副标)。引题一般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是对一 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往往是对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导语大多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 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其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 提问式、结论式等。主体是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干,一般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展 开叙述,或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有的消息没有结尾。 结语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可提出值 得读者深思的问题,不一而足。 下面结合具体文本说说新闻类文本的解读方法。先看一则消息: 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 每人每年缴纳50元 最高可得到1100倍补偿 高坡 从昨天起,昆山31万农民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了 ! 昨天,该市7个行政发放点的上千名老百姓都领到了一本墨绿色的《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 和一张IC 卡。此举标志着昆山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开始进入全面运作阶段。凭着这张 居民在该市的任何一个医保定点医疗单位都可以自由“刷卡”就医。根据该市的具体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每 人每年只要缴纳 50元,如果不幸遭遇大病,最高可以得到近 1100倍的补偿,也就是说,最高可以报销到接 近55000元! 昨天下午,在该市周市镇北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民张燕君拿着刚刚领到的医保 IC 卡。昆山的农村 IC 卡开始了自己 70

新闻类文本阅读方法

新闻类文本阅读方法(一) 一、命题角度 1.关键牲语句理解题 对于这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段的?意? 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 2.句段作用(好处)类题目 该类题目一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句段的表层含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深层蕴涵是什么,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 提问方式:文中第几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规范回答:该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衬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析结构(思路)类题目 文章结构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形式和章节结构,如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文学作品,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称为纵式结构;按材料的性质来谋篇布局的结构,称为横式结构 提问方式:文章画线部分(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规范回答: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4.鉴赏形象类题目 分析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社会环境等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等具体描写,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同时注意其思想性格的多重性人物形象常用的评价方法:首先总体评价,而后从不同侧面分别说明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征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规范回答: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5.信息筛选类题目 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提问方式:文章写了描述对象的哪些特点?请概括 规范回答:分两步走,第一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6.归纳内容要点(或主旨)类题目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复习目标】 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几种重要题型和方法; 2、提高筛选、整合和概况关键信息的能力。 【导入学习】 近5年新课标全国卷实用类文本考查一览表 年份考查内容考查方式考查重点 2017频道运营(Ⅰ卷)、垃圾分类(Ⅱ卷)、文化遗产(Ⅲ卷)选择题(2道);简答题(1道); 必考题,12分。 非连续性文本,主要以新闻类 为主,重点考查考生的筛选整合文 中的信息,概况文本内容要点的能 力,包括读图; 人物传记类主要考查筛选整 合文中的信息,概况文本内容要点 的能力、分析传主的事迹和人格魅 力、探究文本蕴含的人生价值和时 代精神,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 的把握和对问题的理解。 2016《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Ⅰ卷)《吴文俊的数学世界》(Ⅱ卷) 《一代通儒顾炎武》(Ⅲ卷)选择题(1道),简答题(3道);选考题,25分。 2015《朱东润自传》(Ⅰ卷) 《将军赋采薇》(Ⅱ卷)选择题(1道),简答题(3道);选考题,25分。 2014《科学巨人玻尔》(Ⅰ卷)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Ⅱ卷)选择题(1道),简答题(3道);选考题,25分。 2013《“飞虎将军”陈纳德》(Ⅰ卷)《一个不能忘记的人》(Ⅱ卷)选择题(1道),简答题(3道);选考题,25分。 作为2017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新题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可能会在2018年高考中继续出现,那么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它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复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自主学习】

1、相关知识链接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2、真题演练 (2017年全国Ⅰ卷,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

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 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 一、(2017届南京市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星空的奥妙 ——刘慈欣访谈 刘慈欣(以下简称刘),科幻小说作家,代表作《三体》。 吴言(以下简称吴),文学评论家,自由撰稿人。 吴:听说您在《三体》开始创作的时候只计划写一部,后来延展到了三部,而且感觉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期间应该有出版方、科幻迷的影响,这也是个创意激发的过程。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您觉得呢? 刘:《三体》开始构思时倒也是三部,但后两部是不是能写则要看上一部的销售情况,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文学,有很强的市场属性。《三体》是有扩展的可能性的,现在我还是集中精力试图创作全新的作品,以后也许有机会再回到这个题材。关于和读者的互动,在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与任何人讨论交流的习惯,也没有这种愿望。同时,我基本上不认识自己的读者,与他们也基本没有交流。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的习惯,其他的作家不一定是这样。 吴:我感觉电影是您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这一点同主流作家主要依靠阅读来源不同。对于科幻作家这是正常的,您怎么看创作素材的来源问题? 刘:我感觉主流作家创作中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本身吧,这是科幻小说很难做到的,因为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世界一般都远离现实。其实我创作的素材也是大部分阅读,科幻电影给人的启发并不多,从市场考虑,科幻电影中一般不会出现很新的创意。 吴:您虽然称自己不是文学爱好者,但我发现您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天赋。看到一些资料,您说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想具体问问受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影响较深。 刘:主要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比较深,对我影响最深的小说是《战争与和平》。 吴:想请您谈一下,在您的知识结构里,支撑科幻写作的构件有哪些? 刘:我对科学技术比较感兴趣,同时对军事也有一定的兴趣,支撑我科幻写作的构件主要是自己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知识,具体说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和暴胀学说。至于更为现代的弦论,太深了,有些搞不懂。我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知识是个短板。 吴: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 刘: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比如说,传统的文学评论认为,文学是人学,由此推论包括科幻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中的那些类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创意、侦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终目的是用来表现人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学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说中,环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种族,都可能成为与人物一样的独立的文学形象。有许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戈尔丁的《蝇王》、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当成科幻小说。 (选自《名作欣赏》2016年第1期,有改动) 1.采访者所提问题可以概括为哪三个方面?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抓住文中采访者提问中的关键词筛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类整合,最后分条加以概括。

3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访谈(三)教师版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三) 之访谈(教师版) 编辑:邹和平审核:陈金燕 一、关于访谈: 1、【访谈概念】: 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2、【专访的三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 3、【访谈的特别要求】: (1)语言: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3)要能归纳提问者所问的问题包括的几个方面的内容。 (4)受访者往往是要表达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及深入的分析,考查时要求能总结观点。 4、【访谈的提问技巧】: 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 对比:在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行对比提问。 结尾:告知访谈对象访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真诚地感谢访谈对象的配合,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5、【访谈形式】: 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 ①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②每个问题明确单一; ③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 ④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 6、【访谈的质量】(提问的技巧用词) ①紧扣主题,不蔓不枝②善于引导,环环相扣③适时应和,便于沟通

实用类文本阅读例题

五.(福建)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的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有次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道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5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3.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文章叙述了朱启玲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B.文章提到了朱启玲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文章些朱启玲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D.朱启玲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社会的筹划和创办。

新闻与访谈

实用类文本--------新闻类文本知识梳理 新闻与访谈属于实用类文本中。考点分布及答题思维与传记相通。主要为四种能力的考查: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理解语句含意、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及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就新闻而言从“新闻的语言”和“新闻的文体特征”两方面来复习。 考点一:新闻的语言 准确性与生动性(“让事实说话”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遵循的基本规则,所以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极少主观评论。) 一、常见设问方式 (1)新闻语言要求准确,请结合×××部分简要分析。 (2)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本文是否也这样,请举例分析。 二、思维趋向——四“从” 1.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特点; 2.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考虑新闻语言的严密性; 3.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细微处; 4.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考虑语言传达出的情感。 三、答题模板: 明确分析方向+举例分析。 考点二:新闻的文体特征 1.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 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1)标题: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3)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4)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2.新闻的结构方式 新闻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新闻的结构方式不同于其他文本。新闻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常见设问方式 (1)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新闻真实性的? (2)××段有什么作用? (3)这则新闻运用了什么手法来结构全文的?请简要分析。 新闻的文体特征类题要结合技法,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思维趋向——看→抓→理→辨→析 1.看标题:通过对标题意思的揣摩,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2.抓要素:要素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抓住记叙要素,便于把握新闻的整体内容。 3.理线索: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4.辨方式: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 5.析内容(从三方面把握新闻的构思技巧) 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内容的内在联系; 抓相似点,分析物人之间的相似之处; 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答新闻表达技巧阅读题注意事项: (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人物特点的作用; (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群众接受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